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9 17:51:42思乃泱
嘿唷喔啦啦‧06與08(2)還有星爺與汪老師……
(圖說:在南王的婦女鋤草完工慶,總有taramaw會在外面作祭祀,告知、分享,給過去的人先用)
未完的遺憾,在知本,還有很多人。
一下子,對於叔叔周光星(昂歲)的遺憾也跟著湧起。
ajin節姐跟道格回台灣巴嘎定2004那一年,剛好是泰安聯合年祭之後沒多久。喜宴結束以後,在阿金節姐家外頭,叔叔不知怎地跟我談起他懸掛在心的理想,他說想要出一本知本系卑南語的詞書語典。
第一次認識叔叔,是2001年五月在台北樹林旅北知本人的家裡,那時旅北同鄉會正好要準備慶祝母親節,大家對著從家鄉空運過來要包阿拜的葉子laviruk興奮不已。
叔叔的母語非常好,好到連身在知本跟他同一輩甚至比他長一輩的人都自嘆不如。叔叔雖然離鄉到外發展多年,可是他講的母語純正得像天然有機米一樣沒有受到污染。知本人三、四十年前講的話跟用語是怎樣,叔叔就完完整整保留了當時那樣的說法。以前我不是很了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後來得知人類學對於移民社群有這樣一種看法:遷離出去的族人,往往保留的文化會比原來移出去的那個地方還要多;而且這個現象是越遠的族人,保留的就越多。其中一項原因是因為在越遠的人,越想盡可能跟原來的地方保有文化上同一聯繫的認同,而且不會受到原來地方隨著時間變化所受到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反而是住在本地的隨著時間與外界的互動,漸漸被外面進到這裡的文化同在一地互動而受到影響,反而與原來文化的關聯就不是那麼純粹了。
叔叔因為年輕時處在母語純正的環境,所以很自然擁有母語思考的能力。當他在外地與外界溝通時,就完全不是母語的環境。等到他跟知本人聚在一起時,又是完全母語的環境。因此他講的母語就沒有那種一半國語、一半母語的雜混,叔叔的母語就像剛開瓶的保力達又純又濃,沒有套了國農的變色,也沒有加了米酒的變味。因此叔叔後來不僅考過母語認證,也持續致力於知本語系的保存推動教材的編纂。
印象中有一次叔叔對於現在中年較年輕一輩的卑南族在連結、創造新語彙來作為母語教材教學生在語言使用的認知不夠,感到非常捉狂。他說:「makiteng有『小』的意思,可是「小學」你不能用makiteng這個字來講啊,那就變成「小的」學校,是說學校佔地幾坪的大小,不是那個小學跟大學啦。意思完全不一樣。」
ajin節姐巴嘎定那天,這位向來關心她的舅舅當然也到場慶賀。那天叔叔用他特有的倒三角眉毛憂鬱神情說了好多他在乎的事情,其中一項他一直在努力的就是多年來好不容易整理了許多知本的用語跟用詞,他想找人幫忙他輸入電腦做整理,將來可以當作母語教材傳承下來。
由於叔叔沒有住在部落,我是跟叔叔建議說最好是找他附近的年輕一輩知本人,這樣做起來像是要修改或是增加的話比較方便,同時年輕人也可以在打字當中有機會接觸學習母語,這樣子可以一石二鳥。但是叔叔面有難色,試著找人的結果似乎是沒人能幫忙。於是我跟叔叔說,為了保險起見,他那些寶貴的原稿要自己留著,寄給我影印稿就好,我找時間再慢慢打。
然而從那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叔叔的消息。
等到我再次聽到他的訊息,已經是叔叔的喪事。
還有汪老師。
汪老師生前是部落做文化工作這群人很大的支持,他總是在意年輕人跟中生代這一輩到底有沒有把文化的事情做好傳下去。汪老師總是以一個陪伴在你身旁的長者一直不斷鞭策你、鼓勵你、督促你,有他的在巴拉冠會場,有他的參與部落事務的在現場,很自然在每一個重要時刻的出現與同在,就好像到了天主堂做彌撒一定要說聲感謝天主一樣,是那樣的理所當然。
而這樣的理所當然,隨著他2005年的辭世,讓知本少了一個重要的精神地標似的,有了極大的失落。
這些長輩,在他們的生命中所最在意的,往往不是個人天命的發達,而是一整個更高更遠為了部落發展的理想。然而,他們都來不及看到他們最在意的理想實現,帶著他們對我們未完的遺憾以及我們失去他們的遺憾就離開了人世。
這下子我哭得更多,旁人也不好意思起來,直打圓場說就先讓我離開吧,小孩子還等著我帶。
「什麼!你們還沒走?」轉過頭來回神一看,欣怡他們姐弟妹三人還直盯盯地巴在我身邊等著。我以為他們早已不知繞到哪裡去了,怎知孩子們不是跟著除喪的隊伍隨著儀式的繼續而前進,而是認定要跟著我,不管我在哪裡。那種感覺,就好像亡者已逝,但是下一代仍需要生者振作起來把日子過下去一樣,那樣的單純與信靠。
本來想先離開,昇汶剛好回來。於是我跟她、嫂嫂三人坐了下來,還是一起結束一瓶啤酒。我在ㄚ秋生前待過的屋簷下,澆奠了啤酒給他。
一路上,欣怡見我仍哭得厲害,就一直貼心的細拍我的背,像媽媽不斷拍哄著哭泣的小孩好安慰他入睡一般。儘管這樣的細哄不能解除我止不住的淚,但是我的心卻得到了安慰。
孩子們,感謝有你們的陪伴。感謝有你們的對我好。
長輩們,我也感謝你們,不因為我是外人,就不跟我分享你們對於知本的理想;不因為我是外人,就不把我當做也是要要求一起努力下去的一分子。
我的心,有了繼續下去的勇氣,不再只是哭泣。
儘管,還是很痛……
結束開發隊明智家的除喪,皆興宣佈照往例到建和拜訪正在年祭的姊姊部落。自從2001年除喪後跟年輕人到建和拜訪之後,我已經好幾年沒跟到這個行程。想說,那就跟下去吧,孩子們也期待去到建和看到跟平常不一樣的部落。於是我打了電話跟千里說不過去成年禮了,雖然我還是很嚮往初鹿那一年一度人聲鼎沸的現場,唉認識卑南族真是麻煩,大家都擠在同一個時候,就算我有四輪車了也很難分身。
建和跟初鹿一樣,最盛大的祭典是冬天的年祭,於是我履行跟欣怡的諾言,如果有全程跟完,跟弟弟妹妹一起我們跟哥哥到建和去。這一次我們跳上虞導的車,感謝他願意讓我們擠這一程。下車的時候,小孩子沒有講謝謝,虞導說小朋友怎麼沒有講,我就趕快教他們講謝謝。等到建和的行程結束回到知本,這一次不用教了,孩子們就很自然的大聲說:「謝、謝、ㄚ、貝!」尤其是小小的惠蓮那童稚之音更是甜得可愛。樂得辛苦一整天攝影兼司機的虞導高興得很,直說:「小美女,再見~~」就飆往馬老師龍過脈的家續攤去。
我發動車子,準備載欣怡他們姐弟妹三人回第四條路上面。
看到vansalang的車子從巴拉冠那頭通往建和的小路下來,我們四個人很興奮。也想要像給虞導那樣一起喊些什麼,決定好以後搖下車窗,然後就在第一台車快要經過達古範轉往第三條路的彎角,數一二三就四個人大喊:「辛、苦、了!」車上滿滿的年輕人被路邊這突來的大聲全給轉過頭來,雖然我們看不到遠去的他們表情如何,不過相信一定很高興吧。
由於第一次喊有點零零落落,因為有的喊辛苦了,有的喊辛苦你了,有的喊辛苦你們了,於是我們統一大聲喊辛苦了,不僅給經過的第二台、第三台車的年輕人帶來驚喜,同樣的他們的反應也給我們帶來驚喜。
往家裡的路上,欣怡他們在後座興奮地講:「啊~~哥哥他們聽我們喊,所有的人忽然都回過頭來一起看我們,樣子很~~~高興耶。」我說:「對啊,因為我們的喊給他們很大的鼓勵啊。所以以後你們看到大人很辛苦的時候,做事情很累、流汗,特別是在做部落的事情很累的時候,跟他們說聲「辛苦了。」大人就會覺得很高興喔。」於是我又問他們:「那『辛苦你了』跟『辛苦你們了』,有什麼不一樣呢。如果是一個大人很累的時候,要說什麼呢。」孩子們答說:「辛苦你了。」「那如果是很多大人呢?」「辛苦你們了。」「很好,就是這樣喔。」
我之所以說這些話的意思,本來是希望孩子們往後可以在部落活動時更多用點心鼓勵辛勞付出時間與心神、體力的大人,因為巴拉冠的事常常吃力不討好,又花時間又傷荷包,如果孩子們能夠這樣鼓勵部落的長輩,我想大人也會付出得更樂意吧。此外也順便兼當國語文教學來給幼稚園還沒有的慶鑫跟惠蓮分辨「你」跟「你們」的使用場合,只是這樣想而已。沒想到,就在欣怡把弟弟妹妹接下車,關上車門的同時,她輕輕說了一聲:「辛苦你了。」
那一刻,我的心一震。
ㄚ秋,世界是循環的。
當我這樣帶知本的孩子、待知本的孩子,知本的孩子也會在下一個時刻這樣帶我、待我。
我們所給的、所營造的,最終都會回到我們自己身上。
耶穌的話語「你們要人家怎樣待你們,就要怎樣待人家」,此時知本的孩子給了我最好的教導。
我的心被孩子貼心的話給安慰了。
ㄚ秋,儘管我還是不能給你任何以計畫性方式帶知本小孩的承諾,然而我承諾你,只要可以,我會在可能的範圍裡盡力。
因為只要我可以處在這個循環盡一份心力,就可以是一個善的循環,也算是可以告慰你的一種可能。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想要辦跨部落青少年文化營的源頭之一……
在開往泰安的路上,好不容易消腫的眼睛又因為想起ㄚ秋而開始泛紅。
匆匆到泰安把花環拿給巴代之後,我轉往市區拿蛋糕。
今天是崧甫兩歲的生日以及他那等他12年的老爸安喜的生日,父子倆同一天的生日,當然是家族的大事。
2005年的這個時候,我的情緒莫名波動。
那一年的這個下午,義消在巴拉冠跳舞,舞圈滿場的人,然而當中我最熟悉的人只有忠益跟安喜而且還是跟他們隔老遠的跳。於是我不知道,要怎樣插在舞圈裡,跟著很多不認識的人自以為是的跳。南王的歌,我也不會唱。於是,我有一種滿場似識卻盡皆不識的哀與愁。其實這也是我長久以來身處在部落當中的情愁,明明有認識,卻不怎麼認識的那樣子沒有親屬關係又愛又恨又無奈又互相的脈絡。
於是那個下午不到三點就早早回家倒頭大睡,補那先前在初鹿撐到天亮最後一支倒轉之舞的眠,直到被安喜的電話罵醒:「你給我過來,怎麼年祭一個人,快到家裡吃飯!」
「唉喲可是我,我很累……」
「趕快回來,家裡的一分子這個時候怎麼可以這樣,我們是一家人ㄟ。」
衝著安喜這句在意我讓我心暖的話,勉強睜開了眼睛趕到南王,一屋子的人剛吃完晚飯要給安喜父子倆慶生。
啊,這才想起來這天是崧甫的生日。
當場我非常不好意思,因為安喜不點明說這是他們父子倆的生日要我過來,他只是把我當作理所當然要出現在家裡的一份子。
我那身處部落當中偶爾會出現情緒與情感的波動,儘管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在歷經2005年香蘭會長交接的新天新地在教會裡哭到死去活來之後,這一年來我的狀況已經好了很多。
於是這一次我早早跟安喜講,2006年第一天崧甫的生日蛋糕算我的喔,安喜也把我當自家人一樣不客氣,好啊。於是我選了亞璇在戴雲生日時最推薦的艾薇塔蛋糕,在七點鐘趕到秀美家。
如果說,小俊家是我第四區的家人,那麼秀美家就是我第一區的家人。在來到台東的最初,除了知本以外,就是秀美家最照顧我。就連過年時他們擔心我沒回台南家過年,還直叮嚀著我過去吃年夜飯的,是這樣一個待我的家。
我興奮得很,因為愛吃草莓蛋糕的我還沒吃過艾薇塔做的,於是我跟崧甫一樣看到圓圓大大又看起來甜甜好吃還有蠟燭亮亮的一盤東西在眼前就高興得要命。
配著燒酒鼠跟水鹿肉我們大唱生日快樂給這對父子,大姊為文說這蛋糕她一切下去就感覺到彈性水嫩紮實的很古溜古溜,就連秀美也說她沒捧過十吋卻有這麼重的蛋糕,安喜更是說明天再去買一塊來吃,總之我們都吃得很高興。
席間姆姆叫我多吃些多喝些坐久一點,我說不行啦還要趕去寶桑呢,這一晚拉勞蘭的人會來到巴布麓參加年祭,我這人來瘋愛哭又愛對路的個性當然也是要想辦法跟囉。於是我又飆往了巴布麓,跟著我那裡的阿奈林家三姊妹、大小吳老師轟轟烈烈的感受到首次有排灣族跨部落到他們那裡的年祭盛會。那一晚,我看到寶桑的謙卑與驕傲,以及她的一直在努力與沒有放棄,很小的部落,但是她很亮。
一月一號的晚上,照例知本還有集合,這個晚上的跳舞ending之後,才是除喪祭真正的結束。
對於一月一號總是在跨部落的我,只要是知本的時間到了,那結局就很像上了定時發條的飛鼠,時間一到不管在哪裡都會飛回來,當然,按照知本的時間不用太準時。我飛車沿著外環道回到知本,心裡暗忖,嗯~~知本的時間7:30集合,那麼8:00開始才會有人陸陸續續到吧,那8:30所有的人就都到齊了吧所以我只要這時到就好。果然沒錯,我到的時候達古伐古範跟麥督米蘭剛跳完,現在是青年會在場中唱著除喪歌謠嘿唷喔啦啦。維尼笑說我多年來在知本的功力已經把時間抓到準準。
不再具有喪家身份的族人,與全體族人冠滿花環無有分辨的加入舞圈與年輕人共舞,在暗夜中形成一串移動的花環,綻放著重新歡欣的歌聲。我看著一個個從眼前舞動經過的族人,好多人,是我認識也認識我的人。這個比例,比在其他的部落多上很多很多,尤其是媽媽們。
命哥的媽媽也在舞圈當中。以娜對我很好,在部落見著常招呼我,就像這個早上在鳥占區的會場,她說:「司拿漾,怎麼不下來掉舞ㄋㄟ」。於是這個晚上,我跟舞圈的媽媽說:「我可以進來嗎?」媽媽一見是我就很乾脆的知本反應:「湯欄口以啊~~~」把手鬆了開來。
舞著、唱著,我的心裡,再度湧現對於知本的感激。
儘管,我有很多認識的朋友在不同的部落,但是,我唯一也最會唱的傳統歌、最會跟的timatilraw舞步,還是在知本。
只有在知本,我的聲音、我的腳步,才可以跟著全體的族人在不斷的逆時針移動當中,有了在宇宙群體中合而為一、被完整了的滿足感。這種感覺是,不管我往哪裡去,我的原初還是在這裡,我的本家還是在這裡,是那樣的安定與感謝。
我感謝知本,不會因為我身上唯一特別的花裙顏色、唯一最沒有桃紅鮮黃嫩綠而是暗暗顏色的卡定而認為我身上的服裝不是這裡的人,不會因為我插在中間大聲唱歌而認為我是莫名其妙多出來的人。在知本跟著舞圈的舞動,因為有著同樣頻率與波長的歌聲,讓我可以安靜、安心的感受到,我也是這個頻道、這個軌道的一分子。
謝謝知本。
謝謝卑南族。
謝謝許多的你們沒有排斥我的自以為是,讓明明不是的我也可以在你們當中,感受到許多身為人之一族的普同內在,一起交織的喜怒哀樂、一起平凡的春夏秋冬、一起不甘願不服輸所以在文化的努力上也絕對不要被打敗的卯到最底。
You made me completed, in many ways.
未完的遺憾,在知本,還有很多人。
一下子,對於叔叔周光星(昂歲)的遺憾也跟著湧起。
ajin節姐跟道格回台灣巴嘎定2004那一年,剛好是泰安聯合年祭之後沒多久。喜宴結束以後,在阿金節姐家外頭,叔叔不知怎地跟我談起他懸掛在心的理想,他說想要出一本知本系卑南語的詞書語典。
第一次認識叔叔,是2001年五月在台北樹林旅北知本人的家裡,那時旅北同鄉會正好要準備慶祝母親節,大家對著從家鄉空運過來要包阿拜的葉子laviruk興奮不已。
叔叔的母語非常好,好到連身在知本跟他同一輩甚至比他長一輩的人都自嘆不如。叔叔雖然離鄉到外發展多年,可是他講的母語純正得像天然有機米一樣沒有受到污染。知本人三、四十年前講的話跟用語是怎樣,叔叔就完完整整保留了當時那樣的說法。以前我不是很了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後來得知人類學對於移民社群有這樣一種看法:遷離出去的族人,往往保留的文化會比原來移出去的那個地方還要多;而且這個現象是越遠的族人,保留的就越多。其中一項原因是因為在越遠的人,越想盡可能跟原來的地方保有文化上同一聯繫的認同,而且不會受到原來地方隨著時間變化所受到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反而是住在本地的隨著時間與外界的互動,漸漸被外面進到這裡的文化同在一地互動而受到影響,反而與原來文化的關聯就不是那麼純粹了。
叔叔因為年輕時處在母語純正的環境,所以很自然擁有母語思考的能力。當他在外地與外界溝通時,就完全不是母語的環境。等到他跟知本人聚在一起時,又是完全母語的環境。因此他講的母語就沒有那種一半國語、一半母語的雜混,叔叔的母語就像剛開瓶的保力達又純又濃,沒有套了國農的變色,也沒有加了米酒的變味。因此叔叔後來不僅考過母語認證,也持續致力於知本語系的保存推動教材的編纂。
印象中有一次叔叔對於現在中年較年輕一輩的卑南族在連結、創造新語彙來作為母語教材教學生在語言使用的認知不夠,感到非常捉狂。他說:「makiteng有『小』的意思,可是「小學」你不能用makiteng這個字來講啊,那就變成「小的」學校,是說學校佔地幾坪的大小,不是那個小學跟大學啦。意思完全不一樣。」
ajin節姐巴嘎定那天,這位向來關心她的舅舅當然也到場慶賀。那天叔叔用他特有的倒三角眉毛憂鬱神情說了好多他在乎的事情,其中一項他一直在努力的就是多年來好不容易整理了許多知本的用語跟用詞,他想找人幫忙他輸入電腦做整理,將來可以當作母語教材傳承下來。
由於叔叔沒有住在部落,我是跟叔叔建議說最好是找他附近的年輕一輩知本人,這樣做起來像是要修改或是增加的話比較方便,同時年輕人也可以在打字當中有機會接觸學習母語,這樣子可以一石二鳥。但是叔叔面有難色,試著找人的結果似乎是沒人能幫忙。於是我跟叔叔說,為了保險起見,他那些寶貴的原稿要自己留著,寄給我影印稿就好,我找時間再慢慢打。
然而從那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叔叔的消息。
等到我再次聽到他的訊息,已經是叔叔的喪事。
還有汪老師。
汪老師生前是部落做文化工作這群人很大的支持,他總是在意年輕人跟中生代這一輩到底有沒有把文化的事情做好傳下去。汪老師總是以一個陪伴在你身旁的長者一直不斷鞭策你、鼓勵你、督促你,有他的在巴拉冠會場,有他的參與部落事務的在現場,很自然在每一個重要時刻的出現與同在,就好像到了天主堂做彌撒一定要說聲感謝天主一樣,是那樣的理所當然。
而這樣的理所當然,隨著他2005年的辭世,讓知本少了一個重要的精神地標似的,有了極大的失落。
這些長輩,在他們的生命中所最在意的,往往不是個人天命的發達,而是一整個更高更遠為了部落發展的理想。然而,他們都來不及看到他們最在意的理想實現,帶著他們對我們未完的遺憾以及我們失去他們的遺憾就離開了人世。
這下子我哭得更多,旁人也不好意思起來,直打圓場說就先讓我離開吧,小孩子還等著我帶。
「什麼!你們還沒走?」轉過頭來回神一看,欣怡他們姐弟妹三人還直盯盯地巴在我身邊等著。我以為他們早已不知繞到哪裡去了,怎知孩子們不是跟著除喪的隊伍隨著儀式的繼續而前進,而是認定要跟著我,不管我在哪裡。那種感覺,就好像亡者已逝,但是下一代仍需要生者振作起來把日子過下去一樣,那樣的單純與信靠。
本來想先離開,昇汶剛好回來。於是我跟她、嫂嫂三人坐了下來,還是一起結束一瓶啤酒。我在ㄚ秋生前待過的屋簷下,澆奠了啤酒給他。
一路上,欣怡見我仍哭得厲害,就一直貼心的細拍我的背,像媽媽不斷拍哄著哭泣的小孩好安慰他入睡一般。儘管這樣的細哄不能解除我止不住的淚,但是我的心卻得到了安慰。
孩子們,感謝有你們的陪伴。感謝有你們的對我好。
長輩們,我也感謝你們,不因為我是外人,就不跟我分享你們對於知本的理想;不因為我是外人,就不把我當做也是要要求一起努力下去的一分子。
我的心,有了繼續下去的勇氣,不再只是哭泣。
儘管,還是很痛……
結束開發隊明智家的除喪,皆興宣佈照往例到建和拜訪正在年祭的姊姊部落。自從2001年除喪後跟年輕人到建和拜訪之後,我已經好幾年沒跟到這個行程。想說,那就跟下去吧,孩子們也期待去到建和看到跟平常不一樣的部落。於是我打了電話跟千里說不過去成年禮了,雖然我還是很嚮往初鹿那一年一度人聲鼎沸的現場,唉認識卑南族真是麻煩,大家都擠在同一個時候,就算我有四輪車了也很難分身。
建和跟初鹿一樣,最盛大的祭典是冬天的年祭,於是我履行跟欣怡的諾言,如果有全程跟完,跟弟弟妹妹一起我們跟哥哥到建和去。這一次我們跳上虞導的車,感謝他願意讓我們擠這一程。下車的時候,小孩子沒有講謝謝,虞導說小朋友怎麼沒有講,我就趕快教他們講謝謝。等到建和的行程結束回到知本,這一次不用教了,孩子們就很自然的大聲說:「謝、謝、ㄚ、貝!」尤其是小小的惠蓮那童稚之音更是甜得可愛。樂得辛苦一整天攝影兼司機的虞導高興得很,直說:「小美女,再見~~」就飆往馬老師龍過脈的家續攤去。
我發動車子,準備載欣怡他們姐弟妹三人回第四條路上面。
看到vansalang的車子從巴拉冠那頭通往建和的小路下來,我們四個人很興奮。也想要像給虞導那樣一起喊些什麼,決定好以後搖下車窗,然後就在第一台車快要經過達古範轉往第三條路的彎角,數一二三就四個人大喊:「辛、苦、了!」車上滿滿的年輕人被路邊這突來的大聲全給轉過頭來,雖然我們看不到遠去的他們表情如何,不過相信一定很高興吧。
由於第一次喊有點零零落落,因為有的喊辛苦了,有的喊辛苦你了,有的喊辛苦你們了,於是我們統一大聲喊辛苦了,不僅給經過的第二台、第三台車的年輕人帶來驚喜,同樣的他們的反應也給我們帶來驚喜。
往家裡的路上,欣怡他們在後座興奮地講:「啊~~哥哥他們聽我們喊,所有的人忽然都回過頭來一起看我們,樣子很~~~高興耶。」我說:「對啊,因為我們的喊給他們很大的鼓勵啊。所以以後你們看到大人很辛苦的時候,做事情很累、流汗,特別是在做部落的事情很累的時候,跟他們說聲「辛苦了。」大人就會覺得很高興喔。」於是我又問他們:「那『辛苦你了』跟『辛苦你們了』,有什麼不一樣呢。如果是一個大人很累的時候,要說什麼呢。」孩子們答說:「辛苦你了。」「那如果是很多大人呢?」「辛苦你們了。」「很好,就是這樣喔。」
我之所以說這些話的意思,本來是希望孩子們往後可以在部落活動時更多用點心鼓勵辛勞付出時間與心神、體力的大人,因為巴拉冠的事常常吃力不討好,又花時間又傷荷包,如果孩子們能夠這樣鼓勵部落的長輩,我想大人也會付出得更樂意吧。此外也順便兼當國語文教學來給幼稚園還沒有的慶鑫跟惠蓮分辨「你」跟「你們」的使用場合,只是這樣想而已。沒想到,就在欣怡把弟弟妹妹接下車,關上車門的同時,她輕輕說了一聲:「辛苦你了。」
那一刻,我的心一震。
ㄚ秋,世界是循環的。
當我這樣帶知本的孩子、待知本的孩子,知本的孩子也會在下一個時刻這樣帶我、待我。
我們所給的、所營造的,最終都會回到我們自己身上。
耶穌的話語「你們要人家怎樣待你們,就要怎樣待人家」,此時知本的孩子給了我最好的教導。
我的心被孩子貼心的話給安慰了。
ㄚ秋,儘管我還是不能給你任何以計畫性方式帶知本小孩的承諾,然而我承諾你,只要可以,我會在可能的範圍裡盡力。
因為只要我可以處在這個循環盡一份心力,就可以是一個善的循環,也算是可以告慰你的一種可能。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想要辦跨部落青少年文化營的源頭之一……
在開往泰安的路上,好不容易消腫的眼睛又因為想起ㄚ秋而開始泛紅。
匆匆到泰安把花環拿給巴代之後,我轉往市區拿蛋糕。
今天是崧甫兩歲的生日以及他那等他12年的老爸安喜的生日,父子倆同一天的生日,當然是家族的大事。
2005年的這個時候,我的情緒莫名波動。
那一年的這個下午,義消在巴拉冠跳舞,舞圈滿場的人,然而當中我最熟悉的人只有忠益跟安喜而且還是跟他們隔老遠的跳。於是我不知道,要怎樣插在舞圈裡,跟著很多不認識的人自以為是的跳。南王的歌,我也不會唱。於是,我有一種滿場似識卻盡皆不識的哀與愁。其實這也是我長久以來身處在部落當中的情愁,明明有認識,卻不怎麼認識的那樣子沒有親屬關係又愛又恨又無奈又互相的脈絡。
於是那個下午不到三點就早早回家倒頭大睡,補那先前在初鹿撐到天亮最後一支倒轉之舞的眠,直到被安喜的電話罵醒:「你給我過來,怎麼年祭一個人,快到家裡吃飯!」
「唉喲可是我,我很累……」
「趕快回來,家裡的一分子這個時候怎麼可以這樣,我們是一家人ㄟ。」
衝著安喜這句在意我讓我心暖的話,勉強睜開了眼睛趕到南王,一屋子的人剛吃完晚飯要給安喜父子倆慶生。
啊,這才想起來這天是崧甫的生日。
當場我非常不好意思,因為安喜不點明說這是他們父子倆的生日要我過來,他只是把我當作理所當然要出現在家裡的一份子。
我那身處部落當中偶爾會出現情緒與情感的波動,儘管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在歷經2005年香蘭會長交接的新天新地在教會裡哭到死去活來之後,這一年來我的狀況已經好了很多。
於是這一次我早早跟安喜講,2006年第一天崧甫的生日蛋糕算我的喔,安喜也把我當自家人一樣不客氣,好啊。於是我選了亞璇在戴雲生日時最推薦的艾薇塔蛋糕,在七點鐘趕到秀美家。
如果說,小俊家是我第四區的家人,那麼秀美家就是我第一區的家人。在來到台東的最初,除了知本以外,就是秀美家最照顧我。就連過年時他們擔心我沒回台南家過年,還直叮嚀著我過去吃年夜飯的,是這樣一個待我的家。
我興奮得很,因為愛吃草莓蛋糕的我還沒吃過艾薇塔做的,於是我跟崧甫一樣看到圓圓大大又看起來甜甜好吃還有蠟燭亮亮的一盤東西在眼前就高興得要命。
配著燒酒鼠跟水鹿肉我們大唱生日快樂給這對父子,大姊為文說這蛋糕她一切下去就感覺到彈性水嫩紮實的很古溜古溜,就連秀美也說她沒捧過十吋卻有這麼重的蛋糕,安喜更是說明天再去買一塊來吃,總之我們都吃得很高興。
席間姆姆叫我多吃些多喝些坐久一點,我說不行啦還要趕去寶桑呢,這一晚拉勞蘭的人會來到巴布麓參加年祭,我這人來瘋愛哭又愛對路的個性當然也是要想辦法跟囉。於是我又飆往了巴布麓,跟著我那裡的阿奈林家三姊妹、大小吳老師轟轟烈烈的感受到首次有排灣族跨部落到他們那裡的年祭盛會。那一晚,我看到寶桑的謙卑與驕傲,以及她的一直在努力與沒有放棄,很小的部落,但是她很亮。
一月一號的晚上,照例知本還有集合,這個晚上的跳舞ending之後,才是除喪祭真正的結束。
對於一月一號總是在跨部落的我,只要是知本的時間到了,那結局就很像上了定時發條的飛鼠,時間一到不管在哪裡都會飛回來,當然,按照知本的時間不用太準時。我飛車沿著外環道回到知本,心裡暗忖,嗯~~知本的時間7:30集合,那麼8:00開始才會有人陸陸續續到吧,那8:30所有的人就都到齊了吧所以我只要這時到就好。果然沒錯,我到的時候達古伐古範跟麥督米蘭剛跳完,現在是青年會在場中唱著除喪歌謠嘿唷喔啦啦。維尼笑說我多年來在知本的功力已經把時間抓到準準。
不再具有喪家身份的族人,與全體族人冠滿花環無有分辨的加入舞圈與年輕人共舞,在暗夜中形成一串移動的花環,綻放著重新歡欣的歌聲。我看著一個個從眼前舞動經過的族人,好多人,是我認識也認識我的人。這個比例,比在其他的部落多上很多很多,尤其是媽媽們。
命哥的媽媽也在舞圈當中。以娜對我很好,在部落見著常招呼我,就像這個早上在鳥占區的會場,她說:「司拿漾,怎麼不下來掉舞ㄋㄟ」。於是這個晚上,我跟舞圈的媽媽說:「我可以進來嗎?」媽媽一見是我就很乾脆的知本反應:「湯欄口以啊~~~」把手鬆了開來。
舞著、唱著,我的心裡,再度湧現對於知本的感激。
儘管,我有很多認識的朋友在不同的部落,但是,我唯一也最會唱的傳統歌、最會跟的timatilraw舞步,還是在知本。
只有在知本,我的聲音、我的腳步,才可以跟著全體的族人在不斷的逆時針移動當中,有了在宇宙群體中合而為一、被完整了的滿足感。這種感覺是,不管我往哪裡去,我的原初還是在這裡,我的本家還是在這裡,是那樣的安定與感謝。
我感謝知本,不會因為我身上唯一特別的花裙顏色、唯一最沒有桃紅鮮黃嫩綠而是暗暗顏色的卡定而認為我身上的服裝不是這裡的人,不會因為我插在中間大聲唱歌而認為我是莫名其妙多出來的人。在知本跟著舞圈的舞動,因為有著同樣頻率與波長的歌聲,讓我可以安靜、安心的感受到,我也是這個頻道、這個軌道的一分子。
謝謝知本。
謝謝卑南族。
謝謝許多的你們沒有排斥我的自以為是,讓明明不是的我也可以在你們當中,感受到許多身為人之一族的普同內在,一起交織的喜怒哀樂、一起平凡的春夏秋冬、一起不甘願不服輸所以在文化的努力上也絕對不要被打敗的卯到最底。
You made me completed, in many ways.
巴代
2008-09-20 10:28:02
我也不知道耶~~
老實說我很怕跟著被不見了呢~~~
因為也要看家裡的人怎麼看待這些東西,留著要做什麼用、怎麼用啊~~
還是淑美節姊看到了可以關心一下呢~~ 2008-09-20 10:42:32
這文章有點沉....
感覺在告別,呸啦..
nu baHinavanava da mu, gemaru anu ngay....
問你,後來...那一份知本雨的影稿,怎麼處理?
版主回應
唉唷~~我也不知道耶~~
老實說我很怕跟著被不見了呢~~~
因為也要看家裡的人怎麼看待這些東西,留著要做什麼用、怎麼用啊~~
還是淑美節姊看到了可以關心一下呢~~ 2008-09-20 10:42:32
思乃泱妳好:
當我看完妳寫的文章,心裡好有感覺讓我回想這二位長者的回憶,星哥是我在台北工作十幾年前才認識的,原本我只知道他的弟弟周光源哥哥.在九二年的時候再次見到面時,就看到他的資料從包包來出看,及聊一下資料的內容,...再次聽到他的消息就是往生了...
汪老師是我的國小三四年級導師,和他有進一步的往來,是他當理事長的時候,一起為部落努力,奉獻.及關懷,部落...
金秋.我對他的認識是他小時候就很聰明的小孩...長大卻是音樂大師,對部落滿有期待的心...
謝謝你的回應,我也是這麼想的,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寫下跟保留大家對這兩位長輩還有阿秋的回憶,就像我也會在其他篇的文章想念春雄那樣。他們不只出現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也守護著部落的記憶。 2008-11-12 17: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