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8 21:51:25蔚藍海岸

手機依存症


有機會坐車時,常看見身旁的人或是車上的其他乘客做相同的事情:操作著手機、或傳簡訊或講電話。有一次甚至還看見隔壁的乘客以及他前後的三個人同時都在把玩著手機,這情景不禁讓我嚇了一跳,開始思考手機在現代人生活扮演的角色以及對我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想手機的「始祖」應該是傳呼器吧!它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電子通訊設備,打來的人可以留下電話或是一組類似暗號的數字,這樣收到訊號的人就會知道有人找他,並且可以及時回電給對方。這在當時算是很方便的設備,因為人就算不在家也可以聯絡得到,但缺點就是要另外找公共電話回電,而且當時可能僅限於一些做生意的人在使用,很少看見一般民眾攜帶。後來就出現了手機的前身,是一種叫做「大哥大」的大型機體,外型類似無線電話,看來很笨重,但是卻是一項突破性發展,因為人們可以到哪裡都隨身帶著電話,隨時隨地都可以跟人連絡。我還記得那時剛看見別人在使用大哥大時直覺就是「好酷喔!」自己也好想有一台,可是當時自己年紀還小,當然買不起,也沒有必要,所以只能在看見別人使用大哥大時投以羨慕的眼光,並且一邊想著:「如果那電話再小一點就好了,這樣攜帶就更方便了。」果然過了不久,手機正式出現,取代了大哥大,並逐漸普及大眾。那時初見到小型可攜電話時覺得好神奇,因為一直以來我覺得「電話」就應該是一個大大的機身配上像啞鈴般的話筒才叫作電話,沒想到變成可以隨身攜帶、體型也隨之變小,就像玩具一樣,讓我忍不住驚嘆科技的進步,竟然發明了這麼方便的通訊設備。從傳呼器到大哥大再到手機,我們的生活也從此有了大幅的改變。

我記得手機大概是五、六年前開始慢慢流行起來。一開始只有通話和傳簡訊的功能,頂多還有變換或自編鈴聲的功能。當時我雖然已有能力購買一支手機,可是那時沒有馬上擁有一支可攜電話的衝動,因為當時覺得自己不會常用到,而且那麼小支可能容易弄丟,所以就沒有跟著投入這陣初形成的風潮。漸漸地,我發現身邊有手機的人增多,而且自己後來也曾遇過有急事卻不能馬上與人聯絡上的緊急狀況,所以就決定辦了手機。那是一支掀蓋式的手機,非常輕薄短小,真的就像一支玩具電話。當時擁有生平第一支手機跟門號的感覺是很興奮的,拿起SIM卡裝上電話啟用的那刻,感覺自己更像個成人了﹝笑﹞。之後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有了手機,彼此聯繫變得方便,事情可以及時通知或確認,對方未按照約定前來時也可以馬上連絡。當自編鈴聲在公眾場合響起時,也會因鈴聲與眾不同而有些微虛榮感。當手機響起那一瞬間,也會感受到一陣雀躍的悸動。後來手機越變越花俏、功能也越變越多,從螢幕的變化、簡訊表情符號多樣、可下載手機鈴聲、到可以像電腦一樣查詢或傳輸資訊以及可照相,到現在還可以瀏覽網頁跟收看電視節目,擁有一支手機儼然有了一支如意棒般,要傳遞或接收什麼資訊都能如願。擁有手機的年齡層也逐漸下降,現在到處可見人手一機,連小學生跟爺爺奶奶也投入高科技的行列,沒有手機的成年人已變成稀奇的「異類」。

手機的普及,讓它成為汰換率高的消耗性器材。許多人追求最新最貴的機型,以擁有最多手機功能而自豪,所以手機業者不停推陳出新,手機外型變得越來越小,功能也越變越複雜,收訊好不好反而在其次,重點是要炫。手機也讓人際關係變得活躍,人在接起手機後反應也隨之改變。譬如說在公車上,坐在身邊的乘客原本是一臉冷漠、看起來也很穩重的人,可是當他一接起手機後整個人就變得完全不一樣,興奮地跟對方開始聊起天,眉飛色舞的表情跟先前判若兩人。由此可知藉由手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近,在手機響起的那刻,人會因為被尋找、被需要而感到滿足。

但是相對的,我也感覺現代人有不少得了「手機依存症」。「依存症」一詞是日語對英文的〝addiction〞的翻譯,常見於「アルコール依存症」﹝也就是中文所說的「酒精中毒」﹞,用來形容人對某樣東西不可自拔的依戀,沒有這樣東西就無法生活。我感覺得到了「手機依存症」的人明顯症狀就是隨身沒帶手機就會心慌,沒有電話響也會心慌,會再三確認手機是否開機,如果沒有問題就會因沒有電話而心生失落,常常不自覺打開手機凝視畫面。有時候可能也有幻聽症狀,以為手機響了,其實沒有任何人打來。在等或坐公車時最容易觀察到這樣的人:一坐下來就拿起手機盯著瞧,按著功能鍵漫無目的地搜尋,明明就是摸得再熟不過的手機,卻彷彿試圖尋找什麼不同的內容似的,不停翻動著目錄上下頁。更嚴重的人就會開始撥電話了。我曾經遇過身旁的人在一小時的車程裡總共撥了三個人的電話,從一上車講到下車,毫無間斷,而且隱約聽他的談話內容其實也都是閒話家常,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換句話說他只是想在坐車無聊的空檔找人聊天罷了。他的行為打擾了其他想要利用這段時間補眠的人,因為在安靜狹小的空間裡,他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在戲院或會場不關機以及一接起電話就旁若無人似地大聲說話的人,也是引人惱怒的對象。這些人沒有手機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可是他們得到自我滿足的同時卻忽略對他人的尊重以及該有的禮儀,讓別人成為受害者,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常看見不停觀看手機的人跟不停打電話的人,我不禁思考著背後的原因。或許在現代生活中,人反而越怕寂寞,就連片刻安靜的空間都會讓人覺得不安。為了排遣空虛,有些人就會開始把玩著手機,玩玩遊戲、查查通訊錄、觀看簡訊、照片、撥打電話找人聊天,好讓自己沒有閒下來的時候。但是我覺得,在這樣忙碌吵雜的生活裡,偶爾安靜片刻反而才是難得的幸福。譬如說在等車的時候,可以安靜地思考事情或是閱讀,讓自己大腦沉澱下來,心情也能獲得平靜。一直不停想找人聊天、也能夠一直不停聊的人在我看來真是擁有特異功能的人,因為我實在很難這樣不停講下去﹝笑﹞。患了手機依存症的人,或許就是常常感到焦躁不安、渴望與人交流的人吧!擁有了便利的電子設備,卻反而被其制約,這恐怕也是現代人始料未及的影響。

自己剛開始擁有手機時也常希望有人打電話來或是玩著手機,但是經過幾年後,我反而不太喜歡擁有手機的感覺。擁有手機彷彿是隨身帶著發信器般,什麼人想要找你都可以隨時找得到,原本便利的事卻成了一種束縛。因此有時候我會不帶手機,或者是關機,心情反而輕鬆,也能得到寧靜。何需擔心世界就在我沒有接到手機的時刻就有巨大的轉變呢?在手機出現之前都能安然度日,如今學會放開手機,生活回歸平靜自在,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上一篇:等待

下一篇:Meet the Firefly

如果,愛 2006-06-01 23:10:55

或許在現代生活中,人反而越怕寂寞,就連片刻安靜的空間都會讓人覺得不安
-----------------------------------------------------------
說的真好阿這篇
深深的贊同你!!
這是種可怕的現象...

版主回應
謝謝妳的贊同^___^!想來真是諷刺,科技越發達,好像反而越反映出我們內心的恐懼或是寂寞。科技始於人性,但是人性是否也受制於科技了呢?這點還真是需要好好思考呢! 2006-06-02 19:29:10
㊣快樂ㄉ大肥貓㊣ 2006-06-01 21:10:33

ㄏㄏ~ 我好像很得到這種病喏ˇ

可是卻希望只有那個人打來獲傳簡訊。。

這樣。也算ㄇ??

版主回應
我想,心裡希望某個人能打電話來,所以不停望著手機,可能也算是一種依存症吧^_^?依存這小小的傳聲筒捎來妳渴望的訊息吧! 2006-06-02 1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