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3 07:04:39阿楨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實在搞不懂?一個「人口問題」有必要搞的像民初「啟蒙與救亡」般的大論戰嗎?你瞧程超澤在《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時報,1995)的<獻詞>說啥:

「這是一本告民以實情,曉眾以大義,由此喚起民眾生存危機感,民族憂患感和歷史責任感的書。」

程是大陸學者,1983-1986年任教於上海財經大學,1987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地理學碩士,1992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人口學博士,雖曾回財大當所長,但依其<鳴謝>所言:

「應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坤耀的盛情邀請,我作為該中心的正式研究員,才得以能對中國大陸人口問題進行深層的研究。」

為何?<前言>:「對於這樣一個重大的學術研究課題,至今還沒有學者作過全面研討。在大陸,大量過於敏感的、危及人口政策實施的人口問題,至今還是研究的禁區,從而對人口危機論的分析成了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這是中共常見的矯往必過「症」,為了對付人口爆增而下的一胎化猛藥又造成了:「四(老人)二(夫妻)一(獨生子)綜合症」,和性別比扭曲產生的「婚姻市場擠壓」。(p.11)

怎沒提「墮胎殺嬰」?另外,「一胎化」只是作者四大人口危機之末,前三是:

「人口量高質低,人口年齡、地區和城鄉結構的失衡,沈重的就業負担,農業勞動力過剩、無序流動、帶來奇特的『城市病』和『鄉村病』。

人均自然和經濟資源稀少,糧食不足。

生態日趨惡化,環境污染迅速。」(p.11)

旣然如此,「一胎化」是不得不下的猛藥了?
未必!作者認為:「未來發展戰略必須從GNP增長為中心的傳統型戰略,轉向以保証生存與持續發展。」(p.368)

「在一胎率已很普遍的城市,對第二次人口高峰出生的、已歷過第一次生育的育齡夫婦,可有計劃地考慮在九十年代中、後期放寬第二胎生育。在下一世紀人口第二次出生高峰已完全過去時,在全大陸範圍內普遍提倡一對夫婦生兩個孩子,但仍要千方百計杜絕第三胎生育。對現行一對失婦只生一個孩子的各項優惠政策不應予以改變。」(p.370)

以上可能只是書生之見,讀起來都不易懂了、更何況實際執行?

很奇怪!為何要突破中共人口控制的學者,研究結論還是要用政治性人口計劃來解決呢?

全是迷思!現實的中國大陸,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人民逐漸會有自己的主張,比如城市中上層男女可能連一胎都不想生了。

阿楨 2024-04-21 01:52:29

與陸男友生活費差10倍 台妹曝「兩岸父母」差異:超羨慕 2024/04/19

兩岸大不同!一名台灣女網友分享,她到法國實習薪水超低,爸媽只願每個月贊助300歐元(約台幣1萬0347元)的生活費,而大陸男友是留學生,完全沒工作,父母每個月都給3000歐元,10倍差距讓她驚訝又羨慕,也認為大陸父母似乎比較願意為孩子奉獻,而台灣家長則不太願意為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引起兩岸網友討論。
台灣一名女網友在小紅書上分享,兩岸的爸媽養育孩子的心態似乎很不一樣,她的爸媽都是公務員,在台北有房子,經濟還算不錯,大學期間她到法國實習,因為這份工作的薪水很低,爸媽每個月給她300歐元(約台幣1萬0347元)的生活費補貼,但因法國物價高昂,所以錢總不夠,但不管她怎麼撒嬌,爸媽都不願意多給。
女網友表示,她在法國交了一個大陸男友直接大開眼界,男友是留學生,完全沒工作,男友父母每個月都給他3000歐元(約台幣10萬3470元)的生活費,足足是她的10倍,而她問過許多大陸留學生,很多人都是如此,似乎很多大陸的父母都寧願苦自己,也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
女網友指出,台灣的家長似乎比較不會為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認為幫孩子出學費到大學畢業就算仁至義盡,如果孩子想買東西或約會,就要自己出去打工賺錢;反觀大陸的家長似乎比較願意為孩子奉獻;當然她相信她的爸媽還是很愛她,且爸媽也不要求她以後要扶養他們。
貼文引起兩岸網友討論,不少台灣網友表示,最有感的是「買房」,聽身邊很多大陸朋友說,結婚買房的時候,爸媽都會贊助頭期款,但在台灣要有爸媽幫出頭期款的,可能屬於天選之人,真的超少見。
另有大陸網友則說,大陸有些家長的觀念較傳統,認為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下一代,不過通常也會期待老了以後,孩子會扶養他,但這樣的觀念現在也逐漸改變,只能說有好有壞;而且現在很多年輕的大陸家長的心態已經變成「寧可苦了孩子,也不能苦到自己!」

阿楨 2024-04-06 04:09:57

拿著鐵飯碗卻愁嫁,為什麼縣城裡最容易“剩下”的是女老師 2024-04-03

一直以來被認為最“好嫁”的女教師和體制內職工,近日在媒體的報導中,卻成了小鎮女性中未婚比例最高的群體。比如,在《南方週末》今年2月的報導中,南京農業大學的講師尹秋玲在中部地區某縣城調研發現,全縣超過30歲後未婚的女老師有400-500人。
近幾年全國的平均初婚年齡在不斷延後,25-29歲城市女性的未婚比例有四成,鎮上也還有接近三成。到了30-34歲的年齡段,在全國的城市裡,還沒結婚的女性占比超過12%。而鎮和鄉村未婚的女性都不到7%。
反觀男性,由於男女人口比例的緣故,不論是城市還是鎮、鄉村,各個年齡段的男性的未婚率普遍要高於女性。
歐陽靜研究,主要都集中在體制內。2008年到2019年,某縣城體制內單位新招聘的總人數有2993人,其中30歲以上未婚的女性有248人。在這些30歲以上未婚女性中間,七成的職業都是教師,其次則是機關事業單位,排在第三位元的是衛生系統。女教師中,更是14.5%都在30歲之後仍然未婚。
小鎮體制內女性的新“門當戶對”:工作和學歷都要匹配。自己是公務員,如果找非公務員或是體制外的,感覺就是“下嫁”。這和傳統的“男高女低”的擇偶觀有關,縣城的教師八成都是女性。
根據2021年《探探社交報告:當代小鎮青年社交圖鑒》,有多達四成的小鎮年輕女性能接受一輩子單身,男性有兩成比例接受。小鎮女性要面臨身邊的催婚壓力。
  回應
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梗的具體表現吧。看看這些年影視劇都在吹捧些啥吧,這種後遺症才剛剛開始,所謂正能量應該更多宣傳普通人的努力,勞模總是有環衛工人不是傳統解放後才有。
答:原因就一個,縣城裡條件好的男人看不上你,縣城裡條件一般或者差點事兒的,你又看不上人家。不光是縣城的女教師,其實放眼整個中國,都存在這種情況:高不成低不就的藉口而已。

阿楨 2023-03-09 11:00:09

70後母親的對話: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社科院美國所魏南枝
  回應
中國已經工業化了,正在步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城市裡的人們就變成了宅男宅女,這必然導致婚戀的成本與難度都陡然上升,最後就是傳統婚姻生子的生活模式快速的瓦解和崩潰。發達國家已經在前面做出了種種示範,中國也不會例外
人類為什麼生孩子,1是有利可圖,2是生活樂趣,3是繁衍本能。當養育負擔極大,前途茫茫,無生活樂趣時,1,2兩大因素就消失了。最後一個繁衍本能被手機網路遊戲等也消解掉了。

《2023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49.3%的女性認為配偶基本沒有承擔家務、照顧小孩的責任,你認可這個資料嗎?
  回應
 不知道這個資料怎麼來的,是客觀評判的,還是主觀情緒。就我周邊的,基本都是男的做家務,尤其是做飯,基本都是男的在做。無論女人的衣櫃多滿,總是缺衣服穿!
 那男人呢?男人活該受氣處處遷就女性?
 不結婚不談戀愛,就不需要遷就女性了。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設女性專用泳道:徵求建議獲超80%支持
  回應
我是男的,我也感覺游泳時候被女性碰到非常尷尬,所以你們為什麼不給我設置一個單的的男性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