能者多「導」
難怪一不具名的教授會質疑,這十八篇論文的內容或許不同,但文獻探討和研究方法差不多,確有「違背學術倫理」之嫌;而且一名教授同時指導廿六名學生也實在太多,有違常理。
會嗎?我看是同行相忌!能者多「導」嘛!那些名教授指導的研究生雖沒那麼多(也沒那麼多可指導),但若加上跟國科會等公私單位包到的研究工程,以及担任公私單位各種委員會的白手套,還有憂國憂民的配合當局的社政參與,再加上三不五時的在媒体發表邪說高見,這些統統加起來,不會比劉教授「無能」吧!
其實劉教授也是受害者,「在職進修專班」連「修」學分都有點「買」學分了,還寫啥「碩士論文」?
你可別瞧不起「在職進修專班」,人家研究的題目可大了:
劉湘川表示,貝氏網路是不同於傳統考試的測驗方式,學生若做錯一題數學,可能是十個觀念中的某一個錯誤,但傳統考試無法分辨是哪個觀念錯誤;貝氏網路的考題會讓不同觀念在不同題目中交錯出現,若某一名學生做錯了五題,用電腦分析出這五題都具有甲觀念,就可知道這名學生是甲觀念不清楚。
劉湘川說,「貝氏網路決策圖形」是二○○四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名博士生首先發表,他和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所所長郭伯臣引進並發展成一套工具;他們想要在台灣推廣這套工具,幫助國小學生學好數學,這十八名碩士生都是小學老師,就用這套工具各自在班上做實驗。
哇噻!那可比美「建構式數學」,小生怕怕。
老易說不要寫論文了嗎?老易明明白白地說硬性要求研究生發文章這種形式化的規定是可笑的,何時說不要寫文章了,又何時說不要寫論文了?
當前的研究生培養中,寫文章真的那麽重要嗎?一個研究生入學,一般學一年的課程,然後進入所謂的論文階段,一年後就准備畢業。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刨去課程學習的一年,真正做論文的時間有多長?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有多少學生能真正搞出什麽東西?何況有不少學生的研究方向和本科階段的專業還有很大差別,許多東西需要從基礎學起,而且目前發一篇文章的周期至少也得一年時間,你想想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即使造出一篇文章,其質量又能如何?硬性規定必須發文章,這不是脫離實際的荒誕事兒嗎,無異于逼良爲娼。
當然,也不乏有能力有水平的學生,把研究成果總結發表,這應該鼓勵。但是不能做一種強制性的規定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發文章。比較合理的應該是鼓勵大家發文章,但是不能做硬性規定。不硬性要求,能發的也會發,硬性規定了,不能發的也只有造假了。一刀切的模式帶來的後果就是目前的造假成風,腐敗滋生,這是客觀現實。與其逼著大家去造假發文章,還不如踏踏實實地把論文做好,嚴格要求下的論文,比倉促造幾篇文章更能鍛煉學生。
形式主義的危害我們還沒有受夠嗎?
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研究生,跟錯了老師,最終結果是倒數第二名畢業,不甘心哪,我做的那些成果黴爛的像狗屎一樣的臭,徹底看透了中國的高等教育了。打死我都不會再搞什麽研究了!
別拿寫書的利潤跟房産商這些暴利吸血鬼行業去比,你若真要利潤率,倒是可以跟妓女看齊。
寫書人首先要把書寫好,想得應該是讓更多人從中得到什麽,而不是想著如何靠一本肥自己。要是這樣,你去做雞做鴨不是更好?!
諸如臺灣的蔡志恒都把每本要寫的書發在他自己的博客上。難道你說他們是SB嗎?寫好你的書,別把心思放在提高書價賺錢上。否則你遲早要吃自己的。
雙重標准下,教授那麽獸,單一標准,教授不獸到天上去才怪呢.
當時會規定發表論文,應是圈內腐敗盛行,要求發表論文公諸于衆,讓社會參與評判,一廂情願是----刊物遠離校園,能確保公平公正.
當然,不發表論文就不會出現腐敗,就會造就高水平的碩士 博士的想法更是天真得可憐.
易中天,你有種就叫你的兒子、孫子、重孫子,千萬不要上“混帳“學校,要上那種上學不用考試、研究不用發表論文的“好”學校。不過可能你得跟鄭淵潔學,自己上陣來教,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別學鄭淵潔的兒子,上大學又返回校園,你要自始至終抵制“混帳”學校喔。就怕你的兒孫變成“易種田”了喲。有本事你就回個話吧,別在這誤導衆少年,教人孩子不好好研究發論文。沒本事回話我鄙視你,沒事兒胡叨叨。
易中天就不懂科學,是科學盲,看來連中國國情都不懂了呢!中國是一個關系化的社會,根本就控制不了人際關系在授予學位方面的詬病,因此,只能通過硬性規定——發表論文來要求達到一個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的水平,尤其是要求博士生必須要能夠在國際雜志上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而目前國際雜志的論文發表基本上主要是通過西方科學家來評審的,因此是相當客觀的,根本就沒有社會關系在這裏邊,因此代表了真正的博士學位的水平,如果沒有這一關口,我國的博士生水平真的就是垃圾,我是一個博士生導師,我深有體會,我國的博士生水平,就目前而言與發達國家比,差距非常大,而易中天根本就不懂科學,同時,他作爲一個文化人更應該深諳中國的國病是什麽?因此,他不應該在這裏發表這種不切實際的言論。
還有一個問題,晉職稱,又是論文,又是先進等榮譽,淨給領導及有關系得人創造條件.要論文就造成各種雜志漫天飛,收費獅子大開口......改成統一考試一項多好
請問:對于一個全面腐敗的教育機抅甚至社會,你的單憑“學位論文答辯”的方法,又能逃避腐敗的圍追麽?教授、導師中的學術腐敗難道就比教育官員的腐敗少麽?你本人經曆的腐敗問題難道就不願自照鏡子麽?打幾個噴嚏,罵幾句官方,清談一通,這很容易做到,但是真能解決實際問題嗎?
老易是反封建的,一些古籍,應該讓高學曆的人去研讀,評判借鑒,而許多精髓是不可言表的。象練武功的人一樣,學了皮毛的都成了流氓,老易把古典 古籍白話了 賤買了,這樣好不好?小混會不會愚忠,把請客送禮 賄賂當成是仁 義 禮 智 信,把坑蒙拐騙當成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我看這社會要現實,當從老易做起。
這年頭,不但不需發表論文就可以畢業、就可以拿到學位最好,而且,連學位論文答辯都取消了最好,連考試、上課都取消了最好!誰不是爲了那張文憑而去的啊,老易當年不也是這樣過來的麽?
我不能不想起“文革”後期反對學校考試的“黃帥”,高考時故意交白卷的英雄“張鐵生”……易中天再舉“反潮流”大旗,又一次賺足了眼球!
當然他自己也深知:如此咄咄逼人地(老易一向的文風)質問某些機構,不過是顧左右而言他,再爲自己炒作罷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0fe89.html?tj=1
自己選自己
榜單上,易中天、余秋雨、郭敬明等人氣作者全部入圍。『超男作家』易中天、『詐捐作家』余秋雨、『演員作家』劉曉慶、『醜陋作家』張一一、『濫情y@家』木子美、『抄襲作家』郭敬明、『乞討作家』洪峰、『冒險作家』周藝文、『包養作家』黃輝、『裸奔作家』李索倫這10人成為網友票選出的最後人選。
記者昨日調查了解到,這個所謂的『10年最差作家』榜並非是網友們在網路上發起的,而是作家張一一自己『一手炮制』的。他還把自己列為『醜陋作家』入選。在前不久,張一一就曾發起評選了『新中國60年10本最差圖書』,也把自己的兩本書:勵志作品《一夜成名》和長篇小說《努力》一起選了進去。
除了把自己選進了『10位最差作家』,另外入選的『裸奔作家』李索倫也所謂的『裸奔』事件也是他一手策劃的。
都稱太無聊
這個『最差作家』榜出爐後,還是在網上掀起了一些風波。部分網友認為,把『最差作家』的名號頒發給張一一、木子美、李索倫等人名副其實,而易中天、余秋雨、郭敬明等人只不過外界的看法不一,還算不上是『最差作家』。
『這樣的新聞太過無聊,我們不會做任何回應』,記者就此事詢問郭敬明方面,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如果說郭敬明是最差作家,又怎麼會一本書就能取得上百萬的銷量?製作這樣的榜單只不過是在嘩眾取寵,吸引大眾的注意而已,是個笑話而已。與郭敬明一樣,余秋雨方面也對此事拒絕做出回應。
易中天雖然沒對『最差作家』的名號做出回應,不過他近日還是通過自己的博客否認了一則假新聞,那就是傳言他將代言某款三國題材網遊。10月16日,也就是本周五,易中天還將來渝,以《中國的智慧》為題開講。還有書評人表示,在這十個人裡面,只有余秋雨、郭敬明和洪峰算是嚴格意義上的作家,像易中天寫的很多作品也並非是純文學作品,其他人只是與寫作沾邊而已。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1015/2253362.html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1788646
大學評鑑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2245643
《閒話中國人》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8604136
ChatGPT 真能搶走你的飯碗?我問了律師、編劇、程式師…..2023-02-13
在教育圈,ChatGPT最火的是「 代寫論文 」。
但一名電腦學院的大四學生小波奇(化名)說,他身邊沒有這樣的情況,“ 我們會用它來翻譯論文、提煉參考資料的資訊或者寫個摘要之類的,輔助一下自己,但沒有人直接用它寫 ” 。一來是因為 ChatGPT 不靠譜;二來畢業論文也是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一個過程,沒必要為了省事欺騙自己。
其實,像斯坦福大學等已經在嚴查了,推出了 DetectGPT ,用來判斷文本是否由機器生成。
程式師們對 ChatGPT 的疑慮不僅在它的代碼會有紕漏。 “ 它完成你需求的前提是,你能精准用機械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ChatGPT 最擅長不懂裝懂,它沒有智慧和事實判斷的能力 ”。它無法完成複雜業務,只能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
但他能搶走編劇們的飯碗嗎?
編劇還不算一個文字創作行業,更像是一個命題作文,製片方給出要求,編劇按照歷史背景、方向、風格、體量和節奏創作故事大綱和分級大綱,劇本的 70% 就已經完成了。比起創作,瞭解製片方的需求才是關鍵,在這一點上,AI 是很難代替人工的。當然, Chatgpt 也許可以承擔大量基礎工作( 比如給每個路人甲生成一個人物小傳 )。和提倡集體創作的美劇相比,和編劇中心制的韓劇相比,國產影視們普遍缺少健全的編劇制度,編劇在製作中權重很低。
那麼 ChatGPT會不會取代律師呢?
“ 律師是法律在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而這裡面的人,才是關鍵 ”。在律師這一行中,總是能出現人類自己都無法預測的事,更不用提機器了。
回應
昨晚上玩了個把鐘頭:(優點)資料庫非常龐大,答案生成時的描述很有邏輯。你得把需求說的足夠清楚全面,它才能給你滿意的答案。網上好多說能寫學術論文的,不太現實。(缺點)資料庫是猶太人訓練出來的,問點帶政治色彩的問題,一張嘴就是老CNN那個味。
相關新聞資料
ChatGPT開始被“瘋狂吐槽” 還能火多久?ChatGPT更擅長於一些搜索、資料整理的工作。雖然郵件、發言稿這類日常文稿使用ChatGPT可以極大解放雙手,但到了學術寫作領域,經不起細讀,更像是概念的生搬硬套。特別是在一些理科領域,如金融、生化環材、電子資訊等等專業,吸引力也並不大。此外, ChatGPT背後的資料倫理和版權抄襲問題。
回應
ChatGPT就是支援自然語言的智慧化搜尋引擎,所謂的創作能力本質上就是瞎編。
中美“狂飆”ChatGPT,一文讀懂超20家科技巨頭最新佈局
自2023年11月底以來,美國初創公司 OpenAI 發佈的人工智慧(AI)對話聊天機器人軟體ChatGPT,短短5天用戶就超100萬,兩個月突破1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類應用。
ChatGPT,既能夠寫詩歌、編代碼,還能創造劇本、幫你面試出題、發表論文,以及實現更廣泛的搜索服務等。
近日,OpenAl 宣佈試點ChatGPT付費版本,每月20美元。據鈦媒體App推算,整個ChatGPT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如果收費模式獲得成功,對於投資者而言,ChatGPT將是巨大的利潤前景。截止目前,全球約有250家ChatGPT及 AIGC 技術相關領域初創公司,2022年吸金超過26億美元。
如今,包括微軟、穀歌、百度、騰訊等國內外科技巨頭都紛紛佈局,加入到這場全球新一輪 AIGC 技術競賽,但同時也有部分上市企業尋求抬升股價而對外“蹭熱點”,引起A股、港股、美股相關股票多日震盪。
相關新聞資料
微軟財報成績糟糕,向OpenAI再投入數十億美元,AIGC能否解救陷入掙扎的美國科技巨頭?
中國TikTok 成2022年全球網站流量冠軍!擊敗Google、臉書
美皮尤研究:青少年捨棄臉書 改用YouTube及TikTok
美議員TIKTOK把短視頻叫“精神鴉片”
民進黨封殺小紅書抖音
蔡適應博士學位遭撤銷 民進黨論文門連環爆 鄉民:一屍X命持續發生中? 2022/12/03
今年九合一大選前,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就指出,林智堅論文抄襲案恐導致「一屍五命」的神預言令外界驚嘆,沒想到選後論文抄襲風暴仍舊持續重擊民進黨內,桃園市長鄭文燦、立委蔡適應都被學校撤銷學位,且蔡適應被撤銷的是博士學位。
蔡適應正式聲明致歉後,論壇PTT鄉民炸鍋,「一屍幾命了?」、「幾屍?」、「一屍X命持續發生」、「李眉蓁:好多民進黨陪我,真是溫暖呢!」、「民進黨可以改名抄襲黨了吧?」、「難怪一直挺小智,原來啊」、「又一個,也是明通師?」、「只有小智還在嘴硬,始終完全不承認抄襲」、「哈哈哈,又一隻,中自家側翼迴力鏢」。
相關新聞資料
英國行政法庭LSE列案將處理蔡英文博士學位 2022-10-10
倫敦大學改蔡英文學位頒發日期 旅美學者林環牆11-09批淪論文門共犯
英國資訊特任官辦公室(ICO)11-26判決LSE未持有蔡英文口試資料論
蔡英文學位門- 維琪百科
質疑蔡英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之博士學位真實性的人認為,由於蔡英文拿不出原本的學位證書(只有補發的)、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找不到其博士論文(只有後來補送的)亦無博士學位口試資料、也未曾出示穿博士袍的畢業照。
數位部用人唯親 恐坐實養網軍惡名 2022/10/28 中國時報
數位發展部爭議不斷,又爆出部內用人多為「台科大幫」,多位主管級人員都出身台科大或有相關背景,以致養網軍疑雲再度浮上檯面。畢竟,新部門一旦用人唯親,而非公平晉用,導致整個部門核心人員都近親繁衍,甚或系出同門,難免令人疑慮如此拉幫結派,就是企圖藉公帑建構網軍的第一步。
回應
拉幫結派的劣根性
年改階級鬥爭退休軍公教,黑五類被緑粉吐口水,剛好而已!緑營自己人,不必高普考,領十幾二十萬高薪,公平正義!
一人得道,鷄犬升天,蔡英文銓釋得淋漓盡致。這不是貪腐,什麽才是呢?
抹紅迴力鏢 全打回民進黨身上 2022/10/28 中國時報
民進黨為了自己政治利益,打造了「逢中必反」的政治正確,讓任何跟大陸牽扯上關係的人、商品、企業都背負汙名。如今高端疫苗被發現委託陸資公司做試驗,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專利申請國籍寫「中國」,這些本來可以正常視之的商務活動,因民進黨蓄意抹黑扭曲陸資,迴力鏢終究打到自己。
回應
雙標黨,綠能其他人不能!
就一群白x的呆丸郎相信冥黨的抗中保台,自以爲愛台灣,卻被當豬仔拿去當高端試驗品!抗中不保台,可悲的這些「愛台」的呆丸郎!
只是實習醫師?陳其邁自爆承認 2022/10/26 中時新聞網
陳其邁再只是實習醫師,從未實際執業,卻在選舉公報上、政府網站,謊稱自己在長庚醫院擔任醫師,涉嫌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罪。
回應
蔡英文沒博士學位卻自稱有1.5個博士;回到台灣沒律師執照卻開律師事務所,然後還可以在大學"兼職"當副教授。
清大輸亞大?全球大學排名的局限 2022/10/19 中國時報 廖元豪
最近,「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結果讓許多台灣人既傷心又驚訝:台灣排名最前面的「自然」是眾望所歸的台大。但台大的世界排名一下子從113名滑落至187,這是因為台大的學術、教育水準真的一年內掉了這麼多嗎?與國人所知的「排序」有很大差異。尤其一向被認為是「頂尖大學」的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等校,都被私立亞洲大學超越。台灣前4名分別為台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亞洲大學;輔仁大學排名全台第12,遠遠超出眾多國立大學。這些結果是不是很奇特?
其實「排名」是一種參考,也是某種遊戲,而不是「普世價值」。什麼叫做「好」大學?「優良」大學?全球這麼多國家,這麼多大學,種類特色以及目標如此多樣,能夠用一把尺普遍衡量嗎?「排名」之目的是什麼?是要幫助各國擬訂適當且符合國家需要的教育政策?還是要讓已經具有聲望的大學更容易募款?或是要提供學生選擇學校有清楚的指標?甚至是創造一個「評比排名產業」來獲利?不同的評比排名,會採取不同的標準,而得出差異很大的結論。我們該做的,是瞭解自己的目標,然後看看那個「排行」與我們的目標相關之處,藉此檢討、學習。而不是看「世界排名」、「全球評比」這類字樣就興奮得要去蹭。
這類全球排名,本質上就有一些學術圈都知道的局限,甚至可說是偏見。凡是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大學,通常在這種排名遊戲中比較吃虧。更根本的問題,是「學術聲望」或「學術影響」其實不只是來自學術本身,更源自學術機構所屬的國家之國力。
留日留德的新進教授可能被迫要開設「全英語教學」的課程,社會科學的學者只想撰寫英文論文去投稿。學術的在地性、批判性,大幅被「蹭國際」取代。偏偏教育部與學界本該最有冷靜思考與看穿排名假像的能力,卻還一直以大學「排名前進」為目標,用各種補助指標去促使大學教授們做虛工。(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回應
妳/你還在看那個英國鬼扯唬爛瞎掰放屁的大學排名喔?「英國研究」,笑笑即可。
活在這個群體世界. 自古以來不管妳樂不樂意. 自然總有比較存在. 好壞. 強弱. 美醜. 大小. 窮富...相互競比. 比東比西. 甚至死後還逃不過比較的標籤. 貼來貼去!
豈止一屍五命 蔡其昌恐也被波及 2022/07/29 葉書宏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深陷論文門、棒球門風暴,「換堅」說法不逕而走,雖然目前民進黨中央、立院黨團持續挺堅,昨天行政部門也出聲護航、蔡總統則召林進官邸會商營救,但距選舉只剩四個月,林智堅若無法從這雙重風暴中脫身,民進黨要想全黨救一人,不僅衝擊北北基桃竹,更可能波及台中市,釀成「一屍六命」
對於立委高嘉瑜拋出「一屍五命」,黨中央斥為空穴來風,但從立委林俊憲曾示警論文門衝擊、前立委鄭寶清都直言基層憂慮擴大,再加上近日包括鄭文燦、林智堅的行程,已不再如剛徵召時屢屢合體,更遑論小雞們熱情不如以往。在黨內漸有「切割」跡象,若林智堅無法從風暴脫身,令不少民進黨人士憂心不已。
相關新聞
蔡英文官邸召見 要求林拿證據續說明
2020《遠見》5星縣市長:新竹市長林智堅
陳朝平快評》五星級市長大崩盤
余正煌7月27日出席台大論文審定會(林拒出席),駁斥自己有抄襲一事,也透過委任律師搬出鐵證證明論文原創是他自己。
陳明通繼7月23日的4000字辯護林是原創,31日再發2000字:雙方都無抄襲意圖,是他先修正林論文,再供余參考。 陳出品:香港議題碩論赫見5胞胎。
嚴重重疊抄襲!台大8月9日:撤銷林碩士學位/調查陳學術倫理,林:有沒學位不影響選舉,余將告林誹謗!蔡總統:相信智堅沒抄襲 下令全黨救林,學界連署:政治人物學位應有監督機制,涉違反學術倫理。綠政治操作潑髒水:台大轉移中國軍演焦點是藍營打手/中共同路人…,中共軍演神救援小智?「抗中保台」恐重傷民進黨大選。裴訪台/中軍演逼台積電出走,拖累晶片股。林8月12日宣布退選鄭運鵬接棒。林遭爆助理代筆,論文沒抄襲因為根本不是自己寫。台大08-16不續聘陳明通。中華大學08/24認定林抄襲,指導教授賀力行與口試委員李友錚也將被送至教評會審查。鄭寶清08/27宣佈參選,Yahoo網路民調:國民黨張善政42.7%,民進黨鄭寶清與鄭運鵬僅差0.7%。林智堅學位被雙殺、新竹市棒球場案、柬埔寨詐騙案、網路仲介法限制言論自由、疫苗採購保密30年,以及明德外役監獄管理疏漏導致殺警案等六大爭議延燒 蔡蘇信任度滿意度重挫4-5%。
回應
明通複製工廠
遠見雜誌可以不用買了,裡面的縣市長評比,都是用媒體購買行為得來的。
蔡假博士指導假碩士如何封存30年?自己的“論文”都說不清了,真是今年度最大笑話,不,塔綠班本來就是笑話,士大夫無恥是謂國恥,全國最無恥的都聚集在這個黑幫了。
論文風波未息 又傳出考試作弊立委施壓要成績 2022-08-16 聯合報
論文抄襲風波仍未止息,成大台灣語文測驗中心主任蔣為文昨晚在臉書發文抱怨,指今年5月舉辦全民台語認證考試,發生補習班業者外洩考題、20多名考生集體作弊,但沒想到最近接到「 X黨」立委施壓關說,要求要給這些作弊考生成績「難道想繼論文抄襲風波後又有支持考試作弊的新聞焦點?」。
成大台語文中心與台灣羅馬字協會在5月28日共同舉辦春季全民台語認證,這是除了教育部的認證之外,由國立大學承辦的認證考試,兩者有相同的認證效力,不少學生與台語文老師都必須接受認證,以取得成績加分或教職。
但上個月中公佈考試成績時,卻傳出考試時有20多名學生集體作弊,台語文中心表示,主要是一名郭姓補習班業者涉嫌先進考場考試取得試題後,再利用網路群組傳送考題給下梯次的考生,中心依照侵害著作權報警處理。
成大台灣語文測驗中心兼台灣文學系主任蔣為文昨天深夜在臉書發文抱怨,「竟然有X黨的立委替參加台語認證作弊的考生來向台灣語文測驗中心施壓討成績!乾脆請這位立委召開公聽會讓大家聽聽看什麼理由可以允許考試作弊!難道X黨不想選市長了?或許他們想繼論文抄襲風波後又有支持考試作弊的新聞焦點?」。
阿茲海默醫學醜聞:論文造假矇騙16年浪費3億美元 2022/08/13 中時
全球投入無數資源與人力進行研究的阿茲海默症學術研究圈最近傳出重大醜聞,據知名學術期刊《科學》最近發表的深度調查報告指出,一篇發表於2006年的醫學論文涉嫌在實驗數據造假。該論文發表後極受重視,16年來被阿茲海默症研究人員引用近2300次,涉及研究經費近3億美元,將無數的研究人員與資源帶入歧途,最近才被發現證實造假的證據,調查還在持續進行中,可能成阿茲海默研究開以來最大的學術醜聞。
據《科學》雜誌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被稱為此一事件「吹哨人」的范德堡大學教授舒瑞格(Matthew Schrag)是一名研究阿茲海默病的年輕科學家,先前因公開批評一款獲批准上市的阿茲海默病藥物而獲得關注,他應2名神經學家邀請參與調查,發現該論文中有關β澱粉樣蛋白亞型導致失智症的研究使用的數據圖片有被竄改與重複使用的跡象。這篇原先發表於2006年《自然》期刊上的論文,曾經被視為有奠定阿茲默症研究基礎的作用,是本世紀被引用最多的阿茲海默症論文之一,該研究引爆了整個醫學產業爭相投入阿茲海默症藥物的研發,大量學術研究界亦參與其中。
阿茲海默症是德國病理學家艾洛斯•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在1906年發現,他在解剖一名失智症患者的大腦時觀察到了腦中的斑塊與其他蛋白沉積,1984年科學家們才查明這些斑塊的主要成分是β澱粉樣蛋白,後續研究也鑽研於去除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做為治療策略。調查報告指出,數十年來有上百個靶向β澱粉樣蛋白的臨床試驗先後啟動,大量擠佔了阿茲海默症其他病理研究的經費。直到2006年刊登在《自然》的論文才消除對β澱粉樣蛋白假說的大量質疑,整個病理的理論與研究方向才被確定下來。
發表這篇論文的是知名神經學家凱倫.艾許(Karen Ashe)教授領導的課題組,她曾師從諾貝爾獎得主普辛納(Stanley Prusiner),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建立能生產人類β澱粉樣蛋白的小鼠模型,並觀察到這些動物的大腦中出現斑塊,實驗小鼠也出現失智症狀,這也成為後來阿茲海默症研究常用的研究模型之一。後來科學家注意到一種被稱為「毒性寡聚體」的β澱粉樣蛋白亞型,但未能證明這類物質會直接導致認知能力衰退的失智症狀,而正是2006年發表的論文為此提供了直接證據,認定這種β澱粉樣蛋白亞型能導致動物的認知出現嚴重衰退。這項研究獲得《自然》評論為阿茲海默症研究的重要發現,艾許教授也因此獲得神經科學領域的重要獎項。
“馬菲博士”就是“水博”?走出學歷鄙視怪圈 2022-07-27中國青年報
近日,湖南邵陽學院斥資1900多萬元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一事引發熱議。國內的高校教師去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的“注水大學”轉一圈,再以“海歸人才”的名義被原校引進,類似操作並非個例。但是,去東南亞讀博就一定是“水博”嗎?
比起去歐美國家留學,不管是從資金、語言要求還是地理位置上來說,去東南亞讀博的成本都相對更低,被視作是提升學歷的“權宜之計”。因此,有學歷要求的高校教師、學歷一般的高校畢業生、想提升簡歷的職場人,是前往東南亞地區讀博的主力。一條產業鏈也應運而生,從留學諮詢仲介、語言考試甚至到論文發表都有了比較成熟的運作模式。
但是,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人想提升學歷,但也有人想潛心鑽研學術,受家庭、資金和語言能力等限制而選擇東南亞地區的學校。更何況,“馬菲博士”專案也絕不是“水博”的代名詞。來西亞排名前五位的公立大學,博士並不是那麼容易畢業,需要在全英文的環境下學習,也需要發表一篇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文章或者是兩篇Scopus(全世界最大摘要和引文資料庫)收錄文章。
回應
SSCI根本不能作為博士水準的評判標準。內行人都知道,多花點錢發篇SSCI一點都不難。
“馬菲博士”不一定是“水博”,不過湖南邵陽學院的一定是水博,這是學校有組織的出錢去訂購的啊。
鉅資“批發”東南亞博士,四線城市高校走不出的怪圈? 2022-07-25 教育觀察員常松
7月24日晚,湖南省教育廳,認為邵陽學院沒有結合學院發展實際科學制訂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在博士人才引進等方面存在不當做法。省教育廳已責成邵陽學院糾正不當做法。邵陽學院黨委書記彭希林被免職。
邵陽學院作為一個四線城市二本高校的縮影,肩負著當地高等教育發展大業,但其人才吸引力有限,在國內博士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投資小、見效快”的亞當森大學們,就必然成為“理想之選”。
此事給正在飛速發展的中國高校敲響了三聲警鐘:警惕教師為了“帽子”搞學歷注水;警惕學校搞突擊式沖業績;警惕學歷提升背後的利益輸送。
回應
指責和批評是最簡單的,不需要思考,不要費力氣。但是你要提出一個解決方案
方法就是,定位清楚,你是什麼水準的學校就做什麼事情,不要,中專變大專,大專升本,本科變大學,大學申碩,申博,所有人都往一條路上沖,所有大學都千篇一律,毫無特色。
再看李妍慧出任民進黨發言人的玄機。廿年前,李妍慧以廿五歲之齡當選,成為新竹市最年輕的議員,但她當時所屬的政黨是「台聯」。其後她退出台聯,直到二○一六年五月蔡英文執政,她才易幟加入民進黨,成為「湧言會」成員。今年四月中,李妍慧被安排出任民進黨發言人,事實上幾乎不曾見她代表黨發言。據了解,此一安排,其實是要她承諾今年放棄參選市長及議員,以交換民進黨提名她參選下屆立委,也為蔡英文提名沈慧虹參選新竹市長排除障礙。媒體爆料,李妍慧近十年曾兩度因財產申報不實,遭監察院裁罰。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三月公布,因「所得異常增加」而未說明,被罰三百萬元。此事,對照林智堅兩篇碩士論文高度抄襲,外界自然高度懷疑此中複雜的政商往來。
如此錯雜的政、商、學關係,令人難以下嚥。倒不是這些事多麼聞所未聞,而是台灣民主躑躅卅年,那些被視為必須革除的陋習,卻是「代代相傳」保留了下來。政權三度輪替,那些民進黨在野時口口聲聲要打倒的東西,包括政商劃清界線,包括黨政軍退出校園,包括政治誠信和學術透明,它不僅惡習全收還變本加厲。論文門至此,只剩惡臭沖天。
回應
青出於藍,勝於藍....黑金勾结
昌益董座楊玉全,二○二○年的大選成為蔡英文第三大政治捐獻者
林智堅抄襲案,扯出綠營政商學臍帶 2022-07-12 聯合報
不顧雙論文抄襲案沸沸揚揚,林智堅仍毅然辭去新竹市長,帶著蔡英文的加持,披掛跨區參選桃園市長。從連日來各媒體揭露的訊息,林智堅的論文抄襲事件其實已不僅關係學術倫理,更牽扯著民進黨與中華大學及知名建商間錯綜交疊的政商關係,據報導,該建商還是蔡英文兩年前大選的第三大政治獻金提供者。從這些蛛絲馬跡,或許,可以進一步觀察綠營為何力挺林智堅。
因林智堅論文門事件而聲明大噪的私立中華大學,董事長是兼有民進黨發言人及新竹市議員身分的李妍慧。這點很不尋常:一名地方民意代表,已經擔任執政黨的發言人了,何以還能分身出任大學董座?據報導,李妍慧之夫楊勝翔是當地知名建商昌禾建設公司的總經理,屬「昌益建設」、「昌禾集團」家族成員;而昌益建設董事長楊玉全是中華大學主要出資者,楊勝翔則是楊玉全之姪。這一連串臍帶關係,李妍慧的角色似乎正介於政商間的樞紐。
從這次抄襲事件,可以隱約觀照出政、商、學三條交錯的脈絡。從企業的角度,經營者自然是藍綠兩營都必須投資,昌益建設即是如此。尤其,昌益集團擁有中華大學這樣便利的工具,更成為幫地方民代、官員打造「學歷金身」的巧門,不少新竹縣市首長都在中華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包括前台中立委顏寬恒也在這裡拿到行政管理碩士。
昌益建設透過中華大學的白手套,幫官員民代在學術上快速鍍金,擦亮他們的學歷招牌。正因為不是什麼熱門名校,學位的授受不會受到外界太多檢視,也就愈發順手。林智堅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賀力行,遭質疑指導過四七三名碩博士,一年平均指導近卅人;有如學位量產機器,令人驚愕。巧的是,賀力行也在昇益開發擔任獨董。
相對的,中華大學是否藉著這種「碩博士搖籃」的關係培養,也從政府機關取得各種標案,昌益建設或昇益開發是否也可能取得各種建案變更地目或核准過關的便利?在選舉時刻,建商往往透過個人或企業名義捐款,向政黨或政客輸誠及投桃報李。目前擔任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的昌益董座楊玉全,果如報導在二○二○年的大選成為蔡英文第三大政治捐獻者,外界更須瞭解此中的對價關係。
雙薪教授占私校缺 近千名博士難任教 2022/07/06 中國時報
高教工會表示,目前全國有582位「雙薪教授」,影響近千名年輕博士任教機會。雙薪教授以文化大學38人最多,開南大學占9.38%占比最高。(本報資料照片)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高教工會昨日引述教育部資料表示,目前全國有582位「雙薪教授」,從國立大學或政府機關退休轉任私校,影響近千名年輕博士進大專校院任教機會。雙薪教授又以文化大學38人最多,開南大學占9.38%占比最高。
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說,全國目前有582位雙薪教授,他們在私校領的月薪至少12萬元以上,是新進年輕助理教授7.4萬元的1.6倍。雙薪教授卡住私校職缺,影響年輕博士就業機會。
陳柏謙表示,雙薪教授人數最多的前5名學校,分別是文化大學38位、亞洲大學27位、健行科大25位、北醫大23位、銘傳大學和正修科大各18位。若以比例來分,開南大學有9.38%教師是雙薪教授,居全國最高;第2至5名依序是健行科大9.36%、佛光大學8.02%、中華科大7.09%及亞洲大學7.01%。
大法官781、782、783號解釋案,不是已經認定「雙薪教授」合法嗎?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表示,大法官解釋案的意思是,因為法令不完備,所以雙薪教授並未違法。他建議,基於世代公義的目的,政府應立法來避免雙薪教授出現。
教育部回應,已透過「於計算獎補助款核配基準時進用退休再任教師不得列計為專任教師人數」、「限制私立學校使用教育部獎補助款支付退休軍公教人員薪資」、「已領退休金再任私立學校之軍公教人員退撫儲金改由私立學校負擔」與「已請領公教人員保險費再任私立學校人員自行負擔保險費」等措施,降低公立大學或政府機關退休人員轉任私校。
回應
沒本事的公立大學學授,才會去私大兼職?
林全長袖善舞,緑政客有多少肥缺可佔,如同陳建仁月領五十萬元,嫌少!
升官發財要進民進黨的門,陳明通、陳吉仲、林萬億、⋯⋯。
林智堅涉抄襲兩案齊發 2022/07/05林保淳
以我一個在學界廝混了30年之久的退休學者看來,其「抄襲」是已經可以說是證據確鑿,無論再如何狡辯,也是無法自圓其說的了。
新竹市長林智堅2008年中華大學的碩論《以TCSI模式評估國內某科學園區之週邊居民滿意度》,抄襲了竹科管理局研究報告。
2017年1月林智堅台大國發所的《三人競選之中槓桿者的政治社會基礎及其影響―以2014新竹市長選舉為例》,和2016年7月同所碩士余正煌的論文《2014年新竹市長選舉研究:林智堅勝選的政治社會基礎》碩論,不但題目和摘要都頗為類似,其內文中更有多處顯然是從余文中直接「挪移」過來的。
中華大學是新竹政治人物最喜鍍金的一所私立大學,林指導教授賀力行,基於護犢及自清,以林「曾參加討論」為由搪塞,但「參加討論」就可以大辣辣地將上繳國科會的研究報告照抄照搬、據為己有嗎?林台大的指導教授是陳明通,居然也能讓他安然過關,這也是極其耐人尋味的一件事。
相關新聞
台大國發所綠星雲集 阿通師門生173人
回應
林抄襲度87.8%!余先畢業抄襲後畢業林?
真是個爛所!臭不可聞!
蔡英文是台灣詐騙祖師爺,利用台大國發所培養徒子徒孫,發展綠色詐騙細胞。
奇怪的是連任髙官的老師都出面聲援"抄襲有理",這真的是令人大開眼界。
這樣子的研究所,真是塔綠班的台灣價值!
真偉大,包了一串串棕子,輕鬆喚養出一大批綠營高等學位,難怪祖師爺能加官進祿!
林智堅還不快學你老闆封存三十年
民進黨還有幾個真學歷啊
可憐阿 道理講不出來 就說人是紅共 綠衛兵被黨調教的可真好
三立/國民黨抹黑 毀林3部曲"論文抄襲.涉收賄.搞土方" 鄭文燦怒批:抹黑奧步太LOW了
人家說實話就說別人抹黑 不愧是黨媒三立,這洗地速度有夠快
拜託 抹黑的老祖宗是民進黨耶 國民黨要跟民進黨比 哈哈哈~幼稚園等級
三立跟民視立場越來越明顯囉!塔綠斑媒
事實擺在眼前,選民有腦,誰抹黑大家都看的出來,現在資訊這麼發達,別把人民當笨蛋好嗎?
會使用選舉奧步的老祖-->民進黨,竟然會罵人使用奧步?
一堆小綠綠又來了,又在帶風向了。
監院「3查」翁啟惠竟逆轉 民進黨創「洗白」新模式 2021-03-21 聯合報
監委換屆後,想洗白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竟然偷偷通過第三版調查報告,改認「翁啟惠無財產申報不實、亦無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上演「官箴逆轉秀」。監院「一案三查」的創舉,推翻前屆監委的調查報告,政治正確淩駕程式正義,開了憲政史上的惡例。
相關新聞
新監院洗白舊案 官箴標準何在
自打嘴巴 監院斯文掃地
回應
若翁案不算是內線交易,天下再無內線交易之罪!
這種監察院還是孫中山五權憲法的監察院嗎?
民進黨的監察院的主要功能與衛生紙一樣~~~擦屁股
台灣人的中央研究院,台灣人的監察院,台灣人的政府,台灣人的國家。
中國科技超過日本例證 2021-03-01
1,2019聯合國創新排名:中第14位。日15。
2,專利;2017年中 48,875第二。日48,206第三。
3,自然指數;美第一,18643。中二,5206。德三,4077。四到十是日英法加西瑞韓。
4,中2016年研發費用1.54萬億元,占世界超20%,僅次於美,超過歐盟28國總和;日排在美中歐之後第四。2006-2016全世界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前1%的頂尖論文,中國占12.8%,美第一,中二,英三,德四,日五。
5,2019世界五百強;中119家。日:52家。
6,中是第一工業國,產值5.59萬億美元,日只有8200億美元。
7, 2017年的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中13家。日5家。
8,獨角獸企業國217家,日2家。
9,千億美元營收公司;中13家,日5家。
10,中國外貿第一,日本只排第三。
11,中國高端科技產品出口額從2000年9.4%升至2014年43.7%,位居亞洲第一。日本從25.5%降至7.7%。
12,從2010年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國隊獲6次團體冠軍,日本只第八名。
13,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世界大學排名發佈:中國72所大學上榜,清大第22,亞洲第一;北大第31。日本只有兩所入200強:東京第46,京都第74。
14, 2018年度八家中國軍企進入世界軍企前22強;日本8家。中國武器出口567億美元,世界第二,日本出口零。
15,中國是第二軍費國,日本排不上號。
16,中國是擁核武器,聯合國有否決權的五強之一,發展航母導彈不受限的強國。日本被佔領,無自主權,給美治外法權的半殖民地。
回應
日本的技術,九成引進西方的專利,再自已延伸改進,一包裝就成了日本原創,新幹線就是例子。
只要商業能成功,能夠引進吸收再創新就行了……技術的發展本來就是這樣的!
日本科技方面吃老本還行,但是創新是真的落後了,我在日本做科研的朋友,說日本大學的科研經費是砍了又砍,教授老闆手裡項目少,基本只能維持實驗室運轉很難出什麼新成果了。
如何破解社科研究的學八股問題?目前有兩個主要思路。首先,革新科研邏輯,探索多元評價,回歸學生中心。不再堅持讓論文成為教師發展的唯一評價標準,讓大學教師回歸科研和教學的雙輪驅動機制。比如美國開展了30多年通過政策、基金支持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改革和大學教師發展專案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其次,改造科研機構,宣導交叉科學,橋接真實問題。不再堅持讓各個學科涇渭分明,讓各學科的想法、方法以及資料充分流動起來。比如探索建立交叉科學研究機構,如麻省理工學院1985年創建媒體實驗室、東京大學2000年創建情報學環,多個學科的研究者可針對跨領域難題組建團隊,進行攻關研究;再如探索建立交叉科學研究課程,如大阪大學2013年開展的跨專業複合型人才指向的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專案超域創新博士課程。(作者是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客座教授)
張海:如何破解社科研究學八股現象 2021-02-02 環球時報
社會科學研究承載著基於社會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形成理論體系,並進一步指導實踐的重要任務。但一些社科研究停滯化、同質化、返祖化、官僚化,問題缺失、關注失焦、對策模糊、結論空洞,已經產生嚴重的“學八股”現象。社科研究中的學八股現象因何產生,又應如何破解?
首先,從組織機制角度看,協力廠商評價機制和科研內卷導致大量低質社科研究的湧現。哈佛大學出版社主編在《不發表則滅亡如何導致學術的衰落》中,對學術界可信性危機的產生機理進行了深入分析。他發現這起因於二戰時期各國大學預算迅猛膨脹,市場機制和市場經濟運作的要素引入大學,績效與問責、競爭與壓力等產業邏輯逐步滲透到大學教師的工作評價、職務聘任和學術晉升中。教師的研究評價外包給協力廠商評價機構進行量化評估,研究者科研至上的行為邏輯成為行業共識,由此帶來研究的文化通脹和價值衰落。
另一方面,激增的快速發表需求、有限的學術發表平臺,導致學術語言越來越精緻、越來越複雜,但在同一水準重複、缺乏創新,呈現科研內卷化態勢。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累計招收博士生約115萬人,而國內高水準論文發表平臺相對不足。當前全球有超過4萬種學術期刊,中國只有179種被SCI收錄,僅34種在同類期刊中影響因數排名前25%。按照這些期刊的學術口味快速製造論文,缺乏時間通過真實問題驅動開展研究,通過流水線方式製造論文,成為力圖上進的科研人員的最優化選擇。
其次,從學科發展角度看,學科過度細分化構築了堅實的學科壁壘和組織壁壘,產生真問題缺失和充斥空洞學術語言的學術空心化現象。英國科學協會在1873年只有化學、動物學、生理學和地理學幾個部分。社會科學的細分化尤其快速,1892年美國心理協會成立時只有1個分部,2007年已經擴大到54個分部。學科壁壘,通過專業語言把學科領域的內部人和外部人分割開來,把學術研究變成小圈子的自娛自樂。同時,這種學科的過度專業化導致了研究的碎片化、不連貫和空心化。
科學哲學家庫恩則稱之為學術團體共有的範式,意思是學科是範式,規定我們和誰來往;學科也是容器,規定我們能知道什麼,能想什麼。
教育部:國外經歷不得作為高校招聘限制性條件,人才稱號不享有學術特權
教育部2020-12-18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通知指出,堅持人崗相適原則延攬人才,不將人才稱號作為硬性指標,不針對人才稱號獲得者發佈“明碼標價”的招聘廣告。要統籌用好國內外人才資源,不將國(境)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作為人才招聘引進的限制性條件。
回應
該改了,否則話語權全在外國
有毛線用,你部裡自說自話,具體還不是各高校。
國內基礎教育非常出色,但和國外差距巨大,外來和尚好念經是事實
我不贊同。美國大學分兩類,一類是精英大學,那是培養國家統治階級的。第2類就是糊弄平民百姓的三流大學和社區大學。你不能拿國內的普通大學去和美國的精英大學比,如拿清華北大去和美國的名校比,其實並不遜色多少。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立項名單公佈,66個專案入選 2020-12-19 觀察者網
回應
除了古文獻整理,我看不出意義所在
所有知識建立在文獻基礎之上,今天不做,未來都是“廢紙”
今年絕大部分都是對中國古代和近代的研究。而去年174項,其中有相當的部分是涉外研究。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0_12_19_575096.shtml
學者論文《康得的倫理學其實很爛》惹爭議,“很爛”是髒話嗎?
《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2-19發佈《<康得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韓東屏聲明暨編輯部徵集商榷稿件啟事》。
回應
以前我讀康得時也覺得晦澀,當時只覺自己水準有限。
我也是,因為自己水準低不敢大聲質疑,哈哈。
為什麼不能批評?而在於學術批評。比方說,醫生給人看病,說一句,你的身體很爛。悲觀的人可能不想活了,樂觀的人可能不當回事,大部分人一頭霧水。很爛這個詞的問題不在於是口語還是書面語,而在於學術批評不該用,尤其是題目中用這個詞。
我在日本某末流“帝國大學”讀博士,日本科研下降,根本還是在於沒錢 2020-10-11
我現在在日本某末流“帝國大學”讀博士,類比一下大致相當於國內的top10末端學校吧。總體來說,日本根本還是在於沒錢。在國內讀研究生,甭管多少,國家有一筆補助、老闆多少要發一點,雖然依然不夠生活,但是至少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加上宿舍、食堂比社會化的生活成本低很多,學生生活相對單純的多。在這邊,學校老闆一分錢不發,甚至要自己貼錢;住宿所有人都是租房;食堂並不是一天三餐一周七天的供應。我在國內上過幾年班的,感覺在這邊照料生活上花的精力,一點不比上班少,投入科研的時間,也就是上班族的每天10小時。從科研硬體來說,國內至少有經費更新設備、雇傭技師;而我們實驗室的設備是30年前的了,沒錢換,所有工作也是學生老師來做,雇不起人。在這邊,高學歷出去以後的收入,相對於本科畢業,並沒有特別顯著的差別,上學還要花一大筆錢,這導致不少日本學生一旦有機會工作,就不會繼續讀書了。我們專業博士生絕大部分是外國人,我們課題組未來兩三年不會有日本博士。這些外國博士大部分是要離開日本的,這樣下來,科研能力的衰弱是必然的。應該說,科研上,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國科研的發展、日本科研的下降,其實是和國力的變化息息相關的。
回應
諾貝爾獎趕上日本了?
日本現在的諾貝爾獎,研發年代都是二十年前開始的了
十個諾貝爾獎能換來一個於敏一個錢學森?印度那麼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又怎麼樣了?
相關新聞
王元豐:諾貝爾獎越來越“過時”了? 2020-10-09 環球時報
人大教授翟東升:孩子在碩博階段才出國為宜,不然可能“白養”
中國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20-09-30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稱,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2/3。
針對行業產業需求設置了47個專業學位類別,共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9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8個,截至2019年,碩士累計321.8萬人、博士4.8萬人。
《方案》提到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碩士類別設置仍不夠豐富,設置機制不夠靈活,個別類別發展緩慢,培養規模仍需擴大,培養模式仍需創新,培養品質亟待提高。博士專業學位發展滯後,類別設置單一,授權點數量過少,培養規模偏小,不能適應行業產業對博士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
《方案》明確博士生教育主要根據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培養某一專門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未來領軍人才。
《方案》提出,強化專業學位論文應用導向,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可以調研報告、規劃設計、產品開發等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呈現。博士論文應表明研究生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並在專門技術上做出應用創新性的成果。
《方案》還提出,要破除僅以論文發表評價教師的簡單做法,將教學案例編寫、行業產業服務等教學、實踐、服務成果納入教師考核、評聘體系。
相關新聞
國務院08-04印發《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政策,大力培育積體電路和軟體企業. 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晶片自給率從2020年30%提高到2025年70%.
華為08-04啟動「南泥灣」「鴻蒙」推出不含美軟硬件(體)技術的產品(手機、筆電、家電…) 美08-17加強華為禁令, 打擊亞洲半導體,三星Sony聯發電子股大跌. 中國加速去美國化,華為與中興通知供應鏈放慢出貨重新設計. 美對華為開小門,是想阻止中國製造業2025半導體本土化,而中國正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與研究生教育。 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中科大學術委員會回應“情侶送禮研究”博士論文:不評價好壞 2020-08-29 中國青年網
一篇研究“情侶送禮”的博士畢業論文最近引發爭議,論文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屆工商管理專業博士畢業生叢日飛。
這篇論文的標題是《情侶關係中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對禮物收送體驗的影響研究》,總計121頁。作者叢日飛稱,論文彌補了該領域研究中的三個空白點,一是發現送禮人和收禮人的依賴程度能夠反映相應的關係權力,二是探究了“禮物形象一致性”對感激度的影響,三,該文是“唯一一篇研究送禮人形象衝突給親密關係帶來負面影響”的論文。
這篇博士論文最近在社交網站引發了討論。一些網友認為論文無用,不理解一位博士為何要用如此長的篇幅研究這個課題。有網友表示,論文說的是最簡單的道理,卻在製造學術話語障礙。例如,論文結論稱,“如果收禮人具有低依賴程度,且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較低,送禮人應該最大程度投其所好,以避免使收禮人失望。但隨著關係越發親密和收禮人依賴程度的提高,送禮人可以不再謹小慎微,並可以嘗試進行適度的自我表達。”這段話簡言之就是,不熟時要送對方喜歡的東西,熟悉後可以隨便送禮物。
同時,也有網友對這篇論文表示支持,稱送禮研究確實是一類學術研究方向,不該用實用與否來衡量學術研究。
對此,中科大學術委員會表示,當師生的論文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被人舉報,學術委員會才會介入調查。學術委員會並不評價某一個人論文的好與壞,論文的審議與發表也不在學術委員會的職責內。
為什麼科學會在需要時讓我們失望? 2020-08-18 新浪科技
據外媒報導,科學正遭遇重複實驗危機。太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無法在獨立實驗室裡重複,但這一過程又對於從可靠的結果中區分誤判和錯誤十分重要。其後果不能說不嚴重:公共政策、醫療方案以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許正建立在極不牢靠的基礎之上。
最近一次重複實驗事件發生在今年的6月份。它一項對記憶的研究有關,並且該研究非常有影響力。2010年,在一篇刊載于《自然》雜誌上的引人注目的文章中,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有可能在不使用藥物、大腦刺激或任何侵入性方法的情況下,“重寫”一個人的記憶。
這樣的研究結果無疑對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治療具有開創性意義。因此,這篇發表于《自然》雜誌上的論文被引用超過1100多次,當然出現頻率比較高的是在新的PTSD治療試驗中。
然而,比利時一所研究大學——魯汶大學的科學家在嘗試重複記憶實驗時,發現原始研究中存在許多錯誤、不一致的地方以及其他一些令人困惑的細節。比如,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測試的受試物件人數遠比他們報告的要多很多;他們用“主觀判斷”剔除了大約半數樣本的資料——這個行為並不符合完全透明要求。
幾個月變成了幾年。比利時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資料,以弄清楚差異的根本和搞明白原始實驗到底是怎樣進行的。最終,當他們終於成功開展自己的新實驗後,他們發現根本沒有證據支持“重寫記憶”的效果。他們的報告如今已經發表,但是此時距當初轟動一時的原始研究發現已經過去整整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重複實驗失敗並不代表原始研究人員有不當行為,但確實會對他們的結論以及其他基於他們結論的研究提出質疑。
這樣的類似案例有很多。2013年,科學家著手重複50項有關腫瘤生長生物學方面的重要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原始發表論文中竟無一個記錄下研究方法的詳細資訊,以至於這些科學家幾乎無法進行獨立的重複實驗。
事實上,對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和犯罪學等研究的調查估計,在這些領域的所有研究中,明確的重複實驗還不到1%。
科學家不重視重複實驗是因為這對他們的職業發展鮮有幫助。當你自己完全可以做一個全新的、振奮人心的實驗時,為什麼還要費力做研究去一再核實別人的工作呢?當光鮮獨特的研究發現有助於你獲得大學終身教職和升任期刊編輯時,你又何必再小心翼翼地給前人的研究添磚加瓦呢?
胡錫進:支持不能因為是少數民族學生就給予特殊照顧的主張
近日,浙江大學對該校一有強姦罪行的少數民族學生從輕處理——給予留校察看處分一事引發網上關注,2020-07-22,浙大回應稱,學校緊急召開了會議,正在研究處理此事,後續情況會再公佈。
胡表示,“這件事應當在各民族學生一律平等的原則之下就事論事地加以解決,不要圍繞它發酵出不同民族之間的對立情緒,這最符合我們這個有14億人口和56個民族超級大家庭的整體利益,也更符合道義。希望所有互聯網上的討論者在表達意見的同時保持這一理性,促進事情最終有一個公正結果,也讓我們的輿論場通過這個事件增加一分成熟。”
回應
教育面前不平等就算了,法律面前還不平等。越是照顧,就越容易造成矛盾,受到照顧的不會滿足,漸漸的變成了理所當然的福利,沒受照顧的心生怨氣,最後就漸漸的變成了族群對立,真心建議國家慢慢的收回各種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我也是少數民族同樣我也支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是少數民族就這樣縱容
浙大:強姦、吸毒都不算個事,留校察看就行了,別為難孩子們。
哈工大:替考、作弊於社會而言不是刑事犯罪,於學校而言則是違紀,開除學籍沒商量,這不是為難孩子。
哈工大2名應屆生因作弊被開除學籍 2020-07-22
近日哈工大威海校區一份處分決定引起網友熱議。該校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四學生楊某,在兩門考試中找大四學生黃某某替考,兩人因考試作弊被開除學籍。網傳楊某考試前已獲得某互聯網公司offer,在深圳實習。
回應
當事人在深圳實習,覺得這種選修課沒啥意思,沒必要專門回來一次,所以找同學幫一下忙。沒必要開除吧 不能通融?
兄弟。這是哈工大。不是浙大。
我是工大人,支持。
研究生疑因被導師刁難墜亡,中傳回應 2020-05-10 觀察者網
2020-05-09晚,自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碩士黃靜怡家屬的網友發帖稱,因薛姓導師不同意送審畢業論文,致黃靜怡精神崩潰自殺。
@中國傳媒大學10日發佈相關說明,內容如下:
我們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對她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學院懷著悲痛的心情立刻成立了善後小組,與靜怡同學的家人保持聯繫並關心慰問,希望能夠與家人一起度過最痛心的時刻。
按照學校的要求,學院於事發的第二天就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啟動了對此事的核查工作。我們會針對家屬提出的一些情況,認真、負責地瞭解、核實,並將實事求是地回應各方關切。
一直以來,學院始終關注全院學生的學業與身心狀況,關愛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成長。
再次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
回應
必須嚴查!這樣的事不是一次兩次了,當學生的命運被一些人所掌握,那這些人必須要是負責且端正的人,對其中的一些渣子絕不能放過!
導師不同意送審就是刁難?這標題是不是帶節奏啊?現在碩士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品質一塌糊塗達不到送評閱和答辯標準的難道少嗎?導師要把握學生畢業論文品質,合格的才能送外審,這是教育部對導師的要求,不履行教育部要事後追責的。這節奏帶的,未經調查就判斷是導師刁難?
導師有卡住學生論文的權利,而學生卻無處申訴,這令人遺憾。
垃圾論文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你以為翟天臨博士只是個例嗎?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做啥研究工作,新聞換個標題:導師答應送審論文,學生收回跳樓決定。
一個碩士論文導師不給送審便去跳樓,這件事情本來就很扯。二者的嚴重性壓根兒不對等。心理問題是主要誘因,可能是心理疾病,可能是各種壓力匯總的合理,也可能只是幼稚。哪怕因為非主觀原因,人力不可控的天災原因而導致整個碩士階段白讀,跳樓在這時也遠擺不上檯面。他論文不送審就自殺,那們這些讀博的一天到晚揪著腦袋上所剩無幾的頭髮,一個課題或一個方向可能弄半年發現是死胡同,是不是就得天天抹脖子了。
如果沒有行醫能力,不管是什麼博士、教授、專家也不能授予行醫資格!這才是設置行醫資格的初衷。
可現在的中醫行醫資格標準,明明許多民間中醫的水準要遠遠超過醫院的中醫和中醫藥大學的教授,但他們卻沒有合法地位。
5 中醫復興離不開民間中醫
中醫近幾十年來的持續衰落,代表著主流中醫的徹底失敗。因為他們雖為中醫,實則西醫,看看他們的科研論文、研究院、醫療機構,還有幾個純中醫?
他們早已被西醫同化了,如果讓他們繼續挑大樑,主導中醫,中醫只有死路一條。
當今之際,中醫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一個優勝劣汰的制度,把那些不能治病的偽中醫掃地出門,只要他們在中醫行業裡一天,就會給中醫抹黑一天,讓他們在中醫行業裡再呆幾十年,中醫就徹底玩完。
2017年7月1日,中國的中醫藥界發生了讓人沸騰的一件事——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施行,中醫藥正式邁入了有法可依的時代。在新的法律中,令人期待的一條,就是開闢了通過實踐技能及效果考核就有機會獲得中醫醫師資格的新途徑。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表示,廣東省從2015年起就對民間“一技之長”中醫組織了考試,全省有近900人參加考試,通過率達到71%,讓這些長期在農村基層為群眾服務的民間中醫納入鄉村醫師管理,在農村取得了合法的執業資格。
考核+推薦缺一不可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給出了他的看法,解決現在民間醫生沒有執業醫生資格的關鍵,要對這些經過師承以及實踐,確實具有很好的醫術的民間醫生,我們通過有兩位中醫師的推薦,然後經過省級組織的考核,然後在考核合格以後,就有可能獲得醫師的資格。
回應
沒有基本的標準,出了醫療事故聽誰的?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54659&s=syfwqtzr
他們一般是先給親戚朋友鄰里看小病,效果不錯,就有人找看大病、疑難雜症,這樣慢慢地醫名就開始傳播,由近及遠,由本村本地傳播到外鄉外地,最終成為有口皆碑的郎中。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看一個醫生的本事,其實很簡單,就是看他治病的療效。
但是後來隨著西醫的傳入,我國的中醫教育也像西醫一樣走向了規模化、量產化之路,行醫也開始走向了標準化,即要以《執業醫師法》為標準。
打著中醫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旗幟,實際上就是以西醫為尺度來改造、消滅中醫。
於是這奇特的一幕就出現了:大學教育出來的中醫很多不會看病,卻有行醫資格,而民間傳承或自學成才的中醫能看病,卻被稱為“非法行醫”受到管理部門的封殺。
…….
2 提著腦袋治病的民間中醫
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大學教育出來的中醫大都是不懂治病的,能治病的只有這些非法行醫者了!但是,這些民間中醫往往處境十分艱難,是真正的提著在腦袋傳承中醫,治病救人。
3 失敗的中醫教育
現在中醫藥大學的課程60%以上是西醫內容,中醫學生不去攻讀中醫經典,卻做對中醫藥幾乎沒有意義的小白鼠實驗、搞屍體解剖,怎麼能培養出有中醫思維的接班人?
只能是滿腦子的細菌病毒、內分泌失調、過敏、炎症和化學指標,看病不分寒熱虛實,不懂基本的望聞問切,連中醫的基本常識也不具備!
雖然全國每年培養數以萬計的中醫中藥專業的畢業生,但真正成為中醫的並沒有與其數量形成正比。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醫界人才匱乏的呼籲便從未停息過。
許多患者本來相信國粹中醫,但多次碰壁後,只好認為好中醫在歷史、傳說中。難怪有人會激憤道,滅中醫者,中醫也!
4 行醫資格應該是行醫能力的認定
行醫資格認定的設置,應該是為了更好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只要有行醫能力,不管你是什麼學歷,都可以授予行醫資格。
有證的假中醫與無證的真中醫 2020-03-09
我是一名三甲醫院的中醫,具體是哪家醫院,在此就不作詳述了。前兩天,我看到一篇文章,題目為《雖有滿牆錦旗!因為沒有行醫資質,最終被立案處理》,讓我不僅想到了我的師父外公家傳中醫——一個真正來源於民間的老中醫。
…..
那時,我才上高中,我眼睜睜地看著75歲的外公指著滿牆的錦旗,正如故事裡的女中醫一樣,拼命證明自己會治病,不是假醫生。但是結果總是無奈的,外公的診所還是被封了。
現在的外公已經89歲了,雖然年事已高,但是私下來找外公正骨的也有不少,外公整日笑呵呵的,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心裡的不平。外公終其一生都在幫人治病,沒有出過什麼醫療事故,可是沒想到,最終卻換來一個“假中醫”的名聲,患者的讚不絕口也換不來一張可以行醫的證件。
外公是不幸的,所以,我接受了外公的建議,考上中醫藥大學,也順利通過了執業醫師考試,但是,當我進入了所有人都羡慕的三甲中醫院,我卻失望了。
很多大醫院裡的中醫看不上民間中醫,覺得他們都是忽悠人的,還有一部分人因為自己發表了幾篇論文,整日得意洋洋,忘了本分。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病,他們摸了又摸,看了又看,還有的拿指標來衡量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們輸了,輸給了他們眼中“不靠譜”的民間中醫。
我很榮幸,在有生之年能學到一點外公的正骨技術,我偶爾在臨床上使用,效果很好,連老師們也驚呼神奇,當他們問我是從哪裡學來的,我總會很驕傲的告訴他們,這是民間中醫技術,書上學不到的。
有證的假中醫,無證的真中醫,我都見過。因此,我非常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好中醫。
我明白,中醫的命不在於證,不在於職稱,而在於技術,在於患者的口碑。
1 行醫的標準化
在中醫的發展歷史上,一位郎中被老百姓接受並認可基本上都是靠口碑。
“SCI”神話早該破了!2020/02/26 瞭望智庫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強調,要準確理解SCI論文及相關指標,深刻認識SCI至上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等學校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
SCI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通過統計大量引文得出期刊的影響因數等量化指標來對期刊進行排名。按目前的國際慣例,一般用學術期刊的影響因數值來測度期刊的學術水準和論文品質。庫叔觀察到,學術界普遍存在對影響因數的崇拜現象。
…..
回應
那我問你,不靠SCI靠什麼評價科研水準?反對一件事卻提不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最後把事情搞砸搞亂。
靠中國國內期刊?國內能好到哪裡去?
靠科研經濟轉化?那大家都去做賺錢的課題,請問那些不賺錢的基礎科研,你讓誰去做?
靠同行內部評價?都是圈內人,沆瀣一氣?甚至一個方向上只有一個團隊做,你讓誰去評價?
靠給學生上課?那教學成果怎麼評?你上的課簡單,學生基本上都考90分,他上的課難,學生就算認真學都很難學好,最後成績60多,所以你教得就比他好?
最後一年教授名額就這麼多,一堆人爭,你說給誰?
論文門又有新爆料!?網看傻:出大事了! 2020/02/26
總統蔡英文的論文議題從選前燒到選後,資深媒體人彭文正的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中,不停揭露蔡英文論文祕密的神秘面紗,讓網友佩服不已,而這次又出現新的證據,讓人看傻了眼。
月領大陸620萬元 哈佛知名奈米專家被捕 2020-01-30 聯合報
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利爾波被控違反規定接受中國大陸政府資金,遭美國檢方起訴。圖為哈佛大學校園。 (美聯社)
哈佛大學著名科學家、化學和生化系主任利爾波被控違反規定接受中國大陸政府資金,並對調查人員說謊,已被捕收押。聯邦官員稱,如果定罪,六十歲的利爾波將面臨最高五年監禁和最高廿五萬美元罰款。
聯邦調查人員表示,此案追溯到二○一一年,一名中國大陸的大學教授發郵件與利爾波聯繫,告知推薦他進入大陸「千人計畫」全球攬才行動。幾天後,利爾波前往武漢理工大學簽署一份長期合約,包括每月領取五萬美元報酬、十五點八萬美元生活開銷(合計約新台幣六百廿萬元),以及一百五十萬美元經費在大陸大學建立研究實驗室。
聯邦檢察官說,利爾波接受美國政府的委託研究計畫,領取政府補貼的數百萬美元研究經費,按規定必須申報領取外國政府研究經費等利益衝突事項。但他並未對哈佛校方透露在大陸的研究活動,在二○一八年國防部調查人員詢問時,他也否認曾參與千人計畫,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沒有吐實。
利爾波的實驗室網站稱他是「奈米科學和奈米技術先驅」,他的研究在哈佛大學和學術界曾獲無數獎項。
波士頓環球報報導,哈佛大學發言人說,校方已要求利爾波「無限期」帶薪休假。發言人稱,哈佛大學正與聯邦當局合作進行審查。同時,利爾波被禁止進入哈佛校園,也不會繼續其教學和研究職務。
鳥屎+石墨烯=SCI論文,華人學者用實驗資料硬核諷刺,學術期刊灌水何時休
2020/01/14,一篇新鮮出爐的鳥屎論文登上了納米材料權威期刊ACS NANO。
因為材料學界有大把的石墨烯論文,拿各種物質摻進石墨烯測一測性能提升,就能發SCI……
於是作者憋不住了,要吐槽也要去頂刊!
最終,作者給出了結論:鳥屎處理過的石墨烯,確實比未摻雜的石墨烯有更好的電催化性。
談到實驗結果未來的展望,作者不忘表達對世界和平的渴望。
用便宜的鳥糞來摻雜石墨烯,明顯比用其他化學原料更便宜。
希望各個國家不要因為鳥屎而發動任何戰爭,連貿易戰也不行。
這篇文章共有三位元作者,通訊作者是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的Martin Pumera教授。
馬雲:非常反對湖畔大學同學之間做生意
2020-01-15,在第六屆湖畔大學候選學員最終面試時,馬雲向所有150名候選企業家進行了演講。馬雲認為,最重要的是學習精神,希望發現、培養企業家。不是教大家怎麼去創業,而是教大家怎麼把企業活得更久;湖畔也不是教大家怎麼做企業,而是教大家如何做更好的企業家。
在談到“圈子”時,馬雲表示,湖畔時一個互相學習的地方,特別反對湖畔大學同學之間互相做生意,少做生意、多做思想交流,同學之間借錢、同學之間互相做生意,都不靠譜。同學之間做生意往往時同學成不了,朋友也成不了。
公開資料顯示,湖畔大學成立於2015年,申請學員需要創業滿3年,公司人員30人以上,年營收超3000萬、企業納稅3年以上、3位推薦人,今年最終能夠通過面試的僅為40人,有搜狗CEO王小川、獵豹移動CEO傅盛、米未傳媒馬東、UCCA尤倫斯美術館館長田霏宇等。
回應
馬雲聲明,屬實此地無銀三百兩。就是個拉幫結派的場所,和長江商學院性質類似。
不但在商界拉幫結派,還有政治野心!
事實上,艾華特並不是被強硬退休、因而狀告牛津的第一人。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的莎士比亞權威學者皮契爾教授(Prof John Pitcher),也曾因為類似緣由在67歲時被牛津大學逼退,並且控告牛津大學違反英國《平等法》(Equality Act 2010),涉嫌年齡歧視與不當解雇。只是皮契爾的指控與賠償要求,卻都在2019年5月的一審判決中遭到駁回。
當時法官援引資料指出,英國高教確實存在男性、年長者、白人等優勢群體把持高等學術研究職務的現象存在,作為國際領航學術機構的牛津大學,透過EJRA以實現「建構大學職場的多元環境」,屬合法合理的措施。
但又是為什麼,這次艾華特卻能夠打贏這場可能動搖EJRA存廢的關鍵訴訟呢?其中重要原因便是,艾華特向法院提交了一份數據報告,「打臉」了牛津宣稱「EJRA能讓大學學者組成更世代公平、更多元」的說法。
「如果一項嚴重的歧視措施,只是為了創造出2-4%的新職缺,這完全不成比例。」法院在此次判決中表示。
在艾華特案極具指標判性的判決出爐後,目前上訴中的皮契爾,更有望援引艾華特案例與HESA的報告,做出更加有利的司法反擊。此外,不少同樣遭遇「被退休」危機的資深教授們,也受到艾華特案的激勵,決定拒絕配合EJRA,受限年齡而被強制退休。
不過,輸掉這場關鍵司防戰的牛津大學也透過發言人語帶保留地表示:「校方不排除持續上訴。」
英國大學的「老人歧視」?牛津教授「強制退休」的關鍵判決 2020/01/04 轉角24小時
「只因為年紀就逼學者退休,太蠻橫啦!」英國牛津大學的資深教授艾華特(Paul Ewart),因為在2017年時,遭牛津以極為爭議的「強制退休政策」解雇,不滿之下一狀告上法院;在漫長的司法攻防戰後,本周英國法院判決:牛津大學因為年紀「不當解雇」艾華特,明顯構成「年齡歧視」。牛津大學的強制退休政策,遭法院認證為「職場歧視老人」,艾華特案的關鍵勝訴,更再次點燃了英國高教界的「強制退休年齡」之爭,以及學術圈的世代資源分配問題。
現年73歲的艾華特教授,過去長達38年,都在牛津大學知名的克拉倫登實驗室(Clarendon Laboratory)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是原子與雷射物理學界的權威學者。但儘管在牛津任職的最後2年,研究生產頗豐的他,發表了15篇期刊報告,主導研究也取得重大進展,但仍在2017年因為年齡限制遭牛津大學「強行退休」。
牛津大學的「強制退休政策」,指的是校方於2011年擬定生效的《僱主判斷合理退休年齡》(EJRA)機制。根據校方政策:學術以及有關職員若年滿67歲,則必須從牛津退休。
牛津這項政策的推出,主要是為了因應同年,英國政府因高齡化與退休金儲備不足等問題,宣佈將逐步撤銷《常規退休年齡》(Default Retirement Age),使得雇主原則上將無法再援引DRA,強制員工於65歲退休。
然而階段性撤除的同時,英國政府也彈性放寬,「若雇主確有需求、且在客觀合理證明的情況下,個別單位依然可以擬訂強制退休的年限」。在此情況下,牛津大學的EJRA規範,也就在校方與學界激辯下爭議上路,並於2017年將退休年限往後延一年,調整為68歲。而艾華特教授就是在69歲時,被牛津依EJRA強制退休。
當前在英國對學者採取強制年齡退休的大學,一共有3間。除了牛津大學以外,另外2間分別為劍橋大學及聖安德魯大學(St Andrew’s,蘇格蘭最古老大學),都是英國拔尖的名流大學。
以牛津大學為例,校方聲稱之所以透過EJRA制定強制退休年齡,主要是為了平衡校內學術人員的組成結構,希望年長學者「適時騰出機會」,讓不同種族、族群的後進年輕學者,能獲得更多職涯發展與學術機會。然而這項政策是否真能達成「世代正義」與「族群資源」的平衡?還是淪為學術職場的年齡歧視?引發各界爭論。
…..
實驗成果無法重現!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撤回論文道歉 2020-01-04 聯合報
阿諾德與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英國科學家溫特(Sir Gregory P. Winter)因酵素方面的研究共同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2019年5月她與Inha Cho和Zhi-Jun Jia,在《科學》期刊共同登出β-內醯胺類酵素合成研究(enzymatic synthesis of beta-lactams)。
但是這篇論文被指,經驗證無法得出相同實驗結果。《科學》指出,「仔細檢查第一作者的實驗筆記發現,缺少關鍵實驗所需的同期條目與原始資料」。複製成果是驗證科學實驗的重要部分。如果一項實驗成功,每次實驗理應會獲得相同的結果。
阿諾德2日推文承認錯誤並撤回論文,她表示:「雖然痛苦,但這麼做很重要,我要向大家致歉。我在倉促下交出這篇論文,沒有盡好我的職責。」
BBC指出,阿諾德的聲明反映了科學研究的「可複製性危機」。2018年10月《自然》期刊提出警告,有越來越多研究無法透過複製得出相同的實驗結果;一項早期問卷顯示,高達三分之二的研究人員試圖重現不同科學家的實驗,皆以失敗告終。
然而,學界對於阿諾德坦承論文出錯多半抱持正面回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胡格蘭(Dominique Hoogland)表示,「任何人都會犯無心之過,努力修正錯誤是最好的回應」。
回應
有錯就改不像有些人(韓春雨)嘴像鴨子嘴一樣硬
美國人造假又不是頭一次,美國人咋弄都有理。
後面出一個亞裔實驗員是什麼意思?
跟漢族研究者就會出事, Volkswagen排廢氣造假的軟體工程師就是漢人!
是Volkswagen白人經管高層的指示。論文造假的事件在每一個國家民族持續地發生著,不只漢族。
大學何必追求虛假排名 2019/12/24 黃丙喜
全世界學術界日前熱門討論的話題之一是,一篇由AI人工智慧寫的學術論文居然通過了SCl的審查。這意外引起了另一個高等教育的嚴肅議題一由論文、資料和真真假假的數字堆疊起來的大學排名真的那麼重要嗎?兩岸的大學教育真的要有新的思維和作為。
兩岸大學追逐世界排名由來已久,近年並且愈來愈走火入魔。台灣有些大學,例如,台灣科大、雲林科大和屏東科大的合併,本來是好事,卻因合併後一時之間的排名勢必退後而深受框框的阻礙。而在大陸,不少大學居然鼓勵有些新進博士做論文製造機,只要寫論文不用教書,薪資和升遷也以論文的多寡為唯一考核指標,不但誤解了大學教育的真意,對於學生的受教權和教師的職業倫理更是不公平的對待。
以商業利益搞排名
世界風行的大學排名種類繁多,很多是大外行的新聞媒體所為,奈何大部分大學卻隨之起舞,進而深深左右著治校的政策和治學、教學的精神。大學排名評比的可議之處在於,影響它的三個關鍵要素,一是量,師生的數量和師生比;二是質,論文的數量和被引用的次數;三是聲望,學校的社會聲望和校友的企業聲望。評比項目看似公平而且周道,其實,裡面卻充滿著各種商業利益的算計。
商業算計之一是,雖然世界大學排名的機構都公佈所採用的各項指標與比重,卻從不公開如何計算出數字,這於是成為這些排名機構的重要獲利來源。其二是,排名機構經常舉辦各種不同的研討會,參加的費用都不便宜,動輒萬元美金,他們三不五時就會送出一些推銷訊息,教你怎樣瞭解排名和提升排名。每年除了研討會,販售書面參考資料、專人諮詢與軟體等都是他們提供的商業服務。一年軟體的費用近乎上百萬台幣。
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全球MBA機構參訪,QS Stars評級系統,都是廣為人知的商業手法。至於聲望調查,有付費的學校可能就會出現在下拉式選單,沒付費的就沒有,或排得較後面。(作者為芬蘭Aalto大學客座教授)
相關新聞
中國2020研究生招生開考341萬人報名創新高
中國近30所高校清退1300多研究生:讓嚴進嚴出成高校常態
中國教育部嚴管品質武漢大學近3年來退學474名留學生
國立大學也爆論文亂象? 航管寫美甲 會計寫風水 2019-12-22 聯合報 記
不符專業的碩士論文連環爆,除私立大學違規外,連國立大學也出現類似情況,例如有航運管理所論文寫美甲顧客忠誠度、會計所論文寫地理風水。但校方表示,這些是企管組或EMBA的論文。現在招生不易,為了搶學生,當然要設比較好招生的「企管」領域,且在研究所下設「分組」較容易。
本報日前獨家報導,中州科大的機械所碩士論文被爆寫命理和夜市等,建國科大電子工程所碩士論文也再被爆寫符咒和噴泉紓壓。現在教團和本報讀者相繼揭露,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的碩士論文題目「美甲消費者顧客忠誠度」,質疑「難道國立大學航運所學生,未來要在船上做美甲?」
上國家圖書館網站查看,發現海大航運管理學系的碩士論文,還有部分疑似與「航運管理」並不直接相關的題目,例如:新北市老街的懷舊行銷;法人說明會資訊揭露對股票影響;北北基地區農會經營績效;複合式電腦門市顧客關係管理探討;壽險業客戶管理影響要素研究等。
海大副校長莊季高表示,這些都是碩專班企業管理組或是碩士班商業管理組的論文,企管的題目本來就包山包海,包括商業行為、消費行為、公司管理分析等等。
莊季高說,少子化下,大學當然要搶「好招生」的企業管理的學生。但因為教育部對新增系所有管控,現在大學要設立新的系所很不容易,在現有系所下設分組較容易。海大有些系組是招生教學分組,不需報教育部,學校可因應社會所需做彈性調整。航管系下設企管組,招生面更廣,可招到更好的學生,但在職專班企管組是學籍分組,是報教育部核准的。航管系一般碩士班的商管組,則是招生教學分組。美甲的題目與系所名稱有落差,易被誤會,上周行政會議後,學校已通知所有老師,論文題目應與系所名稱相符,學校亦請各系注意學生送出的題目。
另外,全國私校工會也揭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系的碩士論文題目出現「地理風水運用科學堪輿探討居住環境」,也疑似不符系所專業。
彰師大公共事務中心執行長江啓聰表示,會計系EMBA開設的「企業經營理論與實務」課程,其授課重點之一包括探討孫子兵法與易經的管理哲學在企業管理的應用,他校管理學院與EMBA也多有開設相關課程與研究議題,為國內大多EMBA普遍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回應
教授也需要糊口,若學校收不到學生怎辦?反正現今台灣社會只看外表不管內容。
北檢辦案好「貼心」 2019-08-26 聯合報黑白集
國安私菸案偵結,在北檢檢察長邢泰釗領軍下,全案高舉輕放。同樣是政治相關案件,北檢偵辦藍營政治人物,是截然不同的嘴臉。
以前總統馬英九的洩密案和三中案為例,北檢態度大大不同。第一,北檢對馬案「小案大辦」,對私菸案卻「大案小辦」。剛無罪確定的洩密案,本刑只有三年、涉案者僅馬英九一人,北檢卻動員五名公訴檢察官,花六個月開一百多次會,邢泰釗親自蒞會四十次後起訴。但私菸案涉案上百人,還是貪汙重罪,卻僅花一個多月就快速偵結。雲泥之別,不言可喻。
第二,北檢對馬案「舊案新辦」,對私菸案則是「新案舊辦」。三中案在二○一四年已經簽結,北檢卻堅持重啟調查。至於私菸案,北檢卻刻意對系統性犯罪部分埋下「另案調查」的伏筆,指「機邊交易」源自馬政府時代的「久安專案」。這項伏筆,顯衝著「前朝要負責」而來。
第三,北檢對馬案「極盡羞辱」,辦私菸案卻對政府高層「極盡迴護」。洩漏消息給特定媒體、使用情緒性或泛道德性字眼,都是北檢處理馬案的慣用套路。但在私菸案裡,北檢還特別做了問答幫府方澄清「公積金說」,緩頰「高層應負責說」。蔡總統的禦廚、貼身隨扈都涉案,皆一筆帶過。府說此案起自李登輝時代,也未見說明,可知其貼心。
這樣藍綠分明的辦案政治學,令人對司法失望。但就官場而言,卻是完全政治正確,聰明至極!
回應
沒執政以前拼命抨擊法院是國民黨開的
這就是民進黨人的司法改革
工商社論》年改釋憲只為肥貓? 2019/08/26
國民黨江啟臣等38名立委聲請對軍公教年金改革釋憲,大法官會議於8月23日下午做出釋字781、782、783號3份解釋,宣告除了「雙薪肥貓」條款違憲外,大部分的條文均合憲,年改沒有違背「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信賴保護原則」及「比例原則」。
相關新聞
釋憲後 反年改團體將號召軍公教投入明年選戰
韓國大學成大陸「博士學歷工廠」?12天可讀完一學期課程 2019-05-21 香港01
韓國媒體《東亞日報》20日(週一)報道,近幾年赴韓以短期研修形式讀博士學位的中國人激增。其社評指出,「韓國大學為了爭奪生源,確保財政收入,不惜淪為中國人的學歷工廠」。
報道更指,部分韓國大學為遷就中國留學生的水準,還會開設用中文授課的課程,或起用有中文溝通能力的教授,更有「12天讀完一個學期課程」的現象。
韓國教育部19日(周日)公佈的資料顯示,去年赴韓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共計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幾乎翻了一倍,這些人中的大多數是擁有碩士文憑的中國大學教師。分析稱,中國政府目前正推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雙一流」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國很多大學都致力於提高教師的學歷水準,而這種需求正好讓一些苦於找不到生源、收入捉襟見肘的韓國大學看到希望,雙方「一拍即合」,便出現了眾多中國大學教師赴韓留學攻讀博士的現象。
內媒《環球時報》訪門一名目前正在韓國延世大學攻讀博士的中國留學生,她指「速成拿學位」現象主要出現於地方大學,在韓國首都圈內的大學較少出現,但即使以此方式拿到博士學位元,回中國國內辦理博士認證也很難通過。
去年9月,韓國多家媒體相繼報道稱,以全州大學為代表的韓國地方大學積極招收中國大學教師來韓攻讀博士課程。與全州大學同屬全羅北道地區的圓光大學也是「中國博士留學生大戶」。截至2018年10月,共有150多名中國大學教師在該校攻讀博士課程。據悉,該校校長曾多次前往中國各高校做宣傳,並成功拿到「大單」。
回應
韓國人真卑鄙,偷學我們的新南向,還搞到博士班;厲害的是,韓國政府不需花半毛錢補助,大學只負責開開心心收錢,兩國政府的能力高下立判;不過韓國人基本上應該比較笨,因為韓國總統只會自殺,台灣總統過得爽的咧。
龜笑鱉無尾,台灣有多少大學為政治人物或公營事業主管人員提供免試易讀的碩士學程。
美國也有很多野雞大學只要寒暑假上個幾次也不用PAPER發表就拿到博士學位了! 可是畢業時連英文也不會說! 就回台灣升副教授了!
清華博士畢業無需發表論文?誤讀! 2019-04-25 新浪網
前幾天清華修訂了博士的培養計畫,大家一看新培養計畫,那都是驚呆了,因為在新的培養計畫裡,沒有了“學術論文”這一硬性指標。把原來的方案,改成了申請的博士生,達到本學科的學術創新成果標準。大家一看都激動了,清華大學的博士難道不需要論文也可以畢業?很多人都在說這事,可惜的是真相並非如此。
清大說,博士在就讀期間不是不需要發表論文,這是徹底的誤讀。
原規定顯示:為取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生應該完成所在學科培養方案,撰寫博士學位論文,由同行專家評審,並通過論文答辯。同時,根據學校和所在學科有關規定,博士生在學期間要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
新規則顯示:清華大學不再從學校層面統一、強制要求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而是將權力下放到各學科,各學科和院系有了更多自主決策空間,制定衡量博士生的畢業標準。
清華大學對博士學位無論文要求應屬矯枉過正 2019-04-28 中國科學報
根據最近幾年面試清華博士的經驗,我發現現在清華畢業的博士,一般都能發個5篇左右SCI,比較厲害的能發10篇左右SCI,特別厲害的甚至能發20~30篇SCI。
一個一篇論文也不能發表的博士對論文寫作和論文投稿等環節都不能熟練掌握,談何高水準原創成果。
愛因斯坦也是在著名物理期刊上發表了經典論文,科學界才認識到一顆新的物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除了科研的深度,論文的寫作、論文的投稿、論文的修改等也是博士階段的基本科研訓練。做出好的研究成果,只是完成了一半科研,論文寫作、投稿和修改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現代互聯網時代,不同於以前的時代,資訊傳播速度太快,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有被推著走的感覺,不會再有牛頓和萊布尼茲獨立發現微積分的佳話了。
如果牛頓和萊布尼茨生活在現代,因為是萊布尼茨先發表,應該是牛頓剽竊萊布尼茨。
在當前國際學術界,科學家們不僅要發表論文,而且要抓緊發表論文,因為發表晚了等於白做,等於剽竊。
台校比心酸 7頂大加總不如1所武大 2019/04/29 中國時報
大學預算,比心酸!大陸直屬教育部大學預算近日出爐,「百億人民幣俱樂部」大學共有8所;相較之下,台灣包括台大等7所頂尖大學的預算加起來不到「百億俱樂部」吊車尾的武漢大學,台大2019年預算更不到大陸「首富」北京清華297.21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364億元)的1/6。
台灣大專校院收入包括教育部補助的每生經費、學生支付的學雜費、競爭型計畫如高教深耕,以及校方產學合作、校務基金投資、捐款等自籌經費。不過一來教育部補助並不多,台灣大專校院學費又長年「凍漲」,加上台灣也不像香港有企業家捐款給學校的風氣,因此各校多是「自力救濟」,努力向外「找錢」。
記者搜尋幾所頂尖大學官網首頁的「校務財務公開資訊」欄,2019年各校預算如下:
台大205.86億元(業務預計收入+業務外預計收入)、成功大學62.38億(預計108年期初現金及定存)、新竹交大57.84億(106年度)、台師大55.4億(業務預計收入+業務外預計收入)、政大39.13億(106年度)、新竹清華年36.12億(108年期初現金及定存)、台科大28.62億。
總計7所頂大2019年預算485.35億元,甚至比大陸2019年「百億俱樂部」最後一名武漢大學106.44億元人民幣(約合488.72億元台幣)還少一些。
「這就是目前台灣各校面對的困境!」新竹交大教務長盧鴻興表示,如何有足夠資源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以免被大陸、香港、新加坡等搶走優秀生源以及教師,一直是台灣大專校院長久以來的問題。
台校比心酸 7頂大加總不如1所武大 2019/04/29 中國時報
大學預算,比心酸!大陸直屬教育部大學預算近日出爐,「百億人民幣俱樂部」大學共有8所;相較之下,台灣包括台大等7所頂尖大學的預算加起來不到「百億俱樂部」吊車尾的武漢大學,台大2019年預算更不到大陸「首富」北京清華297.21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364億元)的1/6。
台灣大專校院收入包括教育部補助的每生經費、學生支付的學雜費、競爭型計畫如高教深耕,以及校方產學合作、校務基金投資、捐款等自籌經費。不過一來教育部補助並不多,台灣大專校院學費又長年「凍漲」,加上台灣也不像香港有企業家捐款給學校的風氣,因此各校多是「自力救濟」,努力向外「找錢」。
記者搜尋幾所頂尖大學官網首頁的「校務財務公開資訊」欄,2019年各校預算如下:
台大205.86億元(業務預計收入+業務外預計收入)、成功大學62.38億(預計108年期初現金及定存)、新竹交大57.84億(106年度)、台師大55.4億(業務預計收入+業務外預計收入)、政大39.13億(106年度)、新竹清華年36.12億(108年期初現金及定存)、台科大28.62億。
總計7所頂大2019年預算485.35億元,甚至比大陸2019年「百億俱樂部」最後一名武漢大學106.44億元人民幣(約合488.72億元台幣)還少一些。
「這就是目前台灣各校面對的困境!」新竹交大教務長盧鴻興表示,如何有足夠資源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以免被大陸、香港、新加坡等搶走優秀生源以及教師,一直是台灣大專校院長久以來的問題。
中國知網(CNKI)文獻總量超過2億篇,覆蓋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資料庫,也是國內學術研究繞不過去的資料庫。早在2011年,有西電網友爆料,知網“向國外資料庫商學習”,要求陝西高校購買費用漲價10%左右。談判未果,知網就停掉了西電的存取權限。知網對不同學校機構報價不同,但報價不公開。據瞭解,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2010—2016年的報價漲幅高達130%以上,一度“用不起”。連北大也因為“資料庫商漲價過高”,在2016年考慮不再續訂知網。和大學哀嚎一片不同的是,知網2017年毛利率超過60%!
有專家估計,目前,我國每年發佈的外文論文約50萬篇,占全球的1/5左右,光發表費用就數以億計,同時,又為訂閱各種外文期刊和全文資料庫花費數十億元。學者為了在學界混出名堂,贏得教職、聲譽、社會地位,大學為了滿足教職人員的要求,都不惜把大量科研經費用在了發表和購買文獻上。最終,這些納稅人的錢,卻源源不斷流入出版商的腰包。
出版學術期刊,製作學術資料庫,初衷其實是促進知識傳播和學術交流。更深一層來說,拿出越來越多的錢供養學者、研究人員,從事那些可能永遠或者近幾十、幾百年都不會用到的科研、試驗,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這個時候,也許需要我們考慮一下,學術出版為什麼變成了一門利潤驚人的生意?
回應
評職稱與工資掛鉤,職稱與發佈論文掛鉤,這個是根源!
這個漲價不是國內國外都在漲價麼,居然還把原因歸到國內模式。
國家已經出臺評審只需核心期刊一篇,但已經蠻長時間過去了,各個單位內部刪選、課題初審還是唯SCI論文分值一票決定。
美國的助學貸款也是,本來是為了助學,現在成了貸款為主。貸款畢業後十年都不一定能還清。
更“損”的是,一旦發現有新的學術資料庫出現,出版商們就千方百計地去買下來。比如,愛思唯爾2016年收購了全球最大的開放獲取知識庫“社會科學研究網路”(SSRN);2013年買下跨平臺文獻管理免費軟體和線上學術社交網路平臺Mendeley……
可以說學術界苦出版商已久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國外,不少學者聯名不在付費的期刊上發文章,不為它們審稿。
還有更加理想主義的做法,當時年僅22歲的哈薩克斯坦女孩亞曆珊卓•艾爾巴金(Alexandra Elbakyan),創辦了一個叫Sci-Hub網站,從出版商的資料庫裡盜取了5000多萬份學術資源,放在網上免費供全世界下載。每天提供的下載次數超過20萬。這無疑動了出版商的乳酪,它們自然會花大力氣去“追殺”。愛思唯爾、美國化學學會兩次把她告上法庭,前者提出1500萬美元賠償,後者也提出480萬美元索賠。法院命令封殺了網站,為了避免被引渡,艾爾巴金還不得不躲藏了起來。
連哈佛大學也叫苦
中國更是出版商們眼中的香餑餑。
出版巨頭開始以低價進入中國市場,培養中國科學家的閱讀、使用習慣,形成“外刊依賴”,等像“吸毒上癮”,欲罷不能時猛提價格。還拿愛思唯爾來說,中國用戶2007年下載一篇論文平均價格只有46美分,還不到當時全球均價的17%。隨後,它逐漸減少對中國用戶的高折扣,最後和全球定價持平。比如,北京大學圖書館購買愛思唯爾科技期刊電子資料庫的費用,2008年是54萬多美元,2009年漲到57萬,2010年又漲到61萬。
連美國證券交易所Nasdaq都在感歎:學術出版是個大生意
一次,中國高校抱團採購談判時,愛思唯爾提出漲價15%,中國代表不同意,對方高層很不客氣地說,你們沒錢可以不買。中方一位女士當場被氣哭。目前,我國300多家機構訂購愛思唯爾期刊全文資料庫,2017年大連理工大學採購費達280萬元(近3年內每年漲價12%),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是648萬元,中國科學院達千萬元級別。十來年,中國大學圖書館平均電子資料庫購買費用增長了3倍多。像北大一年花出去了4900多萬。
其實類似的苗頭,在中國學術出版界也已經出現。
比視覺中國更野:壓榨全球學術界,哈佛北大教授都在給他們打工 2019-04-16
這兩天,“視覺中國”濫用版權牟利,成為落水狗,人人喊打。不過,還有比“視覺中國”更野、更暴利的路子。這就是:學術出版。比穀歌、蘋果等高科技公司還賺錢。遍佈全世界一兩千萬名大學學者、研究人員為他們打工。哈佛、耶魯等全世界的大學和學者們都不得不低頭,更不要說國內幾乎所有大學和研究機構了。但最終買單的卻是,每一個納稅人。
在大部分普通人印象裡,出版是個“夕陽產業”,出版專業學術期刊、書籍更加小眾,肯定更是沒錢可賺。實際上,學術出版不僅賺錢,而且能夠賺到大錢。據估計,僅僅科技、醫學出版的市場規模一年就超過250億美元,比全球音樂市場要大1/3以上。據估計,全球學術出版市場規模可能超過500億美元。
但更神奇的是,這個生意模式十分奇怪,奇怪到大多數人看起來可能都不可思議。德意志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裡,概括為:三重買單模式。
簡單來說,目前學術研究的大部分投入來自政府。學者拿著公共財政投入做研究,寫出論文。論文要發表,必須通過出版商掌握的期刊。通常,作者不僅拿不到稿費,而且還需要向出版商支付一筆不菲的版面費。不少SCI期刊發一篇文章要5000美元,也就是3萬多人民幣。據統計,僅英文期刊每年發表文章就約有300萬篇。中科協調查發現,2015年中國在SCI收錄完全OA期刊共發表論文近4.4萬篇,支付了7200多萬美元(超過4.8億人民幣)的論文費用。
更神奇的是,即便論文是你發表的,如果你要從出版商的資料庫中下載自己的這篇論文,你還要交錢!
這個生意到底有多賺錢?
位於荷蘭的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2018年收入達到25億英鎊(近220億人民幣),利潤率高達37%,相比之下穀歌只有20%左右。
為了生意不擇手段
學術出版其實已經有三四百年歷史了。很長一段時間裡,學術出版也完全由非盈利學術團體來組織。但是在1970年代,不少出版商看到其中的商機,開始收購學術期刊。到目前,全球已經形成五大學術出版商集團:Elsevier、Taylor&Francis、Wiley-Blackwell、Springer、Sage。在1973年這些出版商只控制了20%的期刊,到1996年上升到30%,而目前五大學術出版商已經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學術出版,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醫學等領域這種集中趨勢十分明顯。
習近平獲南非名譽博士新聞 陸媒基本消音 2019-04-14 聯合報
中國大陸媒體對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1日收到他第一個境外榮譽博士學位的消息,基本保持沉默,美媒注意到,似乎只有環球網轉載了中共駐南非大使館的文章。
據美國之音,這則新聞在海外比較熱門,該媒體有關報導迅速登上閱讀排行榜榜首,但中國大陸媒體卻是一片沉寂。
美國之音記者用關鍵詞「習近平南非博士」和「習近平名譽博士」檢索新聞,都只能找到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網4月12日刊發的文章,而且不是該網自己的報導,而是轉載中共駐南非大使館網站上的記敘文章。
該文章說:「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駐南央媒,鳳凰衛視、CGTN……等約30家中南主流媒體應邀出席並全程報導儀式盛況。」
美國之音因此質疑,那麼中國媒體這些報導到哪裡去了呢?
美國之音認為,不報導這一具有話題性的新聞,顯然不是中國媒體的自選動作,而是中共宣傳、網管部門的指定動作,命令有可能來自高層,甚至是習近平辦公室。
報導還說,無獨有偶,美國富比士雜誌2018年5月公佈的世界最具權勢人物榜,習近平名列榜首,中國媒體對此也大體上迴避了,有些媒體報導後又刪除。
回應
自信!已經無須這些榮耀來溢美抬身價了!
習大大所在意的是百姓的福祉,且國是如麻,南非名譽博士對習大大來說,只是錦上添花,沒什麼特別值得報導的!
島內還是多關心英媓的博士論文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公開吧!
可喜可賀!習先生身為中共領導人更應該去思考與體驗世界民主潮流帶來給人民甚麼樣的生活,若仍想著霸權主義侵略他國與世界為敵,反而類似秦始皇暴政!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做的到實行民主,習近平先生也可以!豐功偉業不亞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那才是中華民族之福!
戈巴契夫分裂了蘇聯帝國,對西方真的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對蘇聯那真的是歷史罪人,不是嗎?習大大可能如此嗎?江澤民收復港澳,胡錦濤養精蓄銳,厚植國力,習大大收復南海,估計收復台灣也是他的歷史評價!
王丹雖是名義上的「哈佛博士生」,可是卻不會閱讀美國的學術書籍,更不會以英文寫作,所以,他在哈佛大學「攻讀碩士」的「研究課題」選的是毛澤東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攻讀博士」的「研究課題」則選的是美麗島事件和民進黨對台灣社會的影響。他以中文「完成」的畢業論文其實由「台灣熱心人士」代筆,反正哈佛大學也不會加以翻譯和鑑定。
王丹進入哈佛大學沒有經過入學考試----他連託福都考不了三百分,進美國任何一所普通大學都是不可能的。台灣情報機關以「台灣校友會」向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捐款」的方式,為王丹承擔了昂貴的學費,哈佛大學再將其中的一部分以「獎學金」名義贈予他。九年來王丹在哈佛大學基本上沒有上過什麼課,也從不參加考試,主要精力都放在做美國「自由亞洲電台」的政治評論員、台灣《北京之春》社長、「天安門一代」基金會召集人,頻繁地跑臺北、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澳洲等地,參加與民運有關的各種會議,另外,幾乎每個月要寫七八篇抨擊中國大陸、頌贊台灣及美國的評論文章,由「自由亞洲電台」、「多維新聞網」、《北京之春》、《大紀元時報》負責定期發表,然後再湊合成集子,在台灣發行《王丹觀點》一書。
王丹作為北京大學的教工子弟,在北京大學附中就讀。中學快畢業時,王丹靠著父母的關系,被評上市級「優秀團幹部」,然後報送上大學。他在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系才讀了一年,就學不下去了。因學習成績太差,差點被留級,於是又通過父母的關系,轉到了歷史系,不到數月,就爆發了「六四血案」。此後,王丹同志兩度入獄,總共在獄中蹲了八年,最後謊稱自己「罹患腦瘤」,呼籲國際捐款和營救。在美國向中國施壓之下,一九九八年四月獲得「保外就醫」,飛抵美國底特律一家醫院「醫治」。醫院的檢查結果是,有輕微的咽喉炎,但絕對沒有腦瘤,不必入院就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JpkSLqpCE
韓自費赴哈佛被酸 王淺秋:有人花錢也不會被邀請
高雄市長韓國瑜這次去演講,除了被王丹說是"閉門座談"之外,立委黃國昌也在臉書上寫到,哈佛壞壞欺負高雄市長,因為邀請函上竟然是要韓自付交通跟住宿費用,不過從過去馬英九、蔡英文在擔任總統之前到哈佛演講,其實也都是自費,不是哈佛出錢。
回應
請公佈蔡總統三年出國拼外交費用多少?三年來斷交國家多少?
臺灣這世道真的瘋了,韓市長自掏腰包要被審視被酸,那花媽花人民的納稅錢就是合理的嗎? 的沒公義了嗎?
多重標準詐騙集團黨,慣用抹黑抹紅騙選票
我只記得時代力量黃國昌的岳父在中國大陸投資經商!
王八丹先交代一假民運之名募到的幾十萬美金到哪裡去了
【王丹在美國的學歷全是假的】(網路文章轉載)
陳水扁國務費案,王丹證稱,曾收到陳前總統資助四十萬美金(台幣1200多萬)。拿台灣人公帑送給王丹1200萬的貪扁不久也因貪汙罪被關,之後裝病保外就醫,這兩個噁心的人真的超像的!
「如果它說有影響係數,那一定是收錄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一查就知道真的假的,」長期研究掠奪性期刊議題的台大圖資系主任林奇秀說。
當然,並非所有期刊都會收錄在知名資料庫裡,此時新進學者可以請教領域內的前輩,有哪些業內的優質期刊。
雖然目前坊間知名的黑名單如Beall's List、Cabell's Blacklist等等,都無法斷言羅列出的一定是掠奪性期刊,但一家期刊如果上了這類榜單,仍不失為一個警訊。
招式3 觀察網站
除了檢查收錄的資料庫,從機構網站也能略窺是否為正派經營的期刊或研討會。
「剛成立的出版社,一下就經營幾十個期刊,官網點進去有工程、醫學、生物,有問題的機率就很高,」詹盛如說。
不只領域繁雜,還有些劣質研討會的首頁看起來像是旅遊網站,為的就是吸引學者前去開會。
「一個正常的期刊會花很多精神找編輯,所以我通常先看它網站的編輯委員會(Editorial Board),」台大機械系教授陳炳輝說。陳炳輝目前也擔任國際期刊MDPI的編輯,他點開自家網頁示範,「作者指南都會寫編輯群是誰,還有他們的信箱,投稿者就可以去確認。」
在作者指南中,通常也會說明審稿流程與時程,「正常期刊審查時間少說3、4個月跑不掉,你發現它異常快速,就要有警覺了,」朱曉萍建議。
招式4 直接看論文
許多新興的OA期刊(Open Access,開放取用),是以作者付費投稿、讀者免費閱讀的模式來經營。因此學者若想投稿,可以直接從網站上瀏覽過去發布過的論文來判斷期刊品質。
除了細讀全文,還可以觀察引用文獻是否都來自同一家出版社的期刊,「很多不好的期刊會這樣亂搞,才能增加影響係數,」陳炳輝提醒。
其他作者的研究水準,也是重要的參考判準,「問自己想不想跟這些人並列在一起,你會做出比較好的決策,」林奇秀語重心長地說。
掠奪性出版防不勝防,唯有持續跟進領域內最新資訊,才能避免誤闖雷區。
其實,花錢或損失一篇論文,都還只是暫時的苦痛,曾投稿劣質期刊的歷史紀錄,才是優秀研究者一輩子揮之不去的惡夢。
國研院科政中心主任莊裕澤建議,用台灣佔全球論文比重1.57%做基準,這是科技部衡量台灣在全球學術圈活躍度的主要指標。台灣學者佔OMICS會議人次比例達1.92%,遠高於論文比重,顯見台灣學者涉入掠奪性會議的積極程度。
《天下》的另一個研究,搜尋2010年至2017年間,台灣學界刊登在22家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期刊的論文數。下載PDF檔案、耗時仔細比對後,發現至少有469篇論文刊登在期刊上,這些文章來自114所大專院校,15家醫院。這些期刊都沒有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影響係數是學界用來衡量期刊品質與重要性的指標。
前五名分別是:南榮科大、台大、成大、清大、高雄科大、中興大學與嘉義大學。(見下表)
「這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在德國,(2010年至2017年)我們也只找到1千5百篇,」洪納說。德國每年畢業博士生是台灣7倍。
而且,這絕對是低估的保守數字。一來,《天下》為了查證,僅僅下載有PDF檔案的論文。二來,疑似掠奪性期刊與會議有地域性。
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彭台光以疑似掠奪性期刊《非洲商業管理》(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期刊為例,2007年至2011年間,這本期刊刊出1968篇論文,台灣貢獻462篇,比重最大。
3年前,美國管理年會(IACMR)討論到這本期刊時,就特別點名台灣。「當場,我覺得顏面無光,」彭台光回憶。
劣質出版商「奧步」全揭露!學者自保靠這4招 2019-04-08 天下雜誌
招式1 從收信開始提高警覺
收到邀稿信,首先可以留意寄件者身分,「優秀的作者會是優秀的編輯來邀稿,」中正大學教育系教授詹盛如說,如果是助理、甚至不具名的邀請信,原則上就可忽略。
「其實現在一直主動寄信叫我投的,我都不會考慮,」台科大研發長朱曉萍表示,高品質的期刊通常不會這麼積極。
此外,如果是研討會卻要求交完整論文(Full Paper),也別急著按下送件,很可能參加完會議後,會被不肖廠商自動轉投掠奪性期刊,「想撤回還要交一筆贖金,」朱曉萍說。
招式2 善用資料庫與學術社群
如果期刊宣稱收錄在哪個資料庫、Impact Factor(影響係數)多少,學者可以進行查證。
2.部份大學提供研究獎勵
以淡江大學為例,獲EI、THCI、TSSCI學術期刊索引收錄者,每篇每月會發給1千2百元。疑似掠奪性期刊的WASET,過去就曾收錄在EI資料庫裡。
3. 研討會補助經費,順便出國旅遊
例如義守大學規定,不含大陸港澳,至少有3國以上學者、專家參加就是合格國際會議,學校會給予1萬元旅費與論文註冊費。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也會補助學者出國之交通費、生活費、辦公費等支出。多位受訪者表示,若非科技部出資,並不會想出席那些研討會。
4.以為能替學術履歷加分,受誘上當
一位國立大學教育系教授表示,剛升上副教授那年,研究就被國際期刊編輯注意到,邀請出席會議當主席,「心裡真的是飄飄然的,我這麼努力終於被看見了。」
在《天下》對台灣學者出席疑似掠奪性會議OMICS,與台灣學界論文刊登於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期刊的調查中,成大分別位居一、二名。(見下表)
這是《天下》第三度與國際媒體合作。
2017年11月,德國公廣集團成員的北德廣播電台發起名為「偽科學工廠」的跨國報導,透過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的平臺,德國最大報《南德日報》、法國《世界報》、美國《紐約客》雜誌、奧地利國家廣電公司與《Falter》雜誌、挪威最大報《晚郵報》、斯洛伐克電視台、《印度快報》、韓國《打破新聞》等八國媒體,運用假論文匿名投稿、參與會議臥底採訪、蒐集黑名單等方式,共同調查22個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其中有13家有來自台灣的投稿論文。(台灣投稿最多的前10名出版集團請見下表)
去年9月13日,《天下》第一次與北德國家廣播電台調查記者洪納(Peter Hornung)取得聯繫,「下週,我要去羅馬參加WASET一個研討會,裡面就有好幾個台灣學者參加,」他第一封回信寫到。(編按:WASET曾接受德國記者的造假論文,被認為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見上表)
出版逾780本期刊的OMICS,是國際間最知名的掠奪性出版社,因為它已在2017年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控告詐欺。《天下》爬梳其公司網頁。2016年全年,全球共1萬34人次出席其舉辦的會議,其中台灣學者有193人次,在主要國家排名第九。(見下表)
被學界點名,台教授:顏面無光
如果再將學術界規模納入考量,台灣當年博士生畢業人數4千人,只有韓國三分之一。但參加OMICS會議的人次幾乎一樣多。排名在台灣之前的國家,人口都遠遠超過台灣。
記者實地演練 瞎掰的論文6天直送國際會議發表 2019-04-08 天下雜誌
號稱國際學術研討會,竟完全不審查論文品質?前臺北大學商學院院長方文昌創辦的「國際商學策進會」(iBAC),15年來在星日韓等10個國家與地區舉行國際研討會,卻被日本學者踢爆是「掠奪性學術組織」。掠奪性研討會是如何運作?《天下》記者親自投稿查訪,帶讀者一探究竟。
只要4百美元,任何人都可以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任何東西。
為了證明這件事,記者花了20分鐘寫了一頁論文摘要,並選了一個荒謬的主題〈印度捷運系統訂價模式的口齒不清現象研究〉,送給「BAI 2019」(國際商業與資訊研討會)審核,申請參加會議。
BAI 2019研討會將於今年7月在東京早稻田大學舉辦。發表論文的經歷,對博士生畢業或教授升等時很有幫助。
6個工作天後,記者收到來信。號稱經過兩個審稿者的雙審查(學術界普遍的同儕審查方式),記者花20分鐘寫的論文摘要被接受了。
但這場研討會和早稻田大學可說無關。實際收錢、審稿、營運,其實是台灣的「iBAC」(國際商學策進會)。
《天下》調查發現,商策會在國際學術圈知名,是因為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還真不少。
一串又一串的英文單字,堆疊出令人混淆的集團網絡。
集團開枝散葉,網絡化經營
記者投稿的BAI,過去由「台灣資訊系統研究學會」(ATISR)舉辦,2009年後才與商策會合辦。2015年商策會又與「台灣知識協會」(KAT)合辦IET、ISEP等研討會。
讓人看不懂誰辦了什麼研討會,是他們的優勢。
這些互相合作的學會,在過去15年,擁有近20個會議品牌,舉辦百餘場研討會。光在2018年,就辦了28場研討會,發表論文近千篇。
除了商策會的BAI,《天下》也以另外一篇假論文〈用ADID模型檢視台灣股市債務訊號〉,投稿台資會的NETs 2019、台知會理事自己辦的的IconEGS 2019,分別在八個及兩個工作天被接受。
為何有學者投稿掠奪性期刊?
1. 可獲得升等點數,也可應付教師評鑑
例如嶺東科技大學升等研究記點標準之一,「合乎期刊規定之其他國內外學術期刊或有ISBN碼之國內研討會論文可算點數。」由於掠奪性期刊經常也會有ISBN碼,因此就可能誤觸雷區。
在德國學術成果被掠奪,當事人:回國後進展更順利 2019-04-04 觀察者網
2019-3-29德國《明鏡週刊》報導了中國學者楊蓉西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工作期間,被海德堡大學醫學院高層聯手排擠並掠奪其發明貢獻及創業項目的經歷。4月3號,觀察者網聯繫了楊,對她進行了採訪,瞭解了更多的細節。
楊於2006年起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留學,於2015年憑藉對“新一代乳腺癌早期體外分子篩查技術”的研究成功申請到了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設立的高科技創業扶持基金,成為該校醫學院唯一的華人獨立課題組組長。在楊的帶領下,將乳腺癌一期的篩查準確率提高到95%。
2006年下半年,國內企業博愛新開源公司找到楊,希望能夠投資。
專利是屬於海德堡大學專利管理公司的,這一點和國內的情況是類似的,在國內也有“職務發明”這個概念,研究人員利用高校的資源、資金和人力研發的專利,同樣是屬於高校的。
但海德堡卻從中作梗,要求擁有30%的股份,而業界慣例通常在2-5%,國內大多是把專利直接授權或買斷,如果是占股也很少會達到10%以上。
合作失敗後,楊被撤銷了負責人的職位,學院高層還將楊和同事隔離開,並要求她向院長的秘書當面報告上下班甚至連午飯時間都要報告。
楊被迫交出了所有的實驗資料,也被盤問是否私藏過資料。工會在表示無法提供幫助。楊設法聯繫了律師,在律師的幫助下簽訂了離職的合同後選擇了回國。
相關新聞
海德堡回應中國學者成果遭掠奪:由獨立委員會調查
回應
回國後進展挺好的,而且比在德國時候快了很多。因為中國政府特別有遠見,中國是唯一一個把癌症早篩列入國策的國家。
問題的關鍵是不明不白的被清除出團隊,其發明成果被後繼者霸佔。
才兩年還是很好調查的嘛,又不是上百年證據都湮滅了的懸案,考驗德國人良知的時候到了
德國人的良知可不好找,掘地三尺挖出一個油紙包興許在裡麵包著。
洪晃說過“德國投資理財把她變成無產階級”。我看德國銀行也是有意為之,就是看中國人傻錢多,有德吹忽悠崇拜德國,用技術操作把中國投資者的錢黑掉。和侵吞這個科研項目一樣。
所以別信歐美終身教授這種說法,校方有一百種方法讓你主動辭職。
弱肉強食是西方國家的終極生存準則,真當西方人是文明人不會吃人就是犯了幼稚病了。出國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人財遭侵犯,親人兩行淚。
英媒:美式招生醜聞在華不會發生
英國大學世界新聞網2019-03-31:美國招生醜聞不會在中國發生 美國近來被曝光的高校招生賄賂醜聞在中國見諸報端後,中國民眾紛紛搖頭表示不敢相信。見不得人的金錢交易、賄賂教練、名校招生持續受腐蝕,這些都沒有發生在當今中國。在中國,高考仍是大學的“守門人”。
在中國,防止美國式大學入學賄賂同樣適用於出資為學校建大樓等方面。2012年筆者在中國某高校任教的教室位於“10號樓”。中國大學也接受捐助,但有關建築統統被編號,捐贈人無法從中“獲益”。
20世紀初,妻妾成群的中國富人紛紛把眾多子女送到“學校”混文憑。在西方,此類學校被稱為“文憑工廠”,在中國則被稱為“野雞大學”。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再沒讓此類學校死灰復燃。
令中國人困惑的是,越來越少的美國院校要求申請人必須參加ACT或SAT入學考試。若美國大學繼續對學業要求越來越寬鬆以維繫學費資金流,“野雞大學”將再次肆虐美國。(作者理查•施洛克是美國恩波利亞州立大學生物學榮譽教授,王會聰譯)
陸名校推甄不收文組! 家長大罵歧視 理組卻都笑了... 2019-03-31聯合報
近日,大陸多所大學先後發布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不過,與去年相比,許多大學嚴格控制招生科系,大幅縮減人文社科類招生人數。
•文科標準難統一 不若理科可量化
理科網友這麼說:「但當今強國之間的競爭,本質上真的就是理工科的競爭,華為就是我們的榜樣。」
文科這麼說:「理工人士只知道鑽研技術,缺乏人文素養,缺少社會擔當。」
甄試過篩人數爆量之亂 台大教授:逼高中生出走 2019-03-31 聯合報
大學個人申請一階篩選27日放榜,各校系個人申請通過一階篩選的暴增,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今(31)日在教育部門口抗議「同分亂象」,要求增加「學測鑑別度」。
相關新聞
申請、繁星同分暴增 家長淚訴同分增額亂象
可就在各國教育專家紛紛趕往新加坡前去取經之時,就在這個月,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卻顛覆了整個新加坡教育界——這個國家,將迎來50多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教育變革!
這次改革的核心,說白了就是將要取消將不同成績的學生放置進不同的“快慢班”的分流機制,學生可享受統一的學制,還可與高於或低於自身水準的同學一起上課。
這聽起來似乎是好事,這不就是想要“促進教育公平化”嗎?但也未免讓人疑惑,在許多國家,教育資源的公平與均衡早已被視作重要的奮鬥目標,怎麼到現在,領跑全球的新加坡才剛剛開始進行此方面的變革?
因為在新加坡,“大學”作為“精英教育”的代名詞,僅僅開放給最優秀的一小撮學生;而無論怎麼學都考不出好成績的學生,則應該認命,安心在職業技術學校度過學生生涯,畢業後,到社會上靠手藝謀份差事。每個人,都應該待在最適合自己的位置裡。
這也正是延續了幾十年的教育分流制度。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新加坡的“小升初”幾乎有著和東亞國家“高考”同等重要的地位,整個新加坡十二三歲的孩子將用小學畢業後的一場考試,決定未來二十年的人生走向。
成績最牛的精英學子,將升入直通車課程專案(Integrated Proramme,IP),享受大量政策上的幫助,比如不用選拔考試、課程與名校接軌等。這意味著小學畢業之後,一隻腳就已經跨進了最強高等學府的大門。
水準尚可、但沒那麼“精英”的,則會進入快捷流學校(Express Stream),用四年正常的學制,學完中學的科目。
成績在中等偏下的學生,將被分進普通學術學校(Normal Academic),無論你樂意不樂意,都得讀五年才能從中學畢業,也就是比普通的四年學制,多花上一年。
回應
新加坡經濟這麼發達,社會文明程度也很高,但你聽說過任何能夠真正的在創新上有影響力的人嗎?或者在文化、藝術方面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嗎?”
那麼點人口,想要有多少國際影響力的人是有點奢望了。
2、鏟雪機父母:掃除一切通往成功的障礙
我們以前知道有種父母是“直升飛機父母”,就是那些整天焦慮地圍繞孩子身邊,照看孩子一切活動,回應孩子一切需求的父母。這個詞最早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家安妮特•拉羅(Annette Lareau), 她發現在1990年代和21世紀早期,在美國家庭中,但凡受過更高、更好教育的家庭,不管白人還是黑人都是採用了這種與孩子緊密互動的方式。普通工薪階層、貧窮階層的孩子養育則基本遵循著“聽之任之”的模式。
從教育效果而言,這種“直升機父母”模式卓有成效。1990年, 堪薩斯大學的貝提•哈爾特(Betty Hart)和陶德•萊斯利(Todd Risley)發現這種緊密陪伴中話語展現的力量。比如,貧窮家庭的孩子,每小時聽到的英語單詞約600個;但有父母陪伴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達1200個。
進入21世紀,美國富有的中產階級父母已經從“直升機父母”進階到“鏟雪機父母”。他們負責剷除孩子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的一切障礙,這樣她們的孩子就無需面對失敗、挫折或者失去機會。
3、鏟雪機模式的代價
這種鏟雪機模式從選擇知名幼稚園就已經開始,到小學教育進一步強化,監督作業、參加體育專案、去打比賽;只要讓孩子擁有最好、佔據最好、成為最好,父母可以調動一切金錢、人脈和資源,可以包辦一切,Nothing Impossible!
回應
看吧。天下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要放在我國,完了,一堆人絕對會沒完沒了的噴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聲明:胡說八道,西方世界孩子快樂教育素質教育,18歲快樂教育,素質教育就不管了
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從小學開始就決定?領跑全球的教育強國新加坡迎來“大地震”……
新加坡,一個狹小的島國,面積只有美國洛杉磯的一半,自然資源匱乏,卻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經濟強國。
更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的孩子歷年來在國際教育水準評測中的優異表現。以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為例,連續三屆,新加坡學生都坐穩了五強的寶座。
在如此光芒耀眼的成績背後,想必離不開別具一格且卓有成效的教育制度。
美國家長比中國家長更拼? 2019-03-24 新浪財經
先猜一猜這是你印象中的哪國的學生和家長:
大學開學,父母總是一馬當先鋪床疊被、查看飯菜是否合適;與寢室室友制定出行計畫,要父母出面協調;考試時,父母是人肉鬧鐘;因為孩子的分數,父母與老師錙銖必較,如果孩子實習不如人意,父母還會跑去雇主那裡投訴。
臨近畢業,如果孩子考研,寫論文或改論文自不用說,還聘請昂貴的輔導老師開小灶,無論多貴眼睛都不帶眨一下;如果孩子工作,幫著投簡歷是必須的,而且大多數都是瞞著孩子。
這些學生大多數是入學斯坦福的美國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您猜對了嗎?
《如何養大一個成人》,是斯坦福大學新生院院長茱麗葉•莉斯科特-海因斯(Julie Lythcott-Haims)2015年出版的暢銷書,正是因為每年要接觸不少家長和新生,雖然考上名校,家長還不放手孩子的現狀,她才決心通過寫書討論美國中產階級過度育兒的問題。
最近被美國FBI公佈的名校招生舞弊案,反映了名校招生過程中所謂“前門”、“後門”到如今用計謀和金錢撬開“側門”的程式漏洞。
但是,隨著涉及人物的一一曝光,這起醜聞日益像一出子女教育的悲情劇:為進名校父母不惜重金甚至鋌而走險,為了成功父母包辦一切,而養育則是一場以名校為目標,以成敗論英雄的“軍備競賽”。
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值得。
在美國知名大學畢業生比同齡的非大學畢業生收入溢價超過70%,教育回報率比1950年高出50%,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的回報率,在丹麥和挪威,大學教育的溢價不到20%,日本不到30%。
除了投資效益,更重要的是階層精英的維護和傳承。
一般來說,“家庭好、健康好、學校好、鄰里好、工作好”,這“五好”是富有的中產階級精英的重要標誌。要保持在一個階層,除了錢之外,還要有家庭、朋友、社會關係、個人健康、文化等等,教育當然也不能少,這些非財務類指標才是定義階層更為重要的指標。
美國階級固化日益嚴重,生於1950年的人有80%的機會比父母掙更多的錢,生於1970年的,超越父母的機會降至61%,到1980年出生的人只能勉強與父母維持相似水準。
在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在一種跌出“五好”生活的不安全感中,名校是能確保後代世襲階層的最可靠的上升通道。
紐約頂尖高中放榜亞裔學生占一半,政客:考試不公平
紐約市8所頂尖高中頭上,被扣上的“種族隔離”帽子,估計一時半會兒還是摘不掉。
紐約市高中錄取結果已於當地時間2019-03-18出爐,資料顯示亞裔學生仍獲特殊高中最多錄取名額,比率為51%;其次是白人學生,占29%;非洲裔和西語裔學生的數量仍然很低,比率僅為4%和7%。
為了不讓亞裔學生“獨領風騷”,呼籲特殊高中“人種多元化”的美國政客們又坐不住了,要開聽證會繼續推動廢除特殊高中入學考試,提高非裔和西裔學生入學特殊高中占比。
這項被認為是針對亞裔學生的提案,遭到紐約同源會會長陳慧華怒批——“21世紀排華法案!”
1971年開始,紐約州為確保紐約市特殊高中公平錄取優秀學生,推出不涉及人種、種族、優待和家庭收入的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
紐約特殊高中屬於公辦高中中的頂尖高中,錄取流程類似於我國的省/市重點高中通過中考成績選拔新生。
今年特殊高中發出的4278份錄取通知書中,亞裔學生仍獲最多錄取名額,比率為51.1%,白人占28.5%,非裔和西裔學生被錄取比率繼續走低,分別為4%和6.6%。最受歡迎的史岱文森高中,在近900名學生中僅向7名黑人學生發出了入學邀請。
回應
確實不公平,真公平的話能占70%起
NBA招球員也不公平,黑人比例遠超一半,其他人種太少。
什麼考試不公,實際就是誰都不願承認的智商不平等導致。不過倒是支持他們搞平權,把好的拉下來,把次的拉上去。
支援美國不以分數作為錄取標準。強烈支持美國常春藤高校只錄取黑人及拉丁人入學。
相關新聞
美國大學招生醜聞,傷不到富二代的“安全網”
回應
如果我是真正的貴族,超級富豪,我寧願選窮人但是要真材實料的學生陪讀,也不願意與這些只會開PARTY的偽中產們混一起,這不像是窮人和富豪的對教學資源的爭奪,更像是超級富豪不滿中產拉低了教育品質罷了
所以你不會是富豪貴族,你的思路培養的就是個中產孩子。權貴富商上大學學習知識並不是主要目的,而是搭建上層的交際網路。人脈帶來的財富遠比知識多。
有錢家長行賄幫子女進名校 耶魯、史丹福等都中招 2019-03-13 世界日報
美國聯邦司法部12日對50名大學教練及有錢家長控罪,指控這些教練接受來自包括知名美劇演員費莉希蒂•赫夫曼(Felicity Huffman)、蘿瑞羅夫林(Lori Loughlin)在內的家長賄賂,換得不計其子女能力,就能作為「體育生」進入菁英大學;史丹福大學、喬治城大學等名校均在列,這將是聯邦法庭史上規模最大的入學行賄案件。
檢方表示,這些有錢家長在2011年至2019年2月間,向一名入學顧問支付2500萬元美元,用來賄賂各名校教練及行政人員,將其子女標記為「已招募的運動員」,以增加錄取機會。涉案人員也為學生編造虛假運動員檔案,即便他們並不從事某項運動,也通過作假讓他們看起來更像強壯的高中運動員;顧問公司還賄賂主管大學錄取考試的行政官員,讓一名佛州男子代替學生考試,或在考試結束後,用他的答案替換學生的答案。
由於被告還包括出演「絕望主婦」(慾望師奶)而家喻戶曉的赫夫曼,以及出演熱播情境喜劇「歡樂滿屋」的路格林,此案更顯位高權重者透過犯罪來讓子女進入菁英大學的醜陋嘴臉。
羅夫林與時尚設計師的丈夫吉安諾裡被控行賄50萬元,以讓從未參與相關運動的兩名女兒,進入南加州大學賽艇隊。
赫夫曼則被控偽裝慈善捐款,向Key Worldwide Foundation基金會行賄1萬5000元,以便讓協力廠商修改大女兒的SAT考試成績;其大女兒的SAT成績為1420分,比早一年參加的PSAT考試高出400分;赫夫曼也想對小女兒「故技重施」,但未能得逞。
回應
美國沒有大學聯考或會考。招生全由學校決定,有很大機會黑箱作業。美國大學是漢朝制度
還是聯考比較公平,多元入學=多錢入學+拚爹(媽)入學。聯考會有遺珠之憾,那就再加一部份的甄試。
民主的燈塔會有賄賂?人家是合法操作。你知道吧?嘿嘿嘿嘿嘿
公開的秘密.在美國,這還算是個事?
某些科研領域的學術不端很可能危及生命。在“撤稿觀察”的榜單上以96篇撤稿量排名全球第二的,是德國麻醉研究者約阿希姆•博爾特,他的一大“發現”是含有某種膠質物的羥乙基澱粉可用於靜脈注射。在相關論文沒有被發現造假前,一些醫學機構曾將此寫入注射指南。但實際上人體腎功能可能因此受損,嚴重時可致死亡。
從更深層次看,學術不端損害社會誠信和人們的信任,以各種手段“輕鬆”獲得學業成績或學術榮譽的造假者會成為壞榜樣。美國也有類似案例。2010年,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就讀的運動員馬文•奧斯丁發了一條推特,引發人們對其學業成績的質疑。媒體順藤摸瓜發現,從1999年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就讀的許多運動員就沒有正常上課,卻獲得了不應有的學業成績。輿論譁然,有關機構對這項醜聞的調查一直持續到2017年,大學進行了多項整改。
治理尚需協力
對於學術不端問題的治理,人們往往止步於關注對曝光個案的處理而忽視了全面的治理體系建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馬西婭•麥克納特等人在14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說,過去在學術醜聞之後,常有人提議建立一個全面協調的治理體系,但往往又隨著新聞熱度的淡化而被擱置。
文章指出:“在美國,過去70年裡保護著研究品質和誠信的系統是破碎的、低效的、不協調的,”美國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跨越各個相關領域的“科研政策董事會”來維護科研誠信。
在中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明確科研誠信建設各主體職責,加強部門溝通、協同、聯動,形成全社會推進科研誠信建設合力。
奧蘭斯基認為:“學術不端問題源於人性的缺陷,所以很難完全消除。我們能做的是通過制度建設來儘量減少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比如在論文撤稿方面,如果一些地方不過度獎勵論文,可以減少論文造假的動機,也許有助於減少撤稿數量。”
治理學術不端還要形成制度化的管理體系,比如從科研評價體系方面減少造假動機、加強科研誠信的教育和宣傳等。
去年全球論文撤稿1400篇 約六成與學術不端有關 2019-02-18
近日,演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成為國內輿論熱點。國際上,在翟天臨公開致歉的同一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馬西婭•麥克納特等人在英國《自然》雜誌發文,提出維護學術誠信機制的低效問題,呼籲建立專門機構維護科研誠信。
案例之外還有資料。因揭露學術不端而全球著名的“撤稿觀察”網站共同創始人伊萬•奧蘭斯基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統計的全球論文撤稿量已從2000年前的每年不足40篇,上升到2018年的約1400篇,其中約60%與學術不端有關。”
國際上學術不端醜聞連年不斷。最近的重磅醜聞則是2018年10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宣佈曾在該機構任職的皮耶羅•安韋薩有31篇論文因涉嫌造假而要撤稿。由於安韋薩曾被認為開創了心肌細胞再生的新領域,這一消息震驚了全球學術界。
再往前追溯,還有連累導師自殺的日本“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事件、2005年韓國曾獲“最高科學家”稱號的黃禹錫事件、2002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科學家舍恩製造“物理學界50年來最大的造假事件”。國內也有受到廣泛關注的韓春雨事件等。
“論文撤稿是學術不端的常見後果。‘撤稿觀察’網站中主要收集了來自英文國際期刊的超過1.8萬條撤稿資訊。有些撤稿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甚至有一條在1756年。”奧蘭斯基說。“撤稿觀察”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撤稿資料庫,它顯示全球撤稿的數量一直在上升,不過由於論文總量也在增長,撤稿量在論文總量中的比例近年來維持在萬分之四左右。
雖然撤稿並不一定意味著學術不端,但奧蘭斯基表示,分析顯示從2000年至今,因各種學術不端問題導致的撤稿在撤稿總量中比例維持在60%左右,這說明學術不端一直是個困擾全球學術界的麻煩。
跟其他作假行為相比,學術不端的危害往往得不到充分認識。有些人覺得,無非是發了幾篇假論文,獲得“注水”的學位或榮譽,浪費了一些科研資金,不值得“大動干戈”。還有的機構諱疾忌醫,不願意公開和處理所屬人員的學術不端行為。
曾指習近平「小學程度」 毛澤東前秘書李銳去世 2019-02-16 聯合報
據法廣報導,李銳此前在病床上接受境外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以來,展現文化水平低劣,直言「我那時不曉得他文化程度那麼低,你們知道吧?他小學程度」。李銳同時暗批習近平剛愎自用,聽不進中共元老的忠告。
報導說,李銳文革時期曾入獄,獲平反後曾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十二屆中央委員等。他晚年主力研究毛澤東的為人、處事風格和歷史等,提倡民主憲政,被視為黨內自由派代表人物。
李銳之前接受訪問時,被問到他和習近平的關係。李說,1980年代初他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當時身負考察中共第三代領導人的重任,曾到河北省和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會晤。
據報,習近平的父親、中共元老習仲勛當時要求時任河北省委第一書記高揚「關照」兒子,然而高揚卻公開此事,令習近平尷尬,難在河北繼續工作,最後李銳安排習跨省升級,調到廈門市當副市長,李銳從而可被視為習仕途的半個「恩人」。
李銳曾在接受港媒訪問時,公開批評習近平搞終身制,在該次訪問中,重提他和習最後一次見面的印象。
李銳說,習近平當上浙江省委書記後,一個人獨自宴請李銳一家三口,「一桌好飯,好得很。就四個人。」他說,因為習近平是習仲勛的兒子嘛,他就講話隨便一點。
李銳在席上提醒當時已貴為浙江省第一把手的習近平,向上級大膽進言,但習散席時卻對李銳說,李可打擦邊球,但他(習)本人卻不敢造次。李銳在2013年出版的《李銳口述往事》亦提過這一段往事。
有記者曾問李銳對習近平有沒有忠告,李銳突然沉默:「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嘞……這個人他現在能接受。(搖頭)不可能,不可能。」
而在《李銳口述往事》會見習近平章節中,李銳曾寫道:「人有權以後是會變化的。這樣的人我接觸多了。」
毛澤東文革期間號召知青上山下鄉,習近平1969年響應下放陝西延安學習。翌年中共恢復大學聯招,但仍禁高考,習近平透過推薦等,1975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俗稱「工農兵大學生」。中共新聞網資料顯示,習近平清華大學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回應
能做到毛澤東的秘書,也不是什麼好鳥!活了一百多歲也沒有學會做人。
蘭陵王翟天臨的北京電影學院博士學位,就跟習近平的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法學博士一樣,都是找人頭上課提論文而完成的.”
這個所謂"境外媒體",與自由時報等反中反華媒體一樣,都是造謠媒體,聯合報要想想自己名聲!
對於高校或圖書館等團體客戶,知網則採取按年包庫的方法。以山東大學為例,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其2017年12月21日成交的中國知網中文資料庫採購專案,最終成交金額為117.9萬元。平攤下來,全校師生一天下載知網論文的費用,就是3200餘元。而事實上,在2016年前,山東、雲南、湖北等地多家高校,就曾因知網資料庫續訂價格過高,而停用知網。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發佈了知網停用的通知,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稱,2000年以來CNKI公司對該校的報價每年漲幅超過10%,從2010年到2016年的報價漲幅為132.86%。就連北京大學,都曾於2016年發佈通知,稱“知網資料庫漲價過高,隨時可能中斷服務”。
“高價”的收費下載服務,同時造就了知網的“高利率”。據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的財報顯示,同方知網2017年全年營收達9.72億元,毛利率61.23%;2018半年度營收則超過5億元。國內資料庫類似萬方等,如單純提供文獻服務,保持在10%的合理利潤即可。
版權爭端
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涉及知網的版權糾紛案件多達數十件。多數原告認定,自己的作品在不知情且未收到稿酬的情況下,被中國知網所收錄,並提供有償下載。
其中,2008年79名碩博士聯合起訴同方知網,稱其侵犯學位論文著作權。最終,21起案件獲法院判決支持,獲賠金額在2000元至3500元不等。
知網對版權糾紛及稿費問題持否認態度。知網表示,已與入編期刊編輯部訂立著作權授權合約,通過期刊編輯部在徵稿啟事中與作者約定,許可中國知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等CNKI系列資料庫中使用。
在不少期刊的徵稿啟事中,也看到有以下條款,“為適應我國資訊化建設的需求,擴大學術交流管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等資訊服務系統,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資訊服務系統,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類似的,學位論文一般也由學生與所屬學校簽訂授權協議,知網再和學校簽約,一篇論文就“順流而下”到了知網資料庫中,以供公眾下載。
回應
原來是大名鼎鼎偷偷摸摸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網站呀,難怪博士論文按斤賣!
知網CNKI是從事研究性工作最基礎的工具應用網站,它是國內所有研究成果的最權威檢索平臺和匯總平臺,任何研究工作都繞不開這個網站。一位取得了博士學位的人不知道知網,這可能涉及極其嚴重的學術造假和學術不端。
中企獲"金鼻子剽竊獎"被質疑 組織方:無法律效力
近日,一則中國製造商包攬德國“金鼻子剽竊獎”前十名的消息引發關注。中國設計是否存在山寨外國設計再次引發熱議。
2019-02-15,活動組織方德國“反剽竊協會”(Aktion Plagiarius)新聞發言人克裡斯汀女士(Christine Lacroix)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這份獲獎名單由專家評委會確定,其中也包含大量歐洲分銷商。這一獎項的設立時間已有42年之久,獎項旨在譴責仿冒者肆無忌憚的商業行為。但她同時表示,儘管獎項曾經對一些商家起到威懾作用,但其實並無法律效力。
針對今年頒出的獎項“前十名”均是中國企業的情況,克裡斯汀女士回應表示,協會此前已向全世界400餘家公司頒過獎,涉及很多國家的企業。“在今年的獲獎名單中,也有大量售賣仿製品的歐洲國家被提及。”
回應
好產品中國推廣速度快而已!這些產品也沒多少技術含量,創新啦多少?別怪中國,中國的需求太大。
要正視,不要回避。這一獎項的設立時間已有42年之久,獎項旨在譴責仿冒者肆無忌憚的商業行為。
網到底是個什麼網站 為何風波不斷 2019-02-15 錢江晚報
在知網官網介紹中寫到,中國知網最早源於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在多個行政部門的支持下,為全社會提供最豐富的知識資訊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位化學習平臺。但伴隨著“中國知網”一步步壯大的,還有不絕的質疑聲與指責聲。從百名碩、博士聯合起訴知網侵權,到近年包括北大在內的多所高校一度宣佈停用知網。
據知網官網介紹,其旗下資料庫僅《中國學術期刊(網路版)》一類,目前就已收錄自1915年至今出版的國內學術期刊共8千餘種,其中更不乏大量獨家期刊資源。因此,憑藉豐富的學術資源,知網成為了不少師生的論文寫作必備工具。
與此同時,知網資源的收費標準也越來越為人詬病。
針對個人用戶,知網採取按篇收費與按頁收費兩種標準。按篇收費價格在7.5元-25元/篇,而按頁收費則在1元/頁左右。換言之,100元只能購買幾篇動輒數十上百頁的論文。
浩鼎過了法院 翁啟惠還有公懲會要拚 2019-01-02 新新聞
浩鼎案遭監察院彈劾移送公審會,翁啟惠為了專心面對刑案,主張他已請辭院長,沒有審理急迫性,為避免兩個機關認定有落差,希望在一審判決前停審,公懲會同意停審。如今隨著一審判決出爐,據悉公懲會最快過年後重啟審理。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雖在浩鼎貪汙案中獲判無罪,但一審宣判後,他緊接著就得面臨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的究責。法院判決書裡詳細披露,他擔任院長後仍持續透過浩鼎生技公司董事長張念慈投資浩鼎獲利,加上不實申報財產、隱匿浩鼎持股,種種證物彷彿呼應監察院的彈劾內容,他能逃過懲戒命運嗎?
翁啟惠二○○六年接任中研院長,之後中研院開始與浩鼎合作研究抗癌疫苗。檢方認為,張念慈為了取得中研院「酵素合成法」專屬授權及縮短生產醣分子製程,期約賄賂翁啟惠一千五百張股票(未遂);之後張則用三千張股票行賄翁,還繞資海外,將股票登記在翁啟惠女兒翁郁琇名下。檢方將翁、張依兩個貪汙罪起訴。
不過,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士林地院合議庭認定,檢察官無法舉證張念慈曾表達行賄目的,從翁啟惠等人的往來電子郵件裡,也無法確定翁曾利用院長職權護航浩鼎。
此外,合議庭比對資金後也發現,翁啟惠曾透過張念慈持股浩鼎一千四百多張,在浩鼎股價飆漲之際,張念慈替翁出脫老股,認購三千張新股算是符合常理;而根據翁啟惠的金流也可以拼湊出他有補足股款,因此認定翁並未收賄。
合議庭在判決書裡解釋,如果行賄者給公務員好處是為了「建立友好關係」,而公務員沒有因此做出職務上的特定行為,即使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或《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等規定,也只能由行政主管機關依權責處理;換言之,這種(送好處打關係)的行為,在立法者沒有進一步修法的狀況下,不能擴大處罰。
回應
法院是蔡英文民進黨開的?
“近親繁殖”的“界”“術”之辨
多年前,英國《自然》雜誌曾有一篇報導稱,如果將學術“近親繁殖”率定義為大學師資隊伍中本校畢業生所占比例,經過統計,科研生產率與學術“近親繁殖”率呈負相關。
不成立的“負相關”
今年,獲得此項殊榮的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共計38項,浙江大學教授華中生團隊的“服務科學與創新管理”項目、復旦大學教授趙世民團隊的“代謝生物化學”項目名列其中。
更有代表性的一個實例來自於合肥工業大學。
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楊善林團隊的項目“互聯網與大資料環境下面向企業的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同樣入選了創新研究群體專案。此外,該團隊近年來還連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7項、國防重點項目6項,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在內的眾多獎項。然而,在楊善林團隊的9位核心成員中,有7位曾就讀於合肥工大,6位畢業後直接留校,其“近親繁殖”率將近80%。
……
目前國外科研團隊的構成,多以跨學科領域、交叉融合的組合形式存在,這不僅能夠有效避免“近親繁殖”現象的產生,同時又能提高團隊創新能力,無疑是較為理想的團隊構成模式。事實上,在國內,類似的跨學科團隊也在逐漸增多。
相關新聞
美國研究型大學學術“近親繁殖”防範制度
台灣學術近親繁殖之研究
台大要避免學術「近親繁殖」危機
印度高校學術“近親繁殖”現象嚴重
https://tech.sina.com.cn/d/i/2018-12-04/doc-ihmutuec6017390.shtml
學術“近親繁殖”,沒那麼簡單 2018-12-04 新浪科技
不久前,一篇題為《國內高校近親繁殖統計表》的文章,讓很多人想起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學術“近親繁殖”。之所以說它“熟悉”,是因為早在十幾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討論國內高校的“近親繁殖”問題;而之所以說它“陌生”,是因為除了“國內高校學術近親繁殖嚴重”這樣的論斷,除了“大量本校畢業生留校導致近親繁殖”這樣的概念之外,您對它還瞭解多少?
三問學術“近親繁殖”
提起學術上的“近親繁殖”,相信每一位學者都不陌生。近十幾二十幾年來,也不斷有學者發出“要摘掉這顆大毒瘤”的聲音。
2014年,隨著“湖南大學出臺相關規定,本校博士畢業生不能直接留校,須以助教身份在海外研究2年以上並通過考核”的新聞成為熱點,國內對學術“近親繁殖”的關注度也達到了白熱化。
不過近些年,國內高校的引援目光開始瞄向海外,以至於某些地方院校都“敢於”到世界名校招聘畢業生。伴隨這股潮流,“本校生”似乎不再是高校人才引進的重點,學術“近親繁殖”話題好像也偃旗息鼓了。
一問:什麼是學術“近親繁殖”
二問:誰是學術“近親繁殖”的“最大分子”
三問:“客觀因素”究竟有多重要
是什麼造成了如今“近親繁殖”居高不下?節省磨合成本、看不上外校人員、製造名師效益鏈、當權者行使留人特權……專家們對此早有定論。但撇去這些主觀原因,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些現實的無奈。
學術“近親繁殖”現象的氾濫,究其原因,還是高層次人才的數量比較少,特別是一些欠發達地區,吸引人才更困難一些,留用自己的畢業生對學術研究隊伍的穩定有好處。短時期來看,這種作法對學術隊伍的建設能夠起到一定作用。
“與‘近親’問題相關聯,中國高校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師承’‘宗派’問題。”盧曉東提醒道。
近親繁殖的學術好比江湖,在一個門派中不允許有不同于“師傅”的左見,然而,沒有不同聲音也就無所謂爭鳴、創新;師弟、師妹的排位不能超越師兄,因此,即便師弟、師妹對論文的貢獻大,署名卻只能在師兄之後……
這樣的學術生態是灰色的,顯然任誰也無法欣然接受。
除了哈佛 美國另一名校涉學術造假或被罰6億美元 2018-10-22
因涉嫌造假一下撤回31篇論文,80歲的哈佛醫學院前心臟病專家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從神壇落下,也讓哈佛名譽蒙羞,哈佛旗下布萊根婦女醫院也在2017年向美國政府支付1000萬美元,用以了結針對安韋薩提交虛假資料獲得研究經費的指控。
但,1000萬美元還只是“毛毛雨”啦。美國另一所知名學府杜克大學近年來的一樁涉嫌學術造假案,若罪名成立,或面臨最高6億美元的罰款。
依據美國1863年《虛假申報法案》,美國政府平均每年都能靠這項法案收繳35億美金的罰金,單在2015年,舉報者就憑藉近700起此類案件獲得了5.97億美元的獎金。不過目前該法案處罰的主要領域還是在保險、醫療、軍工生產以及銀行房貸。
康得是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學家,2013年因為盜刷學校公務信用卡並偽造收據,涉嫌貪污2.5萬美元被捕。校方當時就開除了她。
不過事情還沒完,校方開始圍繞康得的“學術誠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她的大量實驗資料無法被驗證,過半學術著作都被學術期刊“表示關切”甚至直接撤稿。
雖然杜克大學有意替康得遮蓋污點,但遭到杜克大學實驗室分析師約瑟夫•湯瑪斯舉報。
2015年11月,康得收到法院傳票,稱其偽造的資料或説明福斯特實驗室和其他研究機構騙取聯邦政府補貼總計2億美元,已涉嫌違反《虛假申報法案》。按照這項法案,杜克大學可能需要返還給聯邦最高3倍的補償款,即6億美元(約合41億人民幣)。
如果杜克大學這次的罪名成立,它將成為該法案迄今為止針對學術不端行為涉及數額最大的指控。
雖然目前波茨•康得案尚無最終定論,不過杜克大學在今年4月表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目前已經對其研究人員實施了更為嚴格的資金監管,包括要求杜克大學對來自HIN的資金的使用,不管有什麼調整,都必須事先獲得批准。
相關新聞
在哈佛大學揭露學術造假有多難:我們看看曾在哈佛大學工作數載、31歲被浙江大學破格評為最年輕教授、博導的國內學者郭磊的親身經歷…
回應
五十步笑百步還是百步笑五十步?
覺得幽默麼?其實是你對美國被揭出了學術不端問題出於無奈!
《科學光譜》評論,這樣的標籤就像美國總統川普頻繁使用「假新聞」(Fake News)一詞來稱呼批評他的傳統新聞媒體一樣,導致部分的人不再相信這些新聞媒體;而部分德國媒體直接使用「Fake Science」一詞概括研究工作的所有問題,也會導致一般民眾對於科學抱持疑問態度,無助於讓民眾進一步認識科研工作與背後問題,反而恐怕傷害了學者與大眾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報導,在批判「假科學」的同時,其實也不能說得上是個「稱職的科學報導」。
回應
在台灣,即使升等論文因抄襲被期刊撤除,教育部、科技部、媒體仍然主張沒有違反學術倫理,科技部續給計畫,向教育部補件升等。
台大醫學論文造假案-維基百科
台大醫學論文造假案發生於2016年11月,國外網站「學界同行審論平臺」(PubPeer)揭露台灣大學郭明良教授研究團隊涉及多篇論文涉及造假,其中校長楊泮池擔任數篇論文共同作者,使本次事件備受矚目,亦於國際上引起討論。教育部、科技部及台大特別調查委員會就本案經數月的獨立調查後,於各涉案人員依情節不同各有相應行政處分;教育部因此事件扣減台大106年度獎助經費5,400萬元。
...
一般來說,如果學術圖書館沒辦法負擔現行期刊的訂閱費用,學者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利用像Sci-Hub或LibGen的非法線上資料庫,免費下載他們需要的學術文章;第二則是把出版模式改成開放取用,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刊登在智庫、自己的學院或大學,或者投稿給開放取用期刊,讓所有人都可以免費閱讀文章。
由於其他學者都有機會免費閱讀,這樣的文章引用次數也比在傳統期刊上出版的文章高出許多,即使學者在出版之前需要繳交可能是幾百歐元,甚至幾千歐元出版費,但若算上過去在傳統學術出版社免費義務提供的編輯工作、安排同行評審等成本,這筆錢可說是值得。
但開放取用的出版模式也讓掠奪性出版社跟著竄起,他們用類似「網路釣魚」的方法,「誘騙」正在尋找期刊出版機會的學者,收了出版費後卻又不進行應有的編輯工作或同行評審,結果又形成了如今媒體所稱「浪費納稅人的錢」的情況。
掠奪性期刊這個嚴重的老問題,早在2008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奧拉瑞亞圖書館館員傑弗裡.比爾(Jeffrey Beall)就已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指出,並發表了〈比爾的掠奪性期刊清單〉。
此外,科普媒體《科學光譜》雜誌(Spektrum)跟《Heise online》,不只批評原本的報導模糊、聳人聽聞,更仔細地分析掠奪性期刊的問題,提出權威期刊過去的醜聞。像是2002年的舍恩事件,德國物理學家楊.舍恩 (Jan Hendrik Schön)研究結果造假,短短一年內在《自然》和《科學》發表的17篇文章,後來就有15篇被撤回。
其實這樣的造假研究比起掠奪性出版社對學術界的震動多出很多,對很多學者來說,掠奪性期刊的名聲已臭,他們閱讀這些文章也很容易可以看得出來文章的內容是不是正確、造假或根本是廣告。
但如前文提到的,《北德廣播公司》等媒體的報導把受騙學者在掠奪性期刊出版的文章,或在假學術研討會發表的真研究,一併說成「假科學」,忽略背後結構才是問題所在。
而拿到教授職位的重要條件,就是出版足量文章,還有多多參加研討會認識其他學者。德國學者因此常用一句英文來描述這個情況:不發表,就等死。(publish or perish)
意思是,學者得在上博士班、做博士後期間寫很多研究相關論文,然後最好在有同行評審機制的學術期刊刊登,否則很難爭取到教授職位。
「不發表,就等死。」要想拿到教授職位,就得出版足量文章,還有多多參加研討會認識其他學者,對學者形成莫大壓力。
但像《自然》或《科學》那樣世界有名、採取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接受的論文本來就不多,同行評審過程也相當耗時,因此很多學者們十分歡迎學術出版社主動聯繫。其中,若是收到掠奪性出版社邀稿的電子郵件,過去沒受害過的學者也不多想,相信了他們所提的學術標準就放心投稿,等到知道自己上當時,通常已經太晚了。
而掠奪出版社刊登這些正經學者的論文,不但可以收到出版費,也可以藉此提高自己的可信度;學術會議也是一樣,主辦出版社拿了學者的會議費之外,還可以順便利用與會學者的名譽。
不只是年輕學者上這些「詐騙集團」的當,經驗資深的教授們也不例外。但問題在於:受騙的學者通常因為覺得丟臉,事後也裝作若無其事,不與同事們分享這些公司的名字和手法,讓他們毫無防備。因此,已經存在好一陣子的掠奪性刊物,才會自2013年起,在德國暴增5倍(全世界則成長3倍)。
▌我們還能相信什麼?「假科學」後的真問題
▌掠奪性期刊的誕生:從傳統到OA期刊
與許多國際間的大學一樣,由於傳統學術出版社「坑錢」的營銷模式,德國近年來十分流行開放取用的出版模式。
像是愛思唯爾(Elsevier)等國際知名的出版社,為了提高利潤,收取的紙質版和在線版訂閱費用越來越貴,加上愛思唯爾的版權政策要求投稿學者把所有版權轉讓給出版社,但投稿者、評審與編輯工作卻都是免費提供給出版社,條件並不公平。
批評者也認為,學者投稿的研究結果明明是公款補助,為什麼又要被擋在付費牆之後,讓學術圖書館再以公款訂購?因此,英國數學家蒂莫西.高爾斯在2012年便發起了抵制愛思唯爾的「知識的代價」運動,獲得各國學者的支持;2017年起,德國學術大學也發起「DEAL計劃」,與愛思唯爾談判訂閱費用問題,僵持至今。
報導的核心是「掠奪性出版社」(Raubverlage)的問題:指的是像位於印度的OMICS出版集團或位於土耳其的WASET...等出版社,「誘騙」各國大學的研究者投稿給他們旗下的開放取用期刊(OA),收了出版費之後卻沒進行允諾過的同行評審(peer review),或是編委會的編輯,在沒有任何評審標準下就直接發表論文。
這些出版社也在世界各大城市主辦假學術研討會,不管學者的來歷資格,只要繳交會議費,人人都能參加、發表,騙取也浪費了正派學者的時間和金錢。據報導,德國有大概5,000位學者上這些掠奪性出版社與假會議的當,付費投稿或參加。但學者們,為甚麼會輕易上這些「學術詐騙集團」的當呢?
原因在於從事學術事業會面臨的幾種困境:首先,德國年輕學者的工作特別不穩定。
根據德國〈學術人員定期契約法〉,博士生或博士後學者在某一所大學的工作,各有6年的合約限制,6年後要嘛成功得到不限期的工作合約,要嘛要離開該所大學。但根據調查,德國初級學術人員(Akademischer Mittelbau)的職位,高達93%是有限期的約聘合約,而終身教授的職缺對年輕學者來說又供不應求。
這個問題其實存在很久了。2014年,柏林洪堡大學畢業的生物學博士安切.費舍爾(Antje Fischer)就曾向《時代週報》投稿〈正職在哪裡?〉一文,描述德國年輕學者的困難。
當時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的她,因為德國大學的不限期職缺太少,於是決定先離開德國到國外找工作;她尤其害怕:如果在德國做了6年的博士後,還是拿不到教授的終身職位,是不是「形同學術職涯被就此封殺」?
況且,就算能找到博士後的職位,也不代表她一定能拿到6年的合約,像她一位在德國某大學任職的朋友,在職4年間內,每3到6月就得簽一次合約,儘管這種短期合約在大學機構之外,已經是非法的了。那樣朝不保夕的情況其實也對學者的研究動力與質量造成阻礙。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公開的《國情報告:2017年的年輕學者》中,也應證了費舍爾博士的看法:初級學術人員不穩定的職業生涯,導致大部分博士畢業生(81%)選擇離開大學機構;留下來的學術人員約有一半因工作不穩定,也不敢養育下一代。其中女性學者有49%、男性學者有42%沒自己的孩子。即使如此,要拿到終身教授職位,學者平均也得等到40多歲,才能知道他們的學術生涯能不能穩定繼續。
哈佛大學驚爆31篇論文造假醜聞!台大名譽教授/台灣細胞醫療協會理事長陳耀昌心痛:我幾乎視為聖經 2018-10-17聯合
世界大學連續排名第一的美國名校哈佛大學,竟爆出心臟病專家安斐沙(Dr.Piero Anversa)31篇論文造假,而且數據也是捏造,捲入其中的還包括哈佛大學所附屬的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該醫院不僅為哈佛醫學院的主要教學醫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之一。
據《紐約時報》報導,安斐沙的研究指稱,人體受損的心肌可透過c-kit幹細胞再生,幹細胞能轉換自己並重新再進入到其他不同的細胞裡進行修復。他和他的同事還宣稱,已經證明這種實驗結果可行。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莫瑞教授(Dr. Charles Murry)和他的同事試了很多次,也得不出安斐沙的結果,他甚至還覺得安斐沙的研究「有很大的問題」,但安斐沙仍堅持自己是對的,並嗆大家說,「是你們自己不知道該怎麼操作。」之後雖然有愈來愈多的實驗室不放棄,繼續努力實驗,但是失敗的狀況卻不斷增加。
安斐沙被踢爆實驗數據是偽造的之後,他的實驗室也在2015年關閉,醫院同意向聯邦政府支付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1億元)以解決此事,不過安斐沙和哈佛醫學院的形象卻嚴重崩壞,安斐沙過去曾獲得了多項表彰,其中包括美國心臟協會頒發的研究成果獎,該獎項在2004年還將他評為「傑出科學家」,
回應
這"台大名譽教授"程度實在不太好,有問題的論文其實做一兩個實驗就知有沒有造假。這個教授搞太多政治,沒真正做研究,才會把狗屎當聖經。
專拐讀書人:德國學界的「論文詐騙集團」 2018/09/11 衛易萱
2018年7月,德國媒體《北德廣播公司》(NDR)、《南德日報》(SZ)、《西德廣播公司》(WDR)與《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根據《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的國際合作調查,報導了一系列德國學界的「假科學」問題。
美研究人員製造20篇假研究 7篇闖關成功登期刊 2018-10-05 中央社
美國3名研究人員在社會學期刊成功發表結論荒謬的假研究,揭露他們眼中的意識形態偏見和欠缺嚴謹審查。
這3人寫的20篇假研究,經同儕審查委員會審查後,7篇獲得期刊接受。
其中一篇假研究宣稱,狗公園是狗性侵文化的溫床,作者是威爾森(Helen Wilson),此研究5月獲刊載於「性別、地方和文化」期刊(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此研究顯示,把男性當狗一樣訓練能減少性侵案例。
這些假研究目的在於嘲弄對性別、種族和性等熱門社會議題研究的寬鬆審查。
河北科大發佈調查結果:未發現韓春雨團隊主觀造假 已取消榮譽稱號
2018-8-31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刊發了《學校公佈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該校學術委員會成立調查組,本著“依法依規、嚴謹規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協力廠商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2016-5-2,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NgAgo-gDNA為導向的基因編輯技術》論文。2017-8-3,韓春雨團隊主動撤回該論文。學校對此事件高度重視,按照學術、行政兩條線進行了全面核查。
在調查過程中,韓春雨主動要求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專案、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有關方面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專案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個別社會任職正在按法定程式辦理。
聲名鵲起
時間回撥到2016-5-2。43歲的韓春雨一夜爆紅。
在這之前,在河北石家莊土生土長的韓春雨本科就讀于河北師範大學,並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完成碩士學業,2003年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讀完博士之後,回到石家莊的河北醫科大學短暫任教。 2006年,韓春雨轉至河北科技大學的10年間,他作為通訊作者只發表過兩篇中文論文。
直到5月2日這篇論文的出現為韓春雨帶來了榮譽和撥款。他的頭銜多了起來:河北省科協副主席、河北省最美教師,他還是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于2017年1月落選)”和“長江學者獎勵計畫(於2016年12月落選)”的候選人。
與此同時,韓春雨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沒有海外留學背景卻取得一流成果,在“小作坊”式的簡陋條件下取得超越頂尖實驗室的科學發現……韓春雨成為“十年磨一劍”“甘坐冷板凳”的典範。
回應
我比較願意相信韓在一種自己也沒有弄清楚的比較特殊的環境和條件下做出了某個結果。
這事吧,還是時間來檢驗吧。一開始我也認為不能重複的就相當於造假了,後來霍然發現近幾年美國的某些研究也不能重複,
兩年了,不造假,實驗又不能重複,難道是神操作?
我大學畢業論文的實驗,為畢業論文花費了半年時間,結果做出來和理論上相反,你說我做實驗造假嗎?如果我改資料改的好看點“改的符合理論”,是不是這樣才是不造假?反而沒做幾天實驗的同學,資料很好看~~是不是該向他們學習?
教育部嚴打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 要求嚴肅追責
中新網2018-7-18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部署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
為進一步規範學位論文管理,加強學術誠信建設,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日前,教育部部署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對有關部門和各學位授予單位提出明確要求:
一是要切實提高認識。要深刻認識學位論文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嚴厲查處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增強責任意識、健全制度機制、強化學風建設、嚴格論文審查。
二是要完善工作機制。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當地網信、市場監管、公安等有關部門協調配合,採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整治,形成常態化的查處工作機制,學位授予單位要明確工作職責,健全考評體系,完善查處辦法,規範查處程式,加大懲戒力度。
三是要嚴格責任落實。明確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學位授予單位、指導教師分別是查處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監管主體、責任主體和第一責任人,要承擔各自職責。
四是要加強教育宣傳。學位授予單位要加強學風建設、學術道德和誠信教育,廣泛宣傳典型案例,曝光查處的違法違規行為,引導教師、學生自覺抵制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指導教師要教育和引領學生恪守學術誠信,遵守學術準則。
五是強化監督檢查。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位授予單位要設置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舉報。要做好學位論文抽檢工作。學位授予單位要利用資訊技術手段,加強對學位論文原創性審查。
六是要嚴肅責任追究。對不履行主體責任的學位授予單位和負責人要進行處罰和問責;對履職不力、所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存在買賣、代寫情形的指導教師,要追究其失職責任。對參與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要給予開除學籍處分,已獲學歷證書、畢業證書要依法予以撤銷和註銷。
回應
從大二大三開始做分部畢業課題才有充分時間。又要畢業又要找工作和學位。誰有時間呀。不像90年代以前工作是分配的。
現在的高校教師,誰沒有一兩個逾期的課題呢?別說逾期,就是最後黃了的也屢見不鮮。兩個半月的短時間內要結題這麼多項研究,其對於品質的要求自然是往邊上放一放了的心態。但是這樣的研究成果,有多少稱得上不是為“學術泡沫”加點料,又有多少是不被詬病為粗製濫造的呢?
逾期超兩年多,接近原定期限的兩倍時間,這當然是學者們的問題。但是學者們也很有苦衷。拿課題和發論文一樣,都是有門道的。掌握了門道,課題就常常不是一個了,很多學者身上背著大大小小多個課題,縱向的、橫向的,國家的、部委的、省市區甚至本單位的,主持的、參與的。教授們多忙啊,教學、參會、講座,有些還得做行政工作,拉來課題都是指望著學生做。“青椒們”指望靠課題評職稱,評各種人才,課題自然也是越多越好。申報的時候,跑、要、搶、爭,拿到了就達成目的,結果如何、品質如何,那就任由東西南北風了。再加上很多課題經費管理僵化,錢不好用,造成大家的積極性不高,對於課題取其“名”棄其“利”的情況也很常見。
首先,將課題和職稱掛鉤,將課題和人才評定掛鉤,比如評教授、副教授至少需要幾個課題,評青年長江學者至少需要重大攻關課題等等,這些規定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中國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其實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課題管理辦法尚須與時俱進和進一步細化、人性化。事實上,目前使用的《專案管理辦法》仍然是2006年制定的,當時為了管理方便,對於專案的時間一刀切,其弊病已經連續多年呈現。而且對於懲戒描述極為簡略,3年不讓報課題對於學界大佬們來說毫無壓力,追回款項基本上也很難有實操效果。
此外還有課題評價等諸多問題,總之對於課題的管理,十多年之後的今天,亟需更細化更人性化的細則。
文章總結道,課題作為一種組織形式,是加強學術合力的有效形式;課題所附帶的經費和權力支持,是推動學術拓展的重要推力。但是課題本身不等於學術。尤其是在人文研究領域,中國學者更有自己獨立研究的傳統,課題如何促進研究,而不是擾亂研究,從而“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能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從近半逾期的2013年教育部課題來看,的確到了該系統反思的時候了。
教育部清理人文社科超期未完成專案 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
據中國青年報2018-7-13,教育部發佈《教育部社科司關於清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的通知》,將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超期未完成的有關專案進行集中清理,總計1453個。
據悉,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規定,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專案自批准之日起,研究週期一般為3年,特殊情況可申請延期12年。據此,本次專案清理的範圍是:2013年批准立項的所有未結項、申請結項未通過或經批准延期後到期仍未結項的規劃基金專案、青年基金專案、自籌經費專案。
《通知》要求,上述各類專案須在2018年9月30日前按照《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案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的規定程式和要求申請結項,並提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案終結報告書》及有關結項材料。
《通知》指出,上述專案如確有特殊原因需要延期的,由專案責任人提出延期申請。延期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年,到期仍未完成者將予以撤項。凡被撤銷的專案,由專案責任人所在學校負責追回已撥付經費,由學校計畫內財務帳戶原管道返回教育部帳戶;被撤銷專案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類專案。至今未開展任何研究工作的專案,由依託學校追回已撥經費,並對違反規定濫用課題經費者追究責任。用專案經費購置的圖書、設備等屬於國有資產,按規定全部上交依託學校。
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超期未完成專案一覽表
...
回應
不點進來就知道有很多人黑社科…
社科很重要,甚至是非常重要,但中國目前的社科人才水準就差強人意了。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7_13_463917.shtml
1453個逾期科研專案將被清理:觸目驚心還是見怪不怪?2018-07-13觀察者網
教育部社科司近日發佈通知,稱將對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個人文社科科研專案進行集中清理。這1453個專案不僅占了當年(2013)中標的課題的將近一半,其名單裡還涉及北大、清華等名校,以及多位知名學者。
這個數字看似“觸目驚心”,然而,圈外人看起來觸目驚心,但這樣的一條新聞,卻並未在學術圈內引發多大的震動。原因何在?光明網的文章寫道: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
科研人員必看!經費使用自主權更大 薪酬激勵更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7-4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措施,更大釋放創新活力。
會議指出,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按照能放盡放的要求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創新活力,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一是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凡國家科技執行資訊系統已有的項目申報材料,不得要求重複提供。減少各類檢查、評估、審計,對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和實施週期3年以下項目一般不作過程檢查。將財務和技術驗收合併為項目期末一次性綜合評價。允許科研人員通過購買財會等專業服務,從繁瑣雜務中解放出來。
二是充分相信科研人員,尊重人才,賦予他們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對科研急需的設備和耗材可特事特辦、不搞招投標。科研人員在研究方向和目標不變的前提下,可自主調整技術路線。專案直接費用除設備費外,其他費用調劑權下放專案承擔單位。
三是對承擔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加大薪酬激勵,對全時全職的團隊負責人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年薪制,相應增加當年績效工資總量。
四是建立重結果、重績效的評價體系,區別對待因科研不確定性未能實現預想目標和學術不端導致的項目失敗,嚴懲弄虛作假。
五是圍繞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費用比例、簡化科研專案經費預算編制、實行差別化經費保障、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開展“綠色通道”試點,加快形成經驗向全國推廣。
護航吳茂昆不問是非?來看民進黨最後怎樣自打臉2018-07-05聯合報
7月3日,監察院以13比0的票數,通過彈劾教育部前部長吳茂昆,理由是他在東華大學校長任內投資成立公司,違反兼職規定;並且將學校的研發成果轉給自己公司去申請國際專利,涉及圖利。由於監察院上個月剛通過修改監察法施行細則,必要時可以對彈劾案表決結果具名。吳茂昆也成為改制之後,第一個被監委們具名彈劾的官員。
今年4月16日,行政院記者會宣佈由吳茂昆出任教育部長,接替請辭的前部長潘文忠。4月19日交接上任,然而吳茂昆不斷被爆料各項爭議行為,終於在5月29日請辭下臺,任期僅41日,是目前中華民國任期最短的教育部長。
吳茂昆爭議「連環爆」而下臺,至今一個多月,政院還沒有擇定新任部長。對於蔡政府與賴清德內閣的形象傷害,可見一斑。尤其先前執政黨與「盟友」們對吳茂昆的肯定、聲援與辯護,如今都成為尷尬的紀錄。
……
翁啟惠涉弊 吳茂昆遭彈劾!自肥醜聞頻傳 中研院士光環消退2018-7-6中時
中研院第32屆院士會議昨選出21名新科院士,其中9人任職台灣、12人任職於海外。中研院院士過去在台灣社會享有崇高地位,但從李遠哲涉入政治角力、退休前自肥、再到翁啟惠捲入浩鼎案、楊泮池涉及假論文案、吳茂昆遭監察院彈劾,已造成院士光環消退,他們能否為台灣指引明路已是大問號?
學校和事業單位的科研是不是要以發論文為綱,它會整出其它有利自己的東東。
高校的任務就是探索未知,當然以論文為主!產品化,商品化的任務只能由公司和研究所完成, 高校想完成也沒有那麼多工程師和技工啊!所以,高校、研究所、公司在科技中的角色,大家要搞清楚,大學就是要探索未知!
院士遭羈押審而不判,到底是因為什麼?2018-07-02
最近一起有關院士被超期羈押,審而不判的新聞見諸報端,一名工程院院士因涉嫌貪污公款被“超期羈押”近4年時間仍未獲得法院判決,引得同為院士的同僚不免為其鳴不平。超期羈押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本案為何會產生可能超期羈押審而不判的情形的呢?
所謂超期羈押就是偵查、審查起訴以及審判階段分別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進行了超出限制人身期限的行為。
本案緣何會超期羈押
在李寧被捕4年多期間內,該案分別於2014年12月23日、2015年1月26日兩次移送吉林省松原市檢察院審查起訴”。兩次審查起訴,說明可能有過一次補充偵查的情形,有過補充偵查的情形,至少說明,曾經有過那麼一次檢察院認為可能證據不夠充分亦或者罪名和證據不符的情形。
李寧不是第一個涉及這類案件的科研工作者,科研經費的管理和報銷一直是一個矛盾的話題,錢不好拿,限制卻層出不窮。尤其在可能涉及產業化的理工醫領域,還涉及到智慧財產權轉移的話題,科研工作者獲得的對價是不是同其付出所匹配,以及如何更高效的開展科研及將科研成果產業化,這些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
在本案中,似乎不宜過多的情感介入對李甯院士,即報以先入為主的同情,但至少從可能涉及超期羈押的角度,倘若在審限範圍內無法做出審判的,也不苛求法院直接作出“無罪判決”,至少能否進行新一輪的補充偵查。亦或者由檢察機關撤回起訴,改由公安機關通過監視居住等形式,至少保證其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當然,李甯院士應該不會接受撤回起訴,他應該更加期待一個“(無罪)判決”吧。
回應
我這麼說吧,如果院士是無心之過,那麼這個案子不會拖這麼久,現在檢察院一遍又一遍的補充偵查,正說明案件複雜,那麼挪用公款整得那麼複雜的,只能是有意為之鑽漏洞,檢察院沒辦法找出切實的證據來證明他有罪——越是這樣,越說明這個教授有問題。
(二)科學設立人才評價指標。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注重標誌性成果的品質、貢獻、影響。把學科領域活躍度和影響力、重要學術組織或期刊任職、研發成果原創性、成果轉化效益、科技服務滿意度等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在對社會公益性研究、應用技術開發等類型科研人才的評價中,SCI(科學引文索引)和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和影響因數排名等僅作為評價參考。注重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尊重和認可團隊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引進海外人才要加強對其海外教育和科研經歷的調查驗證,不把教育、工作背景簡單等同于科研水準。注重發揮同行評議機制在人才評價過程中的作用。探索對特殊人才採取特殊評價標準。對承擔國防重大工程任務的人才可採用針對性評價措施,對國防科技涉密領域人才評價開闢特殊通道。
(三)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使用導向。
(四)強化用人單位人才評價主體地位。
(五)加大對優秀人才和團隊的穩定支持力度。
四、完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
(一)實行章程管理。
(二)落實法人自主權。
(三)建立中長期績效評價制度。
(四)完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評價考核體系。
五、加強監督評估和科研誠信體系建設
…
科研是不是要以發論文為綱?科研怎麼評價比較合理呢 2018-06-29
這個東西就要說到中國當年大學的一個超級大倒退了,那就是大學合併,合併之後變成四不像,本來美院畫畫好好的,你來個清華合併,文化氛圍格格不入,最好美術自己的風格也丟了。世界各個發達國家,大學都是專業化的,搞什麼綜合性大學本來就是屬於瞎搞。比如德國,亞琛工大,慕尼克工大的理工,哥廷根的理科,柏林的經濟學等等。法國,巴黎理工,理科有巴黎高師,英國,有帝國理工,南安普頓,文科有倫敦大學等等。美國有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文科有哈佛耶魯等等,只有殖民地國家,香港,臺灣,韓國,之類才搞綜合性大學,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掌握核心工業技術,不需要什麼專研技術人才。
然而事實上美國大學一科獨大是非主流,綜合性大學才是主流。可能學校有某個學院特別強,但是別的藝術人文一個也不會少
反對科研以發論文為綱,並不是反對發論文,也不是降低論文的學術重要性,而是要改變現有的科研人員評價體系。即對科研人員的評價不能唯論文化。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同樣是科研成果,同樣應該獲得相應的科研地位。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專案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
據央視新聞2018-7-3報導,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專案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提出了“三評”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並對優化科研項目評審管理、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完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加強監督評估和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加強組織實施,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體要求。
(二)基本原則
——堅持尊重規律。遵循科技人才發展和科研規律,科學設立評價目標、指標、方法,引導科研人員潛心研究、追求卓越。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和精簡“三評”工作,簡化優化流程,為科研人員和機構鬆綁減負,並形成長效機制。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三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入手,找准突破口,更加注重品質、貢獻、績效,樹立正確評價導向,增強針對性,突出實招硬招,提高改革的含金量和實效性。
——堅持分類評價。針對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軍事科學等不同學科門類特點,建立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程式規範。基礎前沿研究突出原創導向,以同行評議為主;社會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導向,以行業使用者和社會評價為主;應用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評價突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以使用者評價、協力廠商評價和市場績效為主。
——堅持客觀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反映不同評價物件的實際情況,推行同行評價,引入國際評價,進一步提高科技評價活動的公開性和開放性,保證評價工作的獨立性和公正性,確保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三)主要目標。“十三五”期間,在優化“三評”工作佈局、減少“三評”專案數量、改進評價機制、提高品質效率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突出品質貢獻績效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科技資源配置更加高效,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潛能活力競相迸發,科技創新和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二、優化科研專案評審管理
(一)完善專案指南編制和發佈機制。
(二)保證專案評審公開公平公正。
(三)完善評審專家選取使用。
(四)提高項目評審品質和效率。
(五)嚴格專案成果評價驗收。
(六)加強國家科技計畫績效評估。
(七)落實國家科技獎勵改革方案。
三、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
(一)統籌科技人才計畫。
李克強:基礎研究屬於發明創造,行政規劃不出來2018-05-31 中國政府網
“科研專案審批經費程式太多、管得太死,生怕出什麼紕漏,難道科學家不知道經費怎麼花,只有審批人員才懂行嗎?”李克強總理大聲問道,“基礎研究屬於發明創造,行政規劃不出來。尊重人才要從內心裡信任人才,儘早把科學家從繁瑣的表格和審批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把主要精力用在攻克原創性科研成果上。”
5月29日,李克強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作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報告時表示,要為科學家開闢綠色通道,加快解決束縛科研人員手腳的課題申報、經費管理、人才評價、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問題,較大幅度提高國家科技獎獎金標準。
李克強說:“推動創新融通發展,首先要加強基礎研究。沒有雄厚的基礎研究,融通發展就沒有根基。廣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學子要沉下心來把基礎科學研究築牢夯實,不能總想‘抄捷徑’,否則會繞更多彎路。要通過加大政府投入帶動企業投入,激勵科研人員發揮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真正潛下心來把冷板凳坐熱,心無旁騖攻克原創性成果。”
李克強說:“基礎研究屬於發明創造,行政規劃不出來,必須尊重科學規律。要給科學家足夠的產生奇思妙想的時間和空間,釋放他們更大的創新創造活力。大家想一想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突發奇思妙想發現了‘萬有引力’,這是事先能夠規劃出來的嗎?恐怕連他本人也規劃不出來。”
李克強表示,應用研究要加快推動創新融通發展,依託“互聯網+”和“雙創”,推動大中小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和創客協同合作,催生更多符合市場需要的創新成果,加快轉化為生產力。
李克強表示,要深化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培育創新生態,在全社會形成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總理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為例,自2000年該獎項正式設立以來獲獎者獎金500萬元的標準從未調整過。“18年了再沒漲過。雖然獲獎科學家從來沒人向我反映這一問題,我們的科學家多年來養成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無私奉獻精神,但我們從國家層面考慮,決定較大幅度提高國家最高科技獎獎金標準,這不僅是對一流原創性科研成果的合理回報,更是體現國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價值導向。”李克強說。
“今天我們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在現場,我今天說的這些話,要確保今年見實效。”李克強最後說。
回應
總理這話有道理,不能讓外行審批約束了中國科學家的創新能力
相關新聞
吳茂昆拔管立大功 下一個位子 會怎麼安排?
台大生爆:6月國際校長會議 他校只願派副校長來
不滿教部駁回台大校長案 台大學生赴教部提訴願
彭文正抄襲台大畢業生聯署信? 台大生要提告
回應
老爛菜詐騙集團 年底選票教訓 全部輸真慘
民進黨完全執政就變成完全獨裁。
葉匡時剖析兩岸高教差異「大陸的大學遠比台灣多元」2018-06-01 聯合報
大陸向台生招手,日前也傳出數所明星高中被政府關切學生赴陸求學意向,以及政大教授徐世榮日前指「在中國,知識是沒有靈魂的」,因此並不建議年輕學子至大陸求學,都引起討論。交通部前部長、政大商學院教授葉匡時在臉書表示,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非黑即白地建議台灣學生去大陸念書或不要去大陸念書,恐怕都失之偏頗。大陸非常非常大,也非常非常複雜,根本無法一概而論地評斷大陸高校。
他說,以他比較熟悉的管理領域為例,在大陸的名校,幾乎每周都有諾貝爾獎級或國際級大師到訪,也經常有國際級的企業經營者在學校分享經營經驗與智慧,台灣在這方面是遠不如大陸的。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師與學生只要有心,其管理前延的知識以及眼界,通常是超越台灣的。但就另一方面來說,台灣排名前面的學校,老師的教學品質與認真程度還是有些優勢的。但,這只是他所接觸兩岸名校的管理領域,至於其他領域與其他學校,因所知有限,不敢妄發議論。
葉匡時表示,大陸大學其主要經費預算有的是來自教育部,有的來自省或直轄市,有的來自市縣,也有的是與外國大學合辦靠學費收入支持。他認為,大陸的大學遠比台灣多元,在很多方面,校長或院長的辦學自由度也遠高於台灣的大學,不像台灣,不管公立或私立其實都是教育部統一律定的大學。「有些台灣人以自己很有限的大陸經驗就評斷大陸如何如何,我只能說是以管窺天,夏蟲不可以語冰」。
立委爆:潘文忠下台前曾兩度要放棄「拔管」2018-05-31 聯合報
吳茂昆接任教育部長41天就閃退,拔管案疑義未解,只換到2個教育部長下台。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教育部前部長潘文忠在處理台大校長遴選案時,曾在2月、3月底兩度決定放行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她在致電潘時獲告知,4月後就會有結果,但後來卻因跨部會諮詢專案小組卡關,潘最後選擇下台遠離拔管暴風圈。
今年1月立法院在臨時會處理預算時,民進黨與時代力量針對台大校長遴選沒有迴避利益衝突,被外界質疑遴選過程有瑕疵,因此要求教育部在釐清事實之前,不得聘任。不過最後兩黨均撤案。柯志恩認為,既然有問題為何要撤案?
柯志恩說,兩黨撤案後,教育部開始連下八道金牌,要求台大釐清管中閔的爭議。不過由於教育部找不出其中問題,台大也不願退讓,潘文忠在2月27日時就已經決定聘任管中閔,卻過了一星期還遲遲沒下文。
後來柯志恩爆料,「卡管」藏鏡人、政大公行系助理教授莊國榮介入此事,莊國榮堅持要等台大校務會議開完才能做決定,所以此事又拖了1個月。
3月24日柯志恩致電潘文忠,潘說明在台大臨時校務會議之後就會有結論,希望國民黨不要再繼續針對教育部,而當時國民黨原本要在委員會下「七道金牌」,要教育部到各委員會接受質詢回應管案,柯志恩也因為潘文忠的一通電話,跟黨內委員溝通,希望暫時收手。
柯志恩表示,潘文忠打算在臨時校務會議後就讓此事結束,但莊國榮一行人不願意。她認為,台大校務會議的結果是讓大家都有台階下,但直到台大校務會議做出聘任管中閔的決定,背後那股力量還是不縮手,繼續成立跨部會諮詢小組,讓這件事情越滾越大。
柯志恩表示,潘文忠如果真的認為拔管理所當然,為何要留下這個尾巴走人?潘文忠是一個完全聽從上意的人,選擇離開也顯示拔管並非依法有據。
柯志恩也不認為,吳茂昆下台只是單純一個違法赴陸的案件,「民進黨對自己人有這麼超高道德的標準,認為違法到可以拔掉一個部長嗎?」她表示,民進黨只是藉由這件事讓吳下台止血,主因是吳茂昆並沒有國教專業,也影響到民進黨整體民調,民進黨不能繼續失分。
柯志恩說,從卡管事情來看,她認為「背後那股力量」並非蔡英文總統在指導,而是獨派系統在主導。蔡英文在這件事情上的角色,就是放任獨派控制此事,最後民進黨換了2個部長,弄得自己斷手斷腳,但頭已經洗到半,還能不洗下去嗎?
回應
這個必須改變,娛樂明星憑什麼收入超過科學家?核心問題是社會價值取向問題,價值引導問題!
提高科學家待遇是必須的,但想讓頂級科學家的收入超過頂級明星真的很難,除非頂級科學家本身就是頂級企業家。再者明星也是廣大文藝工作者中的極小部分,明星的收入雖然畸形,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市場機制。而科學家很難因為市場機制提高收入,因為很多意義影響深遠卻基礎性的研究工作短期內根本就沒市場。
正是因為你後面說的原因,所以不能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啊。資本主義把娛樂明星,律師等等超高收入,都是有目的的,但這目的卻不符合正常人類社會的需要,不能因為這種現象存在就成了理所應當。
娛樂明星收入超過科學家很正常,反之就成了怪事。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這種現象。娛樂圈的明星要是收入超不過科學家等精英,那是社會等級的極度苛刻。不讓娛樂明星的收入超過科學家,那麼是減少娛樂明星的收入還是提高科學家的工資?大家想過嗎?誰受得了公共財政一直支付幾位精英上帝般的工資?民國大師也沒這麼幸福的好吧!把娛樂明星的收入減到無法超過科學家,你指望娛樂界人士還有什麼工作積極性?整天累個半死取悅大眾,免不了還要陪權貴們吃個飯、約個炮,身心懼疲還掙不了幾個子兒,這還有人性嗎?科學家的收入是理性支付的結果,娛樂明星的收入是衝動支付的結果。人類社會要是冷酷到連沖動都沒有了,那還叫什麼人類社會?
http://www.guancha.cn/yupengkun/2018_04_12_453430.shtml
“科學家待遇不如娛樂明星”,今年起政府就來解決這個問題2018-04-12觀察者網
今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採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
這兩句話鼓勵了很多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學者和專家。
王湧天,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一個近300人的長江學者微信群裡寫下:“請注意今天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大利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大家都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科技轉化的核心是“走出來”和“迎過來”
2008年以來,我國當年發表的SCI論文數就一直穩居世界第二,科技論文引用數也從世界第九位穩步提高到目前的世界第三。
2012年我國專利的總申請量達到世界第一,而國際專利的申請量也在2017年達到世界第二。
可 以說中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科研大國,在理論創新上屬於世界第一梯隊中的佼佼者。在應用和設備開發中,我們也有BAT和華為這樣的科技龍頭企業提供科技產品。問題在於我們很難說清楚世界第二的理論創新中有哪些十年內可以變為中國未來企業市場製勝的法寶,也很難說清楚比國家科研經費的總和還高的企業研發投入有哪些可以為理論研究提供助力。相關學者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科研生產“兩層皮”。
破解兩層皮,實現產學研一體化,關鍵就在於科技成果的立項和轉化。筆者認為其關鍵在於如何使高校科研人員走出來,同時讓企業研發人員有機會“返回”高校,為未來企業培養人才,讓科技創新更貼地氣。
...
因此要實現成果轉化,科研人員必須走出來,寒武紀科技公司就是一個好的嘗試。寒武紀科技的早期技術團隊幾乎都來源於中國科學院,團隊成員走出來以後2017年A輪融資獲投1億美元,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
陳慶士8論文遭撤 中研院:台灣學者最嚴重的國際處分2018-03-31聯合報
中研院生化所前所長陳慶士驚爆8篇學術論文造假,並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建議「立即撤稿」。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孫以瀚表示,這是台灣學者在國際上「遭到處份最嚴重的一次」,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
孫以瀚指出,陳慶士2014年返台擔任中研院生化所所長,而這8篇論文都是陳慶士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作的研究。美國大概一年前展開調查,去年底陳慶士主動向中研院表示遭調查一事,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並未聯絡中研院,就連昨天公布的這一份調查報告,都是中研院從網上取得。
孫以瀚表示,陳慶士主動告知此事後,中研院學術倫理諮詢委員會立刻啟動學學倫調查程序。但因美國已扣押陳慶士研究室的所有數據、資料,就連陳慶士手上也沒有。中研院只能根據陳慶士已發表的學術倫文內容進行調查。
陳慶士曾向孫以瀚表示,論文造假部分是研究室學生「美化數據」。孫以翰認為,以實驗室文化來說,作數據的通常是學生,但老師必須負起責任,不能讓實驗室文化傾向「美化數據」。
孫以瀚指出,中研院學術倫理調查已進行一段時間。但美國正式的調查報告昨天才出爐,報告出爐後,陳慶士今天向中研院請辭特聘研究員獲准。去年底,他已自行請辭中研院生化所所長。
孫以瀚指出,相關學術倫理責任,從書面申誡、撤職到追回研究經費。因這8篇論文是陳慶士在美國任教時的論文,中研院也會查明是否陳慶士返國後進行的研究,是否依據這8篇進行延伸。
回應
中研院也被搞到向下沉淪了, 當初有人話說得多麼好聽呀?
李遠哲的台灣要向上提升就提升成這樣了
原來他是翁啟惠大力招攬來接生化所的。是詐騙集團同一伙的。
台灣甚麼能力都沒有,不是只有學倫醜聞調查能力.貪汙、說謊、沒誠信是台灣人本質
陳慶士8論文遭撤 中研院:台灣學者最嚴重的國際處分2018-03-31聯合報
中研院生化所前所長陳慶士驚爆8篇學術論文造假,並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建議「立即撤稿」。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孫以瀚表示,這是台灣學者在國際上「遭到處份最嚴重的一次」,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
孫以瀚指出,陳慶士2014年返台擔任中研院生化所所長,而這8篇論文都是陳慶士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作的研究。美國大概一年前展開調查,去年底陳慶士主動向中研院表示遭調查一事,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並未聯絡中研院,就連昨天公布的這一份調查報告,都是中研院從網上取得。
孫以瀚表示,陳慶士主動告知此事後,中研院學術倫理諮詢委員會立刻啟動學學倫調查程序。但因美國已扣押陳慶士研究室的所有數據、資料,就連陳慶士手上也沒有。中研院只能根據陳慶士已發表的學術倫文內容進行調查。
陳慶士曾向孫以瀚表示,論文造假部分是研究室學生「美化數據」。孫以翰認為,以實驗室文化來說,作數據的通常是學生,但老師必須負起責任,不能讓實驗室文化傾向「美化數據」。
孫以瀚指出,中研院學術倫理調查已進行一段時間。但美國正式的調查報告昨天才出爐,報告出爐後,陳慶士今天向中研院請辭特聘研究員獲准。去年底,他已自行請辭中研院生化所所長。
孫以瀚指出,相關學術倫理責任,從書面申誡、撤職到追回研究經費。因這8篇論文是陳慶士在美國任教時的論文,中研院也會查明是否陳慶士返國後進行的研究,是否依據這8篇進行延伸。
回應
中研院也被搞到向下沉淪了, 當初有人話說得多麼好聽呀?
李遠哲的台灣要向上提升就提升成這樣了
原來他是翁啟惠大力招攬來接生化所的。是詐騙集團同一伙的。
台灣甚麼能力都沒有,不是只有學倫醜聞調查能力.貪汙、說謊、沒誠信是台灣人本質
中國論文數超過美國施一公:“垃圾”太多2018.3.7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施一公在參與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發現,過去5年裡,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加了兩倍,技術交易額翻了一番。“如果較真一點,假設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從100增加到300,技術交易額從100變成了200,那麼單個專利交易額其實是不增反降了,是5年前的66%。”施一公算了一筆賬。
這一數據折射出來的,是科技評價體系的問題。施一公稱,在各個單位,不論是晉升還是考量績效,都會把專利、發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數和文章所發表雜誌的影響因子作為標準,而且這一風氣愈演愈烈。
他表示,各個學校、單位都辦了雜誌,想要提高影響因子,互相引用就可以,引用多了,'影響因子'自然也就高了。“中國這樣的國家,想要把這3個指標做上去,我認為是易如反掌。”在他看來,論文不足以說明科技實力,美國沒有這樣的評價方式,科技實力卻依然領先。“因此,論文和科技實力是兩回事,大家千萬要分開。”
不過他也承認,數字指標在各個單位都很重要,影響到評獎、評優、評先:“這是矛盾的兩方面,一方面如果沒有這些標準,如何反映科研的質量,但有了這些標準,大家拼命'做'這個數字怎麼辦?”
“有些文章,通俗點叫'垃圾文章',就是純粹為了發文而發文,這種情況太多了。 ”談到業內和社會各界出現的“論文無用”論,施一公表示“堅決反對”。“沒有論文,怎麼能有科學技術?但在追求論文的導向如此之強的時候,評價立場如此鮮明的時候,造成的負面影響其實非常大。”
如何改變現狀?“說實話,我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如果要提建議,就是應該進一步改進科學評價體系,這需要全社會達成一種共識。”施一公介紹,國際通用的方法是參考國際最頂尖專家的觀點:“這是一種'唯專家論'的方式,我不評價這種做法的利弊,但至少在很多國家都是這樣的。如果是將本領域所有專家聚在一起,通過抽籤確定評價委員會,在科學上,這樣的民主是不能帶領科學健康向前發展的。”
回應
實際上最後一段話更重要,施一公也承認自己沒有特別好的辦法,而且也反對照搬西方現在的評價體系。
說的就跟除了中國以外都是小白兔一樣,呵呵,當初是誰喊文章數?又是誰喊影響因子和雜誌?他媽的我做到了你的標準又變了。
這是真話,不過我相信質量將來也會是第一,需要努力加油了!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313
外籍院士當面提發論文影響教學質量,李克強這麼回應
據中國政府網2018.2.6報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在華外籍專家,對他們的建議一一回應。
“當前影響中國大學聲譽和排名的主導因素仍然是項目申請基金和發表論文數量等,但這些指標與大學'教育下一代人才'的使命並沒有直接關係,反而讓老師沒有足夠時間開發課程、備課,這會直接影響本科教育的質量。”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學訪問講席教授霍普克羅夫特直言不諱對李克強總理建議。
“你的建議十分重要!”李克強回應道,“的確,評判大學教育質量不能僅僅依據學校發表了多少論文,而應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建立更加客觀的評價依據,特別是要有利於本科教育。 ”
.....
回應
以論文論英雄、限時、限指標,是當前最穩定、最成熟的、最主流的大學師資篩選方式,但也絕對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比如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菲爾茲獎得主(雖然他自己拒領)、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就多次批評這種模式,因為他本人就是曾經因為研究週期過長,五年發文不達標而丟了飯碗。還有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年輕的時候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也是類似的原因被趕出來。
你說的那是沒有終身教職的吧,美國大學是非升即走模式,就是入職短短幾年有一個很高的產出要求,達不到滾蛋,達得到獲得終身教職,類似我們的編制,基本上是鐵飯碗了。這以後就沒有那麼嚴苛的要求了。
說明經典的論文必然也是高引用的文章
是啊,幾十年後仍然被大量引用,那論文一定是經典。但是,評職稱必須因此等幾十年?
國內大多高校無論是招聘教師還是職稱評審都是數論文數的,根本不看論文有什麼價值或者真假,數量為王
數文章數不看文章價值,我真沒看到這樣的高校,求推薦我好去投簡歷
論文都是分級別的,一類,二類、三類、四類。不是簡單的看數量。你說的“根本不看論文有什麼價值或者真假”,這個太絕對了。一類,二類,這些高級別的論文,本身都是由專家同行匿名評審。難道這些專家都是吃乾飯的。
這種制度,或者類似制度,當然不能一下子完全推翻,但要思考怎麼改革。
不是說不讓發論文,而是這種唯論文至高的現象需要被重新研究,讓廣大教師,無論是喜歡立足科研,還是潛心教學育人,重新開發一套教師多樣化的評估體系,教育,任重而道遠!
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8_02_07_446126.shtml
高曉松真的是哈佛大學研究員嗎?
方舟子2018.2.4發推稱:“高曉松既不是哈佛大學研究員,也不是研究助理,只是一個自費去哈佛大學東亞系查資料(美其名曰做研究)的訪問學者。你如果有錢有閒有東亞系教授願意做監管人,就可以去,其實跟哈佛沒有什麼關係,哈佛不給任何報酬,自己掏錢,但是可以騙國內的粉絲說自己成了哈佛大學研究員,好勵志哦。”
在哈佛大學官方網站搜索高曉鬆的資料,可以得到下圖:
其中,高曉鬆的title為:“Associate of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可見,高曉松入職的是哈佛“Associate”的職位,那麼這個職位在哈佛大學代表著什麼呢?
根據哈佛大學官網的資料,被任命“Associate”職位的人是沒有酬勞的,通常在其他公司或大學有一份全職工作。
問題來了,成為哈佛大學的“Associate”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1、擁有學士或更高的學位。
2、在其他公司或大學有一份全職工作。
3、沒有薪水。
4、不會被認為是哈佛的員工,因此也不享受哈佛的員工福利。
5、最少在這個崗位工作3個月。
6、這個崗位可以延期,但每5年要接受院長審查
很明顯,從哈佛官方的定義來看,高曉松不是哈佛的員工。
不過高曉松好像不這麼認為,他在1月31日發微博稱:“今天正式在哈佛大學入職成為研究員,然後立即衝進圖書館,館裡老師們早已把我感興趣的材料整理了一大摞,專業精神令人感動。圖1-2孫中山先生手跡,比圖3林語堂先生的字漂亮多了。圖4賽珍珠、Janeway(危機經濟學作者)和林語堂共同成立編輯部的信。各種珍貴史料,愛不釋手。今後除了完成好阿里文娛國際化的工作,就在哈佛認真做點研究,努力做一個較好的知識分子。 ”
他在微博上曬出的門卡也被網友扒出來:“任何一個哈佛文理學院(FAS)的本科生、研究生、實驗員、臨時工、實習生都是這個門卡這個白頁。”
回應
現在信息如此發達,吹牛有風險,想吹請謹慎
幫渴望名利的小人,酸味十足地在嘲笑一個不看重名利的人,笑死人了。
高曉松如果是個看重名頭的人,他就會把清華讀完拿到學位,人家就是人性,清華學位都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到哈佛是看到那裡資料多,想做點研究,根本就不是奔著那個研究員的名頭去的,他就不是個紮實搞學問的人,要那個研究院幹什麼?抨擊嘲笑的人不覺得自己愚蠢可笑嗎?
若無所圖,顯擺個啥?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213
作家六六微博評論“西安交大溺亡博士”:你伺候伺候老師,那不是應當的嗎?
17日,@六六在微博轉發了《寒門博士之死》一文,並評論稱,“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腦子裡想什麼?裝個窗簾、買個菜、打掃個衛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俺們跟師,出門拎包抱著被子,鞍前馬後辦入住,洗洗涮涮海生怕師父不滿意。人哪!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所謂學習,不僅僅是課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師,那不是應當的嗎? ”
絕大部分網友都指出一個問題:這位博士已經不是在幫老師幹活,而是被“性騷擾”。
然而,對於網友的指責,@六六竟然還“一本正經”地解釋,“完全不是調侃而是發自內心的感受。正心誠意修身,包括對小事的細緻和主動。一路走來,哪怕是大編劇了,依舊和劇組住90塊的快捷酒店,燒飯給各路工作人員吃,得空就幫著收拾現場。不是只有跟師才卑微。我覺得以乾瑣事為樂趣,才會招來各色人等的親近。做任何行業,情商都是第一位的。”
(在此談情商?怕不是閱讀理解問題就是智商問題了吧……)
無論如何,近來高校老師騷擾學生事件頻頻在網上曝光,暫且不評論調查結果如何,但希望這種狀況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說到底,在師生關係中,學生也算是弱勢一方。而尊師重教、師道尊嚴與傳道受業解惑,本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當然,最後,也不必因為這樣的悲劇發生了,而否定教師或者博士這個群體或是否定師生關係。
不知,各位怎麼看?
回應
說實話,就微信裡這點暴露出來的信息,我想不通一個大男人會因為這點事而自殺,我只能感慨,讀到博士生了還是個巨嬰,太過脆弱了。如果不是,我希望官方有跟詳細的信息披露。
根據完整的報導,這博士自殺是因為學業和出路問題等重大問題,並非是因為這些做家務拎包打雜這些雜事。專業沒“錢途”,農村貧困出身,年紀大。女友也是門當戶對同類窮博士生。所以他把唯一夢想寄託在“赴美國”了。夢想路沒打通,就失去希望自殺了。
六六的意思是男生太脆弱,不是說導師沒有問題,但你是個男人,你還有父母、有對你鍾情的未婚妻,就這麼一死了之,太不負責了。從短信看,兩個人有曖昧關係,可能心裡覺得對不起未婚妻,又不敢反抗女導師的步步緊逼。
人家那麼老舊,但人家是教授;人家那麼浮誇,但人家是作家。別說這個社會缺少大師,自從偶像倒塌之後,我們是連一個做人的楷模都沒有了。後世看今天的社會,不過是一個經濟發達物慾橫流的空虛的時代罷了。
西安交大自殺博士與女導師聊天記錄曝光
半個多月前,西安交通大學的在讀博士生楊寶德被人發現,溺亡在西安灞河中。警方認定,沒有證據表明系刑事案件。
2018.1.17,中青報刊發了《寒門博士之死》一文引發輿論關注。其實早在十天前,此事就在社交媒體上被熱議。溺亡博士楊寶德女友曾在微博上髮長文,聲討其博士生導師周某是釀成此悲劇的罪魁禍首,並貼出二人聊天記錄作證。
女友認為男友的自殺與他的博士生導師周某有很大的關係:“出國無望,學術無果,這直接導致楊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作出了輕生的行為。”
中青報17日文章指出,除了陪吃飯、擋酒以外,楊與導師的聊天記錄顯示,週教授對楊確提及或暗示的要求還包括: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簾等。
1月9日,楊女友在微博發表《還原事情真相,願你天堂安息》一文,貼出楊與導師周某的部分聊天記錄。
二人聊天記錄顯示,楊經常被要求早上去停車場接送她去辦公室,拎包送水;中午給她買飯,陪她吃飯(有時候即使楊已經買好飯在吃也得去),白天陪她逛超市。周某還在對話中叫楊“臭小子”。
.......
相關新聞
涉事博導研究生招生資格被停止
回應
看多了男老師的,偶然來個女老師有點不適應…
就是性騷擾啊,換個性別大家就手無足措了
這有什麼不正常?老師就非要跟學生拉開距離高高在上?不看好他跟他女朋友想撮合另外一位,不是很多親密長輩喜歡嘮叨的麼?還有衣服搭配什麼的。真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猥瑣的人要去惡意去揣測。
這正常?這都是什麼價值觀?
這聊天記錄不是很正常麼,哪裡不同了?有啥蹊蹺?
我沒覺得不正常,大學導師和學生之間就是這樣的,男導師和男學生之間更隨便,喝多了之後都是論哥們的,只有那些思想骯髒的人才會把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想像的齷齪。其實大學研究生和博士生就是導師的僱員。這其實和郭德綱所說的相聲界是一樣的,三年學徒,兩年效力。其實只是乾些雜活還是不錯的呢,有些導師會把學生的論文署自己的名字發表.
的確是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自己父母吩咐做點事情就這樣,那到了社會上怎麼面對,那不知道要死多少次啦
你腦子進尿了吧,這種導師是實足的畜生!心靈扭曲變態!
此人層次太低!師傅和導師不一樣知道不?導師是學術引領,師傅就是教你學一門技能以後可以不餓死!學術引領是要在某一領域有創新的研究成果或技能,而不是生活瑣碎小事!
家長雇人替孩子寫作業 日本「寫手」氾濫2017-12-15 聯合報
日經中文網報導,寫手代替孩子寫作業和做研究的現象在日本氾濫。家長的想法是「把作業交給別人,從而讓孩子專心應對考試」,學校則回應「無法識別出自寫手」、「這樣做對孩子並不好」,感到很棘手。日本文部科學省也意識到專門寫手的存在,但很難插手。
11月上旬,在東京都西東京市的一間公寓裡,一家名為Otasuke Melon的寫手公司收到一封委託撰寫讀後感的郵件,委託人是一個小學五年級女生的母親,她是這裡的常客,從女兒2年級就開始委託代寫。
25歲女性寫手透過郵件問了一些問題,比如「這次讀完書後有何感想」等,然後寫出讀後感。她説:「會根據學生上課時的發言和性格撰寫,以免老師察覺有異。」
這名女性從2012年起代寫作業,2016年接到約100人的委託,其中有一半是「回頭客」,2017年暑假接到約50個人的約150份委託,包括做自由研究和寫作文等。這些委託根據科目和內容,由4名研究生分工完成。
費用方面,製作交通安全海報1份1萬5000日圓(約台幣4000元),代寫作文每400字3000日圓(約台幣800元)。她的本職是自由作家,2017年暑假通過代寫作業獲得40萬日圓(約台幣10萬6000元)的副業收入。
她透露,委託者很多都是「孩子因中學考試和暑假短期留學無暇完成作業」的家長,也有學生上網得知有代寫作業的寫手,瞞著周圍人悄悄進行委託。她說:「為避免糾紛,一定會和家長聯絡。」
目前網上有很多提供這種代寫作業服務的網站,還出現了將寫手們匯總起來進行比較的網站,介紹了服務的年級和費用。
教師對代寫現象的氾濫感到很棘手。神奈川縣一所公立小學的20多歲女教師憤怒地說:「作業原本是為了提高兒童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由成年人代寫會奪走孩子成長的機會,也難以培養耐心。」
不過,代寫的作業很難識別。她說:「雖然有時認為一定是成年人代寫的,但沒有可靠證據。又不能逼問學生,只能在辦公室説『那個孩子有點可疑』。」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一華裔教授被捕被控涉欺詐美政府資金
美媒2017.9.27報導稱,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生物系統工程學教授張以恆上星期三因涉嫌欺詐美國政府資金被逮捕,法官昨天晚上在維吉尼亞州西區聯邦法院召開的保釋聽證會上裁定他有潛逃可能,拒絕將他保釋。
調查此案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在證詞中指出,張以恆和兩名研究員朱之光、尤淳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和校方提交不實聲明,於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申請並領取了五項總金額超過11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其中包括為已經在中國完成的研究項目申請聯邦研究資金。此外,張以恆未按照規定,將得到的資金中的30%交給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方表示僅收到張以恆約18%的款項。
調查顯示張以恆涉嫌為欺詐主使者,他被控有電信欺詐、謊報費用和不實陳述等多項罪名,聯邦法院指他“損害了美國政府的創新發展計劃“。此外,調查人員表示,張以恆還有兩項研究資金的獲取可能違反聯邦法律,目前正在調查中。
46歲的張以恆出生於中國湖北,2005年起受僱於維吉尼亞理工大學,2011年成為美國公民。他也是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
張以恆的律師思科特·奧斯丁表示,被告否認自己涉及任何不法行為,並將對有關指控提出反駁。
虛假學校如何炮製而成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購買虛假學校的學位證書手續簡單,只需選擇想要的專業,把簡歷和費用交齊,短時間內,假文憑就到手了,那麼,這些虛假學校又是如何炮製而成的呢?
“巴克利大學”(近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納大學”(近似哥倫比亞大學)、“林肯山大學”(近似林肯大學)等學校,乍一看給人一種常春藤名校的即視感,實際上都是虛假大學。
購買這些學校的學位證書,過程非常簡單,通過網絡搜索假學校的網站,再打一通電話。只需選擇你想要的專業,把簡歷和費用交齊,幾星期後證書就到手了。
類似的學校還有很多,而炮製這些虛假學校的竟是一家位於巴基斯坦的名為axact的公司。
這家公司自稱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軟件出口商,實際上經營著全球最大的“文憑造假工廠”,擁有370多個精心製作的仿真在線高中、大學和語言學校網站。
這些網站乍一看很像正規學校的網站,但稍加對比分析,就會發現很多內容雷同重複,換湯不換藥。
據《紐約時報》報導,高中畢業證書售價約為350美元(約合人民幣2300元),博士學位售價則在4000美元以上(約合人民幣2.6萬元)。
Axact目前僱用了2000多名員工,通過向世界各地兜售假文憑,每年非法獲利高達千萬美元。
回應
公知大V噴子:一定是假新闻,民主的美国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骗子
国外也不太平
敢負責任地說,中國現在的學位有大半是假冒的!
那是你
中国的海龟有多少是拿的这类学历呢?阿哈哈哈
博士從專業水平很容易看出來啊,假的怎麼在圈子混攤手
假學位黑色產業鏈曝光:這100多所學校的博士是假的2017.9.25央視財經
近日,加拿大廣播公司發布一則調查性報導,曝光了北美100多所虛假學校和認證機構,只需一通電話,他們就能弄到一張博士文憑。
網購文憑任職律所騙取律師信任
伊納亞特·卡薩姆,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五年前,卡薩姆從網上買到了兩所美國大學的藝術類本科學位證書和法學本科學位證書,這是兩所完全不存在的虛假大學。
憑藉這些假學位證、假成績單,卡薩姆成功騙取了華人律師丹尼斯.楊的信任。於是,楊律師聘請卡薩姆幫自己管理在多倫多的新律所。而直到記者前去採訪時,他才發現卡薩姆的文憑是假的。
前聯邦調查局探員艾倫·埃澤爾,過去曾花費40年時間調查提供假文憑的虛假學校,參與撰寫了《文憑工廠: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售出上百萬假文憑》一書。據他估計,每年從美國正規學校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約為4萬至4萬5千人,而從文憑工廠購買獲得假博士學位的則超過五萬人,換句話說,美國每年出現的新博士中有一半多是假的。
偽造學歷從業“專業人士”露馬腳
接下來繼續跟隨記者的鏡頭,來看看這些拿著偽造學歷的冒牌“專業人士”的底細。
政治家、藥劑師、工程師,幾乎所有行業都有冒牌的“專業人士”。
為了了解這些冒牌“專業人士”的底細,加拿大廣播公司記者偽裝成需要解決情感問題的一對夫妻,來到心理諮詢所與阿爾佛雷德·奧喬見面。
奧喬說他曾經在尼日利亞和美國接受過教育。他的簡介裡顯示,他曾獲得美國“阿什利大學”心理諮詢碩士學位。記者事前已經知道,奧喬的學位證書是偽造的,但想看看他是不是有真本事。
諮詢中,記者發現奧喬在處理情感糾紛問題時只是在不停用抽象的比喻手法做心理疏導。
在加拿大韋仕敦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博士看來,這種疏導方式顯得很不專業。
了解了奧喬的真實能力,記者帶著“為什麼要偽造學歷”的疑惑再次來到諮詢所。面對記者接連不斷的提問,奧喬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緊張得開始冒汗。
當記者拿著攝像機再一次到諮詢所找奧喬,希望他對假文憑一事作出解釋時,奧喬沒有做出任何解釋,開車離開了諮詢所。
記者再次聯繫上奧喬時,他表示已經刪除了自己的網絡簡介,並且不再接待新顧客。
美國一社區大學學生帶著“巨型”小抄參加了期末考試…
據《每日郵報》2017.9.22報導,Reb Beatty是阿倫德爾社區大學的一名大學助理教授,他負責的會計課程近日舉行了一場期末考試。
美國的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是美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兩年制的初級高等教育。它提供二年大學一般課程教育,學校會頒發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你可以轉到四年制大學或學院繼續唸書,許多學分都是大學承認的。
按照慣例,他允許學生在考試時帶上一張3*5大小的筆記。大部分學生“心領神會”地帶了3*5英寸的筆記。
然而,卻有一名學生帶來了一張可以鋪滿一整張桌子的3*5英尺筆記……
Beatty在自己的社交網站Instagram上無奈地寫道:“顯然我沒有規定筆記尺寸大小的單位是英寸。所以,是的,這是允許範圍內的。做地好,這算給我上了一課。”
這張照片被上傳至社交網絡後,受到了極大的反響。一些網民甚至表示,這名學生的智慧超過了這位教授。
“顯然,他是這是班裡最聰明的學生。”
“我真的挺想要這個學生來應聘我們公司的”
回應
這若發生在中國人身上,媒體就是一股腦的嘲笑與批判:不守規則,沒有誠信,鑽漏洞……甚至能上升到對中國國民性的批判。這發生在國外,媒體的報導就成了“發現細節的慧眼”、“重要的品質”、“最聰明的學生”……
社區學校,啥都是正常的。美國的社區教育和公立高中一樣被毀掉了~~~大家散了吧
中國工程院:院士五類行為喪失科學道德,應撤銷院士稱號
2017.9.14,中國工程院網站公佈了今年4月修訂後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處理辦法》。該《辦法》規定了院士違背科學的幾種道德行為,並列出了給予告誡談話、學部通報、全院通報、勸其放棄院士稱號、撤銷院士稱號等幾種處理辦法。其中規定,當院士的個人行為涉及喪失科學道德、背離院士標準時,應撤銷其院士稱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修改後版本:
第四條 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是指:違反客觀、求實、誠信等科研準則的行為;有損院士聲譽和形象,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的行為;科技活動中的其他不端行為。主要包括:謊報發現或發明;編造數據,弄虛作假;剽竊、抄襲他人科技成果,侵犯知識產權;故意誇大個人科技成績,掩蓋或貶低合作者的作用;牽頭或參與偽科學活動等。
....
實際上,在過去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包括美國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實驗室、哈佛大學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所等單位聲稱合成“金屬氫”的報導已有6次之多。然而,尤金·格列戈良茨認為,“氫的金屬化問題從來就沒有真正解決,仍需要等待將來完成”。
回應
哼!樣品已經不見了!你們不准質疑!
韓雨春,快和別人學學
公知大V噴子我全對,你全錯,你錯是因為沒看懂我說話
不是消失了嗎?不能重複還叫做成功?
為什麼一定要挖美國這個金屬氫的新聞呢?因為這個新聞是美國搞出來的政治新聞。
今年1月,中國成功合成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佔領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國際制高點。這種化合物含有全氮陰離子(N5-)。由此製造的炸藥的能量可達TNT3倍以上,具備高密度、高能量、爆轟產物清潔無污染(爆炸產物為氮氣,無污染)、穩定安全等特點。可以直接推動超高含能材料的快速進步,相關材料的研製成功有望在炸藥、發射藥和推進劑領域產生驚人的發展。緊接著,隔了幾天,美國這個早在去年10月就發表過一次、並被質疑過的製造金屬氫的新聞就被重新發表並報導了,和中國這個新聞爭風頭。有些網站直接製作了“中國的'N2'與美國的金屬氫哪個更厲害”的新聞。
然而又過了不久,當圍觀金屬氫的風頭過去以後,美國人說他們制出來的金屬氫不見了……這個事兒,很有意思。中美之間已經展開了全方位的競爭。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9_05_425827.shtml
中科院團隊質疑哈佛發現金屬氫哈佛教授回應:對方誤讀信息
據法制晚報2017.9.5報導,今年初,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文,聲稱在高壓下發現了金屬氫,轟動科學界。而在此之前,世界上還從未出現金屬氫的樣品。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兩科研團隊針對今年初哈佛大學稱高壓下發現金屬氫的科研成果發表了不同看法,即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並未獲得氫金屬化的證據。相關科研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
據報導,來自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所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的兩位“外專千人計劃”專家尤金·格列戈良茨和亞歷山大·岡察洛夫領導的團隊各自用充足的實驗事實和比較研究認為,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文章中的壓力標定、金屬化證據和所揭示的金屬氫特徵等“均經不起推敲,難以自圓其說”;固體所科研人員利用同樣的實驗條件和壓力標定方法所校準的實際壓力只是哈佛大學科研人員聲稱壓力的一半,並且在此壓力下,前人所得出的實驗結果都沒有發現氫金屬相的存在。
據介紹,關於超高壓的實現和測量一直是超高壓實驗中並存的兩個關鍵問題,尤金·格列戈良茨帶領的團隊在過去5年間進行了上百次超高壓實驗,在與哈佛大學相同尺寸檯面的金剛石壓力裝置下,有30次做到了300萬倍標準,而這已經是最高值,不可能達到哈佛研究團隊所說的近500萬倍標準大氣壓力。
此外,對哈佛發表成果中氫的“金屬化”的重要證據之一——展示樣品具有強烈反射的金屬光澤,尤金·格列戈良茨與合作者通過對比研究發現,哈佛大學的工作可能在較低壓力下就已失去氫樣品,因為隨著壓力的增加,樣品腔會不斷縮小,氫樣品會不斷擴散至金剛石和封載樣品的金屬墊片中。“這導致哈佛團隊未能提供氫存在的譜學證據,也使展現出來的樣品金屬光澤跟周圍的墊片光澤沒有區別。”
不僅如此,亞歷山大·岡察洛夫與合作者重新檢驗比較哈佛團隊聲稱的金屬化的反射率數據後表示,該光學特徵結果並不是來自於氫樣品本身,“由於哈佛大學研究者未能提供氫從氣態連續演化到原子金屬態的詳細過程和路徑,因而他們的觀察結果與氫性質的轉化沒有必然聯繫”。
科研人員之困:經費成了火藥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不敢接
長久以來,國家為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確立科學家主題地位,保證激勵科學家的利益,一直在出台各種政策。但是同時,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中的犯罪指控和審判卻也不絕於耳。
對此,財經網於2017.8.15發表文章《科研人員之困:經費成了火藥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不敢接》,探究了科研人員的困境。
財經網認為,國內科研轉化率不足,許多科技成果實用價值有限,老師不願意接項目,但是同時,很多高校在評職稱的時候,條件之一就是主持過國家級科研課題,很多老師又不得不接。
另外,科研經費按照審計的要求規定過死,不利於科研的執行。而老師們在“靈活使用”經費時往往觸犯了法律,最後“出事”,鋃鐺入獄。
以下為文章原文:
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需要確立科學家的主體地位,在經費使用等方面給他們更大空間,同時明確知識產權權益規則,給予科學家們合法、足額的激勵。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國務院至少發布了五份文件,力圖推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和科技成果轉化。最近的一份,是7月27日發布的《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但在同一時間段裡,關於科研人員在科研及成果轉化中涉嫌犯罪的指控和審判,卻不絕於耳。
......
回應
我就是做項目申報的,雖然不是院校是科技企業,結題也是我們做,每次經費審查確實很麻煩,因為上頭規定得很死,但是實際操作中經費的使用情況其實是相對計劃比較靈活的,往往是a類用不了規定的那麼多然後b類又超了,但實際上總額依然在預算內。
我待過的家族外企,你生產研發哪怕買個螺絲釘都要通過採購,還每年總部派人審計好幾次,出現了計劃外的還要報國外總部批准,誰敢說什麼?實際工作裡誰沒點難處?還是國家的錢好啊,吃著肉還可以罵廚子。
企業跟科研人員是合同關係,給多少錢可以商量,按合同辦事,按合同拿錢,兩不相欠。國家級課題一般不允許項目組成員拿勞務費,而且買什麼東西都得走採購,有時候報賬比做課題本身還要費勁,所以很多科研人員願意接企業課題也不願意接國家課題。如果國家課題沒人願意做——那些以為國家的錢好拿的人又沒本事做——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課題誰來解決?這才是這篇文章的意思。
在校大學生拿了獎學金請室友吃飯,這其實是件很正常、平常的小事,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問題。像十多年前筆者上大學那會,拿了獎學金的室友基本上會主動提出請客吃飯。
拿了獎學金的同學,要不要拿出一部分錢請同學、請室友吃飯,這是他們的權利和個人選擇,這一點沒什麼可爭議的。拿了獎學金的同學主動請客吃飯,這是客氣、是人情、是情誼。但是,即便他們當起一毛不拔的 “鐵公雞”,留著用於生活、學習支出,拒不請客吃飯,這也無可厚非,誰也不能強迫他們必須請客吃飯。因為大學生拿獎學金,完全是憑藉個人的本事和能力,是刻苦學習的結果和所得,而不是靠其他同學的幫助。更何況,有些拿獎學金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學費靠銀行貸款,生活費靠勤工儉學、獎學金、助學金,他們手中的每一分錢都得用在刀刃上。否則,可能要吃一個月的方便麵。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一些沒有拿獎學金的同學,用道德綁架的方式逼迫那些拿了獎學金同學請客吃飯,如果拿獎學金的同學不請客吃飯,或者請客吃飯的標準不夠高,沒有拿獎學金的同學就給他們貼 “摳門”“小氣”之類的標籤,甚至對其實施冷暴力、疏遠他、隔離他。拿獎學金請客吃飯儼然成了一種必須履行的義務,這就太荒唐,徹底庸俗了本應是純潔的同學關係。這實質上讓拿獎學金請客吃飯完全變味,失去了人情味,也讓很多拿獎學金的同學不樂意,影響了室友關係和大學校園裡正常的人際交往。
淨化校園風氣,純潔同學情誼,對大學生拿獎學金、助學金請客吃飯這股歪風邪氣確實有必要進行必要的遏制,不能放縱。但在路勁選擇上,應當盡可能選擇疏導的方式,引導大學生理性看待拿獎學金請客吃飯這件事,引導大學生不要用道德綁架的方式逼迫拿了獎學金的同學請客吃飯。對那些經濟條件許可的同學,拿獎學金請客吃飯,不應鼓勵,也不該反對。只有在引導方式毫無效果的情況下,才可以考慮以校規方式硬性規定獎學金、助學金的用途,禁止大學生拿獎學金、助學金請客吃飯,並配套處罰機制,比如剝奪吃請雙方領取獎學金、助學金的資格等,逼得沒有拿獎學金的同學不好意思逼迫拿了獎學金的同學請客吃飯。
謝師宴-維基百科
謝師宴起源自西周時期尊老敬長的「鄉飲酒禮」,目的是要人們領悟尊老敬長的概念。《禮記‧鄉飲酒義》記:「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意思是人們懂得尊長養老的道理,就能形成良好的風教。社會有了良好的風教,國家社會就安定了。
這個宴會並非專為老師而設,但從此而生宴請長輩之概念。
今日謝師宴
現在中學生和大學生畢業時也會有謝師宴,但除了傳統上「謝師」的意義外,還增添了同學臨別時聚會的意義,因此常稱為畢業聚餐。受美式畢業晚會的文化影響,參加的師生都會悉心打扮,希望有美好的回憶,多在酒樓或酒店宴會廳舉行。除了吃飯之外,還有遊戲、表演等節目。
爭議
謝師宴一般都在大型酒店舉行。無論選擇出席與否,所有畢業生皆需繳付租場、玩樂等費用,又不明文地規定必須盛裝出席,對一些家庭環境較差的學生而言,可能無法負擔。謝師宴扭曲師生的關係,令人以為謝師只是靠物質便夠表達,因此認為不必要用這樣方式。而且參加謝師宴的學生大多是入世未深的青年,此等活動錯誤灌輸他們奢侈的觀念,被喻為「一群小孩子在裝成年人」。有些學生會因為與其他同學和老師關係惡劣,而拒絕出席。但也有認為謝師宴是一種留下美好回憶的活動,也提供了讓學生歡聚的場合,因此有其意義。
道德綁架讓拿獎學金請客變味2017-07-11
大二快要過去的時候,在廣西某高校就讀的王斌獲得了一家單位贊助的校級三等獎學金,但為數不多的獎學金卻要面臨 “挨宰”的命運,王斌有些鬱悶。隨著獎學金的下發,學院裡似乎刮起了一陣“請客風”,微信朋友圈裡每天都有人曬飯桌上的合影,拿了獎學金的那個人往往被擠在中間的位置,尷尬地笑著。(7 月7 日《中國青年報》)
將聖潔的師生情誼現實化、勢利化、庸俗化,也是現在一些地方的一種流行風。教師節,要送禮。逢年過節,要隨禮。和老師拉近關係,要請客更要送禮。想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關照一點,不管是老師開設的補習班、小食堂、小公寓、小賣部,都要熱情支持,心甘情願的被宰被坑,更是時下一些地方師生關係 “鐵”的“法寶”。
謝師宴變謝生宴? 大學生這樣約、教授好無奈2017-05-10
畢業季將至,有些學生開始著手準備謝師宴。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感嘆,不知今年學生們,是否又會約好自己方便的時間,再「通知」老師們出席,呼籲家長除重視孩子的升學就業,也應教導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劉宏恩8日於臉書表示,近日請一群學生吃飯,跟他們說,以前都是帶學長姐去OO餐廳吃,不料,幾天後,負責聯繫的同學告訴他,「老師我們討論好了,我們想要吃的是另一家XX餐廳。(別懷疑,XX當然是比OO貴)」。
劉宏恩指出,類似的事經常於大學內上演,像是謝師宴的季節快到了,不知是不是又有許多學校發生,「學生們自己約好了他們方便的時間,然後『通知』老師們那天出席,而且所謂的謝師宴學生沒有準備任何節目,唯一的餘興節目就是由老師們輪流上台唱歌娛樂他們、還有由老師們出錢買禮物給他們摸彩」,他大嘆,「好一個『謝師』宴」。
劉宏恩自嘲,大部份的大學老師頂多嘆口氣,但他總是「機車地」跟學生講,「你們這樣子不對」;他無奈地說,「其實我也覺得很累了,因為這應該是你們的爸媽從小應該告訴你們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呼籲家長「不要忘記除了升學就業,你的孩子還有其他應該學會應該重視的事」。
他的臉友也在底下留言,表示「我也經常納悶,這些道理,為何會一路漏網,到大學要畢業了,還如此天真」;還有人直言,「這應該不是『謝師宴』,更名為『謝生宴』!」也有驚呼,「這真是高教危機...」。
被綁架的“謝師宴”讓師道毫無尊嚴 2017-07-08 朱少華
小朱自稱是深圳實驗承翰學校的學生,她說,上月底考完中考後,她所在的 903班班級群裡,有人發出了一條消息,倡議家長們舉辦一場隆重的謝師宴。為什麼說它隆重呢?因為謝師宴的價格高得嚇人:每位學生要交一千二百元。小朱仝學提供的短信截圖顯示,這場謝師宴的預算中,不僅有聚餐的費用,還包括老師的禮物、感謝牌匾,以及場地佈置費等,加起來一共有三萬七千多元。面對這麼高的費用,部分家長雖然有些猶豫,但是組織者卻非常積極。(據7月8日深圳電視台)
對於那些家境富裕的學生和家長們來說,1200元錢不過是小菜一碟。但對於更多的家境狀況一般甚至生活困難的群體來說,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中考畢業,正想鬆一口氣的時候,現在又冒出來天價“謝師宴”,這場宴會裡可就有點五味雜陳了。也許正因如此,倡議舉辦“謝師宴”的通知一發出,就有部分家長顯得“猶豫”。而且儘管“謝師宴”的組織者再三徵求意見,強調了“以自願為主”。全班43名同學,只有35位報名,仍然有8位同學不願“捧場”。雖然比例很小,但也有近五分之一。而這近五分之一的比例有說明什麼呢?
還有一點。這個學校口口聲聲表示,校方並不知情,老師也是明確反對的,似乎這一切都是部分家長或 “家委會”的所為,與學校和老師沒有半點關係。這樣的解釋顯然是蒼白的(楨:?) 。事實上,一個宴會的舉行從來就不是一廂情願可以辦到的。如果學校規定明確,態度堅決。老師們更不會半推半就,這樣的“謝師宴”怎麼可能舉辦?組織者雖然提出“自願為主”?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以行動起來,學校和老師的態度又很曖昧,你讓那些“猶豫”的學生和家長怎麼還能“不自願”?而實際上這個所謂的“自願為主”,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情況就在那裡擺著,讓這些學生和家長們“不自願也自願了”。
“謝師宴”顧名思義,重要的就在於一個“謝”字。而“謝”字更是一種心意的表達。古時候學生告別老是進行的是拜謝,行使的一種大禮。而現代“拜謝”形式就更加多樣了。鞠個躬是謝,寫封信是謝,就是一句話不說,用今後更優異的成績來體現,同樣是一種謝。這些謝師的方式雖然“廉價”,卻意重如山,更是高尚無比。而現在所有這一切竟然轉成一頓吃喝了,為了吃喝,更有一種“強人所謝”的味道,如此的“謝師宴”更像是在勒索,也是對某些學生和家長的“臨別一刀” ,不僅沒有半點謝意,也辱沒了作為一個學校一個師長最起碼的師道尊嚴。
台籍博士在大陸求職,是否具備獨特優勢呢?受訪的老師們都認為,想找到好工作,還是實力見真章,也就是自己發表的學術論文夠不夠「硬」。不過,也不能排除一些政策因素的影響。
位在武漢的湖北經濟學院裡就有30多名台籍教師,據了解,湖北省台灣事務辦事處對此給予支持,而且校方考慮台籍老師發表的期刊種類差異,還制定了符合台籍老師需求的升等辦法。
王振源說,有些學校會把「境外師資」的人數列為學校評量指標,台灣籍教師也算是境外師資,且可能比請歐美外師要更為「划算」,彼此又容易溝通,所以受到一些地方學校的歡迎。
王振源2009年畢業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至今已在大陸教書7年。他認為,台灣博士在大陸,能進入排名最前列的一流學校教書者越來越少,因為同時要跟眾多從海外歸國的博士競爭。
在湖北經濟學院任職的劉其享則認為,台灣博士教育仍具有一定水準,能跟國際接軌,這也是校方看上他們的原因。
劉其享在中央大學產經所博士班畢業,他發現台灣就業環境太困難,自己只能找到比較後段的私立大學教職,他擔心進去後除了升等壓力,要上的課也很多,還得擔負招生業務,不能真正做自己喜歡的研究。
在湖北教書一年半,雖然學生「太過乖巧」令他意外,但他認為學生可以透過教育改變,目前他有自己的時間做研究,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意。
如果台灣有好的教職機會,願意回去嗎?劉其享說,如果是隔了很多年以後才有好機會,他已經在大陸建立起人脈和資源,可能就不回去了。
大陸教授薪資差異大 台籍老師說分明2017-07-02 中央社
大學教職僧多粥少,越來越多台灣新科博士前往中國大陸尋找教職。然而,大陸大學教師的薪資彈性,合約種類、工作內容和學校獲得的補助資源都差異極大,覓職前應先打聽清楚。
一名上海復旦大學教授5月時在網路上貼出他的5月薪資單,引起大陸網友熱烈討論。薪資單顯示:這名教授的稅前應發薪資為人民幣1萬5335元(約新台幣6萬7474元),扣除各種公積金、失業金、醫療金、費用及1578元的教師公寓費用後,他實際到手的金額只有8200多元。
這樣不算令人驚豔的數字,可能才是多數教授的薪資真相。但也因此,有些人覺得在大陸當教授地位並不特別高,教出來的學生可能薪資很快就超越自己了。
來自台灣、目前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教的王振源說,一名副教授的基本年薪可能約12萬元,若加上各種不同的工作任務,譬如:上課時薪、超時費用、企業管理碩士班(MBA)教學、在辦公室的坐班費、論文指導費等,年薪則有20多萬元,但是非常忙碌。
他強調,不同學校、甚至不同學院的老師收入就有差距,彈性很大。不像台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薪資等級是公開的,額外增加收入的管道有限,通常就是接國科會計畫。
除了編制內大學教師的待遇,備受外界討論的是更吸引人的「青年千人計劃」,提供年薪約35萬到55萬元(從助理教授到教授不等),外加180萬元一次性住房補貼。簽約期限6年,期間要求一定的學術發表量,能獲選的,也通常是已經有不錯學術成績的學者。
更有些學校徵求老師時採「一人一議」方式,提供優渥薪資福利,但通常有一定簽約年限。
好待遇自然不會白白給,老師要有好的研究成績,或者有非常繁雜多元的任務才能得到相應薪水,否則,期限一到就再見。
在教學的挑戰方面,有些學校會由校務人員或專門聘請退休教師隨機到課堂上點名或「聽課」,作為老師的年度績效或升等考核,不少老師對此覺得頗有壓力。有受訪者透露,被打「C」等級的還會影響校方對該學院的撥款。
王振源在MBA教書,更容易感受到大陸社會浮躁的一面,這些在職生希望學一些能立即在職場上派上用場的東西,並直接表達出對老師教學內容的好惡。老師能否在這種情況下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個問題。
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網站顯示,神經生物學系現已被細胞生物學系兼併。據系內教師透露,這個擁有先進的實驗儀器,建立了成熟的分子以及細胞生物學與動物行為學研究技術平台的實驗室,內部的儀器設備和實驗空間在不久的未來將被重新分配。(文中張述、劉立梅、李琳及徐路均為化名)
回應
為了報銷一些程序繁瑣而又合理必要的費用,以及在經費未分期到賬時維持實驗室運轉”這一點就確實是體制的鍋了,甩都甩不掉。好多項目8-9月份申報,10月批下來,12月撥付第一年的經費,然後就要趕緊花完,花不完第二年就收回,所以很多實驗室就以試劑耗材的名義大量存到試劑耗材供貨商那裡,這筆錢怎麼花都可以了。好在去年國務院發文,經費可以滾動到下一年,比以前好了很多。
說是體制問題,哪裡有問題提出來嘛,拿出具體的改進方法來啊,像這種鑽了空子,事發了推給體制,制再不健全,如果自己有基本道德,有底線,也不會把公家的錢、集體的錢、別人的錢,揣自己兜里吧?
個人感覺科研項目最大的問題還是驗收時候水分太大,應該寬進嚴出,取消缺乏科研能力的人的項目申報資格。能完成項目目標的課題,經費花費不用管就行了,人家能省錢是人家的事,只要花了那些錢能辦成事就可以了。
科研經費是國家撥給項目的費用,至於如何使用,應該是項目負責人支配,只要按項目的成果確定是否完成目標任務。項目組不會有一個專業的法律團隊全程支持,相反發放和審批該項目經費的反而有一大波專家支持,卻一直疏於日常管理,所以,專家型的研究人員出現這樣的問題,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或者應該免於這樣的起訴。
真正在做科研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這位教授為了實驗室的科研工作,自行墊付的100萬由於體制的程序問題無法報銷,該怎麼辦?難道科研工作者就必須安貧?很多高層次人才外流,也是無奈之舉。
客觀說,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確實比較僵化,一刀切。課題千差萬別,一些規定確實很難普適。
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7_05_11_407740.shtml
1999年開始,山東大學醫學院正式開設神經生物學課程。2006年10月,神經生物學的教學任務開始由神經生物學研究所承擔,“這是目前山東省內高校開設的唯一一門神經生物學課程”。後來,系裡一度有包括陳哲宇在內的10名教師和博士後工作人員。
據陳哲宇的二審辯護律師和家屬透露,出事之前,陳除了擁有“長江學者”“泰山學者”的稱號,還是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他也曾在各種科研大賽中獲獎。據律師和家屬提供的資料,陳哲宇曾榮獲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美國NARSAD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山東省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獎獲得者、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事發前的3年間,神經生物學系共在《Science》《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國際知名SCI期刊上發表了科研論文近30篇,合計影響因子100餘分。
“山大神經生物學學科在陳哲宇的帶領下,經過10多年努力,已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排名前1%,研究成果在《科學》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同時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周澤說。
此外,陳哲宇也作為國內著名的神經科學專家,承擔著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2015年11月,被採取強制措施後,陳哲宇承擔的科研項目中斷。作為山大神經生物學科僅有的一名博導,事發後,陳哲宇所有的博士生、碩士生被迫轉了導師和專業,重修缺少的課時。
實驗室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也從之前的8至10名降到了1至2名。處在上訴階段,目前張述和劉立梅還暫時在系所裡承擔之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曾有近30名學生的神經生物學系,現在只剩下7人,其中5人今年6月畢業。
研究人員稱,為了以更低價格拿到試劑,同時賺取一點兒利潤,陳哲宇決定與另3名實驗室的同事——時任山大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副主任的張述、神經生物學系副教授劉立梅以及實驗師李琳——也是這個學系最初的研究力量,共同成立了湖星公司。陳哲宇實際控股52%,另外3人各持股16%。
按照李琳當時的調研,通過這家註冊資本50萬元的公司,試劑購買的價格比進價高出百分之三十左右。2015年2月,湖星公司註銷。研究人員解釋,因為該試劑2014年年底價格下降,他們無需再以公司的名義購買,負責打理公司的李琳也提出“無暇照看”。
這家公司引起了麻煩。2015年10月,因涉嫌貪污罪,陳哲宇被刑拘。2016年12月8日,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一審認定,陳哲宇等4人套取科研經費用於個人註冊成立湖星公司,後又將50萬元註冊資金私分並佔為己有。其中,陳哲宇拿走了30萬元。
判決書認定,依照銀行走賬的流水,50萬元註冊資金來自陳哲宇2011年長江學者學科建設經費及另兩個科研課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聯繫到山大科研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欒維東,他表示,科研項目的認定需要評估教師的能力及精力,比較公平。但他同時承認,國家發放的科研經費實際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很多項目經費發放都比課題下來晚。比如正常應該年初下發,最後九十月才到位,按照管理要求,這些錢年底又必須花完,否則就收回。
陳哲宇的一審、二審辯護律師均認為,不能割裂地看待陳哲宇墊資和分配科研經費兩個事件。
“神經生物學實驗室是山大的,陳哲宇本來沒有義務去墊支,但由於科研需要,他墊支是事實。在實驗室發展起來後,科研經費充足的情況下,雖然方式不當,但實際上是拿回自己的投入,沒有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也沒有給公共財產造成損失。”他們表示。
導師被抓後學生被迫轉專業
出事後,山東大學神經生物學系的官網撤掉了陳哲宇、李琳的名字,即使他們是系裡最初的科研力量。
該系官網顯示,現代神經科學是20世紀中葉才形成的一門新興科學,近10年來,神經科學已受到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得到迅速發展。
山東大學一長江學者分掉50万科研經費被判貪污本人稱是體制問題
據中國青年報2017.5.10報導,擁有長江學者、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山大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主任等多個頭銜,陳哲宇卻被50萬元“絆倒”了。2016年年底,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他及3名同事犯貪污罪,陳獲刑4年、被處罰金25萬元。
按照陳哲宇的說法,為了報銷一些程序繁瑣而又合理必要的費用,以及在經費未分期到賬時維持實驗室運轉,他和同事通過虛開發票的方式陸續套出400萬元的課題經費設立“小金庫”,後來,根據科研貢獻多少分掉了“小金庫”中的50萬元,這成為他們被指控貪污的源頭。
50萬元全部來自科研經費,還是有部分是被混用的員工個人存款、原公司盈利?陳哲宇及其辯護人主張後者。並且,在他們看來,學校還有數百萬元陳哲宇應得的收入、為實驗室建設先行墊付的資金未支付給他,這部分金額抵扣之後,貪污事實上無從談起。
被以貪污罪名起訴1年多,陳哲宇始終認為自己的行為違規但沒有犯罪,“這是體制問題”。在他看來,國家支持科研工作的經費不夠匹配,作為科研工作者,自己及團隊的待遇也未得到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審判決的前幾個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從經費預算、開支範圍、勞務費用、橫向課題經費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再之前,山東大學的相關管理規定也經歷了變更。陳哲宇的二審辯護律師、北京澤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認為,對陳的判決應該充分考慮政策走向。
日前,陳哲宇已向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他的一審、二審辯護律師也堅持為其做無罪辯護,遞交了新的辯護意見。這樁備受關注的長江學者貪污案,也是一次對我國科研體制的問診。
被分的50萬元是否全是科研經費?
為什麼要成立公司?按照幾名涉案研究人員的說法,實驗室常年需要使用多種試劑,由於進口限制,2012年,他們從山東經銷商處購買的價格上漲數倍,遠高於全國總代理商,甚至有時會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可總代理商又拒絕向終端用戶直接供貨。
呂同學是山東一所大學2015年的畢業生,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本碩連讀)。呂同學跨界頗多,在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經科學頗有建樹,可惜這次三篇論文被撤稿了。他的論文連累了包括母校在內的多家學術機構和多位有影響力的學者,還有即將畢業的同門博士韓某。
據筆者查證,呂同學在校期間表現良好,堪稱“學霸”。除了論文入選國際刊物,他獲得了校級科技創新獎,並完成了大部頭的新生代農民工調查。一貫的優等生呂同學或許在向我們描繪學術界的前景:浮躁風氣普遍化,學術失範低齡化。
回應
《腫瘤生物學》每年10期,每期刊出100-140篇文章,這是很少見的“高產量”學術期刊,而文章主要來自中國,少量來自亞洲其他國家。每期10-15%的綜述文章,這也是很少見的現象。查看該刊2016年下半年的3-4期,每期背後都有撤稿通知,這也是很少見的。----結論,這個期刊就是為了騙錢。
資本主義利潤至上,這事現在全世界都無解。
這是內行
又看病又科研本身沒有錯,科研成果就是為了看病,但看病時間太長影響身體和科研。再者醫生競爭壓力太大,身邊全是碩士博士在競爭,簡直生無可戀,何況看病科研一起搞。
應該說現在的技術晉級制度缺陷嚴重,在學校老師有時間搞學術研究,寫論文是可以的,但是,在醫院和企業就非常不現實,大量的崗位是職業性的,對你的要求是做好工作,具體工作內容雖然要求很高的技術和知識。現在需要實事求是,採用一種更為符合現實的技術晉級制度,這種晉級制度的基本目標是做好本職工作,作為醫生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解除病人的痛苦,盡可能降低患者和家屬的負擔,大部分醫生不需要進行科研。
職稱制度真是要改了,太注重發論文,不注重實際工作業績。在學校裡面也是,評副教授、教授要論文,這辛辛苦苦上課的,不算;在醫院裡面也是,要晉升職稱,要論文,治了多少病人,挽救了多少生命,也沒多大用;就是弄個普通的工程師,也不是看你參與了多少項目,首要標準還是論文一篇。我們的高校教育也是這樣,個個都想培養成研究型人才,985、211是這樣就不說了,普通一本、二本、三本的,都是一個模式,其實大部分能具備職業工人的素養就行了,又不是所有人都要去搞科研的。還有就是太過於強調英語,以前好多學校都規定沒有英語四級,沒有學位證。說句老實話,很多人畢業了真的是一輩子都用不上英語,這是何苦啊。
http://www.guancha.cn/DengBoZuo/2017_04_26_405405_2.shtml
自然,對學術的追求和對學術民工的需求,讓頂級醫院必須把學術作為重要的人才考核手段。儘管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體制的建立,讓醫學新人不用選擇科研也有條件在高水平醫院學習臨床技能,但是頂級醫院是唯一能夠實現體面醫學夢想的地方,吸引了一茬又一茬的醫學新丁為之傾倒。
學術不端有錯,但挑撥醫患關係就是另一回事了
學術不端行為,錯了就是錯了,沒有任何藉口。據微博博主@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調查,本次遭撤稿的論文,存在幾種情況:1. 內容和投稿均由第三方公司造假。2. 內容真,第三方虛擬了評審專家。3. 內容真,根據雜誌社推薦的第三方專家評審,但恰好那些專家是過去第三方公司虛擬的假專家。這三種情況顯然面臨著不同的問責。
同時,根據論文署名原則,論文工作的主要完成者或第一主筆通常是論文的第一作者。由於學生、博士後等人員的流動性,論文往往署名導師作為通訊作者,通訊作者直接與編輯部溝通改稿事宜。慣例上,為青年學者提供主要學術觀點指導其研究的資深學者充當通訊作者。一篇論文的主要責任人基本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的其他作者根據對論文的貢獻程度不同依次署名。在論文內容為真但被第三方公司所誤的情況下,第一作者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其他作者更為無辜。在責任主體不明的情況下,問責醫生甚至挑撥醫患關係顯然是不對的。
但比起又一輪針對醫生群體的發難,更讓人震驚的是這戲劇性的一幕:
北京協和醫院查證,日前媒體羅列的撤稿論文作者中涉及到的呂某,並非該院醫生,而是從山東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前來做課題的學生。很多研究機構都有這樣“掛單和尚”式的外校研究生,前來做幾個母校完成不了的實驗就走。據媒體報導,山東一所世界一流大學的韓某、呂某團隊的論文涉及了16名作者,影響面很廣。
但據筆者查證,呂某撤稿論文是採用“元分析法”對其他學者統計數據的再分析(所謂元分析法,即對具備特定條件的、同課題的諸多研究結果進行綜合的一類統計方法。也就是用別人論文中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論文的通訊作者係冒名,多位合作者實際是他的分析對象論文的作者,包括韓某在內的合作者表示對“合作”一事或“合作”細節不知情。
不僅是醫生,護士、技師、技術工人晉升職稱也是論文為王。每到職稱季,醫院裡就開始流傳段子:“傳達室秦大爺今年符合晉升標準,他有兩篇文章發表在'中華級'刊物,一篇發在《中華釣魚》,一篇發在《中華象棋》。”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美國的醫生培養體系,讀完八年制臨床醫學課程後可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即MD。MD在日常行醫中是不必考慮科研的。MD畢業再攻讀三年,可獲得Ph.D學位,即理學博士雙學位,既能做科研又能搞臨床。在Ph.D學習期間,博士生僅在暑假返回醫院,平常根本不顧及臨床。
但在中國,醫生必須在臨床和科研間“蠟燭兩頭燒”。顯然,大批醫生既沒有心思做好科研,又不想屈就低職稱,畢竟職稱跟收入、醫療權限掛鉤,畢竟會治病的人當主任總比讓只會寫論文的同事當主任更有利於病人。於是,普遍存在的論文注水、論文造假和龐大的論文發表需求,醞釀出了一個代寫論文的黑色產業鏈。
學術醜聞的背後
由於我國醫學事業起點較低,為了盡快滿足人民需求,建國後形成的醫學培養體系較速成。完成理論學習的醫科畢業生在臨床思路、經驗和能力上幾乎都是一張白紙,需要畢業後在工作中慢慢積累。由於不同醫院臨床思路和水平的差異,同一所學校的畢業生,行醫多年之後臨床能力的差距可謂天壤之別。
進入上世紀90年代,群眾對醫療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此時,必然的解決方案是系統性的提高臨床醫學教育的規範化程度,縮小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水平,手段是延長醫科畢業生在規範程度高的醫院的臨床技能培養時間。
此時又恰逢高校和醫院追求科研與論文,客觀上對科研能力等於臨床能力的錯位推波助瀾。高水平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不單是普通的治病醫生,而應該是醫學科學家、醫學教授、醫療技術的創新者。
但科研這事也是“一將成名萬骨枯”,一位成功醫學家的背後,需要無數人默默奮斗在鼠籠前,還要保證臨床工作的運轉。
我國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例是世界平均的6成,是美國的三分之一;科研投入佔GDP的比例更不能沿用發達國家的標準,雖然校長和院長們盯著的排行榜都是發達國家的,可是研究生的津貼一個月只有二三百元,研二開始就能給醫院值夜班了,因醫德問題被病人投訴一次還得罰一百塊,多好的人才啊!
又看病又科研,醫生承擔的是不是太多了by鄧鉑鋆 醫療行業財務專家
2017.4.21,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施普林格出版社發表撤稿聲明,宣布撤回107篇2012至2015年發表於旗下學術刊物《腫瘤生物學》的論文,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這些論文來自125家中國研究機構,4個國外機構。論文作者多數來自國內各個醫院,涉及524位作者。據媒體整理出的資料,國內多所知名大學和頂級醫院都受了牽連。
醜聞暴露了什麼
這次重大學術失範問題,讓“同行評議造假”進入了公眾視野。通常,學術刊物的編輯相對作者可能學術能力有限。為了確定投稿論文的價值,編輯將論文交由水準公認的內行專家,聽取專家的意見,決定論文發表與否。此次事件是出版社發現一些“審稿專家”的回复時間過,並且意見多為過份褒獎之詞(通常審稿專家要提出完善意見,如補充一些實驗等,有時還要親自重複論文中的實驗,耗時較長),進而發現大量所謂的“專家”竟然是論文投稿公司冒名的槍手。事情發展到這裡,引出了醜聞的另一個關鍵字:論文公司。
論文公司有三種主要業務。
代發表論文。經常跑報稅大廳、車管所、房產大廳的朋友可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辦理要費盡周章才能辦妥的業務,請專業人士代理事半功倍。至於這些中介施展了哪些手段,外人就看不透了。此次施普林格出版社撤稿的107篇論文,統統由中介公司代發表,採用相同的捷徑:虛構一個不存在的審稿專家、或者冒用真實專家的身份,然後再編造出這些所謂審稿專家的郵件地址,供編輯選為審稿人。之後,就是中介公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了。
代做實驗。公司幫助客戶完成他們沒有條件完成的實驗。既然是生意,當然視顧客為上帝,充分滿足顧客實現預期目標的心願;為了利潤,當然實驗能省就省,只要數據編的能夠幫助客戶得出他們預設的結論即可。
代做課題。只要客戶有想法,公司為你編寫標書申請實驗經費,替你完成直到發表的一切工作。假如說第一、二類業務涉及的論文還或多或少凝聚著署名作者的心血,第三類業務就是赤裸裸的買賣了。
代寫論文黑色產業鏈
此次學術醜聞,大批的臨床醫生出現在了公眾視野。醫生除了看病還要科研,這可能脫離了一些人的認識,但這就是行業的現實。
現在醫科生入職大醫院,學歷門檻是博士學位,授予標準是SCI影響因子2-3分甚至更高的論文;門檻高的醫院甚至規定求職者擁有影響因子5分的論文。醫生入職後晉升職稱,必鬚髮表多篇SCI論文,甚至有的醫院規定必鬚髮表在核心刊物。
記者:做的過程中有什麼感覺?
陳女士:沒啥感覺,反正我感覺我一直在睡覺,
這位患者是這家醫院裡第3578位接受海扶手術的人。而早在1988年,當時作為婦產科醫生的王智彪就想用聚焦的超聲波給病人在體內做手術,想把這個聽起來不可能的設想變成現實。通過查詢資料他發現,美國人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就提出了類似的想法,但是當時在世界上還一直無人實現,更不用提用在臨床手術上。
長期以來,在我國,進口的醫療器械數量的市場份額一直都達到70%以上,而高端、大型的醫療設備,更是被進口產品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因此,當1999年中國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器械——“超聲聚焦刀”誕生時,所有看到的醫生都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
王智彪:超聲波診斷的第一例病人不在中國,第一例CT也不是在中國,第一例核磁也不在中國,第一例PET也不在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不在中國,就是手術類,腔鏡都不在中國,但是第一例聚焦超聲手術在中國,而且這個不是一個病人第一例,剛才我說的骨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子宮肌瘤都在中國。
海扶設備賣到22個國家國內市場亟待政策扶持
……….
半小時觀察:
統計顯示,2016年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的前十強均為歐美企業所佔據。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
隨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出台配套措施,對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或重點研發計劃的醫療器械和臨床急需的醫療器械進行優先審批。近年來在多項政策扶持下,在部分領域,國產醫療器械已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在個別領域,國產醫療器械甚至已經國際領先水平。
不過,從海扶刀推廣的經歷,我們也看到,醫保政策成了海扶刀落地最大的障礙。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快審批速度,能夠讓更多的患者更快、更早地享受到新技術給他們帶來的幸福。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4-26/doc-ifyepsec1174089.shtml
中國這一創舉震撼全球:可用超聲波迅速消融腫瘤2017.4.26央視財經頻道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在自然界中,蝙蝠可以利用一種特殊的聲波在黑暗中飛行並捕捉食物。由於這種聲波的頻率超出了人耳聽覺頻率識別的範圍,因而人們把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就叫做超聲波。超聲波可以應用在醫學上,我們經常使用的B超就是利用了超聲波的原理。除了傳統的B超,眼下,隨著科技的進步,超聲波已經可以用於治療腫瘤、癌症等疾病。
中國這一創舉震撼全球!用超聲波消滅腫瘤,已有數千人獲救!
王智彪是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也是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當著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的面,王智彪演示起超聲波聚焦產生的威力。在黃色的球面部分,每一個點都在發出能量較低的超聲波,這些超聲波在一個精確的點聚焦,就產生了3000倍以上的能量。
王智彪把把一塊有機玻璃放在焦點的水面處,短短兩三秒時間就打碎,溫度高得燙手。而在焦點以外的區域,超聲波的劑量則是在安全範圍,記者把手放在水面以下,幾乎沒有任何感覺。
把這樣的超聲聚焦現象應用到醫學上,應用到為人治病上,會有什麼樣的效果?這個問題,王智彪已經思考了29年,實踐了29年。王智彪和團隊的這項發明,先後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也是國產醫療器械行業迄今為止獲得過的最高的科技獎項。
王智彪:你可以看到,當溫度、當能量足夠高的時候,它轉化成溫度,立馬就把那個高溫區域裡面的腫瘤細胞殺死。
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的英文縮寫為HIFU,也常常被稱作海扶。利用聚焦超聲的原理,可以實現穿過人體,不造成損傷,並對體內需要進行手術的部位直接進行消融。
王智彪:那我們可以看到那個白點,它跟周圍的非白點之間邊界很清晰,說明什麼呢?說明它這個熱的釋放、能量的釋放非常的陡峭,就像刀一樣,所以我們俗名也叫海扶刀;傳統的我們看開口子的,一刺就可以見血的,那以後我們過渡到用腔鏡,打三個洞,把那些器械伸到肚子裡面,這也叫做開刀,這叫做腔鏡開刀。那現在到未來,今後體外到體內開刀,就是我們叫聚焦超聲手術。
在“焦點”區形成足夠的強度,達到60℃以上的瞬間高溫,導致目標區域的組織凝固性壞死,壞死組織在體內可逐漸被吸收或變成瘢痕。隔山打牛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已經成為了現實。
…..
翁啟惠涉浩鼎案之後…中研院退出唐獎評選2017-04-06聯合報
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由中研院與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捐助的唐獎教育基金會攜手合辦,二○一三年創辦以來已頒發兩屆八位得主,在國際打出知名度。中研院昨證實,第三屆唐獎將「暫停雙方合作關係」,在學術界投下震撼彈。
昨天出刊的鏡周刊披露此一訊息。「唐獎」是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任內與尹衍樑談成的合作案,如今翁啟惠涉入浩鼎案,與浩鼎大股東尹衍樑關係牽扯不清,嚴重影響中研院聲譽。外傳新任院長廖俊智為挽救中研院聲譽,決定中研院不再合辦第三屆唐獎。
對此,中研院昨發聲明指出,中研院與唐獎基金會並非「終止」合約,而是加訂臨時條款,暫停雙方合作關係,由唐獎基金會自行試辦第三屆評選,待結束後雙方將會檢討,是否繼續由中研院辦理評選工作,或由唐獎自辦。依據雙方簽署之補充協定,中研院返還一○六年度的委任費用一千萬元,以及唐獎辦公室租金收入,唐獎辦公室上月已經搬離中研院。
聲明指出,中研院雖未承辦第三屆唐獎評選工作,但院長廖俊智鼓勵本院院士及非院士的研究人員以個人身分參與,並樂見其成。
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受訪時表示,中研院決定退出承辦第三屆唐獎,與「切割」尹衍樑無關,而是認為唐獎基金會已有能力獨立運作。
此外,中研院新團隊成立未久、院務繁忙,要籌畫中研院南部分院、生技園區等,是「一人當五、六人用」。評估人力後,中研院決定暫停協助唐獎。
黃進興指出,國際學術界的重要獎項,包括沃爾夫獎、日本獎、京都獎等,均有獨立的評選制度。諾貝爾獎也是辦理兩、三屆後,便交由諾貝爾獎主辦單位獨立運作。中研院和唐獎基金會有默契,第三屆辦完後馬上討論成果,決定是否再合辦第四屆,雙方保留合作的彈性空間。
不過,第三屆唐獎去年已啟動籌辦事宜,為何中研院「頭洗一半」才臨時退出?黃進興說,新院長上任後諸事繁忙,推遲了決定的時間進度。雙方還曾討論是否暫停舉辦一屆,但為了「國際信用」,決定第三屆如期舉辦。
相關新聞
曾志朗:唐獎應試行獨立運作
唐獎基金會:中研院退出評選 不影響獎務運作
新聞眼/中研院與唐獎保持距離 有跡可循
與唐獎「切割」?中研院澄清
回應
不知誰退誰? 中研院李遠哲翁啟惠,自己先貪腐爛掉,還切割別人,笑死人。
還想得唐獎咧 真是馬不知臉長
為什麼送?
僅15.60%受訪者送禮為單純表達謝意
對重慶市民的調查結果顯示,34.97%的受訪者給老師送禮是因為其他家長都給老師送上了各式的心意和禮品,加上不想給老師留下小氣的印像對孩子產生影響,自己也只好跟風送上;32.98%的受訪者送禮是希望受惠者能夠給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關照;16.45%的受訪者甚至擔心如果只有自己家沒有送禮,老師會對自己記仇並對孩子不過多關注;僅有15.60%的受訪者給老師送禮是想衷心表達對老師教書育人的謝意。鄰近的成都,幾乎同樣的調查顯示,33.3%的受訪家長認為送禮是尊師重教,理所應當。
送出去了嗎?
被拒絕的僅佔14.41%
據了解,在美國,按照規定,每名學生的禮物價值不得超過5美元,否則一旦被發現,老師很可能被辭退。反觀國內,禁令倒是很嚴格,可在實際操作上,往往是流於形式。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送禮被老師拒收的,僅佔14.41%;32.88%的受訪者表示受贈老師對於禮品的態度是習慣性笑納;52.71%的受訪者表示老師通常在一番推讓之後還是將禮品收下。
送禮有用嗎?
超五成家長認為至少不會有壞處
對於送禮之後的作用,52.93%的受訪者坦言,根本就不知道是否起到了作用,但至少不會有壞處;僅有13.8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送禮的作用能夠得到一些體現;其餘33.26 %的受訪者則表示自己贈送出的禮品根本沒有體現出作用。
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2017年全美最佳大學排行榜來看,排名前五的大學均為私立大學──普林斯頓、哈佛、芝加哥、耶魯、哥倫比亞,全職教授平均年薪分別是200403、230292 、225729、198369、209475美元,其中僅耶魯略低於20萬美元,最高的哈佛大學,教授平均年薪約人民幣159萬元。
《高等教育紀事報》也分別列出了美國公立和私立四年制大學教授的平均年薪,二者相差不多,公立是113707美元,私立是122413美元)。利用該刊的“全美教職員薪資數據”也可通過搜索特定的學校名稱,查到副教授、助理教授或講師的平均年薪,且可以區分性別,或查詢通貨膨脹調整後的數字。
新浪教育 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正文
為啥給老師送禮?15.60%受訪者稱單純表達謝意2017.3.31 重慶晨報
家長究竟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這個在以前不是問題的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問題。開學、過節、甚至考試前,不少家長都會給老師表示一下“心意”。而這個“心意”從一束鮮花一點土特產,逐漸升級為提貨卡、高級時裝、化妝品,還有“與時俱進”微信轉賬的。最近,在“華宇人家”微信群裡,金沙時代的婷婷貼出了自己所在一個寶寶家長群的微信截圖,上面說,有的孩子還在讀幼兒園,家長給老師送禮一年都要兩三千!還說有的老師是“送的沒感覺,不送的就必須有感覺!”沒想到一頓吐槽,引起群裡鄰居們的熱烈共鳴。有表示無奈跟風的,有發誓堅決不送的,也有表示要看情況的。看來,給不給老師送禮,還真是讓不少家長困惑的難題。
送過,只是一點心意
不送,不能縱容這種風氣
中立,好老師還是很多的
老師說老師更在乎被學生記住
送不送?
79.53%受訪者認為給老師送禮很普遍
送什麼?
27.88%受訪者選用購物卡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27.88%的受訪者給老師送禮選的是購物卡等儲值消費卡類,26.43%的受訪者選用的是較為傳統的菸酒類產品,9.44%的受訪者選擇贈送名牌化妝品或珠寶首飾等物,9.29%的受訪者選擇的贈送禮品是營養保健產品,iPad和iPhone等價值不菲的電子產品也是8.6%受訪者所選擇的禮品,甚至有8.74%的受訪者選擇直接送現金紅包,還有9.62%的受訪者的禮物是其他類型。
首先,應為部分“人才工程”加上空間限定,避免出現“跳槽型鍍金”現象。受訪高校管理者坦言,目前諸如長江學者等人才工程都對西部有所傾斜。一些“跳槽型”教授鑽了製度的孔子,以此鍍金,在東部激烈競爭中難以獲取頭銜,就跳到西部參評,再“衣錦還鄉”。
“能不能在人才工程中加以空間限定?比如,如果是因區域照顧政策從東部跳到西部評出的長江學者,應走單獨序列,如再跳回東部,要重新進行評定。享受了區域照顧的學者,如果跳槽,頭銜就應該有空間限制。”一位受訪高校人事處長建議。
其次,搭建高校教師信息共享平台,讓職業誠信有跡可循。“我們學校在引進人才的時候,有兩種人是堅決不要的。一是看過去的簡歷,超過兩次跳槽的,不要。二是看兼職數量,兼職過多,不要。”一所985高校人事處處長透露。
然而,這樣的標準執行起來仍有難度。“現在哪個教師在哪些學校有職務,我們都是'兩眼一抹黑',沒有一個信息共享的平台,只能靠自己上百度去查。”受訪專家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搭建高校人才交流信息共享平台,人才跳槽履歷、兼職信息等都可進行查詢。這樣一來,聘用單位就能對人才的職業誠信進行評估預判,同時,也倒逼人才自我約束。
第三,調整考核指揮棒,避免“金帽子”催生人才異化流動。中南大學 ( 分數線 , 專業設置 )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張少雄認為,像“職業跳槽教授”這樣的人才異化流動,根源是考核指揮棒下的投機行為。“一些高校寄希望於找到'僱傭軍式'的科研團隊,一是'金帽子'多了指標好看,二是論文和項目多了業績好看。殊不知,學科能力、學校建設,都是慢慢沉澱出來的,不能急功近利。”
受訪的高校管理者們呼籲,對於學校、學科的撥款機制和考核指標,應弱化對某一類人才的數量指標要求,更注重長效積累。“強不強,不能單看有多少個'金帽子',否則,'職業跳槽教授'野火燒不盡。”
美國教授年薪有多高?哈佛教授平均20萬美元起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2017.3.29報導,《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近日公佈了美國4700多所高等院校2015-2016的教職員薪資,頂尖大學全職教授的平均年薪大致從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8萬元)起。
“我們有一個學院院長,是青年長江學者,年薪大概40萬。前兩天,廣東一所學校開出130萬的年薪來挖他。因為博士點要開評了,想挖個'金帽子'去增加籌碼。”一所985高校的人事處處長說。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記者,“跳槽型”教授的出現有一個背景,那就是學校“挖人”存在一種短視行為,“引進就可以了,至於以後他要為學校發揮什麼作用,並不考慮,主要是為了滿足人才考評指標。”
與名校相比,一些普通院校受“金帽子”思維影響更甚。
中部一所普通院校的人事幹部告訴記者,省屬高校的經費主要來源於省級財政撥款,與部屬高校相比“人才少,錢更少”。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有著“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千人計劃專家”等頭銜的教授,可能會給學校某個學科帶來質的轉變。
“我們不是從9變10,而是從0變1。所以我們特別願意付出大量成本。但是,當我們把有限的經費集中花在某一兩個人才上,引回來的卻又是跳槽型的人,就會對整個教師隊伍的心態造成很大的衝擊。”這位人事幹部憂心忡忡。
這樣的擔憂並非多餘。記者了解到,西部一些省屬高校,在人才數量考評指標的壓力下,一方面無法拿出大量經費提高教師隊伍待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花有限的經費吸引拔尖人才“衝指標”,導致教師薪酬天平嚴重傾斜,教師隊伍心態受到衝擊。
一位高校人事處處長將這樣的情況比喻成“等紅燈現象”:“本來大家都在過馬路,一群人老老實實等紅燈。突然有個人從天而降,直接就殺到了馬路對面,也沒人抓他。其他等紅燈的人就會蠢蠢欲動,覺得傻等不公平。這就對整個人才市場的公平造成了破壞。”
最令人憂心的還在於,一些地方院校在遭遇“幾連跳”後,卻無法追回損失。“就算有些人在合同沒到期的時候就跳槽了,該賠償、退回的部分有時拖一拖,也就賴掉了,多大的資源浪費!”
受訪的高校人事工作者透露,面對不合理的“挖人大戰”,目前基本還是靠道德層面的契約精神進行約束,真正能訴諸法律的少之又少,“這是最後一招,基本不會用。”
多管齊下治理“跳槽病”
完善機制•搭建平台•調整指揮棒
受訪專家、高校管理者及一線教師認為,“職業跳槽教授”的出現,是高校人才機制不夠完善、教師信息平台建設不健全、考核政策有調整空間的一個表徵。要治“跳槽病”,需多管齊下開藥方——
湖南一所地方院校的人事處處長向記者坦言,“蜻蜓點水”型的教授最讓人頭疼。此類教授往往資歷較深、學術水平不錯,有廣泛的社會關係,會趁著五年聘期期滿、商量續約時開出天價條件,不滿足就跳槽。
“這些人很聰明,跳到一個單位可以迅速適應,拿項目、出論文。但是我們發現,他們的科研成果往往是重複性、短期性的,自己履歷漂亮了,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梯隊培養似乎都和他們無關。”上述人事處處長說,學校如今已經被“跳怕了”,甚至不敢對某一位教師進行長期的大量投資,“錢花下去,聘期一到人跑了,怎麼辦?”
狡兔三窟:兼職東家一大堆,科研成果沒幾件。一所高校的青年學者王曉(化名)成功申請到一個國家社科項目,並成為項目主持人。靠著國家社科項目主持人的身份,他先後到好幾所普通院校任教。“先到一個地方,拿了安家費,弄到了房子,然後又到另一所學校再來一次。”
王曉原來所在高校的人事處處長說,後來學校收到一所省屬院校的信,質問這位老師的行為,“但當時人已經不在我們學校了,對方院校為了引進人才,本身很多人事手續就不規範,最後只能吃個暗虧。就連分給他的房子,產權都拿了,頂多是過幾年再出手唄。”
不少受訪者稱,一些高校教師在多個單位任職或兼職,擁有光鮮頭銜的更是“多頭聘用”,獲取多方的巨量投資,兼職身份一大堆,科研成果卻少得可憐。
一位受訪專家告訴記者,無論是“蜻蜓點水”型還是“狡兔三窟”型,目的無外乎兩種:逐利和謀官。“40歲開始跳,65歲退休,聘期一次五年,至少可以跳個三四輪,每一輪都賺一筆安家費,幾次倒手收入可不少。”還有一些人,在原有部屬高校無法謀得一官半職,兩三年間便通過工作調動的方式,跳往省屬高校擔任系副主任,不久再跳往市屬高校擔任系主任。
“金帽子”思維之害
一些地方院校成“幾連跳”重災區
“今年,有200多個學位點要啟動評估。所以各大高校都開始'挖人'了,不少'跳槽型'教授蠢蠢欲動。”受訪的多位高校人事工作者坦言,每當有涉及高水平師資數量的考評啟動,就會讓許多高校進入“人才動盪期”。
因此,王樹國認為,“相關的傾斜政策不是要額外給予人才一些'好處',而是應當為他們提供和東部相近的工作、生活、科研條件,這樣中西部和東部高校才處在一個平等的競爭平台上。政策傾斜應當傾斜的是這一部分,而不是強制不讓人才流動,或者給他們很多'好處'。”王樹國說。
“強制留人,留不住心。”王樹國說,強行控制人才流動是治標不治本的,如果一個人已經要走了,學校不放人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要讓人才能夠自願留在西部,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回應
現在連用腳投票都不可以了?人才流動就是市場行為,你非得用政策的手段來強行干預,這不是扯淡嘛
高校“挖人戰”下的職業跳槽者:逐利謀官而動2017.03.31新華記者
“高校教師跳槽,這事兒有點像某些人離婚,越離越不珍惜,越來越沒感情。”西部一所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導師,無奈地如此比喻身邊一些大學教師的頻繁跳槽。
在數千公里外,東北一所高校的長江學者張龍(化名),正在上演“離婚再婚秀”。每隔三五年,他就換一所院校,最近一次跳槽,校方支付給他6000萬元科研經費,上一位東家投入的2000萬元科研經費就此閒置,圍繞他組建的科研團隊也被迫解散。
這位教授在40多歲時評上長江學者,如今已是第三次跳槽。
毋庸置疑,高校間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整體上確能促進人才成長、有利於智力資源的優化組合、充分發揮作用。但與此同時,一些高校間出現的人才非正常流動,打起“挖人大戰”,消極作用也越來越不可忽視。像張龍這樣的“職業跳槽教授”,正是高校“挖人大戰”消極作用的縮影。
蜻蜓點水、狡兔三窟
“職業跳槽教授”逐利、謀官而動
“這樣的人就是鑽制度空子,讓國家資源流入自己腰包。”東北一所985高校的人事處處長告訴記者,“職業跳槽教授”大致分兩類:“蜻蜓點水”型和“狡兔三窟”型。
蜻蜓點水:一個聘期換一個單位,每所學校待三五年。“聘期一結束,立馬大抬身價,如果學校不給錢,就跳走了。你要說他違法違規,從法律上他沒問題。可你要說他沒造成傷害,怎麼可能呢?”
然而,左東嶺表示:“現在一些高校花大價錢挖來的人才可能是請來了個'太爺',這樣的人請來了,學校'養不好',他們可能還會走。因為你的學校提供不了他需要的平台。”因此,他認為學校也要正確判斷本校的科研條件,對“挖人”有個理性認識。
人才流動不要緊,關鍵是怎麼流動
不少專業人士認為,人才流動的亂象,實際上是高校人才管理上的亂象。
對此,方精雲建議,國家應出台政策,遏制人才引進工作中的無序競爭。“我國要建立規範的人才薪酬激勵約束機制。在國家層面建立合理的薪酬指導體系,確立相對規範的待遇標準。”
方精雲解釋,除國防科工等特殊領域的人才外,應設定人才年薪上限標準;對於住房等福利待遇,也應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進行統一監管,即一人不得重複享受住房等福利待遇。
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也提出,是否可以嘗試足球明星轉會的方式,讓人才流動不再無序。
“就像足球的'轉會費'一樣,我國應建立人才引進補償機制,避免單位之間無序競爭。”方精雲說,一個單位引進人才通常會付出較大代價,因此對約定服務期未滿的人才,調入單位應徵得原單位的同意並給予原單位合理的經濟補償,以避免人才無序搶奪的亂象。
方精雲還建議,國家應建立全國系統配套、有效銜接的人才政策體系。“國家應該統籌人才經費管理,將地方性人才計劃經費納入中央財政統一監管。建立全國相對統一的人才引進待遇標準,遏制一些單位為引進人才無序、隨性、不合理地提供高得離譜的待遇等亂象,以減少國家財產的浪費和流失、保證學術生態環境的相對純潔性。”
西部需要的政策支持,是補齊地區差異這一缺口
科研平台的差距、生活條件的差異、福利待遇的不足等問題,如今都成為阻礙西部高校留住人才的壁壘,如何將這些短板補齊,成為了不少西部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西部高校需要的政策支持,是讓國家替西部高校將人才經濟、生活等方面的差距補上來。
“我接觸過很多優秀的科研人員,他們追求的並不是錢,所以我們不要把這些年輕人才看作是見錢眼開的人。在我看來,他們需要的是開放的視野、研究的平台和一個職業發展的空間。而一些西部高校由於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等大環境限制,確實提供不了這些。”
別讓西部高校唱“空城計”2017.03.27葉雨婷 張帥禎
“你把人家的人才挖走了,不是'抽血'嗎?你挖人家的人才,實際上是在挖人家的命根。”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記者會上說。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陳寶生第一次這樣呼籲。在此前的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工作推進會等多個場合,這位曾經在甘肅生活工作多年的部長多次提到,“東部院校要對西部手下留情”。
“孔雀東南飛”一直是西部院校心中的痛。在這次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都在訴說自己所在學校人才流失的“血淚史”。不少人認為,要留住人才,關鍵是留住人才的心。
“挖人”到底有沒有用
在3月7日舉行的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方精雲表示,目前一些高校不計成本引進人才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也出現了很多無序競爭的亂象。
“尤其是最近,一些高校以建設'雙一流'為目標導向,利用各種優厚條件,如高薪酬、高房補等,不計成本地吸引人才。”方精雲說。
另外,方精雲表示,部分“引進人才”為獲取個人利益,頻繁跳槽於不同單位,不僅在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更給國家和用人單位帶來巨大的財物浪費和諸多的棘手問題,損害了我國本已脆弱的學術生態環境。
對於這個問題,陳寶生也在3月12日召開的記者會上提出,各高校要對人才聘用合同契約加強管理,對引進的各種人才加強規範。
“像'長江計劃''千人計劃''傑青'等人才,要讓他們遵守契約,在約定期內不要跳槽,按契約辦事,不然就惡化了人才流動環境。我們有一些人就是這樣,今天跟甲方談,明天跟乙方談,後天跟丙方談,營造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流動環境,這不行。”陳寶生說。
而在全國政協委員、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左東嶺看來,人才流動是必然的,但人才、高校和科研機構都應擺正心態。
“實際上,無論是在高校還是在其他行業,職場上的人才流動都是必然的,這是一個大趨勢,不能強制大家'不流動'。”左東嶺表示,人才流動是否會產生負面影響,關鍵是要看怎麼流動。
“首先我們要明確,'挖人'到底有沒有用,如果說讓國內一個領域的優秀人才能夠聚集在一起工作,並產生了一定的競爭力、影響力,這樣的情況是好的。”左東嶺說。
研究者還使用美國物理學會1893-2009 年發表的所有期刊論文,以及科學網1955-2012 年收錄的所有期刊論文,對該方法的穩健性進行檢驗。結果發現,這個算法具有很強的穩定性。
這項研究等於開發了一款功勞分配的自動識別系統,有助於揭開論文署名的奧秘,並為準確快速判斷作者的功勞提供依據。但是,要想更準確地評估科學家的相對貢獻,還需要輔之以其他信息,如是否屬於通訊作者。
此外,它也有助於激勵科學家持之以恆地專注某個方向開展研究。“搞一篇” 後“躺在功勞簿” 是不行的,因為會被合作者赶超和替代。要知道,想要得到科學界的認可,除了活得足夠久,還要比合作者寫得更多更好。
回應
現成的國內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你來分析一下是否符合你的文章中的判斷
如果一個作者對某項研究的貢獻最大,並且持續開展相關研究,那麼行內人會一眼識別並持續關注他或她的相關研究。因此,如果其中一位作者後續單獨開展了大量同主題研究,並被他人反復引用,那麼就可以說這位作者的貢獻最大。
反之,如果一個作者只是“掛名” 或“亂入”,他或她就不會在這個領域深耕細作,久而久之就被人遺忘了。
據此,學術界會識別和界定誰是某項研究的主要貢獻者。因為這種差別就會表現在主要作者同主題研究被引用的總體情況,所以綜合他們的其他論文引用率,就可以輕鬆判定誰的貢獻大。
諾貝爾獎“猜一猜”
為了檢驗這個方法的準確性,研究人員收集了過去20 年諾貝爾獎的得主資料,涉及學科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醫學和經濟學。因為不同學科的諾貝爾獎從不同年份開始公佈得獎者的主要著作,所以上述學科的數據取自不同年份。
研究顯示,與得獎論文的其他作者相比,得獎人後來發表的同類論文得到了更多的引用。當然,這是建立在得獎論文作者都健在的情況,否則作古的話就沒有資格獲獎了。
對63 篇得獎的合著論文進行分析發現,其中51 篇都“預測” 準確,準確性高達81%。獨著論文的獲獎作者顯而易見的,如果將此考慮在內,則“預測” 的準確率提高到86%。
與基於作者順序“瞎猜” 的正確率相比,這項研究提出的方法在判定準確性方面表現出眾,正確率更高。該方法判斷錯誤的,也是較為異常的情形。其中一例是2011 年物理學獎,Filippenko 在兩篇得獎論文都有署名,但都不是主要貢獻者,所以沒有得獎。
另一例是1997 年物理學獎,Ashkin 在與朱棣文合作前就發表了高影響的論文,所以獲獎呼聲很大。但是二人合作以後,朱棣文後來發表的論文影響更大,因此最終勝出。因此,科學界固然存在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但創新是年輕人的世界,只要持之以恆,仍然有翻身的機會。
此外,對於同屬一個研究領域卻沒有合作關係的科學家,該方法也可以評估他們對該領域的貢獻大小。只要有論文同時引用他們的研究,就可以採取類似方法予以判斷。比如,201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對希格斯粒子發現者的認可,就同該方法的判斷較一致。
論文作者功勞分配難?他們有絕招!2017.01.05馬亮
如今,科學研究已進入合作時代。科學論文寫作“多作者合署” 的模式,也不斷取代著“一人獨著” 模式的地位,逐漸成為主流。在1900 年,只有12% 的科學論文是合著完成的,而到了2012 年,這一比率已經躍升至90%。像歐洲電子對撞機這樣的大型科學工程,相關論文寫作的署名作者數量甚至創造了超過千人的記錄。
論文作者這麼多,每個人都應當根據其貢獻獲得相應的榮譽和獎勵。不過,如何從這麼多署名作者中判斷出誰的貢獻最大呢?
按照排序進行斷定並不是完全準確的。比如,200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一篇論文的第三作者和另一篇論文的第一作者,但是2012 年則頒給了獲獎論文的最後一名作者。
在一些自然科學學科領域,論文的第一作者是乾苦力的學生或“青椒”,最後的通訊作者是“老闆”,中間的都是“打醬油” 的;在經濟學領域,論文作者是根據姓氏拼音排序的,可謂“見者有份”,每人平分貢獻;在其他社會科學領域,論文的作者順序至關重要,排名第一的貢獻最大,次而次之;還有一些領域是一視同仁,所有作者都等於發表一篇論文。但是這會導致學術界的“通貨膨脹”,特別是對數十位作者合寫一篇論文的研究更是如此。
儘管一些期刊要求作者說明署名作者們分別做出了什麼貢獻,但是“小字輩” 們可能懾於“老闆” 的淫威而不敢邀功,致使作者陳述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因此,這一方法可信度不夠,而且不利於快速識別。與此同時,學術界對如何創新的關注程度更多,但對如何更公平地進行功勞分配的問題關注不夠。
那麼,究竟有沒有一個好辦法,能判斷出不同作者的貢獻,並據此分配功勞呢?
中國科學院沈華偉與美國東北大學的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在最近一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穎的自動判別法,命中率接近90%。
科學研究不是“一錘子買賣”
科學界有約定俗成的不成文規矩,會對科學家的貢獻進行判定。對於局外人而言,多位作者誰的貢獻大很難說清,但對行內人來說卻是一目了然。研究人員基於這種非正式的行規,開發了一套算法。
這個方法的思路是,對論文作者的貢獻判斷,不能只看一篇論文的質量,而是要看後續多篇論文的引用情況。
由於操作失誤,我在實驗室製造的奇點、黑洞、宇宙、一億人民幣……都沒了……我也很絕望……
我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有女朋友啦!然後一個故障•••漏氣了
這下好了,學術造假死無對證
我感覺到了騙經費的深深套路。
已經告訴過你了,科學論文和科學結論不是一回事。條件苛刻,實現一次也可報導;條件易實現,重複3次還不頂用。無論如何,論文只是中間一環,離最終結論還遠著呢。1、要多了解事實;2、要講邏輯,至少不要像你那樣整出個“經驗論”居然連跳神算命和搶劫也能劃成科學。
按你的邏輯,那也不能叫“科學論文”啊!你為什麼要冠“科學”二字?
按你的經驗論,現代科學也都是偽科學了!因為很多也只能建立在經驗和推測基礎上!比如大多數實驗都不能在上面做的人體。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2_24_395789.shtml
解聘郭明良 不懲處楊泮池2017-02-25聯合報
台灣大學教授郭明良論文涉造假風暴,台大一月提出階段性調查結果後,昨再度召開教評會,決議解聘涉案的台大教授郭明良、張正琪,張正琪並撤銷教授證書,五年內不受理教師資格之申請與研究補助。而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已離開台大,研擬追回其博士論文。台大教授林明燦五年內不得擔任主管與申請補助。台大校長楊泮池則不在懲處名單之中。
教評會下午兩點開始,經歷近八小時馬拉松會議,約昨晚十時才做出決議。一位參與會議的中研院院士說,這是「具高度共識」結果。
去年十一月爆發郭明良論文涉造假,台大今年一月提初步調查結果送交教評會,判定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台大教授郭明良、林明燦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據了解,郭明良本人昨亦赴教評會說明。
在多篇涉假論文中,台大校長楊泮池擔任共同作者,第一階段調查卻未提及楊泮池責任。當時台大副校長郭大維解釋,涉造假的論文中,還有八篇正在進行調查,其中也包括楊泮池列為共同作者的論文,不會刻意迴避校長的責任。
此一說法受外界質疑、抨擊當楊泮池仍擔任校長,身為下屬如何公正裁決。本月廿日起,學界發起「匡正學術倫理風氣連署書」,要求台大校長楊泮池暫停行政職靜候調查、科技部與教育部成立跨部會學術倫理辦公室審查學術倫理案件,連署五天來已有一千九百四十九人連署。
楊泮池曾表示,如調查認定他涉及蓄意造假,願意請辭負責。
相關新聞
台大教授:校長楊泮池應負論文造假行政責任
由於操作失誤世界上唯一一塊金屬氫消失了
據英國《獨立報》2017.2.22報導,哈佛大學物理學家1月曾宣布,製造出了地球上首塊金屬氫,這項研究引發了廣泛關注,同時也引起了一些爭議。但現在,由於操作失誤,這塊金屬氫樣本消失了。
自理論物理學家於1935年首次預測金屬氫的存在以來,在實驗室製備出金屬氫成為很多研究者的夢想。根據理論預測,用足夠的壓力擠壓,氫就能獲得導電性——金屬態的標誌。科學家們認為,金屬氫可能是超導體,能顯著提升電學設備的性能,有助於製造出運行速度更快的計算機、新一代電動汽車以及性能更好的火箭燃料。
今年1月26日,艾薩克•席維拉團隊在《科學》雜誌上撰文稱,他們將氫氣樣本冷卻到了略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在比地球中心還高的極高壓下,用金剛石對氫氣進行壓縮,成功獲得了一小塊金屬氫,這塊金屬氫樣本被保存在兩塊微小的金剛石之間。
艾薩克在哈佛大學發布的新聞公告中說:“製備金屬氫是高壓物理學的聖杯,這是地球上首個金屬氫樣本。”
但現在,當他們嘗試用低功率激光器測量壓力時,聽到了微弱的“咔嗒聲”,表明其中一塊金剛石已碎成微塵。艾薩克說,“我的心沉到谷底”,這一災難性的失敗使樣本消失了。他們認為,金屬氫可能消失在位於兩個金剛石之間、被用來裝金屬氫的金屬“襯墊”內;也可能因為不穩定,在常溫常壓下變成了氣體。但也有科學家稱,金屬氫可能根本就沒有研製出來。
金剛石對頂砧產生的壓力甚至超過地球中心壓力
在壓力足夠的條件下,透明氫分子轉變為黑氫半導體,再轉變為金屬氫原子
艾薩克表示,通過顯微鏡觀察,氫樣本閃閃發亮,且會以金屬氫應有的方式反射光線,這意味著他們製備出了金屬氫。但有科學家認為,他們觀察到的閃亮金屬到底是不是氫還遠不清楚;另有人指出,這種閃亮的金屬可能是氧化鋁,因為金剛石上鍍了一層氧化鋁,氧化鋁在高壓下也可能出現不同的表現。為了讓眾人信服,艾薩克必須使用同樣的方法重複實驗。
回應
中國合成出全氮陰離子鹽,近幾天時間,美國發現金屬氫,這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金屬氫沒了?沒有的話,同樣的過程複製一邊再造出來,不就行了,現在說成唯一的一個,逗我呢?
有請國內職業質疑者們出來就這個事情說兩句!鼓掌!
仿照韓春雨的例子,如果不能盡快重複出來的話,應該撤回論文。
各國教師薪資落差大 最優渥的國家是...2017-01-30聯合晚報
每到寒暑假,老師紛紛出國旅遊,羨煞一般上班族。許多人認為台灣老師福利好,那麼,其他國家老師的待遇如何?
在一些國家,教師的收入與其他受教育程度類似專業人士相當,甚至更高。
在美國,教師收入不高,尤其是小學與中學教師。他們的薪資與福利年年被砍。
其他國家不然。在部分國家,例如盧森堡,一名中小學教師如果工作滿15年,年薪可達13.8萬美元(新台幣443萬),是美國教師平均最高年薪6.6萬美元的兩倍有餘。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最近公布一項報告,顯示各國教師每年的收入落差甚大。網站Chalk行銷主管奧斯塔普查克表示,問題不只是教師收入多少,還有他們的工作量是否與收入相配。有人說,教師收入不高的主因之一是,每年休假三個月。
在這方面,盧森堡教師同樣拔得頭籌。美國教師的工時幾乎比其他國家的教師來得長。這還只是合約規定的工作時間,不包括準備上課材料、批改作業或接聽學生家長來電所花費的時間。
在盧森堡,教師的收入比他們一旦轉行多出大約三分之一。美國的情況相反。前者約僅後者的四分之三。
重點不在於教育程度與工時,而是各界是否重視教育工作。在盧森堡與部分國家,教師獲得高度尊重,相對導致他們收入優渥。美國完全相反。
各國教師不同年資的薪資。表整理自OECD。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2239592?from=udn_ch2cate7225sub6812
浩鼎案涉不法獲利9300萬 翁啟惠貪汙罪起訴2017-01-10聯合報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中)涉嫌收受浩鼎董事長張念慈行賄的3000張浩鼎股票,昨被檢察官依貪汙罪起訴。圖為去年四月,翁啟惠為浩鼎案被檢方約談到案,離開士林地檢署時臉色沉重。 本報資料照片
喧騰一時的浩鼎案,士林地檢署昨天偵結,檢方認定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涉嫌用女兒帳戶收受浩鼎董事長張念慈行賄三千張浩鼎股票、不法獲利九千三百萬元,依貪汙罪嫌起訴翁、張兩人,起訴書中指翁「敗壞官箴」。
翁啟惠批檢方濫訴 將全力捍衛自己清白
翁啟惠是首位因涉貪被起訴的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隨即發表聲明批檢方濫行起訴,並表示深感震驚與憤慨,他一心貢獻家鄉,不料受此屈辱,嚴重斲傷他的學術聲譽,將全力捍衛自己清白。
檢方還認定,張念慈和浩鼎副董事長許友恭、研發長游丞德、總經理黃秀美、總管理處協理廖宗智等五人,在知悉新藥解盲失敗、但未公布前就賣股,依違反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罪嫌起訴;翁啟惠幫女兒賣股部分則獲不起訴。
檢方起訴指出,翁啟惠和張念慈一九七九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學時相識,一九九九年兩人在美設立Optimer公司,後來在台成立的浩鼎為Optimer子公司。張擔任浩鼎董事長,從事抗乳癌新藥OBI-822研發工作。二○○三年翁辭去美國Optimer公司董事等相關職務,返國擔任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三年後接任院長。
「我沒有買浩鼎股」事後被踢爆女兒持有
翁郁琇三百萬股 實際操作者都是翁啟惠
士檢去年四月搜索浩鼎等相關處所,扣得翁啟惠以女兒名義認購浩鼎股票的資金進出憑證,發現這些購股資金是張念慈代為出資,翁郁琇名下持有浩鼎三百萬股,但她帳戶從開戶到實際操作者都是翁啟惠。
起訴書指責翁身為國家最高學術機關中研院院長,不思國家與人民所託之遵守法度、善盡職責,卻為了一己之私違背公務員廉潔義務,有負國家和人民所託,敗壞官箴,為了維護法治和綱紀,請求士林地方法院量處適當之刑。
浩鼎案行賄流程圖 圖/聯合報提供
http://udn.com/news/story/10732/2220275
相關新聞
翁啟惠貪婪觸法被訴 別拿學術當藉口
浩鼎起訴後遺症 生技斷鏈
浩鼎案涉不法獲利9300萬 翁啟惠貪汙罪起訴
翁啟惠涉貪 院士怒:應辭特聘研究員、停薪
中研院回應:意外 但尊重檢調
回應
蔡家才是主謀,被逮的都是車手! 蔡返國記者會應該坦白接受有關浩鼎案蔡家參股資金的提問!
勞動部善意 意外砸了兼任教師飯碗?2016-11-27聯合晚報
適用勞基法,反讓兼任教師工作不保?勞動部10月預告,大專校院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明年8月1日起適用勞基法,各大學需幫教師提撥6%勞工退休金、寒暑假兩個月的勞健保費。立意良善的修法,卻有不少大學傳出小動作,逐一清查兼任教師身分,預計修法上路前先砍人,讓兼任教師更弱勢。
教育部統計,大專校院兼任教師共4萬893人,沒有其他本職工作,只靠四處兼課賺鐘點費的未具本職兼任教師,共有8118人。勞動部規畫,私校必須要幫兼任教師投保,幫教師提撥6%勞退金,明年8月1日上路。
最近實踐大學高雄校區院務會議,主席宣布105學年度第二學期,不要新聘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明年第一學期起,不再聘任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堅持要聘,衍生的相關支出,由各系自行負擔。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學院委員會寄信給校內老師,信中指出,為配合教育部和勞動部的相關法規,106學年度起,優先聘任具專職身分、友校專任教師、公司具專職工作。
至於其他學校,包含世新、輔仁、文化、朝陽都傳出以電話或mail等明查暗訪方式,調查老師的身分。
在輔仁兼課的陳姓老師表示,時薪才六七百元,錢已經夠少,也沒像專任教師有助理幫忙,期中考都得一個人改一百多人的考卷。近日接到系上助理打電話詢問,是否有其他正職工作,也沒說調查原因,讓她憂心是否現在連工作都不保。私校因經營辛苦,大量聘用兼任教師節省成本,原本立法是要保障老師的工作權益,現在卻讓學校找到漏洞,害到最弱勢的老師。
陳老師表示,校內很多學生認為通識老師教的內容,比一般專任教授精彩,可彌補一般只懂理論的專任教師,在實務不足的部分,如今教育部和勞動部互推皮球,抹殺當初學校聘用業界講師的美意。
世新大學兼課的老師郭耀中說,學校不再聘用無本職老師,準備進入學校的年輕老師,得不到教學與實習經驗,更難成為專任教師。
高教工會政策部主任林柏儀表示,試算兼任教師納勞基法後,雇主要增加勞工退休金6%的支出、寒暑假兩個月的勞健保費,每一所大學負擔的成本約13萬元,平均每位兼任老師也才5579元,不可能讓兼任教師沒頭路。勞動部因為對專任與兼任教師的差別待遇造成問題,早應一體適用,教育部應出面制止大學這樣的惡行。
論文造假延燒 台大校長楊泮池掛名論文也傳撤稿2016-11-15聯合報
台大生醫研究論文涉及違反學術倫理而撤稿的事件越滾越大,除了導致郭明良教授辭職的論文已撤稿,現又有一篇台大現任校長楊泮池(Pan-Chyr Yang)2006年與郭明良共同合作發表的論文也撤稿。
郭明良帶領的研究團隊,上月宣布成功解開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如何調控大腸癌幹細胞分化能力的分子機制,並提出新的治療方向,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卻遭控涉嫌數據造假,其中第一作者查詩婷因圖檔複製明顯違反學術倫理,研究團隊主動從期刊撤回該文章,查詩婷及郭明良上周先後宣布辭職以示負責。
而日前經「學界同行審論平台」PubPeer揭露,郭明良帶領的團隊,至少有5篇研究被指出「有充分舉證指控」的論文,其中台大校長楊泮池在2006年也掛名的論文,也是癌症相關研究《Knockdown of Contactin-1 Expression Suppresse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Lung Adenocarcinoma》也主動聲明撤稿。
台大主秘林達德昨天針對此事回應表示,楊泮池只是共同作者之一,並非第一作者,「責任歸屬要符合比例原則」。
延伸閱讀
教授研究風波 台大將成立倫理調查小組
高醫副校長郭明良與台大團隊 癌症研究涉造假
研究團隊論文涉造假 郭明良辭台大教職以示負責
回應
詐騙集團上台後
上騙下騙大家騙
你騙我騙齊來騙
快快加入一起騙
類似情況發生在馬英九身上, 猜猜 綠色 會怎麼攻擊?
(八)鼓勵科研人員到種子企業開展科技創新。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種業科研人員在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單位同意到種子企業兼職從事科研育種工作,或者離崗創業,從事科研創新和轉化工作,在原則上不超過3年時間內保留人事關係。科研人員兼職期間,應與所在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薦獎評優、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權利。
(九)完善種業科研人員評價考核和培養引進機制。健全種業科研人員分類評價考核制度,堅持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基礎研究人員以同行學術評價為主,應用研究人員突出創新轉化和市場評價,將企業兼職成效作為評價指標,不將論文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鼓勵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設立一定比例流動崗位,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科技人才兼職,建立產學研用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與有實力的企業合作,聯合培養企業需要的高端育種人才。鼓勵科研單位和種子企業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對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採取特殊政策,實現精準引進。
(十)明確種業科研成果權益。種業科研成果覆蓋育種創新全過程,包括植物新品種權、專利、著作權、技術秘密等。改革單位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或完善相關規定,明確科研成果完成單位、科研團隊及完成人相應權益;要全面梳理已有科研成果,依據規定明確權益到人。要嚴格界定成果完成人范圍,成果完成人必須對成果實質性特點做出創造性貢獻。
(十一)推進成果轉移轉化和公開交易。鼓勵採用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方式開展轉移轉化。應當通過協議定價、在技術交易市場掛牌交易、拍賣等市場化方式確定科研成果價格;協議定價的,應在本單位公示成果名稱和擬交易價格,公示期不少於15日。
(十二)規範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成果轉移轉化所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納入單位預算,實行統一管理。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應當兼顧科研成果完成人、成果轉化人員及科研單位等方面利益和事業發展。
(十三)強化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
...........
具體來說,就是要把好科研項目的三道關口。一是立項審查關。對於一個科研項目是否具有立項的價值,應當有更完善和全面的評價指標,尤其要注重安全性、有效性的評估;二是嚴格對科研成果進行審查與管理,避免大量非成果項目的放行。對於已提交審查的科研成果,應採取市場化的評價,看是否有潛在的客戶和使用空間,是否具有創新驅動的價值。若難以達到使用和推廣的標準,那麼就應將其排除在外。三是要倡導與企業合作,用需求去引導和規範供給,讓科研項目的設立與市場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總之,只有實現研發與使用並舉,將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等多元主體,按照市場的邏輯聯繫起來,科研才能避免自話自說,其成果才能更接地氣。
五部門關於擴大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6-08-10 銳科技
農業部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擴大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
一、切實提高對改革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二、明確改革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目標
(三)總體思路。
(四)基本原則。激勵創新,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統籌推進種業基礎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品種創新、管理創新,激活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兩大資源,實現種業創新能力提升與可持續發展。
(五)改革目標。建立種業人才培養、評價、流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的新機制,培養引進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種業科技人才,取得一批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重大應用前景的突破性種業科研成果,成果轉化收入明顯增長,形成一批典型示範;到2020年,構建起以科研院校為主體的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相對分工、相互融合、“雙輪驅動”的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體系,為建設種業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三、落實改革重點任務
(六)確定改革單位範圍。
(七)實行科研人員分類管理。各省(區、市)各改革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後,出台科研人員分類管理辦法,規範科研人員兼職取酬、成果作價持股等事項,明確審核審批和公開公示等要求。職務的科研人員可以兼職和兼薪。
避免科研泡沫化評估機制需大改 2015.11.27新華 唐偉
11月26日,自然出版集團發布了《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白皮書。白皮書分析,目前中國的科研評估系統和其他許多國家一樣,都嚴重依賴SCI論文發表數量等單一的評估標準,不太重視科研的經濟和社會影響力。白皮書還稱,中國缺乏將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有效機制,這也阻礙了社會和經濟影響力的實現。(11月26日《解放日報》)
統計顯示,我國每年至少有3萬項科技成果問世,有7萬項專利成果誕生,然而其轉化率只有10%,與美國的80%相去甚遠。雖然有專家指出,受參照指標差異的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率難以統計,現有的統計也並不科學,很多數據缺乏必要的支撐依據,屬於一種“偽數據”。但必須承認的是,受評估標准單一化的限制,國內科研成果的轉化率確實處於低水平,而科研成果的泡沫化也值得正視。
雖然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屬於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但這個問題並非沒有解決辦法。相比國外,國內科研成果雖多,整體上卻是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無效的論文數量太多,引用率排在百名開外,與第二科研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符。同時,在很多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核心技術的瓶頸問題依然未能得到破解,比如發動機技術、網絡信息化等,核心技術依然被國外壟斷。究其原因,就在於時下的考核指標體系重研究輕應用,重論文輕實踐,研發與運用脫節,科研成果自身的可利用率低,難以實現產業化運作、市場化兌現。
若是只有研究的投入與論文性產出,沒有市場化和產業化的終端成果,那麼科研成果就難以名副其實,不具有真正的可利用性,也就無以助力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眾所周知,中國是論文大國,但很大一部分論文屬於職務晉升和職稱評定的務虛性論文,還有一些是為了爭搶科研經費的虛假性論文。再加上較為普遍的學術不端等行為,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了以論文為載體的科研成果存在極大的水分。
在現有的體制下,政府負責科研投入,科研機構或者高校負責研發,而企業卻無法將其使用,投入、研發和使用環節存在嚴重的脫節。投入大量的科研經費所生產的,往往是一堆中看不中用的論文。雖然基礎領域的研究成果,未必能盡快被使用推廣,並給經濟和社會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但這種以論文作為評價標準、不太注重其成果產業化的科研評估機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東京大學又曝學術造假4名教授11篇論文被調查
據日本時事社2016.9.1報導,8月17日有人匿名向東京大學和日本文部科學省發送舉報材料,舉報東京大學醫學系4個研究室從2003年到2015年發表在《自然》等雜誌上的11篇論文涉嫌篡改圖片。
這些有關生活習慣疾病研究的論文分別以4名教授為第一作者發表。由於舉報內容相當具體,東京大學日前決定展開初步調查,一旦初步調查發現確實存在造假,將成立專門調查委員會進行正式調查。
近年來,日本學術造假事件多發。2013年,東京大學也曾曝出分子細胞生物學教授加藤茂明43篇論文被撤回的醜聞。
加藤茂明是日本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權威,他領導的研究項目曾獲得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政府資金,卻被查出在1996至2011年間存在長期、大量的造假行為。
2014年的小保方晴子事件更是令人震驚。2014年1月,年僅31歲的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員小保方晴子在《自然》上宣稱培育出新型“萬能細胞”,被視作“顛覆生物學常識的劃時代科研成果”。但僅僅3個月之後,其論文就被認定造假。
2014年8月5日,小保方晴子的導師、論文共同作者笹井芳樹在研究樓裡上吊自殺,時年52歲。
肯尼亞否認發涉南海“日肯聯合聲明” 中方回應 2016-09-01
這再次表明日本企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非洲國家,謀求私利,這種做法不恰當,不得人心,也是對非洲國家的不尊重。
回應
日本發的通稿先發,日本國內新聞肯定也發了,肯尼亞的通稿後發,日本國內不發,國際上怎樣不管,反正國內目的達到了
本子什麼時候能改掉這個偷偷摸摸搞小動作的毛病呢?
日本是一個為達到目的無不用所極的國家,腳盆一向這樣,偷偷摸摸地干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幾百年了,簡直是邪惡的發源地了!
日本怎麼天天都是這些不入流的小手段?還天天吹噓自己是“唐朝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呢,怎麼大國氣度就沒學到呢?
本身就是個山寨貨色,而且也沒山寨到位,不能指望太多。
擋馬赴港/對馬下重手的前奏 (回應:雙重標準:受刑人陳水扁可以出席餐會,奉公守法的馬英九不得出境. 雞腸鳥肚的菜總統,李登輝,翁啟惠,陳水扁為什麼不視訊?不要臉!綠色詐騙集團。 恐傷台灣自由民主形象? 绿总统总是有自由!蓝总统总是没有自由。 鬼島民進黨詐騙集團人渣,蔡赴巴拿馬也視訊算ㄌ別浪費錢. 蔡卸任也「禁足」批駁出國 蔡陰文的懷疑:既然陳都可以把絕對機密打包帶回家,馬..... 既非不尊重也非不信任。就是一昧打馬,免得搶了小英的巴拿馬風頭。看不得別人好,只有自己可以當老大,就是綠營心態。 接下來馬再申請赴美歐中......,測試一下批中華民國外衣的綠偽政在玩什麼鳥,測驗一下素珠們究竟台灣想搞什麼鬼? 老馬有什麼灰頭土臉的?這件事只是突顯綠營及蔡的妒嫉及雞仔腸烏仔肚罷了! 馬又贏一局, 不管府准或不准, 他都贏, 府不准, 他贏更多.)
國防部長勉「戰爭來時含笑為國犧牲」 網路酸聲四起: 有網友質疑,是要為中華民國或台灣國犧牲?或直言:為了台獨,免談;為了民國,可以。(回應:看看老榮民在台待遇,戰爭來時誰還會含笑為國犧牲?)
「一隻狗打趴國軍」 受不了民粹誤國 少將氣要退伍 陸軍司令部慰留
左營海軍陸戰隊 幫營區百犬結紮 海巡救小黑 萬人按讚 「愛狗軍人更多」
另詳參【圖博館】: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鬥臭馬英九 藍又惡鬥? 民粹亡台 君子的下場 攻占馬桶府 向中國說不 陸客來台 遷府?遷都? 政治瘋狗浪與朱立倫 2012大選 連柯台北之爭 史上最牛釘子戶 各表一中 中華民國很敏感 勇敢ㄟ葉金川 蔣的本來面目 啥米係ㄟ擱發 金酒登陸 陸酒不能 民進黨路線 派系恐怖平衡 退出政壇 自食惡果的新潮流 三立也該倒了吧 N死死能幹啥 小龍女神話 能者多「導」 《生物科技大商機》 《教改錯在哪裡?》 全家遭殃 雞犬升天 洗錢天堂 避稅天堂 行「騙」天下 專家易受騙 《撒謊的信徒》 大小騙子 狂牛病政府 賴皮扁 扁定罪 投票行為如流水 隱性選民 民調魔數 自作孽的親民黨 第三黨的末路? 失意政客大串連 五都大選2 《學運世代》 援交妹的心聲 忘了金援烽火外交之痛? 外交大醜聞 桃園航空城 保釣再起?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天佑阿兵哥 洪仲丘案真相 《十二夜》的故事
台商要求大陸單方實施服貿貨貿 商務部:不可能(回應:居然有臉提這種要求,而且大家注意,他們是“要求”,不是請求。 這些台商,一方面搞台獨,一方面要大陸給政策,想得真是美! 台灣人不但騙子多,流氓也多。 以前就是太慣著他們了,慣出毛病了。好在他們自己否決了服貿,呵呵。 因為他們覺得老子給兒子東西不是天經地義的嘛。 特此復述一遍:(1)取消一切對台灣有利卻損害大陸利益的雙邊協議;(2)爭取更多的國家與台灣斷交而與大陸建交,壓縮台獨份子的國際舞台空間;(3)大陸人民盡量不要再去台灣旅遊和購物;(4)大陸商界盡量不要再去台灣投資;(5)台獨份子來大陸一律禁止給商業合作機會、一律禁止演出等文體產業機會等等,甚至完全可以考慮對台獨份子來大陸拒簽、禁止進入大陸的嚴厲政策;(6 )恢復東海軍演,積極做好武力收復台灣的軍事準備。總而言之,大陸只有打痛台獨份子,台灣同胞才會在下次選舉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私校憂陸生限縮傳言 綠「傷害陸生 傷害台灣人民感情」(回應:傷害陸生?共產黨會在意台灣人民感情嗎?)
「素珠風暴」蔡:沒有人必須為自己的認同道歉(回應:說什麼鬼話,這句話什麼邏輯? 菜菜子的意思是:台獨不需要為自己荒謬言行道歉。 這是我聽過的最不要臉的話!想想你們怎麼對待統派的!怎麼對待陸生、陸客、陸配的!無恥之尤!
中华统一促进党 要求当局处理亲日组织 否则将组中国台湾特区
洪秀柱批李登輝「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不屬於一個中國原則」:那個日本人要把台灣害到什麼地步 「國統綱領是他訂的、九二共識公文是他批的,不知道為什麼會說這種話。」。 (回應:這個日本人可能患有老人失智症,家屬需要帶他去神經內科就診。 李:沒法度,台灣人吃屎長大的。 日本人奴才,他要把台灣害到減亡為止!請大家一起祈禱他早超生吧! )
要正視大陸民間的反台情緒 我們反中他們反台剛好扯平而已。 3個總統教出洪素珠罵榮民「中國難民來這裡啃台灣人的骨滾回去」:李登輝「國民黨是外來政府」「身為台灣人的悲哀」,陳水扁「一邊一國」,蔡英文說「國民黨是流亡政府」「台獨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天然成分」,還有「去中國化」。三十年以還,遍地開花結果。)
陸緊縮交流 先拿加強檢驗台灣柑橘類水果開刀
北京故宮文物暫停對台交流 國台辦:一中 保23項協議
蔡表態支持陳菊訪大陸 急了!民進黨高官紛紛表態願訪大陸(回應:想來就來?空心菜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林濁水:陸忌憚新南向政策 郭正亮:蔡突破兩國論框架(回應:陸忌憚新南向政策 ? 恐怕是新政腐的慰安劑,少吹噓,烽火經濟一年後看結果就知道了 突破?空心菜 變!變!變!騙!騙!騙!)
台塑越鋼賠償五億美元 為新南向交出百億學費 (回應:沒馬英九好罵,蔡潑婦沒了招 。 要拆穿這些台獨份子的謊言; 只要分析為何不鼓勵台灣人投資美、日...!? 大陸是個重要的市場,全世界都在搶,除了台湾 ,真是葱明! )
仲裁法庭2016.7.12人工填海 太平島降格為礁
南海仲裁打蔡政府耳光 新南向夭折?
王維正:陸方不滿 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指雙方繼續透過交流談判尋求新的共識。中策是在經濟和外交層面制裁台灣。這樣做可以展示大陸的硬實力,但是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很難贏得台灣的民心。下策是威脅恐嚇台灣,舉行軍事演習。但這樣做風險會很高,也不符合比例原則,可能會引起美國的反制。(回應:學者見解,不過爾爾。啥上、中、下策,這種小學生見解還敢拿出來秀?上策,正合綠意,不合紅意,臺灣正推行柔性臺獨,大陸看不出來嗎?中策,共產黨怎麼做,都不可能得到臺灣民心的,想太多了,共產黨會在意嗎?下策,太LOW了,大陸不會笨到用這種方法。對大陸而言,上策是搞掉臺灣經濟,不用太多動作。經濟不好,就換人,是民主的常態。)
環球時報5.25社評:台獨悠著點,小心報應來得太快 蔡20日上台沒幾天,台獨言行不斷露頭。....民進黨很想藉這次執政徹底把台灣洗綠,但他們懾於大陸的立場,不敢一下子翻臉,因此要一招一招地往外使台獨動作。蔡是與那批激進台獨分子在扮紅臉白臉,還是她管不住那些人呢?這個問題一時看不清,但它總的來說大概不重要。我們相信,大陸一定會對新當局主導台灣後出現的台獨表現作出反應。後者的每一個出格動作都會付出代價。(回應:空心菜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扯、謊、撒、賴、顛、ㄠ、栽、誣、抹、偽、貪….正是典型民進黨的DNA!)
中新社7.27「軟台獨」危害更深更廣
中國時報社論-曲筆潤飾還不夠 仍需行動展誠意: 曲筆潤飾或許可以暫時避免攤牌,但不能獲得信任。陳水扁總統年代,也曾運用技巧的曲筆及華麗的潤飾向對岸說過許多話,但兩岸依然邁向激化對立。大陸縱然不至於立即採取過激的實際作為,但可預見對岸勢必以類似「聽其言、觀其行」方式加以面對!可以預見,如果誠意僅只存在演說中,行政團隊與從政同志卻持續以激化的語言框架兩岸關係,黨籍立委持續在立院推動各種型態的「去中國」或「兩國論」立法,譬如在課綱或公投法修法上,實質推動理念去中國、法理台獨能量的累積等,她必須有能力約束制止,在區域戰略競爭及南海與東海主權問題上,要堅持中華民國的利益,若不願或不能展現實際領導力,那麼我們可以確定,所有和解氛圍將立即消逝,兩岸關係將土崩瓦解。如何在「行動」上展現這篇演說的誠意,恐怕是是蔡總統接下來最大的挑戰。
銘傳大學兩岸中心主任楊開煌:新當局上台急去中國化 民共關係恐加速惡性循環
文大社科院院長趙建民:北京為何無視蔡總統的努力? 新政府上台恰滿月,但內外交困已紛至沓來;內閣疲於奔命,總統民調創民選總統同一時間最低紀錄。在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總統力圖振作極盡妥協,.......,陸方高層三月議論兩岸關係時,除強調「九二共識」和反獨外,另外一個核心便是民族大義(習近平稱兩岸命運與共,李克強稱兩岸一家親),對此,國民兩黨立場十分明確,前者不排斥中華文化,後者卻在蔡主政下,加速兩岸文化分殊,立法院四月通過民進黨團提案,要求教育部撤銷課綱微調及暫緩十二年國教課綱程序,一○七年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已暫緩審議。 民進黨的表裡不一,抵銷了蔡總統在兩岸政治領域上節節退讓的可能效益,難怪雙邊關係不進則退,國政也就日益艱難了!(回應:空心菜有努力?她有承认92和一中吗?有废除台独党纲吗? 任用二个激进台独掌文化部和教育部,这是努力? 表裡不一是關鍵。 別傻了, 這世上有人會相信詐騙集團嗎? 共產黨是說話算話,民進黨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陸下通牒:只有確認九二共識 兩岸協商
北京警惕台獨回潮 兩岸進入冷對抗
國台辦前副主任王在希兩岸冷關係的5種可能: 海基會與海協會制度化協商中斷;兩岸事務首長互訪暫停;兩岸民間交流規模壓縮層次降低;國際社會上的涉台外交鬥爭增加;實行「文化台獨」,兩岸輿論戰將趨於激烈。
華航空服員罷工6.23 全桃機能起飛的僅蔡出訪專機 綠委讚小英專機很酷 挨批「豬隊友」(另參【圖博館】:高雄空港 桃園航空城 臺北空港)
空服員罷工效應: 政治力插手 傷勞資互信
機師、地勤…華航企業工會請假 癱更大?
墊高加班費 服務業吃不消…商總揚言上街抗議
三大國營事業台電中油台鐵員工罷工蠢動
台電停電一秒,衝擊比華航罷工兩、三天還大
工商團體:中止勞資協商 勞工全面周休二日 小確幸得而復失
勞部製「1例1休」懶人包 網民號召爭「2例」 勞團抗議:別偷走七天假
攏係假?1例1休民調 藍:黑箱民調
林全出爾反爾決砍七天國定假 政院拍板「一例一休」 綠拚9月前三讀
「一例一休」藍綠大戰主席台 綠吳焜裕搬椅砸傷藍李彥秀
藍委7.11突襲過頭關 周休「二例」 初審過了
藍7.21突襲 通過「一周二例」
林淑芬捅1刀 綠完全執政浮裂痕
綠召委林淑芬請假神隱 國民黨、時力立委吵翻天
綠委怒:林淑芬早與時代力量串通
端午連假第1天 台灣頭塞到台灣尾 林全視察認一路順暢 交長取消夜間免費國道車流反增20% 民眾大罵是「混蛋新政」 (回應: 「混蛋新政」?早就跟你們說了蔡英文政府是廢物政府還不信嗎?接下來就準備好限電吧. 你現在天天在找藉口罵蔡?昨晚付費平安無塞的人會感謝部長和政府。 你現在是在打交通部長的臉嗎? 綠衛兵只會護航.不意外. 看看民進黨完全執政20天,從護漁、毒豬、觀光客減少、核災食品、有可能漲電價、掛羊頭賣狗肉的勞工七天假、加上今日取消國道夜間收費以至於白天大塞車,還有未知的髮夾彎,迴紋針彎…等等,未來的四年苦日子正齜牙咧嘴的等著我們,689萬的你們是不是應該要覺醒,好好的監督只顧著政治意識卻不顧民生大事的那些垃圾政府?!)
蔡總統就職兩個月 李艷秋:運氣不佳+執政漏風+意識形態,台灣幾無一件好消息。軍中虐狗、雄三誤射、台東風災、桃機淹水、華航罷工、一銀盜領八千萬、台鐵爆炸案,遊覽車火燒車。對美日馬首是瞻:雄三向海峽中線發射,我們第一時間謙卑的與遠在太平洋的美國溝通,卻不告知可能因誤會而擦槍走火的大陸。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領土從島變成礁,卻謙卑軟弱的不敢吭聲,因為要顧及美國在南海的佈局。對公然把礁變成島的日本,只敢輕輕的說「是島是礁有爭議要協商」。這兩個月也不是一事無成,大概一個「廢」字可以涵蓋:廢了課綱另立新課綱,廢了紅十字會專法、馬上開臨時會,只為了通過黨產及轉型正義條例,一舉廢了國民黨。對內引發的鬥爭氛圍、對外事務的躊躇無力、三不五時的意外、再加上數不清的髮夾彎,這兩個月,台灣社會感受的驚嚇挫折,遠多於快樂幸福。
桃機6.2淹水 誰讓桃機變「孤島」? 新政府危機處理能利是否須加強 (回應:民進黨剛上台說的都很動聽,然一個淹水打回原形,果然是一個擅長選舉但沒實際執行力的嘴砲團隊。 淹水其實是民進黨政客的專長!他們到那裡執政那裡就淹水! 菜蠅蚊:機場是國民黨執政時期建的,有問題找國民黨,謝謝. 林全:我只管有責任的人,我的責任是確定誰有責任。 鄭文燦:淹的是機場,所以這是機場的責任。)
政大教授陳芳明轟國民黨:留下會淹水的桃機還說風涼話(回應:完全執政 完全負責!這種一遇到公共事務 就不冷靜,還起乩的人,不配做老師! 遇到政治變叫獸! 一個堂堂大學教授有如此思維,怎麼教育下一代.連大學教授都出來幫腔諉過,行政治鬥爭 當新政府打手,這國家如何讓人期待. 鐵桿綠的大多沒是非沒良心這種東西。 對啦,是國民黨留下會淹水的機場給下任者,但國民黨有拿槍強迫你民進黨一定要來執政嗎?你民進黨喜歡執政,你民進黨愛執政,卻又喜歡把責任推給國民黨,那有一天台灣缺電、跳電,也是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嗎? 可是人家執政的時候,偏偏就沒淹過水沒缺電跳電啊! 綠蠅:完全執政,完全無能,完全切割,完全推卸。)
爭空運大餅/還記得有兩座機場的屏東嗎? 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政府花超過五十億擴建機場,十六年後,政黨輪替,憑著一句「新南向政策」,地方縣市長爭取機場擴建聲浪再起,是否又會成為另一波蚊子機場?(回應:百分之百會成蚊子機場,不如此那有貪污的機會!)
促轉條例 6.22通過初審 藍批警總再現 原民轉型正義沒排審 吵翻
民進黨急著拚轉型正義…民進黨這麼急,無非是為對綠營選民有交代,若不把握蜜月期「民氣可用」通過政治性法案,接下來台灣可能面臨畢業季失業潮、颱風季導致物價上漲等民生問題,屆時新政府若還只顧「拚政治」,恐怕反彈力劇,更會寸步難行。(回應: 執政黨如只會「拚政治」,不顧民生,最後還是會下台換人執政! 鞏固基本盤,遍地烽火後,也不用面對民生、經濟領域的挑戰,只能束手無策! 挑釁大陸後,只能面對觀光外交經濟陷入泥濘,也不用執政了! )
王:追殺國民黨黨產,民進黨必嘗苦果 (回應:王之所以還披藍皮,就因為他還惦記著黨產。)
國民黨台東黨部介壽堂要拆 文史人士揚言輕生(回應:冥盡黨執政,只會拆拆拆,做法獨裁与柯屁相似,不懂文化的價值性,是摧毀文化的魔手!)
洪秀柱7.14國民黨產抵債後全部捐公益 : 黨產淨值約166億,扣除人事費與回購黨部準備金約145億,約可捐廿一億元給公益團體或政府。
府:國民黨黨產 不是家務事(楨:是清算鬥爭騙取選票的重要工具!)
不當黨產條例7.26通過 洪:違憲惡法 釋憲後仍會捐黨產
黨產條例三讀如釋重負 藍委:條例凌遲我們太久 浴火重生的契機
追黨產 要面對大量行政訴訟 重蹈柯P追究五大弊案覆轍(回應:台灣已經進入納粹化執政。有權力真好,權力就是正義。 先把故宮還有蔣搬來的黃金還給大陸 。 新黨主席郁慕明呼籲大陸向“台獨政府”追討故宮文物與黃金 )
綠智庫7.27民調 蔡就任兩個月支持度降14%
還會投給柯文哲嗎?姚立明7.25爆 柯選票流失逾20%(回應:才流失20%? 那台北市蠢豬還很多嘛! 姚也開始打落水狗了嗎 姚:我推薦的人有沒有能力不重要; 老婆能再當四年官才是最要緊. )
田尾鄉長7.23補選 藍絕地反攻 綠輸掉段考
贏了田尾鄉…花蓮市長補選 藍營士氣大振
現在就為政府倒數 2018卡位 藍擬推新秀預選制海選
澄社不幸言中 6.23總統府內年金改革會議吵成一團
「慰安婦有些可能是自願」 林全道歉(回應:與日本官方說法一致 綠癡談到慰安婦就腦筋短路,中韓...這麼多為慰安婦向日本抗議、訴訟、設紀念館的活動,他們都裝瞎看不見。)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工商團體不埋單 吳榮義:推動新南向 不必入亞投行 管理學之父:大陸不給去 南向變難向 台商斥根本外行
台灣青斑魚被大陸龍虎斑打趴 虱目魚游不進大陸 520後更慘 (回應:要人家買你的魚又要罵人家。幫你打開市場還要被你嫌。就跟虱目魚一樣,自己養去吃吧。人家不要了。 台人可能不知道台灣水果8成5外銷到大陸 都说了会地动山摇你们偏不信,现在旅游,石斑和诈骗产业受创,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产业在列表上 520到了 甲魚蛋、石斑、鳳梨…銷陸掛了2016-05-19 聯合報)
國台辦:蔡520就職演說未明確承認九二共識 人民日報:蔡是否走動盪老路我們拭目以待(聽其言觀其行) 環球時報社評:蔡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台海進入不確定時期) (回應: 蔡躲過地動山搖?猶恐冷和僵持! 九二打模糊戰小英留校察看 蔡未提九二軍工股漲連 空心菜是玩文字遊戲的高手!對其不能抱絲毫幻想。)
聯合報民調/蔡應承認92共識?40%贊成30%反對 蔡就職表現52%肯定 遜扁79%馬66%
沒蜜月期! 蔡滿意度52.4% 蔡果然任命謝長廷為駐日代表 對日轉彎 蔡政府換到什麼敬重?
陷「髮夾彎」魔咒 新政府施政滿月 民調近死亡交叉 滿意度38.3%,不滿意度33.8%,相較5月下旬,負評暴增16.4個百分點。(回應:蔡躲在第二線,讓林全在第一線擋子彈。)
召黨內各派系 蔡喊話:一直罵,恐罵到不敢做事 (回應:以前民進黨就是如此一直罵! 罵到作不了事! 現在執政了卻叫人不要罵,空心菜神經錯亂了! 以前的民進黨何止是罵啊~還養了一群小鬼打手闖進立法院、破壞行政院,還在網路上製造謠言!)
民進黨7.17選中常委…新系大贏 謝系「讓票」掛零 謝系背後的2個盤算
蔡承受施政重擔 失望黨內只圖權力(回應:政客=騙選票=搶權位=搶錢位=貪婪無厭)
三立電視台「海派」擠進綠營權力核心 府:支持新聞自由(回應:冥盡黨說一套做一套,詐騙集團的真面目啦! 人家笑笑的回答:「黨政軍退出媒體」!但沒說不許「媒體進入黨政軍」啊! 綠媒就是不要臉... 綠色就是無恥... )
吃不慣「大鍋飯」 蔡總統自費請廚師(回應:領22K的大腸花們,人家就㕑師一個月將近抵你們三個月了薪資。馬總統跟你們平民一樣,吃大鍋飯,你們卻只會駡!一群白痴大腸花! 本來就是嬌嬌女 ,蔡政府就任兩個月來狀況百出,也不見批評聲浪,可見台灣社會是不公不義,是非標準都可以因人而定的.)
聯合報 直言集/各項政策大翻轉 請清楚告訴人民「為什麼」: 蔡政府甫上台,各項政策馬不停蹄展開「大翻轉」工作,閣揆林全對闖入政院的太陽花運動民眾撤告,昨取消遙祭國父、高層會報將轉型正義第一刀砍向紅十字會,乃至日方報導我護漁船艦撤出沖之鳥礁海域、將解禁日本福島農產品等,在在顯示,新政府上台,政策真的「變天」了,但護漁權、護主權、護食安,更是政府無可卸的責任。雖然聯合報民調顯示,四成六的民眾最希望蔡政府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蔡英文總統當選後也不斷強調溝通的重要,指要「謙卑謙卑再謙卑」,不過從蔡政府這幾項重大政策方向來看,且幾乎均涉及意識形態之爭,新政府急著要「轉型導正」。
台漁民:世界最大的詐騙集團就是民進黨 若不護漁民將求助解放軍
聯合報觀察站/耀武揚威不只對岸 三軍統帥蔡英文5.29強調「身為中華民國的空軍,我們怎麼可以讓別人在自己的領空上耀武揚威」。......在我國空域「耀武揚威」的也不僅是大陸而已。美國日本...... (回應:逢中必反,遇日必軟,一群假貨帶出假民主。)
陸打造武裝漁船 南海衝突恐升高 (回應:討海為生的漁民,安全第一,政府為漁民提供基本訓練目的在提高海上安全,美國政府不也規定漁民漁船須受海岸巡防隊基本訓練和海難搜救演練?美國漁民漁船見到不明外國船隻飛機、不也立即通報海岸巡防隊?很多美國漁民不也帶槍上船? 同樣措施,大陸是打造武裝漁船?冷戰思維的西方雙重標準,被唯恐天下不亂的台灣媒體放大鏡式報導! 與台灣人這種自甘為西方反華的狗奴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怪不得人稱台灣人為中華民族的民族敗類,不是沒道理的.)
台灣當局不缺電承諾將破功 5.30用電量已近警戒值(回應:蔡代省長,別忘了競選承諾哦:水價不能漲,電價不能漲,油價不能漲,大學畢業生薪資50k,廢除火電,廢除核電,廢除死刑,廢除ECT電子收費,廢除大陸給台灣免簽。反服貿,反貨貿,反ECFA,反大小三通,反兩岸直航,反加入亞投行,反自由自貿區,反大陸游客來台,反赴大陸投資,學習,以叛國論處,用大陸產品就是賣國賊。台灣同胞們,自己點的蔡,拌著屎也要吃完喔。)
小英表姐政委之子 發起拆中正紀念堂(回應:暴力鬥爭黨很十惡不赦!用促轉條例 群眾運動 來進行對台灣民眾上課洗腦!)
再喊特赦扁 綠委:馬若不做這件事,蔡也會做(回應:黃芳艷和翁恥惠叫他不用回來2個也併案特赦了。 蔡嫌燙手別丟給馬,赦扁留給蔡吧 民進黨不會幹這種放狗歸山自已咬自己的蠢事! )
陳水扁人前癡呆 人後健步如飛 (回應:詐騙集團老大,演技不是吹的.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
馬總統宣示主權 2016.4.9彭佳嶼立碑「和平東海」 馬向蔡喊話「領土問題不能分黨派」(回應:腐敗的清朝還應戰列強,輸了簽約割地賠款,民進黨蔡英文倒好,自動奉上釣魚台,太平島! )
天候、美國? 誰擋了馬總統登太平島? 太平島碼頭及燈塔完工,內政部長陳威仁、海巡署長王崇儀2015.12.12率官員登島揭碑宣示主權,強調「太平島是一個島嶼不是岩礁」。馬總統雖暫緩登島,但在碑石親自題字署名整建紀要內容宣示,南海諸島及周邊海域是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海域。
馬總統2015.1.28赴太平島 民進黨拒派員隨行(回應:民進黨要聽命美國主子的,要放棄南海,當然不會去!)
綠法院5.5通過臨時提案 砍大老登太平島預算
國安大老團登太平島護土 圓滿達成
彈藥失言風波 國防部長馮世寬坦承犯錯:海軍運補4萬枚40砲的彈藥運到太平島公文雖未列機密,但不慎說的確有疏忽。(回應: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仲裁法庭2016.7.12人工填海 太平島降格為礁
南海仲裁打蔡政府耳光 都是馬英九害的?回應南海仲裁 綠營錯亂
登太平島宣示主權 綠委起飛前機艙比讚合影(回應:變! 變! 變! 騙! 騙! 騙! 賤人就是矯情 )
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親美親到自我作賤 不可能得到民眾同意(回應:只可惜,郭最後可能會和沈富雄一樣,遭到排擠,唉,哀 )
馬2016.4.26召集國安高層會 要求日放人船
海域爭議 沖之鳥礁、永暑島…東亞各國 造島競賽
南海仲裁令日本憂慮 太平島都不是島 衝鳥礁又是什麼
沖之鳥礁捕魚 日扣押我人船 日:匯170萬就放
日扣我船 綠委莊瑞雄昨說不能硬碰硬 今批政府軟(回應:綠營賽車手, 專長夾彎......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洪:逢中必反遇美日腳軟 蔡要脫中任美日予取予求 無禮!日方單手接抗議書漁民更火了 )
謝長廷軍艦護漁=對日宣戰論 退役中將批皇民
綠批馬護漁「幼稚」 張揆:應反問蔡「全力捍衛」
日艦集結沖之鳥礁 我增援宜蘭艦馳援
立法院南遷呼聲再起 院長組籌委會(回應:立法院搬遷費300億以地易地,誰會接受?柯P信口開河! 遷都千秋大夢得清醒點做 最好遷去墾丁, 讓比基尼辣妹 猛男天天伴立委諸公 諸婆, 讓野砲取代嘴砲, 這樣台北會清靜多了! )
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落跑 政治龍捲風撲向蔡英文 (回應:蔡走訪產業第一個就是生技公司,這個浩鼎股東群和她先前擔任董事長的宇昌生技有許多雷同,再加上一起代言,蔡能夠清洗的乾淨? 翁和蔡一樣什麼都要,就是不要臉!不知「利益迴避」利用職權自肥:「蔡副院長」批定由國發基金開設宇昌生技 ,之後成為公司「蔡董事長」獲利一千九百八十萬! 蔡不敢回答,不准提問炒房炒地,要大家「適可而止」!只能用阿扁慣用的「政治追殺」來逃避轉移焦點!一旦上台之後,蔡氏兄長只會成為扁嫂們拼她家經濟! 蔡沒有公開回應浩鼎案 ,蔡迴避表態,是怕子彈打到自己,蔡氏家族兄長列名浩鼎五大股東涉内线交易. )
中研院院長列被告 限制出境 翁的錢 謊言 生技股
中研院證實 院長投票當天更改投票方法
太上院長巧取豪奪 中研院豈可如此縱容李遠哲
民進黨拉高分貝 「翁啟惠不該迴避」 (回應:過河拆橋一向是民進黨拿手的把戲,連阿扁都能被民進黨用過就丟, 翁啟惠這小咖的 ! 台獨黨派各個都是自私自利的流氓黨派,想讓他們清廉比登天都難。 是的!民主就是讓某些黨派輪流坐莊合法瓜分國家資源的遮羞布。 民進黨上次貪污手段不夠高明阿扁被抓了,這次更有技術你還抓不到,呵呵。)
未質詢翁 時代力量綠委黃國昌:院長站一天辛苦了(回應:黃曾在中研院擔任研究員,並由翁頒發永久聘任證書。浩鼎、翁啟惠、中研院 三角利益為何?
前中研院長錢思亮一生未置產 兒子提名院士都擋)
蔡總統6.3圈選廖俊智 項武忠:「蔡等於讓近50連署院士封嘴」 批評李遠哲把持中研院把它變成一個私人會所,李回擊項「很少回台的人」 (回應:蔡陰魂會勾選誰的結果,意外嗎?所謂的候選名單排名第一,不就是因為在李老賊主導下,臨時修改票選程序下的結果,這樣很光榮?)
蔡英文兄長列名巴拿馬海外避稅報告(回應:不要再講什麼政商勾结了,因為如今總統都是富豪出身。 蔡英文,宇昌,浩鼎,內湖炒地皮,海外帳號;陳建人夫人,炒生技股,每年翻倍;蘇嘉詮與夫人沒有收入時,每個月保單超過50萬,真相從未大白,台灣人如此好唬弄? 蔡新內閣 扁貪腐團隊歸來 還沒上任就這麼多醜聞準備下台 顏色對了什麼都對了 變! 變! 變! 騙! 騙! 騙!貪!貪!貪! )
綠營律師組團清算馬英九 狀告其牽涉3大案 : 擔任台北市長期間,擅自免除大巨蛋得標廠商遠雄集團的營運權利金,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圖利罪;擔任總統期間與前檢察總”黃世銘共犯洩密罪;另涉犯財產來源不明罪。
外傳民進黨三大天王呂秀蓮,蘇貞昌及謝長廷將駐外?民進黨:報導非事實 網友熱議,有人認為有「流放」的意味,也有人認為是很高招的布局。 (回應:那些綠網民程度低劣到無知的地步。忘了民進黨金援大醜聞烽火外交之痛?我還真心希望這個人事布局成真呢。 外交如果用這種玩法,「早死早超生」。 謝4.26證實:派駐日本)
英派用人思維霧裡看花 新內閣外傳人事名單一覽表
蔡內閣 扁班師 平均62歲 (回應:分贓制不改 新內閣能長壽? 講台獨,搞貪腐,還是熟手可靠,藉轉型正義之名,經由生技、綠能等所謂重點項目廣A國家資產,挹注民進黨以延續綠色政權,想必歷經8年修練,貪汙方式必定超越扁朝粗糙手段,更加隱密純熟!)
4歲女童街頭28日被斬首 洪:還要廢死嗎?
支持廢死的台獨立委:我不回答這麼細節的問題 蔡未回應廢死問題 羅智強罵「投機政客」 國民黨團:將提反廢死公投 修法殺童判死或無期
殺童引爆怒火 反廢死 白玫瑰號召上街
廢死聯盟:此時講什麼只會更壞 死刑可以解決問題嗎?
柯P:死刑不能解決暴力事件 重點是用愛讓這些人不成為危害(回應:用愛治好精神病呀,真是諾貝爾醫學獎的最佳得主啊 . 台彎該把愛申請專利了,居然開發了這麼多功能. )
柯P昔高喊居住人權挺文林苑反政府強拆 今要公辦都更!
張景森嘆文林苑挨轟 澄清文再爆「不快樂的億萬富翁」2016-04-25 張說得對啊!
在綠營,實話實說是很困難的事....社運也是霸權
滿意度掉到42.4% 不滿意度升至39.1% 柯P神話幻滅? 藍:不意外 綠:挺不下去【民視新聞】(回應:過河拆橋一向是民進黨,綠媒拿手戲,連阿扁都能被用過就丟, 柯P這小咖的, 這下一定 "斷尾求生" ! )
成也柯粉,敗也柯粉: 1年多前,就任2個月時,民調曾達最高點,滿意度直逼7成,而不滿意度僅10.6%。如果柯粉能多一點理性,多一點愛深責切,或許柯有機會調整自己的言行、修正管理風格,不至於走到今天──愛之適足以害之,粉絲戒之,政治人物戒之。
拍桌試問蔡英文的髮夾彎 (回應:文林苑、美牛美豬及兩岸監督條例事件等,皆曾是民進黨藉以獲得強大地氣的寶庫。現在因即將執政,蔡說「不要怕調整」、「要有作為執政者的責任感」,所以曹啟鴻、張景森和監督條例才會一個接一個出現了髮夾彎。眼看民進黨前面必是九彎十八拐的路程,如果連都更、美豬及監督條例的彎都轉不過去,那麼,蔡敕封的「天然獨」就更難繞過去了。民進黨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在野黨,因此造成泛綠陣營今日演出大水沖進龍王廟的場景。現在談「執政者的責任感」,民進黨臉紅不紅?)
又見髮夾彎 林全思考「重啟核一1號機」(回應:綠當家 反美牛反核的人去哪了?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太陽花被民進黨民進黨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用過即棄?
行政院撤訴太陽花學運案 基層警察:亂了 被指民進黨在報恩
林全摸頭?基層員警不領情 林全:攻佔行政院不值得鼓勵 但可原諒(回應:綠當家 反服貿的人去哪了?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陳為廷泡5妹當爽兵
選前說太滿、選後髮夾彎 綠兩頭燒(回應:反正選票已經騙到了?權位與錢位也拿到了?小騙入監,大騙執政?台灣人民忍一忍了?不然你們要怎樣?)
馬總統走光照 黃士修揭攝影師與蔡關係(回應:民進黨真的很會洗風向,不就是為了轉移翁蔡貪污,跟蔡開放美豬的焦點~ 和小陰沒有僱傭關係,是特殊性關係 !)
走光案… 記協呢? 黃士修:呸,一群假貨
散布馬英九疑走光照 公民記者陳育賢道歉(回應:這算道歉嗎? 無恥不要臉的女人,內心邪惡!醜八怪物以類聚.那麼哈男人喔?眼睛老是盯著男人LP...)
記得「走光照」記者陳育賢嗎? 她也隨蔡6.23出訪 (回應:這下子還能說互相沒關係嗎?詐騙集團 空心菜和民進黨最會就是切割與利用,唉!真是爛總統與爛黨。 无耻,明明有关系还装作不认识 可以拍南美洲男人的大鳥, 還有大腿的濃毛, 豪爽啊! 女人好色, 女人發騷. 現代豪放女. 無恥的國家領黨人就有無恥的跟屁蟲. 恰恰好配成雙. day and night.)
台灣民政府公民記者洪素珠罵榮民:中國難民來這裡啃台灣人的骨滾回去
遭各界撻伐 撕裂族群 挑戰蔡政府 (回應:出自蔡英文「流亡政府」說;陳水扁「太平洋又沒加蓋,覺得中國好就游過去」;陳菊市長高雄愛河邊老人公園:「中國人與狗不得進入,中國豬滾回去」告示牌。 政客操弄「正名、轉型」等手段去中國化,已在民間形成潛移默化的族群對立型態。)
國台辦:蔡520就職演說未明確承認九二共識 人民日報:蔡是否走動盪老路我們拭目以待(聽其言觀其行) 環球時報社評:蔡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台海進入不確定時期) (回應: 蔡躲過地動山搖? 猶恐冷和僵持! 九二打模糊戰小英留校察看 蔡未提九二軍工股漲連 空心菜是玩文字遊戲的高手!對其不能抱絲毫幻想。)
綠政客:陸客減少傷害台灣人民情感 (回應:真是小人難養也,親則不遜,遠則怨。 一遍賺大陸的錢一邊罵大陸)
陸客全面縮減 宋楚瑜7.10願協助蔡英文跟大陸好好溝通(回應:他以為自己是誰啊?自己的名聲都在大陸人人喊打了,還幫助蔡? 台灣怎麼這麼多不要臉的。王金平,李登輝,陳水扁,宋楚瑜. 你找出個要臉的,算你本事大!)
台軍陸戰隊正副連長因壓力大同時住進精神病院(回應:520快到了....)
軍官們和她(海軍女上尉因精神問題退伍的「過來人」)見面後 一個個因精神問題退伍…國軍過去5年因病退役的軍官,其中661人是精神問題,比例達3/4。
那年反瘦肉精美豬美牛 綠委曾夜宿議場 張揆:換位換腦袋 我不尊敬
綠挺準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表態「哪有能耐不開放」 張揆:誰說挺不住?
開放瘦肉精美豬?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從未談過
最會轉彎的政府 欠人民一個公道 (回應: 變! 變! 變! 騙! 騙! 騙!貪!貪!貪! )
近千豬農抗議 林全5.30首度赴立院施政報告走側門「逃避監督」
林全拒簽「反美豬、反日本輻射食品、捍衛沖之鳥漁權」承諾書
藍委杯葛 立院會被迫休息 拋掉包袱 國民黨團戰力漸強
豬農嗆發起更大抗爭 漁民揚言「學豬農抗議」
拒穿藍色戰袍 王金平高調回應「不要說沒有把衣服(藍色戰袍)送給我,衣服送我也不會穿」。(回應:自己當院長時不是常看綠戰士嗎? 超級無間道, 朱瞎眼確實真瞎眼。 送王綠袍或龍袍 他就會願意了~)
蔡正元:綠敢讓蔡下台? 藍批綠「政治詐騙集團」 (回應: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詐騙集團有兩種。一種騙鈔票,一種騙選票。 一群令人厭惡的綠色詐騙垃圾! 馬政府如此做,一定是賣台的啦!小英政府如此做,一定是為台著想的啦! 豬農們!別難過,被「自己人」賣掉,要忍耐! 還沒上任就迫不及待跪舔美帝腳趾,賣國速度無與倫比. 只要顏色對了,就甚麼都對 反正選票已經騙到了?是要怎樣啊? 洪:逢中必反,遇美日腳軟 養豬協會到美國在台協會,強烈表達反對開放瘦肉精美豬 )
史上首次! 綠沒協商要強行暫緩課綱 藍委2016.4.29首度霸占主席台 「初體驗」 藍委很滿意 (回應:一回生二回熟,每天練佔領立法院,就能學會如何做好反對黨。)
立院三讀《高級中等教育法》 課綱審議開放學生參與
新教育部長潘文忠5.21宣布廢止微調綱領。
不要風車版課綱
國台辦警告台新當局廢課綱後果自負 陸委會:不涉去中國化(回應:空心菜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520就職典禮表演遭批規劃亂、史觀狹隘 紙風車董事長柯一正致歉
蔡抗議:要陸盡快放人 陸:堅持一個中國
洪痛批民進黨、時代力量不應「理盲民粹」
環時網評:台痞子政客與詐騙犯同一標籤
空喊管轄權輕縱詐騙犯 台灣變成詐騙犯的天堂
20詐騙犯抵台全獲放行 大陸被害人氣哭 陸網友諷「全球搶人才台灣搶人渣」 比起電信詐騙,台灣的政治詐騙更可怕
台灣詐騙天天發生 ROC成Republic of 「Cheating」
土耳其6.1逮捕52名台灣詐騙犯 詐騙集團以陳水扁、蔡英文作為通訊名稱。回應:名副其實嘛扁蔡柯之輩無非是大一點的詐騙犯 呆灣人民前幾天就開始醒悟啦:民進黨才是最大的詐騙集團!)
國際鋼鐵會議被迫離場 陸委會向陸嚴正抗議 陸:尊重機構依章程處理
民進黨:勿再打壓(回應:要中國不打壓, 除非民進黨認同一個中國原則)
台未收到世衛大會邀請函 因蔡不明確九二共識
大陸連出三招讓蔡知道不承認九二共識並不好玩 (肯亞將45名台籍電信詐騙嫌犯遣返大陸。國際鋼鐵會議上台灣代表團被主辦方請出會場。世衛大會台灣未收到邀請函。)
WHA台灣獲邀 國台辦5.6灣方面參與世衛大會是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下作出的安排(回應:新政府首道難題…九二共識兵臨城下 新政府怎麼接招? 我能否順利赴WHA 看蔡520怎麼說 洪籲蔡珍惜努力成果)
時代力量“綠委”林昶佐5.21赴日內瓦抗議世衛大會(WHA)針對台灣提出的一中原則 護照沒貼台灣國 網友:自己不敢做叫別人送死 身家曝光!林昶佐擁5房5公司 時代力量主咖皆閃兵
張大春抨擊林昶佐認日作祖言論 嘲諷被霸凌還叫祖宗
衛福部長林奏延WHA演講自稱中華台北沒提台灣
WHA稱中華台北 洪:民進黨當年說賣台
肯定參與WHA 蔡總統打臉蔡主席(回應: 變! 變! 變! 騙! 騙! 騙!)
得票率56.16% 洪秀柱2016.3.26當選黨主席(楨:還洪一個公道,也為自己找到反敗為盛的契機,以前那些機關算盡的黨主席及大老們,不要再出來比手畫腳的丟人了.這是全體黨員給王金平的一記耳光! 清理門戶逐出叛徒就是選後馬上要做的事! 開除黑金平!真的,那些不願柱姊當選的黑金餘毒大佬們,趕快去領綠、橘、黃的黨證吧!正中出現了,KMT重生開始了。 )
洪:廢墟中重建家園(楨:堅持黨的理想,不再模糊妥協姑息放棄 ,打造一個受人尊重的黨,國民黨會浴火重生的,祝福洪主席 )
洪:放下誤會 黨不太可能有「出走潮」(楨:所謂本土派只重視自己利益的地方派系角頭,他們是會隨風搖擺的,自己不夠強他們會另謀出路,自己足夠強他們自然會歸附,做一個足夠強的領導人吧 )
新聞眼/黨已氣若遊絲…「弱勢洪主席」怎重振?(楨:這種標題不叫新聞眼叫瞎了眼!首要是趕絕國民黨本土派黑金餘毒,怏點開除黑金平黨藉。今後連戰及吳伯雄等大佬們退下去不必多言多語發瘋話,讓洪主席大刀改革,黨工能退的快退。)
連勝文:國民黨要去封建化(回應:連戰是黨主席,他就是中常委,不就是個世襲罔替的封建王太子。馬英九想除掉王金平時,這斯跳得那麼高,現在還有臉說這些?)
黨產、吸引年輕人…本土派藍委點出柱姐3大挑戰(楨:本土派是鬼魅嗎? 沒名沒姓的縮頭烏龜嗎? )
黨主席補選落選 黃敏惠:續當國民黨志工(楨:黑金本土派會當志工?)
洪:九二共識 一中同表是在捍衛中華民國 駁會導致國民黨泡沬化 本土派出走潮乃假命題
洪提志工化 帶頭不領薪水 7位副秘書長是南台灣本土派實權人物
中國甘比亞2016.3.17復交專家:蔡英文就任前警告蔡 九二共識
聯合/蔡可有重回烽火外交的準備?
大陸釋放四重大信號,對台政策明顯出現轉變: 為了和平統一台灣,大陸向台灣釋放的善意那是舉世公認,無論從資金、技術、人才、產品進入大陸,都享受超國民待遇。容忍每年上千億美元的巨大貿易逆差,反觀台灣,一面賺陸錢,一面搞台獨。與陸對台開放對比的是,台對陸投資、人才技術交流的種種限制。面對反服貿,反課綱,反詐騙犯引渡回陸受審,反.....,大陸民意自然強烈不滿,大陸對台政策也開始出現明顯轉變,總結歸納如下:開始限制綠商在陸,不允許一面在大陸賺錢,一面卻支持台獨。在涉及大陸人民利益問題上,不再一味顧忌台灣的所謂民意,2016.4.14將48名台灣電信詐騙分子引渡到大陸。恢復台海軍演。壓促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
扯!南榮科大校長夫妻涉賣假文憑斂財百萬2016-05-12 勁報
臺南地檢署自去年接獲調查局調查處提報檢舉情資,指出私立南榮科技大學校長黃聰亮與擔任助理教授的妻子吳洛瑜涉嫌販售偽造「英培爾大學」假學歷,並自行辦理聘任講師及講師升等助理教授資格,初估不法獲利數百萬元。
南檢表示,自黃聰亮103年當任南榮校長一職,與妻子吳洛瑜對不知情民眾謊稱,可透過廣道即能取得國外博、碩、學士學位或金融證照,並以數十萬元代價,販售偽造哥斯大黎加共和國「英培爾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及外國金融證照。
再者,黃聰亮又因擔任該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向校內未具升等助理教授資格等多位講師,要求以15萬到55萬元不等價格,遊說購買「英培爾大學」之博士學位(含學歷證書、學位論文),檢調追查發現,亦有數篇假造國外期刊論文作為「著作升等」使用,取得不法獲利數百萬元。為此,將黃聰亮、吳洛瑜夫妻兩人以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詐欺等罪嫌,及恐有勾串共犯、證人及隱匿湮滅證據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
拒絕“放羊式”、“培訓式”管理
《意見》嚴禁在本院校章程規定的EMBA辦學地點以外開展教學活動,嚴禁與教育機構聯合培養研究生,嚴禁“先上課後入學”。加強研究生課堂考勤、課程考核、論文開題和學位論文答辯過程的監督檢查,嚴禁降低標準授予學位、“花錢買學位”等行為,嚴肅查處教學評價中的權力尋租和不正之風。規範境內外遊學、訪學、考察等實踐教學活動,不得以遊學、訪學等名義,前往景點觀光旅遊。
《意見》中還要求EMBA院校嚴肅課堂紀律,嚴格審查論文答辯制度,拒絕“放羊式”、“培訓式”管理方式,保證畢業生的理論實踐水平。在師資聘用方面,原則上行政管理人員不得擔任教學任務,對教師資質進行審查把關。國家也會全國70多所EMBA院校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進行教學效果審查和財務廉政考核,對有嚴重違紀的院校進行警示和督導。
業內呼籲由市場選擇優劣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副主任竇文宇表示,海外沒有統考,每個學校有自己的招生原則,或者他選定第三方的GMAT考試。國外EMBA教育中一般是MIX混合型,會要求提供考試成績,但如果你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或經歷突出,也可靈活處理。比如測試申請人的數理、推理、語文、邏輯等基本能力。我們對國內EMBA品質擔憂是正確的,但是不是通過全國統考解決?
品牌聯盟資訊股份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國內第一批EMBA學員的王永認為,監管EMBA質量固然重要,但“優勝劣汰”的工作應交給市場.各學校培養對像不一樣、專長也不一樣,所以不贊同教育部統一考試。但對教學紀律、論文可以出台明確要求,沒有達到可以整改。其實很多學校有EMBA也分出高下了。很水的學校有的已經招不上學生了,要求嚴格的學校品牌會更大,因為這是非國民義務教育,應該是市場淘汰的過程。
回應
好事啊,靠硬功夫考
大快人心!
教育部新規:EMBA明年起全國統考嚴禁花錢買學位嚴查權力尋租
一場被業內稱為“史上力度最大的專業學位整頓行動”正在展開:自2017年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將納入全國統一的碩士研究生入學,由教育部統一劃線、各學校按需調整錄取;並且從今年12月1日開始,各院校不得再自行組織EMBA招考。
這是教育部自2016年取消在職研究生聯考,將在職研究生考試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後,又一納入全國統考範疇的專業學位研究生。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EMBA遍地開花,逐漸成了一種“潮流和身份的標誌”,並且EMBA總體質量近年來有所下降,功利性越來越重,甚至商界裡編出著名的“商業圈子、名校牌子、學位位子”這樣的“三子登科”順口溜。
2002年7月,中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32所高等院校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各院校開始陸續招生。中國EMBA教育採用EMBA市場化運作模式,國家賦予培養院校招生、錄取和培養方式上較大的自主權,使EMBA教育基本上與市場的實際需求接軌。教育部該文件打破了現行16年的EMBA自主招生模式。
EMBA屬於具有學位的在職培訓,旨在培養高度政治素質、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的企業中、高層管理者,以更好的適應現在日益激烈的商業競爭環境。學員一般平時工作,利用周末等業餘時間進行學習,整個課程週期在18個月以上。EMBA學員至少要修滿16門課程,包括社會經濟理論實踐、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營銷管理、商務英語等等。
現行錄取標準是兩封企業雇主或業內名人的推薦信和一篇企業管理相關論文,學員再參加院校組織的面試,合格後方可入學。評判標準多樣,錄取靈活性較強。
起初,這是為了讓企業管理者利用業餘時間,更系統地學習和交流管理方法,但由於EMBA完全自由的自主招生政策,現在的培養學校存在入學審核不嚴格,招生標準不統一、教學質量、學生質量參差不齊,收費混亂等現象。而且在職學習只有周末上課,課堂學員考勤制度執行不嚴格、畢業論文水平不過關、課時無法保證卻可順利畢業,部分院校甚至出現“花錢買學位”的現象。
中科院專家:請核心期刊走下神壇!2015-12-03張曉林
中國(楨:不只中國 乃國際通用!)“核心期刊”從過去的檢索手段,如今演變成為科研評價的絕對指標這種現狀反映著背後僵化的量化思維,亟待改變。請核心期刊走下神壇,倡議發展更加豐富多元、求真務實的科研評價機制。
………
回應
此類問題的關鍵性本質在於非專業的管理隊伍,更可怕的是把標籤變為斂財的渠道和資源......
假大空同樣存在於文化學術界,用金錢等不正當手段得到的“成果”“獎項”------,起到更大的腐敗效應、
http://news.sina.com.cn/zl/zatan/2015-12-03/09375045.shtml
(楨:上下問題乃古今「台」外之國際通病,只不過欠「理性」的學術評審傳統之東方尤甚!)
相關新聞
台灣10年高教評鑑(核心期刊)到底誰受益? 2013-10-17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
台灣學者扭曲(核心期刊)審查程序 集體作弊的殺傷力2014.07.13賴鼎銘(世新大學校長 )
百餘篇核心期刊論文被撤 理由是發現第三方機構有組織地為這些論文提供了虛假同行評審服務 有外國雜誌靠中國投稿費養活 2015-11-13
論文抄襲 德教長博士頭銜被摘2013-02-07 歐洲不乏因博士論文剽竊而下台的政壇領袖
教授衝論文量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國科會)跟屁型沒用 2013-9-16
國科會:大學升等審查應重質不重量2013-9-16
(國科會)論文抄襲 判蔡武雄賠大同大學千萬 2013-05-10
代寫論文市場夯 「槍手」猖狂開起門市2012-11-04
台灣立院三讀 代寫論文最重罰百萬 2013.06.01
最高院:教授非公務員 不能貪汙論罪 2013-04-13
教授研究費 台灣立院三讀除罪2013.06.01
揪抄襲 教授不比學生少2013.08.17 周伯戡(佛光大學教授)
全球皆抄襲維基百科 抄到沒了風格?2013-11-07
論文抄襲風盛 軟體檢測難遏止 2011/01/18
哈佛集體作弊 60人勒令休學 2013-02-03
解讀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2015-8-13
中國版大學排行榜前十8所在美國 外媒:荒謬2015-8-28
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台大第167創新低 2015-9-30
英媒發布亞洲大學排行榜北大清華排名均上升
全球大學工程類排名 北京清華第一2015-10-07
另詳參【圖博館】: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能者多「導」 網拍報告 中國大學排名 大學評鑑 二00一年諾貝爾政治文學獎得主 《渴盼輝煌》
雙薪教授 高教公害2015-12-01 中時 周平(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何以說它是高教公害?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它是現有扭曲的高教評鑑體制和大學競爭型獎補助等結構性條件下的產物,成了在此扭曲體制和結構下的既得利益者和阻礙高教改革者。其次,雙薪教授成為年輕博士的絆腳石,和世代不正義的資源掠奪者。第三,這廂正在為基本生活條件愁苦的同時,那廂卻坐享高額雙薪,這樣的天差地別確實有違社會公平正義。
回應
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都重金禮聘諾貝爾獎的教授群,及世界各地大學有名的教授至該校任教,包括台灣各公私立大學的著名的教授任教,周平在南華大學一定不受學生歡迎,才會那麼擔心學校聘公立大學有名的教授來任教,唯恐搶了他的飯碗----井蛙所見之天只有那麼小--所以才充滿怨恨之心
我是私校畢業的,我覺得很多較好的師資都集中在公立大學,若那些較好的老師們退休後肯到私校教書,對私校學生來說是很好的事。
公立大學老師提前退休,到私校任教,空出之名額,也增聘了年輕老師,並未佔兩個空缺,周平觀點非常偏跛
周平類似文章發表多篇,每隔一段時間,就將此類文章,改幾個字發表,騙取稿費。老編不查。他非常仇恨公立大學教授退休後到私立大學任教,卻沒想到當時私校聘用教授的時空背景。教育部為了改善私立大學的師資,鼓勵公立大學退休老師到私校任教,改善私校師資結構,並且可讓公立大學增聘年輕師資。
日本沒有雙薪教授2015-12-03 陳鵬仁(文大日研所講座教授)
日本國立大學特別是東京大學教授退休之後,好多人都到早稻田與明治等著名的私立大學擔任教授,但他們領的不是全薪。教授在新出任私立大學的年薪不能超過他原來國立大學所領一年退休金之總和,否則將被取消國立大學之月退俸。因此在日本沒有所謂領雙薪的問題。
回應
照作者所言 , 私校薪不超過國立薪 , 但還是雙薪! 如果原來國立大學所領一年退休金之總和是一千萬;那麼新出任私立大學的年薪最多也只能領一千萬。也就是一年可以領二千萬?
歐美國家也有聘日本退休教授,難道也是義務的嗎?若是人才,即使高薪,私校也極力聘請,若不是人才,如周教授之流,根本無法走出校園,私校校長也不是傻瓜.
據相關媒體報導,在中國高校中,大學教授年薪最高可相差70萬,並且,在當今高校行政化與市場化的交互作用之下,出現了“三奔一荒”的現象,即奔錢、奔官、奔項目以及荒學術。
針對這種說法,鄒農儉教授認為,“'三奔一荒'現像有,但不是普遍現象。奔項目與做學術往往是一致的,奔項目不是壞事,有了項目,指導研究生才有資格,才有意義。高校教師應有一定的科研要求,特別是層次越高的學校,科研的要求越高。因為要指導研究生,帶碩士、博士,導師沒有課題,指導學生就缺乏力度,對學生也沒有吸引力。一旦有了課題,對本科生、研究生來說,都是莫大的激勵。”
結語
關於高校教師收入多寡的新聞屢見報端,富教授和窮教授的兩極分化也著實讓人心酸。在目前高校薪酬分配製度缺乏實證研究的基礎之下,教師們所做的轉型之舉,實則也是被逼無奈。當教師們每站上一次講台,所得收入只有三五十元,寫出科研論文、忙於企業項目的代價是用一隻煙盒上草書的提綱講完整節課;而越來越多的學生覬覦著手握豐富科研資源的教授,試圖分得一杯羹時,我們不禁要問:項目與教學,究竟如何兼得?
回應
81.9%的青年教師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特別是34.6%的青年教師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反過來理解65.4%教師收入在六萬元以上!這在普通城鎮是中等偏上的等級
你要是和普通大學畢業生比,也是高的,但是去大學教書,最少得博士學位,一般還有博後經歷,這樣普遍就三十歲以上了,你大學畢業十年還拿不到十萬嗎?更何況,中國隊青年教師的年齡界限是四十五歲以下
實驗室的項目的錢他敢拿去買車嗎?
項目的錢學校扣除管理費之外,是按比例發獎金的,我知道有個老師每年幾千萬的項目,年終獎金能拿幾十萬,也算不錯了。
怎麼不把其他隱形福利算上呢?
現在哪還有福利房?公務員都沒有了。很多大學老師房子都買不起呢。
數據告訴你:窮教授和富教授差別有多大2015-10-09
高校目前所實行的是績效工資制,也就是俗稱的“賺工分”。簡言之,這是一種以教學、科研工作量和院校收入為基礎,決定教師工資額度的分配製度。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這間接促使了教師工資收入的逐步分化。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的2013年部分高校教師收入情況調查顯示,年薪在10萬元以下的教師佔比近一半,20萬元以上的佔比不足5%。另一方面,工資額度與教師職稱高低有直接關聯,相鄰兩級的平均工資差異由低到高不斷擴大。
從教師自身能力水平來看,高層次人才與普通教師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漸拉大。在上述薪酬調查中,採集的高層次人才樣本包括兩院院士、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近年來,青年教師逐漸成為教學科研的主力軍,但是,35周歲左右的高校青年教職工收入水平卻普遍偏低。81.9%的青年教師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特別是34.6%的青年教師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鄒農儉教授表示,青年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享受到福利房,這與體制外的社會類似,只要能解決房子,其他都不是問題。
中國大學教師的平均收入水平在全球究竟處於哪一檔次呢?2012年4月,《紐約時報》報導稱,芝加哥大學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飛利浦·阿特巴赫做了一項揭全球28個國家大學教師“家底”的調查。結果顯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剛入行的大學老師收入為每月259美元,是全球“最低價”,而中國大學老師的平均工資也僅為720美元。相比之下,加拿大老師的收入居於榜首,分別達到中國老師收入的22倍和近10倍。
“窮則思變”的老師們如何“發家致富”?
1. 工資低?沒關係,去院里當個官!
作者在對南京多位高校教授和講師的採訪中了解到,鑑於目前的高校教師人事薪資體系,在校內擔任或兼任行政職位的教師在薪資水平上較普通教師有較大優勢,兼職者所掌握的行政、學術資源更加豐富,“兩頭挑”讓過度行政化成為薪酬分配趨向不公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當個官,連錢也好賺了。
2. 講課費不夠?這有什麼,科研、商業走起!
來錢最快、效率較高的當屬科研項目和企業兼職。不過,能否從中持續不斷領到真金白銀,到手的又有多少,則跟對口專業的市場化、所屬高校的知名度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應用性學科的外來主動項目多,基礎理論學科的可申請項目則少得可憐。
“全國假證教主”被抓稱全國製售假證的都是他老鄉2015-10-10
近日,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從諸暨市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了解到,民警針對假證販子,下了很大一局棋,於近日“收網”,赴溫州樂清端掉了一個製售假證的窩點,並最終帶回42人。而民警收繳到的物證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各類假證假照200餘種,20多萬張假證,足足五噸重。這樁案子涉案人員之多、偽造手段之高超,遠遠超出了辦案民警的預想。
易某林此人並不簡單,可以說堪稱“全國假證教主”。
2007年、2009年,他曾因為製售假證被判有期徒刑各一年。那他為什麼又踏上老路呢?原因是製售假證這個“行當”太賺了。易某林說,以身份證為例,一個身份證的材料成本為一塊八毛,加工費在10元左右,而售價卻高達80元。他每天都恨時間太匆匆,上午從全國各地接來訂單,然後製造假證,打包,要忙到下午四五點出門寄快遞。
據易某林交代,全國的製售假證源於湖南省的雙峰和漣源。他們這行肥水不流外人田,所有的上下線都是老鄉帶老鄉,在全國約有300多名從業者。
發證機關說肉眼很難辨別真偽
經過7個晝夜梳理案件,諸暨警方一共抓獲了涉案人員42人,除了辦證的,還有買證的。
市民徐某就是因為買證被抓了。他畢業於浙江大學成人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但從事的卻是園林方面的工作。為了獲得職業上的晉升,他需要一個建造專業的文憑。於是,他從郭某華那裡買了一本文憑,除了專業被改為建築專業外,其他依舊是自己的信息。拿到假文憑的徐某非常滿意,因為這本證和他手裡那本真貨從肉眼上很難分辨。
同樣無法分辨真偽的還有各個發證機關的工作人員。邊超說,他把20多萬本證件逐一拿到各發證機關核查,並要求對方給出證明。包括行政審批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人力資源廳在內的大大小小十幾個發證機關工作人員都表示這些證件真的很逼真。
邊超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根據郭某華等人提供的線索,將諸暨境內買證的人一一梳理出來,讓他們接受應有的懲罰。
回應
現在證件應該都採用ic卡芯片.這樣我看誰來做假證
華人為什麼總喜歡做壞事?
為什麼你眼裡只能看到華人做壞事?
身份證帶指紋,其他證件與身份證掛鉤。
是的,指文加芯片,更保險方便。
身份證倒是有芯片,奈何有人直接搞出幾個戶口。
外科接手指,生意興隆。
論文案 江揆兩度要蔣偉寧講明白【聯合報2014.07.13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昨晚表示,蔣偉寧在事發第一時間就致電向江揆說明,昨天上午他再度向江揆報告,江揆請蔣偉寧對外說清楚。
孫立群表示,江揆並非針對蔣偉寧表達痛心,而是針對陳震遠。至於科技部未來如何調查,他說,可能得先與國外期刊連絡後,才能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張善政表示,科技部將了解與調查論文發表的假審查手法,並檢討相關制度。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教授陳震武再為蔣偉寧澄清,指是自己在未知會蔣的情況下,將胞兄陳震遠列為共同作者,「這是我的決定,蔣老師並不知情」。而陳震遠已用電子郵件通知教育部、科技部,表示會儘快回國面對調查。
王作臺說,蔣偉寧指導的畢業生陳震武是陳震遠的胞弟,蔣偉寧和陳震武長期合作過許多篇論文。陳震遠會掛名,是因為陳震武和陳震遠兄弟之間研究互補,所以陳震武的論文會掛上哥哥的名字。
哇!集體作弊的殺傷力【聯合報/賴鼎銘/世新大學校長2014.07.13
台灣學者扭曲審查程序的手法,讓全球學術界瞠目結舌!難怪「撤稿觀察」網站說這個案例值得一聲「哇」!
國外報導對台灣最大的傷害,莫過於點出存在「同儕審查集團」及「引用集團」的指控!國外報導懷疑,這是一群主要作者及合作者所組成的集團,利用化名及捏造的電子郵件,得以互相創造有利的審查結果,讓論文得以順利刊登。甚至,讓陳震遠得以審查自己的論文!
認真檢討,如此衝量研究,始作俑者難道不是政府?科技部前此年年的國際比較,無非發表的數量!幾年前的系所評鑑,校務評鑑,包括頂尖大學評選,教育部難道看的不是3I及工程索引的論文量?因為這樣的指標,讓所有大學的大部分科系,無不以此作為教師評鑑及升等考量!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知名學術出版社如SAGE,竟也出現足以讓人操弄的漏洞,真令人跌破眼鏡!當然,主編納費太信任作者推薦的審查人選,引發此次風波,恐怕也是他不得不辭職的主因!
看來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想像,這一次讓我們見到反證。
揪抄襲 教授不比學生少【聯合報/周伯戡/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2013.08.17
前國防部長楊念祖因論文抄襲案,成中華民國任期最短命六天的部長。
這已不是新聞了,大學有三寶:複製、貼上、過就好。大學生的報告通常就是這樣完成的,但有多少學生因論文抄襲被學校懲罰,恐怕很少。
抄襲幾乎是傷害高等教育最大的元兇。學生可以玩四年,上課可以不必記筆記,讀不懂也沒關係,抄一篇論文就可過關。教授也無法評鑑學生,當他們如此取得學士學位時,這個學位是空洞的。當這些學生繼續以這方式讀研究所,並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時,碩士博士學位也是空洞的。大學為保住學生註冊人數,姑息學生抄襲,完全灼傷教育倫理,讓文憑主義下的大學、研究所的文憑一文不值。
但是為何老師們不揪出抄襲的學生,把他們送到學務處(或教務處)法辦又是一件令人玩味的事。這大概有兩大個原因。第一是老師不查。不查的原因又有三種:第一、修課學生人數眾多;第二、老師在教學之外有太多外務;第三,老師根本懶得查。
第二大原因恐怕是許多老師都曾經有過抄襲行為,美國高等學府抄襲之聞從不間斷,哈佛大學的學生對該校教授Tribe的抄襲忍無可忍,成立一個「Harvard Plagiarism Archive」網站,有興趣的人可上去瀏覽。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以大學教授抄襲做主題,指出教授們的抄襲不比學生少,但很少由他們的同儕舉發。該專刊也特別提到教授剽掠指導學生的論文。此舉比抄襲更可惡,它還謀殺了學生的努力與創意。
我不知台灣學生是否效法哈佛學生,做一個類似網站,掀台灣教授的抄襲?捉出教授抄襲常是研究生所為,因為研究生要閱讀和研究相關的書籍與論文,拜電腦之賜,抄襲很容易發現。
為何學校不買抓抄襲的軟體供老師使用?這類軟體很多。我曾問某校老師,他回答外人與學生也可以用這軟體查出老師們的抄襲;學校不想有政治風暴—這是什麼鴕鳥心態!結果是台灣高等教育的淪喪。
論文抄襲風盛 軟體檢測難遏止 2011/01/18 新華社
研發反抄襲軟件的教授們沒有料想到他們開發的軟件反而推進了論文抄襲更智能化的發展:反抄襲軟件成了抄襲者給論文改頭換面的好工具。
號稱全民一同編輯的維基百科愈來愈完整,幾乎什麼資料都找得到。然而日前一位英文系教授卻撰文指出,維基百科的理念不但混亂了著作權概念,助長學生抄襲風氣,還因為群策性(crowd-sourced),使作品失去了個性(style),「文章都不文章了」!儘管在商業競爭力上,《大英百科全書》是「猛虎難敵猴群」,但對不相信後結構主義「作者已死」宣言的傳統知識論者來說,每一篇文章背後還是要有能夠「追究文責」以及「考察文風」的源頭作者才算對味。
「天下文章一大抄」,自古以來抄襲事件就是層出不窮,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傳統,更在西方文壇有斑斑事跡可數。英國中世紀著名作家喬叟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就是把從各處蒐羅而來的故事當成是自己的,其中還有些是來自於與他同時代的薄伽丘,只是「喬叟總是忘記給予適當的承認」。
在過去沒有電腦的時代,即使抄襲者也還會傾向多點個人風格的消化與編輯,但現在只要按下右鍵、複製貼上,別人嘔心瀝血的作品馬上就「歸為己有」,根本是一字不差而無從就內容來鑑別。
尤其在有了「維基百科」之後,對於老師出的作業,更是連從「谷歌」搜尋中判別資料來源優劣的功夫都省了,直接把維基百科當作標準答案即可。美國休士頓大學英語文學系教授米奇克斯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也看多了學生,日前他就忍不住撰文,抨擊網路和維基百科帶來的「知識界歪風」。
這位教授說:「網路最壞的影響就是在學生作業上!這年頭學生的報告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拼貼作品』;來來去去就是幾段維基百科,夾雜一些閃耀筆記(SparkNotes;蒐集美國國高中課程的作業共筆網站)。」
米奇克斯認為,抄襲是個「學生熱門運動」(popular student sport),而縱使有一些幫助老師比對網路資料的防剽竊軟體,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防剽竊」的應用程式能夠告訴你哪些段落會被「防剽竊軟體」偵測出,讓學生針對性地進行微幅修改就能交上作業。
更糟糕的是,學生們的思考根本就被「維基百科」的標準制約了。米奇克斯批評,維基百科的內容缺乏靈魂(soullessness),因為一篇文章可能是由一千個來自三教九流的匿名寫手所完成,個人的特色與風格早就蕩然無存了。
當然,對於以文本批判/鑑別為本業的教授學者們來說,一篇文章若沒了個人風格,就等於是廢了他們的武功。因此,即使《大英百科全書》已經完全被維基百科打趴,米奇克斯還是忍不住拿它出來舉例:「一頁頁瀏覽《大英百科全書》第11版,你會讀到純真的小論文(genuine mini-essays),是由一個個真正的人所寫的(written by actual people)。」他強調,「《大英百科全書》的作者們善於自我表達,且受過文學風格的養成和薰陶,讀過拉斯金、麥考利和吉朋(皆為18至19世紀英美文學批評家。)」
誠然,「剽竊」已經成了一門愈來愈大的學問,目前學術界甚至有學者把從古至今的「剽竊」現象作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專門課題,加以研究。
近代則有後結構主義者羅蘭.巴特興起「作者已死」之說,意味著「作者的個人風格」已經不再是我們理解作品時所需要考量的要素,因此不但解放了讀者「自由理解作品意義的空間」和鼓勵人們「運用個人想像」來補完作品,更進一步則是催生了「多人群策群力」、甚至「完全開放匿名人士」與反複編修知識體系的「維基精神」。
只是近來「維基百科」終於慢慢發現,為了維持維基的品質,終究還是需要一顆「大腦」來維持文章的一貫「風格」。這究竟是維基百科的「危機」,還是作者「復活」的福音呢?
延伸閱讀:
1. 品質降、缺新血 維基百科陷危機 http://anntw.com/articles/20131107-xNU_
2. 維基百科合作模式 直逼大英百科 http://anntw.com/articles/20131107-2no1
3. 台灣維基人 不擔心中立性 http://anntw.com/articles/20131107-ndWc
4. 台灣維基人 樂在分享知識 http://anntw.com/articles/20131107-GmGq
5. 台灣維基社群熱心 回答方式很「維基」http://anntw.com/articles/20131107-xwIB
6. 抄襲維基百科 抄到沒了風格? 2013-11-08 09:40:51
立院全票通過覆議 會計法修法失效 2013-06-14中國時報
立法院上會期修正《會計法》,替不實核銷經費的基層民代除罪,引起輿論強烈反彈,馬英九總統被迫出面滅火,責成行政院提出覆議。立法院院會昨天記名表決這項覆議案,與會的一百一十名立委全數支持政院覆議,《會計法》修法正式宣告失效。
立法院上月卅一日通過《會計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但行政院認定修法窒礙難行,本周召開臨時院會提出覆議案。立法院依法需以記名投票表決形式,決定是否同意行政院覆議要求。若經半數以上立委同意,覆議案即可生效;反之則需維持立院決議。
由於朝野事前皆有「歸零處理」的共識,覆議案過關幾乎已成定局,但因選票設計特殊、圈選欄位文字繁複,各黨團為擔心立委不慎投錯票,昨天上午不厭其煩地說明「教戰守則」。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在談話會結束後,將藍委拉到議場一角,秀出選票樣張再三叮嚀;民進黨團則省得麻煩,直接請立委「蓋左邊就對了」。
最後全院一百一十三席立委除了因故缺席的副院長洪秀柱、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以及國民黨立委顏寬恒以外,全數投下「贊成行政院覆議」,超過半數門檻,上會期通過的修法因此遭到否決。
由於《會計法》修法與否,攸關因公款喝花酒案服刑中的前立委顏清標能否提前出獄,顏清標之子顏寬恒對覆議案的態度也備受矚目。顏寬恒昨天上午並未出席談話會;下午他雖現身立院,卻仍寧願違反黨團動員令,始終未進場投票。
顏寬恒在覆議案通過後表示,尊重黨團與院會決議,但他仍認為,特別費是歷史共業、父親並未貪汙,外界將《會計法》修法稱作「顏清標條款」,實在太不公平。
但他也表示,不會再提出類似修法。
回應
會將主席台讓給"暴民"的王金平----這一次是讓出辦公室給國民黨及民進黨團,進行"見不得陽光的勾當",然後,繼續做他的院長,繼續在立法院運作"齷齪的句當"!這個"黑金總司令"王金平該退休下台了!
等著看下集,看我們柯老怎麼發言,如何選市長~該起訴的,該關的,通通辦一辦~
拜讀王良能教授9月7日大作〈反思美政治學界的困境〉,提到美國國會兩黨一致通過,刪除「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內有關美國政治學的研究經費。
美國政治學近十餘年來的衝擊始於1989,當時東歐瓦解、蘇聯崩潰,國關政治學家未能及早做出預測,事後也提不出有效解釋,因而暴露了嚴重的學術內在危機。國關政治學界由此展開建構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大辯論,試圖找出新的認識論和本體論基礎,來重建國際關係的學術發展方向。循此相同的困境和爭議,美國政治學界在2001年的政治學年會中爆發了一場類似政變的「政治學改造運動」,指摘實證經驗研究和理性抉擇在政治學內部集結成學術「霸權」,寡占了「美國政治學會」及其所轄刊物《美國政治學刊》,大量刊載數理統計和博弈理論的文章,而偏廢其他領域的論文。針對此一強烈抗爭,APSA在會長人選上做了一些調整,並在學會之下另立一個刊物《透視》,偏重於刊載質性研究論文。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妥協性的作為未能解決美國政治學界的一些長期存在的盲點和困境。
二戰之後,美國大學的政治系所普遍以「政治科學」令名和自我定位,卻一直停留在實證主義的科學哲學觀,未能順利進入到後實證主義的發展階段。實證主義強調嚴整的邏輯以及精確的定義,一方面以歸納法來證成通則,另一方面則以定律前提,來做演繹性的推論而達到解釋或預測的效果,故認為「律則涵蓋性的解釋模型」為唯一有效的科學解釋或預測途徑。相對於此,後實證主義注意到專業學科的社群特性,重視學科發展的環境和歷史脈絡,以及各專業學科的互動關連,由此反能看到更開闊的經驗研究範疇。後實證主義的代表人物是Thomas Kuhn,開啟了科學史、科學社會學和科普等新領域,而使自然科學具備了整體的人文社會脈絡基礎。政治科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經常採用Kuhn所說的「典範」概念來肯定自己作為「常態科學」的資格,卻掌握不住後實證主義的基本意涵和價值。
和上述發展相關而更重要的變革是,西方知識界在1970年代中葉有所謂「論述轉向」或「語言學轉向」的趨勢,重新認識了人們日常生活中「語言」的特性。論者認為,學術研究者不能只是將語言之當作界定概念的工具、藉以開創學者自己的理論體系,而應尊重語言使用者在不同社會脈絡中蘊含的實質意涵,方能開拓出更寬廣的經驗認知領域。這種論述轉向原來始於文史哲藝學界,集結成「後現代主義」思潮,促成了文化研究等新興領域,甚至進入到歷史社會學和發展社會學的範圍,而能看到後福特主義和後工業社會之變遷。實證主義政治學者,甚至改造運動政治學者,對於這種新趨勢及其背後的認識論觀點都相當排斥。以政治學改造運動的急先鋒G. Kasza為例,便將後現代主義和科學主義看作是左右兩個極端,都是學界亂源,而一並加以否定。然而,Kasza等人所楬櫫的政治學改造運動志在建立一種「周全科學的政治學」,現若不能提出一個更廣闊的學理框架,左右排斥,豈不更縮小了政治科學的立足根基?
直到現在,政治學者和許多其他社會科學者多還在強調「量化vs.質性」的二分法。這個分類其實是從實證科學方法論衍生出來的,意味著量化研究比質性研究層次更高,更符合實證科學的規格。基於此,量化研究學者遂不斷地往深處鑽研。然而也就進到美國政治計量學開創者H. R. Alker所說的一種窘境,採用的統計量化模型越先進,離真實的政治世界就越遠。相對於此,從語言學轉向中引申出來的文本、論述、敘事、詮釋等研究途徑,一般都歸諸於質性研究範疇。然而從1970年代開始,當古典字詞學、句法學和電腦資訊科學結合,產生了「電腦語言學」或「計算語言學」的新領域,由此建構「語料庫」,然後在此基礎上可以組成許多不同主題內容的「專題資料庫」。從這個發展線索來看,所謂「詮釋社會科學」,並不是徒託「科學」之名。它可能比「實證科學」具有更深切的科學內涵(楨:?),更切合人文社會的實際需求,必要之處也可以進行數理量化的表現。政治學或該從這裡找到重建的基礎。 2013-09-17 09:49:13
民代特別費、教授研究費 除罪【聯合報2013.06.01
立法院昨天深夜三讀通過「會計法第九十九條之一修正案」,擴大特別費除罪範圍,擴及各民意機關、村里長及學術機構,並有溯及既往的規定。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這次將「歷史共業」一次解決,對國家來說是好事情。
立法院前年通過會計法修正案,為二○○六年以前的首長特別費除罪化,但範圍未及民意機關與村里長事務補助費。根據昨天通過的修正案,二○一○年底以前,各民意機關支用的研究費、公費助理費與加班費業務費、出國考察費,以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均予除罪化。
除罪範圍也擴及學術單位,二○一二年底以前,各大專院校職員、學術研究機構人員支用政府補助的研究計畫費,包含報支、經辦、核銷、支用等相關財務責任皆除罪化。若涉刑責者不罰,但不符法令之相關費用則要繳回。
根據修正內容,報支政府機關補助的研究計畫費時,若意圖購買與研究計畫不相關的財物,則不適用除罪範圍。
台聯黨團總召林世嘉說,不願再看到如柯文哲這樣認真的醫師還要受制度所困、犧牲清譽,所以才簽字。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讓柯文哲這樣的人不再有「白色恐怖」之感。
提案立委林滄敏說,並非針對顏清標案,過去措施性法律未明確化,才造成部分機關誤用經費,修法通過後,可避免類似情形再發生。
回應
稱為「顏清標條款」不合邏輯,因為顏清標已經被判刑確定也入監服刑了,稱為「柯文哲條款」會比較適當,這撰文記者要多加油
一個『開明專制』的政權,雖然不民主,可是他高度尊重專業意見,依照學者與專家的意見來進行施政,對比台灣,雖然有民主的外衣,可是政府的施政卻不按照專業意見,一切以民粹為依歸,這樣的型式又有比較好嗎?這樣的台灣與這樣的民主是否還有希望?
在昨天一場座談會中,學者表示,12年國教主張以常態編班方式學習,只為追求假象形式的「公平」與「去標籤化」,反而造成前段、後段學生都學不好,「適性發展」成為一個空話。此一政策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形式主義」。
教改總體檢論壇昨天慶祝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並舉行「體檢近20年的教改問題—教育形式主義掏空了台灣的根基」座談會,邀請多位學者討論台灣教育界現行的形式主義。
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台大應用力學所教受王立昇說,12年國教漠視高中職階段課程內容更深更廣,需要分流的事實,要求以常態編班學習。最後前段、後段學生都學不好,政府再花大錢進行補救教學,真不知所為何來。
王立昇表示,12年國教明年上路,許多學生及家長可能因為學習環境不佳,轉而求助補習班或私校,於是補習風氣更為猖獗,明星學校則由公立轉私立。一般家庭將難以負擔優質教育環境的代價,階級流動更難求。
高等教育方面,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說,現在很多大學教授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自己論文有沒有被期刊接受;如果沒有,趕快再修改。大學教師原本有教學、研究及服務3個任務,但現在大家都太重視發表論文,忽視了教學和服務。
周祝瑛說,國內大學的特聘與講座教授或彈性薪資等福利,大多傾向以論文高產量者享有,此種不分科系領域、不重實質審查、以論文數量的形式主義作法,壓抑學術界原本強調的多元與自主,讓台灣學術界為西方代工與殖民的情形更加嚴重。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表示,有鑑於道德沉淪現象的嚴重性和普遍性,各國政府莫不設法重整道德,而著眼點在教育。我國現在將德育融入「社會領域」及「綜合活動」等各科教學,但在升學主義橫行下,很難落實。教育當局未來改革課程時,應優先制訂「有品」課程。
教授衝論文量 黃光國:跟屁型沒用 2013-9-16 中國時報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昨說,台灣學術界流行發表「輕、薄、短、小」論文,大家拉幫結派組成團隊,爭取國家經費、購買貴重儀器,再用輪流掛名的辦法,衝高個人論文發表量。但其實很多研究結果都是「跟屁型」成果,對國家社會沒幫助。
教改總體檢論壇昨天舉行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由黃光國演講「破除形式主義的歪風」。他說,民國83年啟動的教育改革喊出「廣設高中大學 」,之後整個教育界充斥「形式主義」歪風,最近推出的12年國教,達到頂峰。
黃光國表示,在「廣設高中大學」口號下,許多一流專科學校紛紛「升格改制」,成為三流「科技大學」,現在大專院校暴增為170餘所,大學教育不致力培育專業技術人才,而是要求教師教導學生如何發表學術論文。
黃光國感慨說,國內學者為了求職、升等,提高發表論文量,但少有人深入探討論文內容,造成輕薄短小論文當道。一旦有論文登上高衝擊指數的期刊,便開記者會吹噓。他指出,有些教授專門「養小鬼」,自己找經費、買儀器,然後收學生找題目寫論文,再掛名在學生做的研究成果上,但老師根本不清楚研究在做什麼。這樣的論文通常是「跟屁型」,沒有原創性,對國家社會也無幫助。
黃光國透露,一位學術界老大曾發表論文登上《自然》期刊,但之後20年沒人做出相同成果,此人的老師及學生都發表論文質疑。事後證實這是一篇「誤導他人的研究成果」,成為笑話。
國科會:大學升等審查應重質不重量2013-9-16 中國時報
台灣大學教授黃光國抨擊,國內學術論文流行「輕薄短小」,追求數量卻忽略論文品質和影響力。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昨晚回應,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審查制度已有明顯改善,朝重質不重量努力,但重點在於大學、系所和學者的心態是否跟著改變。
孫以瀚舉例,學者過去向國科會申請研究計畫經費補助,都要提供15篇研究論文或著作目錄,作為審查參考依據。近幾年已縮減到5篇,學者僅須提供個人自認最好的5篇論文或著作就可以,顯示國科會研究計畫轉為品質導向,不再鼓勵學者以量取勝。但關鍵在學者心態是否改變。 2013-09-16 10:33:10
哈佛集體作弊 60人勒令休學 2013-02-03 中國時報
美國名校哈佛大學一日公布去年該校大學部學生集體作弊案的懲處結果,涉案一百廿五名學生中約六十人遭到強制休學二至四學期,其餘學生有半數被留校察看,剩下的學生免受處分。但這起哈佛創校以來最大規模的作弊案未必就此結束,因為審查過程也備受外界質疑。
這起作弊案發生於去年五月初「國會導論」課程的期末考,共二百七十九名學生參加考試,任課教師改考卷時,發現有部分考卷答案雷同,於是轉送行政委員會調查,初步認定全班近半數學生涉案,當中包括多名運動員,有兩名籃球隊副隊長已被校隊開除。
哈佛校方去年八月底宣布發生集體作弊案,之後針對每位學生的狀況詳細審查。針對外界對審查程序的批評,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史密斯辯稱,審查程序極其慎重,務求讓每位學生都有多次為自己辯護的機會。
在本案中代表兩位學生的律師皮巴迪則說,哈佛處理本案的時間太長,有些學生本學期已註冊,學費和住宿費都已繳清,如今被迫休學,不但浪費金錢,更飽受精神折磨,這種懲罰「就像千刀萬剮的凌遲」。
「國會導論」課程的期末考方式和規則也遭到質疑。哈佛傑出校友史丹伯說,根據任課教師的指示,考試方式係帶回家作答,學生可以參考任何書籍、文件或網路,但不得與教授、助教「及其他人」討論。
史丹伯質疑說,如果任課教師對考試的指示非常清楚,為何某些助教還在公開場合與學生討論考試問題,而如果助教都搞不清楚,又如何指望學生了解?值得指出的是,「國會導論」在哈佛被認為是「營養學分」。
史丹伯進一步指出,有些學生固然太過分,簡直就是剪貼答案,但這個課程基本上鼓勵學生合作討論,其他學生只是根據討論產生的「筆記」作答。皮巴迪也表示,「國會導論」的考試規則固然禁止學生合作討論,但學生在課堂上已經習慣彼此討論。有些學生則說,「合作討論」早就被視為該課程的一種文化。
大同大學前講座教授蔡武雄,遭立委爆料指他主持國科會補助的七項研究計畫,論文多是抄襲;國科會為此向「保證人」大同大學追回研究費,大同打官司向蔡求償,法官審理後,判決蔡武雄須賠償大同大學一千四百八十萬八千多元。
原任大同大學講座教授的蔡武雄,九十五年起,連三年接受國科會補助,針對大陸進行七項專題研究,包括國防科技公開性情資蒐集與評估計畫、社會安定重大問題研習與資訊蒐整計畫、政經動態觀測資料庫建置及分析研究等等。
國科會核准後,陸續將經費八千多萬元撥給大同大學,轉撥給蔡武雄。不過,計畫進行一年多,立委爆料蔡武雄的論文大多是抄襲,違反學術倫理。
國科會和審計部調查後,發現七項專題研究計畫,有的經費支出原始憑證不符規定,有的經費執行欠周全,還有計畫未執行。大同大學被要求繳回已撥補的一千四百多萬元經費後,隨後以連帶保證人身分,打官司向蔡求償。
台北地院審理認定蔡須返還研究經費,判他共須賠償一千四百八十萬多元。
不過,長居美國的蔡武雄,事發後離台超過半年,在國內的戶籍已被遷出。大同大學能否追回這筆錢,將是另一個問題。
立院三讀 代寫論文最重罰百萬 2013.06.01中央社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學位授予法部分條文,明定引誘代寫或實際代寫論文者,最重可處新台幣100萬元罰鍰。
鑑於在網路、出版品刊登廣告徵求代寫論文、書面報告風氣猖獗,唆使犯罪;部分學生也為獲利實際投入代寫、代製論文或書面報告等情形,造成學生品格低落,國家人才素質下滑,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管碧玲提案修法,希望遏止歪風。
三讀修正通過條文明定,未來以廣告、口述、宣播或其他方式,引誘代寫、代製論文、創作、展演、書面報告或技術報告者,及實際代寫、代製,或以口述、影像等舞弊方式供抄寫論文、創作、展演、書面報告或技術報告者,行為人或負責人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2013-06-01 09:17:49
論文抄襲 德教長博士頭銜被摘2013-02-07 中國時報
德國國立杜塞道夫大學(即杜塞道夫海恩瑞奇─海涅大學,Heinrich-Heine-Universitat Dusseldorf)經過全面調查,認定德國教育和科研部長安妮特.夏凡(Annette Schavan;見圖,法新社)的博士論文,因抄襲並隱瞞引文出處而無效,取消她獲得卅三年之久的哲學博士學位。
德國國立杜塞道夫大學(即杜塞道夫海恩瑞奇─海涅大學,Heinrich-Heine-Universitat Dusseldorf)經過全面調查,認定德國教育和科研部長安妮特.夏凡(Annette Schavan;見圖,法新社)的博士論文,因抄襲並隱瞞引文出處而無效,取消她獲得卅三年之久的哲學博士學位。
五十七歲的夏凡,是繼前國防部長古騰貝革後,第二位因博士論文涉及剽竊而遭撤銷學位的梅克爾總理聯合政府閣員。古騰貝革遭檢舉其二○○七年完成的法學博士論文抄襲,德國拜魯特大學調查後認定屬實,於二○一一年二月底撤銷古騰貝革的學位,他旋即黯然辭職。
杜大學位認證委員會主席兼哲學系主任布勒克曼五日宣布,夏凡一九八○年在杜大完成的博士論文《人和良知:關於現今良知教育的條件、需要和要求之研究》,「蓄意且有系統地將他人智力成果竊為己有,經由剽竊惡意詐欺」。學位認證委員會以十二票同意、二票反對與一票棄權的表決結果,取消夏凡博士頭銜。
博士頭銜慘遭摘除,人在南非訪問的夏凡立即透過律師發表聲明,強調杜大的調查「程序不合理且引用不當的證明材料」,她將採取法律救濟行動。
夏凡在去年被踢爆博士論文抄襲,十月間一位匿名部落客更舉證歷歷,但夏凡一再否認蓄意剽竊,只承認「因疏忽而造成失誤」,杜大於今年一月啟動調查。
夏凡為梅克爾親密盟友,自二○○五年即擔任教育部長,身為一國教育主管,卻因論文抄襲而被取消博士學位,德國媒體對她能否續留梅克爾內閣不表樂觀。這場風暴對夏凡所屬的「基督民主黨」也極其尷尬,今年是德國的大選年,反對陣營必然會在選戰中以此大作文章。
歐洲不乏因博士論文剽竊而下台的政壇領袖。去年三月廿九日,匈牙利總統施密特即因當年的博士論文抄襲,遭布達佩斯的賽米維斯大學撤銷學位,他不敵逼退壓力,於四月二日辭職。
檢察總長黃世銘列為指標性案件、影響近八百名教授是否涉貪的林昭任貪汙案,最高法院十二日作出關鍵性判決,認定林昭任受國科會委託,從事採購、研究,非授權公務員,不能以貪汙罪究責,僅涉及「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偽造文書罪嫌。因犯罪事實變更,將原判決撤銷發回台南高分院更審。
關鍵判決 林昭任案發回更審
最高法院這項判決,無疑是將國立大學教授與公務員間,在法律定義上畫出一條清楚的界線,為紛擾多時的法律爭議,做出決定性的法律見解。雖然此判決僅對個案發生拘束力,但依最高法院目前的共識,如果將來要推翻這項見解,需全體最高法院刑庭法官開會同意,難度太高。
林昭任被控在六年前利用國科會補助款,詐領公款兩百多萬元。歷審都認定,林所為的採購、驗收程序,屬刑法的授權公務員,一審依貪汙罪重判十年、二審改判五年。林及檢方不服判決,都提出上訴。
委託補助 公款公用也非詐欺
最高法院為釐清兼辦採購、驗收業務公立大學教授,是否具有公務員身分,承審本案的審判長黃正興、受命法官陳春秋、陪席法官陳世雄、許錦印、周政達,罕見地在三月間召開辯論庭,由林昭任委任律師羅明通、王森榮、林傳源,與最高檢檢察官江明蒼進行法律攻防。
經檢辯交鋒論戰,最高法院昨天審結宣判。合議庭認定林昭任依「科學技術基本法」規定,承辦國科會、工研院委託補助,從事採購事務,不具授權公務員身分。既然不是公務員,就不能以公務員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的貪汙罪判刑。
合議庭認為林昭任因教學所需,為求一時採購急迫與便利,挪用經費購置研究用的儀器,供學生使用,將公款公用,沒有為自己不法所有的意圖,也不能論以詐欺罪。
登載不實偽造文書 三年以下
但是,林與廠商填載不實的請購單、支出證明,辦理採購核銷,最高法院認定,就算查有實據,因林昭任沒有公務員身分,不成立刑度較重的偽造公文書罪,只涉及最重本刑三年以下的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偽造文書輕罪。
黃正興表示,由於林昭任沒有授權公務員身分,犯罪主體的身分已經變更,原判決誤以公務員身分來論罪,已影響事實的確定。這部分涉及事實的重新釐清,非終審法院可逕行裁判,因此有必要將全案發回更審。
獲平反 鬆口氣 林昭任:挪錢給學生研究 錯了嗎 2013-04-13 中國時報
引發學術界恐慌的國立中正大學化工系教授林昭任被控貪汙案,二審將林重判五年,最高法院昨為他平反,合議庭認定他公款公用,且不具公務員身分,不能以貪汙罪究責。林未到庭聆判,在得知判決結果後說:「很高興,終於鬆了一口氣。」
中正大學主任祕書陳朝輝表示,林昭任昨天仍到校上課,並擔任系所口試評審。在判決確定前,校方不會對他有停職或其他處分,林昭任會繼續任教,直到法院判決結果確定,校方才會再做決議。
陳朝輝說,目前校方沒有接獲學生反應官司影響林昭任的教學品質。此案發生後,校方也加強向教師宣導研究計畫執行注意事項,和採購儀器等相關法令,避免類似狀況再發生。
林昭任在最高法院辯論庭時曾感慨說,看到學生沒錢做研究,挪用國科會經費供他們使用,這樣錯了嗎?他認為這是國科會研究補助制度出了問題。
林昭任指出,他是國外學成回台,受聘中正大學任教,並受國科會委託,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當時,學校沒有給他任何錢,一切研究經費,都要自己去籌錢,爭取外界補助。
他說,學校只給了一間空盪的房子,不管作研究的設備、出差、學術訪問,甚至連影印一張紙都要自己出錢;學校實驗室沒水電、沒冷氣,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林昭任感嘆地說,學生作研究急需設備使用,否則無法如期完成報告,將影響學生的畢業時間。身為老師,不能把經費、設備問題,丟給學生自己處理,只能想盡各種辦法幫學生找錢,解決問題。
雖然全案撤銷發回更審,將來就算被認定有罪,也將僅論以偽造文書、三年以下的輕罪,但林昭任感觸良多。他說,官司纏訟五年多,為此也被羈押、停職,獲悉判決結果情緒很激動,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內心百感交集。
留言
在臺灣用政府的錢必須先弄清礎一切法令規定,否則很麻煩。在國外的習慣在臺是不適用的,你替政府省幾百億但沒照原來程序做,那你一定會被定罪,但你照程序做損失幾千億是合法不會被定罪。臺灣法律是重程序不重結果的天堂。
相關新聞
將聲請統一見解 檢察總長:公款私用 就是貪汙
翁啟惠:法律不完美 要有勇氣改革
嚴懲不法 法界:依詐欺侵占法辦
檢調:司法如月亮 初一十五不一樣 2013-05-03 11:19:30
教授研究費核銷大鬆綁 學術界利多【聯合報2012.10.16
今年三月爆發多位大學教師、研究人員涉嫌詐領研究經費,造成學界大地震。國科會及教育部決定大幅鬆綁研究經費核銷規定,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天宣布,已擬定「計畫經費支用彈性案」,規定業務費、研究設備費、國外差旅費的三個大項目經費互相流用的比率限制拉到預算的五成,使研究經費使用更有彈性,並避免觸法。
朱敬一表示,新辦法將與行政院討論細節後即可實施;並可追溯至今年十月一日。
新辦法強調研究經費支用彈性化、增加學校內控,並且讓各項目經費流用彈性加大。不過,舊制時許多教授、助理都因假發票案遭調查,這些人該如何處理?朱敬一說,假發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他不便表示意見。
朱敬一表示,過去科研經費核銷方式是以公務預算稽核的思維考量,以防弊為主;現在是讓科研採購與公務採購徹底分軌,讓科研經費報銷更具彈性,不要讓學者戰戰兢兢,也不要讓行政程序成為學術研究的阻力。
為了強化學校內控機制,新辦法中鬆綁補助經費使用的限制,但除了核銷與否的兩種制度外,對於一些模糊灰色認定的補助項目,為了避免承辦人員因為怕將來被稽查到要賠錢,一開始就不同意核銷、形成研究阻力,國科會新增「由機關管理費扣回」的懲罰條例,建議學校可以成立委員會等組織審查這類預算,由學校管理,如果未來發現是浮濫報支,要處罰浮報總額一到三倍的管理費,減少承辦人員的壓力,增加學校內控責任。
新辦法也放寬研究經費的彈性使用額度,用來支付研究相關的彈性支出,如國內外交通費、學者出席鐘點費、國際交流等項目。目前放寬額度擬以計畫經費總額的百分之二、一年不超過二萬五千元為限;如果使用有結餘,可以交給學校統籌控管、彈性應用,研究人員就不用再去蒐集細項發票。
相 關 新 聞
之前太複雜「愛因斯坦 也可能犯規」
研究費鬆綁 法部:不影響報假帳案偵辦
彰化地檢署偵辦國立大學教授以不實發票詐領公款,繼上個月起訴彰師大二名教授之後,昨日再依貪汙治罪條例追加起訴中興大學、陽明大學、國防醫學院與台中教育大學四校共十二名教授、研究生,罪名是公務員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
同案並有國揚、學揚與利明三家業者,被依違反政府採購法與偽造文書等罪起訴。
大學教授涉嫌以不實發票核銷國科會研究補助經費案,昨天彰化地檢署依貪汙罪嫌起訴十多位學者,學界大震驚,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昨晚表示,公款私用不可行,但是希望檢方可以彈性看待「仍將經費用於研究」的教授。
對於有學校教授遭起訴,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成大主秘陳進成昨天深夜回應,以貪汙罪起訴「太重了」。
被起訴教授中,高毓儒現任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長,並曾任陽明大學主任秘書,專攻呼吸生理學、分子生物學、急重病醫學研究,至晚間截稿前手機都關機,未能獲其回應。被起訴的十二人為:曾玉村、王哲釧、吳晉祥、吳豐森、吳忠信、楊靜修、高毓儒、蔡仲尼、涂景翔、梁勝凱、陳一男與蔡秉峰;余曉清、張曉文與徐怡詩三人不起訴處分。
檢方指出,被起訴者的犯罪內容不盡相同,但都是以不實發票來申報公款,或在採購、維修器材設備時,規避採購法十萬元以上需公開招標的相關規定,私下委由熟識的業者辦理。
本案起源彰化師範大學兩名教授被檢舉勾結新北市國揚儀器公司,以不實耗材發票核銷研究經費,彰檢調查發現,涉嫌與國揚掛勾的教職員,遍及台大、成大等知名大學,甚至包括教學醫院醫師,人數多達上百人。
查扣帳冊顯示,這些教授涉嫌二○○八到二○一○年間,分別向國科會、教育部或服務的學校,申請專案研究計畫後,再拿國揚公司出具的不實發票核銷經費,金額從五萬元到五十多萬元不等。
這些教授對檢方掌握的不實發票等事證,大多辯稱沒有一分一毛進到自己口袋,用來購買影印機、影印紙、碳粉等耗材,全用在研究專案計畫上,也有教授和助理承認這是「彈性」作法,方便核銷作業。
翁啟惠表示,許多教授在西方受教育,不知道台灣的規定,也有些教授沒有自己真正處理報帳,或是買電腦,報帳卻是電腦周邊用品,「比起公款私用的教授,一種是偽造文書、一種是貪汙。」盼檢方區分兩者,並對誤觸法令的教授從寬認定。
梁賡義表示,研究方向的調整是經常會面臨的問題,「如果知道答案,就不用做實驗了」,他強調,教授如果有錯就必須承認,但如果經費挪用仍是用於研究,沒有放入自己荷包,用貪汙罪起訴就太重了,會影響教授的士氣、返台服務的意願。
陳進成說,他相信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沒有貪汙意圖,只是缺乏嚴謹的法治概念,或是便宜行事,雖然有疏失,但用貪汙罪起訴實在太重了,有違立法精神,即使法院判無罪,也會影響教授們的鬥志,打擊學術發展。
陳進成建議,由於目前的會計室只能進行書面的形式審查,未來考慮成立稽核室,加強監督。
教授遭訴 國科會擔心影響人才回台服務意願【聯合報 2013.01.05
多位大學教師涉嫌浮報、虛報研究經費,國科會昨天證實,已經看到一分四十多個人的被起訴名單,且起訴理由多是「貪汙」或「偽造文書」。國科會副主任委員孫以瀚說,國科會已經放寬經費流用規定,現在只能「希望司法通融」,擔心將會影響人才回台服務意願。
孫以瀚表示,昨天深夜看到「一份表格」,他並不認得每一個名字,所以不確定這四十多個人是否都是大學教師,但起訴理由幾乎都一樣。
孫以瀚指出,浮報、虛報研究經費有兩種:一種是用研究經費中飽私囊,這是「不可以也不值得同情」;另一種則是都用在研究上,但報帳、核銷的名實不符,這種狀況「於法不合,但可以同情」。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曾發表聲明,指類似研究報帳出問題「是許多助理便宜行事」,並呼籲檢討會計與出納的彈性不足。去年八月,國科會大幅放寬經費流用規定,研究計畫的業務費、研究設備費和國外差旅費三大項目流用比例增加至五成,超過才要報國科會核准,並授權學校自行查核細項。
孫以瀚認為,這些被起訴者的行為都是在修改規定前發生,希望法律上能有解套方法,也希望社會大眾理解。如果用貪汙治罪條例「對付」這些大學教師,不符比例原則。
孫以瀚也說,國科會最近很努力留才、攬才,此事一出將讓國科會的努力完全瓦解,以後也沒人敢回台灣服務。 2013-02-07 12:27:08
教部研擬實務型博士 實作取代論文 2012/10/08 聯合報
台鐵出現首位博士生考台鐵「道班工」,博士生低就業問題再度引起關注。教育部近日正擬訂辦法,未來博士、碩士將分為「研究型」與「實務型」兩種學位,實務型博士及碩士都不須提交論文,而是以提出技術報告、實習或作專案代替論文,就能取得學位。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博士生畢業後,近八成都是回到大學任教職或研究工作,但研究所教育普及後,受少子化衝擊,「流浪博士」越來越多。未來「實務型」博士學位生必須加強和企業連結,課程會包含實習內容,讓博士生畢業後能直接投入就業市場,為企業所用。
不過,清大教務長陳信文表示,寫論文的過程包含提出議題、蒐集文獻等,「一連串的邏輯推演是訓練博士生的基礎,不是實作可以取代。」他並指出,博士、碩士不寫論文都不妥,學校校務會議決定,研究所都必須保有論文撰述。
成大校長黃煌煇也表示,寫論文是基本訓練,不贊成貿然分流。但博士生確實有學問落差問題,許多研究者忙於SCI論文發表,和產業脫節。
黃煌煇表示,若要分流,教育部在考核學校時就要將論文、實作及對產業的貢獻一併計入績效,否則光是分流,學校教授在追求升等只看論文的前提下,研究生只會講理論,不懂實務的情形根本不會改善。
暨南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沈姓博士生表示,博士班分流將讓學生各取所需,想做研究的學生可以寫論文,繼續做研究;想進入職場的學生,念書時即可到企業實習。
相關新聞
博士低就,絕非小事
回應
成黑手為博士,當然不是小事,是李遠哲豐功偉業的大事。真要檢討起來..當年..是誰開放那麼多大學..讓博碩學歷..搞得那麼浮濫
這不是解決高學位過剩的方法!Ph.D.=Doctor of Philosophy 若不想寫論文,應該就不要攻讀博士學位。
在美國博士比較放得下身段,女博士嫁給高中生的不少。在台灣博士被神化了,自始就自認高人一等,當然彎不下腰端茶了!
要念博士是個人的選擇,念到博畢,沒有工作就怪政府沒有提供就業環境,這真是奇怪的論調,反正就不是自己應該檢討。有人見縫插針唯恐天下不亂,反正天下大亂,形勢大好。這樣的紛擾就是進步的民主。大家以為如何?
這篇社論真是很奇怪ㄝ!唸書要唸到博士是個人自由政府社會可沒叫你去混一張文憑!再說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就要靠真本事必竟這個社會沒那麼好混。
愈來愈多學生考得上碩博士,卻不會寫論文、出錢找人捉刀。過去個人「跑單幫」式的論文槍手,也轉型企業化經營,還有業者大方開起門市。因論文槍手太猖狂,教育部決定提案修法,對代寫公司及槍手「開鍘」,祭出十到廿萬元罰款,情節嚴重還可連續處罰,並勒令停業。
「代寫論文論件計酬,論文八萬元起,期中、期末報告三千至一萬元不等。」網路上輕易就能找到代寫論文、博碩甄試、期刊文章、報告的網站,學生三不五時還會收到電郵廣告。
因競爭激烈,代寫「槍手」還削價競爭,價碼從「一章一萬」砍到「全包破盤價三萬」都有。一名槍手表示,委託代寫的多是在職專班或是後段班大學的學生。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坦言,代寫論文很難證明,只要學生對答如流,第一線的指導教授很難看出來。目前若有人檢舉代寫,且查證屬實,只能公告註銷委託學生的學位證書,未來則將修訂「學位授予法」,對代寫公司及槍手處以罰款。
有學者分析,目前在學的碩士生逾十八萬人,博士生三萬多人,代寫市場愈來愈大,業者有利可圖,很難禁絕。
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指出,以前碩博班少,非常難考,學生程度較好;現在大學廣開碩博班,連國立大學博士班都招不滿,學生平均程度變差,「考上卻不會寫論文,才會讓代寫服務這麼蓬勃」,教育部該管的是碩博班濫設問題。
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說,「學生問題不只不會寫,而是根本看不懂」。李家同說,現在看不懂原文的大學生比比皆是,研究生人數上升,程度絕對下降,這都要怪教育部廣開大學之門,逼得私校、技職院校猛設研究所,才會出問題。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也痛批,教育部不該放任學校增設碩博班,否則只會出現更多到台鐵搶工作的博士生。
回應
怎會看不出來?我每隔週固定與研究生會面討論進度及研究方向,難不成學生每二週便須請槍手研讀資料並代寫功課?
士大夫無恥 叫做國恥.台灣就這樣沉淪下去,學術也可以買賣,這樣台灣的未來在那裏?
真不知道那些投機份子在想什麼.違反學術倫理, 一經查獲, 學位將被追回. 不管取得學位離校後幾年.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 要比對查獲抄襲或代寫, 是一件極簡單的事. 尤其代寫的人會的邏輯及範本就那幾種, 一比對就看得出來了.
連碩博士都開始褪色,台灣就是會把好的變成爛的,由爛的變成更爛,甚至是一文不值
大學:防止論文代寫 口試把關 2012/11/04 聯合報
多所公私立大學昨天指出,雖然曾聽過或在網上看到有人代寫論文、報告,但校方不曾查獲這樣的案例。要防止論文代寫,最好的方法就是靠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把關,只要落實把關,代寫的論文很快會被抓包。
世新大學學務長、傳播管理系副教授許人杰指出,曾耳聞代寫論文的風聲,尤其是在職進修班學生,工作與學業兩頭忙,為了拿文憑可能會出錢請人代寫;公司主管也可能要求部屬、秘書助理幫忙整理論文資料。
文化大學校長吳萬益表示,曾聽過研究所在職專班學生請人代跑電腦分析資料,但校內不曾查獲代寫論文。吳萬益說,為了防止學生找槍手寫論文,該校商學院要求所有研究生提論文計畫時就口試,說明論文分析方法及文獻等。
逢甲大學教務長邱創乾直呼代寫「不可能」,大學部的專題製作與碩士班論文,學生跟指導教授每周開會,逐步討論,不太可能由槍手代勞。
東吳大學主秘謝政諭則說,校內沒聽過代寫案例,一旦查出就退學處分。
朝陽科大校長鍾任琴和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都表示,要防止學生找槍手代寫論文,仍要靠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來把關。
台大主秘、應力所教授張培仁說,「台大不可能出現這樣情形。」他也常到外校去當論文口試委員,「廿多年來沒有看到代寫論文的情形。」
文化新研所張姓研究生表示,論文沒有這麼難寫,花幾萬元請槍手「不值得」,且「不會寫論文幹嘛來念研究所?」一名世新研究生則表示,論文請人代打是違法的,他自己不會這麼做,但他有個朋友從念碩士時就兼差當槍手,因為很好賺,如今考上公職仍不放棄兼職。
回應
口試把關?口試委員都是指導教授認識的,把個什麼屁關?想騙誰? 2012-11-04 10:58:01
哈佛大學爆學生集體作弊醜聞 2012-09-01 中國時報
全球頂尖的美國哈佛大學八月卅日宣布,多達一百廿五名大學部學生因涉嫌在上學期(二○一二年春季學期)期末考集體作弊,正接受該校主管學生紀律的「管理委員會」調查,若確定屬實,可能是哈佛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作弊案,作弊學生難逃強制休學一年的懲處。
爆發弊案課程係「國會導論」,由助理教授普萊特執教,修課學生二百七十九人。普萊特在批改五月初的期末考試卷時,發現有十至廿份試卷的答案雷同,遂轉送管理委員會論處,該會初步認定全班近半數學生涉案。
哈佛大學大學部教務長哈里斯表示,就該校任何人記憶所及,這起作弊案的規模都是史無前例,校方採取公開宣布的不尋常做法,係期望藉此針對學術研究的誠正(academic integrity)進行更廣泛的對話。
「國會導論」屬大學部認識政府課程,考試方式係在家作答,修課學生可參考任何書籍、文件或網路,但不得與其他學生討論,也不得向家教或其他來源請教。
一位學生在網路抱怨說,這門課的試題很難理解,而授課老師又沒提供資源,讓學生對題目有更充分的了解。另一位學生表示,考試時間在五月三日下午五點截止,他和十幾個學生前一晚熬通宵,還是無法理解題目。
心理學的不確定與辭職 ‧知識通訊評論 2012/08/31
一項受測者身處高度與其利他行為關聯性的心理學研究,由於數據過於完美,引發疑竇而展開調查,結果進行該研究的心理學家撤回論文並且辭職。
科學家西蒙遜(Uri Simonsohn)曾經舉發社會心理學家史密特斯(Dirk Smeesters)研究中的可疑數據,這回他再度公開點名一位數據過於完美的社會心理學家。
受指控的研究員桑納(Lawrence Sanna)先前任教於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今年五月底他辭去教授一職。桑納辭職的原因不明,但時間正好是西蒙遜對他的研究窮追猛打之際,桑納以前所在的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也對他的研究進行複審。據《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編輯所述,桑納要求撤回在期刊上的三篇論文。
史密特斯和桑納研究共通的奇怪數據格式,都讓賓州大學的西蒙遜心生疑竇。但這兩起類似的事件卻以不同方式收場。史密特斯任職的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六月二十五日宣佈他的辭呈,複查並撤銷他的兩篇論文;相對於此,桑納辭職的事件始終疑雲密佈:北卡羅萊納大學沒有公開複查的結果,密西根大學也不準備公開說明桑納辭職的理由。
桑納的研究涵蓋判斷、決策及道德等心理學範疇。去年他發表研究顯示,人若往高處移動,例如乘坐上升的手扶梯,則會表現的更大方。桑納的「高度」研究吸引媒體的高度報導,至今已被引用四次。桑納的研究顯示身處高度與品格德行有關連性,這種理論屬於心理學發展的「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領域,研究生理及環境如何影響心智。
西蒙遜在去年七月瀏覽「體現認知」學文獻,注意到桑納關於高度的研究。「與其他論文相比,他的研究數據非常有說服力,這使我感到困惑」他說,「每一個結果都非常顯著,並有很巨大的效應。」
其中一項研究,桑納檢驗受試者是否願意強迫別人忍受痛苦吃下辣醬。受試者在三個不同位置接受測驗:在樓梯上往上或往下各走一階,或者保持不動。西蒙遜注意到,儘管三個測驗位置結果的平均值不同,但標準差卻一樣大,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我進行實際模擬顯示,這樣的相似性極不可能發生在一般隨機樣本中。」
西蒙遜找到桑納的另外三篇論文,以及其他研究者採用這種研究方法的的幾篇論文;一個合作釣魚的遊戲。「別的作者操作這個模型,他們得到正常的標準偏差。但若是桑納做的,結果則非常相同。」西蒙遜說。
九月時,西蒙遜寄給桑納及他兩個資深共同研究者一封長達八頁的報告,信中詳述了他的疑慮。桑納回信提供原始數據,其中包括不同狀態下間距幾近相同的最大最小資料值。西蒙遜說,「這實在極為罕見。」
十月,西蒙遜與桑納及他的共同研究者以電郵魚雁往返,繼續討論他的疑慮,最後不再得到回音。當西蒙遜主動聯繫三個研究生(他們至少都在四篇論文之一上列名),所有人都表示不曾參與收集或分析數據。西蒙遜補充說明,他無意暗示共同研究者曾竄改任何數據,也沒有證據。
大學著手調查
這些論文是桑納還在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時發表的。大學在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聯繫西蒙遜,他們已得知西蒙遜的疑慮並開始調查此事,而西蒙遜提供了他收集到的資訊。
調查結果並沒有公開。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於七月六日發了一封聲明書給《自然》,聲稱「因為複查牽涉到人事機密資料」,他們不能做更多評論。卡羅萊納州立大學主管研究的副校長婁曼(Robert Lowman)告訴《自然》,北卡羅萊納州的法律禁止大學洩漏雇員個資。
密西根大學主管研究的副校長諾瓦克(Judith Nowack),六月二十八日寄給西蒙遜一封電子郵件,表示桑納已經辭職。但是收到信件副本的發言人康寧涵(Kelly Cunningham)不會向《自然》證實或反駁這項陳述。她寫到,「一般而言,除了特定的公開資訊,大學不會討論人事或聘任記錄。」
《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的編輯,普林斯頓大學的庫柏(Joel Cooper)說,桑納寫信要求將他二○○九至一一年間發表的三篇文章自期刊中撤下。庫柏表示,儘管不曾自密西根大學或北卡羅萊納大學聽聞任何消息,亦不知道要求原因為何,他仍將同意照辦。
桑納沒有回應《自然》提出的訪問邀請;他論文的共同研究者中,除了華盛頓州立大學普爾曼校區的社會心理學家帕克(Craig Parks),也沒有回應。帕克說,他僅幫忙設計與他有關的研究程序,與數據毫無關係。他不知道任何研究結果。「我非常驚訝,」他說,「為了這件事我絞盡了腦汁。」
隔週,西蒙遜打算把他用來檢驗史密特斯及桑納的完整統計分析技術以及代碼與數據,寄給《心理科學》作為證明文件。西蒙遜不是不知道,去年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史塔波(Diederik Stapel)發現有大規模研究造假事件還尚未平復,此時他的舉發對心理學領域是一記重擊。
「有些人擔心這樣做會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使得大眾將心理學與造假畫上等號。」西蒙遜說,「我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他提到在許多領域,撤回論文都不足為奇,並舉例說其他領域也會發生論文造假的情況,比如麻醉師藤井吉高(Yoshitaka Fujii)最近被發現至少在一百七十二篇論文造假。
「我們這些心理學界中人實際是在努力導正問題,」他說,「如果這反而使別人對這個領域觀感變差,認為心理學是不可信的,就太諷刺了。我希望從今而後的五年,其他學科能把心理學視為正確呈現數據的科學典範。」 2012-09-01 11:27:32
成績造假案/造假學生後悔 檢方查有無掮客 2012/04/28 聯合報
台南市港明高中爆發學生申請大學甄選入學竄改成績,台南檢方昨分他字案調查,偵辦重點除學生及學校外,將朝是否有掮客或集團幕後介入指使偵辦。涉案學生都表示「很懊悔」,校方也坦承作業程序有疏失。
大學甄選入學個人申請開辦十四年來,首度傳出弊案,南檢發言人襄閱主任檢察官林志峯表示,檢方會在不干擾學校的前提下進行調查,擇期詢問學生及學校行政單位。
林志峯說,檢方過去偵辦考試舞弊案件,曾有掮客向考生或家長接洽,協助舞弊,以賺取不法利益;至於港明高中這起案件,是否也有掮客介入,檢方將會追查釐清。
檢方認為,大學甄試相關文件很多都是校外人士製作,而且已經職業化了,這些業者,從學生的成績資料和參加校方各項競賽得獎情形,加以裝訂成冊,並製作設計投影網頁,無所不包,檢方懷疑學生所偽造的成績單,也可能是幕後集團製作的。
港明高中校長陳國偉表示,初步了解並沒有外在集團或者掮客介入假資料事件,應屬學生個人行為,但校方仍會虛心檢討。校方不認為學生會集體作假,目前正在輔導這些學生,讓他們全心拚七月的大學指考。
高中成績 未來擬由校方給大學 2012/04/28 聯合報
針對台南市私立港明高中學生疑似造假成績申請大學甄選,教育部高教司昨天指出,未來個人申請如需考生高中成績時,可能要求由高中直接提供給大學,不再經考生之手;學生提供的英檢、競賽等成績,也可能都要按比率抽查。
學生成績造假 孰令致之?(楨:牽拖者致之!) 2012-04-28中時 李柏欣(退休教師)
此一事件受傷者,含括學生、家長、學校、教育、社會、國家。在涉案學生得面對自己造假後果的同時,大人們也該反省檢討為什麼當前社會充斥「造假文化、造假情事」?汙染了多少學生清純的心靈?今日政府官員、立委民代、學校師長、機關團體、社會人士……,上從高層大官,下至基層員工的「說謊造假」情事,真是「罄竹難書」,件件都在「導歪」學生的思想言行,誰之過?
公平競爭下的勝出才是真榮耀,倘若此事未曝光順利入學,相信這七名學生一輩子也於心難安。年輕學生敢「以身試假」,是學校法律教育不足、品德教育失敗。但願此次學生成績造假事件,能成為日後各校指導升學的「警示教材」。
學界用假發票報領研究經費涉案人數增加,檢察總長黃世銘昨天重申,若有國立大學教職員涉案,將以貪污罪、刑法偽造文書等論罪。多名學者則批評,如果不檢討制度,只是就「有無違反現行法律」追究結案,對於涉案教授的士氣是嚴重的打擊。
檢察總長撂話 以貪污論罪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台大校長李嗣涔和清大校長陳力俊,昨天聯名發表聲明,呼籲政府成立專案小組,由主計處、教育部與國科會共同研商,研議科研與公務體系經費報銷的差異管理。陳力俊表示,所有先進國家都希望對學研經費的採買、流用與報銷,給予彈性與便利,科研採購與公務採購不同,經過多年努力,立法院才容許在科技基本法中,跳脫「將科研視為公務特例」的框架,而從法律上替科研的常態採購另立一軌。
成大校長:制度使然
成大校長黃煌煇在「二○一二年永續治理:新環境、新願景國際研討會」致詞指出,很多教授經費不當核銷,多數是制度造成的,搞法的人不要太擴大。他又說,多數經費都是助理去辦核銷,教授也不很清楚,助理計畫結束後離開,結果檢調追到教授。他笑問在場的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朱景鵬,當初還是學者時經費核銷應該也是助理去做的吧?
教育部政次林聰明認為,我國會計制度不夠彈性,除非教授是把研究經費「放到自己口袋」,否則應「從寬處理」,教育部正在研議大學法人化,其中就有研究會計制度適度鬆綁。
但檢察總長黃世銘再次說明,若有國立大學教職員涉案,檢方已就法律見解定調為「授權公務員」,將以貪污罪、刑法偽造文書等論罪;若私立大學教職員涉案,將以刑法背信、詐欺、偽造文書等論罪。黃世銘也指出,以不實發票核銷補助款與特別費不同,是明顯的犯罪,一律依法追究辦理。
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以自己出身學術界為例,表示現行的報帳制度固然繁瑣,但還未到完全不可行的地步。他說,政院會討論學界的建議,但在現行制度未改變前,還是要做到核實報銷的規定。
北檢:500人涉案報導不實
另針對蘋果日報昨日頭版刊登「污點證人舉發,檢方偵辦五百教授假發票領公款」的報導,台北地檢署發佈新聞稿指出,蘋果日報部份內容是記者假冒教授助理名義,向廠商、職員探詢套話得到,或自行臆測,與事實不盡相符。
湊發票領研究費 教長:檢討制度 2012-05-28 中廣新聞
對於學界驚爆有高達五百位以上教授,涉嫌用假發票詐領研究經費的學術醜聞,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如果教授將研究費用在私人用途,就應該把錢還出來,並向社會道歉。未來也會檢討制度,讓相關情形減到最少。
大學教授涉嫌用假發票,報領研究經費的消息層出不窮,嚴重衝擊學術界的名譽。蔣偉寧、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到立法院接受質詢,蔣偉寧強調,在民眾心目中,教授的社會地位尊崇,無論任何情況,用假發票來報帳很不理想。
蔣偉寧說,如果是把錢放到自己口袋,就是貪汙,要處以最嚴格的處理;但據他了解,多數教授仍用在學術用途,制度上,已經不是單一案件,將和國科會、主計處、會計處商討,保留研究經費核撥一定彈性,讓這種情形減到最少。
朱敬一也指出,過去學校會計、出納單位核銷經費多用口頭告知,造成以訛傳訛,才出現「釘書機不能報帳、釘書針可報帳」,事實上從來沒有這回事。現在規定,各校一律用書面報告,依照標準作業流程辦理,有疑慮的地方可行文主管機關或國科會判斷。合理的支出款項,但法規上卻沒有申報空間,也會檢討制度。
台師大校長:可能引發學者出走潮 中時 2012-05-29
繼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和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共同發表聲明,呼籲政府檢討科研報銷制度,直指教授集體以假發票核銷國科會研究補助經費是制度使然後,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昨日也發表聲明呼應,並強調如果持續讓假發票打擊學術界,將成為台灣學術研究枷鎖,可能引發學者出走潮。
張國恩昨日是在出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專案報告會議時,現場發送「勿讓假發票成為學術界的芒刺」書面聲明,直指台灣學術界現今環境之惡劣,已經到冷冽勁急、透骨生寒的地步,讓他不能不挺身而出,呼籲政府對檢調的調查絕對不能袖手旁觀,應責成相關單位研商解決制度問題,也希望社會大眾切勿用苛刻眼光看待教授。 2012-05-30 10:19:14
國際論文量 中國世界第二【世界日報2011.12.04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日發布2011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1年至2011年中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83萬6300篇,排名世界第二,比去年統計時上升兩位,「高被引」論文量更首次超過日本。
人民日報報導,統計結果顯示,去年中國機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國際論文共12萬1500篇,其中逾2萬篇的被引用數高於學科均線,分別較2008、2008年上升4.2和8.2個百分點。
據報導,中國各學科論文在過去十年間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數量為5856篇,排世界第六,比2010年統計時上升一位。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武夷山透露,日本「高被引」論文數量為5639篇,今年已被中國超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賀德方也表示,中國有12個學科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前10位,其中化學、材料科學等四領域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二。與去年相比,排位均有所上升,顯示中國科技論文在國際上影響力的提升。
國際論文數 台大最優 2008/08/31 聯合報
高教評鑑中心資料顯示,台灣各大學理、工、醫、農領域20個學門的國際論文數及引用次數,以台大表現最優,近3/4學門都居第一,成大在機械,交大在資訊,以及陽明在神經科學與行為學門表現更甚台大。
高教評鑑中心最近公布2008台灣WOS期刊論文統計,引用美國科資研究所(ISI)的WOS論文資料庫,針對近5年各校發表的論文數、引用次數等來排名,台大仍大贏家,但其他在學校在個別領域,則超越台大。
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表現排名,又稱「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英文:Performance Ranking of Scientific Papers for World Universities,縮寫:HEEACT)是由台灣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比中心基金會發布的年度論文數據統計排名,自2007年開始。數據來源與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一樣,皆是採用加拿大湯森路透集團所提供的數據。
這項科研論文質量評比由高教評鑑中心2007年首度研發推出,針對世界大學產出的科學研究論文,不含人文與藝術領域,進行質量表現評比。[1]
由於排名結果與成效廣受各界爭議,中華民國(台灣)教育部已經於2011年正式宣布停止補助這項排名的所有經費,等於是宣告這項排名的終結[2]。
排名方法
該排名著重採用三種指標,每項指標下又有不同內容(排除人文與藝術領域),分別是:
學術生產力指標,占評估的20%[3] 統計最近11年的國際論文發表總數,占評估的10%
統計當年的國際論文發表總數,亦占評估的10%
學術影響力指標,占評估的30%[3] 統計最近11年的國際論文被引用的總次數,占評估的10%
統計最近2年的國際論文被引用的總次數,亦占評估的10%
統計最近11年的國際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占評估的10%
學術卓越性,占評估的30%[3] 統計最近2年的「h指數」,占評估的10%
統計最近11年被高次引用的國際論文總數,亦占評估的10%
統計最近11年在國際高影響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總數,占評估的10%
總計100%
迴響與爭議
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表現排名,並不是當前世界上的主流大學排名之一,每當統計結果公布,僅少部分的台灣媒體以小篇幅報導,排名結果被世界各國主流媒體忽視,不僅無法登上北美洲和歐洲主流媒體,連東亞地區的中國、日本和南韓媒體也幾乎沒有報導,甚至在東南亞也未曾引發關注。此排名過於偏重醫學領域論文,醫學見長的學校,在此排名獲得很大優勢。
從務實面來探討,此排名僅是論文數據的統計和排序,因而無法成為主流的世界大學排名。大學並非只是論文工廠,無法單從論文發表數量和引用次數來衡量一所大學的辦學或研究績效,以論文發表數量和引用次數來評量大學,容易導致浮濫的發表論文和引用灌水等爭議。影響大學校譽和排名的因素,還包含了:母國國力、教學品質、傑出校友、畢業生收入水平、國際學術影響力、政府專案挹注、研究經費、產學合作等等。
排名居然屏除人文與藝術領域
發明這項排名的學者,也許不知道歐美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幾乎都是從人文哲學開始奠基。
國際笑話
2011年的評鑑結果,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居然位居世界第十,超越了中華民國國立台灣大學和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常春藤盟校,更超越日本東京大學、中國清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甚至遠遠領先德國、法國和印度的一些理工名校。可見此排名方法與結果有多可笑與荒謬。
參見條目
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研究機構論文引用排名 (1999-2009)
QS世界大學排名
QS亞洲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
外部連結
2010年世界大學排名—官方網站(英文) (中文)
2011年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表現排名—官方網站(英文) (中文)
參考連結
1.^ 科研論文排名 台大退居120名
2.^ 大學科研論文排名 教部不再補助
3.^ 3.0 3.1 3.2 學校排名指標說明. 2010年世界大學科研質量評比 [2011年01月10日] ((中文)). 2011-12-04 10:42:28
另參本館:產官學之恥日
2007.04.12可說是台灣產官學界之恥日──「學術掃貪」和「英華達內線交易」。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4133942
另參本館:產學勾結
白文正似亡、明補貼<媒體殺人>
台灣怎麼了?怎會將官商勾結(其實有些「圖利」廠商是促產之必需、也是星港等廉能政府之所為)的那套鬥爭用於產學互蒙其利的產學合作呢?看看人家美國的大學名校吧!別說名譽博士,捐大錢者之子女還可保送(在校成績當然同嚴),尤其在需《搶救大學》的年代。
沒辦法!李陳政權近廿年無所不貪的矯往過正吧!
這個嘛!也非單一個案,如我台前評<偽君子評論>:
明明是單純的教授接案(如果吳只在世新時收研究費,且任局、副市長時與業主無利益關係),怎變成了「身分、時機、道德 3不對」的高政治道德標準問題了?
哎啊!你不了這些藍的偽君子媒體名嘴們啦!記得之前的<自作孽的偽君子>所評嗎:
算這些偽中間選民、偽君子的狗命好,要是312勘館事件如319二顆子彈及陳菊走路工奧步一樣、爆發於選前一日,這些偽人還有機會檢討事件的是非對錯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8635161
相關新聞
中研院生醫案 陳垣崇不起訴 2011-3-19
另參本館:學官兩棲
昔日反對學官兩棲的自由派學者比如澄社那去了?怎沒人批杜正勝/莊國榮/謝志偉將回學術殿堂?
你真是邪者之奴!不知那些人早已用慣有的雙重標準回答你了(國府威權故不能學官兩棲,陳政權民主故能學官兩棲)?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6313631
另參本館:任意門
啥旋轉門?在產官學共犯下,都會變任意門!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6313631
另參本館:選擇性失聲
中時長期來太迷信織絲分子、專(門騙人)家邪者的良知理性了(中時社論2007.12.01社會精英不該對陳水扁「反民主」噤聲),豈不知那些人大多也是依意識形態,選舉性發聲、失聲: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0533655
另參本館:學者老矣
正港的台灣學者老矣!所剩只是些杜謝莊、御用邪者專家打手們了:
感慨啥?我早在《台灣共犯體之析判》終章的以下終節、便已預知了台灣織絲分子的衰亡紀事: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0580390
越南「青年報」今天報導,越籍物理學碩士黎德聰(Le Duc Thong)最近突然知名度大增,因為涉嫌抄襲他人研究成果,2年內遭國際知名期刊刪除7篇論文。真是壞事傳千里。
報導指出,黎德聰使用一些未經同意教授的名字,與自己聯名發表這些論文,使得這些教授也遭到池魚之殃,在學界威信全失。
胡志明市物理研究院副院長高輝善(Cao HuyThien)指出,黎德聰的研究內容題材有關分析各星座所發出的光譜,在越南比較少見,但是學界則有很多相關研究內容,可以輕易透過網路搜尋。
高輝善表示,黎德聰的行為已影響越南科學家在國際上聲譽,他在論文列名研究學者名冊上,填寫未經同意的越南科學家名字,而國際媒體以「越南科學家們涉抄襲」大幅報導。
胡志明市雄王大學副校長阮夢交(Nguyen MongGiao)批評黎德聰學術研究精神不嚴肅,已經多次提醒,但他充耳不聞。
黎德聰1981年出生,胡志明市交通運輸大學畢業,於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在胡志明市物理研究院工作,後來被要求辭去職位,原因也是剽竊他人論文。
消除論文抄襲歪風 2012/5/15人間福報社論
學術研究、發表論文是一件辛苦而神聖的工作。一篇有價值的論文是作者經過長時間投入、嘔心瀝血的作品,也是個人及國家社會的珍貴學術資產,必須受到重視與保護。而學術論文抄襲事件,時有所聞,自從網路興起後,更提供了一個工具,讓論文抄襲更加快速有效。
近年來國內論文抄襲事件時有所聞,研究生、學者教授、政府官員、乃至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等,都曾經發生論文抄襲爭議或被確認的醜聞。而根據行政院國科會的統計,近四年來,論文抄襲事件不但沒有減少,由九十七年的七件、上升到去年的十七件。
論文抄襲事件古已有之,在沒有影印機和電腦的時代,「文抄公」至少還要做一點動手抄寫或剪貼的「苦工」,付出若干勞力做代價。有了電腦、加上網路強大的搜尋功能,論文抄襲變得輕而易舉。輕鬆動動手指,輸入關鍵字後,資料立即手到擒來。
國科會發現,最荒唐的例子是,曾經有一位不肖學者,他所發表的論文,沒有一篇不是抄襲國外的論文!這種人能側身學術界,聞所未聞,是台灣之恥。還有更斯文掃地的是,有教授抄學生的論文、有兩人同抄一人的論文,竟然還敢向國科會提出研究經費補助,學術尊嚴蕩然無存。
國內的論文抄襲醜聞甚至曾經丟臉丟到海外去,一名「學者」向海外知名期刊投稿,被發現「數據處理不當」,結果不只自己留下不名譽紀錄,連帶使後來的台灣投稿學者都被迫回答數據處理有無不當方式的質疑。
抄襲、仿冒是人性劣根性的一部分,難以根除,但可以防範。國內論文抄襲歪風吹不停,主要原因是沒有重罰的觀念與機制。早年學術能量不足時,學者人數有限,養成「學學相護」、「互相掩護」的惡習。之後,國科會和教育部等相關單位陸續建立防弊辦法,但人情觀念作祟,考量碩博士前途、學者養成不易等因素,懲處之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例子所在多有。或者,碩博士論文抄襲被發現後,只處罰學生、指導教授全然無事的不公現象,使防弊機制出現漏洞。
另一個形成論文抄襲的重要因素是,國內大學教授升等、大學評鑑太注重是否有論文,在激烈的競爭下,學術界出現害群之馬,以抄襲捷徑作為升等、申請研究經費補助的方式。而在國內有一百六十幾所大專校院、幾十萬教授與研究生的情況下,國科會等政府單位每年收到數以萬計的研究申請案,對現有防弊機制形成嚴重挑戰。
事實上,從國科會的統計也發現,雖然一年有超過十件的論文抄襲案,但社會毫無所悉。問題就在於,國科會即使發現論文抄襲事件,也只是私下處理,絕不主動公布。
這種保留情面的作法,無法對使防弊產生足夠有效的警惕作用,自然會養成僥倖心態。
學術研究是良心事業,一個會抄襲的教授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一個會抄襲的學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值得社會深思的問題。國科會、教育部等主要研究費補助單位,更應該加強防弊作為,遏阻並揪出害群之馬,維持乾淨清明的學術環境。 2012-05-30 10:17:29
智庫 维基百科
智庫(Think tank)又稱智囊團,是一個對政治、商業或軍事等政策進行調查、分析及研究的機構,通常獨立於政府或政黨,不少與軍事、實驗室、商業機構或大學等有連繫,部份以「研究所」作為名稱。
著名智庫
澳洲澳
洲國立大學
美國
美國傳統基金會
國際經濟研究所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布魯金斯學會
蘭德公司
胡佛研究所
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
美國經濟研究院
歐洲
歐洲聯盟論壇
歐洲聯盟研究協會
中國大陸
中央黨校
中央編譯局
國家行政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
中國軍事科學院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國國際戰略學會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天則經濟研究所
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
公盟(原"陽光憲政研究中心")
香港
中央政策組
獅子山學會
香港政策研究所
三十會
思匯政策研究中心
智經研究中心
香港調查研究中心
匯賢智庫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
Roundtable (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所)
新力量網路
新世紀論壇
新青年論壇
公共專業聯盟
智飛揚香港
香港工商專業聯會
澳門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
澳門研究中心(澳門大學附屬研究機構)
澳門政策研究所
中華民國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台灣智庫
台灣綜合研究院
新台灣國策智庫
中華經濟研究院
台灣經濟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
陸委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
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戰略與國際研究所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資訊工業策進會市場情報中心
日本
獨立行政法人(政府單位)
綜合研究開發機構(総合研究開発機構)
亞洲經濟研究所(アジア経済研究所)
經濟產業研究所(経済産業研究所)
防衛研究所(防衛研究所)
財團法人
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實際上由日本外務省支付資金
公司
瑞穗綜合研究所(みずほ総合研究所):瑞穗金融集團的子公司
野村綜合研究所(野村総合研究所):野村證券的子公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5%BA%AB
二○○九年二月,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學區總監獲得美國年度最佳總監。兩年後,因為一場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教育醜聞,而辭去職位。
在這個都會學區中,至少有一百七十八位老師及校長,被指控更改學生的學測成績,製造提升教學表現的假象。該州調查局發現,學生成績進步的各項指標,原來都是造假的結果。這項教育醜聞,不僅讓喬治亞州的教育體系蒙羞,更引發學測制度爭議,甚至是教育基本價值的討論。
首先,美國的學測和升學沒有直接的關係,高中生在申請大學時,須要考SAT或是ACT。本文討論的學測,是國中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每年接受的學習能力測驗,主要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表現。每個學區都希望學測表現有所進步,符合所訂的標準,同時以此評估,老師是否續聘及調薪的參考。
其次,該醜聞並非個案,全美有六個州及華盛頓特區發生類似情形,單是六月時每周就有二至三個相關報導,只是規模沒有亞特蘭大龐大。調查發現,至少有四十四個學校有更改成績的行為,令各界震驚。
再者,之所以被發現,是因為出現學生一年學測成績表現不錯,第二年卻大幅滑落,其落差是在統計誤差範圍外,且情況極不尋常,因而引發關注。相關單位隨即進行調查,並證實起初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
在調查期間還發現,許多行政主管抗拒調查,甚至要求老師不要配合。當有老師想提醒問題的嚴重時,還受到校方打壓。調查報告指出,這些作弊的學校,存在著「恐懼、威嚇及報復的文化」。如今弊案水落石出後,是否會讓這些校長及老師遭到起訴,格外值得注意。
在亞特蘭大學區醜聞爆發後,憂心教育的人士,除譴責作弊行為外,也對其背後的動機提出檢討。
過去十年來,美國以學生學測表現,作為評量教師的作法,是否讓那些老師鋌而走險,更改成績以求生存?另外,當學測成績被視為老師獲得額外獎金的依據時,是否易讓老師受到誘惑、引發貪念,作出非法行為?再者,擔任校長等主管人員,靠學測表現獲得更高薪資及職位的誘因,是否就是醜聞的幕後黑手?
美國中小學教育的學測醜聞,令人省思之處,亦適用於我國的高等教育。
國內大學教師的升等、評鑑、和獎勵制度,往往以所謂的i期刊(SCI、SSCI、TSSCI)為審核基礎,雖有其客觀性,但是否也如美國學測一般,有需要檢討之處。
舉例來說,許多教授與學生共同發表的論文,往往是學生的研究成果,但卻同時掛上教授的名字,以增加後者的研究數量(有些教授則是為了照顧學生,讓學生成為共同作者)。
此外,部分教授的研究成果一魚多吃,儘管沒有新的發現或重要的貢獻,但卻照樣將其當作成績計算,甚至成為獲得獎勵的依據。有些教授因研究成果優異,跳槽或被挖角到其他學校。照理來說,新的學校僅能將其到任後的表現納入計算,但許多大學卻在接受評鑑時,將這些教授先前在別的學校之研究成果列入,這難道不是另一種作弊行為嗎?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2011-07-25 12:23:00
美誣中國智庫臆想將印度分裂爲20至30個部分
據美國“歐亞評論”網站2011年4月8日刊發印度國防研究與分析學院(The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and Analyses, IDSA )的評論性文章稱,中國孫子兵法講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21世紀,這一理念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一個國家,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或是軍事上,都需要依靠情報局的分析和總結。這些情報局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和定制數據,對數據加以分析,並將結果報告給中央政府,加強一個國家的決策力。
文章稱,情報局之所以這麽重要主要歸功于旗下的智囊團;而這些智囊團的人員身處不同領域,擁有豐富的資源庫,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情報;智囊團的組成構建了一個情報網和分析網。
智囊團在處于信息時代的當今扮演著更重要角色,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調查顯示,全球共有5465個智囊團,其中北美擁有其中34.25%,西歐有22.10%,亞洲是11.95%,東歐9.14%,拉丁美洲9.84%,非洲是7.76%,中東和北非占3.99%。
文章稱,例如,中國共有428個智囊團,僅次于美國的1777個。它們在中國的崛起中扮演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例如:中國“大周邊”戰略出自CICIR中國戰略研究中心。2009年8月,中國某研究協會就曾表示,中國的行動正導致印度逐步分裂爲20至30個部分。除了提供專家意見,中國的智庫同時對于公衆外交至關重要,它同時還負責向國際受衆傳播政府的觀點。
然而,印度國家的框架決定了軍隊對智囊團的需求比任何一個部門都迫切。而印度也確實缺少這些情報網,例如1999年卡吉爾戰爭顯示,決策者無法預見各種各樣的狀況。11月26日的孟買恐怖襲擊也正是由于戰略情報分析投入不足而造成的。
情報局的作用不僅僅是提供數據和情報而已,它們需要分析出最合理和值得采取的意見給決策者,情報人員需要幫助提高決策者的領導素質和能力。同時,他們也有能力在戰略執行過程中提出重大意見,例如戰略轉型。而在應用情報局力量的過程中需要區分情報錯誤和政治錯誤,否則領導集團很難找出失敗的關鍵因素。所以綜上所述,建立一個情報網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是非常有必要的
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1-04/1624659.html
一個最高級別智庫的成立,將改變中國智庫格局,但是研究發現,這個新智庫仍需要更寬松、更完善的環境,中國智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引退一年之後,71歲的前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再次出山。這一次,他有了一個新的頭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
國經中心,這個經溫家寶親自批示成立的機構擁有超級陣容。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王春正、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厲以寧、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等數十位官員、知名學者、央企負責人位列其中。
早在國經中心成立的前一天,3月19日,新華社《瞭望》雜志撰文批評中國智庫專家兩年來在經濟預測上的拙劣表現。
《瞭望》稱,2007年底,社科院某位經濟專家強調4%是中國通脹承受極限,中國經濟不會出現大起落。兩個月後,CPI達到8.7%的高值,2008年急轉下跌到12月份的1.2%……
今年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直言“淘汰一批經濟專家”。
“公共政策越來越復雜。民眾對公共政策的形成關注度越來越高。”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薛瀾說:“這對公共政策的形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篩選出正確的專家判斷,避免政策重復,是當前的一個緊要任務。”
資料顯示,中國研究機構為2500家,專職研究人員3.5萬人,工作人員27萬人。其中,以政策研究為核心、直接或間接為政府服務的“智庫型”研究機構達到2000家。
而在新年初,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發布的《2008年全球智庫報告》稱,中國僅有74家被認可。
看領導臉色行事
調查發現,接受海外機構和跨國公司的資助成為國內很多智庫的謀生手段。2008年,天則所共籌集資金461萬,一半來自于國外讚助。
與此同時,許多國內關鍵部門在制定政策過程中,為了防止泄密和幹擾,在選擇政策咨詢機構方面越來越謹慎,刻意控制決策信息數據。
“尤其是經濟學專家,數據要求得不到滿足,做出來的研究成果可想而知。”薛瀾說。他表示,官方智庫既要面對生計問題,還要看領導臉色行事的情形依舊存在。
“官方智庫獨立性不夠。由于其生存發展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影響,批評主管部門,是不可能的。他們更多的是承擔對政策的維護和解釋功能。”茅于軾說。
一方面,根據目前的政策,非政府組織注冊必須要找一個政府機構挂靠。據了解,90%以上的民間智庫機構只能以企業的形式注冊。“有的幹脆就直接不注冊,自己在家裏搞。”茅于軾說。
另一方面,民間智庫對政府的批評言辭激烈,造成其生存發展陷入困境,與政府對話機制很難形成。
“政府部門壟斷已經成為一個既得利益板塊,咨詢服務已經被官方智庫所壟斷。他們很難願意讓民營部門進來分食這一領域的利潤。”北京大軍經濟觀察中心主任仲大軍說。
空間仍未打開
美國政府很多高級官員來自于智庫,卸任後又重新返回智庫。相比之下,按照中國官場慣例,高級幹部退休後,發揮余熱的主要途徑是到人大、政協等機構,但是,近幾年來,一批高級官員選擇在智囊機構發揮余熱。
鄭必堅在擔任中國開放論壇負責人不久便提出中國“和平崛起”理論,很快為中央領導所接受,而這一思想一直是今天中國外交的主要思想。
“思想和政策的產出不可能長期被政府獨家壟斷,智囊機構也不可能完全由政府來操辦,公平競爭的機制早晚要引入這一領域。”仲大軍說:“將來也許會出現這樣一種變化,原來政府的研究機構統統民營化,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研究機構將在同一個競爭起跑線上。”仲大軍設想的同一起跑線,還沒有出現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local/2009-04/17/content_11198699.htm 2011-04-13 12:10:43
中國論文增產 2年後世界第1【中央社2011.03.29
中國科學論文產量持續增加,速度驚人,英國皇家學會指出,中國發表的論文量已超過英國,名列世界第2,到2013年就可能站上第1。
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指出,1996年皇家學會第1次進行全球科學論文發表數量分析時,美國發表29萬2513篇,中國只有2萬5474篇。
到了2008年情勢出現大幅變化,美國的論文數量僅增加到31萬6317篇,中國則增加到18萬4080篇。
專家原本預估中國要到2020年後才會超越美國,但中國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論文的速度驚人,到2013年美國的霸主地位即可能拱手讓給中國。
負責這項分析調查的史密斯教授(ChrisLlewellyn Smith)指出,中國政府大量投資科學研究與發展,論文數量大幅增加他並不感到意外。
史密斯說,「我認為這是件好事,雖然有些人認為這是個威脅,但是對我們是個警訊,提醒我們不能自滿」。
自1999年以來中國在科學研究發展的投資每年以20% 成長,現在已超過1000億美元,2006年約有150萬名科學與工程系大學生畢業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生產的論文數量很多,但不代表品質也提昇,其中一個參考指標就是論文被引用的次數,雖然中國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增加,但與它投資的金額及發表的數量來看仍屬落後。
美國目前仍是全球論文被引用最多的國家,其次是英國。
英國皇家學會:中國科技創新力2013年將超過美國2011-3-29中經網 (另參本館:專利權大戰《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開南大學講座教授袁紅冰昨天到政大發表「中國自由民主的展望及其影響」專題演講,指大陸政治體制近期將出現巨變,但台下的大陸交換生對他的觀點相當不認同,當面要求「能否請教授對共產黨做出一些正面的評價?」
袁紅冰曾任教北京大學法學系,並擔任法律系訴訟法教研室主任,但六四後離開大陸,再也沒有回去。他著有台灣大劫難、台灣大國策兩書,長期倡導自由民主,他認為二○一三到二○一五年中間,大陸將發生重大政治事件。因為中共十八大即將到來,而新的第五代領導人,都擁有文革時期的成長背景,在經過當時極端主義的薰陶,政治良知必然比較脆弱。
他強調,目前的共產黨是個腐敗的政黨。雖然很多人看到它飛速的經濟成長,但卻是從資源毀滅性開發、長期剝削農民工而來。他強調目前大陸百分之卅的土地遭數百種重金屬汙染,「黃河斷流、長江水系崩潰、北方沙漠化。生態難民會是未來三年最嚴重的問題。」
大陸三億多農民工每天勞動卻只領取不到一元美金的酬勞,讓社會產生巨大矛盾,全國大部分的財產掌握在百分之一的領導階層手中,這樣的社會環境,他說:「是產生社會革命的必然模式。」共產黨目前還持續領導中國,絕對是「命運的偶然性,而不是歷史的必然性」。
袁紅冰同時強調台灣民主的價值,是「亞洲自由民主的聖地」。他希望台下的學生能被「台灣人善良真誠、人性輕鬆愉快」感動,也希望台灣的學生能改變來台「經過挑選、具有特殊使命」的陸生。
但這樣的觀點,當場遭台下武漢大學的交換生反駁,「我並沒有肩負這樣的使命。」他表示,各種觀點都有其利益色彩,袁紅冰的觀點有極端傾向,並希望袁紅冰能對共產黨做出一些正面評價。
袁紅冰回答,「我不能為共產黨說好話!」他強調共產黨還是有很多有良知的人。但他親眼看過自己的學生在六四遭坦克車壓死,同時大陸傳播馬克思主義,完全摧毀中國傳統文化,他反問,「請問這個同學,該怎樣替共產黨說點好話?」
最後他話鋒一轉,表示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表言論,這才是台灣的核心價值,「任何意見我都尊重。」
回應
中國就靠你們這些覺醒的人啦
你的眼光很差勁啊,竟然把希望寄託在比豬還蠢的人身上。
誰要破壞中國的穩定,中斷中國發展的勢頭,就打到誰。你這傻鳥如果有一天死了,絕對不是爲革命捐軀的,肯定是笨死的。
你們那些伎倆我早在很久很久以前都見識過,無非是通過混淆是非,來達到洗腦的目的,只可惜別人沒那麼笨!
傻鳥沒什麽判斷能力。萬一他以爲吃了臺灣民主毒物就能成爲民主領袖,躺著拿錢的話。 2011-03-30 11:25:16
大陸高學歷激增 量多質差如通膨2011-02-13 中時 林克倫 (另參本館: 中國式媒體監督
買就送高考祕笈的大陸「狀元內褲」問世,顯現對高學歷的追求,然大陸大學本科教育發展近卅年,雖已培養出博碩士、學士人才近二千一百萬人,現卻爆出學歷造假、論文引用率低等「學位通膨」問題,引發外界屁股決定腦袋的恨鐵不成鋼議論。
昨日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卅周年紀念大會,據「新華社」報導,截至二○○九年底,中國共已授予博士、碩士與學士等學位分別達到卅三.五萬、二七三.二萬與一八三○多萬人,卅年共培養出二千一百多萬名大學本科以上高等人才。
高等教育發展是趨勢,統計顯示,現中國可授予博士、碩士與學士學位的學術機構分別有三四七所、六九七所與七百多所;在學研究生人數高達一百四十多萬人,其中博士生廿四萬六千多人,各類專業學位研究生也有九十多萬人。
然高學歷現已成大陸學術界隱憂。近年大陸科研學術論文產量突飛猛進,最新數據顯示已超越美國、位居全球第一名,但學界重視的論文引用率卻排在一百名之外,凸顯量多質差的「通膨現象」。
「通膨」也發生在造假數量與速度上,○七年西安交通大學數名教授聯合向校方舉報校內教授「學術造假」,竟遭學校領導以「涉及西安交大的臉面、國家的臉面,且造假現象越來越厲害」為由,希望寫個檢討報告、放條生路來處理。
西安交大事件的背後反映出學術生態鏈,學校需要部級學術榮譽打名聲、自清門戶反惹人厭,科研經費暴增卻無中立組織分配資源,追回獎項與獎勵的究責制度未建立,諸多體制問題讓學校淪為學術通膨、學術腐敗的溫床。
留言
別忙著醜化別人,看看數字,台灣更嚴重,滿街都是由十八分也能上大學的大學所頒發的博士,台灣的博士比狗還多,碩士更不用說
台灣封鎖中國中央電視台就是為了不讓台灣人民知道真相,要讓台灣人永遠停留在無知的妖魔化中共醜化中國人階段
邱毅控蘇嘉全碩士論文抄襲【聯合報2010.11.23 (另參本館:五都大選
國民黨立委邱毅昨天爆料,民進黨大台中市長候選人蘇嘉全的碩士論文涉嫌抄襲,被他抄襲的對象陳永森不但成為蘇嘉全的姪女婿,還擔任屏東縣工策會總幹事、內政部長辦公室主任、屏東縣建設局長,嚴重違反學術倫理,應該道歉並退選。
針對陳永森反指邱毅當過他老師,「私生活不檢點」,邱毅晚上痛批,如果陳永森不能舉出「私生活不檢點」的證據,大家法院見;邱毅也說,他在台大任教,迷他的女學生很多,若有不檢點的事,早就被踢爆。同時他也表示,不記得曾教過陳永森 。
邱毅指出,蘇嘉全在二○○一年就讀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在職專班時,以「地下水資源永續利用之管理策略分析─以屏東平原為例」取得碩士學位。但實際上內容多未引用出處,而是直接抄襲一九九九年由陳永森、陳章波在一場研討會所發表的「臺灣水資源環境空間永續利用」。
經他比對後發現,蘇嘉全在第一章研究動機抄襲部分近百分之五十,第二章近百分之五十四,而第六章結論高達百分之八十抄襲而來,不論抄襲比率、章節架構均已嚴重違反學術倫理,誠信明顯有問題。
邱毅進一步指出,當時陳永森只是台大博士生,在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但卻在蘇嘉全庇蔭下一路平步青雲、步步高升。指導教授吳濟華、口試委員邱文彥也因為在屏東縣府有職位,讓抄襲事件掩蓋至今。
埃及金字塔一直被認為是奴隸建造出來的。二○一○年一月十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主席哈瓦斯博士在開羅附近的胡夫金字塔腳下宣布,最新的墓穴考古顯示,建於四千五百年前的此座金字塔是由上萬名自由勞工所建造的。這一發現推翻了由奴隸建造金字塔的論斷。
台灣的SSCI論文生產一直被認為是學術自由的產物。二○一○年,建置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美國湯姆森科學資訊公司(Thomson ISI)聘了一批學者,從大量檔案中發現,一九九○至二○一○年間,台灣生產SSCI論文的學者中,有不少人早已把靈魂抵押給了湯姆森公司。該公司則透過台灣的代理人(中研院、教育部、國科會、高教評鑑中心和大學官僚)以金錢、權力和名聲餵養他們。這一發現推翻了台灣學者自由打造學術一級金字塔的論斷。
有一份檔案這麼記載著:「中研院院士王佑曾博士評析台灣年輕學者、尤其是接受本土教育者,出現犬儒般的過度順從傾向,失去了創造力潛能。」另一陳述則揭露:「…台灣過度崇尚SSCI等學術結構,讓年輕的研究生及入行的新進學者很難發揮創意。而這些制度是當年由中研院幾位院士所發起,透過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單位訂定,以獨尊SSCI與SCI等…導引學術發表成果。」湯姆森公司的考古學家據此論斷,部分中研院學者有如希羅多德筆下拿著皮鞭的官員,催促年輕學者出賣勞力、放棄創造力,沒日沒夜建造學術的一級金字塔。
考古學家驚訝的發現,該公司以數鈔票為目的所建立的引文索引資料庫被台灣供奉為法老王,甘願以舉國之力調度大量資源和建構賞罰規範,來模塑台灣學者的身心結構。就像傅科所謂的「一種精心計算的強制力慢慢通過人體的各個部位,控制著身體,使之變得柔韌敏捷。這種強制力不知不覺地變成習慣性動作。」這種賞罰規範的設計幾乎就像行為學派所謂的刺激|反應機制,它透過酬賞來增強SSCI論文生產行為。反之,透過懲罰來消滅那些消磨時間於不相干活動的行為。
為了讓學者產生在地化的主體性幻覺,台灣仿SSCI打造了TSSCI這個小型一級金字塔。有趣的是,它在二○○四至二○○九年間曾停止建置,但卻仍年年舉辦收錄申請。這證明它壓根就不是資料庫而是逼人就範的賞罰規範。更有趣的是,絕大部分的學者渾然不知停止建置的事實,還汲汲營營地投稿,學校也以此評鑑學者。這不就恰恰戳破了它是資料庫的謊言嗎?
如果讀者不樂見以上虛構的歷史情節,請支持「反對獨尊SSCI SCI等指標 找回大學求是精神」連署行動。 (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
留言和迴響
我家案例是~學生在實驗室跟教授報告-我要去讀書以免其他學分被當了!教授生氣了!那我很多實驗誰幫忙做?奴工~
更厲害的是台灣有一堆教授,不用寫論文 不用參加學術會議發表,照樣可以過得很爽,靠資歷就可以講話比誰都大聲,真是台灣教育奇蹟
SCI是一群中後端的學校在看重,前段的是看頂級會議及期刊。不要以偏概全。
頂級會議?狗屎啦,找一群自己人互相吠一吠!
台灣學術界只是卡位分贓集團
面對SCI、SSCI或TSSCI,讓許多學者有苦難言。它所造成的扭曲力道非常可怕。就像學校內部所進行的學生對教師的意見評鑑調查,本來這樣的措施是有可取之處,可參考改進教學,但是等到它變成一種絕對的判斷標準時,教師們變成必須向它低頭,向它輸誠。教師們需要討好學生,而不再敢於嚴格要求學生。也許,有少數的極優秀學者,可以談笑用兵,既能完成系列XXCI的數量要求,又能達到學生評鑑所應達到的水準,而還能做出自己想做的學術事業。但是,同時間,恐怕的確已經有不少的人把靈魂賣給了這些評鑑制度。而且由於XXCI的效果,使學校內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也被扭曲。XXCI數量多者,似乎同時成為權力核心,說話大聲,其他人縱有不滿、不悅,也只能忍氣吞聲。
SCI期刊絕大多數是外國人的期刊,為了要在外國人的期刊刊登就必須要符合他們的需求,國內自己的議題很難登上外國期刊的,國內的學者所取得的研究經費又是我們納稅人的錢,所以就是拿國人的納稅錢,去做外國人有興趣的題目,解決外國人的問題,國內的議題就沒人關心了,立委們監委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吧!?學者的良知在哪裡?為了個人的生存與升遷,真有必要為這五斗米折腰嗎? 2010-12-13 10:10:49
美大學200生集體作弊 教授氣到生病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 2010.11.12
美國奧蘭多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CF)商學院教室內,大四學生等候「策略管理」的講師昆恩談企業併購,卻看見昆恩寒著一張臉上台,宣布600名學生當中高達三分之一涉嫌在期中考作弊。昆恩訂下10日午夜為自首最後期限,坦白從寬。
考試拿A的學生太多,昆恩(Richard Quinn)和校方懷疑事有蹊蹺。不知是挑釁或是白目,竟有學生將寫有標準答案的試卷丟在昆恩辦公室外的字紙簍裡,因此東窗事發。
事前已有學生跟昆恩反映,部分拿高分的同學四處炫耀,試題可能提前外洩。昆恩檢視考卷後初步判定,約三分之一學生涉案。
昆恩跟學生談條件:如果自首並上4小時的倫理課,相關紀錄將在畢業時註銷。如果心存僥倖且被逮到,除了這堂課不及格,甚至可能被退學。
昆恩接受ABC新聞網節目「早安美國」訪問時說:「我這20年的教學經驗徹底幻滅了…假如學生什麼都不學,那就學習尊嚴和榮譽…我好像被人在心臟捅了一刀,失望透頂,厭惡至極,我氣到生病。」差堪告慰的是,將近80%作弊學生出面承認,讓他對人性稍稍恢復信心。
這次考試在一間高科技的實驗室進行,讓學生在嚴密監督下用電腦作答。中央佛羅里達大學素以嚴防作弊著稱,各測驗中心都有像拉斯維加斯賭場所用的閉路電視監控。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重考全班都得參加,改用紙筆作答,共200題。
該校學生反應不一,一名學生告訴媒體:「太可怕了。我國的商界不需要沒有道德的人。」也有學生說:「大學就是這個樣子,人人作弊。在人生中,大家也都欺騙。」
中研院3研究員 被指論文抄李敖【聯合報╱記者李承宇 2010.10.01
文化大學教授盧建榮出書指控中研院史語所三研究員論文抄襲作家李敖的文章,形容是「民國以來史學界最大的集體舞弊疑雲」。遭指控的研究員得知後,都表示會循法律途徑解決。
李敖表示,知道盧建榮要出書爆料,但他不知後續發展,目前沒有提告的打算,也沒時間關心這件事。他並舉民初國學家章太炎的故事表明立場說,章太炎的學生告訴老師,胡適的文章有一段是抄他的,章太炎告訴學生,自己的學問就像森林,別人撿一兩塊去沒關係。
史語所所長黃進興表示,獲知外界指控邱仲麟抄襲,有鑑於事涉該所名譽,曾找資深研究員調查,認定沒有抄襲。
盧建榮出書「抄襲的知識社會學」,指控史語所副研究員邱仲麟研究「中國古代割股療親」的博士論文、研究員李建民「陰門陣」相關研究及林富士「厭勝的傳統」,抄襲李敖從一九八○年代後陸續發表的文章。盧建榮在二○○二年曾出書「從根爛起」和「盧建榮致史學界公開書」批判當時台師大歷史系學者,事情鬧到法院,盧建榮被判公然侮辱。
邱仲麟本人則說,自己唯一看過李敖的書是他的回憶錄。他也出示寫博士論文時統計史料的手稿,證明確實親自找資料。他說,他與李敖的文章都有寫到古代「人肉入藥」的情形,但是日本學者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寫過。
盧建榮指出,三人不但選擇的題材、史料、甚至觀點都很雷同。邱仲麟表示,同樣的研究問題,找到類似的史料,得出差不多的論點不足為奇,但自己找到的史料比李敖多很多,怎算是抄襲。他指出,自己論文有別於李敖的創見,被盧建榮批評得一文不值,並不公允。
林富士則出示自己一九八六年在期刊「史原」上發表的文章,證實自己研究「癘鬼」,比李敖一九八九年寫的文章還早。他也稱自己沒有看過被指控抄襲的李敖文章。
邱仲麟與林富士都表示過去與盧建榮並無恩怨,不知為何盧建榮要指控抄襲。
為改善國內科學期刊收不到優質論文的困境,中國已亟謀改進之道,希望能使其科學研究成果,放入更廣泛的全球研究趨勢之列。 【文/知識通訊評論】
為改善國內科學期刊收不到優質論文的困境,中國已亟謀改進之道,希望能使其科學研究成果,放入更廣泛的全球研究趨勢之列。
目前在中國的科學出版可說窘境當頭,五千餘種科技期刊裡的文章大多乏人問津,更別說被引用。讓人不禁懷疑這些研究的價值究竟何在,中國出版的效力同樣啟人疑竇。發表的目的在於分享研究細節,然而一名中國科學家卻把中國文章發表與污染劃上等號。
換作是國際期刊情況則大不相同。中國科學家的投稿數量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如今圖書館員與政府官員想知道為何好文章對投稿本土期刊顯得興趣缺缺。中國負責監督出版品的「 新聞出版總署」意圖改革,強化本土出版產業。這麼做似乎合情合理,順著自家的遊戲規則,中國出版業毫無疑問地能夠擊倒西方競爭對手。「 新聞出版總署」至今未就改革細節提出說明,使得與改革緊密相關的出版商無所適從,不知如何著手。
「 新聞出版總署」在期刊評鑑擇良汰莠方面,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遭淘汰期刊的出版權與資源應當移轉給數量漸增,熟稔國際出版規則,尋覓新舞台的科學家和出版商。許多這些期刊將以英文為主,並需藉助其他機制確保文章的可讀性以及同儕審閱的公正性。
很清楚的,外界對中國頂尖科學領域資訊的需求強烈。尤其是光學、材料等最為突出的領域,甚至是長久來遭到忽視的公共衛生數據。一旦改革成功,這些新期刊將拉近國外科學家與中國大量文獻間的隔閡。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辦的光學和光子期刊,已計畫取代其不良的光學期刊,並轉為英文發行。此一改革是回應研究者日增的要求,他們通常閱讀論文摘要,並要求全文的翻譯。這些期刊亦將發行評論文章,希望將中國的實驗研究成果放入更廣泛的全球研究趨勢之列。
想要挽救中國科學出版的頹勢,不論是中是英,公開的著作分享平台或許是個好辦法,在西方出版界這也越來越受到歡迎。許多中國期刊已經開始向作者收取出版費用,藉此可以漸趨轉型為以出版費取代訂閱費的經營模式。免費閱讀將有助提高期刊的知名度,也會鼓勵線上版本的開發。缺少網路出版能力是相當可惜的事。對此政府可以提供資金、利益以及專家意見引領業者進入新世紀出版模式。
然而,政府單位也不宜干涉過甚。「 新聞出版總署」提到科技著作出版將集中在五到十家大型出版集團。成功的關鍵在於這些機構是否可以自由且公開的運作,並能夠彼此並且與國外出版商競爭。
更重要的是,如果想在明年一月起實施改革,「 新聞出版總署」得加緊與出版商的協談。細節未定可能意味改革阻力的在所難免。「 新聞出版總署」必須使其目標和評鑑方式透明化,並維持改革的一致性。雖說如此,目前似乎還未見任何進展。(本文為二○一○年九月十六日《自然》雜誌社論)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76246 2010-11-11 11:50:30
美國女博士人數去年首度超越男性【聯合報記者李致嫻2010.09.15
華盛頓研究所委員會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的女性人數首度超越男性,這是全美大學女性地位數十年來改變的巔峰。
女性在各級學術領域的人數不斷增加,如今美國各大學與研究所的女生已遠多於男生,比例近3比2。博士班原本是唯一仍以男性居多的高等教育領域,現在也將改觀。
2008至2009學年,拿到博士學位的女性有2萬8962人,男性則有2萬8469人。過去10年來,女性攻讀醫學的比率每年增加14%,現在有70%的醫學博士、67%的教育博士及60%的社會與行為學博士是女性。
報告作者貝爾(Nathan Bell)表示,攻讀博士學位平均需要7年,通常是最後一個顯現長期改變的學術領域,「這是一股會隨著教育管道延伸的趨勢,這是一定會發生的」。
擁有碩士學位的女性遠超過男性,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約有6成女性在2008至2009學年拿到碩士。
但女性成為大學教授的機會卻被教職生活的特定需求阻礙。研究發現,大學教職學術研究最忙碌的那幾年,通常是高學歷女性想要生育的時機。美國大學婦女協會主任希爾表示:「許多女性必須在學術生涯與成家之間做選擇。」
全美女性占總人口的51%,但目前大學教職或行政部門仍以男性居多,女性在學術界的所得也比男性少。
研發反抄襲軟件的教授們沒有料想到他們開發的軟件反而推進了論文抄襲更智能化的發展:反抄襲軟件成了抄襲者給論文改頭換面的好工具。
「CNKI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的VIP服務」在中國最大的線上購物網站淘寶上銷售火爆。學生們只要花點錢,就能檢測論文,疑似抄襲的部分會被自動檢測標識出來。買家只需要根據標識的部分做相應的調整就能順利通過學校論文檢測的機測部分。
研究生任燕(化名)畢業於浙江一所高校。她說她一個學法律的室友就花錢購買過這樣的服務。根據檢測的結果,論文稍加修改,她就順利地通過了學校的論文原創性檢測。
淘寶上,一個提供「CNKI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的VIP服務」好評率為99.97%的皇冠賣家,銷售量顯示為1182個。
該賣家告訴記者,在淘寶上提供論文監測服務的賣家很多,服務的價錢從1元到200元不等。
從2008年軟件研發至今,中國已有包括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在內的56家高教開始使用由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社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聯合研發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
《東北大學學報》副主任、社科版副主編劉曉萍說,她們編輯部自2009年4月開始使用學術不端行為檢測係統,每期大約需檢測30至50篇文章。
劉曉萍認為這個軟件對編輯部幫助很大。「在使用這個軟件前,編輯們只能通過自己上網查詢、搜索相關文章,看是否有重復發表、抄襲狀況。工作既繁瑣,也不能完全杜絕抄襲。」
不過,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瀋陽認為,科學技術的進步並不能根治剽竊,只是抬高了論文剽竊的門檻,增加了剽竊的成本。他曾自主研發了「ROST反剽竊系統」。
他的觀點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同:論文剽竊行為,僅僅依靠軟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我覺得這些軟件沒什麼用。」武漢一高校英語專業研三學生常娟解釋,「這種檢測會逼迫學生在寫作技法上有所提高,但是提高不了論文的創新性和思想性。」
任燕告訴記者通過論文機測是有技巧的:「總結起來就是改寫,縮寫,擴寫,總之不能按照原文一個字一個字地抄。」
目前在中國很多大學裏,論文抄襲現象日顯猖獗,抄襲者不僅是學生,很多教師也陷入學術不端的醜聞。
「不思考論文剽竊的根源,問題是始終不能得到解決的。」瀋陽說。
《東北大學學報》副主任劉曉萍說:「當前對學生和教師等的評價機制不應『以論文數量論英雄』,這樣只能導致人們為了發表而發表,併為此鋌而走險。學術氛圍的改善除加強道德教育外,也必須從根本上去掉一些非學術性的東西,才能根本杜絕學術腐敗。」 2011-01-19 10:41:18
碩博士所得 創近8年新低2010-08-29 00:51 工商時報(楨:流浪博士,另參本館:流浪教師
行政院主計處甫完成的調查顯示,98年國內具研究所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降至91.2萬元,創下近8年最低,這除了是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外,近年碩、博士畢業人數升逾6萬人,高學歷人力供過於求也是重要原因。
主計處訪查國內1萬3千多戶家庭的收支情況,依學歷與所得交叉分析發現,具碩、博士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近年來雖時升、時跌,但長期仍呈下滑走勢,以訪查資料的平均數來看,在93年達到99.2萬元的高峰後,隨後數年開始走下坡,去年加上金融海嘯的因素,因此降至91.2萬元,創下民國91年以來的最低。
主計處官員表示,這裡所指的研究所學歷者,除了包括甫走出校園初入職場者之外,還包括各年齡層的碩、博士學歷者,因此去年91.2萬元是一個平均數,事實上甫取得研究所學歷的職場新鮮人,所得是更低的。這位官員指出,近年來研究所學歷者的所得所以會下滑,主要還是因為這些甫踏出校園的碩、博士起薪下滑,拉低了平均水準所致。
若以中位數取代平均數,98年研究所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更降至81.2萬元,也創下87年以來新低。
何以這些年研究所學歷的初任人員起薪不如以往?主計處官員表示,高學歷人力供給過多應是重要原因。依教育部統計,97年大學畢業生22.7萬人,碩士5.7萬人,博士3千500多人,僅碩、博士一年就增加6萬多人,在高學歷人力供給快速增加,加上許多科系未必符合市場的需求,因此高學歷新任人員起薪長期已有下滑的走勢。
依教育部統計,十年前,也就是民國88年畢業的碩士只有1.6萬人,博士也只1千多人,兩者合計不到2萬人,比目前少很多。
主計處官員表示,除了研究所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在去年創了近8年新低,具大學學歷者更降至61.9萬元,不止低於91年的71.9萬元,比民國82年開始有這項統計的66.2萬元還低。
主計處官員強調,98年不論大學學歷者或研究所學歷者的所得皆創新低,其中有部分原因來自金融海嘯,但也和台灣近年高學歷人口快速成長有關,高學歷所得下滑的現象,值得密切注意。
留言和迴響
阿狗阿貓都可以念碩博士,民進黨大舉開放設立大學的苦果
鬼扯誕,大學開放是在民進黨執政前吧!(楨:含廣設在內的教改是偏綠獨者尤其雙李之傑作!另參本館:《教改錯在哪裡?》)
台灣已經菲律賓化.菲律賓女傭多的是大學畢業的
《廣州日報》報導,8月1日晚間10時10分左右,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和化工學院碩博連讀的二年級博士研究生張效文,從該校博士生公寓宿舍6樓縱身跳下,不治身亡。
27歲的張效文是江西上饒人,成績優異,家庭經濟狀況拮据,還有1年就可以畢業了卻選擇輕生。「我天堂裡的老鄉」在帖中透露隱情:張效文出事之前曾到北京看望表妹,但僅停留2天便離開,然來回家待了1周就立刻趕回學校。「後來我才知道,他老闆(導師)讓他盡快趕回學校改文章,其實,他都已經有3篇文章了,已經足夠畢業了,老闆還逼得那麼緊。」
被迫延期畢業 博士尋短
其實,早在今年1月,南京理工大學就曾發生一起博士欲跳樓換取畢業證的「鬧劇」。1月16日上午10時30分,南京理工大學163幢宿舍樓,博士生周建偉(化名)坐在窗台上嚎啕大哭,想以死換取導師的「同情」。
《現代快報》指出,根據周建偉同學的說法,周建偉的博士論文已經送到校外盲審(匿名送審)並高分通過了,還剩最後答辯一關。當時,周建偉已找到一份工作,本以為可以參加論文答辯後順利畢業開始工作,但導師卻要求他在論文之外,另外計算一個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完成後再談答辯條件。周建偉做了1個多月,覺得很難完成,這讓他感覺到畢業遙遙無期,於是他找上了博導,然而,溝通未果。「不讓我畢業,我現在死的心都有了。」周建偉激動地說。導師則吼道:「你要死就去死吧!」情緒低落的周建偉,最後選擇走上高樓。
當時,周建偉坐在窗台上一邊哭還一邊說:「我父母雙亡,妻子懷孕。學校不讓我答辯,我將延期畢業。這段時間學校的補貼也領不到,我和妻子都沒有工作,叫我怎麼活啊!」所幸,最後周建偉被救下。
然而,博士生的「延期悲劇」遠不只有這一樁。《科學新聞》報導,就在周建偉因為導師交代的項目沒有完成被拒絕答辯,絕望之下選擇跳樓的同一段時間,遠在北京就讀研究所的宋峰(化名),原計畫能在今年6月分畢業順利工作,但同樣被迫「延期畢業」。只是,他沒有選擇走上高樓,而是選擇接受。
外包任務未成 走不了
「你的論文完成得不好,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可以說你沒有完成論文。」宋峰的博導這麼認為。然而,宋峰拿出3年前的開題報告和自己的博士論文一比對,預期目標基本都已完成,並非導師所言。交談過程中,宋峰才知道,導師到現在甚至不知道他的博士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你最好再將博士開題報告給我講述一遍。」
「老師只關心自己的項目,他手裡有好幾個項目,為了能夠完成項目,導師不得不將更多的項目任務讓我來承擔。」宋峰說:「導師所謂的沒有完成預期目標,實際上是為了完成他的不同項目任務,即所謂的『外包任務』,並非我博士論文所需。」正如導師所認為的那樣,研究所裡「專案沒搞完,走不了」。
學生麻木 不怕延期
網路論壇上一位博士生這樣寫道,「博導控制學生的一個『核武』是讓學生延期,我們導師的5個學生均不怕延期。我是一年級的,導師就說已延期了。對我們來說,『延期』已是一個麻木的辭彙。」
一年級就說要延期,宋峰所在的研究所也有類似情況,相當多的博士生的學制由3年被潛移默化成4年。在博士招生面試的時候,「讀博士需要4年,答不答應,不答應,對不起,不要。」「其實,這是變相的延期,時間長,可以為老師幹好多活。」宋峰說,「正所謂學生是廉價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留言和迴響
讓李戡這廝 享受一下祖國的溫暖吧
把中國兩個字都換成台灣,也是一模一樣,扭曲的高等教育,也是有喇舌戲碼
這些"叫獸"在台灣到處都是(楨:始創於美!另參本館:流浪教師)越是名校 名"教授" 越有這樣的情況,專門利用權力 文憑 推薦信去壓榨學生,不但無能還要學生幫忙寫計畫作實驗,但卻自己當老闆 什麼都弄不清楚,這樣的人還能當"特聘教授",這還有天理嗎,這些學術流氓越會拍馬屁越會升官,還老愛拉幫結社去騙經費 搞很大的樣子,但成果卻草草了結 上不了檯面,不然就老愛開記者會騙很大,難怪老被外國人看不起,真是夠了
都一堆博士沒頭路了,你沒關係就別想當叫獸,後面還跟一堆白痴拼命要唸博士,進去當廉價勞工,神經病,爹不疼娘不愛,出身不好的,不要指望人家會施捨位置給你啦,快滾出去找個鳥工作才是真的
拿到博士學位固然是好,但有碩士也不錯,犯不著輕生,再說可以辦休學去工作,慢慢跟指導教授談條件,例如畢業後再替教授發幾篇paper,話說回來你在博班的研究與發表過的paper,對你求職必有加分,你死了在大陸的教育制度中,對教授不會造成太大傷害,唯有你的表現突出才能讓指導教授低聲下去來求你 2010-08-30 07:03:26
外國假文憑 年削廣東5億【聯合報╱記者汪莉絹2010.07.12
大陸有「打工皇帝」之稱的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唐駿近日被踢爆學歷、工作經歷造假,再度炒熱大陸社會「假文憑」泛濫的話題。大陸媒體昨天爆料說,外國野雞學位和假文憑每年在廣東斂財逾億人民幣(約台幣五億)。
中新社報導,唐駿被質疑假學歷事件,使得大陸假文憑泛濫現象,再度成為關注焦點。然而,國外學校在大陸頒發的「野雞文憑」比「野雞大學」更欺騙人。
報導引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廣東教學中心主任盤和林的話說,外國大學在中國大陸辦班招生,碩士以上的學位必須經過大陸國務院學位辦審批,否則都是假文憑,成為斂財工具。
事實上,只要在網站隨意一搜,就可以找到加拿大、美國等學校在大陸各地招生的廣告和簡章。以廣東為例,這些海外野雞大學在廣東所發文憑行情,碩士收費三萬至八萬元人民幣不等,博士一般在十萬元以上,主要是根據名氣不同價格不等。據估算,外國野雞大學每年在廣東斂財起碼數千萬,甚至上億元。
盤和林指出,野雞大學在中國由來已久,每年都有上當受騙的例子。最初野雞大學只要號稱「國際承認學位」,就能招攬大把的學生,後來越來越多學生發現,這樣的學位幾乎是廢紙一張。最近開始出現升級版的野雞大學文憑,即找一些大陸教育部公布承認學歷的外國大學作幌子,但其實是要到該校留學的才獲承認。
此外,還有一種是港澳台大學在大陸招生,打出國家部門文件。事實上,港澳台的文憑管理是參照境外文憑管理,即沒有在港澳台留學的文憑也是不獲承認。
盤和林提醒,識破假學位、假文憑有三招:即教育部相關網站驗證是否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外合作辦學需要在國內相對應的大學;在大陸授課的「中外合作辦學」,沒有出國授課時間超過五個月,又未經國務院學位辦審批過,基本上不予認證。
成大近半年連續爆發教授涉及詐領案遭起訴,企管系教授張心馨涉嫌要求她指導的博士生購買十一張發票,十個月內分十一次向成大詐領總共九萬三千九百元研究費。後來這名學生後來被張心馨發現論文涉嫌抄襲被退學,心生不滿而舉發此事。因張心馨否認到底,喪失緩起訴機會,檢方依詐欺罪嫌將她起訴。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江孟芝依詐欺罪起訴五十三歲張心馨時特別點出,被告十一次的詐領行為犯意不同,行為也不一樣,建請法官應分論併罰,即採一罪一罰的審判方式,如果被判有罪,刑期加總會比單一詐欺罪重。
起訴書指出,張心馨為圖向成大詐領業務費,從九十五年十一月至九十六年七月止,商請該系博士班張姓男學生為她購買發票,張曾委託「百年翻譯社」翻譯文件,事後尚未開立發票,於是向業務張妙如索取發票。
張妙如在九十五年十月到九十六年七月間,開出十一張面額八千到九千餘元發票給張姓學生,加總共九萬三千九百元,並收取發票金額五%的稅金。張生再陸續交給指導教授張心馨,她再將買發票的錢給張生。
檢方指控張心馨說,她明知十一張發票非學術用途花費,竟在十個月內分十一次,以提升學術研究用途、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研究等理由,共向成大詐領九萬三千九百元。
據指出,學界都知道張心馨所涉詐欺案是通病,檢方原希望她能坦承詐欺過程,給予緩起訴機會。但被告以維護名譽,否認到底,也失去獲緩起訴機會,檢方只好依法起訴。
張心馨獲悉遭起訴後,心情很低落,校方擔心發生意外,已派專人安慰她。成大企管系主任蔡明田說,校方收到起訴書後,會依法處理;校內人士認為,全案未定讞前,張心馨應不至遭停聘處分。
相關新聞
成大教授買發票詐經費 被訴
涉收午餐回扣 中平國中校長被收押
校長被調查 學生吃得特別好
短評》這種錢也敢賺
投書》A營養午餐錢 吃相難看
留言和迴響
以提升學術研究用途、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研究等理由向成大詐領....這理由不充分嗎?大家都是為了孩子.為了教育.每張發票都有它的實際用途.而且也不是只有張教授這樣做.去查全國哪位國科會主持人不是這樣做的?這樣子選擇辦案研究做得下去嗎?莫名其妙
這位老師的勇氣值得敬佩﹐不害怕被學生陷害﹐而剷除害群之馬
Everyone loves money - no exception!!
拜託. 去補一下你的英文. 發票可以拿去報帳. 台灣就是太多像你這樣自以為是, 是非不明的人.
整個環境如此各行各業亂報費用
這退學的學生是因為抄襲論文被老師舉發,取消博士資格,學生心生不滿亂咬人,大家都知道這種計畫的報帳很普遍,幾乎每個大學教授都這樣做過,只能說人心不古,博士生的水準真的很.... 2010-09-10 10:18:54
汪暉第二?朱學勤被爆「抄」論文2010-07-12 中國時報 亓樂義
今年三月清華大學教授汪暉被揭露其論文涉嫌抄襲之後,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近日也中箭落馬。汪、朱二人均為大陸知名學者,其著作被奉為入門教課書,引領上千位弟子進入學術殿堂,如今爆出抄襲事件,引起學界震盪,國務院教育部準備改善學術評價機制,以端正學風。
一名自稱「Isaiah」的某大學博士生,最近在網路批評朱學勤有多篇文章涉嫌抄襲,其中又以朱當年的畢業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最為嚴重。
Isaiah昨對《東方早報》說,他不是針對個人,也非事先策畫,而是因為「汪暉事件」所引起,他讀過朱學勤的書,順手做了比較,發現抄襲問題比想像中嚴重。
Isaiah在文章結尾時說,「我們這一代做學術或思想的人,都是看著汪暉、朱學勤等人的書籍入門的,這不僅是別人的恥辱,也是我們的歷史。」面對批評聲浪,朱學勤昨稱「會在恰當時候回應」,他希望Isaiah能表明真實身分,以便候教。
Isaiah受訪時指出,朱學勤在《道德理想國的覆滅》中的許多問題,和汪暉在《告別絕望》中的問題頗多類似,如長篇大論引用其他著作,卻不一一註明,有的註腳從間接引用改成直接引用,諸如此類,以今天的標準就是抄襲。
由於朱、汪涉嫌抄襲的論文早為廿多年前發表,Isaiah略表同情稱,當時中國的學術主要是「引進西學」,作為一種傳聲筒,有不少渾水摸魚之輩,朱學勤不在此列,他至少寫過一些言之有物的文章。此次批朱,乃就事論事。
「汪暉事件」持續發酵。上周《中國青年報》刊登一封六十三名中外學者聯名的公開信,要求授與汪暉博士學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清華大學,組成調查委員會對汪進行學術調查,以示正聽。但二天後,另有近百名學者聯名致函清大校長,保證汪暉著作沒有任何剽竊現象,雙方形成拉鋸戰。
《中國新聞週刊》五月底公布某高校專題調研結果顯示,教授抄襲占三○%、副教授抄襲占五○%、博士抄襲占七○%,本科生幾乎一○○%,大學淪為「抄襲大本營」。
朱學勤(1952年-),中國當代學者,上海人。1970年下河南蘭考插隊,1972年進廠做工。1985年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1992年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1991年至今任教於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大陸著名的自由主義者。
言論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5月14日,朱學勤在《南方都市報》上發表有關地震「天譴」的短論:「這就是天譴嗎?死難者並非作孽者。這不是天譴,為什麼又要在佛誕日將大地震裂?愛中華者,當為中華哀。華南雪災,山東車禍,四川地震,赤縣喧囂該清醒了。聖火應該停一停,國旗也該降一降,就為黎民百姓降一次吧,他們不是偉人,只是遺骸,遺骸千萬,只是無言。」,南方都市報刊登專欄作家評論文章的版面受到壓力而暫停。
著作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
《思想史上的失蹤者》
《書齋里的革命》
《風聲·雨聲·讀書聲》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C%B1%E5%AD%A6%E5%8B%A4
汪暉-維基百科
汪暉(1959年-),中國大陸著名學者,被譽爲新左派領袖[1]。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唐弢先生,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教授,清華人文與社會高等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後研究、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 柏林高等研究所、海德堡大學研究員。
生平
汪暉生於1959年10月中國江蘇省揚州市。1976年畢業於魯迅中學。後做了兩年工人,考入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1977級本科生。1982-1984年為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研究生,師承是章石承、曾華鵬、李關元。1984年獲南京大學碩士學位。1985-1988年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博士生,導師唐弢。1988年獲博士學位。1988年-2002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先後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2]。
著作
主要著作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2004。2008再版),英文著作《中國的新秩序》(哈佛,2003)、韓文著作《為了新的亞洲》(漢城,2003)、《死火重溫》(2000)、《汪暉自選集》(1998)、《無地彷徨:「五四」及其回聲》(1994)、《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1990)。編有《文化與公共性》、《發展的幻象》等。多種著作、論文被翻譯為英文、日文、韓文、法文等。
評價
汪暉早期的學術生涯圍繞這魯迅研究展開,一直到1988年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為這個時期的標誌[3]。其後他的研究工作轉向現代中國思想的研究。寫於1988年的《預言與危機——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分析了「五四」運動得以形成的思想和社會條件,以及這個文化運動的內在思想矛盾。1991年底,汪暉同陳平原、王守常一同創辦了《學人》叢刊。
抄襲門
1996年,汪暉與黃平受邀出任在知識界影響甚廣的《讀書》主編,直至2007年離任。期間,《讀書》被崇拜西方民主和市場的新自由主義中國知識分子稱爲「新左陣地」。
2010年3月,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在《文藝研究》2010年第三期發表文章《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指稱汪著《反抗絕望》一書存在多處抄襲,後被多家媒體轉載,諸如《南方周末》[5]。引起學術界一篇嘩然。雖然有學者為其辯護,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京華等多名魯迅研究專家認為其「引文不規範不同於剽竊」[6]。但更多的學者,如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7]、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歷史系教授林毓生[8]、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9]等則認為應獨立成立「汪暉涉嫌抄襲調查委員會」來調查汪暉是否有抄襲,而不是繞開正題亂講動機。而自王彬彬揭露汪暉「抄襲」事件以來,當事人及清華大學依舊保持沉默,這點上,也讓許多人表示不滿[10]。
2010年6月9日,80多位海外學者聯署簽名信寄給清華大學校長支持汪暉否認剽竊,在信中指出「...汪暉教授被指責抄襲,這個指控已經在鍾彪、舒煒、魏行和其他學者的嚴謹分析文章中被辯駁,它是不足信的。在這封信上簽字的也有汪暉教授著作的譯者,他們無疑是最熟悉汪暉教授的寫作的。每位譯者都檢查並且複查了汪教授在過去三十年中著作所採用大量參考書目的注釋。他們當中沒有一人發現有任何剽竊的現象-不管我們多麼寬鬆地定義剽竊這個詞 ..." [11]。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1%AA%E6%99%96 2010-07-12 10:27:34
學生當人頭 教授被控詐研究費【聯合報╱記者鄭惠仁 2010.03.25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鄒文莉,執行國科會、教育部研究計畫,涉嫌找學生當「人頭」詐領酬勞及津貼,連孩子的保母費、家教費也拿來報帳,共詐領約一○八萬元,昨被依詐欺、偽造文書罪起訴。
冰山一角/大家都虛報?耗材、助理有黑洞【聯合報╱記者喻文玟2010.03.25
逢甲大學一名不願透露姓名教授表示,近年屢傳國科會研究計畫經費被詐領,其實教育部和國科會應該檢討申報名目是否寬鬆,研究器材比較不能造假,但「耗材類」就容易被用來買私人用品,只要教授和經常合作的業者關係好,開假發票不無可能。
中興大學理學院一名教授表示,若真要走旁門左道,還是有漏洞可鑽,如研究計畫規定聘用專任助理,只要跟學生講好聘為兼任助理,依然向上面申請專任助理經費;只要學生「配合」就能「撈一筆」。
資歷較淺的大學副教授、助理教授們表示,部分教授因為資深、論文發表多,再加上研究成效不錯,申請的研究計畫經費逐年提高,金額越多,詐領越容易。
他們感嘆,因為資淺,研究經費很少,有些研究器材金額太高,費用不夠,得申請好幾個計畫才能購買器材。
中興大學表示,避免教授核銷不實,把關嚴謹,以聘用研究助理為例,需經過研發處審核,受聘學生也要簽訂聘用契約書,由校方直接撥款至帳戶,另需檢附出勤紀錄表。
中央大學研發長朱延祥說,為避免詐領研究經費弊端,會定期追蹤每筆研究經費的發票明細,若發現業務費、差旅費名目異常,就開會討論,會計室再做第二層把關。
【記者鄭惠仁/台南市報導】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多所大學拿到補助,在鄒文莉被查出涉詐補助費前,即傳有學校「報假帳」,檢方認為鄒案只是冰山一角。
上月間,教育部和國科會開業務協調會,國科會人員抱怨某些大學執行研究計畫時「虛報」費用,亂買東西、亂花錢,後來行文受補助單位,要求加強查核。
台南檢方偵辦鄒文莉涉嫌詐領研究費案時,她指稱有許多教授都這麼做,即以人頭虛報助理;檢察官詢問其他教授,發現確有這種現象。
檢方認為,若情況屬實,意味這是長期以來積習,因為沒有人管,而見怪不怪。
檢方希望藉由這一案件,讓教育部、國科會及相關單位重視問題,建立嚴格把關機制;否則研究費未用在研究上,卻進入私人荷包,打造頂尖大學,可能淪為口號。
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鄒文莉,涉嫌利用人頭詐領政府研究經費被起訴,校方接獲起訴書後,將由教師評議委員會討論是否續聘。教育部表示,將要求各校落實帳款查核機制。
鄒文莉擔任國科會「從閱讀到寫作-透過讀者劇場來建立英語閱讀及寫作流利度」、「探討學術英文視覺字彙表於大學英語教學之成效研究」研究計畫、教育部「成鷹計畫」的計畫主持人,卻於民國96年11月至98年11月間涉嫌利用學生、研究助理等人頭詐領研究計畫經費約新台幣108萬元。台南地檢署今天以詐欺、偽造文書等罪嫌,起訴鄒文莉。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表示,這是成大在經費使用上有問題,有100多所大學、幾百億補助款,學校都有查核機制,每個學校有會計,應是會計要查核。
楊玉惠表示,教育部每年會有抽查機制,不一定每年會查到同一所學校;將要求各校落實查核機制,被查到者就是要追回相關經費。
她還說,此案是教授個人行為,不會因此就不補助成大教師做研究。至於鄒文莉會不會被續聘?楊玉惠說,此為成大教評會權責。
請學界積極「自清」吧!【聯合晚報╱社論 2010.03.25
「許多教授都這樣做」,一名成大教授被發現浮報虛報研究費用而受到偵查,竟提出這樣的理由自我辯護。多麼熟悉的理由!之前,我們不是才在媒體上、法庭上一再聽到「過去的總統都是這樣做」、「別的政務官都是這樣做」的說法嗎?
顯然,這已成為台灣社會的「潛規則」了:只要別人都這樣做,我們就可以跟著做,不必管其間是非曲直,甚至不必問是否合乎規定、是否觸法。一來,那麼多人都做,總不致倒楣到剛好抓到我;二來,就算倒楣我被抓到,反正這是「歷史共業」,也總不能只罰我一個嘛!要罰統統罰,那罰得完嗎?
真是可怕的「潛規則」。更可怕的是,遵循這種「潛規則」的人,不只是那些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商場競逐者而已,還包括了政界和學界人士。並不是說政界、學界人士應該有比較高的操守,而是他們各有理由應該對這種「從眾犯規」的做法有所質疑、有所反抗。
政治人物是公共事務規則的制定者,身受人民對於公共利益的託付,也有一定的權力可以介入改變不合理的規則。如果他們理直氣壯,覺得別人都這樣做,自己也就可以做,意味著在看守公共利益上失職,也意味著他們無心追求可長可久的制度,這當然是很嚴重的問題。
那麼學界人士呢?教授們都受過高等教育,受過嚴格的思考與研究訓練,當然應該對這個社會提供獨立、盡量客觀的判斷才對。研究費的申報如果有問題,我們期待教授會比其他人更敏銳指出其不合理之處,更期待教授能夠擺脫私人利益,追求原則的一致性。如果一個教授無法如此獨立判斷,無法這樣堅持原則,我們幹嘛用公共資源去養教授,幹嘛給他們經費去做研究?
現在,不只是一個教授放棄這種堅持原則的立場,而是許多教授參與共犯結構,都用這種「從眾犯規」的方式來花費、報銷公帑,可見問題之嚴重!學界應該要有「自清」的力量,出面號召認真進行內部整頓;否則,一旦學界的社會公信力破產,場面將極難看,付出的公共代價也將大到難以衡量!
大學之「盜」在於循私2010-03-26 中時 鄧鴻源/北縣淡水(副教授)
成大外文系教授鄒文莉執行國科會、教育部研究計畫,涉嫌找學生當人頭詐領酬勞及津貼,被司法依詐欺、偽造文書罪起訴。鄒文莉開庭時向檢察官表示,許多教授都像她這樣做,用人頭虛報助理,用來支付研究計畫不易報銷的行政費用;她否認詐領補助,表示都有經過助理同意。若此說屬實,顯示大學之「盜」相當普遍,值得相單位重視。試問,助理敢不同意嗎?
近年來屢傳國科會研究計畫經費被詐領,教育部和國科會應該檢討申報名目是否寬鬆,研究器材比較不能造假,但「耗材類」就容易被用來買私人用品,只要教授和經常合作的業者關係好,開假發票不無可能。
其實若真要走旁門左道,一些教授還是有漏洞可鑽,如研究計畫規定聘用專任助理,只要跟學生講好聘為兼任助理,依然向上面申請專任助理經費;只要學生「配合」就能撈一筆。長久以來,國科會與教育部經費補助不公,乃不爭之事實。資歷較淺的大學副教授、助理教授們表示,部分教授因為資深、論文發表多,再加上研究成效不錯,申請的研究計畫經費逐年提高,金額越多,詐領越容易。同樣,公私立教授申請難易亦差很多。今後相關單位應深自檢討,不要再讓大學之「盜」繼續氾濫下去。 2010-03-26 08:24:33
專利之爭鬩牆 朱經武在美挨告【聯合報╱編譯張佑生2010.01.17
根據二○○八年十二月五日提出的訴狀,何北衡在一九八六年是德州休士頓大學物理系的研究生及朱經武高溫超導體研究團隊的助理。朱經武當年秋天到華府擔任國家科學基金一項實驗的主持人,為避免利益衝突,委託何北衡擔任自己高溫超導研究團隊的首要研究員,全權督導。
該年十一月,何北衡收到一篇關於超導轉變溫度高達卅五K(絕對溫度)的鑭鋇銅氧系統的論文,展開實驗。翌年,朱經武與阿拉巴馬大學教授吳茂昆等人提出超導轉變溫度(Tc)高達九十K以上的超導體釔鋇銅氧化合物,首度將Tc提高至液態氮溫度(七十七K)以上。
何北衡主張,用釔取代鑭是他向朱經武提出的想法,當時吳茂昆也在場。之前對釔鋇銅氧化合物的實驗論文,他名列第二作者;且朱經武不僅在一處曾提及他的貢獻。
何北衡表示,朱經武自一九八七年一月提出專利申請開始,二、三月申請的部分延續案,都將自己列為專利的唯一發明人。
何北衡表示,杜邦公司和美國太空總署均曾購買此項專利材料。何北衡宣稱到二○○六年元月才知情,並向主管智慧財產權的休士頓大學副校長投訴,但未獲處理,因而提告,請求將他列為這項專利的發明人之一,並給予應得的權利金。
小檔案/朱經武 美、中、台院士
朱經武一九四一年在湖南出生,原籍廣東;一九四八年移籍台中,清水高中、成大畢業後赴美,取得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物理博士學位。
一九八七年,朱經武擔任休士頓大學德州超導體中心首任主任,二○○一至○九年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他也曾獲美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台灣中研院等選為院士。
朱經武在「高溫超導」研究獲得許多突破。一九八七年研究團隊發掘新超導材料,將超導溫度提高至攝氏零下一百八十三度,開創了高溫超導研究及應用的新紀元。二○○八年,朱經武參與了香港科普電視劇節目「創新戰隊」演出,他頂著一頭散亂銀髮,臉上半戴著歌劇魅影般銀色面罩,化身戰隊的領導人石開武博士,頗為轟動。
朱經武的妻子陳璞是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的女兒
專利爭議 朱經武:交司法釐清【聯合報╱記者李承宇2010.01.17
吳茂昆表示,他對此訴訟案毫無所悉,他只表示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不記得當時他是否人在現場。他說,何北衡所謂「用釔取代鑭」的建議,與他的實驗發現超導體釔鋇銅氧化合物無關。
中研院昨公開強調,技轉和採購均無不法;多名重量級學者也指美國早就鼓勵發明者成立公司使用發明,在國內卻被認為未利益迴避,陳垣崇的事若沒好好處理,「台灣會貽笑國際。」
但檢方昨指,二○○七年七月四日實施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確實准許生技新藥公司,其主要技術提供者為政府研究機構人員時,該研究人員得持有公司股權,並得擔任創辦人、董事等職務,不受《公務員服務法》相關規範,但陳和世基的合作自二○○六年初就開始,不適用新規定;中研院採購試劑時採限制性招標,由世基獨家投標未利益迴避也違反《政府採購法》。
陳垣崇前天遭檢方約談,並以六十萬元交保。中研院發言人葉義雄昨發表兩點聲明,強調專利由國科會擁有,中研院將專利技轉給世基一切依法;另因二○○七年三度公開招標,皆未達法定投標家數而流標,才依法改採限制性招標向世基採購試劑。
中研院院士、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說,相較於國外鼓勵教授技轉,陳垣崇若因專利授權觸法,「台灣會貽笑國際。」曾任生醫所副所長的研究員陶秘華更強調,陳垣崇不重錢財,但試劑是陳獨力研發,由世基取得授權生產,全球沒第二家公司生產,陳只能向世基買。教育部昨也表示擬修訂《教育人員任用條例》,讓大學老師可以技術持股方式加強產學合作,也可成立公司生產行銷自己的專利。由於中研院許多規定比照公立大學,教育部此舉將可解決研發人員成立公司、轉移技術的爭議。
院士:約談陳垣崇 是對中研院最大侮辱【聯合晚報2010.07.06
中研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認為,凡事不離情理法,這次事件陳垣崇於情於理都沒問題,於法雖或有瑕疵,但在整個案件尚在調查階段,檢調單位卻主動對外公布,確有可議之處。
他強調,陳垣崇是個正直且熱心公益的人,國際學術聲望很高,毫無理由為了一點小錢而犯法。然而,執法機構日前的大動作,不管最後的判決為何,已對他的一生清譽,已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中研院院士、長庚大學醫學院講座教授廖運範,也盛讚陳垣崇是相當優秀的科學家,一心為台灣做事,在生技研發及技轉有很好的表現,檢調單位卻在事件還未定案前,大張旗鼓地對外公布案情,無異是對他人格的一大侮辱。
廖運範透露,這兩天他和多位海外回來的院士聊起此事,都氣憤難平,直言若陳垣崇最後因不清楚國內相關法令而被判刑,將讓有意回國奉獻的海外學者卻步。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為表達對陳垣崇的力挺,也以院長名義把陳垣崇的信轉發給中研院同仁。翁啟惠今天強調,陳垣崇是中研院的一員,「員工出事,難道不該為他說句話嗎?」
陳垣崇涉案自清 民族所丘延亮:想賺錢就拿納稅人的錢做研究【聯合報2010.07.06
中研院院士陳垣崇涉嫌圖利的案子,在院士會議前引爆。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轉寄一封署名陳垣崇的電子郵件給所有院士和院內人員,信中陳垣崇除了以人格保證沒有違法犯紀,也表示對檢調沒有事先請中研院、陳垣崇澄清說明而逕自搜索,「感到無法接受與理解」。
這是檢調發動搜索陳垣崇研究室後,陳垣崇首次完全表達立場;剛好在中研院院士會議召開前幾天,時間巧合,也引人注意。
然而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丘延亮卻有不同看法,他憂心,國家拿納稅人的錢供養研究人員,買了他們的研發才能,又砸經費給他買設備、聘人,研究人員還可以分紅、賺錢,這種做法是否說得過去?納稅人可有被問過?研發失敗的成本又是誰買單?邱延亮認為,中研院作為一個進行基礎研究的公家學術機構,研究產出是否應屬於「公共財」?中研院做為全國最高研究機構,關心的焦點難道只有生技產業的利益?
這封信是事發之後,首度以陳垣崇的名義發出的公開聲明,發出時間是七月一日,二日再由中研院長翁啟惠轉發給所有院士。信中指出,希望澄清外界的誤解,「免累及諸位之清譽」。陳垣崇以感性訴求開頭,表示九年前從美國回故鄉為台灣生醫產業打拚,「飛機著陸時眼淚不禁流了出來」。
他也表示能「體諒」生技屬於新興產業,外界難了解產業特性,並以人格保證「絕無違法犯紀、有辱中研院聲譽之行為」。雖然他說會盡一切努力向檢調澄清誤解,但卻無法接受與理解,為何檢調不先請中研院交付相關文件,通知他澄清,就「遽然以搜索之方式進行偵查」。
丘延亮雖然不懷疑陳垣崇的努力及知識良知,但卻對中研院與「利益」牽扯,而造成學術生態遭嚴重汙染的結構性問題感到憂心。雖然翁啟惠曾表示,中研院拿國家經費,幫國家發產生技產業責無旁貸,但丘延亮不諱言,中研院的生態,在近年引入營利的「誘因」後深受衝擊:基礎研究的初衷遭質疑、人文關懷受忽視。丘延亮講得很白:想賺錢就不要拿納稅人的錢做研究。 2010-07-12 10:43:27
前金後謝 德近百教授護航拿博士【聯合報╱編譯莊蕙嘉09.08.24
根據德國「焦點」雜誌及「新西發倫報」報導,一間位於科隆東方的機構「科學諮詢學會」以掮客之姿,向博士生收取4000至2萬歐元(約台幣18.8至94萬元)不等的費用,並保證利用該機構在德國各大專院校的師資人脈,「關照」學生以順利取得學位。
博士生取得學位後,負責護航的教授可收取2000至5000歐元(約台幣9.4至23.5萬元)謝禮。加入該機構、付費賄賂教授的博士生據信有數百人,目前仍不清楚涉案學生是否知道支付金額被用來行賄教師。
德國檢察官發動全國性大規模調查,涉案師生遍布柏林、法蘭克福、漢堡、科隆及萊比錫等大城市。
大學教授收賄案早於去年開始調查,去年3月,檢方查緝科學顧問學會總部,負責人因賄賂一名漢諾威大學教授被起訴,去年7月被判3年半有期徒刑及75,000歐元(353萬元)罰鍰。該名教授在法庭上承認,於1998至2005年間收賄20萬歐元(約台幣940萬元),護航超過60名博士生取得學位,以賺取金錢整修位於漢堡的宅第。
德教授收賄/博士師徒制 有心人鑽洞【聯合報╱編譯莊蕙嘉 2009.08.24
德國爆發近百名大學教授收賄護航博士生醜聞,且涉案者多半是兼任教授。兼任教授也能賣學位,可能讓許多台灣民眾難以理解。其實德國學制不同於台灣,德國大學採學期制,沒有所謂的班級或年級制度,亦不分大學部、碩士或博士班。沒有所謂「博士班」課程,博士生只要找到指導教授,撰寫博士論文通過後即可獲頒博士學位,且教授不分兼任或專任,皆可擔任指導教授。
學生修畢基本課程後可得一證明,進而修習主要課程,此時學生可就興趣及志向決定選修課程。主要課程修完後,學生著手撰寫畢業學位論文,審查及口試皆通過後即取得碩士學位畢業。德國沒有學士學位,學生自大學畢業即為碩士。
博士論文通過審查及口試,就能獲頒博士學位。但醫師、律師及教師三種職業,依德國規定必須參加兩次國家考試,通過後方可執業。
※延伸閱讀》
‧想上榜…女考生和老教授上床
‧浙大教師抄襲 連坐重懲院長
‧假學歷橫掃南韓 高僧也低頭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095083.shtml
前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垣崇,遭舉報涉嫌圖利親友成立的世基生技公司,違反政府採購法等貪污案件,士林地檢署昨日偵結,認為陳垣崇考量中研院研發的專利能順利移轉落實,達成中研院「促進研究發展,增進社會、國家、世界福祉」目的,主觀無圖利犯意,也未違反政府採購法,因此不起訴處分。
無主觀圖利犯意 未違採購法
同案被告,中研院公共事務室主任梁啟銘、生醫所長秘書陳佩玲、研究技師鄔哲源、助理技師李明達等人,檢方也都認為沒有圖利或背信等犯行,一併予以不起訴處分。
鑒於醫藥專業及生技產業法令不足,檢方偵辦期間,除依法傳喚、搜索、清查資金、卷證分析、了解法令規章,並函查相關主管機關意見,公共工程委員會函令亦解釋,中研院辦理院內研發技術授權、移轉,不適用政府採購法規定。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也寫親筆信,大力為陳垣崇背書指出,我國九十一年起推動「兩兆雙星產業計畫」,延攬世界級優秀人才,遊說陳垣崇返國擔任中研院生醫所長,陳短期內就領導研究出「不良藥物反應危險性評估」等領先全球的成果。儘管國外藥廠高度感興趣,但李主張應根留台灣,因此陳將研究授權國內廠商,建立生技研發、產學合作、商品化模式,成為生技產業的範本。
檢方認定,陳等人為考量促進科技發展,確保研發成果及智財商品化,在國內無廠商願承接下,先邀集親友投資中研院輔導新創的世基公司,期使專利技轉商品化,造福更多病患;至於中研院與世基簽訂專屬授權契約,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裁量權,與刑事犯罪無涉。
但起訴書中也呼籲,相關主管機關應正視國內生技專利研發及製藥產業的法令不足,積極研商因應之道,明定行政與刑責的範圍,以鼓勵更多新藥研發。
陳垣崇未置評 翁啟惠︰鬆口氣
陳垣崇人在美國,昨天傳電子郵件回應說他未了解詳情,尚無法置評。梁啟銘則說:「本就不應被起訴,現在只是獲得證實。」科技技轉是很專業的事,籲國家應建立「專業法庭」機制,縮短偵查審理時間。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不起訴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相關人都是為了國家生技發展,透過此案,大家都學到很多,中研院將訂出更明確的利益迴避規範。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則認為,此案凸顯產學合作、技術移轉等國內法規不是很周延,地檢署不起訴是正確決定,對推動生醫產業有很大助益。
另外,檢方調查也出現「案外案」,曾任衛生署副署長、健保局總經理的張鴻仁,被查出在離開公職三年內,擔任醫藥相關的營利事業生技公司董事職務,由於違反「旋轉門條款」,檢方依違反公務員服務法起訴。張鴻仁昨日表示,尚未看到判決書,不知為何遭起訴,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暫不便回應,他相信社會自有公評。 2011-05-13 14:11:41
英調查:學術不端行為 全球普遍【新華社2009.06.05
近幾年,各國媒體不斷曝光科研人員學術作假行為。英國一項最新調查發現,科研學術不端行為可能遠比人們想像得嚴重,近半數科研人員表示知道自己的同事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愛丁堡大學丹尼爾德·範尼利等人在新一期網絡期刊《第一科學公共圖書館》上介紹說,他們對1986年至2005年間進行的21項學術不端行為調查進行了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有七分之一的科學家坦言他們知道同事有嚴重違反學術規範的行為,比如偽造科研成果等。
大約46%的科學家報告說,自己某些同事在學術研究中的行為「值得質疑」,比如「有選擇性地」報告研究數據、迫於研究資助方的壓力修改研究結論等。不過,接受調查的科學家談及自己的職業操守時,只有2%的人承認自己也曾不同程度偽造實驗結果。科研作假行為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偽造,也就是虛構研究數據;另一類是行為不端,諸如根據自己的感覺調整研究數據和隱瞞與此前自己研究成果相矛盾的研究數據等。
韓國著名幹細胞研究先鋒人物黃禹錫偽造實驗數據的醜聞曾轟動科學界。範尼利認為,像黃禹錫這樣的嚴重造假醜聞並不像人們認為得那麼罕見,「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已知的科學欺詐行為僅是冰山一角,很多作假行為只不過還沒被發現」。
針對大陸學者發表的學術論文因造假而被英國學術期刊撤銷一事,預計今日出版的知名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社論,呼籲北京當局採取行動,避免類似的科學詐欺事件重演,以重振中國大陸的學風。
據《BBC》報導,最新一期《刺胳針》發表社論說,中國如要實現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在二○二○年成為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就必須加強在科學誠信方面的努力。
英國《晶體學報》上月中旬宣布撤銷大陸井岡山大學兩位講師鍾華、劉濤在該刊發表的七十篇論文。據指出,這些論文涉嫌透過修改已發表晶體結構中一、兩個分子後,充當新晶體結構的手段進行造假。
英媒:中國科研發展 10年後超過美國 ‧朝鮮日報中文網 2010/01/27
中國能否繼經濟大國後,成為科學大國呢?據《金融時報》(FT)26日報導,過去數十年間,中國在科研領域進步神速,預計到2020年在科學知識數量方面也可能超過美國。這意味著由中國主導的科研時代的到來。
全球金融資訊公司「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稱:「對1981年開始的30年時間裡刊登在科學雜誌的1.05萬篇『金磚四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論文數量進行了調查,結果中國論文在數量上佔據著壓倒性優勢。」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科研領域的發展迅猛,在1981年以後,論文數量猛增至64倍。尤其在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暫露頭角。中國在2008年發表的科研論文數量為11.2318萬篇,是美國(33.2916萬篇)的三分之一,但從20年來的論文數量增加率來看,中國是美國的4倍以上。湯森路透評價研究負責人亞當斯(Adams)表示:「中國對科學領域的投資令人驚訝。」並預測說:「中國在科研領域所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儘管目前繼美國後,排在第二位,但如果照目前趨勢發展下去,到2020年將登上第一寶座。」
據分析,中國在科研領域取得耀眼成果的最大原因在於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政府對學校和研究機構投資的研究費用增加率遠遠超過物價上漲率。中國還建立了將基礎科學與商業機構相接軌的體系,這也為科學研究的發展起到了作用。另外,中國還向在美國或歐洲等地的有實力的留學生給予特殊照顧,允許他們在中國大陸和海外輪流從事研究工作,這也取得了效果。
但對中國的科研水平還有不少負面評價。為了彌補這方面的欠缺,中國力求同其他國家專家共同進行研究。據瞭解,在中國的科學論文中,9%的論文是至少與1名以上美國研究員共同研究的結果。但英國倫敦皇家學會科學政策主任詹姆斯‧偉森(James Wilsdon)表示:「論文質量在5年內也顯著提高。」
在金磚四國國家中,巴西也開始在科研領域嶄露頭角。巴西的科學論文數量增加率大幅提高,特別是在農業和生命工程領域進步顯著。巴西在1981年論文數量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但到2008年已經與印度相差無幾。
在英國修讀傳統博士學位(純粹研究方式)
許多國家的博士學位課程包括了大量的教學式課程,這點與在英國的傳統博士課程是有所不同的。英國傳統博士學位之基本的學術內容不包括教學式課程,即使需接受研究訓練課程,修業年限至少為三年,且因為其修業年限並沒有上限,而是根據學生的進度而定,所以學生也可能花費6年或更久的時間取得學位。換言之,學生通常必須在申請前將研究之領域焦點集中。一旦所要研究之範圍決定之後,接下來就是撰寫研究計劃及申請表,下一步所需要做的就是,著手找出與您所要研究的範圍相關的大學,其是否可提供相關人員來指導該研究。
對於學生最終目標是要取得博士學位,但又未能立即決定其研究之領域時,通常可先申請MPhil研究式碩士課程。研究式碩士課程為期2年,課程的前9個月需參與教學課程,與教學式碩士課程的學生大致相同,然而大部分的時間在與未來可能的指導教授探討研究的主題。在9個月教學課程後,學生可選擇轉念博士課程或是繼續其MPhil的研究。接下來15個月為研究課程以完成MPhil的研究學位,大多數的學校都會要求學生在成為正式博士班學生前先註冊為MPhil的學生。
另外,兩種博士資格DBA和DEd,在商業及教育界愈來愈受歡迎,這與美國的博士課程較相同,即在著手研究計劃前,先接受大量的教學式課程。此博士課程為期至少三年,最後學生將取得DBA或DEd資格。
http://www.ukeas.com.tw/postgrad/phd.htm 2010-04-11 13:45:39
論文不如新聞? 學子抗議>中時08-09-17陳至中
教育部統計,我國研究生人數已突破十七萬人,濫設情況下,許多研究所的錄取率突破百分之百,入學容易,畢業從寬,論文品質堪慮。一名台大教授甚至說:「文章參考性最高的是期刊論文、博士論文,接著是新聞報導,最後才是碩士論文。」
根據《Cheers》雜誌資料庫,九十七年共有十九個研究所(組)的錄取率達一○○%,包括佛光大學社會所、華梵大學環境與防災設計所等,錄取率九十%以上有九十一所(組),幾乎「考了就上」。但同一份調查發現,從九十四學年度起,研究所休學人數即破萬人,今年更衝到近一萬二千人,休學率達一○.九一%,即每十個碩士生中,就有一人休學。
《Cheers》認為,休學比例如此高,代表許多人一味盲從,不知目的為何卻跟著考研究所,「為大學延畢而考研究所,考上又休學」,平白浪費國家教育資源。如果大學生抓不到人生目標,不如先到業界闖蕩,在做中學,瞭解自己的生涯志趣。
台大國發所學生許慈育則表示,許多人考研究所是為了延緩兵役,或「過個水」拿個文憑,但那是極端的例子。許多人休學是為了準備論文,一邊工作增加社會經驗,一邊找題材、收集資料,「每個人考量未來,都有不同的方法,不見得要一次念完。」她有一個念東亞所的朋友,暑假到阿富汗當國際志工,交論文勢必得延後,延長修業時間,絕非浪費人生。
台師大政治所學生許惠珍也說,碩士生素質沒有外界想像那麼糟,畢竟教授會盯,許多所還有學科考,沒考過連論文都不能寫。老師千叮嚀、萬叮嚀:「不要只把自己當年紀大一點的大學生!」自己的同學中,就有許多人一邊工作、一邊寫論文。
教育部日前召開學術審議委員會審議文化大學校長林彩梅女兒論文疑似抄襲林彩梅著作案。據透露,教育部審查報告指出,論文與著作重複部分超過二分之一,「難謂無抄襲」,林彩梅指導女兒有違學術倫理。
教育部長黃榮村表示,論文抄襲需撤銷畢業生學位,依據學位授予法,屬於大學職權,因此教育部將把審查結果發公文請文化大學處理;林彩梅表示,她昨天尚未接獲教育部的公文,沒辦法表示意見。
立法委員段宜康在月前檢舉文化大學校長林彩梅指導自己就讀文大碩士班的女兒撰寫論文,論文並疑似抄襲林彩梅的著作。負責審查教授升等及相關事宜的學審會日前召開會議討論此案。
據指出,審查委員認為,林彩梅女兒的論文與林彩梅著作重複部分超過二分之一,「難謂無抄襲」;林彩梅指導自己的女兒寫論文,指導教授又是當然的論文口試委員,違反教師倫理。學審會因此決議,林彩梅女兒因抄襲必須被追繳學位,但依學位授予法交由文化大學自行處理;林彩梅違反教師倫理部分,由於林身兼文化大學校長,依據大學自主,送交文化大學董事會處理。
據透露,若文化大學董事會未妥善處理,教育部將依據大法官釋字三百八十二號解釋,可依私校法,介入處理私立大學學生論文抄襲及教師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學審會委員表示,此案涉及校長本身,因此校長在學校接獲報告處理時,理應迴避。
【記者許峻彬/台北報導】文化大學今天召開董事會,教育部昨天將文大校長林彩梅論文抄襲審查報告送交文大,外界關心文大董事會今天是否會對林彩梅做出撤職等相關議處。文化大學董事、立法委員穆閩珠表示,若教育部學審會認定抄襲是事實,文大董事會將依法、依程序決議是否開除校長;但在收到教育部公文後,必須給當事人時間向董事會說明。
日本開發出防論文抄襲軟體 各大學紛紛諮詢
http://www.cdnews.com.tw 2009-12-27 沈子涵/整理
日本共同社報導,為杜絕學生在寫論文時隨便從網路上拷貝他人文章,日本金澤工業大學研究院的教授杉光一成和東京一家軟體公司共同開發了據說可以識破抄襲行為的軟體,並已開始投入使用。
據悉,軟體名取名為“不要拷貝粘貼”,可以用來檢索論文中是否存在和網上相同的文章段落。完全重合的部分用紅色表示,替換單詞或者改變結尾的地方會根據重合程度用橙色或者黃色表示。這個軟體還可以計算出抄襲部分占論文比例以及占被抄襲原文的比例。
杉光教授說,曾發現有學生在論文中直接轉用了網上的文章,為了保護那些認真寫論文的學生,所以決定開發這樣的軟體。
報導稱,現在正值日本大學生提交畢業論文的時候,據說各地大學有關該軟體的諮詢已經接踵而至。 2009-12-29 09:23:19
大學延畢生 研究生暴增 教部明年凍結人數>中時08-09-17韓國棟
國內研究生人數成長速度驚人,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八十八學年度在學碩士研究生約三.八萬人,博士研究生約一萬人;到九十六學年度,碩士生已超過十七萬人,博士生突破三萬人。為避免研究生素質下降,教育部決定,九十八學年起,凍結各大學研究所人數成長。
教育部正在審查九十八學年度招生人數,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表示,九十七學年度各大學研究生人數增加了三百多人(不包括科技大學增加人數),已來不及管制,但九十八學年起,一定會凍結成長。
《Cheers》雜誌昨天也針對碩士畢業生的職場能力發表「台灣一千大企業對碩士生評價」調查,五成四企業徵人優先考慮使用研究生,但也發現,碩士畢業生「表現力(指能力立即可用)」不足,需訓練六個月才能上手。
《Cheers》雜誌指出,除了研究所人數大幅攀升,國內大學部學生延畢人數,十年來從一萬一千人攀升至三萬五千人,延畢學生主要是準備考研究所。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研究所,九十五年國內研究生休學率達一○.九一%。
九十六年度國立大學延畢生以台大一一一二人最多,占三成左右。私校延畢生最多是文化大學一一三八人、淡江一一二四人。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表示,多數人因研究所落榜,故意讓體育或通識科目當掉,再花一年準備考研究所、留學或考公職。
國內一千大企業徵人喜歡用研究生超過大學畢業生,但也感嘆國內碩士畢業生「立即可用性不足」。高達七六.七%的企業認為,碩士畢業生在職場中無法立即上手;五二.九%企業認為,需要重新訓練六個月才能有所表現。
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在學碩士研究生人數大幅成長,一方面可以繼續提升學生的程度和能力,另方面也具有「穩定社會」的功能。「如果大學畢業生都進入社會,不讀研究所,失業率會攀升多少?」因此,教育部明年起雖然凍結研究生人數擴增,但短期內不會大幅減縮。
何卓飛說,就業市場中,碩士生還是比大學畢業生吃香。但為避免碩士生繼續擴增而造成平均素質嚴重滑落,教育部決定明年起全面凍結研究生人數擴增。
百人會第十九屆年會八日接連三場專家研討會,主持人楊祖佑首先提出,全美國每年取得博士學位的學生中,每七個人就有一人來自中國。這些人中百分之九十三計劃回中國發展,但實際留下來的人超過百分之六十。另一項有趣的數據顯示,這些中國學生中有百分之九十二學的是科技,只有百分之八鑽研社會科學。中國留學生已經為美國學術界帶來新氣象。
楊祖佑問在場的校長中國何時才會出現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漢尼斯答道:「這只是遲早的問題。現在中國充滿了人才,在世界各地都有傑出的表現。但諾貝爾獎和實際的成就大約有廿年的時間差距」。
博士>維基百科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PhD),理學博士(DSc/ScD), 文學博士(DLitt),教育博士(EdD)。日常生活中也只有博士學位會特別與姓氏結合被尊稱為某博士,碩士與學士學位則不會被尊稱。有些科學家認為科學與哲學無關,故博士學位裡面不會註明哲學。
博士一詞的由來
中國古代指專門精通某一門學問或傳授經學的官名。秦朝有諸子、詩賦等博士,漢朝有五經博士。唐朝有太學博士、太醫博士、律學博士等,都是教授官。明清時,仍然設有此官職,只是稍有不同。明朝的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中說:「有司業、博士為之師。」中國古代指博學多才,通曉古今的人。中國古代對有某種技藝或從事某種專業的人的尊稱,猶如後世的師傅。如唐朝人稱陸羽為茶博士,後來對賣茶的夥計就稱為茶博士。又稱賣酒的人為酒博士,磨工為磨博士。明朝黃省曾《吳風錄》上說:至今稱呼椎油作面佣夫皆為博士。
相關註解
副學士學位(美) AA · AAS · ABA · ABS · AOS · AS · ASN
基礎學士學位(英) FdA · FdEd · FdEng · FdMus · FdBus · FdSc · FdTech
學士 B.Sc. · B.A. · BAccty · BAdm · BAgrEc · BArch · BBA · BBus · BCom · BComp · BCS · BCL · STB · BD · BDent · B.Ed. · BEc · BE · BSBME · BFA · BHE · BHK · BJ · BLibStud · BMath · BMus · BSN · BPE · BPharm · BS · BSA · BSocSci · BTech · LLA · LLB · MB BS · BPhil · BCL
碩士 MA · MAcc · MS, MSc, MSt · MALD · MApol · MPhil · MRes · MFA · MTh, MTheol · MTS · MDiv · MEd · MBA · MBT · MComm · MBus · MPA · MPD · MPS · MSN · MProfStuds · MJ · MSW · MPAff · MLIS · MLitt · MPH · MPM · MPP · MPT · MRE · LLM · MEng · MSci · MBio · MChem · MPhys · MMath · MMus · MESci · MGeol · MTCM · MSSc · JM · MLA · MArch
副博士學位 Lic Arts · LDS · JCL · STL · SSL, LSS
特殊專長培訓證書 EdS · SSP · CAS
工程師學位 AE · BE · BME · CE · CE · ChE · EE · CpE · ECS · EnvE · MSE · ME · NavE · NuclE · Ocean E · SysE · Eng
初級專業學位 AuD · DC, DCM · DDS · DMD · JD · MD · ND · OD · DO · PharmD · DP, PodD · DPM · MDiv · MHL · DVM
博士 PhD, DPhil · EdD · EngD · DBA · DD, DMin · JCD, DCL · SSD · DSc · DLitt, DA · DMH · MD · JD · DMA · DMus · ThD · DrPH · DPT · PsyD · DSW · LLD · LHD · JSD, SJD, JuDr · STD · 名譽博士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9A%E5%A3%AB 2010-04-11 13:44:29
關於這事件,我要幫我們老師說話,
林老師是一位好好先生,我們有任何要求,
無論是課業上或生活上,遭遇到什麼難處,他都很樂意,
並且把我們當小孩一樣的照顧,我很感謝這位老師,
發生這件事前,大家本來就知道這女生人格有問題,
他是一個城府很深的女人,一個好好老師栽在這種女人手上,
會遭天譴的,
事發後我們有去找motel的老板,他一知道我們是老師的學生,
就說你們老師被陷害了,
那女的爸爸一來,一付就是要錢的樣子,
在這行業仙人跳的例子看多了,一看就知被跳了,
而且我們motel的服務生發現房間的東西什麼都沒用,
更別說套子那種東西了,服務生進房問小姐要不要加時,
那女的還說要等人回來,你們想想若是一個被性侵的人,
會不會在這時候呼救,逃跑?還會等那個人回來嗎??
而且那女的內褲有拿去化驗,竟然驗出另一個男人的精液,
你想他的關係多麼複雜? 被性侵,精液卻非林的。
那女的去婦產科驗傷,醫生出來作證,說她就診時嘻嘻哈哈,
跟男生在講手機,講了一陣子後,掛掉電話,醫生才開始就診,
醫生覺得很奇怪,一個被性侵的人,通常都是哭著進診間,
怎麼會嘻嘻哈哈的聊天呢?
好在二審時,清廉的法官判了無罪,可是記者在上次判三年多,
有報導,這次判無罪就沒消沒息,記者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墮落的女性主義者
與女性主義何干?
反正男人要知自保 2008-06-18 06:15:10
而且寫過論文的人一定都知道,大家六月就畢業了,論文完成了
這女的都六月了才在發問卷,就算老師想給他過,她論文寫出來了嗎?
沒有東西怎麼畢業呀?問卷發完還要分析,跑統計,寫結果,
還要經歷慢的話一兩個月的時間耶! 他要老師給他過,
他也要有本論文出來呀!而且口試時是三個口試老師評的分數除以三,
怎麼會跟一個老師要不要給你過有關呢?
記者們,好好想想吧!可能你們都沒寫過論文的吧!!!
報導出來的令人覺得很好笑,
我們挺老師的,不能再坐視不管了,決定要出面替老師發表聲明稿,
搶救老師的名譽,工作都沒了,不能連名譽都給這種女人毀了,
希望老師好好加油,我們都挺你的,加油!!!
東吳:希望名嘴教授適可而止>中時08.05.01林志成
東吳大學幾位「名嘴教授」常上電視政論節目發表激烈言論,校方表示,此舉嚇走不少企業及民眾,不願捐款給東吳。東吳擬限制「專任教師每月上電視不得超過四次」,但校務會議昨討論時,爭議過大,暫時擱置。校方坦承不是想限制名嘴教授言論,只是希望他們自律,上電視適可而止。
專任者上電視不得月逾四次
東吳校務會議決定,將「專任教師每月上電視不得超過四次」議案提交本學期末校教評會討論,結論再送到十二月校務會議討論一次,屆時才會有具體答案。昨天校務會議由校長、準閣揆劉兆玄主持,但會後劉兆玄不願發表任何評論。
董事會要求、非劉兆玄主張
東吳大學主任祕書李貴英強調,該校研擬限制「名嘴教授上電視節目一個月不超過四次」,並非劉兆玄的想法,是董事會的決議,如果是劉校長主張,「不會笨到在這時候提出」;完全是因董事會要求處理名嘴教授,所以人事室提出因應對策。
人事室主任林政鴻則說,如教授在電視台或廣播電台發表專業、學術性言論,可提升學校形象,值得鼓勵。他舉例,音樂系主任彭廣林在台北愛樂電台主持的古典音樂節目很優質,學校不禁止,還相當支持。
談政治讓學校頻接抗議電話
東吳有多少「名嘴教授」?以參加電視政論節目的出席率來算,還真不少。包括政治立場親綠的羅致政、徐永明、林建隆;至於親藍的盛治仁借調到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前,也是電視政論節目的常客。只要他們在電視上發表激烈政治言論,學校就有接不完的抗議電話,甚至不少企業及民眾因此不願捐款給東吳。
但是,同樣經常上電視的政治系教授劉必榮及音樂系教授彭廣林,校方認為他們在廣播電視上的發言相當專業,學校支持。
近半年有人上節目一○三天
根據校方統計,政治系主任羅致政、助理教授徐永明及英文系教授林建隆等人上電視的頻率,去年十一月到今年四月廿九日共一四四天。某位教授上政論節目一○三天,高居第一名;另外兩人分別上了四十天、十五天。
校方表示,董事會去年六月卅日就做成決議,「少數教授超過學術範圍之言論,可能損害校譽,對同學產生不良影響,宜予節制」。
校方透過相關學院院長及系主任跟這些教授溝通,但有人置之不理。人事室主任林政鴻因此在校務會議提案,建議比照專任教師校外兼課最多四小時的方式處理。包括:一、專任教師經常性參加電視或廣播電台節目,以與其教學或研究專長領域相關為主,並應事先以書面申請學校核准。二、所稱之「經常性」係指每周均參加或一個月累計參加四次(含)以上。
徐永明反彈:實在很荒唐>中時08.05.01林志成、
東吳大學提出限制專任教師上電視條款,政治系助理教授徐永明反彈激烈,他表示,這個案子一旦通過,「將是台灣學術自由最黑暗一天」。政治系主任羅致政則呼籲校方,處理限制言論的案子要非常慎重,否則後遺症大。
羅致政指出,他因為時間規畫考量,上周已停掉主持的民視政論節目,這是在校方提出限制上電視條款之前。他不認為這個條款是針對他,「不覺得被打壓」。
但徐永明則反彈激烈,他說,學校要管的是老師是否正常上課、授課內容和學生評價。如果連上電視節目都要管,是否連老師吃什麼、做什麼都要管?「即使學校通過限制教師上電視條款,我也不會因為這樣就不講話。」徐永明諷刺說,東吳專任教師每個月只有四小時言論自由,實在很荒唐。
徐永明表示,如果他上電視節目講一些話讓學校不滿意,他就喪失工作權,學校可能違憲,他一定會在憲法層次上,爭取保障自己言論自由和工作權。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教授江岷欽、副教授侯漢君也屬電視政論節目名嘴。對於東吳提出的限制,侯漢君說,「太誇張了!是不是連投稿也要限制?」但江岷欽不表示意見。
至於八月一日即將回東吳授課的新聞局長謝志偉認為,教授下班後寫文章、上節目屬於個人言論自由,校方可以檢視的是,教授對外發言內容是否超越法律尺寸,必須自負刑、民事責任。
台北大學校長侯崇文承認,名嘴教授的言論常讓外界罵學校,但上電視評論也是「學術自由」的一環,學校「完全尊重」。
政大校長吳思華和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認為,每個老師都會「自律」,不需再設限。
愛惜羽毛 美學者鮮少電視談話頭>中時08.05.01林博文
去年二月底以八十九歲高齡辭世的美國史學大師西瑟.施勒辛格,是個典型的公共知識分子。他是激進的自由派,但保守派的《華爾街日報》請他撰寫十餘年政治評論;他也為電影雜誌寫影評,同時偶爾上電視發表時評。然而,他在晚年後悔花太多時間「不務正業」,而一直沒有完成羅斯福全傳和回憶錄第二卷。
有些美國人教授和智庫學者,「行有餘力」之外,也會像施勒辛格一樣,為報紙和雜誌撰寫評論與專欄,或在電視台擔任客座評論員。如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克魯曼,每周為《紐約時報》寫兩篇專欄,民主黨初選以來,這位自由派學者很明顯地偏向希拉蕊而常修理歐巴馬。
但一般而言,為文字媒體寫政論文案的學者、教授,遠多於上電視發表時評的學者、教授。美國大選初選以來,絕少看到學者、教授在電視上分析選情,這些工作幾乎全由專業媒體人士所包辦。
最明顯的例子是,CNN和MSNBC這兩家電視台新聞上競爭極為激烈,但他們在螢光幕上發表分析和評論的,清一色是專業評論家或是兩黨策士。為什麼在美國電視上罕見學者、教授的身影?首先是,美國政界和新聞界擁有許多一流的時評家,而學者、教授的看法和觀點不會強過他們,更重要的是,美國並沒有把上電視主持政論節目或發表時評當作second job的教授。
學者、教授如能把他們的學術涵養和卓見通過文字或電視表達出來,以發揮一介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對社會大眾具有正面作用,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能夠達到公共知識分子的境界與功能,而不致淪於披著學術外表,進行黨派傾軋的談話頭(talking heads),就不是每個學者、教授都能做到。
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兼政治學教授卡莎琳.霍爾賈邁遜(Kathleen Hall Jamieson)是少數例外。她除了教學著書之計,亦常接受公視(PBS)訪問,剖析美國內政治與媒體生態,而其評論以客觀、深入著稱。
一般而論,美國大學教授和智庫學者都很尊重本身的專業,亦很愛惜羽毛,他們不會為名利、黨派和政治而在傳媒工具上玷汙學術。
要自由 也要能自律>中時08.05.01林志成
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教授當然也有。但當這樣的自由,幾乎逾越學者教學及研究的本業,甚至造成負面影響時,就應自我節制。台大、台北大學、陽明、淡江、東吳及文化等大學長期有一共同困擾,只要一個「名嘴教授」在政論節目發言惹惱民眾,學校就可能被罵不完。
學者當然有言論自由,下班後也可自己安排活動,大學即使再不認同其言論內容,都不應做出限制。但是,在大學,即使是助理教授,每周上課時數也不超過十小時,如果不繼續鑽研學問,就有很多時間向外發展。一些名嘴教授每月薪水六、七萬元,但上電視增加的收入超過十萬元,學校「道德勸說」他們少上電視,成效必然不彰。
事實上,一些名嘴教授確實曾為了上電視,沒法準時上課或老是請其他人代課,影響學生受教權。
要教授自律不成,東吳大學於是改變方式,提出「限制」上節目的提案。但此舉「警告」意味較大;校方刻意點出此一事實,好讓社會公評。
試想,一位該在大學教書、研究者,一四四天內,竟有一○三天都在上電視節目,或者,忙著主持節目,不太過分了嗎?有哪位學術成就或教學風評極佳的學者,是這樣趕場曝光的?學生真沒有損失嗎?
東吳校方開了第一槍,雖有爭議,但如果教授願意自制,最後也可以不訂限制教師言論條款。關鍵在於,名嘴教授應多想想自己的本業是什麼,該不該自律。
用功做研究 是教授本務>中時08.05.01劉競明(醫師)
近年來臺灣的電視媒體很偷懶,不想花錢、時間及精力來製作有社會教育意義與道德倫理核心價值的電視節目,反而利用簡單的桌椅、俊男美女主持人,再邀請幾位「名嘴」,展開最廉價的政論性節目。教授究竟該不該上政論節目?就言論自由的角度,大法官解釋令第五○九號講得很清楚,大法官林子儀教授更對言論自由用「多元價值論」來說明為什麼要保障言論自由,乃是促成個人實現自我、增進知識及追求真理、健全民主程序的決策參與、維持比較適應環境變化而穩定的社會。
不過問題的癥結在於,教授能否在節目中秉持公正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及闡述議題?同時為什麼總是那幾位熟悉的面孔?為何不邀請某些非政經領域的社會賢達人士或販夫走卒等基層民眾上節目呢?媒體的傳播與使用權,似乎應該更普及及更公平。連政治人物的寵物「狗」(馬小九),在媒體的知名度可能比一位默默無聞在偏遠地區堅守工作崗位的公務員更有名?教授們在學校裡已經有太多機會發表言論、教學傳承及影響後學者,在空閒時間則更應戮力研究、深研學理,發表醒世著作以發聾振聵,方不負教授名位之價值;劉校長之言焉能會「侵犯」教授的「言論自由」,也不違背行政法之「比例性原則」,只不過要教授平日要比學生多「用功」一些,並多做研究罷了!
掌握四不 別淪為御用學者【聯合報╱鈕則勳/文大副教授
東吳大學打算對教授參與電視節目討論訂定規範,引起輿論譁然。雖然筆者認為學者作為知識分子,當然應該以其專業對社會提出建議,要以「入世」的精神走出學術象牙塔,關心社會,才能夠改革社會;而且教授參與節目討論,亦可提供特定領域中專業及多元的觀點。不過,教授參與節目討論,仍應掌握「四不」原則。
首先,「不排擠份內職責」應是最起碼的堅持。倘教授為參與節目討論,而致最基本的教學、研究、服務工作都無法落實,輕則影響自身的研究品質與升等,重則倘因趕通告而缺課過多,除會損及學生權益、影響學生競爭力外,更對不起為他們辛苦籌措學費、望子成龍的家長。
其次,名嘴教授應有「不參與討論」不符自己專業領域議題的認知。不能為了增加曝光或是出席費,對於節目邀訪來者不拒,因為學者針對不熟的領域發言,倘言論出現專業上的偏差,除會誤導觀眾,更有貶損自己專業權威之虞。
再者,「不能甘於被消費」,學者不應作為政黨或政客手中砍向政敵的刀。部分名嘴學者最為人詬病之處就是已經跳脫學者提供理性意見的專業層次,而淪為政黨的「御用學者」,不僅配合特定政黨操作議題,甚或扮演政黨「文宣部主任」的角色,著實作小了「學者」的格局。
最後,「不說政治語言」也應是永遠的執著。學者不能學政治人物以聳動的言論或選舉的權謀來討論議題,因為這等於將自己「類政治人物化」,模糊自己與政治人物之分際。學者之所以作為社會進步的動力或良心,就是因為其會針對社會現象提供專業、中立、客觀的建設性意見,這亦是「學者」品牌仍能獲社會好評之關鍵原因。是以學者言論要對得起學術專業良心,不然學校豈不是只要請政治人物來上課就好了
政治顏色鮮明 觀眾反感【聯合報╱詹銘/自由業(嘉縣新港)
東吳大學擬限制校內教授上政論節目次數,本人舉雙手贊成。
教授貴為高級知識分子,都有獨特的理念及精深的專業領域,為大眾敬重。可惜少數教授常帶深厚的政治偏見,節目上的發言都是只有立場,評論事件的是非黑白往往不是看事件本身,而是看事件發生在哪個政黨或者出自哪個政治人物之口。政治顏色鮮明,嚴重影響崇高的學者風範。
教授是有下課後言論自由,但大學也有維護其專業學術形象的權利,教授名嘴言論偏頗,閱聽大眾會將分數一併記在學校身上,學校做適當規範相當有正當性,這些教授名嘴的反彈只會讓觀眾更加反感。
指導教授 人、鬼、神殊途【楊淑芬/台大碩士(北縣新莊)】
十七日民意論壇有兩篇文章,剛好點出研究生的悲哀。台灣這幾年積極推動大學改革,可惜不只大學變得更糟,研究所也是,尤其是教授對研究生的宰制體制。
相較於大學有三種老師,研究所指導教授也可以分成鬼、人、神三層:
研究生最怕遇到第一層的「鬼」教授,又可分成「好色鬼」、「吸血鬼」與「奪命鬼」。好色鬼要的是美色,還有助理教授因此被判刑。吸血鬼是吸取研究生的勞力,把他們當廉價勞工,執行自己的研究計畫,甚至有指導教授利用研究生翻譯原文課本以及代為寫稿,但收入卻全放到自己口袋。奪命鬼則對不聽話的研究生下毒手,在口試時直接當人。
第二層的「人」教授,包括「陌生人」、「牧羊人」與「有緣人」。陌生人因為外務繁忙,與研究生幾乎不來往,形同陌路,有指導教授曾在口試時坦言自己太忙,根本沒看學生論文。其實沒看的指導教授不少,只是會老實說的不多。牧羊人帶研究生就像放羊或放牛吃草。至於有緣人只對認真請益的研究生多關照,不來拉倒。
最夢幻的是「神」教授,包括「智慧神」、「保佑神」與「有夠神」。智慧神的指導,可以讓研究生視野從此提升,智慧大開,受益終生。保佑神則對研究生相當照顧,大花時間幫研究生細心改錯字與順稿。有教授透露他口試過一篇素質奇差的論文,本來想要建議研究生花點時間重寫,修改後再審,沒想到指導教授認為分數應該從九十起跳。至於有夠神等級的指導教授,那更不得了,有一國立大學的研二生,本來不急著畢業,沒想到期末時指導教授卻將論文題目、架構、公式都整理好,還明言說只要跑跑程式、填上數據,即可完成論文順利畢業!
三種神教授都是可遇不可求,但是許多大學的研究所師資不多,領域有限,又規定研究生只能找所上的老師指導,於是研究生儘管還沒踏出校園,也必須掙扎於學位與權位—為了討好老師在所內弄權卡位。對這些研究生來講,豈止明天沒一堂喜歡的課?而是根本沒有喜歡的老師!
誘發獨立思考 教授才夠神【林一平/交大資訊學院院長(竹縣寶山)】2007-12-18/聯合報民意論壇
最近民意論壇有數篇文章,討論學生和教授的關係。其中以十八日楊淑芬同學「指導教授人、鬼、神殊途」一文最具創意。
從該文可以瞭解研究生對於不稱職教授的控訴,我也同意她的說法。教授在指導學生時,如何知道是否稱職?我認為教授指導學生的方式,未必能盡人意,但指導的心態很重要。每當我處理研究生和教授糾紛時,我常會問教授:「如果這位學生是你的小孩,你會希望他/她被這樣指導嗎?」
但是相對的,學生對教授的期待也不見得很正確。反映於同學心目中夢幻的「神」教授,說法讓我感到有偏差之處。例如作者認為「保佑神」對研究生相當照顧,雖然學生論文素質奇差,指導教授卻認為分數應該從九十起跳。但這種「保佑神」實在是害了學生,因為學生學藝不精就畢業,以後很難行走江湖。「保佑神」教授在學生修業期間應該是「牧羊人」,放牛吃草,沒有好好指導學生撰寫論文,直到最後一刻才放水護航學生。
另外一類作者認為可遇不可求的「有夠神」的好教授,將論文題目、架構、公式都整理好了!我則頗為懷疑,「有夠神」教授如何能培養出獨立思考的學生。「獨立思考」見仁見智,很難拿捏。學生認為教授在放牛吃草,教授則認為學生要獨立思考。老師抱怨學生不認真上課時,學生則認為老師教不好。我想告訴學生的是:「學生以老師教不好當藉口,認為自己可以不學好,是自毀前程啊。」老師口才不佳,教不好,學生就應主動發問,像挖礦一般將學問挖出來!不要等待「有夠神」教授用湯匙一口一口餵你吃飯。
楊同學所提到的「智慧神」,才是真正的好教授。然而要達到此境界,必須「人神同工」,不能光靠教授一頭熱,學生也要積極投入。
我告訴我的學生:「你多認真做研究,我就以同樣認真的態度指導、幫助你。」如果一個學生不夠認真,我只好依比例原則,將精力放在別的認真學生身上。
在「將太的壽司」漫畫中,老師傅鳳征五郎告訴小學徒將太:「讓別人輕易教你的事,還不如自己辛苦學來的事更能牢記。答案就在你眼前!你有心想學的東西(只要你努力),總有一天一定會學到。」鳳征五郎不曾告訴將太答案,而一直以誘導的方式讓將太自己找出答案,這才是我心目中的「智慧神」教授。
【2007-12-19/聯合報/A19版/民意論壇】
念博士苦差事 美校要幫學生忙
中國時報07.10.08鍾玉玨/紐約時報特別報導
讀博士班真的很辛苦,有人念得頭髮泛白,臉現老態,卻還是畢不了業,這種人稱為「A.B.D.」(All But Dissertation,差論文就可畢業的準博士)。也許有人會嘲笑他們何苦為了論文而浪費大好人生與賺錢機會,但美國各大研究所已著手研擬方案,希望縮短博士生的修業時間,協助準博士早點脫離苦海。
撰寫博士論文有如攀爬聖母峰,未攀爬之前,鬥志高昂,一旦開始,卻成了不折不扣的苦差事。在美加地區,拿到博士學位平均得花8.2年;若主修教育,年限更是拉長到13年。約50%學生念到一半決定放棄,除了經濟因素,最大絆腳石在於論文。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統計,12%拿到博士後負債5萬美元(約台幣163萬5000元)。
而為了縮短博士生修業年限,美校研擬各種方案,諸如要求指導教授定期和「門徒」見面,檢討研究得失。有些理工研究所允許學生繳交3篇研究報告可替代博士論文;不少學校提供學費減免、獎學金等希望減輕學生經濟負擔,讓他們能專心撰寫論文;還有大學成立論文寫作小組,讓同病相憐的博士生互相打氣。
其中又以普林斯頓大學表現最為可圈可點。普林斯頓人文系博士生目前平均花6.4年畢業,低於2003年的7.5年。主要是該校出手大方,提供2000多位博士生5年的優厚獎助,包括學費全免、1年最高3萬美元的獎學金等(約台幣98萬1000元)。普林斯頓雖然也會請博士生授課,但修業期間總授課數每學期不會超過2門,希望學生專心於課業。
現年26歲的普大學生康諾維說:「每早醒來,不斷提醒自己,普大付我錢,所以我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專心寫論文。」他計畫明年5月畢業,總共只花5年就修得正果。
但並非所有學校都像普大這麼大方,財力也不若普大雄厚,所以博士生仍需授課賺取鐘點費。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英文系博士班學生賈藤說,他一學期得教2門課,雖然佔去不少研究時間,但為了鐘點費,不得不當廉價勞工。
普大成功縮短博士生修業時間,除了出手大方,教授與學生之間互動頻繁也是原因之一。該校的羅素教授每周五定期和化工博士生吳寧(音)見面,檢討實驗得失,吳寧預計明年畢業,也是5年拿到Ph.D。
有些學校強調實務而非研究,所以不要求長篇大論的博士論文。以耶希華大學心理系為例,提供了Ph.D與Psy.D兩種學位,後者係針對偏好臨床工作而非學術研究的學生,所以學生只需繳交研究報告就可畢業。
堅持非寫博士論文不可的學校,了解單打獨鬥的辛苦,因而成立寫作小組。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生尼可森說:「論文寫作是一個非常封閉的過程,自然而然速度就慢了下來。」但加入寫作小組後,彼此可以互相打氣或共擬解決對策,有助於一鼓作氣解決論文這道障礙。
碩士混博士差 國務院要開鍘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07.10.03
中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事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開展博士品質調查工作,全面評價大陸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狀況,分析影響博士品質的相關因素,總結博士研究生培養的經驗和問題,提出進一步提高博士品質的對策。
新華網報導,近年來大陸博士品質不高的原因很多,而博士品質不高,與碩士品質不高關係密切。
報導指出,1999年以來,研究生以每年百分之卅五的速度遞增,98年全大陸的在校碩士生是十五萬人,到前年,在校研究生數量將近一百萬人。學生數量陡然 增加,導師數量卻增加很少,造成「生多師少」的矛盾狀況;以前一對一教學模式無法實施,只能像本科生教學一樣的大班上課。
碩士學生數量快速增加,讓導師疲於應付,論文品質不高,有學生的論文甚至是在複製、黏貼下完成。一位畢業的研究生說:「現在Google多方便啊,關鍵詞一打,什麼材料都有了…,而且我寫的論文題目是自己定的,導師從來沒研究過,怎麼能看出來?」
碩士品質不高,在職碩士品質更令人擔憂。有的學校甚至出現只要學生交錢,就能讓學生順利畢業的現象。
中共教育部調查顯示,六成碩士生導師和近五成的博士生導師認為研究生品質下降。
宋祖英的經紀人郭建華透露,宋祖英去年9月就悄悄重回中國音樂學院攻讀金鐵霖的聲樂博士生,畢業後,她將是中國眾多民歌手中的第一個聲樂博士。據華西都市報報導,宋祖英上海音樂會音樂總監徐沛東表示,宋祖英現在一有空就忙於寫作業、學英文、背單詞,籌備上海音樂會的時候,她還專門調課,並把課本帶到上海。
郭建華表示,「讀博士對你還有什麼用?」有朋友曾和宋祖英深入探討過這件事,宋祖英的回答是,「我學沒上夠。」據報導,在郭建華眼裡,宋祖英是一個很謙虛低調、勤奮好學的人。這半年來,她幾乎所有周末和業餘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英語課、寫作課、藝術鑑賞課有不少作業,她都得認真做,但她很少向外人提及她攻讀博士的事情。
宋祖英上海音樂會將與周杰倫共同演繹老上海經典歌曲外,還將在舞台上共秀魔術。報導指出,「表演魔術對我的壓力有別於唱歌,唱歌有一些困難也難不倒我,但是這個魔術我也在學,試一試,希望有一些輕鬆的環節跟所有在現場的朋友一起交流。」宋祖英對此顯得很謹慎。
宋祖英>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AE%8B%E7%A5%96%E8%8B%B1 2010-04-11 13:52:32
我審妳論文 教授3年染指4女生【聯合報07.08.24王聖藜
北部某大學尤姓教授被控在MTV包廂強迫女助理口交,檢方進一步查出,他另涉嫌利用打女學生論文分數或利用幫女行政助理保薦出國念書或就業的權勢,至少四名女生因此遭性侵害,昨天依妨害性自主罪起訴,求刑五年。
檢察官說,被告是大學教授,本應作育英才,卻不思春風化雨,利用女學生和行政助理畏懼教授的心理,用權勢逞個人私慾。檢方說,被告在學校服務三年,每學年都有女生因此而受害,犯行有辱師箴,因此具體求刑。
這名四十多歲的尤姓教授,到案辯稱是搞婚外情,否認利用權勢性交。他供稱,這些女生和他關係不錯,雙方你情我願,「有些是我的小女朋友」,且妻子已諒解他的行為。
檢方傳訊四名被害女生只有一人正式提出告訴,其餘三人都不想捲入官司。
有一名女生因為已拿到碩士文憑,雖被迫與教授性交,但不願追究教授的刑責;一名女生說和男朋友、家人商量之後,決定不要惹是生非;有一人作證說她只被摸了幾下就逃開,似乎極不想再重提往事。但依四人的證詞,檢察官認為教授確曾性侵害她們。
台北地檢署起訴書指出,九十三年間尤姓教授在學校附近的賓館和租屋處,撫摸第一名女生的胸部及下體,要求對方幫她口交;九十四年時又以同樣手法染指另一名女生,女生被性侵害後辦理休學,得不到男友諒解,被迫與男友分手。
去年間,教授邀約另名被害人到西門町「U2」電影館看影片,進入包廂後,就對女學生強制猥褻性侵害,這名女生被迫逃開;儘管如此,今年一月十一日他又在同一地方向第四名女生伸魔爪時,終於踢到鐵板。這名女生思索良久後向警方報案。
檢察官指出,第四名被害女研究生跳出來報案,並透過學校兩性平等委員提申訴,因而刺激別的受害人勇敢指控教授的犯行。
沒性侵? 淡大師:戀上小女友毀一生【聯合報07.07.20王聖藜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助理教授尤本立被女學生指控在MTV包廂中逼她為他口交;尤本立昨天喊冤說,告他的女生以前是他的「小女朋友」,「我們曾經交往,也有親密關係,但絕無性侵害之事。」
四十五歲的尤本立被控今年一月十一日邀女學生在「U2」電影館看光碟,在包廂內挑逗女學生並要求幫他口交。
台北地檢署昨天傳訊尤本立,他由妻子陪同應訊。「她告我的目的是想玉石俱焚。」尤本立說,他和女學生戀愛確實有錯,「我好不容易累積的成就,因這小女生毀於一旦。」
檢察官事先偵訊過三名淡大女生查證,三名女學生都指尤本立對女學生有非禮的舉動。檢察官讓尤本立陳述兩小時。
尤本立的委任律師許文彬指責提告的女學生是因爭風吃醋才濫提訴訟,如果真有性侵,為何三個月後才向警方報案?
尤本立表示,告他的女學生曾是他的「小女朋友」,還曾送他蛋糕及愛心鑰匙鍊,認識一年半,經常吃飯,現在沒有連絡。
他說,他沒有利用權勢或語言威脅女生,他曾經阻擋三名女學生碩士論文過關,「如果真要以教授的身分性侵,為何不性侵三個碩士不過女生?」
尤本立說,當天和告訴人看完MTV後,一起搭捷運回淡水,第二天女生回高雄,雙方還以簡訊問候,「沒想到我想和她斷絕來往,她就串聯其他人告我。」
副教授性侵疑案 辭職獲准 嗆聲:幕後另有文章
中國時報 2007.07.10蔡偉祺、簡浴沂/綜合報導
佛光大學副教授性侵疑案,昨天林姓副教授心情已平靜許多,記者訪問時,他卻語出驚人地說「幕後另有文章」,已蒐集好資訊,只要法院還他清白,會考慮向「他們」追究;而佛光大學昨天也已批准林副教授的辭呈。
相較前天聲淚俱下的接受訪問,林副教授昨天在電話中已聽不出明顯的情緒起伏,他還表示自己是遭人出賣,其中還牽涉到另外好幾位,而且現在「他們」已經達到目的,他不想再多談,等法院還他清白,會再考慮將幕後真相公布。
林副教授認為整起案件有很多其他狀況,他還是相信女學生的本質沒那麼壞,而且女學生現在也不好過,年輕人未來還有大好前途,這比較重要。他站在保護學生立場,不希望學生曝光。
林副教授還說,帶學生上KTV飲酒,又到汽車旅館休息,是他犯下的兩件錯事,也有損師道。對於這部分行為造成校譽受損,他願意負責任辭去教職,但並非承認有對女學生非禮。但對於記者詢問當晚在房間內,是否與女學生發生親密肢體接觸,他則連忙以「NO...NO...NO」否認。
林昨天向校遞出辭呈,對造成學校名譽受損,深表道歉;校長翁政義尊重當事人的做法,且為降低對學校的衝擊,已同意他辭去職務。
所長性侵碩士生? 雙方各說各話【聯合報07.07.08陳燕模】
再傳大學教授被控性侵事件。北部某大學研究所四十多歲的林姓所長,昨天被他指導論文的女學生指控灌醉後帶到旅館性侵;但林所長矢口否認,指稱是女學生的主動行為。
全案雖然呈現各說各話,林姓所長並辯稱,女學生因酒醉在旅館房間睡覺時,他曾兩度開車到旅館探視女學生,如果真要性侵,趁她睡覺時就做了,不必等她醒來。不過,因女學生指證歷歷,台北縣新莊警分局做完兩造筆錄後,昨晚依妨害性自主罪嫌將林姓所長函送檢察官偵辦。
警方調查,林姓所長指導碩士班十多名學生,只剩下控告他性侵的女學生論文尚未通過。女學生報案時,還一再擔憂提告後她的論文就不可能過關了;不過,員警告訴她,林涉案後可能會被學校解聘,不必擔心被林「當掉」。
這位大學研究所女學生由母親陪同向警方報案說,前天她與林所長一起到某大學做研究論文要用的問卷,到了下午,林所長說他心情不好,要她陪同去KTV唱歌,結果她被灌醉及下迷藥,醒來已經在台北縣的一家汽車旅館,並遭林所長性侵。
林所長則辯稱,是女學生醒來後打電話要他過去,到了房間,女學生主動投懷送抱,並要他戴保險套;他雖有撫摸女學生的私處,但沒有性侵,在「緊要關頭」自己跑到浴室自慰解決。
旅館服務人員表示,他們看到林所長開車兩度到旅館覺得奇怪,曾到女學生休息的房間察看,當時看到女學生神智清醒,沒有異狀;至於林所長第三度來旅館後發生什麼事,他們不知道。
警方調查後發現似有疑點待釐清,例如女學生醒來為何未直接離去,仍打電話叫林所長來,旅館人員也沒聽到吵鬧或推擠雜聲;究竟是女學生身陷險境不知如何應對,任由林所長施暴,或另有隱情,將進一步調查。
中國時報 2007.06.26黃義虎/台中大里(高中校長)
追回導師費 合理嗎?
審計部抽查台南某高中財務收支,發現導師費未核實發給之情形,認為擔任新生班導師,溢領新生未入學這一段「工作未開始」導師費,及畢業班導師,溢領畢業學生離校後「工作已結束」導師費,似有不妥,並函轉教育部通令全國各級學校遵照處理。筆者認為仍有商榷之處。
稍具教育理念的人都知道,一般導師的工作內容包括清晨督導早自習、課間打掃、辦理請假、檢視學生午餐、聯絡家長、課業輔導、諮商服務、處理學生偶發事件等,時間不一定在上課時間,地點也不限定在學校裡。本校一位高二導師,教學一流,帶班全心投入,天天早出晚歸,犧牲奉獻,尤其晚餐後帶著幼小子女到校看自習,令人感動不已。日昨,一位高三蔡姓同學返校晚自習,在回家途中,不幸被機車嚴重擦撞受傷,經救護車緊急送醫,由於聯絡不上學生家長,警方立刻通知校方處理。新婚的導師,在仁愛醫院陪著可憐的孩子一整夜。
學校教師,不像在公司或工廠上班,下課後,仍需輔導諸多學生和家長問題。教師的神聖與偉大,乃在於此精神層面與內在價值,而絕非其外表上容易計量的工作時數。試問,每個月兩千元的導師費是如何決定的?難道剛好是五小時的工作量嗎?二十多年來,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物價指數提高,學生價值觀偏離,導師的工作負擔日趨繁重,然而導師費卻是「始終如一」,如今還要追回被認為「未有輔導事實」的溢領導師費,難怪許多教師抱怨、失望,並視當導師為畏途。
林智堅從商復出了!媒體老闆延攬任永興資本總經理 本人證實首發聲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2022年地方選舉時爆發論文門風波,卸任後沉寂1年多的他,昨(2024年5月2日)遭媒體爆料,被三立董事長張榮華延攬到他所成立的永興資本公司擔任總經理。
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林智堅證實,這一年多來接到不同邀約,經過思考後,答應邀請。從政20年來,有成功有失敗,如今對人生有不同期許,轉換跑道從商,會抱著學習心態面對新工作。
三立集團表示,過去林智堅先生在新竹市長任內施政有許多革新作為,譬如新竹市動物園的再生與東門市場的活化,都可看出其活化老舊建設與資產的規劃能力。因此,張榮華董事長借重林智堅先生在治理、規劃的專業經驗,擔任永興資本公司總經理,協助公司相關投資事業的規劃與運作。
回應
綠圾貪腐詐騙集團養的詭扯大爛霉蛇鼠一窩
林智堅為何新工作被重用?郭正亮:他有1「特異功能」超過100分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近日復出,新工作則是被三立董事長張榮華延攬至永興資本擔任總經理。前立委郭正亮認為,林智堅之所以被重用,是因為讓三立覺得他有特異功能,能夠讓總統蔡英文喜歡他到這個程度。林智堅的人際關係,肯定超過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