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這是一本告民以實情,曉眾以大義,由此喚起民眾生存危機感,民族憂患感和歷史責任感的書。」
程是大陸學者,1983-1986年任教於上海財經大學,1987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地理學碩士,1992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人口學博士,雖曾回財大當所長,但依其<鳴謝>所言:
「應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坤耀的盛情邀請,我作為該中心的正式研究員,才得以能對中國大陸人口問題進行深層的研究。」
為何?<前言>:「對於這樣一個重大的學術研究課題,至今還沒有學者作過全面研討。在大陸,大量過於敏感的、危及人口政策實施的人口問題,至今還是研究的禁區,從而對人口危機論的分析成了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這是中共常見的矯往必過「症」,為了對付人口爆增而下的一胎化猛藥又造成了:「四(老人)二(夫妻)一(獨生子)綜合症」,和性別比扭曲產生的「婚姻市場擠壓」。(p.11)
怎沒提「墮胎殺嬰」?另外,「一胎化」只是作者四大人口危機之末,前三是:
「人口量高質低,人口年齡、地區和城鄉結構的失衡,沈重的就業負担,農業勞動力過剩、無序流動、帶來奇特的『城市病』和『鄉村病』。
人均自然和經濟資源稀少,糧食不足。
生態日趨惡化,環境污染迅速。」(p.11)
旣然如此,「一胎化」是不得不下的猛藥了?
未必!作者認為:「未來發展戰略必須從GNP增長為中心的傳統型戰略,轉向以保証生存與持續發展。」(p.368)
「在一胎率已很普遍的城市,對第二次人口高峰出生的、已歷過第一次生育的育齡夫婦,可有計劃地考慮在九十年代中、後期放寬第二胎生育。在下一世紀人口第二次出生高峰已完全過去時,在全大陸範圍內普遍提倡一對夫婦生兩個孩子,但仍要千方百計杜絕第三胎生育。對現行一對失婦只生一個孩子的各項優惠政策不應予以改變。」(p.370)
以上可能只是書生之見,讀起來都不易懂了、更何況實際執行?
很奇怪!為何要突破中共人口控制的學者,研究結論還是要用政治性人口計劃來解決呢?
全是迷思!現實的中國大陸,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人民逐漸會有自己的主張,比如城市中上層男女可能連一胎都不想生了。
上一篇:《破碎的大地》
下一篇:《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陸媒:送檢印度新冠仿製藥 9成是假 2023/1/16
中國上月疫情急升以來,治療COVID-19藥物倍拉維(Paxlovid)一藥難求,許多人轉而購買來自印度的數款廉價仿製藥,但陸媒引述檢測機構表示,送檢的仿製藥9成檢測不出有效成分,也就是假藥。
數據造假、管理粗放… 印度藥業産品質量問題堪憂
《印度商業在線》2024-03-27,2023年第一季印度對美國的藥品出口量同比大幅上升,但頻頻發生的品質安全事故,給印度藥業帶來嚴重衝擊。
據印度醫藥聯盟(IPA)顯示,印度約有3000家本土藥廠以及約10500家藥廠,能夠生產幾百種原料藥和60,000多種製劑。印度製藥産業總産值約為420億美元,計劃2024年將到650億美元,2030 1200億至1300億美元,2047年達到4500億美元。
印度醫藥協會(PCI)數據,印度仿製藥已超100億美元,全世界25%的仿製藥以及全美40%的仿製藥均來源於印度。2023年全球仿製藥前十名企業中,印度藥企佔四席。
2022年1月,世衛組織全球警告,不要服用兩種印度産止咳糖漿,在烏茲別克斯坦導致至少20名兒童死亡。
2022年10月,世衛稱,由印度梅登製劑公司生産的4種止咳糖漿與66名岡比亞兒童的死亡有關。
2023年8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向印度「半人馬藥廠」警告,14年間都未曾進行清潔,要求召回特定批次的阿普唑侖片劑和氯巴札姆錠劑。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2023年2月,美國將一家印度藥廠生産的兩款眼藥水下架,稱其與發生在美國12個州的55起細菌感染病例有關聯。印度製劑的聲譽受到極大影響。
結構性問題難解
數據造假、管理粗放、成本壓縮、企業文化稱為當前印度藥業的四大自身「頑疾」。
政府監管不透明
35家藥企共向參選政黨捐款100億盧比,約合1.2億美元。
「我們經常看到州和中央層面的藥品監管機構採取適當寬鬆的做法。」
中時社論》博愛座讓座 修復人心的良善 2024/06/29
近日,包括捷運在內的各種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連續爆發「博愛座」讓座衝突,甚至還釀成流血事件,引發各界高度關切,於是有知名作家發起「占領博愛座運動」,高喊:「即刻取消博愛座」。但台北捷運公司說,因法令規定無法取消;衛福部表示,將修改《身心障礙權益保護法》,把「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近期送立法院排審。但是更名能解決博愛座引發的人情澆薄和世代衝突問題嗎?
博愛座始於1980年代的台北公車,而後逐漸擴散適用於各縣市公車及捷運等公共運輸系統。目前法源依據是《身心障礙權益保護法》第53條規定,沒有提供對號座的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的博愛座,其比例不低於總座位數15%。
設立博愛座時,台灣高齡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左右;而在博愛座入法的2013年,高齡人口占全國人口11.5%。然而,這些年來,高齡人口占比急速增加,預估明(2025)年,高齡者就占了20%以上,更別說還有其他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弱、婦、孺。
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人心的疏離。簡單講,受到政治與科技的影響,世代之間的鴻溝愈來愈深、人與人的距離愈來愈遠,很多人在車上往往是戴著耳機或看手機,坐在位子上的人不會關心旁邊是不是有需要座位的人。再者,有一派人士的觀點認為,大家都是花錢買票上車,憑什麼要讓座給別人?老人的票價還有優待呢!尤其近年來因政治渲染,掀起年金、房價等問題,讓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加深,世代衝突的現象隨時引爆。
博愛座讓不讓座,絕不只是單純的座位問題,也不是誰比較辛苦、誰比較累,其核心問題是台灣社會總是時刻處於一種集體的暴戾氛圍中,博愛座讓不讓就成了台灣社會世代衝突的一個縮影。
與陸男友生活費差10倍 台妹曝「兩岸父母」差異:超羨慕 2024/04/19
兩岸大不同!一名台灣女網友分享,她到法國實習薪水超低,爸媽只願每個月贊助300歐元(約台幣1萬0347元)的生活費,而大陸男友是留學生,完全沒工作,父母每個月都給3000歐元,10倍差距讓她驚訝又羨慕,也認為大陸父母似乎比較願意為孩子奉獻,而台灣家長則不太願意為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引起兩岸網友討論。
台灣一名女網友在小紅書上分享,兩岸的爸媽養育孩子的心態似乎很不一樣,她的爸媽都是公務員,在台北有房子,經濟還算不錯,大學期間她到法國實習,因為這份工作的薪水很低,爸媽每個月給她300歐元(約台幣1萬0347元)的生活費補貼,但因法國物價高昂,所以錢總不夠,但不管她怎麼撒嬌,爸媽都不願意多給。
女網友表示,她在法國交了一個大陸男友直接大開眼界,男友是留學生,完全沒工作,男友父母每個月都給他3000歐元(約台幣10萬3470元)的生活費,足足是她的10倍,而她問過許多大陸留學生,很多人都是如此,似乎很多大陸的父母都寧願苦自己,也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
女網友指出,台灣的家長似乎比較不會為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認為幫孩子出學費到大學畢業就算仁至義盡,如果孩子想買東西或約會,就要自己出去打工賺錢;反觀大陸的家長似乎比較願意為孩子奉獻;當然她相信她的爸媽還是很愛她,且爸媽也不要求她以後要扶養他們。
貼文引起兩岸網友討論,不少台灣網友表示,最有感的是「買房」,聽身邊很多大陸朋友說,結婚買房的時候,爸媽都會贊助頭期款,但在台灣要有爸媽幫出頭期款的,可能屬於天選之人,真的超少見。
另有大陸網友則說,大陸有些家長的觀念較傳統,認為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下一代,不過通常也會期待老了以後,孩子會扶養他,但這樣的觀念現在也逐漸改變,只能說有好有壞;而且現在很多年輕的大陸家長的心態已經變成「寧可苦了孩子,也不能苦到自己!」
拿著鐵飯碗卻愁嫁,為什麼縣城裡最容易“剩下”的是女老師 2024-04-03
一直以來被認為最“好嫁”的女教師和體制內職工,近日在媒體的報導中,卻成了小鎮女性中未婚比例最高的群體。比如,在《南方週末》今年2月的報導中,南京農業大學的講師尹秋玲在中部地區某縣城調研發現,全縣超過30歲後未婚的女老師有400-500人。
近幾年全國的平均初婚年齡在不斷延後,25-29歲城市女性的未婚比例有四成,鎮上也還有接近三成。到了30-34歲的年齡段,在全國的城市裡,還沒結婚的女性占比超過12%。而鎮和鄉村未婚的女性都不到7%。
反觀男性,由於男女人口比例的緣故,不論是城市還是鎮、鄉村,各個年齡段的男性的未婚率普遍要高於女性。
歐陽靜研究,主要都集中在體制內。2008年到2019年,某縣城體制內單位新招聘的總人數有2993人,其中30歲以上未婚的女性有248人。在這些30歲以上未婚女性中間,七成的職業都是教師,其次則是機關事業單位,排在第三位元的是衛生系統。女教師中,更是14.5%都在30歲之後仍然未婚。
小鎮體制內女性的新“門當戶對”:工作和學歷都要匹配。自己是公務員,如果找非公務員或是體制外的,感覺就是“下嫁”。這和傳統的“男高女低”的擇偶觀有關,縣城的教師八成都是女性。
根據2021年《探探社交報告:當代小鎮青年社交圖鑒》,有多達四成的小鎮年輕女性能接受一輩子單身,男性有兩成比例接受。小鎮女性要面臨身邊的催婚壓力。
回應
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梗的具體表現吧。看看這些年影視劇都在吹捧些啥吧,這種後遺症才剛剛開始,所謂正能量應該更多宣傳普通人的努力,勞模總是有環衛工人不是傳統解放後才有。
答:原因就一個,縣城裡條件好的男人看不上你,縣城裡條件一般或者差點事兒的,你又看不上人家。不光是縣城的女教師,其實放眼整個中國,都存在這種情況:高不成低不就的藉口而已。
70後母親的對話: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社科院美國所魏南枝
回應
中國已經工業化了,正在步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城市裡的人們就變成了宅男宅女,這必然導致婚戀的成本與難度都陡然上升,最後就是傳統婚姻生子的生活模式快速的瓦解和崩潰。發達國家已經在前面做出了種種示範,中國也不會例外
人類為什麼生孩子,1是有利可圖,2是生活樂趣,3是繁衍本能。當養育負擔極大,前途茫茫,無生活樂趣時,1,2兩大因素就消失了。最後一個繁衍本能被手機網路遊戲等也消解掉了。
《2023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49.3%的女性認為配偶基本沒有承擔家務、照顧小孩的責任,你認可這個資料嗎?
回應
不知道這個資料怎麼來的,是客觀評判的,還是主觀情緒。就我周邊的,基本都是男的做家務,尤其是做飯,基本都是男的在做。無論女人的衣櫃多滿,總是缺衣服穿!
那男人呢?男人活該受氣處處遷就女性?
不結婚不談戀愛,就不需要遷就女性了。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設女性專用泳道:徵求建議獲超80%支持
回應
我是男的,我也感覺游泳時候被女性碰到非常尷尬,所以你們為什麼不給我設置一個單的的男性泳道。
單身時代來臨 2023-02-04 華視新聞雜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sSAlOOA6o
全台單人戶數已破300萬,占全台戶數34%。南韓,2016年就超500萬個1人戶,占40%。2015年也占34.6%,預估2040年單身率將達47%,成為超單身社會。單身社會帶來單身經濟和商機,讓單身的邊緣標籤漸轉成經濟獨立的象徵,不過單身社會藏哪些警訊,對又帶來什麼衝擊,台灣準備好了嗎?
超單身社會:「單身化」時代來臨! 日本.荒川和久 出版2018/07/30
內容簡介
未婚者是社會的亂源?
職業女性增加,造成社會走向不婚化?
九成的未婚者想結婚是漫天大謊?
男人失去談戀愛和做愛的能力了嗎?
女人因為金錢選擇結婚,男人因為金錢選擇不婚?
終生「無子率」比終生「未婚率」的問題更嚴重?
比起談真正的戀愛,男人寧願訂做「理想中的VR女友」?
單身經濟時代,將從「物質消費」變成「精神消費」?
單身時代逐漸來臨!從日本單身男女看出結婚的優缺點 2018-08-02
單身者眼中「結婚的優點」不外乎是可透過家人獲得精神上的避風港;反觀「單身的優點」則是生活輕鬆、經濟寬裕、有自己生活圈。結婚優點的男女差值男生是除了「社會信用」、「生活更方便」外,最重要的是「精神避風港」;而女性除了「可以回應父母和周圍人的期待」外,還認為「有經濟上的餘裕」。單身優點的女性高於男性,對女性單身的優點是「自由」,「維持和家人/朋友/社會的關係」;男性則認為是「經濟寬裕」,「不需要養家」。
單身- 維基百科
單身,是指已經到或超過國家或地區的法定結婚年齡後,未婚,或離婚、喪偶者。但更廣泛和流行的定義是未婚或未有伴侶的人,其中不論其是否已成年。有穩定戀愛關係的固定伴侶、但從未結婚的人,在法律上被認為是單身,其中主觀意願認定不想結婚的,俗稱獨身主義者或不婚族。
獨身主義- 維基百科
獨身主義(Celibacy)是自願未婚、性禁慾或兩者兼有的狀態。可能是為了追求理想,或為了保留個人自由,或因為宗教禁欲主義等等。
相關新聞
社會心理學家6項研究有力證實:結婚沒比較好,單身一點都不慘
10大獨身主義特質中: 1. 工作狂 • 2. 懶惰 • 3. 害羞、怕陌生 • 4. 喜歡自由 • 5. 眼角太高 • 6. 喜歡宅在家 • 7.自私• 8. 習慣獨處 9. 個性獨立不依賴• 10. 為情所傷。
為何三十歲以上的女生反倒是更難追呢? 2023-02-02
我今年32歲,身高173公分,二本學歷,從事程式師的工作,月收入一萬二左右,在長沙有一套150平米的房子,月供3000元左右,還有一台十萬左右的代步車。在我三十歲以前,我沒有太考慮結婚的事情,覺得男人先好好打拼事業,晚點結婚也挺好。然而,家人卻不斷催促我,親朋好友更是給了我很大的壓力,以致於我不得不加入了相親大軍。…..此後,我便反思了自己,覺得30歲以上的女生未必就好追,於是我乾脆和一位25歲的女孩相親了。沒想到這次相親卻很成功,現在我們都準備結婚了。我就有點不明白,為何三十歲以上的女生反倒是更難追呢?
回應
30歲不結婚的也就幾種情況:
1. 有過長期戀愛史,因為彩禮等現實原因分了或者男的跑了自己情傷。
2. 戀愛史不長,但是次數多,比較挑挑揀揀。
3. 真心拼事業,不找男朋友的。
4. 喜歡玩,不想安定下來。
5. 確實是不會跟人相處,不性格孤僻或者驕橫造作。
6. 自身條件差還覺得自己很不錯的,被雞湯洗腦了導致天天做白日夢的。
7.自己條件差自己也知道,這種你也不會追對吧?
雅培撤出中國內地市場,洋奶粉不香了嗎? 2022-12-23
作為美國最大嬰幼兒奶粉供應商的雅培,準備退出中國內地市場。雅培中國曾在國內外資嬰幼兒奶粉市場擁有一席之地,2019年市佔率4.9%,而2022降至3.1%。此外,雅培近年屢屢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雅培近些年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不夠。
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
“從雅培事件看,眾多外資奶粉品牌在中國未來發展還面臨品牌行銷與產品老化和競爭力下降的問題。本土奶粉品牌正處於崛起之中,尤其是在行銷創新方面更為突出,不過卻普遍面臨食品安全與品牌信任度不夠的問題。對於未來國內奶粉市場格局中高端奶粉依然會以外資為主,中低端市場國產品牌的市占率會快速擴大和提升。”
“本土奶粉品牌目前整體發展後勁十足,已經具備了競爭力和影響力,也得到了新一代85後,90後媽媽們的青睞。未來,國產奶粉,一定會像國產手機、國產汽車一樣,走出發展、壯大道路。”品牌行銷專家高承遠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嬰幼兒奶粉的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及標準也愈加嚴格。2021年3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發佈,現在距離2023年3月22日新國標正式實施只有不到三個月時間,國內領先的奶粉企業都早已為新國標的實施做足準備,根據新國標註冊嬰幼兒奶粉配方、研發推出產品。
我70後,算不上事業女性,但也是挺好的大學畢業的,生娃這事其實就是無解的
即使國家鼓勵生一個發十萬,對於事業女性,遠遠抵不上她們的損失啊。所以,這不是錢的問題。
如果有辦法,發達國家不早解決了嗎?越是愛孩子的母親,越沒辦法生第二個,你得保證給孩子足夠的照料啊,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至於什麼延長假期,什麼現金鼓勵,都是沒用的。一個打算升職的女性是絕對不會跑去一個單位連生三個孩子蹭那個假期的,反過來,願意生三個孩子的也不是窮能攔得住的。哈哈。其實如果國家真的太需要人口了,鼓勵早戀吧。十八歲以前的女孩兒,有可能是戀愛腦,一激動就給愛人生寶寶去了。成年女性,尤其是考了個好學校,有個好工作的,大半會覺得孩子有一個就行了,這世上所有人都沒工作收入可靠。
回應
說得挺實在的,這就是現代女性的現狀
現在“為什麼生孩子”成了一個問題,房價、教育、托幼難…都是藉口罷了 2022-09-04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沒人問這個問題,生孩子是跟著人的生物性和物種繁衍的本能。沒有計劃生育限制的話,生兩三個還是不需要想就“天經地義”的。
現在呢?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條件越好,生孩子越少,這是從來就有的事。
所以,不要拿什麼房價、孩子教育、托幼難什麼的作為不生育的理由,那些都是藉口。不想生孩子的時候,找個藉口不難。
回應
主要還是現在工業社會物質條件足夠豐富,不需要為了生存增加勞動力和抱團,每個人都是一個經濟獨立個體,現代消費主義、娛樂至上的需求和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在生產力和資本加持下催生了更多勝於家庭安定感滿足感的事物。
當前要提升生育率,其實不能指望提高結婚率和降低離婚率來達成,取而代之會更加鼓勵未婚生育或者先生育後結婚,當然隨著而來的問題和挑戰也是可以預見到的。但為了維持人口,有些事情和準備晚進行不如早考慮。
Z世代價值觀在帶來經營模式革命 2022/01/12 日經中文網
1997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2022年已25歲了,將成為拉動社會發展和消費增長,與上代人的價值觀相反。比如,Z世代認為,明知很快就會失去價值,卻仍然購買,這缺乏合理性。還會讓人貶值→用完就扔→增加廢棄物的循環。
日本27歲社畜日常曝光,讓中國600w網友瑟瑟發抖不敢去日本生活 2020-09-07
雖然中國996上班族每天都會喊累,但大部分人也不會因爲工作產生厭世的感覺,大不了重新換一份工作。
可是在日本的上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畜」,有些人工作做到想自殺/過勞死的地步都不敢放棄,因爲在日本找工作不容易。讓600w網友瑟瑟發抖,原來看似美好的日本生活,竟然也有這麼不堪的一面,再也不說去日本生活了。
相關新聞
新冠疫情下日本少女找不到工作改從事「爸爸活」 月收入竟高達48萬元,結果卻太好賺回不了頭
小確幸啃老──蔓延日本、大馬、台灣、中國的青年「失志」潮 2017/01/03
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的社會》,描述日本年輕世代不婚、晚婚、不買車、不買房、不敢生、社會少子化等內容,事實上,這恐怕是當今亞洲、甚至全球年輕世代共同面臨的現象: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年輕世代普遍低薪,甚至失去了「奮鬥的目標」。
若人造子宮對孩子沒啥不良影響,也不是貴得負擔不起,98%女性願意選擇? 2022-01-20
【本文來自《生育率低?人造子宮技術成熟了,國家生國家養就是了》評論區】
關於人造子宮,有人認為,女人沒有親身揣娃十個月、最後經歷痛苦的分娩把娃生下來,就沒體會過那種血肉連接,就對孩子沒有愛,只是像愛個寵物那樣愛它罷了。血肉連結、激素影響,那確實是一方面,不否認。但當爹的也沒揣過包子、生過娃吧?難道“父愛”就是假的?
還有沉沒成本。你覺得,懷孕、生產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是沉沒成本,母親變胖變醜、尿頻尿急、漲奶痛/分娩痛/側切痛/剖腹產傷口痛,付出了種種代價,因著這份辛苦不易,鐵定會更愛孩子,這還真是玄學。學過《鄭伯克段于鄢》吧?姜氏為啥討厭鄭伯、寵他弟?生他時難產啊。
回應
這話說的,沒有代價的話,98%的男性也願意選擇,大家一拍兩散不要結婚算了,成本還下去了呢。
那麼設想一下社會會如何發展,沒錢的,靠著人工子宮有了孩子,受盡剝削,連孩子不帶,從小送託管,反正孩子是給國家養的,以後有指望不上,從此家庭親情淡漠,有親情和家庭組成社會體系開始分崩。優秀的富人,選擇將自己的基因通關演算法選擇女性卵子結合,按照定制化的培養模式培養超級天才。此後社會進入父母不認識子女的社會,完全進入獨自走完人生的一生社會模式。
我個人非常贊同人造子宮技術的發展的,人口下降指望90後,00後生根本不現實,未來個人覺得有前途的解決方式就是人家子宮+人口數量調節+社會化撫養+11年義務教育,可以更專注於事業和自己生活,對大家都好。
女性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位的整體提升必然伴隨著生育率下降,這是全人類共有問,女人可以靠其他途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必承受痛苦與風險進行生育,這是根本因素。
跨國婚姻如何幸福久久? 移民署:男女雙方請牢記「二要三多」 2021/10/13 中時
「仲介跨國婚姻搞直播,台男恐被騙媒合費」,移民署日前獲報有民眾透過臉書社團搜尋越南新娘,發現有人以婚媒名義在網路用直播方式提供「線上選妃」,並涉嫌從中騙取媒合費。對此,移民署表示,違法在臉書社團或網路等平台刊登招攬跨國(境)婚姻媒合廣告者,每案可處新台幣10到50萬元不等罰鍰,移民署提醒,跨國婚姻要幸福,也要合法,務請牢記「二要三多」口訣。
移民署提醒民眾,網路世界資訊多元,民眾日常社交利用網站、臉書或LINE等社群軟體日增,不論以何種方式認識外國對象,仍禁止要求期約報酬或登載廣告;移民署並呼籲民眾,勿以「大陸新娘、外籍新娘」等字搜尋婚媒網站,也不要輕易相信網路臉書社團的私人介紹行為及網路廣告,以免日後發生糾紛。
移民署表示,有需求民眾可至移民署官網查詢合法婚媒團體,由於跨國婚媒涉異地服務,媒合過程細瑣,務必要牢記「二要三多」以維護自己的權益,「要記得」與媒合者簽訂書面契約,「要索取」付費收據,「多詢問」比較合法婚媒團體後再選擇服務,雙方於婚前要「多了解」彼此家庭背景與風俗文化,婚後「多溝通」加強彼此支持,跨國婚姻才會幸福長久。
回應
買賣婚姻還好意思上新聞,停止買賣婚姻。
俠客島:“暖農村大齡男被窩工程”提法很不妥,涉嫌物化女性 2021-10-09
回應
阿島,你知不知道人力資源這個說法也在是物化人啊
認為女性才能暖男性被窩~這個涉嫌歧視男性哈~
麗水調查“農村青年擇偶難”,女青年不婚主義者增多需重視 2021-10-10
“農村大齡青年擇偶難”話題並非只在湖南湘陰出現,不少地方的統計部門近期也做了類似的統計。
受訪者表示,講面子、攀比和當地風俗影響是促使農村結婚高消費現象的最主要因素。
經濟壓力和孩子教育是婚後家庭壓力(矛盾)的主要集中點。認為性格不合、對方出軌、沒有感情、聚少離多以及婆媳不和是易導致婚姻破裂的五大原因。
調查分析現在農村適齡青年未婚的主要原因:沒有穩定的收入是農村適齡男青年未婚的最主要原因,需加快發展經濟,吸納農村青年就業,增加收入水準;擇偶標準高和不想結婚是農村適齡女青年未婚最主要的兩個原因,女青年不婚主義者日益增多。
農村青年婚戀問題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農村結婚成本太高導致適齡青年未婚;二是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問題導致適齡青年未婚;三是外出務工逐漸增加影響婚姻家庭穩定;四是留守男性明顯多於女性導致更多“剩男”。
回應
現代女性為什麼不婚主義多,因為付出太大了。還有出嫁女土地權利得不到保證。婦女一旦獲得了獨立的經濟地位,自然就不會再留下,婚姻對女人來說,負收益風險很大的。不願意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為何不是全面放開?專家解讀 2021-05-31
導讀
周海旺告訴記者,在制定放寬生育政策中有兩派意見。有的建議全面放開,有的建議全面三孩。為何最終選擇後者,可以說是權衡了各種因素的決定。從實際生育情況來看,具有生三孩意向的育齡夫婦已經很少了,因此“全面三孩”基本能滿足絕大部分育齡夫婦生育願望。另一方面,如果選擇全面放開,也擔憂部分富裕或貧窮的家庭會生太多。
......
不想生、不敢生?配套措施意義更重大
相比“放開三孩”前半句,“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健全重大經濟社會政策人口影響評估機制”後半句意義更重大。他直言:社會生育、養育、教育三方面的成本很高,很多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育。
女性權益如何保障?配套應跟進消除歧視
無論是婚假、產假,還是0-3歲托育服務,放寬生育政策必然會對婦女就業等帶來影響,鼓勵生育、以家庭為單位的配套支援措施, 應充分體現男女平等的國策。
毋庸置疑,招收聘用女性企事業單位等,會帶來成本支出,這其中包括懷孕、生育、養育期間的一系列成本。這兩年也有專家建議:用人單位可參考殘疾人就業政策,即“免交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此鼓勵用人單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業歧視。此外,女性孕檢、養育孩子過程中,用人單位也應提供適合女性的彈性工作上班制度,全社會共同創造鼓勵生育的支持環境。
相關新聞
應對人口老化 陸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全面二孩”沒解決的問題,“放開三孩”能解決嗎?
回應
不能解決,不想生的還是一個都不會生。這是一個世界難題,這也是歐洲福利那麼好生育率卻還是很低的原因。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全球華人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實際上,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全球華人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實際上,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台灣人也愛去!烏克蘭慘淪為歐洲妓院與代孕之國 2021/05/12 中時
近日出現有台灣男子花數百萬在烏克蘭尋求代孕後遭丟包尋求協助,引起政府呼籲國人赴國外尋找代孕要有風險意識。烏是前蘇聯成員國,也是軍事工業重鎮,但在蘇聯解體後,因族群與政治紛爭無法協調,被歐美俄強權操弄,政治動亂頻生,民生凋敝、經濟困頓,為尋求溫飽的年輕女性被迫出賣靈肉,或是出租子宮從事代孕。
西以烏克蘭語為主,信仰天主教,反俄情緒強烈,政治上比較傾向歐洲;另一半東烏則以俄羅斯裔為主,使用俄語,信仰東正教,政治上親俄。北約組織在前蘇聯解體後持續向東擴展,在捷克、波蘭與波羅的海3小國加入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烏克蘭,這已經貼近俄國土,讓這隻北極熊倍感威脅。也因為這樣的地緣政治結構,烏克蘭的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註定要在美俄兩大強權間遭到劇烈拉扯而變形。
回應
烏克蘭淪為歐洲妓院與代孕之國,走上悲慘的命運,美國的功勞最大。
曾經接受過美國的顏色革命指導的國家沒有一個現在是完整的。
相關新聞
危機解除?俄國撤回集結烏克蘭邊境軍力| 國際焦點| 聯合 2021年4月22日
國家統計局:中國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紅利繼續存在 2021-05-11 觀察者網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表示,2020年,14.1億人,占全球18%,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繼續存在,同時勞動年齡人口逐年緩慢減少,經濟結構和科技發展需要調整適應。具體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人口總量增速放緩,但仍然保持了平穩增長。
第二,受教育水準明顯提高,人口的素質不斷提升。15歲受教從2010年的9.08年至9.91年。16-59歲從9.67年至10.75年,文盲率從2010年4.08%降為2.67%。
第三,性別比為105.1,出生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降低了6.8,逐漸趨向正常水準。
第四, 0-14歲比2010年增加3092萬人,“二孩”生育率由2013年30%升到2017年50%。
第五,人戶分離人口達到4.93億人,占總人口35%。其中,流動人口3.76億人,十年間增長近70%。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和內地城區集聚。
第六,十年間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2.36億人,城鎮化率提高了14.21%。
相關新聞
國家統計局:生育率1.3,意願子女數為1.8,只要做好相應的支持措施,實際存在的生育潛力就能發揮出來。
回應
報喜不報憂,生育意願才1.8,低於2.1世代更替生育率。
人口紅利並不只是“年輕勞動力”供給豐盛,而是有多個維度:有消費需求與能力的人口紅利,有豐富的簡單勞動力供給的紅利,有各方面大量供給高端人才的紅利,有工程師紅利,有研發人才紅利,有科學家紅利......但是都和教育,與國民健康水準和社會保障能力相關。人口數量並不一定會轉化為以上所有紅利。過量的低素質失業人口和糟糕的政府治理相結合就可能是一場災難。
人口變化帶給美國三個重大趨勢 2021-05-07 環球時報
2020年美國的生育率1.6創下新低,連續第六年下降,創下自1979年以來最低。只有,依靠少數族裔多生孩子,大量引入移民。然而,近年來美國社會愈演愈烈的種族矛盾、白人至上主義和排斥移民的政治傾向與人口增長的需要完全背道而馳。
人類性別比--維基百科
自然比例
人類生男生女比約為104,但由於女嬰較男嬰存活率爲高(男胎比女胎更容易流產或死胎,且男嬰出生後較易感染致命疾病),且女性比男人長壽,加上男人比較容易因為工作、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如:好爭執、鬥毆)等因素死亡,通常承受較大的風險,所以整體人口的性別比多在100以下,越高齡、生活環境愈好的國家,因為高齡女性人口愈來愈多,所以性別比也愈低,例如日本在2002年只有95.5。另外男嬰出生的可能性,也與母親懷孕時的生活條件相關,母體在環境艱困時會抑制男孩在子宮內存活,在環境好時則相反,這導致資源缺乏時,母親生下的男胎比平常少,其它哺乳類動物則也有相同的情況。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在環境艱困生下女嬰將更有利於繁殖。
男女性別由誰定? 2018-07-13
一般認為,男子精子分為兩種:一種含X性染色體,另一種含Y性染色體。若X精子與卵子結緣,則生女;若是Y精子,則生男。有人則說,生男生女決定於女方卵子選擇。法國科學家發現,女性卵子絨毛膜電荷影響性別,即正電荷時可吸引X精子而為女胎;負電荷時,則吸引Y精子而為男胎。正常人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男女都一樣;還有一對是性染色體,男女不同,女性是2條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1條X染色體,另一條是Y染色體。在46條染色體上具有5萬種以上基因,每個基因都帶有遺傳信息。染色體通過一系列活動將遺傳信息準確無誤地傳給後代。
相關新聞資料
性別決定系統 - 維基百科
文科生太多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的無知! 2021-04-16 任大剛
最近,四名文科博士發表《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論文,得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託、入學中的困難。
論文中提到,文科生收入低,甚至找不到工作,。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中國不重視理工科教育。
四位不知,中國高等教育脫胎于蘇聯模式。上世紀50年代,中國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比重最小的國家:1949年33.1%,1953年14.9%,1957年剩8%。
其實,粗通地理的都知道,東南亞地處熱帶,穿衣吃飯和居住也要比溫帶和寒帶易解,熱帶基本都不是工業發達的地帶,更應發展旅遊度假等第三產業,需要更多的文科生,而不是理工科生。
回應
要辯駁四博士說法,需要看採用的資料和推論的邏輯是否合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是否適用。
四博士說的是文、理科比例不太合適,文科比例偏大莫非文科能直接種出糧食、造出機器、建設成世界工廠?
中國古代科舉,100%文科生,還不是搞舊中國搞得GDP全球第一。
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建立跨學科,才能克服文理分科的工匠體制 2021-04-17 陳平
回應
沒有一個擅長的學科,跨十個都沒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我國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
但是我懷疑,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
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新加坡採取的是組屋制度,等於國家保障房屋購買,幾乎每一個新加坡年輕人都是在買了房以後才結婚的,新加坡人買房完全不是負擔,但是新加坡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如果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是華人在全球全部有分佈,無論是美國華人,英國華人,馬來西亞華人,他們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但是他們的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另外的是西班牙裔和黑人,西班牙裔收入比黑人高,生育率同樣比黑人高,黑人生育率也就1.792,而西班牙裔的生育率為1.959。
實際上收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和生育率負相關,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越窮越生,這個原理是存在的。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相關新聞
延遲退休與中國的人口問題
https://www.cyzone.cn/article/624220.html
華爾街日報援引Capital Economiics的研究,聲稱:生產力增長放緩和勞動力萎縮有可能使中國永遠無法超越美國,或者說,如果中國真的超越了美國,美國也會在移民的幫助下再次奪回榜首位置,不斷補充其工人供應。人口出生率問題真的會成為中國民族復興道路上的陰影嗎?我不這麼認為。…..
陸邁入老齡化社會 林毅夫:產業升級 人口紅利還會持續 2021/03/09 中時
針對大陸生育率崩跌、往老齡化社會發展,可能影響經濟成長,成為今年大陸人大、政協「兩會」上受關注議題。來自台灣的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現在中國農村勞動力達到總勞動力的30%左右,而發達國家在農業上的勞動力一般低於5%,也就是說我們還有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到製造業的空間,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還會持續下去。
「在其他國家,退休年齡一般在65歲甚至70歲,但是在中國的退休年齡,男性是在60歲,女性是在55歲。」因此,中國可以用延長退休年齡來增加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從深層來講,更重要的是人口品質。提高人口品質就是要提升教育、培訓水準,讓勞動者有更高的素質,這是克服人口老齡化最重要的措施。
相關新聞
外媒:中國出人意料地設定了GDP增長目標
外媒解讀李克強總理GDP “溫和”增速6%“保守”、“謹慎”,認為可能超過8%。外媒報導兩會,塞進了自己的議程。
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美華裔學者獨排眾議做驚人預測 2021/03/05 中時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美國對華政策的未來——對拜登政府的建議》中引用華裔學者易富賢的研究,表示中國人口的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經濟成長也在同一年減速,不只2028年超越不了美國,反而會在2035年速低於美國。
歐日曾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但由於落入老齡化陷阱,然後重新回到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國生育率1991年已低於美國,2000年比日德希葡義還低,所以,人均GDP不可能達到美國的50%。
回應
美國人均GDP6萬7千美金,為何一般人過得那麼辛苦!
那可以叫美國不要整天像瘋狗一樣亂吠中國威脅論了嗎,別整天對中國沒事亂搞什麼貿易戰科技戰宣傳戰。
本文只是多年前中國崩潰論的變種版,內容雖略有不同,但還是先畫靶再找理由,聽起來是很有理,但其實只是一種心靈毒湯自我安慰的幻想。
求職時被問結婚規劃或是生育計畫,到底該怎麼答? 2021-03-06
【本文來自《就我個人體會,企業對已婚未育女性還是挺歧視的》評論區】
回應
我有女兒。我能理解企業問這個問題。女人懷孕後產檢,前八個月是一月一次,後兩個月是每週一次,這是病假,要給工資。孕婦不能有壓力,工作量會被安排為平時的50%-70%,八個月後,基本不安排工作了,曾有孕婦流產,公司賠了十幾萬。生育假全額工資98天,難產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1個增加15天。哺乳未滿1周歲,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每天1嬰1小時哺乳。小孩越小越容易生病,讓媽媽請假帶小孩去醫院。所以,女生生孩子,至少需要2~3年的折騰。對於企業來講,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招女生,不就沒這個問題了嗎?在這裡,再次呼籲大家支持 “社會化撫養”。
“社會化撫養”會變婦女回歸家庭,相夫教子、贍養老人也是一條路,歐美國家就是這麼做滴。
離婚冷靜期30天 意外引爆休夫休妻潮 2021/03/08 旺報
大陸取代台灣,已蟬連多年亞洲離婚率最高地區,大陸今年起施行離婚新制,離婚登記必須經過30天「離婚冷靜期」才能生效。登記前限時限量預約,更讓離婚「一號難求」,黃牛賣名額一單600元。
以前雙方達成了離婚協議,可以馬上到民政局離婚,離婚協議就生效了;現在加入了30天離婚冷靜期的變數,協議的強勢方反悔更容易了,弱勢群體想要離婚成功,要麼接受遠差於原來的離婚協議方案,要麼只能通過漫長的訴訟離婚程序離婚。
農村剩男配城市剩女——中國式生硬催婚 2021-02-17
官媒一篇有關農村“剩男”的報導日前登上熱搜,原因是受訪專家提出,城市剩女多,農村剩男多,建議將剩男進行技能培訓,輸出到女性集中的行業和地區。
此番言論自然在中國線民間引起強烈反彈,農村剩男是因為沒有錢、沒有本事而“剩”,城市剩女則大多因為財富自由、不願意承擔家庭壓力而“剩”;這樣一來,農村剩男的素質也根本無法和城市剩女生活在一起。
回應
流水線上的40歲剩男,配副處級高級知識份子剩女,煤渣配鑽石,想想吧
沒臉回家、失業、民族主義…農村青年的標籤從哪來? 2021-02-17 武漢大學研究員呂德文
“小鎮青年”和“豆瓣青年”的思想分化往往因議題不同而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全文]
回應
房價和就業是表面原因,城鄉差距本質上是一個地區的產業鏈產業集群經濟成熟度。蘇南農村年青人很少為這樣問題發愁,因為蘇南農村那時候已經基本上產業化,城鎮化,甚至生活條件超過城裡一截。我高中同學讀大學時候娶了碩班女孩堅決回去,不留城裡找工作。女孩那邊條件比城裡都強,他只好過去,變成那裡農村戶口。前兩年微信裡私聊,有2輛好車有別墅兒女三個,什麼不缺,就愁惕年輕很多報負都萎了。
假如國家告訴年輕人,只要你達到法定年齡了都會給你房子,局面是不是會好點?
【本文來自《房子離今天的年輕人有多遠》評論區】
回應
計劃經濟時就是這樣啊,特別是在城市。事實已經證明了,會供給不足,得排隊……
坐等市場無序,讓房一錢不值。
早點睡,夢裡啥都有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 2021-01-28 新浪科技
2020年《柳葉刀》的一篇報告,截至2020年7月,全球大約有78億人。
聯合國說,由於我們無法即時跟蹤全球的出生和死亡人數,統計學家根據一系列因素來得出這些地區人口的估計值,包括生育率(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多少個孩子)和死亡率(一個人的預期壽命)。
隨著世界各國的生活品質與醫療健康水準的提高,全球人口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增長迅猛。但是,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達到最高點之後,一直在放緩。1800年突破10億;1927年20億;1959年30億;1975年40億;1987年50億;1999年60億。由於全球新生嬰兒數量的減少,長率到2100年的時候,將低於0.1%。
據聯合國2015年資料,全球平均生育率為2.5,低於1990年3.2。但不同地區的生育率差異顯著。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為4.6,而北美和歐洲為1.7。
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女性決定生育的時機和生育子女的數量。
多項研究表明,當女性和女孩擁有與同齡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機會時,女性在日後生活中將擁有更多機會,並且傾向於生育較少的子女。因為,女性在追求教育和就業機會時,會推遲生兒育女的計畫。
此外,城市化水準越高,生育率往往越低。城市地區通常會經歷“人口轉型”——從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過渡。
工業化之前,全球預期壽命30歲左右。工業化在1800年左右始於歐洲。當時,嬰幼兒和青少年的死亡率極高,大約有27%的兒童在1歲前夭折,47%的兒童活不過15歲。當時全球生育率為5.77,不過因國家而異。美國為7,挪威則為4.3。
得益於糧食生產的提高,藥物和衛生設施的發展,全球嬰兒、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死亡率均在下降,這延長了預期壽命。1950-1955年為46.5歲。到1995-2000年已65歲。2019年為72.6歲,但地區差別顯著,最低的非洲只有61.2歲,最高的歐洲為77.5歲。
研究表明,低生活水準與低預期壽命之間存在相關性。另外,戰爭、自然災害、饑荒和流行病等也會影響人口的總體死亡率。
未來全球人口的預測
聯合國2019年報告,到2050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增人口來自以下九個國家: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印尼、埃及和美國。
預測未來有多少新生嬰兒以及在哪裡出生,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將醫療健康和教育資源用於何處,可以幫助各國建立最有效的勞動力市場。
男女都覺得結婚是自己吃虧了 2020.11.23 雷斯林
前兩天的文章牽扯到性別話題,於是去各平臺,觀察了一下各平臺對於性別話題的言論,發現分裂還是很嚴重的。
就拿結婚這件事為例。
在知乎、貼吧和虎撲上的一些男人,說結婚以後自己變成了供養者,要買房、買車、給彩禮,從此給家庭做牛做馬。他們得出結論。男人千萬不要想不開結婚,誰結婚誰傻逼。
但在豆瓣、微博等女性占多數的論壇上,更是對婚姻制度深惡痛絕。
她們覺得結婚了以後女人完全就是被剝削的工具。生孩子前就像照顧一個兒子每天要做家務打掃衛生,生孩子後更是喪偶式育兒,每天只有她們忙前忙後。“女人結婚,就是給男人當保姆,當免費的育兒工具”
總之,在不同的平臺上,受過不同教育,不同性別的兩撥人,都覺得結婚絕對是自己吃虧了,絕對不能結婚讓對方占了便宜。這兩撥人在不同的平臺上,一般也遇不到, 如果遇到了,往往就是以激烈的對罵收場。
更奇觀的是,如果你打開中國DAU最高,最大眾的軟體“微信”,看看朋友圈,又會發現另一番景象:又有一對情侶訂婚,一對情侶領證,還有一對正籌備婚禮。
為啥?
可能虎撲、微博、豆瓣、知乎都只是飆網,而微信是現實。
也可能真的相處幸福的人,本來也不會到網上發帖抱怨吧。
回應
這就是資訊沙箱,或者叫回音壁效應.只搜索自己感興趣資訊,隔絕其它資訊,然後在裡面大喊,xx是大傻B,你會發現,裡面都是你這樣的人.
不不不,這是各種公知自媒體轉移戰場了,今年國外這情況,實在是洗不動了!就開始用“兩性”話題來炒了!
鬧出荒唐笑話:明朝的人口統計為何如此離譜2020-11-06 觀察者網
眼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在各地展開,人口統計在中國由來已久,早在戰國時的齊國,就已有“常以秋歲末之時,閱其民”。秦統一天下,“上計”就有戶口一項,中央要求地方呈報戶口數字的消長。
在中國人口發展史中,明代是一個重要時期,大部分研究人口史的學者認為,晚明的實際人口已經突破了1億,還有學者認為明末人口達到了1.9億。
從制度設計看,從戶帖到黃冊,明朝的人口統計雖然比不上今天,但嚴謹程度也頗為可觀。學界普遍認為,洪武十四年約六千萬的全國人口統計數字具有較高的可信度。那麼,既然黃冊每十年一修,是否意味著此後的人口資料同樣可信呢?我們不妨先看看幾組數字。….
全國性的資料統計明顯不靠譜,地方的人口統計也未可盡信。地方誌中同樣出現了許多荒唐的統計數字。比如紹興府,萬曆十四年上報有男子約40萬,而女子只有不到18萬人。
再如湖北沔陽縣,據報嘉靖元年全縣男子25346,女子13876,如此奇葩的男女比例,顯然不正常。
許多地方誌記載的人口數量也明顯存在問題,比如嘉靖年間編修的《吳江縣誌》記載,洪武四年該縣有口361686,可到了嘉靖十五年,竟然只剩下了95667。在繁華富庶的蘇州府,經歷了一百多年太平光景,人口竟然銳減了七成以上,簡直不可思議。
今天的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發現這些問題,明朝人自然不會熟視無睹。
…..
何炳棣在《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4)》中給出了這樣幾條解釋:地主豪紳庇護形成隱漏戶,官員營私舞弊,並戶,變亂戶籍,以及由於軍籍歸兵部掌管,故而不入于黃冊。但不止於此。
自先秦以來,歷朝歷代統計人口,重點都是為國家賦役提供依據,然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國家收入逐漸取決於來自土地的田賦,而不是人頭稅與徭役。一個地方有多少“丁”,反映的通常不是人口的多寡,而是納稅單位的多少。正因如此,沒有納稅能力的婦女、兒童,特別是女童,不會被記入統計資料,所以出現了男女比例極其懸殊的情況。同理,地方誌中屢見不鮮的“半丁”,並非“半人”,而是半個納稅單位。
諸如蘇州府的吳江縣,為什麼會少了這麼多“人”呢?科舉士紳不承擔徭役,甚至連田賦都未必會交,所以江南越來越富,士紳越來越闊,而國家納稅冊上的人頭卻越來越少,作為賦稅統計的戶口數字自然也隨之減少。
日媒:中國全力避免“未富先老”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20-10-21文章,與日本不同,中國在規劃經濟發展和人口變化方面向來主動採取措施。儘管其人口迅速老化過程將在這個十年加劇,但由於擔心“未富先老”或將導致其發展目標脫軌,中國政府已實施多種相應政策以確保經濟穩定增長。
此外,在中國,很大比例的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都遠超前一兩代人。隨著中國勞動適齡人口規模減小,這些年輕人能夠承擔起提升這個國家人均勞動生產率的任務。與日本的另一不同是:儘管中國勞動力規模在下降,但勞動適齡人力資本存量仍在上升。北京也在逐步將本國經濟引向資本密集型行業。如今,針對高科技行業的投資已確保中國在勞動力稀缺時將擁有大量科技優勢。
中國還已確保自身承擔得起贍養老一代人的經濟負擔,尤其在養老金和醫療方面。儘管有人稱中國養老金太低以至於抑制了消費增長,但中國人口老齡化議程至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一直保持清晰,且與短期和長期(變化趨勢)相適應。而日本直到最近一直在夢遊中走向深淵。勞動適齡人口不僅面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得不維持足夠高的生產率以利用更少的勞動力推動經濟前行,還須出錢贍養龐大且照顧費用高昂的日益老齡化的人群。
與中國相比,日本沒有奮起直追的增長可能性。隨著日本人口越來越老齡化,其社會總需求可能難以為繼。而中國沒有同樣的問題,因為當代退休人員——在彼時低收入的中國長大——從來都不是“大消費者”。
親歷美國第24次人口普查 2020-10-21
因為新冠疫情,美國持續一百多年、已經進行了24次的人口普查,今年草草收場。作為這次美國人口普查的親歷者,正好最近中國也在進行第7次人口普查登記,觀友們有人經歷過國內人口普查的,不妨也談談國內的做法,對比一下。
………
八月份去了一趟車管所(DMV),在他們牆上看見了一張人口普查宣傳海報,那是我唯一一次見到關於人口普查除信件外的實體宣傳品。
9月初,某一天我一個人在家剛洗了澡,外面有人敲門,以為是快遞,在屋裡喊了下放外面就好,誰知他一直敲個不停。
當時我是真的嚇到了,新冠期間,聽說過冒充防疫人員詐騙的,還有入室搶劫的,但美國確實有很多服務必須入室,即使疫情期間也一樣(例如社區的蟲害控制,不能不讓人進,否則會被投訴),因此膽戰心驚拿了個防狼噴霧戴上1860出去開門。結果是個白人大叔,掛著個工作證,自稱入戶人口普查員,很禮貌地站在門口,說我這戶是這一帶唯一沒有回答問卷的人。我說我敢對上帝發誓我用不同方式填了兩次,他聳聳肩,說“我接到的指令就是訪問你。”
於是站在門口,又把那些我都快背下了的問題全部重新答了一遍。還好那位元大叔記錄完就走了。唯一的槽點是他沒戴口罩,不知道他怎麼進社區的(社區強制戴口罩,不戴的物業罰款100)……
事後曾上網查了查,還真有關於預防普查員詐騙的宣傳:
…..
回應
與作者描述的美國情況相比,我經歷的中國人口普查,“體驗滿分”。不說媒體一早就為人口普查造勢,走在街頭,路過社區,也能看見“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的橫幅。因在上海工作,所以老家有負責人員特地微信詢問在滬情況;而上海這邊,我和社區工作者打了兩次交道。一次是晚上七點多,工作人員上門再次確認已有資訊。進來的是一位看上去文氣的小姐姐,戴著口罩,入門時還主動套上藍色鞋套。跟我確認了身份證、戶籍地、學歷等資訊,臨走前還送了一盒口罩——八片!還是單獨裝!接過手時一陣驚喜。第二次簡單點,電話聯繫,主要確認我離開戶籍地多少年,在滬工作還是其他。
日本現代商業網站2020-10-14中國技術太厲害了幫助尋找被拐兒童,
中國2018年警方立案的婦女兒童拐賣案件為5397起,每天約15起。
為了消除社會的不安,打擊拐賣犯罪,騰訊自2012年起推出“公益404”服務。阿裡巴巴則在2016年推出“團圓”系統。當發生拐賣或兒童走失事件的時候,當地警方會在團圓中錄入有關兒童的外貌、衣著等資訊,而相關內容就會在半徑100公里內的用戶的智慧手機裡出現。一小時後則會擴大至半徑200公里內的用戶,以此類推。參與協助團圓的還包括運營TikTok的位元組跳動、搜索巨頭百度以及騰訊旗下的即時通信軟體QQ。用戶如果有任何線索,都可以通過智慧手機立即報警。
外賣平臺餓了麼和打車軟體滴滴也參與到團圓找尋失聯兒童的工作中。中國大街上到處都是快遞員和網約車司機,每個人都有著一雙找尋失聯兒童的眼睛。推出後的3年(截至2019年5月15日),團圓共發佈3978條兒童走失資訊,成功找回3901名兒童。
外國人:脫貧攻堅是中國的一項偉大成就 2020-10-15 中聞網
2015年,聯合國通過以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核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20年,中國將提前10年完成《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這是中國的一項偉大成就。任教於浙江外國語學院的巴西外教若澤•達席爾瓦表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8億多人擺脫貧困。
新農村建設以來,中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經濟收入大幅增長。尤其是不少農村開始在網上推銷農產品,消費者有機會網購到最新鮮的農產品,這些都與中國實施的精准扶貧政策密不可分
,做到扶持物件精准、專案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
人口負成長 衝擊政府稅收 2020-08-19 聯合報
國發會發布人口負成長比預期提早兩年出現,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昨天表示,人口負成長第一個會讓人想到勞動力不足,但要看自動化速度與勞動力減少速度,何者比較快?可以確定的是人口負成長,代表未來繳交勞健保、繳稅的人都減少,影響政府財政,比較令人憂慮。
辛炳隆說,勞動力是否必然不足,要考慮產業結構改變的可能性,例如這幾年AI出現,產業加速自動化結果,很多工作被機械取代,勞動力不足未必是壞事。未來是否會發生勞動力不足,要看勞動力減少或自動化速度,如果前者快,就會有找不到勞動力問題;若是後者快,反而會出現失業問題。
辛炳隆表示,幾年前,他就建議國發會應同步呈現勞動力供給與需求曲線,才能預測何時會出現供給不足的死亡交叉;人口負成長是對大環境的掃描,就看政府及產業如何因應。
他也說,比較嚴重的是,年輕人口不如老年人,未來繳稅及各種社會保險的人口也會減少,政府財稅短缺,甚至會影響預算支出結構,例如對幼兒支出減少,但高齡長照支出增加,就像現在的日本、南韓,已經可以看到台灣的未來。
對於政府要搶救生育率,辛炳隆說,要改變生育行為不容易,有人不想生,價值觀不容易改變,政府要做的是讓想生卻沒能力養的人解決生養問題,也就是養不起的問題,例如住宅、教育及學費等負擔,目前方案的力道都不太夠,大家還是不敢生。
「不會有人為了一個月三千元或五千元津貼,就去生小孩」。他表示,政府一定要有全方位配套,甚至直接喊出「小孩國家養」。引進優秀外籍人士也是改善人口結構方法,以前的新經濟移民法原本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後來也沒進度,可見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但政府做法都不到位。
全國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 離婚該不該有"冷靜期"?
2019-12-24,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有委員建議,婚姻家庭編草案中涉及的“離婚冷靜期”適用應當設立甄別機制,引起熱議。有業內專家表示,現實中的婚姻登記機關缺乏調查與辨別證據的能力,“離婚冷靜期”不宜設置排除性規定。
最新提交審議的草案沿用了一審稿中關於“離婚冷靜期”的規定。草案第1077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的,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鉞鋒建議,應當對離婚冷靜期的規定予以完善,在草案1077條後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不設置冷靜期: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
經媒體報導後,“離婚冷靜期”制度再次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這一規定可以減少衝動離婚的發生,利於維護家庭穩定,有人認為該條文可能會干涉婚姻自由,不利於保障當事人權利,也有人在討論是否該設立甄別機制,設置排除性規定。
回應
全國離婚糾紛一審審結案件中,73.4%的案件原告的性別為女性
因為傳統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已經破產了,無論男女都能獨立生產和生存使得家庭不再是合作的生產單位,變成純粹是為了生育和感情的合作關係。現在的婚姻中男性要負擔彩禮買車買房,結婚成本大部分都是男性承擔,所以離婚對男性是虧本的。而女性現在相親過程中不用出錢就算了,結婚的成本也不用負擔,自然申請離婚沒有壓力。
不敢苟同。離婚對女人的打擊遠大於男性,什麼申請離婚沒壓力,現實生活裡女人往往都是婚姻的奴隸,能不離婚就不離婚。只不過現代女性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反而很多男同胞大男子主義作風還沒轉變。
過去結婚是很神聖的終身大事。現在變了,既沒有硬性約束,更沒有道德約束。建議傳統家庭出身的人找同樣較為保守的家庭結親,男女雙方的婚姻價值觀高度一致,家庭更容易保持穩定。
生育率明明在降, 為何農村卻開始流行“先育後婚”? 2019-11-22 文化縱橫
【導讀】生育行為背後蘊藏了深刻而複雜的社會機理,其受到傳統文化中最深沉的積澱與現實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的疊加影響。這種複雜性體現在,生育行為往往是在倫理道德、利益考量、價值觀念、社會認同等多重因素左右下進行的。在國家主導型社會體系中,生育行為作為最能凸顯人性欲求的本能行為,與國家治理手段之間存在激烈且長期的博弈。這種博弈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治理手段的有效性,也挑戰了社會內在的公平性。本文基於實際調查,對中國農村日益興起的“先育後婚”現象作了深入探究,分析了性別偏好、面子競爭與生育邏輯的內在關聯,認為“先育後婚”的增多,並不利於實現當前人口政策所追求的性別平等和優生優育等目標,值得反思。文章轉自“浙江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僅代表作者觀點,特此編發,供諸君思考。
…..
回應
城市生育率低,農村生育率高,正好調和。不能學西方,白人生育率急劇下降,移民大量湧入,亡國滅種。
我接觸的相關案例,座標廣州。家裡請了一個臨時保姆,50多歲的阿姨,是廣州郊區一個村子的。她說他們村裡現在都是懷孕了才結婚,有的要等查出來懷了男孩才結婚。一是現在不生育的比例在增大,二是重男輕女思想依然嚴重。
韓國涉外婚姻調查:中國籍新郎最吃香 2019-11-06 觀察者網
據韓國廣播公司(KBS)6日報導,2018年韓國的涉外婚姻當中,中國籍新郎的數量位居外國新郎第一 ,占9.4%。
韓國統計廳日前發表的“2018年多元文化人口動態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在韓國進行婚姻登記的跨國婚姻新人為23773對,比1年前增長了1856對,增幅達8.5%。
統計顯示,韓國2018年的外國新娘以越南國籍居多,達到30%,中國國籍的為21.6%,泰國國籍的為6.6%。而外國國籍的新郎則以中國國籍最多,占9.4%;其次為美國國籍,占6.2%;越南國籍的新郎占2.5%。
從2010年開始,韓國的跨國婚姻人數持續減少,2017年開始呈現增加勢頭。2018年在韓國共有25.8萬對新人結婚,比前年減少2.6%。其中,韓國跨國婚姻比率為9.2%,比前年減少0.9個百分點。
在去年的跨國婚姻人數中,新娘為外國國籍的占比最多,為67%,新郎為外國國籍的為19.6%,一方外籍新人加入韓國國籍的跨國婚姻比率為14.6%。
縱觀韓國全國各地的跨國婚姻分佈比例情況,濟州島的比例為最高,達12%,忠清南道為10.7%,世宗市為4.5%,大田市為7.3%。
相關新聞
郎朗與同為鋼琴家的24歲德韓混血吉娜愛麗絲超正辣妻合體現身!婚後首度接受專訪
老婆扛行李他「兩手插口袋」挨轟!郎朗急發文道歉「我以後得多幫我老婆提些行李」,還附上3朵玫瑰花。(回應:郎朗與同為鋼琴家注意保養有問題嗎?但有網友認為老婆也是彈琴的手不重要? 但郎朗雙手值幾億!)
嫩妻受訪護航「他的手太重要」,郎朗承認雙手買了巨額保險:每5小時檢查一次
郎朗怕被「溺愛」,現在見老婆提包就主動粘上
新婚4個月「婆婆催媳婦快生」「婆媳矛盾」讓男人頭疼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11_06_524201.shtml
中國聯手東南亞5國 救回千餘遭拐賣外籍女 2019-06-22 世界日報
中國早年實行一胎化政策,導致男女性別比例失衡,以致拐賣女性的問題不斷,甚至波及東南亞國家。中國公安部今天表示,去年下半年6國警方聯手共計解救外籍被拐賣婦女1130名、兒童17名。此外,6國警方也破獲婚姻詐騙案件共12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2名。
中國此前實行了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女孩比例越來越少,導致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結果是中國目前有大約3000萬適婚男性討不到老婆,對境外新娘的需求急劇上升,「光棍危機」在農村尤為明顯。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郭林表示,近年來,一些境內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結,將周邊國家一些婦女拐騙至中國後賣為人妻。對此,他表示,中國公安部與緬甸、柬埔寨、寮國、越南、泰國警方加強執法合作,聯合展開打擊行動。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表示,在這次六國聯合行動中,警方聯手逮捕了1300多名嫌疑人。他說,跨國拐賣犯罪形勢嚴峻,犯罪分子以介紹工作、相約旅遊、介紹婚姻等名義,將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國家婦女拐騙至中國,賣為人妻,或假稱賣給中國男性結婚,但實際上是詐騙錢財。
這次六國聯合打擊拐賣人口行動從去年7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2月。在這次行動中各國警方總共破獲634起拐賣案件,婚姻詐騙案126,逮捕犯罪嫌疑人1332人,其中外籍犯罪嫌疑人261人。
回應
推理太簡單粗暴啦!拐賣外籍女,和『一胎化政策』及『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無關,主要是價錢便宜,比要價很高的中國婦女來得快又聽話cf台灣外配。
回應
阿裡開始響應國家號召生孩子了
杠精最會咬文嚼字無事生非了,不杠沒有存在感。你也不是阿裡員工,人家也沒強迫你生,三觀不同而已有什麼好杠的?
享受生活,至少得讓員工少加點班啊。
我同學應屆進阿裡工作不到一年月入3萬,加班歸加班但也雙休,生活品質比95%的同學好多了
又一堆聖母在那裡嘰歪女人不該成為什麼工具的。我真踏的服了,你知道大自然賦予母性的責任麼?不生孩子結什麼婚啊,只談戀愛好了!現在的教育看來真的是出現很多偏差了,馬雲說的哪裡不對了?只有真正理解了婚姻價值的人才會有那樣的說法。
彩禮葬禮動輒數十萬,如何掐住陋俗“七寸”? 2019-05-11 瞭望
“搶銀行,不如娶晉江新娘”“長汀女孩太貴,彩禮讓你崩潰”“父母扛上山,家產任人搬”……曾幾何時,福建一些地方結婚彩禮動輒數十萬、辦一場葬禮花掉二三十萬。有些變味的傳統習俗帶壞了社會風氣,讓不少家庭陷入“娶不起”“葬不起”的窘境。
黨員幹部帶頭德法兼治
近兩年,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福建多地緊抓黨員幹部這一“關鍵少數”,織密監督網路,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民風社風好轉,形成“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省辦”風氣,聘金和彩禮不超過5萬元,隨禮不超過300元。以晉江市為例,當地紀委2018年共查處上報大操大辦婚喪喜慶問題10起,給予警告處分6人,通報批評4人,有效發揮了震懾作用。
移風易俗需納入法治軌道
回應
看封建份子撤了一大堆的理由,你怎麼不按印度人的邏輯呢?賣女兒就說賣女兒,何必如此冠冕堂皇?
在現代的中國,彩禮已是西方田園女權與中國傳統陳規陋習的結合體。
聽說過回娘家,有聽說過回爸媽家嗎?中國人敬天法祖,兒子女兒絕大部份也是跟父姓,族譜上不會錄女性後人的名字。彩禮只是一種補償,體現自已對女方父母的感激,如果覺得什麼的,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願打願挨而已。
結婚必須買房?足球名將范志毅擇婿標準引熱議 2019-05-10 觀察者網
對於很多家長來講,孩子結婚買房是必須考慮而又讓人頭疼的一個現實問題。
近日,足球名將范志毅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談及女兒范斯晶與男朋友林宇航的房產問題時強烈反對租房結婚,他表示在買房結婚這種原則性問題上他是不會讓步的,男人應該盡這份責任。
此言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范志毅的說法完全可以理解,也有網友認為…。
面對爭議,林宇航在微博回應稱:其實自己的意思是想要靠自己的努力給女朋友一個溫暖的家,只是現在實力不允許,租房也只是一個過程而已。
據上觀新聞報導,在節目中所說的話很可能是范大將軍為了節目效果而開的玩笑。因為,當認真談到擇婿標準,范表示很開明:“對這個小孩我沒有什麼偏見,關鍵還是女兒妞妞,能不能接受。”有責任心是最重要的事。“男孩子只要能夠肩負起作為一個男人應有的責任心,關心呵護,照顧好妞妞,我並不在乎他是否有錢有房。兩個人如何相處,如何一起解決問題,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回應
這時候女權就不會出來吭聲了,怎麼沒女權來說這個父親物化女性歧視女性了,買房子怎麼就天生是男人的責任了
女權警告生孩子…
生育機器是女權婊的專用名詞
馬雲稱結婚是為了生孩子 網友為此吵翻了 2019-05-11 環球網
5月10日,馬雲在杭州西溪園區總部舉行的公司員工集體婚禮上說:婚姻不是為了進一步積累財富,不是為了買房子,不是為了買車子,而是一起生孩子。要一起享受幸福美滿的生活,孩子是無價之寶,永遠記住,所有的東西都可能是別人的,都可能是假的,只有孩子才是真正自己的東西,多生孩子吧!
第二個KPI是學會生活。
“除了有好的產品以外,我們一定要重視過程,婚姻是要運營的,沒有婚姻一開始就會幸福,它永遠在運營和經營之中,我們不僅要考核結果,更要考核過程的快樂。”
不少網友認為,生孩子並不是婚姻的目的:
也有網友對馬雲的這番言論表示支持:
也有網友對“孩子是父母的東西”有反對意見:
對於馬雲的此番言論,你怎麼看呢?
結婚率降離婚率升 是獨立意識崛起還是房價太貴? 2019-04-07 第一財經
2018年全國結婚率從2013年的9.9‰到2018年的7.2‰,5年連續下降。
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380.1萬對。離婚率則連續15年上升。離結比高達38%:100對就有38離婚。
晚婚不婚成流行,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怎麼想的?
全國離婚糾紛案件中,73.40%由女方主動提起。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期。77.51%因感情不和;14.86%因家庭暴力。
除了試圖減少房價高企帶來的壓力或規避限購政策,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還有政策、經濟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現代女性的擇偶標準越來越高,從外表到性格,再到能力素養和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三觀。
其次,原先盲目催婚的父母群體逐漸回歸理性。父母看多了不幸福婚姻的種種,越來越瞭解不合適的婚姻帶給人的摧殘遠大於不結婚,所以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理解並支持孩子的不湊合、不將就。
另外,女性在經濟上越來越獨立。如果說以往結婚的一大目的還是為了生育下一代,如今的政策趨勢也逐漸支持不結婚也可以合法養育孩子。同時,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在改變,生兒育女和結婚一樣亦不再是必然,而是主動的選擇。
經濟越發展結婚率越低
2018年,上海和浙江的結婚率在全國各省份名列倒數兩名,上海以4.4‰的結婚率敬陪末座。
與此同時,天津、廣東、北京等發達地區的結婚率也較低。結婚率最高的則是西藏、青海、安徽、貴州等發達程度較低的地區。其中,貴州2018年結婚率更是高達11.1‰,是上海的2.5倍。
在大城市房價高企,讓結婚既成了社會問題,也成了經濟問題。買房育兒等生活成本的上升更是讓年輕人不敢輕易結婚。
除了生活成本,因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延長而導致的婚齡推遲,也是當前結婚率下降的因素之一。
不過,結婚和離婚率的地域差異並非源自經濟這一單一變數,而是綜合了社會、家庭結構、民族文化、司法控制和人口結構等多元因素。
國際經驗顯示,社會經濟的發展會導致結婚率和生育率降低。
回應
女人要求過高,而男人的條件又達不到女方的要求,現實社會又不是感情第一的社會了。
房價不貴,是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尤其是女孩子,如果自己有穩定工作,薪水又高,有自己的住房和生活空間。對婚姻更加看淡。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台灣人真命苦 壓力指數全球第二高,僅次南韓 2019-03-27 聯合報
康健人壽母公司美國信諾保險集團公佈「2019年360°康健指數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受訪者壓力指數持續升高,高達9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處於壓力之下,較去年上升2%,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南韓,「財務」是導致壓力的最大因素。五大健康面向中,主要是因「睡眠不足」,造成身體健康狀態顯著下降。
「360°康健指數」調查已進入第五個年頭,旨在研究人們對身體、家庭、社交、財務和工作五大面向健康和幸福狀態的自我感受。今年調查範圍涵蓋全球23個國家地區,同時新增許多與健康相關的主題,也是信諾保險集團最全面性的健康調查。
相較於全球整體康健指數從61.2分略微上升至62分(滿分為100分),今年台灣整體康健指數從去年的57.2分下滑至55.3分,落後多數鄰近亞太地區市場。
全球倒數的五個國家和地區分別為韓國(53.2分)、台灣(55.3分)、土耳其(56.8分)、香港(57.7分)、新加坡(57.8分)。
五大健康面向中,台灣在身體健康狀態顯著下降,睡眠不足是最主要的因素,同時也和生活壓力增加、家庭時間減少、無法照顧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以及財務問題有關。
社交健康狀態是唯一較前一年有改善的面向,從55.1分略為上升至56.3分,主要原因是受訪者認為自己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花費了較為合理的時間,而且擁有許多朋友可以談心。
康健人壽總經理暨執行長邵駿崴(Tim Shields)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整體的健康和幸福狀態落後於多數受訪國家,凸顯台灣受訪者需要更多的支援來協助他們改善整體健康幸福。
台灣受訪者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96%的台灣受訪者感到有壓力,落後韓國僅1個百分點,遠高於全球平均84%,在23個受訪國家地區中,台灣取代了去年的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壓力市場。
台灣受訪者中,有工作的人壓力指數平均達97%,比沒有工作的受訪者(90%)高出許多。三明治族是壓力最大的族群,以性別來說女性壓力更大。造成壓力的五大原因分別是個人財務問題(18%)、健康問題(17%)、工作太多(13%)、家庭財務問題(13%)、缺乏就業保障(13%)。
台灣出生率 全球最後一名 2019-03-24 聯合報 記
「世界人口綜述」網站列出2019年版的各國出生率排名,在全球200個國家中,台灣敬陪末座,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
生育率最高的國家絕大多數都在非洲,一口氣包辦前9名,如全球生育率第1名的尼日,每名婦女平均生下7.153個孩子,第2名的索馬利亞為6.123,第3名剛果民主共和國為5.963。而東南亞島國東帝汶則擠進第10名,每名婦女的生育率為5.337。
至於歐美國家,法國生育率為1.973排名126;美國1.886排名135,英國1.871排名138;德國1.47第181名。
亞洲國家,南韓1.323排名194;日本1.478排名179;新加坡1.26排名197。
中印,雖然兩個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但出生率也不如預期,原因可能是該國政策或文化影響。印度2.303排名94;大陸1.635排名164。
最後,全球出生率倒數第3名為葡萄牙1.241,倒數第2名為東歐國家摩爾多瓦1.23。而台灣吊車尾1.218。
相關新聞
學者:數據是舊的、最資料,2017/18年已掉至1.13/1.06人。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 國發會:推估數據,南韓2018年為0.98人,更低於我國。
回應
井蛙之前好多年不是一直嘲笑大陸一胎化不民主云云,結果鬼島自己才是一胎化最成功的地區,丟臉丟到全世界
恐怖!印度竟出現頻搶新郎、新娘被活活燒死現象 2015-12-16
在印度比哈爾邦邦地區,由於男方結婚時索取嫁妝越來越多,許多窮困父母付不起,一些新娘的父兄便鋌而走險,悄悄雇用當地黑社會分子,將一些單身男子綁架後,用棍棒逼迫他們與自己的女兒舉行傳統印度婚禮。根據印度習俗,一旦舉行這種婚禮,當地人就會承認他們是正式的夫妻。
據報導,印度中產階級單身男子最易成為綁匪襲擊的目標,政府雇員也很搶手,接下來是醫生、商人和公司經理。儘管婚嫁時索取彩禮的做法被印度法律所禁止,但在比哈爾邦邦要巨額彩禮卻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新娘的父母通常還要向新郎父母支付他兒子的教育費用,新娘嫁出後,得為她的丈夫和家人帶去諸如日用品、電器、珠寶等大量嫁妝。
如果新娘無法滿足新郎家的要求,那麼她就會受到虐待,有時候,她們甚至會被強行套上一件浸泡過易燃石蠟的尼龍紗麗,點上火活活燒死。在80年代,由於印度經常發生新娘被燒死的悲慘事件,以致於一些反嫁禮陋俗激進人士強烈要求政府修改法律。
修改後的印度法律規定,新娘如果在7年之內被火燒死,將被視為非自然死亡,她們的丈夫和公婆等將被控以謀殺罪。據官方統計,從1998年到1999年,印度至少發生過12612起由於嫁妝問題而引發的死亡事件,大多數都發生在比哈爾邦邦和鄰近的北方邦。
然而,反嫁禮陋俗人士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卻認為,實際死亡數字比官方公佈的還要多許多,他們估計在印度每隔10分鐘就會有1名新娘被燒死。
光天化日“綁架新郎”,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被綁的男性,但這一切不幸的始作俑者,誰說又不是男權體制下的婚姻制度呢?
相關新聞
印度少女遭陌生男綁走當「新娘」 2017/09/27
兒盟調查:偏鄉童6成未跟爸媽住 都市童7成補習 2018-12-17 聯合報
兒福聯盟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昨天公布偏鄉與都會貧富孩子生活現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都會孩子有逾八成與雙親同住,但偏鄉孩子卻有逾六成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近七成都市孩子至少補習一科,但偏鄉孩子有逾七成沒補習。至於都會出國一次以上的近九成,偏鄉逾七成沒有出國經驗。
這項調查今年十月二日到廿六日,從民國一○五年綜合所得稅平均稅額的統計資料中,分別挑選倒數卅名和前六名的鄉鎮市區,作為偏鄉和都會區對照組,各回收四○九份和三三七份問卷。
統計顯示,偏鄉童有六成一未與雙親同住,其中單親占逾三成八,雙親皆未同住有兩成三,都會孩子有近八成七皆與雙親同住。偏鄉七成四的孩子沒補習,也沒學才藝,都會區近六成八的孩子補習一科以上。在補習科目方面,偏鄉大多加強學科,都會區學習各項才藝。
課後活動方面,統計顯示,偏鄉孩子在沒人一起玩、幫忙家裡工作及一直玩3C這三項所占比率皆比都會區高出許多。兒盟指出,顯然是因偏鄉孩子放學後得負擔家計,或因沒人陪伴只能與3C為伍。但都會區富孩子下課後一直寫功課,一直都在補習或學習才藝的比率偏高。
假日活動方面,統計結果顯示,偏鄉近五成孩子會打電動或上網,都會則有逾六成三和家人出去玩。偏鄉近七成四孩子沒出國經驗,都會孩子出國一次以上的有近九成。
擴容城市的同時應完善兒童教育機制
“大城市不應限制人口流入,而是應該加大土地供應、基礎設施和教育設施的投入。不僅讓農民工能在大城市工作,也能讓他們的子女在大城市接受教育。要知道,要達到同樣的教育水準,大城市的人均成本要低得多。”
讓農村的孩子可以跟隨父母居住,順利進入從托班、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就學,並進一步實現外來務工者向城市的永久性舉家遷移,這不僅在短期內有助於解決農村留守人群的家庭團聚問題,還可以在中期內緩解城市勞動力市場的短缺,並在長期推動中國未來一代人力資本的提升,最終實現中國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
“我呼籲加強農村及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早教的研究和投入,加大土地供應、基礎設施和教育設施的投入,讓外來務工者的子女在大城市接受教育。”梁建章說。
本文來源於2018兒童早期發展國際論壇演講。
(本文作者介紹: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
回應
只有中國大陸有?中國台灣有!
梁建章:為什麼“留守兒童”這一名詞只有中國有 2018-11-19
中國人力資源的數量與品質是這次演講的啟動話題。梁建章認為,創造力被高考制度約束,農村教育問題無法徹底解決,是人力資源品質提升的兩個痛點。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兒童早期教育,此次活動主講嘉賓之一,斯坦福教授羅斯高(Scott Rozelle)的調查結果顯示,占比超過一半的農村孩子因為在0-3歲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導致未來接受高品質教育的能力下降,中國未來的人才品質和競爭力會因此出現更大的斷層。
羅斯高教授對此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在農村建設早教中心。初步的實驗結果證明,這些早教中心可以明顯提高農村孩子的認知能力。
對比農村留守兒童的早期教育憂患,城市更需要針對外來務工者子女的早教中心。中國未來的工作機會將主要集中在城市而非農村,外來務工者將逐漸成為城市人口。
“如果城市不能為他們的孩子提供包括早期教育在內的教育便利,導致的後果是城市化進程變慢。”梁建章說。
城市化率低是造成留守兒童的直接原因
梁建章認為,中國的城市化率過低,是中國人力資源發展和教育的關鍵問題,也是造成中國留守兒童過多的直接原因。
根據世界銀行的相關資料,中國城市化率低於60%,在全球位於中低檔位置。人均GDP高的一些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城市化率已經達到80%-90%,而與中國人均GDP相近的國家,如土耳其、俄羅斯、墨西哥、巴西等,城市化率也已超過70%,就連人均GDP低於中國的印度城市化率也超過50%。“可見,中國的城市化率遠遠滯後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水準。”梁建章分析說。
城市的人口容積,對比日韓的資料,日本約1/3的人口住在東京;韓國近1/2的人口居住在首爾。設想中國14億人口的1/2平均分佈在20個一二線大城市,每個城市可以有3500萬人,如果按1/3計算,每個城市可以有2000多萬人口。梁建章看好中國未來至少有幾十個一兩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
他強調,因為存在經濟學意義上的規模效應,在當前經濟形態下,大城市既集聚了服務業和創新行業的創新型人才,同時也產生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工作,如保姆、保安、裝修工人和司機等等。他們對城市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城市對外來務工者提供子女教育及其他社會服務方面有待提升,這也導致更多人將孩子留在農村。
人口要素對發展的作用在某些條件下是會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另外一些條件下確是消極的作用;或者不起作用。重視這些影響在具體社會經濟外部約束下的整體作用,才是瞭解人口變動對於發展產生影響的正確考量。例如隨著生育率下降,將會在勞動力數量和人力資源上對發展產生負面的貢獻率,但是會內生地帶來人力資本的提高,從而對發展產生積極作用。這種人口過程本身的內生性和複合性,使得簡單地認為人口越多越好,或者人口越少越好的爭論顯得幼稚和片面。
因此,過度解讀人口對發展的決定性影響,實際上是簡單化了發展的過程,並錯誤地將人口變動歸結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從馬爾薩斯到馬寅初,再到當前不少爭論,不管是自信地認為少生了4億人從而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還是高談闊論人口危機影響發展的痛心疾首,都是或多或少有著“人口決定論”的簡單思維。需要通過對“人口決定論”加以祛魅,才能有助於理解人口和發展的真實關係,在人口和發展的複雜性關聯中,發現發展遭遇挑戰的根源,以及找尋出路。
相關新聞
人民日報:應通過政策調整 遏制出生人口數大幅下滑
分
回應
好文!那些一知半解甚至無知無畏地在網上攻擊計劃生育政策的傢伙可以休矣!
任教授的觀點十分正確! 現階段中國人口太多依然是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環境污染,人均收入偏低,失業率高,等等都是人太多造成的問題。
對於著名的人口紅利的看法也實際上是“根據結果來論證原因”的自我強化。雖然中國的人口從1960年代以來就出現了勞動適齡人口比重逐步增長、社會撫養係數下降的“好的人口”,但是直到1970年代後期以後才出現了所謂的“人口紅利”。對於經濟增長的解釋截取出1970年後期以後的成功故事,說明人口對於發展具有積極貢獻,實際上是片面性地證明著人口變動對於發展的影響。在積極強調少生快富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卻可能忽略了中國經濟奇跡背後的制度因素。
對於人口與發展的關係來說,究竟是人口決定發展,還是發展決定人口。其關係也往往是後者決定前者,而非前者決定後者。實際上,不是人口決定發展,而是人口變動本身是由發展所決定的。人口的生育、死亡和遷移實際上是發展的結果,人口變動是內生於經濟發展的,人口發展本身則構成社會經濟發展的衡量尺度,例如預期壽命的提高、教育的進步和人均GDP的提高。
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遷移率的上升,以及伴隨著的人口結構變化和老齡化,引起我們擔心的各種“人口危機”,實際上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因此在相當大意義上都是發展進步的積極表現。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所謂的“低生育率陷阱”、“老齡化危機”、“移民危機”,其實都是臆想的危機,而實際上應該認為是現代性的結果、是發展的成就。
忽視了對人口變動實際上是內生於發展過程的理解,將人口從發展過程中孤立出來,而片面強調人口對於發展的作用,可能遮蔽了人口與發展關係的真實機制和相互作用的關聯。
人口變動對於發展的影響
在討論人口變動對於發展的內生性中,實際上我們也不能完全忽視人口過程一旦形成,對於發展具有反作用和切實影響。而且由於人口過程實際上具有相當的客觀性,人口變動對於發展具有影響實際上是客觀存在和不容忽視的。
復旦教授任遠:避免陷入“人口決定論”的思維誤區 2018-11-14 新浪財經-
中國人口發展從1949年的5.4億增加到現在的13.9億,70年來經歷了人口快速增長和人口增長的減速。對人口發展歷程作歷史的考察,基本的主線可以認為是中國已完成了人口轉變,即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傳統人口再生產模式,過渡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現代人口再生產模式。
人口轉變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一是1970年代之前中國人口基本上是死亡率驅動的人口轉變時期,這個過程實際上從民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二是1970年代到2000年左右,中國人口轉變是生育率下降驅動的人口轉變時期;三是2000年以後進入後人口轉變的時期。當前出現了第二次人口轉變的很多特徵,同時遷移率已經成為影響人口變動的更重要的力量。
人口構成了國家發展的基本國情,人口作為發展的基本因素則往往被過度解讀為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在一些相對人口中心主義的論者看來,往往會把發展過程中的困境歸結於人口過多,也會將中國70年代以後的經濟奇跡歸因於人口紅利。“人口決定論”往往也很容易調動起社會的情緒。無論是發展出現困難,或者是發展過程表現出積極的成就,社會普遍地會在人口要素的變動上尋找到一些相互的關聯。
因此人口對發展的影響性或者相關性,往往被放大而成為因果性和決定性。例如人口眾多在相當長時期內被認為是貧窮的原因,作為大國的困難。同樣的道理,當前也有不少表像上的研究認為,人口的低生育率和老齡化造成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並且會對未來發展帶來挑戰。
實際上,至少在短期的發展來說,並沒有充分的經驗證據說明,人口變動對於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認為低生育率,或者老齡化,乃至勞動適齡人口下降對於經濟發展具有阻礙作用,和二者之間是存在著積極關聯關係的實證研究,實際上是同時存在的。例如,即使在常識上認為老齡化會抑制經濟增長,但是資料上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是和老齡化同時增長的,乃至在整個世界歷史上老齡化和經濟增長也是持續正相關的。同時,至少在最近幾年的研究表明,國家勞動適齡人口總量和比重在持續下降,但是經濟總量卻仍在提高,這也說明人力資源的具體配置實際上比單純人口結構的變動更加重要。
環球時報:今天的育齡夫婦決非中華民族最痛苦一代 2018-08-21
生育問題成為輿論場上的持續熱點,兩名南京大學教授不合時宜地發表奇葩觀點,提出通過從老百姓當中籌錢建立鼓勵生育的基金,遭到輿論猛轟。生育問題涉及千家萬戶,與各種民生問題息息相通,學者就這個問題說話,也需客觀理性,切忌信口開河。
需要指出,互聯網上圍繞生育問題的各種情緒非常複雜,它們有些是對過去的計劃生育有意見,有些是對當前養育孩子艱難的抱怨,還有一些是從別的問題蔓延過來的其他不滿。
客觀說,計劃生育政策在上世紀80年代全面推開時,對抑制中國總人口的急劇膨脹,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正面作用,是當時歷史階段的必然選擇。後來人口形勢發生變化,國家於2013年開始調整,到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如果這個效果還不足以帶來形勢的扭轉,那麼完全放開生育的政策就勢在必行,鼓勵生育的政策也將跟進。
輿論真正抱怨最多的是養二孩難,在中國大城市裡,這是實情。
我們想說的是,車到山前必有路。而這個路,既有社會整個體系根據多子家庭的需求進行再組織,國家增加相關投入,完善福利體系,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關係,也包括普通人對養育孩子的觀念進行調整。
養育孩子的壯年人,在哪個社會、哪個時代都是社會承重最大的中堅力量,他們在不同時期有著各自的不容易。社會要多支持、鼓勵處在這個階段的人群。同時,處在這個階段的人群自己也要堅強,應更多展現給社會樂觀,而非牢騷滿腹。
回應
這篇社論輕佻地把年輕人不願生育歸因於當代年輕人吃不了苦,是對全體八零後九零後的極大不尊重,同時也是在轉移人們的視線,掩蓋真正的問題。年輕人們為了攢錢買房結婚,可以長期996,可以啃青菜饅頭,然而,當他們發現再怎麼拼命,工資漲幅也跟不上房價漲幅時,悲觀和絕望情緒就會摧毀他們所有的鬥志。
聽父母講解放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有二三十年)沒漲過工資,可那時候卻是孩子最多(一般家庭都有三四個孩子)、花錢最大的時候。那時候的艱難,保證持久溫飽是全家人最大的追求,這在溫飽問題不是主要問題的現在社會年輕一代無法想像的。
哪個年代都有自認為痛苦不堪的時候,而且非同齡人就感覺無法理解,這就是代溝。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幾代人生活的條件和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對社會變遷和個人發展等帶來的挫折和對壓力的承受能力有了顯著區別。
英媒:老年大學在中國一席難求
英國《經濟學人》2018-8-17文章,原題:為什麼老年大學在中國一派繁榮 中國成群的銀髮一族在一年當中會有幾次在外露宿。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搶佔最佳位置以便能在中國的老年大學登記註冊,獲得一席之位。
自1983年首次開辦此類學校以來,全中國各地已冒出7萬所老年大學。這些大學提供一些興趣愛好課程,如舞蹈、網購,或者為即將出遊的人提供英語課,還有其他更傳統的學科。去年,這些大學招收的學生人數合計達800萬——只占中國60歲以上老人的3%多一點。在上海老年大學,學生平均年齡是65到70歲。
老年大學的想法並不新鮮。“第三年齡大學”運動1973年始於法國。此後,這一運動遍佈整個歐洲,在英國尤其受歡迎。中國的第一批老年大學旨在招收共產黨老幹部。今天,一些老年大學(名額)預留給退休公務員,但另外一些則對所有人開放。大部分老年大學是政府資助的,平均學費是每學期200元。
(中國)對老年大學的需求大,且這種需求將只會增加。在上海,每6個感興趣的人中只有1人能註冊上學。在杭州,則是16∶1。好幾所老年大學已採取抽籤搖號制,其他老年大學則本著“先到先得”的原則。
到2050年,60歲及以上的中國老人的數量預計將從2.41億增加到4.87億,幾乎占中國總人口的35%。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全國每個縣都要有一所老年大學。畢竟,教育老年人具有現實意義。這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並應對孤獨,孤獨會影響健康並推升自殺率。它還符合儒家思想,儒家教導人們學習是一生的美德。
不過,這些老年大學並不能解決中國人口老齡化所引起的所有難題。他們不能代替正式醫保,難以解決社會保障帳單,也無法彌補勞動力短缺。為此,中國政府已在考慮提高退休年齡。與此同時,老年學生們會銘記毛澤東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回應
老年大學還處於起步階段。俺們的建議是:籌辦老年科技精英協會。那些退休的在公司、大學、科研機構工作了30年40年50年的退休了的教授、高高工、省部級待遇的專家,全國有120萬人,足夠籌辦20所世界最前沿科技的1:1學習班,就是1名老專家每次手把手教會1名青年工程師1項專業技能,國家支付老專家10KRMB。區區120億RMB,就可以傳承120萬項專業技能......
央視網:“設立生育基金制度”是一項荒唐的建議
央視網2018-8-17消息,近日,有媒體發表《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署名文章,其中,關於“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引發輿論強烈反彈,社交媒體一片抨擊之聲。
先看一下這位專家的具體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儘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帳戶。
這位專家進一步指出,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帳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生育基金採用現收現付制,即個人累計繳納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於政府對其他家庭的生育補貼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國家財政補貼。
這些所謂的建議讓人有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如果不是白紙黑字出現在報紙上,還真不敢相信,儘管這些年我們見識過不少專家的雷人雷語。
首先,生育是人的基本權利,生還是不生,都是個人和家庭的自由。我們可以通過宣傳鼓勵生育,也可以制定激勵政策引導生育,但不能以“設立生育基金”之名對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懲罰之實。這種建議於法無據、於理不通、於情不合,既有違常識,也暴露了研究者專業素養的不足。
其次,少打群眾的歪主意,不要動不動就建議收費。這些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民群眾生活水準明顯提高,但同時我們要看到,大家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負擔還很重,中國家庭債務水準長期居高不下,上海財大研究院剛剛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超過美國當前水準(楨:?) 。
再有,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期,面對外貿的不確定性和投資拉動邊際效應遞減的形勢,內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明顯。我們要千方百計地通過降低個稅、減少收費、完善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內需的動力,促進消費的轉型升級,而不是以所謂“生育基金”的方式加重群眾負擔。
回應
專家只是把北歐等國政策搬過來,北歐的稅收範疇就涉足到這塊,不婚人士繳納最多且無返還,結婚了就少繳納很大一部分,生孩子越多社會補助越多。一般情況下,生育4個孩子以上,母親基本可以不用外出工作,孩子們每月賺取的政府補貼可以涵蓋此家庭的日常花銷。可即便如此,我的挪威和瑞典客戶裡大把不婚和不生育人士。他們寧可交稅,也堅持不婚或不生。
新二代學生人數持續下滑 學者:想嫁來台灣的新住民變少 2018-08-08 聯合報
教育部統計,106學年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的學生數達18.1萬人,較前一學年減少7.78%,趨勢自104學年後連3年下滑,且國中新住民學生數,則是於106學年首見反轉下滑。
另觀察國小一年級新住民子女人數變化,98學年以前新生人數都呈現增加趨勢,但94年以來國人與東南亞居民婚配情形明顯轉少,遞延反映至小一新住民子女數自99學年開始減少,教育部預期,此現象將持續8年以上。
教育部統計,若是國中、小併計,新住民子女學生在103學年達到21.21萬人高點,104學年起首見反轉下滑為20.80萬人,105學年降幅擴大為5.66%,106學年降幅更劇為7.78%,人數續下降至18.13萬人。
106學年國小學生10萬7407人,減少1萬3023人,減幅為10.81%;國中學生7萬3894人,比前一年減2.97%,首見反轉下滑。教育部分析,主因自90年代中期以來,國人與東南亞居民婚配情形趨減,遞延反映至國小新住民子女人數減少所致。明年將維持持續下降趨勢,且下滑走勢將延續相當一段時間。
但教育部表示,就讀國中小的新住民子女雖已連續三年減少,但仍是整體國民素質及競爭力的重要環節,且地區分佈中,有新住民籍的學校達3456所,約占全國9成6,顯示國中小新住民子女學生散佈極廣。
新住民二代、逢甲大學教授何景榮指出,台灣最大的兩個新住民來源國是大陸和越南,這兩個國家近十年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多,因此想嫁來台灣的新住民也變少;另外,新住民本身在台灣落地深耕多年,也逐漸被台灣人「同化」,漸漸有台灣人的觀念,生育率也跟著下降,且大部分新住民在台灣都住在「鳥籠」公寓,生養子女的意願自然降低許多。
「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負責人張正分析,新住民結婚來台的高峰約在2000年,目前新二代人數的高峰約是17、18歲,所以國中小的新二代比例就下降。
另外,教育部統計,以國籍別觀察,106學年國中、小新住民子女的父或母,約4成1來自越南,近4成來自大陸,另有近1成來自印尼,三者合占近9成。若以縣市觀察,國中、小新住民子女主要集中分佈在都會區縣市,但若以新二代占該縣市學生數比率觀察,則以連江縣、金門縣及嘉義縣等離島偏鄉縣市分居前3名。
回應
越南籍印尼e豬願嫁韓國遠超台灣,之前聯合報報導過。
遼寧率先探索獎勵二孩家庭政策 專家看重個稅優惠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2018-7-9報導,遼寧省政府近日印發了《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規劃透露,遼寧將完善生育家庭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完善計劃生育獎勵假制度和配偶陪產假制度等。
對此,有媒體評價說,“鼓勵二孩生育這只螃蟹,現在終於有人打算吃了”。那麼,這些獎勵政策該如何落實,又是否可以在全國推廣,惠及更多家庭呢?
“遼寧省分娩呈下降趨勢”
遼寧省出臺的《2016-2030人口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遼寧人口生育水準穩步提高,人口總量保持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合理規模的目標。其中,特別明確了將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的獎勵政策。“去年全省的分娩量是32.7萬,二胎占35%左右。從去年和今年的資料比較來看,遼寧省分娩上漲是沒有體現,還是在一個下降的趨勢,省政府的這一政策應該說是非常及時的。”
有市民稱“就算獎勵暫時也不考慮”,專家看重個稅優惠
除此之外,遼寧省還將從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多項方面入手,如:降低個人所得稅,推進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完善計劃生育獎勵假制度和配偶陪產假制度;建議對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實行靈活工作時間制,支援婦女生育後重返工作崗位等,切實為生育二孩家庭提供更多的獎勵政策。然而,面對獎勵,生育二孩所帶來的除經濟以外的生活壓力,還是讓一部分人選擇了放棄。
瀋陽市民陳菲坦言:“其實心裡上也是一直想要二胎的,但是後來還是打退堂鼓了。養一個孩子不光是要金錢上面的投入,還要花費很多的精力、時間,就算是給我獎勵我也暫時不會考慮。”
另附參【新圖博館】《實然觀》:
現代政府提供各種誘因(如育嬰托兒假/補貼,那麼多假期和補貼、女生產力不如男、憑啥同工同酬)、但為何沒「食色性也」快感之效呢?主因在現代社會「人擇」出的「三高女」(高教育/就業/生活品值)不願生了(如新加坡專為三高女的誘因無效),誘因只對中下層婦女有效(故英美窮婦胎數之多如古早靠母豬多生養家,問題是這種方式新生人口、不但無助於老年化少子化造成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反而加劇),故剩女的「生育成本太高故不願生」純屬違心之論、其實曠男的「婚戀成本太高故不願談」才是真心話。
“這暴露了有關部門監管的空白,應對醫療機構擅自非法提供代孕技術進行懲罰,追究代孕中介的法律責任,讓代孕不再野蠻生長。”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李明舜表示,非法代孕屢禁不絕,需要在法律上加以規範,這也是必然趨勢。
回應
代孕也是確確實實有合理性的,生不出找個人幫忙生,也是件幫別人完滿人生的好事,立法保護好雙方權益就好了,現在亂就亂在市場自由發揮,價格高出現了變種人販子
代孕合理?哪里合理了?合什麼理?道德倫理?我看你合的是有錢才是大爺的理吧。
撇開倫理啊道德、尊嚴什麼的不說,光說生孩子這本身就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事情。況且代孕這種事情怎麼想怎麼彆扭,說句不好聽的,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淪為生育工具了。國家應該禁止代孕,打擊代孕中介。
說得對。代孕明顯是物化女性。
雙方你情我願,有什麼不好?同性戀都可接受了,代孕怎麼就不行了?
出租子宮成生意,代孕1年賺幾十萬2017-12-30 觀察者網
為了賺錢,為了蓋房子,一整個村的婦女都去做代孕生小孩?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的“出租子宮”生意,卻真實地發生在湖北多個村子裡。媒體歷時2個多月,暗訪多地代孕機構、“代媽”生活基地,30日通過視頻揭露了地下代孕非法產業鏈在國內的畸形發展現狀,專家強烈呼籲應整治。
代孕一年收入十幾萬
“反正不跟男人上床,又不怎麼樣。也不會出賣身體什麼的,我們想出來賺點錢,回家把房子蓋了。”這是來自四川的“代媽”張艷(化名)對通過代孕賺錢做出的解釋。
張艷表示,雖然一開始有點害怕,擔心被騙,但考慮到經濟因素,她最終還是選擇進行代孕。相比在工廠上班每個月3000塊的工資,光是代孕機構的生活費就能差不多達到這個數字了。當然,這僅佔代孕酬勞中的極小一部分。“(懷孕)三個月的時候會給1萬,從第五個月開始就每個月給2萬了。一年可以掙十幾萬呀,我們累死也掙不了!”對於“代媽”們來說,辛苦10年都掙不了這麼多錢。
而部分“生過幾個”的“代媽”會選擇做代孕機構保姆,在照顧其他“代媽”的同時還會再介紹新人來。
從偷偷摸摸到光明正大
代孕缺乏法律層面規範
有關代孕立法問題,2001年8月1日,衛生部發布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以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和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第二十二條規定,實施代孕技術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3萬元以下罰款,並給予有關責任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早在2015年提交審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就曾提出“禁止買賣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禁止以任何形式實施代孕”。不過,不少委員為此提出異議,認為不應剝奪不孕夫妻通過代孕技術獲得子女的權利,並且禁止代孕會讓失獨者再受打擊。最終,草稿表決稿刪除了“禁止代孕”相關條款。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立新曾在接受《法制日報》採訪時說,目前沒有法律和法規層面的規範,原衛生部的規定只是行政規章,不具有限制公民權利的效力,不能作為禁止代孕的法律依據。
杜建國:這幾年為什麼很少提“希望工程”了2017-11-13 觀察者網
在上一篇《脫貧攻堅為何成不了輿論熱點?》文章中,我談到近兩年參觀過多個省區的扶貧,親眼目睹中國政府為此投入了巨大的物力與人力。至少,我能肯定在以下三個方面的脫貧是很有成效的,是很明顯的,那就是住房、醫療與教育。在上述三個領域,現在的農村比過去要好多了。下面,我盡可能通過我的直接觀察,來介紹一下住房與教育改善方面的情況,醫療方面留待它文介紹。
一、在農村很難見到破房子了
....
回應
這幾年為什麼很少提“希望工程”了?也許作者故意遺漏了一點重要原因:因計劃生育和農村人口流動至城鎮,農村中小學生源驟減,希望小學被大面積荒廢。 據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在《求是》刊文稱,全國農村的小學從1985年的83萬所,到2000年只剩不到50萬所,近40%的學校被撤併了。而從2001~2010年10年間,全國小學由49.1萬所又減少到25.7萬所,其中農村佔減少總量的87.6%。初中由6.7萬所減少到5.5萬所,其中農村佔減少總量的91.7%。
近幾年來,一些人講中國農村怎麼破敗,甚至鼓吹要恢復什麼鄉紳制度,做為出生於農村,成長在國家級連片特困地區的我,很清楚現在的農村部分地區存在破敗的情況是什麼原因,中國農村的問題從來不是要把更多人重新拉回到農村,而是要盡可能的把農民送進城市!
完全符合我的觀點,農民要過上好日子,大量減少農業人口的基礎上重建規模化、工業化、集約化、合作化的新農村。
現在中國存在著一股強大的醜化城市化的思潮,其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對舊北京的過度美化和對當代北京的過度醜化。多年來,媒體與學界大肆炮製“老北京”神話,把老北京吹噓為一個祥和、環保、宜居的古都,這是不符合事實的。老北京一刮風就是沙塵暴,一下雨就是爛泥塘,有什麼好?一個大雜院擠進去幾百人,無上下水,有什麼好?老北京的代表是什麼?就是老舍筆下的龍鬚溝,這能叫祥和環保宜居?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82歲、公園綠地星羅棋布、人均GDP已接近兩萬美元的當代北京,無論經濟、科技還是文化等都為中國做出了突出貢獻的、這樣一座吸引集聚了越來越多的人,並讓他們生活越來越好的超級大都市,怎麼就不如龍鬚溝了?怎麼就不宜居了?製造“老北京”神話,第一是為了醜化新中國,第二是為了誤導當下中國的經濟發展,讓中國去工業化、去城市化。
菲律賓一所學校的學生午餐,白米飯和幾塊燒肉配上醬汁,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菜。
泰國一所農村學校的學生午餐,有魚有肉,吃的還算不錯,數量不多。
義大利一所農村學校的學生午餐,蔬果類占比較大,義大利炒麵、麵包加上奶酪、牛奶,營養比較豐富。
越南一所學校的學生午餐,越南農村學校沒有食堂,學生從自家帶的便當,春卷和炸肉片。
日本一所學校的學生午餐,湯、麵包、納豆、牛奶、醃漬黃瓜,看起來不怎麼樣啊。
中國四川省綿陽市的一所農村學校的免費午餐,孩子們吃的不錯。在中國農村學校,前幾年就實現了營養午餐全覆蓋,一些地方早已實行了學生免費午餐。
https://kknews.cc/zh-tw/education/6kp29ap.html
相關新聞
20個國家的「學校營養午餐」大PK,台灣雖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
5年過去了,中國農村仍有48%的學校營養餐未達標!2017/06/05 海外留學政策
2011年秋季起,中國開始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里的2300萬學生提供補助,用於「營養餐」。五年多過去了,6月1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數據,仍有48%的學校營養餐在能量、蛋白質、脂肪以及兩種微量元素方面無法達到國家推薦標準。
媒體:新加坡“幼升小”門道多拼房拼爹又拼哥2017-09-15 中國僑網
新加坡公立小學報名分7個階段進行,歷時兩月,越先報名者進名校概率越大。而誰能優先報名?這裡面也很有點“拼爹”的意味。
拼房
按家距離學校遠近的原則抽籤
拼哥哥姐姐
即使同為新加坡公民,同樣要看“家庭出身”,如果家裡有人與此校有關則佔入學優勢。
外國人報名排最後
......
解決方法並不困難,羅團隊透過實驗得出結論:每天花15美分給孩子吃一顆維生素;每年花1美元給孩子4片抗寄生蟲的藥;每兩年花20美元給需要矯正視力的孩子配一副眼鏡,就可有效地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經由他們培訓的母親照顧的幼兒智商都有明顯提高。
「中國政府對0-3歲的孩童投入是多少呢?」羅斯高教授說:「零」。
他忘不了自己在中國一個縣城看過的一座寶塔,到了晚上寶塔亮起燈來,美輪美奐。那是當地政府部門辦公的地方。他問過很多地方官員,為什麼不能給這裡的孩子提供營養午餐呢?每個人口中都聽到同樣的回答:「沒錢」。
美經濟學家稱中國半數農村娃智力發育遲緩。
回應
這麼可憐的貧病弱智中國小孩,怎麼長大了做生意把美國人打得落花流水呢?奇怪啊.
我不相信這段美國之音報導,雖然很多年沒有回中國,但從各種媒體影像看到,根本不是所形容中國大陸 .
相信這篇報導的,智商也不到85,一樓的,你呢?
12份農村學生午餐大比拼,中國的免費午餐營養最好2016-11-10 農里農氣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家庭的希望。農村學生在學校吃什麼樣發午餐,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攝影師拍攝了這組各國農村學生的午餐,當然只有少數國家的學生午餐是免費的。
圖為英國一所農村小學的兩份不同午餐,右側意大利麵、麵包片、水果,左側辣椒、米飯、奶油蛋羹松糕和香蕉。學生選擇其中的一份。
法國一所農村學校的學生午餐,有米飯、麵包、沙拉(芹菜和胡蘿蔔)、桔子和油炸圈餅。
韓國一所農村小學的學生午餐,很有民族特色,泡菜、雞蛋卷、水煮蔬菜、醃魚乾、海帶湯、米飯,比較豐富。
俄羅斯一所中學的學生午餐,紅菜湯最具有代表性,米飯和麵包兩主食。
印度的一所農村小學學生午餐,學生們的午餐是一種糯米飯。
美國華盛頓州一所小學的學生午餐,這是兩份供選擇的不同菜品,一份是有蔬菜沙拉、麵包、紅辣椒、牛奶和雞肉等,另一份是沙拉、麵包焗芝士三明治、胡蘿蔔、梨罐頭等。
留守兒童免學費仍輟學農村 父母教育純放養
2017-09-17觀網報導了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斯高的一篇關於農村教育的演講。羅表示,中國勞動力中上過高中和高中以上的人口占24%,即4個中國勞動力裡面只有1個上過高中。
雖然這一數據與我國在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大致相符,但是有讀者指出,這並不能真正代表中國目前勞動力人口的教育程度。所謂的1/4是統計全年齡段。問題是60歲以上人口里高中以上學歷的百分比估計只有個位數,拉低了總百分比,但這些人絕大部分都退出勞動力市場了。
除了數據在統計過程中可能導致的問題,數據蒐集的時間也會有影響。羅的數據,幾乎一半的三歲小孩生活在貧困農村。而這些孩子作為未來的勞動力勢必會影響中國的勞動力水平。但是,我國的貧困人口是在2011年之後大量減少的。
據人民網統計,我國的扶貧標準自2010年的1274元翻倍提高到2011年的2536元之後,貧困人口總數曾出現了急劇上升,從2688萬上升到1.22億。但隨後,直到2015年,雖然扶貧標準一直穩步提升到2855元,但貧困人口數量卻是從1.22億降至5575萬。經過多年扶貧之後,現在生活在貧困農村的3歲小孩肯定是不到一半的。
回應
教育,說到底,還是取決於家庭環境,父母的言傳身教。
留守兒童綴學,是因為他身邊的整個環境都不支持他讀書造成的。
以我80後農村出生的學習經歷來看,農村的厭學情緒比以前惡化了,當時的農村人普遍都是把讀書當做唯一的好出路,不管父母自己讀書多少都是很支持孩子上學,現在的農村問題是一方面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太快太多的非讀書成功案例太多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讓農村低教育水平的家長,對讀書是唯一出路產生了很大的動搖.很多學生,都把打工和創業看得太簡單,以為打工掙錢養活自己一輩子和3年高中4年大學讀書比起來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以為既然世界上有一個比爾蓋茨,那麼所有沒有大學畢業證的創業就都能成功……
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7_09_18_427664.shtml
美專家研究:中國農村2/3孩子病了2017-09-18 世界日報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經濟學家羅斯高過去30年來,每年都在中國考察。他的團隊發現,近半中國農村幼兒智力發展遲緩,貧血、寄生蟲,視力問題得不到矯正。羅斯高心痛的說:「農村2/3的孩子生病了!難怪他們學不好。」
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台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據民政部網站2017.9.18消息,日前,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針對大齡未婚青年、進城務工青年、農村青年等的婚戀難題和不同特點,提高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協調多部門推動實名認證和實名註冊在婚戀交友平台嚴格執行,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相關新聞
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自殺 指前妻騙婚
蘇享茂前妻騙婚被起底曾閃婚4次獲利上億
回應
官方突然出這個,已經是認定翟是婚騙了
先打翟欣欣小集團,敲山震虎!以儆效尤
重慶老年相親角火爆:見面先問身體成功率比年輕人高2017-09-18重慶晨報
一問身體二問經濟,老來找伴,大爺大媽就圖實在。據重慶晨報18日報導,重慶洪崖洞有一處相親角,不少大爺大媽週末來此相親,火爆程度堪稱“派對”。
回應
老年人需面對的很多,同齡人紛紛逝去後的孤獨,對衰老死亡的恐懼,後輩應體諒這些,讓老年人的生活豐富多彩,讓老年人有伴有朋友有親人,讓他們沒機會孤獨恐懼,或者生活越來越坦然。我們有責任,社會也有責任這麼做,為老人,為自己。
據史書記載,摩梭人源於中國古代西北部的古羌人,他們生活在原黃河、賜支河和湟河之間的青海省一帶。 戰國時期,一部分羌人因畏懼秦國之威,隨水草放牧南遷至今天的甘肅南部和四川西部,此後即遠離眾羌。 “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其中,在漢代遷徙到大渡河、雅礱江流域漢源、鹽源一帶的,被稱為“犛牛種越嶲(gui)羌”的一支,後漢以來被稱為“磨些”、“麼些”,至唐代被稱為“摩梭蠻”。 再後來,“摩梭蠻”的一部分繼續往西遷徙,來到今天的金沙江流域,成為自稱“納西”的“西部摩梭”。 而定居滇川交界地帶瀘沽湖地區、自稱“納日”的“東部摩梭”被外界繼續稱為“摩梭”。
建國初期,摩梭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的麗江市、迪慶州、怒江州,四川的涼山州、甘孜州和西藏的芒康縣。 摩梭人有兩個方言區,一為西部方言區,自稱“納西”,有東巴象形文字,又稱文字區。 另一為東部方言區,自稱“納”、“納日”,無文字區。 1954年,國家劃定民族稱謂時,將屬雲南範圍的“納西” 劃定為納西族,屬四川管轄的“納日”劃定為蒙古族,西藏範圍的定為藏族。
潘米托丁說,隨著藏傳佛教的進入,承載著摩梭人文化傳承的達巴教因為沒有文字記載經文、沒有固定的場所,陷入了傳承危機。 有關摩梭先祖的文化記憶亦然。
文化自救:幾個摩梭年輕人的行動
......
2016衛生計生統計公報出爐:新生兒1846萬,二孩政策效果明顯
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2017.8.21發布《2016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簡稱《公報》)。《公報》顯示,全面兩孩政策效應逐步顯現,2016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846萬人,總和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這一數字比“十二五”期間的年平均出生數增長了近200萬。
《公報》顯示,全面兩孩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釋放。2016年,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過45%,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情況符合預判,出生人口數量平穩增加,政策實施滿足了絕大多數群眾的生育意願。
《公報》指出,2016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2015年的10.7‰下降到10.2‰,嬰兒死亡率由2015年的8.1‰下降到7.5‰,孕產婦死亡率由2015年的20.1/ 10萬下降到19.9/10萬。2016年,中國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說普通話的外來游客和生意人太多,是摩梭人語言出現變化的主要原因。 這可以從一組數據看出:次梳爾車1991年任村長時,落水村全村430人,80%是摩梭人。 但截至2010年,全村的3331人中,漢族已有1202人,摩梭人只有1000人。
除了那些能夠立即發現的變化外,次梳爾車經過長期觀察還發現,摩梭人的不少傳統習俗也在改變。
由於摩梭人延續的是母系氏族社會,崇母、尊母是最基本的禮儀。 次梳爾車說,按傳統習俗,摩梭人都不會過生日,因為這一天是母親的受難日。 但是,現在很多摩梭年輕人也開始學著過生日,還藉此舉辦聚會。 “哎呀,搞得烏七八糟的。”
最嚴重,也是最讓次梳爾車感到痛心的,則是受外來文化、經濟利益、教育等方面的衝擊,“走婚”和“母系大家庭”也開始發生變化。 它們代表的是摩梭傳統文化最核心內容。 而“走婚”,在很大程度上支撐著“母系大家庭”的完整。
走婚,是摩梭人特有的一種婚姻模式。 男女雙方在勞作、聚會中相互產生好感,並有感情基礎後,男子通常會請媒人到女方家示好,並到女方祖母屋敬“鍋莊”,對外公開關係。 而後,雙方便可約定時間,半夜在女子的“花樓”(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間,獨立於祖母屋外)約會。 但是,男女雙方婚姻與家庭分割,即男不娶、女不嫁,走婚後依然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雙方不會有經濟聯繫。 一旦雙方發生感情轉淡或發現性格不合,隨時都可以停止走婚。 如果女方懷孕生子,子女亦由女方家庭撫養,但在孩子滿月時,男方必須在女方家中舉辦滿月酒,因為這是正式確認父親身份的場合。 出席滿月酒的來客,必須是每家的母親。
“母系大家庭”的瓦解,有個多位摩梭村民公認的“典型樣本”——與落水村相鄰的里格村。
里格村村長篤知平措說,旅遊開發前,里格村有13戶人家,全都是母系大家庭,每戶15人左右。 但是,隨著旅遊在2003年進入快速發展期,因涉及到收入分紅、土地等諸多現實經濟利益問題,13戶大戶已經部分瓦解。 目前,全村52戶戶主是本地人,多為4口之家。
對於這些外來的衝擊,次梳爾車和篤知平措說,目前無法預知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但是,摩梭傳統文化是摩梭人的根本,不能失去。
祭司“達巴”的傳承危機
除“走婚”和“母系大家庭”外,現在永寧鄉摩梭傳統文化最有價值的一件“文物”,是一位叫阿伍·潘米托丁的達巴。
達巴,是摩梭原始宗教——達巴教的祭司。 由於摩梭人有語言但沒有文字,他們在各個方面的思想成果,全靠達巴口誦詩歌並形成《達巴經》,作為記錄。
....
摩梭人的傳統習俗,隨著遊客的增加和第一家摩梭家庭旅社——摩梭園的出現,逐漸發生了改變。
摩梭園1989年開張,經營1年後,便盈利4萬多元。 這個數目,讓當時仍處在靠耕作、打魚為生的落水村村民驚訝不已。 村民開始意識到,不能再故步自封,必須積極面對現代社會的衝擊。
爾青說,在經濟的刺激下,原本在瀘沽湖畔的豬圈被全部推倒,村民們紛紛沿湖修建家庭旅社,接待遊客。 以前見到遊客都會害羞甚至躲開的摩梭村民,開始主動上前招呼客人。 而原本對“婚姻”、“父親”等詞語的忌諱,也在旅遊浪潮中逐漸淡化了。
落水村摩梭人的改變,體現在經濟收入的成倍增加上。 據介紹,落水村村民1992年的人均年收入只有436元,比雲南省的平均水平相差178 元。 但是4年後,落水村人均年收入急升3倍,達到1240元,超過雲南省平均水平229元。 此時,旅遊收入佔落水村村民收入的90%。 而到了2010年,落水村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105萬元,旅遊收入為815.6萬元;處於旅遊核心區的落水村民小組,村民人均年收入為5945元。 而云南省這一年的人均年收入為3952元。
悄然改變的摩梭社會
對於現在的生活,老村長次梳爾車總結說:“很好。”他的家裡,各種家用電器一應俱全。 但是,他明顯感覺到摩梭傳統文化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最直觀的改變是服裝。”次梳爾車說,傳統的摩梭男子都會戴氈帽、系腰帶,穿類似藏式服裝的衣服和褲子,腳踏靴子。 “如今,這樣的裝扮只是在重大節日、祭祀活動等時候才穿。”穿著一身便服的他解釋說,摩梭傳統服裝穿著不方便。 他喜歡抽煙,但摩梭服裝連個裝煙的口袋都沒有,還得專門弄個挎包來裝,很麻煩。
除了服裝,次梳爾車認為變化比較大的是語言。 摩梭人有自己的語言——摩梭話,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次梳爾車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這裡的旅遊業剛起步時,他的普通話並不流暢,交流的人群也主要是本地人。 但隨著旅遊的發展,遊客越來越多,他的普通話也越講越好了。 但是,他和當地人交流還是願意講摩梭話。
跟老村長不同,年輕一代的摩梭人正在逐漸改變。 次梳爾車說,現在摩梭年輕人之間相互交流時,說漢語的多了。 而且他發現,自己81歲的母親也逐漸會講普通話了。
法媒:中國西南邊遠地區“走婚”習俗為何正在消失?
法新社2017.8.22文章,原題:中國西南邊遠地區“走婚”習俗為何正在消失 經過多年練習,欽列諾布(音)的身手已然很敏捷了。他常沿著石屋的牆壁爬上三樓,從窗戶進去與情人幽會。
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的紮巴人是個小小的母系氏族社會,在這個社會,熟練的攀爬技能是男子求偶成功的關鍵。扎巴族人遵循的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傳統的“走婚”風俗。按照這種風俗,不管一對男女的關係維持多久,也不會住在一起,女人可以隨心所欲找幾個情人。
然而,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社交媒體和熱門韓劇的到來,再加上山村交通條件的改善、教育機會的增加,曾經與世隔絕的紮巴人見識到了別樣的生活方式。37歲的卡車司機欽列諾布,也像他那些世代定居在青藏高原邊上的族人一樣,慨嘆走婚風俗正在消亡,女人們越來越希望從男人那兒得到更多承諾。欽列諾布說,“現在女人們和外面的人想要的東西一樣——固定的婚姻,房子、汽車這些財產”。
從上世紀80年代政府開始執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以來,走婚風俗就在慢慢消失。青海師範大學人類學家馮民(音)2004年對232戶人家進行了調查,發現只有49%的紮巴人家仍在走婚。在走婚家庭裡,孩子由母親和舅舅撫養,父親可能會提供點經濟支持。
政府的規定也讓走婚風俗更難維持。父母不領結婚證,孩子們就不能上戶口,也沒法上社保或上學。竹清帕德仁說,現在想繼續走婚的人往往會花錢請未婚的熟人或陌生人跟自己領一張假結婚證。
商業文明包圍摩梭文化“女兒國”正在消失2011.12.7
“我們的民族服裝很少有人穿。”
“年輕人也不太愛說摩梭話了。”
“傳統走婚習俗被結婚衝擊。”
……
翁基次·爾青扳著指頭,細數傳統習俗的沒落,嘆息聲聲。
41歲的他是摩梭人,生活在有“東方女兒國”之稱的瀘沽湖畔。 位於川滇兩省交界處的瀘沽湖,是中國“母系氏族社會”最後的領地。
“但是!”他突然提高聲音,打破已久的低沉,“這些年,我們的經濟、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這樣發展下去,再過幾代人,因為摩梭傳統文化的消失,'東方女兒國'可能會因此消亡。” 多位受訪的摩梭人表示,摩梭傳統文化是摩梭人的根本,旅遊發展也離不開摩梭文化。
“保護,還是發展?”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它,決定著“中國最後的母系氏族社會”和“摩梭文化”的命運。
.....
爭奪資本支持
在傳統婚戀業務進入瓶頸期後,各婚戀網站紛紛謀劃轉型,這時候,誰能儘早上市,獲得資本的支持,誰的轉型就更順暢。在這方面,最早在新三板掛牌的百合網無疑最為成功。
2015年11月,百合網登錄新三板掛牌交易。2016 年度,百合網完成兩次股票發行,募集19億元,完成多起併購。這當中包括以4016萬元收購小兩口網絡,以此介入婚禮運營行業。並且,公司還以500萬元認購時尚致愛20%股份,後者是家婚尚資訊平台。此外,公司還在2015年收購了婚紗攝影O2O平台——“北京拍拍淘”。
記者看到,在北京望京SOHO總部,百合網貼出標語,將向婚慶、攝影、地產等領域轉型。對此,田范江對記者承認:“我們率先回歸,利用國內的資本市場,融到比較多的資金。通過這麼做,我們增長模式從完全的內生式增長,變為內生加外延式增長。如果沒有國內資本市場的支持,這些外延式增長是沒辦法展開的。現在看來,在這個重要戰略節點上,我們做了正確的決定。”
作為百合網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珍愛網近來也有了實質性動作。2017年8月5日,德奧通航公佈重大資產購買預案,擬收購珍愛網51%股權,這一收購對珍愛網的估值為27.4億元。相比之下,雖然2016年營業收入相差近5倍,百合網的估值高達65.24億元,充分說明對於這批欲回歸A股的科技公司,回來得越早,紅利越高。
但百合網也公開表示,由於公司在迅速拓展婚戀生態圈下各條新的業務線,業務前期投入成本會超過營業收入,因此在短期內這些新業務線依然會形成虧損。公司向多個領域拓展後,將帶來業務適應、人員管理、資金投入、文化整合等諸多不確定性。各項業務未來是否能形成合力,還仍需要更長時期的觀察。■
在成本支出上,田范江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百合網目前成本主要來源於員工薪酬及推廣費用。這也可能解釋線下模式收入雖高但盈利卻比線上業務低,因為線下的一對一紅娘必然帶來更大的人力成本支出。
事實上,近年來幾乎每家婚戀網站都會面臨這個兩難的選擇:線上為主還是線下為主?直營還是加盟?
這種選擇的不同,折射出不同的企業經營戰略,而現實情況是,不管哪種選擇都有其兩面性,也都面臨著行業整體性發展瓶頸帶來的桎梏。
目前,除友緣科技僅以“有緣網”、“約會吧”兩款線上APP獲取收入,並未大規模開展線下業務而外,其餘3家婚戀網站均已大規模開設線下門店。其中,百合網與世紀佳緣合計有近200家線下門店,珍愛網有50家線下服務店。
線下會員費更易讓公司擴大營收,但利潤率較低。田范江向記者透露,百合網目前線下業務貢獻60%以上收入,但線上帶來的盈利卻高於線下。然而對於幾家從PC端起家的婚戀網站來說,PC端陷入瓶頸、移動端已失先機,拓展線下業務也是不得不為人之的舉措,區別在於規模的大小和側重點不同而已。
而側重於線上模式的友緣股份方面則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友緣的模式選擇邏輯是,大眾人群數量更為龐大,婚戀交友市場仍有很大的空間。因此,與友商選擇面對特定人群'做深'而自然延伸到線下服務不同,我司選擇'做廣',因此,在業務模式上仍以線上模式為主。”
僅以營收指標來看,直營模式更有優勢,加盟模式為主的百合網2016年營業收入為1.8億元,而以直營模式為主的珍愛網為10.5億元。至於加盟還是直營的選擇,田范江告訴記者,百合網正逐漸從加盟模式轉向合營模式,既百合網參股加盟店,持有後者部分股份,兩者合作經營。
王強向記者透露,世紀佳緣線下收費通常在1萬至4萬元,他曾經向一位會員收取過30萬元。世紀佳緣對銷售員工的返點,大概在百分之十幾到二三十,呈階梯式上升。而婚戀網站及線下門店的一個慣用套路是,第一次打電話時拋出誘餌,對註冊女士說,我們這裡有條件很好的男士,對方看到你的註冊資料之後想與你見面,吸引對方消費。
“其實1萬元只是體驗式服務,是針對大部分人能接受的心理價,這1萬元很可能只是初始投入,後續還會引誘你繼續消費,我如果直接說3萬對方可能就掛電話了。但的確投入越多,我們給對方介紹的對象經濟條件就會越好。很多女客戶心態已經失衡,對於結婚這件事比較心急,在第一次與我們線下碰面、或相親多次未果後,甚至會藉錢消費。”王強說。
百合網是如何規範銷售人員使用“套路”、避免其過度誘使客戶非理性消費?又是怎樣讓高投入客戶能夠接受相親投資一無所獲的結果?
對此,田范江回答:“對於深度的服務業來講,不可能做到讓員工每句話都完全符合手冊的標準,我們更多以合同來把關銷售行為。服務業不同於製造業,其標準掌握在服務對象手裡,因此,服務標準本身就比較複雜。因服務水準全由客戶主觀判斷,對於交付了較多會員費的客戶,偶爾出現對方付錢的時候知道買的是什麼,我們該做的也都做了,但最後他卻完全不認賬。”
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用戶使用婚戀網站線下服務,但花了高額服務費卻一無所獲甚至遭遇詐騙事件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令大眾對這一行業的信任度大幅下滑,這也是眼下擺在婚戀網站的管理者們面前的巨大難題。
模式選擇難題
婚戀網站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三大塊,首先,源自其線上業務收取的會員費,使用者需交予平台每年200~400元會員費,才能享有在該平台與異性交流、排名優先等服務。其次,線下門店向每位會員收取每年1萬~4萬元,甚至最高超過30萬元的會員費,以便紅娘安排一對一相親服務。此外,這些婚戀網站也同時充當著廣告平台,收取平台推廣費也是一個收入來源。但隨著流量增長停滯甚至下滑,婚戀網站作為廣告平台的收入也很難有大的增長空間。
“但現在來看,婚戀網站具有不可替代性,因為婚戀服務是件專業的事情。過去大家都沒有多少資產,現在人們資產變多了,湧現出很多富二代、拆二代,婚姻中非感情因素佔比越來越高。在一般的社交工具上,提供的資料非常不完整,無法知道對方是否單身、戶口在哪兒、收入多少、家庭狀況如何,而這些信息在婚戀網站很容易呈現。那些使用專業婚戀網站的人,就表示承諾是來找結婚對象的,極大地提升了目的性和效率。”田范江指出。
雖然認為社交平台並未分走其蛋糕,但田范江也透露,婚戀行業的總蛋糕逐漸減少。“中國現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處於婚戀年齡段的總人口數在不斷減少。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只有2千萬至3千萬人,只佔10幾億人口的2%~ 3%,不排除這些人當中有一些自己找到了,僅以婚戀這一市場來看,我們未來的增長空間的確有限。”
線下頻現亂象
選擇加盟模式,讓百合網省心的地方在於,公司對加盟店的干涉小於直營店,此外,加盟店每年需向百合支付年費,還要將其利潤的30%左右付給百合網。
加盟店之所以願意與婚戀網站合作,因後者掌握大批用戶數據,這為加盟店開展業務提供較大便利。
“世紀佳緣和百合網有龐大的註冊量,這對於公司而言就是一筆財富。因為每個註冊人必須留下電話,之後,公司人員會撥打註冊人電話,勸說他們進行二次消費,這就是婚戀網站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一種模式。之前北京都是傳統婚介所,這種傳統模式本來從業人員的素質就不高,市場就比較混亂,引入互聯網之後並未把它規範起來。”王強,一位在百合網與世紀佳緣均擔任過銷售工作的前員工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相比傳統婚介機構,百合網模式優化的地方在於,線下銷售與服務人員均獨立工作,銷售僅負責獲取客戶,提供一對一相親服務則是由公司服務人員,也就是“紅娘”來完成,以此形成互相監督。儘管如此,對於銷售人員的行為,公司並沒有能力去把控,甚至公司對銷售人員的激勵機制,也等於變相鼓勵了一些令客戶反感的銷售手段。
上述3家公司均以PC端業務起家,那麼移動端是否機會更多?事實上,成立後就主攻移動端的友緣科技盈利狀況也不容樂觀。2015年第一季度,公司虧損1345萬元。此後至今超過兩年的時間中,公司再未更新財務數據與招股說明書。
線上增長空間有限
對於為何虧損,各家公司說法不一,友緣股份證券部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解釋稱,“2015年一季度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春節期間是婚戀交友行業進行廣告宣傳及推廣的集中期間,公司相應的廣告費用及推廣費用增多,呈現出當季虧損。”此外,該人士告訴記者,公司2016年與2017年均實現盈利,但並未透露具體的利潤數據。
百合網則公開披露,之所以2015年和2016年持續虧損,是因公司2015 年5月宣佈線上溝通免費,由於線上溝通收入在傳統收入中佔比較大,對公司當前盈利造成影響。
但百合網為何2013年與2014年也處於虧損中呢?公司董事長田范江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原因在於公司在此期間與世紀佳緣為搶奪市場份額,大規模投放廣告所致。但其他幾家婚戀網站是因哪些巨額投入引起的虧損,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婚戀網站目前普遍業績不起眼,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微博、微信、陌陌等新社交平台替代了婚戀網站的部分功能,致使這些網站用戶獲取成本提高,進而導致盈利增長空間縮小。
對此說法,百合網董事長田范江認為,社交網站並不能分流走公司大批客戶,婚戀網站一直有大量替代品,任何有交友功能的互聯網產品都屬於這一範疇,包括微信、陌陌、各類論壇等。
婚戀網站多陷虧損:線上增長空間有限線下亂象頻出2017.8.21投資者報
線下模式難避員工“下套” 虧損婚戀網站紛紛傍A股大腿
近年來用戶使用婚戀網站線下服務,但花了高額服務費卻一無所獲甚至遭遇詐騙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令大眾對這一行業的信任度大幅下滑,這也是眼下擺在行業面前的巨大難題
回國後的百合網開始大肆開疆拓土,把競爭對手世紀佳緣合併後,又在2016年收購婚慶公司、攝影公司、婚尚資訊等各類企業。此次百合網的動作,又將市場各方的目光聚焦到了婚戀網站行業,然而《投資者報》記者通過梳理公開數據後發現,在熱鬧的資本運作背後,是幾大行業巨頭紛紛陷入虧損的窘境。
大批婚戀網站近來為何賺不到錢?面對引誘消費等線下服務亂象,這些公司又是如何規避的?就以上相關問題,記者採訪到了一位名叫王強的百合網前員工,該人士在百合網與世紀佳緣均任過銷售崗位。此外,上述部分問題還得到了友緣股份證券部及百合網董事長田范江的回應。
婚戀網站大多虧損
婚戀網站在國內已不算是新興行業,最早的婚戀網站可以追溯到1998年。這一年,珍愛網的前身——中國交友中心成立。然而,儘管運營多年,近年來,大部分婚戀網站並不賺錢。
就拿率先登錄國內資本市場的百合網來說,公司2013年至2016年間持續虧損,且虧損額不斷增加,這四年分別虧損3306萬元、3704萬元、5423萬元、1.1億元。這四年間,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均為負值,2016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1.1億元,說明公司經營活動不旦未落下真金白銀,還得往外倒貼錢。
2015年12月,同走加盟路線的百合網與世紀佳緣宣布達成合併協議,百合網全資子公司Love World將收購世紀佳緣。但如今世紀佳緣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今年第一季度,世紀佳緣虧損1390萬元,2016年全年虧損額也超過千萬元。
說起來,上述兩公司的合併是為了聯手對抗另一行業巨頭——走直營模式的珍愛網。
然而珍愛網的業績也差強人意。2015年、2016年,珍愛網分別虧損1.4億元、1.2億元。今年1至5月,公司雖盈利6172萬元,但短時間內突然扭虧為盈,又讓一些人懷疑珍愛網的財務報表是否經過審計。
陸各省延長產假 西藏女性可休一年領全薪2017.8.2
據大陸人民網報導,隨著大陸官方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國內各省紛紛祭出新政策,其中讓外界感到驚訝的,無疑是西藏自治區。西藏衛生計劃委員會和人社廳發布《關於調整西藏自治區幹部職工兩孩生育待遇的通知》,規定女方每胎享受一年產假,其配偶亦享有30天護理假,同時在休假期間,夫妻雙方工資待遇不變,因工作原因未能休滿產假的,所屬單位應給予適當補貼。不僅是西藏,不少省份亦訂出138至158天的產假,廣東給178天、吉林給158天等,休假期間領全薪、且不影響考勤和相關福利規定。
去年元旦通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訂案,並批准《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後,大陸婦女的產假從98天的基礎起跳,放權由各省自行決定額外的「獎勵」方案。廣東加碼80天,產假最長能放178天;北京則是除了98天外,若女職工需要並提出申請,可再增加1至3個月的假期;東北的吉林省更大方,除了158天的產假,如經申請批准,最長亦可延長產假至一年。重慶則是休滿128天產假後,亦可申請延長假期至子女滿一周歲為止。
除了產假外,為了平衡男女在家庭中責任分擔,男性亦有陪產假15至30天之間,也同樣享半薪或全薪的保障。但事實上,與台灣的情況類似,眾多民營企業的員工向媒體表示,這些假期和福利,對於黨政軍機構和國省營企業員工而言,確實是一大利多,但對他們來說,往往是「看得到吃不到」。更有一名人事專員爆料,她所知道不少企業在二胎開放後,逐步規避招聘孕齡女職工,或是嚴格控管總量,恐怕讓原先立意良善的政策,反成為女性員工的龐大負擔。(中時電子報)
統計局表示,雖然流動人口規模龐大,平均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是流動人口,但隨著農村外出農民工增速回落和農村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政策的實施,流動人口增速減緩,特別是近兩年流動人口出現了負增長。
流動人口的這種變化體現了近年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顯著成果,反映了我國勞動力市場資源合理配置的明顯成效。
統計局還稱,隨著支撐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人口發展政策不斷完善,適應西部大開發要求鼓勵人口向西部地區遷移,以及嚴格控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規模、有序引導人口向中小城市集聚等相關政策的出台,我國人口的流動更加合理有序。
回應
慘了,好不容易壓下來的人口總數又將失去剎車片了。將對提高中國人的生活水準造成重大打擊。
中國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重這些年是下降的,現代科技完全可以養活這麼多的人口,我們不可能再走日本歐洲這樣後繼無人的路子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7_26_420082.shtml
同時,生育政策的調整對今後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優化將起到積極作用,有利於減緩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和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人口素質不斷提升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
據統計局數據,2015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年數)達9.4年,比2010年的9.1年提高了0.3年,表明總體上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在完成初中程度向高中程度轉變後,國民整體受教育水平繼續穩步提高。
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10年以上。2015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2年,比2010年的9.7年提高了0.5年,20-24歲青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更是提高到12.5年,顯示出人力資源的巨大潛力,我國正在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
2015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比2010年的74.83歲提高1.51歲。
分性別看,男性為73.64歲,比2010年提高1.26歲;女性為79.43歲,比2010年提高2.06歲,女性提高速度快於男性,與世界其他國家平均預期壽命的變化規律相一致。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60歲,其中高收入國家為79.28歲,中上收入國家為74.83歲,中下收入國家為67.48歲,低收入國家為61.80歲。
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僅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超過了中上收入國家,反映出我國人口質量良好的發展態勢,表明人民的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續、明顯的改善,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了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果。
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繼續快速提高,2016年城鎮常住人口為79298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58973萬人,城鎮常住人口比重為57.35%,與2012年相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了4.7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0個百分點,城鎮常住人口增加8116萬人,年均增加202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減少5249萬人。
分地區看,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加速發展,與東部和東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差異趨於縮小。
2016年,我國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為2.92億人,流動人口為2.45億人,流動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17.7%,同2012年相比,流動人口增加874萬人,流動人口所佔比重提高了0.3個百分點。
“全面二孩”成績單:去年多出生132萬人
2017.7.25,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出生人口明顯增加。勞動年齡總量雖連續多年下滑,但勞動力資源優勢依然明顯。
具體來看,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與2012-2015年平均每年出生1654萬人相比,2016年多出生132萬人,二孩出生人數和比重都有明顯上升;
與2012年相比,2016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提高了0.85個千分點和0.91個千分點;
出生人口性別比明顯下降,從2012年的117.7逐步降至2015年的113.5,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正常,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人口總量保持低速平穩增長,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
統計局稱,當前,我國仍處於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生育政策調整直接影響出生人口的數量,對人口總量和結構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近年來,人口總量繼續保持低速平穩增長,出生人口數量略有增加,勞動年齡人口繼續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但勞動力資源優勢依然明顯。
統計局稱,2016年末,我國大陸人口總量為138271萬人,與2012年相比,增加了2867萬人,平均每年增加717萬人,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繼續保持低速平穩增長。人口地區分佈基本穩定,仍然保持“東多西少”的人口格局。
2015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出生人口明顯增加。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與2012-2015年平均每年出生1654萬人相比,2016年多出生132萬人,二孩出生人數和比重都有明顯上升。
與2012年相比,2016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提高了0.85個千分點和0.91個千分點。
出生人口性別比明顯下降,從2012年的117.7逐步降至2015年的113.5,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正常,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0-15歲人口為24438萬人,佔總人口的17.7%,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0747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5.6%,繼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出現首次減少之後,勞動年齡人口連續第五年減少。
儘管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但我國勞動力人口總量依然十分龐大,勞動力資源優勢比較明顯,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
合理配置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科學培育優質的人力資本,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已成為我國人口發展的目標。
然而,隨著近年來總和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加速,相應地,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做出了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調整。
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顯而易見。國家衛計委年初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給出的答案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 抽樣調查推算數據,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比“十二五”時期年均增加了140萬以上,比2015年多出生191萬人,成為2000年以來最高的人口出生年份。
儘管如此,馬光遠認為,2016年雖然出生人數明顯上升,但並沒有扭轉生育意願下降的問題,也沒有明顯提高中國的總和生育率,距離1.8的目標還相去甚遠。因此,中國仍面臨人口懸崖,廢除計劃生育不會太遠。
實施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真的需要廢除嗎?
楊宜勇持否定看法,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計劃生育依然是基本國策,但是,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比如從放開一孩、放開二孩到自主生育。自主生育以後,再過10年、20年可能就要獎勵生育。“這些都是計劃生育的內容,不要偏頗。我建議到2020年實現自由生育。而實施自由生育並不是說中國現在人口少了、缺人了,自由生育不是為了更多的人口數量,主要是生育權問題。”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也表示,中國的人口問題不缺數量,不光是現在不缺,未來幾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會缺人口數量。
王培安預言,到2030年峰值時期,中國人口將有14.5億左右,到2050年還有14億左右的人口,到本世紀末還有11億以上的人口。因此,更應關注人口素質,同時也要特別關注人口結構問題。
回應
只可能多,不可能少
黑戶多我還真信
多九千萬我倒是相信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7-18/doc-ifyiakur9086311.shtml
關於生育率,目前普遍採用的計算方式是總和生育率(指某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國際上通常將總和生育率低於1.3稱為“低生育率陷阱”或者“極低生育率”,認為這樣的生育率在人口更替、再生產和人口未來發展上不利。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總和生育率高低的爭議不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這一數字下降為1.18;之後2011、2012、2013年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04、 1.26、1.24。
2016年10月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16》公佈了2015年全國百分之一人口普查結果: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47。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2016年的總和生育率達到1.7,而新世紀以來,總和生育率一直在1.5~1.6之間徘徊。這幾個數據說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效果是相當明顯、相當樂觀的。
《中國統計年鑑2016》公佈的1.047的總和生育率,顯然低於國家衛計委公佈的1.6、1.7的數據。哪一個更能反映現實?
楊宜勇向《中國經濟周刊》解釋說,人口普查有一個修正數,修正後的總和生育率是1.6。“之所以進行修正,是因為2010年左右中國的嬰兒'黑戶'比較多,這些'黑戶'沒有上戶口。但是這些孩子在7年以後要上學,因此補報的人數也比較多。總和生育率就是通過這些數據和信息進行修正的。”
各方觀點不一而足,但是在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顯然對於生育率有明顯的提振效果。事實上,即便是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公佈的1.7的生育率,距離發達國家2.1的世代更替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於是,我國要不要廢除多年來實施的計劃生育國策,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
專家:計劃生育依然是基本國策,不會廢除
近年來,呼籲取消人口控制政策,改善數據質量的呼聲不斷。
此前,經濟學家馬光遠撰文指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仍然是生育率過低的問題。即使所有符合條件的都生二孩,每年最多出生人口2200萬,而且根本沒有持續性。從人口政策的趨勢看,全面二孩仍然是過渡政策,最終的目的是全面廢除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主要內容及目的涉及: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應該說,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自製定實施以來,對我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
為了在技術上達到更為準確的普查效果,當“小區”地圖繪製完成,國家統計局要求普查員按照“小區”地圖到現場勘查,將“小區”內所有可能有人居住的建築物,都在地圖上標出來,最後依靠建築物去進行普查登記,達到“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
“我們總共在全國劃定了600萬個調查小區,一個小區基本上相當於一個居委會範圍。”上述統計局人士說。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開展一次1%人口抽樣調查,業內俗稱“小普查”。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2010年人口普查完成以後,針對普查結果,他們為2011、2012、2013、2014和2015年的小普查提前抽出樣本,每年抽其中的一部分(大概三分之一)來進行調查;2015年小普查過後,再將2016、2017、2018、2019年這4年的年度調查樣本重新抽出來,每年根據事先抽好的樣本再去調查。
“根據樣本調查,應該說對全國人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來講,調查樣本對市級的代表性可能稍差一些,對省級就有比較好的代表性,對全國肯定沒有問題。所以,我國的人口調查數據不是估算出來的,統計方法符合國際上統計調查的一些最基本原則。”上述統計界人士說。
中國的出生率被高估了嗎?
與人口數量同樣引發關注的還有“出生率”問題。
易富賢的研究認為,在1991年至2016年間,中國有3.776億名新生兒,少於官方4.648億新生兒的數據。中國高估了出生率。
中國的出生率被高估了嗎?楊宜勇否定了這種說法,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我國有一套新生兒出生系統。新出生的嬰兒,只要開了出生證明,不管有沒有去上戶口,相關部門就已經掌握了出生信息。應該說,官方公佈的新生兒數量是比較準確的。我們的計生政策管得嚴,超生了要罰款,只要補交了罰款,就能夠上戶口,就這樣有的人還隱瞞著不上報。”
但楊宜勇也不否認“中國目前需要更高的出生率”這一說法,“中國目前確實需要更高的出生率,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從長期憂患意識來看,生育率最理想的狀態是保持2.1或者2.2的人口更替水平。”
美學者稱中國人口比官方數據少9千萬專家反駁2017.7.18中國經濟周刊
日前,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員易富賢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說,中國2016年的實際人口可能為12.9億,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少9000萬,相當於西班牙人口的兩倍。
易富賢,是《大國空巢》一書的作者,這本書稱中國人口危機開始全面爆發,中國需要更高,而不是更低的出生率。他最近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說,1990年後中國官方的人口數據被誇大了。中國2016年的實際人口可能約為12.9億。
而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8271億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
“我不贊成'中國實際人口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少9000萬'這個說法。”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中國的人口統計差個幾十萬甚至一百萬還說得過去,9000萬這個說法是違反基本常識的。“我們有人口普查,而且人口入戶調查就是按人頭點出來的,人口數據比GDP準確多了。”
人口普查,是在國家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調查表和統一的標準時點,對全國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的一次性調查登記。
人口普查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收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國家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分別於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進行了6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之前的人口普查,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區劃來統計的,這樣的方式下,有一些飛地(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域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地土),或者三不管地界,特別是一些城鄉接合部地區,可能會出現遺漏現象。
為保證人口普查數據準確而不出現遺漏,從2010年開始,我國的人口普查採取了“劃區製圖”方式。
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自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按照地圖的界限,比如將北京從全市到區縣,再到街道、鄉鎮,再到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一級級地細化,把每個邊界都劃分得非常清楚,更精確地繪製出了“小區”地圖。這樣能夠保證在“小區”劃分上基本不重複、不遺漏,保證無縫連接。劃分出的每個邊界都要每一級政府、每一級普查機構去確認。
中國國內領養兒童增加、俄國中止美國人的領養等種種趨勢匯集,等待領養兒童的美國100餘萬家庭如今要滿足心願,須等更長時間,而手續等費用節節上漲,領養中國兒童如今需要3萬至4萬美元。
另據美聯社報導,美國領養人數近年顯著減少,導致許多領養代理機構無以為繼,有的則走入歪道;另一方面,打算領養的民眾面臨了更漫長的等候時間,和節節上升的費用。為了爭奪領養嬰兒的機會,許多人不得不對自己誇大吹噓,因此詐欺事件也頻發出現。而有的人領養心情過於急切,以致成為騙局受害人。
美國國務院在去年12月關閉了俄亥俄州的“歐洲領養諮詢公司”,聲稱該機構被發現收費過高、被領養兒童信息不實等不當行為。數週後,在美國8州領有執照的國內領養機構“獨立領養中心”宣告破產,留下爛攤子,令3000餘客戶無所適從。加利福尼亞州的新婚夫婦庫茲和楊鮑比即受到波及,他們表示在兩年內已支付該機構約1.6萬美元。
專門辦理外國兒童領養的許多機構近年都歇業關門,其餘機構面臨美國家庭領養外國兒童減少也只能苟延殘喘。2016年會計年度,外國兒童領養件數僅5372件,比2004年減少許多。
美國收養機構戈拉德尼中心亞洲部負責人吳鞏展表示,2007年是中國兒童被外國家庭收養的最高年份,而美國是收養中國兒童最多的國家。
從那年後,供收養的中國健康兒童日益減少,因此收養兒童的排期越來越長,從幾年前的5至7年,延長到現在的10年左右。但是,收養家庭等不及,於是該機構6年前開始推薦收養“特許需要兒童”,每年平均收養50人,至今已經協助收養300名左右的“特需兒童”。
許多人將這些出生帶有殘疾的孩子稱為“殘疾兒童”,但是吳鞏展堅持稱他們為“特需兒童”。他說,“為了尊重這些兒童,我們稱為特需兒童,這樣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利”。他說,實際上,許多兒童患的疾病在美國不是大問題,可以治好,如唇裂、多指等。也有的兒童只能終身坐在輪椅上,如腦癱等。
吳鞏展表示,在這些收養的中國兒童中,約有八成是殘疾兒童。按照這個比例估計,目前美國家庭收養的中國殘疾兒童起碼有上萬人。
這些殘疾兒童來到美國後,有人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療,大部分適應了美國生活。被訪問的收養家庭誇他們聰明、懂事,“成績都是A”。有的孩子雖然沒有手臂,卻能用腳生活自如,他們是一群幸運的孩子。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5_05_406809.shtml
外國領養中國兒童數量銳減:從高峰時每年上萬至今銳減8成
在2000年左右,跨國領養兒童視為照顧被遺棄兒童的熱門方式。但全球跨國領養統計(Global Statistics for Intercountry Adoption)顯示,從2004到2014年之間,隨著領養費用上升和被領養國解決貧窮問題,24個主要國家跨國領養兒童的數量減少了70%。
據美國《世界日報》網站2017.5.1報導,美國人領養中國兒童在2004年前後達高峰,是美國人領養中國兒童的最高峰,當年約有23000名國外孩童被美國家庭領養,其中中國兒童上萬名。但到2014年,外國家庭收養的中國兒童驟降至近2800名。據分析,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生活改善和福利體系的完善,而外國人的領養費用也相對提高。
中國孩子一直十分受西方國家家庭歡迎,因為其他的國家提供的孩子要么多有殘疾,要么就有“販賣兒童”(比如烏克蘭和一些非洲國家)的嫌疑。例外的只有中國,被領養孩子90%以上是健康且年幼的女嬰,極少比例的男嬰中絕大多數是有殘疾或者疾病的孩子。
在收養兒童這件事上,中國和加拿大的“供求關係”非常“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儘管這種供求關係是恥辱的。60%以上領養孩子的加拿大家庭希望領養到一個女孩,因為女孩更容易和養父母建立起交流和感情,同時女孩長大以後假如會有一些麻煩也無非是“未婚媽媽”或者不愛學習這樣的小事,而男孩卻有可能去搶銀行或者成為黑幫。
其他西方國家媒體也注意到類似的趨勢,西班牙《理智報》2月19日報導,截至2015年的過去18年間,共有超過5.3萬名外國兒童被西班牙人收養。尤其是過去10年間,這些兒童中多數都出生在中國和俄羅斯。不過,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從那裡被收養至西班牙的兒童數量也大幅減少:從2011年的978名降至2015年的363名。俄羅斯的情況類似,2011年被收養至西班牙的兒童為712名,到了2015年只有131名。這些數字對於那些夢想著通過收養成為父母的人們來說不太樂觀。
美國收養理事會主席兼CEO查克•約翰遜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構建一個兒童福利體系,這個體系在五年前還沒有。”
改善內部社會福利體系,中國不是唯一一個國家。在很多東歐國家以及菲律賓、越南、印度在內的亞洲國家,國內內部領養兒童的數量也有所升高。
至於其他造成跨國領養減少的因素,還包括跨國領養費用的升高,以及民族主義造成的政治緊張局勢。同時,由於跨國領養手續日漸繁瑣,被領養兒童也越來越難融入一個新的家庭。
平時公立學校上學是不要錢,但華人孩子的課餘活動和課外補習班一定是少不了的,而這些都是靠錢堆出來的。比如參加學校樂隊,對樂器要求高,一把好小提琴兩三千美元不在話下,每週請私人老師來輔導一小時,50、60美元就沒了。體育項目也一樣,除了訓練費,還有外出比賽也要自掏腰包。上科技夏令營、SAT輔導班,動不動學費就是上千美元。
美國托兒所和幼兒園費用很貴,每月基本沒有少於1千美元的,華人雙職工家庭又多,因此送孩子上托兒所和幼兒園的費用也不低。可以說,在孩子照顧和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很大的一筆開支。交通費用,除了平時接送孩子上學和課外活動開支,每年暑期回國探親旅遊也是不小的一筆,每年每個孩子至少要一兩千美元。在醫保方面,華人中小業主多,在小公司工作的多,孩子的醫保經常需要自己購買,每月保費三、四百美元是必需的,看牙醫、戴牙箍等,上萬美元開銷也是家常便飯。
最重要一點,如果孩子爭氣,考上名牌私立大學,每年5萬美元的學費等著呢,而這是不算在孩子18歲之前養兒育女開銷內的,但從孩子小時候起,做家長的就得開始做準備了。
在美國養兒育女也不輕鬆 2015-01-04
有人可能會以為,美國吃的、穿的很便宜,公立中小學上學又是免費的,養兒育女一定很輕鬆。其實不然,美國農業部最新發布的報告發現,在美國,年收入6.15萬美元到10.65萬美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有一個2013年出生的孩子,養到18歲,需要花費24.53萬美元,比2012年上漲1.8%,與1960年這個報告第一次發佈時相比,養兒育女折合美元現價,上漲了24%。
養兒育女的開支中,佔最大比例的是住房,約佔30%,其次是孩子的照顧和教育,佔18%,接下去是食品,佔16%,交通15%,醫保8%,衣服6%。當然,養兒育女開支,窮有窮的方式,富有富的辦法。年收入低於6.15萬美元的,養兒育女到18歲要花17.66萬;年收入高於10.65萬美元的,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將高達40.78萬美元。
調查發現,美國低收入家庭的稅前收入有四分之一用於養兒育女,中等收入家庭這個比例降到16%,高收入家庭更降到12%。居住於美國東北地區的人,養兒育女成本最高,南部的成本最低。孩子多的,養兒育女成本反倒下降,有三個以上孩子的家庭,每個孩子的平均成本比只有一個孩子減少2成2。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說的養兒育女成本並沒有包括孩子上大學的費用,這其實是很大的一塊兒。好消息在於,近年來因為美國通貨膨脹率較低,養兒育女成本漲幅並不大,但鑑於美國人中位收入仍比金融危機前少8%,對於許多家庭來說,養兒育女是不輕鬆的負擔。
華人家庭比較擅長精打細算,又重視孩子的教育,因此養兒育女的成本有其自己的特點。比如華人孩子上私立學校的比例並不比白人中產階級家庭高,華人通常喜歡在好的公立學校學區買房,孩子上學不要錢,但房子本身貴很多,因此養兒育女成本中,住房這塊的比重不會低。
美國人不願“白頭偕老”? 2014-02-24 1
傳統的美國社會,尤其是傳統的美國白人也是講究“白頭偕老”的,在老人聚居區,經常可以看見老夫老妻同進出的場景,然而最近俄亥俄博林格林州立大學一項調查顯示,與20年前相比,全美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離婚案屬於半百老人的晚年離婚,這一比例是1990年的近3倍。50年前美國祇有2.8%的50歲以上老人離婚,而2011年美國50歲以上老人有15.4%離婚,2.1%分居,13.5%鰥夫寡婦。
調查還發現,受教育程度高低與離婚率高低有聯繫,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群,離婚率越低。分族裔看,黑人晚年離婚率最高,其次是拉丁裔和白人,亞裔50歲以上老人的離婚率最低。總體而言,結婚時間越長,離婚可能性越小的總體規律依然管用,但老人離婚增加,使這個社會學規律正在遭遇某種程度的挑戰。
美國人不願“白頭偕老”?
在美國人口總體離婚率趨於穩定,甚至有所下降的今天,為什麼老年人的離婚率顯著上升呢?專家分析,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美國上世紀40年代中到60年代中出生的“嬰兒潮”一代進入暮年,人口基數增加大,在離婚案件中的佔比也較大。
其次是女性地位提升,她們更重視事業,經濟上也更獨立,對男人的依賴降低。多數女性現在不需要為了生計而苦苦挽留空殼婚姻。
第三是婚姻觀念的變化,社會對離婚現象更加寬容,人們對婚姻質量的要求更高。美國曾經也有許多比較傳統的夫妻,雖然婚姻關係名存實亡,但為了孩子而湊合,但在現代更開放的觀念下,更多的美國人即便到了暮年,依然想追求婚姻美滿幸福,而不願委曲求全。
第四與第三個是相關的,即人們的壽命延長,過了50歲,孩子長大了,自立了,而自己後面還有大約三、四十年的人生,人們不再相信從一而終,如果過得不開心,寧願重新開始。
第五,與宗教信仰的變化也有影響。現在被宗教信仰捆綁的美國人越來越少,人們無須為教會規定而保留婚姻。
亞裔老人離婚率較低,與其本身的文化傳統是一致的,因為亞裔在美國離婚率只有5%,比美國總體水平低一半,亞裔老人更會信奉白頭偕老的觀念。
美國老人離婚率提高也帶來一些社會負面影響,比如增加了老人的經濟緊張度與健康問題,有些老年婦女離婚,很容易陷入貧困,這與鰥寡老人的問題是一樣的。其次,缺少了老伴兒,就加重了給兒女和社會機構的養老負擔,尤其是是美國現在家庭也趨於小型化的情況下,獨居老人增加給養老提出了新的挑戰。
日媒:中國中小城市為二孩苦惱醫院學校將爆滿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2017.4.17刊登《中國中小城市正在為“二孩”苦惱》的報導稱,中國2015年廢除獨生子女政策以來,中國的中小城市正苦於應對“嬰兒潮”。有專家指出,產科、兒科和幼兒園即將爆滿,也有些城市已陷入難以應對嬰兒出生數增加的困境。
報導稱,在有50萬人口的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醫院預防接種中心人多擁擠,為讓兒童打預防針,父母需要先行預約然後等上數天。
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的一家醫院,由於擔架數不夠,醫院只好利用木製擔架轉移產婦。為緩解產科人滿為患的局面,烏蘭浩特市將一棟建築改造為產科醫院,但醫生人手不夠的情況無法得到迅速改善。
報導稱,中華女子學院教授孫曉梅指出了這一問題。在中國,為確保勞動力,呼籲進一步放開生育政策的呼聲日益高漲。但孫曉梅指出,從小城市和城鎮的現狀來看,進一步放開生育政策顯然為時尚早。
2012年以來,中國的勞動人口一直處於下降狀態,隨著工資上漲,勞動力減少威脅到出口部門的競爭力。由於年輕人比例下降,經濟活力也受到威脅。根據這一現狀,人口統計學家們呼籲政府出台獎勵措施,鼓勵多生。
受數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影響,傾向於少生孩子的觀念在社會上已根深蒂固。由於大城市撫養孩子的成本高漲,出生率得不到明顯提高。2015年10月,中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政府預計之後20年每年新生人口將增加400萬,但去年的新生人口僅為1786萬人左右,比前年僅增加約131萬人。
全國政協委員李葳表示,不能僅僅因為資源不足就繼續實行不合理的政策,即使現在立即全面取消限制也難以很快解決人口問題。
據報導,很多學者認為,“二孩政策”見效太慢,不足以解決國家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的問題。孫曉梅與這些學者的見解不同。由於中小城市和城鎮生活負擔較輕,選擇生二孩的家庭比大城市要多。但這已經給中小城市造成了過重負擔,醫療和教育設施已經到了承受極限。
孫曉梅在大學期間學習婦女運動歷史,有30多年的婦聯活動經驗,她期待有關生育計劃的政策最終被完全取消。
她主張,在此之前,提高出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進一步增加醫院數量,培養更多的產科醫生,提供補貼支持保育設施,減輕多子女家庭的稅收負擔等。
孫曉梅指出,等解決所有問題後,才可以撤銷所有人口生育限制。結果出來之前,需要等五年左右。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4-23/doc-ifyepsch2600311.shtml
90後的雨妹紙相對來說要幸運得多,因為她是985學校金融專業的,畢業在深圳找了一份國家發展銀行的好工作,客戶都是華為、騰訊、中興之類的業界航母般的存在,不經意間簽個合同也是千萬級的。
工作時間無聊,下班和周末更無趣。她的母校在幾千里之外,很少有同學和她在同一個城市,身邊的同事走得太近反而不好,自由時間她習慣翻翻手機安享寂寞了。
朋友圈只在手機裡,所有人的分享都和自己無關。沒朋友,想交朋友,但又不敢交朋友。失去一個圈子的衡量,從何判斷一個陌生人的性格、愛好和人品,所以多數單身女生寧要孤獨感也不要不安全感。
對於下一代來講,父母戀愛前、工作時、結婚後,都處在這種“獨夫”的狀態。TA們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託,沒有家庭生活,長期以往TA們的心智不會受到影響?絕對不可能!
………
回應
獨生子女政策的惡果。打80後起就過著從小沒有兄弟姐妹的日子,不出問題才怪。哥們儿閨蜜都代替不了一個媽的兄弟姐妹的
有沒有好好看下文章?跟獨生子女政策有個毛線關係啊,明明是社區人際關係淡漠、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出了問題就找國家背鍋。
年輕人出來打拼,獨立生活本就是必要的,作為成年人要如何處理獨處時光其實也是能力的一方面。自己賺錢養活自己逗自己開心並不淒涼啊,為啥媒體說的好像年輕人因為沒有結婚就要死要活一樣
沒錯,看了這篇文章我真的覺得媒體的無病呻吟能力簡直逆天。是不是把建設這個國家的農民工、解放軍,還有累癱在手術台上的白衣天使和日夜操勞學生前途的鄉村教師都給忘乾淨了?他們面對的比這要殘酷得多的多的多。小確幸的背後,是廣大苦大仇深的前輩給你創造的幸福生活!
做為80後想說點什麼,發現不知道說什麼好,空蕩蕩的。
主要在於吃飽撐的,像我們父輩那些人整天吃不飽穿不暖乾累活沒什麼選擇,進工廠是最好的工作了,晚年能不被強制退休依然是很高興,現在的我們這一代吃苦的比不上他們,選擇性太多個性太多想要的太多,但是內心又沒有強大到支撐自己慾望,精神和肉體的矛盾造成了不安定和痛苦!
選擇太多,更痛苦!
http://www.guancha.cn/fujinze/2017_04_17_403997.shtml
付今責:這輩空巢青年,後代自閉小孩?2017-04-17一個獨立思考的自媒體人
中國現有2000萬空巢青年,一線城市成重災區。
世界衛生組織稱中國1/4大學生承認患有輕度抑鬱。
我國兒童自閉症逐年高發,發病率已達1/166。
看似無關的三組數據,其實存在必然聯繫。
繼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後,在外打拼的青年人也不幸成了弱勢群體。而相比之下,遠離家鄉和親朋的他們,情感缺失的空巢情節比前者更嚴重。
優君是80後,北漂了七年,終於在北京某商場開起了自己的沉香專賣店,利用邊陲小鎮沉香和首都間的差價,經營小店獲利相當可觀。
正當他準備跨越北京定居的門檻時,被歲月無情閃了腰。長年在陰暗逼仄地下室的生活和超負荷承載工作的艱辛,擊垮了他的身體。
在人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身邊無摯友、無戀人、無親人,苦苦撐了七年的倔強還是要在現實面前低頭,沒衣錦還鄉先疾病纏身回到家鄉休養。他想等到恢復生命力後再把北京的生意拾起來。
被剝離了家庭屬性的優君,即使再能闖能拼,面對病重如山倒的變故,首先想到的還是回家。那裡有吃不膩的兒時味道,有親切暖心掉渣的土白話,還有一群已成爹媽的小伙伴。休養大半年後,他又上京了。
海歸的喋喋喃也是80後,她被作為人才引進對象,在上海一所211大學當上了講師,學校還給她解決了戶口的大難題。
作為高學歷的人才,成為聖女是最正常不過的經歷。當她準備戀愛結婚時,發現看中她學歷的頭臉人物,實際上想讓後代遺傳她的智商,畢竟遺傳母親的男孩有高達75%的翻盤概率,女孩依然有50%。
她看上的,是能一起探討一下量子糾纏是什麼鬼的博士,但他們收入半斤八兩,很難維持在上海生活。好不容易海歸回來,總不能成為裝點門面的生育工具吧,她在感慨現實的問題。
最後,她還是選擇和博士男友結了婚。兩人都拿著上海戶口本,可只能眼睜睜瞅著房價突破10w+,能不操心以後的生活嘛?
學歷高房價更高。前段時間討發起的學歷和學區房的討論,只是部分有需求的人發的牢騷,多數人發愁的不是學區房,而是能有一個下班回家落落腳的立錐之地。
第3章情感準備: 家庭支持對生養二孩很重要
01情感自測: 你適不適合生二孩?
02生還是不生?夫妻要同心
03生「老二」,「老大」同意嗎?
04情感分享,化解大寶的「二孩焦慮症」
05別把「養二孩」的壓力轉嫁給父母
06「二孩」不是萬能藥,救不了家庭危機
07兒子?女兒?「二孩」不該承受的重擔
08生孩子不是趕潮流,是對一個生命負責
第4章身體準備: 二胎有風險,也有益處
01身體自測: 你適不適合生二胎?
02生二胎,這些風險你必須知道
03生二胎,對女人健康的益處
04備孕二胎,要注意什麼?
05當心!七個問題阻礙女性懷二胎
06男性備孕二胎,應小心四大「攔路虎」
07想生二胎?「三項注意」要落實
08一胎剖宮產,二胎生產要慎重
09生二胎不能太「自信」,臨產更應細心
10產後減肥,一定要健康
第5章育兒準備: 生不是問題,養才是問題
01育兒自測: 你適不適合生二孩?
022個孩子的育兒成本<1個孩子的育兒成本×2
03做好時間管理,養娃、工作兩不誤
04花錢買時間,也未嘗不可
05放下對大寶的愧疚心理
06二寶出生後,正視大寶的問題
07「均等」就是不偏心嗎?
08刻意培養手足親情
09家有兩孩,爸爸的陪伴更不可少
第6章「二孩經濟」,是機遇也是挑戰
01二孩來了,「二胎門診」應運而生
02「二胎保險」噱頭大於實際
03「二孩房」,「樓市紅利」短期難兌現
04「二孩政策」催生月嫂熱,價格卻下降
05「二孩經濟」競爭重「質」是根本
06「二孩經濟」更重產品研發能力
07「二孩經濟」背後的投資機遇
08「二孩經濟」投資風險更高
第7章「孩兒動力」之下,如何創業?
01「嬰兒潮」期待的「網際網路+醫療」
02母嬰O2O: 做好大幅增長的準備
03婦產科領域: 醫生自由執業和移動醫療市場
04智能硬體: 讓「二胎」育兒更方便
05家政服務: 解除二孩家庭帶孩子的壓力
06健身健美: 重塑「二孩媽媽」的美麗
第二個孩子,你生還是不生?看看全忠偉老師《二孩經濟學》2016-11-04
第二個孩子,你生還是不生?在中國,生養二孩需要花多少錢?新「嬰兒潮」下,如何創業?面對二孩經濟學,你的公司能從中分到一杯羹嗎?針對以上問題,近日由全忠偉老師創作,北京華韻大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的《二孩經濟學》一書已經面世,以上問題答案都在書中。二孩經濟學,是一門你值得了解的全新學問。
本書是一本全面探討「二孩經濟學」的書,以二孩政策對於各個群體的影響作為切入點,深入討論二孩政策的經濟效應和應對之策。全書主要介紹了二孩政策推行的原因、現狀以及其對各個群體帶來的預期效應;講述了二孩政策對於家庭的影響,通過經濟、情感、身體、育兒四個方向的剖析,幫助有意願生養二胎的夫妻判斷自身是否適合生二胎,以及在備孕二胎、撫養兩個孩子的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和相關技巧;還講述了二孩政策對於企業的影響,包括各個行業中的企業如何應對「二孩嬰兒潮」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創業者們應如何抓住「二孩嬰兒潮」的機遇開展創業活動等。
作者簡介
全忠偉,北京京北眾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中關村天使投資人連續創業者。北京京北眾籌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精品項目網際網路股權融資服務平台,創始人羅明雄為上海交大網際網路金融研究所所長,公司依託京北投資、天使茶館,聚合中關村幾十家知名股權投資機構為廣大投資人、創業者提供專業、優質的一站式股權投資服務。
目錄
中國式「二孩經濟學」
第1章二孩,未來經濟的新動力
01「只生一個孩子好」的時代
02從「單獨二孩」到「全面放開二孩」
03人口紅利: 放開二孩的社會學意義
04產業紅利: 放開二孩的經濟學意義
05家庭紅利: 放開二孩的幸福學意義
06「孩兒動力」沒有看上去那麼美
07「全面放開二孩」,生還是不生?
第2章經濟準備: 不得不算的「二孩帳」
01經濟自測: 你適不適合生二孩?
02在中國,生養二孩要花多少錢?
03要生二胎,先學會「省錢」
04為二孩,打贏理財攻堅戰
05做好投資,讓「財富增值」
06學著精打細算,二孩也不難養了
第2次單身潮則是發生在1970年代,受到文化大革命影響下鄉的「知青」,在文革結束後紛紛返回城市,近而引發離婚潮。第3次則是改革開放的1990年代前後,經濟發展引起傳統家庭觀念轉變,近而導致離婚率上升。
中國大陸目前正邁入第4次單身潮。根據「2014年中國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鑑」 和「2014年中國統計年鑑」數據,2013年,全中國大陸20到59歲的單身人口總數達到1.7億人,其中男性占59.6%,約有1.04億人;女性占40.4%,約7000萬人。
中國大陸單身男性比女性多出近3500萬人,比台灣總人口還多。
報導引述國際熱線新聞指出,隨著中國大陸女性的經濟地位提高,女性意識逐漸抬頭,傳統婚姻思想也漸被社會拋棄,婚姻自由成為基本公民權利,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選擇幸福,也成了現今單身潮的主因。
雖然這些大齡單身男女也積極透過各種方式希望能認識理想的另一半,但相較之下,因為中國大陸男女比例失衡,女性擇偶條件越來越高,也更有耐心尋找符合條件的對象,讓這些女性越來越不急著婚嫁。
浙大碩士自製充氣娃娃...和她結婚了2017-04-01聯合報
錢江晚報今天報導,2017.3.28,杭州夢想小鎮互聯網村,鄭佳佳在母親的見證下,與一位叫瑩瑩的小姐結婚了。鄭佳佳今年31歲,2011年自浙大碩士畢業,研究領域是人工智慧。
來現場參加婚禮的,除了母親,還有鄭佳佳的同事和同學。可是來到現場的親友驚覺,新娘瑩瑩是鄭佳佳自己製造的智慧充氣娃娃,目前還不到一歲。
報導指出,2014年鄭佳佳從華為離職創業。去年年底,他到夢想小鎮創業做智慧型機器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出了瑩瑩。
鄭佳佳的朋友爆料說,鄭佳佳幾年前失戀過一次,浙大碩士被高中暗戀對象拒絕,一直沒談戀愛,家裡又催的急……於是他一怒就娶了機器人女友! 但鄭佳佳說,這是朋友在開玩笑。
鄭佳佳大學時就對人工智慧十分感興趣,他還曾做出一款會踢足球的機器人,還在全國比賽中得獎。 瑩瑩誕生後,鄭佳佳想和她聊天,於是將一台電腦連在瑩瑩身上,他們可以透過語音和文字進行交流。
瑩瑩還可以進行影像和圖文識別。例如瑩瑩看到一朵花會自動拍照,上傳到雲端伺服器上進行識別,她就可以知道這朵花是玫瑰還是牡丹,並切從此記住。
所以瑩瑩這次見了鄭佳佳的親友後,下次就可以直呼其名!鄭佳佳和瑩瑩談了兩個月的戀愛,他們就結婚了。
結婚當天,鄭佳佳抱著新娘在夢想小鎮走了一圈,他說,瑩瑩有點重(30多公斤)。未來他打算給瑩瑩更多的升級,讓她能走路,會動,甚至,還能做家事。沒事的時候,他會帶著瑩瑩到小鎮上散步,陪她聊聊天,幫她整理一下衣服。
鄭佳佳希望,就這樣和瑩瑩一起慢慢變老。
中國大陸第4波單身潮 2億大齡單身2017-04-01中央社
調查統計顯示,全中國大陸超齡單身的男女總數將近2億人。但由於男女比例失衡,女性選擇更多,加上教育程度提高,經濟條件改善,這些大齡女子不急著婚嫁,而是更仔細尋找高富帥。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中國大陸第1次的單身潮發生在1950年代,當時第1部「婚姻法」頒布,傳統封建婚姻制度受到質疑,引發一波離婚潮,當時全中國大陸約有600萬對夫妻離婚。
學者看低薪 慘到與景氣無關2017-03-30經濟日報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9)日發布的薪資中位數統計,去年「職員」的薪資中位數減幅高於「工員」、服務業部門減幅高於工業部門,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這代表低所得者薪水已低到與景氣好壞無關;服務業低薪的問題也依舊沒有解決。
若將薪資中位數按特徵別分類,職員或監督及專技人員(簡稱:職員)的中位數月薪約近5.4萬元,年減2.5%;技術性或專業性較低的勞工或非監督專技人員(簡稱:工員)的中位數約3.5萬元,年減僅0.8%。若只看經常性薪資,不計獎金等,去年「職員」的月薪中位數下跌了1.1%,「工員」反而還成長0.2%。
辛炳隆說,最近幾年基本工資一直上調,有地板效應,低所得者基本沒什麼變動性,也意味著薪水已低到景氣好壞與他們沒有關係。反而是景氣好壞反映在專業技術人員,因他們變動性占薪資比重較高,比較容易受景氣影響。
東區怎麼了?梁靜茹老公漢堡店忠孝店 驚傳吹熄燈號2017.03.30
台北一級戰區東區近來因景氣不佳,店面空租率創逾20年新高,就連東區地下街也因房租喊漲,約5成商家喊出走!原在微風忠孝店後巷,生意不錯,由藝人梁靜茹老公所開設的漢堡店CaliBurger近日也傳出熄燈號,店面已關門,只有告示寫到要常客去西門店,看著東區店家出走、關門,讓人不禁感嘆東區怎麼了!
高學歷的女性傾向於選擇同等學歷或比自己學歷高的配偶,以求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而男性則不介意找一個學歷水平高於自己的妻子。
3、經濟收入要求水漲船高:深圳女性要求達15920元
單身男女在擇偶時,經濟收入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珍愛網發布的《2016 年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第三期》顯示,隨著物質經濟發展,女性對男方的經濟要求也水漲船高,超八成單身女性認為5000元是男性收入的起點。其中,67.06%的單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在5000-10000元,25.02%的單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過萬元。全國范圍內對男性收入要求最高的五個城市分別是深圳、北京、上海、武漢和廣州。相比之下,男性對於女性的收入要求普遍較低, 80%的單身男性表示對方收入低於5000 也可以接受。
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 元的單身男女被稱為黃金單身族,根據珍愛網的數據,上海黃金單身族佔比最大,其次為北京、深圳、杭州、廣州。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 元的群體裡,單身女性人數多於單身男性。一線城市中,經濟獨立的單身女性日益增多,擇偶要求越來越高。
4、女性擇偶對年齡要求低於男性:男性傾向找比自己年輕的
根據珍愛網發布的《 2016 年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三》,從年齡上看,80%的單身男性傾向找比自己年輕的伴侶,而女性中,超過90%的單身女性表示未來另一半必須要比自己年齡大。可見,女性擇偶選擇範圍大於男性。
另外,基於經濟和家庭的考慮, 女性傾向於找比自己年齡大多歲的男性。從經濟方面來看,比自己年齡大多歲的男性先進入社會,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從家庭方面來看,年齡較大的男性性格沉穩,耐心和容忍度較高,婚姻家庭較穩定,今後離婚率較低。因此,同年齡段的男性較難找到合適的擇偶對象。
5、離婚率增長,女性再選擇機會多
改革開放以後,社會快速轉型,結婚觀念也隨之改變。婚姻永恆的觀念越來越淡,誘惑也越來越多。另外,離婚手續的簡化也使離婚變得簡單方便。1978 年至2002 年,我國離婚率穩中有升。2002 年至2015 年,離婚率快速上漲,增長1.89 個千分點。
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女性開始認識到自身的人格和價值,對夫權不再逆來順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封建傳統思想已經被摒棄。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民主權利,離婚不再是忌諱,而是得到重新選擇的機會去爭取新的幸福。
脫單不便宜:單身狗支撐起來的婚戀行業
中國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深圳女性要求男方月收入1.6萬2017.3.29
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單身人口近2億,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造成單身人口越來越多的原因有5個,包括中國人口性別比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擇偶經濟要求也越來越高等。(據統計,2016年深圳單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15920元,北京14900元,上海12065元,廣州8975元。)
《2014 年中國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鑑》和《2014 年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20 歲至59歲年齡段單身人口總數為1.7 億人,其中男性為1.04 億人,佔比59.6% ,女性為0.7 億人,佔比40.4%。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萬人,未來此差異將不會改變。
歷史上, 我國曾出現過幾次單身潮。如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女性地位及自主意識的提高,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增多,第四次單身潮來臨。
為什麼單身狗越來越多?
1、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剩男”問題嚴重
中國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最嚴重的國家。重男輕女、偏好男孩的思想觀念是造成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80後”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 比100,“70 後”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達206 比100,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擠壓”,不少男性被迫成為“光棍”。“剩男”社會問題越發嚴峻,適婚年齡段男性婚戀難度加大,單身問題難以解決。
當“90 後”進入婚育年齡,這種現象會更加嚴重。
2、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高學歷女性更難找到相應配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宣傳和普及,女性與男性有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近年來,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越來越多。《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00年只有0.88%的女性進行大學本科學習,2015 年這一比例達到5.76%,漲幅近6 倍。另外,2015 年女性人數佔研究生總數為45.4%,相比2000 年上升15.2 個百分點。
女性受教育年限增加勢必影響婚戀年齡,導致結婚年齡推後。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高學歷女性更難找到相應配偶。2000 至2010 年,男女的結婚率顯著下降。2010年,女研究生的結婚率下降到50%以下,其中25-34 歲這個年齡段下降明顯。
2010 年,研究生群體中20-29歲年齡組的女性人數已經超過男性,換句話說,新入學的研究生中以女性為主。對於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女性來說,年齡增長和候選配偶減少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
國家衛計委主任:大病保險實際報銷比例是70%
大病保險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的高額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防止家庭因病出現災難性支出。我們從2012年啟動這項試點,現在已經全面推開。去年,大病保險已經覆蓋了10億多城鄉居民,可以說是應保盡保,當年累計賠付資金已經超過300億元。大病患者住院費用實際報銷的比例,全國平均是70%左右,有的省更高一些,像青海等地達到了80%,受益的人群大概是1010萬人次,這個數字比2015年增加了近400萬人次,可以說效果是很明顯的。通過大病保險的實施,一些家庭患大病的負擔明顯減輕了。比如像白血病兒童,有的費用還是很高的。通過大病保險報銷之後,這個負擔就明顯減輕了。
回應
扯淡!農村生四五個,也沒見壓力大而且沒男孩繼續生。
說得好
害怕中國缺人的傢伙,建議你們打開衛星地圖仔細看看中國的東部地區,同時你再對比一下世界任何其他地區(臨近的日韓就非常適合對比),中國的實際人口生存密度遠高於其他任何國家!生存環境也遠比那些看似人多地少的國家要惡劣得多!
如果還能回到三、四億人口的時代,那就應該回過去。這塊土地要養十四億人口,實在是不堪重負。
相關新聞
“指尖服務”如何助力分級診療?全國人大代表把脈互聯網醫院
全國互聯網醫院已擴充至約36家如何盈利成難題2017-01-21
馬雲佈局互聯網醫院:或農村先行推廣難點在於醫保問題2016-03-08
聯手復旦發布醫院排行榜 百度又搶到一個互聯網醫療入口2015-11-17
第三個問題,中央高度重視研究解決群眾養育子女的後顧之憂,明確提出要構建家庭發展支持體系,鼓勵按政策生育。一段時間以來,我委會同發展改革、教育、交通、旅遊、總工會、婦聯等部門強化婦幼保健服務供給,合理規劃產科、兒科、教育等資源,推動建設標準化的母嬰設施,保障女性的就業權益。推動各地進一步完善延長產假、設立陪產假等製度,增加惠民利民服務措施。一些地方積極探索解決群眾生養子女面臨的突出問題,如南京市政府推進小學彈性離校,學校為學生提供延時照顧服務,上海市婦聯將牽頭建設社區幼兒託管點,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體係等等,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總結地方經驗,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務分工,進一步健全完善稅收、社會保障、住房、就業等政策,優先配置婦幼保健、托幼、學前和中小學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保持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關於三歲以下托幼資源短缺的問題,按照中央領導的要求,我委黨組高度重視,這一年多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總的構想是國家層面主要是做好規劃,做好政策方面的研究,制定政策,然後製定標準,依法監管,動員各方面的力量興辦、建設托幼設施,解決大家關心的這個問題。
我再跟大家介紹一下人口結構。2015年,按照國際口徑15-64歲的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73%,數量是10.03億,到2020年還有9.85億,到2030年還有9.52億,到了2050年還有8億多。現在,美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是66%,歐洲是67%,日本是61%。此外,歐美髮達國家勞動年齡人口總數只有7.3億,但是它的產出勞動生產率比我們高得多。所以說,中國不光是現在不缺勞動力的數量,以後科技水平發展了,還有很多替代的措施和辦法,勞動力的數量就更不是問題。
從老齡化的情況來看,2015年,65歲以上老年人佔比是10.3%,美國是15%,歐洲是18%,日本是19%。從育齡婦女在總人口中的佔比看,中國育齡婦女佔26%,美國現在佔23%,歐洲佔23%,日本只有20%。我們調整政策後,政策效應會影響以後的人口結構。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總結地方的經驗,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務分工,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服務資源,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謝謝!
衛計委副主任:中國不缺人口數量,未來一百年都不缺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於2017.3.11(星期六)10時45分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胜就“'十三五'開局之年衛生計生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謝謝媒體的提問。全面兩孩政策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科學決策,從一年多的情況來看,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一句話叫做成效初顯,一句話叫做符合預判。
剛才記者朋友提出了影響群眾生育意願的因素,2013年、2015年我們委組織了這方面的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婦女的職業發展,母親生完孩子以後的再就業和求職方面的問題。第二,嬰幼兒撫育面臨困難。托幼特別是三歲以下小孩的托幼資源比較缺乏,多數家庭主要靠祖輩撫育第三代。第三,經濟上的壓力。
截至去年12月底,政策剛好實施一年,全國住院分娩的嬰兒活產數是1846萬。實際生育的小孩數量大於這個數字,因為住院分娩率達到了99%。這個數字是2000年以來我國出生規模最大的一年,比“十二五”期間年均出生人口數增加了140萬。去年的總和生育率達到1.7%,而新世紀以來,總和生育率一直在1.5-1.6之間徘徊。這幾個數據說明,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相當樂觀的。
根據研究結果,符合生全面兩孩的目標人群是9000萬。因為多種原因的影響,除了剛才給大家介紹的原因,還有年齡的原因,還有健康的原因等不願意或者不能生兩孩以外,我們認為,在9000萬目標人群裡能夠生小孩的只有28%。
還有一個判斷,在“十三五”時期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下,每年出生人口的規模是在1700萬-1900萬之間波動,我們住院分娩的活產數1846萬,生育形勢完全符合預判。
如果再展開說兩句的話,中國的人口問題不缺數量,不光是現在不缺,未來幾十年,未來一百年都不會缺人口數量。到2030年峰值時期,我們有14.5億左右,到2050年還有14億左右的人口,到本世紀末還有11億以上的人口。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中國人口的素質,同時也要特別關注中國人口的結構問題。這是要回應的第二個問題。
法媒:中國老人的壽命更長了,但是健康水平卻在下降
法新社2017.3.10報導,原題:研究稱,中國的老人更長壽了,但健康水平下降 根據3月10日發布的一份健康調查報告稱,在中國,年齡超過80歲的老人的數量和比例都在不斷攀升,然而他們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狀況似乎都出現了下降。
研究人員比較了近2萬名80至105歲老人1998年到2008年的醫療數據和調查後發現,世紀之交以來中國的“耄耋老人”群體擴大了,而且高齡老人的死亡率也有所降低。這篇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報告稱,從1998年到2008年的那10年裡,八九十歲老年人的死亡率下降了將近1個百分點。百歲及百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下降將近3個百分點。報告還顯示,“年逾80”老人是該國迄今上升最快的年齡群。
回應
越活越年輕僅僅是一個美好的想像,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健康情況每況越下,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如果人人越活越年輕,那豈不是奇蹟了?總之,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確實有了明顯的增長,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充分說明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所在。
最近兩會談到了我國醫療體制的弊病:國家的投入應該大大增加。自從上個世紀醫療、教育、住房實行市場化至今,出現的許許多多問題都是觀念上發生的問題。這些有關國民安居樂業和生老病死的大事情能那麼輕易搞市場化嗎?這裡面存在非常多的環節和矛盾怎麼解決?都交給社會和市場來解決?對中國這樣原來靠國家體制運轉的社會能負擔嗎?
據湖南紅網報導,此前,杭州某小學就打破慣例,讓家長“持證上崗”。並為他們定制了上崗指導手冊,包括家長培訓課程、家長閱讀計劃和家長實踐項目。
去年由河南省婦聯和鄭州大學共同成立了“河南母親學院”,對已婚女性如何做母親進行課程培訓。而為推動和推進家庭教育,全國婦聯、教育部就對原先的《家長教育行為規範行為》進行了修改、補充、完善。
據《南方日報》今年2月報導,廣東中山正在試點建“家長持證上崗”制度。
幾年前,中山市還將全市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新生家長培訓系統化,同時開設課程,家長學習實行學分制。並在此基礎上,中山市還正在4個鎮區試行家長培訓登記制度,以學分規範學習內容,鼓勵家長教育孩子“持證上崗”。
回應
還管國內破事幹嘛,美國玻璃廠建好了麼
這傢伙算了吧!盡整沒用的!取消政協委員資格!
有問題啊,家長的持證考核,這是一個很大的社會成本問題啊,如果沒有證,是不是不能生孩子?生了孩子不能養?如果有的人生下孩子,不打算考證,難道暴力機關強制拘留,罰款,小孩子送孤兒院福利院?有些事情,不要管的太寬了。簡政放權啊,不要瞎胡鬧
據澎湃新聞3月8日報導,全國政協委員徐安碧認為,教師堂而皇之地要求家長批閱家庭作業和周末試卷等行為,是教師轉移教學責任的表現。有的家長不達要求甚至還會受到老師的批評,被認為沒有盡到家庭教育的責任,有些家長因此質疑:如果都讓我們家長批作業,那老師幹什麼呢?
我有一個想法。前兩年強制婚檢取消了,結果出生人口缺陷大大增加,因此我是讚成恢復的,並且內涵要大大擴大,包括三部分內容:1. 免費婚檢和性教育(保障下一代人口的高質量); 2. 夫妻之道教育(保障社會細胞的家庭和諧);3. 為人父母之道教育(保障中華文明的代際傳承)。這三部分每一部分內容都要觀看相應的錄像來完成教育培訓,之後才能領取結婚證。這樣覆蓋面可以達到最廣,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居然這麼多人點贊,那麼文盲、殘疾人豈不是生育權都沒有了。再說,這個怎麼執行?有多少先上車後補票的! 我就沒有證,我就生下來了?難道政府不讓我撫養?
中國“剩男”找不到老婆外媒:結婚財務負擔重2017.03.11中國新聞網
回應
我周邊只有剩女沒有剩男
我也30歲大齡女了,忙於工作,雖然房車都有,事業穩定,可是到這個年齡段,就更無法將就了,我也不指望對方有車有房,對我好就行,可是一路上就是很難遇見,因為工作都是和孩子女性打交道,也就更難遇了。
俺們村,碭山縣曹廟村,整個村莊,到結婚年齡的男的大概有30個,女的僅有兩三個,彩禮錢一要就是十五二十萬,想想,一個被評為貧困縣的地方,結婚,成為最頭痛的事,如果這個事解決不了,我想,可能會影響社會治安,因為為了女人,好多人犯罪
城裡剩女多,農村剩男多!剩女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剩,而是擇偶條件製約所導致。但剩男則不同,由於男女出生性別比差距,再加上經濟財務等各方面因素所造成,才是真正意義上找不到老婆的剩男!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3-11/doc-ifychhuq3821610.shtml
曹德旺建議制定《家長教育法》:家長要培訓後持證上崗重視教育2017-03-10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也十分重要。據人民網2017.3.8報導,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玻璃大王”曹德旺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今年的提案內容,他表示自己今年的提案是建議制定《家長教育法》。建議政府出經費構建培訓教育家長的社會體系,大專院校開設家長教育專業,以及家長要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等等。家長接受培訓同婚前檢查一樣自然
去年底,在一段視頻採訪中,曹德旺關於“中國企業稅務等成本過高”“將在美國投資數億美元建廠”的言論被媒體以文字形式瘋狂傳播,隨後引起大量猜測和討論。
兩會期間在政協經濟界駐地,曹德旺被記者問及今年的提案是否與稅負有關,“我今年的提案吶,就是要好好教育教育你們!”曹德旺說。
家長“持證上崗”並非新鮮事
今年曹德旺所提的提案也不斷引起教育界專家、校長、家長的關注、熱議。有人認為,目前家庭教育已嚴重不適應學校教育的發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迫在眉睫。也有人擔心,強制培訓會引發一些家長反感,最終淪為形式。
事實上,許多夫婦並非不想生育二孩,而是實在生不起、不敢生。那些想生而能生的,要么孩子已經呱呱落地,要么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再過三兩年,有些人想生也有心無力,有些人可能索性就不生(二孩)了。
這種情況也存在著城鄉差別。
比如我在鄉下的堂兄、堂妹,這兩年都陸續生了二孩,堂兄和我同齡,都是70後,結果還不小心生了一對龍鳳胎。他的大兒子已經上高中了。堂妹的大兒子也已經上了小學,而小兒子還在哺乳期。其他的堂表兄妹也都在努力。
可在我工作的城市,周圍朋友們一說起生二孩,哪怕是80後們,不少人都表示實在生不起也養不起。這當然不完全是經濟條件,還有各種無形的壓力。
細數起來,小孩生了擔心沒人帶是其一;小孩從幼兒園到上小學、初中,花費金錢、精力太多是其二;擔心自己生活質量下降,是其三。
而這些因素背後的主要根源,又在於公共服務資源的不匹配、不均衡。
就說從懷孕到生育吧,就是一件煩心事。再說小孩上幼兒園、小學。
房子也是影響二孩生育積極性的重要因素
至於上學後的費用,每個家庭不一樣,但是擔子都不輕。
回應
該生的還是會生。中國的出生率決對不是最低的,也不是老年化最高的。與日本比,好的太多。冰川思想庫的意思是如果國家不提高奶粉錢,諸君都憋著別生。
國家是開放二孩,不是強迫你生二孩!獨生子女補貼不還是一個月14塊!80年代,多少人打掉第二個孩子又補貼嗎?我們這代獨生子女養4個老人1個孩子最應該有補貼,給多點資源給老人醫療養老這方面的!沒本事就別生,生了又吵著讓納稅人幫你養!
壓根就沒必要鼓勵生育,想生就生,不想拉到,什麼老齡化,人就是有這麼多,不要怕
生二胎的每戶家庭發300萬,看誰不生!
異派胡言,沒有深刻論證和全局長期考慮就輕定國策法律就是禍國殃民!
有錢人養狗養貓,沒錢人養孩子
鼓勵生育二孩,發點“奶粉錢”就夠了嗎? 冰川思想庫 2017-03-09 魏英傑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年有餘,由於政策效應低於預期,如何鼓勵家庭生育二孩,成了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門話題。
二孩鼓勵政策呼之欲出
據財新網的不完全統計,今年兩會已有近十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用補貼、減稅,乃至規范代孕等方式鼓勵家庭生育二孩。這些都屬於建言性質。還有消息稱,已有相關稅收減免政策正在醞釀。
3月7日,在首場全國兩會中外記者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肖捷在介紹個稅改革方案時提到,為降低個人稅負,將考慮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
從目前情況看,其實可能用不了多久,無論是給生育二孩家庭發“奶粉錢”(財政補貼),還是實行稅收優惠,都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從“單獨二孩”政策落地,就宣告了中國生育政策的轉向,而國內生育率的的持續走低,以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意味著政府將不得不出台各種鼓勵措施。
低生育率國家也發“奶粉錢”
法國很早就出台政策鼓勵生育,而且生的多補貼越多,生育一個孩子每月可領177歐元津貼(直到小孩長到3歲);3年內生了第二胎,孩子6歲前每月津貼達600歐元;如果生第三胎,政府會負責孩子到18歲,每月津貼900歐元(約6500元人民幣)。
其他國家如德國、瑞典、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等等,都有生育鼓勵措施。俄羅斯一個州甚至把每年9月12日設為“懷孕日”,這一天已婚夫婦可以放假,專心在家裡“造人”。
西班牙對生育孩子的父母每個月補貼300歐元,而當地一個小鎮別出心裁地推出一個獎勵政策:每生一個寶寶就獎勵一頭價值300美元的伊比利亞小奶豬。
以前是人們想生而有限制,現在卻是不想生或不敢生了。所以,最遲等到這波二孩生育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後,大概就是國內開始給生育二孩家庭發“奶粉錢”之時了。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才是根本
但是,基於國內的社會狀況,光是給發放“奶粉錢”或實行稅收優惠,效果也不會理想。這點“奶粉錢”根本不足以打消人們的擔憂。
法媒稱中國家長仍在干涉兒女婚姻:結婚不能找“矮窮醜”
《費加羅報》2017.3.8報導稱,在北京和中國其他大城市的公園裡,出現了由那些渴望讓兒女結婚的家長們組織的“單身市場”。儘管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包辦婚姻的傳統已經逐漸式微,但家庭對年輕人情感生活的影響依然是很大的。
……
據百合網網站2014年的一個調查表明,76%的年輕人都選擇符合家長標準的配偶。有1/3還多的人甚至保證,一旦戀愛關係得不到同意,就準備放棄。
報導稱,無論如何,很少有人反抗。這與傳統有關,中國人想要避免讓家長在其鄰居們面前“丟臉”,有“許多人力圖學業成功、結婚是為了讓家人自豪”。於是就出現了在春節臨近時,有人租假配偶回家過春節,以此來躲避親人的盤問。
由於家長們認為婚姻應首先有助於物質上的成功,因此他們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要考慮親家的收入、社會地位和出身。
回應
矮窮醜你找啊?滿嘴的正義仁慈,實際是什麼想法,白富美高大帥都留給你們?
咦?對配偶的挑剔,是不是間接的也保證了社會的進步?
你父母幫你找對象專挑窮的矮的醜的?
妹子本身就不會主動去找矮矬窮啊
說的好像外國不是這樣的一樣。泰坦尼克號裡是乾嘛的?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勒》我們學生時代就學過了,別以為你法國多清高。
我也只記得他們是公主找王子
老外瞎操心,少年中國的中國少年自有主張,順著父母相親那隻是盡點孝照顧父母感受,自己真正想要的會自己去爭取。
大多數父母對子女婚姻的關注是父母對子女愛的體現。他們感覺這是他們的責任,而子女大多也樂於或者並不反對父母在他們單身的情況下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對象。畢竟父母走過的路比較多,所以大多情況下,父母甚至親戚的意見是很合理的。這樣並不是說中國就沒有愛情,兒女自己找的對象,只要不是太次或者太看不順眼,父母一般是不會反對或者強烈反對的。我們中國人並不像你們西方人那樣自我中心,我們更多的強調的是責任,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子女對父母的責任。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3_09_397951.shtml
政協一號提案:建議將學前3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
2017-03-03,《每日經濟新聞》獨家獲悉,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提案0001號題目是《關於將學前三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第一提案人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校長王廣謙。該提案指出,與九年義務教育相比,學前教育仍是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學前教育的投資少、資源總量不足、師資短缺、辦園水平參差不起、“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突出。
回應
太支持了!這絕對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教育基礎就是要從小抓起!而且邀請最好的師資力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啊!
這個要支持。現在九年義務教育開始於小學階段。幼兒園還是收費而且費用不低,如果幼兒園也納入義務教育,解決很多家庭的負擔,年輕人也願意養二胎了。
事兒是好事兒,但現在大量存在的私人幼兒園該怎麼處理會很麻煩
收購,轉為國有。
現在我們一個小縣城的幼兒園學費每學期都要4000,加上供樓的壓力,想生二胎真心怕負擔不起。
以為財政的錢是從天上掉下來麼?福利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差,這就是結局。
好事!新疆已經開始推進15年義務教育了!新疆縣級市,一個月1100了,普通幼兒園,好點的不說了,三千起一個月
提的好!這樣才能正真鼓勵二胎
義務教育根本不該搞,居然還要擴大義務教育範圍。再擴展到高中幼兒園試試看,一定死得很難看。義務教育那麼好,大學也來義務教育呀,培養高級人才,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呀。
實話說,學前教育並非必須,教育學上有生理優先原則存在,從六歲開始正規學校學習是完全足夠的,人的幼年時光對一個人的性格發展起著決定作用,我們主張學前時間盡量和父母在一起,和自然在一起,盡情玩耍,而不是學習什麼文化知識。
有人根據年齡段的不同,分為初級剩女(25周歲-28周歲之間)、中級剩女(28周歲-32周歲之間)、高級剩女(32周歲-35周歲之間)以及“齊天大聖”(35周歲往上)。近年來,出現過不少針對剩女的地方性調研報告,這些區域性的剩女報告調查了當地剩女的人數、分佈行業、經濟條件,並且還分析了成為剩女的種種原因。
高學歷與剩女人數聯繫起來,有一定的合理性,部分符合現實,但它們之間的關係仍需更為嚴謹的調研與論證。
不少地方性調查都顯示剩女的學歷普遍較高。比如重慶首份剩女調查報告顯示,85%的剩女擁有大中專學歷,41.74%的剩女為大學本科學歷,43.65%的剩女拿下了大專文憑,還有3%的剩女是碩士學位,初、高中文憑的剩女分別佔總數的3.96%和7.92%。而青島市婦聯的相關調研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單身人士中,具有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佔10.29%,具有大學專科學歷的佔25.93%,而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占到了45.68%,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佔14.81%,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佔3.29%。
同時,剩女不為中國傳統文化所能接受,傳統文化中沒有晚婚的概念,地方越小,人們越是在婚戀方面較為偏向遵從傳統與保守文化,小地方對待婚戀以及大齡剩女的眼光可能並不是包容性的。而一線城市人們對“剩女”的包容度更高,因為在一線城市以及經濟發達城市,人們的生活方式更為多元,包容度更高。這也是部分“剩女”選擇這些城市的原因之一,因為可以躲避周邊人甚至父母的“指指點點”和催婚。
再來看“剩女多、離婚率高的城市,房價一定會上漲”這樣的說法。一線城市與經濟發達城市的房價可能並非因為“剩女”多而漲起來,房價上漲有多個原因,前幾年也有專家指出結婚也是房價上漲原因之一,即所謂的“丈母娘效應”。
離婚率也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因素之一嗎?有可能是。離婚有兩種,就真離婚而言,離婚會導致對房子的需求增加,原來是至少需要一套,離婚後需要至少兩套;就假離婚而言,這部分人群大都是為了再購房,因此也會對房子的需求上升。從簡單的供求來看,離婚率確實可能導致房價上漲。但是,離婚率與房價上漲之間有可能是一種雞與蛋的關係,從一些限購地方來看,不少人是因為要追漲買房,不得不去辦離婚,這導致了離婚率的上升。
對房價上漲的分析,非常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將高房價歸咎於剩女多是以偏概全。晚婚晚育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日韓等國的晚婚現像也非常明顯。高房價問題的解決,應該主要從經濟方面入手。
現在再來看看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住宅銷售統計數據。根據住宅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10月中國房價大幅上漲的地區有深圳、北京、廈門、上海等地。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剩女居多的地區分佈相一致。
若事實如此,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韓媒稱,在現代社會中,高學歷、高年薪的女性消費水平非常高。由於她們越來越挑剔,因此選擇配偶時並不容易,她們中間呈現出結婚年齡越來越大的趨勢。金岩石表示,“'消費的擴大、男性與女性的經濟活動能力的平等化、剩女現象'這三個因素是城市發展的自然現象。”
報導稱,雖然現在男性人口數多於女性,但剩女還在持續增加。女性高學歷人數遠多於男性。
據統計,2000年-2010年碩士畢業的男女結婚率正在逐漸下降。2010年碩士畢業的女性結婚率降至50%以下。適婚年齡(25歲-34歲)人群的結婚率也有所下降。
報導稱,越是高學歷的女性越難找到另一半。年薪越來越高的剩女對房屋買賣比對結婚更感興趣。金岩石解釋稱,“她們通過選擇具有資產價值的房子,來消除因為結婚較晚造成的心理上的不安。”
剩女與房價:將高房價歸咎於剩女多是以偏概全2017-02-21世紀經濟報導
隨著全國兩會不斷臨近,房價的話題又不斷升溫。近日,有外媒報導,中國有經濟學家認為,“剩女多、離婚率高的城市,房價一定會上漲”,“高學歷女性越多的地區,其地區經濟越活躍”,“離婚率的上升也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因素”。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住宅銷售統計數據,2015年-2016年10月中國房價大幅上漲的地區有深圳、北京、廈門、上海等地。而根據某大型婚介公司的數據,以2016年為基準,中國(包括中國的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27歲以上的未婚女性人數達到3800萬人左右。廈門市人數最多,其後為深圳、杭州、北京、廣州、上海等。據此,該經濟學家指出,房價漲幅大與剩女數量多的地區分佈相一致。
“剩女”並不是一個新進的網絡詞語,而是一個有著嚴格所指的概念,教育部早對其有所定義。在2007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剩女是171個漢語新詞語之一,是指已經過了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仍然未結婚的女性,主要是指27歲以上的單身女性。
不過研究顯示,在中國的眾多南方城市,與4年前相比,彩禮費用跟過去持平甚至開始下降。研究報告說,這表明南方的新娘們嫁給同一地區男性的概率可能更高。這意味著女兒若留在當地,那麼她家裡對彩禮的要求就不會那麼高了。(作者喬西•葉,穆弈譯)
回應
美媒:大量中國男子湧入烏干達與當地女“假結婚” 2016-12-08
港媒:中國樓市困境使進城務工男子結婚難2016-10-19
澳媒:中國結婚率驟降引擔憂或與性別不平等有關2016-10-13
美媒:中國傳統家庭觀念被顛覆年輕人不愛結婚2016-09-26
回應
“要想得到女方父母認可,北京的新郎要給未來的岳父母20萬元彩禮,還要給未來的妻子買一套房”。可能有此現象但決不是普遍的現象,不少年青人與父母同住一套房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
與生活習慣有關!這是不能否定的客觀事實。
這個問題真的很讓國人悲哀!這到底是人結婚還是錢結婚?花多錢就很體面是嗎?只不過增加一點銅味,我看國家應該移風易俗,從公務員開始!簡單樸素!適度!否則將會有人被逼無奈出現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是悲傷!
這就讓我想起一句話叫做"自作自受".什麼不好攀比.比形式. 你一個老百姓非得跟權貴比形式.怪的誰來? 還有過年放鞭炮.你一個小老百姓.手裡有兩個小錢.不是說為家裡的長輩添點衣服.你非要弄點動靜出來.害的鄰里都不得安生.怪的誰來?
專家稱剩女多的城市房價高:靠買房消除不婚恐慌
摘要:現在再來看看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住宅銷售統計數據。根據住宅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10月中國房價大幅上漲的地區有深圳、北京、廈門、上海等地。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剩女居多的地區分佈相一致。
據韓國《中央日報》2017.2.17報導,這並不是他第一次提出這一理論。早在五年前(2012年)的一個研討會上,金岩石就曾提出“剩女的數量和房價有關”,“高學歷女性越多的地區,其地區經濟越活躍”。在2016年的論壇上,他又指出除了剩女之外,離婚率的上升也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因素。
離異單身女性(離婚人士)越多,房價就會上漲。果真如此嗎?
根據中國婚介公司世紀佳緣的數據顯示,以2016年為基準,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台灣等)27歲以上的未婚女性人數達到3800萬人左右。從地區來看,福建省廈門市人數最多。隨後是深圳、杭州、北京、廣州、上海、青島。
美媒:相比西方中國人的結婚率更高
摘要:與周邊經濟更發達的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以及某些西方國家相比,中國人的結婚率更高。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17.2.14文章,如果你是“單身狗”,或將發現情人節尤其不好過。在情人節這天,“我看到周圍有許多因各種原因而備感壓力的人”,上海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李萱說,“在中國的大城市,許多消費消遣活動都是針對情侶需求,因此到處都會讓你有一種心痛感”。
然而,李萱在本週發表文章稱,與周邊經濟更發達的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以及某些西方國家相比,中國人的結婚率更高。她說,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中國15歲以上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別為24.7%和18.5%。相比之下,日本的該比例分別為31.3%和22.9%。
換言之,儘管存在性別失衡問題,婚姻在中國仍很普遍。那麼被戲稱為“單身狗”的中國人到底面臨多麼嚴重的困境?“我不會說這不嚴重,因為在中國,即便是最小的人口比例也意味著成千上萬的人,而且每個個體都很重要。”李萱說,“但我認為這並非媒體上所說的那種災難性問題。”
她表示,這種恐慌的背後是保守的世界觀。“我認為人們對偏離傳統家庭理念感到焦慮。”她說,“中國文化認為一切都有賴於家庭。如果家庭崩潰,就好像世界末日來臨。我覺得中國人的內心或許受到了觸動。”
港媒:中國男人結婚成本要多少?北京4年漲20多倍
香港《南華早報》2017.2.20文章,原題:在中國,男人結婚要花多少錢?提示:包括一套房子和大量現金 在中國,結婚變得越發昂貴了,尤其在北方地區。調查顯示,在首都,彩禮成本4年漲了20多倍。
中國媒體近期的一項調查發現,現如今,要想得到女方父母認可,北京的新郎要給未來的岳父母20萬元彩禮,還要給未來的妻子買一套房。而4年前的同類調查顯示,在全中國的城市,訂婚平均成本只需1萬元現金,加上一些其他禮物,就能獲得女方家長的祝福了。
從古代起,交換訂婚禮物就一直是中國婚禮習俗的一部分。而由於近年來中國的人口性別比失衡情況的加劇,這也導致了新郎家庭要多付出大量彩禮。對此,中國北方的家庭感受最強烈。河北保定一名男子說,他們村每一個新郎給出的彩禮通常最少也得15萬元。
華北農村彩禮越來越高,是因為彩禮具有提前從父母那里分割家產的意謂。顯然,華北農村,借助女方在婚姻市場的優勢,女方及他們的家庭通過彩禮實現了利益最大化。這個意義上,華北彩禮持續上升反映出來的是女方在婚姻市場上地位的持續提升。婦女地位提高了。
有趣的是,改革開放以來華南農村彩禮實質上是下降了,卻也反映出華南女孩地位的上升。比較基礎的是,改革開放之初,華南宗族農村真正自由戀愛基礎上的婚姻是很少的,父母對子女婚姻干預很多。
而到了現在華南農村的女孩也外出打工並且越來越多自由戀愛,且父母對女兒的自由戀愛也樂觀其成,其中原因是,第一,家庭條件比過去好了,不需要通過嫁女兒的彩禮來補貼家用了,第二,男女平等的認識越來越普遍,要高額彩禮會降低女兒在婆家的地位,第三,女兒自由戀愛了,父母要高額彩禮也越來越難了。因此,以補貼娘家為特徵的華南農村的彩禮,隨著男女平等、婦女解放和自由戀愛而越來越低了。
隨著跨省婚姻的普遍化,婚姻市場上男多女少的格局就不只是局限於一個地方,而會普遍化。華南農村也會出現女孩少而不愁嫁,而男孩多娶不到媳婦的問題,從而可能出現女孩向男方父母要彩禮並因此持續提高彩禮的情況。這個時候的彩禮就不同於過去的“奶漿錢”,而變成了華北農村提前向子女分割的父母的家產。當前華南農村正在出現這種彩禮上的微妙變化。
從我們對全國農村的區域劃分來看,除華南多為團結型的宗族村莊和華北多為分裂型的小宗族村莊以外,中部的長江流域多為分散型的原子化村莊。原子化村莊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是婦女解放的徹底性。男女平等自由戀愛成了真正的地方實踐,其中表現就是長江流域的原子化村莊存在最少的男孩生育偏好。父母因此可能對兒子女兒同等看待。
在性別失衡、女方在婚姻市場佔據優勢的情況下面,女孩當然會藉此向男方要價,比如提高彩禮、買車買房等要求。與華北農村不同的是,中部原子化地區,女方向男方提出了要求,比如彩禮,女方父母不僅不會要彩禮,而且會有一個相當厚實的嫁妝,這個嫁妝可能與男方的彩禮不相上下。這樣,彩禮和嫁妝就變成了男女雙方父母為子女建立家庭所進行的支持,這是雙方父母財產的代際轉移。這個意義上,中部地區,女孩也可以參與父母家產的分割。
http://www.guancha.cn/HeXueFeng/2017_02_17_394781.shtml
新中國很重要的一個理念是男女平等,婦女解放,自由戀愛,彩禮因其封建性質而被認為是不正確的,但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現代理念以及彩禮不正確的理念在華南農村並未受到徹底衝擊,分田到戶以後,嫁女兒就應當收回女兒養育成本的觀念依然存在。所以,在華南農村,彩禮又稱為“奶漿錢”,是歸女方父母的,有人直接稱這是“賣女兒的錢”。
而華北農村多為分裂型的小親族村莊,華北村莊內部一般都存在著若干競爭性的結構,這種競爭性的結構往往試圖通過援引外來力量來強化已方,打擊對方。因此,新中國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理念很快就被援引進入村莊,帶有封建性質的彩禮的不正確性使彩禮被拋棄。改革開放之初,華北農村普遍沒有彩禮,這應是其中一個原因。
為什麼華北地區又出現了彩禮,且彩禮很快地提高了呢?總體來講,中國農村存在男女性別失衡,男多女少。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華北農村女孩不愁嫁,男孩錯過婚期就要打光棍。因此,女孩就有了選擇權。在男孩個人條件相當的情況下面,女孩當然願意選家庭條件更好的男孩結婚。
相對有幾個兄弟的男孩家庭,女方更願意選擇獨子家庭,因為獨子家庭就可以全部佔有男方父母的家產。有多個兒子的家庭,父母要讓兒子娶到媳婦,就比只有一個兒子的家庭更難。多子家庭為了讓兒子成家,就願意通過預先支付彩禮給女方,保證女方利益來娶到媳婦。大兒子結婚,父母為兒媳支付彩禮,二兒子結婚,父母再準備一份彩禮。三兒子到了結婚年齡,父母可能不僅準備不了一份彩禮,而且負債累累,三兒子就有了打光棍的風險。這裡的彩禮是男方家庭給兒媳婦的預付收入,而不是給到女方父母的。這是與華南農村彩禮的本質不同。
只有一個兒子,未來媳婦要更高額彩禮沒有意義,因為本來就是一家人。兒子越多,未來兒媳婦越是要高額彩禮,因為彩禮是父母送給未來媳婦的私產。幾個兒子造成女方要高額彩禮,就抬高了一個地區彩禮的水平,由此導致即使只有一個兒子,父母也得為未來兒媳婦備下一份地區平均水平的彩禮作為兒子媳婦小家庭的私產。
賀雪峰:農村彩禮“南降北升”,卻都彰顯了婦女地位的提升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專注鄉村治理與建設2017-02-17
廣東英德市農民羅觀林,1982年結婚,岳父要1000元彩禮,正好羅觀林妹妹出嫁,要了900元彩禮,就送出900元彩禮,將妻子娶了回來。羅觀林說,1982年農村很窮,不要說1000元,就是30元的彩禮他也拿不出來。一般人結婚要出彩禮,都是全村人幫助湊錢才拿得出。
有一家女兒出嫁,非要2000元彩禮,男方只能向全村人借錢,全村人所有現錢都拿出來才湊夠了彩禮將媳婦娶了回來。不過,娶回來的媳婦受到了全村人的敵視,認為她害苦了全村人。這個媳婦在巨大壓力下不久就自殺了。
10年前,羅觀林的兒子娶媳婦,女兒出嫁,彩禮都在6000~8000元之間。我們在2016年3月調研期間,發現當地彩禮一般在1~2萬元左右。1982年,農村基層公務員每月收入在30元左右,900元就相當於農村公務員30個月的收入。2016年,英德縣鄉鎮幹部的工資收入大概為每月6000元,1~2萬元彩禮只相當於農村公務員3個月的工資。就是說,以農村公務員工資作為參照,英德農村彩禮水平下降了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羅觀林家庭所經歷的彩禮並非個案,而在華南農村具有相當普遍性。1980年代初,華南農村彩禮可能沒有900元這麼高,卻大致不會低太多。當前華南農村彩禮卻普遍不高。改革開放以來,華南農村的彩禮是大幅度下降的。
改革開放之初,華北農村彩禮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甚至沒有彩禮一說。不過,最近10年,華北農村的彩禮急劇上升。10年前,華北地區彩禮2~3萬元已很普遍,到現在,華北很多地區農村的彩禮早已超過10萬元,甚至高到10多萬元20萬元的也很普遍。也就是說,改革開放以來,華北農村的彩禮基本上是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快速增長。
為什麼不同地區彩禮會有如此的不同?區域差異也許是一個理解問題的視角。按我們的說法,華南農村多宗族性村莊,這些村莊大多是聚族而居的團結型村莊。團結型村莊對自上而下、自外而內的各種力量具有一定的抵禦能力,經過宗族的抵制,外來力量大為減弱,對村民的改變因此降低。
德媒:對中國獨生子女預測都錯了他們更具有獨立性
德國《萊茵郵報》2017.2.11文章,原題:“小皇帝”正在長大 中國正在長大的龐大的獨生子女人群,並沒有落入之前很多人對該群體的偏見之中。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中國,一個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正在長大的獨生子女們該如何適應社會?在三十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後,中國於去年開始放寬一胎化政策。但目前的大城市中,每10個年輕居民中就有9個是獨生子女。目前,全中國有2.8億人在沒有兄弟姐妹的環境中長大。
中國獨生子女的生活環境與他們的父輩和祖輩們有根本不同。通常,他們在家裡被稱為“小皇帝”,因為他們的父母往往對他們疼愛有加——不管在教育投入上,還是生活照顧上,都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但家長對孩子過多的關愛甚至溺愛也引發了一些學者的擔心。他們認為獨生子女對別人不信任,迴避風險、不願競爭等。
不過,上海同濟大學此前的研究結果卻不同於人們通常對獨生子女一代的偏見。同濟大學學者趙旭東表示,獨生子女的獨立性反而較高。他們在表達和數學技能方面的學習成績也較好。他們與父母也有更緊密的關係。此外,研究還顯示,中國的獨生子女一代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我們沒有理由對中國年輕一代的未來感到悲觀。(作者芬•梅爾-庫庫克,青木譯)
相關新聞
美媒:中國人愛上春節境外遊是因為獨生子女政策?2017-01-25
英媒:獨生子女後的嬰兒潮,中國要依靠高齡產婦2017-01-03
美媒:中國獨生子女政策後果獨居家庭猛增改變社會2016-06-23
親戚扎堆生二胎,女子回老家壓歲錢多給出12份,直呼“壓力山大”
據重慶晨報2017-02-10報導,網友“多多”在朋友圈爆料稱,這次回老家過年,發現不少親戚都生了二胎。自己這邊再加上老公這邊的親戚,今年一共有12個二胎。“一個孩子給了200元壓歲錢,由於多了12個孩子,壓歲錢增加2400元。”親戚加起來一共31個孩子,就是6200元壓歲錢。多多開始犯難了,明年春節回去咋辦呢?
重慶社會學家譚剛強介紹,發紅包的目的是聯絡感情,發紅包是一種文化禮儀、溝通禮儀,“不要一開始就計算紅包的多少,價值的多少,不應用金錢來量化。”譚剛強建議,如果想少發紅包,那就只能迴避,如果一旦決定發壓歲錢,就不要有隻賺不賠的想法。“每個孩子發一個紅包也是對孩子對家人的尊重,有時候咬著牙都只有自己承受。”
回應
還是廣東好,小孩不分大小,紅包每人5元。30個小孩,150元搞定。
廣東人表示,紅包無關大小,是圖個吉利!
這個風俗最好,應該全國推廣,過年大家都無壓力。
壓歲錢對方倆孩子你就一人一百,他給你孩子二百不就得了
嗯,一般都這麼幹的,但是有些不通人情的,你塞他倆小孩一人100,他給你小孩仍然是100……這就比較讓人鬱悶了
那你可以等他塞給你家紅包後再轉手還給他。
我姐原來一個孩子,我每年春節給200紅包,去年生了二胎,今年春節一人給100。圖個吉利,沒有人計較。真要計較的親朋,說明不值得交往。
紅包是心意,不是相攀比。玩成了攀比,為難了自己。
趕緊生幾個自己的吧,好把這個錢給掙回來。
最好還是真心想好好養,好好教,再生孩子,不能為了攀比而生,畢竟是大事。
咦,不是有人說大家都不願意生二胎麼?
唉…同學在朋友圈裡,群裡整天叫窮,然後各種抱怨二胎政策,經濟條件不好生不了二胎,甚至中國崩潰… 結果過年回國聚會,丫帶著老大,抱著半歲的老二…到處討紅包
那麼,改革紅利是怎麼實現的呢?厲表示,制度紅利是通過改革而出現的。不改變傳統的體制就不會有適合工業化、後工業化、信息化的新體制。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例外,中國同樣如此。資本不足、人才不足、市場不足、管理不到位,改革的紅利就無法湧現出來。
不過,改革並非一蹴而就。“體制改革沒有終點,並不是一次性改革就能解決所有管理問題、體制問題,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厲以寧強調,體制越是適應於現代經濟發展狀況,經濟就越能取得新的成績。
為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當下的中國最需要改革什麼呢?厲認為,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後,中國在改革方面最有影響的舉措是保護產權。厲強調,中國正在悄悄進行一場人力資本的革命,並將給中國帶來新的動力,一股新的創意的、創業的、創新的浪潮在中國展開:一方面,廣大農村正在掀起學習知識,學習技術的創新創業的浪潮;另一方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在不少地方展開了。
“有人說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枯竭了,那是他不了解中國。他了解中國的話,看看中國的人口紅利枯竭了嗎?正開始變化呢。”厲指出,無論是農民還是青年人的提高,都是中國的希望,這就是新紅利的產生。
回應
說中國人口紅利枯竭真的是不了解中國啊。老人想退,退不了,新人想上,上不去。硬說人口紅利枯竭的話,那也是有的,就是最基層的,最辛苦的,報酬又拿最少的那部分人少了。中國人口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是不爭的事實。外資企業都往越南等國遷移,是因為什麼?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了。閉眼說瞎話是可恥的。
什麼時候在你眼裡,只能做苦力的才能算是人口紅利?農民工少了,大學生多了,這難道不算新的紅利麼?產業升級人才的層次總要往上走,勞動型的工作能拿到多少錢?要加多少班?我們應該向歐美學習,累活苦活不要想著一直做,改轉移的就轉移,天天生產襪子、鞋子有什麼出息。要想著生產飛機這些。 人家教授說的是這些,你要好好唸書,別天天出去上網玩遊戲。別天天只看到工廠。看不到大廈。
鐵流:香港的互聯網半導體產業為何沒能發展起來2016-12-07
…..
從上述排名中可以看出,中國內地和中國台灣,以及新加坡都有多家企業上榜,但卻未見中國香港的企業。
短期趨利是沒能發展起半導體產業的主要原因
回應
看到沒?新加坡有產業政策,韓國也有產業政策,香港沒有,張維迎出來走兩步!
張維迎說我看不見我看不見
2016當代中國經濟學家市場價值排行榜:林毅夫第一
據中國網2016.12.7報導,為客觀評價當代我國一流經濟學家的市場價值,推動我國經濟學大繁榮大發展,由中華聯合保險公司研究所與華研數據公司進行聯合研究,以大數據為基礎,建立市場價值評估模型,每年發布當代中國經濟學家市場價值排行榜。
市場價值評估模型,依據客觀大數據,考慮了經濟學家互聯網影響力、學術水平(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專著質量與數量)、對經濟社會的積極貢獻等因素。排名經濟學家的範圍為中國大陸健在經濟學家,不包括外籍經濟學家、已故經濟學家、副部級以上國家公務員、主要精力不在學術研究的學術界以外人士等。
當代中國經濟學家市場價值排行榜(2016)
………
回應
沒張維迎,比較客觀
吳敬璉2與厲以寧4明顯是送的
茅以軾33,讓排在他後面的人情何以堪……
找啊找,怎麼也找不到郎老師,說明排名一定有問題,不民主。他適合做公眾號傳播推廣培訓員。
看過溫鐵軍教授31講“三農問題”及講述有關西方文明與中華文明的視頻,很不錯的學者!
陳經,陳平至少應該進前五,居然沒進前百,差評
他們本職不是研究經濟的,陳平主業是物理,陳經他的主業則是公司的科技總監
哎喲,歷來文人相輕,經濟學家互相更是如此,這個榜單是要搞事啊
名和利最吸引人,搞排行榜是迅速搶占話語權的最快捷的方式。當大家在爭論某某人該進什麼名次,某某人不改進什麼名次時,這榜單就已經很成功了。國內搞排行榜名利雙收的,最成功的是個外國人胡潤。當年的屌絲胡潤抓住福布斯急切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和福布斯合作,最後成功佔據國內最高話語權,把福布斯擠出中國市場。
中國人口紅利枯竭?厲以寧:那是不了解中國
2016-12-10,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第18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發表講話。
他認為,人口紅利、資源紅利等原有的紅利在經濟發展的前期湧現出來,但是由於不受珍惜、過分利用,導致紅利枯竭。再想找出新紅利很困難,經濟的新發展只能依靠外國資本、外國技術和外國人才。
中美學者:中國“消失女孩”或未消失統計數據被嚴重誇大2016-12-05
美國堪薩斯大學近日在其網站上發表文章,介紹了堪薩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肯尼迪及其合作者其合作者陝西師範大學史耀疆的研究成果。他們認為,“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已造成3000萬至6000萬'消失的女孩'”這一說法所引數據可能被誇大了,這些女孩中的大多數其實並沒有消失,這裡有一種政治學的解釋。
肯尼迪和史耀疆分析數據後發現,大部分“消失的女孩”是上戶口比較晚和未報告出生人口造成的,此前報導的中國出生性別比(sex-ratio-at-birth )數據並沒有足夠的解釋效力。他們的研究刊發在了這個月的《中國季刊》上。
研究者們認為,政府的基層官員承認他們不能完全執行獨生子女政策,他們與農民採取的是“非正式合作”。他們實際上通過允許各個家庭多要一個孩子的隱性協議換取當地是社會穩定。
上述有關基層少報出生人口的研究成果,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的男性人口遠超女性導致的“婚姻擠壓”問題並不像有些學者此前預計的那樣明顯。許多研究者認為,中國的農民為了遵守法律,會把他們的女兒殺死,肯尼迪說,他的這一解釋是更說得通的。
回應
這個事就不要自己騙自己安慰自己了,女孩是太少,光棍是變得越來越多。看班級裡男女比例不就知道了。
好一點的學校都是女生多於男生
然而我還是沒有女朋友、
那就你就該對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負責,建議國家對30歲還沒結婚的人開徵單身狗稅,婚後,35歲仍沒有孩子的開徵人口老齡稅。
人口出生率全球最低,哈哈,計劃生育好處多
明年再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吧,醫院的產房床位都不夠,順產的,休息個兩三天就讓出院.
之前那些學者有毛病吧,把中國人當什麼了,有這麼多中國人血腥到了會為了遵守法律而殺掉自己的女孩嗎?
如果還是沒有話語權,幾十年後,這些“消失的女孩”很可能會變成外媒嘴裡被中國政府屠殺了的人口。
70年代攻擊中國實行計劃生育,90年代攻擊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什麼都是西方“專家”說了算?印度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被西方說兩句就不敢堅持下去,後果怎麼樣?
70年代中國人口結構政策科學合理,人均壽命比準發達國家韓國高,人口死亡率比歐美低,男女比例均衡,出生率持續遞減。真正攻擊70年代中國人口政策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公知大V噴子。
兩性的工資差距正不斷增大
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跑贏同期GDP增長6.9%的速度。1990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口中,女性平均工資約為男性工資水平的77.5%,而到2010年女性工資只有男性的65.8%。高度市場化的勞動力市場在吸引大量的高學歷女性的同時,這些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工資差距並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改善。
……….
回應
這種比法我也是醉了。怎麼不比煤礦井下工人的兩性收入比呢?那樣得出來的數據更加驚悚。應該比的是同一職位同一工種的兩性收入比,這樣才有意義。我敢說,我朝在同工同酬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本身男女就有客觀差異。而收入本身就跟工作強度有關。無視這種差異強行拿收入來說事這不是耍流氓嗎?廚師是高收入吧,大廚基本都男的。無他,學廚太苦。工地的,各種奔波勞累跑市場喝吐血的收入確實都不低,這活適合女性做嗎?好像送快遞收入也不低,我還沒見過女性送快遞的。光看人拿錢,不看人受苦。
你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公司就會給你多少薪酬,不服你可以跳到給你市場價值的其他公司去。你的性別年齡性取向都是無關因素。
天天嚷嚷男女平等的,為啥男人比女人晚拿到退休工資至少10年以上。我是懂了,為啥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短了好多年的原因了
不要看工資多少,要看工資最終掌握在誰手裡!
真相!我的工資全部上繳我老婆了!怎麼不統計?
孫悟空跑得快,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我賺的多,工資卡跑不出老婆的掌握
兩性平等任重道遠。當然女性也要改變自己的思維,為什麼女性就一定要找一個比自己更優秀的男性?
特別羨慕古代的女人不用工作,不用想著賺錢這碼子事,每天做好家事,照顧好老公孩子就好,那日子多舒服。
因為女人沒有男人養家壓力,但是女人用在生養孩子上的精力並不少,一正一負,這邊耗費精力多了,那那邊就少了,薪資少了也正常。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男性工資不是遠高於女性?一定非要男人比女人窮才叫合理?就連兩性最平等,政府用各種力量扶植女性的北歐諸國,男性工資也高於女性。再說我可以確定,如果哪天女性工資真超過男性,她們肯定會噴中國男人沒出息,遠遠不如外國男人,事實上,現在就有這種聲音。
西藏出台新規:女性生娃享365天產假,期間還享受全額工資
2016.11.30閉幕的西藏自治區十屆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通過了《西藏自治區生育條例》,對生育假、獎勵和社會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這是貫徹落實中央決定,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要求的重要舉措,是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回應社會關切、順應人民群眾期盼的必然要求。
為了增強法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為了與《自治區生育保險辦法》不衝突,減輕全區保險基金的壓力,《條例》規定“凡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每胎享受365天產假(含法定產假和產假期滿後的當年休假),男方每胎享受30天護理假(不包括在年度休假內),期間夫婦雙方依規享受全額工資或者生育津貼”。
經費有保障
《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計劃生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保障計劃生育工作必要的工作經費,逐年提高計劃生育經費投入。
回應
西藏財政本來就靠中央政府,這樣搞,就是加重期其他地方的負擔,不是自己賺來的錢,花起來大手大腳
為什麼他們可以休一年,而別的地方只有四個月?這是誰拍拍屁股出的主意,置全國老百姓於何地
越是這樣搞,越不利於民族的融合。
這真不好說,說好的民族平等……
國企可以強制推行無壓力,私企可以找那些鼓吹私有化的人落實一下嘛!
西藏的私企少,西藏女性都不要找私企了,沒人敢要了
《人口與勞動綠皮書》發布:中國性別工資差距正不斷擴大
2016.11.30,由中國社科院人口所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7》在北京發布。該報告指出,中國性別工資差距正在不斷增大。而且這一趨勢並沒有因時代變化而有所改善。此外,報告同時指出2000~2005年,婚姻匹配的基本模式是丈夫的受教育水平高於或等於妻子。在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中,這個偏好仍然存在,且沒有發生改變的跡象。如果匹配模式不變,則接受了研究生教育的女性,更難找到相應配偶。通俗的講,就是女性學歷越高,越難找到相應配偶。
童模經濟火熱:5歲月入過萬媽媽做專職助手
“媽媽,我疼死了”穿著一身灰色晚禮服的小魏(化名)上週五中午剛從一電影發布會的舞台上下來,就向媽媽嘟起嘴來。對於只有1米1高的小魏來講,晚禮服完全很像個累贅,上面鑲嵌的寶石更是紮得她肉疼,但她還是在台上堅持了半個小時。
據廣東日報2016.11.25報導,在東莞虎門,有許多像小魏一樣經常外出走秀和拍攝廣告的童模。家長把孩子送到童模培訓班去提升氣質,有的童模還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明星童模,輕鬆月入過萬。童模經濟的火熱,讓許多中介和經紀人也進入這個領域從中謀利,整個行業發展略顯混亂。心理學專家李廣華認為,家長一定要在童模的成長過程中對其正確引導。
因為拍攝時間過長,小魏忍不住哭了
小女神:曾拍片到虛脫
混血童模小冬很受歡迎
混血兒:童模市場香餑餑
兩難選擇:要學業還是要“事業”?
行業現狀:尚沒有形成完整的演藝經紀市場
專家意見:家長的正確引導對童模的成長至關重要
回應
童模跟童工有什麼本質區別?這算不算家長榨取小孩子的價值?
資本家才不管這些。資本主義家長也不管這些。
尼瑪,國家難道不管管嗎?有關部門都是吃屎的嗎?
這怎麼沒人查童工問題~難道還有合法童工?
早點出來賺錢也好,等你花了大筆錢讀完大學也有很大可能性賺得沒有現在多,關鍵是錢還更不值錢了,雖然這不是好苗頭,但作為微觀的個人無力改變大局。
童模跟童工有什麼本質區別?這算不算家長榨取小孩子的價值?
不能這麼說吧,這樣的話電視電影上就不應該有小孩的角色了。
文體類不算童工,不如去關心關心那些吃不飽飯上不起學,將來只能受累買人力的孩子。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十三條文藝、體育單位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滿16周歲的專業文藝工作者、運動員。模特算是文藝工作者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11_25_381840.shtml
我國勞動力5年減少2000萬2050年或降到7億左右2016-11-21
2015年12月份,世界銀行曾發布題為《福壽延年: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人口老齡化》的報告。報告中稱東亞地區老齡化速度之快歷史罕見,致使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大幅下降,僅中國到2040年前將減少9000萬勞動年齡人口。
勞動年齡人口加速減少
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的時候達到峰值9.25億人,2012年比2011年減少345萬,這是勞動年齡人口的首次下降。2012年開始逐年下降,2013年減少244萬,2014年減少371萬,2015年減少487萬。
勞動力供給持續下降帶來勞動成本的迅速上漲,近年來全行業薪酬增長率平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比如,2011年為11.3%,2012年10.5%,2013年9.7%。不少外資企業近年來撤離中國轉向東南亞,與國內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有直接的關係。
從改革開放到本世紀初的20多年間,製造業流水線對於工人的年齡限制非常嚴格,直到“民工荒”大範圍出現之後,才不得不放開年齡的限制。
技能人才的缺口將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大隱憂
如今,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44%,2015年大學畢業生約占到新增勞動力的5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約佔20%。現在遇到的問題是雖然勞動力教育水平提高了,但大學生自身素質與技能產業結構演化升級要求不盡匹配,帶來結構性失業風險,大學生實際技能與市場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國勞動力市場高技能人才只佔4%,普通技能人才佔20%,沒有技能的占到76%。
回應
早就應該放開計劃生育,可惡的計生委,誤國誤民.
別怕,我國人口過剩,一旦實施機器人戰略,人口更加過剩。
不是放開不管的問題,而是應大力計劃鼓勵生育的問題。
14億人還鼓勵生育?充其量鼓勵政策內二孩。你以為人越多越好嗎?
發達地區鼓勵生育,不發達地區嚴禁生育
只是減少勞動力嗎?主要消費人口也減少了2000萬。
低端就業人口消費力很有限的,比如三哥。
媒體要客觀,老齡化問題實際上在脫離中國實情后,被專家誇大了。實際上除了公務事業部門,其他行業基本很少有年老退休的。活到老,做到老。這就是中國的實情。中國實情就是離休後的老年人往往都閒不住,農業生產早就基本是中老年為主了,建築行業也基本是中老年為主。不然爺爺奶奶輩照顧幼小的孫輩,實際上這也類似於在從事國外的撫育行業,服務業妥妥的。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11_21_381312.shtml
中國服裝之都被曝買賣雲南童工 2016.11.21 映像網
號稱“中國服裝之都”的江蘇常熟,著一條童工鏈條。
中介從雲南等地把勞力運來賣給服裝廠。其中也包括相當一部分只有10幾歲的童工。
這些孩子沒日沒夜地干活,幾乎沒有休息日。
不干到年底,拿不到工資;
中途逃跑,可能還要賠償老闆的損失;
一旦想離開,老闆會扣了身份證、銀行卡、手機,甚至使用暴力……
而大量使用雲南童工的原因是,人工便宜,且,容易騙……
常熟從全國各地引進工人
江蘇常熟,中國著名的服裝城,全市擁有各類服裝服飾企業一千多家,年產值一百三十億元人民幣,湧現了眾多國內知名品牌。而一些國際名牌也在這裡設立了加工廠。常熟服裝出口達三點四億元。
在常熟服裝城,幾乎每家每戶都是加工廠,相當於有多少棟房子,就有多少家。當地人說:做服裝行業,大家知道就是拼時間,如果沒有那麼多產量就掙不了那麼多錢。
也因此,這裡需要大量的工人。
一位接受采訪的服裝加工業從業者說,這些加工廠都是通過流水作業的方式來製作服裝。
正因為是流水作業,每個人只負責一步驟。對那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活,用有經驗的師傅,或者新手,都是一樣的效果,顯而易見,用新手會減少人工成本。
利益鏈催生非法用工
中國法律明確禁止使用童工!
然而,貧窮,讀書無用論,低成本用工需求、利欲熏心的不法廠商和招工中介,仍在催生浸透童工血淚的黑色產業……
回應
好個新社會,和舊社會有什麼區別?
常熟市政府無作為最恥辱,要你們何用?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個就是課本上說的資本主義社會
公知大V噴子,叛徒,內奸...能耐就是這個...
說真的,在那裡打工至少有錢賺吧,都說是童工了,你以為把他解救了,其實是斷了他們的生計。不讓他們打工,放到社會上乾嘛呢?再回去讀書也不現實吧。
撒B,爹媽都是撒B
就我個人而言,童工有時候真是無奈,家裡一親戚,父親身體不好,母親在家種地養豬。他讀書不行,13,14歲就跟表叔上海打工,閒餘時間擺地攤,夜裡賣燒烤,15年過去了,自己在上海買房買車結婚,接父母過去!據我所知,許多縣鄉的條件普通的,學習又不是太好,好多初中沒畢業就外出打工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11-21/doc-ifxxwrwh4855420.shtml
台媒:大陸年輕人買房意願亞洲第一多半靠父母幫忙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2016.11.17報導,大陸媒體稱,全球最大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發布《千禧一代:塑造房地產未來》研究報告稱,大陸的80後、90後這些“千禧一代”迅速崛起,驅動房地產市場新興發展,他們更傾向擁有房產,57%的被訪者計劃在未來購房,這一比例在亞洲居首。
購房資金方面,無論是否貸款購房,在有房族中,超過2/3的中國“千禧一代”得到了父母的資助。
收入22%作為儲蓄
調查顯示“千禧一代”將其收入的22%用於儲蓄,也在亞太區位居前列。說明這一群體依然傳承了儲蓄習慣,也反映出對於未來購房、養育子女等重大開支的未雨綢繆。
但這一新世代對未來的消費普遍樂觀預期,尤其希望將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於休閒娛樂活動。更傾向於將時間和金錢投入到旅行、娛樂和外出就餐等增加體驗感的活動中。
回應
為什麼大陸年輕人都要買房,而外國人不想買房?
外國人租房比買房划算多了!並且自由流動也方便!
外國稅費、維護費太高了,房子不漲就虧本了。
現在大陸是三家人:男方父母家、女方父母家和小兩口家,竭盡洪荒之力為小兩口買房!真不容易呀!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有錢買房呢?其實道理很簡單計劃生育只生一個,男女方父母每年每人平均3萬收入一年就18萬加上小兩口不成器,怎麼兩個人也有2萬塊,一年就20萬,兩年就夠廣州首付三年就夠上海首付,四年就夠深圳首付,五年就夠北京首付,所以說北上廣深的房價能不漲嗎?
父大陸的父母生孩子就是為了養孩防老,父母出錢給兒女買房子是應該的,是等價交換。
從來父母多痴心,孝順兒女有幾人?
什麼大陸年輕人,是大陸年輕男性。
你扯談吧,現在的房價有幾個男的可以不靠女方自己買房的。
那你找對象得從女方哪裡要財禮哈哈
沒房子就沒老婆
台灣普通老百姓月薪金10000元台幣,相當於人民幣2000元,好一點的收入2萬-3萬,相當於人民幣4000-6000元。這點收入怎麼買房?
沒那麼低,問過計程車司機,普通大學剛畢業一般3萬左右,也在夜市看過招聘服務員的告示,開出的價格是27000+獎金
灣灣年輕人起薪月收入大都在2-3萬元台幣,約合人民幣4300至6500元左右,只能說接近北上廣深,過兩年就不好說了,事實上台灣薪水長期停滯,20年前社會上大家就這個收入了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11-18/doc-ifxxwrwk1361288.shtml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2016.11.15報導,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計算,2000年到2015年間,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從5萬人漲到了30.4萬人。根據中國教育部統計,只有30%的留學生在畢業後會選擇留在美國。
包一涵對NBC說:“因為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我的父母全指望我了。我記得有一次,他們說他們希望生第二個孩子,這樣子當我在美國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還有一個孩子陪他們。我問他們是否希望我回來,他們說不用,在美國的工作更好,所以他們願意犧牲我陪他們的機會。”
包一涵還提到:“在中國,我們有這樣的傳統觀念,就是當我們的父母老了之後,我們有義務贍養他們。這是對於他們養育我們的一種回報。”
但是包一涵對回到中國發展也有自己的猶豫。
“在美國學習工作多年以後,我已經接受了這裡的環境和文化。你在美國待的時間越長,你就越覺得在中國自己是一個局外人。有時候一個普通中國人畫一個小時能做好的事情,我需要花上三天才能搞定。說實話,我不知道如何在中國工作。”
包一涵還認為美國更加自由,人們可以更輕鬆地做出重要的選擇。比如目前包一涵正在攻讀東亞文學的碩士學位,她認為這在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中國,人們很重視金錢,他們通過一個人的富有程度來評價一個人的價值。如果在中國我說'我不想搞金融了,我想要做一名設計師。'那麼人們肯定會覺得我瘋了。”
美國海外理工科博士約1/4來自中國
從2012年到2015年,涉及多國合作的論文數量持續增加,約佔自然指數在2015年追踪論文總數的43%。其中,生命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學這3個學科的國際合作論文均超過各自領域論文總量的50%,化學領域的合作論文也達到了31%。這些趨勢表明國際合作在高水準科研活動中的重要性和貢獻度正不斷增加。
2012年至2015年期間,涉及中美雙方機構的科研合作數量增加了80%以上,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合作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據,美國出生在海外的持有理科或工科博士學位者約有1/4來自中國。
中國機構也一直在積極參與國際科研合作。2015年,中國科學院在全球100家平均合作分值最高的機構中位列第4。
回應
包一涵還認為美國更加自由,人們可以更輕鬆地做出重要的選擇。
作為普通人,我還是覺得這些人還是別回來。自己噁心,也噁心別人。
“目前的勞動力成本佔比,未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點。”宋曉梧說。勞動報酬佔GNI的比重近幾年上昇明顯,超過50%,乍一看漲得不慢。事實上,這一比重在2000年為53%,1994年為54.6%,並不是一些企業及專家所說的“直線上升”。他分析,漲工資對企業總成本有影響,但程度有限。
那麼,企業的勞動力成本還能不能降?又該怎麼降?
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公司社保繳納費率超過30%,其中養老保險19%、醫療保險8%,還有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再加上住房公積金,企業五險一金繳費費率超過35%。公司和個人加在一起,五險一金的繳費費率超過50%。企業和員工在財富分配上不是絕對對立的,眼下關鍵是一要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二要採取措施降低那些附著在工資上的其他用工成本,比如進一步下調社保費率、合理確定社保繳費基數,同時通過減免稅費、降低融資物流成本等措施減輕企業負擔,讓企業在提高勞動生產率基礎上有更多空間給勞動者漲工資,形成良性循環、勞資雙贏。
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樣是企業降低用工成本的選擇。
目前的機器換人主要是企業在招工難、用工貴的背景下所採取的應對措施。機器可能會替代一部分流水線上的勞動力,但新設備的操作、維護也需要人,將派生出新的勞動力需求。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均表明,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將帶來更高的產值增長,從而保證了就業增加,還會增強產業間的關聯性,衍生出新的行業和就業崗位。新崗位的工資水平、就業質量往往有所提升。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加強培訓教育,使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並適應市場需求。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11-18/doc-ifxxwrwk1361288.shtml
美媒:中國專業人員湧回國內,得益於計劃生育
隨著中國經濟越來越發展,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中國學子出國留學已經不再是一個新聞。而且,由於中國的經濟潛力越來越大,許許多多的中國留學生都選擇在學成之後回國發展,使美國喪失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對此,美國媒體找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原因。美媒解釋道,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許多中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他們放棄在美國優渥的生活回到國內是為了侍奉父母。
人民日報:勞動者工資水平仍偏低漲工資要把握好度2016.11.18
今年前9個月,北京、上海、江蘇等9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漲幅10.7%。一些企業提出:調高工資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是不是與“降成本”的大方向背道而馳?也有專家擔心,工資增長過快,可能促使企業通過機器換人來降成本,最終不利於勞動者。
發展經濟說到底是為了增加百姓福祉,工資該漲還得漲;企業經營難題擺在那裡,成本壓力也要化解。降成本、漲工資兩不誤,關鍵是緊緊扭住“提高勞動生產率”這個牛鼻子,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實現勞資雙贏。
勞動力成本怎麼降,工資如何漲?讓我們聽聽企業和專家的說法。
近幾年工資是不是漲得太快了?
工資增速總體上未超勞動生產率
普通勞動者總體工資福利水平仍然偏低,未來還應逐步提高
工資增長多少算合適?
除了比照CPI、GDP,判斷工資是不是過快增長,還有勞動生產率。如果工資快速增長、而同期勞動生產率提高得更快,總體上就不會對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對特定經濟體的勞動力比較優勢造成影響,也就不能說工資漲得過快。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原則之一正是“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降成本不能只盯著工資
著眼於社保費率與其他制度成本,從而促進企業綜合成本的降低
工資快速增長,有利於改善民生。但是,企業的呼聲同樣值得關注。
統計數據顯示,勞動報酬佔國民總收入GNI的比重從2008年的48.5%上升到2013年的51.1%。2005年至2013年,製造業用工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在5.5%—6.8%區間內小幅波動,近兩年呈上升之勢。企業的感受更直接。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算賬:2013年,用工成本佔企業總成本的5.8%,2014年漲到7.12%,2015年進一步漲到9.17%。
“勞動力成本上升,有合理因素。”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宋曉梧認為,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缺乏資金、技術,優勢主要是勞動力價格低。在企業成本構成中,勞動力成本佔比不高、增長緩慢。在經濟總量中,勞動收入的佔比也一直比較低。但是,不能把這種狀況看作是正常的並會一直持續。近年來,不論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增量還是新增勞動力總量,都在逐年減少。供求關係的變化,必然會推動工資上漲,許多企業已發現“不漲工資,招不來人”。勞動收入偏低,也是造成我國居民消費率長期低迷的重要原因。新常態下轉變發展方式,再不能走依賴甚至壓低勞動力成本謀求增長的路子。
3.3改革“孤兒院”制度
我國目前的兒童福利院制度,事實上就是西方國家在工業革命前和工業革命早期的孤兒院制度。正是由於兒童福利院主導著收養和送養,而外國人收養兒童又能為兒童福利院“創收”,使得中國繼韓國之後,成為國際兒童領養最大的送養國之一。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已與17個國家有領養關係,目前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兒童送養國。從1992年以來,共計有12萬中國兒童被美國人領養。高峰期間每年有一萬名兒童進入美國,近年數量下降,每年有也4000名。了解到這樣的情況後,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提出“兒童買賣合法化”這樣看似極端的說法了:許多福利院做的,其實就是赤裸裸的兒童買賣。而且,相對於本國收養家庭,我國民政部門對於國外收養人毫無事後監督能力,一旦發生國外收養家庭虐待、遺棄等情狀,民政部門根本就束手無策。
從長遠來說,我國民間的兒童買賣,其核心結症在於送養、收養制度,而擾亂送養、收養制度的,首先就是兒童福利院。從某種角度來說,要解決成規模的兒童買賣問題,第一步就是要重組兒童送養、收養程序,使得送養、收養程序的重點可以集中到為兒童找到合適的收養家庭上,而不是將兒童集中在福利院。
在重組兒童福利院制度的前提下,亦應當考慮修訂《收養法》,同時放寬送養和收養家庭的限制。相對於嚴格立法設置條件來說,在實踐中,民政部門對收養後兒童生活教育的持續跟踪、必要時的再次介入更為重要,也更能保護兒童的身心成長。
【參考文獻】
李春雷、任韌,張曉旭,《我國被拐賣兒童救助保護現狀及完善對策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3年
胡展奮,《“丐鄉”大起底——皖西職業丐源調查》,新民周刊,2003年
王金玲,《中國拐賣拐騙人口問題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王錫章,《拐賣兒童犯罪的現狀與遏制對策:以F省為例的實證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5年
張鸝,《城市裡的陌生人:中國流動人口的空間、權力與社會網絡的重構》,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僅僅只是因為福利院“黑心”嗎?中國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過一部統一的《兒童福利法》,沒有立法,因此也沒有對兒童福利提供財政預算。福利院本身的建設、資金和人手就非常不足,基層福利院就更不用說了。根據民政部門2005年到2011年統計的數據,這些年全國的孤兒總數大約在50-70萬上下浮動,而被福利機構收養的大約只有10萬左右。僅僅五分之一不到的孩子能在福利院獲得安置(這個數據並不包括“黑戶”兒童,否則只會更大)。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此外,收養家庭本身也有各種不同的需求。一些家庭本身的功利和偏好,想要收養健康的男孩,而通過福利院能夠收養到的通常以女孩和殘疾兒童居多;而有一些家庭已經有孩子了,仍然想要收養,等等。是否應該拐買同罪?法律對於購買被拐兒童的買家懲罰確實也較輕,降低了買拐的風險。然而,當以正當、合法的途徑無法滿足收養需求時,買拐就成為了一件成本低、操作容易的方式。
在前面提到的諸多因為貧窮、超生、未婚先孕等情況賣掉親子的案例裡,這種因為父母沒有撫養能力和意願而得不到應有照顧的孩子,被稱為是“事實孤兒” 。這樣的孩子本來應該被社工或者兒童福利機構再安置,尋找匹配的領養家庭,相當一部分卻最後流入了人口買賣市場。
這樣的混亂和錯位之下,就有了令打拐的公安部門也頗為手足無措的案例:有些非法收養了孩子的家庭,視被拐的孩子為掌上明珠,公安卻只能強行把孩子帶走。因為2011年起公安部規定,打拐解救的孩子不得再送回買方家庭撫養。而很多孩子最後也沒能被親生父母接回去,因為他們可能就是被親生父母賣掉的,最後就只能一直待在條件並不太理想的福利院。
總結起來就是:整個收養渠道和福利院體制,存在著各種不足和不暢,導致想要收養孩子的個人和家庭,卻無法通過正規渠道來滿足這樣的需求;而另一頭,一些應該被合法收養和再安置的兒童,最終無法被正規合法地收養。如此的供需錯位,最後滋生了整個拐賣兒童市場的出現。而這樣一個扭曲混亂的黑市一旦形成,連帶的利益鏈條就很難剷除乾淨。
▍3.為什麼始終無法禁絕兒童拐賣
既然如此,為何不一開始就直接走正規途徑收養呢?
3.1 錯位的供需關係
客觀上說,中國有極其龐大的收養兒童需求。僅僅就失獨家庭一項,目前就有百萬以上(易富賢,2013)。有收養兒童需求家庭的數目,相比要遠遠超過社會上的孤兒或遺棄、流浪兒童數。由於供需雙方嚴重的不平衡,而且,收養機制也不可能像其他市場一樣,衍生出大量供給來滿足需求,因此,注定了收養的難度較高。事實上,在合法的收養“市場”上,嬰幼兒非常搶手,一般孩子哪怕是稍有殘疾,也是有人排著隊想要收養的。但是,一方面,與合法收養孩子的難度相比,買個被拐的孩子要容易太多;另一方面,在製度和收養機構設置上,我國目前的體制均有極大的漏洞與不足。
3.2 缺少兒童保護機制寄養、送養規範
首先,中國在立法上並沒有完整的規劃,可以將未成年人從不適合的原生家庭轉移到寄養家庭,並進一步轉移到適格的收養家庭。這就造成了大量遭虐待、遺棄或養育條件明顯不適合的兒童在法理上不能和原生家庭脫離。也就是說,即使是親生父母不適合養育孩子,而且主觀上也有送養意願,但由於送養門檻非常高(親生父母有特殊困難,比如有重特大疾病、重度殘疾,或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死刑或其他客觀原因而無力撫養子女等),使親生父母無法主動送養。
其次,在中國合法收養實在太難了。正規途徑收養的門檻高,手續複雜且收費高昂。1998年《收養法》雖然已經放寬了對收養的限制(比如說將收養人年齡從35歲降低到30歲),但收養限制仍然還是較為苛嚴,無論是對於收養人(比如要求“無子女”就排除掉了很多家庭),還是對於被收養兒童(比如滿14歲的未成年人無法被收養),兩方面都不是太友好。對收養人的各種要求和限制雖然初衷是為了孩子好,但執行起來缺乏監督,自辦自管,使得收養兒童早已經變成了一門人所皆知的生意。在收養過程中有各種名號的捐贈費、登記費、戶口遷移費、公告費,基本是各地福利院的領養規矩,主要依據的是國家收養中心對外國人領養小孩的收費標準(1個小孩可以收取3.5萬元)。由此而滋生的“棄嬰經濟”產業鏈,福利院收購被拐兒童,甚至像湖南“邵氏孤兒”事件和貴州鎮遠福利院那樣,搶奪超生嬰兒轉由福利院賣給外國收養家庭,這類事件早些年也多為媒體報導。
除去被親人賣掉,還剩下大約三成的小孩是遭遇了誘騙、暴力等常規手段被拐賣的。那麼,什麼樣的小孩最容易被拐賣呢?
根據公安部打拐數據,最容易被拐賣兒童群體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俗稱“流動兒童”),其次是留守兒童,其中以6歲以下的小男孩最受歡迎。
價格方面,2009年前後購買一個兒童大約要2-3萬元,如今已經水漲船高到7-8萬元;兒童的外貌長相、健康情況,都會不同程度影響到價格,年齡越小價格越高,一個男嬰甚至有可能被賣到12萬元左右。這個生意,可比讓拐來的孩子辛辛苦苦去乞討賺的錢,來得快多了。
流動人口聚居區拐賣兒童的情況嚴重,現在早就是不爭的事實。以昆明市為例,2000-2004年失踪兒童一共352名,只有2名是本地常駐居民的孩子,其他的全都是外來民工子女,在昆明西山和官渡區城鄉結合部丟失的。(《新華視點: 揭開販嬰集團的黑幕》, 2004年)
“預防拐賣”通常和“安全流動”作為口號連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外來務工人員大多聚居在地價低、房租便宜的城郊結合部或者是“城中村”,一方面人員混雜,管理混亂,治安不好;另一方面父母工作也忙、工資又不夠高,進城務工人員經常還有超生,更加難以管顧。更重要的是,幼兒園設置的各種門檻,導致了流動兒童入托率普遍性偏低,無法得到集中和安全的看護,小孩只能處於半放養狀態。
“不要讓孩子離開大人的視線”,似乎只是一個兒童安全常識,然而對很多焦頭爛額的進城務工家長來說,卻是一個奢侈的要求。換一句話說,最容易遭遇拐賣的家庭,往往並不是有錢有權的人家。早在十多年前,最終能找回被拐賣的兒童的家庭,一般的花費大約至少在3到5萬元。這也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擔得起的。
根據中國最大的尋子網站“寶貝回家”數據統計顯示,從2007年網站成立到2013年5月,全國總共收到尋子登記超過5000條,其中90%是因為監管缺失導致孩子被拐走;一半遭遇拐賣家庭屬於農民工家庭。這裡有一份表格,雖然並不全面(講流動兒童要多於留守兒童),然而我們多少可以窺見一些特徵:
(說明: 總分超過20分要重點監護。資料來源: 王大偉,專家發布危險預警表預防孩子被拐)
正如研究中國當代流動人口問題的學者張鸝曾經指出的,當主流話語將邊緣群體和犯罪現象相聯繫的時候,卻往往忽視了他們才是最大的受害群體:“流動人口社區的犯罪問題不是由於外地人本身俱有什麼根本性的文化缺陷,而是由現有社會治安體系中固有的一些問題所導致。”(張鸝,2014)
2.2 拐賣小孩的犯案省份分佈
和之前曾寫過的婦女拐賣不太一樣的是,兒童拐賣的地域性特徵並不是完全從經濟落後地區拐賣流入到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提到地域問題,這裡必須先謹慎地強調一下這並非是“地圖炮”:這三十年來,兒童拐賣在各個省份都有發生,階段雖然細分起來有所不同,但確實也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地域性。河南是公認的拐出和拐入都非常高發的地區。除了作為重災區的河南,總體的趨勢上,拐賣流出的五大省份是雲南(幾乎可以排在河南後面)、四川、廣西、貴州和新疆。
舉例說,學者王錫章對山東省(這是被拐賣兒童的最主要流入省份之一)從2009年到2014年的兒童拐賣案件統計後發現,雲南、四川、廣西和貴州來的被拐兒童加起來,佔據了已知案件總量的72.6%。正是因為了解到了這樣的規律,在這些拐賣高發區域的省公安廳,已經相繼設置了專門的打拐機構。
而遭遇拐賣最後流入的六個最大的省份包括: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山東和安徽。各個研究的說法具體起來可能略有不同,但是一般不出這個範圍(這裡參考了王金玲的研究,我認為概括得最為準確和全面)。比如說,在2013年關於133個公開報導案例的分析中,被拐賣兒童的最後流入地最靠前的幾個省份確實也就是:河南(24.82%),山東(12.41%),福建(11.68% )和廣東(9.49%)(李春雷、任韌,張曉旭,2013年)。
2.3 人販子會盯上什麼樣的小孩
另一個情況是,販賣小孩的專業人販子在這些年早就逐漸集團化、組織化了,已經有了成熟的模式和較完整的利益鏈,通常跨省作案,多道轉手。
在具體的拐賣案件中,販賣團伙就像傳銷一樣分工明確,分成上線、中線和下線,上線為人販子或者嬰幼兒的親生父母,中線是轉手者或者自稱“保姆”——通常是女性,有些甚至還是哺乳期婦女,好逃避偵查。甚至有些案件中還出現了醫務人員參與拐賣(2013年的陝西富平醫生販嬰案)。同時還有“運輸人”一條龍送“貨”到下線,也就是買家那兒。
幾乎絕大部分被拐賣的小孩都要轉手多次,從一開始的收購價一層一層加碼,輾轉流經各種不同的地區,最後警方一般只能抓到中線。而利用網站和聊天群發布“貨源”和談價,也不是什麼新鮮事。2013年公安部破獲過某特大網絡販嬰團伙,共4個網站30多個群,涉案犯罪嫌疑人超過了一千人。由於越來越多的團伙作案,導致這種兒童拐賣案件一旦敗露,經常就是大案要案。
▍2.是誰在拐賣孩子
既然帶孩子乞討的大部分都不是人販子,那麼拐小孩的,到底都是些什麼人呢?
這要分不同的情況來講了。
2.1 超過一半的小孩其實是被家人賣掉的
和通常人想像得不太一樣的是,比起暴力綁架拐賣,超過一半的小孩,是被自己的父母或親人賣掉的(李春雷,2013)。而王錫章對山東省近年偵破的拐賣兒童案件的統計中,有高達72%是被親人賣的,而以暴力手段偷搶小孩來拐賣的人販子僅僅只佔了1%。
父母賣掉孩子的原因各有不同,大概有:農村超生交不起罰款,未婚先孕沒有撫養能力,沒有避孕生下來又養不活,希望送出去讓孩子被好人家撫養,等等。
在一些貧困地區早就有了賣子專業戶(比如山西忻州、四川涼山、廣西玉林、雲南紅河/文山/昭通等等),甚至有個講法叫“要想富,怀大肚”。和“乞丐村”一樣也出現過“拐賣村”,全村有一半甚至將近八成的村民賣過自己的孩子。“拐賣村”也好“乞丐村”也好,這種鄉村的“灰色化”,本質上是國家權力和法律在基層失控的表徵(參見陳柏峰、董磊明等人的研究)。
相當多賣掉自己孩子的人,並不為此愧疚,也普遍不同意這是在賣孩子。他們常見的邏輯一般是“反正自己也養不活,打胎還要錢”,“不如託付給別人,懷胎這麼久,總要拿點營養費/奶水費吧”,“這樣是為了孩子好,不跟著受苦”。小有名氣的民間反拐志願者“仔仔”就遇到過挺著大肚子的孕婦親自跟前來“預訂”的人談價的情況,這頭待產,那頭備款。
聲討人販子的困難之一,恰是“人販子”本身的模糊性。賣掉孩子的,有可能正是親生父母;這在司法實踐上量刑和定性上到底屬於遺棄罪還是拐賣罪,尚且還存在著一定的爭議。還有一種情況是“只賣不拐”,通常是老年人,將棄嬰或無家可歸的幼兒洗洗乾淨後“送養”,收一點報酬俗稱“冷水錢”,有時候甚至被稱為是善舉。這也給這種“只賣不拐”留下了正當化的藉口。一些人販子被抓到後,咬定自己並非有意也不知情,屬於“撿到賣出”,這給進一步追溯孩子原生父母也多少造成了困難(這要等到09年被拐兒童DNA數據庫開始建設後才獲得了一定的解決)。
而這些職業乞丐,往往會捎帶上自己或租用的孩子。有些村每年都有數百人領著孩子去外地乞討。比如曾被各大媒體報導的“千人外出乞討”的甘肅岷縣小寨村和虎龍村,或者貴州凱里“乞丐鄉”,雖不能說是“全民皆乞”,但是數量確實驚人。一個小學大約六成的學生會在假期(尤其是春節),去外出“討學費”。有些小孩十一二歲才念小學,有時也並不是因為窮,而是從小隨父母出去乞討了。然而,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於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權益保護,又極其欠缺。只提禁止兒童乞討,卻不提相應的社會救助,對改善這樣的情況,並無任何好處。
1.3 乞討的殘疾小孩都是拐賣後被打殘廢的嗎
那麼,為何經常會看到各種殘疾小孩乞討呢?他們是被拐賣後給特意打殘廢的嗎?
這里以有名的“乞丐村”安徽阜陽集鎮宮小村為例。當地人管殘疾小孩叫“癱子”,帶殘疾小孩行乞則被稱為“帶癱”或“帶香”(意思是手腳殘疾者特別賺錢所以很吃香),丐頭則相應被叫成“香主”。當地日常問候的一種,就是“帶癱子了沒有”。
可是,這麼多的殘疾小孩上哪找呢?以宮小村為例,他們的“癱子”是去阜陽當地甚至其他省份的貧窮地區找的,必要時還會出一點介紹費,甚至想各種辦法,通過地方殘疾人協會或組織去搞到殘疾兒童的名單。對殘疾小孩的家長而言,這只是“招工”,管吃管住,要簽訂租用合同,要收取對方押金,發生意外還要問丐頭賠錢。
這樣的情況當然會促成兒童買賣,但實際中也並沒有人想像得那麼常見,因為要考慮成本。2004年前後租一個“癱子”的報價通常是每年3000-4000元,買一個大約6000元左右。雖然乞討個小半年就一定可以賺回本,但買“癱子”的也並不多。因為“癱子”不務農不干活,照顧起來頗費心,而且長到一定歲數後就沒那麼好管制了,一言不合就罷工,沒準還會報警聲稱被虐待或遭拐賣。當地基層的警方對這一類性質的糾紛,也頗為頭疼。
那麼,會不會有拐賣小孩強迫行乞,為了賺更多錢而強行打殘的情況呢?考慮到賣孩子的利潤,這樣並不合算。將拐賣的小孩用於行乞,在兒童拐賣的各種去向中,實際上只佔非常小的一部分——比如下文要講到的山東省,這個比例只有2%,在其他省份甚至更少。
而且收買外地拐賣而來的小孩,這個趨勢從九十年代開始,越來越明顯。學者的調查也都證明了這一點(王錫章,2015;王金玲,2014)。這種非法的收養行為,通常都較為隱蔽,鄰里親朋也都會相互幫忙隱瞞收養事實,加上親養親賣的情況一般不會報案,都給辦案追查造成了困難。
1.2“帶孩子乞討”背後的利益鏈
與社會上普遍的認知不同,“帶孩子乞討”的一般不是拐賣來的孩子。早在2011年前後,聲勢浩大的“微博打拐”在運動後期,就已經有人指出了這個活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並沒有分清,流浪和乞討的兒童,不等於就是被拐賣的兒童。特別是其中在地鐵上乞討的小孩常常是由一到兩名大人帶著的,他們通常能拿出證明,以應對民警和站務人員的盤問。個別不服氣者甚至帶他們去做了DNA檢測——目前公開的絕大部分結果都能表明,他們確確實實就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和直系家屬。
為什麼說地鐵上帶孩子乞討的大多數不是人販子?這要先講一講職業乞丐這件事。
一般人的認知裡,成為乞丐是失去生活保障不得已尋求社會救助的方式,一般以老年人和小孩居多。劉紹華在對四川涼山這一流浪人口較多的地方的研究表明,相當多的貧困地區的諾蘇人“流浪者”最初只是懷著去外面的世界闖蕩冒險的心理。進入了城市,卻並沒有出路,缺乏相應的技能,淪為了乞丐、小偷和扒手。救助站的設置當然是有必要也是有用的。
然而如今,職業乞丐已經佔據了城市乞丐的八成左右,早在八十年代末開始就已經是乞丐群體的大多數。青壯年乞丐也越來越常見。他們一般是貧困農村來的流動人口,有建立在地緣和親屬關係上的網絡,同村同鄉彼此照應,也有著相應的乞討技巧的培訓(比如:選擇什麼地段,什麼時間,哪些人更容易掏錢,等等)。
成為職業乞丐,與其說是迫不得已,倒更不如說這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理性的經濟行為。在孫志剛事件廢除收容制度之前,“屢遣屢返”的現像一直令救助站為之頭疼:只要進城乞討遠比留在貧困農村種田的收入更為豐厚,職業乞丐就會一直存在。而無論是這些職業乞丐本人還是村里幹部,大多都一視同仁地稱此為“外出打工”。
不過,非法收養的原因和性別選擇倒也並不一定掛鉤。除了續後和養老,買孩子常見的理由還有:想要增加人數壯大家族勢力的(比如農村徵地補償款分配中常常會重男輕女,因此買男童來保障家庭的土地分配利益)、想要兒女雙全或者平衡家族人口性別比的(擔心男孩子太多或者嫌棄女孩子太多),或者是想要個孩子在年紀大以後幫做家務或者幫幹活照顧自己(可能更傾向女孩,所謂“養女伺服”),以及通過“引進”收養的子女來鞏固婚姻關係(或者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等等。
另外還有一種收養目的,姑且稱之為給自己的親生子找“備份”吧。以被拐賣兒童最主要流入地的福建省為例,歷史上如閩南地區,一直都有收養、交換養子養女的習俗,來規避或者降低親生孩子可能遇到的風險。養子要承擔起徵兵服役、出海打魚等高風險和繁重的任務,養女則作為“童養媳”,或者被買賣婚姻來換取彩禮錢以彌補親生子的結婚開支,甚至被安排“換婚”(說得好聽點叫“親上加親”),即嫁入對方家庭作為交換,讓對方家庭的女兒嫁過來做媳婦,解決親生子的婚姻大事。這種性質的收養行為在八十年代以前的某些地區,不但常見而且公開化。直到今天,學者在田野調查時候仍然會發現這種風俗的少數殘留。
雖然並非本意,計劃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兒童拐賣的市場。非法收養作為一種民間對限制生育政策進行調適的手段,滿足了包括失獨家庭在內的對孩子的需求。在計劃生育未全面推行的時候,家庭之間的收養和送養一般是自願互換或送子。等到九十年代中期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在地方上被嚴厲執行時,“只准生一個”無法滿足很多家庭對多個孩子的需求,導致了民間非法收養兒童現像變多。
以被拐兒童的主要流入省份山東和福建的調查研究為例,“超生受罰”的政策,加上重男輕女的性別選擇,在當地變成了:如果超生時生下的是男孩,就留下;是女孩,則送養掉。因此當地家庭非法收養的女孩,基本是本地居民超生未上戶的“黑戶”兒童,而且大部分也並不好稱為“買賣”,倒幾乎都是送掉的。而收養的是男孩的話,則大多是外地拐賣而來後購買收養的。
關於兒童拐賣,你不知道的九個事實2016-09-03 壹讀精選
這是一篇對兒童拐賣問題的主要環節進行梳理和科普的文章。討論兒童拐賣話題的文章已經很多,這篇文章更多的只是梳理事實,基於相關的數據和研究,來對這個話題進行一些科普性質的探討和分析,供後來者參考。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決定了這篇文章會比較長,但是讀完之後,也許你對兒童拐賣這個問題的看法,能夠被刷新。
▍1.為什麼會有兒童拐賣:兒童作為商品的市場
對非親生兒童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且也不會消失。已經有很多針對“拐賣兒童的人販子判死刑”這個說法的批判了,這裡不再贅述。實際上只要討論國內兒童拐賣問題的人,都必定會指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買方市場龐大”。如果不能摧毀旺盛的買方市場,也當然無法斬斷兒童拐賣的利益之源,“願天下無拐”也終將淪為一句空話。表象之下,到底是什麼人需要買孩子?
1.1為什麼需要買兒童
中國傳統上很少有西方和伊斯蘭世界那種嚴格的奴隸制,但在農業社會中,對體力勞動者勞動力的需求較大,對人身、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買賣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存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無論在中西社會童工基本上都已經絕跡,很少再有因出於對未成年人勞動能力而形成的兒童買賣了。相對的,兒童買賣中的需求,主要還是來自於收養需求。
事實上,幾乎絕大部分深入研究過國內兒童拐賣現象的人,都會告訴你,遭遇拐賣的小孩,大部分最後的歸宿都是被買家非法收養。巨大的買方市場後面,既有國家在兒童收養渠道和安置制度上的欠缺和不完善,也有社保制度不足造成的“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等傳統觀念,和計劃生育政策“只生一個好”的衝突。以非正常渠道收養這些被拐兒童的買主,既包括失獨家庭、未生育家庭,也包括已經生育和有子女的家庭,乃至未婚未育的個人。買家的需求一直都有各種變化,理由也遠遠比想像得更為錯綜複雜。
正因為絕大多數被拐小孩的買家,都懷著想要收養的目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被拐孩子的年齡越小則價格越高。收養人一般傾向於認為越小的孩子越容易“養熟”。想要個男孩“延續香火”“傳宗接代”,這當然是最常見的理由,這也是為什麼男童的價格要大大高於女童。養老機構缺失、醫療保障不夠、無法滿足養老生活需要,所謂的“養兒防老”最後在實踐中變成了“買兒防老”,背後是不夠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
如果你已經投保,估計你要掏多少錢的最好辦法就是看看你的健康計劃是否有價格透明度工具【美世諮詢(Mercer)表示,現在有77%的大型雇主都提供這種工具】。它能告訴你,在醫保網絡中的某家機構生育大概要花多少錢。
如果你尚未投保,就得等到奧巴馬醫改規定的下一次保險購買開放期(openenrollmentperiod),或是等到你有孩子為止——無論哪項都可以。擁有小孩能讓你享有購買保險的特別開放期,不過只是懷孕的話可不行。
相關新聞
育兒費用都高得嚇人澳洲養娃成本超中國7倍
各國育兒成本有多高
http://js.qq.com/a/20160829/029023.htm
中國各地生產花費盤點:大部分醫院剖產3000元左右,順產1000多元;瀋陽醫院剖產平均價格3960元;海南鄉鎮衛生院分娩費用平均為200元,最低為67元……各大城市剖產費用基本都在3000元以上,城市和鄉鎮分娩價格懸殊,中國各地區分娩價格還有什麼你要了解的?
中國生育費用有三种結算方式 2013-06-03 目前,國家對生育費用的結算方式還沒有做統一規定,各地生育保險醫療費用結算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職工生育后由社會保險經辦机构与定點醫療机构按照單病种定額標准結算,職工不再墊付診療費,并且實現了各定點醫療机构与社會保險經辦机构之間微机聯网,生育診療費實行网上結算﹔二是由職工個人先墊付生育醫療費,然后將醫療費的收据、處方等相關材料經用人單位匯總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到社保經辦机构報銷﹔三是由職工個人先墊付生育醫療費,然后直接到社保經辦机构報銷。職工可通過當地社會保險机构咨詢本地生育保險的具体結算方法。
美國人生娃成本有多高?2016-09-29
非盈利的醫療衛生機構FAIRHealth擁有全美國保險理賠的數據庫。他們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孕婦順產分娩且無並發症的情況下,平均要向醫生繳納3,035美元。其中包含了產前和產後的日常護理費用(但不包含超聲檢查和羊水診斷等)。如果你想在分娩時接受硬脊膜外麻醉(老實說,許多女性都會選擇這種麻醉),平均還要多掏2,132美元。根據居住地的不同,這些費用也有很大差別。FAIRHealth還發現,在全美國范圍內,剖腹產的平均費用為3,382美元,接受硬脊膜外麻醉還將產生平均1,646美元的額外費用。
不過這只是給醫生的費用,不是給醫院的。在去年HealthAffairs發表的另一篇研究報告中,科研人員發現,生育還將產生1,189美元至11,986美元不等的住院費,這還是在分娩風險較低的情況下。
這裡需要明確指出,根據醫療保險的不同,你需要支付的實際費用會有很大差異。
大部分人在自費醫療達到一定數額後,才能開始享受保險——也就是在保險公司付賬之前先自掏腰包。根據Kaiser FamilyFoundation(KFF)的數據,參加優選醫療機構(PPO)計劃的家庭平均需要支付2,012美元,或每個家庭成員支付944美元,才能達到保險的條件。
在此之後,保險公司可能還會讓你掏錢。你可能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醫療費,即所謂的共同保險。KFF發現,每次住院的平均自付金額為308美元,或每天281美元,平均自付率為19%。
如果你出現了並發症,費用還會更高。幸運的是,《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Act)規定了你在享受醫保網絡內服務時需要支付的費用上限。法律規定,參加醫療計劃的家庭,每年支付的醫療費用最多不超過13,700美元,而你的保險公司設定的上限可能還會更低。
居住地不同,醫療理賠的費用也會不同。FAIRHealth發現,順產的平均費用從阿拉巴馬州莫比爾(Mobile)的1,614美元到紐約市布朗克斯(Bronx)的9,279美元不等。根據FAIRHealth的消費者成本查找工具,你可以看到對應地區的通常價格。
中國兒童用藥之困媒體:每年10萬孩子或死於“缺藥”
《瞭望》新聞周刊2016年第39期報導說,我國現有的3500多種藥品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僅60多種,佔總數的1.7%。那種認為兒童就是“小大人”,兒科用藥就是內科藥減半、減量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北京兒童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曉玲說,由於兒科“缺醫少藥”,我國每年5-14歲的孩子,死於可預防和可治療疾病的人數有可能多達10萬。“全球每天有125名兒童因中毒死亡,中毒也是我國兒童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截至2014年,我國約有2.3億兒童,約佔總人口的16.5%。
兒童藥的研發障礙主要是臨床試驗和研發投入,亟待政策助力
回應
全國工商聯藥業商會的調查,全國6000多家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僅10餘家,有兒童藥品生產部門的企業也僅30多家,90%以上的份額被為數不多的外資企業佔領。
相信市場經濟的話,不是應當等自發行為麼
然而現在就是市場經濟,醫療產業化都近二十年了。
這時候,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就隱匿了。
不要說藥了,全國現在兒科醫生還剩下多少?你願意把兒子拿出來參加臨床試驗?
兒童藥絕大部分是可以將成人藥減份量用的,兒童藥並不是主要成份有什麼不一樣,而是在外形,口感,大小,服用方法等更適合兒童而已。所以兒童用藥一定要遵醫囑,可以少絕不可以多。
同意你的觀點,很多兒童因用藥死亡或致殘,更多的是診斷問題,除個別案例,兒童按體重用成人藥,問題不大。
媒體說話要負責任!張張嘴就死10萬每天274人出生人口的0.6%,而全球死亡每天才125人。妥妥又是中必輸的節奏啊!我想知道數據出自哪裡?是權威部門的統計,還是王主任的計算?
媒體根本就是危言聳聽,唯恐天下不亂
人家不會告訴你,中國嬰兒、5歲以下兒童、孕產婦死亡率均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人家就是口扣眼扣片面性來突出中國體制問題,這才是人家的目的。
突然想問一下,我國每年夭折的嬰幼兒大約有多少?
中國2015年新生兒死亡率 8.1‰世界排名74 。日本的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2.17,為發達國家最低。英國4.5,美國5.2。
相關新聞
中國嬰兒、5歲以下兒童、孕產婦死亡率均下降
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司長秦耕2016.6.10表示,2014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1.7/10萬,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8.9‰和11.7‰,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均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回應
沒啥鳥用的!江蘇07年就取消農業戶口了,可社保還是分居民和農戶,居民可享受4050優惠,農戶則沒有,區,市,省三級社保部門都回答說“政策就是這麼規定的”,無語!
農業戶口的到了退休年齡還有土地的收益,直到死去還能留給後代,非農戶口的呢?得了便宜還裝苦逼!
呵呵,你覺得農民有退休的概念嗎?先去了解這樣再說吧
你不工作,談什麼退休金!城鎮戶口不工作不也沒退休一說嗎?農業戶口的只要有工作單位,本身就可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你退休了又領退休金,又有田有地,還想咋地。
人家工作就是種地,現在不給人家土地,不就等於讓工人失業嘛
你哪個眼睛看到說不給土地了?是既要享受養老金等等的城鎮福利又不收掉承包地和宅基地,所以說不公平
30省份已取消農業戶口 農轉非不一定要放棄土地
2016.9.19,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台。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內已經有30個省份出台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具體為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遼寧、重慶、雲南、甘肅、青海、福建、江蘇、安徽、貴州、四川、新疆、寧夏、浙江、海南、內蒙古、天津、上海、北京,各地普遍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
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各自有哪些權益?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說,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宅基地和責任田,特別是在城市化過程中,通過拆遷,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非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依附在戶籍上的一些社會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就業、保險、住房等方面。
“有些福利是明顯可以看出差別的”,陸傑華說,比如養老金,非農業戶口就要比農業戶口多很多並且沿襲多年,已經很成熟和完善,但農村的養老金建立不滿十年。還有醫療保險,差別也較大,陸傑華解釋,農業戶口參保的新農合一般只保大病,住院才可以報銷,但居民和職工的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後還有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
“另外還有一些隱形福利”,陸傑華說,比如教育,看似平等,但非農業戶口,可以享受更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城市也明顯更豐富,質量更優。
至於農轉非後,是否一定要放棄宅基地和責任田?陸傑華認為不一定,戶籍改革有不同路徑,即使放棄土地,也不應該像過去那樣簡單的給予現金補償,肯定要在社保、在基本公共服務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則僅僅給房子、給錢,福利待遇卻沒有跟上,農民也不會願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現在好多人認為農民失了身份就會失地,其實不是這樣。居民制度不是剝奪農民的財產,而是給予農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居民戶口既不是變成非農戶口,也是過去概念的城市戶口”,竹立家說,而是強調在國土範圍內,都是平等的身份。
其實,人口學家只是想說人口紅利是中國(以及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因素之一,並不是要用人口紅利來完全解釋中國(或者東亞)的經濟增長。人口學家還想指出,人口紅利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隨著老齡化的到來,人口紅利會變成人口負債,對經濟增長會有負面影響。
不過,人口紅利和人口負債是一個銅板的兩個面,如果人口紅利有限,人口負債也不會太大。但是到了大眾傳媒,人口紅利在過去的作用以及人口負債在將來可能的影響都被數倍地誇大了。
不久的將來中國將面臨人口的老齡化,這個問題是發達國家已經在面對的。這些國家在人均GDP增長1%-2%的水平下也並沒有出現由老齡化造成的危機局面。
很多人可能會說,人家已經富裕了,所以養得起老人,而中國是“未富先老”。但就算是“未富先老”也並不會對經濟增長構成多大的挑戰,因為中國祇要還處在“未富”的發展階段,就還有追趕的潛力,經濟增長速度仍然會較快(這是前面說的追趕效應),多出一個百分點的增長率就可以應對人口老化的問題。
其實,只有將中國的高速增長完全歸因於人口紅利,才會得出中國會因為人口過早老化而永遠追趕不上發達國家的結論。“未富先老”也許會是二十年後的現實,但是不等於人口開始老化後就不會繼續變富!
蔡舫教授本人就明確地指出,中國“未富先老”的缺口“主要應該依靠持續的經濟增長來予以縮小,並最終得以消除”,而不是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會因為人口紅利的消失而前景黯淡。
http://www.guancha.cn/ZhuTian/2016_08_27_372620.shtml
更有意思的是,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直接人口紅利並不高,具體說來,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歐洲和中亞地區發展中國家非常接近,只是略高於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甚至還低於中東和北非地區。雖然我們這裡只計算了直接人口紅利,沒有包括間接人口紅利,但是所有間接的人口紅利都是以直接紅利為基礎和前提的。
有直接人口紅利的發展中國家理論上也都可能有間接的人口紅利,至於能否實現這個紅利,則是人口以外的問題。所以,表1的數據極其清楚地說明人口紅利根本無法解釋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增長速度上的巨大差距——中國在1982-2012這三十年裡的人均GDP年增長率比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南亞地區還高出5%,比其他發展中地區高出7.3%-8.8%。
除了中國以外,其他東亞國家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也享受到了一些人口紅利,但其程度也同樣遠遠不足以解釋東亞增長之謎。表2-3轉引自美國哈佛大學的兩位學者的研究結果,從中可以看出在1965-1990年間,東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獨領風騷,人均GDP年均增長率(6.11%)不只是遠遠高於發達的歐州(2.83%)和北美(1.61%)——這可以用追趕效應來解釋,更高過所有其他發展中地區,尤其是南亞(1.71%)、非洲(0.97% )和南美(0.85%)。
除了亞洲地區以外,非洲和拉美的經濟增長在這二十五年裡竟然是慢於歐美髮達地區的!那麼人口紅利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解釋各地區在經濟增長速度上的差異呢?從表2中看,除了非洲地區可能是個例外,所有其他地區都存在一定的人口紅利,因為這些地區的勞動人口的增長率超過了總人口的增長率。
東亞的地區的人口紅利最多,東南亞次之。在這個意義上,人口紅利確實能部分地解釋東亞高速的經濟增長。但是人口紅利到處都有,東亞地區的人口紅利最多只是比別的地區高出1%,但在人均GDP增長率上,東亞地區比增長緩慢的南亞、非洲和南美卻高出4.4%-5.26% 。結論很清楚,用人口紅利是遠遠不能解釋東亞與其他地區在經濟增長速度上的巨大差別的。
退一步講,就算是人口紅利在中國經濟增長乃至東亞經濟增長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人口紅利真那麼重要,別的發展中國家為什麼就不能通過人口紅利來實現快速的經濟增長呢?有人可能會說中國政府因為強勢,可以推行一胎化政策,別的國家做不到。但我們已經看到,除了中國以外的其他東亞國家都沒有推行過一胎化政策,為什麼也有同樣的人口紅利呢? 可見,人口政策的影響被大大高估了。
如何度量人口紅利以及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究竟有多大,在學術界還有爭議。讓我們引用人口學家王豐教授的一段話:“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除了製度變化的因素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益於人口轉變過程中所產生的人口紅利,即由於年輕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擴大而帶來的經濟收益。
這部分年輕勞動力與大量的外來資本結合,造就了歷史性的無法重複的經濟增長。各種不同的估算認為人口紅利對中國20世紀末20年中經濟增長的貢獻為15%至25%。”王豐的這個結論似乎主要基於兩項研究。
一個是他本人與梅森教授的一項研究,他們發現撫養比的下降使得中國在1982-2000年間的人均GDP增長率多出1.3%,同期中國人均GDP(按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年增長率是8.4%,即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15%。
另一個是由“人口紅利”這個概念在中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蔡舫教授與他的合作者做的研究,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同一時期的人口紅利相當於2.3%的人均GDP增長率,即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國經濟增長是來自於人口紅利的貢獻。
學術界的研究普通讀者不一定看得懂,但要知道,任何單篇論文的研究結果都不是真理,因為這些研究所用的假設、模型和數據都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例如,根據另外一個研究可以推算出,人口紅利在1978-2008這三十年間只是使得中國人均GDP增長率多了0.4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只有二十分之一。
不管怎麼說,即使承認人口紅利給中國帶來了額外的1.3%-2.3%的人均GDP增長率,我們還是遠遠不能解釋中國增長之謎,畢竟,中國的人均GDP增長率在過去三十多年裡比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要多出7%以上;而且,除了中國有人口紅利,很多發展中國家由於生育率的下降,同樣也會有人口紅利。
為了更好地理解人口紅利的大小和作用,下面我們就通過表1來比較一下中國與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即GDP/人口總數)的增長率、勞動年齡人均GDP(即GDP/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長率和人口紅利。
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到,中國的直接人口紅利在1982-2012年間只是每年帶來0.5%的額外的人均GDP增長率,與9.1%的人均GDP增長率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朱天: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被大大高估了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決策科學系主任 2016-08-27
“人口紅利”本來是人口學家才使用的學術詞彙,但在中國卻已經成了一個日常用語。人們在媒體上以及平常的聊天中都會聽到下面的說法:中國經濟過去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人口紅利,但現在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中國經濟必須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例如改革“紅利”),否則將難以為繼。
主流觀點認為,人口紅利是前三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但本文作者有不同看法。
那麼究竟什麼是人口紅利呢?簡單地說來,隨著一個國家生育率的下降,需要撫養的兒童佔人口的比例會下降,勞動年齡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會上升,這時候,即使勞動生產率(即每個勞動人口的產出)不變,按總人口計算的人均產出都會增加,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帶來的經濟增長上的好處可以稱之為“直接的人口紅利”。
另外,由於撫養比下降,家庭儲蓄可能會上升,社會上能夠用於固定資本投資以及教育上的投資的錢也可能增加,從而導致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由此給帶來的經濟增長的好處可以稱之為“間接的人口紅利”。
不過人口紅利是不可持續的:由於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壽命的延長最終會導致老年人口占比增加,使得撫養比停止下降,轉而上升。事實上,中國在2013年已經達到了撫養比的最低谷,也就是說人口紅利已經消失,而開始轉為所謂的“人口負債”。
在中國,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紅利的產生通常歸功於嚴格的“一胎化”計劃生育政策,但事實上,中國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前生育率已經開始大幅下降,而很多沒有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的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也同樣有顯著的下降。所以說,計劃生育政策並非中國生育率下降的唯一原因,甚至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原因。現在放開了生育政策,中國未來的生育率不見得就會有顯著增加,甚至還可能繼續下降。
印度貧窮人口1億多世界第一 竟是第7富有國 2016-08-23 中央社
印度與中國大陸在這份全球最富有國家榜單排名第7和排名第2,但在聯合國2014年發表的全球極度貧窮人口中,分居第1和第2名,占全球貧窮人口的32.9%和12.8%。
根據財富研究機構「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
美國(48.9兆美元)中國(17.4兆)日本(15.1兆)英國(9.2兆)德國(9.1兆)法國(6.6兆)印度(5.6兆)加拿大(4.7兆)澳洲(4.5兆)義大利(4.4兆)。
聯合國報告盛讚中國“造血式”開發扶貧
2016-08-22,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2016中國人類發展報告》,強調中國“造血式”的開發扶貧,既是過去幾十年推進減貧工作的重要經驗,也是實現減貧目標的必由之路。
《報告》稱,自20世紀70年代末推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類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2014年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達到0.727,在188個國家(地區)中列第90位,已進入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組。在1990年處於低人類發展水平組別的47個國家中,到2014年中國是唯一躋身高人類發展水平組的國家。
這主要得益於經濟的快速增長與社會政策的進步。中國在過去30多年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1978年到2010年,中國政府成功幫助6.6億人擺脫貧困。教育方面,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在過去十年持續穩定在99%以上。健康方面,人均預期壽命從1980年的67.9歲提高到了2010年的74.8歲。
報告認為,中國通過精準扶貧、特色產業扶貧、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等多種政策舉措,更加有針對性地推進了多維扶貧,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前述西藏以地方特色水產業為引領的扶貧與包容性發展經驗作為報告援引的案例進行了詳細闡述。
回應
共同富裕就是最大的民主。
量中華之物力,結少民之歡心
問題是有人花你的錢,並不認同中華民族,天天鼓吹什麼民族獨立。
這正是我中華民族的胸懷,沒有這點氣量,如何維繫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西藏民族人數雖少,但西藏的面積夠大,資源夠豐富,地理位置夠重要,在西藏的建設上多花點投入,值!
“造血式”扶貧,這個不是新東西,魚或漁的關係,早有古訓的。只是能把這超大規模超高難度的事兒長期堅持做下去的,卻也只有共產黨了。
只有社會主義可以精準扶貧,只有發展社會主義消滅剝削壓迫後,人類才可能摸到孜孜以求的民主的邊。
2002年,湖北、甘肅、內蒙古等三個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2011年,隨著河南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全國大陸31個省市均實施了“雙獨兩孩”政策。雙獨兩孩政策是獨生子女政策終結的第一步。2013年,隨著新一屆政府啟動了全面深化改革計劃,10月,黨中央提出實施單獨夫婦可以生育兩孩的新政。
單獨兩孩政策的實施是獨生子女政策終結的第二步,全國單獨夫婦目標人群大約1100萬。截止2015年年底,全國有169萬單獨夫婦申請了兩孩,佔比為15.4%。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中國出生人口分別是1640萬、1687萬和1655萬。從總量來看,單獨兩孩政策的效應並不明顯。不過,從分孩次結構來看,二孩的佔比和總量上升很明顯,應該說,單獨兩孩政策的影響是明顯且穩定的。
2015年註定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人口年。從生肖來看,2015年屬於羊年。在中國北方,羊年不生娃的民間習俗依然根深蒂固。2016年預計出生1750-1800萬,除了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外,2016年更多是單獨兩孩政策的影響。應該說,如果剔除了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2016年出生人口依然比2015年多,而2015年比2014年少32萬。這樣,2015年就形成了獨特的羊年效應年,即為了避免羊年生娃,要么提前生育,要么推遲生育。
全面兩孩政策誕生記
2015.10.29,央視新聞聯播正式播報中央決定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決定。這標誌實施了長達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的終結。對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的測算,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為9100萬,預計約1700萬新增二孩出生人口。
全面兩孩政策後的巨變
從總人口來看,全面兩孩政策並不會改變全國總人口下降的趨勢。預計2030年前後中國總人口會出現負增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優先於生育數量的追求,傳統盲目生育的行為已經被現代理性的生育行為替代。人口學界並不看好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
與人口形勢的重大變化相對應,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將面臨重大的轉型。經濟總量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均國民收入要邁出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階段;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0%,2030年70%,進入城鎮為主導的社會形態;而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從發展中國家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將為上述轉型提供重要的人口要素,當然,這些人口要素是否能加速或者多大程度上加速了上述轉型,依然值得深入研究。
全面兩孩政策後的巨變 2016-08-17 經濟觀察報 黃匡時
中國政府於1980年開始倡導獨生子女政策。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撥亂反正和經濟轉型時期。經過文革的浩劫,整個國民經濟處於增長緩慢的階段,糧食緊張,商品市場尚不發達,供給短缺。馬爾薩斯的恐懼依然籠罩整個中國。1980年中國年末總人口為9.87億,其中,農村人口為7.96億,佔80.6%。此時,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468元,處於極低的水平。
有學者認為,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是草率的。因為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接近更替水平。198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2.24,遠遠低於1970年的5.81,比較接近2.1的更替水平。如果當時不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也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口結構更為均衡,老齡化的到來會推遲,人口紅利更為持久。
歷史不能假設。計劃生育政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少生了4億多人,解決了數億人的貧困,加速了中國人口、經濟和社會的轉型,提前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
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後的巨變
獨生子女政策實施的30多年中,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總和生育率進入到低生育水平,長期的低生育水平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持久的“獨生子女效應”。此外,獨生子女政策相伴隨的持續攀高的出生性別比,導致了農村光棍問題的出現,造就了婚姻市場上的失衡和亂象。
獨生子女政策加速了老齡化進程的提前到來。2000年前後,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0%,進入老齡化社會。
研究表明,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鎮化化加速,經濟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已經遠遠低於政策生育率。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正好驗證了“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這句口號。更令人擔憂的是,生育觀念這個東西更像是一個單行車道,上路了要回頭就很難,或者說壓根就無法回頭。從提高生育意願的國際經驗來看,效果並不明顯。
從獨生子女政策到全面兩孩政策
回頭看來,政府在終結獨生子女政策的思路是清晰的,也是漸進式的。其實早在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之初,雙獨兩孩政策就已經開始實施。1985年浙江全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期間,天津、上海、江蘇、北京等27個省份實施了“雙獨兩孩”政策。
日本美女搶嫁中國丈夫的六大原因 2016-08-05
現在,世界許多國家的女孩都搶著嫁中國男人,從韓國女孩搶著嫁中國男人,到非洲女孩搶著嫁中國男人,另外,老撾、越南等國家的女孩更是搶著嫁中國男人,現在日本女孩也搶著嫁中國男人,中國男人在日本如此“走俏”,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男女平等觀念要比日本強。
二是中國的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樣上班。
三是中國男人對老婆很呵護。
四是中國男人一般很顧家。
五是中國男人能把收入全部交給老婆管理。
六是中國男人度量一般比較大。
回應
各國年輕人自由通婚很正常,但中國男人還沒有香到到外國女人槍著嫁的地步。
中國男人有那麼香也不至於現在取個媳婦那麼難,還出現光棍村了,因為女少人多。
北京單獨二孩申請數首破5萬 要二孩前準備啥 2015.10.19
自2014.2.21北京市正式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後,“單獨二孩”申請數今年已呈穩步上升趨勢。2015.9.30,北京市“單獨二孩”申請數和辦證數,分別為53034和48392例,與去年不足3萬的申請數相比大幅上升。31至35歲佔比最高,共27435例,佔總數56.69%。其次為26至30歲,共11437,佔比23.64%。此外,36至40歲為8334,為7.22%。以及41至45歲和25歲以下,分別佔比1.69%和0.56%。很多家庭都卯足勁想生一個後年寶寶/二寶,你家也是嗎?生二孩之前,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擔憂|醫院建檔難度變大?
討論|你會要二胎嗎?
單獨二孩政策自2014年初啟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然而目前新增出生人口低於官方預測。有專家認為,目前“普遍二孩”的生育意願並不是很強烈,主要原因在於成本太高,負擔不起。要二孩其實除了經濟因素,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顧忌,需要爸爸媽媽先做好準備。
1.高齡產婦
2.心理準備
3.經濟壓力
(新浪育兒綜合新京報、四川日報、三湘都市報等報導)
回應
王小晨 [北京] 應該全面放開,就怕以後全面放開時我們這代人想生都生不了了!最可氣的是如果超生了被罰社會撫養費,我就不明白了,我交了社會撫養費政府就幫我養孩子了?不還是我自己養嗎?
那個王小晨是個超生戶,不知多少孩子盯著國家的福利吶
一看就是槍手寫的!
槍手寫申請數和辦證數?
華裔「衛星寶寶」 混淆人生引關注 2016-07-22 世界日報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網站20日播出「華裔衛星寶寶的混淆人生」9分鐘短片,描述在美出生的華裔嬰兒,因父母無暇照顧,出生不久被送回中國給家鄉親人暫時撫養,孩子上小學前再送回美國,這種做法越來越普遍。
片中介紹,這群嬰兒就像地球發射到外太空的人造衛星一般,幾年後才會回收。而送到中國的「衛星寶寶」,隨著華人移民人口增長,明顯逐年增加。幼兒專家在影片中指出,這群孩子回美後,往往沒有歸屬感,不知道自己究竟屬於哪裡?人生因此出現混淆。
紐約華策會皇后區公立第20小學課後托兒中心主任李陳翠芳(Lois Lee),應邀在影片中分析「衛星寶寶」的問題時提到,這群幼兒在中國度過好幾年,回美後,連父母都不認識,加上又面臨上學新環境的挑戰,很容易造成心理壓力與障礙。
片中訪問一名八歲華裔女孩May,她寄養在中國多年後,重回美國父親身邊,上學時卻出現「生氣會將鉛筆刺自己」的異常行為,李陳翠芳表示,這也可算是環境改變的後遺症。
這部影片公開後,引起許多家有「衛星寶寶」的父母們高度關注。在芝加哥擔任美甲師的高芳說,「我已經三年沒見到孩子了。」由於丈夫是跨州貨車司機,自己工作也幾乎全年無休,三年前兒子剛出生,就送回遼寧鐵嶺老家給家鄉老人照顧,夫婦倆一方面忙於工作,另一方面也未解決身分問題,一晃三年過去,高芳都沒有辦法把孩子接回身邊,常常因想念兒子掉淚。在翻譯協助下看完這部短片,她眼泛淚光地說,三年前她決定將兒子送回中國,真的是迫於無奈,加上身邊朋友,尤其是在指甲店工作的女同事,幾乎高達八成「新手媽媽」都有「衛星寶寶」,剛開始不覺得有問題,現在看了「華裔衛星寶寶的混淆人生」,非常後悔當年的決定。
剛把三歲女兒接回美國的林儀茹說,她自己做生意,先生在餐館工作,兩人沒日沒夜的忙碌,加上在美無親無故,保姆費也高,只得在女兒出生一個多月,就把她送回廣東娘家,今年2月份終於接回芝加哥,「花了好幾個月,女兒才願意和我們親近」,現在女兒已經送到托兒所讀全天班,經過一段適應期,總算回歸正軌。
對於因現實生活所迫,讓孩子成為「衛星寶寶」,林儀茹表示,「誰不想將孩子留在自己身邊,但經濟壓力讓我們別無選擇」。
台媒稱大批緬甸女子被賣大陸嫁人本想打工脫貧
台灣聯合新聞網2016.7.1引述法新社報導,懷抱脫貧夢想到中國大陸打工的年輕緬甸女子常在跨越邊界後,才發現自己踏入人蛇佈置的婚姻騙局,被迫嫁給從未謀面的陌生男子。
報導稱,緬甸近來因民主改革備受國際讚譽,但這個新興民主政體因未能達成打擊人口販賣的最低標準而面臨外交挫敗。
在美國國務院6月30日發布的年度人口走私報告中,緬甸被降等至最糟糕的“第三級國家”。
報導稱,官方數字顯示,在2006至2016年間,逾3000人被走私販賣至中國,其中2000人是女性,400人是不滿18歲的未成年兒童,非政府組織說實際數字恐怕更高。
報導稱,與緬甸相鄰的泰國也吸引數百萬緬甸人前往打工,工作地點包括營建工地、餐館和工廠。那裡的工人也常被剝削,尤是在沒有合法的工作許可的時候。
回應
事情誇大了,應該只是有一些女子被賣。
大陸人也吃這個虧,包括去台灣的。到哪都得小心安全。
趨富現象!台人不富了,還不是想法,詐騙全世界來致富!笑哈哈
是大陸男的找不到媳婦的原因嗎?
開放,引進外國女子,給予合法身份。打擊非法買賣。
歡迎世界各國女子來中國生活!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我覺得她們嫁到中國還不錯
世界貧困人群太多,中國能從一個貧困的國家發展到別的國家的人想來,實在太不容易!
適婚女性在中國是稀缺資源啊。
很多大陸女性被哄騙到台灣家人,多少年都拿不到台灣身份證,無法工作,無法參與任何政治活動。
台灣省人在本地找不到老婆的,一樣拿錢買越南、菲律賓人做老婆。現在還有臉報導。腦袋埋褲襠,騷死啦
台灣騙子甲天下!
這些緬甸越南的,只配來中國嫁給農民!低等婦女,不過比國內女的好,起碼都是處,國內有一個算一個婚前都是爛碧
你是爛嘴
既然是事實,就別怕人家批評。
台媒,你先好好報導一下你台灣的詐騙集團吧,再不改你就不要叫台灣了,改名叫騙子省吧。
敘利亞,尹拉克,利比亞不知有多少被迫賣到歐洲,台媒視而不見嗎?
河南一高中女老師懷孕須排號不按規定就開除 2016-04-02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很多家庭開始為迎來第二個寶寶做準備。不過,河南鄭州市中牟縣的很多女教師,如果想懷孕生育二胎,夫妻倆說了不算,還要根據學校的排號來。中牟縣第一高級中學規定了學校2016上下半年各學科可以懷孕二胎的教師名額,懷孕指標如果到期不用即作廢,有些懷孕的教師還被安排到小賣部做售貨員。為了杜絕違反規定懷孕的情況,學校還規定教師三個月做一次孕檢,如違規就可能被開除。
3月21號至25號,記者在中牟縣第一高級中學新老兩個校區進行走訪,對於懷孕須排隊的規定,老師們都非常清楚。老師們說,如果懷孕了,就意味著你成了學校領導嫌棄的對象,領導會對這些懷孕的老師重新安排工作。果然,記者在中牟縣第一高級中學校園內的小賣部,見到了不少挺著大肚子的售貨員,她們之前都是不同學科的任課教師。雖然極不情願地干著與教學毫不相干的工作,但是能夠獲得生孩子的權利,這些老師們都強忍著默默承受了。
即使怎樣,已經讓很多連懷孕指標都沒有排上的女教師很羨慕了,因為如果違反學校規定懷孕的話,她們可能連“飯碗”都保不住了。為了能徹底杜絕違反學校規定懷孕的情況,學校領導又下了一道命令。指標不用過期作廢學校領導:做不到就走人!雖然學校採取了高壓政策,但還是無法阻止一些女教師生孩子的急迫心情,記者見到了幾名已經偷偷懷孕的老師,她們的心都快懸到了嗓子眼。
回應
你們覺得荒謬,有沒想過老師一下子走了一大片,學生誰來管呢
都集中懷孕,正常教學怎麼辦,上學的孩子怎麼辦,二孩不能那麼自私,支持校方從嚴治教
國家總算放開二孩,很多人已經年紀很大了,所以都急著要懷孕。雖然懷孕/生育是個人的私事,但由於女性生育的特殊性,對於女性多的單位/公司,一起懷孕,確實會對單位/公司的工作安排造成影響,單位/公司做一定程度的干預也算正常。只是乾預的方法,譬如正在帶畢業班的老師,私下談話勸阻,並承諾班級一畢業就優先安排,譬如讓願意服從安排推後懷孕/生育時間的在國家政策基礎上再多給一段產假來引導。總之讓老師交錯開產假時間。只是這個工作量就大了
學校的土政策看似霸道,蠻不講理,但是你仔細想想,校方管理層的出發點還是為了維護學生的利益考慮的。
請記者想想如果女老師們一起請產假學生怎麼辦?學校出發點是清楚的,但是做法簡單粗暴,話說回來如果老師們覺悟都高點,自願接受學校產假安排還會這樣嗎?
農村剩男為何飢不擇食,女人都去哪兒了?2016.2.26洪巧俊
“剩男剩女”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西安交大教授李樹茁等人根據幾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推算出這30年間出生的男性比女性大約多3600萬。
文章說,由於女性資源稀缺,爭奪新娘的範圍被擴大。“過去農村離婚女性大多被嫌棄,但現在也成了被爭奪的對象。”“身體殘疾、智力缺陷的女性也都有媒婆踏破門檻,只要是女的,怎麼樣的都能給說到婆家。 ”這樣的光棍危機是婚姻梯度的擠壓效應和直接後果。這為我多年前調研後寫的三農評論是同一個結論。
早在2014年10月我就發表了《鄉村沒有“剩女”,“剩女”都在城市》,鄉村無“剩女”,光棍卻不少;城市少光棍,“剩女”剩太多;所以說,光棍大都在鄉村,“剩女”聚集在城市。在鄉村再醜的姑娘也不愁嫁不出去,彩禮照要。鄉村的漂亮姑娘都進了城,過慣了城裡的時尚生活,就不再回鄉村嫁人,姑娘不斷向城市裡湧,城裡哪能男女比例不失調,女人多男人少,城市哪能不產“剩女”?越是大都市“剩女”越多,“北上廣”“剩女”多,而深圳被稱為“剩女”最多的城市。值得關注的是都市裡的“剩女”,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教育程度和經濟基礎上不斷提升,她們在物質和精神上逐漸獨立,不少是為了守望愛情,寧缺毋濫。大多數所謂的“剩女”是主動選擇“剩下”,而非“被剩下”的。但是鄉村的“剩男”,卻不是主動選擇“剩下”,而是被動的“剩下”,尤其是偏遠窮山區,更加被動。其實光棍主要之因還是因為窮,窮得娶不到老婆。所以說,經濟貧困型光棍佔了主導。
該文還說,所謂婚姻梯度擠壓,指的是同齡適婚女性短缺,男性會從低年齡女性中擇偶,“老夫少妻”增多;擠壓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其他地區發展,如城鎮男性找農村女性增多。如此,在一些貧困地區,條件較差的農村男性往往成為婚姻梯度擠壓的最終承擔者,導致經濟欠發達地區一些大齡男性擇偶困難。
當鄉村的姑娘走進了城市,很多人的價值觀、生存觀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賓館酒店,娛樂休閒等場所工作的變化更大。有人說,中國有小姐6000萬,這個數字不一定正確,但這個隊伍中的“剩女”卻在不斷增大,這是卻是事實。還有就是二奶,她們大多最後都不結婚。
解決剩男的問題,如果只是探討男女比例失調,恐怕是沒有太多的進展。應該想方設法解決讓鄉村姑娘回得去,嫁得回,且家庭穩定,才是根本。
英媒:光棍危機惡化高昂彩禮致農村單身漢越來越多
英國《每日郵報》2016-02-25文章,原題:中國的“光棍”危機正在惡化:昂貴婚禮導致單身漢越來越多隨著更多中國男人娶不起老婆,未來幾年內該國單身漢人數可能繼續增多。最新統計表明,在中國某些農村地區,舉辦一場婚禮平均需花費10萬元人民幣,而2014年的報告顯示,中國農村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10489元。
到2020年性別失衡或將使中國的“光棍”達3000萬。目前中國約有2000萬找不到對象的20歲至45歲男性。其中2/3以上因結不起婚而單身。
隨著一些中國家庭意識到能利用女兒索要大量錢財,結婚彩禮正成為一項“大生意”。據報導,在山東省,光彩禮平均就需10萬元,而結婚費用還不止於此,這導致許多農村男性徹底透支。隨著更多人進城打工,他們越來越難找到媳婦。在一些極端情況下,中國農村的單身漢們求助於外國中介機構,“買”個價格更便宜的越南、柬埔寨或緬甸媳婦。
香港《南華早報》26日文章,原題:10萬元起步!中國農村男性娶媳婦的價格據報導,隨著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內地尤其是某些農村地區的結婚費用也在節節攀升。過去10年來,新娘“價格”的上漲速度已超過中國經濟增速。如今在甘肅,該價格已從不到1萬元增至15萬元。
專家認為,在更大程度上,農村結婚費用居高不下是種經濟現象。在一些貧困村莊,男性不得不(從外面)買媳婦,因為當地女性通過出嫁到更發達地方改變命運。農村經濟發展和消費習慣的變化,都在提升農村地區數額巨大的結婚價碼。彩禮只是農村結婚費用的一部分,有些新娘還要求男方有車有房。這已成為一種普遍風俗。
相關新聞
農村光棍危機,不是因窮落單這麼簡單
農村光棍困局不僅是個體危機
人販子拐賣22名兒童被執行死刑 17名買家也受懲
2016-01-29,河南省鄭州中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對拐賣22名兒童的罪犯譚永誌依法執行死刑。對此,《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表評論稱“平生極恨人販子”,拐賣22名兒童,罪大惡極。“人販子伏法,拍手稱快。也該問:這22名兒童,有無家長主動賣的?涉案買家,是否全都受到法律制裁?遏制拐賣兒童現象,除了嚴懲人販子,也不能忽略賣家和買家。如果不溯源,也不直擊被拐兒童去向,天下無拐難矣。”
另據央視新聞官方微博消息,在這起案件中,被判刑的還有17名被拐兒童的買家:4名被判處拘役兩個月的刑罰,另外13名買家被判處拘役兩個月、緩期6個月執行的刑罰。
去年,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簡稱刑九)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該修正案對收買被拐婦女兒童的行為一律追究刑責。
回應
我覺得應該反過來:買家槍斃,賣孩子的拘役!沒有買的,我就不信還能有賣的!
我感覺死刑不是很好,這樣的話以後人販子感覺很危險的時候為了銷毀證據,很有可能直接把孩子殺掉藏起來,讓人無從去找,即使被找到了按殺人罪也是死刑。換句話說,現在的人販子只是普通的罪犯,以後的人販子可都是亡命徒啊。
有這個情況
你想多了,有些人販子比這還毒,把小孩子打殘,打成白痴乞討,這些人不殺不行!有死刑震攝有多少人敢當人販子呢?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破碎的大地》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
重男輕女的誘因出現在四個領域:勞動、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祭祀活動、養老保障。在這些領域有強大刺激因素的社會往往男女比例失調。事實上,無論是從中國各地來看還是從各個國家來看,新生兒男女比例的差異與重男輕女刺激因素強烈程度的差異總是一致的。養老保障似乎是重男輕女的最重要誘因,與祭祀有關的誘因次之。
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在1960年之前失調,1960年至1985年間正常,1985年以後再度失調。在高度失調的這兩個時間段裡,兒子以全部四個標準來衡量都十分必要:下地勞動、財產繼承、祭祖和養老。相比之下,在公社時期(約1958年至1983年)期間,生產活動社會化,財產歸集體,祭祖活動遭壓制,養老金由公社提供。家庭不需要兒子,所以他們沒有什麼動力去殺死或遺棄女嬰。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重男輕女的刺激因素在中國形成顯著的城鄉差別。在城鎮地區,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是生父母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因而能夠為父母提供養老。祭祖活動在城鎮不像在農村那麼重要,而城鎮女性也享有平等的財產權和繼承權。綜合這些因素,城里人不像農村人那麼渴盼生兒子。
文章稱,日本和韓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也隨著重男輕女刺激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在整個20世紀,日本的重男輕女程度以我們的標準來衡量不高。女性對家庭收入有重大貢獻並享有平等的財產權,而且日本的養老金很豐厚。雖然在祭祖時最好有兒子,但日本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並未失調。另一個例子是,韓國的男女比例失調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急劇上升,但1995年以後下降。這種正常化恰逢韓國的婚姻家庭法規定,女性不一定要嫁入夫家,她們有同等的祭祖權利和責任以及平等的繼承權。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08_30_332398.shtml
外媒:不要把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歸咎於計劃生育政策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2015-08-25刊登《不要把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歸咎於獨生子女政策》一文,作者係塔夫茨大學政治學副教授伊麗莎白·雷米克、獨立學者卡麗絲·洛。
文章稱,在過去10年裡,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遠遠高於105:100的自然比率,流行看法是,這純粹、完全是由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造成的。這種說法合乎邏輯的結論是:取消該政策將消除中國的男女比例失衡。
但稍做比較就能看出這種流行看法是錯誤的。男女比例失調起因於計劃生育政策的說法通常有兩個前提依據:單單這一個因素導致了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導致了新生兒男女比例失調。但事實上,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下降,那是獨生子女政策出台的好幾年前。而且,中國的鄰國儘管沒有實施這種嚴厲的政策,但在1970年也曾出現類似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文章稱,人口出生率下降也並非必然導致男女比例失調。日本的人口出生率約20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但該國的男女比例始終保持在自然範圍內。中國過去30年裡的男女比例失調恰好與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同步,這種巧合具有誤導性。從更久遠的歷史角度來看,中國的男女比例是在過去200年的很長時間內漸漸嚴重失調的。
文章稱,獨生子女政策本身有點用詞不當,其實中國各地有三種不同政策。以漢人為主的農村地區實行“1.5胎”政策,頭胎是女孩的家庭可以懷著對兒子的期盼生二胎。城鎮地區執行嚴格的獨生子女規定,貧窮的少數民族地區則限生兩個孩子。
就男女比例失調程度而言,農村“1.5胎”地區(新生兒男女比例約為119:100)高於城鎮獨生子女地區(約115:100),限生兩個孩子的地區(約112:100 )最低。這些數字表明,轉而普遍實行二胎政策可緩解但不能消除問題: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仍會高於世界上其他幾乎所有地方。因此,流行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計劃生育政策不是男女比例失調的唯一重要推動力。
文章稱,流行看法的問題在於,它把重男輕女當成一個司空見慣的文化現象,認為中國人就是喜歡兒子。但重男輕女並非永恆不變的定律。刺激中國家庭生兒子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經沉浮,與新生兒男女比例失調狀況同步。因此,要使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正常化,就應當著手解決中國父母想生兒子的刺激因素。
難道讓女性出去在工地上乾活,男性在家裡種地,這樣就更尊重女性了,婦女地位就提高了?所以說,教農村人怎樣尊重女性及其在家庭中的貢獻,套用馮像老師的話說,就是教魚游泳。絕大多數正常家庭都知道怎麼在男女之間分工,才能獲得更高的收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更好。
當然,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太大,發展差距也大,農村和農村的情況很不同。比如說,北京、上海周邊的農村,和西部農村,那就完全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差別了。所以,這裡說的只能是我所了解的,其實主要也是中西部農村的情況。至於東南部農村,在西部農村人眼裡看來,和城市的區別不是太大。但問題也在於,中西部農村是今天中國農村的主體部分,佔農村人口的絕大多數。這樣,問題似乎就回到了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但用一個剛從西部回來的朋友的話說,西部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就是說,差距實在還很大,一時半會肯定很難發展到東部的水平。在發展起來之前,也還是上面的話,請允許他們按自己的邏輯生活。
回應
我就在農村,我見到的情況是女人管家。男的有個零花錢就不錯了好嗎?
現在女性地位還不高啊,老家娶個老婆光彩禮就要二十來萬,四金,酒席等等除外,還得城裡有房子,娶進門都得當姑奶奶侍候。離婚的女人又有幾個會要小孩的,帶著個拖油瓶那多不好再嫁人啊。
被工業化和現代思想改造後的農村和原生態的農村是兩回事.
跟民風有關,也跟夫妻性格有關。
不論是什麼說法,都得守法。一個國家的法律,必須能執行
那是理想,現實很骨感。先從遵守交通規則做起吧
http://www.guancha.cn/YueZhi/2015_08_04_329322.shtml
面對這些問題,她恐怕也得掂量掂量。好在農村幾十年的生活給她培養了正常農村人的生活直覺,雖然她不希望丈夫繼續打她,但她也不是想要結束這個婚姻,她要的只是在這個基礎上,讓生活變得更好一些,少挨打,好好教書,孩子好好成長,如此而已。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她比討論她的人更清楚地知道,她現在需要什麼。
回頭再說所謂愛心人士給她的捐款被丈夫胡吃海喝的問題。這個丈夫這麼做是不是很過分?那肯定,沒有問題。但同時也要注意的是,理論上說,這錢是捐給郜老師個人的,並不是給她那個家庭的。但這只是理論上,實際上,別說是農村,就是城市,這樣一筆收入算不算婚內財產,也是個問題。如果是,丈夫花也不會被法律制裁。更何況,這是在農村。對農村來說,錢就是錢,不管打工賺來的,還是國家救濟的,或者是別人的愛心捐款,都一樣,就是錢而已。在有些地方,農村低保都被當做福利發給一些關係戶,甚至給村民小組長發工資去了。國家大規模發放的救災款裡,這種情況更多。
別說什麼農村道德敗壞,不再淳樸之類的話,從來就是這樣。農民當然有淳樸的一面,但也有狡黠的一面。救災款發放能出現這種情況,只是基層政權組織崩潰的表現而已。
在這種環境下,如果郜老師所在的家庭不是特別富裕,要她把這錢留著專款專用,不給家里人亂花,基本上是天方夜譚,根本不現實。
還有人提到現在農村都是女性種地,但是女性地位不高,是忽視女性對家庭的貢獻,云云。實際上,在現在農村男性適齡勞動力普遍外出打工的情況下,別說是還有勞動能力的女性,就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也得種地。賀雪峰稱之為代際分工。
男性外出打工,女性留下種地,男性對家庭貢獻大,還是女性貢獻大?對絕大多數正常農村家庭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上有老人要看病,下有孩子要上學,還要日常生活開銷,既然是在同一個屋簷下,只能各盡其能,力所能及的做點貢獻,勉強,掙扎著過日子。誰對家庭貢獻更大這種問題,一般農村家庭壓根就沒功夫去想,女性也一樣。
所以,有了孩子的家庭,一般相對來說相對穩定,也就是這個原因,就算有矛盾,也要盡可能的忍辱負重。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實在不能忍受,只能豁出去重新開始,很少有女性提出離婚。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世界這麼大,難道離婚了就只有回娘家一條路嗎?幹嘛不出去打工,養活自己總是沒有問題的。對不起,這跟晉惠帝問饑民何不食肉糜,沒有任何區別。要知道,你在城市裡看到的出來打工的農村女性,在農村也絕對屬於腦子好使,多少有點文化、有點見識、比較有主意的了。用我們老家土話說,就是那種“強婆娘”。這種人在農村也是極個別的,並不多,可以算農村婦女中的精英分子,也很少會挨打。
當然,現在情況也在變化,八零後、九零後就任性多了,別說是挨打,就是一言不合,吵個架,都有可能離婚。
這種說結婚就結婚、說離婚就離婚的遊戲,不是誰都玩得起。如果是一個剛二十歲出頭的小姑娘,離了婚,還帶個孩子,要去打工,首先就得安頓好孩子。既然離婚了,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放在娘家寄養。一旦要嫁人了,孩子還是會面臨前面提到的問題,你要一個城里人對繼子像對親生的一樣都很難,更何況是農村。
而且,農村一般離婚後孩子跟母親走,就等於失去了對親生父親的家產繼承權。至於繼父家,那就更加不用想了。一旦碰到這種情況,就意味著,你的孩子不僅從小受歧視,而且將來一切都要靠自己,沒有來自家庭的幫助。所以,雖然離婚看著瀟灑,但後面就很難繼續瀟灑。在農村更常見的情況其實是,一旦離婚,母親再嫁,孩子往往只能在外婆家繼續成長。
回到郜老師的處境來說,她早已過了可以任性的瀟灑的年齡,所以她必須為自己未來的生活負責。
現在,擺在郜老師面前的現實情況就是:第一,四十多歲了,農村婦女,再找個好人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二,孩子如果帶走,怕自己養活不了,不帶,又捨不得。三,感謝媒體,你們的採訪,和毫無任何保護措施的報導,讓全世界都知道了,她是一個被拐賣,強姦,虐待過的女人,還怎麼嫁人?四,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離婚後去哪兒?回家照顧父母?還有兄弟姐妹會怎麼想?他們恐怕不只會同情她的遭遇,還要想她是不是回來和自己爭父母留下的房子和地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丈夫經常打老婆,一沒有婦聯維權,二沒有基層組織管理協調,那就只能靠自己了。農村女性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娘家了。如果娘家人多勢眾,又經濟條件好,其實一般這種女性婚後在家裡的地位比較高,挨打的可能性不大。經常挨打的,一般就是娘家比較遠,鞭長莫及,或者小門小戶,無力照應的,這種家庭出來的女性,婚後在夫家的家庭地位自然也就低。
這種處境下的婦女,如果經常被丈夫打,有幾個選項。
第一個是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等孩子漸漸長大,處境也就逐步好轉了。
第二種,找娘家人主持正義,或者乾脆回娘家住著,等丈夫低頭認錯,再回去。但回娘家住著,如果丈夫膽小,打人只是一時衝動,那還好說,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上門認錯,夫妻雙雙把家還了。可如果不幸,碰到的是個蠻橫的,就是不肯低頭認錯,就是不到娘家來請妻子回去。這時候,著急的可能是女方的娘家了。
這涉及到,一是女方如果父母尚在,而且和兄弟姐妹都已分家,這還好說,就住在父母家就行了。如果父母不在了,只能暫住兄弟家,問題就來了。住在家裡,就有吃穿用度的問題,誰來負擔?就算兄弟不說,嫂子弟妹也不會長期忍受。最後,就只能自己灰頭土臉的回去,那在家裡的地位就更加低了。
第三種,用女權人士的邏輯,居然動手打人,那怎麼能忍受?這種婚姻,不離了,還留著幹嘛?但是且慢。仍然是上面的問題,離婚了以後去哪兒?萬一父母已經不在了,兄弟家不肯收留,怎麼辦?就算父母都在,讓一個三四十歲的女兒老在家裡住著,也不是個事兒啊。就算自己無所謂,村里人指指點點,能受得了嗎?寡婦門前是非多,更何況是在自己娘家,閒話難聽,唾沫星子淹死人。
要是不幸還有個孩子,那就更加糟糕了。按照現在的法律規定,孩子四歲之前,父母離婚,基本就是沒有懸念,跟著母親走,但在農村,這個規定其實很糟糕。很顯然,如果跟著母親,母親再嫁,孩子就要到別人家裡去生活,這個融入過程對現在的城市來說都很困難,更何況是在農村呢。在農村常見的情況就是,孩子跟著到了繼父家後,吃穿用度,讀書上學,什麼都低人一等,成長環境極其惡劣。
談完法律,談談農村的女權狀況 by嶽峙 2015-8-4 觀察者網特約評論員
上週日發了《被拐賣的女教師:談完道德,該談談法律了》之後,引起不少爭議。不僅法律界人士群情激奮,就連女權主義者也不甘寂寞。既然農村的女權狀況讓女權人士如此擔憂,那我們就好好說道說道農村的女權狀況。
有人認為,郜老師肯定是對現狀不滿意的,要結束這個荒唐的婚姻。理由是,她丈夫經常打她,而且還把愛心人士給她的捐款拿出去喝酒賭博。
老公打老婆這個事,稍微有點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很多,也很普遍。但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不同,也有相同之處。
不同的是,土改之前,農村女性之所以地位低,是因為當時的婚姻實質上就是買賣,男方付彩禮,就相當於一次性買斷女方。之後,女方到男方家裡生活,一切勞動所得全歸男方家庭所有。女方在結婚時也從娘家帶走一筆嫁妝,同時也就失去了對娘家的財產繼承權。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說的就是這個狀況。
那麼,革命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三個辦法。一,分地的時候,不分男女,一律平等分配,這樣女方無論在娘家,還是在夫家,就都有了一份財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結果,就是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幅上升。二,成立婦聯組織,幫助婦女維護權益。比如說,如果有人打老婆,婦聯會把丈夫找去開批鬥會,批評教育。三,伴隨革命而來的是,在農村出現了一整套國家機構的延伸機構,農村貫徹國家法令的能力大幅提高。所以大家都得按國家法令來,不能隨意胡來。
但現在農村的情況是什麼呢?用一句話概括,土崩瓦解。八十年代還有點集體主義殘餘,村支書、村委會主任在村里說話還有點用;九十年代,市場經濟大潮奔湧而來,農村加速淪為城市的外圍,社會矛盾突出,村幹部和村民關係達到最緊張的狀態。長此以往,就是村幹部在村里威信全無,只能依靠暴力治村,合法性就喪失了。為了重建合法性,在全國推廣基層普選,結果是宗族勢力、黑社會藉屍還魂。各種辦法都沒能改變這種情況,最近的動向則是提出了新鄉賢。效果會如何,我也不知道。
新京報:但拐賣和收買婦女,都是要負法律責任。
郜艷敏:我也看到公安的人在網上說要追究買方的責任,有網友說,過了追訴期也要追究。可是,我現在上有老下有小。這其中牽涉到老人,他們要是病倒了怎麼辦?我這個家庭又怎麼辦?這樣一來,我反倒更不好過。
新京報:很多人是希望還你一個公道。
郜艷敏:大家的想法很好,但是我還能再回到21年前嗎?回不去了,什麼都改變不了了。我覺得應該去抓人販子,但是現在事情的矛頭好像指向了我和家人。感覺又一次揭傷疤,往傷口上撒鹽。時間不能倒流,這個傷疤誰也不能抹去,只能帶到死。
新京報:你的家人怎麼看待最近輿論對你的關注?
郜艷敏:看到這麼多媒體,我老公很不高興,公公婆婆也很害怕。最讓我愧疚的是兩個孩子,他們都能從網上看到這件事。雖然他們不和我說,但他們心裡不好受。這對他們本來就是一種傷害。我覺得對不起孩子們。
縣委宣傳部建議我寫一份這樣的聲明,讓我女兒代筆,開始我不太同意,但我也想讓生活平靜下來,就答應了。
回應
你是偉大的老師,偉大的母親,偉大的中國女性,那些侮辱你的沒有一個比得上你,他們都是些無恥之徒,禽獸不如的傢伙。
媒體真是夠了,無恥的媒體為了看九年前的傷口,又把這血淋淋的傷口撕開。請問誰給的你們這麼做的權利?
不能因為時間長了,就可以放過拐賣人的人販子。問題在於販賣人口問題,還有七十個女子可能步你的後塵——被拐賣至此,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是你自己又一次經歷,你還會如此淡定而有讓自己的家庭安寧的顧慮嗎?
自己在這裡按按鍵盤嫉惡如仇,卻要求別人砸鍋賣鐵連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都要破壞掉,你為他們做了什麼?哪裡來的資格評判他們應該做什麼?
河北被拐女教師:大家的想法很好,但是我還能再回到21年前嗎?
“又像九年前一樣,鬧大了。”這是“被拐女成最美鄉村教師”當事人郜艷敏從2015-7-29起,接連送走公安、政府官員、媒體記者等一撥又一撥人後的感受。
郜艷敏已經三天沒敢出家門了,她聽說村里的人三五一群站在路邊,又開始議論她了。
21年前,18歲的她在石家莊火車站被人販子拐賣到曲陽下岸村。被無奈地禁錮於貧瘠山村後,郜艷敏卻把全部心思都撲在20多個幼兒園和一年級的孩子身上。2006年前後,郜艷敏的故事被許多國內外媒體報導。一時間,郜艷敏、她的家人、她所在的下岸村乃至曲陽縣都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面對一撥撥趕來的記者,郜艷敏一度選擇了拒絕。“上次的報導,許多村民認為我引來了媒體,敗壞了村子的名聲,讓我在村子裡變得很尷尬。”這次,她有了更多的顧慮,她怕家人被追究責任,怕兒女受到傷害。
7月30日,河北曲陽縣委宣傳部發布一份郜艷敏女兒代筆的簽名信。信中,郜艷敏明確表示謝絕媒體採訪:“想要平靜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傷害。”但當看到有人因此遷怒於她的女兒,郜艷敏後悔不已。
一些村民也對到來的記者充滿敵意。有村民責備郜艷敏的高調揭露了村子貧窮和買媳婦的傷疤,敗壞了村子的名聲。他們還把村里男人說不上媳婦歸咎於她。他們質問記者:村里還有60多個光棍,你們給辦辦?而在網絡上,不乏網友指責郜艷敏的退縮。
儘管曾拒絕採訪,但聽到記者帶來的外界的信息,郜艷敏坐在炕沿上,再也無法抑制委屈,哭訴了起來。
新京報:你對警方的調查是什麼態度?
郜艷敏:我已經不想再去提當年的這些事情了。以前從來沒有公安的人來調查,都過去那麼久了,他們現在來調查,對我已經沒任何用了。當年我是求著公公把我買回來的,因為實在受不了人販子的折磨。現在我不想傷害身邊的人,公公都80多歲了,身體不好,這次受到驚嚇一下子就病倒了,他人很老實,不要再為難他了。
憤怒譴責完拐賣婦女,聽我說點鄉村奇葩親歷吧 by余亮 2015-7-31
一個河北婦女多年前被拐賣受辱,留在當地成了一名兢兢業業的鄉村教師,經媒體報導,竟差點當選最美鄉村女教師。長春影厂甚至根據此事改編出一部主旋律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三觀不正的事變成了非常正能量,一下子把網友給炸毛了。擅長鑑賞電影的知乎、豆瓣網友立刻把準恐怖電影《盲山》引入對比,新聞、影像、幻象交織在一起,不能不引起網民對這個世道的強烈憤慨。
管它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有人宣稱舊賬也要算,於是人人對此事得而誅之。除了批判人販子,批判政府不作為,甚至相繼有知名媒體人發文章批判這位婦女,認為她沒有抗爭到底,成了體制幫兇,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巴拉巴拉。
我在農村做過點工作,過去很多貧窮農村都有這種事。這是兩個世界的事情,現實是現實,社交媒體則是小資的夢境。通過網上輿論來看,大部分網友對農村的知識也極少,鋪天蓋地的回帖都是義憤聲討。
回應
亮兄這次對小資口下留情,要我說,小資們總在控訴、反思、追尋,最後實現自我的辦法也就是津津樂道朋友圈點贊數,去下基層的成本比拍幾張晚餐照片或者轉篇批判文章吹幾記牛B高多了。
為什麼很多窮地方的人走正常渠道是沒法成家?一胎化政策男女性別比例差別。
最煩你們這些一看就沒看文章沒思考就直接來評論的了
作為一名曾經的下鄉知青,非常同意版主觀點。重要的是如何改變農村的落後和貧困。而在這個問題上,鍵盤政治家和小清新根本不懂 ,基本上沒有發言權。
坐在空調房裡,懷著莫名其妙的道德優越感,指點江山,不如讓你去到農村實地工作生活3-5年。當初老毛也是看到了城里人的嘴臉才搞的上山下鄉吧?結果呢,這些人都受不了後來回城了吧?還搞出了什麼傷痕文學,那麼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的怎麼辦?讓他們去哪裡??
都在說公知,小資小清新。哦,因為我不了解農村,我沒法對改變農村現像做出貢獻,所以我就該閉嘴,沒資格譴責,這次的事件主要關注點難道不是政府的不作為麼.
被拐和做老師是兩回事,但是人家現在走出傷痛,活出了自己的精彩,這難道不是好事?如果你真的相對人家有些幫助,你盡可以去做,而不是在這裡嘰歪。
生還是不生,這不單是中國的問題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轉變,即從“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轉變,是以高度壓縮的形式完成的。中國人口期望壽命從40歲上升到70歲,只用了50年左右,比歐美國家少用了一半時間。而英國、法國的總和生育率,從5下降到2,用了約75年的時間,而我們花費的時間不到30年。
那麼中國的這種現像是獨一份嗎?不是。
韓國、新加坡、泰國和中國台灣都沒有實行過計劃生育政策,但他們和中國大陸一樣,生育率從上世紀50年代大致相同的高起點上,到90年代以後都下降到低於2.1的替代水平。印度雖然在時間上有所滯後,但變化軌跡也是如此。
延伸閱讀:
我國的人口形勢究竟有多嚴峻?生育政策的變化又會對出生人口的數量帶來多大影響?
綜合人口學界的研究成果來看,目前,我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4至1.5之間,也就是我國一個婦女平均生育1.4至1.5個孩子,接近於老齡化嚴重的日本、俄羅斯等國。據測算,我國每對夫妻平均至少需要生育2.2個孩子才能讓孩子輩與父母輩的數量持平,最終維持人口長期不衰減。
事實上,即便全面放開二孩也並不會像此前有關部門擔心的那樣出現人口數量的爆發,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最高估計只有600萬-700萬人,加上目前1600萬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峰值總和生育率也只有2.2到2.3。值得關注的是,如此水平的總和生育率預計只會持續一兩年,很快就會一路走低,一直低到目前1.5左右的水平。
限制性政策逆轉後的生育率反彈非常有限,要恢復到更替水平難上加難,而這樣的案例在其他國家就曾得到過驗證。如,新加坡在1987年的生育率為1.62,自1988年開始新加坡從控制生育改為鼓勵生育,其後5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96、1.75、1.87、1.77和1.76,目前新加坡的生育率只有1.2左右,與中國港澳台等華人地區同處世界最低水平。
其實,根據衛計委統計,截止到5月底,全國申請“單獨二孩”總量為145萬,僅佔目標人群的13%,遠遠低於衛計委公佈的生育意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之間,還存在一個明顯的落差。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07_26_328226.shtml
人民日報2015-7-25微信 談全面放開二孩:發展是最有效的避孕藥
國家衛計委本月初表示,單獨兩孩效果正在顯現,目前正在抓緊制定全面“放開二孩”相關規定。隨後,媒體稱年內就會全面“放開二孩”,但衛計委隨後回應,目前暫無全面放開生育二孩的時間表。
到底是什麼讓中國人不想多生了?
一般觀點認為,計劃生育政策、人均GDP水平、人力資本水平是中國生育率急劇下降的三大推手。只不過,這三個變量在不同時期對生育率下降產生的影響,並不相同,呈現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首先,生育政策對生育率下降的影響,邊際效果漸趨下降。第二,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和人力資本積累對生育率下降造成的影響日益增強。
換句話說,人們要么忙著掙錢,要么忙著上學,讀完碩士還要讀博士,生孩子的事自然就往後推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是最有效的避孕藥。而相對來說,貧窮就是最合格的助產士了。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現在經濟繁榮,娛樂至上,世界那麼大,孩子是拖累。
調查發現,在假設不受政策限制的情況下,平均每對夫妻期望的孩子數大概是1.7個,也就是說顯著低於2.1的替代水平。
這意味著,即使將來不再限制生育子女的數量,生育率回歸到高水平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了。
到底是誰讓中國人不想生了?
首先,要明確一下生育政策的適用範圍。總體上看,農村寬於城市,西部寬於中東部,少數民族寬於漢族。因此根據蔡昉的測算,從全國整體上看,政策規定只能生一孩的人口僅僅為全部人口的36%。也就是說,即便實行了嚴格的計生政策,全國還是有六成多人可以多生。
第二,從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時間上來看,事實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就開始提倡以“晚、稀、少”(晚婚、生育間隔、少生優育)為目標的自願性計劃生育了。到80年代才形成了強制性的獨生子女政策,隨後逐步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並得到越來越嚴格的執行。這裡,有一個時間點很關鍵,就是總和生育率大幅度降低是發生在1970-1980年期間,也就在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之前,從5.8下降到2.3,下降了3.5個孩子數。而以2008年總和生育率為1.4作為參照的話,1980年以後總共才下降了0.9個孩子數。
不畏取締 大陸團購越南新娘轉入地下2015-7-23
港媒稱,大陸男女性別比例差距拉大,全國19歲以下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2377萬人,專家指出,10年後將有逾千萬適齡男性面臨娶妻難。
娶不到老婆的大陸男子,流行到越南討老婆,不過這種跨國婚姻,演變成團購越南新娘,使得政府開始打擊這類非法跨國婚姻仲介,致使火紅的團購越南新娘行為退燒,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表面看似減退,實際卻轉入地下,現在改由微信找到仲介,看中之後再參加越南五天相親團,再決定是否提親。
據港媒指出,從湖北到廣東東莞打工的趙大明婚姻破裂後,對傳說中賢慧和孝順的越南女孩充滿幻想,他正是利用微信找越南老婆。負責安排相親的仲介說,娶一名越南新娘費用,少則人民幣三萬元,多則五萬元。男方出錢,婚事由女方包辦。
廣西民族大學教授羅文青指出,在大陸具有合法婚姻關係的越南新娘2010年達到4.7萬人;而廈門大學社會學博士劉計峰研究指出,廣西警方2011年統計,無證越南新娘人數保守估計在6.5萬人以上。兩者相加,在大陸越南新娘總數超過10萬。
即使越南新娘逃婚、檢出愛滋病、無法報戶口等負面訊息頻傳,但大陸男女比例失衡問題若未能解決,越南新娘仍會是光棍「脫光」熱門選項。
社評:罵計生者比當年批馬寅初還瘋狂2015-7-15 環球時報
一段時間以來,輿論圍繞計生的討論很多,抱怨也很多。而國家政策調整保持著穩紮穩打的節奏,我們認為這是有必要的。
中國人口政策到了需要調整之時,而調整也的確在發生。輿論不斷指出問題,政府的政策調整隨之跟進,社會意見和行動之間並沒有出現斷裂。
有少數人對計劃生育這一過去幾十年的國策做“反攻倒算”式的批評,這是一種極端聲音。這種聲音在互聯網上有時形成匯合,像是有點聲勢,但這是一種假象。中國社會並不存在對計劃生育政策的真實痛恨。
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執行中,各地不時有不規範的強制性個案被報導出來,它們受到批評和譴責,但那些事件大多在改善官員工作作風的層面消化了,對全社會來說,它們並沒有被記到整個計劃生育的賬上。
世易時移,中國的人口計劃需要與時俱進,即使將來全面放開二孩,甚至允許三孩,也不代表過去40年中國計劃生育搞錯了。一些人因為現在的人口結構出現了一點問題就全盤否定國家計生走過的路,這是隨便拿過去撒氣、缺少歷史涵養的表現。
世上的事有一利則有一弊,計劃生育如此龐大的社會政策更是如此,關鍵要看它利大還是弊大。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計劃生育,累積少生了幾億人。想想看,今天的中國有可能是18億人,甚至20億人,而我們今天實際13億多人。中國沒有其他差別會比這兩個數字之間的差別更大、更深刻。
我們今天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人口紅利少了。但假如在今天的經濟發展水平甚至更低水平上擁有18億人口,這個國家將會遇到的問題不知要糟糕多少倍。常聽人談印度的“人口紅利”,挺讓人羨慕,但所謂“人口紅利”只有在經濟學上才是正面意義的,當它分散成一個個具體的人生時,它的實際表現往往是極度貧困、勞動者缺少權利、社會極端的兩極分化等等。
現在有少數人批評計生政策,動輒說中國可以養育二十幾億人口,這種聲音比當年對馬寅初人口學的批判還要瘋狂。我們可以讓經濟發展少一點人口動力,但我們不希望中國變成有二十幾億人口的國家。世界上有老齡化問題的國家有的是,那樣的社會有多可怕可以看見,但二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會是什麼樣難以想像。那很可能是一個超級的“蟻族國家”,誰也別試圖哄騙我們那樣的中國有多美好。去中國農村基層看一看,了解一下更廣範圍的生育情況,就知道這是為什麼了。
國家衛計委:正抓緊制定全面放開二孩相關規定
2015-7-12,國家衛計委首次正式回复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制定相關規定。
日前,衛計委通報了我國人口和計生工作的情況。我國總人口仍然保持增長,在去年末已達13.68億人。前我國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平穩有序,今年初,國家衛生計生委開展的專項調查顯示,39.6%受訪人群有再生育打算。2014年7、8月份,全國每月申請量達到15萬對左右,目前穩定在每月8-9萬對。截至2015年5月底,全國有145萬對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139萬多對辦理了手續。
中國人口政策正在調整,但就如何調整以及調整時間,學界觀點並不統一。
衛計委一度表示我國總人口仍然保持增長,認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還是存在著生育反彈的風險。人口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也主張用更穩妥的方式對待人口問題,認為當下全面放開二孩生育還為時過早。
對此,也有持不同意見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曾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4,遠低於更替水平2.1,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更為迫切“今年已進入人口政策調整的最後窗口期,再不調整就來不及了。”
相關新聞
英媒:中國人不願生孩子新政難挽頹勢
衛計委:打算生二孩的不足4成
回應
想生的你放不放根本無關緊要,不想生的你放了也沒用,關鍵還是現在社會養孩子太累也太費!
增長這個要看全國水平,本地是流失,但是大城市呢
http://www.guancha.cn/FaZhi/2015_07_14_326725.shtml
啟蒙運動:邏輯邪31/66
面對理盲濫情
兩岸都要再次啟蒙運動
清末民初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彼岸有經過啟蒙運動故主流還是理性的
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
與理性不相干而是言論尚未自由之故
不然必蹈呆歹灣理盲又濫情之覆轍:
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人性本非理性 不信你看兩岸匿名的
鄉民憤青糞青噴子有多麼理盲濫情
所言極是,不過西方的啟蒙運動也未必真能啟蒙,依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理性專業事實戲(謔評)論如下:
啟蒙運動影響現代文明的層面比文藝復興來得深且廣,舉凡民主政治(孟德斯鳩、洛克、盧梭),現代科學(牛頓),資本主義(亞當斯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哲學,古典主義文藝等皆是。其特質有四:一、理性是智慧唯一可靠的指針。二、宇宙是依自然法則運行,人的意志或神均不能左右它。三、自然法則下的自然神論相信人的本性是理性。四、所以人只要依理性行事,則無論道德、政治、經濟、或社會均會趨於完善。
康德說:「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他會如此界說是因他認為理性的批評消極上能去除各種謬誤,積極則能使人達到自由即成年狀態。由於理性是人本具,故人之陷於未成年狀態乃自己的懶惰和怯懦,沒有他人指導便無勇氣使用理性。
康德的啟蒙在理性預設上已謬且他是個實踐上的侏儒,故他會說:「理性的公開運用必須是自由的,而且唯有這種運用能在人類之中實現啟蒙;但理性之私自運用往往可嚴加限制,卻不致因此特別妨礙啟蒙的進展」。康德所謂私自運用是指依神和國家律則,人在教會和國家內部沒有運用理性批評他所不同意的自由。如依康德這種限制,那宗教、科學、政治……等之改革或革命均不可能。
如依啟蒙(enlightment)本義的使人從不明走向自明(enlight),那不只康德的啟蒙是啟盲,連批判理論所認為的理性應從實證或詮釋層提升至批判、改造(如Marcuse所言)、或溝通(如Habermas所言)等之層次,也是一種啟盲。
蒙萌盲、傻傻分不清,難怪清末民初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會變調成啟盲與滅亡的雙重共犯,呆歹灣若想搞啟蒙運動、也難逃台灣共犯體之命運!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199266
習李三中全會
境外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為何會再次誤判習李的三中全會?
不依理性專業事實、只依反共意識形態之中共研究1,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誤判中共是正常、正判反而是反常,中國崩潰論2即是明証!
問題是會前中共大力強調改革之重要、又傳出有啥「383」改革方案,結果卻只是會後的新設國安會和改革小組而已,沒啥具體方案。難怪境外的評論者,會從原先的「雷聲大雨點小」、到《決定》文件的60個具體方案出來的「改革超過預期」,有人又放馬後炮似的說啥「誤判、驚訝與懸念」。
自己不去了解知內情的真正專家,早已言:「改革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改革深度廣度 三中歷來最大」,怎能怪中共沒講清楚?
問題是中共太威權了,不像民主國家要經過各種公開的辯論才形成透明的決策!
問題是大多民主國家含美日台(德除外)的辯論似「便」論、常便秘沒效率吧!怎能反怪中共(含新加坡) 的威權太有效率呢?
民主「便」論豈只沒效率,還常假民主之名3、相互噴糞4成民粹5。
民粹又怎樣,反正一句「不民主」便能否定中共的一切改革。
那就讓反共者盲目地隨便否定唄,自以為閉著眼睛,中共的一切改革都不存在,包括不在改革方案中的軍事改革「修正大陸軍主義增加海空軍」5「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6等.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167270
張藝謀超生認罰 748萬春節前繳清2014-1-12 中時
《華西都市報》報導,面對人民幣748萬餘元(約合新台幣3740萬元)的巨額超生罰款,昨日晚,張藝謀新片《歸來》劇組方面人士透露,張藝謀和陳婷夫婦已決定接受無錫濱湖區計生局的罰款,「張藝謀不會申請行政復議,他決定認罰,今後安心做電影!」並在馬年春節前,委託代表前往無錫濱湖區計生局繳清罰款。
隨後,記者就此說法向圈內多方求證,並多次致電或短信張藝謀本人及他的秘書龎麗微,但截至今晨發稿為止,都未能得到張藝謀方面的回復。
張藝謀遭重罰 網民反應兩極2014-1-10
中國知名電影導演張藝謀因違反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被罰款人民幣748萬餘元,中國網民反應兩極,據新浪娛樂的網上民調,受訪的1萬5000人中,39.9%認為「處罰太重」,35.0%則指「處罰太輕」,13.1%認為「處罰適度」,還有12.0%的人表示「不關心」。
張藝謀去年5月因涉嫌「超生被中國媒體廣泛報導,他在沉默近半年後,於去年12月為違反中國計畫生育政策道歉。
張藝謀超生曝光引發許多公眾質疑,他們認為張藝謀的社會地位使他能夠多年來不受中國計畫生育法規的限制。但也有人為他鳴不平,說一般人超生都是被罰5萬元或3萬元,為什麼張藝謀被罰那麼多?難道張藝謀第三個孩子侵占的社會公共資源比第一個孩子多幾十倍嗎?
相關新聞
一胎化走過33年 中共啟動「單獨二胎」
陸開放二胎農村受惠 避免未富先老
客觀看中共一胎化政策
響應單獨二胎 7成5想生2個
單獨二胎政策啟動 每年或多生100萬人
二胎高誘惑 陸海歸浪潮大起
老二順風車 月嫂行情水漲船高
嬰兒潮 將為經濟帶來新動能
單獨二胎對人口規模影響有限
詳參【圖博館】:《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298
張藝謀:名導演50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5752107
紀錄片"活著" 探川震家庭重生之路 公共電視 2013-1-25
五年前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四川大地震、有六千個家庭失去他們唯一的孩子,地震過後、中國政府啟動再生育的政策,讓這些傷心的父母尋求新的希望與慰藉,過程中有失望、也有期待。而有一位中國導演就以這些故事為題材、拍了一部紀錄片「活著」,今晚10點公視「主題之夜」將完整播出。
小學二年級的星雨,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過世,唯一的孩子走了,他的父母心中有無限的傷痛。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6千個家庭失去他們唯一的孩子,地震後中國政府啟動再生育政策,提供經費補助因地震喪子的父母再次生兒育女,尋求新的希望與慰藉,家住都江堰40歲的葉紅梅也加入再生育行列,希望能讓死去的女兒星羽再回來當他的女兒。
== 葉紅梅 ==
我們不要兒子
假如生成兒子的話
我的感覺就是
我的女兒永遠失去了
再也回不來了這種感覺
如果生個女兒
我會覺得我的女兒回來了
做試管嬰兒的過程中,葉紅梅嘗盡了苦頭,每失敗一次就是一次折磨。
== 葉紅梅 ==
你不生
就兩個人大眼瞪小眼
生呢
你看我這麼大歲數了來生
一查 這樣毛病那樣毛病
但是看著別人成功,又讓他有繼續下去的勇氣。
== 葉紅梅 ==
小孩子屁股上的肉好嫩哦
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超過6萬8千人罹難、1萬7千多人失蹤、6千個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這部紀錄片「活著」是中國大陸獨立導演__范儉和日本NHK及半島電視台共同製作,探討川震後家庭重生之路,最後葉紅梅做試管嬰兒還是沒有成功,但卻意外自然懷孕,2011年5月20日生下一個男嬰。
==葉紅梅丈夫 ==
女兒 對不起
生下男孩不是女孩,兩夫妻喜悅之餘,心中還是存在著一絲遺憾。
詳參【圖博館】: 天災?人禍? 中共的救災能力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破碎的大地》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災後重建工程既艱巨且繁雜,而且是一條漫漫長路,台灣921地震的重建經驗成為大陸取經的對象;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後,大陸在國家機器強力動員之下,以超高效率復建;2011年日本震驚全球的311強震讓國內建築師重新思考建築和自然的平衡。在天災的考驗下,人類該如何活出更好的未來,三地都有值得參考的經驗。
中國大陸因為土地為國家所有,加上政府力量強勢,使得災區重建效率超越絕大多數的國家,汶川地震廣達13萬平方公里的災區,在短短3年間,災民百分之百獲得安置,硬體建設重建已完成98%,各地新矗立的校舍、辦公樓等公共建物,已投入使用,居民生活區結合觀光產業,正在逐漸繁榮當中,官方宣布復建基本完成。
舉國之力援災區
在汶川大地震復建、重建過程,大陸以舉國之力援助災區,各省市紛紛認養災區城鎮,不只捐助物資,更協助引進產業,不只恢復當地經濟元氣,更趁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災民集中安置,也讓更多土地有效利用。
在本報記者親赴四川採訪的過程中,多位重新安置的災民表示他們過著比以往更有品質的生活,現代化的住房、大面積的綠地、完善的公共設施,以及更多的就業機會。儘管把重災區轉化為觀光區的作法並非人人可以認同,但一趟「生命體驗之旅」,也許可以讓更多人珍惜生命。
趁勢地貌大改造
汶川山區映秀鎮民楊和江,在震災中喪失了妻子和女兒,他靠著開拖拉機運送磚瓦建材,協助重建也累積資金,之後開了家民宿,重新組成家庭,又再獲得個小女兒。坐在屋前的木造涼亭裡,蹺起腳點燃一根菸,楊和江仍懷念逝去的妻子,但問他,現在與之前的生活相比較,他吐出一口菸圈後,用濃濃的四川腔說:「好巴適呢!」(四川話很愜意的意思)。
如何讓災民快速地從廢墟中站起來,背後牽涉到前瞻的規畫以及有效地執行。綿竹市孝德鎮年畫村,所有的損毀房舍全在援建中被拆除,緊接著進行「地貌大改造」。江蘇的援建帶來了蘇州的園林水鄉,也滲入了江南的徽派建築,讓原本破落的年畫村脫胎換骨,也維持了年畫原有的創作產業。綿竹市也大量栽種荷花和向日葵,引來了許多觀光客。
天搖地動4年後,汶川災區援建的效率和民眾的奮起,讓災區「翻了過來」,眼前呈現的新景象,印證了重建的成功。
留言
集權政治的效率。讚﹗﹗﹗﹗﹗
從成都巨變 看大陸式災後重建2011-05-09 旺報 (高江濤)
在大陸西南,成都市區以北70公里的地方,有個叫白鹿的小鎮,這幾天充滿喜慶的氛圍——5月12日,這座融匯中法風情小鎮,將正式開街。如果此前沒有到過這裡,無法想像,三年前的5月12日,這個小鎮曾遭受8.0級特大地震損毀,完全是一片廢墟。
筆者於地震後不久到過那裡,現場的慘狀至今不願回憶。僅僅三年,呈現在面前的,是一個嶄新的,充滿法式風情和中華傳統格調的精緻小鎮。這樣的建設速度和高水準的成果,令人吃驚。
同樣讓人吃驚的是,在成都,白鹿巨變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筆者忍不住想要去尋求成都奇跡背後的原因,探究中華式重建的經驗。
……………
川震重建 硬體跨進了50年2011-05-09 中國時報 朱建陵
編按:發生於二○○八年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總共近九萬人,重創約五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其中,四川省北川縣、綿竹市、什邡市、汶川縣等地受災最為嚴重。在「汶川大地震」屆滿三周年前夕,四川官方宣示重建工作已完成九二%,將於今年九月底全部完成,本報特派記者朱建陵前往採訪,探討災後重建、四川取得的經驗教訓,以及受災戶的生活現狀。
德陽市所轄、位於什邡市的紅白鎮是原址重建的典型。什邡市與汶川只有龍門山一山之隔,直線距離不到廿公里,在川震中整個城鎮瞬間被夷為平地,遇難失蹤超過一千人,但如今透過硬體重建,紅白新鎮已被譽為「深山之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奇蹟」。現年才卅歲的紅白鎮年輕鎮長李得立說,與地震前相比,紅白鎮的城鎮建設跨進了廿年。
四川綿陽市南山中學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學校,在汶川地震中,學校雖然沒人傷亡,但校舍和教學設施嚴重受損。三年後的今天,在澳門五千四百萬元人民幣援助下,校園、校舍煥然一新,校長吳明禹在導覽媒體記者參觀校園時,指著背後一棟興建中的大樓說:「這將是一座圖書館,我們學校百年的歷史中,還沒有一座自己的圖書館。」
廿年可能是一個比較含蓄說法,汶川縣長張通榮說,是跨進了五十年。此次川震的震央,位於汶川縣映秀鎮區南方的山坳處。回憶起川震初期的新聞報導,所有海外媒體記者都是趕赴成都後、西進都江堰市,而後就被阻斷在汶川縣映秀鎮之前。但如今的映秀鎮,已成為一個旅遊小鎮,旅遊景點包括防震減災示範區和「汶川大地震」震中(央)紀念地。 2013-01-26 10:29:33
孕婦的陰道獨白 2012-06-27旺報 刁卿蕙(旅美時事畫評家)
美國兩名女性議員,由於在辯論墮胎議題時,分別說了vasectomy(輸精管切除術)和vagina(陰道)二字,被議長認為有違議會禮節,下令禁口一日。為捍衛言論自由,二人遂聯合女性主義作家伊芙.恩斯勒,在密西根州議會廳前朗讀其廣受爭議的劇本《陰道獨白》。約有3000人前來「觀賞」,示威群眾,手持書寫vagina紙板,更同聲吶喊出那位男議長視為不雅的字眼達百餘次。
197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基於憲法修正案第十四條,判決隱私權應包括婦女墮胎權後,全美46州的墮胎法因之改寫。保守宗教勢力反撲,質疑最高法院的釋憲。自此支持選擇權Pro-Choice和支持生命Pro-Life(反墮胎)兩個陣營成形,勢如水火,衝突每每隨著總統大選白熱化。墮胎議題已然成為各方勢力長期拉鋸戰。民主黨歐巴馬幾年來過度標榜自由派財經、社會政策,激起保守勢力藉各種議題反擊,更積極地反墮胎,即為一例。
印第安納州一華裔婦女因遭男友遺棄,服毒自盡,人被救活,腹中8個月大的胎兒卻早產死亡。該女隨即被收押435天,5月初才獲交保。此案嚴重度的升高,很巧合地,是大陸反一胎化維權盲眼律師陳光誠案受到矚目之際。12月出庭若「殺嬰」罪名成立,該女可能面臨45年到終身監禁的徒刑。
有人認為該案不過是反墮胎團體以之為槓桿,欲將後期墮胎等同殺嬰,再進一步全面推翻1975年最高法院的墮胎合法化裁決。
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但是胎兒的「人權」是否等同甚至大於母體,這已屬見仁見智的哲學領域。最近澳洲兩名大學教授,因發表論文辯稱「胎兒與新生兒一樣,都尚未覺察自身的存在,不具真人的道德狀態,故殺掉新生兒與墮胎無異」。此極端言論,會招到激進人士的死亡威脅,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類自史前即有殺嬰的「習慣」,學者以經濟效益解讀,認為那是古人平衡資源分配的手段。今日中國一胎化,遭人權團體撻伐,其訴諸之宗教道德,顯然凌駕於地球資源供需的實質急迫性。有專家指出,計畫生育使中國人口減少了4億。若繼續維持一胎化,中國人口達到13.4億後將快速下降,在2100年降至4.7億。中國實行一胎化,犧牲自身人口與文化結構,亦是不可承受之重。
另參本館:《生命的自主權》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破碎的大地》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災民挨餓受凍 沒食物沒燃油 美東風災死亡增至98人 2012-11-03 中國時報
「珊迪」颶風離開美國東岸已經好幾天,但隨著救難救災工作逐步展開,各州統計的死亡人數隨之上升,現已增至至少九十八人罹難,各地災民的淒慘景況也因媒體深入報導而揭露,就在紐約市五大區之一的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還有災民正在挨餓受凍,迫切需要燃油、食物和禦寒衣物。
風災死亡人數以紐約市最多,占四十人,其中半數就在史坦頓島。紐約市長彭博說,警察和消防隊在淹水災區挨家挨戶搜尋,發現更多屍體。據報導,很多死者是被活活電死,或是在地下室被水淹死,或死於柴油發電機產生的毒氣。
最慘的是史坦頓島一位年輕母親,她開車帶著兩歲和四歲兒子從淹水的社區逃生,結果車子熄火,兩個兒子從她懷抱中被水沖走,之後被人發現雙雙死亡。
眾議員舒莫一日帶著記者視察史坦頓島災區,當地災民唐娜向他哭訴說,氣溫從華氏五十度降到華氏四十度,當地居民都快要凍死了,另外食物也缺乏,她在四十八小時內只吃了一片披薩,希望政府趕快供應燃油和食物。
彭博說,紐約市還有六十五萬居民沒電,這段時間市政府將提供食物和飲水。負責供電的愛迪生電廠說,紐約市有些地區可能到十一月十一日才能恢復供電。
新澤西州的情況也很慘,目前全州還有一百八十萬人沒電,靠海岸的社區多還泡在水中。新澤西州霍伯肯仍有災民被水困在家中,州長出動國民兵搶救,但進度緩慢。
災民共同面對的另一大問題是缺乏汽油。在紐約州,只要有開門營業的加油站無不大排長龍,加一次油可能需要幾小時。新澤西州的情況同樣糟糕,派特森市甚至連警察局都缺乏汽油。
珊迪過後 詐騙集團假募捐 2012-11-03 中央社
電腦安全軟體龍頭廠商「賽門鐵克」(Symantec)指出,颶風珊迪在美東造成嚴重災情後,如今有詐騙集團假冒慈善團體發動網路募捐。
珊迪吹掉美GDP0.5個百分點 2012-11-03工商時報
根據Eqecat公司專家新的估計,颶風珊迪給美國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500億美元,是原先估計200億美元的2倍以上,並可能讓美國本季經濟成長率,因此減少半個百分點。僅次於卡翠納颶風造成的損失1080億元,成為美國歷來損失第2重大的颶風。
取消新回應通知mail |回應 | 刪除 | 隱藏回應 |118.167.204.192 | 2012-11-03 12:01:33
版主回應
救災進度慢 美東怨氣衝天【世界日報 2012.11.03
颶風珊迪遠揚已五天,美東重災區2日至少還有約350萬災民飽受斷電之苦,重見光明遙遙無期,再加上汽油荒造成恐懼,生活極為不便,民怨沸騰。有些人為爭油吵架,有些人把怒火宣洩到遲遲才來的電力公司維修人員身上,在康州,甚至有災民向他們扔雞蛋、大聲咒罵。
大排長龍已是災民每日生活的一景,搭巴士、加油、領取救濟食品、填寫申請救濟表格,在在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有時還沒有成果,令許多災民忍無可忍。
災民的抱怨不只是停電、停水、沒有服務,更擔心自身的安全。一名災民告訴紐約時報:「一片黑漆漆,十分可怕,十分危險。」
父母官如紐約州長葛謨、紐約市長彭博、新澤西州長克利斯蒂,一再敦促災民,要有耐心,改善不會一夕到來,但即使是官員也對救災進度感到不耐。
葛謨州長在2日上午的記者會上出現怒容,箭頭指向公營事業電力公司,語氣已不大客氣。他說:「我知道電力公司非常努力,但本人代表紐約州全體居民、代表那些無電可用的居民、代表那些向電力公司付帳的居民。本人的立場非常簡單─我要有人負責,我要求拿出績效。我將每天提醒他們一兩次。」葛謨之言明顯針對聯合愛迪生公司(ConEd)及長島電力公司(LIPA)。
為了平撫災民怒氣,紐約市政府開設提供協助的電話專線、提供免費餐食、向市民提供修復進度更新報告、隨時瀏覽「推特」(Twitter)社群網站的民眾反應。當然,還提供搭巴士和地車免費服務。
有些紐約市民還不滿彭博市長一意孤行,強勢決定紐約市馬拉松大賽如期舉行,值此大難當頭之際,行事本末不分,迫使市長改變主意。
在康州橋港市(Bridgeport),市長芬治(Bill Finch)抱怨,當地的電力公司優先為市郊的富有人家恢復供電,忽視其他的居民,引起憤怒的居民向前來修理電路的工人扔雞蛋和大聲咒罵。
回應
哈哈, 民進黨要不要馬英九下台負責? 2013-01-26 10:31:19
陰之道 (允晨文化 2012)
內容簡介
強制墮胎政策是左手掐死母愛,右手掐死生命的雙重罪惡。母親用血肉築成的窩馬上成為嬰兒的刑場。
生育不是犯罪,而是人類的偉大文明,是不可毀滅的精神寓言。
馬建的長篇小說沒有那種對於政治和道德的簡單推斷,他始終保持著壓倒一切的清醒並對那個恐怖的社會機構展開控訴……他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讓讀者感到中國人正在逐步走向個性自由的渴望,熱切地捕捉著有可能閃現的美、真理和著人性光輝的跡象。-美國《休斯頓報》
就像《大師與瑪格麗特》一樣充滿了想像,那也是人類的最後避難所,也是最具顛覆性的工具。馬建的小說正是以此創造了令人心跳加速的體驗,並將悲慘的政治環境如皇帝的新衣般一層層地脫下。-德國《獨家報導》
馬建始終保持一個懷疑論者的姿態,他用一種極具迷惑性的、非常精細雅致的技巧敘述,拼命地推敲著現實的可信度。-英國《觀察家報》
這是一部關於在中國的計劃生育制度下,一對夫妻沿著江河逃亡生育的故事……當女媧縣掀起「一人超生全村結紮」的強制墮胎運動後,為了給孔子第七十七代尋找安全出生之地,孔老二帶著老婆美黎沿水路逃到長江,上岸當了三峽拆遷民工,美黎帶著女兒躲在船裡等待分娩,但她被計生委人員抓到做了強制墮胎。
她深感自己的子宮是歸政府管理,做母親非法。他們又順水而下,來到住滿民工的電子垃圾拆解鎮。當美黎要生孔天堂時,發現孩子拒絕出來,她便決定用子宮保護嬰兒,等待時機。五年之後女兒離奇失蹤,美黎決定重返丟棄的破船,讓孔天堂降臨人間。
作者簡介
馬建,中國先鋒作家 1953年出生於青島。1986年移居香港,1997年赴德國魯爾大學任教,1999年起定居英國倫敦專事寫作。著有長篇小說《思惑》、《拉麵者》、《九條叉路》、《紅塵》、《肉之土》、《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等。其中長篇小說《紅塵》獲英國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提名英國獨立外語文學獎,入圍美國桐山文學獎。2008年出版長篇小說《肉之土》〔Beijing Coma〕,獲2009年英國國際言論自由監察機構頒發的「言論自由獎」圖書獎,同時入圍英國獨立外語文學獎,獲希臘2009雅典文學獎,入選都柏林文學獎。目前該作品己有法、義、德、荷、西班牙等三十多語種在全球發行。
馬建在2004年被法國《閱讀》雜誌評為本世紀全球最重要五十位作家之一。
無性夫妻 2012-04-08 中時短評
有婦產科醫生表示,台灣人有五成是無性婚姻,這個比率高到嚇人,如果是真的,那也難怪台灣的生育率一直往下降。
也許向醫生求診的患者比較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在蜜月過後,婚姻生活的確會逐漸趨於平淡家常,床上功課也愈來愈失去激情。加上工作、家事、育兒種種生活壓力,許多夫妻之間的確難以再激起火花,漸漸從戀人變成了家人,甚至有些最後還變成了「移動家具」。
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已經夠讓人感傷了,如果婚姻還成了性愛的荒園,夫妻相處大部分只剩下對孩子與家族的義務,失去性的吸引與親密感,實在很容易讓人感到乏味疲憊。
在每個狀似和樂幸福的家庭臥房裡,「相敬如賓」、「相敬如冰」乃至「相敬如兵」的夫妻總計起來,可能數量還不算少,這多少反映了社會整體的性福度與幸福度。當然,也有些人在家裡不幹活,到外頭倒沒閒著,這恐怕也是無性夫妻的原因之一。
日本從九○年代開始出現無性夫妻現象,據厚生勞動省調查,對性事沒興趣的人口迅速增加,超過四成的日本夫妻一個月「嘿咻」不到一次。近年來對戀愛與性愛都採取被動消極態度的「草食男」愈來愈多,社會也愈來愈老化而失去活力。
台灣社會狀況可能還沒那麼嚴重,不過同樣值得重視。要幸福,性福可不能少。
回應
科技進步不代表幸福增長. 從前生活辛苦但是兒女可以生一堆, 男人像男人, 女人像女人.現在社會上一堆不男不女的傢伙, 如何能提起性趣?
咱們人類是靈長類動物演化~靈性又進化一步!就是愛「柏拉圖式精神戀愛」不愛「動物都有的生理性愛」~「適可而止」到不婚不生囉!嘿嘿嘿!
龍年湧現生「子」潮?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統計發現,今年一、二月出生人數,已比去年同期成長一點二倍;但出生性別比異常也微升,與正常性別比相較,恐怕少了四百五十五名「小龍女」。
正常出生性別比為一點○六,即出生女嬰一百人,男嬰應有一百零六人。台灣性別失衡已久,好不容易去年出生性別比,下降為一點○七九,創十六年來最低值。不過,國健局長邱淑媞認為,去年與正常性別比相較,恐怕還是有兩千多名女嬰消失在人間。
國健局簡任技正陳麗娟說,今年光是一、二月出生通報人數,已超過三萬五千人,比去年同期兩萬九千人高出許多;但出生性別比,卻悄悄攀升為一點○八八,高於去年全年的一點○七九,亦即,今年一、二月,可能有四百五十五名女嬰被「犧牲」了。
國健局副局長孔憲蘭說,每個月的出生性別比會變動,年初男女嬰出生比失衡情況略高,雖不代表今年表現,但值得注意。
衛生署已嚴格禁止非醫療必要的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邱淑媞說,性別比達一點○八八時,推估可能有百分之三的父母,進行胎兒性別篩檢,若選擇墮胎,分散在不同醫療院所,「要抓不容易」。
國健局正展開「搶救女嬰大作戰」!邱淑媞說,將繼續加強監測、輔導醫療院所,並掃蕩性別篩檢違規廣告,今年不僅稽查曾有出生性別異常的醫療院所,也一季「掃」所有接生的醫療院所。
今年三月新版的孕婦手冊中,已列出疑似性別篩檢的全國、地方通報專線,希望透過社會氣氛,扭轉可能被迫消失女嬰的命運。
邱淑媞表示,當政策宣示,或媒體加強報導性別失衡議題,通常過幾個月後,男女嬰比就明顯下降,更接近正常值,社會關注一定有影響。
邱淑媞強調,「生男生女一樣好」,國健局也在龍年及俗稱「小龍」的蛇年,推出「守護『小龍』女」活動,期望台灣性別比,能在近兩年趨於正常。
想要一個龍寶寶 不孕症治療多了【聯合報2012.04.08
拚龍子,連年輕人也做不孕症治療。五月底前是懷龍子最後機會,婦產科門診有廿四歲女子要求做試管嬰兒;還有結婚才兩個月的新婚夫妻,被公婆強押就診,希望一舉得「龍孫」。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茂盛說,以往不孕症治療,以卅、四十歲女子為主,今年卻老、中、青都來了。
他的門診有一名五十五歲婦人,育有一子,停經超過四年,但夫妻為了生龍子,要求醫師幫忙做試管嬰兒,後來被勸退。還有一名卅一歲女子,結婚才兩個多月,但六十多歲公婆想抱龍孫,擔心媳婦五月底前無法自然受孕,陪著媳婦到醫院直接做龍子,不想錯失抱龍孫時機。
「想生龍子的人多三成。」台北榮民總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李新揚說,日前曾收治一名廿四歲女子,結婚才一年多,原本不急著懷孕,但她與公婆都想要有龍寶寶,雖還年輕,仍積極預約做試管嬰兒。
不只國人瘋龍寶寶,連旅居海外的華僑也返台拚龍子。
李茂盛表示,許多菲律賓華人下飛機後,醫院接送至合作飯店,在台停留一至二個月,專心做不孕症治療,往年每月約一百對華僑返台,但今年情況特殊,每月暴增至三百對,合作飯店全客滿,醫護人員應接不暇。
李新揚也有一名女病人,卅六歲結婚五年,一直無法受孕,日前從法國返台,要求做試管嬰兒。
「忙得不得了。」李新揚說,以北榮為例,以前每月生產數一百廿人,但今年一個月就有一百五十人,產科醫師忙到翻,他常看診到三更半夜,醫院電腦強制關機,民眾無法批價,只好跟對方說:「你今天看診免費。」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去年新生兒逾十九萬人,預估今年至少增加兩萬名龍寶寶;不過,每次龍年過後,新生兒數會大幅下滑,「龍年磁吸效應」,恐導致後年新生兒數掉得更低,粗估會少三萬多名寶寶。
另參本館:小女孩背叛女性 錯亂的情慾 外遇VS娼妓社會學 性交易公民會議 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女人不生 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2012-04-08 11:39:36
全國31省份均已放開雙獨家庭生二胎政策 2011-11-26大洋網
我省是全國最後一個實行此政策的省份
昨日,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據此次修改,我省規定,夫妻雙方均爲獨生子女,要求生育的,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如果夫妻雙方均爲農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個女孩,要求生育的,經批准也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在此之前,從全國來看,山東、四川等27個省、市、區在上世紀末已實行“雙獨”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自湖北、甘肅、內蒙古在2002年實行此政策以來,我省已成爲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實行此政策的省份。
《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黑體爲修改部分)
第十七條 符合條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經批准可以按計劃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經縣級計劃生育醫學鑒定組織鑒定,報省轄市計劃生育醫學鑒定組織確診第一個子女爲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爲正常勞動力的;
(二)經鑒定患不育症,合法收養一個子女後懷孕的;
(三)夫妻雙方系歸國華僑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臺同胞,身邊只有一個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爲六級以上傷殘軍人或者烈士的獨生子女的;
(五)夫妻一方連續從事礦區井下采掘作業五年以上,只有一個女孩,且繼續從事井下采掘作業的;
(六)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七)夫妻雙方均爲獨生子女的。
[放寬]
農民夫妻只有一個女孩也可生二胎
在修改之前,對于想要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家庭,《條例》原第十七條規定:符合其中六個條件之一。此次修改,又增加了第七個條件:夫妻雙方爲獨生子女。其中的第四個條件還被修改爲夫妻一方爲六級以上(原條例規定爲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或者烈士的獨生子女的。
修訂前的《條例》第十八條規定:
如果夫妻雙方均爲農村居民,除了適用第十七條規定外,符合下面條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經批准也可以按計劃生育第二個子女:(一)夫妻只生育一個女孩,家庭又確有困難的;(二)男到有女無兒的家庭結婚落戶,並贍養父母的(若姊妹數人,只照顧一人);(三)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並繼續定居的;(四)夫妻雙方爲少數民族的。
修改後,將第十八條第一款中的“家庭又確有困難的”一句刪除。
對獨生子女家庭的獎扶政策有增加
盡管我省放開雙獨家庭二胎規定,但我省仍然提倡和鼓勵只生育一個子女。《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符合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女方應有四年以上生育間隔時間,但二十八周歲以上者除外。
《條例》將我省現行的獎扶政策梳理並納入。相比之前的規定,修改後的第三十八條新補充很多內容。領取到《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與以前相比,可憑證享受下列待遇:
自發證之月至子女滿十八周歲(原爲十四周歲)止,獎給獨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獎勵費二十元(原條例規定爲十元)以上。
按人分配城鎮拆遷安置、移民搬遷安置、新農村建設安置、集體經濟收入、集體福利和征地補償時,獨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以前沒有此規定)。
同時,增加一條作爲第三十九條:對年滿六十周歲,符合國家有關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條件的夫妻,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獎勵扶助。獎勵扶助標准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高,並建立利益增長機制,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刪改]
《條例》原第四十七條規定:“故意爲不符合本條例生育規定的公民提供條件造成生育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是國家工作人員的,並給予行政處分。”
省人大法制委員會認爲,該條屬于在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範圍之外增加設定的行政處罰,與《行政處罰法》的精神不一致,予以刪除。
專家觀點
應對老齡化社會所需
雙獨家庭能否放開二胎政策,早已引起省人大代表的關注。在2010年的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董廣安、尹志國等聯名提交了相關議案。昨日下午,董廣安對記者說,這一次正式審議和高票通過,是經過多次測算、調研論證的結果。
“我省對二胎政策進行適度調整,是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性別比例的測算等多方面影響所致。”董廣安認爲,現在已經不是單純考慮人口數量的階段了,更多的要考慮人口的質量、結構,考慮老齡化社會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董廣安說:“種種迹象表明,如果二胎政策不調整,將會帶來一系列的後遺症。”全國多省市早已放寬二胎制度,河南不放寬政策,很多高層次人才有可能因此流失。另外,我省的養老體系還未健全,解決養老問題多半是以家庭爲單位,雙獨家庭供養雙方父母確有困難。
不會導致我省人口激增
“我曾經做過一系列的調研,現在很多城市人忙著做事業,工作忙、壓力大,不一定會要第二個孩子。”董廣安說。
有專家指出,現在許多大城市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別是本地常住人口。這符合國際規律,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會下降。加上夫妻雙方均須爲獨生子女,使得生二胎的基數較小,人口不會出現激增的情況。
可緩解養老壓力,刺激內需
從人口結構上說,河南“未富先老”。對于許多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一對夫妻將要贍養四位老人。早在2005年,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人口專家劉俊哲就斷言:“老齡化恐怕會拖中原崛起的後腿。”
劉俊哲說,人口結構的老齡化,使得河南退休人口不斷增加,工作人口日益減少,由于資金一直嚴重不足,社會養老體系特別是農村養老體系隨之承受巨大壓力,導致許多家庭陷入困頓。這迫使人們不得不繼續增加儲蓄並減少支出,導致整體經濟投資和消費支出不足。因此適度放寬二胎生育政策,可以緩解社會的養老壓力,增加和擴大內需。
專家對計生政策走勢有分歧
今年4月28日,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從2000年的12.65億增至13.39億。
令人口學家關注的是,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了總人口的13.3%,較2000年上升了近3%;而0-14歲人口占比爲16.6%,而這一數據在1990年爲27.69%,新生人口增速快速下降。專家就此達成共識: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下降,生育率水平較低。但對人口和計生政策的走勢,專家仍有分歧。
一些學者主張逐步放棄計劃生育政策,大膽放開二胎政策,以應對人口紅利逐步結束及老齡化;而另一些學者鑒于我國人口基數太大,生育態勢未明,對于人口綜合政策,他們認爲仍然要嚴控和均衡發展,並審慎放開二胎。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翟振武認爲,我國未來30年還將淨增2億人左右;人口峰值將在2033年達到15億人,人口總量的持續上升造成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我國的人口政策仍需要嚴控和均衡發展,二胎政策的放開應該十分慎重。
http://news.sina.com.cn/c/2011-11-26/074323528416.shtml 2011-11-26 13:03:55
全球人口 今衝破70億 2011-10-31 中國時報
人類歷史將樹立新的里程碑,地球上第七十億人口,可望在十月卅一日呱呱降生。全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的專家預期,這孩子將在北方省的勒克瑙附近村莊降生,當地機構已守在多名即將臨盆的孕婦身邊,在第一時間選出這個幸運寶寶。
隨著世界人口以每秒誕生兩名新生兒的速度直線上升,地球人口預期在未來九十年內突破百億。但糧食與資源增加追不上人口成長,教育和就業機會的不對等,皆使此一里程碑成為挑戰而非喜事。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日前表示,人口跨過七十億的重點非關數字,而是與人類生存狀況休戚相關:「七十億人口需要足夠的糧食和能源,良好的教育和就業機會,以及平安順利把子女撫養長大的自由。一個人想擁有的東西,都得乘上七十億倍。」
不過為了迎接第七十億嬌客,許多國家仍舉辦相關活動,在辛巴威有應景歌曲競賽,越南有「七十億人口:心手相連」演唱會,俄羅斯當局贈禮給獲選的新生兒,象牙海岸的喜劇演員則登台表演慶祝。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表示,十月卅一日是一個象徵性的日子。其他機構則有不同估算。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的「世界人口時鐘」,要到明年四月才會走到七十億;非營利機構「人口資料局」表示,全球人口幾星期前就已破七十億。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二日,聯合國指定波士尼亞男嬰亞南.米維奇為第六十億人口。當時聯合國祕書長安南還前往塞拉耶佛的醫院,抱著剛出世的亞南合影。十二年來,全球新增十億人口,但亞南的家窮困度日,也許這是聯合國不標示第七十億人口落腳何處的原因。
UNFPA估計,到二一○○年,地球人口將突破一百億大關。人口十二億一千萬的印度,在二○二五年可望增至十五億,取代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廿年來,印度人口暴增三億八千萬。該國衛生與家庭福利部長阿札德認為,面積占世界二.四%的印度,卻擁有一八%人口,令人憂心。
目前全球人口超過一億人的十一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俄羅斯、日本、墨西哥。如果想和全球七十億人說一聲「哈囉」,需要二二二年時間。如果和這七十億人手牽手,將形成七百萬公里長的人龍,可以繞赤道一七五圈,來回地球與月球之間九趟。
全球人口 今衝破70億
70億 聯合國:人類的極大挑戰
世界人口今破70億
第70億人口 菲律賓誕生
世界第70億 人口在亞洲
2025年 印度人口超陸冠全球
時代:全球人口最多10大城市
毛澤東鬥贏了 留下人口失控爛攤
計畫生育 讓大陸少生4億人
一胎化 竟成政治、人權事件
人口龐大 陸政治穩定仍可期
舊版計生標語太雷人 掃進垃圾桶
陸未富先老 2035年2勞動力供養1老人
夕陽變朝陽 銀髮商機上兆RMB
養老如度假 五星級養生村正夯
陸少子化危機 比老齡化嚴重
人口紅利將耗盡 面臨中等收入陷阱
男女性別失衡 拉高民間儲蓄率
22年後 台灣將成全球最老地區
台灣老化速度 比歐美國家快
全球用水量狂增 比人口成長快
2025年 印度人口超陸冠全球 2011-10-31 旺報
過去12年間,全球增加了10億人口。在過去10年間,印度的總人口增長了17.6%,達到12.1億。據聯合國的報告,印度將在2025年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大陸因持續一胎化政策,人口將減緩成長,被印度超越。
計畫生育 讓大陸少生4億人 2011-10-31 旺報
設想一下,若中共不在1982年把計畫生育寫入憲法,訂為大陸基本國策,中國當今人口會比現在的13.39億人多出多少?答案是4億多,總人口數逼近18億人。
夕陽變朝陽 銀髮商機上兆RMB 2011-10-31 旺報
大陸60歲以上人口已超過1億人,未來還將以3%速度增長,眾多學者擔心「活得長、生得少、養得難」成為大陸老齡社會特點,在社會福利趕不上下,民間業者已經啟動,如何將「夕陽」成為「朝陽」產業,事關上兆元的商機。
陸少子化危機 比老齡化嚴重 2011-10-31 旺報
1850年,馬克思在《國際述評》中曾如此評論中國:「在這個國家,緩慢但不斷成長的過剩人口,早已使中國的社會條件成為中國大多數人的沉重枷鎖」。然而,1980年嚴格執行計畫生育後30年,中國卻悄然面臨「少子化」挑戰。「開放二胎」的呼聲在大陸內部開始點起燎原星火。
人口紅利將耗盡 面臨中等收入陷阱 2011-10-31 旺報
儘管中國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口紅利卻可能在幾年後告罄。針對人口紅利即將終結,及收入突破4000美元後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大陸上自政府高層、下至學界,無不繃緊神經,嚴防「中等收入陷阱」降臨在中國頭上。
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新興市場國家突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後,社會矛盾集中爆發,體制的變革進入臨界點。不少發展中國家因經濟發展自身矛盾難以克服,發展戰略失誤或受外部衝擊,導致成長回落或長期停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無法自拔。
對此,《經濟參考報》近期刊文指出,改革開放後,中國主要靠豐富的廉價勞動力。由於獨生子女政策,中國人口迅速老化。今後10年,年輕人口將迅速下降,老年人口迅速增加。
第一代農民工能接受低工資、高強度、長時間的勞動。但第二代農民工不再會像父執輩一樣,接受勞動的殘酷現實。再過10年,一旦中國人口紅利耗盡,靠低價勞動力的競爭優勢將徹底消失。目前國企壟斷,已提前斬斷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刊文擔憂,中國正面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22年後 台灣將成全球最老地區 2011-10-31 旺報
經建會日前發表統計數據指出,2011年台灣地區人口老化程度排名世界第48,但最快在22年後,台灣將會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老」的地區,較原先預測提前7年。加上台灣世界最低的生育率,人口老化的程度恐將侵蝕國本,這恐怕是未來執政當局必須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事實上,政府近年來頻頻頒布政策鼓勵生育,然而卻成效有限。雖然從今年開始,「龍年懷孕潮」已經開始在發酵,但這畢竟只有短期的效應。對此,經建會更預估,1990年以後出生的,將有3成沒孩子、4成沒孫子,50年後老年人口將成長3倍(簡稱「9034現象」)。 2011-10-31 12:10:53
民運美女柴玲斥一胎化 自爆4度墮胎【聯合報2011.09.25
柴玲在六四事件中的學運領袖形象深入人心(左圖)。柴玲當母親後,更能體會天安門母親失去孩子的痛。右圖為她與丈夫和女兒。圖/本報資料照片
一九八九年參與「六四天安門事件」、長相清秀的民運美女領袖柴玲,昨天在美國抨擊大陸一胎化政策,剝奪未婚懷孕婦女的生育權。她並自爆在北京大學求學期間,曾墮胎四次,引起各界熱議。
柴玲昨天出席美國眾議院「中國大陸一胎化政策」聽證會,語出驚人坦承,在北京的求學時期曾四度意外懷孕,但由於中共嚴厲處罰未婚懷孕婦女,逼她只能選擇墮胎。
一胎化政策是為一夫一妻家庭制定,剝奪未婚懷孕婦女的生育權,即使是已婚夫妻要養育子女也要先獲得「准生證」。
對於柴玲的爆料,一些網友感到十分驚訝,有人質疑她,為何一再「弄出人命」!有中國網友認為,柴玲在北京有六年大學生活,如果她是六年內墮胎四次,未免太隨便和不重視生命,「為何不好好避孕」?
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柴玲是絕食發起者之一,並擔任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總指揮,曾與同校另一位學生領袖封從德結婚;六四事件後,遭到中共通緝,離開大陸後不久,與封從德離婚。
九○年代初期,柴玲遠赴美國求學,並與美國人羅伯特‧馬丁結婚,九三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學碩士學位,九八年與丈夫共同創辦電腦公司;近年,她在美國創立「女童之聲」組織,為婦女和女童權益發聲。
中共的一胎化政策不僅剝奪婦女生育權,還引發人口結構嚴重失衡。美國楊百翰大學政治學教授哈德遜(Valerie Hudson)昨天在聽證會指出,大陸年輕男性人口將在二○二○年達到高峰,屆時將有逾千萬年輕男性因性別比例嚴重失衡,討不到老婆。
哈德遜分析,找不到另一半的男性多為社會底層勞動者,大量光棍雖然和戰爭無直接關連,但中共為維持社會穩定,可能訴求民族主義解決內部問題;例如藉著反日或要求兩岸統一的聲浪,動用武力「一石兩鳥」,同時解決男性人口過多和統一問題。
去年大陸出生嬰兒男女比例為一一八比一○○,雖然官方有意放寬一胎化政策,但卅多年性別比例失衡的惡果已陸續浮現,大量男性移民俄羅斯遠東地區,造成族群關係緊張;東亞鄰國也憂心大陸日漸高漲的民族主義和軍事擴張。
同時,大陸人口逐漸老化,到二○二五年,勞動人口將低於老年人口。
柴玲回憶錄 前夫封從德斥失實【世界日報2011.10.19
六四前學運領袖柴玲回憶錄《一心一意向自由》最近面世,書中不但披露諸多22年前天安門學運內幕,更有不少內容涉及她與前夫封從德的往事,引起人在美國的封從德不滿。封從德近日發表公開聲明,指回憶錄「多有誇張扭曲和掩飾」,描述顯然經過「文學加工」,而且「包括上百錯處。」他對此「非常遺憾」。
柴玲在回憶錄中說他們在國內逃亡十個月期間,封從德曾和香港一位女星交往,最後導致夫妻分手收場,「這並非事實,」封從德在聲明中指出,他否認與任何女星有交往,更說「若柴玲記得是誰,我很想知道。」
他說,因為分手,柴玲很受傷,「在此我願再次鄭重道歉,懇請諒解。同時,我至今相信,那時我們分開是正確的選擇,夫妻不成還能做朋友,否則可能早就反目。」
封從德聲明中也提到柴玲「自爆曾墮胎四次」,他表示,前兩次在他們交往之前,在讀此稿前都毫不知情;後兩次,他曾勸過柴玲把孩子留下來,他願意退學養家,並非「虛張聲勢」,但柴玲還是一意孤行。最後兩人分手原因,是因為價值觀的差異。封從德說:「那時我們已是兩個不同的生命,柴玲繼續追求美國夢,我因『六四』前後的經歷而有了一個「中國夢」,之後各自的人生軌跡也能清晰印證。至於二人衝突,封從德也說:「當時確實激烈,柴玲回憶中的描述並不完整,多有誇張扭曲和掩飾。20多年後還能寫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顯然是有人代筆為了某種邏輯需要而做的文學加工。」封從德說,為了大局及維繫情義,不進八卦陣,他「選擇不披露隱私細節」。
封從德直指回憶錄「多有誇張扭曲和掩飾」,聲明中說:有的報刊文章移花接木,將本就子虛烏有的所謂香港女星乾坤大挪移到天安門廣場上,又引申發揮,整體抹黑這場偉大運動,指責「因為學生的愚蠢而葬送了中國進行政治改革,走向開放的可能性」。作為天安門群體為國為民犧牲奉獻中的一員,「對此我深感遺憾」。
封從德和柴玲都是北大學生,於1988年結婚,都是1989學運領袖,六四後兩人經香港偷渡出境,流亡海外。
另參本館:《天安門一九八九》《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2011-10-19 11:37:17
若只能生一個 美國人較愛男孩【中央社2011.06.25
美國最新出爐的調查發現,如果只能生1個小孩,多數美國民眾都希望生男孩。
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Gallup)隨機調查美國1020位成年人,詢問他們在只能選擇1個孩子的情況下,想要男孩還是女孩。
美國「生活科學」網站(LiveScience)報導,40%的美國民眾想要男孩,28%的人想要女孩,其他人不是覺得沒差,就是還不確定。
在1941年一項類似的民調中,38%的美國民眾想要男孩,24%的人則想要女孩,其他受訪者則沒有特別偏愛男孩還是女孩。
男人會比較想要男孩,49%的男性表示,他們想要兒子。只有22%的男性表示,他們比較想要女兒。
相較之下,女性比較沒有顯著偏好,31%的女人比較想要男孩,但也有32%的女子想要女孩。
年齡在30歲以下的美國民眾有54%表示,他們想要男孩,另外27%的人則想要女孩。
教育程度也占一定程度的影響,擁有碩士學歷的美國民眾想要生男生女的比例一樣多。而學歷在高中以下的民眾,有44%比較想要男孩,只有25%偏愛女孩。
胎兒性別檢測-謀殺女嬰元兇 2005/8/18 TVBS新聞
再過幾10年,台灣的男士們恐怕會娶不到老婆,因為現在還是有很多家庭為了生男孩而偷偷墮胎。台中榮總婦產科主任何醫師擔任婦產科醫生已經超過了30年,從她手裡出生的嬰兒不計其數,最近她發現,新生兒中,男嬰比女嬰還要多,讓她很憂心。
台中榮總婦產科主任何師竹:「25年前羊膜腔引進國內,到最近幾年這些基因檢測,愈來愈進步以來,雖然說我們的醫療法有規定不可以做性別診斷,除非為了性別遺傳疾病,但事實上這個很難管私下很多的行為。」
男女生嚴重失衡,2年前何醫師做了一項抽樣調查,發現102家婦產科診所中,有一半以上提供了嬰兒性別檢測,而超過一半的私立醫院也提供了這項服務,原本是方便辨認性別的技術,卻變成殺害女嬰的幫兇。
內容簡介
中共會攻台,只有一個原因──缺乏女性。
中共使用武力對付台灣絕不會是因為李登輝或陳水扁的一句話,至少不會那麼單純。
一個國家要打戰,會是為了自己內部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僅管表面上可說是為了民族自尊,維護國土完整等。然而,中國現在就面臨這一個情況:一胎化政策讓父母千方百計想生男孩,造成今天中國男多女少,在15~34歲的青年中,多出了八千萬個男生,也就是未來將有30~50%的男性,可能娶不到同國籍的太太。
1980年實施一胎化政策以來,至今已有25年,大部分的男孩將屆婚齡,但原來會成為他們太太的女性都被墮胎掉了,去那裏為他們找太太呢?
本書作者Valeuie Hulson及Anda den Boer在為時八年的研究中,旁徵博引,鐵證如山。她們治學的態度及使命感令人佩服。在美國本書一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立刻廣為報導,三週後,中國的人民日報也為文批評,認為其理論及數據,缺乏說服力。當然本書也被大陸當局列為禁書。
值得欣慰的是,儘管大陸當局企圖遮掩這個事實,但原文版書發行後不過幾個月,中國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等核心領導就公開說,要放鬆一胎化政策。只是,它來得及嗎?
本書作者Andrea M. den Boer與Valerie M. Hudson做了一個大膽的預測,提出中國過剩的男子會造成高犯罪率和社會失序,中國亦可能變得好戰和具有侵略性,他們藉由許多證據說明龐大的未結婚成年男性是犯罪和戰爭的危險因子,而中國的極權統治是另一個危險因子。
作者簡介 譯者:邱彰
alerie M. Hudson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為美國賓漢楊大學政治系教授,並曾任教於西北大學、羅格斯大學,也曾擔任過作家、編輯。著作包括《政治心理學及國際政策》、《國家自治的極限》。研究著重於國際政策分析、安全學研究、電腦統計模型等。她曾任大衛甘迺迪中心國際研究所所長,獲得許多殊榮,包括卡爾模莎最佳教學獎。
Andrea M. den Boer英國坎特貝里康特大學博士,為該校政治及國際關係系的國際政治講師,以及人權及國際關係研究所的所長。她目前的研究著重於性別、人類安全學及人權方面的議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4055
性別大屠殺 全球1億女嬰消失 10/03/08聯合報(楨:西方偏見!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封面頭題報導,近年來因重男輕女觀念作祟,全球慘遭墮胎、殺害、任其自生自滅而夭折的女嬰總數達1億,稱之為「性別屠殺(gendercide)」毫不為過。
這種現象在亞洲特別嚴重,重男輕女觀念仍根深蒂固,原因除傳宗接代之外,許多人認為男子能養家活口、繼承家業、奉養父母。
在亞洲部分偏遠地區,殺害女嬰的現象仍相當普遍,現代超音波掃描使一心只想添丁的準父母以墮胎手術拿掉女嬰。在中國與印度北部,男女嬰的比例嚴重失衡,達120比100。
反墮胎人士認為,這形同大規模屠殺,對社會的衝擊極為嚴重。性別失衡將導致犯罪率、新娘走私和性暴力提高,許多男童成年後勢必找不到配偶,衍生社會問題。
印度經濟學家塞恩(Amartya Sen)估計,因性別屠殺消失的女嬰總數達1億。
在中國,1980年代末出生人口的男女比例是108比100,2000年代初惡化為124比100,部分地區更達到130比100。
問題不只如此。包括台灣、新加坡在內的東亞國家,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前共產國家、高加索地區及美國華裔及日裔,新生兒人口比例同樣嚴重失衡。性別謀殺現象幾乎遍及全球,不分貧富與宗教。
經濟發展不足以遏止這種現象。性別失衡的台灣與新加坡均是開放富裕的經濟體,而在中、印兩國,教育程度越高、越富裕的地區性別失衡問題越嚴重。
在南韓,男女嬰比例失衡的問題也曾相當嚴重,如今逐漸恢復正常。這不是人為因素使然,而是文化改變之故:女性教育、反性別歧視訴訟與平權裁決,導致重男輕女顯得落伍且不必要。
報導中呼籲中印兩國必須加速採取具體行動,中國尤其應該廢除一胎化政策,否則人口性別失衡問題將日益嚴重,後果難以收拾。
各國也必須全力提升女性的價值,具體措施包括推廣女性教育、廢除女性不得繼承財產的法律與習俗,並循各種管道鼓勵、協助女性投入公眾生活領域。 2011-06-26 11:18:58
台灣性別失衡嚴重 10個郎搶7個妹【聯合報 2011.03.07(楨:旣不婚失衡又如何?另參本館:越女不想嫁臺外勞異國婚姻 上網結婚《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到二○○九年為止,適婚年齡(廿五至四十四歲)的男性比女性整整多了四十三萬多人,等於十個台灣郎搶七個台灣妹,婚配市場嚴重傾斜,而這種男多女少的情況,仍在惡化中。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何碧珍把台灣男人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身材高、學歷高、薪水高「三高」的男性,根本不需要擔心婚姻問題。
第二類是身高、學問與薪水偏低水準的「三低」男性,在國內不容易找到結婚對象,只得向「外」發展,藉著家庭或父母支援,娶回外籍新娘。
第三類是身高、學問與薪水都屬「中等」的男性,既不願娶外籍新娘,本身條件又不足以逼退婚配市場上眾多競爭對手,由於結婚難,許多中等男性非自願不婚或晚婚,成了「新一代羅漢腳」。
主計處說,男女嬰兒比例失衡直接影響三層面,第一是,婚配市場傾斜;第二是,外籍通婚普遍化,社會結構質變;第三是,經濟失衡,例如大陸男女嚴重失衡,父母親為幫兒子娶媳婦兒,拚了命儲蓄,結果竟導致大陸流動資金不足。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的觀察,雖然男女平權已經是普世價值,但近廿年來,亞洲人口性別失衡仍較其他地區嚴重,恐衝擊亞洲國家未來的教育、社會與經濟發展。
聯合國數據指出,二○○五至二○一○年間,全球嬰兒出生性比例為一百零七,亦即出生一百個女嬰對應一百零七個男嬰;但大陸的嬰兒性比例卻高達一百二十,男多女少非常嚴重,高居全球第一,而其他亞洲國家,只有日本落在正常區間(一百零三到一百零七),其餘國家都偏高。
主計處加入台灣資料比對之後發現,台灣嬰兒出生性比例為一百零九,僅次於大陸,男女失衡排名全球第二。
※延伸閱讀》
‧ 111:100 男女嬰性別失衡 急遽惡化
‧ 男多女少》性別混淆 女摔角男下棋
‧ 男多女少》醫師反省 拒性別篩選
‧女性不婚不生 去年再創新高
汶川大地震,是一場天災也是一場無聲無息的人禍。學校倒塌,孩子死了,更讓許多乖乖遵守中國政府一胎化政策的父母們絕望,不知畢生打拼的意義在哪裡。打從一九七九年以來就實施的一胎化政策,這回恐怕將崩解。
老爸一臉茫然地面對唯一兒子罹難的事實,這場地震也奪走了許多父母唯一的心靈依靠,算一算,這些學校瓦礫堆下埋著的孩子大概都是中國實施一胎化政策十年後才出生的孩子。
想不到一九七九年,也就是二十九年前強制實施的一胎化政策,今天竟然造成四川家庭一個世代的滅絕。
當年,中國人口正邁向十億大關,為了控制人口而提出一胎化政策,每對夫婦只准生一個孩子。有人不理會,寧可受罰也要生孩子。但像四川早年經濟不發達,看在重罰的份上,只生一胎的父母不少,傾全力培養獨生子女,指望子女成龍成鳳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今汶川地震活埋了這些成長茁壯的樹苗。年輕的父母或許還能再生,年老的父母就全沒指望了。地震震碎了為人父母的心、無情的一胎化政策也將面臨崩潰。(綜合報導)
災民再婚再育 川震重建重點2011-05-11 中時(另參本館:天災?人禍? 中共的救災能力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破碎的大地》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北川是一個羌族自治縣,縣內的擂鼓鎮貓兒石村,如今已經改名為「吉娜羌寨」,「吉娜」在羌語中代表「美麗的女神」的意思,藉此,吉娜羌寨想走出一條靠著少數民族風情,發展農家樂及特色旅遊的路子來。
王孝萬是吉娜羌寨的村民,他和妻子劉賢惠兩人共守著一棟羌族特色房子,他們是吉娜羌寨新起農家樂經濟的一員,但王孝萬、劉賢惠有著和別人不同的故事。王孝萬早年喪偶,劉賢惠則是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由於災後的協力重建,兩人逐漸培養起感情,王在○八年底向劉提出了結婚請求,但苦於劉的兩個女兒「感情上無法接受」,王、劉的婚姻遭遇困難。
隔年三月,昔日有「共青團第一美女」稱號的大陸國務委員劉延東來到了吉娜羌寨視察,獲曉此事後,劉延東親自為王、劉兩人向其子女說項,做了許多「思想工作」,最終才促成此段良緣。王孝萬、劉賢惠在○九年四月順利成婚,並開始共同經營農家樂,名為「羌族農家菜館」。
劉延東是不是管太多了?國務委員已經是大陸「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員,這個級別的「大官」竟然插手老百姓的婚姻「小事」?
事實上,在汶川災後重建的過程中,為了協助再組幸福家庭,不只「再婚」,甚至「再育」都被大陸官員視為「大事」來抓,絕非「小事」。
汶川地震當年,大陸就啟動「再生育服務工作」,地方工作人員一開始先進行調查摸底、建立檔案,而後就是提供各類免費服務,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產後隨訪等,以北川縣的計生(計畫生育)服務站為例,災後三年來,共有八八一名「再生育服務對象」成功受孕,震後已有七○五名「再生育寶寶」順利誕生(楨:全川再生超六千!)。
這項工作,外人看來,總覺得怪,但也是講究「務實精神」的「中國特色」之一。為迎接媒體訪問團的到來,北川計生服務站召集了一群「再生育寶寶」,一時間,現場童聲童語,母親抱著稚齡的兒童,身旁多是滿眼關切,一會整理背巾、一會撥弄小孩髮稍的婆婆。一個「再生育寶寶」的出世,確實拯救了一個受災家庭。
趙太蓉在地震中失去十六歲大的兒子,三年後,她笑容再現,全靠一歲多的小兒子。她說:「有了孩子帶來了希望嘛!沒有孩子我們肯定還生活在地震的陰影中。」 2011-05-15 09:34:07
台不婚主義者 為大陸五倍 【聯合報2010.08.18
104人力銀行昨天發布「2010兩岸婚姻觀大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台灣單身上班族只有24%認為一定要結婚,比率不到大陸49%的一半,抱持不婚主義的比率11%,卻是大陸的5倍。
在挑選理想伴侶的條件上,兩岸都重視「價值觀」和「人格成熟」,有別於大陸上班族重視「脾氣」,台灣上班族則更現實,在意「經濟能力」和「正當工作」;另外,大陸上班族對於跨海婚姻的接受程度要明顯高於台灣青年。
此次104人力銀行針對3,328位兩岸上班族進行愛情及婚姻觀調查,發現兩岸上班族對於婚姻的態度大不同,在談到結婚意願時,有49%大陸單身上班族認為「當然會,人總是要結婚的」,而同樣認為非結婚不可的台灣單身上班族只有24%;相反地,抱持不婚主義,覺得「一個人的生活也很好」的台灣單身上班族有11%,大陸單身上班族卻只有2%主張不婚。此外,在兩岸的未婚上班族中,大陸人有69%願意相親,台灣人為52%,有超過三成的台灣上班族認為相親很彆扭,大陸上班族卻只有14%。
104人力銀行(中國)的公關經理杜悅芸表示,「剩男剩女」現象是當今大陸非常普遍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上班族對未來另一半要求甚高,但同時大部分人都保持著傳統的婚姻觀,因此希望能夠通過包括相親在內的不同方式結識異性;然而台灣上班族,對婚姻的態度比較隨性。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趨頻繁,兩岸上班族對「跨海戀」是否抱持期待?調查顯示有91%的大陸上班族對兩岸戀情抱持著「當然會考慮」或「有機會不排斥」的態度,卻有35%的台灣上班族「完全不考慮」跟海峽另一邊的對象談戀愛。
其中台灣上班族不考慮跨海戀的主要原因為「文化差異太大,很難溝通(37%)」和「對於對方的成長背景、環境、性格不瞭解(35%)」,大陸上班族則是因為「距離太遠,感情難維繫(40%)」。
中國政府正在研究廢除從1979年起為控制人口實施的“只生一胎”政策,並考慮從2015年起施行新方案。
中國《京華日報》7日報道說,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玉慶透露,目前國家計劃生育部門考慮放開二胎政策,很多專家對此正在進行研究。
關於放開“二胎”的時機,王玉慶透露說,二胎政策到“十二五”(2011至2015)末期可能會放開。
過去三十年中國處於經濟活動人口多於被贍養的老齡人口的“人口紅利期”,但是最近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所以持續出現應廢除“只生一胎”政策的呼聲。王玉慶說:“現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如果第一個是女孩兒,政策允許生第二胎,這一政策可以在城市逐步放開。”
關於廢除“只生一胎”政策會導致人口暴漲的憂慮,王玉慶認為:“現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別是本地常住人口。因為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高了許多,且年輕人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也符合國際規律,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會下降。”
中國人口去年年底已達到13億4100萬人。
人大代表稱實施嚴格一胎政策將提升民眾幸福感2011-03-15 人民網
是一胎,還是二胎?全國人大代表程恩富認為,實施嚴格的“一胎化”將全面提升民眾的幸福感。《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汪孝宗 |兩會現場報道
“我依然堅持應實施嚴格的‘一胎化’政策,即‘城鄉一胎、特殊二胎、嚴禁三胎、獎勵無胎’的方式,盡快提升人口素質,實現人口與資源、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科學發展,進而解決中國正面臨的環境、資源、城鎮化、就業等諸多問題。”
3月7日,在今年全國兩會安徽代表團駐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見到《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時,再次“旗幟鮮明”表明了他飽受爭議的觀點。
引起全國爭論的“建議”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即2009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程恩富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第一次向外界披露他堅持的“應實施嚴格的‘一胎化’”觀點,並向全國人大提出“建議”。(詳見《中國經濟周刊》2009年第11期《人口政策大爭鳴︰“一胎化”還是“放開二胎”?》)
但對于他的觀點,贊同者寥寥,反對聲一片。有人將其觀點稱之為“斷子絕孫”的建議;更有甚者,將“一胎化”比作“‘民族自宮’行為”。
時至今日,面對質疑、甚至是謾罵之聲,程恩富仍堅稱︰“30年來,‘一胎化’政策大約少生近4億人,效果很好,值得高度肯定和評價。否則,今天我國的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水平、人均資源、人均國力會比現在少得多,而失業、城鎮化、環境、資源等問題會比現在嚴重得多。”
“但抑制人口增長、減輕社會負擔、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標只是部分達到,因而需要繼續堅持,而不是改變‘一胎化’政策。”程恩富強調說,“這個問題引起大的探討和爭論是件好事,因為這是關系到子孫後代的重大問題。”
“‘一胎化’我提了兩年,到現在沒有人公開站出來找我辯論,我希望能有人站出來敢于大膽同我辯駁,把這一討論引向深入。”程恩富說,“誰認為我說得不對,可以一條條駁我嘛,觀點的交鋒也是有好處的。”
不過,程恩富發現,兩年來並沒有人公開站出來向他“對陣”。為此,他特意收集了散布于各個媒體及網絡各反對方的觀點,歸納出十大方面,然後他逐一予以駁斥,列出了約2萬字的10點答疑。
……………
http://big5.ycwb.com/news/2011-03/15/content_3381111.htm 2011-04-01 09:38:34
他山之石/日本失落20年 台灣會嗎【聯合報記者陳世昌 2010.08.17
「失落的廿年」現在成了日本的代名詞,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把日本當作反面教材,指美國再不努力振作,日本就是最好的榜樣;一向被認為富裕的日本,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狀況?
追究原因,主要是少子、高齡化帶給日本巨大包袱。十多年前,日本就因為高齡化社會,政府支付年金給退休國民及醫療費增加,讓九○年代以後的政府歲出不斷膨脹;年輕人則因為失業多,很多不敢結婚,結了婚也不敢生小孩,就怕家庭帶來負擔。
統計指出,日本的國家借款總額,相當去年度名目上的國內生產毛額四百七十六兆日圓的一點九倍,若由所有的國民平均分攤,每名日本人一出生,就必須為這個國家負擔七百一十萬日圓(約兩百六十三萬新台幣)的債務。
日本人口約一億二千萬人,但因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人口學家警告說,到了二○五○年,日本人口可能要減到八千萬人。這樣少數的下一代,要擔負起上一代所遺留的龐大債務,更讓日本人不敢生小孩了。
日本執政民主黨的人口政策,就只是去年眾議院選舉時開的選舉支票,「國中以下的小孩,每人每個月可以從國家領到兩萬六千日圓的補助金」,這個政策,被在野黨譏為是「花錢買票」,還反問民主黨「財源從哪裡來?」
果然,奪取政權後的民主黨發不出這筆錢,只好折中減半,每個小孩每月發放一萬三千日圓。這個政策是否會刺激人口增加?答案不得而知。
許多孩子家長說,現在日本社會最缺乏育兒環境,托兒所就很缺乏,許多夫妻在外工作,因為找不到好的公立托兒所而不敢生孩子。這些問題不解決,誰還敢生小孩?
相 關 新 聞
‧ 少子化、高齡化 我人口提早負成長
‧ 亞洲總生育率 我吊車尾
‧ 銀髮商機多 「放大版」商品熱賣
‧ 政府催生 10年之內,婦女生1人→1.2人
‧ 少子化 學校裁、勞動力衰、經濟熱不起來
‧ 工作人口 五年後負成長
‧ 少子化、人口老化 婦產科乾脆開安養院
‧ 高齡化 量販店搶攻保健食品
‧ 月花4萬元 退休要存720萬
‧ 他山之石/日本失落20年 台灣會嗎
少子化會造成經濟蕭條可有事實根據?
http://blog.udn.com/ubhuang/4327881
另參本館: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女人不生 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育 移民vs生育 越女不想嫁台 共生家庭 異國婚姻 上網結婚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http://www.cdnews.com.tw 2009-11-25 王鵬捷/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1990年代提前進入「少子化」階段,2000年也同時進入老齡化社會,雙重壓力下促使學者要求盡快調整計畫生育政策,高喊「一對夫婦,兩個孩子」口號。
中央社25日報導,大陸國情研究專家、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今天向中新社提出上述呼籲。
根據聯合國人口數據庫,1995年至2000年,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80,出現「少子化」,2000年至2005年又降為1.77,其中城鎮已進入「超少子化」,農村也進入「少子化」階段。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是開發中國家率先進入到老齡社會的國家。聯合國人口數據庫預測,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到2015年達到高峰,接近10億人,其中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將增至1.3億人。
同時,到2015年,7.6個勞動年齡人口就得供養一個老人,2030年4.2人供養一個老人。
胡鞍鋼指出,中國在較低收入層提前進入「少子化」和老齡化,可能根本改變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軌跡,從較高成長轉向較低成長。
因此,從2000年到2050年的50年間,中國如何應對「少子化」和老齡化的兩大挑戰,「是成為一個真正繁榮、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國家的關鍵,而『十二五』時期是應對這兩大挑戰不容錯失的關鍵機會窗口期。」
除盡快調整計畫生育政策、盡早實行「一對夫婦,兩個孩子」生育政策外,胡鞍鋼還建議,中國提高男女職工特別是專業人才、黨政軍人才、企業管理人才的退休年齡,並實行男女平等;強化人力資本投資,擴大職業培訓規模和提高培訓品質;普遍推行勞動合約制度;擴大城鎮養老保險,並擴及到農民工,在農村實施社會養老保險。
官方:人口「一胎化」政策不變
http://www.cdnews.com.tw 2010-02-05王鵬捷/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年「放開2胎」的生育政策傳聞不絕於耳,甚至人口逾億的河南也急呼開放第2胎。中共中央高層日前明確指出,第12個5年計畫 (2011-2015年)期間,將「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
中央社5日報導,大陸人口老齡化、結構失衡、養老超負荷等問題,讓「一胎化」人口政策面臨挑戰,主管生育計畫的中國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4日在廣州召開的南方12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座談會上,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傳達了國務院上述明確方向。
國務院指示強調,第12個5年計畫期間,「必須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趙白鴿則表示,計畫生育是重大國策,經實踐證明,「符合國家和百姓的長遠利益。」
國家計生委:中國生育政策不是一胎政策
中新網2006年4月21日電 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張維慶在本周的《學習時報》上刊文分析如何統籌解決中國人口問題。他在文章中澄清說,中國的生育政策不是“一胎”政策。
文章分析說,在中國城市,男女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可以生育兩個孩子;在農村,多數省規定,生了一個女孩的可以再生一個;雲南、青海、寧夏、新疆、海南等省(區)規定農民可以生育兩個孩子;西藏農牧民沒有生育數量的限制。因此,中國的生育政策並非“一胎政策”。
文章指出,現行生育政策是過去三十多年來經過幾次調整後穩定下來的。是符合目前中國國情並爲多數人所接受的政策。“十一五”時期,中國面臨著第四次生育高峰,雖是低生育水平條件下出現的小高峰,但也不能因爲是小高峰,就不給予高度重視,一定要避免人口反彈的“蝴蝶效應”。因此,中共中央已明確指出,“十一五” 時期必須穩定現行的生育政策。
http://news.sina.com.cn/c/2006-04-21/09309679927.shtml
中國人口信息網
http://www.cpirc.org.cn/index.asp 2010-08-17 11:49:44
大公報:上海鼓勵二胎置計劃生育國策於不顧?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7-24 閻光濤/整理
中新網7月24日電,香港《大公報》24日刊文說,上海日前宣佈鼓勵符合條件的夫妻生育二個孩子。
文章摘錄如下:
上海日前宣佈,鼓勵符合條件的夫妻生育二個孩子。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開始議論:上海難道要搞特殊?要置計劃生育的國策於不顧?
上海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趙勇大呼冤枉。他說,上海為再生育開綠燈的十二個條件,沒有一個是獨享的,在全國其他省市都有副本,只不過每個省市根據情況不同而在條件數量和操作上略有不同。讓符合條件的夫妻生育二個孩子,依據來自於地方制定的法律和法規,而其上位法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我們地方立法絕不可能脫離上位法的基礎和框架”,趙勇特別強調。記者特意流覽了國家計生委的網站,其首頁顯著位置刊登了上海推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新聞,裏面也提及了完善再生育全過程管理服務。
鼓勵生第二個孩子的背後,上海其實有著自己的苦衷,那就是人口老齡化嚴重,以及由此帶來的財政支出為社保托底的巨大壓力。去年上海戶籍人口中,六十歲及以上的老人超過三百萬,占總數的兩成以上,高於全國水準一倍,老齡化程度已接近日本、瑞典等世界人口老齡化最高的國家水準。上海鼓勵符合條件的夫妻再生育第二個子女,是為了優化人口年齡結構,並應對半個世紀後可能出現的勞動力短缺狀況。
因為老人多、年輕人少,上海財政已被社保的窟窿壓得實在夠嗆。年初,上海的黨政一把手罕見地分別在兩會上都大歎苦經。俞\\\正聲提醒,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依靠並提高財政支出比例為社保基金托底的情況將長期存在,甚至會日趨嚴重。而市長韓正則以數字說話─去年上海市級財政收入的近兩成用來為社保基金托底,金額接近一百八十億元,而今年的窟窿又大了至少六十億元……
鼓勵生第二個孩子,也反映了上海對控制人口的自信。上海市戶籍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已連續十六年負增長了!近年來人口總量增加主要來自於外來人口。
身邊朋友笑言:只要看看上海人對女兒的歡喜程度、女人的地位,就可以想像上海不會出現農村那種為生兒子而拼命超生的情況。更何況,上海那赫赫有名的超高房價和物價,也會讓年輕人生育第二個孩子前慎重三思。
孩奴是一種新名稱,用來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爲子女打拼,爲子女忙碌,爲子女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
目錄
1 表現
2 “孩奴”百態
2.1 表現一:孩子是唯一的生活重心
2.2 表現二:只賣貴的不賣“對”的
2.3 表現三:房奴+孩奴=“一生爲奴”
3 心態分析
3.1 人雲亦雲
3.2 鼠腹雞腸
3.3 強詞奪理
3.4 欺世盜名
3.5 自以爲是
3.6 自欺欺人
4 理財方案
……………
http://www.hudong.com/wiki/%E5%AD%A9%E5%A5%B4
中國的“小皇帝”Little Empreors
導 演:于彥夫 張圓
編 劇:肖尹憲 張育慧 于彥夫
主 演:張玉玉 浦克 蘇寧 孟憲英 丁一
攝 影 Cinematography:王吉順 Jishun Wang
上 映:1987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顔 色:彩色
片 長:90分鍾
類 型:劇情片
制作公司:長春電影制片廠 [中國]
故事梗概
身爲小學教師的馬琪,在學校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都遇到了令人憂心的問題--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她雖客觀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但面對自己的女兒--圓圓的教育,卻是束手無策。馬琪的學生高小興,在校內外經常受到同學的譏笑,因爲他的爸爸高興是個"倒爺";媽媽劉玉萍整日和別人跳舞鬼混;高小興在家中既缺少父母的愛撫又缺少家庭教育,心靈遭到了扭曲和傷害,在脆弱的內心深處萌發了複仇的心理。彭麗麗的父母雖是工人,但卻希望女兒成爲一名鋼琴家,省吃儉用買了一架鋼琴,天天逼她練琴,母親的棍棒使麗麗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恐懼的陰影。10歲的銘銘同父親林傑、母親霍秀一起住在姥爺家。霍姥爺身居要職,在外大談特講獨生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可一回到家中在孫子面前卻甘爲"老臣"。霍姥姥封建意識嚴重,重男輕女,對外孫銘銘嬌慣溺愛、百依百順。過分的嬌寵使銘銘成了家中說一不二的"小皇帝"。在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期間,林傑受嶽母之命帶著折疊床、罐頭來到營地,受到了馬琪的嚴肅批評。不久,彭麗麗因不能忍受母親專橫的教育方式,而離家出走。高小興爲了報複那個經常和他母親私混的叔叔而犯了故意傷害罪,被公安機關收容。這一切震動了衆多的家庭和父母們--過分的放縱溺愛,最終將造就一個個畸形的靈魂。真正的小皇帝永遠不會再有,可衆多的"小皇帝"就在我們的身邊。
http://baike.baidu.com/view/953641.htm
小皇帝與獨苗苗的終生大事 (美國國家地理,46分鍾)
本片介紹中國父母爲孩子相親的事情,是在北京拍攝的,看來這個現象在中國現在這個社會很普遍,看一看爲以後做准備。
家裡的『獨苗苗』到底跟誰姓?
大部分『80後』都是獨生子女,現如今,這批當初被喻為『小皇帝』、『獨苗苗』的孩子們,也長大成人、為人父母了,他們組建的家庭多是『421』陣型——四個老人、兩位年輕父母、一個寶寶,這個更為金貴的『獨苗苗』到底跟誰姓,卻成為了家庭議論的焦點話題。可不是嘛,既然強調男女平等,寶寶為啥不能跟媽媽姓呢?可又有人質疑這是在挑戰姓氏延續的傳統,大家來看看這位盆友是怎麼曬出自家有關孩子跟誰姓的那些事兒吧。
……………
http://ah.big5.anhuinews.com/system/2010/02/04/002633921.shtml
中國小皇帝
中國小皇帝是社會上對獨生子女的稱謂。由于人口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按國家政策,一對夫婦只能生育一個孩子。這樣,就形成了至少是兩個家庭、幾代人只有一個孩子的狀況。這個孩子便成了大人們呵護的對象。尤其是隔代的老人們,尤其喜歡家中的小孩,滿足小孩的一切要求。久而久之,一個大家庭圍著孩子轉,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人物,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孩子的話成了“聖旨”,一家人誰都不違背。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5%9B%BD%E5%B0%8F%E7%9A%87%E5%B8%9D
另詳參本館:啥是直升機父母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2106152 2010-03-15 11:44:33
2026年 中國大陸將成為老齡化國家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7-03 閻光濤/整理
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發表報告警示,開發中國家老齡化速度加快將讓各國政府面臨嚴峻的養老問題;人口大國中國大陸則將在2026年成為老齡化國家。
報告說,開發中國家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已開發國家快得多。已開發國家已經出現養老金短缺困難,開發中國家將面臨更大挑戰,因為開發中國家只有短短數十年準備,一旦無法因應將使大量老人陷於貧困。
BBC中文網說,由於醫學發展,預防免疫、公共衛生系統進步和出生率下降等原因,富裕國家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步上升。
中央社台北3日報導,法國這份報告說,老齡人口上升趨勢在開發中國家更為顯著。
衡量人口老齡化速度的指標之一是退休人口從總人口7%增加到14%所需的時間。
這一過程法國用了100年。中國大陸這一過程雖才剛開始,卻大約只需25年就可完成。
報告表示,中國大陸將在2001年至2026年間完成人口老齡化過程。
在越南和敘利亞,人口正式進入老齡化的時間更短,只需17年。
在世界最為貧困的非洲國家,雖然還沒有老齡化問題,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問題將很快出現。
研究人員分析,教育程度上升和全球資訊發展,使現代社會比以往的工業化國家更快地改變生活習慣。
雖然長壽是好事,但這也代表開發中國家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必須在更短時間內儲備足夠資源應付養老金等系列老齡化問題。
報導說,中國大陸人口問題學者與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社會老齡化可能帶來的危機。
儘管專家一再呼籲修改已經實行30多年的「獨生子女」(一胎化)政策,不過從目前看來,中共政府似乎還沒有任何徹底改變政策跡象。
另參本館: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破碎的大地》小女孩背叛女性 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女人不生 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 移民vs生育 啥是「剩女」? 越女不想嫁台 收養棄養 共生家庭 異國婚姻 上網結婚
據世界第2大人口國印度今天公佈的最新普查報告,12億1019萬3422總人口佔全球的17.5%。過去10年印度人口增加1億8145萬人,幾乎與第5大人口國巴西總人口數相當。
印度內政部戶籍總署署長暨人口普查站站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and CensusCommissioner)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Census 2011)報告指出,人口總數達12億1019萬3422人,較2001年普查時增加1億8145萬5986人,增幅17.64%。
中國是全球最大人口國,總人口數佔全球19.4%、印度佔17.5%居次;接下來依序為美國4.5%、印尼3.4%、巴西2.8%、巴基斯坦2.7%、孟加拉2.4%、奈及利亞2.3% 、俄羅斯2.0%、日本1.9%。
報告說,印度總人口已較人口數居全球第3至7的美國、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人口總和還高。同時,印度過去10年人口增加1億8145萬人,僅較世界第5大人口國巴西的總人口數略低。
印度人口上億的省份包括北方省(Uttar Pradesh)1億9958萬1477人、馬哈拉什特拉(Maharashtra)省1億1237萬2972人、比哈(Bihar)省1億380萬4637人。
人口逾5000萬的省份依序為西孟加拉(West Bengal)省9134萬、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8466萬、馬德雅省(Madhya Pradesh)7259萬、坦米爾那都(Tamil Nadu)省7213萬、拉吉斯坦(Rajasthan)省6862萬、卡納塔卡(Karnataka)省6113萬、古茶拉底(Gujarat)省6038萬人。
德里「國家首都轄區」(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人口達1675萬3235人。
報告指出,印度人口密度最高地區為德里東北區,達每平方公里3萬7346人;最低的則是東北邊省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的迪邦山谷(DibangValley),每平方公里僅1人。
這次調查的兒童性別比率為914(女)比1000(男),為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最低。
這是印度自1872年以來進行的第15次人口普查。兩階段工作分別自去年4月1日起進行戶籍資料編寫工程;第2階段查實工作於2月9日起展開;3月起進行資料編寫,今天正式公佈報告。 2011-04-01 09:32:30
包生公包生母 性別控制豬誕生>中時09-07-05王銘義
廣西畜牧研究所豬場近日相繼誕生兩批身分特殊的仔豬:一窩六隻全是雄性豬,另一窩四隻則是雌性豬。這是中國首批成功通過X、Y精子分離進行性別控制的仔豬。由於中國繁殖研究界已相繼成功完成牛豬的「性別控制」,是否進一步進行人類性別控制實驗,廣受議論。
性別控制繁殖計畫的主持者,即性別控制仔豬「幕後設計者」,是廣西大學動物繁殖研究所教授盧克煥,他同時也是二○○六年中國「性別控制水牛」研究計畫的主持者。
盧克煥曾於一九八八年研究成功世界首例完全體外化的試管雙犢,這項成果立即使乳牛繁殖率成倍增長。
盧克煥近日接受《廣州日報》專訪時說,三年前的事讓他「心有餘悸」。
他主持研究的世界首例分離XY精子性別控制的兩頭雌性雙胞胎小水牛誕生的消息,當時被媒體放大報導為他「將進行人類性別控制實驗」,從而引發激烈爭論。
在爭議平息三年之後,六月間有關「中國首批性別控制豬降生,仔豬性別控制準確率達一○○%」的消息,再次把盧克煥推到媒體的焦點版面。
有關盧克煥是否會繼續人類性別控制實驗的研究,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
對於人類性別控制的實驗是否成熟,盧克煥認為,「這不是技術問題,只要法律政策上允許,在中國很快就能實現。」他說,中國法律還不允許進行人類性別控制,因為在中國,現在連檢測嬰兒的性別都是非法的,更別說進行性別控制了,即使掌握技術也只會用於醫療。
盧克煥強調,這次實驗都是為農業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在種豬市場,公的種豬比母的種豬價格要高出人民幣一千至兩千元,這項技術如能推廣,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盧克煥指稱,這次採用與二○○六年控制水牛的相同方法,利用X精子和Y精子之間DNA含量的差異,將精液染色後,使用流式細胞儀根據熒光強度進行X、Y精子分離,然後採用人工授精技術,將分離得到的X精子或Y精子輸入受體母豬。
廢除一胎化 中共官員首度鬆口>中時08.03.01彭志平
大陸一胎化政策屢受西方國家質疑,同時也造成人口結構高齡化問題,要求廢除一胎化呼聲此起彼落。有別於過去中共計畫生育官員否認一胎化的說法,大陸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趙白鴿首度鬆口,表示廢除一胎化政策現在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趙白鴿有關於研擬廢除一胎化的談話是經由西方媒體透露出來的。根據「路透社」報導,趙白鴿指出,「我不能說什麼時候或者是具體怎麼樣做,但是這個問題在決策者那裡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不過,趙白鴿同時也強調將會採取「漸進式」的調整,顯然中共不希望人口政策的大變動引發反效果,從而引發人口再次爆炸。
強調將會採「漸進式」調整
過去大陸計生官員面對要求廢除一胎化的問題時,通常是否認大陸實施一胎化政策。例如,計生委主任張維慶就曾指出,大陸的計畫生育政策既不是一胎化的政策,也不是一個孩子的政策,在許多省市、城市只要符合條件就能生育兩個子女。張維慶還曾指出,從二○○六年到二○一○年的「十一五規畫時期」還是必須穩定現行的生育政策,不能有絲毫懷疑和動搖。
趙白鴿則在日前指出,大陸少數民族已經可以生育兩個或三個孩子,而在上海和北京等城市,許多獨生子女也已經可以生育二胎,但是最重要的是像河南這樣的中部省份。河南有近一億人口,而且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很深;同時,這些地區的環境已經十分脆弱。
趙白鴿進一步指出,研究人員將研究大陸人口與資源的緊張關係,社會主流觀點,以及如果大量家庭不再依靠傳統的養兒防老方式,中國的社會保障系統是否能夠承受等課題。
多數人最多只想要兩個孩子
趙白鴿說,根據調查,大陸卅歲以下的人口中有六○%的人最多只想要兩個孩子,只有極少數人希望要三個以上的孩子。
目前在大陸,平均每位女性一生生育孩子的數量為一.八個,而在一九七○年代,這一數字為五.八個。
儘管一胎化政策是否廢除仍在計生委決策階段,但若干省份已經自行採行放寬措施。例如,浙江省去年就取消符合資格者必須間隔四年才能生第二胎的規定。重慶市方面為避免高齡化的衝擊,也打算對部分限制生育的條例進行修改,為人口生育「鬆開口子」。
感謝美國人收養中國棄嬰,今後不需要了2024/09/06
中國已停止國際收養計劃,今後除了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這基本上消除了除華裔以外,在中國收養兒童的可能性。
有些朋友對這件事可能有點驚訝,外國人收養中國兒童已經是有些年頭的記憶了,以為早就沒有了,現在才知道原來政策是最近才基本停止的。
這種印象基本上沒錯,收養中國孤兒的主要是美國人,所以我們主要看下美國政府統計的數據。收養人數快速上升的時間集中在1995年到2004年。 2004年達到近8,000人的高峰後快速下降,到了2023年僅有16人。可以說,即便政策不停,從數據上看也沒有多少國際送養兒童了。
總的來講,跨國收養相關政策的停止,並非源自於地緣政治因素。很大程度跟著經濟發展,以及相關法律、流程的完善,所導致的遭棄養孤兒數量大幅下降有關。美國家庭跨國收養中國兒童,很大程度上要成為歷史了。
回應
外國人給了棄嬰更好的生活,為什麼不感謝?羞恥?有啥羞恥的?自己不養也不給外國人養才羞恥。
強烈建議國家成立“送養外國(美國)兒童跟踪調查小組”,對已經送養的兒童的現狀進行跟踪排查,看看是否有被虐待現象,給全中國人民一個交待!
更好的生活?明明是火坑。
更好的生活,你確定?麥克尼爾、赫爾德這樣的東方棄嬰在大洋彼岸逆襲人生的「著名樣本」其實才是鳳毛麟角,她們甚至被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所綁架用來攻擊中國社會。西方尤其是美加兩國熱衷於收養東亞嬰兒,特別是女嬰,不能簡單一概歸為善心。要知道西方社會有種非主流性癖“黃熱病(yellow fever)”,指對亞裔女性的莫名狂熱,這才是大部分白人家庭、單身漢熱衷收養東亞女嬰的真實動機。在過去的幾十年,夾雜在正常長大的幸運兒間的,不乏有淪為白人養父的幼妻與凌虐玩具的人間悲劇
自古以來歐美戰爭有一種叫做血伐的形式,就是部落之間劫掠,把劫掠的孩童洗腦培養起來,長大後讓他們去屠殺自己的親屬部落,由於長相和這些人相像很容易就接納和混入,於是戰爭往往都是從內部開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