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8 06:21:42阿楨

《肝炎聖戰》

讀過《肝炎聖戰》(天下,1999)的作者序,才知為何:「《肝炎聖戰》在《台灣蛇毒傳奇》出書前就已經開發籌劃,楊玉齡和我(羅時成)共同或分別訪問了四十多位學者專家教授。由於資料豐富,在取捨間花了不少時間,但最重要的是楊玉齡以譯書為生,創作旣費時,收入又不及譯書,所以寫作中不得不停下來譯書,因而《肝炎聖戰》出書所花的時間比《台灣蛇毒傳奇》多了一倍。」(p.12)

這只是表面的理由吧!我記得在《台灣蛇毒傳奇》序裡,作者是說就本土科學研究的國際成就而言,《肝炎聖戰》比《台灣蛇毒傳奇》更應早寫,但因種種原因,顛倒了。

什麼種種原因,根本就是政治判斷的問題,亦即公衛政治學的議題。不然書中不會強調說「肝炎聖戰」能成功的「最關鍵的人物還是曾是曾經叱吒風雲的台灣科技教父李國鼎」(p.365)。

這麼說來,依書中所言威權就比民主更有利於公衛政策的推行了:
如果換作今日台灣的政治環境,「恐怕五個李國鼎也沒有用,」白壽雄感嘆。 「公共衛生政策常帶有濃厚的專業色彩,而它本身也是一種專制。只不過我們認為它有科學根據,所以就認為自己站得住腳,」前衛生署防疫處處長張鴻仁以衛生行政人員的經驗來解釋:「但是如果從民主角度來看,即使你有科學根據,也並不代表就擁有正當的理由。」

或許,許多人認為因為政治落後促成肝炎防治政策成功,讓台灣意外地成為世界肝炎疫苗預防肝癌的領先者。但作者認為當時的政治環境不只是威權體制所影響,其應該還有更重要的因素 ── 擁有有理想、有風骨、肯做事的政治人物與官員。當時的政治體制固然有影響,但政治人物與官員的影響更深遠。

相對比之下,肝炎疫苗「保生」公司就失敗於當時正處由威權轉型至民主: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十日,省議員張溫鷹嚴厲質詢省府衛生處長林克紹:敢不敢百分之百保證血漿疫苗的安全性?而事實上,生物製劑根本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林克紹只好據實答稱:不敢保證。這些質詢內容透過各種平面、電子媒體,呈現出諸多負面印象:「血漿疫苗是危險又落伍的」、「保生公司是國民黨獨佔企業」、「主張施打血漿疫苗的學者專家都是不顧國民福祉的惡人」。

結果與法國巴斯德合作的「保生」公司就垮了,當時由李國鼎推動的兩大科技計劃──竹科成功了,而生物科技卻失敗至今。
太強調個人政治因素了吧,國衛院長吳成文在序中就不以為地說道:「書中,大家都說,如果沒有李國鼎,肝炎防治絕對做不成…事實上,那是因應當時特殊政治環境下的權宜作法;但科學其實並不适合以行政領導,科學需要的是科學領導。」(p.5)

是嗎?那現在民主台灣的健保和生技政策不也還是由行政領導,而且是劣質且無效率的行政領導!

肝炎 >百度百科
 
1.概述
2.類型及臨床表現
3.乙肝的預防與治療
4.如何正確認識乙肝治療效果的判定標准
5.谷丙轉氨酶增高說明什麽
6.HBV進入血液的主要途徑與預防措施:
7.乙肝的檢測
8、什麽是乙肝?簡要發病機理是什麽?
9、乙肝傳播途徑是什麽?
10.家中有乙肝攜帶者應注意什麽
11.一般接觸不會感染乙肝
12.膽紅素化驗結果的意義
13.我國丙型肝炎感染現狀
14.乙肝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1.概述

  肝炎(學名:Hepatitis)是肝髒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見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還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導致肝炎。
  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
  世界肝炎日 五月十九日
  病毒性肝炎
  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爲甲至庚型共七型病毒性肝炎。能引起肝髒細胞腫脹,是世界上流傳廣泛,危害很大的傳染病之一。
  1908年,才發現病毒也是肝炎的致病因素之一。1947年,將原來的傳染性肝炎(infectious hepatitis)稱爲甲型肝炎(Hepatitis A, HA);血清性肝炎(serum hepatitis)稱爲乙型肝炎(Hepatitis B, HB)。1965年人類首次檢測到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
  此外,病毒性肝炎還有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過去被定爲己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現在被確定爲乙型肝炎病毒的一個屬型,因此己型肝炎不存在。
  在病毒肝炎的疫苗,A型、B型、D型的疫苗已研發成功;C型、E型、F型的目前無疫苗。
2.類型及臨床表現

  醫學上肝炎可分爲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種類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髒炎性損害,本病遍及全球,臨床表現爲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例有發熱、黃疸,約有半數患者起病隱匿,在檢查中發現。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廣泛存在于血液、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處,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密切接觸等傳播,所以乙肝發病具有家族性。
  但並不是每個感染病毒的人都會成爲乙肝患者,這與患者感染的病毒數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免疫反應狀態,也在乙肝病情和病程的轉歸上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後可能出現下面結果:不發病且産生保護性乙肝表面抗體、長期慢性無症狀帶毒者、輕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3.乙肝的預防與治療

  乙肝難以根治,治療上目前沒有特效藥。所以乙肝應該從多方面綜合治療:1、要有克敵制勝的堅強意志,“怒則傷肝”,要保持愉快心情;2、病毒活動期患者必須臥床休息,等到病情穩定,轉氨酶不升高時才能適當活動;3、乙肝用藥如用兵,多則有害,少則無效,針對自己的病情,在專家指導下選擇服用抗病毒藥、調整免疫藥、活血化瘀藥、抗纖維化和促進肝細胞再生的藥物,切勿有病亂投醫濫用藥;4、保持生活有規律,合理安排飲食,飲食以清淡爲主。
  乙肝難治,但是不難防。如果我們大家把好預防這一關,乙肝就並不可怕,乙肝的預防包括:1、廣泛推行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2、保持積極的心態與樂觀的情緒,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3、了解和掌握乙肝病的一些防治知識,養成並堅持良好、科學的生活規律;4、合理調配營養與食療,忌煙酒,少食油膩之物,避免便秘;5、注意起居和個人衛生,根據氣溫增減衣服,積極預防各種感染;6、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定期複查肝功能。
  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如果身體抵抗力強,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療及時,那麽乙肝病毒會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肝病毒沒能及時清除,乙肝會轉爲慢性,病毒會長期攜帶,檢查表現爲乙肝抗原陽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乙肝病毒攜帶者。 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活動,複制繁殖,則可以出現臨床症狀,常見症狀有:感覺肝區不適、隱隱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減退、感到惡心、厭油、腹瀉。病人有時會有低熱,嚴重的病人可能出現黃疸,這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延誤治療,少數病人會發展成爲重症肝炎,表現爲肝功能損害急劇加重,直到衰竭,同時伴有腎功能衰竭等多髒器功能損害,病人會出現持續加重的黃疸,少尿、無尿、腹水、意識模糊、譫妄、昏迷。 慢性乙肝患病日久,會沿著“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後應采取治療措施,並定期檢查身體。
4.如何正確認識乙肝治療效果的判定標准

  許多患者認爲只有“大小三陽全部轉陰”才是乙肝治療的唯一目的。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不正確的,也不符合目前乙肝治療的實際情況。比較客觀科學的療效判定標准可分爲以下幾種:
  (1) 臨床治愈血清學生化指標如轉氨酶、膽紅素等恢複正常,臨床症狀明顯改善或消失,不論其病毒學標志如何,均可視爲臨床治愈。
  (2)降低傳染性在臨床治愈的基礎上,經治療e抗原和血清HBV DNA (乙肝病毒基因)陰轉或病毒複制呈明顯下降,此類患者血中無完整的病毒顆粒,故傳染性極低。肝髒損傷相對較輕,對于招工、升學及妊娠應無明顯影響,可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但應堅持複查,觀察病情變化。如出現下述情況之二,則應積極治療:血清HBV DNA轉爲陽性;肝功能異常,有明顯臨床症狀;e抗原陽轉有明顯肝髒纖維化傾向或早期肝硬化迹象。
  (3)病毒清除表現爲血清中表面抗原陰轉,血中及肝髒組織的HBVDNA檢查均爲陰性。且追蹤觀察一年以上無複發;但乙肝病毒的徹底清除仍是尚待解決的問題,國前尚不能以此作爲乙肝治愈的唯一標准。
  (4)抗體的轉陰。抗體的出現反映機體對病毒的反應性,一般而言,抗體的産生與治療有關,而抗體的消失與治療無關,隨著抗原的消失,其相關的抗體會自然陰轉。抗體陰轉的速度因人而異,也與抗體種類有關。如e抗體自然陰轉時間較短,而核心抗體在體內維持時間可長達十數年。因此,只要血清學檢測表面抗原、e抗原爲陰性,血清HBV DNA陰性,不論其一種抗體或幾種抗體陽性,一般無治療指征,可定期觀察。當然,若表面抗體陰性,可接種乙肝疫苗,但接種劑量及程序與正常人有別,最好同時使用佐劑。
5.谷丙轉氨酶增高說明什麽

  病毒性肝炎 這是引起谷酸丙氨酸轉氨酶,簡稱谷丙轉氨酶(GPT)增高最常見的原因。各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GPT均可增高,但升高幅度與肝髒損傷程度不成正比,絕不能以GPT數值的高低來判斷病情的輕得。
  中毒性肝炎 多種藥物和化學制劑,如紅黴素、異煙肼、保泰松等都可引起GPT升高,停藥以後,GPT很快恢複正常。
  肝硬化和肝癌 肝硬化、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患者的GPT常常高于正常水平。但有的患者GPT指標變化不明顯,此時,可以加測血液中其他酶類和甲胎蛋白,同時B超或CT檢查也有助于鑒別診斷。
  酒精中毒性肝病 許多研究表明,酒精中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患者GPT水平增高,但脂肪肝患者同時伴有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
  膽道疾病 膽囊炎、膽石症等急性發作時,患者GPT指標也可升高,但都同時伴有發熱、腹痛、黃疸、膽紅素升高等症狀,在炎症控制後,GPT可降至正常。
  心髒疾患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時GPT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不如GOT(谷草轉氨酶)明顯。
  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結核病等也可出現GPT的升高,但這些疾病都各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借助于一些實驗室檢查可明確診斷。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稱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經、乳汁及淚液等分泌物中。與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期時病人的上述體液及分泌物接觸後,HBV進入血液中即可傳染上乙型肝炎。
6.HBV進入血液的主要途徑與預防措施:

  一.傳播途徑:
  ①母嬰垂直傳播:我國現有HBsAg陽性者約1.4億人,其中85%通過母嬰傳播。垂直傳播是我國乙型肝炎蔓延和高發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數爲父嬰傳播者。母嬰傳播主要是通過産道感染或宮內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傳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輸給受血者,多數會發生輸血後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腎透析時也會感染HBV。
  ③醫源性傳播:被HBV污染的醫療器械(如手術刀、牙鑽、內窺鏡、腹腔鏡等)均可傳播HBV。
  ④家庭內密切接觸:主要指性接觸、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如同用一個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過破損粘膜進入密切接觸者的體內。
  ⑤公共場所、理發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傳染HBV。
  二.預防措施
  首先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國內十分重視,自80年代起HBsAg陽性孕婦出生的嬰兒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過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嬰兒HBsAg攜帶者從9.8%降至0.5%。因而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不久將來HBsAg 攜帶者將會明顯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預防。其次嚴格篩選獻血員,確保醫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後要加強對乙肝病人的治療,慢性活動性乙肝首選α-幹擾素抗病毒治療。應加強衛生常識普及宣傳,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通過上述各種措施,相信不久的將來,乙肝病人將大大大減少。
  消滅乙肝關鍵在于預防,乙肝病毒傳播的途徑概括起來有二個方面:
  經血傳染:如輸入全血、血漿、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在熱帶、副熱帶的蚊蟲以及各種吸血昆蟲,可能會傳播乙肝病毒。
  母嬰傳播:孕婦是乙肝帶原者,通過産道直接傳染給新生兒。
  體液傳播:如醫療器材被乙肝病毒污染後消毒不徹底或處理不當引起傳染。性接觸的傳播。與乙肝患者或帶原者長期密切接觸如:唾液、尿液、血液、膽汁及乳汁均會造成污染而傳染乙肝。
7.乙肝的檢測

  乙肝的檢測指標“兩對半”,其檢測方法技術成熟,簡便易行,價格低廉,又具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能說明很多臨床問題,因此在各級醫院都廣泛開展了“兩對半”的化驗。人們約定俗成地給這“兩對半”5項指標排了個隊,依次爲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Bs(乙肝表面抗體)、HBeAg(乙肝e抗原)、抗—HBe(乙肝e抗體)、抗—HBc(乙肝核心抗體),然後老百姓又將第一、三、五項陽性(即HBsAg、HBeAg和抗-HBc)稱爲大三陽,將第一、四、五項陽性(HBsAg、抗-HBe、抗—HBc)稱爲小三陽。
  “大三陽”的意義如何呢?我們就從這三項陽性指標來進行分析。首先是HBsAg陽性。一般提示體內有乙肝病毒存在,現在正被感染;HBeAg陽性是乙肝病毒的複制指標,提示乙肝病毒正在體內活躍複制,病毒含量較多,傳染性相對較強。抗抗—HBc的陽性意義不大,只提示曾被乙肝病毒感染過,現在體內也許有病毒,也許沒有。所以綜合起來講,“大三陽”的含意是有肯定的乙肝病毒現症感染,病毒正在活躍複制,病毒數量較多,傳染性相對較強。
  應當指出的是, “大三陽”只能說明體內病毒的情況,而不能說明肝功能的情況,不能說明肝損害的嚴重程度。有人誤以爲“大三陽”就是肝損害很重的意思,這是錯誤的。肝損害的嚴重程度只能通過化驗肝功能,作B超等檢查來確定,而與病毒指標的某一項或幾項陽性沒有必然的聯系。
8、什麽是乙肝?簡要發病機理是什麽?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髒疾病。HBV本身對肝髒無明顯損傷,主要通過人體的免疫應答造成肝細胞損傷,HBV感染人體後可刺激機體産生一系列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如果機體免疫反應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應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續存在,成爲慢性乙肝。
  所謂乙肝“小三陽”是指在乙肝的“兩對半”檢查的五項指標中,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核心抗體(HBcAb)檢測均是陽性。凡出現“小三陽”,均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體內病毒複制,爲乙型肝炎病毒複制狀態。小三陽通常是由“大三陽”轉變而來,是人體針對E抗原産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小三陽患者的情況並不比大三陽簡單;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乙肝小三陽應檢查HBV-DNA及肝功能,如果HBV-DNA(+)且肝功能異常,說明病毒複制,傳染性強,應該采取以抗病毒爲主的綜合治療。如果HBV-DNA(應采用PCR及斑點法同時檢測;最好經肝活檢證實)爲(-)且肝功能、B超及AFP等均長期正常,則說明病毒已複制不活躍,傳染性很低,所以已無需隔離與治療;因爲目前尚無可在此類小三陽基礎上進一步治療乙肝的公認的而有效的藥物;一味追求轉陰而服用大量治療性中西藥物,只會增加肝髒負擔甚至招致不良後果。如果肝髒持續炎症活動,發生肝硬化的幾率就大;枸杞泡酒不能喝。 我國乙肝“小三陽”患者非常多,約占乙肝總人數的30%左右,過去認爲:“大三陽”轉成“小三陽”表示病毒複制減弱,傳染性小,病情向好的方面轉化。這種認識是片面和有缺陷的。對于“小三陽”的患者一定要區別對待,該不該治療視具體情況而定。
9、乙肝傳播途徑是什麽?

  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主要傳播途徑有三: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性傳播。乙肝不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所以日常接觸如握手、擁抱、一起工作、吃飯等一般不會傳播乙肝,完全沒必要談肝色變。 避免乙肝感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與乙肝患者接觸應注意避免皮膚、粘膜的破損。特別提醒:補牙、修面、修腳、醫療器械如針具、口腔器材、內鏡等消毒不徹底,也可能引起乙肝的傳播。 10、新生兒免疫是我國乙肝預防的重點 在中國,乙肝病毒感染絕大多數始于幼齡期,特別是母嬰傳播。嬰幼兒因缺乏自我保護、皮膚嬌嫩易破更容易感染乙肝,同時因免疫功能不完善,更容易轉爲慢性。據統計,幼齡感染者中90%發展爲慢性,而成人感染者中僅5-10%轉爲慢性,所以抓好新生兒免疫是目前解決乙肝的根本辦法。 我國政府自2002年12月起,已經把乙型肝炎疫苗納入新生兒計劃免疫,每年用上億人民幣爲新生兒免費提供乙型肝炎疫苗。目標是經過兩代人的努力(約50年),通過接種乙肝疫苗,將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率由1992年的10%下降至1%以下。乙肝免疫的重點在農村,從衛生部現有資料估計,我國城市乙肝接種率已達90%,農村約40%,還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4、如何預防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的主要傳播方式。女性孕前檢查HBV-DNA,最好在DNA陰性時考慮懷孕。HBV-DNA陽性母親的孩子出生後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並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約95%左右,應及時檢查是否産生抗體;DNA陰性母親的孩子可以只注射乙肝疫苗,保險起見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目前對母親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尚有爭議,不作常規推薦。 父親爲大三陽或小三陽但DNA陽性者,孩子出生時也建議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避免出生後密切接觸傳播。 5、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可以結婚、生育? 絕大多數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穩定、病毒不複制的情況下可以結婚、生育,對方應該注射乙肝疫苗並産生保護性抗體,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預防母嬰傳播。對于症狀嚴重、肝功能明顯異常的慢性患者,暫不宜結婚,應積極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結婚。 6、乙肝的常規檢查及意義? 乙肝五項:是診斷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據,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複制及傳染性;抗HBs(+)表示有保護性抗體,對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後都可産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複制的指標,提示有傳染性;抗HBe(+),一般情況下提示乙肝病毒低複制或不複制,少數情況下結合DNA檢測明確是否存在病毒變異;抗HBc提示感染過乙肝;抗HBc-IgM(+)提示病毒複制。 HBVDNA陽性提示病毒複制、有傳染性。目前DNA應該采用PCR定量檢測,靈敏度高但假陽性率也高,DNA一定要到大型、正規醫院檢測以避免誤差。 肝功能:轉氨酶尤其是ALT是肝細胞損傷的敏感標志;血清總蛋白分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細胞損害,慢性肝炎、肝硬化時常出現白蛋白減少而球蛋白增加,A/G比例倒置。 B超:肝髒影像學檢查,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腹水、肝癌都有一定的提示和診斷作用。 以上結果應該由專業醫生綜合分析,不要盲目猜測。 7、飲食、生活注意事項: 飲食方面主要是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一些如“不能吃雞肉、羊肉、海鮮”的說法多無科學依據;避免過度勞累,遠離化學毒素,慎用藥物尤其是對肝髒有損害的藥物。肝功異常、病情活動時要注意休息,飲食清淡、營養均衡。 8、慢性乙肝的治療: 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療尚是世界性難題,沒有特效藥可以根治,所以市場上一切宣傳“治愈乙肝”、“大小三陽轉陰”的藥品、療法都是徹頭徹尾的騙子,要注意鑒別,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你的上當會助長欺騙的社會風氣。 到正規的醫院尋求專科醫生診治,制定適合你的治療方案,並定期複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起居、樂觀的心理狀態是治療的有利因素。 2003年1月15日,國家工商總局、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了《關于規範醫療廣告活動,加強醫療廣告監管的通知》,包括乙肝在內的11種疾病的醫療廣告暫不准發布,所以凡是涉及到乙肝的廣告均屬違法! 乙肝如何治療才能避免失敗 目前被國內外專家公認的療效確切的抗乙肝病毒藥只有α幹擾素和拉米夫定,國內近年又推出了苦參素。其他幾種抗乙肝病毒藥如單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鈉等,雖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因副作用多等原因,臨床應用不多,有的在國外已被淘汰。評價抗乙肝病毒藥的標准首先是有效(抑制和殺滅乙肝病毒),其次是副作用小,病人可以長期應用。然而,符合上述條件的藥物還不多,所以,從醫生到病人都要珍惜現有的抗乙肝病毒藥物。慢性乙肝是個非常複雜的疾病,即使應用了抗乙肝病毒藥,治療也可能失敗,主要原因有如下幾條。 適應症不妥 不管幹擾素還是拉米夫定,都有嚴格的適應症,不是所有的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能應用。這兩種藥共同的適應症是慢性乙肝病人,轉氨酶升高達正常值上限的2~10倍,肝髒炎症反應明顯者。這時病人正處于“免疫清除期”,即體內的免疫功能啓動,對乙肝病毒發起圍剿和清除,此時應用抗病毒藥助一臂之力,效果顯著。在“免疫耐受期”,轉氨酶正常或少許超過正常值,肝髒炎症輕或無,例如乙肝病毒攜帶者,體內免疫功能對乙肝病毒“熟視無睹”,這時應用任何抗病毒藥也是枉然,對此,幹擾素、拉米夫定的效果極爲有限。 如果適應症選擇准確,療效會明顯提高,選擇不當,濫“幹擾”、“濫抗毒”,不但不能收到滿意療效,還會挫傷病人的治療信心,或對抗病毒治療産生抵觸情緒,並制造“抗病毒無效論”,影響乙肝病人正常用藥。 抗乙肝病毒藥物有局限性 慢性乙肝並非用上幹擾素或拉米夫定就萬事大吉了,更不是用藥後一定會康複。其實,抗乙肝病毒藥都有其局限性,目前所有抗病毒藥都對乙肝病毒複制的原始模板(cccDNA)無效,一旦停藥,乙肝病毒就很快以cccDNA爲模板繼續複制,結果大量新生乙肝病毒又猖獗起來,造成肝病複發。醫學家們指出,如堅持長期用藥,最大限度地壓制體內病毒的複制,再加上自身的免疫功能參與,方可最終將病毒清除,患者才有可能康複。 慢性乙肝病人的用藥,必需消除速戰速決、一蹴而就的觀念,要有長期用藥的准備。“速效論”是假話,不能相信。 抗乙肝病毒藥的另一個局限性爲病人對其“應答率”不是100%(應答指病人用藥後HBeAg轉陰,抗-HBe轉陽,HBVDNA轉陰,轉氨酶正常),幹擾素治療慢性乙肝的“應答率”在40%左右,而遠期應答率僅爲30%左右。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肝時,用藥1年,HBeAg轉陰率不到20%,發生抗-HBe轉陽者僅15%左右,盡管HBVDNA轉陰率高達96%~100%,但HBeAg不轉陰或抗-HBe不轉陽,就易于複發。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抗病毒藥的有效性,也要了解其局限性,正確認識這些藥物,不能因其“局限性”而棄之不用,也不能因其“有效”而盲目樂觀。 藥物的毒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抗乙肝病毒藥也有毒副作用,這又往往因人而異。應用幹擾素除可引起流感樣症候群之外,還可引起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也有脫發、抑郁等情況發生,有時因爲毒副作用使治療受挫。拉米夫定有時可引起胃腸道反應。 乙肝病毒變異 慢性乙肝是個複雜多變的疾病,在抗病毒藥物作用下和人體免疫壓力下,病毒常常發生變異,這可導致治療失敗。治療過程中、患者病情也經常波動,出現反複,這不一定歸咎于抗病毒藥物的應用。另外,慢性乙肝病人的免疫功能失調,在治療中可發生“混合感染”,如乙肝+丙肝,乙肝+丁肝,乙肝+甲肝等,或乙肝合並脂肪肝,有時又因濫用藥、飲酒等,使病情複雜,治療更困難,這都不是抗病毒藥的過錯。分析和找到失敗原因再采取措施,仍然會取得療效。 在應用抗乙肝病毒藥過程中,要細致觀察,多方分析,抗乙肝病毒藥不是“萬能靈藥”,其他藥物如抗肝纖維化、調節免疫功能方面的輔助用藥也是非常必要的。治療乙肝失敗,不能否定抗病毒藥物,大家也不可苛求抗病毒藥。乙肝治療學發展至今,最大的進步是確立了抗病毒爲主的綜合治療戰略,如果不去抗病毒,就要走回頭路,千百萬乙肝病人將無所適從。當然,對抗病毒藥的不足,科學家早已察覺,現在正深入研究和開發更有效的抗病毒藥,應當說前景是樂觀的。
10.家中有乙肝攜帶者應注意什麽

  乙肝病毒感染在社會上有家族聚集的傾向,家庭內的傳播危險性與接觸時間、密切程度、社會風俗、生活習慣甚至文化教養程度有關。
  由于乙肝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精液和乳汁等污染周圍環境,傳染健康人,因此在家庭中應盡量避免並阻斷上述傳播途徑,注意對上述分泌物進行適當消毒和隔離。其實最積極主動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預防辦法是給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家庭成員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其産生對乙肝的抵抗力,這時即便接觸到乙肝病毒也不會被傳染了。
  肝炎的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型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通過腸道傳染,這個才是可以通過唾液、食物、水源等傳播的,容易引起流行病,如1988年的上海甲肝大流行
  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通過體液交換傳播,主要是母嬰、血液、性傳播,新生兒因爲抵抗力弱也可以通過乳汁感染
  不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所以日常接觸如握手、擁抱、一起工作、吃飯等一般不會傳播乙肝。家中只要注意如剃須刀,梳子之類可使皮膚不損的物品就好。
11.一般接觸不會感染乙肝

  乙肝是一種傳染病,但它到底如何傳染,怎樣預防,許多人並不十分清楚。人們懼怕乙肝,甚至不敢接觸乙肝感染者繪出的圖紙、用過的工具。其實,這種恐懼都是不必要的。
  在我國,乙肝主要是通過母嬰(或父嬰)垂直傳播,以及經血(共用注射器、輸血、補牙、拔牙等)傳播。我國是乙肝的高發地區,12億人口中,有1億多人是慢性乙肝感染者。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是乙肝感染者。在公共汽車上,在遊泳池中,在飯店裏,尤其是在醫院,我們每天都不可避免地在接觸著他們。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公共場所,許多東西都不是專人使用的,不可能避免被乙肝感染者接觸,尤其是錢幣,誰也不會因爲怕傳染疾病而把它丟棄,但並沒有人因爲這種接觸而感染乙肝。這說明,一般接觸是不會被乙肝病毒傳染的。最好的例子就是醫學工作者對乙肝感染者配偶所作的調查。夫妻間的接觸算是最密切的吧!但經調查,夫妻都患乙肝者不到10%,絕大多數乙肝感染者的配偶不但沒有患乙肝,還産生了對乙肝病毒的抗體。這足以證明,只要人體的免疫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是不會通過一般接觸進入人體的。
  肝炎患者應多吃五種食物
  疼痛,膚色,性功能發生變化都有可能是肝病早期症狀,大家在生活中須特別注意。醫生提醒說,人體皮膚顔色的一些微妙變化也是肝病的早期信號,尤其需要注意。皮膚和眼睛泛黃,是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表現;面色晦暗是肝炎信號之一,與太陽曬黑的皮膚不同,肝病病人會面部暗淡而無光澤度;嚴重的黑眼圈也是慢性肝髒疾病的早期症狀,其中大多數爲慢性乙肝;肝病病人與常人的手掌顔色也大不相同,普通人的手掌顔色紅潤,而患有肝病的病人手掌心泛白無血色,大小魚際卻泛紅;軀幹皮膚上出現蜘蛛痣(中間有一紅點,周圍有血絲狀)也是信號之一。 
  肝炎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如果不幸患上了肝炎,我們應該積極治療、適當休息和補充營養,這樣也有可能在較短時間內恢複健康。那麽,肝炎患者應該吃什麽食物,才能很好地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呢?以下是專家提倡患者應該多吃的五種食物,這些食物對他們的健康都十分有益:
  ★牛奶:含優質蛋白質、人體易吸收的乳糖與乳脂、多種維生素、豐富的鈣與磷及多種微量元素,是肝炎患者理想的天然美食。
  ★魚類:其蛋白質與人體的蛋白質結構相似,易于消化和吸收。
  ★蜂蜜和蜂乳: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還含有多種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率高。
  ★雞蛋: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卵磷脂和膽固醇。肝炎患者可以合理地攝食蛋類,以每天不超過2個爲宜。
  ★蘑菇: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還具有抗菌、抗癌的作用和健脾開胃的功能。
12.膽紅素化驗結果的意義

  一般血清膽紅素參考值1.71-17.10單位爲微摩爾/升、增高見于各種黃疸、減低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因癌或腎炎所致的貧血。血清直接膽紅素測定標本爲靜脈血的血清、參考值爲0.51-3.42微摩爾/升、增高可見于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血清間接膽紅素測定化驗標本爲靜脈血的血清、參考值爲1.71-13.68微摩爾/升、增高可見于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間接膽紅素升高應在肝髒之前尋找原因,一般多見于各種溶血性疾病,如有必要可以去血液科就診。患者轉氨酶無異常。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約20億人曾感染過乙肝,其中3.5億人爲慢性乙肝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在治療乙肝的過程中,就需要了解在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檢查裏面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乙肝核心抗體IgM等各項檢查的指標,認識到乙肝小三陽、乙肝大三陽等不同乙肝稱謂的意義。結合乙肝肝功能檢查、乙肝病毒(HBV DNA)檢查、乙肝肝穿活檢、乙肝症狀等情況,詳細了解乙肝治療常識、乙肝預防、乙肝飲食、乙肝婚育、乙肝護理、最新的乙肝治療發展方向以及乙肝抗病毒藥物類的研究發展情況基礎上,選擇好乙肝抗病毒治療或是乙肝免疫調控以及中藥治療乙肝的具體方案。
  12.乙肝患者恢複後,有少數人可向慢性肝炎發展.如果發展後爲肝炎後肝硬化,壞死後肝硬化,可謂肝炎後遺症.
  大三陽、小三陽是哪些體檢項目,有無傳染性?
  大三陽是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表示病毒在人體內不斷複制,有較強的傳染性,如果伴有肝功能異常,應積極到專科醫院抗病毒治療。
  小三陽是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表示病毒複制活動及傳染性較弱。但少數病毒變異病人雖爲“小三陽”,病毒仍進行複制,所以應進一步檢查乙肝病毒、DNA多聚酶定性或定量檢查,才能決定是否有傳染性和如何治療
13.我國丙型肝炎感染現狀

  我們大部分人多聽說過乙肝,可是知道“丙肝”的少之又少,甚至還有人僅僅聽發音以爲是美味的“餅幹”。常規的體檢也不包括丙肝這一項,疫苗也只有乙肝疫苗目前還沒有研制出丙肝疫苗。其實尤其對于92年以前有過輸血史或者有母親或者配偶是丙肝患者的人而言患病的概率是很高的,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縱覽世界和中國丙型肝炎感染現狀、我國丙型肝炎公衆認知調查結果和中國醫務人員丙肝認知調查報告結果,用8個字總結丙肝病毒感染的現狀,那就是——兵臨城下, 任重道遠。我用兩組數字進行說明:一組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和丙型肝炎抗體流行率的比較,另一組是丙肝病毒感染後的自然演變過程。
  1992年至1995年全國第二次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的HBsAg流行率爲9.75%,而丙型肝炎抗體的流行率是3.2%(丙型肝炎抗體陽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丙肝病毒感染情況)。這些年來,我國大力推廣乙肝疫苗接種,因此HBsAg的流行率不斷下降。但是,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尚需較長時間的努力。
  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主要負責的我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演變過程的研究表明,感染 10年、20年時的肝硬化發生率分別爲9.23%和17.81%,高于國外的相關數據。感染時年齡爲<21歲、21~30歲、31~40歲和>40歲的患者,肝硬化的發生率分別爲2.63%、8.6%、13.7%和19.64%。
14.乙肝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1、肝原性糖尿病
  臨床表現與Ⅱ型糖尿病相似,不同點爲肝原性糖尿病空腹時胰島素明顯增高而C肽正常。服糖後胰島素明顯升高而C太峰值仍較正常稍低。是因爲肝髒對胰島素滅活能力減低,促使胰島素升高;另外胰高糖素在肝髒滅活減少,加以肝細胞上胰島素受體減少,對胰島素産生抗力,因而雖胰島素升高而血糖仍高;同時C肽受肝髒影響少,故C肽不高,提示β細胞的分泌功能無明顯異常。爲與Ⅱ型糖尿病鑒別,可用胰島素釋放試驗和C肽釋放試驗。
  2、脂肪肝
  機制尚不清,特點爲一般情況良好,單項ALT輕、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型超聲檢查可見脂肪肝波形,確診根據肝活檢病理檢查。
  3、肝硬化
  慢性肝炎發展爲肝硬化,是肝纖維化的結果。發生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尚見于亞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隱匿起病的無症狀HBsAg攜帶者。
  4、肝癌
  HBV、HCV感染與之發病關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發生肝癌者多見。也可見于慢性HBV感染未經肝硬化階段發展爲肝癌。其發生機制目前認爲與HBV-DNA整合有關,尤其是X基因整合。HBxAg反式激活原癌基因起著重要作用。此外黃曲黴素等致癌物質有一定協同作用。

  甲肝病毒的定義:

  甲肝病毒是一種微小的核糖核酸病毒,爲腸道病毒72型,呈球形,病毒顆粒無囊膜,系對稱的20面體,直徑約27-32納米,含單股正鏈核糖核酸基因組,長度爲9487個核苷酸,僅有1個血清型。甲肝病毒含有3個主要的結構性多肽,分子量從32736-21824原子質量單位,後來證實尚有第四個多肽,約24800原子質量單位。這些多肽形成緊密的蛋白質衣殼,並含有甲肝病毒的核糖核酸,此核糖核酸具有傳染性。甲肝病毒在電鏡下可見空心和實必兩種顆粒,在免疫學上二者無區別。氯化銫中主峰密度1.33克/毫升,沈降系數爲156-160S。
  由于甲肝病毒的體外培養不産生細胞病變而且人體感染甲肝病毒,肝細胞的病理損害與病毒抗體幾乎同時出現,並伴有排毒量減少,因此認爲肝髒損害主要由于免疫病理作用,而不是甲肝病毒直接的細胞病理作用。
  甲肝病毒可感染狨猴和猩猩,恒河猴和紅面猴也可受染。福爾馬林、氯、紫外線及加熱煮沸,均可使其滅活。

  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處理

  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處理對控制乙型肝炎的傳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世紀90年代末研究發現,乙型肝炎病毒對多種常用的消毒方法均很敏感,如熱力消毒98°C2分鍾即可使乙型肝炎病毒滅活而失去感染性;常用的含氯制劑如0.5%的次氯酸鈉,1分鍾即使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聚合酶滅活;而過氧乙酸、環氯乙烷、碘制劑及戊二醛等,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滅活作用既肯定又確切,都極大地充實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方法。
  高壓蒸汽可以說是殺滅乙型肝炎病毒的既簡便易行又完全徹底的方法。但因許多物品、器材經不起高壓蒸汽消毒,故又推薦采用對金屬無腐蝕作用的戊二醛消毒被污染的器械(如電鏡、內鏡等),效果相當滿意,但價格昂貴。對不耐高溫的物品的消毒,像疫苗與抗生素等,目前則采用r射線、X線和電子輻射消毒。這些射線能穿透塑料制品的包裝,可達到完全殺滅病毒的止的,但常使人造纖維失去張力,使一些藥品色澤改變,故也難在國內推廣。
  目前對紡織品、皮毛、塑料制品、文物、小型精密儀器、內鏡、監護裝置、人工眼球器材等都采用環氧乙烷蒸氣消毒。而其他常用市售化學消毒劑則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常用于殺滅乙型肝炎病毒的化學消毒劑有以下幾種:
  (1)氯制劑:如3%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50*106的二氯異氰尿酸鈉及氯化磷酸三鈉等,室溫下15分鍾,用于清洗器皿和餐具,消毒效果滿意。
  (2)氧化劑:0.2%-0.5%過氧乙酸及15%過氧化氫,在室溫下作用10-30分鍾,可作外科移植物的消毒劑。用于患者餐具的浸泡,可殺滅乙型肝炎病毒。
  (3)烷化劑:2%戊二醛,用于手術器械、電鏡的擦拭消毒,10%甲醛可用于血液制品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
  (4)碘化劑:1%碘酊25°C作用15分鍾以上可用于消毒體溫計、各種醫用導管及牙科器械等。但應注意密閉,以免碘升華。消毒後應消除表面沾有的碘液。有條件時可選用碘伏(含有效碘200*10-6)則效果更好。而與肝炎患者更密切接觸者,如家屬及醫護人員,則主張選用肥皂和流水沖洗至少2遍以上,以盡量減少手上皮膚沾染的乙型肝炎病毒,然後再用0.1%-0.5%過氧乙酸或含200*10-6有效碘的碘伏浸泡雙手1-2分鍾。
http://baike.baidu.com/view/19020.html?tp=0_11
 
 
 
 

上一篇:《台灣論》

下一篇:《醫學遇見民俗》

阿楨 2021-01-07 08:51:08

南部「肝癌」發生率全國居冠  2021/01/05

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造成臺灣人肝癌盛行的原因,九成與B型肝炎、C型肝炎都有相關,其它像是包括肥胖、喝酒、或者是代謝症候群等民眾,也都是高危險族群,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健署統計發現,臺灣癌症肝及肝內膽管男、女性申報人數按地區,每10萬人口年齡標準化發生率,南部地區高於北部和中部。
肝癌在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的排名是在第4到第5名,但是死亡率卻是在第2名,這是因為肝癌在發生初期,其實是沒有症狀的。肝是沉默的器官,往往在初期的時候,是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而且也不容易被發現,當你出現疲倦食慾不振,發燒以及腹部腫脹的時候,還有一個就是出現黃疸,往往在這個時間點 已經是晚期的肝癌。
行政院中央癌症防治會報委員/公衛教授廖勇柏:誘發肝癌的因子很多,包括花生中的黃麴毒素,空氣或食物中的一級致癌物、B肝、C肝病毒感染,以及抽煙、酗酒、嚼檳榔藥物濫用等,但中南部地區的肝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會特別高,恐怕還跟此區域,持續存在的共同污染物質有關。

PTT八卦政治: 南部「肝癌」發生率全國居冠
回應
六都平均壽命高雄墊底
台灣大腸癌地圖 雲嘉南地區盛行率最高!
北部的便當店家漲價,還會跟你說因為改用台灣豬。南部的肉圓店漲價,直接跟你說太久沒漲,所以要漲。台北市議會反萊豬被中央打槍還知道要上訴釋憲。反觀餿水油屏東老農、爐渣米。台南、高雄、屏東有何作為?
南巴子真的是可憐 南部暖男很多 南部一堆賣藥的電台
你他媽全台最好都別來南部縣市玩
難怪暖男可以當市長 智障817才在喊什麼光復高雄

阿楨 2019-07-13 08:43:56

《大西洋月刊》:一人兩顆小藥丸,中國準備把非洲的瘧疾給滅了 2019-07-12 觀察者網

2007年,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宣佈它將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消滅瘧疾。不過,當它邁出這一步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正是在那一年,中國科學家們與慈善家朱拉伊的新南方集團合作,已經開始在非洲小國科摩羅消滅當地的瘧疾。現在他們滿懷壯志地把目光投向一個更大的區域:肯雅,一個人口將近5000萬的東非國家。
如成功,它將大大減輕瘧疾給肯雅衛生系統和經濟造成的負擔,同時也將向世界展示中國在非洲的善行,甚至可能有助於改變當地人認為中國製造的商品藥品品質低劣的觀念。不久前,中國超過了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交易夥伴,其在非洲的年投資總額也在過去15年裡從5億美元翻了60倍達到了320億,中國與非洲的科學和公共衛生部門的合作將向世界表明,中國向非洲提供的遠不止于道路、火車和貨物。
中國國內至少從1981年就開始就採用群體藥物干預與其它辦法相結合的方式對抗瘧疾;去年,中國本土沒有發現新增瘧疾病例,這可能數千年來的第一次。但是群體藥物干預在科學和倫理方面不乏爭議。有人擔心它將導致抗藥性不斷提高,使瘧疾病發率陡增到幾十年來未見的水準。還有人認為把抗瘧藥物給沒有感染的人或者不希望服藥的人是有悖倫理的,儘管肯雅等國的當地人並不理會這種顧慮。如果非洲可以全面推行群體藥物干預,10年內瘧疾將不復存在。
世衛稱,全球幾乎一半人口有得瘧疾的風險。每年有2.12億人受到瘧疾折磨,其中有43萬人病故。非洲的瘧疾病例占全世界的90%,死亡人數占全球的92%。
徹底根除疾病不是件容易的事:迄今為止人類只成功從地球上消滅了兩種疾病,天花和牛瘟。
1972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發現了抗瘧疾化合物青蒿素,最終於2015年獲得了諾貝爾獎。在過去至少2000年裡,蒿都被用來治療發熱和其它與瘧疾相符的症狀。如今,青蒿素是世界上療效最好、應用最廣的抗瘧化合物,每年有數百萬劑青蒿素複方藥物(ACT)問世。新南方已在非洲的群體藥物干預研究和實驗上投入了3億美元,並且公司正在和肯雅衛生部門協商,在該國港口城市蒙巴薩附近長期受瘧疾困擾的沿海地區對10000人試行群體藥物干預。
  回應
許多西方人和非洲人對中醫藥的熱情並不高。在中國參與非洲事務這件事上,有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中國製造是有缺陷的、便宜的、劣質假冒的。新南方集團的抗瘧行動也遭到了類似的指責。——放下偏見,保命要緊

阿楨 2019-07-13 08:42:24

這項所謂“中草藥傷肝”的研究體現了中國醫學優勢 2019-07-11 留澳科普作者岑少宇

最近,自媒體報導了一篇中國學者在世界胃腸病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Gastroenterology》發表的文章《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及病因學》。
這篇文章其實早在2019年年初,就已經線上發表了,只不過是6月正式刊登在雜誌上。2月22日,《科技日報》等主流媒體就已經報導此事,用的標題是《我國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高於歐美》。但到了自媒體這裡,畫風就不對了,就會用類似“證實了:中草藥和保健品是導致中國人肝損傷高於歐美的主要原因”這樣的標題。一批讀者還紛紛點贊,而闢謠的讀者卻只有寥寥幾贊而已。
  那麼這項研究到底做了什麼呢?
研究人員在2012至2014年間,在中國大陸的308家醫療機構,收集了總共29478位藥物性肝損傷(DILI)患者的數據。在“結果”的第二部分是“臨床表現”,提了中草藥,但也只是在後半部分插了兩段話“中國民眾並非普遍認識到,一些天然藥物,如何首烏、雷公藤,以及複方藥物如小柴胡湯與藥物性肝損傷有關……相信迫切必要分析傳統藥物,確定裡面是否有這些或其他有毒成分。”
  分析傳統藥物,確認副作用並改良藥物,本來就是傳統醫學現代化要走的道路,這和“中醫黑”什麼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作者提醒不要“誤解這些藥物只有很小的,或沒有副作用”,也完全是善意的。而且, TCM和HDS導致的肝損傷達到26.81%,那麼剩下的、占壓倒性比例的,當然基本都是現代藥物了。
  這項研究其實恰恰體現了中國在醫學研究上的優勢——規模。作者在文中,為了比較臨床情況,列了之前其他7個國家的研究,也可以看出端倪,這些研究的病例數如下:冰島96、法國34、美國899、西班牙461、瑞典784、印度313、日本1676,和中國的25927相比,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中國人口規模龐大,被一些人說成紅利,被一些人說成負擔。也許為這麼多人建設醫保體系確實很難,但至少在醫療研究領域,是可以作為紅利好好挖掘的。
 相關新聞
證實了:中草藥和保健品是導致中國人肝損傷高於歐美的主要原因
  回應
也不責怪中醫什麼了,關鍵是現在市面上的中藥,副作用一個沒寫啊。
最怕的就是你這樣的人,凡事想當然。中成藥說明書,注意事項裡什麼症狀不適宜吃都寫得明明白白,你自己不看怨誰啊。
傳統中醫說是藥三分毒,沒有說中藥沒副作用啊!
西藥吃死你,科學事故,中藥吃死你,草菅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