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1 04:19:49包淳亮

中國模式是落後國家的浮木

中國模式是落後國家的浮木

2010-12-19 旺報 【包淳亮】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4x112010121900176,00.html

 

     從「高額且高效的投資,能產生高速的增長」這種最為簡化的經濟邏輯來看,誠如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陳志武所說,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沒有任何奧祕。然而,拉丁美洲半個多世紀來沒有拉近與歐美的差距,多數非洲與亞洲國家陷於貧困陷阱中而長期無法自拔。相對於諸多長期未能發展的「亞非拉」國家,中國似乎已經擺脫了「貧困陷阱」,因此其發展經驗引起普遍重視,且需要加以闡述與論說,於是「北京共識」或「中國模式」等字眼應運而生。

 

     國家高於社會的獨立性

 

     中國內政與外交政策的一個突出特徵就是「獨立性」,國家高於社會,而這與不時接受美、歐「指導」的多數開發中國家有著顯著差異。與此相關,在世界銀行的政府治理研究中,中國大陸的「問責性」一項評價頗低,對腐敗的控制、規制質量與依法治國的表現一般,但政治穩定性略佳,政府效能則僅略遜於德、美、法、日等國,領先土耳其、墨西哥以及絕大多數其他開發中國家。

     相似的,英國《經濟學人》依據腐敗多寡、灰色經濟、安全保障、官僚效能等12項指標所進行的國家能力指標研究中,163個國家裡面,被視為高效的僅有34個,包括西歐、北美,亞洲僅有日本及四小龍,以及中國大陸;其餘開發中國家僅拉丁美洲的哥斯大黎加與智利獲此佳評。包括所得仍遠高於中國的巴西與阿根廷等38國僅獲得中等評價,而包括墨西哥以及東歐多國的33個被評價為「差」,至於評價「極差」的則還有58國。

     中低收入的國家無論民主與否,其貪腐程度普遍較中國嚴重,政府效能則幾乎都遜於中國。相對於「西方」以問責做為對開發中國家的主要要求,中國似乎強調迥異的政府治理優先順序,在相對貧困的發展階段實現相對較高的政府效能,同時實現了國家的快速發展。

 

     中國發展路徑可否複製

 

     因此對於其他開發中國家而言,是什麼樣的路徑促成中國發展,中國的政治型態是否果真有利於發展,中國的發展路徑是否可能被其他國家所複製,都成為極有意義的問題。

     不面對「貧困陷阱」,不思考為何絕大多數國家發展遲緩,就不可能認識「北京共識」或「中國模式」等字眼的價值。在這個認識過程中,國際政治的虛偽,國際組織的傲慢顢頇,都將被抖落在人們的眼前。新興大國的崛起過程,無可避免的要鬆動既有的結構,從而使被制約的落後國家獲得一絲喘息的空間。

     雖然中國大陸在內政上被視為威權高壓,但在此刻,對於相對落後的國家而言,中國模式可以說是一股清新的空氣,一根救生的浮木。

     (作者為中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加大河濱分校全球研究學程訪問學者)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