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5 00:08:58平淡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是以一種非常「乾淨」的心情來看這本書的,為什麼叫「乾淨」呢?因為看之前,井底蛙的我,不常看新聞,完全不知道這本書原來很紅,又有電視劇、又有電影的版本,純粹是老闆買了,還沒時間看,就借給我看,就這樣拿回家看,所以是那種沒有期待的心態下開始展開書本的。

其實,翻譯者是翻得不錯啦! 只是剛開始看,有點小悶,每個章節前面,會有一堆冗長的心情描述,情節也沒什麼高潮,但是看到越後面的章節,倒是越是倒吃甘蔗,令人頗為回味。看完後,上網搜尋一下,才知道這是一本很紅的書,也慶幸看之前我沒有什麼期待,否則只有一點點耐心如我者,可能會看不下去呢。

已經當了媽媽的我,一直想一個問題,那就是: 如果我的小孩讀書讀成這樣,出了社會還這樣含含糊糊的過了五年浪蕩的生涯,我會如何? 我會像書中的老媽一樣,真是無怨無悔的支持嗎? 當然,後來顯示,這位浪蕩的小孩,也非不可教之人,五年後,也殷殷實實的努力工作,也非常孝順母親。也由於如此,又讓我深思,是不是當小孩還拿不定人生方向,還是要當他的最後靠山,等他覺醒?

我不知道,可能我真的沒那麼包容,書中的老媽,其實是平平實實的一位苦命的女人,卻是樂天知命,努力愛著小孩,也愈見平凡中的偉大,也許我天生就不偉大,我只會唸我的小孩….. 當然,假如我的小孩以後長大後,迷失在這個社會裡,或許我會想起這本書,在唸他之餘,可能會有另一種參考方式,不會僵持在那裡吧! 我想這本書給我最大的省思,就是這點。

當然,無疑地,作者娓娓道來,敘述著老媽跟他之間的情誼,跟有時才參與的老爸那種平淡的關係,更顯得母愛的偉大。而作者也不枉是在這樣的母愛浸淫之下成長的孩子,即使在困頓中,總算最後能找到方向舵,在媽媽最後的日子裡,盡點孝道,我想,這位老媽,應該也是不枉此生。

看到病中的老媽勇敢的向病魔搏鬥,讓人不禁為之鼻酸;看到老媽跟姐妹淘去夏威夷像小孩快樂的玩耍,也讓人不禁跟她一起起舞。這真的是一本平實卻讓人動容的書。
後來我看的網路中的一段訪問,如下:

問:對於一個與母親之間有著如此深厚牽絆的兒子,失去母親已經非常痛苦了,怎麼還有勇氣寫這麼長一本小說,構思這種追憶故人的小說,應該就像拿刀子去刮傷口一樣,一點一滴寫起來應該都很痛苦,Lily先生是怎麼做到的?老媽去世多久後才動筆的?
「當然很痛苦,這種東西我絕對不要再寫了,其實小說最前面的幾頁,是在老媽還沒有走,躺在醫院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時候寫的,我陪在旁邊,什麼也幫不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痛苦地呻吟,所以我想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為她寫點什麼,書裡的插畫也是當時畫的。」
「可是實在太痛苦,根本寫不下去,一停就停了兩年,後來是因為『en-taxi』這本雜誌要連載,要不是總編跑到家裡來催稿,說拿不到稿子就不回去,我絕對寫不出來,我想就是因為是工作才能勉強完成吧!我前前後後一共花了四年才寫完,寫這種內容真的很痛苦,一點也感受不到創作的快樂,越寫越難受,我再也不想寫第二次。不過當時總覺得如果沒有寫完,好像葬禮沒有結束似的。」
-----------------------------------

-- 想當然耳,一定很痛苦,因為傷口是重新裂開一次的。彷彿好的文章都是逼出來的似的,如果沒有人催稿,我們可能看不到這樣精采的文字了。
以下是節錄本書的文章:

1.
「親子」關係其實是很單純東西。
可是「家庭」的關係卻是建立在生活這塊令人窒息的土壤上,需要慢慢花時間累積努力,有時候還必須犧牲自己灌溉土壤。最後得到的收穫,有時只要一次幾秒鐘的爭吵,就可以輕易地毀掉。
所以「親子」可以說是加法,而「家庭」不是只有加上去,也有往下減的。

--「家庭」的維繫,真的是很困難,真的常常是努力了半天,可以一秒就毀了。


--------------------------------------
2.
關於鎌倉舅舅自殺那段:

媽媽不肯回去弔唁,作者說:

舅舅辛苦了一輩子,把孩子都撫養長大後了,現在他自己決定這麼做,這跟年輕人輕生是不同的。…那麼正直的一個人,年紀大了,不管他是麼死的,應該都算是受限已到了。回去看看他,他一定會很高興的,記得要跟他說聲辛苦了。

-- 這時候,彷彿兒子是大人,而媽媽變成的小孩。
關於自殺,在歷史上總是為人所不諒解的,不過,自殺,其實要的勇氣也是要很大的。


---------------------------------------------
3.
故事裡有個變性的媽媽桑,講起他以前的故事,由於他變了性,怕媽媽難過,不管出現在媽媽面前,還一直以兒子的身分寄錢回去,後來忍不住親情的思念,偷偷跑回去看媽媽,看到媽媽變老的身影,當場淚水奪眶,想大叫”媽!!” 但是不能,只能把裝了錢的信封,偷偷放在窗戶縫隙….真是可憐!

後來一週後,他接到媽媽的信,才知道媽媽早就知道他變了性,是因為兒子不想說,她也不好講,要他以後想回來就隨時回來,不管身體變成什麼樣子,永遠是媽媽的孩子…..

-- 媽媽,真是好偉大。
孩子,永遠都是媽媽的孩子。

--------------------------------------
4.
母親是個無欲的動物。
比起讓孩子變得再偉大、
變得再有錢,
都寧願在心底祈求,
孩子每天平安健康。
再怎麼貴重的禮物,
都比不上孩子貼心的一句話,
更能讓她覺得幸福。
母親這種動物,
真的是個無欲的動物,
所以讓母親流淚,
是世界上最不該的事。

這是老媽日記裡一小紙上寫的詩,真是道盡了媽媽的偉大與辛酸。


----------------------------------------------
5.
母親病中,看的詩

相田光男寫的:

只要你在就好

只要你在那裡
那裏的氣氛
就會變得愉快
只要你在那裡
大家的心
就會變得平靜
我也想變成
那樣的你

-- 其實,這位老媽早已經變成詩中的那樣一個人了

--------------------------------------------------------------------------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看的書。
vivigarden 2008-01-31 17:24:47

改天借電影來看看~ ^_^
也祝你們全家新年快樂歐~

^_^ 2007-12-24 02:28:45

嗯,有機會也找來看看^^…

祝:聖誕節及零八年新年一切如意^_^…

趕來獻上祝福了^_^…

商人 2007-12-05 22:29:05

我沒看過這本書,看完妳的介紹,應該會找機會看,妳的內容娓媚道來,還蠻令人動容的,可見這本書真的感動了妳。
作者寫書寫得那麼痛苦,真是不容易。成書的過程也是一個傳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