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空間‧新造化》
台灣的藝術家有些是軟骨頭、吃軟飯習慣了,老是離不開政治的奶水,人家美英甚至中國大陸的閒置空間、之所以能發展成具有「文化創意產業」規模的藝術村、都是藝術家由下而上自主地創造出來、然後政府再配合,那有像台灣反其道而成,難怪至今仍生不出半個會下蛋的藝術村。
有啊!台北華山藝文特區,就由一些藝術家「非法的」佔領公有閒置空間開始的……
結果如何?不只沒產生啥「文化創意產業」,連主導權都收歸政府。
不然要怎樣?區區一個台北市政府,寶藏巖公社都鬥不過了,更何況是有強烈本土文化意識形態的中央政府。
原來是些御用的邪者、叫獸、和(專門騙人家的)專家在主導「文化創意產業」,難怪會指導出以下論文:
「閒置空間的形成是社會型態變遷、歷史競逐下的產物,而這些閒置廢棄的舊建築卻也承載了新建物所不能取代的在地集體記憶;老建築隱沒在荒煙漫草中,見證城市變遷,灰暗破舊的外表下,蘊含的是文化的具體表現。而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旨意,是將閒置不用的建築與空間加以整修,保存活化在利用為藝文空間,提供藝文展演 或藝術創作使用,以重新賦予老舊建築物新生命。
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體制的運行及國際休閒化的趨勢,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策略成為各國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軸;在後工業化社會,知識經濟成為新的產業特徵,而行政院在2002年提出「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中,更將「文化創意產業」歸納為推展的要項之一, 提出「規劃設置創意文化園區」計畫,以台北酒廠舊址、台中酒廠舊址、嘉義酒廠舊址、花蓮酒廠舊址與台南倉庫群做為文化創意產業操作基地;文化創意產業符合突破經濟發展的瓶頸所需,除了擁有龐大的經濟效益外,更讓台灣有機會取得「半邊陲、半中心」的地位。本文試圖從閒置空間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之再利用的相關理論、文獻及國內案例的解析,以台中酒廠舊址為例,試圖了解台灣閒置空間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用途之可行性探討。
台灣在面臨全球化浪潮的剝削下,正步入全球同質的危機當中,若無法建構屬於臺灣本土文化的特色,而隨之起舞,台灣文化將成為西方文霸權侵略下的砲灰獻身其中或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今日,文化是個高經濟價值的產業……是一結合許多不同產業的發展模式,藉由政府政策的推動與民間創意能量的發揮,對我國經濟的轉型發展以及民眾生活型態的改變具關鍵性之影響;並整體從文化面、創意面、藝術面、設計面來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徹底落實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精神,如此才能讓台灣成為華人世界的創意國度,發展台灣為文化創意最為蓬勃的地區,以因應全球化之挑戰。」
看來台灣不只政客會得大頭症,連邪者、叫獸、專家、研究生和藝術家也難免。
美國藝術村聯盟(AAC)對藝術村的定義爲:「藝術村是專門運作的組織,爲藝術家的創作研究提供時間、空間和支持,讓藝術家進入一個滿布鼓勵和友誼的環境。」;歐洲Res Artis對藝術村之定義爲:「一個特別爲提供藝術家創作所成立的組織,而且必須是獨立運作的單位體。」
中國藝術村(ARTCUN) 對藝術村定義爲,草根底層的藝術集聚區,現在也通常定義爲文化藝術創意産業區。一般由政府行爲,對藝術家創作提供便利,大作文化品牌。
其實,各國對藝術村的定義都有不同的見解,但探究「藝術村」一詞的起源,其實源自于「Artist-in-Residence」(藝術家進駐)。因此,「藝術家進駐計劃」,或許可說是在藝術村認定上的一個認定要項。以筆者綜合上述兩個組織的定義認爲,藝術村應是一個爲特定目的所設置的單位,並必須有獨立運作的行政體系與完整的藝術家征選機制、駐村計劃等,並兼顧藝術家創作功能與藝術教育推廣功能。在地方上,也能與當地社區互動、定期推出創作展演、工作室開放等功能。
出版社: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年
1.竹圍工作室 2.臺北國際藝術村 3.草山行館 4.華陶窯 5.新竹鐵道藝術村 6.新竹沙湖壢藝術村 7.臺中20號倉庫 8.嘉義鐵道藝術村 9.嘉義梅山生活藝術村 10.臺南總爺藝文中心 11.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12.高雄駁2藝術特區 13.橋仔頭藝術村 14.枋寮藝術村 15.屏東米倉藝術社區 16.臺東鐵道藝術村 17.花蓮松園別館 18.澎湖桶盤嶼藝術村
臺灣藝術村(聯盟)發展協會為全國性社團組織,自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橋仔頭藝術村倡議籌組,歷經一年多的籌備先後舉辦過十餘次的聯誼、互動、研討會活動。會員百餘名,遍佈全臺,成員大多為重要藝文機構經營者及傑出藝術家建築師、文史工作者等,可謂人才濟濟,為一理想性及使命感甚強之聯盟組織。
藝術村為藝術家藝術創作、研習、展演、民眾互動與國際交流,非常重要的場域
臺灣兩年來透過各藝術村及閒置空間再利用做為藝文用途等十八個機構,諸多藝文工作者之努力,已在臺灣各地獲致相當好的績效與民眾肯定
宗旨
一、分享藝術村及藝文機構之經營管理及從業經驗。
二、整合與分享藝文資源。
三、凝聚共識、形塑彼此間對話、聯誼及策略聯盟之平臺與空間。
四、提供諮詢及交換資訊,解決各藝術村及藝文機構之經營管理相關問題及提昇經營品質。
五、協助及促進國內、外相關藝術文化團體之交流與互動。
六、推廣相關之藝文活動或受委託規劃執行之。
七、協助文化創意產業之建構與推動。
宣言及目標
【一】致力從事臺灣藝術村經營與發展之建構並協助 及支援政府推動文化藝術建設
【二】以建構臺灣專業藝術村經營管理經驗、論述、 傳承以及技術支援平臺為目的
【三】努力建立臺灣藝術村、藝文資料庫,以及藝術家進駐績效與品質之評核機制
【四】致力於協助政府藝術村之發展應有明確長期之計畫與策略納入我國文化政策
【五】將以民間社團身份進行藝術村組織聯誼、互動、結盟合作以及國際文化交流
http://tava.myweb.hinet.net/conclusion.html
「藝術村是由一群專業人員所組成,提供自由創作時間、空間,讓藝術工作者作研究、探索與實驗,同時彼此之間互相刺激、互相支援的據點。藝術村不論座落在景色如畫的鄉村,或是車水馬龍的都市裡,都秉持著一個原則建立起來,就是透過各類型的藝術創作,使文化得以興起,而社會的夢想得以實現。」(竹圍工作室,1999),而國家級藝術村已儼然成為一個國家藝術水準的指標。藝術村之設置係為造型藝術與展演表演藝術或其他類型藝術等之工作創作者塑造一個具有前瞻性、國際性的藝術環境,並為國民提供藝術的休憩生活場域,達到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之目的。
藝術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空間(如工作室及住處)與創作支援(如設備、技術等),讓藝術家在一段時間中可以不受幹擾地專心創作。因此藝術村基於對個體生命的尊重、肯定藝術創造對人類文化有其重要貢獻,而凝聚來自不同地方、有同樣興趣的創作者,做經驗交流、對話與互動,協助彼此成長,可說是個充滿烏托邦色彩的小社群。在藝術的發展裡,藝術村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是藝術家的主要精神支柱之一,有時亦為藝術家與其他社群之橋樑。
【一】 藝術村的由來
http://tava.myweb.hinet.net/conclusion.html
華山文化園區 維基百科
華山文化園區八德路方向廣場
華山文化園區原古蹟名稱示意圖,深紅色字體者為華山園區中三大市定古蹟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或「華山1914」,前身為「台北酒廠」,為台灣台北市市定古蹟。在1999年後,成為提供給藝文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使用的藝術展覽、音樂表演等文化活動場地。此外,園區內也有多間餐廳、店舖、藝廊等商業設施。
台北酒廠
台北酒廠創設於日治時期的1916年,原為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專製清酒、蝴蝶蘭、人參酒;1922年,由台灣總督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收買,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酒工廠;1949年,因台灣省專賣局改制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台北第一酒廠早年生產價格低廉、以樹薯為原料的「太白酒」成為一般民眾日常消費的最愛。大約從1950年代中期,台北第一酒廠的米酒產量逐漸增加,酒廠配合政府政策,研發各種水果酒,開始了台北第一酒廠的黃金時代,甚至獲得「水果酒工廠」的稱號。後因地價昂貴及台北水污染問題嚴重、不利釀酒,台北第一酒廠的業務移至林口、龜山一帶新廠,舊廠現作為華山文化園區使用。
閒置空間再利用
華山文化園區的四連棟區,也是多項文藝活動的聚集地,此為2008年台北國際書展華山預覽展
1997年各領域之藝文界人士開始推動閒置十年的台北第一酒廠,再利用為一個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於是臺灣省政府文化處與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協商,自1999年起,公賣局將舊酒廠委託臺灣省文化處代管,臺灣省文化處再委託中華民國藝文環境改造協會經營。
台北酒廠乃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提供給藝文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使用的創作場域。「華山」之名來自此區原為日本時代的樺山町,附近有樺山車站;「樺山」之名皆為紀念台灣首任總督樺山資紀而來。
精省後,華山轉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經管,2003年底開始委由「橘園國際藝術策展股份有限公司」繼續經營,並朝向「創意文化園區」的目標轉型。
園區現況
經過一年封園全面整修之後,結合了舊廠區及公園區的「華山文化園區」,於2005年底重新開園,先行提供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2007年11月6日,遠流出版公司、仲觀設計顧問公司與國賓大飯店共同創辦的「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與文建會簽約,取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引入空間整建營運移轉計畫案》(簡稱《華山園區ROT案》)「未來15年加10年」的整建及營運權。2007年12月6日,台灣文創發展公司正式進駐華山文化園區。
華山文化園區至今已舉辦多次藝文展演活動,園區內的舊建築物翻新、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來參觀、拍照,也是台北地區婚紗照的熱門拍攝地點。
地理位置
華山文化園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1916年建立。位置位在忠孝東路、八德路交叉路口及金山南路、金山北路交叉口一帶,佔地72,000平方公尺,主要為四連棟、烏梅酒廠、辦公室、果酒禮堂、行政大樓、藝術大街以及沒有開發到的部分。地址為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一號,近台北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和忠孝新生站。
華山町
因為「華山町‧藝術生活市集」、「華山町‧耶誕響叮噹」、「華山町百攤‧擺攤」等以「華山町」為名的主題活動的在該園區舉辦,所以也有人將該園區和周邊一帶稱為「華山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F%AF%E5%B1%B1%E6%96%87%E5%8C%96%E5%9C%92%E5%8D%80
寶藏巖 維基百科
市定古蹟:寶藏巖(觀音亭)
日治時代的寶藏巖,旁邊尚沒有住家
寶藏巖歷史聚落
寶藏巖社區的小徑
寶藏巖本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3段臨虎空山北麓(標高80公尺)與新店溪旁的一處佛教山寺,是現行台北市定古蹟。
該地除了擁有俗稱觀音亭的寶藏巖寺市定古蹟之外,另該廟附近涵蓋的違章建築所形成的歷史聚落,亦現行台北市定歷史建築,名稱為寶藏巖歷史聚落。而該歷史建築所引申的廣義地理名詞,則指依山而造的違建集合而成的小鄰里社區。該社區地處福和橋以及自來水園區(公館淨水廠)之間,行政區屬中正區水源里。
寶藏巖雖然不大,總面積只有3.97公頃。但擁有傍水山坡、漳泉廟宇與戰後違建眷村等等的人文特殊景觀,再加上其緊鄰由福和橋、基隆路高架橋和水源快速道路交織而成的匝道,形成古今相照的意象。1997年6月後,受到部分台灣學者及民眾的普遍注意。經過整建與媒體報導,2006年,《紐約時報》將寶藏巖納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當時全世界最高樓,台北101大樓齊名。
觀音亭
17世紀末,清朝正式統治台灣,中國漳泉移民開始移民台灣。移民地點雖以台南鹿港艋舺為主,但現今台北公館仍有少數沿著新店溪上岸的台灣前民。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的寶藏巖正是當時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一說為女)所建。
寶藏巖的巖又稱巖仔,漳州人發音為(giam ah)泉州人發音為(gum ah),本來意思是山洞,後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1835年刊行的《彰化縣誌》:「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巖」。可見巖仔在當時應專指佛寺。而寶藏巖正是主祀觀音的山邊佛寺,因此台灣人亦稱該巖為「觀音亭」,除此,也有「石壁潭寺」、「寶藏寺」、「觀音媽廟」等名稱。19世紀後,觀音亭成為古亭、公館一帶泉州安溪人的民間信仰中心,該虎空山於是又因為觀音亭坐落,成為台灣許多名為「觀音山」的一座。其中該「古亭」地名,一說即為與觀音亭有關。[1]
經過1791年與1823年的兩次大整修,該廟仍呈現清朝特有的長廊木結構、石柱、石窗。其中觀音媽廟內的褵虎石窗與嘉慶三年設立的「觀音亭」碑,尤為著名。
寶藏巖歷史聚落
1930年代中期,二戰爆發,駐台日軍開始於寶藏巖增設高炮部隊,並於山麓南岸興建了幾個儲藏彈藥的地下碉堡與駐軍兵舍。1945年,二戰結束,國府開始統治台灣,寶藏巖附近台北公館地區的日治時期軍事行政建築,多數被沿用成同類型機關用廳舍。
寶藏巖因地處高地,日治時期遺留下兵舍及軍事設施亦成為名為台北北區司令部的軍事要地,而1950年代的當時,寶藏巖除了觀音廟與該司令部外,民間違建只有三至五戶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本來新店溪採砂住戶或田園農家。1960年代,兩岸情勢稍稍緩和,違建禁令鬆弛,司令部軍方默認外省人居民於寶藏巖週遭興建違建事實。於是寶藏巖開始出現居民,並陸續蓋起數十戶的平房住宅。直至1970年代初,北區司令部遷移,違建興建速度更快,至1980年代止,已接近四公頃約兩百多戶人家。
1980年代開始,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與水利維持等理由,開始計劃全面拆除寶藏巖社區,不過拆除過程遭到當地居民陳情與抗議。1980年7月,寶藏巖從水源保護地正式劃入臨水區的297號都市計畫公園,不過因為涉及新店溪臨水禁建區,除了寶藏巖觀音亭古蹟外,當地的台北市政府正式展開拆遷該地所有違建的計劃。
因為多個社運團體奔走,於抗爭多年後;2004年2月,台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認定寶藏巖歷史聚落為「歷史建築」,不過市政府仍堅持所有違建眷村住戶均需搬離,並於2007年年初完成所有遷村計劃。
參考資料
呂秉怡、陳永龍,《寶藏巖社區歷史變遷、空間的社會關係及社區的文化研究》,1988年,台大土木系都市計劃組「建築與城市史導論」期末報告,1988年6月
史宓,《違建社區與財富累積—以台北市寶藏巖為例》,2000年,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F%B6%E8%97%8F%E5%B7%96
牛棚藝術村 維基百科
牛棚藝術村入口
牛棚藝術村內貌
村內有多座紅磚平房
餵飼牛隻的飲食槽
安裝於槽底的鐵鏈及鐵環至今仍然完好
藝術村內的藝術展覽
租戶
牛棚藝術村(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位於香港九龍馬頭角馬頭角道63號,毗鄰「十三街」舊樓群,牛棚藝術村是出租供藝術工作室的一個場地。藝術村所在地的前身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建於1908年,於1999年8月停業,改建並分拆成多個單位租給本地藝術創作家做工作室,慢慢演變成牛棚藝術村。牛棚藝術村佔地1.7公頃,為鋪瓦尖頂的紅磚單層平房建築。
目前,共有20多個藝術工作者和藝術團體駐場,其中包括「1A空間」(1a space)、「藝術公社」(Artist Commune)、「CUTANDTRY」、「錄映太奇」(Videotage)、「蛙王」、 「進念二十面體」、「牛棚書院」、等。
牛棚藝術村以往由政府產業署管理,一直不對外開放,只限招待已獲邀請的團體或行內人士參觀。直至2011年4月改由發展局(Development Bureau)接管,正式對外開放於公眾參觀。市民可以在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入內參觀,毋須登記,而且可以在公眾地方拍照。[1]
歷史
1908年建成的馬頭角牛房,九十多年來一直被用作牛畜檢疫站兼屠房。1999年,屠房遷至上水,政府其後把建築群批予藝術工作者使用,後者把該地取名「牛棚藝術村」。由紅磚建成的馬頭角牛房,很有西方二十世紀初的市集特色,是香港僅存的此類歷史建築群,現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三級歷史建築。[2]
全景圖
牛棚藝術村全景
建築
特色紅磚平房具二十世紀初西方市場的布局,而最大特色是採用紅磚建成。正對著牛棚入口的是中庭,是一片大約四十平方米的空地,紅磚矮牆重重圍起,原牆乃綁牛之用。環繞中庭有五座紅磚平房,各長五十米,排列錯落有致。在整個牛棚,到處可見長長的水泥槽,乃是餵牛的飲食槽,而槽底的鐵鏈及鐵環,至今仍然健在。紅磚屋的細微處亦處處見特色,鋪瓦的屋頂、以通花鐵欄裝飾的大門和窗戶、屋內木造的天花橫樑、幾乎絕跡市面的磚砌煙囪等。每座平房外部皆有鑄鐵柱支撐,現在全部塗上黑色,與紅磚形成強烈對比,充滿藝術氣息。[3]
現時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牛棚)的租戶,大都是北角油街前政府物料供應處的舊租客。他們搬離油街後,於2001年開始以市值租金承租牛棚內的單位作非住宅用途。牛棚共有二十個可出租單位。根據租約,有關單位是作非住宅用途,但並非只限藝術文化創作用途。
批評
非對外開放
牛棚是由政府產業署負責管理。由於該物業並沒有符合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發牌要求的消防設備、燈光照明、緊急通道、衛生設備等設施,再加上部份藝術工作者不希望自己被騷擾,故此牛棚不能夠全面對外開放,舉辦接待公眾人士的大型活動。[4] 自2009年起,遊客要進入牛棚,需有邀請卡方可進入參觀,並只招待已獲邀請的人士或團體。有關人士進入後,必須出示及登記身分證方可進入。管理牛棚的政府產業處測量師表示,牛棚不是開放參觀的物業。[5]
村內嚴禁拍攝
政府產業署聲稱,為保障藝術工作者的利益及知識產權,村內禁止遊客拍攝建築外貌。但室內部份拍攝則按藝術工作者的要求而定,不少人士批評有關做法不合理。
發展局接管
發展局(Development Bureau)於2011年4月起接手,改用較開放的管理,市民可以在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入內參觀。
參考
^ 發展局接手 牛棚人流增
^ 舊馬頭角牛房
^ 百年牛棚變身藝術村 2008-03-31
^ 立法會十五題:牛棚藝術村 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
^ 牛棚不是藝術村!
798藝術區 維基百科
798創意廣場
798著名的車間展廳
798藝術區,又稱大山子藝術區,是一個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地區的一個藝術園區。
概況
798藝術區所在地,原為1950年代由蘇聯援建、東德負責設計建造、總面積達110萬平方米的重點工業頂目798聯合廠,即北京第三無線電器材廠,建築多為東德的包浩斯風格。1980年代到1990年代798廠逐漸衰落,從2002年開始,由於租金低廉,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諸多藝術家工作室和當代藝術機構開始聚集於此,逐漸形成了一個藝術群落。
一些著名的藝術人如洪晃、李宗盛等亦先後進駐。並有大量外國人參觀訪問。自2004年以來已經進行了兩屆「北京大山子國際藝術節」。成為北京的文化地標之一。也有新的北京三大景點「長城,故宮,798」的說法。
國際影響
798藝術區吸引了眾多政界要人、影視明星、社會名流參觀。2004年以來,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國總理(施洛德)、奧地利總理、歐盟主席(巴羅佐)、比利時王妃、科菲·安南及夫人、法國總統席哈克夫人、挪威總理夫人、比利時王儲、法國總統(薩科齊)、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等都先後參觀訪問過798藝術區。
批評:過度商業化
北京奧運會以來,798藝術區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中、外資本湧入這裡,不少人期望短時間內淘到破記錄的拍賣作品,「一夜暴富」的投機氣氛濃厚,但實際上並無多少藝術家能夠達到很高的水準。相反,由於租金上漲,許多安心創作的藝術家被迫離開798。
http://zh.wikipedia.org/wiki/798%E8%89%BA%E6%9C%AF%E5%8C%BA
北京七大藝術區地圖
1.二十二院街
位于北京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區域。作爲北京首個藝術與時尚相結合的步行商業街,其鬧中取靜的位置占據了CBD最爲稀缺的資源。
2.雍和都市藝術區
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二環路北側,臨清澈的古老護城河而立,與金碧輝煌的雍和宮隔河相望。
3.新保利大廈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1日。成立之初便確定了沖擊國際頂級拍賣企業的目標和思路。北京保利以拍賣中國古董、中國現當代油畫及藝術品、中國近現代書畫、中國古代書畫等爲主要拍賣項目。
4.北京琉璃廠
位于宣武區和平門外。遼時爲海王村,元明時曾設琉璃窯廠,故有“琉璃廠”之稱。清初古董商開始在此經營,從乾隆時(1736~1795年),這裏就已成爲古玩字畫、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寶的集散地。
5.方家胡同46號院
原爲北京機床廠的舊廠房,現已成爲北京城三環以裏又一個藝術園區。
6.草場地藝術區
位于北京東北,很多人稱其爲“中國當代藝術的精神樂土”,繼798藝術區之後,這裏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又一聖地。
7.宋莊藝術區
始于1994年。批評家栗憲庭和藝術家方力鈞等牽頭在此購房置業。1995年因圓明園畫家村的解散,這裏成爲藝術家的新聚點。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09/content_12197571_2.htm
上海四大藝術區
蘇河藝術
蘇河藝術由挪威華人袁文兒先生及夫人麗莎女士于2005年創建,是一個獨立的、不以營利爲目的文化藝術機構。
它以“推動當代藝術發展、扶持年輕藝術家、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爲宗旨,通過舉辦展覽及組織各種文化活動,展示和經營具有創新意義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蘇河藝術位于上海市中心區的蘇州河畔,該建築建于1912年清代末期。最初爲榮氏家族的福新面粉廠,後改爲上海市第一服裝廠,屬于上海市“不可移動文物”建築。
蘇河藝術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共七樓,二、三、四層用于展覽,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主要策劃、組織、承辦國內外各類具有實驗性和前沿性的當代藝術活動,努力推動中外當代藝術的交流與合作。
蘇河將始終關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新生力量,在推廣他們藝術作品的同時,致力于建立一個當代藝術交流的平臺,以組織各種展覽、藝術活動的方式來扶持青年藝術家。自2005年1月開館以來,蘇河就一直致力于在多個領域中探索。已經成功舉辦了多個展覽以及一些音樂、舞蹈、實驗電影、講座等藝術活動。
2006年3月,蘇河又在北京大山子789藝術區新建了一個藝術畫廊。其目的是希望多渠道的建立起與國內外藝術機構、藝術家的交流與合作,同時拓寬藝術家展示其作品的空間。
蘇河將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姿態、網羅各類藝術優秀人才,在實際的建設中不斷完善自身。歡迎有志于當代藝術發展的企業、機構、團體以及個人的參與,共同爲中國當代藝術的繁榮和創新作出貢獻。
田子坊藝術街
泰康路是打浦橋地區的一條小街,1998年前這裏還是一個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區政府實施馬路集市入室後,把泰康路的路面進行重新鋪設,使原來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塵的馬路煥然一新。在區委,區府的領導支持下,泰康路依據打浦橋地區的功能定位開始實施特色街的工程。
1998年12月28日,一路發文化發展公司首先進駐泰康路揭開了泰康路上海藝術街的序幕,不久又有著名畫家陳逸飛、爾冬強、王劼音、王家俊等藝術家和一些工藝品商店先後入駐泰康路,使原來默默無聞的小街漸漸吹起了藝術之風。爾冬強工作室每月一次的歌劇演唱會高朋滿座。座落在泰康路220弄的樂天陶社藝展吸引國際陶藝家前來參展,交流,在世界的陶藝界享譽盛名。上海自在工藝品公司的縷青竹刻在滬上的竹刻中獨樹一幟,暢銷港臺。
泰康路思南路口的古玩商店吸引了無數的古玩收藏者。
泰康路210弄被名爲"田子坊"的小弄內更有一股熱流向你赴來;弄內的廠房構築起泰康路上的精華高塔。同時廠房改成的工作室經過藝術的再現體現出不同的風格和氛圍;陳逸飛的工作室體現了古樸,凝重的建築特點,休息室內的壁爐不僅僅是擺設,還真能升火,在隆冬時節,圍在壁爐邊喝上一杯咖啡或紅茶,談論著藝術的創造,你的靈感一定會有最好的發揮。爾冬強的工作室體現出後工業革命時留下的痕迹,二臺吊車不僅是擺設,它照常能啓動,而天棚的進口透光板更能體現現代建材的運用,這是工業革命的成果,而版畫的手工制作,使你在時光穿梭中來回奔跑。物質可以經過人們的加工、提煉産生另一種物質,藝術的生産充分把人們對現實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己的思想融化在作品中。陳逸飛先生的"東方少雕塑"作爲亞洲唯一的華人在巴黎的世界雕塑展覽會上展覽。這是一種創作,同時也是一種物質的生産。還有美國的陶藝家傑米開設的陶藝工作室引來無數的"老外"在這裏學習陶藝技術。香港的著名陶藝家鄭禕也在泰康路220弄二樓開設"樂天陶藝館",將進行國際陶藝界的交流。
"田子坊"內的一座五層廠房已改建成都市工業樓宇。在5000平方米內引進了10個國家與地區的藝術人群,他們在這裏設立了設計室、工作室。若廠門前有10根旗杆上飄著10面不同國家的旗子,象在開一個小型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中西方的文化在這裏交融、碰撞,閃爍著光和熱。泰康路正逐漸走向世界。
泰康路上入駐的藝術品,工藝品商店已有40余家,入駐的工作室、設計室有20余家,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政府在藝術街前期啓動中,整體規劃、功能定位、業態調整、環境的改善和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一定的資金,陳逸飛先生設計的"藝術之門"跨街雕塑已屹立在泰康路的東端,它是上海泰康路藝術街的街標,雕塑上方的飄帶將把五大洲四大洋的藝術家們聯結在一起。
目前已入駐了這麽多的商家、藝術家,到了應讓他們自己參與管理和籌劃泰康路上海泰康路藝術街的時候了,他們集各自的智慧和能量,使泰康路有一個新的發展、新的機遇、新的飛躍。政府用了三年的時間使泰康路有了一條藝術街的雛形,那麽三年後,泰康路的真正起飛,名揚四海,我們是深信不疑的。泰康路的發展將從一條弄--"田子坊",發展到一條街--泰康路上海藝術街,一個塊--泰康路、思南路、建國路、瑞金二路而享譽上海、全國、世界。
東大名創庫
創建于2000年的東大名創庫是一個獨立運作的藝術中心,致力于另類與實驗藝術活動的拓展。東大名創庫總共擁有約960平方米的空間,展覽空間包括一個開放空間(280平方米)以及一個主展廳(320平方米),後者既是展覽的主要場地,同時也可作爲現代舞、音樂、戲劇的舞臺及電影與錄像藝術的放映廳。東大名創庫致力于獨立策劃、推廣藝術展覽活動,是一個非營利性的藝術中心。鼓勵並期待非官方團體、個人及組織的藝術展覽,同時願意支持並且協助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新銳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活動。
莫幹山路50號
上海春明粗紡廠位于蘇州河南岸半島地帶的莫幹山路50號,占地面積35.45畝,擁有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各個曆史時期的工業建築41000平方米。原爲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業一信和紗廠。解放後更名爲信和棉紡廠、上海第十二毛紡織廠、上海春明粗紡廠。
2002年被上海市經委命名爲“上海春明都市型工業園區”,2004年更名爲“春明藝術産業園”。 2005年4月被上海市經委挂牌爲上海創意産業聚集區之一,命名爲M50創意園。
幾年來,上海春明都市型工業園區引進了包括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國香港在內的17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來自國內十多個省市的130余位藝術家以及畫廊、平面設計、建築師事務所、影視制作、環境藝術設計、藝術品(首飾)設計等。其中由瑞士人勞倫斯創辦的香格納畫廊和由意大利人樂大豆創辦的比翼藝術中心是目前國內最好的畫廊,並在國際藝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這些藝術家及創意設計機構的入駐營造了蘇州河沿岸濃厚的文化氣息,衆多的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M50將吸引更多的創意大師入駐,打造國際化創意園區。並成功舉辦了2005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2005時尚之夜、Creative M50、法國工商會、中國傳統節日乙酉中秋論壇、寶馬車展、諾基亞及西門子産品推廣等一系列時尚活動,使之成爲蘇州河邊獨特的人文景觀,成爲上海時尚文化新地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757ea01009sbj.html
紐約蘇活區 維基百科
Greene街上的鑄鐵建築(Cast-iron architecture)
蘇活區(SoHo)是紐約市曼哈頓內的一個區域,以北面的休斯敦街、東面的拉斐特街、南面的運河街與西面的瓦瑞克街為界。該地地名「SoHo」是「South」和「Houston」的開頭融合而成,意為「south of Houston Street」(休斯頓街以南),和英國倫敦的蘇活區(Soho)並沒有關係。
藝術家工作室和住宅區
蘇活區在1960-70年代開始著名,原因是一群藝術家被此區的廉價租金吸引,開始進佔租用漸漸搬走的工廠,變成辦公室及攝影樓,其鄰近區域也在其後的數十年內急速發展。最後,真正的藝術家又漸漸搬走,餘下藝術館、精品店、特色餐廳及年輕專業人士留守。這種發展被稱為「蘇活效應」,在美國多個城市都有出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90%E7%B4%84%E8%98%87%E8%B1%AA%E5%8D%80
紐約SOHO藝術區的源頭
實際上紐約SOHO一點也不時尚,倒是十分陳舊的樣子。甚至非常像北京的“大柵欄”或是“天橋”的那種感覺。它沒有曼哈頓那樣現代,沒有上城那樣華麗,沒有東村那樣前衛,甚至馬路……
國人最早聽說SOHO這個詞兒,大多都是從潘石屹大師的現代城那裏來的。當時潘大師的名聲,遠沒有如今這麽聽著如雷貫耳,人們也根本鬧不明白SOHO到底是什麽,再加上那年頭正好是玩兒概念的時候,所以攪和著老是把SOHO和SOHU弄混了,于是對SOHO根本沒什麽好感,認爲不過又是商人推銷的一個時尚罷了,跟這些年的“酷”“閃”“炫”“另類”什麽的新鮮詞兒沒有區別。後來潘大師把現代城賣火了,弄得北京人好像有一多半兒都打算家居辦公似的。于是時尚白領們的床頭又加上了一本書,關于對SOHO的解釋。于是大家這才恍然大悟,SOHO原本就不應該是辦公居住的地方,SOHO應該是藝術區。
實際上紐約SOHO一點也不時尚,倒是十分陳舊的樣子。甚至非常像北京的“大柵欄”或是“天橋”的那種感覺。它沒有曼哈頓那樣現代,沒有上城那樣華麗,沒有東村那樣前衛,甚至馬路上不是很幹淨,可以看到垃圾和污水。但是當你一旦進入了SOHO,你就一定會被它吸引,因爲在它粗糙表面的裏頭,包著一個充滿創意的精彩世界。在視覺上,可以說SOHO是一個獨立的城市,它的面積很大,一兩天是看不完的。這裏擁有的全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而且建築風格幾乎是一個樣子:大方塊狀的幾何體、紅磚外牆、老式防火梯、又黑又舊的水塔、狹窄的街道、牆上到處可見塗鴉與海報、天上飄揚著各種顔色與圖案的商店幌子……
這裏以前是囤積紡織品的倉庫區,所以這些建築根本不是爲了審美而設計的,它唯一給人的感受就是高大、寬敞、結實。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舊工業的衰敗,這裏一度很蕭條,到處是閑置的房子,租金很便宜。于是一些貧窮的藝術家聚集到這裏,他們看中了這些建築的巨大空間,適合進行各種藝術創作,所以選擇在此工作和生活。他們通常的做法是:把建築裏大開間或者挑空的部分設計成工作的區域,然後在空間中的某一局部搭建出閣樓用以居住,這就是LOFT的雛形。家具也許是撿來的,所以得用花布遮住破損的地方;花布是隔壁作坊自制的,所以看上去很獨特;房間中的牆壁很厚很結實,而且面積太大了,釘一些閣板就可以放東西;將所有的牆壁用水泥抹平實在是沒必要,粉刷一下就可以了……因爲這些建築設計之初,根本就不考慮采光的問題,而且即使有巨大的窗戶,窗外也沒有風景可言,所以牆壁被塗上燦爛的顔色,巨大誇張明亮的工業照明設備經過改造被繼續使用。
與798一樣,今天紐約的SOHO已經徹底跟貧窮的藝術家們沒什麽關系了,因爲這種奇特的感覺逐漸被來自歐洲的遊客認同,有越來越多的人們願意跑到這裏花錢,所以這裏的房租越來越貴,以至于今天SOHO的房租已經是紐約最昂貴的地區之一了。漸漸地藝術家們因爲承受不了這昂貴的房租,被迫遷出了這些建築,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品牌商店、昂貴的香水店、家具店、古董店、畫廊、舊貨店、新舊書店、餐廳和咖啡館。但幸運的是這些商人的到來,並沒有改變SOHO的面貌,恰恰相反,他們大量使用以往SOHO的設計語言:簡捷略顯粗糙的鐵框玻璃門、明亮光滑滿是裂縫的水泥地面、裸露的牆壁以及牆壁上安裝的厚實的木閣板、玻璃與各種燈光縈繞出舞臺的感覺。這些乍看起來廉價的裝飾與這裏出售的昂貴的商品所産生的巨大反差,無疑強化了SOHO的視覺效果。
今天的798就是昨天的SOHO,但是今天的SOHO會是798的明天嗎?
說到“老工廠”和“藝術區”,最具有典範意義的莫過于北京798藝術區。
北京798藝術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大山子地區,坐落于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七星集團)所屬的798大院,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這裏彙集了畫廊、設計室、藝術展示空間、藝術家工作室、時尚店鋪、餐飲酒吧等衆多的文化藝術元素。截止至2008年1月,入駐北京798藝術區的畫廊、藝術家個人工作室以及動漫、影視傳媒、出版、設計咨詢等各類文化機構400余家,分別來自法國、意大利、英國、荷蘭、比利時、德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中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藝術區經常舉辦重要的國際藝術展覽、藝術活動和時尚活動,吸引了衆多世界政界要人、影視明星、社會名流到798參觀。2004年以來,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國總理(施羅德)、奧地利總理、歐盟主席(巴羅佐)、比利時王妃、安南夫人、法國總統希拉克夫人、挪威總理夫人、比利時王儲、法國總統(薩科齊)、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等都先後參觀訪問過798藝術區。這裏已成爲中國文化藝術的展覽、展示中心,成爲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
成都這麽大一個城市,應該有一個綜合性的文化集中地,733的出現可能會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甚至可能帶動成都藝術市場這一塊。而選在城市東部,那一帶原來是工業區,而當代藝術和工業時代有許多曆史關系,所以應該看好。
作爲成都當代藝術"大本營"的藍頂藝術中心也在悄悄改變,經過4年多時間的發展,其吸納的藝術家越來越多,而那些老畫室也愈發陳舊和擁擠。目前藍頂的藝術家們也開始"開疆擴土",在三聖鄉找了一大片土地開建二期工程。據藍頂的"靈魂人物"周春芽介紹,新藍頂也會積極發展創意産業,而且是當地政府積極邀請成都的藝術家加入,希望能通過藝術帶動經濟的發展。
上海"四行倉庫"
上海四行倉庫總面積爲4.3萬平方米,改造老倉庫開發城市創意産業。據不完全統計,四行倉庫有建築、廣告、藝術等工作室100多個,聚集了1000多位藝術工作者。現在這裏每年還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交流,美國一些藝術院校甚至派出學生來藝術倉庫實習,已經成爲上海創意工業的坐標之地。
原本是北京市千斤頂廠,廠房閑置多年。2005年,受798影響,以"村莊"爲核心的集藝術機構、藝術家、策展人、經紀人、評論家、收藏家等形成完整的藝術産業鏈。據了解,整個一號地藝術園商業氛圍最爲成熟的區域是一號地D區,目前僅D區的藝術藏品價值就在12億元以上。目前,已進駐包括A-SPACE、臺灣現代畫廊、尚元素藝術館、吳畫廊、美國漢默藝術基金、藝公館等22家藝術機構。北京漢雅軒藝術有限公司、張小剛藝術有限公司、一岩堂藝術館、邱志傑工作室等國際知名的藝術機構也將進駐。另有70多位國內外藝術家在這裏建立了自己的藝術工作室。
提起平遙,多數人會想到曆經滄桑的古城、經緯交織的古街老巷,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平遙國際攝影節認識了這裏。
棉織廠、柴油機廠、土産倉庫和二針織廠……這些看來工業化十足的名字已經成爲攝影節的主要展場,並形成平遙的藝術聚集區。
早已停産廢棄的舊工業廠房古老而有韻味,不同類別的攝影作品,陳列在不同的工廠,構成了絕佳的展示空間。雖然場地略顯粗放,但由老舊廠區轉型藝術園區的雛形已經形成,展示效果也不亞于798藝術區。
成都是一個充滿創意的城市。這次成都之行,我放棄了旅行社去都江堰的安排,專程去了一趟成都近郊的三聖花鄉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320270100i06a.html
陸地先生指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極速商業化正在摧毀藝術區的品質!
陸地先生認爲,藝術離不開經濟的滋潤。從中國當代藝術區的空間分布和數量分布規律都可以明顯看出藝術與經濟的密切關系。但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是:很多藝術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都不是以呵護的態度對待藝術和藝術家,而是把藝術和藝術家當成了一只會下金蛋的雞,拼命地索取。
陸地首先以北京的798藝術區爲例。
因爲追求短期經濟效應,798藝術區內的房屋租金每年都在漲(從當初的0.3元/米/天已經漲到現在的7元/米/天,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因爲無法承受昂貴的租金,不少早期來這裏的藝術家和中小藝術機構已經離開了藝術區。現在的798藝術區,隨處可見轉租的廣告。另外,管委會與藝術家實行的是一年一簽租約合同的方式,而且藝術家們可否續租,決定權在管委會,這又迫使藝術家往往追求短期效應。另外,業主過于商業化的發展思路也導致藝術家們紛紛退場。爲了追求商業目標吸引更多大品牌的入駐,管理單位對798藝術區隨意整修,而這些整修往往違反藝術規律,嚴重損害了原有的曆史氛圍。比如,798藝術區內有許多黑色瀝青紙包裹的舊管道,這是798藝術區曆史的重要標志。在對藝術區進行整治時,用鋁合金將這些舊管道包裹起來,雖然看上去是整治一新,但卻失去了原有的韻味。此外,園區改建的798創意廣場、不鏽鋼櫥窗、玻璃磚地面等,也損害了798廠的原貌。而798藝術區的許多藝術家則希望保持現有特色,認爲如果大量吸收商業機構入駐,將798藝術區變成高檔消費區,原有特點就會大大褪色。大的藝術機構和商業機構確實能給藝術區帶來更可觀的經濟效益,但藝術活力和人氣則主要是靠大量中小藝術機構來支撐的,各種藝術展覽、豐富多樣的活動往往由中小藝術機構來籌辦,如果中小藝術機構大批撤離, 798藝術區就會變味,有可能變成第二個SOHO區。
單純追求高房租和經濟利益致使798如今面臨著尷尬場面:一方面是國際時尚大品牌對798的青睞,另一方面是當代藝術品交易的青黃不接,藝術家們早就說798越來越世俗,越來越遠離藝術的真諦。現在看來798越來越成爲舉著藝術大旗買賣時尚商品的秀場。尤倫斯裏“迪奧與中國當代藝術”那場五光十色的盛宴爲此做了一個准確的注釋。但是,這也許又開啓了一種可能,就是798藝術區會逐漸向一個綜合時尚區過渡,首先是因爲現在當代藝術與時尚概念的界限已經很模糊了,從迪奧的這個展覽上就可以看出來。再有就是,相比于時尚的奢侈品,當代藝術的受衆面和影響力,似乎要小得多。已經有不少人預言,798藝術區將重蹈紐約SOHO區的覆轍(注:美國紐約SOHO曾經也是一片廢棄的廠房,因房租低廉,20世紀60年代吸引了大批藝術家入駐,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藝術家集聚區。藝術家的進駐,使SOHO區知名度大大提高,于是又吸引了一批著名品牌商店的進入也使當地租金不斷上漲,藝術家和畫廊難以承受昂貴的租金被迫搬出。現在的紐約SOHO區已經變成了一個高檔的商業消費區,藝術機構所剩無幾。)如今,798藝術區管理層似乎在有意效仿SOHO區的發展模式。在廠房資源成爲稀缺資源後,不斷提高房租既可以增加收益,也可以迫使個體藝術家和中小畫廊離開798,以便給大的藝術機構和高檔消費品廠商入駐騰出空間。
陸地舉的第二個例子是:中國的特區名片大芬村。
陸地說,雖然大芬村走的是銷售行畫的市場化之路,798更加注重前衛藝術和原創,但大芬村和798軌迹驚人地相似:自發形成——揚名天下——人才聚集——房租飛漲——向周邊擴散。大芬村是油畫的集散地,這裏的商機是臨近的木棉灣和南嶺所無法取代的,但是發展到今天,因爲大芬的房租太高,很多畫家就到南嶺和木棉灣去租房住。當然,從大芬村裏敗下陣來的畫商、畫工更多選擇的是離開大芬村。大芬村房租猛漲的分水嶺是深圳文博會,每屆文博會的結束就是房租上浮的開始。文博會一來,大芬便開始大手筆改造環境——可以迅速從一個灰頭土臉的小村瞬間變成具有歐陸風情的小鎮,家家畫廊也都開始裝修。當然這種巨變在文博會上是能夠得到回報的——大芬成爲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大芬村裏人頭攢動,第二屆文博會上大芬簽訂了1.7億元的訂單。遺憾的是,簽訂大單的都是實力雄厚的公司,和一般的小畫廊無關。更多的畫廊還在高房租和低成交的較量中煎熬。他們在思索房地産不火了,股票下跌了,經濟危機來臨了,腳下的路該怎麽走?有些急功近利的畫商爲了應付高房租挖空心思,把第一批單盡心盡力做好後,就開始找低價畫工作畫,結果是掉入自己挖的陷阱裏面,沒有誠信當然會失去客戶。 大芬村裏面真正賺錢的只占到25%,15%的人只能保本,另有10%的人在盈虧線上下波動,其余的就是虧本的。
因爲畫的行情不好,而房租卻春天的青草一樣瘋長,很多畫商搖身一變成了“房地産商”。在黃江廣場、集藝源、大芬盧浮宮一個個在大芬崛起的時候,大芬村裏最有實力的這些畫商似乎均選擇了建畫廊收租的方式。
鑒于大量的調查,陸地認爲,除了798和大芬村,在中國的很多藝術區,尤其是規劃運作的藝術區,都存在著急速商業化的趨勢和苗頭。藝術區運作和發展當然需要資金,需要進行商業運作,但如果在藝術區的整體結構穩定和各項服務和管理配套完善之前,急功近利地追求商業目標,無異于殺雞取卵,結果必然是藝術區的變味或者衰敗。
有人說,有藝術的地方就有人流,有人流的地方商業就緊隨其後,藝術家最終會被擠走。這是一個規律嗎?或許是。當人們在爲798的商業化而扼腕歎息的時候,成都的藝術區則在爲沒有找到商業的路而惆悵。如果真的存在這樣一條規律,藝術家們真是沮喪和無語了。但是,我們認爲,藝術與商業並非水火不容,有關部門不能輕易相信這個宿命,而是要努力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在藝術規律和商業邏輯之間,藝術常常處于弱勢地位,也就是處于一種受保護的地位。了解這一點,政府有關管理部門也就知道如何利用自己這只“看得見的手”,讓藝術的園地免于受到商業的幹擾甚至傷害了。
說到中國藝術區面臨的第三個問題,陸地教授認爲是:穿著“藝術區”外衣的創意地産大行其道!關于這一點,陸教授有許多精彩言論,如:把藝術區演變成一種創意地産,不是一種創造,而是一種倒退,是對藝術的算計和褻瀆。再如:一邊讓藝術家們神情落寞,一邊卻樂壞了房老板和當地的農民“地主們”。還有:一個像等待“大限”來臨的囚徒一樣的畫家,真不知道還有什麽好心情來創作。且聽陸教授一一道來。
首先,隨著藝術區房租的高漲,房老板和“地主們”看清了一個規律——只要有藝術家們的聚集,出租房屋的可以很快提高租金,銷售房産的可以短時間內達到銷售目標。于是,被稱爲“創意地産”的行業迅速興旺起來。像北京盛邦藝術區就是盛邦塗料公司把閑置的廠房和土地改造成或新建成藝術家工作室,全部租給藝術家做工作室創作或教學。在北京郊區,包括宋莊也有很多工廠停産或搬遷到更遠的地方,把原來的廠房按照藝術家工作室的樣式改造。這樣比養著一群工人生産産品再去銷售容易得多,且比生産銷售産品的利潤更高更快更穩。北京崔各莊鄉及周邊郊區的一些農民也是聞風而動,珍惜每一片土地,推倒原來的房屋,全部蓋成工作室的樣式租給藝術家,對于農民來說,房租成爲一筆不菲的收入,他們從此過著悠哉遊哉袖手旁觀的生活。
再看上海,大東方畫家村號稱要打造亞洲最大的油畫基地。它的前身是一群商鋪,因爲租售情況不好,于是出此創意,免費提供給全國各地藝術家用兩年時間。隨著藝術家的入住,人氣逐漸旺了,據說大東方現在已經在附近蓋起了別墅,只等著房價炒起來後撈錢。這種方式讓裏面的藝術家看外面的人和外面的人看裏面的藝術家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如此直白的商業目的和商業操作,藝術還有多少純粹可言?當然,對于藝術家來說,兩年的免費居住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兩年以後呢?一個像等待“大限”來臨的囚徒一樣的畫家,真不知道還有什麽好心情來創作。
其次,一些藝術區規劃動輒幾十平方公裏甚至上百平方公裏,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房産地産之間也。衡量一個藝術區的價值和經營狀況,應從它作品的文化含量和品牌增值來看,而不能只看GDP,不能只盯著藝術生産創造的經濟價值。只有遵循藝術的自身規律,不斷提升本地區的文化內涵,從培育無形資産的角度謀劃藝術區的發展,才是取得本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把藝術區演變成一種創意地産,不是一種創造,而是一種倒退,是對藝術的算計和褻瀆。
挨轟修毀鹿港龍山寺 文化部喊停 2022/10/18 中國時報
國定古蹟彰化鹿港龍山寺的彩繪修復踏出第一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斥資5600萬元(整體修復計畫編列2億預算,目前規劃分3區,)啟動「夔龍窗」示範修復卻引發譁然,原本靈動的魚眼上色後竟變成呆滯遭轟「死魚眼」、螭虎頭也畫成「青煙」,且「螭虎爐堵」宛如加上廉價畫框,被質疑「修毀」國寶,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17日考察,文化部長李永得當場要求停工。
有200多年歷史的鹿港龍山寺是台灣龍山寺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包括木雕、石雕、彩繪,處處是國寶,五門殿兩側木雕窗櫺「夔龍窗」更是眾多欣賞焦點的一絕,圖騰取自《易經》,以兩魚象徵兩儀,四隻夔龍代表四方之象。
地方原本就對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意見紛雜,今年中央編預算啟動,彩繪工程由雲林科大團隊以5600萬元得標,首先展開的「示範區」修復工程為「夔龍窗」,豈料一塗裝,就讓文史工作者全傻眼,質疑魚眼從靈動有神變得死板呆滯,國學博士兼書法名家林俊臣指出,新作用色、畫法與原作不同;更有地方文史工作者怒轟變成「死魚眼」。
公民團體「構社」成員整理缺失後指出,除夔龍窗用色與原作不同,朱顏百首變青面紅顏,也未參考等比模擬復原圖稿,圖像左右不對稱。此外,屋簷下古意「螭虎頭」被塗成豔彩青煙;夔龍窗下方「螭虎爐堵」,原本紅漆底色以纖細白、藍色退暈、黃線條構成簡潔外框,卻被畫成俗麗濃綠畫框。
鹿港公民會堂質疑,修護團隊在官方粉絲頁公佈「示範標準」,是否有科學考證,另質疑9月夔龍窗上彩前,未依規定先開說明會;且修復團隊私將木雕納入單彩範圍,將夔龍窗重新上彩等,不符核定的計畫。
回應
文化部專長浪費公帑,多少荒唐,假文化之名以行
文化塚會/文賤會...
桃園的工程品質夠爛了 在這裡重演
凡事都有個過程的,先設法爭取修復立項,然後修得生不如死,只好追加預算,再修,再追加三修,三追,大家覺得 12億這個數字如何?
年輕人怎麼又愛趕集了? 2022-02-11
隨著時代的發展,鄉村集市與城市集市也有了新的變化。
集市,原本是一種定期集聚進行商品交易的活動形式,隨著時間的發展,也出現了不定期的空間集聚現象。
集市誕生後,許多有關的活動也隨著產生,如趕集、趁墟、趕街、趕場等等,這些活動在如今的鄉村還尤為常見。
鄉村集市保留了以往一貫的商品,如蔬菜、零食、鍋碗瓢盤等等,但隨著科技的創新化及媒體平臺的發展,許多鄉村大集進入了大眾的視線,成為網紅大集。以往鄉里人喜歡跑到城裡進貨,現在反而是一些城裡人想要感受鄉土氣息與熱鬧氛圍而跑到鄉村大集裡進行採購。
比如寧夏銀川,目前其鄉村市集在直播的帶動下吸引了不少的客流量。如距離銀川市區不遠的金貴集市,交易著各種各樣的糖果、小吃、麵食。,這個占地近3.5萬平方米、有近300家商戶的鄉村大集,在每逢日期尾號為1、4、7的開集日中,平均吸引了近萬人次的人流量,若是恰逢節假日高峰,這一數值可高達3萬人次。
同樣在哈爾濱的鄉村大集中,也形成了龐大的消費市場。不同的文化民俗下,許多農村的趕集習俗或日期並不一致,如有的村1號趕集,有的村5號趕集,這一點倒是和廣西農村存在的“嶺頭節”有些類似。
在這種幾乎每天都有大集的情況下,許多村子輪流“坐莊”,為鄉村集市帶去連續不斷的客流量。在時間的發展與人員的管理規範下,鄉村集市越來越大,產品品質越來越好。
除了鄉村集市外,城市集市也紛紛興起。不過與作為農貿品交易、更接地氣的鄉村集市不同,城市集市往往更加地高端化、新穎化與個性化。在城市中,許多依託購物中心、步行街、景區的集市紛紛出現,涉及文創類、體驗類、主題類商品。
城市集市如今在媒體網路平臺上受到許多90後、00後的追捧,其中小紅書上搜索“集市”就能找到42萬+篇筆記,北上廣深、杭州、長沙等地的集市赫然在列。
上海網紅集市的蓬勃發展就不用說了,豫園舊校場路整條超長的校場復古集市、大學路的天地創市集、康定路的近1000平方米的Vintage集市及外灘金融中心的BFC夜市等等數不勝數,吸引了無數當地及外地的遊客。
作為網紅大城的成都,其集市經濟發展也很熱鬧。錦江畔的文創商品集市在每月推出一個主題集市下,至2022年1月中旬,已舉辦7大系列主題活動,吸引了300萬人次。
回應
逛集市,除了熱鬧有人氣,更重要的是說不定會遇上自己意想不到的新奇玩意。
公共藝術遴選不利年輕藝術家? 藝術界建議辦金酸莓獎2024-01-23
監察院糾正文化部公共藝術代辦亂象,認為文化部未緊扣設置公共藝術政策目標,與時俱進,特別是培養年輕世代藝術家。但藝術界指出,公共藝術不同於繪畫,從設計到施作不僅耗時費工,往往還需要與當地民眾互動,因此競圖時評審往往會看藝術家的公共藝術經歷,缺乏經驗的年輕藝術家較難出線。但文化部可以在專家學者資料庫中增加新世代策展人、藝評或學者,為台灣的公共藝術注入更新鮮的觀點、更前瞻的角度。
策展人胡朝聖擔任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多年、也曾做過公共藝術代辦。他認為,公共藝術代辦一詞近年已被「汙名化」,代辦有政府和民間兩種,政府代辦如台北都發局代辦機場捷運公共藝術,品質不錯。公共藝術出現代辦「一條龍」圍標壟斷問題的,多半是較偏遠地區的小型案子。蔚龍藝術總經理王玉齡也認為,民間代辦公司目前爆出問題的是兩三家,卻被「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竿子打翻所有民間代辦。
胡朝聖認為,代辦出現亂象的關鍵在於評審,不在於代辦公司。如果公共藝術審議委員能做好把關,台灣公共藝術的品質自然會提升。他認為文化部提供公共藝術評審的「專家學者資料庫」萬年不變,是造成台灣公共藝術「劣幣逐良幣」的源頭,資料庫中的評審沒有世代交替,選出來的作品自然也不會世代交替。甚至還有藝術家看了評委名單,就不願意參加遴選。
胡朝聖指出,公共藝術和一般大眾認知的繪畫等「純藝術」不同,除了自我的藝術創作,還必須跟民眾、公部門不斷對話,因此年輕藝術家不容易掌握。有心創作公共藝術的藝術家往往要歷經歲月的錘鍊,才能做出精彩的作品。監察院批評「近年難見具台灣特色公共藝術」,胡朝聖也不以為然。他指出,公共藝術風格相當多元,有菁英品味也有庶民美學。他舉例,藝術家帶著國小學生或阿公阿嬤一起創作的公共藝術,菁英來看可能粗糙,但從公共藝術的角度來看卻可能深具地方特色。
台灣每年都有公共藝術年鑑,也會有公共藝術獎的評選。胡朝聖建議,公共藝術獎不妨舉辦「金酸莓獎」,每年選出最醜的公共藝術並公布評委。民眾可以藉由討論公共藝術的美醜凝聚對公共藝術美學的共識,評委也會因為擔心選出「最醜的公共藝術」而潔身自好,改善代辦的圍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