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4 07:45:42阿楨

《瑪歌皇后》

你對網友<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家>的以下說法有何見解:

「由於大仲馬的著作多屬通俗文學,是以生前文名不如同年出生的雨果,甚至身後百餘年間,亦未曾受到法國文壇重視。直到2002年,大仲馬的遺骨才被慎重地由家鄉遷往巴黎,重新安葬於塞納河左岸奉祀國家英雄的萬神殿,成為第六位進入這神聖殿堂的法國作家,和雨果等人同享殊榮。有書評論道:『如果你只要讀一本大仲馬的小說,請讀《三劍客》,如果您有時間讀三本,那麼請加上《基度山恩仇記》和《瑪歌王后》』,大仲馬迷們對這作品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

就文字藝術和對政教情色人性的探討而言,《瑪歌王后》(遠流,1994)的表現算是最佳,也才有將大仲馬送入萬神殿的水準。

《瑪歌皇后》可能不是大仲馬的親筆,這只要和《三劍客》比較一下便可知。不過本文篇幅有限,無法抄引分析《瑪歌王后》的文字藝術。

那就別多廢話,看看別人的心得,網友容顏比較小說與電影如下:

「小說裡有幾條主線:亂倫、偷情、當年天主教與胡格諾教派的宗教戰爭、法國瓦洛王朝家族內部的王位爭奪戰、納瓦爾家族(後來的波旁王朝)與洛瓦家族的政治聯姻、母與女、母與子、男人之間的友情、女人之間的友情。
如果只看電影(1994年),大概只會看到瑪歌與兄弟之間的亂倫,當她與拉莫爾相遇後的激情與宮廷政治的黑暗,由其是邁迪西(Catherine de Medicis)對安茹公爵(亨利三世)的偏愛演得有點像是母親與自己兒子亂倫。
在書裡講得就沒有電影演得這麼露骨,反而是很浪漫的將瑪歌與拉莫爾、昂利埃特與柯柯納、柯柯納與拉莫爾之間的情誼,有詩歌有愛情有政治;在政治上,查理九世與兄弟間的爾虞我詐,與母親和官員間如何鬥法,與納瓦爾國王之間矛盾的情誼。
在歷史上,邁迪西王后並不如電影或小說裡演的這麼邪惡,她也是政治聯姻下的犧牲者,從義大利嫁至法國,引進許多義式文化(飲食、藝術、化妝品 工業、審美觀)進入法國。她的學識豐富,懂得占卜及藥草學,在小說裡有許多她與勒內進行占卜的敘述,也能親手調配毒藥毒死政治上的敵人,也不小心陷害自己 的兒子。在婚後被自己的丈夫打入冷宮,差點被迫離婚,也許聰明的她利用魅藥讓自己生下了幾個小孩以避免被迫離婚,她是政治婚姻的犧牲者。相較於瑪歌,瑪歌也是個學識豐富的女人,懂得醫學、文學及詩歌,懂得享受愛情也知道如何利用愛情。與其說她是蕩婦,不如說她是一個女性主義者,也是一個投機者,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絕不因為自己是女人而默默的像她的母親一樣等候自己出頭的日子。在歷史上,瑪歌最後與納瓦爾國王離婚,在自己的領地生活,老年時也過了一段窮困的日子,最後與前夫的第二任妻子和解,回到巴黎從事著學術與藝術的活動。」

一般觀眾「不太熟悉本片描述的歷史背景,故對劇情發展可能難明其中複雜奧妙之處,但本片在製作上的豪華燦爛卻有目共睹,宗教大屠殺動作高潮也令人矚目驚心,反映了導演帕提斯.雪何處理古裝巨片的功力。」

瑪歌皇后(La Reine Margot) 導演:派提斯.薛賀(Patrice Chereau)


演員:伊莎貝莉.艾珍妮(Isabelle Adjani)
   丹尼爾.奧迪蘭(Daniel Auteuil)
   薇那.莉西(Virna Lisi)
得獎:1995年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
法國 / 1994年/ 151分鐘/限制級
◎ 劇情簡介 
  十六世紀的法國因宗教改革而引發天主教與胡格諾新教的相互排斥與衝突。為了化解這個引起社會動盪的紛爭,凱撒琳太后讓自己的女兒瑪歌嫁給納瓦爾這個地區的國王亨利。但這樁有條件的政治婚姻讓亨利與瑪歌始終防禦著對方。由於瑪歌與她的兄弟安茹有染,自然引起安茹因情慾對象喪失而燃起的仇視。
  事實上這一場婚宴是凱撒琳的精心設計,在夜黑風高的夜晚展開一場大屠殺,亨利帶來的上千人馬,一夜之間幾乎全遭殺害。但危急之際亨利在瑪歌的誘導下不得不改信天主教,使亨利暫時逃過一劫。
  大屠殺之前,瑪歌與亨利有了言語衝突,遂出外勾引男人,因此遇上了拉莫爾。大屠殺時拉莫爾遭受柯柯納的攻擊而逃入瑪歌的臥室,在瑪歌的堅持下,柯柯納暫時退出,但當拉莫爾逃出時又與柯柯納纏鬥,兩人幾乎兩敗俱傷而被當作死人運往亂葬崗埋葬,所幸劊子手發現二人尚有氣息,於是救了二人。拉莫爾先行醒來,不但未傷害柯柯納,反而救了他,柯柯納甦醒後感激不已,兩人遂成為好友。
  狩獵日,國王查理九世欲追野豬,但反而跌倒被馬壓在下面,幸好國王的弟弟欲藉機謀殺他時亨利救了查理,查理帶亨利回密室,並將妻子瑪莉及兒子介紹給亨利。
  凱撒琳好幾次想殺亨利,都在查理的拖延之下逃過一劫,但查理不時勸亨利若有機會應趕快逃回納瓦爾。但亨利始終堅持要帶瑪歌走。
  凱撒琳買了一本狩獵書暗中放置毒藥在書頁中,原本欲陷害亨利,沒想到書被查理早一步拿走。查理沒多久就發現自己中毒了,由宮廷香水製造師那兒知道,放毒藥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親。
  亨利在手下的保護下急急逃回納瓦爾,並恢復對新教的信仰,也由此鼓舞了納瓦爾的士氣。此時拉莫爾因愧對亨利,遂在亨利的指定下毫無退縮地前往皇宮欲帶回瑪歌,只可惜剛進城不久就被抓。瑪歌向查理請求特赦,但查理正在中毒生死邊緣掙扎。查理死後,安茹立刻即位,而瑪歌帶著拉莫爾的頭顱往納瓦爾與亨利團聚。 

◎ 賞析
 
  號稱法國電影史上難得一見的大製作「瑪歌皇后」,面對的是龐雜的人際互動以及私慾薰染衝突;導演為了突顯運鏡節奏,剪接技巧,必然得割捨許多情節;這亦是一般大史詩劇中的通病。所幸本劇的整體表現還不至於落入一般窠臼,加上幾名優秀演員的個性呈現,遂使得本片有著另類的璀璨。雖然人物繁雜,對法國歷史不完全了解,難免會有無法貼近的感覺;但原則上在導演有條理循序漸進的推介下,這些困境減低到最輕。
  大仲馬的原著固然使得瑪歌這名角色因被放大而呈現了令人震撼的傳奇性格,也因為故事的渲染,使得觀眾對十六世紀的法國當代風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藉由法國宮廷的爭權奪利以及荒淫混亂,呈現了歷史的演變並加諸於人性的擠壓之後,從而凸顯了人性與獸性的併行與分野。中國歷史上兄妹亂倫的事件層出不窮,卻不似法國宮廷如此堂而皇之。
  當然本片之著力點在於宗教新舊的爭執,所演變的大屠殺固然令人觸目驚心,卻也提供了更多令人思索的空間。
  其實許多宗教在每個時期都會有因應時代脈動與需要而改變。以佛教而言,台灣目前的狀況固然有許多延續釋迦牟尼的大乘教義,但更多的方向卻是導入人間佛教。這樣的結果是有許多討論的空間。
  凱撒琳皇后從義大利嫁至法國,鞏固天主教的地位是責無旁貸,但真正的原因是位居高位卻得時時提防政治變局。為了消除這種恐慌只有以毒攻毒,意即以動盪不安來掌控動盪不安。而女兒變成她的一顆棋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婚禮的場面壯麗而莊嚴,但當查理九世強壓妹妹的頭表示「她願意」時,一切營造的表相瞬間就解體了。不僅如此,幾名王子兄弟在婚禮上相互嘲弄,只因嫉妒對方曾與自己的妹妹同過床。
  看似荒誕無道的世界卻也無法禁絕真愛的呈現。瑪歌在新婚之夜戴上面具到宮廷外尋求性的刺激與慰藉,沒想到卻引燃了她與拉莫爾的一段真情。從性而愛雖然與傳統有著相反的面向,卻無妨真愛的交流。屠殺之夜,受傷的拉莫爾逃入瑪歌的臥室,瑪歌冒死救了他,卻也牽引了拉莫爾與追殺他的柯柯納日後的友情。
  瑪歌雖與丈夫亨利是妥協下的婚姻關係,但潛意識中也是有某種程度的夫妻認同,否則就不會不只一次當面警告亨利,希望他有機會應該儘速逃離。而亨利好幾次與瑪歌的兄長爭執衝突,自然也是潛意識的移情作用。他其實也是深愛瑪歌的;而瑪歌自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認同,否則就不會與亨利同過床。
  當宗教衍展到床第之間的認同時,是相當荒謬而令人不安的,但這卻是當時法國宮廷爭執的所在。危急之際,瑪歌暗示亨利放棄新教而改奉天主教;亨利的抉擇固然痛苦,卻也救了他一命。
  在龐大的情節中,編導還是將焦點放置在凱撒琳欲謀殺亨利這個議題上,但沒想到卻誤殺了查理九世。母子相殘,世間還有比這更悲慘的事嗎?
  拉莫爾與瑪歌的情愛,使他在面對亨利時不免有些愧疚,但亨利卻不計前嫌;這自然觸動了拉莫爾到皇宮救回瑪歌的意圖。亨利並非不愛瑪歌,只是不願表達出來罷了。他曾對查理九世表示,願帶瑪歌回納瓦爾,因為那兒是寧靜怡人之所,對一名統治者而言,在情愛的表現上,這已經是相當明確了。
  權力與慾望永遠是相隨緊跟,任何人身陷其中似乎就很難置身度外,古今中外的例子大都是相當近似的。問題是身在其中的瑪歌似乎像一名先知一般,永遠知道自己的位階何在;更懂得善用自己的身體駕馭著一切。不管日後誰來即位,瑪歌自信自己絕對不會被疏離而喪失榮耀。
  瑪歌似乎承襲了母親身上的血液,只是她多了愛的探知與付出,支持這種決定的因素來自她的青春動能。在一片淫慾中慢慢追索後,必然會發現性慾的背後真諦絕對是情愛的渲染。受傷的拉莫爾躺在瑪歌的懷中,不免觸動她的母性關懷;就另一種意義來詮釋,瑪歌的真實體認也是來自那場變動的大屠殺。
  細觀宮廷的每個人,幾乎都活在驚恐當中,但要他們放棄王室身份而過平淡的生活,卻又無人附和。這是人性的卑劣見證,非得要真正面對死亡的要脅之後,才能了悟生命真諦。查理九世在知道中了母親放置書中的毒之後,卻也無心聽瑪歌的懇求寫一張特赦拉莫爾的命令,直到他嚥氣時,拉莫爾的人頭也落地了。
  瑪歌最後在馬車上往納瓦爾而行,她說身上有血跡無所謂,因為只要她有著微笑就可以了。這句話真實而準確地呈現身處動亂不安的大環境中,瑪歌一貫的自處之道。如果身上有血跡,誰還能笑的出口?因為誰都不是瑪歌,唯有瑪歌才有如此的見地。
  凱撒琳這個角色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但其實每名角色都是相當稱職的。面對歷史的過去,真的有許多讓人深思之處。
本文作者黃英雄,原文刊載於黃英雄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hero.h 
 
查理九世 (法蘭西)維基百科
 
查理九世 Charles IX(原名:夏爾-馬克西米利昂 Charles-Maximilien,1550年6月27日-1574年5月30日)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560年-1574年在位)。亨利二世與凱瑟琳?德?美第奇之子,生于巴黎西郊的聖-日爾曼-翁-萊伊。1550年被封爲奧爾良公爵。
1560年兄長弗朗索瓦二世夭折後,當時是奧爾良公爵的查理九世于1561年在蘭斯加冕爲法國國王。他完全受自己野心勃勃的母親凱瑟琳?德?美第奇控制。
查理九世在位時,法國爆發了宗教戰爭。查理九世站在天主教徒的立場上反對胡格諾派。1570年胡格諾派取得暫時優勢,隨後查理九世同意與他們和解,並同胡格諾派的政治領袖海軍上將科利尼修好。但是他終于在1572年接受母親的慫恿,允許吉斯公爵亨利策劃了1572年8月24日的聖巴托洛繆之夜大屠殺。
查理九世是一個軟弱的國王,他終生都處于母親的陰影之下。他在1574年于萬塞訥去世。
 
聖巴托洛繆大屠殺>維基百科
 
聖巴托洛繆大屠殺 (法文爲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 是法國宗教戰爭中天主教暴徒對新教徒雨格諾派的一系列恐怖暴行,開始于1572年8月24日聖巴托洛繆日,從巴黎擴散到其他一些城市,並持續了幾個月。該事件成爲法國宗教戰爭的轉折點。
1572年,在瑪格麗特?德?瓦盧瓦和納瓦拉的亨利婚典後發生一系列有內在關聯的事件。8月22日凱瑟琳?德?美第奇指使天主教徒Maurevel,試圖刺殺雨格諾派在巴黎的領袖,海軍將軍科利尼。但是僅僅使他受了傷。這次行動激怒了雨格諾派。在8月24日聖巴托洛繆日黎明前的幾個小時,科利尼和其他的12個雨格諾派的領袖在巴黎被暗殺,這一系列的暗殺只可能是由高層策劃的。同時這也是普遍屠殺的信號。8月24日到9月17日,巴黎的暴徒看似自發的掀起了屠殺雨格諾派教徒的浪潮。
從8月到10月,看似自發的屠殺雨格諾派教徒的行動擴散到其他的城鎮。圖盧茲、波爾多、裏昂、布爾日、魯昂、和奧爾良都被波及。死難者估計有10萬。曆史學家通常認爲是7萬。死難者中包括作曲家克洛德?古迪梅爾(Claude Goudimel,以贊美詩樂曲聞名)。
據報當時死難者的屍體堆積在河裏長達數月,以至于沒人敢吃河裏的魚。教皇額我略十三世對此的非常高興:所有羅馬的鍾都爲感謝主的恩典而敲響,一個特別的紀念幣爲此而鍛造。並且他委任了喬爾喬?瓦薩裏(Giorgio Vasari)繪制了一幅壁畫來慶祝這次屠殺。在巴黎,詩歌和音樂學院的創始人,詩人讓-安托萬?德?巴伊夫(Jean-Antoine de Baïf)寫下了極度贊美這次殺戮的十四行詩。聖巴托洛繆大屠殺不是法國宗教戰爭史上的第一次屠殺,同時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背景
在1570年第三次戰爭以後,出現過和平的可能。天主教的狂熱分子吉斯家族在宮廷裏失寵,取而代之的是希望找到解決方法的較爲緩和的天主教徒。由于1570年8月簽訂的聖日耳曼敕令,雨格諾派占據了強大的軍事上位置。他們控制了加固的城鎮拉羅歇爾,拉夏裏泰(La Charité),科尼亞克,和蒙托邦(Montauban)。 凱瑟琳?德?美第奇希望通過聯姻取得和平,曾提議她的兒子安茹公爵(即後來的國王亨利三世)和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結婚。
但是1571年,和平的希望粉碎了。魯昂三月的一個星期天,在天主教徒遊行期間,40個雨格諾派的教徒因爲拒絕在聖餅前跪下被殺。由此雨格諾派和天主教徒的關系惡化。
吉斯派系被排斥出宮廷。而雨格諾派的領袖科利尼海軍上將在1571年9月被參議院重新接納。吉斯家族痛恨科利尼有兩個原因:他是雨格諾派的領袖,他被認爲卷入到1563年對第二代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的暗殺。
天主教徒在西班牙海軍名將奧地利的唐?胡安的組織下于1571年勒班陀戰役中擊敗奧斯曼帝國的艦隊。這向雨格諾派表明了天主教在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領導下在西歐的複活。1572年4月海上乞丐('Sea Beggars')控制了布裏勒(Brielle,靠近鹿特丹的小鎮),進而趨向控制尼德蘭。而這對于法國則是一種壓力,它必須幹涉尼德蘭的造反來防止西班牙幹涉法國的新教活動。科利尼是幹涉尼德蘭的主要支持者。這有可能成爲一次針對當時西歐天主教的最重要力量的西班牙的主要戰爭。
表面上爲了減輕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敵意(其代表分別爲波旁家族和吉斯家族),皇太後凱瑟琳?德?美第奇安排波旁家族的繼承人納瓦拉的亨利(雨格諾派的領袖)和她的女兒瑪格麗特結婚。婚禮給予了將雨格諾派最重要的人聚集在一個地方的機會。凱瑟琳因而計劃在屠殺爲婚禮而聚集在城中的雨格諾派。但是她必須說服她的兒子查理九世,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爲當時他和科利尼有非常好的關系。經過很多的爭論後,查理九世變得激動並掌摑了他的母親,但他最終還是決定執行屠殺,而且一旦進行就必須非常徹底(換句話說,他不想面對任何的報複,所以他命令斬盡殺絕)。
  虛構作品
大仲馬在1845年根據這段曆史並結合了浪漫和冒險的元素寫了《瑪戈皇後》,法文名爲La Reine Margot。 這部小說被翻譯爲英文版,名爲Queen Margot。1994年上映的同名電影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好萊塢的早期著名導演格裏夫斯的史詩巨作黨同伐異Intolerance(1916年)也描述了這次屠殺。
 
亨利三世 (法蘭西)維基百科
 
Bacciarelli - Henri.jpeg
亨利三世 Henri III(原名:亨利?亞曆山大 Henri Alexandre,1551年9月19日-1589年8月2日)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574年—1589年在位)。亨利二世第三子,母爲凱瑟琳?德?美第奇。生于楓丹白露。在1560年—1574年,他的封號是奧爾良公爵;1566年又受封爲安茹公爵。1573年獲選爲波蘭國王,但他只在波蘭待了6個月;在1574年其兄查理九世去世後,他就放棄讓他感到不自在的波蘭王位,回國即位爲法國國王。
亨利三世即位前,曾在1572年的聖巴托洛繆慘案中扮演過主要角色;法國的宗教戰爭在他統治時期達到白熱化狀態。亨利三世一開始采取不偏向任何一方的政策:取消胡格諾派的一些特權,但天主教的神聖聯盟也被解散。然而,1584年亨利三世的弟弟和繼承人、安茹和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去世,使胡格諾派首領納瓦拉的亨利成爲王位繼承人。天主教徒擔心形勢將對他們不利,于是在首領吉斯公爵亨利領導下反對亨利三世,引發所謂三亨利之戰(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納瓦拉的亨利)。1588年5月12日,吉斯公爵進入巴黎,在街上架起街壘,這天史稱街壘日。亨利三世逃往沙特爾。同年12月23日,吉斯公爵與其兄吉斯紅衣主教在一次與亨利三世鴻門宴性質的談判會晤中被亨利三世的侍從刺殺。吉斯集團在巴黎擁洛林紅衣主教查理爲國王,稱“查理十世”。亨利三世只好與納瓦拉的亨利聯合,一同進攻巴黎。
1589年8月,亨利三世屯兵巴黎西南郊,在雅各賓修道院被一名多明我會修士雅克?克列孟刺死。
亨利三世還是一個有名的同性戀份子。

 
 
 

上一篇:《三劍客》

下一篇:《歌劇魅影》

威爾剛 2020-01-10 02:54:54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