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大地》
當台灣女人還算幸運的了,要是大陸女人,這二、三十年來可就經歷了人類史上最嚴厲的人口政策:一胎化的折磨,如今中共當局和中國人口又同時面對多重的挑戰。
有三本書可反映三個時期三種不同的切入方向,首先是《破碎的大地》(台報出版社,1983)對一胎化之控訴。
作者毛思廸是反中的美國學者,當然會「成為美國保守陣營的英雄,與國民黨的最愛。」
乖乖!如今台灣日報和不少數叛中學者,又成了民進黨的最愛。
政黨輪替了嘛!暫不評叛中學者,先評毛思廸,他說:
「生育控制(一胎化)計劃是道地的中共社會主義:由國家設定一個長程的藍圖,以重新建設社會;人民要毫無怨言地遵守路線,即使國家的計劃有缺點;而且計劃實施時,極盡剝削人民之能耐,國家也仍然置之不顧。」(p.233)
毛思廸可是位逢中必反的美國學者,毛澤東的反對生育控制:「家庭計劃不只沒必要,而且還是全然的邪惡,是一種滅族行動」,他也批,「那些致力於生育控制的人被指為右派份子,假借人口問題的名義,從事政治陰謀。」(p.211)
狗咬狗滿嘴「毛」!不管中共反對或主張「生育控制」,全都錯。為何?因為「中共權力的膨脹擴張,已到無可匹敵的地步,會進而控制其人民的生育,似乎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p.232)
這麼說來在小毛眼中,中共會以一胎化控制破十億的人口,根本不值覺同情的理解,而是老毛的自作自受?
不只!小毛還是位反墮胎的保守主義者,他根本就歧視中國、不論古今,他說:「在中國,人不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成的,人只是共產黨的生產工具,毛澤東從來不曾像聖經那樣說過:『汝不應殺人』。」(p.236)
難怪他會誇張地說:「我發現在計劃生育運動延續的期間,衛生所已經變成『墮胎所』了。」(p.233)
中共雖未在政策上強迫墮胎,但一胎化事實就是迫使重視中國「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無後為大」傳統的女人去墮胎。
那怎辦?讓人口增加到廿億、大家一起餓死嗎?
「餓死事小,人權事大」,小毛說:「中國人不像美國,沒有熱愛生命的改革者會到衛生所與醫院去靜坐示威,反對懷孕末期的墮胎,也沒有擁護自由的呼籲者向計劃生育會議要求讓婦女不受壓迫,可以自由選擇墮胎或不墮胎。」(p.236)
「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啦!小毛那真會主張墮胎?
上一篇:《中國中產階層調查》
下一篇:《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陸媒:送檢印度新冠仿製藥 9成是假 2023/1/16
中國上月疫情急升以來,治療COVID-19藥物倍拉維(Paxlovid)一藥難求,許多人轉而購買來自印度的數款廉價仿製藥,但陸媒引述檢測機構表示,送檢的仿製藥9成檢測不出有效成分,也就是假藥。
數據造假、管理粗放… 印度藥業産品質量問題堪憂
《印度商業在線》2024-03-27,2023年第一季印度對美國的藥品出口量同比大幅上升,但頻頻發生的品質安全事故,給印度藥業帶來嚴重衝擊。
據印度醫藥聯盟(IPA)顯示,印度約有3000家本土藥廠以及約10500家藥廠,能夠生產幾百種原料藥和60,000多種製劑。印度製藥産業總産值約為420億美元,計劃2024年將到650億美元,2030 1200億至1300億美元,2047年達到4500億美元。
印度醫藥協會(PCI)數據,印度仿製藥已超100億美元,全世界25%的仿製藥以及全美40%的仿製藥均來源於印度。2023年全球仿製藥前十名企業中,印度藥企佔四席。
2022年1月,世衛組織全球警告,不要服用兩種印度産止咳糖漿,在烏茲別克斯坦導致至少20名兒童死亡。
2022年10月,世衛稱,由印度梅登製劑公司生産的4種止咳糖漿與66名岡比亞兒童的死亡有關。
2023年8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向印度「半人馬藥廠」警告,14年間都未曾進行清潔,要求召回特定批次的阿普唑侖片劑和氯巴札姆錠劑。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2023年2月,美國將一家印度藥廠生産的兩款眼藥水下架,稱其與發生在美國12個州的55起細菌感染病例有關聯。印度製劑的聲譽受到極大影響。
結構性問題難解
數據造假、管理粗放、成本壓縮、企業文化稱為當前印度藥業的四大自身「頑疾」。
政府監管不透明
35家藥企共向參選政黨捐款100億盧比,約合1.2億美元。
「我們經常看到州和中央層面的藥品監管機構採取適當寬鬆的做法。」
70後母親的對話: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社科院美國所魏南枝
回應
中國已經工業化了,正在步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城市裡的人們就變成了宅男宅女,這必然導致婚戀的成本與難度都陡然上升,最後就是傳統婚姻生子的生活模式快速的瓦解和崩潰。發達國家已經在前面做出了種種示範,中國也不會例外
人類為什麼生孩子,1是有利可圖,2是生活樂趣,3是繁衍本能。當養育負擔極大,前途茫茫,無生活樂趣時,1,2兩大因素就消失了。最後一個繁衍本能被手機網路遊戲等也消解掉了。
《2023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49.3%的女性認為配偶基本沒有承擔家務、照顧小孩的責任,你認可這個資料嗎?
回應
不知道這個資料怎麼來的,是客觀評判的,還是主觀情緒。就我周邊的,基本都是男的做家務,尤其是做飯,基本都是男的在做。無論女人的衣櫃多滿,總是缺衣服穿!
那男人呢?男人活該受氣處處遷就女性?
不結婚不談戀愛,就不需要遷就女性了。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設女性專用泳道:徵求建議獲超80%支持
回應
我是男的,我也感覺游泳時候被女性碰到非常尷尬,所以你們為什麼不給我設置一個單的的男性泳道。
我70後,算不上事業女性,但也是挺好的大學畢業的,生娃這事其實就是無解的
即使國家鼓勵生一個發十萬,對於事業女性,遠遠抵不上她們的損失啊。所以,這不是錢的問題。
如果有辦法,發達國家不早解決了嗎?越是愛孩子的母親,越沒辦法生第二個,你得保證給孩子足夠的照料啊,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至於什麼延長假期,什麼現金鼓勵,都是沒用的。一個打算升職的女性是絕對不會跑去一個單位連生三個孩子蹭那個假期的,反過來,願意生三個孩子的也不是窮能攔得住的。哈哈。其實如果國家真的太需要人口了,鼓勵早戀吧。十八歲以前的女孩兒,有可能是戀愛腦,一激動就給愛人生寶寶去了。成年女性,尤其是考了個好學校,有個好工作的,大半會覺得孩子有一個就行了,這世上所有人都沒工作收入可靠。
回應
說得挺實在的,這就是現代女性的現狀
現在“為什麼生孩子”成了一個問題,房價、教育、托幼難…都是藉口罷了 2022-09-04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沒人問這個問題,生孩子是跟著人的生物性和物種繁衍的本能。沒有計劃生育限制的話,生兩三個還是不需要想就“天經地義”的。
現在呢?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條件越好,生孩子越少,這是從來就有的事。
所以,不要拿什麼房價、孩子教育、托幼難什麼的作為不生育的理由,那些都是藉口。不想生孩子的時候,找個藉口不難。
回應
主要還是現在工業社會物質條件足夠豐富,不需要為了生存增加勞動力和抱團,每個人都是一個經濟獨立個體,現代消費主義、娛樂至上的需求和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在生產力和資本加持下催生了更多勝於家庭安定感滿足感的事物。
當前要提升生育率,其實不能指望提高結婚率和降低離婚率來達成,取而代之會更加鼓勵未婚生育或者先生育後結婚,當然隨著而來的問題和挑戰也是可以預見到的。但為了維持人口,有些事情和準備晚進行不如早考慮。
若人造子宮對孩子沒啥不良影響,也不是貴得負擔不起,98%女性願意選擇? 2022-01-20
【本文來自《生育率低?人造子宮技術成熟了,國家生國家養就是了》評論區】
關於人造子宮,有人認為,女人沒有親身揣娃十個月、最後經歷痛苦的分娩把娃生下來,就沒體會過那種血肉連接,就對孩子沒有愛,只是像愛個寵物那樣愛它罷了。血肉連結、激素影響,那確實是一方面,不否認。但當爹的也沒揣過包子、生過娃吧?難道“父愛”就是假的?
還有沉沒成本。你覺得,懷孕、生產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是沉沒成本,母親變胖變醜、尿頻尿急、漲奶痛/分娩痛/側切痛/剖腹產傷口痛,付出了種種代價,因著這份辛苦不易,鐵定會更愛孩子,這還真是玄學。學過《鄭伯克段于鄢》吧?姜氏為啥討厭鄭伯、寵他弟?生他時難產啊。
回應
這話說的,沒有代價的話,98%的男性也願意選擇,大家一拍兩散不要結婚算了,成本還下去了呢。
那麼設想一下社會會如何發展,沒錢的,靠著人工子宮有了孩子,受盡剝削,連孩子不帶,從小送託管,反正孩子是給國家養的,以後有指望不上,從此家庭親情淡漠,有親情和家庭組成社會體系開始分崩。優秀的富人,選擇將自己的基因通關演算法選擇女性卵子結合,按照定制化的培養模式培養超級天才。此後社會進入父母不認識子女的社會,完全進入獨自走完人生的一生社會模式。
我個人非常贊同人造子宮技術的發展的,人口下降指望90後,00後生根本不現實,未來個人覺得有前途的解決方式就是人家子宮+人口數量調節+社會化撫養+11年義務教育,可以更專注於事業和自己生活,對大家都好。
女性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位的整體提升必然伴隨著生育率下降,這是全人類共有問,女人可以靠其他途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必承受痛苦與風險進行生育,這是根本因素。
為何不是全面放開?專家解讀 2021-05-31
導讀
周海旺告訴記者,在制定放寬生育政策中有兩派意見。有的建議全面放開,有的建議全面三孩。為何最終選擇後者,可以說是權衡了各種因素的決定。從實際生育情況來看,具有生三孩意向的育齡夫婦已經很少了,因此“全面三孩”基本能滿足絕大部分育齡夫婦生育願望。另一方面,如果選擇全面放開,也擔憂部分富裕或貧窮的家庭會生太多。
......
不想生、不敢生?配套措施意義更重大
相比“放開三孩”前半句,“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健全重大經濟社會政策人口影響評估機制”後半句意義更重大。他直言:社會生育、養育、教育三方面的成本很高,很多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育。
女性權益如何保障?配套應跟進消除歧視
無論是婚假、產假,還是0-3歲托育服務,放寬生育政策必然會對婦女就業等帶來影響,鼓勵生育、以家庭為單位的配套支援措施, 應充分體現男女平等的國策。
毋庸置疑,招收聘用女性企事業單位等,會帶來成本支出,這其中包括懷孕、生育、養育期間的一系列成本。這兩年也有專家建議:用人單位可參考殘疾人就業政策,即“免交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此鼓勵用人單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業歧視。此外,女性孕檢、養育孩子過程中,用人單位也應提供適合女性的彈性工作上班制度,全社會共同創造鼓勵生育的支持環境。
相關新聞
應對人口老化 陸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全面二孩”沒解決的問題,“放開三孩”能解決嗎?
回應
不能解決,不想生的還是一個都不會生。這是一個世界難題,這也是歐洲福利那麼好生育率卻還是很低的原因。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全球華人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實際上,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全球華人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實際上,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台灣人也愛去!烏克蘭慘淪為歐洲妓院與代孕之國 2021/05/12 中時
近日出現有台灣男子花數百萬在烏克蘭尋求代孕後遭丟包尋求協助,引起政府呼籲國人赴國外尋找代孕要有風險意識。烏是前蘇聯成員國,也是軍事工業重鎮,但在蘇聯解體後,因族群與政治紛爭無法協調,被歐美俄強權操弄,政治動亂頻生,民生凋敝、經濟困頓,為尋求溫飽的年輕女性被迫出賣靈肉,或是出租子宮從事代孕。
西以烏克蘭語為主,信仰天主教,反俄情緒強烈,政治上比較傾向歐洲;另一半東烏則以俄羅斯裔為主,使用俄語,信仰東正教,政治上親俄。北約組織在前蘇聯解體後持續向東擴展,在捷克、波蘭與波羅的海3小國加入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烏克蘭,這已經貼近俄國土,讓這隻北極熊倍感威脅。也因為這樣的地緣政治結構,烏克蘭的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註定要在美俄兩大強權間遭到劇烈拉扯而變形。
回應
烏克蘭淪為歐洲妓院與代孕之國,走上悲慘的命運,美國的功勞最大。
曾經接受過美國的顏色革命指導的國家沒有一個現在是完整的。
相關新聞
危機解除?俄國撤回集結烏克蘭邊境軍力| 國際焦點| 聯合 2021年4月22日
國家統計局:中國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紅利繼續存在 2021-05-11 觀察者網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表示,2020年,14.1億人,占全球18%,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繼續存在,同時勞動年齡人口逐年緩慢減少,經濟結構和科技發展需要調整適應。具體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人口總量增速放緩,但仍然保持了平穩增長。
第二,受教育水準明顯提高,人口的素質不斷提升。15歲受教從2010年的9.08年至9.91年。16-59歲從9.67年至10.75年,文盲率從2010年4.08%降為2.67%。
第三,性別比為105.1,出生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降低了6.8,逐漸趨向正常水準。
第四, 0-14歲比2010年增加3092萬人,“二孩”生育率由2013年30%升到2017年50%。
第五,人戶分離人口達到4.93億人,占總人口35%。其中,流動人口3.76億人,十年間增長近70%。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和內地城區集聚。
第六,十年間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2.36億人,城鎮化率提高了14.21%。
相關新聞
國家統計局:生育率1.3,意願子女數為1.8,只要做好相應的支持措施,實際存在的生育潛力就能發揮出來。
回應
報喜不報憂,生育意願才1.8,低於2.1世代更替生育率。
人口紅利並不只是“年輕勞動力”供給豐盛,而是有多個維度:有消費需求與能力的人口紅利,有豐富的簡單勞動力供給的紅利,有各方面大量供給高端人才的紅利,有工程師紅利,有研發人才紅利,有科學家紅利......但是都和教育,與國民健康水準和社會保障能力相關。人口數量並不一定會轉化為以上所有紅利。過量的低素質失業人口和糟糕的政府治理相結合就可能是一場災難。
人口變化帶給美國三個重大趨勢 2021-05-07 環球時報
2020年美國的生育率1.6創下新低,連續第六年下降,創下自1979年以來最低。只有,依靠少數族裔多生孩子,大量引入移民。然而,近年來美國社會愈演愈烈的種族矛盾、白人至上主義和排斥移民的政治傾向與人口增長的需要完全背道而馳。
人類性別比--維基百科
自然比例
人類生男生女比約為104,但由於女嬰較男嬰存活率爲高(男胎比女胎更容易流產或死胎,且男嬰出生後較易感染致命疾病),且女性比男人長壽,加上男人比較容易因為工作、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如:好爭執、鬥毆)等因素死亡,通常承受較大的風險,所以整體人口的性別比多在100以下,越高齡、生活環境愈好的國家,因為高齡女性人口愈來愈多,所以性別比也愈低,例如日本在2002年只有95.5。另外男嬰出生的可能性,也與母親懷孕時的生活條件相關,母體在環境艱困時會抑制男孩在子宮內存活,在環境好時則相反,這導致資源缺乏時,母親生下的男胎比平常少,其它哺乳類動物則也有相同的情況。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在環境艱困生下女嬰將更有利於繁殖。
男女性別由誰定? 2018-07-13
一般認為,男子精子分為兩種:一種含X性染色體,另一種含Y性染色體。若X精子與卵子結緣,則生女;若是Y精子,則生男。有人則說,生男生女決定於女方卵子選擇。法國科學家發現,女性卵子絨毛膜電荷影響性別,即正電荷時可吸引X精子而為女胎;負電荷時,則吸引Y精子而為男胎。正常人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男女都一樣;還有一對是性染色體,男女不同,女性是2條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1條X染色體,另一條是Y染色體。在46條染色體上具有5萬種以上基因,每個基因都帶有遺傳信息。染色體通過一系列活動將遺傳信息準確無誤地傳給後代。
相關新聞資料
性別決定系統 - 維基百科
中美科學家造出“人-猴胚胎”,這是什麼邪惡實驗產物? 2021-04-21 新浪科技
幾天前,國際頂級期刊《細胞》上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來自中國昆明理工大學和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第一次製造出了存活率較高的“人-猴胚胎”。
不得不說,這有一種邪惡實驗產物的感覺。好在實驗僅持續了20天,避免了潛在的倫理問題。在科學上,這種含有不同物種來源的胚胎有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嵌合體胚胎(Chimeric embryos)。
嵌合體並不只是實驗室中的產物,在自然界中例子有很多,例如去年的一篇新聞:一對夫妻通過試管嬰兒得到了一個寶寶,但DNA檢測結果都是:小孩應該是叔叔的。但奇怪的是,爸爸是家中的獨生子!原來,這個爸爸是嵌合體。30年前,在受精卵發育的過程中,爸爸的胚胎竟然把原本要發育成他兄弟的另一個胚胎給吞噬掉了,兩個胚胎合成了一個。
除了人類,很多生物中都有嵌合體的存在。
…..
從DNA雙螺旋結構被發現至今也不過六十多年,生命科學發生了徹底的革新。
目前,基因測序在醫療健康的應用頗為廣泛,其中包括產前對新生兒的基因篩查。
在疾病治療領域,基因檢測也正在被推廣。
2013年,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預防性切除乳腺,也讓通過DNA檢測疾病相關基因的技術廣為人知。
發現嵌合現象之後,科學家們想到可以通過構建嵌合體模型(用人類基因修飾的動物組織)來研究疾病,這種模型毫無疑問會比現有的動物模型更接近人類,能為研究提供與臨床更相似的環境。
這種技術能夠預見的應用還包括構建人-動物嵌合體進行發育過程的研究、藥物測試以及生產人類移植器官等。
嵌合體一直被認為是解決器官供給短缺以及移植排斥問題的潛在方法。雖然嵌合體會給個人DNA識別和親子鑒定方面帶來挑戰,但背後所蘊藏的科學價值也同樣令人期待。
回應
難過的是醫學倫理那一關
相關新聞
美國解除特朗普時對胎兒組織的研究限制,解散了一個備受爭議的經費評審倫理委員會。
文科生太多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的無知! 2021-04-16 任大剛
最近,四名文科博士發表《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論文,得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託、入學中的困難。
論文中提到,文科生收入低,甚至找不到工作,。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中國不重視理工科教育。
四位不知,中國高等教育脫胎于蘇聯模式。上世紀50年代,中國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比重最小的國家:1949年33.1%,1953年14.9%,1957年剩8%。
其實,粗通地理的都知道,東南亞地處熱帶,穿衣吃飯和居住也要比溫帶和寒帶易解,熱帶基本都不是工業發達的地帶,更應發展旅遊度假等第三產業,需要更多的文科生,而不是理工科生。
回應
要辯駁四博士說法,需要看採用的資料和推論的邏輯是否合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是否適用。
四博士說的是文、理科比例不太合適,文科比例偏大莫非文科能直接種出糧食、造出機器、建設成世界工廠?
中國古代科舉,100%文科生,還不是搞舊中國搞得GDP全球第一。
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建立跨學科,才能克服文理分科的工匠體制 2021-04-17 陳平
回應
沒有一個擅長的學科,跨十個都沒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我國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
但是我懷疑,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
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新加坡採取的是組屋制度,等於國家保障房屋購買,幾乎每一個新加坡年輕人都是在買了房以後才結婚的,新加坡人買房完全不是負擔,但是新加坡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如果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是華人在全球全部有分佈,無論是美國華人,英國華人,馬來西亞華人,他們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但是他們的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另外的是西班牙裔和黑人,西班牙裔收入比黑人高,生育率同樣比黑人高,黑人生育率也就1.792,而西班牙裔的生育率為1.959。
實際上收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和生育率負相關,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越窮越生,這個原理是存在的。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相關新聞
延遲退休與中國的人口問題
https://www.cyzone.cn/article/624220.html
華爾街日報援引Capital Economiics的研究,聲稱:生產力增長放緩和勞動力萎縮有可能使中國永遠無法超越美國,或者說,如果中國真的超越了美國,美國也會在移民的幫助下再次奪回榜首位置,不斷補充其工人供應。人口出生率問題真的會成為中國民族復興道路上的陰影嗎?我不這麼認為。…..
陸邁入老齡化社會 林毅夫:產業升級 人口紅利還會持續 2021/03/09 中時
針對大陸生育率崩跌、往老齡化社會發展,可能影響經濟成長,成為今年大陸人大、政協「兩會」上受關注議題。來自台灣的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現在中國農村勞動力達到總勞動力的30%左右,而發達國家在農業上的勞動力一般低於5%,也就是說我們還有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到製造業的空間,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還會持續下去。
「在其他國家,退休年齡一般在65歲甚至70歲,但是在中國的退休年齡,男性是在60歲,女性是在55歲。」因此,中國可以用延長退休年齡來增加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從深層來講,更重要的是人口品質。提高人口品質就是要提升教育、培訓水準,讓勞動者有更高的素質,這是克服人口老齡化最重要的措施。
相關新聞
外媒:中國出人意料地設定了GDP增長目標
外媒解讀李克強總理GDP “溫和”增速6%“保守”、“謹慎”,認為可能超過8%。外媒報導兩會,塞進了自己的議程。
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美華裔學者獨排眾議做驚人預測 2021/03/05 中時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美國對華政策的未來——對拜登政府的建議》中引用華裔學者易富賢的研究,表示中國人口的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經濟成長也在同一年減速,不只2028年超越不了美國,反而會在2035年速低於美國。
歐日曾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但由於落入老齡化陷阱,然後重新回到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國生育率1991年已低於美國,2000年比日德希葡義還低,所以,人均GDP不可能達到美國的50%。
回應
美國人均GDP6萬7千美金,為何一般人過得那麼辛苦!
那可以叫美國不要整天像瘋狗一樣亂吠中國威脅論了嗎,別整天對中國沒事亂搞什麼貿易戰科技戰宣傳戰。
本文只是多年前中國崩潰論的變種版,內容雖略有不同,但還是先畫靶再找理由,聽起來是很有理,但其實只是一種心靈毒湯自我安慰的幻想。
求職時被問結婚規劃或是生育計畫,到底該怎麼答? 2021-03-06
【本文來自《就我個人體會,企業對已婚未育女性還是挺歧視的》評論區】
回應
我有女兒。我能理解企業問這個問題。女人懷孕後產檢,前八個月是一月一次,後兩個月是每週一次,這是病假,要給工資。孕婦不能有壓力,工作量會被安排為平時的50%-70%,八個月後,基本不安排工作了,曾有孕婦流產,公司賠了十幾萬。生育假全額工資98天,難產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1個增加15天。哺乳未滿1周歲,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每天1嬰1小時哺乳。小孩越小越容易生病,讓媽媽請假帶小孩去醫院。所以,女生生孩子,至少需要2~3年的折騰。對於企業來講,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招女生,不就沒這個問題了嗎?在這裡,再次呼籲大家支持 “社會化撫養”。
“社會化撫養”會變婦女回歸家庭,相夫教子、贍養老人也是一條路,歐美國家就是這麼做滴。
離婚冷靜期30天 意外引爆休夫休妻潮 2021/03/08 旺報
大陸取代台灣,已蟬連多年亞洲離婚率最高地區,大陸今年起施行離婚新制,離婚登記必須經過30天「離婚冷靜期」才能生效。登記前限時限量預約,更讓離婚「一號難求」,黃牛賣名額一單600元。
以前雙方達成了離婚協議,可以馬上到民政局離婚,離婚協議就生效了;現在加入了30天離婚冷靜期的變數,協議的強勢方反悔更容易了,弱勢群體想要離婚成功,要麼接受遠差於原來的離婚協議方案,要麼只能通過漫長的訴訟離婚程序離婚。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 2021-01-28 新浪科技
2020年《柳葉刀》的一篇報告,截至2020年7月,全球大約有78億人。
聯合國說,由於我們無法即時跟蹤全球的出生和死亡人數,統計學家根據一系列因素來得出這些地區人口的估計值,包括生育率(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多少個孩子)和死亡率(一個人的預期壽命)。
隨著世界各國的生活品質與醫療健康水準的提高,全球人口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增長迅猛。但是,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達到最高點之後,一直在放緩。1800年突破10億;1927年20億;1959年30億;1975年40億;1987年50億;1999年60億。由於全球新生嬰兒數量的減少,長率到2100年的時候,將低於0.1%。
據聯合國2015年資料,全球平均生育率為2.5,低於1990年3.2。但不同地區的生育率差異顯著。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為4.6,而北美和歐洲為1.7。
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女性決定生育的時機和生育子女的數量。
多項研究表明,當女性和女孩擁有與同齡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機會時,女性在日後生活中將擁有更多機會,並且傾向於生育較少的子女。因為,女性在追求教育和就業機會時,會推遲生兒育女的計畫。
此外,城市化水準越高,生育率往往越低。城市地區通常會經歷“人口轉型”——從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過渡。
工業化之前,全球預期壽命30歲左右。工業化在1800年左右始於歐洲。當時,嬰幼兒和青少年的死亡率極高,大約有27%的兒童在1歲前夭折,47%的兒童活不過15歲。當時全球生育率為5.77,不過因國家而異。美國為7,挪威則為4.3。
得益於糧食生產的提高,藥物和衛生設施的發展,全球嬰兒、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死亡率均在下降,這延長了預期壽命。1950-1955年為46.5歲。到1995-2000年已65歲。2019年為72.6歲,但地區差別顯著,最低的非洲只有61.2歲,最高的歐洲為77.5歲。
研究表明,低生活水準與低預期壽命之間存在相關性。另外,戰爭、自然災害、饑荒和流行病等也會影響人口的總體死亡率。
未來全球人口的預測
聯合國2019年報告,到2050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增人口來自以下九個國家: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印尼、埃及和美國。
預測未來有多少新生嬰兒以及在哪裡出生,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將醫療健康和教育資源用於何處,可以幫助各國建立最有效的勞動力市場。
日媒:中國全力避免“未富先老”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20-10-21文章,與日本不同,中國在規劃經濟發展和人口變化方面向來主動採取措施。儘管其人口迅速老化過程將在這個十年加劇,但由於擔心“未富先老”或將導致其發展目標脫軌,中國政府已實施多種相應政策以確保經濟穩定增長。
此外,在中國,很大比例的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都遠超前一兩代人。隨著中國勞動適齡人口規模減小,這些年輕人能夠承擔起提升這個國家人均勞動生產率的任務。與日本的另一不同是:儘管中國勞動力規模在下降,但勞動適齡人力資本存量仍在上升。北京也在逐步將本國經濟引向資本密集型行業。如今,針對高科技行業的投資已確保中國在勞動力稀缺時將擁有大量科技優勢。
中國還已確保自身承擔得起贍養老一代人的經濟負擔,尤其在養老金和醫療方面。儘管有人稱中國養老金太低以至於抑制了消費增長,但中國人口老齡化議程至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一直保持清晰,且與短期和長期(變化趨勢)相適應。而日本直到最近一直在夢遊中走向深淵。勞動適齡人口不僅面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得不維持足夠高的生產率以利用更少的勞動力推動經濟前行,還須出錢贍養龐大且照顧費用高昂的日益老齡化的人群。
與中國相比,日本沒有奮起直追的增長可能性。隨著日本人口越來越老齡化,其社會總需求可能難以為繼。而中國沒有同樣的問題,因為當代退休人員——在彼時低收入的中國長大——從來都不是“大消費者”。
親歷美國第24次人口普查 2020-10-21
因為新冠疫情,美國持續一百多年、已經進行了24次的人口普查,今年草草收場。作為這次美國人口普查的親歷者,正好最近中國也在進行第7次人口普查登記,觀友們有人經歷過國內人口普查的,不妨也談談國內的做法,對比一下。
………
八月份去了一趟車管所(DMV),在他們牆上看見了一張人口普查宣傳海報,那是我唯一一次見到關於人口普查除信件外的實體宣傳品。
9月初,某一天我一個人在家剛洗了澡,外面有人敲門,以為是快遞,在屋裡喊了下放外面就好,誰知他一直敲個不停。
當時我是真的嚇到了,新冠期間,聽說過冒充防疫人員詐騙的,還有入室搶劫的,但美國確實有很多服務必須入室,即使疫情期間也一樣(例如社區的蟲害控制,不能不讓人進,否則會被投訴),因此膽戰心驚拿了個防狼噴霧戴上1860出去開門。結果是個白人大叔,掛著個工作證,自稱入戶人口普查員,很禮貌地站在門口,說我這戶是這一帶唯一沒有回答問卷的人。我說我敢對上帝發誓我用不同方式填了兩次,他聳聳肩,說“我接到的指令就是訪問你。”
於是站在門口,又把那些我都快背下了的問題全部重新答了一遍。還好那位元大叔記錄完就走了。唯一的槽點是他沒戴口罩,不知道他怎麼進社區的(社區強制戴口罩,不戴的物業罰款100)……
事後曾上網查了查,還真有關於預防普查員詐騙的宣傳:
…..
回應
與作者描述的美國情況相比,我經歷的中國人口普查,“體驗滿分”。不說媒體一早就為人口普查造勢,走在街頭,路過社區,也能看見“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的橫幅。因在上海工作,所以老家有負責人員特地微信詢問在滬情況;而上海這邊,我和社區工作者打了兩次交道。一次是晚上七點多,工作人員上門再次確認已有資訊。進來的是一位看上去文氣的小姐姐,戴著口罩,入門時還主動套上藍色鞋套。跟我確認了身份證、戶籍地、學歷等資訊,臨走前還送了一盒口罩——八片!還是單獨裝!接過手時一陣驚喜。第二次簡單點,電話聯繫,主要確認我離開戶籍地多少年,在滬工作還是其他。
美百年「黑歷史」重演…濫摘移民子宮 納粹當年也學 2020-09-19 聯合報
美國喬治亞州一處移民拘留中心日前遭踢爆強摘移民子宮,讓外界相當震驚。對此,美國一些學者表示,這其實並非首例,美國強制絕育的歷史甚至可追溯至一個多世紀前,且這也不會是最後一例。
以健康為幌子 對有色人種絕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南加州大學美國研究與種族學教授納塔利婭.莫利納(Natalia Molina)曾撰寫過有關強制絕育歷史的論文,對美國這段「可恥的歷史遺產」並不陌生,當時官員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以法律和健康為幌子,特別針對有色人種進行絕育手術。
回應
美國老是指責批評他國人權問題,但美國人自己卻經常在暗地裡搞一些更慘無人道的事情。
原來世界的亂源就是『亞美利加共和國』。說別國不人道、不民主、不自由。高舉世界警察維護正義的大旗幟,軍事武力干涉、經貿重稅橫加。
生育率明明在降, 為何農村卻開始流行“先育後婚”? 2019-11-22 文化縱橫
【導讀】生育行為背後蘊藏了深刻而複雜的社會機理,其受到傳統文化中最深沉的積澱與現實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的疊加影響。這種複雜性體現在,生育行為往往是在倫理道德、利益考量、價值觀念、社會認同等多重因素左右下進行的。在國家主導型社會體系中,生育行為作為最能凸顯人性欲求的本能行為,與國家治理手段之間存在激烈且長期的博弈。這種博弈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治理手段的有效性,也挑戰了社會內在的公平性。本文基於實際調查,對中國農村日益興起的“先育後婚”現象作了深入探究,分析了性別偏好、面子競爭與生育邏輯的內在關聯,認為“先育後婚”的增多,並不利於實現當前人口政策所追求的性別平等和優生優育等目標,值得反思。文章轉自“浙江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僅代表作者觀點,特此編發,供諸君思考。
…..
回應
城市生育率低,農村生育率高,正好調和。不能學西方,白人生育率急劇下降,移民大量湧入,亡國滅種。
我接觸的相關案例,座標廣州。家裡請了一個臨時保姆,50多歲的阿姨,是廣州郊區一個村子的。她說他們村裡現在都是懷孕了才結婚,有的要等查出來懷了男孩才結婚。一是現在不生育的比例在增大,二是重男輕女思想依然嚴重。
印度國父甘地晚年要裸女陪睡 原因是這? 2019-07-26 聯合報
聖雄甘地是眾所皆知的「印度偉人」,不過相較於本人,大眾對他的普遍印象可能太聖人化了。由日本歷史之謎探討會所寫的新書《走下歷史舞臺之後--世界史裡忘了講的結局》(商周出版)寫道,甘地晚年甘地每晚都找年輕女性陪睡。
書中說,甘地13歲便依循印度的習俗成婚,然而16歲時,他的父親罹患重病。期間甘地片刻不離地照顧父親,直到叔父來接手,要他稍事歇息。回房後,甘地喚醒妻子做起那檔事,可是此時卻傳來父親過世的消息。甘地為強烈的罪惡感所苦,遂發誓禁慾。不過實際執行是在36歲時,在那之前,他已經有了四個孩子。
書中表示,甘地晚年過著杜絕所有性行為的禁慾生活,不過某位弟子曾出面表示,甘地每晚都找年輕女性陪睡。聽說偶爾還一絲不掛地緊貼著彼此。
書中說,一開始甘地否認,可是在眾人的追問之下,他辯稱自己在做「禁慾實驗」。不過一般仍認為,這習慣確實很奇怪。
回應
他認為這樣可以修煉靈性。也是一種極端異於世俗的行為。
性變態,利用權力壓迫女性.
搞政治搞革命的通常是大謊言家!
印度132個村莊過去3個月的新生兒中無一女嬰 2019-07-25 觀察者網
根據印度當局透露,在過去三個月中,印度北阿坎德邦132個村莊中出生的216名兒童,都不是女孩。對此,官員就轄區內是否有家庭在進行性別選擇性墮胎的問題,開始調查。
正在讀大學的她,長著一張標準的中國臉龐,頭髮烏黑,皮膚曬成健康的小麥色。生活中,Liane曾經因為嚴重的驚恐發作症(panic attack )住進醫院,哪怕小小的環境和人為因素,仍然會隨時引起病情的復發。從小,Liane就在養父母面前扮演著“乖寶寶”的角色,她會在內心告訴自己,並不完全屬於這個地方。“小的時候,我和爸媽發脾氣,就有點害怕他們把我扔回中國去。”……
回應
人口永遠是寶貴資源啊,為什麼當年開放外籍收養?窮?
1、當年政府嫌中國人多;2、領養是個很大的生意,各個環節都要賺錢。3、被領養的孩子面臨的問題中,有比身份認同嚴重的多的問題。
宏觀上,勞動力是資源,人口不是。福利院領養要考慮收養人的經濟狀況的。現在說的這些都是十幾年前甚至二十幾年前的事。那時候中國人均收入比較低,想領養並且願意領養女孩的合適人選不多。而美國人因為生育率不高,往往搭伴過日子的時候都已經四十開外了,領養子女也就成了選項之一,領養外國嬰兒麻煩比較少,可選國家中俄靠前,一段時間以後發現中國嬰兒明顯比俄國嬰兒更聰明,學習成績好。被領養的孩子大多來自生育了多個女兒被遺棄的家庭,來自出軌偷吃禁果私生女。身體健康沒有問題。領養要付給福利院的費用一般要2萬5千美元,加上辦理身份證件和審批等等的費用等等總費用達到10萬美元以上。整件事不能說是誰包藏了什麼壞心,各取所需。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5693&s=syfwjxbt
統計局表示,雖然流動人口規模龐大,平均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是流動人口,但隨著農村外出農民工增速回落和農村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政策的實施,流動人口增速減緩,特別是近兩年流動人口出現了負增長。
流動人口的這種變化體現了近年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顯著成果,反映了我國勞動力市場資源合理配置的明顯成效。
統計局還稱,隨著支撐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人口發展政策不斷完善,適應西部大開發要求鼓勵人口向西部地區遷移,以及嚴格控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規模、有序引導人口向中小城市集聚等相關政策的出台,我國人口的流動更加合理有序。
回應
慘了,好不容易壓下來的人口總數又將失去剎車片了。將對提高中國人的生活水準造成重大打擊。
中國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重這些年是下降的,現代科技完全可以養活這麼多的人口,我們不可能再走日本歐洲這樣後繼無人的路子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7_26_420082.shtml
同時,生育政策的調整對今後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優化將起到積極作用,有利於減緩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和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人口素質不斷提升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
據統計局數據,2015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年數)達9.4年,比2010年的9.1年提高了0.3年,表明總體上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在完成初中程度向高中程度轉變後,國民整體受教育水平繼續穩步提高。
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10年以上。2015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2年,比2010年的9.7年提高了0.5年,20-24歲青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更是提高到12.5年,顯示出人力資源的巨大潛力,我國正在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
2015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比2010年的74.83歲提高1.51歲。
分性別看,男性為73.64歲,比2010年提高1.26歲;女性為79.43歲,比2010年提高2.06歲,女性提高速度快於男性,與世界其他國家平均預期壽命的變化規律相一致。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60歲,其中高收入國家為79.28歲,中上收入國家為74.83歲,中下收入國家為67.48歲,低收入國家為61.80歲。
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僅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超過了中上收入國家,反映出我國人口質量良好的發展態勢,表明人民的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續、明顯的改善,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了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果。
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繼續快速提高,2016年城鎮常住人口為79298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58973萬人,城鎮常住人口比重為57.35%,與2012年相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了4.7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0個百分點,城鎮常住人口增加8116萬人,年均增加202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減少5249萬人。
分地區看,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加速發展,與東部和東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差異趨於縮小。
2016年,我國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為2.92億人,流動人口為2.45億人,流動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17.7%,同2012年相比,流動人口增加874萬人,流動人口所佔比重提高了0.3個百分點。
“全面二孩”成績單:去年多出生132萬人
2017.7.25,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出生人口明顯增加。勞動年齡總量雖連續多年下滑,但勞動力資源優勢依然明顯。
具體來看,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與2012-2015年平均每年出生1654萬人相比,2016年多出生132萬人,二孩出生人數和比重都有明顯上升;
與2012年相比,2016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提高了0.85個千分點和0.91個千分點;
出生人口性別比明顯下降,從2012年的117.7逐步降至2015年的113.5,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正常,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人口總量保持低速平穩增長,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
統計局稱,當前,我國仍處於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生育政策調整直接影響出生人口的數量,對人口總量和結構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近年來,人口總量繼續保持低速平穩增長,出生人口數量略有增加,勞動年齡人口繼續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但勞動力資源優勢依然明顯。
統計局稱,2016年末,我國大陸人口總量為138271萬人,與2012年相比,增加了2867萬人,平均每年增加717萬人,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繼續保持低速平穩增長。人口地區分佈基本穩定,仍然保持“東多西少”的人口格局。
2015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出生人口明顯增加。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與2012-2015年平均每年出生1654萬人相比,2016年多出生132萬人,二孩出生人數和比重都有明顯上升。
與2012年相比,2016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提高了0.85個千分點和0.91個千分點。
出生人口性別比明顯下降,從2012年的117.7逐步降至2015年的113.5,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正常,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0-15歲人口為24438萬人,佔總人口的17.7%,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0747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5.6%,繼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出現首次減少之後,勞動年齡人口連續第五年減少。
儘管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但我國勞動力人口總量依然十分龐大,勞動力資源優勢比較明顯,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
合理配置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科學培育優質的人力資本,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已成為我國人口發展的目標。
然而,隨著近年來總和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加速,相應地,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做出了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調整。
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顯而易見。國家衛計委年初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給出的答案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 抽樣調查推算數據,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比“十二五”時期年均增加了140萬以上,比2015年多出生191萬人,成為2000年以來最高的人口出生年份。
儘管如此,馬光遠認為,2016年雖然出生人數明顯上升,但並沒有扭轉生育意願下降的問題,也沒有明顯提高中國的總和生育率,距離1.8的目標還相去甚遠。因此,中國仍面臨人口懸崖,廢除計劃生育不會太遠。
實施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真的需要廢除嗎?
楊宜勇持否定看法,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計劃生育依然是基本國策,但是,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比如從放開一孩、放開二孩到自主生育。自主生育以後,再過10年、20年可能就要獎勵生育。“這些都是計劃生育的內容,不要偏頗。我建議到2020年實現自由生育。而實施自由生育並不是說中國現在人口少了、缺人了,自由生育不是為了更多的人口數量,主要是生育權問題。”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也表示,中國的人口問題不缺數量,不光是現在不缺,未來幾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會缺人口數量。
王培安預言,到2030年峰值時期,中國人口將有14.5億左右,到2050年還有14億左右的人口,到本世紀末還有11億以上的人口。因此,更應關注人口素質,同時也要特別關注人口結構問題。
回應
只可能多,不可能少
黑戶多我還真信
多九千萬我倒是相信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7-18/doc-ifyiakur9086311.shtml
關於生育率,目前普遍採用的計算方式是總和生育率(指某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國際上通常將總和生育率低於1.3稱為“低生育率陷阱”或者“極低生育率”,認為這樣的生育率在人口更替、再生產和人口未來發展上不利。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總和生育率高低的爭議不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這一數字下降為1.18;之後2011、2012、2013年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04、 1.26、1.24。
2016年10月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16》公佈了2015年全國百分之一人口普查結果: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47。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2016年的總和生育率達到1.7,而新世紀以來,總和生育率一直在1.5~1.6之間徘徊。這幾個數據說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效果是相當明顯、相當樂觀的。
《中國統計年鑑2016》公佈的1.047的總和生育率,顯然低於國家衛計委公佈的1.6、1.7的數據。哪一個更能反映現實?
楊宜勇向《中國經濟周刊》解釋說,人口普查有一個修正數,修正後的總和生育率是1.6。“之所以進行修正,是因為2010年左右中國的嬰兒'黑戶'比較多,這些'黑戶'沒有上戶口。但是這些孩子在7年以後要上學,因此補報的人數也比較多。總和生育率就是通過這些數據和信息進行修正的。”
各方觀點不一而足,但是在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顯然對於生育率有明顯的提振效果。事實上,即便是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公佈的1.7的生育率,距離發達國家2.1的世代更替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於是,我國要不要廢除多年來實施的計劃生育國策,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
專家:計劃生育依然是基本國策,不會廢除
近年來,呼籲取消人口控制政策,改善數據質量的呼聲不斷。
此前,經濟學家馬光遠撰文指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仍然是生育率過低的問題。即使所有符合條件的都生二孩,每年最多出生人口2200萬,而且根本沒有持續性。從人口政策的趨勢看,全面二孩仍然是過渡政策,最終的目的是全面廢除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主要內容及目的涉及: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應該說,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自製定實施以來,對我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
為了在技術上達到更為準確的普查效果,當“小區”地圖繪製完成,國家統計局要求普查員按照“小區”地圖到現場勘查,將“小區”內所有可能有人居住的建築物,都在地圖上標出來,最後依靠建築物去進行普查登記,達到“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
“我們總共在全國劃定了600萬個調查小區,一個小區基本上相當於一個居委會範圍。”上述統計局人士說。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開展一次1%人口抽樣調查,業內俗稱“小普查”。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2010年人口普查完成以後,針對普查結果,他們為2011、2012、2013、2014和2015年的小普查提前抽出樣本,每年抽其中的一部分(大概三分之一)來進行調查;2015年小普查過後,再將2016、2017、2018、2019年這4年的年度調查樣本重新抽出來,每年根據事先抽好的樣本再去調查。
“根據樣本調查,應該說對全國人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來講,調查樣本對市級的代表性可能稍差一些,對省級就有比較好的代表性,對全國肯定沒有問題。所以,我國的人口調查數據不是估算出來的,統計方法符合國際上統計調查的一些最基本原則。”上述統計界人士說。
中國的出生率被高估了嗎?
與人口數量同樣引發關注的還有“出生率”問題。
易富賢的研究認為,在1991年至2016年間,中國有3.776億名新生兒,少於官方4.648億新生兒的數據。中國高估了出生率。
中國的出生率被高估了嗎?楊宜勇否定了這種說法,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我國有一套新生兒出生系統。新出生的嬰兒,只要開了出生證明,不管有沒有去上戶口,相關部門就已經掌握了出生信息。應該說,官方公佈的新生兒數量是比較準確的。我們的計生政策管得嚴,超生了要罰款,只要補交了罰款,就能夠上戶口,就這樣有的人還隱瞞著不上報。”
但楊宜勇也不否認“中國目前需要更高的出生率”這一說法,“中國目前確實需要更高的出生率,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從長期憂患意識來看,生育率最理想的狀態是保持2.1或者2.2的人口更替水平。”
美學者稱中國人口比官方數據少9千萬專家反駁2017.7.18中國經濟周刊
日前,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員易富賢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說,中國2016年的實際人口可能為12.9億,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少9000萬,相當於西班牙人口的兩倍。
易富賢,是《大國空巢》一書的作者,這本書稱中國人口危機開始全面爆發,中國需要更高,而不是更低的出生率。他最近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說,1990年後中國官方的人口數據被誇大了。中國2016年的實際人口可能約為12.9億。
而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8271億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
“我不贊成'中國實際人口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少9000萬'這個說法。”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中國的人口統計差個幾十萬甚至一百萬還說得過去,9000萬這個說法是違反基本常識的。“我們有人口普查,而且人口入戶調查就是按人頭點出來的,人口數據比GDP準確多了。”
人口普查,是在國家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調查表和統一的標準時點,對全國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的一次性調查登記。
人口普查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收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國家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分別於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進行了6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之前的人口普查,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區劃來統計的,這樣的方式下,有一些飛地(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域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地土),或者三不管地界,特別是一些城鄉接合部地區,可能會出現遺漏現象。
為保證人口普查數據準確而不出現遺漏,從2010年開始,我國的人口普查採取了“劃區製圖”方式。
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自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按照地圖的界限,比如將北京從全市到區縣,再到街道、鄉鎮,再到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一級級地細化,把每個邊界都劃分得非常清楚,更精確地繪製出了“小區”地圖。這樣能夠保證在“小區”劃分上基本不重複、不遺漏,保證無縫連接。劃分出的每個邊界都要每一級政府、每一級普查機構去確認。
中美學者:中國“消失女孩”或未消失統計數據被嚴重誇大2016-12-05
美國堪薩斯大學近日在其網站上發表文章,介紹了堪薩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肯尼迪及其合作者其合作者陝西師範大學史耀疆的研究成果。他們認為,“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已造成3000萬至6000萬'消失的女孩'”這一說法所引數據可能被誇大了,這些女孩中的大多數其實並沒有消失,這裡有一種政治學的解釋。
肯尼迪和史耀疆分析數據後發現,大部分“消失的女孩”是上戶口比較晚和未報告出生人口造成的,此前報導的中國出生性別比(sex-ratio-at-birth )數據並沒有足夠的解釋效力。他們的研究刊發在了這個月的《中國季刊》上。
研究者們認為,政府的基層官員承認他們不能完全執行獨生子女政策,他們與農民採取的是“非正式合作”。他們實際上通過允許各個家庭多要一個孩子的隱性協議換取當地是社會穩定。
上述有關基層少報出生人口的研究成果,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的男性人口遠超女性導致的“婚姻擠壓”問題並不像有些學者此前預計的那樣明顯。許多研究者認為,中國的農民為了遵守法律,會把他們的女兒殺死,肯尼迪說,他的這一解釋是更說得通的。
回應
這個事就不要自己騙自己安慰自己了,女孩是太少,光棍是變得越來越多。看班級裡男女比例不就知道了。
好一點的學校都是女生多於男生
然而我還是沒有女朋友、
那就你就該對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負責,建議國家對30歲還沒結婚的人開徵單身狗稅,婚後,35歲仍沒有孩子的開徵人口老齡稅。
人口出生率全球最低,哈哈,計劃生育好處多
明年再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吧,醫院的產房床位都不夠,順產的,休息個兩三天就讓出院.
之前那些學者有毛病吧,把中國人當什麼了,有這麼多中國人血腥到了會為了遵守法律而殺掉自己的女孩嗎?
如果還是沒有話語權,幾十年後,這些“消失的女孩”很可能會變成外媒嘴裡被中國政府屠殺了的人口。
70年代攻擊中國實行計劃生育,90年代攻擊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什麼都是西方“專家”說了算?印度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被西方說兩句就不敢堅持下去,後果怎麼樣?
70年代中國人口結構政策科學合理,人均壽命比準發達國家韓國高,人口死亡率比歐美低,男女比例均衡,出生率持續遞減。真正攻擊70年代中國人口政策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公知大V噴子。
印度貧窮人口1億多世界第一 竟是第7富有國 2016-08-23 中央社
印度與中國大陸在這份全球最富有國家榜單排名第7和排名第2,但在聯合國2014年發表的全球極度貧窮人口中,分居第1和第2名,占全球貧窮人口的32.9%和12.8%。
根據財富研究機構「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
美國(48.9兆美元)中國(17.4兆)日本(15.1兆)英國(9.2兆)德國(9.1兆)法國(6.6兆)印度(5.6兆)加拿大(4.7兆)澳洲(4.5兆)義大利(4.4兆)。
聯合國報告盛讚中國“造血式”開發扶貧
2016-08-22,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2016中國人類發展報告》,強調中國“造血式”的開發扶貧,既是過去幾十年推進減貧工作的重要經驗,也是實現減貧目標的必由之路。
《報告》稱,自20世紀70年代末推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類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2014年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達到0.727,在188個國家(地區)中列第90位,已進入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組。在1990年處於低人類發展水平組別的47個國家中,到2014年中國是唯一躋身高人類發展水平組的國家。
這主要得益於經濟的快速增長與社會政策的進步。中國在過去30多年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1978年到2010年,中國政府成功幫助6.6億人擺脫貧困。教育方面,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在過去十年持續穩定在99%以上。健康方面,人均預期壽命從1980年的67.9歲提高到了2010年的74.8歲。
報告認為,中國通過精準扶貧、特色產業扶貧、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等多種政策舉措,更加有針對性地推進了多維扶貧,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前述西藏以地方特色水產業為引領的扶貧與包容性發展經驗作為報告援引的案例進行了詳細闡述。
回應
共同富裕就是最大的民主。
量中華之物力,結少民之歡心
問題是有人花你的錢,並不認同中華民族,天天鼓吹什麼民族獨立。
這正是我中華民族的胸懷,沒有這點氣量,如何維繫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西藏民族人數雖少,但西藏的面積夠大,資源夠豐富,地理位置夠重要,在西藏的建設上多花點投入,值!
“造血式”扶貧,這個不是新東西,魚或漁的關係,早有古訓的。只是能把這超大規模超高難度的事兒長期堅持做下去的,卻也只有共產黨了。
只有社會主義可以精準扶貧,只有發展社會主義消滅剝削壓迫後,人類才可能摸到孜孜以求的民主的邊。
2002年,湖北、甘肅、內蒙古等三個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2011年,隨著河南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全國大陸31個省市均實施了“雙獨兩孩”政策。雙獨兩孩政策是獨生子女政策終結的第一步。2013年,隨著新一屆政府啟動了全面深化改革計劃,10月,黨中央提出實施單獨夫婦可以生育兩孩的新政。
單獨兩孩政策的實施是獨生子女政策終結的第二步,全國單獨夫婦目標人群大約1100萬。截止2015年年底,全國有169萬單獨夫婦申請了兩孩,佔比為15.4%。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中國出生人口分別是1640萬、1687萬和1655萬。從總量來看,單獨兩孩政策的效應並不明顯。不過,從分孩次結構來看,二孩的佔比和總量上升很明顯,應該說,單獨兩孩政策的影響是明顯且穩定的。
2015年註定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人口年。從生肖來看,2015年屬於羊年。在中國北方,羊年不生娃的民間習俗依然根深蒂固。2016年預計出生1750-1800萬,除了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外,2016年更多是單獨兩孩政策的影響。應該說,如果剔除了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2016年出生人口依然比2015年多,而2015年比2014年少32萬。這樣,2015年就形成了獨特的羊年效應年,即為了避免羊年生娃,要么提前生育,要么推遲生育。
全面兩孩政策誕生記
2015.10.29,央視新聞聯播正式播報中央決定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決定。這標誌實施了長達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的終結。對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的測算,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為9100萬,預計約1700萬新增二孩出生人口。
全面兩孩政策後的巨變
從總人口來看,全面兩孩政策並不會改變全國總人口下降的趨勢。預計2030年前後中國總人口會出現負增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優先於生育數量的追求,傳統盲目生育的行為已經被現代理性的生育行為替代。人口學界並不看好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
與人口形勢的重大變化相對應,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將面臨重大的轉型。經濟總量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均國民收入要邁出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階段;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0%,2030年70%,進入城鎮為主導的社會形態;而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從發展中國家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將為上述轉型提供重要的人口要素,當然,這些人口要素是否能加速或者多大程度上加速了上述轉型,依然值得深入研究。
全面兩孩政策後的巨變 2016-08-17 經濟觀察報 黃匡時
中國政府於1980年開始倡導獨生子女政策。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撥亂反正和經濟轉型時期。經過文革的浩劫,整個國民經濟處於增長緩慢的階段,糧食緊張,商品市場尚不發達,供給短缺。馬爾薩斯的恐懼依然籠罩整個中國。1980年中國年末總人口為9.87億,其中,農村人口為7.96億,佔80.6%。此時,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468元,處於極低的水平。
有學者認為,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是草率的。因為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接近更替水平。198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2.24,遠遠低於1970年的5.81,比較接近2.1的更替水平。如果當時不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也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口結構更為均衡,老齡化的到來會推遲,人口紅利更為持久。
歷史不能假設。計劃生育政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少生了4億多人,解決了數億人的貧困,加速了中國人口、經濟和社會的轉型,提前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
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後的巨變
獨生子女政策實施的30多年中,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總和生育率進入到低生育水平,長期的低生育水平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持久的“獨生子女效應”。此外,獨生子女政策相伴隨的持續攀高的出生性別比,導致了農村光棍問題的出現,造就了婚姻市場上的失衡和亂象。
獨生子女政策加速了老齡化進程的提前到來。2000年前後,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0%,進入老齡化社會。
研究表明,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鎮化化加速,經濟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已經遠遠低於政策生育率。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正好驗證了“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這句口號。更令人擔憂的是,生育觀念這個東西更像是一個單行車道,上路了要回頭就很難,或者說壓根就無法回頭。從提高生育意願的國際經驗來看,效果並不明顯。
從獨生子女政策到全面兩孩政策
回頭看來,政府在終結獨生子女政策的思路是清晰的,也是漸進式的。其實早在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之初,雙獨兩孩政策就已經開始實施。1985年浙江全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期間,天津、上海、江蘇、北京等27個省份實施了“雙獨兩孩”政策。
日本美女搶嫁中國丈夫的六大原因 2016-08-05
現在,世界許多國家的女孩都搶著嫁中國男人,從韓國女孩搶著嫁中國男人,到非洲女孩搶著嫁中國男人,另外,老撾、越南等國家的女孩更是搶著嫁中國男人,現在日本女孩也搶著嫁中國男人,中國男人在日本如此“走俏”,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男女平等觀念要比日本強。
二是中國的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樣上班。
三是中國男人對老婆很呵護。
四是中國男人一般很顧家。
五是中國男人能把收入全部交給老婆管理。
六是中國男人度量一般比較大。
回應
各國年輕人自由通婚很正常,但中國男人還沒有香到到外國女人槍著嫁的地步。
中國男人有那麼香也不至於現在取個媳婦那麼難,還出現光棍村了,因為女少人多。
北京單獨二孩申請數首破5萬 要二孩前準備啥 2015.10.19
自2014.2.21北京市正式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後,“單獨二孩”申請數今年已呈穩步上升趨勢。2015.9.30,北京市“單獨二孩”申請數和辦證數,分別為53034和48392例,與去年不足3萬的申請數相比大幅上升。31至35歲佔比最高,共27435例,佔總數56.69%。其次為26至30歲,共11437,佔比23.64%。此外,36至40歲為8334,為7.22%。以及41至45歲和25歲以下,分別佔比1.69%和0.56%。很多家庭都卯足勁想生一個後年寶寶/二寶,你家也是嗎?生二孩之前,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擔憂|醫院建檔難度變大?
討論|你會要二胎嗎?
單獨二孩政策自2014年初啟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然而目前新增出生人口低於官方預測。有專家認為,目前“普遍二孩”的生育意願並不是很強烈,主要原因在於成本太高,負擔不起。要二孩其實除了經濟因素,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顧忌,需要爸爸媽媽先做好準備。
1.高齡產婦
2.心理準備
3.經濟壓力
(新浪育兒綜合新京報、四川日報、三湘都市報等報導)
回應
王小晨 [北京] 應該全面放開,就怕以後全面放開時我們這代人想生都生不了了!最可氣的是如果超生了被罰社會撫養費,我就不明白了,我交了社會撫養費政府就幫我養孩子了?不還是我自己養嗎?
那個王小晨是個超生戶,不知多少孩子盯著國家的福利吶
一看就是槍手寫的!
槍手寫申請數和辦證數?
重男輕女的誘因出現在四個領域:勞動、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祭祀活動、養老保障。在這些領域有強大刺激因素的社會往往男女比例失調。事實上,無論是從中國各地來看還是從各個國家來看,新生兒男女比例的差異與重男輕女刺激因素強烈程度的差異總是一致的。養老保障似乎是重男輕女的最重要誘因,與祭祀有關的誘因次之。
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在1960年之前失調,1960年至1985年間正常,1985年以後再度失調。在高度失調的這兩個時間段裡,兒子以全部四個標準來衡量都十分必要:下地勞動、財產繼承、祭祖和養老。相比之下,在公社時期(約1958年至1983年)期間,生產活動社會化,財產歸集體,祭祖活動遭壓制,養老金由公社提供。家庭不需要兒子,所以他們沒有什麼動力去殺死或遺棄女嬰。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重男輕女的刺激因素在中國形成顯著的城鄉差別。在城鎮地區,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是生父母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因而能夠為父母提供養老。祭祖活動在城鎮不像在農村那麼重要,而城鎮女性也享有平等的財產權和繼承權。綜合這些因素,城里人不像農村人那麼渴盼生兒子。
文章稱,日本和韓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也隨著重男輕女刺激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在整個20世紀,日本的重男輕女程度以我們的標準來衡量不高。女性對家庭收入有重大貢獻並享有平等的財產權,而且日本的養老金很豐厚。雖然在祭祖時最好有兒子,但日本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並未失調。另一個例子是,韓國的男女比例失調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急劇上升,但1995年以後下降。這種正常化恰逢韓國的婚姻家庭法規定,女性不一定要嫁入夫家,她們有同等的祭祖權利和責任以及平等的繼承權。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08_30_332398.shtml
外媒:不要把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歸咎於計劃生育政策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2015-08-25刊登《不要把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歸咎於獨生子女政策》一文,作者係塔夫茨大學政治學副教授伊麗莎白·雷米克、獨立學者卡麗絲·洛。
文章稱,在過去10年裡,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遠遠高於105:100的自然比率,流行看法是,這純粹、完全是由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造成的。這種說法合乎邏輯的結論是:取消該政策將消除中國的男女比例失衡。
但稍做比較就能看出這種流行看法是錯誤的。男女比例失調起因於計劃生育政策的說法通常有兩個前提依據:單單這一個因素導致了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導致了新生兒男女比例失調。但事實上,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下降,那是獨生子女政策出台的好幾年前。而且,中國的鄰國儘管沒有實施這種嚴厲的政策,但在1970年也曾出現類似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文章稱,人口出生率下降也並非必然導致男女比例失調。日本的人口出生率約20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但該國的男女比例始終保持在自然範圍內。中國過去30年裡的男女比例失調恰好與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同步,這種巧合具有誤導性。從更久遠的歷史角度來看,中國的男女比例是在過去200年的很長時間內漸漸嚴重失調的。
文章稱,獨生子女政策本身有點用詞不當,其實中國各地有三種不同政策。以漢人為主的農村地區實行“1.5胎”政策,頭胎是女孩的家庭可以懷著對兒子的期盼生二胎。城鎮地區執行嚴格的獨生子女規定,貧窮的少數民族地區則限生兩個孩子。
就男女比例失調程度而言,農村“1.5胎”地區(新生兒男女比例約為119:100)高於城鎮獨生子女地區(約115:100),限生兩個孩子的地區(約112:100 )最低。這些數字表明,轉而普遍實行二胎政策可緩解但不能消除問題: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仍會高於世界上其他幾乎所有地方。因此,流行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計劃生育政策不是男女比例失調的唯一重要推動力。
文章稱,流行看法的問題在於,它把重男輕女當成一個司空見慣的文化現象,認為中國人就是喜歡兒子。但重男輕女並非永恆不變的定律。刺激中國家庭生兒子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經沉浮,與新生兒男女比例失調狀況同步。因此,要使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正常化,就應當著手解決中國父母想生兒子的刺激因素。
生還是不生,這不單是中國的問題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轉變,即從“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轉變,是以高度壓縮的形式完成的。中國人口期望壽命從40歲上升到70歲,只用了50年左右,比歐美國家少用了一半時間。而英國、法國的總和生育率,從5下降到2,用了約75年的時間,而我們花費的時間不到30年。
那麼中國的這種現像是獨一份嗎?不是。
韓國、新加坡、泰國和中國台灣都沒有實行過計劃生育政策,但他們和中國大陸一樣,生育率從上世紀50年代大致相同的高起點上,到90年代以後都下降到低於2.1的替代水平。印度雖然在時間上有所滯後,但變化軌跡也是如此。
延伸閱讀:
我國的人口形勢究竟有多嚴峻?生育政策的變化又會對出生人口的數量帶來多大影響?
綜合人口學界的研究成果來看,目前,我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4至1.5之間,也就是我國一個婦女平均生育1.4至1.5個孩子,接近於老齡化嚴重的日本、俄羅斯等國。據測算,我國每對夫妻平均至少需要生育2.2個孩子才能讓孩子輩與父母輩的數量持平,最終維持人口長期不衰減。
事實上,即便全面放開二孩也並不會像此前有關部門擔心的那樣出現人口數量的爆發,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最高估計只有600萬-700萬人,加上目前1600萬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峰值總和生育率也只有2.2到2.3。值得關注的是,如此水平的總和生育率預計只會持續一兩年,很快就會一路走低,一直低到目前1.5左右的水平。
限制性政策逆轉後的生育率反彈非常有限,要恢復到更替水平難上加難,而這樣的案例在其他國家就曾得到過驗證。如,新加坡在1987年的生育率為1.62,自1988年開始新加坡從控制生育改為鼓勵生育,其後5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96、1.75、1.87、1.77和1.76,目前新加坡的生育率只有1.2左右,與中國港澳台等華人地區同處世界最低水平。
其實,根據衛計委統計,截止到5月底,全國申請“單獨二孩”總量為145萬,僅佔目標人群的13%,遠遠低於衛計委公佈的生育意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之間,還存在一個明顯的落差。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07_26_328226.shtml
人民日報2015-7-25微信 談全面放開二孩:發展是最有效的避孕藥
國家衛計委本月初表示,單獨兩孩效果正在顯現,目前正在抓緊制定全面“放開二孩”相關規定。隨後,媒體稱年內就會全面“放開二孩”,但衛計委隨後回應,目前暫無全面放開生育二孩的時間表。
到底是什麼讓中國人不想多生了?
一般觀點認為,計劃生育政策、人均GDP水平、人力資本水平是中國生育率急劇下降的三大推手。只不過,這三個變量在不同時期對生育率下降產生的影響,並不相同,呈現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首先,生育政策對生育率下降的影響,邊際效果漸趨下降。第二,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和人力資本積累對生育率下降造成的影響日益增強。
換句話說,人們要么忙著掙錢,要么忙著上學,讀完碩士還要讀博士,生孩子的事自然就往後推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是最有效的避孕藥。而相對來說,貧窮就是最合格的助產士了。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現在經濟繁榮,娛樂至上,世界那麼大,孩子是拖累。
調查發現,在假設不受政策限制的情況下,平均每對夫妻期望的孩子數大概是1.7個,也就是說顯著低於2.1的替代水平。
這意味著,即使將來不再限制生育子女的數量,生育率回歸到高水平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了。
到底是誰讓中國人不想生了?
首先,要明確一下生育政策的適用範圍。總體上看,農村寬於城市,西部寬於中東部,少數民族寬於漢族。因此根據蔡昉的測算,從全國整體上看,政策規定只能生一孩的人口僅僅為全部人口的36%。也就是說,即便實行了嚴格的計生政策,全國還是有六成多人可以多生。
第二,從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時間上來看,事實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就開始提倡以“晚、稀、少”(晚婚、生育間隔、少生優育)為目標的自願性計劃生育了。到80年代才形成了強制性的獨生子女政策,隨後逐步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並得到越來越嚴格的執行。這裡,有一個時間點很關鍵,就是總和生育率大幅度降低是發生在1970-1980年期間,也就在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之前,從5.8下降到2.3,下降了3.5個孩子數。而以2008年總和生育率為1.4作為參照的話,1980年以後總共才下降了0.9個孩子數。
社評:罵計生者比當年批馬寅初還瘋狂2015-7-15 環球時報
一段時間以來,輿論圍繞計生的討論很多,抱怨也很多。而國家政策調整保持著穩紮穩打的節奏,我們認為這是有必要的。
中國人口政策到了需要調整之時,而調整也的確在發生。輿論不斷指出問題,政府的政策調整隨之跟進,社會意見和行動之間並沒有出現斷裂。
有少數人對計劃生育這一過去幾十年的國策做“反攻倒算”式的批評,這是一種極端聲音。這種聲音在互聯網上有時形成匯合,像是有點聲勢,但這是一種假象。中國社會並不存在對計劃生育政策的真實痛恨。
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執行中,各地不時有不規範的強制性個案被報導出來,它們受到批評和譴責,但那些事件大多在改善官員工作作風的層面消化了,對全社會來說,它們並沒有被記到整個計劃生育的賬上。
世易時移,中國的人口計劃需要與時俱進,即使將來全面放開二孩,甚至允許三孩,也不代表過去40年中國計劃生育搞錯了。一些人因為現在的人口結構出現了一點問題就全盤否定國家計生走過的路,這是隨便拿過去撒氣、缺少歷史涵養的表現。
世上的事有一利則有一弊,計劃生育如此龐大的社會政策更是如此,關鍵要看它利大還是弊大。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計劃生育,累積少生了幾億人。想想看,今天的中國有可能是18億人,甚至20億人,而我們今天實際13億多人。中國沒有其他差別會比這兩個數字之間的差別更大、更深刻。
我們今天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人口紅利少了。但假如在今天的經濟發展水平甚至更低水平上擁有18億人口,這個國家將會遇到的問題不知要糟糕多少倍。常聽人談印度的“人口紅利”,挺讓人羨慕,但所謂“人口紅利”只有在經濟學上才是正面意義的,當它分散成一個個具體的人生時,它的實際表現往往是極度貧困、勞動者缺少權利、社會極端的兩極分化等等。
現在有少數人批評計生政策,動輒說中國可以養育二十幾億人口,這種聲音比當年對馬寅初人口學的批判還要瘋狂。我們可以讓經濟發展少一點人口動力,但我們不希望中國變成有二十幾億人口的國家。世界上有老齡化問題的國家有的是,那樣的社會有多可怕可以看見,但二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會是什麼樣難以想像。那很可能是一個超級的“蟻族國家”,誰也別試圖哄騙我們那樣的中國有多美好。去中國農村基層看一看,了解一下更廣範圍的生育情況,就知道這是為什麼了。
國家衛計委:正抓緊制定全面放開二孩相關規定
2015-7-12,國家衛計委首次正式回复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制定相關規定。
日前,衛計委通報了我國人口和計生工作的情況。我國總人口仍然保持增長,在去年末已達13.68億人。前我國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平穩有序,今年初,國家衛生計生委開展的專項調查顯示,39.6%受訪人群有再生育打算。2014年7、8月份,全國每月申請量達到15萬對左右,目前穩定在每月8-9萬對。截至2015年5月底,全國有145萬對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139萬多對辦理了手續。
中國人口政策正在調整,但就如何調整以及調整時間,學界觀點並不統一。
衛計委一度表示我國總人口仍然保持增長,認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還是存在著生育反彈的風險。人口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也主張用更穩妥的方式對待人口問題,認為當下全面放開二孩生育還為時過早。
對此,也有持不同意見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曾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4,遠低於更替水平2.1,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更為迫切“今年已進入人口政策調整的最後窗口期,再不調整就來不及了。”
相關新聞
英媒:中國人不願生孩子新政難挽頹勢
衛計委:打算生二孩的不足4成
回應
想生的你放不放根本無關緊要,不想生的你放了也沒用,關鍵還是現在社會養孩子太累也太費!
增長這個要看全國水平,本地是流失,但是大城市呢
http://www.guancha.cn/FaZhi/2015_07_14_326725.shtml
習李三中全會
境外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為何會再次誤判習李的三中全會?
不依理性專業事實、只依反共意識形態之中共研究1,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誤判中共是正常、正判反而是反常,中國崩潰論2即是明証!
問題是會前中共大力強調改革之重要、又傳出有啥「383」改革方案,結果卻只是會後的新設國安會和改革小組而已,沒啥具體方案。難怪境外的評論者,會從原先的「雷聲大雨點小」、到《決定》文件的60個具體方案出來的「改革超過預期」,有人又放馬後炮似的說啥「誤判、驚訝與懸念」。
自己不去了解知內情的真正專家,早已言:「改革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改革深度廣度 三中歷來最大」,怎能怪中共沒講清楚?
問題是中共太威權了,不像民主國家要經過各種公開的辯論才形成透明的決策!
問題是大多民主國家含美日台(德除外)的辯論似「便」論、常便秘沒效率吧!怎能反怪中共(含新加坡) 的威權太有效率呢?
民主「便」論豈只沒效率,還常假民主之名3、相互噴糞4成民粹5。
民粹又怎樣,反正一句「不民主」便能否定中共的一切改革。
那就讓反共者盲目地隨便否定唄,自以為閉著眼睛,中共的一切改革都不存在,包括不在改革方案中的軍事改革「修正大陸軍主義增加海空軍」5「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6等.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167270
紀錄片"活著" 探川震家庭重生之路 公共電視 2013-1-25
五年前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四川大地震、有六千個家庭失去他們唯一的孩子,地震過後、中國政府啟動再生育的政策,讓這些傷心的父母尋求新的希望與慰藉,過程中有失望、也有期待。而有一位中國導演就以這些故事為題材、拍了一部紀錄片「活著」,今晚10點公視「主題之夜」將完整播出。
小學二年級的星雨,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過世,唯一的孩子走了,他的父母心中有無限的傷痛。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6千個家庭失去他們唯一的孩子,地震後中國政府啟動再生育政策,提供經費補助因地震喪子的父母再次生兒育女,尋求新的希望與慰藉,家住都江堰40歲的葉紅梅也加入再生育行列,希望能讓死去的女兒星羽再回來當他的女兒。
== 葉紅梅 ==
我們不要兒子
假如生成兒子的話
我的感覺就是
我的女兒永遠失去了
再也回不來了這種感覺
如果生個女兒
我會覺得我的女兒回來了
做試管嬰兒的過程中,葉紅梅嘗盡了苦頭,每失敗一次就是一次折磨。
== 葉紅梅 ==
你不生
就兩個人大眼瞪小眼
生呢
你看我這麼大歲數了來生
一查 這樣毛病那樣毛病
但是看著別人成功,又讓他有繼續下去的勇氣。
== 葉紅梅 ==
小孩子屁股上的肉好嫩哦
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超過6萬8千人罹難、1萬7千多人失蹤、6千個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這部紀錄片「活著」是中國大陸獨立導演__范儉和日本NHK及半島電視台共同製作,探討川震後家庭重生之路,最後葉紅梅做試管嬰兒還是沒有成功,但卻意外自然懷孕,2011年5月20日生下一個男嬰。
==葉紅梅丈夫 ==
女兒 對不起
生下男孩不是女孩,兩夫妻喜悅之餘,心中還是存在著一絲遺憾。
詳參【圖博館】: 天災?人禍? 中共的救災能力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破碎的大地》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災後重建工程既艱巨且繁雜,而且是一條漫漫長路,台灣921地震的重建經驗成為大陸取經的對象;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後,大陸在國家機器強力動員之下,以超高效率復建;2011年日本震驚全球的311強震讓國內建築師重新思考建築和自然的平衡。在天災的考驗下,人類該如何活出更好的未來,三地都有值得參考的經驗。
中國大陸因為土地為國家所有,加上政府力量強勢,使得災區重建效率超越絕大多數的國家,汶川地震廣達13萬平方公里的災區,在短短3年間,災民百分之百獲得安置,硬體建設重建已完成98%,各地新矗立的校舍、辦公樓等公共建物,已投入使用,居民生活區結合觀光產業,正在逐漸繁榮當中,官方宣布復建基本完成。
舉國之力援災區
在汶川大地震復建、重建過程,大陸以舉國之力援助災區,各省市紛紛認養災區城鎮,不只捐助物資,更協助引進產業,不只恢復當地經濟元氣,更趁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災民集中安置,也讓更多土地有效利用。
在本報記者親赴四川採訪的過程中,多位重新安置的災民表示他們過著比以往更有品質的生活,現代化的住房、大面積的綠地、完善的公共設施,以及更多的就業機會。儘管把重災區轉化為觀光區的作法並非人人可以認同,但一趟「生命體驗之旅」,也許可以讓更多人珍惜生命。
趁勢地貌大改造
汶川山區映秀鎮民楊和江,在震災中喪失了妻子和女兒,他靠著開拖拉機運送磚瓦建材,協助重建也累積資金,之後開了家民宿,重新組成家庭,又再獲得個小女兒。坐在屋前的木造涼亭裡,蹺起腳點燃一根菸,楊和江仍懷念逝去的妻子,但問他,現在與之前的生活相比較,他吐出一口菸圈後,用濃濃的四川腔說:「好巴適呢!」(四川話很愜意的意思)。
如何讓災民快速地從廢墟中站起來,背後牽涉到前瞻的規畫以及有效地執行。綿竹市孝德鎮年畫村,所有的損毀房舍全在援建中被拆除,緊接著進行「地貌大改造」。江蘇的援建帶來了蘇州的園林水鄉,也滲入了江南的徽派建築,讓原本破落的年畫村脫胎換骨,也維持了年畫原有的創作產業。綿竹市也大量栽種荷花和向日葵,引來了許多觀光客。
天搖地動4年後,汶川災區援建的效率和民眾的奮起,讓災區「翻了過來」,眼前呈現的新景象,印證了重建的成功。
留言
集權政治的效率。讚﹗﹗﹗﹗﹗
從成都巨變 看大陸式災後重建2011-05-09 旺報 (高江濤)
在大陸西南,成都市區以北70公里的地方,有個叫白鹿的小鎮,這幾天充滿喜慶的氛圍——5月12日,這座融匯中法風情小鎮,將正式開街。如果此前沒有到過這裡,無法想像,三年前的5月12日,這個小鎮曾遭受8.0級特大地震損毀,完全是一片廢墟。
筆者於地震後不久到過那裡,現場的慘狀至今不願回憶。僅僅三年,呈現在面前的,是一個嶄新的,充滿法式風情和中華傳統格調的精緻小鎮。這樣的建設速度和高水準的成果,令人吃驚。
同樣讓人吃驚的是,在成都,白鹿巨變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筆者忍不住想要去尋求成都奇跡背後的原因,探究中華式重建的經驗。
……………
川震重建 硬體跨進了50年2011-05-09 中國時報 朱建陵
編按:發生於二○○八年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總共近九萬人,重創約五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其中,四川省北川縣、綿竹市、什邡市、汶川縣等地受災最為嚴重。在「汶川大地震」屆滿三周年前夕,四川官方宣示重建工作已完成九二%,將於今年九月底全部完成,本報特派記者朱建陵前往採訪,探討災後重建、四川取得的經驗教訓,以及受災戶的生活現狀。
德陽市所轄、位於什邡市的紅白鎮是原址重建的典型。什邡市與汶川只有龍門山一山之隔,直線距離不到廿公里,在川震中整個城鎮瞬間被夷為平地,遇難失蹤超過一千人,但如今透過硬體重建,紅白新鎮已被譽為「深山之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奇蹟」。現年才卅歲的紅白鎮年輕鎮長李得立說,與地震前相比,紅白鎮的城鎮建設跨進了廿年。
四川綿陽市南山中學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學校,在汶川地震中,學校雖然沒人傷亡,但校舍和教學設施嚴重受損。三年後的今天,在澳門五千四百萬元人民幣援助下,校園、校舍煥然一新,校長吳明禹在導覽媒體記者參觀校園時,指著背後一棟興建中的大樓說:「這將是一座圖書館,我們學校百年的歷史中,還沒有一座自己的圖書館。」
廿年可能是一個比較含蓄說法,汶川縣長張通榮說,是跨進了五十年。此次川震的震央,位於汶川縣映秀鎮區南方的山坳處。回憶起川震初期的新聞報導,所有海外媒體記者都是趕赴成都後、西進都江堰市,而後就被阻斷在汶川縣映秀鎮之前。但如今的映秀鎮,已成為一個旅遊小鎮,旅遊景點包括防震減災示範區和「汶川大地震」震中(央)紀念地。 2013-01-26 10:29:43
女大生性開放 成墮胎主力軍 2012-10-22 旺報
中國大陸在1980年代的調查顯示,只有16%的人有婚前性行為,現在這個數據已經70%,全國每年流產人次超過1300萬人,其中一半是25歲以下,也就是說,大學女生是人工流產的主力族群;今日大學生已不是性知識缺乏,而是性開放。
日租房、小賓館生意旺
據新浪等媒體報導,大陸許多大專院校校園內設有保險套自動販賣機,學校周邊的「日租房」、「鐘點房」更是針對學生在營業。「日租房」、「鐘點房」是指飯店賓館專營「休息」的意思。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表示,隨著經濟發展,道德觀隨之逐漸寬鬆,離婚、同居、一夜情等事不再讓人驚訝。社會的寬容導致人們價值觀產生變化,處於思想變化期的大學生更容易接納這些觀點,對「性」形成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網路發達催化性早熟
網路發展也有很大影響,網路是青少年獲取性知識的第一管道,催生了虛擬愛情等多種帶有強烈性暗示的產物。再者,現代青少年普遍生理早熟,生理發育期提前,身體發育成熟與法定結婚年齡這中間長達10多年的時間,被稱為性空白期,大學生正處於其中,因此也催生了性觀念的開放。
外來農民工不性福 8成性饑渴 2012-10-22 旺報
大陸外來農民工「性福」拉警報!據大陸衛生部公布的數字顯示,有高達8成的外來農民工都處於性饑渴狀態。有學者擔憂,性生活得不到滿足,可能會衍生性暴力犯罪等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
《瞭望東方周刊》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在回答「多久過一次性生活」一項的顯示中,選擇「1星期有過3次以上性生活」的男性農民工只有5%,而女性農民工是0%;有19%的男性、18%的女性選擇了「時間長了記不清」。
另外,據大陸衛生部公布的數字顯示,大陸有80%的外來農民工都處於性饑渴狀態。有人曾做過這樣一項調查,有21%的男性農民工選擇「找小姐」來釋放性壓抑;有18%的男性農民工性壓抑時整夜睡不著覺;有18%的男性農民工通過喝醉酒來麻醉自己,進而忘卻性壓抑;還有25%的男性農民工通過看黃色錄影帶、講黃色笑話或性幻想來滿足性要求;有5%的男性農民工性壓抑時選擇強忍。有19%的女性農民工通過拚命幹活來發洩性壓抑;有21%的女性農民工選擇找同事或當地社會青年談戀愛;還有21%的女性農民工選擇自我解決。
災民挨餓受凍 沒食物沒燃油 美東風災死亡增至98人 2012-11-03 中國時報
「珊迪」颶風離開美國東岸已經好幾天,但隨著救難救災工作逐步展開,各州統計的死亡人數隨之上升,現已增至至少九十八人罹難,各地災民的淒慘景況也因媒體深入報導而揭露,就在紐約市五大區之一的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還有災民正在挨餓受凍,迫切需要燃油、食物和禦寒衣物。
風災死亡人數以紐約市最多,占四十人,其中半數就在史坦頓島。紐約市長彭博說,警察和消防隊在淹水災區挨家挨戶搜尋,發現更多屍體。據報導,很多死者是被活活電死,或是在地下室被水淹死,或死於柴油發電機產生的毒氣。
最慘的是史坦頓島一位年輕母親,她開車帶著兩歲和四歲兒子從淹水的社區逃生,結果車子熄火,兩個兒子從她懷抱中被水沖走,之後被人發現雙雙死亡。
眾議員舒莫一日帶著記者視察史坦頓島災區,當地災民唐娜向他哭訴說,氣溫從華氏五十度降到華氏四十度,當地居民都快要凍死了,另外食物也缺乏,她在四十八小時內只吃了一片披薩,希望政府趕快供應燃油和食物。
彭博說,紐約市還有六十五萬居民沒電,這段時間市政府將提供食物和飲水。負責供電的愛迪生電廠說,紐約市有些地區可能到十一月十一日才能恢復供電。
新澤西州的情況也很慘,目前全州還有一百八十萬人沒電,靠海岸的社區多還泡在水中。新澤西州霍伯肯仍有災民被水困在家中,州長出動國民兵搶救,但進度緩慢。
災民共同面對的另一大問題是缺乏汽油。在紐約州,只要有開門營業的加油站無不大排長龍,加一次油可能需要幾小時。新澤西州的情況同樣糟糕,派特森市甚至連警察局都缺乏汽油。
珊迪過後 詐騙集團假募捐 2012-11-03 中央社
電腦安全軟體龍頭廠商「賽門鐵克」(Symantec)指出,颶風珊迪在美東造成嚴重災情後,如今有詐騙集團假冒慈善團體發動網路募捐。
珊迪吹掉美GDP0.5個百分點 2012-11-03工商時報
根據Eqecat公司專家新的估計,颶風珊迪給美國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500億美元,是原先估計200億美元的2倍以上,並可能讓美國本季經濟成長率,因此減少半個百分點。僅次於卡翠納颶風造成的損失1080億元,成為美國歷來損失第2重大的颶風。
取消新回應通知mail |回應 | 刪除 | 隱藏回應 |118.167.204.192 | 2012-11-03 12:01:33
版主回應
救災進度慢 美東怨氣衝天【世界日報 2012.11.03
颶風珊迪遠揚已五天,美東重災區2日至少還有約350萬災民飽受斷電之苦,重見光明遙遙無期,再加上汽油荒造成恐懼,生活極為不便,民怨沸騰。有些人為爭油吵架,有些人把怒火宣洩到遲遲才來的電力公司維修人員身上,在康州,甚至有災民向他們扔雞蛋、大聲咒罵。
大排長龍已是災民每日生活的一景,搭巴士、加油、領取救濟食品、填寫申請救濟表格,在在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有時還沒有成果,令許多災民忍無可忍。
災民的抱怨不只是停電、停水、沒有服務,更擔心自身的安全。一名災民告訴紐約時報:「一片黑漆漆,十分可怕,十分危險。」
父母官如紐約州長葛謨、紐約市長彭博、新澤西州長克利斯蒂,一再敦促災民,要有耐心,改善不會一夕到來,但即使是官員也對救災進度感到不耐。
葛謨州長在2日上午的記者會上出現怒容,箭頭指向公營事業電力公司,語氣已不大客氣。他說:「我知道電力公司非常努力,但本人代表紐約州全體居民、代表那些無電可用的居民、代表那些向電力公司付帳的居民。本人的立場非常簡單─我要有人負責,我要求拿出績效。我將每天提醒他們一兩次。」葛謨之言明顯針對聯合愛迪生公司(ConEd)及長島電力公司(LIPA)。
為了平撫災民怒氣,紐約市政府開設提供協助的電話專線、提供免費餐食、向市民提供修復進度更新報告、隨時瀏覽「推特」(Twitter)社群網站的民眾反應。當然,還提供搭巴士和地車免費服務。
有些紐約市民還不滿彭博市長一意孤行,強勢決定紐約市馬拉松大賽如期舉行,值此大難當頭之際,行事本末不分,迫使市長改變主意。
在康州橋港市(Bridgeport),市長芬治(Bill Finch)抱怨,當地的電力公司優先為市郊的富有人家恢復供電,忽視其他的居民,引起憤怒的居民向前來修理電路的工人扔雞蛋和大聲咒罵。
回應
哈哈, 民進黨要不要馬英九下台負責? 2013-01-26 10:31:31
(楨:又一本假文學之名之作!)
馬建《陰之道》 (允晨文化出版 2012)
內容簡介
強制墮胎政策是左手掐死母愛,右手掐死生命的雙重罪惡。母親用血肉築成的窩馬上成為嬰兒的刑場。
生育不是犯罪,而是人類的偉大文明,是不可毀滅的精神寓言。
馬建的長篇小說沒有那種對於政治和道德的簡單推斷,他始終保持著壓倒一切的清醒並對那個恐怖的社會機構展開控訴……他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讓讀者感到中國人正在逐步走向個性自由的渴望,熱切地捕捉著有可能閃現的美、真理和著人性光輝的跡象。-美國《休斯頓報》
就像《大師與瑪格麗特》一樣充滿了想像,那也是人類的最後避難所,也是最具顛覆性的工具。馬建的小說正是以此創造了令人心跳加速的體驗,並將悲慘的政治環境如皇帝的新衣般一層層地脫下。-德國《獨家報導》
馬建始終保持一個懷疑論者的姿態,他用一種極具迷惑性的、非常精細雅致的技巧敘述,拼命地推敲著現實的可信度。-英國《觀察家報》
這是一部關於在中國的計劃生育制度下,一對夫妻沿著江河逃亡生育的故事……當女媧縣掀起「一人超生全村結紮」的強制墮胎運動後,為了給孔子第七十七代尋找安全出生之地,孔老二帶著老婆美黎沿水路逃到長江,上岸當了三峽拆遷民工,美黎帶著女兒躲在船裡等待分娩,但她被計生委人員抓到做了強制墮胎。 她深感自己的子宮是歸政府管理,做母親非法。他們又順水而下,來到住滿民工的電子垃圾拆解鎮。當美黎要生孔天堂時,發現孩子拒絕出來,她便決定用子宮保護嬰兒,等待時機。五年之後女兒離奇失蹤,美黎決定重返丟棄的破船,讓孔天堂降臨人間。
作者簡介
馬建,中國先鋒作家1953年出生於青島。1986年移居香港,1997年赴德國魯爾大學任教,1999年起定居英國倫敦專事寫作。著有長篇小說《思惑》、《拉麵者》、《九條叉路》、《紅塵》、《肉之土》、《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等。其中長篇小說《紅塵》獲英國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提名英國獨立外語文學獎,入圍美國桐山文學獎。2008年出版長篇小說《肉之土》〔Beijing Coma〕,獲2009年英國國際言論自由監察機構頒發的「言論自由獎」圖書獎,同時入圍英國獨立外語文學獎,獲希臘2009雅典文學獎,入選都柏林文學獎。目前該作品己有法、義、德、荷、西班牙等三十多語種在全球發行。
馬建在2004年被法國《閱讀》雜誌評為本世紀全球最重要五十位作家之一。
孕婦的陰道獨白 2012-06-27旺報 刁卿蕙(旅美時事畫評家)
美國兩名女性議員,由於在辯論墮胎議題時,分別說了vasectomy(輸精管切除術)和vagina(陰道)二字,被議長認為有違議會禮節,下令禁口一日。為捍衛言論自由,二人遂聯合女性主義作家伊芙.恩斯勒,在密西根州議會廳前朗讀其廣受爭議的劇本《陰道獨白》。約有3000人前來「觀賞」,示威群眾,手持書寫vagina紙板,更同聲吶喊出那位男議長視為不雅的字眼達百餘次。
197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基於憲法修正案第十四條,判決隱私權應包括婦女墮胎權後,全美46州的墮胎法因之改寫。保守宗教勢力反撲,質疑最高法院的釋憲。自此支持選擇權Pro-Choice和支持生命Pro-Life(反墮胎)兩個陣營成形,勢如水火,衝突每每隨著總統大選白熱化。墮胎議題已然成為各方勢力長期拉鋸戰。民主黨歐巴馬幾年來過度標榜自由派財經、社會政策,激起保守勢力藉各種議題反擊,更積極地反墮胎,即為一例。
印第安納州一華裔婦女因遭男友遺棄,服毒自盡,人被救活,腹中8個月大的胎兒卻早產死亡。該女隨即被收押435天,5月初才獲交保。此案嚴重度的升高,很巧合地,是大陸反一胎化維權盲眼律師陳光誠案受到矚目之際。12月出庭若「殺嬰」罪名成立,該女可能面臨45年到終身監禁的徒刑。
有人認為該案不過是反墮胎團體以之為槓桿,欲將後期墮胎等同殺嬰,再進一步全面推翻1975年最高法院的墮胎合法化裁決。
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但是胎兒的「人權」是否等同甚至大於母體,這已屬見仁見智的哲學領域。最近澳洲兩名大學教授,因發表論文辯稱「胎兒與新生兒一樣,都尚未覺察自身的存在,不具真人的道德狀態,故殺掉新生兒與墮胎無異」。此極端言論,會招到激進人士的死亡威脅,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類自史前即有殺嬰的「習慣」,學者以經濟效益解讀,認為那是古人平衡資源分配的手段。今日中國一胎化,遭人權團體撻伐,其訴諸之宗教道德,顯然凌駕於地球資源供需的實質急迫性。有專家指出,計畫生育使中國人口減少了4億。若繼續維持一胎化,中國人口達到13.4億後將快速下降,在2100年降至4.7億。中國實行一胎化,犧牲自身人口與文化結構,亦是不可承受之重。
另參本館:《生命的自主權》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破碎的大地》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陰道獨白》
陰之道 (允晨文化 2012)
內容簡介
強制墮胎政策是左手掐死母愛,右手掐死生命的雙重罪惡。母親用血肉築成的窩馬上成為嬰兒的刑場。
生育不是犯罪,而是人類的偉大文明,是不可毀滅的精神寓言。
馬建的長篇小說沒有那種對於政治和道德的簡單推斷,他始終保持著壓倒一切的清醒並對那個恐怖的社會機構展開控訴……他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讓讀者感到中國人正在逐步走向個性自由的渴望,熱切地捕捉著有可能閃現的美、真理和著人性光輝的跡象。-美國《休斯頓報》
就像《大師與瑪格麗特》一樣充滿了想像,那也是人類的最後避難所,也是最具顛覆性的工具。馬建的小說正是以此創造了令人心跳加速的體驗,並將悲慘的政治環境如皇帝的新衣般一層層地脫下。-德國《獨家報導》
馬建始終保持一個懷疑論者的姿態,他用一種極具迷惑性的、非常精細雅致的技巧敘述,拼命地推敲著現實的可信度。-英國《觀察家報》
這是一部關於在中國的計劃生育制度下,一對夫妻沿著江河逃亡生育的故事……當女媧縣掀起「一人超生全村結紮」的強制墮胎運動後,為了給孔子第七十七代尋找安全出生之地,孔老二帶著老婆美黎沿水路逃到長江,上岸當了三峽拆遷民工,美黎帶著女兒躲在船裡等待分娩,但她被計生委人員抓到做了強制墮胎。
她深感自己的子宮是歸政府管理,做母親非法。他們又順水而下,來到住滿民工的電子垃圾拆解鎮。當美黎要生孔天堂時,發現孩子拒絕出來,她便決定用子宮保護嬰兒,等待時機。五年之後女兒離奇失蹤,美黎決定重返丟棄的破船,讓孔天堂降臨人間。
作者簡介
馬建,中國先鋒作家 1953年出生於青島。1986年移居香港,1997年赴德國魯爾大學任教,1999年起定居英國倫敦專事寫作。著有長篇小說《思惑》、《拉麵者》、《九條叉路》、《紅塵》、《肉之土》、《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等。其中長篇小說《紅塵》獲英國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提名英國獨立外語文學獎,入圍美國桐山文學獎。2008年出版長篇小說《肉之土》〔Beijing Coma〕,獲2009年英國國際言論自由監察機構頒發的「言論自由獎」圖書獎,同時入圍英國獨立外語文學獎,獲希臘2009雅典文學獎,入選都柏林文學獎。目前該作品己有法、義、德、荷、西班牙等三十多語種在全球發行。
馬建在2004年被法國《閱讀》雜誌評為本世紀全球最重要五十位作家之一。
全國31省份均已放開雙獨家庭生二胎政策 2011-11-26大洋網
我省是全國最後一個實行此政策的省份
昨日,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據此次修改,我省規定,夫妻雙方均爲獨生子女,要求生育的,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如果夫妻雙方均爲農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個女孩,要求生育的,經批准也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在此之前,從全國來看,山東、四川等27個省、市、區在上世紀末已實行“雙獨”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自湖北、甘肅、內蒙古在2002年實行此政策以來,我省已成爲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實行此政策的省份。
《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黑體爲修改部分)
第十七條 符合條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經批准可以按計劃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經縣級計劃生育醫學鑒定組織鑒定,報省轄市計劃生育醫學鑒定組織確診第一個子女爲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爲正常勞動力的;
(二)經鑒定患不育症,合法收養一個子女後懷孕的;
(三)夫妻雙方系歸國華僑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臺同胞,身邊只有一個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爲六級以上傷殘軍人或者烈士的獨生子女的;
(五)夫妻一方連續從事礦區井下采掘作業五年以上,只有一個女孩,且繼續從事井下采掘作業的;
(六)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七)夫妻雙方均爲獨生子女的。
[放寬]
農民夫妻只有一個女孩也可生二胎
在修改之前,對于想要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家庭,《條例》原第十七條規定:符合其中六個條件之一。此次修改,又增加了第七個條件:夫妻雙方爲獨生子女。其中的第四個條件還被修改爲夫妻一方爲六級以上(原條例規定爲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或者烈士的獨生子女的。
修訂前的《條例》第十八條規定:
如果夫妻雙方均爲農村居民,除了適用第十七條規定外,符合下面條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經批准也可以按計劃生育第二個子女:(一)夫妻只生育一個女孩,家庭又確有困難的;(二)男到有女無兒的家庭結婚落戶,並贍養父母的(若姊妹數人,只照顧一人);(三)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並繼續定居的;(四)夫妻雙方爲少數民族的。
修改後,將第十八條第一款中的“家庭又確有困難的”一句刪除。
對獨生子女家庭的獎扶政策有增加
盡管我省放開雙獨家庭二胎規定,但我省仍然提倡和鼓勵只生育一個子女。《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符合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女方應有四年以上生育間隔時間,但二十八周歲以上者除外。
《條例》將我省現行的獎扶政策梳理並納入。相比之前的規定,修改後的第三十八條新補充很多內容。領取到《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與以前相比,可憑證享受下列待遇:
自發證之月至子女滿十八周歲(原爲十四周歲)止,獎給獨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獎勵費二十元(原條例規定爲十元)以上。
按人分配城鎮拆遷安置、移民搬遷安置、新農村建設安置、集體經濟收入、集體福利和征地補償時,獨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以前沒有此規定)。
同時,增加一條作爲第三十九條:對年滿六十周歲,符合國家有關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條件的夫妻,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獎勵扶助。獎勵扶助標准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高,並建立利益增長機制,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刪改]
《條例》原第四十七條規定:“故意爲不符合本條例生育規定的公民提供條件造成生育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是國家工作人員的,並給予行政處分。”
省人大法制委員會認爲,該條屬于在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範圍之外增加設定的行政處罰,與《行政處罰法》的精神不一致,予以刪除。
專家觀點
應對老齡化社會所需
雙獨家庭能否放開二胎政策,早已引起省人大代表的關注。在2010年的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董廣安、尹志國等聯名提交了相關議案。昨日下午,董廣安對記者說,這一次正式審議和高票通過,是經過多次測算、調研論證的結果。
“我省對二胎政策進行適度調整,是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性別比例的測算等多方面影響所致。”董廣安認爲,現在已經不是單純考慮人口數量的階段了,更多的要考慮人口的質量、結構,考慮老齡化社會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董廣安說:“種種迹象表明,如果二胎政策不調整,將會帶來一系列的後遺症。”全國多省市早已放寬二胎制度,河南不放寬政策,很多高層次人才有可能因此流失。另外,我省的養老體系還未健全,解決養老問題多半是以家庭爲單位,雙獨家庭供養雙方父母確有困難。
不會導致我省人口激增
“我曾經做過一系列的調研,現在很多城市人忙著做事業,工作忙、壓力大,不一定會要第二個孩子。”董廣安說。
有專家指出,現在許多大城市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別是本地常住人口。這符合國際規律,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會下降。加上夫妻雙方均須爲獨生子女,使得生二胎的基數較小,人口不會出現激增的情況。
可緩解養老壓力,刺激內需
從人口結構上說,河南“未富先老”。對于許多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一對夫妻將要贍養四位老人。早在2005年,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人口專家劉俊哲就斷言:“老齡化恐怕會拖中原崛起的後腿。”
劉俊哲說,人口結構的老齡化,使得河南退休人口不斷增加,工作人口日益減少,由于資金一直嚴重不足,社會養老體系特別是農村養老體系隨之承受巨大壓力,導致許多家庭陷入困頓。這迫使人們不得不繼續增加儲蓄並減少支出,導致整體經濟投資和消費支出不足。因此適度放寬二胎生育政策,可以緩解社會的養老壓力,增加和擴大內需。
專家對計生政策走勢有分歧
今年4月28日,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從2000年的12.65億增至13.39億。
令人口學家關注的是,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了總人口的13.3%,較2000年上升了近3%;而0-14歲人口占比爲16.6%,而這一數據在1990年爲27.69%,新生人口增速快速下降。專家就此達成共識: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下降,生育率水平較低。但對人口和計生政策的走勢,專家仍有分歧。
一些學者主張逐步放棄計劃生育政策,大膽放開二胎政策,以應對人口紅利逐步結束及老齡化;而另一些學者鑒于我國人口基數太大,生育態勢未明,對于人口綜合政策,他們認爲仍然要嚴控和均衡發展,並審慎放開二胎。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翟振武認爲,我國未來30年還將淨增2億人左右;人口峰值將在2033年達到15億人,人口總量的持續上升造成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我國的人口政策仍需要嚴控和均衡發展,二胎政策的放開應該十分慎重。
http://news.sina.com.cn/c/2011-11-26/074323528416.shtml 2011-11-26 13:03:27
全球人口 今衝破70億 2011-10-31 中國時報
人類歷史將樹立新的里程碑,地球上第七十億人口,可望在十月卅一日呱呱降生。全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的專家預期,這孩子將在北方省的勒克瑙附近村莊降生,當地機構已守在多名即將臨盆的孕婦身邊,在第一時間選出這個幸運寶寶。
隨著世界人口以每秒誕生兩名新生兒的速度直線上升,地球人口預期在未來九十年內突破百億。但糧食與資源增加追不上人口成長,教育和就業機會的不對等,皆使此一里程碑成為挑戰而非喜事。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日前表示,人口跨過七十億的重點非關數字,而是與人類生存狀況休戚相關:「七十億人口需要足夠的糧食和能源,良好的教育和就業機會,以及平安順利把子女撫養長大的自由。一個人想擁有的東西,都得乘上七十億倍。」
不過為了迎接第七十億嬌客,許多國家仍舉辦相關活動,在辛巴威有應景歌曲競賽,越南有「七十億人口:心手相連」演唱會,俄羅斯當局贈禮給獲選的新生兒,象牙海岸的喜劇演員則登台表演慶祝。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表示,十月卅一日是一個象徵性的日子。其他機構則有不同估算。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的「世界人口時鐘」,要到明年四月才會走到七十億;非營利機構「人口資料局」表示,全球人口幾星期前就已破七十億。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二日,聯合國指定波士尼亞男嬰亞南.米維奇為第六十億人口。當時聯合國祕書長安南還前往塞拉耶佛的醫院,抱著剛出世的亞南合影。十二年來,全球新增十億人口,但亞南的家窮困度日,也許這是聯合國不標示第七十億人口落腳何處的原因。
UNFPA估計,到二一○○年,地球人口將突破一百億大關。人口十二億一千萬的印度,在二○二五年可望增至十五億,取代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廿年來,印度人口暴增三億八千萬。該國衛生與家庭福利部長阿札德認為,面積占世界二.四%的印度,卻擁有一八%人口,令人憂心。
目前全球人口超過一億人的十一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俄羅斯、日本、墨西哥。如果想和全球七十億人說一聲「哈囉」,需要二二二年時間。如果和這七十億人手牽手,將形成七百萬公里長的人龍,可以繞赤道一七五圈,來回地球與月球之間九趟。
全球人口 今衝破70億
70億 聯合國:人類的極大挑戰
世界人口今破70億
第70億人口 菲律賓誕生
世界第70億 人口在亞洲
2025年 印度人口超陸冠全球
時代:全球人口最多10大城市
毛澤東鬥贏了 留下人口失控爛攤
計畫生育 讓大陸少生4億人
一胎化 竟成政治、人權事件
人口龐大 陸政治穩定仍可期
舊版計生標語太雷人 掃進垃圾桶
陸未富先老 2035年2勞動力供養1老人
夕陽變朝陽 銀髮商機上兆RMB
養老如度假 五星級養生村正夯
陸少子化危機 比老齡化嚴重
人口紅利將耗盡 面臨中等收入陷阱
男女性別失衡 拉高民間儲蓄率
22年後 台灣將成全球最老地區
台灣老化速度 比歐美國家快
全球用水量狂增 比人口成長快
2025年 印度人口超陸冠全球 2011-10-31 旺報
過去12年間,全球增加了10億人口。在過去10年間,印度的總人口增長了17.6%,達到12.1億。據聯合國的報告,印度將在2025年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大陸因持續一胎化政策,人口將減緩成長,被印度超越。
計畫生育 讓大陸少生4億人 2011-10-31 旺報
設想一下,若中共不在1982年把計畫生育寫入憲法,訂為大陸基本國策,中國當今人口會比現在的13.39億人多出多少?答案是4億多,總人口數逼近18億人。
夕陽變朝陽 銀髮商機上兆RMB 2011-10-31 旺報
大陸60歲以上人口已超過1億人,未來還將以3%速度增長,眾多學者擔心「活得長、生得少、養得難」成為大陸老齡社會特點,在社會福利趕不上下,民間業者已經啟動,如何將「夕陽」成為「朝陽」產業,事關上兆元的商機。
陸少子化危機 比老齡化嚴重 2011-10-31 旺報
1850年,馬克思在《國際述評》中曾如此評論中國:「在這個國家,緩慢但不斷成長的過剩人口,早已使中國的社會條件成為中國大多數人的沉重枷鎖」。然而,1980年嚴格執行計畫生育後30年,中國卻悄然面臨「少子化」挑戰。「開放二胎」的呼聲在大陸內部開始點起燎原星火。
人口紅利將耗盡 面臨中等收入陷阱 2011-10-31 旺報
儘管中國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口紅利卻可能在幾年後告罄。針對人口紅利即將終結,及收入突破4000美元後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大陸上自政府高層、下至學界,無不繃緊神經,嚴防「中等收入陷阱」降臨在中國頭上。
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新興市場國家突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後,社會矛盾集中爆發,體制的變革進入臨界點。不少發展中國家因經濟發展自身矛盾難以克服,發展戰略失誤或受外部衝擊,導致成長回落或長期停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無法自拔。
對此,《經濟參考報》近期刊文指出,改革開放後,中國主要靠豐富的廉價勞動力。由於獨生子女政策,中國人口迅速老化。今後10年,年輕人口將迅速下降,老年人口迅速增加。
第一代農民工能接受低工資、高強度、長時間的勞動。但第二代農民工不再會像父執輩一樣,接受勞動的殘酷現實。再過10年,一旦中國人口紅利耗盡,靠低價勞動力的競爭優勢將徹底消失。目前國企壟斷,已提前斬斷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刊文擔憂,中國正面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22年後 台灣將成全球最老地區 2011-10-31 旺報
經建會日前發表統計數據指出,2011年台灣地區人口老化程度排名世界第48,但最快在22年後,台灣將會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老」的地區,較原先預測提前7年。加上台灣世界最低的生育率,人口老化的程度恐將侵蝕國本,這恐怕是未來執政當局必須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事實上,政府近年來頻頻頒布政策鼓勵生育,然而卻成效有限。雖然從今年開始,「龍年懷孕潮」已經開始在發酵,但這畢竟只有短期的效應。對此,經建會更預估,1990年以後出生的,將有3成沒孩子、4成沒孫子,50年後老年人口將成長3倍(簡稱「9034現象」)。 2011-10-31 12:08:54
若只能生一個 美國人較愛男孩【中央社2011.06.25
美國最新出爐的調查發現,如果只能生1個小孩,多數美國民眾都希望生男孩。
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Gallup)隨機調查美國1020位成年人,詢問他們在只能選擇1個孩子的情況下,想要男孩還是女孩。
美國「生活科學」網站(LiveScience)報導,40%的美國民眾想要男孩,28%的人想要女孩,其他人不是覺得沒差,就是還不確定。
在1941年一項類似的民調中,38%的美國民眾想要男孩,24%的人則想要女孩,其他受訪者則沒有特別偏愛男孩還是女孩。
男人會比較想要男孩,49%的男性表示,他們想要兒子。只有22%的男性表示,他們比較想要女兒。
相較之下,女性比較沒有顯著偏好,31%的女人比較想要男孩,但也有32%的女子想要女孩。
年齡在30歲以下的美國民眾有54%表示,他們想要男孩,另外27%的人則想要女孩。
教育程度也占一定程度的影響,擁有碩士學歷的美國民眾想要生男生女的比例一樣多。而學歷在高中以下的民眾,有44%比較想要男孩,只有25%偏愛女孩。
胎兒性別檢測-謀殺女嬰元兇 2005/8/18 TVBS新聞
再過幾10年,台灣的男士們恐怕會娶不到老婆,因為現在還是有很多家庭為了生男孩而偷偷墮胎。台中榮總婦產科主任何醫師擔任婦產科醫生已經超過了30年,從她手裡出生的嬰兒不計其數,最近她發現,新生兒中,男嬰比女嬰還要多,讓她很憂心。
台中榮總婦產科主任何師竹:「25年前羊膜腔引進國內,到最近幾年這些基因檢測,愈來愈進步以來,雖然說我們的醫療法有規定不可以做性別診斷,除非為了性別遺傳疾病,但事實上這個很難管私下很多的行為。」
男女生嚴重失衡,2年前何醫師做了一項抽樣調查,發現102家婦產科診所中,有一半以上提供了嬰兒性別檢測,而超過一半的私立醫院也提供了這項服務,原本是方便辨認性別的技術,卻變成殺害女嬰的幫兇。
據世界第2大人口國印度今天公佈的最新普查報告,12億1019萬3422總人口佔全球的17.5%。過去10年印度人口增加1億8145萬人,幾乎與第5大人口國巴西總人口數相當。
印度內政部戶籍總署署長暨人口普查站站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and CensusCommissioner)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Census 2011)報告指出,人口總數達12億1019萬3422人,較2001年普查時增加1億8145萬5986人,增幅17.64%。
中國是全球最大人口國,總人口數佔全球19.4%、印度佔17.5%居次;接下來依序為美國4.5%、印尼3.4%、巴西2.8%、巴基斯坦2.7%、孟加拉2.4%、奈及利亞2.3% 、俄羅斯2.0%、日本1.9%。
報告說,印度總人口已較人口數居全球第3至7的美國、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人口總和還高。同時,印度過去10年人口增加1億8145萬人,僅較世界第5大人口國巴西的總人口數略低。
印度人口上億的省份包括北方省(Uttar Pradesh)1億9958萬1477人、馬哈拉什特拉(Maharashtra)省1億1237萬2972人、比哈(Bihar)省1億380萬4637人。
人口逾5000萬的省份依序為西孟加拉(West Bengal)省9134萬、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8466萬、馬德雅省(Madhya Pradesh)7259萬、坦米爾那都(Tamil Nadu)省7213萬、拉吉斯坦(Rajasthan)省6862萬、卡納塔卡(Karnataka)省6113萬、古茶拉底(Gujarat)省6038萬人。
德里「國家首都轄區」(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人口達1675萬3235人。
報告指出,印度人口密度最高地區為德里東北區,達每平方公里3萬7346人;最低的則是東北邊省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的迪邦山谷(DibangValley),每平方公里僅1人。
這次調查的兒童性別比率為914(女)比1000(男),為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最低。
這是印度自1872年以來進行的第15次人口普查。兩階段工作分別自去年4月1日起進行戶籍資料編寫工程;第2階段查實工作於2月9日起展開;3月起進行資料編寫,今天正式公佈報告。 2011-06-26 11:20:06
災民再婚再育 川震重建重點2011-05-11 中時(另參本館:天災?人禍? 中共的救災能力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破碎的大地》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北川是一個羌族自治縣,縣內的擂鼓鎮貓兒石村,如今已經改名為「吉娜羌寨」,「吉娜」在羌語中代表「美麗的女神」的意思,藉此,吉娜羌寨想走出一條靠著少數民族風情,發展農家樂及特色旅遊的路子來。
王孝萬是吉娜羌寨的村民,他和妻子劉賢惠兩人共守著一棟羌族特色房子,他們是吉娜羌寨新起農家樂經濟的一員,但王孝萬、劉賢惠有著和別人不同的故事。王孝萬早年喪偶,劉賢惠則是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由於災後的協力重建,兩人逐漸培養起感情,王在○八年底向劉提出了結婚請求,但苦於劉的兩個女兒「感情上無法接受」,王、劉的婚姻遭遇困難。
隔年三月,昔日有「共青團第一美女」稱號的大陸國務委員劉延東來到了吉娜羌寨視察,獲曉此事後,劉延東親自為王、劉兩人向其子女說項,做了許多「思想工作」,最終才促成此段良緣。王孝萬、劉賢惠在○九年四月順利成婚,並開始共同經營農家樂,名為「羌族農家菜館」。
劉延東是不是管太多了?國務委員已經是大陸「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員,這個級別的「大官」竟然插手老百姓的婚姻「小事」?
事實上,在汶川災後重建的過程中,為了協助再組幸福家庭,不只「再婚」,甚至「再育」都被大陸官員視為「大事」來抓,絕非「小事」。
汶川地震當年,大陸就啟動「再生育服務工作」,地方工作人員一開始先進行調查摸底、建立檔案,而後就是提供各類免費服務,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產後隨訪等,以北川縣的計生(計畫生育)服務站為例,災後三年來,共有八八一名「再生育服務對象」成功受孕,震後已有七○五名「再生育寶寶」順利誕生(楨:全川再生超六千!)。
這項工作,外人看來,總覺得怪,但也是講究「務實精神」的「中國特色」之一。為迎接媒體訪問團的到來,北川計生服務站召集了一群「再生育寶寶」,一時間,現場童聲童語,母親抱著稚齡的兒童,身旁多是滿眼關切,一會整理背巾、一會撥弄小孩髮稍的婆婆。一個「再生育寶寶」的出世,確實拯救了一個受災家庭。
趙太蓉在地震中失去十六歲大的兒子,三年後,她笑容再現,全靠一歲多的小兒子。她說:「有了孩子帶來了希望嘛!沒有孩子我們肯定還生活在地震的陰影中。」
汶川大地震,是一場天災也是一場無聲無息的人禍。學校倒塌,孩子死了,更讓許多乖乖遵守中國政府一胎化政策的父母們絕望,不知畢生打拼的意義在哪裡。打從一九七九年以來就實施的一胎化政策,這回恐怕將崩解。
老爸一臉茫然地面對唯一兒子罹難的事實,這場地震也奪走了許多父母唯一的心靈依靠,算一算,這些學校瓦礫堆下埋著的孩子大概都是中國實施一胎化政策十年後才出生的孩子。
想不到一九七九年,也就是二十九年前強制實施的一胎化政策,今天竟然造成四川家庭一個世代的滅絕。
當年,中國人口正邁向十億大關,為了控制人口而提出一胎化政策,每對夫婦只准生一個孩子。有人不理會,寧可受罰也要生孩子。但像四川早年經濟不發達,看在重罰的份上,只生一胎的父母不少,傾全力培養獨生子女,指望子女成龍成鳳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今汶川地震活埋了這些成長茁壯的樹苗。年輕的父母或許還能再生,年老的父母就全沒指望了。地震震碎了為人父母的心、無情的一胎化政策也將面臨崩潰。(綜合報導)
中國考慮廢除“只生一胎”政策2011.03.08 朝鮮日報駐北京特派記者崔有植
中國政府正在研究廢除從1979年起為控制人口實施的“只生一胎”政策,並考慮從2015年起施行新方案。
中國《京華日報》7日報道說,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玉慶透露,目前國家計劃生育部門考慮放開二胎政策,很多專家對此正在進行研究。
關於放開“二胎”的時機,王玉慶透露說,二胎政策到“十二五”(2011至2015)末期可能會放開。
過去三十年中國處於經濟活動人口多於被贍養的老齡人口的“人口紅利期”,但是最近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所以持續出現應廢除“只生一胎”政策的呼聲。王玉慶說:“現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如果第一個是女孩兒,政策允許生第二胎,這一政策可以在城市逐步放開。”
關於廢除“只生一胎”政策會導致人口暴漲的憂慮,王玉慶認為:“現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別是本地常住人口。因為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高了許多,且年輕人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也符合國際規律,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會下降。”
中國人口去年年底已達到13億4100萬人。
人大代表稱實施嚴格一胎政策將提升民眾幸福感2011-03-15 人民網
是一胎,還是二胎?全國人大代表程恩富認為,實施嚴格的“一胎化”將全面提升民眾的幸福感。《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汪孝宗 |兩會現場報道
“我依然堅持應實施嚴格的‘一胎化’政策,即‘城鄉一胎、特殊二胎、嚴禁三胎、獎勵無胎’的方式,盡快提升人口素質,實現人口與資源、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科學發展,進而解決中國正面臨的環境、資源、城鎮化、就業等諸多問題。”
3月7日,在今年全國兩會安徽代表團駐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見到《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時,再次“旗幟鮮明”表明了他飽受爭議的觀點。
引起全國爭論的“建議”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即2009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程恩富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第一次向外界披露他堅持的“應實施嚴格的‘一胎化’”觀點,並向全國人大提出“建議”。(詳見《中國經濟周刊》2009年第11期《人口政策大爭鳴︰“一胎化”還是“放開二胎”?》)
但對于他的觀點,贊同者寥寥,反對聲一片。有人將其觀點稱之為“斷子絕孫”的建議;更有甚者,將“一胎化”比作“‘民族自宮’行為”。
時至今日,面對質疑、甚至是謾罵之聲,程恩富仍堅稱︰“30年來,‘一胎化’政策大約少生近4億人,效果很好,值得高度肯定和評價。否則,今天我國的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水平、人均資源、人均國力會比現在少得多,而失業、城鎮化、環境、資源等問題會比現在嚴重得多。”
“但抑制人口增長、減輕社會負擔、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標只是部分達到,因而需要繼續堅持,而不是改變‘一胎化’政策。”程恩富強調說,“這個問題引起大的探討和爭論是件好事,因為這是關系到子孫後代的重大問題。”
“‘一胎化’我提了兩年,到現在沒有人公開站出來找我辯論,我希望能有人站出來敢于大膽同我辯駁,把這一討論引向深入。”程恩富說,“誰認為我說得不對,可以一條條駁我嘛,觀點的交鋒也是有好處的。”
不過,程恩富發現,兩年來並沒有人公開站出來向他“對陣”。為此,他特意收集了散布于各個媒體及網絡各反對方的觀點,歸納出十大方面,然後他逐一予以駁斥,列出了約2萬字的10點答疑。
……………
http://big5.ycwb.com/news/2011-03/15/content_3381111.htm 2011-05-15 09:32:13
光棍危機 (躍昇出版,2005)(楨:又一危言慫聽之作!)
內容簡介
中共會攻台,只有一個原因──缺乏女性。
中共使用武力對付台灣絕不會是因為李登輝或陳水扁的一句話,至少不會那麼單純。
一個國家要打戰,會是為了自己內部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僅管表面上可說是為了民族自尊,維護國土完整等。然而,中國現在就面臨這一個情況:一胎化政策讓父母千方百計想生男孩,造成今天中國男多女少,在15~34歲的青年中,多出了八千萬個男生,也就是未來將有30~50%的男性,可能娶不到同國籍的太太。
1980年實施一胎化政策以來,至今已有25年,大部分的男孩將屆婚齡,但原來會成為他們太太的女性都被墮胎掉了,去那裏為他們找太太呢?
本書作者Valeuie Hulson及Anda den Boer在為時八年的研究中,旁徵博引,鐵證如山。她們治學的態度及使命感令人佩服。在美國本書一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立刻廣為報導,三週後,中國的人民日報也為文批評,認為其理論及數據,缺乏說服力。當然本書也被大陸當局列為禁書。
值得欣慰的是,儘管大陸當局企圖遮掩這個事實,但原文版書發行後不過幾個月,中國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等核心領導就公開說,要放鬆一胎化政策。只是,它來得及嗎?
本書作者Andrea M. den Boer與Valerie M. Hudson做了一個大膽的預測,提出中國過剩的男子會造成高犯罪率和社會失序,中國亦可能變得好戰和具有侵略性,他們藉由許多證據說明龐大的未結婚成年男性是犯罪和戰爭的危險因子,而中國的極權統治是另一個危險因子。
作者簡介 譯者:邱彰
alerie M. Hudson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為美國賓漢楊大學政治系教授,並曾任教於西北大學、羅格斯大學,也曾擔任過作家、編輯。著作包括《政治心理學及國際政策》、《國家自治的極限》。研究著重於國際政策分析、安全學研究、電腦統計模型等。她曾任大衛甘迺迪中心國際研究所所長,獲得許多殊榮,包括卡爾模莎最佳教學獎。
Andrea M. den Boer英國坎特貝里康特大學博士,為該校政治及國際關係系的國際政治講師,以及人權及國際關係研究所的所長。她目前的研究著重於性別、人類安全學及人權方面的議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4055
「失落的廿年」現在成了日本的代名詞,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把日本當作反面教材,指美國再不努力振作,日本就是最好的榜樣;一向被認為富裕的日本,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狀況?
追究原因,主要是少子、高齡化帶給日本巨大包袱。十多年前,日本就因為高齡化社會,政府支付年金給退休國民及醫療費增加,讓九○年代以後的政府歲出不斷膨脹;年輕人則因為失業多,很多不敢結婚,結了婚也不敢生小孩,就怕家庭帶來負擔。
統計指出,日本的國家借款總額,相當去年度名目上的國內生產毛額四百七十六兆日圓的一點九倍,若由所有的國民平均分攤,每名日本人一出生,就必須為這個國家負擔七百一十萬日圓(約兩百六十三萬新台幣)的債務。
日本人口約一億二千萬人,但因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人口學家警告說,到了二○五○年,日本人口可能要減到八千萬人。這樣少數的下一代,要擔負起上一代所遺留的龐大債務,更讓日本人不敢生小孩了。
日本執政民主黨的人口政策,就只是去年眾議院選舉時開的選舉支票,「國中以下的小孩,每人每個月可以從國家領到兩萬六千日圓的補助金」,這個政策,被在野黨譏為是「花錢買票」,還反問民主黨「財源從哪裡來?」
果然,奪取政權後的民主黨發不出這筆錢,只好折中減半,每個小孩每月發放一萬三千日圓。這個政策是否會刺激人口增加?答案不得而知。
許多孩子家長說,現在日本社會最缺乏育兒環境,托兒所就很缺乏,許多夫妻在外工作,因為找不到好的公立托兒所而不敢生孩子。這些問題不解決,誰還敢生小孩?
相 關 新 聞
‧ 少子化、高齡化 我人口提早負成長
‧ 亞洲總生育率 我吊車尾
‧ 銀髮商機多 「放大版」商品熱賣
‧ 政府催生 10年之內,婦女生1人→1.2人
‧ 少子化 學校裁、勞動力衰、經濟熱不起來
‧ 工作人口 五年後負成長
‧ 少子化、人口老化 婦產科乾脆開安養院
‧ 高齡化 量販店搶攻保健食品
‧ 月花4萬元 退休要存720萬
‧ 他山之石/日本失落20年 台灣會嗎
少子化會造成經濟蕭條可有事實根據?
http://blog.udn.com/ubhuang/4327881
另參本館: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女人不生 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育 移民vs生育 越女不想嫁台 共生家庭 異國婚姻 上網結婚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台不婚主義者 為大陸五倍 【聯合報2010.08.18
104人力銀行昨天發布「2010兩岸婚姻觀大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台灣單身上班族只有24%認為一定要結婚,比率不到大陸49%的一半,抱持不婚主義的比率11%,卻是大陸的5倍。
在挑選理想伴侶的條件上,兩岸都重視「價值觀」和「人格成熟」,有別於大陸上班族重視「脾氣」,台灣上班族則更現實,在意「經濟能力」和「正當工作」;另外,大陸上班族對於跨海婚姻的接受程度要明顯高於台灣青年。
此次104人力銀行針對3,328位兩岸上班族進行愛情及婚姻觀調查,發現兩岸上班族對於婚姻的態度大不同,在談到結婚意願時,有49%大陸單身上班族認為「當然會,人總是要結婚的」,而同樣認為非結婚不可的台灣單身上班族只有24%;相反地,抱持不婚主義,覺得「一個人的生活也很好」的台灣單身上班族有11%,大陸單身上班族卻只有2%主張不婚。此外,在兩岸的未婚上班族中,大陸人有69%願意相親,台灣人為52%,有超過三成的台灣上班族認為相親很彆扭,大陸上班族卻只有14%。
104人力銀行(中國)的公關經理杜悅芸表示,「剩男剩女」現象是當今大陸非常普遍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上班族對未來另一半要求甚高,但同時大部分人都保持著傳統的婚姻觀,因此希望能夠通過包括相親在內的不同方式結識異性;然而台灣上班族,對婚姻的態度比較隨性。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趨頻繁,兩岸上班族對「跨海戀」是否抱持期待?調查顯示有91%的大陸上班族對兩岸戀情抱持著「當然會考慮」或「有機會不排斥」的態度,卻有35%的台灣上班族「完全不考慮」跟海峽另一邊的對象談戀愛。
其中台灣上班族不考慮跨海戀的主要原因為「文化差異太大,很難溝通(37%)」和「對於對方的成長背景、環境、性格不瞭解(35%)」,大陸上班族則是因為「距離太遠,感情難維繫(40%)」。 2011-06-26 11:16:54
廢除一胎化 中共官員首度鬆口>中時08.03.01彭志平
大陸一胎化政策屢受西方國家質疑,同時也造成人口結構高齡化問題,要求廢除一胎化呼聲此起彼落。有別於過去中共計畫生育官員否認一胎化的說法,大陸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趙白鴿首度鬆口,表示廢除一胎化政策現在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趙白鴿有關於研擬廢除一胎化的談話是經由西方媒體透露出來的。根據「路透社」報導,趙白鴿指出,「我不能說什麼時候或者是具體怎麼樣做,但是這個問題在決策者那裡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不過,趙白鴿同時也強調將會採取「漸進式」的調整,顯然中共不希望人口政策的大變動引發反效果,從而引發人口再次爆炸。
強調將會採「漸進式」調整
過去大陸計生官員面對要求廢除一胎化的問題時,通常是否認大陸實施一胎化政策。例如,計生委主任張維慶就曾指出,大陸的計畫生育政策既不是一胎化的政策,也不是一個孩子的政策,在許多省市、城市只要符合條件就能生育兩個子女。張維慶還曾指出,從二○○六年到二○一○年的「十一五規畫時期」還是必須穩定現行的生育政策,不能有絲毫懷疑和動搖。
趙白鴿則在日前指出,大陸少數民族已經可以生育兩個或三個孩子,而在上海和北京等城市,許多獨生子女也已經可以生育二胎,但是最重要的是像河南這樣的中部省份。河南有近一億人口,而且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很深;同時,這些地區的環境已經十分脆弱。
趙白鴿進一步指出,研究人員將研究大陸人口與資源的緊張關係,社會主流觀點,以及如果大量家庭不再依靠傳統的養兒防老方式,中國的社會保障系統是否能夠承受等課題。
多數人最多只想要兩個孩子
趙白鴿說,根據調查,大陸卅歲以下的人口中有六○%的人最多只想要兩個孩子,只有極少數人希望要三個以上的孩子。
目前在大陸,平均每位女性一生生育孩子的數量為一.八個,而在一九七○年代,這一數字為五.八個。
儘管一胎化政策是否廢除仍在計生委決策階段,但若干省份已經自行採行放寬措施。例如,浙江省去年就取消符合資格者必須間隔四年才能生第二胎的規定。重慶市方面為避免高齡化的衝擊,也打算對部分限制生育的條例進行修改,為人口生育「鬆開口子」。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封面頭題報導,近年來因重男輕女觀念作祟,全球慘遭墮胎、殺害、任其自生自滅而夭折的女嬰總數達1億,稱之為「性別屠殺(gendercide)」毫不為過。
這種現象在亞洲特別嚴重,重男輕女觀念仍根深蒂固,原因除傳宗接代之外,許多人認為男子能養家活口、繼承家業、奉養父母。
在亞洲部分偏遠地區,殺害女嬰的現象仍相當普遍,現代超音波掃描使一心只想添丁的準父母以墮胎手術拿掉女嬰。在中國與印度北部,男女嬰的比例嚴重失衡,達120比100。
反墮胎人士認為,這形同大規模屠殺,對社會的衝擊極為嚴重。性別失衡將導致犯罪率、新娘走私和性暴力提高,許多男童成年後勢必找不到配偶,衍生社會問題。
印度經濟學家塞恩(Amartya Sen)估計,因性別屠殺消失的女嬰總數達1億。
在中國,1980年代末出生人口的男女比例是108比100,2000年代初惡化為124比100,部分地區更達到130比100。
問題不只如此。包括台灣、新加坡在內的東亞國家,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前共產國家、高加索地區及美國華裔及日裔,新生兒人口比例同樣嚴重失衡。性別謀殺現象幾乎遍及全球,不分貧富與宗教。
經濟發展不足以遏止這種現象。性別失衡的台灣與新加坡均是開放富裕的經濟體,而在中、印兩國,教育程度越高、越富裕的地區性別失衡問題越嚴重。
在南韓,男女嬰比例失衡的問題也曾相當嚴重,如今逐漸恢復正常。這不是人為因素使然,而是文化改變之故:女性教育、反性別歧視訴訟與平權裁決,導致重男輕女顯得落伍且不必要。
報導中呼籲中印兩國必須加速採取具體行動,中國尤其應該廢除一胎化政策,否則人口性別失衡問題將日益嚴重,後果難以收拾。
各國也必須全力提升女性的價值,具體措施包括推廣女性教育、廢除女性不得繼承財產的法律與習俗,並循各種管道鼓勵、協助女性投入公眾生活領域。
10年後五分之一中國郎討不到老婆【聯合報(楨:反正不婚者也多!
經濟學人雜誌報導,中國社科院今年1月在一項報告中指出,中國10年後就會出現五分之一年輕男性因男女性別失衡而無法找到結婚對象的問題,屆時兩性人口數將出現3000萬至4000萬的落差。
不只中國。印度部分地區、南韓、新加坡、台灣也有男多女少的現象。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人口統計學家艾伯斯塔特表示,真正原因與個別國家的政策無關,而是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作祟、胎兒性別檢查技術普及與生育率不斷下降3因素結合所致。
男嬰夭折的機率略高於女嬰,為求取男女兩性人數平衡,人類生殖系統自然演化出男嬰數目略高於女嬰的狀況,比例約105比100。然而過去25年間,這種平衡已經改變。在中國,以2000至2004年出生的人口為例,男女之比達到124比100,目前是123比100。這是人為干預下才會出現的結果。
1980年代,台灣新生兒男女性別比只略高於正常狀況,1990年代初期卻達到110比100,目前的狀況還是差不多。
在南韓,單身漢太多,只好向較貧窮的鄰國尋找外籍新娘,2008年南韓有11%的婚姻是異國通婚,絕大多數是南韓男性娶外國婦女。這種狀況在鄉村地區尤其明顯,南韓政府估計,到了2020年,鄉村地區兒童將有半數是混血。
另詳參本館:《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2010-03-10 11:31:20
感謝美國人收養中國棄嬰,今後不需要了2024/09/06
中國已停止國際收養計劃,今後除了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這基本上消除了除華裔以外,在中國收養兒童的可能性。
有些朋友對這件事可能有點驚訝,外國人收養中國兒童已經是有些年頭的記憶了,以為早就沒有了,現在才知道原來政策是最近才基本停止的。
這種印象基本上沒錯,收養中國孤兒的主要是美國人,所以我們主要看下美國政府統計的數據。收養人數快速上升的時間集中在1995年到2004年。 2004年達到近8,000人的高峰後快速下降,到了2023年僅有16人。可以說,即便政策不停,從數據上看也沒有多少國際送養兒童了。
總的來講,跨國收養相關政策的停止,並非源自於地緣政治因素。很大程度跟著經濟發展,以及相關法律、流程的完善,所導致的遭棄養孤兒數量大幅下降有關。美國家庭跨國收養中國兒童,很大程度上要成為歷史了。
回應
外國人給了棄嬰更好的生活,為什麼不感謝?羞恥?有啥羞恥的?自己不養也不給外國人養才羞恥。
強烈建議國家成立“送養外國(美國)兒童跟踪調查小組”,對已經送養的兒童的現狀進行跟踪排查,看看是否有被虐待現象,給全中國人民一個交待!
更好的生活?明明是火坑。
更好的生活,你確定?麥克尼爾、赫爾德這樣的東方棄嬰在大洋彼岸逆襲人生的「著名樣本」其實才是鳳毛麟角,她們甚至被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所綁架用來攻擊中國社會。西方尤其是美加兩國熱衷於收養東亞嬰兒,特別是女嬰,不能簡單一概歸為善心。要知道西方社會有種非主流性癖“黃熱病(yellow fever)”,指對亞裔女性的莫名狂熱,這才是大部分白人家庭、單身漢熱衷收養東亞女嬰的真實動機。在過去的幾十年,夾雜在正常長大的幸運兒間的,不乏有淪為白人養父的幼妻與凌虐玩具的人間悲劇
自古以來歐美戰爭有一種叫做血伐的形式,就是部落之間劫掠,把劫掠的孩童洗腦培養起來,長大後讓他們去屠殺自己的親屬部落,由於長相和這些人相像很容易就接納和混入,於是戰爭往往都是從內部開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