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耗劫》
原以為《石油耗劫》(商周,2004)是本探討石油戰略的書,讀過才知是本介紹各種能源的科普書,有點失望。
別老是被眼前的油源爭奪戰搞得昏頭轉向,這類的書已有不少,但少見像《石油耗劫》這種從科學角度來探討各種能源之所以然的書,不了解所以然,就會被各種「其然」的紛爭弄得不知所從。
知所以然幹嘛,知道了也不能改變國際現實啊!
你是說美國為控制中東油源而發動兩次對伊戰爭,說來也真反諷,有時令人搞不清誰是資本主義誰才是極權好戰。資本主義的美國用武力占有油田,而極權共產的中共卻花錢從中亞、俄羅斯建油管買油。
這叫主義立場決定是非對錯,只要是美國老大幹的事,不論用武力強占或用錢強買全都是對的,相反中國等老大不爽的國家做的事就全錯!
算了!懶得跟你吵這種「誰的拳頭大誰就大聲」的歪理。還是來談談有科學依据的《石油耗劫》。
作者大衛‧古斯丁一再反駁一般人的石油迷思,誤以為石油可用到最後一滴才是耗劫,他說:「從過去所有經驗可知,人類一開始使用天然資源的速度為零,之後逐漸攀井至高峰,然後隨著資源耗竭而下降回零……如同上世紀(美國本土的產油經驗)一樣,未來全世界石油需求將持續增加,哈伯特(曾用數學模式預測出美國本土的產油耗竭)的追隨者預言,石油危機在油量供應的高峰期就會出現,而不是等到榨乾最後一滴不油。」(p.43)
難怪世界各國都已展開了搶油大戰,只是有些吃相較難看,像中國就文明多了,向西、北用買的,東、南則主張共同開發。
小心有詐!在美國老大的撐腰下,日本,越南、菲律資等可不願意共同開發。
給臉不要臉,那天中國強起來,別說共同開發,能分點油水就算不錯了。
哎喲!又扯到傷感情的搶油大戰了。作者認為在石油即將耗劫、煤又會造成温室效應和各種汚染的前提之下,以人類現今的科技及成本效益,要想維持現代文明的生活水準的話,將不得不重新採用核分裂發電(他分析地球核心本身就是座大核分裂,而太陽則座大核融合)。
風力發電受限於大多地區風力不足或不均,太陽能也有類似問題,且高大的風力發電機也會干擾飛鳥生態和雷達通訊。水力則有破壞水土和水庫安全的問題,而且大多能建水庫的地方都已用完。
至於交通工具用能源,至今仍沒任何能取代石油,不是動力不足如電池、就是危險且价貴好幾倍如氫氣。
那就像我一樣用走的或搭大眾運輸。
另參本館: 《石油世紀》 《石油耗劫》中國石油大戰略 兩岸油災 油價漲不漲
石油危機>百度百科
石油危機爲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産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爲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全球三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爲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其積陳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産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産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産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産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爲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啓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特阿拉伯爲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産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沖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石油資源的分布與國際石油市場的供求關系
石油資源和水資源在國計民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資源。石油、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資源。在現代文明社會,如果沒有了能源,一切現代物質文明也將隨之消失。冷戰結束以來,全球面臨經濟發展與能源緊缺的雙重壓力。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爲世界性問題,能源安全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
世界石油資源的地區分布是不平衡的,許多國際矛盾和沖突由此引發。從石油資源來看,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分布爲,中東地區探明儲量995.8億噸,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57.4%。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爾和敘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儲量達849.3億噸。該地區石油産量占世界總産量的30.4%。北美地區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爲297.6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17.2%,其中,加拿大的儲量爲245億噸,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蘇聯地區,獨聯體國家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爲106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6.11%,其石油産量爲4.9億噸,占世界總産量的14.5%。其中俄羅斯石油産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沙特阿拉伯。此外,亞太地區探明石油儲量52.4億噸,占世界總産量的1.5%;非洲地區爲110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6.6%;南美地區探明石油儲量134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7.7%。(參見http://info.news.hc360.com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區消費量與石油資源擁有量存在嚴重失衡現象,而石油資源在國家發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因此全球圍繞油氣資源的爭奪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歐、亞太三個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不超過世界總量的22%,而其石油消費卻占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近80%,于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說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東;歐盟70%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除了從中東進口石油外,歐盟借助非洲許多國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優勢”,在非洲石油開發中已領先一步。西方大國對石油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和爭端和不斷加劇,資源戰略成爲大國地緣政治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爲增強危機處理能力,經曆過石油危機的西方大國先後立法、以確保石油的戰略儲備。如美國制定的《能源政策與保護法》,日本有《石油儲備法》、德國有《石油及石油制品儲備法》、法國制定的《關于工業石油儲備庫存結構的58-1106號法》,都明確規定了儲備目標和規模。政府儲備加上民間儲備,美、日、德、法的石油儲備量分別相當于本國158天、169天、117天和96點的石油消費。中國正加快戰略石油儲備的立法工作,力爭在幾年之後中國的石油儲備能夠達到180天的安全消費量。
石油與國際政治
從近幾十年來國際關系的現實可以看到,石油資源和水資源是國家間發生戰爭和沖突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謀求對石油資源的控制成爲國際鬥爭的焦點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非洲一些國家的內戰、日本阻撓中俄“安大線”石油管道項目,以及涉及中國主權的南沙群島問題等,其背後都存在著深刻的資源因素。過去半個世紀中,僅僅由水引發的沖突就達到500多起,其中20余起演變爲武裝沖突。隨著石油和水資源的日益緊缺,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將更加突出,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全球能源爭奪戰也將愈演愈烈。
國際石油市場新動態
●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
2004年,國際油價一路走高,引起世界各國普遍關注。今年1月初,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爲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25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居然達到了每桶55.67美元,漲幅達73%!
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給世界經濟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率下降約0.3百分點。高油價給消費者帶來了影響,是家庭能源支出增加,不得不削減其他開支。油價持續上揚還使得企業成本上升,盈利空間縮小,尤其是航空、汽車等領域的企業,日子更加難過。在居高不下的有油價面前,盡管亞洲經濟增長沒有明顯的減緩,但由此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已顯而易見,亞洲經濟潛伏著滯脹的危險。
● 尤科斯公司解體
2004年7月,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拖欠稅款按進入司法程序。迄今爲止,俄稅務部門要求尤科斯公司償還的稅款已超過了275億美元,該公司目前只償還了39億美元。
由于事關國際石油市場的安全和利益,如何解決尤科斯的巨額債務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是2月19日喜,鮮爲人知的神秘買家貝加爾金融集團以2,607.5億盧布(約合93億美元)拍得尤科斯“王冠上的明珠”——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76.79%的股份,引起外界一片愕然。之後僅3天,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就被證實爲尤甘斯克的真正買家。俄專家認爲,由于尤科斯公司解體及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國有化,俄羅斯政府重新恢複了因蘇聯解體和國有企業民營化而喪失的對石油天然氣領域的管理能力。
世界石油市場現狀綜合分析
從石油資源的供求分布來看,“不平衡”一詞可點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這種不平衡,才從根本上導致了國際上各種因石油問題而産生的糾紛甚至是戰爭。
因石油問題而引起的戰爭和地區紛爭愈來愈多,如美國借口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對伊發動軍事行動,就是一個明證。
由地區紛爭與戰爭引起油價波動的幅度不斷變大。曆史上曾于2004年10月22日達到油價(輕質低硫原油)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石油資源不斷走向枯竭,幾十年後,使用石油將成爲曆史。今後國際石油市場將充滿更多的變數。
1973年能源危機 - 原因∶石油輸出的主要力量爲阿拉伯國家,他們因不滿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運。
英國石油抗議活動 - 原因∶英國油稅已高居不下,而原油價格卻又上揚。
1979年能源危機 - 原因∶伊朗革命爆發。
1990年石油價格暴漲 - 原因∶波斯灣戰爭。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于石油危機的爆發,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國際輿論開始關注起世界“能源危機”問題。許多人甚至預言:世界石油資源將要枯竭,能源危機將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作出重大努力去利用和開發各種能源資源,那麽人類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面臨能源短缺的嚴重問題。
世界能源危機是人爲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資源將會在一代人的時間內枯竭。它的蘊藏量不是無限的,容易開采和利用的儲量已經不多,剩余儲量的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到一定限度就會失去繼續開采的價值。在世界能源消費以石油爲主導的條件下,如果能源消費結構不改變,就會發生能源危機。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914.html?tp=6_11
(楨:同樣面對災害,由中胡能出訪、美馬則內困,可看出威權與民主應付危機的高下,另參本館:歐巴馬 中共的救災能力 中共十七大 《石油耗劫》 《煤礦》)
胡錦濤下令軍隊趕赴撫州救災【中央社 2010.06.22
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昨晚決堤,災情嚴重,中共領導人胡錦濤第一時間指示南京軍區派遣軍隊連夜趕赴撫州,展開抗洪搶險。
中新社報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第一時間要求各級單位全力以赴搶險救援,把人民群眾生命放在第一位。此外,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總指揮回良玉也下達指示啟動國家防汛二級應急機制。
據報導,趕赴撫州災區的南京軍區部隊超過800人。江西省委書記蘇榮,省長吳新雄,水利部副部長兼國家防總秘書長劉寧等部門領導已連夜趕赴救災現場一線指揮救援。
據報導,截至目前,撫河潰堤災民有10多萬人,已妥善安置和轉移6.8萬人。
我軍陸航直升機降落江西河堤決口處勘察災情
新華網撫州2010年6月23日電 (邱柏星、趙翀)6月23日上午,南京軍區某陸航團兩架直升機克服各種複雜飛行條件,成功降落江西撫州市唱凱堤決口處,對受災的羅針、唱凱兩鎮進行災情勘察。這是該陸航團抵達災區後執行的首次飛行救災任務。
10時05分,直升機抵達災情最爲嚴重的羅針鎮上空。從空中俯瞰,災區內一片汪洋,村莊、民房、農田全部被淹沒在水中,鄉村公路蹤迹全無,只能憑水中隱約浮現的行道樹辨識路迹。由于洪水造成了地圖上原有地標的缺失,直升機只能以福(州)銀(川)高速撫州段作爲參照飛行。
從空中觀察,沿高速兩邊的自然村被洪水分割成一個個“孤島”,高速公路此時成爲了實施救援的重要的“中繼碼頭”,聚積了大批救援物資和人員,沖鋒舟也以此爲節點 “孤島”之間劈波斬浪。
11時左右,直升機飛抵最險的任務區—唱凱堤決口處。爲全面地勘察決口區域,兩個機組中一架直升機盤旋,進行低空勘察,另一架直升機克服起降空間小,高壓電線密布的複雜條件,在離唱凱堤決口不到50米處成功實施降落。
機組乘員隨即對斷堤及周圍情況進行了現地勘察。在勘查中發現,決口寬度雖然沒有繼續擴大,途經決口的洪水流速也沒有繼續增加,但在決口處壩沿上又出現了數條新的裂縫,同時鑒于壩基土質松軟,橫斷面長時間遭水沖擊浸泡,因此,還不能排除決口會繼續擴大的可能。
執行勘察任務的機組于12時30分順利返抵駐地,航程總計150公裏,勘察範圍150平方公裏。團長司啓富說,他們將對今天的勘察情況進行分析彙總,上報給抗洪指揮部。
我空軍出動8架伊爾76和7架運8搶運救災物資
新華網北京2010年6月23日電 (張玉清、李開強)截至23日,空軍投入15架運輸機共執行18架次飛行任務,運送155噸救災物資至江西災區。
江西撫州唱凱堤決口後,空軍迅速啓動應急機制,派出8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和7架運-8中型運輸機搶運救災物資。剛剛完成玉樹抗震救災運輸任務的航空兵某師,接到空軍預先號令僅30分鍾,就完成了5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的出動准備。空軍相關機場保障單位也迅速抽調近700名官兵、70余臺車輛,做好救生物資的裝卸准備工作。
同時,空軍還調整航空運力,改變飛行計劃,命令在外執行任務即將返航和准備執行其他任務的飛機立即轉入緊急空運。
胡錦濤率300人訪加 參加G20【聯合報╱記者賴錦宏 2010.06.24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率領龐大的三百人經貿團前往加拿大,展開對加國為期三天的訪問,並將參加在多倫多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G20峰會)。這是中國國家主席五年來首次訪問加拿大,胡錦濤此行將扭轉中加關係「政冷經熱」的趨勢,推進兩國關係回溫。
暴雨強襲江西潰堤 救災總動員2010-06-23 中國時報 陳筑君
本月十三日以來,大陸南方多省接連遭到暴雨襲擊,截至目前,至少造成兩千九百萬人受災,五一一人死亡失蹤,江西第二大河「撫河」昨早也發生決堤,部分地區水淹至二樓以上,導致約十四.五萬人備受威脅。
據陸媒報導,自今天起,另一場大範圍的強降雨,恐將再次席捲南方;對此,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已下令軍隊全力救災。
另外,大陸財政部昨晚也透露,為應對當前情勢,已緊急下撥洪澇災害應急救災資金二.五三億元人民幣,用於協助福建、江西、湖南、廣西和貴州五個重點受災省份。
今起至廿六日,長江沿江及其以南地區又將有強降雨發生,湖南、江西、福建、廣西等地汛情將進一步擴大,建議各地、各有關部門及時採取措施,加強防範區域性洪澇災害和嚴重次生災害。此亦為大陸南方入汛以來,遭遇到的第十一輪強降雨襲擊。
另外,受罕見持續強降雨襲擊,廿一日江西省已有廿六條河流超警,包括撫河、信江等河流皆發生超歷史紀錄的特大洪水。昨上午,江西第二大河撫河發生決堤,在災情最嚴重的羅針鎮,洪水水位普遍淹至二樓以上,當地已緊急轉移三.五萬人,撫州市唱凱堤靈山何家段決口,決口寬度六十公尺,約十四.五萬人受到威脅。
而據大陸國家防總辦公室和民政部昨天統計,十三日以來,強降雨已造成江西、福建、湖南等十省區遭受嚴重的洪澇災害,累計受災人口達二九一四萬人,農作物受災一六○九千公頃,因災死亡三六四人、失蹤一四七人,轉移人口二三七.六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六六五億元人民幣。
撫河決堤圍困10萬人 胡錦濤急調精兵馳援
中評社北京2010-6月23日電/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21日傍晚發生決堤險情。災情發生後,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搶險救援,把人民群眾生命放在第一位。胡錦濤親自指示南京軍區組織800多人搶險隊伍連夜趕赴撫州,開展抗洪搶險。
大公報報道,自14日以來,連日暴雨導致江西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21日18時30分,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撫河唱凱堤發生決堤。唱凱堤全長81.8公里,決堤部位寬60米,後加大到約340米,內外落差23厘米。決堤造成受災鄉鎮4個,受災村莊41個,被淹區平均水深1~2米,4個鄉鎮共計15萬人,其中羅針鎮13個村、唱凱鎮3個村受災最為嚴重。整個被淹區人口達10萬人。截至22日14時,已安置災民9.1萬人,暫未發現人員傷亡。
災情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搶險救援,把人民群眾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胡總書記親自指示南京軍區組織800多人搶險隊伍連夜趕赴撫州,開展抗洪搶險。江西省委書記蘇榮、省長吳新雄等省主要領導親臨抗洪前線指揮,撫州市委書記甘良淼、市長張勇率市領導第一時間趕赴救援現場,成立搶險救援總指揮部,緊急開展救援。
1.5萬人投入抗洪搶險
記者在羅針鎮通往撫州的高速公路上看到,公路兩邊的洪水已淹沒至樹的頂端,蔓延至樓房的二樓,大部分人員都已撤離,房屋顯得空蕩。穿著橙色救生衣的武警駕駛衝鋒舟來往洪水中,正忙碌地轉移未撤離群眾至安全地帶。不時有載滿救援物資的卡車駛過,高速公路兩邊站滿了被成功救援出的災民,焦急地等待救援車輛將他們送至安全點。路邊有警察在維持秩序,指揮過往車輛及災民登上救援車輛。
截至22日14時,共有1.5萬餘人投入抗洪搶險,同時還有50台無線電、4部衛星電話、20台發電機、2台移動通訊車投入現場救援工作。撫州市區設立了17個安置點,可容納3萬多人。搶險救援總指揮部調運帳篷7800餘頂,其中已搭建1500餘頂,棉被2100多條、毛巾被5000多條、草蓆5000多床、礦泉水4000多箱、方便麵2100多箱、餅乾3200多箱送往災區和災民安置點。
群眾開展自救互救
災區群眾奮力開展自救互救,發生了不少感人的事跡。這其中有一個「更夫」受到了街坊的廣泛讚揚,他就是家住臨川區文昌街辦河東灣前進路的黎清水。從20日起到21日凌晨,年近40的黎清水密切關注河水的水位。街坊中有不少兒童和年事已高的老人,一旦河水決堤,非常不方便撤離。因此,他放棄了休息,每隔一段時間就走上街頭,為街坊們通報水情,並逐一到老人家中告知水情,讓老人家放心休息。
據唱凱鎮低洲王村村民介紹,21日晚洪水開始上漲,電也停掉,周圍一片漆黑,不少村民站在樓頂敲打臉盆等,發出信號,引導救援人員到來。儘管身處環境惡劣,群眾堅信救援人員一定會趕來。從20日晚至今,武警戰士不斷駕駛衝鋒舟轉移被困群眾。已成功救出9.1萬人,仍有部分群眾受困滯留家中
救援!爭分奪秒大轉移!
從中央到省,再到市縣鄉村,救人,成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災情發生後的幾小時內,各受災鄉鎮的幹部以最快速度,緊急通知群眾轉移。救援人員先將家住低窪地、水深處、危舊房和老弱病殘的受災群眾按就近、就高、就好、就快的原則迅速轉移。3.5萬名群眾,在很短時間內實現快速轉移,安然脫險。
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各路援軍緊急馳援災區。1.5萬餘名解放軍指戰員、公安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市縣鄉村幹部投入抗洪搶險一線。760多艘衝鋒舟、橡皮艇、漁船、采沙船投入救援,並發放救生衣1萬餘件。
決堤當晚,撫州公安局近200名民警趕到附近村莊,分片包幹負責組織群眾緊急撤離。至21日23時左右,受災村莊水位都超過1米後,80多名公安幹警通宵守候在現場,隨時應對突發情況並組織開展緊急援助。
由於災區操舵手緊缺,南京軍區某部從福建星夜馳援,歷時7個小時,一到災區便投入救援。在不到8個小時的時間裡,他們就出動衝鋒舟1700餘次,救出受災群眾16000多人。
在大堤決口處,武警江西總隊近千名官兵輪番上陣,駕駛20多艘衝鋒舟四處搜尋被困群眾。
由於大堤比較陡峭,戰士們就把老人和孩子背上岸,然後用軍車幫助群眾撤到位於市內的17個安置點。據正在現場指揮救援的總隊政委唐曉介紹:“我們的宗旨就是救人,盡最大的限度、最大的努力救老百姓出來。同時每條船準備10件救生衣,讓救下來的老百姓都穿上救生衣,保證安全地救出來。”
為了讓撤出來的群眾得到有效安置,防汛指揮部調運帳篷7800餘頂,棉被2100多條、毛巾被5000多條、草席5000多床、礦泉水4000多箱、方便面2100多箱、餅幹3200多箱送住災區,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乾淨水喝、有病能就醫。
截至22日14時,救援人員已成功救出和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9.1萬人。由於仍有部分受困群眾滯留家中,救援人員正設法組織他們向安全地帶轉移。目前,暫未發現人員傷亡。
降雨還要“回頭”,防汛弦鬆不得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預計從6月24日起,江西省將迎來新一輪強降雨。受強降雨影響,今後幾天,江西省內各大江河水位將會繼續上漲。
但是,記者在災區發現,很多受困群眾仍然心存僥幸,困守家中等待洪水退卻。一些已經被轉移出來的群眾說,多數村民已經撤離,但是還有部分人不願離家,“主要還是擔心出來後生活不方便,財物無人看管。”
對此,防汛指揮部在進一步加大救援和安置力度的同時,印發數千份《告村民同胞書》,勸導村民抓緊時間迅速轉移。江西省委書記蘇榮、省長吳新雄也先後趕到決堤現場,查看災情,督導防汛工作。
按照《江西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21日21時30分,江西省已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國家防總、長江防總也相應啟動了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全力支持江西省的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目前,江西省領導已停止一切會議活動,省委常委和副省長全部分片到各區市督導防汛工作。
江西撫河決堤初步原因查明:罕見強降雨導致
中新網臨川2010-6月22日電(張見悅 艾永全 何柳斌)22日下午17時,記者從撫州市“6.21”防汛指揮部獲悉,撫河決堤的初步原因已經查明,罕見強降雨導致撫河干流下游發生超歷史洪水,是堤防決口的最主要因素。
21日下午6時30分,撫河唱凱堤突然決口,決堤部位寬60米,後缺口逐漸加大,22日上午,現場救援人員向記者表示,缺口目測距離大約達到“400米”,而撫州市“6.21”防汛指揮部最終提供的準確數據確定為約340米,內外落差23釐米,臨川區羅針鎮、唱凱鎮的41個村莊10萬人受災。
據初步分析,決堤的主要原因是撫州市範圍內出現持續歷史罕見的強降雨,撫河干流下游發生超歷史洪水。此外,決口堤段處於幹港與撫河干流匯合口下游凹岸,形成迎流頂衝,匯合後撫河主流直接衝擊堤腳堤身,河堤在高水位風浪的淘洗下崩脫,造成短時內決口。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0/06/22/107s2894614.htm
假如漏油事件發生在中國,西方輿論將如何"亢奮"?
近期,位于美國墨西哥灣的石油鑽井平臺——“深水地平線”起火爆炸,致7人重傷,11人死亡。大約兩天後,鑽井平臺沈沒,受損油井開始漏油。關于漏油的數量,專家們在不同的時間點給出不差別尤爲巨大的估計量,開始時估計每天的漏油爲1000桶,後來又估計是5000桶,5倍于先前估計數量,到5月14日,根據最新觀測錄像來看,鑽井平臺爆炸沈沒造成的漏油量可能70000桶,是此前官方公布的(5000桶)的14倍。
……………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西方輿論立即抛棄了他們在對待其他國家——比如發生在中國的類似事件時的一貫做法,幾乎全都處于靜默狀態,秉持“沈默是金”的信條,紛紛失了聲失了語。如果換作是中國發生類似事件,我們不難想象,那些慣于戴上有色眼鏡看待別人的西方媒體,定會如螞蟻般蜂湧而至,來個鋪天蓋地視覺與聽覺的大轟炸。
第一,他們會派出大量記者立即趕往出事地點,在遇到因爲救災等特殊原因不能有關方面讓記者靠近事故現場時,他們立即會搬出“新聞自由”,“消息封鎖”,“不講人權”等政治性話語出來,指責中國有關部門有意不讓他們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將“單純事件”往“政治高度”提升。
第二,他們會從多個“側面”出擊,通過解剖諸多“細節”,挖掘所謂“內幕”資料,將報道的焦點轉移到與事件關系不大或者根本扯不上關系的話題之上。如什麽企業內部管理是如此的混亂不堪,政府對受害者又是怎樣的不聞不問,事件背後有多麽嚴重的官商勾結與權錢交易,如此等等,似乎他們就是真理和正義的化身。
第三,在新聞輿論的大規模推波助瀾之下,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寡頭們會趁機把石油價格炒高到新的水平——比如突破90美元/桶甚至100美元/桶以上,借機大賺一筆。
第四,他們會以生態保護神的道義姿態高調出場,開大馬力烘托出足以令人發指的系列“生態災難”,做足他們在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問題上高大道德形象。
除了上面羅列的四個方面,還會有第五、第六、第N。。。。。個方面。在西方文明至上,其他文明都無足挂齒的潛意識裏,西方社會那一副副加倍放大了的有色眼鏡只是用來觀察別人的。回想當年中國四川發生特大地震時,西方不是有不少的主流媒體將報道的焦點之一放在工程質量問題上,而且在後來還有媒體名人親自登場,親口說出地震是對中國的報應這樣缺乏起碼人性的語言嗎?在中國發生的“毒奶粉”與“毒餃子”事件中,許許多多的西方輿論曾經做出了與事件無關的大量報道,那陣勢好象他們就不存在類似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似的。就是前一段時期發生在中國西南一帶的嚴重旱災,不是也有不少西方輿論采取他們慣用的“栽髒”方式,將此歸咎于中國興建的水利設施,甚至不懷好意地趁機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友好合作關系嗎?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西方社會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時,他們的輿論並沒有在那裏有意起哄與火上澆油,同樣的道理,發生在非西方社會的類似事件,我們也不希望來自西方社會的輿論伺機起哄與亂上添亂。
西方輿論界應該放下他們長期以來自我標榜的裁判官身份,盡快抛棄那副專門用來觀察與評判別人的“有色眼鏡”,切實回歸到平常心態,正確對待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就象正確對待自己國家發生的事情一樣。如此,才能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好交流,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人類文明水平的普遍提升和世界各國的繁榮進步。
回應
此貼要頂,主要是因其揭穿了西方媒體所謂公正,公開的實質。
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他們美國佬是遭報應了呢?!俺是個小人,喜歡以同樣的方式反擊同樣是小人的他們...9.11,嗨...不瞞您說,俺和一幫朋友專爲這事聚在一起開啤酒大大地慶祝了一回...嘿嘿...
什麽都別說,強大才是硬道理.
問題是西方國家爲什麽非得用“有色眼鏡”對待中國呢?能解釋這個問題嗎?
中國發展出跟他們不同的文明和政治制度,他們一直宣稱中國從1949年起就開始加速走向滅亡,不難理解,他們當然不會放過任何爲自己辯護的機會,爲此甚至願意放棄任何道德和良知,包括滅絕人性的利用地震等自然災難的機會攻擊中國,裝B擡高自己。
我們應該大肆報道這件事,反正西方媒體總是反華辱華。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215982
另參本館: 禁親中言論 天災?人禍? 中共的救災能力 大陸造假與打假 中國黑心奶粉 全球黑心產品 中日毒餃大戰 中韓泡菜大戰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欺中怕美 日本黑心食品 台灣毒奶症瘊群
漏油事件 衝擊歐巴馬2010-06-16 中國時報 林博文
歐巴馬完全沒有想到一場漏油事件竟會演變成他的領導危機和政治負數。媒體過去稱頌他的冷靜、鎮定、沉著和不露情緒的優質領導特色;在漏油之後,都變質為不積極、反應慢、與現實脫節、不關心民生疾苦的劣質領導特徵。
歐巴馬完全沒有想到一場漏油事件竟會演變成他的領導危機和政治負數。媒體過去稱頌他的冷靜、鎮定、沉著和不露情緒的優質領導特色;在漏油之後,都變質為不積極、反應慢、與現實脫節、不關心民生疾苦的劣質領導特徵。
近六十天來,每一家廿四小時新聞的有線電視,夜以繼日地在螢光幕上亮出漏油第幾天的標誌。每天的頭條新聞和名嘴論述,全都是漏油事件。歐巴馬日子難過了,他在周一和周二第四度趕至受創的墨西哥灣沿岸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和佛羅里達去視察、慰問災民及安撫地方官員,他也去過三次受創最重的路易斯安那州。周二晚上又要在白宮總統辦公室向全美發表有關漏油補救的電視演說,這是他上台一年半以來首次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談話。過去歷任總統都是於國家出大事時才在橢圓形辦公室向人民講話。
老實說,這次歐巴馬身陷政治熱鍋裡,有點咎由自取。他和他的貼身幕僚太缺乏警覺性,又誤判災情的衝擊性,加上未及時做出動作,以致造成今天四面楚歌的困境。白宮誤判情勢的糗事,漏油事件已非第一樁矣。今年年初,麻州補選參議員以補實愛德華.甘迺迪的遺缺,白宮一直以為民主黨所提名的麻州女檢察長瑪莎.柯克莉一定會輕鬆擊敗共和黨對手、州議員布朗。沒想到前線軍情突然告急,白宮趕緊請歐巴馬「御駕親征」到麻州為柯克莉站台,一切都已太遲了。甘家兄弟霸占了五十多年的參議員席位就這樣被一個拍露身裸體照的帥哥搶走了。
最令歐巴馬不爽的是,一向挺他的自由派媒體現在對他的批評已和保守派不相上下,且有過之。左右翼媒體皆痛批歐巴馬對惹禍的英國石油公司(BP)不夠強硬,七成以上的美國人民亦作如是觀。除了漏油事件,左翼媒體也不滿歐巴馬的阿富汗政策,希望他早日撤兵,美軍不要再為一個腐化無能而又狡詐的卡載政權送死。然而,最新情報傳出美國國防部和地質調查所多年調查結果,發現阿富汗地下蘊藏了至少一兆美元以上的各種礦產。在這種誘惑下,美軍怎麼會撤走呢?中國早已在阿富汗大撒紅包(美國官員說,動輒數千萬美元)以獲得採礦權。
在二○○八年大選時近身採訪過歐巴馬的記者,都得到一個印象,即歐巴馬是個有「控制癖」(control freak)的人,他不喜歡授權部屬,自己愛攬權,一個人發號施令;他也不喜歡在他身旁有突發狀況或有任何戲劇性地偶然事件(Obama no drama)。歐巴馬尤其痛恨洩密,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員克利斯托和五角大廈幾個首腦事先把增兵計畫透露給揭發水門事件而出名的《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鮑布.伍華德。歐巴馬大怒,他把國防部長蓋茨、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和中央指揮部指揮官皮特立厄斯叫到白宮,當面訓斥他們絕不可再犯,眾人點頭稱是。
《新聞周刊》主筆佐納森.歐特爾在其剛出版的新著:《諾言》中,對歐巴馬的許多領導特質與實例,有生動的描述。歐巴馬的治國方式近乎所謂「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亦即管得太多、太細。做一個日理萬機的總統,這樣的行政管理顯然不對,他應該掌握全局、抓大事,小事由部屬來負責。常被人譏嘲的卡特總統,就是一個愛管小事、大事又管不了的首席行政長官,他當年連白宮網球場的使用權也要管。
但在此次漏油事件中,歐巴馬最受人詬病、被批評最多的是,第一反應太慢,第二不太關心的樣子。反應慢的責任應由歐巴馬自己和他的團隊承擔,他們也要為此缺失付出政治代價。這是領導系統出了毛病,他們已當政一年多,心裡面早就應裝有政治雷達,不該後知後覺。至於對災情不關心,這也許是歐巴馬一向表現得太酷、太冷靜而予人一種錯覺。很多評論家在電視上大聲吼說:「總統,你為什麼不發火?你為什麼不痛罵英油公司?你為什麼不表現你對災情的哀傷?」換句話說,他們希望歐巴馬最好每天在白宮對著電視機宣洩情緒,以博取民眾的好感。
但歐巴馬不是一個把喜怒哀樂都擺在臉上的領導人。他是個內斂的人,人家說他有「控制癖」,善於控制人,亦很會控制自己。他是個擅長講道理的人,而不是一個容易流露感情的人。因此,歐特爾說他很少知心朋友,而選民(或災民)總覺得他缺乏親切感,總認為他好像不太關心我們。
歐巴馬把漏油事件比成九一一事件。他的政治前途就像受到嚴重汙染的墨西哥灣一樣,只要海底油井繼續漏油,歐巴馬只能仰天長嘆了!
相關新聞
歐巴馬重申向BP求償決心
BP評等降到BBB 接近垃圾級
歐巴馬:BP須賠償民眾及生態損失
BP將聲請破產謠言四起
林博文專欄》漏油事件 衝擊歐巴馬
歐巴馬將就BP漏油事件發表全國電視講話
歐巴馬:BP沒處理好漏油事 美和它沒完沒了
惠譽調低BP信用評等
留言:horrses2010-06-16 10:19:26
唉,這是運氣問題啊。歐巴馬已經是個很努力任事的總統了,被批評為事必躬親,沒道理啊。像小布希那種時時在"度假辦公"的,才是該罵。任何總統遇到這種連現代科技都解決不了的事情,都注定被人民當作發洩對象。漏油事件到目前沒有人能解決的,就算BP破產也沒用。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3785x112010061600169,00.html
民調:油災使歐巴馬所獲信任減少
法新社華盛頓2010-06-17日電:今天公佈的民調顯示,認為歐巴馬總統對墨西哥灣漏油危機處理態度夠強悍的美國人已減少,這和卡崔娜颶風後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聲望滑落的現象如出一轍。
約53%的調查對象認為,歐巴馬是堅定而有效率的領袖,比1月民調結果減少7個百分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這項民調「提出證據顯示,民意對歐巴馬領導力的看法,和布希在2005年卡崔娜颶風侵襲墨灣後所遭遇的模式相仿」。歐巴馬15日於黃金時段發表演說後,CNN和民意研究公司(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即進行了這項民調。
在卡崔娜颶風造成紐奧良水患並使墨灣沿岸地區受災後,認為布希領導力強而果斷的比例下滑多達10%,成為52%。
16日的民調發現,相信歐巴馬處理危機態度夠強悍的美國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1%,成為53%。
墨灣漏油 歐巴馬:潔淨能源正是時候【聯合報╱編譯朱小明2010.06.17
美國總統歐巴馬15日晚間首度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向全國發表演說,強調英國石油公司(BP)必須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造成的所有損失埋單,並利用這項危機為潔淨能源請命,呼籲美國民眾展開潔淨能源的「全民運動」。
歐巴馬以BP必須承擔責任來貫穿整篇演說,強調要「讓BP為墨西哥灣石油外洩付出代價」,他將命令BP成立基金,來支付災民的賠償要求,並由獨立第三方管理,以保證賠償「公平」、「及時」。
在歐巴馬演說前幾小時,美國官員大幅上修對墨西哥灣漏油的估計:每天漏油3萬5000桶至6萬桶,高出先前估計的2萬至4萬桶。
歐巴馬警告:「流進墨西哥灣的數百萬加侖的石油像傳染病,我們將與之戰鬥數月、甚至數年之久。」他呼籲受創最重的四個州儘快動員國民兵,加入對抗油汙的戰鬥。
對於歐巴馬政府被批評處理油汙危機不力,他表示,漏油事件一發生,聯邦政府就啟動了史上規模最大的環境清理行動。歐巴馬已授權部署1萬7000多名國民兵,在受創的南部沿岸清除油汙。
歐巴馬強調,這次危機更凸顯出擁抱乾淨能源「正是時候」,美國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率的方式使用能源。他說:「美國消耗全球20%以上石油,本身儲藏量不到2%;所以石油公司才必須深入海面下一哩深處鑽油,因為陸上和淺海區已無處可鑽油。」
他指出,美國每天消耗10億美元用於進口石油,美國人數十年前就知道,使用廉價易取得的石油的日子屈指可數,但一直未採取行動,戒除一世紀來對石化燃料的仰賴。
他說,美國有必要戒除「石化燃料癮」,這與二次大戰備戰和登陸月球同等重要。
但歐巴馬並未提出具體方案,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博納警告歐巴馬,不要試圖利用危機推銷會「謀殺就業」的能源和氣候變化法案,顯示歐巴馬的潔淨能源目標阻力重重。
最新民調顯示,52%美國民眾不滿歐巴馬政府對漏油危機的處理,這是歐巴馬決定大動作在晚間黃金時段發表演說的主因之一。對BP處理漏油危機的表現,更有83%民眾不滿。
其 他 新 聞
‧ 歐巴馬:墨灣漏油 英國石油要全賠
‧ 報導:英國石油同意提撥200億美元賠償基金
‧ 墨灣漏油 歐巴馬:潔淨能源正是時候
‧ 第一次!歐巴馬選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全國演說
‧ 禍不單行…英國石油恐聲請破產
‧ 英國石油股價猛跌 主權基金大失血
‧ 一種併購 四種可能
‧ 墨灣漏油影響捕撈 蝦價漲
‧ 英國石油慘 集油船遭雷擊起火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5668667.shtml
黑色奈及利亞 漏油50年無人關注2010-06-18 中國時報 楊明暐
對奈及利亞盛產石油的尼日河三角洲居民而言,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引發全球關注令他們驚訝和不解。在他們眼裡,漏油根本不是新聞,過去五十年來,歐美各大石油公司在這片熱帶遼闊土地上外洩的原油,已高達五億四千六百萬加侖。
《紐約時報》報導,奈及利亞幾乎每周傳出漏油事件,沼澤因油汙入侵,長久以來魚鳥絕跡。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一條輸油管破裂,在漏了兩個月原油後,幾周前才被堵住,當地幾處蝦蟹群居的紅樹林,現已成了黑褐色世界。
海門口溪四月才遭漏油汙染;鄰近的阿誇伊博姆州,漁民拿著被油汙染黑的漁網破口大罵;五月間艾克森美孚公司一條海上輸油管漏油,把當地海域變成了死海。
奈及利亞許多輸油管老舊鏽蝕,油井年久失修,加上法規鬆散、維修效率低落以及人為破壞,漏油是家常便飯。偶爾有人出來抗議,如上個月一群婦女前往艾克森美孚的油田示威,下場是守衛士兵一頓毒打。
去年,奈及利亞日產原油逾二百萬桶,過去五十年來,外國石油公司在奈國溼地設置了數千公里縱橫交錯的輸油管。其中最大的荷蘭皇家殼牌,開採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
奈及利亞政府和環保組織二○○六年的一份報告估計,過去五十年來,三角洲平均每年漏油一千一百萬加侖,超過一九八九年「艾克森瓦爾狄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外海的漏油。
三角洲居民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引發這麼大的關注感到吃味,艾克特市一名官員姆邦說:「我們很同情他們,但五十年來,我們這兒一直是這樣。」他嘆道,國際媒體從不報導奈國的漏油,沒人關心當地情況,「我們再怎麼哭喊,外面也聽不見。」
漏油對三角洲環境造成的破壞,遠比墨西哥灣嚴重,非洲的紅樹林大部分生長在這裡,此地水域則提供世世代代居民各式各樣漁獲。環保人士多年來不斷呼籲改善漏油情況,但收效不大。產油區最大城市哈爾科特港「環境、人權及發展中心」的納格巴頓說:「這裡的環境早已壽終正寢。」
英相籲BP賠償要有限度2010-06-18 中國時報 江靜玲
英國首相卡麥隆呼籲英國石油公司(BP)應保護投資者,防範美國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提出過度的賠償要求。這是自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以來,倫敦當局首次強烈表態。
儘管BP同意設立二百億美元的獨立帳戶,做為漏油事件賠償基金,美國總統歐巴馬與BP高層會晤後,在白宮發表談話時仍指出,二百億美元不是上限,BP仍有可能面對美國民眾或地方政府對其提出的控訴。
針對此一情勢發展,卡麥隆首次強烈表態,呼籲BP必須考量英國投資者的利益,維護公司財務穩定,不應接受需索過度的賠償。
卡麥隆表示,BP在英國聘用上千名員工,更是許多投資者的退休基金所在。卡麥隆強調,確保清楚確定的賠償界限十分重要,如此BP才能持續經營下去。
BP原訂廿一日發放今年第一批股利二十六億美元,但因必須支付墨西哥灣漏油賠償,已宣布停止發放。這是自二戰以來,BP首次中止發放股利。BP財務長葛羅特也宣布,該公司計畫脫手一百億美元的資產,以籌集賠償基金。
BP執行長挨轟 英首相籲理智對話
法新社布魯塞爾2010-06-17日電: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今天呼籲,要對英國石油公司(BP)的漏油事件進行「理智對話」。BP執行長出席美國眾院聽證會,並就這場環境災難面對質詢。
BP執行長海華德(Tony Hayward)在華盛頓接受墨西哥灣漏油質詢,並受到許多直接的嚴厲批評。卡麥隆在布魯塞爾被記者問到此事時說:「眾議員可以自己決定要如何表達觀點。」
卡麥隆說:「我們的觀點則是,發生的事很明顯地是一場環境災難,我們必須盡所有力量協助善後,並且隨時準備盡一己之力。」
卡麥隆形容BP是一家非常重要的企業,因為它僱用成千上萬名英國和美國員工,他並強調,希望BP能繼續維持「強大和穩定」。
漏油=漏財 BP可能損失629億美元2010-06-18 中國時報 黃文正
英國石油公司(BP)執行長唐熙華(Tony Hayward)預定十七日下午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磨刀霍霍,準備好好修理這位大老闆。另外BP雖承諾拿出二百億美元成立賠償基金,但法律專家表示,美國司法部若對BP提起刑事訴訟,二百億美元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賠。
唐熙華因漏油事件成了全美公敵,日前他對外訴苦:「我想回歸正常的生活」,被痛批不知墨西哥灣沿岸居民疾苦。無獨有偶,BP董事長史凡柏格十五日對外表示,BP絕非貪婪的公司,會關心「小人物」。這句話老美聽得格外刺耳,迫使史凡伯格致歉。
BP在預發聲明稿中表示,唐熙華將向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的委員報告,他對漏油事件深感不安,也全然掌握事件發展的可怕狀況,會隨時緊盯公司內部調查進度。
此外他也強調:「我了解外界都想知道幾個簡單的問題:事件為何發生?誰該負責?然而真相是,這是前所未見各種錯誤因素組合釀成的一次複雜意外。」
《紐約時報》表示,BP雖備妥二百億美元,但司法部若提起刑事訴訟,BP將面臨更大財務壓力,單是民事賠償金額一天就高達二.八億美元。
密西根大學法律教授伍爾曼指出,即使只是觸犯環保法令的輕罪,法院也可能按照聯邦刑法作出巨額罰款的判決。Raymond James投資公司分析師莫爾查諾夫估計,包括民事和刑事罰款,BP將支付六百廿九億美元。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或改變全球深海石油開採(另參本館:《石油耗劫》
深海採油曾經被認為是非常昂貴的,不可行的。但是,2007年和2008年的高油價使人們重新認識了深海石油資源的開發潛力。
根據美國礦藏管理局,2008年墨西哥灣有31個深海石油鑽井平台,而在1992年那裏只有三個石油鑽井平台。
世界其他地區的海底石油開採也在繼續。今年早些時候,福克蘭群島附近海域也開始出現石油開採,而那一海域以前曾被認為太深,不適於石油開採。
但是大多是深海石油都是集中在所謂的金三角地帶,也就是墨西哥灣、巴西和西非這三個地方。
巴西海岸外的圖皮油田和木星油田是近幾年發現的最大的兩個深海油田,在非洲的安哥拉和尼日利亞海岸外也在開發巨大的原油儲藏。
隨著技術的進步,深海原油儲藏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開採。石油公司現在已經能夠在它們所稱的超深海(低於海平面500米以上)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上操作。
深海原油生產的具體數字很難掌握,部分原因是人們對深海原油開採的定義不一樣。
美國礦藏管理局把超過350米深的海上鑽井平台界定為深海油井。但其他機構,如《石油經濟學家》雜誌和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則把超過400米深的海上鑽井平台定為深海油井。
由於全球經濟危機,世界各地的石油消費在過去兩年裏略微下降。據BP年度能源統計報告顯示,2008年到2009年,全球石油消費下降了1.7%。
結果,去年的石油產量也略微下降。下降幅度為2.6%,或者是一天減少兩百萬桶。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預計,隨著全球經濟開始恢復,包括液化石油在內的能源需求將在2010年再次上升。
深海採油大戶埃克森美孚公司說,現在的深海石油開採只佔已知的深海石油儲藏的一半,它預計,在未來幾年裏,深海石油將繼續在石油生產總量佔有重要的份額。
在墨西哥灣漏油災難發生前,美國礦藏管理局曾為該海域的深海石油開採描繪出一副美好的前景。
但是,奧巴馬總統已經表示,有必要從墨西哥灣災難中汲取正確的教訓,這包括把能源需求從石油轉向其他可替代燃料來源上。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6/100615_deepwater_drilling.shtml
阿楨
陸新型儲能規模相當於1.4個三峽水電站 達3139萬千瓦2024/05/08 中時
大陸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從重力、風電到鋰電池儲能等各種新型儲能技術的應用,截至2023年底,全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自「十四五」規畫以來,新型儲能裝機更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93億元)。
大陸央視財經8日報導,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的儲能技術,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被首次寫入大陸政府工作報告。現在,各種新型儲能技術已經在各地進行應用。
在江蘇如東,大陸首個100MWh重力儲能項目正在建設中,再過1個多月,項目就將正式投入運行,大陸重力儲能也將實現「從0到1」的突破。如東重力儲能項目所在的如東縣被稱為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今年第1季,如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項目為電網輸送清潔電力46.11億千瓦時。
報導指,重力儲能是一種機械儲能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新能源產生的富餘電能提升重力塊進行「充電」,等到用電高峰時,再放下重力塊,用重力做功「放電」,從而為電網提供電力。
廣東佛山寶塘儲能站,是大陸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電網側獨立鋰電池儲能電站。儲能站裝機規模300兆瓦,占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裝機總量的1/5,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4.3億度清潔電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
截至2023年底,全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相當於1.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可以滿足200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2023年一年,大陸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已是「十三五」末裝機規模的近10倍。
今年,廣東儲能項目的備案數量同比增長超5倍;江蘇今年將有400萬千瓦新型儲能併入國家電網,以滿足電力保供及電網調節需求。「十四五」以來,大陸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元。
面對新型電力系統的挑戰和機遇,大陸還在探索更多的儲能手段。常州市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國家試驗示範項目。鹽穴儲能未來的產業化、商業化前景,還有賴於轉換效率的提高和建設成本的下降,科學家仍在探索之中。
阿楨
“玲龍一號”小堆鋼製安全殼2023-11-03吊裝就位
ACP100 “玲龍一號”2021年7月在海南開工建設,是全球首個陸上商用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壓水堆,是繼“華龍一號”之後國核電自主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項目建成投運後,預計年發電量達10億度,可滿足52.6萬戶家庭用電需求。
ACP1000與華龍一號同採非能動堆芯冷卻系統,極小概率的最糟多重外部事故下無外界干涉還可安全運轉14天為緊急事故處置爭取充分時間,為世界核能科技前列。全體機件在地平線以下,與以往高大聳立的核電站不同,灌注混凝土加固的周遭廣大土地本身就是圍阻體,更外層的土地也成為無限大的圍阻體。
中國下一艘航母「核動力」全靠它?專家分析:「玲龍一號」還差的遠2022-12-15 新頭殼
玲龍一號機組的輸出功率約為 125 兆瓦,換算成動力相當於 15、16 萬軸馬力,高於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 A4W 反應爐,後者輸出功率約為 100 兆瓦,換算即 14 萬軸馬力。僅看功率,玲龍一號已經可以作為核動力航母的動力。玲龍一號的體積也符合核動力航母使用,高約 15 公尺、直徑 10 公尺,可以放進大型船艦的動力艙中。另外,核能發電廠的反應堆是使用低濃縮鈾,濃度約 3-5%,約每3年就要更換一次燃料。而世界各國的核動力中,法國戴高樂航母20% 、俄羅斯北風之神45%,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則用到 97.3% 相當於是核彈再處理的濃度。
上週五,中國"玲瓏一號"封頂。昨天美國首個小型核堆計畫取消
美國NuScale Power公司和猶他州聯合市政電力系統2023-11-03宣佈,由於新能源價格大幅下降,YOYGR小型核反應爐將被取消。目前美國其他的小型核堆計畫,如超安全核能公司的MMR,泰拉能源公司的Natrium,X-energy公司的XE-100等,均還沒有獲得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的批准。
阿楨
超越杭州直追廣州,鄂爾多斯5年破萬億? 2023-10-14 中國新聞週刊
在近期舉行的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會上,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匯良表示,鄂爾多斯將力爭五年內邁入萬億GDP城市,進入全國地級市30強。從2017年的3150.21億元,到2021年4950.27億,再到2022年5613.44億,人均GDP在全國名列第一。發展勢頭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因此,業內不少評論質疑步伐是否邁得過大。畢竟目前全國二十多座萬億GDP城市,從5000億元到萬億元,廣州走了5年,杭州、長沙、鄭州、合肥、福州、西安為6年,寧波、青島、泉州用了7年,濟南8年,東莞為9年,基本上都在5年以上。
鄂爾多斯作為資源型城市,具有高度的週期性。已探明的煤炭和天然氣儲量分別占全國的1/6和1/3;高嶺土儲量65億噸,位列全世界第二;煤炭銷量達8.4億噸。2022年,鄂爾多斯獲批煤礦90座增產1.2億噸,新核准煤礦4座,煤炭銷量增長15%。達全國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完成全國25個省區市和區內10個盟市6.96億噸煤炭保供任務。
此外,正在全力打造四個世界級產業,即世界級能源產業、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業、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和世界級羊絨產業。今年1至7月,在建新能源產業項目167個,同比增加17個,增長248.3%。預計到“十四五”末,超過5000萬千瓦,“風光氫儲車”產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投資同比增長46.3%,其中,採礦業16.2%;製造業148.8%;電力熱力燃氣47.6%。與此同時,新興動能增勢強勁。高技術投資同比增長63.9%,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369.7%。
但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近70%,財政總收入的近50%。2013年,由於煤價大跌,使得GDP增速從內蒙第一降至倒數第一。2023年二季度,近半數企業收入下滑,利潤減少,期盼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落實,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新興產業偏低,產業發展仍集中在上游,導致經濟增長風險較大,工業轉型速度有待加快。2022年研發經費0.79%,低於內蒙平均水準。
關鍵是要真正把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改變“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水準,走出一條資源地區高品質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回應
能歸心
我對鄂爾多斯的印象是從十年前所謂鬼城到現在的翻身,一個神奇的城市。
內蒙發展好了,外蒙就會見風倒。
一廂情願,外蒙統治階級為了穩固統治,會讓民間更憎恨中國,中國除非超越美國,外蒙才…
1
全球外匯儲備去美元化 中俄都在增持黃金
中國黃金儲備2023年1月增加到2,025.46公噸占外匯儲備的3.5%占全球第七:美(8,133.5)德(3,355.1)IMF(2,814)義(2,451.8)法(2,436.8)俄(2,298.5)。中國黃金儲備佔外匯儲備的3.5%比重。但中國的黃金儲備肯定遠高於官方資料。首先,過去10年中國黃金產量占全球15%,2000年以來約產6830噸,且保留在國內。中國還在非洲、南美和亞洲收購國外金礦資產。其次,中國還是最大進口國,2000年以來就超過6700噸,中國私人約2500噸。
相關新聞資料
5項「去美元」計劃 正威脅美金全球經濟主導地位 2023/02/01 中時
規避制裁 陸數字貨幣跨境試點成功 展現人民幣全球化野心 2022/10/27 中時
俄油打折中國進口同比飆升55%趁機擴充戰略石油儲備 2022-06-21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維基百科 至2008年中國石油儲備相當於10天淨進口量,2016年50天,計劃到2020年90天。
中國外匯儲備--維基百科 至2023年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1,844.62億美元,美元占70%,日元10%,歐元和英鎊20%。
人民幣2021年12月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創六年來最高、全球第四,美元SWIFT仍佔41%,歐元降至37%,英鎊第三。
2021年全球經濟負債破300萬億美元,日本2021年負債12.69萬億美元,占GDP的256.9%,自90年代泡沫後,政府只好舉債,但收穫不高。美國負債破30萬億,占GDP的130%。中國負債8.4萬億,占GDP的47%,外匯儲備達3.25萬億,這意味家底厚實,整體抗風險性很強。
阿楨
台灣蛋價明起漲2元 2023/02/12
受國際原物料高漲、禽流感疫情等問題,蛋價始終居高不下,每日缺口仍達40萬顆,批發價由每台斤50元漲到52元,下一波清明過後是關鍵,民眾直言「含淚繼續吃」。
相關新聞資料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2-02-16籲不用搶購雞蛋!農委會做4措施:價格波動低於美日(回應:台灣人薪資是美日幾? 而蛋價卻要比美日?有這種不專業的農業官員,是台灣人之恥!)
才笑台灣吃不起雞蛋!中國抗疫也一蛋難求價格翻倍飆漲,從每斤(500公克)4元(18元新台幣)漲至8元人民幣 2022-05-21 新頭殼newtalk (回應:整天帶仇中風向的爛頭殼,監督對岸好努力好用心,台灣不必封也翻過倍了吧! 綠頭殼就愛比爛? 綠民真好騙! )
2023年第1周中國大陸雞蛋批發價每公斤10.73元人民幣(48.5元台幣),環比跌2.4%,連續10周小幅下跌。
蛋價再創新高!台灣為何會缺蛋? 2023-01-04 聯合新聞 極端氣候/疫病禽流感/飼料價格/小農高齡化/…,根本原因還是雞場如何升級,2021年全台1613個蛋雞場中,現代化的水簾式、高床式分別僅有75場和59場,剩餘的都是傳統雞舍,占比91.7%。(回應:綠色執政、缺蛋保證!)
中國現代化蛋雞養殖場,全流程自動化,比德國的還先進,真酷!2022-02-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MoIAeXoEY
中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蛋雞養殖場:投資5.82億元,養300萬隻蛋雞,年產蛋4.5萬噸,銷售收入5億元,年生產3萬噸有機肥 2009-03-22在京奠基。
2019年中國生產3300萬噸雞蛋,占世界40%。過去,每個農場有100–1000只蛋雞。幾十年裡,朝標準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養了數百萬隻蛋雞。
2020年中國水產品6549萬噸,養殖占79.8%,占世界60%以上。
湖北鄂州養豬大樓26層投資40億,年產豬120萬頭。深藍1號深海網箱周長180米,造價1.15億,專養三文魚。
中國的糧食儲備超過6.5億噸足以養活14億中國人,儲備量超過6.5億噸,稻麥能夠滿足一年以上需求。2017年玉米儲備2億噸,2019年儲備100萬噸豬肉。中國戰略石油儲備(SPR)為2.2億桶,相當15天需求量,國際能源署(IEA)建議90天,年煤1.2億噸,銅、鋁、鋅的戰略儲備分別為150至200萬噸、80至90萬噸和25至40萬噸。約7000噸鈷,是製造電池的關鍵原料。此外,還儲備有鎳、銻、銦、鍺、氧化鉬等金屬及其化合物。
阿楨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建成! 大陸白鶴灘水電站全機組投產 2022/12/20 中時
大陸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20日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該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象徵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陸媒指出,該水電站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
白鶴灘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甯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是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投資建設的4座梯級電站中的第2個梯級。水庫正常蓄水位825公尺,控制流域面積43.03萬平方公里,占金沙江以上流域面積的91%。電站主體工程於2017年7月全面開工建設,2021年6月28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截至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530億千瓦時,主要輸送江蘇、浙江等區域,助力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規模巨大,地質條件複雜,綜合技術難度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三峽集團攜手國內水電建設和裝備製造企業,創造了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300公尺級高拱壩抗震設防指標、地下洞室群規模等6項世界第一,推動大陸水電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水準顯著提升,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持。
報導指出,三峽集團在長江幹流建設運營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共安裝110台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條走廊跨越1800公里,形成總庫容919億立方公尺的梯級水庫群和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其中防洪庫容376億立方公尺,占2022年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範圍水庫總防洪庫容的53%以上。
隨著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全面建成,6座巨型電站聯合調度、協同運行,年均發電量達3000億千瓦時,可有效緩解華中、華東地區及川、滇、粵等省份的用電緊張局面,為「西電東送」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04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億4840萬噸,對改善大陸能源結構,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阿楨
睽違6年 陸原油年產量可望重回2億噸 油氣對外依存度雙降 2022/12/16 中時 陳柏廷
俄烏衝突影響下,油氣供應成為全球能源安全的核心議題。根據日前發布的《中國海洋能源發展報告 2022》(《報告》)資料預計,2022年大陸原油產量達到2.05億噸左右,是2016年以來首次超過2億噸;預計全年大陸天然氣產量2211億立方公尺,同比增長6.5%。
此外,2023年,全球油市供需大概率維持緊平衡狀態,國際油價維持高位但有所回檔。《報告》預測,2023年中國將繼續穩產原油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4.7%。
澎湃新聞報導,近年來,大陸原油產量的一個轉捩點出現在2016年。2016年,大陸原油產量19969萬噸,比上年下降6.9%,這是2010年以來年產量首次低於2億噸。自2016年開始,受低油價衝擊,大陸油氣勘探開發投資持續下降,原油產量連續3年下滑,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快速攀升。
《報告》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繼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超深水、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理論及技術有所突破,老油田產量衰減速度放緩,新油田投產加快,原油產量保持增長,再上2億噸。
據了解,大陸第一大油田仍是長慶油田,年產量有望超過6500萬噸油氣當量;大慶油田年產量約4000萬噸油氣當量,繼續位居第二;渤海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氣田年產量均超過3000萬噸油氣當量;勝利油田年產量超過2000萬噸油氣當量;其餘的新疆油田、延長油田、遼河油田等6個油田,年產量在1000萬噸油氣當量以上。
報導稱,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2021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72%,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46%。不過2022年油氣對外依存度出現反轉,呈現雙降趨勢。《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原油進口量5.01億噸,對外依存度將降至70.9%。由於天然氣進口同比下行,對外依存度降至42.5%。
阿楨
美撈起墜入南海的F35C 靠的是中國造潛水工作支持船 2022-03-04 環球網
美國第7艦隊3日發佈的消息顯示,1月24日在訓練中墜入南海的F-35C戰鬥機已經被成功打撈。公開報導顯示,此次美軍使用的海上深潛和打撈船隻由中國招商局重工建造。這並不是美軍在打撈墜機中首次使用中國建造的潛水工作支持船(DSCV)。
美歐制裁俄航太、軍工殺傷力有多大? 2022-03-04 環球時報
對西方制裁,俄停止向美供應RD-180火箭發動機,俄正實施進口替代,從中國進口。
英媒:去美元化 中俄都在增持黃金
英國Money Week網站2022-03-03文章:中國擁有的黃金幾乎肯定超過美國,過去幾十年,我們經常看到美國利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而將其武器化的例子。對俄實施制裁以及將其從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逐出。
世界黃金儲備,美國以8134噸排名第1,德、義、法、俄和中分列2至6位。但中國的黃金儲備肯定遠高於官方資料。首先,過去10年中國黃金產量約占全球15%。2000年以來,約產6830噸,且保留在國內。中國還在非洲、南美和亞洲收購國外金礦資產。其次,中國還是最大進口國。2000年以來內地僅通過香港進口的黃金就超過6700噸,中國私人持有的珠寶黃金約為2500噸。
相關新聞
俄「去美元化」 不怕經濟制裁
加速去美元化中俄75%貿易放棄美元結算
普京:俄將從制裁中獲益。
反制西媒造謠:心理/宣傳/認知/戰資訊戰,俄封鎖臉書、臉書、推特、CNN、BBC、彭博...。
新媒:美對俄“斷芯”,讓中國警醒應自給自足 2022-03-02 聯合早報
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對俄祭出一攬子經濟制裁,包括晶片,是對中企“晶片制裁”的翻版。俄七成的電腦和手機皆來自中國,制裁強化中俄關係,俄會求助於中芯等中企。
阿楨
世界最大 液化天然氣儲罐 中國蓋6座 2022/02/22 旺報
據央視網報導,20日由大陸自主設計和建造的世界單罐容量最大的6座27萬立方公尺液化天然氣儲罐在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中海油)鹽城「綠能港」完成全部承台混凝土澆築,代表著大陸最大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主體全面開建。建成後,每座高度達60公尺,相當於大陸國家體育館鳥巢的高度,可同時疊放3架波音747客機。
這6座天然氣儲罐建設是中海油鹽城「綠能港」專案中的一部分,這個項目計畫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氣儲罐,先建4座22萬立方公尺的儲罐,再擴建6座27萬立方公尺儲罐,目前該項目施工已經完成62.38%,等到2023年全部投產運行後,液化天然氣年接收量可達600萬噸,約合85億立方公尺氣態天然氣。
按照2020年江蘇省居民每日1000萬立方公尺的用氣量計算,這個項目夠全省人民生用電28個月。另外,中海油正在規畫「綠能港」二期項目,計畫再建10座27萬立方公尺的儲罐,這樣每年可再新增10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將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提供更大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全年進口8140萬噸,年增長18%,進口來源國增加3個至27個國家,其中澳洲是最大的供應國,占進口量39%,其次是美國,接著是卡達、馬來西亞、印尼、俄羅斯。
阿楨
俄增兵烏邊境 俄烏危機 歐洲天然氣漲4倍 普丁咎由自取
美國總統拜登與俄國總統普亭2021-12-07的視訊峰會歷經2小時後結束,普亭要求北約停止東擴和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
普丁2021-12-24表示,歐盟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只能歸咎於自家政策,因部份歐盟成員國以高得多的價格在區內轉售俄羅斯的低價天然氣。 普丁還呼籲歐盟批准北溪二號管道,以緩解價格緊張狀況。
歐洲指標天然氣價格14日大漲至紀錄新高,較年初水準飆升近800%。該價格在上週五有所回落,但今年迄今漲幅仍超過400%。
北溪二號管道遭到美國,特別是幾個東歐國家的反對,他們說該管道將使歐盟更加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目前歐盟35%的天然氣需求由俄羅斯滿足。
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北溪二號管道已於9月建成,目前仍在等待德國和歐盟監管部門的批准。
德國天然氣輸送網絡運營商Gascade的數據顯示,通常向西歐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亞馬爾-歐洲管道週日連續第六天出現反向輸送,將天然氣從德國輸向波蘭,這使價格緊張狀況加劇。
相關新聞
普京稱北約曾承諾不東擴,北約:從未承諾不擴張
阿楨
Chevron曾設法跨越裡海,取道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經由油管與鐵路,繞過俄羅斯運出部分石油。近年來,Chevron已經經由俄境運出大部分石油;但基於安全考量,它希望經由喬治亞建一條新油管,出口更多石油。問題是,這條運油走廊的興建,因俄突於今夏出兵喬治亞而變得風險倍增。哈薩克已經取消在喬治亞海岸建煉油廠的計畫,將運油走廊擴建到喬治亞的黑海沿岸,幾乎已經不可能。
對於石油與天然氣需求三分之一仰賴俄國進口的歐洲而言,莫斯科今後在政治與經濟議題上,很可能遠較過去更加需索無度。
早在喬治亞衝突前,裡海地區每天出口的六百三十萬桶石油,85%以上經由俄油管運交。從上個世紀九○年代起,俄屢次運用它的石油與天然氣管線,1993年關閉土庫曼對西方的天然氣出口,迫使土庫曼降價向烏克蘭輸氣,就是例證。
在Chevron於1993年接管前,坦吉茲油田日產六萬桶,Chevron計畫增加十倍。但莫斯科以俄國油管輸運量有限與環保為由,下令減半。Chevron不得已,只得寄望於透過喬治亞、高成本的鐵路運輸。
Chevron希望坦吉茲產能最後達到日產百萬桶,但得十年才有望實現,問題是,俄不願配合將境內油管流量加倍,除非Chevron支持莫斯科建一條經希臘通往地中海的新油管,以挑戰美國支持的亞塞拜然、喬治亞與土耳其的BTC油管。Chevron雖拒終屈服,但還需三年才能完成,於是哈薩克與Chevron恢復所費不貲的鐵路運輸,經由烏克蘭與喬治亞,每天用一萬三千個油罐車運三十萬桶石油。
哈薩克仍然保持樂觀,總統女婿、石油主管的提穆爾.庫利巴耶夫(Timur Kulibayev)指出,中國2009年將完成從哈薩克通往中國新疆、每天運油四十萬桶的油管。經過十五年明爭暗鬥,俄美都嘗不到甜頭,卻讓中國拿走了中亞的石油與天然氣,倒是一大諷刺。
相關新聞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全長一萬公里,土庫曼188公里,烏茲別克530公里,哈薩克1300公里,中國境內8000公里,至2020-12-31,累計輸氣量達3359億餘標方,安全運行4034天。
BTC油管2011-08-25正式啟用,預估到2010年,裏海地區產油量日可達500萬桶,亞塞拜然靠BTC獲得500億美金,喬治亞與土耳其也有6到25億進帳。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升級波及能源市場 2020-09-27兩亞在納卡武裝衝突,外界擔心會影響BTC油管,美國天然氣期貨跌超5%。BTC日送能力為120萬桶石油,但實際不到一半。
阿楨
老撾拒絕中國基建,70億找韓國建大壩,潰壩後又求中國出手,咱幫不幫?
回應
潰堤的是副霸D,高16公尺黏土霸,不是主霸。
自2014年,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穩居世界第一,水電成為我國第二大能源。2020年,中國水電發電量1.35萬億千瓦時,水電裝機容量3.7億千瓦超過全球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16MZg6nEM
是誰在幫助寮國實現「水電富國」? 2017-02-14
湄公河全長的44.4%流經寮國,60%水力資源在寮國,據亞行估算,流經寮國的湄公河蘊藏電力約為1.8萬兆瓦,寮國的利用率還不到4%。寮國60-70%的水電站都由中企承建,目前共10項,投資額9.9億美元。目前,泰國和越南等「大湄公河圈」的電力需求, 7-8%通過寮國來滿足。
相關新聞
值得信賴!中國幫助寮國南歐江流域打造一庫七級(座)水電站 2020/10/13
習近平2021-09-21週一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 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
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2021/09/28 中時
中國資助的菲律賓Kaliwa大壩2019年8月動工
從「緬甸菲律賓水壩興建受阻」看中國主導的亞洲建設投資問題 2015/04/08 阿潑
國際河流組織2008年《新的長城》:「中國水壩行業指南」說:「目前,中國的水電企業和銀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壩建造者。」2012年版《新的長城》,中國海外水壩建設增加了100個,在全球74個國家參與建設304座大壩。但與此同時,受到環保團體與民意施壓,中國在緬甸密松/菲律賓Kaliwa大壩,也被叫停。
中亞油田 各方勢力競逐 2008-09-18 Steve LeVine,譯者:陳曉夫
在里海東岸,以美國Chevron石油公司為首的一個團隊,正在超巨型的坦吉茲(Tengiz)油田為五十座新油井開啟閥門。在取得哈薩克境內石油開採權十五年之後,Chevron終於能將這處油田的產量,至少倍增到每天五十四萬桶。
只是如何將石油運出閉鎖於內陸的哈薩克,一直是難題:俄羅斯不斷刁難,阻止、限制穿越俄境的石油運輸作業。
阿楨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領跑全球 2021-12-13
2021年前10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56.6萬輛和254.2萬輛,同比增長1.8倍,佔全球份額51%,其中10月份高達61%。
全球新能源車銷售破420萬輛 特斯拉市佔21.5%居冠 2021/11/14
韓國《亞洲日報》報告,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420萬輛,其中電動車達292萬輛,成長1.5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售達128萬輛,也急增1.35倍。特斯拉市佔21.5%;中國五菱宏光9.8%;比亞迪6.3%;德國福斯5.7%。
比亞迪:漢累計銷量突破10萬 刀片電池功不可沒 2021-08-25 人民網
近期,比亞迪漢上市一年的銷量101309輛,刀片電池功不可沒。在300多項測試,刀片電池針刺后,無明火、無煙,表面溫度僅為30-60℃。普通磷酸鐵鋰電池,無明火,冒煙,表面溫度200℃-400℃。三元鋰電池,劇烈燃燒,表面溫度超過500℃。傳統動力電池以卷繞的形式生產電芯,而刀片電池採用疊片工藝。體積利用率和續航里程(可達700公里已接近同規的汽油車),均比傳統提升了50%以上,價格和安全上都有一定優勢。
阿楨
普京警告北約勿在烏克蘭跨越「紅線」
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劃出的「紅線」,美國總統拜登12月3日回應稱,他不會接受任何人的「紅線」。
普京說,北約東擴已威脅到俄羅斯的核心安全利益。普京對北約最終可能利用烏克蘭領土部署能夠在短短5分鐘內打到莫斯科的導彈表示擔憂。普京警告北約勿在烏克蘭越「紅線」,否則將引發強烈反應。
警告普京前所未有經濟制裁 拜登:不派美軍保衞烏克蘭
俄美領袖2021-12-09會談後,拜登翌日表明,他已警告普京,一旦俄入侵烏,美將向俄實施普京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但沒有考慮派駐軍隊阻止俄羅斯入侵。他補充,這將取決於北約其他國家的意願,但若是美單方面使用武力對抗俄入侵烏,現在並不在考慮範圍內。
普京拜登會晤後 烏克蘭局勢下步走向的三種可能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的邁克爾•科夫曼說,面對西方採取一致的和懲罰性的經濟制裁的威脅,俄可能會退縮;或者可以開啟某種新的外交進程,以避免衝突;或者,也許普京已經下定決心,只有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才能實現他在烏問題上的目標。考慮到西歐冬季的能源困境、被外界認為的拜登總統的軟弱,以及新冠疫情分散世界各國的注意力,現在是打擊的最佳時機。
相關新聞
德國暫停審批北溪2號:地緣政治背景及俄歐「通氣」前景
天然氣短缺危機:歐洲各國路在何方
阿楨
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離開後才發現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美國Supply Chain Dive網站2021-10-14:經過多年“中國製造”後,供應鏈正考慮替代選項 在美國,“中國製造”標籤無處不在。但成本上升、貿易戰、疫情等風險,促使一些企業重新思考他們與供應商和中國的關係。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我們意識到已將太多力量用在一個國家。”但美國供應鏈的變化,並非是要大規模離開中國,只是多元化。隨著疫情持續蔓延,沒有任何採購目的地能獨善其身。來自中國的單一採購並非唯一風險。
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後,許多企業把視線投向越南,一些企業還在孟加拉、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尋找供應商。但東南亞許多國家缺乏發達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及港口,這會導致延遲交貨時間和其他風險。有些企業考慮回流美國,卻很難逆轉30多年來一直將製造外包、“離岸”到新興市場的趨勢。
那道路又重新回到中國?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通過在越南增加供應商,SIG的一些成員自認實現了多樣化。到頭來他們卻發現,越南供應商與中國供應商都在同一地方購買原材料和零部件,“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中國不僅擁有眾多製造中心,還擁有豐富的原材料、充沛的勞動力和強大的港口基礎設施。全球企業已(與中國)建立了只要中斷就會造成損失的供應關係。此外,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和消費群體,國際企業都希望與中國做生意。去年,中國的電商銷售總額高達2.4萬億美元,顯然令美國7920億美元的線上銷售總額相形見絀。
相關新聞
中國限電(+美國量化寬鬆+疫情下全球供應鏈嚴重受阻+能源食品及眾多大宗商品價格急升)將成全球停滯性通膨引爆點。
習2021-09-21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回應:限電背後原因: 第一:不想用資源換廢紙(美元) 第二:不希望工廠低價傾銷 第三:推高美國的通脹 第四:尋求定價權。)
阿楨
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2021/09/28 中時
近日大陸東北地區連續發布限電通知,然而限電政策並非最近才開始,當中涉及氣候變遷政策、去產能、提高能源效率、疫情後經濟復蘇與供應鏈失調等問題,雖然未來中國減碳路途仍極艱辛,但也由於其強勢作為,全球暖化問題總算出現令人樂觀的希望。
這次限電的直接原因是大陸官方下令要達到年度減碳目標,尤其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22日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時重申「雙碳」(2030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承諾,隔日東北與沿海省份就發布了限電通知。其實早在習近平聯合國演說之前,「能耗雙控」政策就推行相當長一段時間,要求對高能耗產業、能源使用效率低的產業要進行去產能。
不過由於疫情關係,去年以來經濟復蘇是優先政策,產業能耗率要求就讓位給經濟復蘇。到今年9月才發現減碳進度落後過多,於是下一聲令下要求追趕減碳進度,9月初就陸續有江蘇、廣東、雲南、廣西、浙江等16省分進行嚴格的減碳措施,其中以煤發電是碳排的最大戶,首當其衝地遭到停產。《人民日報》微信官號俠客島則形容這像是「開學前狂補作業」,命下達後,有的省分「開二停二」,有的「開三停四」,都為積極達成上頭交付的減碳任務。
今年以來為了各地經濟復蘇,對去產能與限制高能耗產業是比較放鬆,但這也導致各地對發電煤的需求大增。大陸是全球煤的第一大生產國與消耗國,約有93%是國產,因此價格也隨著需求而快速上揚,今年5月約500多元人民幣一噸,夏季漲到800多元人民幣,目前已漲到超過1400元人民幣。大陸的動力煤(發電用)是以市場價,有經常性的波動,但電價則是政府定價,煤價一旦上揚,高能耗產業存在的價值就更低了,雖明知如此,這些產能去化時也要考慮到過渡期的經濟與社會穩定,因此時機與政策執行力度的拿捏需要相當的耐心與技巧。
阿楨
習近平2021-09-21週一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 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
習宣佈,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JohnKerry)等全球相關人士對習近平的最新表態表示歡迎。凱瑞並表示,這是個「偉大的貢獻」,且將是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功所需努力的良好開端。凱瑞今年兩度前往中國討論氣候問題,但均未取得成果,且遭中方提出交換條件。
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清華大學22日新成立的「碳中和研究院」將圍繞碳中和的目標,打造出技術創新中心、高端智庫戰略中心、高層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傳播平臺等功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首任院長賀克斌說,這一研究院將轉變學科單一發展的慣性,集中優勢資源加快突破「碳中和」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攻克一批碳中和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賀克斌說,下一步北京清大將在零碳發電與動力、新型電力系統、零碳交通、零碳建築、工業深度減排、減汙降碳協同增效、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與碳匯、碳中和戰略等方向重點發力,力爭在碳中和主戰場與關鍵技術突破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阿楨
外媒關注中國大宗商品儲備情況
2021年6月,為穩定大宗商品價格,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通知表示,將分批投放銅、鋁、鋅等國家儲備。此舉引發了外媒的關注。
2021年8月5日,英國路透社《中國的秘密商品儲備中都有些什麼》稱,近日,中國10年來首次投放了部分戰略金屬儲備,試圖抑制傷及製造商的價格漲勢。中國還投放了煤炭和進口玉米儲備,以抑制價格,同時中方還購進豬肉以支撐市場。
估計中國對銅、鋁、鋅的戰略儲備分別為150至200萬噸、80至90萬噸和25至40萬噸。約7000噸鈷,是製造電池的關鍵原料。此外,還儲備有鎳、銻、銦、鍺、氧化鉬等金屬及其化合物。
中國的糧食儲備足以養活14億中國人,儲備量超過6.5億噸,稻穀、小麥兩大口糧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需求,且倉儲條件總體達到世界較先進水準。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今年將啟動建倉項目120個,建設倉容1085萬噸,新建的120個倉儲項目分佈在1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包括6個百萬噸大豆儲備基地和7個50萬噸大豆儲備基地。
中國在2017年玉米國家儲備估計約有2億噸, 2020年出售了超過5600萬噸玉米儲備。
到2019年,中國儲備了近100萬噸豬肉。在2018年8月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中國加速進口豬肉以增加儲備,並且一年內國內生豬存欄數量減少一半。中糧集團2021年高達14.8億元人民幣,將可買11.5萬噸豬肉。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SPR)為2.2億桶,相當於15天的需求量,包括商業儲存和石油公司庫存在內,能滿足60天。2019年9月,中國國家能源局表示,石油庫存約為80天的淨進口量。國際能源署(IEA)建議成員國保持90天,不過中國不是IEA成員國。
今年的煤炭儲備要達到1.2億噸以上,發改委還設定了建立4億噸商業煤炭儲備的目標,預計發電廠將持有約2億噸,煤礦企業持有1億噸,煤炭經銷商持有1億噸。7月16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發佈,國家正在推進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總的目標是在全國形成相當於年煤炭消費量15%、約6億噸的煤炭儲備能力
回應
他們關心我們的戰略儲備幹什麼?想玩大的?
一個國家的戰略儲備任何時期都是戰略情報
阿楨
日媒驚呼:中國1年新增清潔能源堪比120座核電站!
日本《每日新聞》2021-02-20稱, 2020年新建的風力發電為2019年的2.7倍,太陽能發電增長80%,火力發電占比首降50%以下。1年內,中國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高達1.2億千瓦相當於120座核電站,核電同比下降7成。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去年9月聯合國大會,中國宣佈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又表示2030年前將太陽能和風力提升至12億千瓦,可同目前主要依賴於煤炭的火力發電的裝機總容量相匹敵。至2019年底,中國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總容量為4.1億千瓦
報導稱,背後的原因不僅在於國家的強力號召,還在於中國的太陽能廠商激烈競爭降低了發電成本。例如,最新太陽能發電成本已能同煤炭。中國現建核電機組17台,今年1月末,華龍一號已投入商業運轉,但是出於安全,內陸建設計畫現已處停滯。
近期發佈的《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稱,目前占比為49%的煤炭發電到2060年將降至8%,而太陽能將由11%升至37%,風電也會由13%升至30%左右。核電僅從2%增至4%。風能、太陽能、水力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時將占8成,而核電僅1成。
然而,中國的風能和太陽能大多集中于西北和東北地區,因為沒有足夠的輸電設施向沿海等電力需求較大的地區送電,這些地方也減少發電量,出現棄風、棄光問題。
相關新聞
國內急需、國外打壓:中國特高壓為啥獨步天下 2020-12-09 觀察者網
20世紀50年代,美蘇加就在進行500kV線路研究。到了60年代,已上升到750kV。前蘇聯曾修過750kV直流和1150kV交流輸電線路,後來蘇聯解體,一些特高壓項目最終下馬。
對於這些國家來說,不是沒錢就是沒需求。中國受到國外全面封鎖,中國只好從零開始,通過國產化實現自己的特高壓。
由於特高壓全國聯網,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併入電網,改善了目前的電能產業佈局。2017年,中國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全部成為全球最大規模。不但用電充足了,霧霾和污染也少了。
中國人沒有選擇獨佔,而是輸送給全世界:2019-10-25,巴西美麗山二期項目項目跨越兩千公里,要從雨林把電送到市區。巴西找到國網公司,根據51:49%的股權比例,聯合運營特高壓電網。國網也收購了巴西電力CPFL,有效的拓展了海外業務。
阿楨
德媒:全球10大風電商,中國占5家
德國新聞電視臺2021-01-25中國出現“風電熱”
去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7167萬千瓦,超過此前3年裝機量之和,累計裝機容量仍居世界首位。原因是,中國提出到2020年將非化石能源占比從6.8%提高到15%。
2019年,中國10大風電設備製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逾90%。僅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和明陽智慧3家就佔據新增風電裝機市場62%的份額。
全球10大風電製造商中,中國占了5家。正如太陽能行業一樣,中國在風電行業也有一個決定性的優勢:員工工資低,中國公司提供的報價比歐美低15%到20%。
歐美的風電製造商是否也會很快面臨與太陽能行業類似的命運?直到幾年前,全球太陽能行業還是歐洲企業占主導,但後來不得不讓位于尚德和英利等中國競爭對手。今天,中企已佔太陽能行業的絕對優勢,而德國大多已從市場上消失了。
中國目前在風電行業仍存在一些弱點,如依賴德國半導體集團英飛淩等公司的元件。但中國企業在國外取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已是大趨勢。
阿楨
外媒時隔半年又監測到“百艘油輪駛向中國”,有重大暗示?
彭博社2021-02-06報導,根據監測,上週五駛向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的超級油輪數量,在當日躍升到了127艘,創下了近六個月來的新高。彭博社計算,若這些油輪都滿載,相當於向中國運送了2.5億桶原油。油價便宜是去年中國大幅增加原油進口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海運費用大減也是一個原因。因為租用超級油輪的成本當天至少降到了2017年以來最低水準。
因疫情及去年3月初OPEC與非OPEC談判破裂,國際原油均價跌至43.12美元/桶,較前年下跌32.8%,創五年來最大跌幅,6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達5318.1萬噸,同比增長34.4%,為有史以來最高月度紀錄。
去年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2020年中國原油進口逆勢上漲了7.3%,達到了5.4億噸,金額1.22萬億元。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5.06億噸,金額1.67萬億元。兩相比較,2020年中國少花了26.8%的錢,約4500億元,卻多進口了4000萬噸原油。
中國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海外石油依存度達到了70%。2011年至2020年,中國原油進口逐年增加,年增8.86%。2020年中國共從54個國家進口原油,其中中東、北裡海、非洲和南美洲依然是四大主要進口來源區域。從沙特和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占比基本持平,依然是中國最重要和最穩定的原油海外供應來源。從2020年7月開始,中國從美國進口原油數量出現暴漲,這是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仍然有效的表現。不過中國國內的原油產量在2020年也達到了1.95億噸,連續兩年產量回升。國家能源局在近2021年葉岩油勘探開發推進會上指出,2020年國內油氣增產成效顯著。為進一步做好原油穩產增產,需要突破資源接替、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等多重難題,在葉岩油等新的資源接續領域尋求戰略突破。
阿楨
超85%,我國煤炭消費基本實現清潔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
2020-11-08,第六屆中國國際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展覽會開幕式說:“總體上,我國85%以上的煤炭消費已經基本實現清潔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
我國能源資源特點是“缺油、少氣、富煤”,決定了煤炭成為我國的優勢能源礦產和基礎能源。近年來,煤炭生產、運輸、消費等各個環節都在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生產和清潔高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年產千萬噸原煤的高效現代化礦井,智慧化採煤工作面,千萬噸級智能化選煤廠,百萬千瓦級燃煤超低排放發電廠,百萬噸級煤制油、煤制氣、煤制化學品等。近90%的燃煤發電機組實施了超低排放,能效大幅度提高,部分燃煤機組的煤耗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傳統煤化工的大型合成氨行業已全面升級換代為煤炭高溫氣化技術;新興的現代煤化工升級示範專案全面實現了煙氣超低排放、汙廢水“近零”排放和VOCs治理;煤焦化、大中型工業鍋爐、工業窯爐正全面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民用散煤用量已壓縮到2億噸以內。
相關新聞
油價閃崩+新冠疫情,中國煤化工/頁岩氣遭遇“最強”衝擊
美國葉岩油繁榮提前走向終結 2019-05-11 新浪財經
阿楨
全球最大LNG動力集裝箱船在滬交付
2020-09-22,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MARIC)研發設計,滬東中華公司為法國達飛集團建造的23000箱雙燃料超大型集裝箱船中的 “達飛雅克•薩德”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順利命名交付。它也成為全球最大的以液化天然氣(LNG)為動力的集裝箱船。總長399.9米,型寬61.3米,貨艙深度33.5米。長度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還要長60多米;甲板面積達23978平方米,相當於3.5個標準足球場。一次能裝下23000只標準集裝箱,可承載22萬噸貨物。為了滿足巨大的裝箱量,船的貨物綁紮系統進行了前期優化設計,最終應用了當今集裝箱船領域先進的綁紮橋形式,貨倉加甲板堆箱層數達24層,相當於22層大樓的高度。
主機採用的是中國船舶集團全資WinGD公司研製的發動機,配置了目前全球裝機功率最大的WinGD低速雙燃料發動機W12X92DF,既能使用燃氣又兼顧燃油,無論遠海航行還是近海航道航行,均可依靠天然氣來提供動力。
長期以來,集裝箱船是航運業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每年產生碳排放量為1.82億噸,占航運碳排放總量的22%;散貨船碳排放量為1.58億噸,占總量的19%;油輪碳排放量為1.14億噸,占總量的14%。
為滿足雙燃料動力,“達飛雅克•薩德”號特別安裝了一個18600立方米的MARK Ⅲ型薄膜式燃料艙,用以裝載LNG(液化天然氣),為船舶提供 “綠色動力”。與同型燃油集裝箱船相比,這艘船單航次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2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近85%,顆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9%。
就在7天前,韓國現代三湖重工業也交付給新加坡EPS集團的船長366米、寬51米、深29.9米,配備雙燃料發動機、超大型液化天然氣燃料箱和天然氣供應設備。但這艘船搭載的標準箱只有1.48萬箱,比“達飛雅克•薩德”號少了近1萬箱。
阿楨
習近平聯合國演說: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0/09/23 中時
據《法新社》報導說,中國的決定強化了應對全球氣候轉暖的「巴黎協定」,與川普政府的氣候政策上的立場形成更強烈的對比。
習近平強調,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雖然比歐盟決定在2050年以前實現碳中和稍遜一籌,但中國大陸有關減少排碳量的環保目標已經相當不錯。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儘管它在清潔能源技術方面占主導地位,該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小汽車和巴士製造國。
相關新聞
川普聯大演說吹噓施政成就 12次抨擊中國
習近平聯大演說反批任何國家都不能我行我素搞單邊主義霸權霸淩 宣佈金援聯合國一億美元 稱中國無意打冷熱戰
聯合國秘書長:應避免新冷戰 世界應該停止衝突聚焦於對抗疫情。
回應
習進平在聯合國大會說給全世界人聽,川普在聯合國說給美國人聽!
高下立判,川普反而成了國際上的跳樑小丑!
阿楨
濰柴發佈全球首款50%熱效率商業化柴油機
2020年9月16日,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領軍企業濰柴集團,在中國山東濟南舉行發佈會,正式發佈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德國博世集團、奧地利AVL、德國FEV、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全球權威機構和專家分別發來視頻,對濰柴集團取得的這一歷史性突破表示祝賀。
熱效率是衡量內燃機燃油利用效率的標準,熱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節能減排的效果就越顯著。縱觀世界,柴油機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熱效率不斷提升的歷史。自1897年,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成功面世,歷經百年的改造升級與新技術應用,直到當今,柴油機熱效率從26%提升到46%。從世界柴油機熱效率發展統計資料來看,隨著排放法規的日益嚴苛,熱效率的提升遇到了很大瓶頸,熱效率提升的難度越來越大,進展緩慢,是世界公認的行業技術難題。
內燃機是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漁業船舶、國防裝備的主導動力,在相當長時間內這一主導地位不會改變。我國是世界內燃機產銷大國,內燃機是石油消耗的最大主體產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10%,氮氧化物排放量占30%,顆粒物排放超過60萬噸,是目前節能減排最具潛力、效果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提高發動機熱效率,成為了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
以目前46%的行業平均熱效率水準估算,熱效率提升至50%,柴油消耗將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國內重型柴油機700萬台,如果全部替換為50%熱效率的柴油機,每年大概可節約燃油33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萬噸。
濰柴心無旁騖攻主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連續10年累計研發投入300億元,研發費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6%,占期間費用比例達到48%,15年引進了200多名博士、300多名全球高端人才,聚集了3000多名研究生,在濰坊9萬名員工建立了全球唯一、年產銷百萬台發動機的研發製造基地。
阿楨
中建電力公司表承建的內蒙古達拉特旗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12020-09-13並網發電
專案裝機容量69.03兆瓦,占地面積約120萬平方米,兩萬三千多根光伏支架,鋪設了17萬多塊光伏發電板,年發電量可達20億度,產值6.2億元人民幣。
該專案在設計上採用“林光互補”的模式實現清潔能源環保效益和作物栽種經濟效益的“雙優化”,在基地週邊栽植沙障,主幹道兩側打造防護綠化帶,在光伏陣列之間密植適宜本地生長的矮化經濟林,穩固流沙、抵禦風沙,穩步推進荒漠化治理;種植的除了綠化植物外,紅棗、黃芪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達4.8萬畝,增加當地貧困居民的生態經濟收入,為脫貧致富提供有力的支援。
該項目並網發電後在節能減排效果方面相當於每年節約標煤66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65萬噸、粉塵45萬噸,將有效改善內蒙古自治區能源結構和生態環境品質。
阿楨
中國光伏短短10年掀翻歐美,走上超越自己之路 2020-07-28 觀察者網
大橘:最近幾年中國光伏技術進步很快,發電成本有了明顯下降,能具體介紹一下價格降到了什麼水準嗎?跟煤電、水電相比競爭力如何?未來下降的空間還有多大?
金鑫:光伏技術過去十幾年進步確實非常大。一個光伏電站主要的成本來自光伏元件和逆變器, 10年前接近四五十塊錢一瓦,到今年, 3~4塊錢一瓦,下降了90%多。一年的有效發電小時數按1000小時每平米來算的話,平攤到20年,一度電成本不到兩毛錢,已經全面低於煤電,接近優質水電資源了。2013年最高峰時,國家補貼曾經達到6毛錢一度電,今年已經降到兩分錢,已是在平價上網。可以說,光伏已經走到了無需補貼的商業價值顯現的臨界點上。
當然光伏電相對於煤電和水電來說,也並不是嚴格的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因為光伏和風電都有一個看天吃飯的問題,光伏只能白天發電,晚上不發電,不像火電或者水電相對穩定。電網更喜歡穩定可控的煤電和水電,這是肯定的,但清潔能源是整個人類的發展方向,隨著電網的技術改造,光伏和風電場本身也有無功補償這類的技術,對電網也會更親和一點。
大橘:中國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上領先的企業都有哪些,在國際上處於什麼地位?
金鑫:光伏行業裡,中國基本上已經佔據了全球統治地位。最上游的矽料,中國產能占到全世界的2/3,矽片更是占到了97%以上。電池片的產能占到世界的80%多,組件的產能占到了3/4以上。
大橘:中國企業能夠在研發上做到國際領先,主要原因是什麼?
金鑫:光伏行業本身,說實在的,其實並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最早的光伏生產設備,都是由半導體晶片製造業的生產設備來轉化來的。中國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就迅速做到了矽基太陽能電池的技術天花板,其實主要優勢還是體現在成本低,市場規模大。
回應
美國的電價比中國高,是被公知忽悠了嗎?我是從事紡織工作的,當時還看到棉紡行業用電價格對比,美國電價比中國便宜。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民用電價4-6毛。工業電價6-8毛,商業更貴1元以上。歐美是倒過來的,美國工業電價是可以協議的,2-8毛都有可能,但是民用電價9-15毛都有。歐洲更甚,西歐民用電價普遍在2元以上
阿楨
不敵低油價 美頁岩油巨人倒下 切薩皮克與30關聯公司申破產 2020年6月30日
長期受債務困擾的頁岩油鑽探技術先驅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CHK),與30多家關聯公司在美國得州申請破產保護。疫情導致油氣價格暴跌、需求放緩,成為拖垮CHK的致命一擊。CHK列出價值162億美元的資產及118億美元的負債,目前已跟部分債權人達成重組協議。它目前獲9.25億美元的資產融資,以便在破產程序中維持營運,並尋求取消約70億美元的債務。
截至上周五,CHK市值跌至1.16億美元,較2008年高峰時期的350億美元蒸發超過99%。截至5月底,美國已有18家石油探鑽或開採企業申請破產保護,業界料破產申請將陸續有來。
相關新聞
黃金站上1800美元創近9年新高 分析師:將到來未來上看3000 2020年6月30日
阿楨
中國自主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下水
2020-04-28,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輪在廣州順利下水。
深海01是一艘可用於在液化天然氣(LNG)等危險氣體海上洩漏擴散區進行監測監控、事故應急、人員救助的專業危險品應急指揮船。這是國內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也是全球首次採用艙室微正壓維持系統,船總長約78米,型寬12.8米,型深5.5米,設計吃水3.4米,滿載排水量約1450噸。
該船採用3台柴油發電機組(3X2080千瓦)加2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2X750千瓦時)的“油電”混合電力推進,雙全回轉吊艙推進器,具備DP 1動力定位功能。船舶定員60人,設計航速不小於18節,抗風等級12級,續航力1000海裡。設有直升機起降平臺可滿足目前國內主力海上救助直升機起降使用。配備了液化天然氣(LNG)氣體探測系統、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檢測系統、海面溢油監測雷達、X波段防爆雷達和水下機器人(ROV)等先進設備(設施),自主開發設計了兼顧海上執法、應急指揮和船舶管理的綜合資訊化系統。
這艘船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資立項,深圳海事局負責建設。船舶下水代表船舶主船體及其水下附件已經建造、安裝完成。根據建造進度,該船將於今年內在深圳正式入編服役。“深海01”投入使用後,將在深圳水域負責安全監管、溢油監視、大氣監測和事故應急等任務,有力保障深圳港的安全運行,以更強能力服務交通強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等國家戰略。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04-29/doc-iircuyvi0466347.shtml
阿楨
高速增長終結?美國葉岩油產業因這件事“踩刹車”
據路透社2020-01-02報導,美國葉岩油井普遍出現支出削減和產量下降,意味著美國的石油產量增速預計將較2019年放緩。2019年美國國內石油產量高於1300萬桶/日。一些分析師預計2020年產量增速可能放緩至僅10萬桶/日。
過去10年,葉岩油革命促使美國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原油生產國及能源出口大國。但這場革命並未推動股價上漲。標普500指數能源板塊在這10年中漲幅只有區區6%,遠遠不及整體股市180%的回報率。
長達10年的石油產業擴張並沒有提振獲利,令投資者大感失望。石油輸出國組織于2014年發動價格戰,美國原油價格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葉岩油產業利潤遭到擠壓。
產量暫時放緩,但因許多公司節本增效,該行業在本世紀10年代的最後階段提速。現在隨著投資者變得悲觀起來,哪怕油價上漲,葉岩油行業也不再認為採油一定穩賺不賠。
分析師目前預期2020年美國原油均價在每桶約58美元,這比當前油價略微低一些。但分析師指出,由於投資回報的壓力,即使2020年油價維持高於60美元,也不會刺激另一波產量噴發。
“我們認為(快速增長)差不多結束了。”英國IHS馬基特公司能源分析師拉烏爾•勒布朗稱。由於從葉岩取得的石油產出會迅速下滑,業者需要持續進行昂貴的鑽采活動,才能維持產量水位穩定。
相關新聞
美伊局勢致美股下挫,油價大漲3%黃金漲1.77%
回應
美國強弩之末
阿楨
中國化學工程承建的全球最大原油蒸餾塔一次吊裝成功 2019-12-20 觀察者網
12月17日,中國化學工程承建的尼日利亞丹格特煉油及石化項目全球最大原油蒸餾塔一次吊裝成功
,塔淨重2252噸,設備直徑12米,高112.56米,是原油蒸餾裝置(CDU0 )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吊裝就位是尼日利亞丹格特煉油及石化項目部繼2760噸再生器、1761噸反應器等多台千噸以上設備成功吊裝後取得的新戰績。至此,該項目最後一台兩千噸級以上設備吊裝完美收官。
中國化學工程2016年與尼日丹格特煉油有限公司簽訂尼日丹格特2000萬噸煉油廠項目合同。項目位於拉各斯州萊基自貿區,占地2200公頃,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體煉油廠。
專案建成後,可從根本上解決尼日的“油荒”問題。丹格特煉油廠設計煉油能力為一天65萬桶,並且每年能生產75萬噸聚丙烯,產量是尼日現有4座煉油廠設計產量總和的1.5倍。煉油廠計畫在今年四季度投產,預計每年將產生50億美元的利潤。屆時,尼日不僅無需再耗費40%的外匯進口石化產品,還能夠出口石化產品來賺取外匯。
該煉油廠不僅將煉製尼日當地的原油,還可以煉製來自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安哥拉、加蓬、赤道幾內亞、美國和阿拉伯地區的原油,帶動西非地區經濟的發展。
回應
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在非洲果真什麼好事都沒幹,就是搶東西了!
不光是搶東西,還有殺人放火和擄掠人口。
簡單地說就是4個字:燒殺搶掠
還有製造族群對立,挑撥內部矛盾、戰亂。
阿楨
歐盟同意將核能納入綠色轉型 2019/12/15 中時電子報
歐盟成員國多數同意,核能將成為數十億歐元「歐洲綠色交易」解決碳排方案的一部分,希望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歐盟28國有14個有核電廠,約佔歐盟發電量的30%。半個世紀中,核能大約阻止了60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一些環保主義者擔憂車諾比和福島事故再發生,而且仍不知道如何處理核廢料,他們敦促歐盟的可再生能源,只列入風能和太陽能。
相關新聞
氣候峰會加班2天2019-12-15落幕2020年11月峰會再討論碳交易
重啟核四不安全成2020選戰議題 原能會前處長倪茂盛點關鍵 2019/12/15 中時
倪說,我們的核一二三廠反應爐爐心融毀機率約萬分之一。核四廠是十萬分之一,何況核四廠也針對福島核事故,準備了一整套的應變計畫,像引海水注入爐心讓爐心融毀絕不發生。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即便發生了311核災,但最近也宣佈要重啟位於青森縣的東通廠,預計使用的就是和核四廠同類型的進步型沸水式反應器,難道東電瘋了?日本人都是笨蛋傻瓜?值得臺灣民眾深思!
相關新聞
中時社論》風電難擋天災,更怕小英專斷的「非核家園」能源政策
台中市府喊卡台電中火10部煤電機組 台電:不合理不合法
南部反空汙 要求減煤爭好氣
高市府下令台電降載關掉1座發電機組,秋冬藍天出現率70%,歷年來最好。
氣候峰會加班2天2019-12-15落幕2020年11月峰會再討論碳交易
阿楨
向中國學習!俄媒:中國是俄羅斯的好榜樣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2019-05-08刊文稱,俄應當向中國學習,將發展重點轉移到加工業、數字經濟、替代能源的開發當中。
不久前,國際能源署向主要產油國發出了悲觀的疾呼:啟動經濟多元化進程刻不容緩。
中國也屬於油氣開採國,只是在規模上無法滿足這個龐大經濟體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國的風力及太陽能電站的發電總量已超過水電,世界60%的電動汽車是在中國市場售出的。中國的預算收入並不依靠油氣出口,而主要來自高科技領域。
中國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很多高科技領域,北京亦執全球牛耳,如超級電腦、最先進的5G通信平臺。中國首度實現了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正在醞釀登陸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興建本國空間站。
回應
世上沒有一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可以被複製,每個國家國情是不一樣的
中國為什麼能拯救世界?英媒罕見誇起了中國
《金融時報》2019-05-14稱,截至2019年,在中國的11個省份裡,太陽能發電價格已經低於煤炭電力價格。2020年,風力也將達到類似水準。
《日本經濟新聞》表示,特朗普政府於2017年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後,全球向低碳經濟前進的潮流卻沒有改變,中國更是走到了前面。
網友感慨道,如今中國正堅定地在環保領域挑起大樑,美國人均碳排放量遠超中國四倍還多。
美國想擺脫中國自建電動車供應鏈?英媒:難
據路透社2019-05-14報導,美國在建立自己的電動車供應鏈上面臨著嚴峻挑戰,因為美國的電池金屬儲量基本未知,且只有幾家加工礦產品和生產電池的工廠。為彌補這些差距,美國國會正在通過一項立法,但中國仍是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導者。
阿楨
美國葉岩油繁榮提前走向終結 2019-05-11 新浪財經
葉岩油的開採在過去數年讓美國的油氣產業煥發出蓬勃生機。但是,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葉岩油帶來的繁榮或許很快就將走向終結。
美國網站Oil Price的專欄作者Nick Cunningham認為,過度的開採,讓葉岩油產業從繁榮到蕭條的週期進程加速。多年來,通過改進技術來獲得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不過這些技術已經將每一個鑽井的生產能力都推到了極限。如今葉岩油較高的產量讓很多人忽略了這可能都是鑽井數量增加帶來的產量增加,而非是每個鑽井的單產增加。
事實上,根據Post Carbon Institute的一份新報告,自2012年以來,每個鑽井的平均橫向長度增加了44%,超過7000英尺,鑽井用水量激增超過250%。更長的橫向和更大量的水和沙的使用意味著2018年鑽探的井可以達到2012年鑽井數量的2.6倍。
地球科學家J. David Hughes在這份報告中警告稱:鑽井技術革新降低了成本,允許用較少的井提取資源,但沒有顯著增加最終的可采資源。技術改進不會改變葉岩生產的基本特徵,它們只會加速繁榮到蕭條的生命週期。
曾經,美國有足夠多的葉岩油田來實現產量的快速增長,但繁榮時期終究會結束。Cunningham觀察到,在葉岩油氣產區,已經出現了鑽井技術改進但收益遞減的趨勢。如今,鑽井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鑽井之間也會相互干擾,甚至總產量也會因此降低。
此外,技術的改進也有天花板限制。去年,主要的葉岩氣生產商EQT鑽了一條超過1.8萬英尺的開採斷面。該公司吹噓自己會繼續將長度增加到2萬英尺。但EQT很快發現,當開採斷面超過1.5萬英尺時會面臨難以解決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今年早些時候將EQT此舉稱為“耗資數億美元的巨大失誤”。
最終,急劇下降的生產速度意味著油氣公司需要大量的資本開支來維持產量。根據Hughes的說法,2018年,該行業花費了700億美元鑽探9975口井,其中540億美元用於石油鑽井,這些費用中的70%用於維持現有產量,僅有30%用來增加產量。
如今,容易開採、產量高的油井基本上都已經被開採了,整個行業不得不面臨產量下降、成本攀升的問題。
Hughes稱:認為葉岩油產量會隨著技術改進而永遠上升的觀點是錯誤的,葉岩油的產量最終仍然取決於其儲量和地質條件。
阿楨
現在川普顯然已經吃了秤砣鐵了心,決定全力封鎖伊朗石油出口,接下來的問題就在於其他產油國是否有能力補足伊朗留下的供給缺口?事實上伊朗出口量不大可能當真減少到零,因為中國仍將用人民幣向伊朗買油,而且伊朗還能夠以走私或繞道的方式規避制裁,因此專家估計每天出口量可能減少約100萬桶。只要沙國不再超額減產,大公國、科威特及俄羅斯乘機增產,則川普新一波制裁行動並不會使油市供給出現太大的缺口。
但國際石油供給仍面臨其他不確定因素,包括委內瑞拉政經動盪導致產量持續下降,利比亞與奈及利亞國內衝突不斷也一再影響產量;美國頁岩石油業雖高度繁榮,但由於石油業投資者現在把獲利放在第一,約束資本支出,因此增產的速度將會減慢,這些供給面因素都對油價有利。至於需求面,由於中國及美國已經出現景氣回春信號,美中貿易談判又可望近月內達成協議,全球經濟成長大幅減緩的風險下降,因此並不會扯油價的後腿。
基於目前油市供給面對油價有利,且又即將進入石油需求旺季,因此預料布蘭特油價將站上每桶75-80美元區間。不過OPEC+減產及美國制裁伊朗兩大利多因素,已經相當程度地反映在油價上,因此油價雖欲小不易,但要大漲也難。
阿楨
從大國角力 掌握油價走勢 2019-04-27 經濟日報社論
影響今年國際油價走勢最重大的因素之一,就是美國政府是否會澈底實施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答案已經揭曉。白宮日前宣佈將從5月3日起停止對台、中、印、日韓等八個進口國的「豁免」待遇,也帶動布蘭特油價直逼每桶75美元,今年來累計漲幅已近40%,而國內汽油價格也逼近每公升30元大關。
理論上國際油價當然是由國際石油市場的供給與需求來決定,但事實上無論是油市的供給或需求,價格彈性都相對較小,油價主要是受外在因素影響。需求面比較單純,供給面則複雜得多,因為國際油市屬於「壟斷性競爭」的形態,各主要供給國家及團體之間形成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態勢。「聯合」的力量愈強,油價便愈堅挺,反之亦然;而影響「聯合」與「鬥爭」強弱的因素,又不僅限於經濟面,還涵蓋地緣政治層面。今年的油價走勢,更特別適合從這種「統戰」的角度來分析及預測。
首先,今年油價上漲的首要利多是油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協議於上半年恢復減產,沙烏地阿拉伯每天更超額減產50萬桶,這也顯示「聯合」行動發揮效果。但問題在於下半年減產協定能否持續?目前最大的變數在於俄羅斯,因為俄羅斯多家石油公司已經投入巨資開發新油田,不願長期約束產量,油公司負責人又多與總統普亭關係密切;而且國際油價只要超過每桶55美元,俄國就能達成預算目標,但沙國需要油價漲到每桶70美元以上,這也是沙、俄之間的潛在矛盾點。一旦俄國「聯合」的立場鬆動,年底前油價反而可能回跌。
第二項因素是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的力度,及沙國的因應態度。川普既要對伊朗加強施壓,迫使伊朗與美國重新談判「核子協定」,但又生怕嚴厲制裁伊朗導致國內汽油價格大漲,阻礙他的連任之路,因而希望中東產油國能夠增產,來彌補制裁伊朗造成的供給缺口。由於伊朗是沙國的主要敵人,當然願意配合美國制裁伊朗的行動,於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增產,造成油價下跌。但去年11月美國雖開始制裁伊朗,卻對八個進口國給予「豁免」待遇,沙國被川普擺了一道,「聯合」陣線崩潰。日前美國又宣佈取消「豁免」措施,並宣稱沙國及大公國將增產,但沙國則是上一次當,學一次乖,不見兔子不撒鷹,只有在看到伊朗產量的確減少後才會增產。
圖博館
中國最大葉岩氣生產基地建成 年產量將達42億立方米 2018-12-25 人民日報
記者從中石油川南葉岩氣基地獲悉,日前,該基地葉岩氣日產量已達2011萬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日產量的4.2%。至此,川南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葉岩氣生產基地。
據悉,目前,我國葉岩氣儲量排名世界第一。但國內葉岩氣儲藏地區的地質條件複雜,勘探開發面臨諸多困難。作為主產區的川南葉岩氣田,分佈在四川宜賓、瀘州、內江等地。2010年後,中石油在川南逐漸建成長寧、威遠等國家級葉岩氣示範區。隨著葉岩氣開採成本的逐步降低,產能的快速釋放,葉岩氣開發進入急劇增長期。尤其在今年,川南基地的鑽機、隊伍、工作量呈幾何式增長。
截至目前,川南基地今年已生產葉岩氣40.83億立方米,預計全年產量將達42億立方米,比去年增長40%。
相關新聞
原油價格將繼續下跌,葉岩氣行業將受重創:美國葉岩油行業支出仍大於收入,在新的油價47.50美元的基礎上盈利公司現在最多只有15%或3-4家。019年前兩個季度的財務狀況將更加糟糕,因為明年的平均油價可能會在40美元左右。
回應
葉岩氣和可燃冰
但願咱們在葉岩氣開發上能趕上美國。
圖博館
美國頁岩行業竟然不掙錢!那麼還會大幅增產嗎?2018.1.31
匯通網訊——上週沙特油長駁斥IEA關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失去市場份額,美國頁岩油大漲的情況。而一份報告也指出,頁岩鑽探仍基本沒有盈利的3大原因。
1.頁岩公司衡量成本的標準比較狹義,成本並沒有吹噓的那麼低
頁岩公司經常吹噓他們的最低盈虧平衡價格,只包括鑽探和生產成本,但是,如果把折舊、利息支出、稅收支出、鑽探以及勘探支出等其他成本算進去,2017年第三季度平均每桶達64美元。而在此期間,WTI油的價格要低得多,這意味著頁岩公司普遍沒有盈利。
當然,並非每家公司的數據都很糟糕。響尾蛇能源和大陸資源公司的盈虧平衡價格分別為每桶52美元和37美元。然而,Parsley Energy每桶近100美元。
2.消減成本可能也不會帶來收入的增加
即使資本支出減少,考慮到頁岩生產的性質以及利息支出的上升,削減開支只會導致產量下降,由此帶來的收入下降將抵消開支減少所帶來的好處。而且,還需要支付利息,一旦債務水平上升,那麼利息支出也可能會上漲。
3.頁岩公司套保未來產量的優勢幾乎已經消失
2015和2016財年的遠期價格,每桶約15美元和9美元的收入增長。但是,2017年第三季度,通過套保每桶僅多賺了1美元。
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油價上漲以及期貨曲線的走平,遠期價格要低於近期價格,這使得鎖定未來生產價格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總之,這份報告可以說是對頁岩產量增長的激進預測的反駁。鑽探活動顯然在上升,預計美國原油產量在可預見的將來也會增加,但是盈利能力仍然是美國頁岩工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油價高點墜落 連跌三天
國際油價2018.1.31連續第三天走低,離三年高點愈來愈遠,主要因美國上周原油庫存預計增加。今年油價可能難以突破每桶70美元,原因OPEC主導的減產與美國頁岩油的增產行動相互牽制。
圖博館
東海撞船事故最新進展:巴拿馬油船爆燃
2018.1.14日16時45分,在撞船事故發生八天后,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雷達反射信號消失。1月6日,載有13.6萬噸凝析油的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與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發生碰撞,導致“桑吉”輪起火。與此前專家預測不同,“桑吉”輪突發爆燃火焰高800多米,隨後全船劇烈燃燒後沉沒。船上32人中,2人遺體確認,其餘30人失聯。黑匣子已被找回。
“桑吉”輪輪隸屬伊朗光輝海運,船長274米,載凝析油約13.6萬噸,由伊朗駛往韓國,船上32人,其中伊朗籍30人、孟加拉籍2人;“長峰水晶”(“CF CRYSTAL”)輪隸屬浙江溫嶺長峰海運,船長225米,載糧食6.4萬噸,由美國駛往中國廣東,船上21人,全部為中國籍。
聯合早報援引美媒報導,如果油輪溢出所負載的13萬6000噸凝析油,這將成為歷史上“第10大石油洩漏事件”。
凝析油是指從凝析氣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氣凝析出來的液相組分,又稱天然汽油,主要成分是C5至C11烴類的混合物,並含有少量烴類以及二氧化硫和多硫化物等雜質。凝析油常溫下為淺褐色液體,密度、黏度較低。其揮發性極高(與汽油相仿),溫度越高越易揮發,因此凝析油入水後會快速揮發,水面殘餘極少,但在空氣中瀰漫遇明火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凝析油中含有毒的硫化氫及硫醇等成分,揮發後會對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時經燃燒分解會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毒煙霧,通過吸入、皮膚侵入等方式均會對人體造成中毒傷害。
根據煙台溢油應急技術中心模擬,凝析油洩漏5小時後,海面殘存油量低於1%。因為是輕質油洩漏,相對來說比其他原油洩漏影響要小得多,因為油的揮發性能特別好,多數都是進入大氣,對海洋影響較小。我們也做過實驗,一個小時內90%以上都會揮發,到海上的話,估計10幾分鐘就沒有了。基本上99%以上就進入大氣層。現在油的揮發比較厲害,有燃燒有煙氣沉降,我們會將大氣沉降物帶回來分析。
桑吉輪事故地點距離舟山約400公里,距離上海約500公里,影響呢應該屬於開放海域,離我們人類居住的地方應該很遠,影響很小。
相關新聞
“桑吉”輪東海爆燃,伊朗官方媒體指責中國“不幫忙”嗎
回應
瞧,昨天登船是非常危險的,伊朗不知道在想什麼居然懷疑中國沒盡力。
可想而知昨天登船搜尋的人員冒了多大風險。當然,都不及鍵盤俠能耐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1_14_443097.shtml
圖博館
地球上目前有非常豐富的稠油,但因為開採成本高,難以得到大力開採。全世界探明石油儲量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委內瑞拉、沙特、加拿大,中國的遼河油田、渤海油田、塔里木盆地等也有大量分佈。
美國Petroteq能源公司2017年6月稱,成功試驗了二疊紀盆地淺層稠油開採技術,成功把每口油井的盈虧平衡點降至16.5美元/桶,而這回開採成本出現大幅下降的,正是美國的Warlaw油田——目前石油開採火爆的美國二疊紀盆地。
據該公司稱,即便油價降至25美元/桶,Petroteq能源公司也能實現盈利,而目前的國際油價處於58美元/桶的價格。這意味著美國頁岩油和沙特的市場之爭還未結束,美國稠油可能又要來參戰了,也將強烈的刺痛沙特和俄羅斯這些石油大國們。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也將領導新一輪的能源革命,因為,中國攻克了可燃冰的這個讓世界瘋狂的黑科技,而且,這項技術全世界就只在中國掌握,連美國和日本都沒有開發出來。而就在本週,中國國地資源部已經把可燃冰列為新礦種,加上海上開採平台也已經建好可以投入使用,這就意味著中國即將正式比石油更加清潔的新能源。(完)
回應
石油能源三巨頭,沙特俄國伊拉克。美國開採頁岩油,壓裂開採超沙特。美國新技採稠油,世界稠油更加多。
中國能源可燃冰,引領世界新能源。
石油儲量是有限的,技術再高超,石油也有枯竭的那一天,而且這一天還不很遙遠。必須有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取代石油。
核電啊,中國2025年以後要擺脫霧霾了.
圖博館
美國再出逆天石油開採科技比頁岩油革命來的更猛烈
2017.11.24,據彭博社報導,參與談判的知情人士透露,OPEC和俄羅斯已經擬定了將石油減產延長至明年年底的協議綱要。
上面這個消息,只不過是這三四年以來,石油大鱷們為抑製油價下跌做的一次努力罷了,然而,油價還是在58美元左右的懸崖邊上掙扎。
事實上,不管是哪個石油公司,都想發展新技術控制每桶油的成本,採更多的油,成本越高賺錢就越不容易,也就越要發展更先進的技術。
比如,美國石油公司通過壓裂技術開採頁岩油,引爆了新一輪能源革命,世界的能源格局從此改變,美國一躍成為全球能源的領導者。
不僅僅於此,在近期高油價的刺激下,美國原油生產熱情高漲,石油鑽機數大增,原油產量屢創新高。
現在美國積極的想成為主要的能源出口國,因美國頁岩油技術的改進已經可以在更低的油價水平下盈利,權威機構預測,美國在2020年之前將對中東石油的依賴降低50%,最快有可能在2035年就徹底擺脫對中東石油的依賴。
事實上,2014年美國的石油日產量已接近1150萬桶,開始與沙特不相上下,這就意味著沙特的地位開始顯得無足輕重。不僅如此,美國石油甚至已經賣到了亞洲和中東本土市場,比如,佔全球原油消費量23%的中國在10月份每日從美國進口原油達11萬桶左右,同比增加235%,去年前10個月總共還不到110萬桶,而這無疑會令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感到緊張!
美國就是通過新石油技術來開採頁岩油,使自己從石油戰爭的受害者逆襲成為能源變革者,並成為能源的領導者之一,但現在,美國又發明了一個石油新技術——稠油開採技術,有人預測,稠油革命一旦打響,比頁岩油革命風暴來的更猛烈。
圖博館
OPEC的大問題:減產能推高油價,但中國願意買65美元的原油嗎?
據華爾街見聞2017.11.27報導,中國進口需求被認為是原油市場低迷時支撐油價的關鍵因素,但隨著油價近來持續反彈,中國需求能否保持強勁成為縈繞在OPEC成員國心中的一大隱憂。
受一系列政治風險事件、OPEC延長減產協議的樂觀預期以及原油庫存下降等因素提振,近來油價強勢反彈,布油美油雙雙創下兩年多新高。
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淨進口國。今年1-10月,中國累計進口原油3490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1.8%;進口總額為8964.1億元,同比增長47.5%。進口均價為每噸2567.9元,同比上漲31.5%。
國際能源署(IEA)上個月表示,中國在2017年以創紀錄的速度積累原油庫存,庫存規模可能在六個月後達10億桶大關。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10月進口意外跌入低谷,一度令油價承壓,引發中國需求能否持續的擔憂。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0月原油進口降至13個月最低,自9月的近紀錄高位大幅下滑。中國10月原油進口為730萬桶/日,高於上年同期,但遠低於9月的900萬桶/日。
OPEC成員國和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將於本週在維也納舉行會談,就是否延長減產協議進行討論。此前已有媒體稱,已對延長減產協議擬好大綱,就延長減產至明年底達成一致。
中國石油戰略儲備
作為原油淨進口國的中國2007年底就成立了國家石油儲備中心,開始了戰略石油儲備。截至2016年年中,中國建成了包括舟山、鎮海、大連等在內的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可儲備原油3325萬噸。而在2015年年中,這一數字僅為2610萬噸。
市場普遍認為,目前中國大部分的原油進口進入了國家戰略石油儲備(SPR),為未來的能源需求提供保障。但已有分析人士擔心,隨著中國儲備逐漸填滿,中國進口速度將會放緩,油價或失去一大重要驅動力。
回應
人民幣掛鉤後,總算話語權越來越大了,你漲價,還得考慮我的感受。想當年澳大利亞那幫孫子,在鐵礦石上面大肆佔中國人便宜,總有一天要清算!
油價最高147美元吧,也買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了,這次漲價,中國要有更多的議價權,首先是政治平衡,第二是交易方式,第三,是交易貨幣。第四,支持中國建立的石油期貨結算中心。
圖博館
中國有望建成世界首個有實用價值的空間太陽能電站2017-11-01 科技日報
“在有關部門支持下,我國在空間太陽能電站方面經過十餘年持續研究,已經大幅縮小了與國際先進國家的水平,進入世界前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科技委主任李明研究員2017.11.1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如能保持並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中國有望成為世界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研究員王立同時表示,不僅國內專家有此信心,國際上也普遍認為,中國有能力也有條件在該領域“領跑”。
與日益枯竭、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的化石能源相比,空間太陽能是一種高效、持久、清潔的能源。通過運行在宇宙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可以大規模收集、轉化太陽能,並以微波無線方式將電能穩定傳輸到地面電網,其發電功率可達1至5吉瓦,發電量與地面核電站相當。與地面太陽能電站以及風電、水電相比,空間太陽能電站不受晝夜、天氣變化、地區緯度等自然因素影響,而且電力傳輸靈活,能對偏遠地區、受災地區以及重要設施等進行定向供電或移動供電,為改善電力能源結構及供電方式提供創新方案,社會效益極高。
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建設面臨重大技術挑戰,其在重量、尺度方面遠超現有航天設施,被稱為新時期航天和能源領域的“曼哈頓工程”。自1968年相關概念被提出,美國政府和企業已投入近億美元,實施了多項研發計劃;日本於2004年將發展空間太陽能電站正式列入國家航天長期規劃,作為長期支持的三大航天重點領域之一;俄羅斯航天企業正積極推動與中國企業在空間太陽能電站項目上的合作。印度、韓國、歐洲航天局等也在開展相關研究。
我國自2008年將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發工作納入國家先期研究規劃。近年來,提出了平台非聚光型、二次對稱聚光型、多旋轉關節以及球型能量收集陣列等空間太陽能電站方案,同時在無線能量傳輸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步。當前,我國在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究方面初步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的轉變,成為國際上推動空間太陽能電站發展的重要力量。
根據我國有關專家組論證建議,我國應致力於在未來10至15年完成空間超高壓發電輸電及無線能量傳輸試驗驗證。力爭實現“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2050年前具備建設吉瓦級商業空間太陽能電站的能力”的中、遠期目標。但上述規劃還未得到國家批准。
圖博館
回應
昂山被西方打扮成免煮鬥士,沒想到上台後卻跟軍zf一樣來北京拜山頭,算是西方扶植代理人失敗的一個例子了。實際上她不過是執行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罷了,而只要獨立自主就不可能跟中國搞對抗
大家還是不要過高的估計中緬石油的戰略價值,其實主要原因就是中國是個能源進口國,要實現能源進口的多元化,所以中國從,緬甸,中亞,俄羅斯,非洲,南美,中東,多方面進口能源,少了哪個都是不健康的,其實這方面日本做的比較好,日本的能源進口十分多元,不會被單一的國家要挾。
能源對馬六甲通道依賴超過90%的日本,怎麼也解釋不了比中國還多樣化!
俄毛:兔子你昨天可燃冰,今天中緬石油管道,你這樣做油價長不起來呀。兔子:(手動滑稽)
新加坡也不想想,屁大的地方,而且還是個附屬國,就想卡中國脖子...新加坡最近幾年跳來跳去,一會兒與日本、台灣省搞中國,一會兒又去拉攏印度.
解決中國原油戰略儲備路勁的多元化,打死新加坡!(因為新加坡最近在播放一個關於“一帶一路”紀錄片,抹黑中國不自由、不民主、宗教、威脅論,主要是為了詆毀抹黑中國絲綢之路戰略意圖,對外界傳達與中國合作的負面)
站在新加坡的角度看,他們反中國復興是符合其本國利益的,因為只要中國變成強國,肯定會把國家的安全,包括能源通道安全放在首位的,肯定會把國家能源多元化,多通道化,實際上現在中國也是這麼做的,這就必然會損害新加坡的戰略地位;國家發展很多時候是一種選擇。事實上,新加坡也是可以選擇合作,同時從中拿到好處的。雖然說不如他一家獨大時好,但事實收入還有可能更高。只是他陷在局中看不清罷了。其實作為一個國家的當家人,如果看不清未來,他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成這樣的。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5_20_409247.shtml
圖博館
回應
在昨天新聞出來後,一些中石油、中石化的朋友就告訴筆者,他們太高興了,是真的高興。在現在油氣銷售萎靡的環境下這算是一個大大的強心劑,無論是上游,中游還是下游。“在勘探和配套被國外“欺壓”多年,可燃冰這事,總算是出了一口氣。 ”
俄毛傷心了,以後想拿天然氣價格要挾訛詐兔子的時代過去了。到是兔子,真心全產業鏈都會受益。。
才穩定開採七天,等到這數字達到七百天再吹牛還不遲。科研實驗試開采和商業化開採這之間的路長的很
穩定開採七百天,那是商業開採,2030年以前實現,不是吹牛,是規劃。到那時,美帝腳盆還有中東諸國全都哭暈在廁所,不知你到那時心裡是啥感受?
想起那些吹三峽發電了,電價1毛錢。現在電價是多少?
對於噴子不必在意,他們需要的不是真相,他們只是為了噴而噴。
一毛錢的電價不能給噴子用,不然,他有更多的電噴你
http://www.guancha.cn/yinqi/2017_05_20_409261.shtml
中緬原油管道油正式進入中國每天運量20萬桶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017.5.19布,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於當日16時正式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隨後,這批原油將以每天約50公里的速度繼續向內地推進,再經過約650公里長途旅行,最終抵達位於雲南省安寧市的雲南石化。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是“一帶一路”倡議在緬甸實施的先導項目,能為緬甸帶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收益,同時,將有力帶動中國西南地區經濟發展。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戰略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其中天然氣管道緬甸境內段長793公里,國內全長1727公里,所經地段地質構造複雜,需要穿越多道河流、海溝和高山。
目前,中國約有五分之四的進口原油必須途經馬六甲海峽。而中緬油氣管道可以將來自中東地區的油氣避開馬六甲海峽,從緬甸經陸路直接輸送到中國。
惠及缅甸社会经济发展
曾因地缘政治形势屡次延期
中国支持缅甸办好“21世纪彬龙和平会议”
中缅边境局势稳定显然是两国共同战略利益。
圖博館
殷豈:可燃冰前景美好,但還有一項製約因素2017-05-20
首先從世界能源消費格局來看,天然氣消費已經占到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約25%。我國由於傳統能源結構延續的問題,煤炭消費依然占到大頭,2015年的數據是差不多63%,作為同樣是一次性能源又相對清潔的天然氣,消費佔比只有5.9%。探尋下這些天然氣的消費結構,居民用氣占到21.5%,車輛用氣佔比也在20%左右,而工業和化工用氣則佔據約40%的比例,剩下約18%則是發電用氣。
2015年中國能源消費種類占比中,煤炭消費佔比達63%
以最終能源消費方式來說,發電是所有能源消費的最大頭,這其中煤電的用量佔比和總體能源消費比例基本接近,天然氣在電力能源中的佔比相比能源消費總比例則是腰斬近一半,僅有不到4%的用量。究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氣價。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這兩年煤炭的行情下,上海某火電廠在使用從東南亞進口低價優質煤炭的情況下,發電成本僅1毛有餘。因此在上網電價不超過3毛5的情況下,電廠依然能保證良好的運作和營收狀況,用時下網絡流行的話語來說,那真的是美滋滋。
天然氣發電就沒有這麼“美滋滋”了,以2014年的數據為準,我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的價格約為11美元/Mbtu,折合到每立方米人民幣價格約為2.3元。在假設電廠使用超過百分之五十熱效率的先進發電機組的情況下,每度電的淨發電成本至少為7毛錢,如果把廠用電、人力開銷、設備折舊損耗等各種附加成本計算在內,每度電的成本要更高。也難怪有電力行業的從業人員向筆者吐槽,調峰用的天然氣發電廠,不開機是賺錢的,因為有國家補貼,開機了,那錢就像水一樣在往外流,有補貼也止不住。
為什麼會這樣?
一則,是進口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價格本身價格較高,二則,我國的天然氣源中心大多遠離消費中心。無論是哪個原因,都會造成天然氣使用成本的上漲。
由於我國天然氣產地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區,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即便是有西氣東輸工程的情況下,東部沿海的用氣成本也遠高於西部,因為長距離運氣本來就是一件成本不低的事情
所謂中國的能源消費中心,自然是指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細究的話無外乎以北上廣為中心的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從城市燃氣價格階梯結構圖上可以看到,靠近氣源的西部地區氣價遠低於東部沿海。
.......
圖博館
根據國土資源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期間,通過研製深遠海油氣及可燃冰勘探開發技術裝備,我國將推進大洋海底礦產勘探及海洋可燃冰試採工程,力爭2020年實現商業化試採,研製成功全海深潛水器和深遠海核動力浮動平台技術。
中國科學家們還對未來全球能源接續的“中國方案”雄心勃勃。“低滲粉砂質儲層水合物礦藏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廣泛分佈,很多國家對可燃冰有強烈需求。我們現在掌握了這一技術,有利於解決'一帶一路'沿線的資源、能源問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的經濟發展和融合。”邱海峻說。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19/doc-ifyfkqiv6545819.shtml
推薦閱讀
中國可燃冰試採技術領跑世界將商業化夠全球用千年
中國在南海開採可燃冰將成王牌:或令世界油價崩潰
開採南海油氣資源的先鋒!中國981深海鑽井平台
俄媒稱可燃冰成中國王牌:可能使世界油氣價格“崩潰”
據《俄羅斯報》網站2017.5.18報導,根據中國國土資源部發布的信息,中國石油專家在全球首次從南海海底開采出“可燃冰”。這種天然氣水合物本身不是“革命性的”,其豐富的儲量遍布全球。但迄今為止沒人下決心開採它。原因很多,包括技術和經濟因素。
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發表示,能夠成功實現這種有益礦物質開采的事實證明,在理論基礎和相關技術方面中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這意味著中國在開採“可燃冰”上佔據了領先位置。它將會是繼美國引領“頁岩氣革命”之後的,由中國引領的新一輪“天然氣水合物革命”,將推動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變。
毫無疑問,如果中國確能成功實現工業開發“可燃冰”,那麼北京在同美國爭奪世界最發達經濟體的戰役中又多了一張非常重要的王牌。因此中國官員的喜悅之情完全可以理解。
根据塔斯社消息,中国专家是从水深超过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水下井位于香港东南方向285公里处。据悉,1立方米的该物质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加100升天然气的汽车能够行驶300公里。如果汽车能够加入“可燃冰”,那么理论上100升“可燃冰”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不过,目前这只是未来的计划。未来会有多远?无疑,中国不会将该计划束之高阁。
圖博館
——攻堅克難,首先依賴於“中國理論”的建立。陸敬安說,在多年勘探和陸地研究的基礎上,我國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可燃冰“兩期三型”成礦理論,指導圈定了找礦有利區,精準鎖定了試開採目標;創立可燃冰“三相控制”開採理論,應用於試開採模擬和實施方案製定,確保了試採過程安全可控。
——試采的成功,也有賴於“中國技術”的突破。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助理、試採現場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謝文衛說,通過這次試採,我國實現可燃冰全流程試採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國際領先的新型試採工藝。
“我們創新提出了'地層流體抽取試採法',有效解決了儲層流體控制與可燃冰穩定持續分解難題。我們成功研發了儲層改造增產、可燃冰二次生成預防、防砂排砂等開採測試關鍵技術,其中很多技術都超出了石油工業的防砂極限。”他說。
——試采的成功,也來自“中國裝備”的支持。據介紹,這次試用的鑽井平台“藍鯨一號”是我國自主製造的“大國重器”,也是世界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雙井架半潛式鑽井平台,可適用於全球任何深海作業,在試採過程中,我國科技工作者還開發了大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具並實現成功應用。
向地球深部進軍
“從理論上講,地球內部可利用成礦空間分佈在從地表到地下1萬米,目前世界先進水平勘探開採深度已達2500米至4000米,而我國大多小於500米,向地球深部進軍是我們必須解決的戰略科技問題”——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的這一論斷,讓人們對大地大海深處充滿嚮往。
如果我國固體礦產勘查深度達到2000米,探明資源儲量可以翻一番。而遼闊的大洋海底,多金屬結核總資源量約3萬億噸,有商業開採潛力的達750億噸;海底富鈷結殼中鈷資源量約為10億噸;太平洋深海沉積物中稀土資源量達880億噸。未來全球油氣總儲量的40%將來自深海。
圖博館
可燃冰開采的“中國速度”
在1998年立項後,1999年我國就開始了南海和陸地凍土區的可燃冰調查工作,2007年就在神狐海域鑽獲可燃冰,這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四個通過國家級研發計劃在海底鑽獲可燃冰的國家。
2015年,準確定位了兩個可燃冰礦體。2016年,地質調查工作人員圍繞試採在神狐海域開展鑽探站位8個,全部發現可燃冰。
“2016年3月,我們正式開始準備可燃冰試開採,當時定下的開鑽時間為2017年3月28日,就是說自開始準備至開鑽僅有一年時間,如果不是之前持續拼搏積累下海量的地質數據,就不可能按時完成任務。”邱海峻說。
今年5月10日9時20分,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開始,5小時32分鐘後,試採點火成功。截至18日,經試氣點火,本次試採已連續產氣超過一周,最高產量3.5萬立方米/天,平均日產超1.6萬立方米,累計產氣12萬立方米,天然氣產量穩定,甲烷含量最高達99.5%,完成預定目標,試採取得圓滿成功。
“在豆腐上打鐵、用金剛鑽繡花”
和海洋石油、天然氣相比,海域可燃冰的開採就一個字:難。
難點也是一個字:軟。
俗話說,柿子要撿軟的捏。但可燃冰開採卻最怕“軟柿子”。
“可燃冰雖然儲量大、分佈廣,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氣晚得多,覆蓋它的海底地層普遍是砂質,現有的海底鑽井設備開採它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鐵'、用'金剛鑽繡花',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大量砂石湧進管道,造成開採失敗。”試採現場指揮部首席科學家、中國地質調查局“李四光學者”盧海龍說。
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研發活躍的國家主要有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和印度等,各國競相投入巨資開展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競爭異常激烈。其中,美國、加拿大在陸地上進行過試採,但效果不理想。日本於2013年在其南海海槽進行了海上試採,但因出砂等技術問題失敗。2017年4月日本在同一海域進行第二次試採,第一口試採井累計產氣3.5萬立方米,5月15日再次因出砂問題而中止產氣。
“與日本相比,我國海域主要屬於粉砂型儲層,這也是佔全球90%以上比例的儲藏類型。砂細導致滲透率更差,同時我國的可燃冰水深大、儲層埋層淺,施工難度更大。我們的突破,對於全世界而言更具有可參考和借鑒的價值。”盧海龍說。
圖博館
可燃冰對中國能源安全意味著什麼 能量是天然氣164倍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2017.5.18,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所凝結而成的突出成就。中國人民又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將對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
看“神狐火炬”:點亮新能源時代曙光
提起能源,人們想到的往往是煤、油、氣點燃的火炬而不會是冷冷的冰塊,但中國科技工作者已經可以將蘊藏在海底的“冰塊”點燃成熊熊燃燒的火焰,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
從5月10日起,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從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層中開採上來,點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鑽探平台“藍鯨一號”的噴火裝置。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
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但這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卻是標準的“高潛力”能源。
它燃燒值高—— 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明顯高於煤炭、石油,燃燒污染卻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潔環保。
它資源儲量豐富——可燃冰廣泛分佈於全球大洋海域,以及陸地凍土層和極地下面。估算其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藍鯨一號”鑽探平台(5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巍然矗立在蔚藍海面中的“藍鯨一號”,是個淨重超過43000噸、37層樓高的龐然大物,今年2月剛剛“誕生”,就從煙台起航駛抵南海,投入了這項試採任務。
南海海域是我國可燃冰最主要的分佈區,全國可燃冰資源儲存量約相當於1000億噸油當量,其中有近800億噸在南海。
神狐海域有11個礦體、面積128平方公里,資源儲存量1500億立方米,相當於1.5億噸石油儲量。
和國際上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勘探、研究可燃冰相比,我國的可燃冰研究起步要晚到1998年,但中國科技工作者只用了不到20年就完成了從空白到赶超的全過程。
圖博館
那麼,中國怎麼辦呢?
其實,國際油價的下跌和國際大宗商品的下跌,能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能降低中國轉型升級的成本。在這種時候,佔豪的意見是,應該擴大對外初級資源礦藏的收購,更大規模地去以低價重組國際資源企業。之所以應該如此,根本原因在於,雖然新一輪景氣週期還需時日,但未來世界經濟是必然會轉好的,到那時很多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會大幅增加,中國去產能化後,未來的這些需求缺口將會在其它發展中國家建設起來,中國到時候必然會進行這樣的工業輸出和資本輸出的投資。那麼,未來一段時間,對我國企業來說,掌控更多初級產品,就有利於中國企業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
未來,3到5年的時間裡,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很難漲上去,這個過程必然會有很多國際上的初級產品遇到困難,那麼中國在此時以低價收購,有利於中國進行產業鏈的整合,這樣中國的資本就會有一部分輸送到國際產業鏈的頂端。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國內的現在的過生產能企業應該多進行兼併重組,通過兼併重組來凝聚更強的實力,為將來進一步的收購和對外工業資本輸出做準備。
圖博館
占豪:原油價格真跌破20美元,中國怎麼應對?2016-02-14
美國高盛集團大宗商品研究部門預測,國際原油油價可能跌破每桶20美元。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表示,一些地方的原油存儲設施裝滿。價格可能需要降低到足以停止原油生產的程度,因為生產出來的石油都快裝不下了。
那麼,高盛的這一預測可能成為現實嗎?
記得2014年底和2015年初佔豪就曾分析過,國際原油價格大概率會跌破30美元一桶,當時還因此有不少評論反駁這一觀點,認為國際油價會在50美元上下波動。當時之所以給出這樣的判斷,原因在於世界宏觀經濟的滯漲壓力、美元的加息升值趨勢、產能的過剩及美俄關係的持續惡化。如今,原油價格已經跌破了30美元一桶,今天又創了新低到了26.2美元。就現在價格來看,再跌兩成多就到20美元以下了,所以距離並不算遙遠。
那麼,到底會不會呢?我們不妨看看上述我們很早就提出的四個根本因素是否發生了改變:
一、世界經濟進入了新的景氣週期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更何況中國正在加速去產能化,這都會對國際油價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這一因素依然是負面。
二、美元加息升值趨勢終止了嗎?雖然美元、美股都遇到了下跌壓力,但從美聯儲主席耶倫表態上看,的確如我們之前預料,要盡量拉長加息週期,這就意味著美元加息升值的總體週期依然沒有發生本質改變。
三、石油產能過剩改觀了嗎?至少現在還沒有,不但沒有,現在又加入了一個已經解除國際制裁,石油生產成本極低的伊朗,伊朗的增大出口以及沙特帶頭不減產,決定了石油產能過剩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更何況,石油價格下跌給俄羅斯帶來的經濟壓力以及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協作關係,決定了中國將更多地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這都會對國際油價產生負面影響。
四、美俄關係轉好了嗎?顯然沒有,不但沒有,雙方關係仍在持續惡化,中東、東歐爭奪很激烈,這種情況下美國會進一步打壓油價以打壓俄羅斯。
這四個因素都沒變,國際油價還會進一步下跌,高盛給出的預測,其實就是在引導油價下跌,所以在2016年見到20美元一桶的原油將一點不奇怪,甚至國際油價將很長時間圍繞20美元左右一桶震盪,直到相關產油國經濟承受不了而減產。
圖博館
墨灣漏油和解 BP允賠5州187億美元2015-7-4 世界日報
分享英國石油公司(BP)2日與墨西哥灣沿岸五州達成創紀錄的187億元(美元,下同)和解協議,以解決公司2010年洩漏1億3400萬加侖石油,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經濟損失,可能結束雙方多年的法律爭執。
這項和解協議一旦獲得聯邦法官批准,將創下民事求償史上和解金額的紀錄。
佛羅里達、阿拉巴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納和德州向聯邦法院提控,要求補償漏油造成的環境和經濟損失。司法部長蘿蕾塔‧林奇表示,協議如獲法院批准,將成為美國史上金額最高的和解協議,可幫助恢復灣區的經濟、漁業、濕地和野生動物遭到的破壞和損失,給灣區帶來持久福祉。
BP公司的鑽油平台2010年4月發生大爆炸,導致11人喪命,洋底的油井洩漏,灣區的海灘大面積污染,漏油數月後才被堵住。達成和解協議後,將可能結束BP公司面臨的重大司法控案。
路州檢察長表示,協議結束了可能延續多年的司法訴訟,而訴訟影響了路州海岸和濕地的恢復與重建。他認為,協議將改變路州社區和民眾的家庭,但協議仍是原則性的規定,未來兩個月將做出具體的執行安排。
路州得到的補償金最高,約為68億元,將在未來16年分期領取。
阿拉巴馬州檢察長表示,協議達到了目的,他和阿州州長都認為,陪審團的審案對達成協議起到了關鍵作用。
BP支付的賠償金比預期高,但因賠償是長期過程,公司仍可能為投資人支付紅利,也有財力進行新項目投資。
該公司表示,與漏油有關的稅前費用,到今年3月底已從438億元升至538億元,包括140億元清理費和45億元罰金。
惠譽信評組織認為,協議將增強BP的信譽,如被法官批准,BP的信譽甚至還會升級。
阿楨
美頁岩氣革命 陸專家斥騙局2013-8-21 旺報
在8月19日出刊的《中國經濟周刊》,以「要不要頁岩氣」為封面大標題,內文深入探討頁岩氣是「能源革命還是資本騙局」。
《紐約時報》2011年的一項調查指出,美國對頁岩氣持懷疑態度,認為頁岩氣泡沫遲早會崩潰。有人認為,此時美國向大陸輸出「頁岩氣革命」,根本就是美國資本的「陰謀」,因為近年來頁岩氣開發的利潤越來越薄,甚至無利可圖。去年,美國頁岩氣許多企業瀕臨破產。
陸普及仍需時間
一位大陸國土資源部的油氣戰略負責人表示,「開發頁岩氣為中國提供一次能源結構調整的機會。」
頁岩氣給美國帶來每年約12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尤其大陸儲量為美國的約1.7倍,為世界最多,所以更被寄予厚望;但有專家認為,大陸頁岩氣多蘊藏於南部和中西部山區,且多數位於地下4000公尺以下,與埋藏在地勢平坦且較淺地層的美國不同,開發成本高;加上大陸基礎設施不完善,用於液壓破碎法的水資源也面臨短缺。
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資源機構(JOGMEC)主任研究員竹原美佳就指出:「中國頁岩氣很難開採,要全面普及仍然需要一段時間。」
頁岩氣
頁岩氣是從頁岩層中開採出來的天然氣,具有開採壽命長和生產周期長的優點,但開採難度較大。隨著世界能源消費的不斷攀升,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已實現頁岩氣商業性開發。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統計,2000年美國頁岩氣產量為122億立方公尺,僅占美國天然氣供應的1%,到2011年已達30%左右。亞太地區以大陸、印度及澳洲藏量較豐富,但發展仍在萌芽階段,對於全球天然氣市場的影響仍有限。
陸頁岩氣開發熱潮 降溫 2013-8-21工商時報
因美國引爆頁岩氣能源革命,今年初一度在大陸掀起的頁岩氣開發熱潮正逐漸消退。不僅獲得官方頁岩氣探礦權的企業多數還未實際探勘,有的甚至開始打退堂鼓,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業占據8成資源不開發。
中國頁岩氣開發勘探程度低、區塊資源情況不清、開發風險偏高、產量小且不穩定、扶持政策不夠等,都導致開發成本過高、利潤太薄,影響企業開發獲利。最終,企業投資熱情減退,頁岩氣開發原地踏步。
中國經濟周刊報導,根據大陸官方去年公布的「頁岩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所設定的目標,到2015年,中國頁岩氣產量要達到65億立方米。但事實上,截至2012年,中國頁岩氣的產量大約只有2,500萬立方米。
阿楨
中緬天然氣管道已貫通 中國不再受制麻六甲 2013-6-5新京報
中石油集團昨日披露,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全面建設完成,隨時等待指令投產。
屢因戰火停工
今年3月,中石油方面曾宣佈,中緬油氣管道計畫將於今年5月30日全線貫通,但由於緬甸的政治局勢,工程建設曾一度被延緩。
據瞭解,中緬油氣管道緬甸境內近800公里的距離需經過克欽獨立軍佔領區、巴郎國家解放陣線、北撣邦軍和南撣邦軍四個地方勢力所控制的區域,而該地區數年的戰火已讓中緬油氣管道屢次停工。
中緬油氣管道於2010年開工,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通道。該管線是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雙管線。中石油稱原油管道工程已完成94%,投產目標可控。
供氣可達去年進口量四分之一
據此前發改委披露的資料,2012年全年天然氣進口量425億立方米,增長31.1%。中緬天然氣管線投產後每年120億方的供氣量相當於去年進口量的四分之一。
此外,據中石油此前披露,該管道還將使中國進口中東原油不必再經麻六甲海峽。目前中國80%的原油進口依賴麻六甲海峽,去年中國原油進口達2.7億噸。
美國打敗薩達姆,石油卻歸了中國 2013/6/3紐約時報中文網
中國的購買量已經幾乎占了伊拉克石油產量的一半,將近每天150萬桶,而且中國正在謀取更大的份額,投標競購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在伊拉克最大油田擁有的股份。
中國人是後薩達姆時代伊拉克石油產業繁榮發展的最大受益者,華盛頓國防大學中東問題專家丹尼絲•娜特莉說,他們需要能源,而且他們想要進入這個市場。它們每年向伊拉克投資逾20億美元,輸送數百名工人。
中國在該地區的介入程度體現在大大小小的細節上。
中國近期在靠近伊朗邊境的沙漠中建造了自己的機場,以便將工人運送到伊拉克南部的油田,他們還計畫很快開設從北京、上海到巴格達的直航航班。在港口城市巴士拉的高級酒店裡,讓當地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的高管不但可以說阿拉伯語,而且可以說帶伊拉克口音的阿拉伯語。
與埃克森美孚等西方石油巨頭不同,中國企業欣然接受伊拉克石油合同的苛刻條款,這些合同把它們的利潤壓到了最低限度。中國更感興趣的是獲得能源,推動它的經濟增長,而不是讓它的巨型石油企業賺錢。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30604/c04chinaoil/
阿楨
忍辱 2013-03-08 旺報短評
美國政府在2月上旬,批准了大陸中國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以15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原本外界以為老美對大陸終於「正常化」了,但數日前曝光的交易條件卻顯示,哎,老美還是對大陸「另眼相看」。
尼克森是加拿大的上市公司,這個交易案需要美國批准,主要是尼克森擁有墨西哥灣油田的控制經營權,對美國而言,這不僅影響重要資源的控制,更影響著國家安全。但最後美國核准此案,原因是中海油放棄對墨西哥灣油田的控制經營權,只收取油田的收益。但過去北歐的挪威、南美的巴西等國家的國營石油公司,都可控制在墨西哥灣的油田。
在公司的董事長上,大陸與加拿大的比例,竟然是「2比4」,也就是說加拿大籍占的比重但超過大陸,還超過半數;董事長雖然由中海油首席執行官擔任,但尼克森的執行長繼續擔任原職。
這些條件,夠苛刻吧?中海油花了151億元,號稱併購了一家公司,但除了分紅利益算是正常的企業常規外,其它條件都違背企業運作的常理,中海油撒大把銀子卻無法完全掌握這家公司,老美的確對大陸的國營企業非常、非常的「另眼相看」。
不過,換個角度看,雖然是忍辱、把這些苛刻條件「吞下去」了,但畢竟是跨出了一大步。中海油藉此跨足全球油氣市場,可取得更先進的技術與管理,同時掌握重要的油源。但,由中美的競爭與彼此作為對方「假想敵」的情勢判斷,老美的退讓,很可能僅止於此。
(楨:西方的公平貿易!詳參【圖博館】:中國併購 中國石油大戰略 《中國入世》)
中國企業“走出去”要防範內幕交易風險 2013-03-08
去年,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億美元現金收購了加拿大能源企業尼克森股份公司(N exen Inc.,以下簡稱尼克森),美國證監會就及時發現涉嫌內幕交易的行為並迅速立案展開調查。這是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加拿大爆出內幕交易醜聞後,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再觸內幕交易“地雷”。此事件提醒我們,中國企業境外戰略併購的風險管控體系存在重大缺陷,值得注意和深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4/6/2/2/102462212.html?coluid=53&kindid=0&docid=102462212&mdate=0308064206
版主回應
中國三桶油海外併購 足跡遍佈能源重地 逾千億資金出海2013-2-26 鉅亨網
近年來,中國國有三大石油巨頭加緊全球油氣產業佈局,據中新網能源頻道瞭解,僅 2012 年,「三桶油」併購足跡即遍佈中東、北美、澳大利亞等多個能源重地,累計 254 億美元 (約合 1583 億元人民幣) 的併購資金也刷新歷史記錄。以下為 2011 年以來「三桶油」實施的海外併購:
中石油 (0857-HK)(SNP-US)
2013 年 2 月 21 日,自美國康菲石油公司手中購得部分資產權益,包括西澳大利亞的波塞冬 (Poseidon) 專案 20% 權益以及陸上凱寧 (Canning) 盆地葉岩氣專案 29% 權益。
2012 年 12 月 12 日,中石油宣佈以 16.3 億美元收購了必和必拓位於西澳大利亞海上布勞斯 (Browse) 液化天然氣專案 20% 的權益和東布勞斯 8.33% 的權益,創下近 2 年來在澳大利亞的最大筆投資。
2012 年 12 月 14 日,加拿大公司 Encana 公告,與中石油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中西部 Duvernay 地區的葉岩凝析氣資源,中石油投資 22 億美元獲得 49.9% 的合資公司股權。
2012 年 7 月,中石油以 10 多億美元收購殼牌公司西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Groundbirch 區塊資產 20% 權益並參與下游天然氣液化廠合作專案。
2012 年 7 月,中石油公佈,卡塔爾 (卡達) 能源和工業部正式批准了中石油收購法國蘇伊士環能集團卡塔爾海上第四區塊 40% 石油的勘探開發權益。
2012 年 1 月,加拿大阿薩巴斯卡油砂公司以 6.8 億加元向中石油轉讓該公司位於艾伯塔省麥肯河油砂專案 40% 剩餘股權。交易完成後,中石油將全資控股麥肯河油砂專案。(接下頁)
中石化 (0386-HK)(600028-CN)
2013 年 2 月 25 日,中石化正式完成對美國切薩皮克能源公司資產的收購交易。該筆交易歷時半年多的準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收購美國油氣資產比例最高的一次。
2012 年 7 月 23 日,中石化通過其全資子公司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與加拿大塔裏斯曼能源公司正式簽署認購協定,以 15 億美元收購後者英國子公司 49% 股份,該交易尚需得到相關政府批准。
2012 年 4 月 20 日,國家發改委公佈,核准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收購葡萄牙高浦 (Galp) 能源公司所持有的高浦巴西公司及高浦荷蘭公司 30% 股份專案,為中石化史上第二大海外收購。
2011 年 10 月 10 日,中石化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與加拿大 Daylight 能源公司簽署協定,將以每股 10.08 加元收購 Daylight 能源公司 100% 股份,收購對價約為 22 億加元。
中海油 (0883-HK)(CEO-US)
2013 年 2 月 26 日 中海油宣佈完成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收購尼克森的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總對價約為 151 億美元。此為中國企業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筆海外併購。
2012 年 2 月 21 日 中海油完成收購英國圖洛石油公司在烏干達 1、2 和 3A 勘探區各 1/3 的權益。交易總對價約為現金 14.67 億美元。
2012 年 2 月 17 日 中海油完成收購切薩皮克公司丹佛-朱爾斯堡盆地及粉河盆地油氣專案共 33.3% 的權益交易,交易價格為現金 5.7 億美元。
2011 年 7 月 20 日 收購在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上市的加拿大油砂開發商 OPTI 全部股份,該交易總價約為 21 億美元。
阿楨
大陸躍最大能源生產國 加速開發頁岩氣【經濟日報2013.01.10
大陸全國能源工作會議7、8日在北京召開,據新華社昨(9 )日報導,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12年底,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一的能源生產大國。
會議還提出2013年全年目標,包括:新增水電裝機2,100萬千瓦、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000萬千瓦。
去年全大陸電力裝機達到11.4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達到2.49億千瓦,風電裝機達到6,300萬千瓦,光伏發電(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700萬千瓦。
目前大陸水力發電、風力發電規模均居世界之冠。
頁岩氣是從頁岩層中開採出來的天然氣,由於開採技術的突破,頁岩氣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
據大陸主要石油公司的統計資料,截至2012年4月底,中國已開挖出63口頁岩氣(油)井。
大陸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于海峰早前曾表示,初步評估中國頁岩氣可開採資源潛力為25.08萬億立方公尺(不含青藏區),與中國陸域常規天然氣相當,與美國24萬億立方公尺的頁岩氣儲存水準相近。
相關新聞
151億美元 中海油併尼克森 加拿大准了
美明年產油量將創26年新高
頁岩油真的可以拯救全世界?
陸砸190億 力挺新能源汽車 【經濟日報2013.01.07
據中新社報導,大陸已啟動「十二五」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支撐計劃電動汽車類項目39個,科技計劃經費預算人民幣13.57億元。為配合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大陸中央財政將安排專項資金人民幣40億元,重點支持全新設計開發的新能源汽車車型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
中國科學技術部介紹新能源汽車科技發展情況稱,截至2012年底,全國25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共示範推廣各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2.74萬輛。預計2013年3月底示範推廣規模將達到3.97萬輛。
第一財經日報指出,這份「規劃」最大的特點,是在各地紛紛推出汽車限購政策下,新能源汽車卻不在限購之列。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1年全國銷售新能源汽車僅為8,159輛,年均銷量離先前計畫2015年達累計50萬輛的目標相當遙遠。
但未來在整車企業有望在政策的壓力和動力下,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場份額可望迅速擴大。
阿楨
中美爭奪能源 升級霸權競賽2011-12-07 旺報
中美雙方近來「交手」已從匯率、貿易壁壘轉向能源領域,最近傳出加拿大想與大陸石油公司合作,卻被美國「技術性」警告;針對南、北蘇丹石油爭議,中方則以「斡旋者」身分進駐,似在取代美國「世界警察」地位,讓能源爭奪戰升級為中美霸權競賽。
全球景氣復甦乏力,外界多認為美國即將宣布的2012年原油需求預測會下修;但油價近來在伊朗禁運、蘇丹事件等影響下持續上漲。伊朗政府更放話,若西方國家執意進行制裁,原油價格可能將增至每桶250美元。
我向卡達買天然氣
伊朗是主要石油輸出國之一,包括大陸、歐盟、印度、日本與南韓等都是使用大戶,油價上漲會使所有產品生產鏈成本上升,對大陸抗通膨將是一大挑戰,英國石油(BP)首席執行官昨日也表示,高油價將對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消極影響,對美國影響更大。
穩定能源供給事關「國家安全」,台灣中油公司昨日也與卡達簽署為期21年的液化天然氣(LNG)採購契約;但依《中國經濟周刊》報導,大陸打算開採加拿大油砂卻「踢到鐵板」,主要來自美國阻撓。
美國一向是加拿大能源傳統出口地,金融危機後美國消費量減少,加拿大將目光投向亞洲,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喬奧利弗11月初到大陸拜訪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高層,除了出口產品,也傳出要進行油砂開採的投資合作。
油砂被稱為「髒油」,是瀝青、砂、水、沉澱物組成的黏稠狀混合物,開採提煉成本較高,加拿大是產量最高的國家,也被視為解決石油短缺的契機。
陸能源靠進口孔急
但同一時間,美國國會也以環保名義推遲加拿大管道公司計畫投資70億美元的「美加輸油管道項目」,由於加拿大出口油料到亞洲,都要經過美國,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實質上是告誡加拿大,在能源領域不要和中國「走得太過親密」。
南、北蘇丹在輸送石油過程喬不攏後,大陸外交部證實已派遣特使到當地進行「促進和平對談」;《華爾街日報》報導,這顯示大陸能源過度仰賴進口的緊迫,也凸顯大陸深耕非洲的成果。
版主回應
美大量開採頁岩氣 將成第2大能源 2012-11-19 中國時報
十年前,美國對「頁岩氣」的開採還微不足道,如今它已佔美國天然氣開採總量的四分之一。據計,到二○三五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五○%。有人認為,美國正在上演一場「能源革命」。
「頁岩氣」,是指頁岩層中開採出來的天然氣。據新華社十八日報導,隨著美國頁岩氣產量迅速提高,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到二○一五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生產國。美國能源當局則預測,頁岩氣將取代煤炭,成為美國第二大能源資源,僅次於石油。
美國頁岩氣產量增加,拉低了能源價格,已成為美國振興製造業的一大法寶。歐洲一些大企業,如空中巴士,也因為這緣故,將部分製造工作遷往美國。
另外,開採頁岩氣的「水力壓裂」技術,也讓頁岩油(一種石油)的產量快速增加,從而使美國石油產量大增。IEA預估,到二○二○年,美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有人甚至認為,到二○二○年代中期,美國將不必進口石油。
《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對於美國成功開發頁岩氣可能促成能源產業革命寄予厚望。日本《朝日新聞》則認為,頁岩氣讓美國有機會「擺脫中東」,這勢必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儘管如此,開採頁岩氣所衍生的環保問題不容忽視;而美國開發頁岩氣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如原有的基礎建設足以應付需要,業界也具備相關的工程技術,其他國家無法輕易複製美國的經驗;頁岩氣是否真能促進美國工業復興…。凡此種種,都需要時間來回答。
回應
幾個意義
1.地球癌細胞美利奸回到故土破壞,對全世界落後國家是好事,可喘口氣!
2.碳氫化合物被從地底抽取,回灌淡水,燃燒後的碳氫化合物,產物有部份水回歸土地,淡水資源終將逐漸損耗,草原沙漠化可能出現,二氧化碳則留存大氣,等待植物光合作用消化,碳循環速度減慢,地球繼續增溫,氣候狂暴回饋給世人,美國天災破壞加劇
3.打破之油頁岩層,灌入淡水壓力平衡後,若是地殼變動,連通地下水河既存管道,此水會開始流動,天坑現象將頻繁出現,微型地層崩落將層出不窮,開採區附近建築陷落將不可避免
4.油頁岩之石油天然氣是未成型的油資源,其實是地球留給後世的資源,美利奸提前開採是超支預領子孫財富,站在樂見美帝崩潰的立場,看著貪婪的美帝吃垮下幾代財富,其實也是世人欣賞因果循環的好教材
確實可能增加碳排放,那就全面大幅採用核能吧!民眾及環保團體會接受嗎?!就算是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的德國,距離零碳排放,零核能的理想綠色世界也是遙遙無期..
看起來美國人大量開採頁岩油氣,好像挖到寶一樣,其實未必!這純粹就是開採所得跟開採成本之間的計算問題...一百年前開採石油,油田上面挖口不深的井,就可以開始賺大錢! 那時候開採成本可能只有開採所得的1/30~1/50 現在中東原油已經1/15~1/20 原油越採越深,現在已經挖到大陸棚淺水海域...為了爭海底油田,中國跟日菲越劍拔弩張!美國的頁岩油氣會是多少呢? 大約1/5~1/10...三十年前就發現了,只是當時經濟價值不高,現在鹹魚翻身!遲早開採石油會"入不敷出"! 跟現在開採黃金一樣...
阿楨
大陸18公尺巨無霸公車亮相 可載200人 行駛300公里以上2012.10.02中央社
大陸北京市180輛以液化天然氣(LNG)為能源、長達18公尺的「巨無霸」連結式空調公車1日駛上長安街,正式營運。
與柴油發動機相比,LNG公車的PM2.5(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1微米等於1公尺的1百萬分之1)排放量降低97%以上。
25條城軌建設 1天內全准了【經濟日報2012.09.07 (楨:怎不批大躍進了?)
大陸國家發改委5日一口氣批准25個軌道交通建設計畫,包括石家莊、太原、蘭州、廣州、瀋陽、廈門、常州等7個城市的軌交建設,及哈爾濱、上海等城市的建設調整方案。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相關專家說明,估計到2015年,全大陸城市規劃交通總投資將達人民幣1.2兆元(約新台幣5.6兆元);到2020 年,將有40個城市建設地鐵,總規劃里程達7,000公里,是目前的4.3倍。
高捷 被機車打敗【聯合報/王達民2008.08.30
高捷不敵月月虧損,九月初將停駛深夜班次,而橘線即將營運也無餘力免費試乘,窘迫之狀,溢於言表!
要民眾拋下便捷的機車,以高雄言實非易事,那麼高雄市政府加開公車、廣闢路線,到頭來又是公車虧損累累!總之,高雄捷運可以說是敗在高雄人的機車之下。至於如何打敗機車?短期內似乎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
漢寶德:取締機車,改善都市環境品質〈東森星期講義〉:
機車不但造成交通紊亂,而且污染空氣,破壞街面與人行道的安全,侵犯步行者的權益。世上沒有一個令人尊敬的城市允許機車成隊的橫行。
回應
喔?那我們來學廣州市的做法,07年元旦起廣州市區全面禁摩25萬摩托:
相關新聞
廣州禁行電動單車 生産廠家告交警侵權索賠10元 2004-11-04
中國電動自行車 【經濟日報2009.12.16
20年前大陸第一輛電動自行車誕生以來,現在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1.2億輛,如果按每輛車人民幣3,000元(約新台幣1.4萬元)均價來計算,市場總量達到人民幣3,600億元(約新台幣1.7兆元),每年新增的電動自行車銷售量高達2,000萬輛。
近年來在中國各大城市及鄉村隨處可見的電動自行車,價格便宜,車速比自行車快、省力氣又環保,銷售量快速成長,幾乎跟自行車一樣無法可管,負擔成本相當低,讓一般老百姓喜歡買來做為代步工具。
詳參【圖博館】:中國地鐵 大陸環境危機 高捷變高劫 單車vs機車 《石油耗劫》
阿楨
神舟計畫成功操控反衛星武器 2012-06-17 中時 亓樂義
據澳洲頂尖太空情蒐專家波爾所悉,神舟四號電子系統,曾成功攔截過美國軍艦的電子信號,亦能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美國軍艦進行追蹤。
尤有甚者,據我方太空專家觀察,神舟七號二○○八年升空入軌後,大陸太空人翟志剛出艙時,其身旁伴隨一個幾公斤重的小衛星,由地面操控,圍繞神舟太空船走,顯示中國有相當能力從地面操控小衛星,「作為太空的反衛星武器。」
相關新聞
中、印、以發展反衛星技術 挑戰美國
突破西方壟斷 江蘇自產碳纖維 2012-06-30 旺報
江蘇航科突破西方技術壟斷,建立大陸首條T800碳纖維生產線。航科預計投入人民幣2.5億元,建成25噸T800碳纖維的生產線。T800的受壓強度達到5.49GPA(54.9億帕,帕是壓強單位),目前能工業化量產的最高強度級別碳纖維。
潛7020米 蛟龍號新突破 具軍事功能 2012-06-25 旺報
在蛟龍號之前,美國、日本、法國和俄羅斯已擁有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但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過6500米,經常下潛深度也不過5000米。
昨上午9點15分,蛟龍號在達最大深度時,通過水聲通話,潛航員對神九太空人問候,祝福3位太空人與天宮一號對接順利。
據多維新聞報導,蛟龍號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這款深海潛水器同時肩負多項涉及軍方的試驗任務。
西方媒體普遍認為蛟龍號具有強大軍事潛能,可用於核潛艇外殼改進,水下通訊升級和破壞他國對中國大陸的水下監聽系統。
美國《華爾街日報》說,蛟龍號另有所圖,這台潛水器可用於截獲或剪斷海底電纜,回收海床上的外國武器,或維修、救援海軍潛艇。
大陸專家也表示,雖然蛟龍號主要用於科研試驗,但在通信遙控、電子、機械等方面的技術突破都可用於軍事,尤其是用於深海潛艇的研製。
搶深海資源 卡位展實力 2012-06-25中國時報
中國發展「載人深潛」比「載人升空」晚了十年,但企圖心強,早在二○○一年中國以深海技術,取得國際海床管理局准予在位於夏威夷和北美大陸之間海域勘探礦產的權力。去年聯合國下屬機構又批准中國政府計畫勘探非洲和南極洲之間海底金屬礦藏的方案。
實力決定利益。按國際海床環境管理局規定,要申請哪個地區的預先開採權,先要有載人潛水器深入海底取得樣品和圖像作為依據。「蛟龍」號昨又創下潛紀錄,使中國對深海資源爭奪指日可待。
版主回應
中菲黃岩島對峙 專題
http://news.sina.com.cn/z/zfnh2012/
《時代》:南海爭端 中已獲勝
黃岩島風雲如何釀成
護主權給糖不夠 中共鞭子並用
南海護權與菲對峙 中不再消極 行動代抗議
黃岩風雲急 南海艦隊出動
大陸航母密集出海(另參本館:中共建構航艦之研析
臺灣官員稱菲越要求臺就南海問題勿與大陸聯手
登太平島侵犯越主權?臺外交部駁斥
越南反對台官員前往南沙太平島
黃岩島爭端 俄表態反對美國干預
日媒稱日欲借售菲巡邏艇打破武器出口限制
日本海上自衛隊3艘練習艦將訪問菲律賓
菲南海急進源于石油誘惑 中國應適度強硬宣主權
印度擬退勘南海 又怕沒面子
印度公司決定退出南海石油開發可能因中國壓力
世界最先進半潛平臺“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投産 2012-2-14
武船造世界頂級三用海工船海洋石油681(981配套船舶)交付 2012-3-20
南海深水油井 大陸今天開鑽 2012-05-09
英媒稱中國正用高科技鑽井平臺在南海尋石油
菲律賓總統改口稱願同中國在南海合作采油
中海油開放南海9個區塊與外企合作
中國宣布大規模南海油氣開發反擊越南偷盜
中海油招標油田 激勵類股
泰馬菲競相參加中國西沙石油招標!
日右翼政客石原"叫囂"購釣魚島 專家稱其另有圖謀
熱比婭捐10萬 助日購釣魚台島(另參本館:熱比婭妨台
中方稱日大陸架延伸申請獲聯合國批准系捏造
胡錦濤拒單獨會日首相 熱比婭訪日釣魚台爭議作梗
搶攻東海戰略點! 共軍福建水門機場曝光
日本海上保安廳爲右翼政治團體登陸釣魚島護航
日媒稱中國民間保釣船已開赴釣魚島1-2天或抵達
中日國民互相反感 衝到最高點
日研究:臺灣人哈日 但認為最該親近中國(另參本館:真有哈台族?
愛臺何必仇中
日媒:台艦駛入釣魚台海域遭日本保安驅逐
我遭日「驅逐」? 海巡署否認
宣示釣魚台主權 台日互相抗議
中俄黃海聯合軍演 專題
http://mil.news.sina.com.cn/nz/zhongejunyan2012/
美進逼亞太 致中俄軍事同盟
普丁、胡錦濤2012-06-05簽署中俄戰略合作 與上合組織相輔相成
上合2012联合反恐军演 專題
http://mil.news.sina.com.cn/nz/2012shfkjy/
陸外交部:上合組織不似北約(另參本館:《歐洲新霸權》 上海合作組織)
中方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百億美元貸款
美戰略東移 出席香格里拉對話的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
中國軍方就美軍對華抵近偵察向美方表達關切(回應:學敘利亞,過來就打下來,看他還過來不?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外媒稱中國高新6號反潛機性能超美P-3C(另參本館:運8電戰機 中國預警機)
俄挺中 逆火轟炸機 生產線賣給中國
美方第一島鍵 難防凶猛逆火
選美國或選大陸 亞洲國家兩難
亞太武力競賽美國沒有勝算
分析稱美國圍堵中國策略不會獲南亞諸國支持
日金援湄公河 與大陸拚影響力
湄公河慘案主犯 包機押回大陸
中日韓FTA談判 年內啟動
中美兩軍計劃年內舉行聯合演練
2012中泰海軍陸戰隊聯合兩棲作戰訓練落幕
最大規模環太平洋演習明日開幕42艘軍艦參加
俄參演尋求亞太影響力 非對付中國 中國曾觀摩美軍演習
抗中國 美日韓21日首次東海軍演
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因南韓民間團體激烈反彈 喊停
抗中 南海4國擬聯合巡邏
美越難有深遠合作
中方就越南蘇-27戰機巡查南沙島礁表示強烈不滿
俄媒稱中國殲10B對付越南印度蘇30效果更佳
中國就越通過《越南海洋法》提出嚴正交涉
印度成功發射烈火5洲際導彈 被命名中國殺手
西方為何對銀河3號與烈火5厚此薄彼?
印度總理訪緬 加強合作抗衡中
翁山蘇姬助力叫停建密松水壩(楨:典型的要電卻不要電廠之民粹!另參本館:民粹亡臺)
緬甸因電力供應緊張發生示威活動
宗教流血衝突 緬甸若開邦戒嚴
騷亂讓西方擔心緬甸走回頭路
(另參本館: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世界十大航太發射地 中國衛星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衛星導航熱 美早知中反衛星 反衛星大戰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 《太空兵器》 《空天一體作戰研究》 《制空權》 神舟計劃 美盼搭神舟? 月神vs嫦娥 嫦娥奔月 新探月熱 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太空城與原子城 中國宣言 中國大戰略 PLA最急需的武器 《國家海上利益論》 中國海洋調查船 天安艦事件 中國與東協保釣再起? 中國與印度 《美國飛彈防禦的過去與現在》 中國與韓朝)
阿楨
邁向太空站時代 神九安返中國 2012-06-30 中國時報
大陸執行首次載人航天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九號,經過十三天太空飛行任務後,三位太空人景海鵬、劉旺、劉洋昨天上午十時零三分安全降落在內蒙古的預定著陸場。中共解放軍總裝備部宣布神九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大陸官方「新華社」稱:中國邁向「空間站(太空站)時代!」
評論並稱,從十三項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神舟,到獨具特色的發射模式,從穩定的交會對接技術,到高效益的空間實驗室,載人航天領域系列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顯示中國完全有能力自已開展智慧創造。
神舟九號發射專題
http://news.sina.com.cn/z/shzhfch2012/
大陸上天下海 歡慶黨慶 2012-06-17 中國時報
明(十八日)將是中國的好日子,除在天空中「神舟九號」早上約十一時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任務外,另一項刷新紀錄的中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亦將於這天進行第二次七千公尺下潛試驗。時間上的巧合,被認為與慶祝中共「七一」黨慶有關。
「蛟龍號」為大陸第一台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自一千公尺、三千公尺、五千公尺海試之後,於今年挑戰七千公尺深潛海試世界紀錄。(楨:蛟龍號可爲海軍潛艇繪高精度海圖,可勘查/鑽芯取樣金屬結核資源,可執行水下設備定點布放、海底電纜和管道檢測。)
備受矚目的「神舟九號」將於十八日早晨約十一時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任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專家表示,此次的「天神合一」後,將進行十多天的載人飛行。這締造中國航天發展史上幾項新紀錄:太空人首次實施手控交會對接;太空人首次進入天宮一號駐留;首次有女太空人參與飛行。
相關新聞
美空軍X-37B選中國神九升空時返航疑搶風頭
美軍返航著陸 執行絕密太空任務 被疑系衛星殺手
大陸研發似美-37B的神龍無人太空轟炸機
美稱神九和天宮對接成功軍事意義非凡
美媒:美應阻止中國占領月球
美專家稱中美太空競爭像龜兔賽跑中國有耐心
中國「上天下海」的企圖
中國上天入海 加深國際警惕(楨:德國《新德意志報》則為大陸遭受猜忌鳴不平,稱「對於一直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而言,通過科技強國應該獲得尊重」。)
海天2突破 有助提升軍事技術(楨:其他國家的都含有軍事目的)
神九與蛟龍雙雙成功 印證中國科技力量 朝鮮日報
版主回應
大陸航太「三步走」 驚人第二步【聯合報2012.06.17
八年前,搭載太空人楊利偉的神舟五號完成首次載人太空飛行,踏出大陸航太發展「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昨晚神舟九號發射升空,在去年神舟八號完成無人自動交會對接的基礎上,朝載人手控對接目標前進。大陸用八年多時間走到第二步,要的就是躋身航太強國之列。
儘管美國與俄羅斯早就掌握交會對接技術,但兩大航太強國早期在實施對接任務時,都曾發生故障,造成任務失敗,甚至有太空人因此受傷。就此看,大陸航太發展,反而有「後發先至」的潛力。
神九火箭設計師呂新廣:三套控制系統讓火箭更可靠 新浪網 2012-06-16
舉個例子,平台到神三和神七是加了一台罐組,現在加了兩個罐組,可以換這裡面任何兩個器件。實際上用航天設備的可靠性來說,每一個設備壞一個器件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我們提的指標是99.99%,甚至更高,就是說一萬次里可以壞一次,我們允許它壞兩個還可以正常工作,這個可靠性基本上就是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我們鍵上計算機,主要是控制大腦,現在改成三套獨立的工作,獨立的算,最後三取二,任何一個壞了我都沒有問題。現在整個火箭任何一個地方一度故障都是沒有問題的。
失敗的機率極小,但是不能說爲零,要科學的看待這個問題。神州九號有逃逸系統,故障系統,在天上就判斷這個火箭是不是有問題了,如果出現問題用逃逸系統改進離開。
航天飛機對于美國來講下了很大的工作,包括冗余設備,他的成本也很高,很多技術都是用最先進的。畢竟他的系統更加複雜,越複雜的系統出問題的概率越大。我們火箭相對于它來講要簡單。簡單就是可靠,拿一個導線來講,我就一根線連過去,只要把這根線弄堅固了就沒問題,但是他通過很多電子元器件轉換,這個是保不齊的。
相關新聞
神九有3種電源 太陽電池帆板 鎘鎳蓄電池 應急電池 一天耗電43度
神舟一船多用 巧思省錢省力 2012-06-19 中國時報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昨對接成功,從技術上說,美國雙子星太空船早於一九六五年在低軌道完成對接,神舟並沒有新的創舉,它真正吸引西方的不是技術,而是大陸運用技術的巧思,能以節約的方式達到太空船「一船多用」的最大效應。相較之下,大陸的載人航天發展起步晚,但有後發優勢。
美國的做法不同,雙子星太空船每次對接,都要前後發射兩個飛行器進行對接,軌道並無預置目標,若要對接兩次,就必須發射四個飛行器(2N),依此類推。
大陸因有預置目標,每次對接採N+1方式進行,如天宮一號兩年內和神舟八號、九號和十號太空船對接,發射次數少,比美國省錢又省力,預置目標還能發揮很多作用,一舉數得。實在說,美國更在意後發國家的巧思,作戰亦復如此。
回應
大陸空間站的配置更是棒,一個載人飛船一個貨運飛船,2個實驗艙都可以獨立飛行逃生,安全性比國際太空站高明太多了,功能性也強又節省發射費用,美俄一昧求大,結果悲劇一再發生,中國人實事求是,智慧比美俄高多了
相關新聞
載人航天花費 不到390億人民幣
評估稱航天領域每投1元可獲7至12元回報
中國經濟、太空實力展現
神九發射將重點進行航天醫學實驗研究
太空養心丸 照三餐服中藥 避免太空病
神九太空人 把尿變飲用水
手控對接 人腦比電腦快3分鐘
太空穿針 劉旺嚴肅 劉洋輕鬆
新老、男女搭配 3太空人分工
太空站衛生間分男女 設2睡眠區
陸太空科技先進與否 專家分歧 2012-06-17 中央社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太空分析專家歐柏格(James Oberg)說:「天宮一號不僅只是對接目標,它是一個完整的支援生命模組,能充當居住空間,如果中國決定超越低軌道,邁向月球或外太空的話。天宮一號正是供長期外太空任務使用的那種模組。」
歐柏格說:「中國人正在做的,不只是在古老太空競賽成就上尾隨追趕,他們正迎頭趕上,在某些案例中甚至較部分其他太空強權超前一步。」
他又說中國大陸目前正展開多項太空能力大規模改善計畫,包括設計更大型長征五號火箭(楨:長征五號推力1100噸/載25噸火箭 2012-6獲驗收2014升空,推力3000噸/載重百噸也在論證中)以及在海南島興建新火箭發射設施在內,這只是能提升中國大陸技術能力的兩個案例而已。
但曾出版有關中國太空產業書籍的澳洲學者瓊斯(Morris Jones)指出,中國大陸在太空競賽方面起步較晚,仍遙遙落後,根據他的估計可能落後高達40年。
瓊斯說:「目前,中國的太空計畫大約相當於1960年代末期的美國太空計畫,雖然他們尚未能把太空人送往月球。」
瓊斯認為中國大陸的太空雄心與美國和俄羅斯沒有兩樣,均著眼於軍事、科技和宣傳目標。
阿楨
處理漏油不力 陸令康菲停工2011-09-04 旺報
因處理漏油事件不力,大陸國家海洋局2日祭出鐵腕,下令康菲石油(中國)和中海油合資開採的渤海灣蓬萊19-3油田全面停止回注、停止鑽井、停止油氣生產作業(簡稱三停)。這是漏油事件發生近3個月以來,大陸官方對康菲做出最嚴厲的處分。
除了勒令三停,海洋局還提出另外4項要求,包括責令康菲清除漏油事故油汙、重新編製蓬萊19-3油田開發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處理漏油作業須確保不再產生新的汙染、處理進度應在第一時間向海洋局和社會報告。
官方擬向康菲索賠
海洋局還指出,針對漏油事件造成的海洋生態損害,海洋局已代表官方向康菲提出索賠。最新消息是,已確定4家律師事務所為法律服務機構,有可能在中秋節前在青島提起訴訟。
康菲昨日證實已接獲大陸官方停產命令,渤海灣蓬萊19-3油田的生產作業將因此停止。
蓬萊19-3油田是大陸最大的海上油氣田,擁有7座固定平台及1艘浮式生產儲油輪,2010年日均產量為5.6萬桶。從10幾年前開始由康菲和大陸國營的中海油合作開發,康菲石油擁有49%股權,中海油擁有51%股權,康菲則為作業方。
隱瞞近1個月 惹公憤
今年6月4日、17日,蓬萊19-3油田作業區B平台和C平台先後發生兩起漏油事故,約700桶原油流入渤海灣、約2500桶礦物油油基泥漿沉積海底,造成海洋生態大浩劫。海洋局稱,這起事件是「中國最嚴重的海洋汙染」。
不過,如此嚴重的漏油事故,中海油直到6月30日才對外公布,且聲稱情況已獲控制。換句話說,中海油和康菲隱瞞近1個月才說出實情,引發公憤。
海洋局7月28日對康菲下達「兩個徹底」,要求8月底前徹底檢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並提交報告,經核准後才能繼續作業。
康菲8月31日提交報告,但海洋局認定B平台和C平台殘留的油汙未處理完畢,也未徹底封堵漏油源,未達到「兩個徹底」標準,因此勒令蓬萊19-3油田三停。
版主回應
康菲公司 维基百科
康菲公司(NYSE:COP)是一家國際能源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能源走廊區。也是財富500強之一。是世界上第5大私營能源企業,也是六大世界超級石油企業之一。它的加油站有康納、菲利普斯 66 和 Union 76。康菲是在2002年8月30日,通過康納和菲利普斯的合併成立的。
還原渤海溢油事故中康菲公司“三宗罪”2011-9-3
康菲公司作為責任方,在“有章不循”“自負自大”和“毫無責任心”的開採作業中,一步步將溢油這個可怕的海洋夢魘帶入了中國領海。
1999年5月,康菲公司與中海油合作,在渤海灣發現了蓬萊19-3海上油田,並成為該油田的作業者。2002年12月,油田投產。
根據經過有關部門審批的油田開發方案,B23號井應採取分層注水的作業方式,也就是根據地層壓力的不同,來區分每一層的注水壓力和注水量,防止地層壓力不一形成超壓乃至地層破裂。然而,調查組專家們查閱康菲公司作業記錄時發現,不知出於什么原因,油田作業者們並沒有遵守這一操作規程。
“我們發現B23號井採取的是籠統的注水方式,同時向各個地層注水,”溫珍河說,“有的地層連通性好,有的差一些,壓力不均的情況下,造成了地層超壓。”而超壓的油層邊上,恰恰有一個斷層,於是巨大壓力之下的原油終於找到了出口,通過斷層直達海面。
相比B平臺,康菲公司在C平臺犯下的錯誤更讓人憤怒。
根據油田開發方案,C平臺採用的是世界先進的岩屑回注技術開採石油。在平臺上,C25號井就是這樣一口岩屑回注井。
C25號井的施工遭遇到了一點“小小的尷尬”,也許是事先的地質調查不夠細緻,鑽頭還未到達目標深度,就再也鑽不動了。
“出現這種情況後,康菲公司在未進行論證的前提下,連續兩次倉促決定將回注深度上移,”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陳先達說,“第二次上移後,回注區域已經非常靠近油層。隨著岩屑不斷回注,油層中出現了一個高壓區域。”
溢油事故發生前夕,因為嫌採油速度太慢,康菲公司決定在C平臺再打一口編號為C20的注水井,進一步增加油層壓力,提高採油效率。而根據經核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鑽井內用來降低附近地層壓力的套管,必須達到地下350米深度。但在C20號井內,僅僅安裝了深225米深的套管。
正是這一口被期待用來增加石油產量、卻先天不足的C20號井,打穿了C25號井製造出的油層高壓區。石油在巨大壓力下衝入原本用來注水的C20井,又從井口噴出,造成了海洋石油開採中最大的災難——井涌。與此同時,C20號井過淺的套管又導致了套管下部地層承壓過高,井內大量石油及泥漿混合物衝破井壁,進入到了海底泥砂層中。
“這完全就是違規作業造成的,根本不能算是意外事故。”溫珍河評價說。
隨著事故原因的逐漸清晰,蓬萊19-3油田中部分鑽井和地質斷層的關係無法不讓專家們感到擔心,而接下來康菲公司受命進行的自查結果也證實了專家們的憂慮。整個油田中,明確為“有風險”,以及“無法確定風險”的鑽井數量,達到29口之多。
“這就是為什么必須要全部停注,”陳先達說,“這次事故已經給出了警告,所有的油井都必須全部停下來好好查一下,看看哪些是嚴格按照開發方案來施工的,哪些是需要重新修正調整的。”
康菲公司為何敢一騙再騙 2011-09-04 新京報
自7月初,康菲公司謊稱“(蓬萊19-3油田)原油滲漏點已得到有效控制,油膜回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之後,8月31日,康菲公司又一次撒謊,稱已按海洋局要求,完成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的工作,當央視記者就事故海面不斷有油花漂出詢問康菲公司有關人士時,這位人士表示,我們就是騙你的,騙你的。
一家知名的外企,連最起碼的誠信都付之闕如,真叫人瞠目結舌。雖然康菲公司已因自己的劣行受到懲處———海洋局已責令其須在蓬萊19-3全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鑽井、停止油氣生產作業。但該公司膽敢一騙再騙公眾和監管部門,恐怕不得不追問其中深層次的制度性原因。
欺騙,首先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縱觀此前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的過程,好幾次是依據作業方的自覺處理和上報情況,被康菲公司牽著鼻子走。
其次,康菲公司一騙再騙,是因為無須擔心高昂的失信代價。康菲公司最高只能受到20萬元的罰款,這對于幾百億美元身家的康菲而言,不過如同撓撓癢而已。
“應急資源制度化,應急技術體係完善化,賠償制度規范化。”這是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參觀墨西哥灣漏油事故處理相關機構後的評價。墨西哥灣之後,我們已錯失了一次變革的機會,現在,面對康菲公司的劣行,相關的應急機制、法律制度,不能再原地踏步了。
阿楨
大連嚴防墨西哥灣式污染 3000余漁民笊籬撈溢油2010-8-5新華網
“7·16”大連原油泄漏事故發生後,中國政府採取多種措施嚴防相關海域發生“墨西哥灣式”的二次污染。
出於環保和防二次污染考慮,政府寧可更多采用原始而耗力的人工清理方式,而不是像英國石油公司(BP)那樣在墨西哥灣大量使用化學分散劑。
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欒玉瑄說,7月16日大連新港輸油管爆炸事故發生後,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每天組織1000多條漁船、3000多名漁民,使用瓢舀、笊籬撈等手工方法,全力清理海上溢油。
“這些辦法儘管很原始,但卻很實用”,他說,“到目前為止,漁民們清理的溢油量佔全部已清理溢油總量的92%以上。”
為了鼓勵漁民的積極性,政府部門出臺了一些激勵機制,每回收一桶原油獎勵300元,對清理海上受污染的含油廢物也作價回收。
據統計,清污中大連累計出動專業船隻266艘次,大小漁船8150艘次,累計參加清污人員45000人次,使用編織袋12.1萬條,草簾43萬米,塑膠桶5萬餘個。一名消防戰士還在清理油污過程中不幸犧牲。
目前,大連市正在採用生物降解技術對港口、岸壩等區域進行有效清理。
他說,大連已經進入雨季,為了保證含油廢物不被雨水衝入大海,大連市用粘土做成近3萬平方米的圍堰,並在旁邊建立了一座可容納100立方米的應急池,一旦圍堰中水多了,就可排到應急池內。
大連漏油溢油量(楨:反中者之論!)
遼寧大連市大連保稅區的國際儲運公司原油罐區輸油管道的這場爆炸,導致原油洩漏引發火災,燃燒了十五小時。但究竟多少原油流入大海、影響範圍、責任人等至今仍是個謎,爆炸原因也說法不一。
18日,大連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國功說,約有1500噸原油流入海中,海面重災區達11平方公里,輕災區50平方公里,受影響面積達100平方公里。之後又估計污染海域達435平方公里。
可是,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經十天調查,7月30日稱,漏油量可能在6至9萬噸,遠遠超過了官方數字。美國專家斯坦納(Rick Steiner)也表示,大連漏油量是官方數字的60倍,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漏油災難之一,生態危害可能持續十年,甚至更長。
http://www.epochweekly.com/b5/187/8345.htm
版主回應
世界最先進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啟航
人民網上海2011年5月23日電(記者王靜) 今天,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標誌性工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標誌性裝備之一的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在上海舉行成果彙報會暨命名儀式,這標誌著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中船集團共同攜手打造的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即將投入使用。
“海洋石油981”是我國首座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鑽井深度可達12000米,平臺自重超過3萬噸;從船底到鑽井架頂高度為136米,相當於45層樓高。“海洋石油981”的建成,填補了我國在深水鑽井大型裝備上的空白,使我國深水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能力和大型海洋裝備建造水準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海洋石油981”由中國海油全額投資60億元建造,它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設計理念和一流的裝備,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惡劣海況設計,能抵禦200年一遇的颱風;選用DP3動力定位系統,1500米水深內錨泊定位。中國海油擁有該船型自主知識產權,詳細設計由中國船舶集團708所完成,中船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承建,2008年4月28日開工建造。該平臺入級CCS(中國船級社)和ABS(美國船級社)雙船籍。
長期以來,受技術水準和裝備能力所限,我國海洋石油開發只能在500米水深以內的近海進行。“十一五”期間,中國海油大力推動深水發展戰略,斥鉅資打造包括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深水鋪管起重船在內的一批大型深水工程裝備,對於加速進軍深海海洋工程裝備開發、提升深水作業能力、實現國家能源戰略、維護國家權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的命名和建成,標誌著我國在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已經具備了自主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相關鏈結
“海洋石油981”的6個世界首次
1、首次採用200年一遇的風浪參數加上南海內波作為設計條件,大大提高了平臺抵禦災害能力。
2、首次採用3000米水深範圍DPS3動力定位、1500米水深範圍錨泊定位的組合定位系統,這是優化的節能模式。
3、首次突破半潛式平臺可變載荷9000噸,為世界半潛式平臺之最,大大提高了遠海作業能力。
4、國內首次在成功研發世界頂級超高強度R5級錨鏈,引領國際規範的制定。同時為項目節約大量的費用,也為國內供貨商走向世界提供了條件;
5、首次在船體的關鍵部位系統地安裝了感測器監測系統,為研究半潛式平臺的運動性能、關鍵結構應力分佈、錨泊張力範圍等建立了系統的海上科研平臺,為我國在半潛式平臺應用於深海的開發提供了更寶貴和更科學的設計依據。
6、首次採用了最先進的本質安全型水下防噴器系統,在緊急情況下可自動關閉井口,能有效防止類似墨西哥灣事故的發生。
“海洋石油981”的10項國內首次
1、國內中海油首次擁有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船型基本設計的知識產權,通過基礎數據研究、系統集成研究、概念研究、聯合設計及詳細設計,使國內形成了深水半潛式平臺自主設計的能力;
2、國內首次應用6套閘板及雙面耐壓閘板的防噴器(BOP)、防噴器聲納遙控和失效自動關閉控制系統,以及3000米水深隔水管及輕型浮力塊系統,大大提高了深水水下作業安全性;
3、國內首次建造了國際一流的深水裝備模型試驗基地,為在國內進行深水準臺自主設計、自主研發提供了試驗條件;
4、國內首次在完成世界頂級的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的建造。三維建模、超高強度鋼焊接工藝、建造精度控制和輕型材料等高端技術的應用,使國內海洋工程的建造能力一步跨進世界最先進行列;
5、國內首次成功研發液壓鉸鏈式高壓水密門裝置並應用在實船上,解決了傳統水密門不能用於空間受限、抗壓和耐火等級高、佈置分散和集中遙控的難題。國內水密門的結構設計和控制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準;
6、國內首次應用一個半井架、BOP和採油樹存放甲板兩側、隔水立管垂直存放及鑽井自動化等先進技術,大大提高了深水鑽井效率;
7、國內首次應用了遠海距離數字視頻監控應急指揮系統,為應急響應和決策提供更直觀的視覺依據,提高了平臺的安全管理水準;
8、國內首次完成了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雙船級入級檢驗,並通過該項目使中國船級社完善了深水半潛式平臺入級檢驗技術規範體系;
9、國內首次建立了全景倣真模擬系統,為今後平臺的維護,應急預案制定、人員培訓等提供了最好的直觀情景與手段。
10、國內首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作業管理、安全管理、設備維護體系,為在南海進行高效安全鑽井作業提供了保障。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05/23/6564798_1.shtml
阿楨
BP封堵漏油暫獲成功 生態影響待長期監測2010-8-4
根據英國石油與美國國家事故指揮官退役海岸巡防上將艾倫(Thad Allen)表示,8月3日開始對墨西哥灣漏油油井進行的「靜態封堵」(static kill)程序獲得成功,此程序是作為封井的預備。
「靜態封堵」的施作是,工程師從海面上的船隻將鑽井液(drilling mud)經由油井的豎井加壓注入海底,並利用防堵罩閥(capping stack)放置於油井口之上,阻止石油不再溢漏到墨西哥灣。此罩閥是用多個閥門組成的複合裝置,在7月15日即已安裝就位。
目前,工程師將要決定是否將水泥灌入油井中,艾倫上將曾表示,此決策要看其所認定位於地表下一英里處損壞的鑽桿內狀況為何而定。
下個步驟便將是完成減壓井的開鑿作業,此舉最後會終結掉這個製造問題的漏油油井。
依據聯邦政府4日發布的科學報告指出,英國石油溢漏到墨灣的大多數石油,不是已經揮發,便是被燒掉、撈起、分散,或自油井口攔截。美國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與內政部開發出一個石油帳目計算器,讓25個政府與獨立科學家對於漏油事件之影響得以提出測量辦法並進行最佳評估(best estimates)。
海洋暨大氣管理局局長盧布琴科(Jane Lubchenco)告訴記者:「除了約26%之外,我們掌握了全部(的漏油去向)。而其中大部分是經由分解過程,以及海岸上的清理工作。」
「這次分析採用最新所發布的490萬桶石油來計算,加減10%差距,這包括直接測量,以及在不能直接量測的地方採最佳估計值。」盧布琴科說。
490萬桶石油乃是由政府的流速技術小組2日所做的推估。英國石油蒐集到當中的80萬桶,以船舶運到岸上的煉油廠,而另有410萬桶的石油流入海灣水體中。這份新報告估計,深水地平線漏油總量之中的三分之一已藉由聯合指揮部的復元工作攔截或進行處理,包括燃燒、撈除、化學分解,以及自油井口直接回收。
另外漏油總量的25%已自然揮發或溶解,有16%自然分散成極小的飛沫。
報告也發現,剩餘的漏油量中,約有26%在海面或在海面正下方形成殘餘與風化的油塊,已經被沖上岸或者自岸上蒐集起來,或是被沙土與沉積物掩埋。
分散與殘餘的石油會留存在於生態系統中,直到它們經由自然過程分解。
這份聯邦報告並未針對石油長期的影響做出結論。要完整了解漏油對墨西哥灣生態系的損害與影響,將需要時間以及持續的監測與研究。
版主回應
美國專家:漏油污染造成的健康威脅將長期存在
中評社北京 2010-8月17日電/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16日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網絡版上發表報告稱,儘管墨西哥灣漏油已暫時被封堵,但漏油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威脅將長期存在。
新華社報道,報告說,自今年4月墨西哥灣發生漏油事件以來,他們一直在現場觀察和監控漏油造成的污染,並對污染產生的健康威脅進行評估。根據他們掌握的最新數據,漏油污染嚴重威脅著油污清理人員、志願者、漁民以及墨西哥灣沿岸居民的健康。
報告說,漏油產生的諸多污染物將會對人體造成直接和長久的危害,這些污染物包括蒸發的毒氣、油漬、焦油球以及受污染的海產品等。
專家稱,漏油以及為清除漏油所使用的化油劑會產生一系列有毒化學物質,這些污染物會刺激人的呼吸系統,引起頭痛、噁心、皮膚過敏等症狀,甚至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
據路易斯安那州衛生部門提供的數據,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的數月中,漏油污染曾使300多人出現頭痛、頭暈、噁心、胸悶、嘔吐、咳嗽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其中多數人為油污清理人員。
英媒稱BP漏油賴中國 中國專家:此說法是推卸責任
英國《衛報》所屬的《觀察家報》2010年07月18日發表文章,稱導致墨西哥灣漏油的失靈閥門是在中國改裝的,並煞有介事地稱,由於中國不遵守國際法,所以一切損失都得英國石油公司(BP)自己背。雖然報道沒有明確宣稱“中國製造”是導致漏油的元兇,但在文章中暗示改裝工作原本應該在美國進行。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1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BP漏油往中國身上推顯得十分荒唐,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目前尚不清楚BP的設備是否在中國改裝,即使是在中國改裝,中國廠家也是按照BP提出的品質標準進行改裝,出了問題,責任也完全在BP身上。因為BP沒有履行好安全義務,沒有盡到相應的責任。
……………
http://big5.ce.cn/cysc/ny/gjny/201007/20/t20100720_20439869.shtml
墨西哥灣漏油油井其實是"豆腐渣" 滅頂法失敗2010-05-31 揚子晚報
英國石油公司上周在美國國會聽證會提供證詞,就墨西哥灣油井漏油事件接受調查。英美多家媒體29日援引所獲聯邦文件和企業內部文件報道,這家企業在將近1年前便知油井套管、防噴閥等關鍵設備難堪重負。
……………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gjzx/bm/201005/31/t20100531_21462097.shtml
大連漏油事件賠償未啓動 漁民撈油日收入十余萬 2010-08-11 南都周刊
剛開始,村民最擔心的是所養殖的海産品會不會受災。但是很快,有償撈油幾乎成爲這段時間他們生活的唯一主題。不只是養殖戶和漁民,大學生、出租車司機、小飯館老板也加入了清污撈油的人民戰爭。
金石灘的漁民們並不無知,多數人都知道“石油有毒,對身體不好”,但他們依然爭先恐後地加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撈油戰中。
李輝家的一條漁船最多一天能打撈100桶石油,而政府按照每桶300元收購這些石油,這就意味著,他的一條船每天有3萬元收入,10條船每天的收入可以達到30萬元。“扣除付給工人的工錢,購買油桶的支出,我每天大概能掙15萬。”李輝說。
邵德善告訴記者,一開始,鄉水産站通知每個村子組織40條漁船下海撈油,一條漁船3個人,當時的報酬是每條船每天1000元。但撈油的工作太過辛苦,村民們大多在應付差事。爲了湊足每條船3個人的定額,有些船主甚至不用男性工人,而是把家裏的女性也拉到船上來湊數。
當報酬提高到300元一桶之後,人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有漁船的人家大多下海“淘金”。“金石灘附近的七八個村子,我估計得有幾百條漁船下海撈油了。”邵德善說。
最開始,村民們大多在金石灘附近的海域撈油。7月25日之後,附近海域的大塊原油基本絕迹,村民們開始去更遠一點的地方“尋找”石油。盡管附近的海域仍然有漂浮在海面上的透明輕質油膜,但無人問津,大家更願意去遠海尋找厚厚的黑色原油層,因爲“這個能掙錢”。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8-11/151420875347.shtml
低油價之利弊
低油價 短期嘗甜頭 長期有苦頭>中時08.12.07
陳文和
國際原油價格七月攀升至每桶近一五○美元的歷史高點後即一路走跌,迄今已崩跌三分之二,汽油的成本隨之大幅降低,來到近幾年新低價位,讓飽受信貸緊縮及經濟衰退之苦的消費者與企業暫時喘一口氣。然而,「路透」通訊社引據專家分析,長期而言,低油價不見得對大家有利。
能源價格低落會對石油業者的投資造成壓縮效應,導致未來的石油供給減少。低油價也會削弱消費者節能減碳的意願,而依賴進口石油的國家還可能面臨油源供應不穩的問題,長此以往可能帶動油價再度高騰,甚至波動更加劇烈。
最重要的是,低油價會抑制替代能源的研發投資,且會深化人們對石油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的依賴,大幅提高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六日罕見地就油價發表談話表明,每桶七十五美元為「公平的」原油價格。沙國石油部長納米隨後解釋說,這個價位可鼓勵成本較高的供給源生產石油。
這些談話招致了若干批評,例如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就指出,經常有產油國家宣稱油價應維持在每桶六十至七十五美元,但對於依賴進口石油的國家來說,油價卻是越低廉越好。
德意志銀行的商品研究中心主任陸易思則表示:「穩定的能源價格是任何長程計畫的根本。」印度石油部長潘岱也同意這番觀點,他認為:「今年油價劇漲驟跌的走勢是極糟的事情。」
據德意志銀行指出,當前國際原油每桶僅有四十多美元,並非可以維繫長久的價位,估計長期的合理油價應在每桶六十至八十美元之間。
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以及石油消費國間也普遍同意,恰當的油價應為每桶七十五美元左右,因為這樣的價位才有利於產油國投資新的生產,也才能鼓勵消費者提高用油效率,中東的產油大國也才得以維持預算規模。
總部設在美國華府的PFC能源顧問公司估計,國際原油價格必須維持在四十到六十美元之間,中東產油國的境外帳戶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為因應一九七○年代的石油危機而設立的「國際能源總署」也期望,國際油價能維持在足以促使產油國家持續投資新油源的價位,包括注資推展高成本的深海油田鑽探。
國際能源總署的石油工業與市場部門主管費佛指出:「假若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滑落,將會加劇中程石油供應緊縮的風險。」
版主回應
油價今年料闖120美元關口
紐約原油期貨結算價上周五(31日)衝破每桶91美元,在201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以26個月的高位收市,全年計上升15%。以高姿態步入2011年,市場預期今年可突破100美元,向120美元高位推進。
暴賺5000萬美元 美控3公司2人操縱油價 2011/05/26
二○○八年油價每桶漲至一○○美元,當時不少人質疑交易員操縱原油交易,還引發美國國會議員召開公聽會和監管單位展開調查,卻沒有具體結果。但週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三家公司和兩名交易員提起民事訴訟,指控他們操縱原油交易,不當獲利高達五千萬美元。這些被告均否認有操縱油價的行為。
若CFTC能證明這些指控,上述被告不僅得繳回五千萬美元獲利,還得被處以一.五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訴狀指出,二○○八年一月的頭幾週,被告在紐約和倫敦商品交易所建立了龐大的原油期貨部位,同一時間他們又在西德州原油的重要運送站奧克拉荷馬州的庫辛,購買了數百萬桶實物原油。
訴狀指出,即便沒有商業需求,被告仍購買實物原油,給市場造成原油短缺的印象。被告在某個時間點一度擁有近四六○萬桶原油,佔庫辛可額外供應的七百萬桶原油近三分之二。
被告在二○○八年一月中旬出脫原油期貨部位,讓現金入袋,幾天後又開始押注原油期貨下跌。一月二十五日被告拋售絕大多數的西德州原油,然後從期貨價格下跌中獲利。
被告在二○○八年三月重複這種買空和賣空動作,更準備在四月故技重施,卻因CFTC向他們要資料而作罷。
高盛在二○○八年五月初曾警告,油價在六個月內可能漲至二○○美元。但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在七月漲至一四五美元後就急轉直下,年底時跌至四十四美元左右。
旅遊季油價高 美家用快榨乾 2011/05/28 中央社
美聯社報導,美國傳統的夏日開車季節展開,居高不下的油價將影響到家庭預算。一般家庭稅前收入的10%,幾乎都花在汽油上,比平常多出40%。
美國家庭上個月平均花369美元在汽油上。2009年4月,他們只花201美元。美國家庭現在的加油錢,比花在汽車、衣服或休閒上的錢還多。它們去年花在汽油上的錢,比上述開銷都還少。
隨著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週末展開,全美無鉛汽油價格平均為每加侖3.81美元。雖然最近幾天油價下滑,但分析師預期,今年的平均價格會比2008年創下的3.25美元紀錄還高。去年平均汽油價格為2.76美元。
美國連鎖量販店沃爾瑪(Wal-Mart)把美國境內銷售連續8季滑落,歸咎於油價高漲。達吉特(Target)表示,油價影響到服飾銷售量。
沙國親王:油價70至80美元最好【聯合晚報 2011.05.29
沙烏地阿拉伯親王阿瓦里德表示,沙國希望石油價格穩定,少波動,而且油價每桶70到80美元最符合沙國利益,因為石油如果維持這個價位,美國和歐洲就不會那麼急迫開發另類能源。
7月交貨的原油27日 (周五)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上漲36%,每桶以100.59美元做收。一年以來,油價漲了35%。
56歲的阿瓦里德表示,油價現在飆到每桶一百美元以上,主因是利比亞動盪、巴林政治風波,加上投機買賣。他指出,這個價位太高了,是政治恐慌的反映,尤其是利比亞的騷動。
阿瓦里德表示,所謂「油峰」之說,純屬迷思。洪水有「洪峰」,洪峰出現,表示大水可能漸退,「油峰」論流傳已久,大致上指全球石油蘊藏有限而使用無窮,供應量達到頂峰後,物極必反,產量會逐漸降低。
阿瓦里德說,「油井逐漸乾涸之說,完全不是實情」。他說,最近油價往上走,要是沒有沙國以增產等方式干預,每桶可能飆過150美元。
他並且保證,沙國的石油足夠再開採95年。他說,沙烏地阿拉伯是「石油產業的中央銀行」,油井本錢夠,設施又安全,十分牢靠。
油跌25%
需求降 美元漲 油價回跌近25%>中時08-09-04潘勛
國際油價三日來到每桶大約一○七美元的價位,相形七月十一日創每桶一四七.二七美元的歷史價位之後,已回跌近二五%;分析家普遍認為這是因為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再加上美元走強,熱錢炒作原油期貨風潮消退的關係。至於未來油價將持續走軟或者再度上揚,專家見解則莫衷一是。
受次貸危機影響,美國經濟在二○○七年第四季出現負成長,而日本及歐元區經濟在二○○八年第二季也都負成長。美國能源部八月十二日報告表示,二○○八年上半年,美國原油日需求量下降八十萬桶,為廿六年來最大跌幅;至於六月分,美國原油需求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五.六%。專家分析,這些數據強力顯示,經濟走軟與高油價的確減少美國對原油的需求。此外,美元升值也降低投機客對原油期貨的青睞。二○○八年七月中旬以來,美元匯率明顯反彈,兌歐元、英鎊及日元等強勢貨幣,都告走強。
由於國際原油市場是以美元計價,美元走軟,原油期貨對持有其他強勢貨幣者便愈有利可圖,此外部分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人會轉而投資原油期貨,以避免美元貶值引起的損失。反之,美元升值會抑制國際原油市場期貨交易的投機炒作風潮,進一步摜低油價。
德國經濟學家恩達爾日前指出,二○○七年四月時,油價每桶為六十五美元,迄今則漲價近一倍,但同一時間,全球原油需求量並未加倍,供應量也沒有大幅減少,供需其實平衡。
恩達爾更指出,所有原油期貨中,確定為正常、傳統交易者只有三成,其餘約七成都是投機炒作;他甚至認為,高油價至少有六成是少數金融公司與美、英兩國石油巨頭聯手操控市場的結果。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峰義清指出,過去原油價格一直與世界經濟成長趨緩的事實脫鉤,現在終於開始反映實際供需,所以「原油泡沫」已經爆破。
然而也有分析家指出,熱錢逐利的本能會再次推高油價;國際原油供需平衡其實很脆弱,在此大環境下,如果地緣政治局勢再度緊張,或者美元走軟,那麼投機客將再度進入原油期貨市場,推高油價。
油砂
中油台塑 未放棄探採油砂【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08.08.17
國際油價下跌,每桶已下探至110美元上下,台灣中石化已放緩大陸煤化工投資,但中油及台塑相關主管昨(16)日指出,只要油價每桶維持在70至80美元間,油砂仍有投資空間。
據透露,台塑化高層主管日前才低調赴加拿大考察亞伯達省油砂礦區,並與當地油砂公司取得接觸,洽談雙方合作探採油砂事宜。消息人士透露,台塑化對搶進煤化工,也相當感興趣,下月將赴大陸內蒙古參加一場煤化工研討會。
至於中油,更是積極。中油計畫自今年起五年內斥資240億元,與加國合作夥伴共同合資進行。上個月中油才與加拿大薩奇萬(Saskatchewan)省印第安自治區 Indian Oilsands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探採油砂。
台塑化主管強調,赴加拿大探採油砂,目前仍在評估階段,只要油價70至80美元,都有投資效益,至於煤化工,台塑化仍只在了解階段,還未有意搶進。
中油主管指出,雖然油價已由每桶147美元跌至每桶113美元,但只要油價未跌破70美元,探採油砂,仍具投資報酬,而且隨著油源枯竭,油砂探採仍具潛力,中油目前未考慮放棄。
煤化廠
中石化大陸煤化工廠 暫喊卡【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08.08.17
面對石化景氣反轉,再加上這一年來全球景氣變化太快,大陸投資環境丕變,台灣中國石油化學開發公司(中石化)原本預計投資人民幣45億(約新台幣200億元)搶進大陸投資蓋煤化工廠,決定放緩投資腳步。
中石化是台灣石化業者唯一取得大陸核准興建煤化工批文的業者,也使得中石化成為台灣第一家跨入大陸煤化工產業的石化業者。去年初中石化就向投審會提出登陸申請,投審會今年3月才通過中石化這項大型登陸投資案。
中石化主管昨(16)日證實,全球景氣變化太快,尤其是大陸,這一年來投資環境丕變,因此,短期內中石化暫不急於動工,先觀望再說。
中石化主管解釋,中石化早在去年初就向政府提出赴大陸投資煤化工,但政府審核作業,就延遲一年,這一年來全球景氣變化實在太快,當年評估赴大陸投資建煤化工廠的有利條件,如今已大不如昔。
該主管指出,目前油價略有回跌,但全球景氣已因油價飆漲出現衰退,再加這一年來大陸投資環境丕變,人民幣匯率從當初1美元兌8元人民幣,如今已升值至6.8元,此外,大陸通膨持續攀高、利率遽升、再加上鋼鐵等建廠設備及原物料價格大漲,都使得投資成本激增,壓縮當初評估的投資利潤。
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換成各項能源、化學產品。大陸因應全球油價高漲,極力推動的新能源產業,去年北京當局核准最後兩張煤化工批文,一張是由大陸神華集團取得,一張則是台灣中石化。
根據中石化大陸煤化工廠的建廠規畫,廠址是在煤產豐富的河北省膠州灣建一座年產10萬至15萬公噸的己內醯胺(CPL )煤化工廠,初期是利用煤生產一氧化碳、氫氣,再對外採購丙烯,生產己內醯胺(CPL);另一副產品則是目前最為熱門的替代能源甲醇,這項投資案,將使中石化由專業的化纖原料生產廠商,跨入替代能源市場。
油價飆
油價飆破147美元 美股大跌【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08.07.12
伊朗、奈及利亞的不安局勢再度升溫,加上巴西石油工人威脅罷工,紐約原油價格11日暴衝逾5美元,突破147美元價位,再創歷史新高。美股應聲重挫,道瓊工業股價指數一度大跌近250點。歐股跌幅也逾2%。
油價創新高與房利美、房地美兩大房貸公司可能滅頂的消息,11日重創美股,大盤在金融股領跌下,道瓊指數重挫248點至10,98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大跌2.1%至1,227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大跌2%至2,212點。歐洲股市全面重挫,跌幅逾2%。
耶路撒冷郵報報導,以色列空軍正在預演攻擊伊朗的消息,使紐約原油期貨價格飆上147.27美元,衝破上周的145.85美元歷史記錄。巴西鑽油平台工會計畫罷工五天,威脅巴西80%的原油產能;奈及利亞武裝份子撕毀停火協議,並威脅要再發動攻擊,美元對歐元走軟也推動此波油價暴漲。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西德州輕原油8月期貨11日早盤升抵147.27美元,漲幅高達5.62美元或4%。北海布侖特原油8月期貨也飆至每桶147.5美元,漲幅達3.9%。歐元對美元漲至1.5942美元兌1歐元,再度進逼4月突破的1.6美元價位。
耶路撒冷郵報根據伊拉克官員的談話報導說,以色列戰機正在使用伊拉克境內的美軍基地進行演習,可能在為攻擊伊朗核子設施預作準備。以色列政府發言人表示否認。
伊朗9日試射可攻擊以色列的長程飛彈,這個全球第四大原油出口國的不安情勢重新浮現,原油價格兩日內大漲逾10美元,完全收復本周前兩個交易日的跌幅。
由於英國承諾在衝突地區支援奈及利亞政府,奈國的主要武裝集團10日宣布恢復攻擊產油設施。奈國運油卡車工人11日也威脅無限期罷工。奈及利亞是全球第八大原油出口國,但該地近兩年的亂象已使產能減少四分之一。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工人揚言罷工,可能使坎波斯盆地(Campos)的42座鑽油平台全部停工;該地生產的石油占全巴西的80%,日產約180萬桶。
挪威最貴 委內瑞拉最便宜【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08.07.11
美國汽油價格走高,全國哀號。洛杉磯時報10日說,美國人嫌汽油貴,到挪威奧斯陸開車看看,一加侖9.85美元(台幣299.7元),世界最貴。報導說,美國汽油一加侖四美元出頭,和世界許多地方相比,算便宜了。
一位專家說:「這話安慰不大,但美國人今天付的加油價格,歐洲人老早就在付了。」不單是歐洲,整個開發中世界的汽油都比美國貴:肯亞5.94美元,智利5.18,尼加拉瓜5.07 ,印度4.94。麻州國際研究/諮詢公司AIRING今年3月根據150個國家的資料,其中三分之二國家的燃料比美國貴。
卡拉卡斯油價 比牛奶還便宜
委內瑞拉的卡拉卡斯每加侖12美分,比牛奶還便宜,加滿一輛耗油的悍馬車,總價買一個麥香堡有找。
汽油價格各國懸殊,最大單一變數是政府政策,亦即稅賦。美國汽油價格裡,約19%是油稅。倫敦一加侖將近9美元,其中有81.5%是稅。歐洲國家油稅都重,用於修路、補助社會計畫,以及鼓勵節能。
亞洲有些國家也走重稅路線,南韓和日本就是,兩國石油滴滴皆進口。自己不產油,推行能源效率是上策。
富產石油的國家,是另一套哲學,以補貼政策作為財富共享之方,人民高興,比較安分。委內瑞拉每年花110億美元補貼油錢,讓汽油售價名列世界最低,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也因有補貼,一加侖都不到50美分。
荷蘭司機到盧森堡加油
政府買單,一時無事,人民承受,則怨氣難捺。歐洲消費者要國會調降燃料稅,英國卡車司機今年已三度演出抗議,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比利時漁民紛紛示威。荷蘭卡車司機往南越境到比較便宜的盧森堡加油。
開發中國家最慘。32歲的奈羅比媽媽奧達加獨立養三個孩子,去年食物和烹飪油漲價後,三個孩子每天上下學的公車錢也增加四倍,變成1.54美元,奧達加於是每天天沒亮就叫醒孩子,要他們摸黑走六公里路上學,三人到校已筋疲力竭,尤其是五歲的幼女。加上路上欠安全,奧加達只好把孩子們轉到離家較近的學校
愛唱反調的馬凱
油價泡沫何時破
‧理財周刊 2008/06/16 國際油價飛漲,已經成為決定今天全人類禍福的重要變數。除產油國之外,每個國家都因油價大漲帶動百物齊漲,一般小民日子愈來愈難過,群起抗爭者比比皆是。 【文/馬凱】
國際油價飛漲,已經成為決定今天全人類禍福的重要變數。除產油國之外,每個國家都因油價大漲帶動百物齊漲,一般小民日子愈來愈難過,群起抗爭者比比皆是。油價遽升,一面使生產者成本攀高,獲利飽受壓縮,一面又讓消費者荷包縮水,處處精打細算、能省則省;兩面夾擊,即令經濟成長動力受挫,人民所得難增,甚至工作機會也難保,因而各國經濟成長率都不斷向下修正。
但究竟油價何以落到這步田地,誰為為之、孰令致之?油價高至139美元,是高處不勝寒,眼看就要回落?還是會火上加油、節節高升?眾說紛紜,誰也說不出個準。
不久之前,若干能源專家與投資高手透露出好消息。他們指出,全球石油其實供仍過於求,因而油價飛漲,都是大量私募基金、退休基金乃至主權基金等投機炒作的惡果,一旦投機退燒,油價必定如響斯應地跌回70美元的水準。果真如此,全人類都要大大地鬆一口氣。
果不其然,就在這樣的言論廣受重視之際,油價忽從135美元一桶的天價滑落到120美元左右,幅度不小,而且後勢可期。只是好景不過幾天;不旋踵油價又漲到139美元的新高峰,而且看不見止歇之日。有的專業機構已在上看150美元乃至200美元。
雲霄飛車一般的油價走勢,真的無法捉摸嗎?倒也不盡然。今日油價之所以不斷走高,大家已有一個共識,是中、印等新崛起的超級大國需求日增所造成。
但中、印兩國雖然人口合計高達23億,然而除此之外,我們看到全球幾乎每一個像樣的開發中國家,近20年來都力爭上游,競以其閒置一、二世紀的無數廉價勞工資源作為開發動力,向全球市場換取更優渥舒適的生活方式,小轎車、冷氣、冰箱過去不敢夢想的奢侈用品,如今愈來愈多人已可企及。正是這群日增的幸運兒,想要仿效好萊塢式的現代化生活,竟然加重了地球能源的負擔。原因不只是其成功的速度驚人,更由於這一個努力向西方看齊的群體,總加起來,高占全人類66億之中的50多億。
只要這50多億人可如願享受為數不過幾億的先進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要額外增加好幾個地球才能滿足對能源的需求。當然這不可能成真,因而只能靠油價飛漲來調節供求。
未來數十年這50多億乃至更多人的夢想都難以成真,因而我們就要每天面對愈來愈猙獰的能源噩夢,與不斷飛漲的能源價格。價格飛漲,而且持續數十年,這兩者加在一起,恰為今天低利率時代無處可去的投資與投機資金指出一條明路,而且似乎是唯一的去路。因而過剩的資金瘋狂湧入,迄今據估計與資源相關的商品,已額外投入逾900億美元。同時,價格愈漲,資本利得即愈厚,聞風而來者愈多,形成一個螺旋上漲的大泡沫。只有泡沫戳破,油價才會從高空猛然墜落。
但負利率資金太濫,出路又太少,只有靠全球經濟大衰退足以戳破泡沫。但我們承擔得起如此沉重的代價嗎?
產油國進口煤
波灣產油國 計畫進口煤【聯合報╱編譯陳世欽08.05.20
油價漲勢不斷,竟然迫使波斯灣產油國計畫進口煤炭;天然氣奇缺已迫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部分酋長國積極尋找替代能源。別驚奇,這種相當於賣砂給沙烏地阿拉伯的角色錯置現象,已在現實世界發生。
阿聯大公國的天然氣儲量豐富,但這些天然氣大部分必須用來注入油井,以維持油井壓力,改善原油輸出,而且當地方電力需求負荷達於尖峰時,天然氣也必須轉至發電廠發電。當原油飆漲至每桶超過125美元,將天然氣注入油井或發電,對波灣產油國而言,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倫敦泰晤士報19日報導,阿布達比正與法國公用事業「蘇伊士公司」洽商一項核能計畫。煤炭由於成本低,發電廠建設速度快,已經成為避免電力不足的現成工具。部分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可能很快就會發現,它們必須仰賴煤炭出口國,例如南非。
阿布達比的國營塔卡能源公司打算購進一座預計斥資5億英鎊(台幣300億)興建的火力發電廠半數持股;杜拜水電局希望今年展開一項潔淨燃煤發電計畫;阿曼的「水電採購公司」去年12月表示,一座規畫中的70萬瓩發電及海水淡化廠可能必須改以煤炭發電,取代原訂的天然氣。
劇變是因為波灣國家開始感受化石燃料成本有增無減下的沈重負擔有以致之。
今年3月,杜拜採用新的電價政策,提高用電大戶的費率,適用對象包括外商、外僑與外資企業,不含大公國的企業。
油砂
中油砸240億元 赴加探採油砂【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08.04.30
掌握非傳統油源,中油相中油砂。中油昨(29)日宣布,五年內將斥資240億元,以合資方式,赴加拿大投資油砂之探採與改質。另外,中油也積極規畫赴印尼種植麻瘋樹,生產生質柴油。
油砂,是一種瀝青的沈積。面對油價每桶飆漲至120美元,中油評估,從油砂中提煉重油已經符合投資效益,基於開發替代能源、掌握油源,中油對這項轉投資計畫相當積極。
中油昨日在經濟部召開例行性記者會,說明中油未來轉投資計畫,中油目前有11家轉投資事業,預計至今年底增加至15家,實際投資金額約150億元,至民國100年,投資事業將增加為20家,總投資金額達250億元。其中以加拿大案最引人注意,中油計畫分五年編列新台幣240億元,以合資方式參與加拿大油砂之探採與改質。
中油副總經理孔祥雲指出,油源日趨枯竭,國際上至少有超過30家的大石油公司投入這類計畫,包括日本、南韓、中國大陸等,最近紛紛投入鉅資,進行油砂探採與改質技術,這種透過從油砂中提煉重油,已成最當紅的替代能源。
他指出,發現油砂礦區的成本比油源探勘便宜,但從油砂中提煉重油,成本則比較高,只要國際油價每桶在65美元以上,從油砂中提煉重油是具投資效益的。
中油轉投資處長姚坤泰指出,油砂成份中,砂占約80%,油占8%~12%,水約占8%,從油砂提煉重油的技術已相當純熟,加拿大目前每天從油砂提煉出來的重油就高達100萬桶,估計加拿大蘊藏量可以用450年。
他並指出,中油也預計投入2.7億元,與味丹合資生產生質酒精;中油正評估未來赴印尼加里曼丹等種植麻瘋樹,生產生質柴油;也有計畫前往阿拉斯加投資煤液化技術,將煤礦進化轉變成石油。
油砂(oil sands)是一種含有原油的砂狀礦藏,其成份包括砂、瀝青、礦物質、土和水,其中,瀝青是油砂內所含的原油,它比一般傳統原油之黏度高,屬重油。由於流動性差,需透過稀釋後,才能藉由油管輸送。其開採的方法,也因流動性差異,有別一般傳統原油。
一般開採方法分地表開採及現地鑽井採收法,油砂的開採成本遠高於原油。近年來,由於傳統原油蘊藏量遞減,再加上最近國際油價走高,油砂開採技術改善與提升,油砂漸成各國爭相搶進的替代能源。
美國將油砂列入國家能源計畫,並視為重要的策略性能源之一。全球油砂主要蘊藏在加拿大、委內瑞拉及俄羅斯,加國蘊藏量不少,其原油30%來自油砂。
若不凍漲… 汽柴油至少漲4元【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
如果停止凍漲,依據經濟部估算,汽柴每公升至少要漲4元至4.5元,95汽油每公升將接近35元,創下歷年來最高價。
不過,經濟部今(30)日提出的上述數據,僅供參考。行政院今天召開穩定物價工作小組會議,經濟部長陳瑞隆昨日表示,新政府上任前,原則上傾向續凍漲。
經濟部官員指出,3月29日台塑調漲油價時,當初依據浮動油價機制計算出的每桶油價基準(即杜拜70%+布蘭特30%)是98美元,比去年11月凍漲時78.73美元,高出20美元。4月起油價絲毫未回檔,累計至上周五收盤價格,4月平均油價每桶高達104美元。
經濟部官員指出,以目前油價漲幅,一次漲足,每公升至少要漲4元,一次漲足,難度愈來愈高。官員就坦言,一次漲足4元至4.5元,相較今年3月29日台塑漲2.8元至3.1元,這次調漲,足足再多1.2元,民眾能否接受一次漲足,恐怕得重新評估。
如再加計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反應調漲幅度,第一次至少先反映調漲3元估計,衝擊家庭戶數達600萬戶,對物價及民眾負擔,每戶每月因此增加的支出至少750元
飢渴國
石油出口國 快變「飢渴國」【經濟日報╱廖玉玲07.12.10
許多主要產油國近年來經濟快速成長,對石油的需求也隨之暴增。專家預言,這些國家十年內可能會從石油出口大國變為進口國,導致全球石油供給更吃緊。
衝擊經濟的代價!國內需求大增,產出不夠用...
專家並非無的放矢,印尼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該國三年前因石油產量驟減、國內需求攀升,從石油出口國變成進口國。大多數專家推測,下一個步上印尼後塵的是墨西哥,而且五年內就可能發生,再來就是第四大出口國伊朗。
CIBC全球市場公司最近一份報告指出,沙國從現在到2010年之間的增產,可能會有40%是被升高的國內需求吸收,而伊朗預估的出口萎縮,也有大半是國內消費擴增所造成。
影響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最大的因素,或許是中國大陸和印度的經濟發展。預估未來20年內,全球石油需求大增,主要都是來自這兩國,但國際能源總署(IEA)首席經濟學家畢羅表示,石油出口國自身的消費成長,則是威脅供需的第二大因素。
據各國政府資料,單拿2006年和2005年來比較,會發現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挪威、伊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五大石油產國內的原油需求,平均增加5.9%,出口縮減逾3%。相形之下,美國的需求反而持平。
印尼率先淪陷!墨國將步後塵,伊朗也不保...
CIBC的報告預估,包括沙國、科威特和利比亞等產油國,對石油的需求在十年內將倍增。到2010年左右,俄羅斯、墨西哥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每日石油出口將減少250萬桶,約占全球需求的3%。
這些油國對原油的需求攀升,主要是因為工業化程度加深、政府公共支出和個人消費同步成長。
此外,如印尼、俄羅斯和墨西哥等人口眾多的產油國,汽車自有率暴增,加上部分石油出口國實施價格控制和補貼,壓低國內油價,都是導致石油需求節節高升的因素。
不過專家也說,雖然這個趨勢不容忽視,但石油也不至於短缺。比較可能的狀況是市場大幅轉向,石油出口國減少,而油砂等替代品愈來愈重要,開採面積也會逐漸擴大。
美更耗源
冷氣機冰箱大增 消耗更多能源【世界日報07.11.28
據CIBC世界市場27日公布研究報告顯示,雖然許多產品整體能源效率大幅提升,但美國消費者卻開更耗油的汽車,並買更多台冷氣機及冰箱,反而消耗更多能源。
消費者將能源效率增佳所省下的錢,花在購買數量更多、更大型的家電設備和汽車,過程中耗用更多能源,如同「效率自相矛盾」(the efficiency paradox)。
負責研究的CIBC經濟及策略首席專家魯賓(Jeff Rubin)說:「表面上是節省及改善能源效率,卻導致更多消耗」。
該項研究的結論指出,更嚴格的能源效率規定無法解決對氣候變遷及石油供應耗盡的擔憂。
魯賓說,「問題在於能源效率並非最終目標」,「降低能源消耗才是傳統石油耗盡及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挑戰的最終目標」。
研究發現,能源使用在1975年至2005年增加40%,而同一時期能源效率也大為改善。交通和住宅是能源使用增加最多之處,也是當局提升能源效率最多的地方。
自1980年以來,汽油每加侖平均哩程數不斷增加,但美國人汽車卻開的更大、行駛更遠。1970年美國人平均每年開9500哩,但目前已超過1萬2000哩。
而由於房屋也愈蓋愈大,用於住宅暖氣及冷氣的能源一樣增加。研究指出,住宅平均面積已由一九五○年代的一千平方呎,增加到目前的2500平方呎,而且有更多的家庭購買冷氣機。
滯脹
油價飆漲與停滯性膨脹【經濟日報社論07.11.28
1973 年,中東的產油國家整合成功,聯合起來以量制價,讓國際原油價格一年之間從每桶2美元狂飆20倍,造成有史以來第一次能源危機。油價大漲帶動百物騰貴,全 球各國立時陷入恐怖的通貨膨脹之中。但與歷次通貨膨脹不同,世界經濟並未出現過熱情況;反倒是生產成本大增、獲利驟減,使企業紛紛減產裁員,消費者的真實 購買力也急遽縮水,使有效要求隨之萎縮,導致全球景氣衰退。面對如此罕見又可怕的景象,經濟學家特別鑄造了一個新詞,停滯性膨脹 (stagflation);只是由於其後油價未見類似波動,這個新詞也逐漸被淡忘。
近兩年來,國際油價又蠢蠢欲動,從每桶20美元倏忽逼近100美元,而且迄今漲勢未見少歇;停滯性膨脹這個惡魔是否會再肆虐人間?
由於原油今日仍是不可或缺的能源與石化原料,極多生產與運銷活動深受其影響;因此油價快速上漲,必定會以連鎖反應帶動產銷成本應聲而起,也必定會讓消費者的真實購買力為之縮水,停滯性膨脹勢難避免,只是其規模遠不能與30年前相比,為禍也會大為減輕。
國內物價在10月份大漲5%以上,除了颱風過境蔬果價格大漲的影響之外,油價上升的影響不可小覷。但原油價格升至高點即不再回降,其後續的連鎖效應會略有 延遲,因此對物價指數的衝擊,恐怕會在最近一段期間中漸次顯現。同時,過去十年對全球物價平穩貢獻至偉的中國大陸隨著沿海地區廉價勞工供給逐漸短缺,原料 價格不斷升高,尤其糧食價格大幅上漲,通貨膨脹的壓力已難以壓抑,勢必會隨著巨量加工品外銷全球各主要市場,而將通貨膨脹一併輸出。而當美、歐各國同心一 志力求人民幣以更大幅度升值時,更將火上加油,讓大陸加工的海外售價加速升高,也為全球各國添加更大的通膨壓力。
國內的景氣,則在主計處宣布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突破6%的同時,研究機構也公布10月份製造業的景氣氣候測驗點較上月大跌6.14點,為52個月以來最大降 幅。主計處的最新調查也發現,去年全體企業中,高達八成其員工薪資原地踏步乃至下降,只有兩成多一點調高薪資,而其中絕大多數是金融保險業。另外一項調查 結果也與此相互呼應:主計處的調查顯示,今年有37萬大學以上學歷者,其平均月薪低於2.2萬元,占該群體的18.14%;人數與比率都創下六年來的新 高。
這些不過是略舉若干調查數字,以管窺豹;但不能忽略,這都是原油價格大漲、次貸風暴全面衝擊世界經濟之前即已發生。因此,景氣停滯這個部分,我們或許仍未見其全貌。
然而此次油價大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會遠不及過去猛烈,最重要的原因是,許多先進國家如北歐的瑞典、挪威,近鄰的日本等,經過能源危機的洗禮,又對燃燒石 油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深惡痛絕,早已竭盡全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或大力以核能發電取代燃油發電,因此石油在其生活中的地位乃大不如前,在許多產品的成本中比 重亦大有降低。
但這正會隨著油價持續升高,而在各個國家與各個產業之間判定優劣勝敗。凡能少用油或不用油而仍然多耗油者,必敗。在一個產業之中,能源效率高者,其競爭力 必高於能源效率低者。我國在世界各國之中,是最冥頑不靈者之一。儘管除了核能發電之外幾乎完全無法自產能源,自第一次能源危機以來,政府卻從未正視節用能 源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因而與日本等國等量齊觀,簡直令人汗顏無地。
從最簡單的一項政策觀察:當歐洲各國為節用原油,對其使用課徵近100%的能源稅時,我們的經濟部長卻屢屢以國內油價是亞洲鄰近各國之中最低者自豪。正由 於我們堅持油價最低的政策,讓國人毫不知節用汽油、節約能源,政府不但極力維持最低的油價,更強迫國營的中油公司以比此更低、低於成本的價格向台電等供應 燃料油,實質上是以與課能源稅相反的方式,對用電者給予能源補貼,大開世界潮流的倒車。
不僅如此,政權輪替後,政府還硬將唯一的新核能發電廠中途喊停,最後雖格於形勢,不得不屈服復工,仍忸怩作態、拖拖拉拉,自耗民脂民膏以千億計,迄今仍發電無期。
如果全世界像樣的國家,都從歷史中學到教訓,不重蹈覆轍;唯獨台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奈何!
油荒
<油荒 就由別人慌?>中時小社論2007.07.12
國際能源總署警告,五年內將鬧油荒。這是驚天動地的新聞,但,在台灣卻是有如馬耳過東風。
中國人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易」,反正天塌下來有高的人頂,真壓到了,就時到時擔當吧。
於是,當歐美各國急忙忙地想方設法對應油荒時,台灣全民上下都不把油荒當回事。
巴黎在全市設了七百五十個點,提供一萬輛單車讓市民共享;紐約也打算跟進。台灣呢?鼓勵單車喊了十幾年,結果,除了幾條休閒單車道外,甚麼也沒做。明明是單車生產大國,環境又是地狹人稠,充分具備發展單車交通的條件。可是台灣偏偏就是單車寸步難行。蘇貞昌當行政院長時的千里步道萬里單車道政策,似乎也已人去政亡。
更可笑的是,全世界都在頭痛溫室效應所引起的暖化問題,正擬定各種措施,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的政府卻還計畫建火力發電廠、石化廠。
中國人強調「民以食為天」,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也不想唱環保高調。不過,如果歐美根據京都議定書,制定超量排放溫室氣體的制裁規定,以貿易維生的台灣還能繼續發展嗎?
好逸惡勞、追求方便,是人的天性。汽車當然比單車舒服。問題是,石油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又能再舒服多久呢?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台灣人民是該認真想想國際能源總署的警告了。
5年內鬧油荒?
國際油價後年每桶達一百美元 IEA警告全球 5年內鬧油荒
中國時報 2007.07.11楊明暐/綜合十日外電報導
「國際能源總署」(IEA)警告,由於能源市場擴張速度超乎預期,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供不應求,五年內全球將面臨嚴重油荒,世界經濟也將受到重創。
IEA九日發表「中期石油市場報告」,預測「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備用產能(spare capacity)五年內就會枯竭,而石油需求量仍將快速增加。
報告稱,未來數年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壓力勢必繼續存在,各國國內生產毛額增長速度放緩或許能提供喘息空間,但可以預期的是,如果供不應求的情況維持不變,一再攀高的油價將導致油荒出現。
報告還說,不僅石油供應在五年內會變得極度吃緊,天然氣在二○一○年前後甚至將遭遇更嚴重短缺的情況,各國政府尋求石油以外替代能源,也將因此受到限制。
IEA表示,自今年起到二○一二年,全球石油需求將以每年二.二%的速度增加。五年後,開發中國家的石油消耗量佔全球總消耗量的比例將從四二%上升至四六%。
能源供應日趨緊張,主要是因亞洲各國經濟成長,需要消耗更多燃料,包括產業所需電力和不斷增加的汽車,而快速擴張的石化工業和低價航空公司興起,也使石油需求量直線上升。
除了需求增加,煉油廠和煉油工人不足,以及其他非油國組織產油國的產量銳減,也將令石油短缺的情況更為惡化。
IEA石油市場分析部門主管伊格斯指出,利用植物生產生質燃料近年來雖取得進展,但緩不濟急,且由於玉米、蔗糖、棕櫚油…等相關原料價格上揚,也使這類燃料變得越來越昂貴。
IEA的警告提醒人們,油荒一旦出現,屆時不僅汽油價格飛漲,電價也必定上揚,而運輸費用暴漲,包括食品在內的所有物價都會跟著上漲。全球經濟也將受到沉重打擊。
設在巴黎的IEA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有廿六個成員國)的能源安全監測機構。在IEA發表這份報告的同時,國際油價也逼近歷史高點,倫敦再次漲破每桶七十六美元,紐約則漲到每桶七十三美元,且漲勢並無緩和的跡象。
專家們預估,今年冬季油價將漲至每桶八十到八十五美元,二○○九年,每桶將達到一百美元。
一些分析家指出,IEA一向危言聳聽,它發出這種警告只會使油價漲得更高。他們宣稱,自一九七○年代石油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已脫胎換骨,企業和消費者們已具備更好的能力來應付高油價。
法國金融公司Natixis分析師勒弗朗索瓦表示,IEA除擔任政治角色,也扮演替石油消費者說話的經濟角色。IEA的示警等於告訴油國組織成員:「看看二○一二年石油消耗的狀況,你們必須加快增產的腳步。」
油價為何飆不停?【經濟日報07.07.11編譯楊嘉凱】
供給面的威脅和隱憂
奈及利亞:武裝份子攻擊奈及利亞石油產業,導致這個全球第八大石油輸出國去年2月來產量大減,日產量約減少66.1萬桶,占奈國總產量22%。
伊拉克:伊拉克每日出口150萬桶石油,低於海珊掌權時的170萬桶。戰爭、國際制裁和投資不足,造成產油設備老舊,產量難以提升。而從伊拉克北方油田輸往土耳其港口的輸油管遭到攻擊,更使情況雪上加霜。
伊朗: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輸出國,但近年來因發展核能計畫,和美歐對立,令投資人擔心伊朗石油供應不穩。
煉油產能不足
全球煉油產能不足,加深石油供給不足的顧慮。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NOAA)預測今年颶風比往年多,也讓美國煉油廠產能面臨更大挑戰。
OPEC減產
掌控全球逾三分之一原油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今年產量低於去年。OPEC去年達成協議,分兩階段減少日產量170萬桶,約等於總產量的6%;第二階段今年2月起生效。
全球需求面
先前油價飆漲主要受供給不穩影響,但最近推升油價的驅動力則是「中」、美兩國石油需求強勁。全球石油需求2004年暴增,後來增幅減緩,但仍持續上升。
資金流入油市
今年初全球經濟走向堪虞,退休基金和避險基金一度停止進入商品市場,但近幾個月來資金再度回流商品市場,造成石油等商品價格走揚。
石油耗劫
全球油產 四年內盛極而衰【聯合報╱編譯彭淮棟07.06.15】
研究石油問題的英國著名智庫「油涸分析中心」(ODAC)指出,全球石油產量將在今後四年內達到頂峰,然後急遽下降,對世界經濟和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影響。
該中心主任康柏表示:「這是每個喝啤酒的人都曉得的簡單理論,開始是滿杯,最後是空杯,喝愈快,空愈快。」康柏歷任英國石油、殼牌、艾克森、德州雪佛龍等大石油公司地質主任或副總裁,對石油真相知之甚詳。
他指出,標準石油(便宜又容易開採的石油)早已在二○○五年探頂。即使加上比較難採的重質油、深海和極區油藏,全球油產也會在二○一一年觸頂。
供需之間的差距這幾年來不斷縮小,到去年已幾乎消失。一旦供不應求,後果嚴重。耗油只要稍稍超過油產,油價就可能衝上每桶一百美元大關,接著就是全球經濟衰退。
著有「去了一半:油、氣、熱氣和全球能源危機」一書的雷格特說,石油業者和政府不願承認石油即將涸竭,就像他們否認氣候暖化。他說,英國北海油藏在一九九九年探頂,其後兩年,公開場合說實話還被罵得滿頭包。
美國科學家胡伯特一九五六年提出數學模型「胡伯特曲線」,預測美國的油產將在一九六九年探頂,受盡主張油產能夠無限增加者嘲笑,結果美國油產在一九七○年探頂,從此一路下降至今。
長期擔任英國石油公司規畫員的史克瑞波斯基,現在主編「石油評論」,他表示:「今後兩年半,油產沒問題,之後將會惡化。」
石油公司和油峰論者之間爭議不少,卻沒有人能否認需求正在飆漲。中國大陸和印度倚賴石油一如已開發國家,全球勢必加速採油。根據「國際能源總署」最保守的估計,今天全球平均每天耗油八千五百萬桶,到二○三○年將上升到一億一千三百萬桶。
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是全球四大石油蘊藏國,但這四國的原油蘊藏量不無疑問。去年在科威特,一位記者發現官方文件,說科國的油藏量其實只有帳面數字之半。伊朗則在今年成為第一個實施配油制的產油大國。伊朗油藏多少,盡在不言中。
薩德‧胡笙尼兩年前從沙國石油公司執行長任上退休,比誰都清楚沙國能增產多少石油。他對紐約時報說的話發人深省:「問題在二○○二年全球每天用油七千九百 萬桶,二○○四年增到八千四百五十萬桶,一年多用二百萬到三百萬桶,等於每兩年多出一個沙烏地阿拉伯來,這是不可能無限繼續的事。」
陸新型儲能規模相當於1.4個三峽水電站 達3139萬千瓦2024/05/08 中時
大陸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從重力、風電到鋰電池儲能等各種新型儲能技術的應用,截至2023年底,全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自「十四五」規畫以來,新型儲能裝機更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93億元)。
大陸央視財經8日報導,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的儲能技術,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被首次寫入大陸政府工作報告。現在,各種新型儲能技術已經在各地進行應用。
在江蘇如東,大陸首個100MWh重力儲能項目正在建設中,再過1個多月,項目就將正式投入運行,大陸重力儲能也將實現「從0到1」的突破。如東重力儲能項目所在的如東縣被稱為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今年第1季,如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項目為電網輸送清潔電力46.11億千瓦時。
報導指,重力儲能是一種機械儲能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新能源產生的富餘電能提升重力塊進行「充電」,等到用電高峰時,再放下重力塊,用重力做功「放電」,從而為電網提供電力。
廣東佛山寶塘儲能站,是大陸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電網側獨立鋰電池儲能電站。儲能站裝機規模300兆瓦,占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裝機總量的1/5,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4.3億度清潔電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
截至2023年底,全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相當於1.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可以滿足200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2023年一年,大陸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已是「十三五」末裝機規模的近10倍。
今年,廣東儲能項目的備案數量同比增長超5倍;江蘇今年將有400萬千瓦新型儲能併入國家電網,以滿足電力保供及電網調節需求。「十四五」以來,大陸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元。
面對新型電力系統的挑戰和機遇,大陸還在探索更多的儲能手段。常州市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國家試驗示範項目。鹽穴儲能未來的產業化、商業化前景,還有賴於轉換效率的提高和建設成本的下降,科學家仍在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