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0 10:40:25包淳亮

戴東清、張斯綱、包淳亮在蘋果日報談本土

何謂本土 何須論述
作者為中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包淳亮
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戴東清的文章「台灣需要什麼本土論述」,指出「本土色彩」不是選舉關鍵,是否會講閩南語也不足以代表是否本土,這些論點似乎是正確的。然而戴文的結論卻令人大謬不然。他說,「儘管台灣與世界各國有制度上的差異,但在實踐人類共同價值上是同步的,如此的本土論述才能與中國作出真正的區隔」。作者的原意似乎是要用進步論述取代出身背景、省籍、使用語言等等的本土論述,卻反而掉入了現行本土論述的惡質出發點當中。

愛家鄉是天經地義
讓我先介紹一些人如何談本土。武漢作家方方談本土,說武漢是一個大雜燴,不東不西、不南不北,但匯聚各地風土人情,正是武漢的本土。上海作家孫甘露強調上海人並不特別樂見對三十年代瀏金歲月的追憶,而是更傾向一個未來的上海,這種不斷追求未來的思維,才真是上海。杭州作家李杭育談杭州,對於杭州天候的多雨和菜餚的精緻有著深刻的依戀,認為那正是本土。北京作家劉心武說,大早起來喝豆汁的就是北京人,因為那正是北京庶民的生活習慣。成都作家鄧賢談本土,則是茶館的文化打敗了咖啡的文化,在這種生活方式的自信中彰顯了本土。這些大陸作家談他們各自的本土,往往既有恨鐵不成鋼的幽怨語氣,又多得是怡然自得、眷戀不捨的神情。愛家鄉是天經地義的事,愛與不愛,掩飾不來。
本土原來不需論述。台灣「本土論述」的出現,是因為過去的教科書裏好像台灣的鄉土不重要,長江黃河才重要;書本裡的大中國論述忽略了台灣的鄉土,因此才要用另一種論述來抵制原有的論述。
不過論述總是建構的,也因而經常是膚淺的、虛假的。經驗之外的事情,用論述可以讓人略有所悟,但總不及真切的體驗給人的衝擊。「本土論述」曾經有進步性,把台灣人拉回身處的現實之中,用愛家鄉的天經地義,取代較為遙遠的大中國論說。現在藍營一些人希望用進步論述,來反擊似乎被綠營把持的本土論述,但卻襲用了本土論述中的反中國成分,於是出現「才能與中國作出真正的區隔」的結論,這並不令人意外。

本土不需設想區隔
不過無論人們怎麼論述,都得服從物質、或者「客觀世界」的第一性。好比說論述台灣是現代的,就得有台灣比上海現代作為物質基礎,否則就是謊言。謊言,例如「三年反攻、五年成功」,終將是要被戳破的。
因此本土論述以愛家鄉為基礎就好,以基於生活的感悟就好,根本不需要去設想什麼「區隔」。因為設想區隔,就會遇到相似,愈是想要區隔,愈是只能畫地自限。何況我們還可以設想「儘管大陸與台灣有制度上的差異,但在實踐人類共同價值上是同步的」-或者有著五十步與百步的差異-但誰是百步呢?

國民黨問題在改革 不在本土
作者為國民黨中央委員、「567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張斯綱
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國民黨在高雄市長選舉未取得勝選,一時之間,有關國民黨不夠本土化的講法紛紛出籠,甚至有提出將中央黨部搬到高雄、馬英九主席搬到高雄去住等等的說法,困擾國民黨數年之久的本土化問題,又提出檯面被討論。有趣的是,只要南部選得不好,就以「本土化不夠」作為理由輕巧帶過,但是,從沒有人深深思考,什麼是本土化?它的表現形式是什麼?國民黨只要跟著喊本土化就有票嗎?
本土化在過去十年來,成為民進黨操作選票的利器,它是一種「狹隘的福佬主義」,具有排他性質,在社會上營造不認同「福佬主義」就是不認同台灣、不愛台灣的肅殺氣氛,這是民進黨屢屢在南部勝選的關鍵。相對的,對於國民黨而言,由於背負執政原罪,在「本土化」議題上缺乏對抗工具,縱使提出很多不錯的公共政策,但仍難敵「本土化」的發酵,任何公共政策都被以「賣台」扭曲,連募兵制都可被曲解為「沒兵打仗把台灣送給中國」。此情形下,國民黨跟著喊「本土化」,只有收到東施效顰之效,忘記自己政黨的價值與精神在哪裡。南部選民真的只是依賴「本土」作為投票選擇的依據嗎?或者是只靠喝酒搏感情?恐怕不是,這也小看南部選民的判斷,候選人的條件、特性,有沒有那種「和我站在一起」的氣息,還是比較重要。國民黨在南部的選票,不是本不本土的問題,人才才是關鍵,要在南部找尋、培養不被地方派系掌握的秀異之士參選,把南部人才的斷層彌補起來。

在地化更勝本土化
其次,筆者認為,國民黨應有能力重新詮釋「本土」,把「本土」導引到「愛鄉土路線」,將「出身比賽」轉為「價值比賽」,簡單明確的說出「愛鄉土的方法」,勇敢大聲的說出來。況且,台灣社會族群分化情形並不嚴重,都會化程度越高的地方,族群的問題越小,高雄是南台灣最大都會,各種族群定居於此,早已認同自己是「高雄人」、「台灣人」,「在地生根」已經成為事實,以族群融合的「在地化」觀點更勝狹隘的「本土化」。

國民黨少了清朗感
再者,這次高雄的選票結構已經明白顯現藍綠各半的局面,中間選民的選擇就成為勝負的關鍵。在若干選民的心目中,國民黨多少仍存有老大遲緩的形象,這種形象的轉變是需要全面的轉型,包括人才的年輕化、選舉手法的創新、對社會進步議題的關注…等等,經年累月,逐漸累積而成,國民黨在野6年多,改革是有一定的成績,但對某些民眾而言,還是少了那種清朗的感覺。
總之,國民黨實在要認真的作自己,理出思緒,找出自身的價值,架構台灣新的願景,打弊興利,同樣重要。對於正確的議題,擇善固執,不要怕被挑戰。高雄的失足只是一時的挫敗,藉機找到缺點,努力改進,輸得要有價值。
台灣需要什麼本土論述
作者為致理技術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戴東清 2006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每次選舉過後國民黨進行選後檢討時,有無本土論述似乎就會成為選戰成敗的關鍵話題,如果本土性強就能當選是真理的話,本土色彩濃厚的民進黨候選人在這次高雄市長選舉就不會選得那麼辛苦,可見是否具有本土色彩原本就只是影響選戰諸多因素之一而已,不宜誇大其對選舉的影響力,否則檢討可能無法對症下藥,更何況究竟什麼能代表本土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以語言來區隔困難
有人認為講台語就代表本土,所以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若能以台語進行全程演講,國民黨的本土性就會強化,2008年總統大選當選的機率就大增。如果這是真的話,國民黨黃俊英的本土性應該算是相當強的,可是在大環境不利於民進黨的情況下,他為什麼仍然無法當選高雄市長呢?由此可知,本土性與最終是否當選沒有必然的關係,除非我們認定黃俊英落選是因為馬英九大力輔選的關係。這裡引發另外一個問題是,究竟講台語能否代表本土的問題?台語的另一名稱為閩南語,也就是自中國福建南部流傳來台,同樣是來自於中國,為什麼從北京流傳來台的漢語就不被視為可以代表本土,福建來台的語言就可被視為本土呢?這其間的邏輯究竟何在呢?如果是因為來台先後順序的關係,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原住民語,因為那才是代表真正本土的語言,也可藉此完全與中國作出區隔,將更有利於建立本土論述。
相對於本土,自然就有非本土或者是外來,既然語言在作為區隔本土與外來方面有一定的困難度,我們就必須尋求新的方式來建立本土論述。儘管所有的政治都是關乎本土的,政治人物也會刻意操作本土議題以獲取其政治利益,若是此種操作有效,相信沒有人會放棄。不過,我們所處的世界不是只有台灣而已,現行的本土論述都只是在台灣內部作切割,如本土政權及其相對的外來政權,但是當我們在全球化時代面臨必須與台灣以外的世界作切割時,我們究竟有無一套可以為他人所接受的本土論述呢?如果沒有,那我們又怎麼能奢望外在世界了解我們。因此,真正的本土論述應該是說明台灣在實踐人類的共同價值方面有何特殊性與具體貢獻,台灣的未來有何令人驚豔的可能性。

制度防止負面印象
貪腐、經濟發展趨緩、虐待外籍新娘與外傭、缺乏防衛決心、選舉糾紛都是本土的一部分,也是外在世界近年來對台灣的負面印象,相信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本土。所以我們不應當再在內部作切割,而應該在制度上建立可能防止上述事件不斷重演的機制,然後可以對外大聲的說,儘管台灣與世界各國有制度上的差異,但在實踐人類共同價值上是同步的,如此的本土論述才能與中國作出真正的區隔。
蓝岛 2007-02-15 20:39:39

黎巴嫩校园涌动“中国红”
( 2007-02-15 17:04:5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8版
热闹的大红灯笼、喜庆的丝竹音乐、淡雅的绿茶清香、优秀的中国影片……中国文化周在辞旧迎新之际走进了黎巴嫩的大学校园。
由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和贝鲁特美国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周12日拉开帷幕。贝鲁特美国大学的西大厅在这一天变成了中国红的海洋:红绸灯笼和以红色为主要基调的各式各样的中国结、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挂满了大厅;门厅和墙壁上贴着喜庆的门神和烫金的“福”字。
“福、倒(到)、啦!”建筑系大三学生米歇尔指着墙上的“福”字,向身旁的同伴展示着刚刚学会的中文。当他得知“福”字代表着福气和好运时,米歇尔赶忙请同伴为他和“福”字照张合影,“我要把福气带回家!”
展厅的另一角,数十幅照片展示着北京的古老文明与飞速发展。悦耳的中国民乐和正宗中国龙井茶的阵阵清香使师生们陶醉其中。“太神奇了!我真想到中国去看看!”艾丽娜,这个长着一头漂亮黑头发和黑眼睛的人文系大一的学生对着一张反映一对西方青年在中国举办传统婚礼的照片发出了感叹。
在文化周的开幕式上,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刘志明向贝鲁特美国大学捐赠了80种、近300册有关中国的图书。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周将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希望这次中国文化周能使贝鲁特美国大学的师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 (记者王昕 潘立文)新华社贝鲁特2月12日电
------------------------
看看,
黎巴嫩人如同西班牙公牛看到红布那样.
把满目残壁断亘,当成是幸福到来了.
如同上面的那位,
明明听到俺一天到晚在唱,
出了一个大救星,从来没有救世主,
却硬说俺只知道求佛.
真是阿弥驼佛,善哉善哉.

泉州人 2007-02-14 11:13:51

關於藍島提到這首流行歌“求佛”。
還能辨析出這麽多道理來。
只能笑說真浮淺。
幾万首流行歌曲,你就會這一首。
而且是我感覺最噁心的一首。
真沒水準

蓝岛 2007-01-31 20:44:20

用李敖的话说,稍微婉转点,
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子曰,
君子求诸于己,小人求诸于人.
暂且不论把人分君子小人是否合适,显然,考虑问题应先求诸于己,再求诸于人,是合适的.
比如说,那些写伤痕文学的.
看来看去,都是自己多可怜呀,多可怜呀.
好坏自己也是知识青年,可以产生文字影响力.然后大肆造势.
不象许多农村居民,不仅不会说,
如果谁想见义勇为,为农民也说两句,
农民通常还会很愤怒地回应,
呀,政府不是很好的嘛,某谠不是很好的嘛,你干嘛要说不好呢?
尽管农民住的牛棚和让城里人住的牛棚比,才是真正的牛棚.农民把尽量好的房子让出来,接待城里来的人,这个房子却被城里人称之为牛棚.
这些知识青年,喋喋不休,就是不反省反省,
自己造反,大串联,的历史.当然他们当时也还是未成年人,大家是不能太苛刻.
不过,完全可以谈谈,自己是多么的见多识广呀.
大串联,全国大好河山,免费旅游.全中国都游了一个遍.
当然,国库花光了,就业机会玩完了,那就到农村去修地球吧.
难道这有什么不合理吗?
子曰,
知耻而后勇.
不禁让人疑惑,这个勇是指勇于敢呢?还是勇于不敢呢.
我们做错了事情,得赶快承认错误,否则,就是超越了做人的底线,后果太可怕了.所以,得赶快承认错误,勇于承认错误.
不敢承认错误,敢于不承认错误,那是太可怕的事情,那才是要勇气的哦.
我是看来看去,华人是勇于不敢承认错误的.
很简单,在等级社会里,人是分成君子小人的.
如果谁被发现,甚至连自己也承认错误,那就自动归入小人行列里去了,那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如同女人自动被归入小人一类,那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生出来,就得让高素质的老爸给代表了,
嫁了人,就得让高素质老公给代表了,
老公死了,你还不要着急,你还得让高素质的儿子给代表了.
至于男人嘛,
只要努力保持高素质男人的优良性,因为高素质男人肩负着对低素质女人进行三个代表的重任.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地,理直气壮地,把低素质女人的脚骨拧断了.

所以说,伪善.
知耻而勇的实质,是勇于不敢,而不是勇于敢.
再举一个例子,
子曰,
有教无类.
接受教育不分类别.
善不善?
先把人分类别,等级,然后假惺惺地说,大家都可以接受教育.
如果你不把人分等级类别,大家都一样,彼此彼此,平等的,那压根儿就不会存在谁可以接受教育,谁不可以的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显然,可以看出按现在的认识高度,这是明显是很伪善的朴素的思想.
这种伪善的面具,已经是牢牢地粘在脸皮上了,很难撕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