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5 20:26:49陳雋弘

教學筆記【金鎖記】






一、你認為曹七巧是個怎樣的人?試從她的說話、個性、動作、行事、服裝等等明示或暗示,舉出實際例子,略作分析。


1、從小時候對長安「供吃鴉片」到長大後「埋怨未嫁」,從開始對於長安婚事的「答應拜託」到後來的「刻薄阻撓」,在在可以看出曹七巧行事的風格——表面上一塵不染、背地裡卻毒事幹盡。

2、不只表裡不一,曹七巧說話也是極盡「渲染」之能事的,呼天喊地著,做為女人她沈默了一輩子,做為母親她要把自己受盡委屈的人生重說一次,挨著天說、告著地求。我們不斷發覺曹七巧對於長安的辱罵,其實都指回了她自己,曹七巧滴下淚來對長安說的一段話最明顯地指出了這一點。

3、曹七巧也天性多疑,認為蘭仙為長安的奔走是「作個幌子」,日日偵伺著長安認為她無時無刻都溜了出去偷漢子。

4、這種人當然不會犯錯,錯都在別人身上了。長安老而未嫁是她自己造成的、長安遭童世舫「誆騙」是蘭仙一家人造成的、曹七巧可哀可嘆的一輩子則是媒人造成的。世界負了她,她便要向所有人(特別是長安)討索回來。

5、曹七巧邀童世舫吃飯時,在一個「陰森高敞的餐室」,吃的食物也是「冷盤」;曹七巧是「背光」出場的、「臉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團龍宮織緞袍」;她說話是「平扁尖利像四面割人的刀片」。我們說過環境與服裝都是對於人物的隱喻,在此也可以想見為何童世舫直覺「那是個瘋子」了。

6、曹七巧或許對於自己是有「怨」的(她是吃過媒人的苦的),更或者傳統世界的每一個女人對於自己都有「怨」,這種怨最容易轉嫁的所在便是「另一個自己」了——那是長安,自己的女兒,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將來與過去。

7、當七巧看著長安戀愛時,「不由得有氣」,我們奇怪的是為什麼要「氣」呢?她氣自己已成定局,而長安還有可能、一個或許比她美好的可能。

8、曹七巧當然是有病的,她怨著自己、繼而怨了女兒、終至怨了整個世界。這個世界是沒有光的,不只是她、還要拉著長安,一併成為沒有光的存在。




二、你認為長安是個怎樣的人?試從她的說話、個性、動作、行事、服裝等等明示或暗示,舉出實際例子,略作分析。

1、「晚半個鐘頭,想必也不礙事」,見了面又「突然矜持起來」,顯示長安自傲又自卑。

2、「裝束無懈可擊」但「身體完全是多餘的」,顯示她已年華老去,只剩妝點。

3、她自己「早早結束了它」(與童世舫的愛情),以「一個美麗又蒼涼的手勢」,顯示長安的個性又剛烈、又毀滅,而在其後面又是猶疑、不安、畏懼、與怨憤,這無法解開的一切後來都成了無聲的反抗、安靜的承受,其實是成了「另一個曹七巧」。




三、這篇文章中不斷提到「看」,特別是在長安身上,她在「觀看自己」、也在「被人觀看」。試為同學們整理一下,找出文章中描寫到「看」(無論是「觀看」或「被觀看」)的地方;並且嘗試詮釋一下,張愛玲為什麼要一直寫這種「觀看/被觀看」。

1、觀看
˙長安在穿衣鏡裡端詳自己
˙反覆看她的手指,一心一意數有幾個螺形的、幾個是簸箕……
˙綠心紅瓣的燈花,是尼羅河的蓮花、法國王室的百合徽章
˙我們可以發現,當長安「觀看自己」的時候都是帶著一份美好的疼惜的,這也是蓮花與百合徽章的真正意義。特別注意長安是在「鏡子」裡看見自己的,那是一個「類似真實」的存在——但畢竟是虛幻的。

2、被觀看
˙長馨對小大姐使了個眼色,兩人不約而同笑起來
˙她是為了「被看」而來的
˙蘭仙說:「安姐兒就跟她娘一樣小家子氣,不上臺盤」
˙我們可以發現,當長安「被觀看」的時候都是現實對她施加殘忍口吻的時候,連對她擺出來的「笑」都是另有他意的。

3、詮釋
˙英國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說:「男性的存在意味著他有能力對你或為你做什麼;相反的,女性的社會存在說明了她是如何對待自己,以及界定出別人該如何對待她」,簡單說來,「女性的身份就是由『觀看/被觀看』這兩個對立的自我所構成」,甚至女性的「觀看」也是「看」自己如何「被男人注視」。

˙女人在傳統世界證明自己的方式是找到好人家,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她「被觀看」。「被觀看」的失敗代表的不只是愛情的失敗、婚姻的失敗,其實更是整個人生的失敗。

˙女人唯一的籌碼是「時間」(年華、青春),一輩子都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進行拔河賽。人總有一份對於自己的疼惜,因此長安觀看自己時「仔細端詳」、是個「葡萄仙子」,彷彿時間是為她而停止的,她永遠對於自己有一份想像、有一份憧憬;然而殘忍的是當她「被觀看」時便涉及了時間,長安已經年華老去,這騙不了人——她的美是「打扮」出來的,身體是多餘的;其實長安自己也知道。便是在這種「知道時間帶來的毀敗」與「想像青春永遠的駐留」之間,女人有了掙扎、妥協、自傲與自卑。




四、你覺得長安為什麼會愛上童世舫?童世舫又為什麼會愛上長安?

1、既然女子在傳統世界不斷進行「青春」與「婚姻」的拔河,那麼童世舫也許是長安「使力」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2、童世舫因為在異國戀情裡受了傷,而覺得「妻子還是舊式的好」。

3、當兩人「當下都有了意」的時候,我們幾乎很難說這個「意」到底是什麼。長安沒有了青春的籌碼、童世舫沒有了衝撞的勇氣,因此他們才有了彼此。他們之間是因為「愛」嗎?假如是的話,這「愛」也混雜了許多現實的因素,不是乾乾淨淨、明明白白的了。

4、更明顯的是他們也在解除婚約後才「認真的做起朋友」來,他們「說話」了(之前都是沈默的)。或者我們該說,之前的「愛」是現實的(也是假的)、此刻的愛才是心靈的(才是真的)?而與情節發展剛好相反,愛因現實而擁有(其實是不曾擁有)、也因現實而失去(其實是真正擁有),「現實」在整個故事中「被肯定又被否定」,而「愛」到底是什麼?其實也是說不清楚的。



五、文章裡對於長安與童世舫約會的前後兩段景色描寫——秋天的陽光、偶爾下起的雨;大太陽下退婚戒、充滿香味卻往下墜的水果。這兩段描寫給妳什麼感覺?在陽光裡有走不完的迴廊、在雨中又有滿天的星;在烈日正盛時退了婚戒、爛熟的水果卻墜了下來。妳覺得這些描寫到底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呢?

1、陽光是秋天的陽光,明亮卻已少了盛夏的力氣,只安安靜靜照著兩人。陽光似乎是他們此刻的愛,而秋天是他們延伸至未來的背景。

2、在這秋天的陽光裡有氣味,但沒有聲音,是豐盈的、也是沈默的。他們與世界之間有著「欄杆」,這欄杆是保護、也是約束。

3、在綠草地上有許多人笑著、跑著、談著,但這些動作都沒有發生在長安與童世舫身上,秋天的陽光給了他們一個「夢」,把兩人圈在裡面。圈在裡面又如何呢?他們在繞圈圈,是綺麗又寂寞的長廊,是走不完的圈圈長廊。

4、下雨的時候卻有星星,當然我們都知道那星星是雨滴,不只是雨滴,也是燈光,星星與燈光似乎都散發著明亮,這很好,兩人的夢裡有著明亮;但這明亮是雨滴,冰涼的、浸得人一身濕。

5、於是這兩段描寫給了我們一種混淆感。在溫暖裡有冰涼、在冰涼裡又有溫暖,這是長安與童世舫的夢、是他們的世界。是秋陽裡有著距離、下雨的時候又有著星星;是欄杆裡有著豐盈的氣味、又是燈光裡有著不停飛逝的問題。

6、這種混淆感到最後更被加重了,那時已是「深秋」,「太陽煌煌的照著」、讓「金的鈴鐺」化為了「串串淚珠」;夢的園子裡有爛熟的水果,「發出香味」卻又「往下墜著」。我們再一次感到美好與灰暗的強烈對比、參雜,一個「美麗又蒼涼」的手勢……。

7、另外一提,這種文學手法稱為「反諷」,是在表面的意思與背後的意涵間造成一種差距感、一種張力,兩者平行存在,卻讓人在閱讀時進行某種屬於自己的評價。




六、妳覺得曹七巧和長安相像嗎?她們不同在哪裡、相同又在哪裡?文章中有多處暗示了她們之間的糾纏關係。如果我們說曹七巧與長安根本是「同一個人」,妳可以嘗試著在她們之間建立這種等同關係嗎?(可從服裝、命運、結局等等地方尋找)

1、在文學關係裡,我們可說曹七巧與長安是「同一個人」,這當然指的不是她們真的「共用一個身體」,而是說她們是「同一種存在」,是相同命運的某種延續。

2、〈金鎖記〉便在描述這種延續,不可違抗的、不可逃出的,一種沈悶、閉鎖、掙扎無效只能假裝一切都好、任由它乾枯渴死的命運。她們活著,卻成了死的(這也幾乎是張愛玲一貫的主題),我們可說她們是「時間之中的活死人」。

3、曹七巧是已經完成的悲劇,長安是剛要開始的悲劇,而曹七巧這是造成長安悲劇的原因(起碼有直接關係)。我們可說她們根本是一齣大悲劇,無止盡輪迴著。小說先讓我們看到了結局(曹七巧),又從結局帶我們走向另一個開始(長安),然後把我們都帶向了真正的末日結尾:沒有光的所在。

4、我們甚至可以說曹七巧與長安這齣悲劇也只是一個縮影,是傳統世界的縮影,如果長安就是曹七巧的話,則傳統世界的每一個女人幾乎最後都會成為「曹七巧」。「曹七巧」成了一種原型,投射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

5、曹七巧與長安在文章中屬於母女的關係,這便讓她們間有種脫離不了的干係;結局的描寫更是明顯,兩人都在陰暗的環境裡出場,曹七巧身著青灰的衣服、長安則穿著玄色(黑色)花繡鞋,並且兩人經由「樓梯」的連結、一步步走向沒有光的所在。在最後這個句子裡,張愛玲將曹七巧與長安直接「等同」了起來(前面描寫到曹七巧也用了一模一樣的句子);而假如文學如佛洛依德所說是「夢」的展現的話,我們也都隨著曹七巧與長安,一步步跨進了幽暗的心理領域,而讓我們看到屬於曹七巧般陰森的「另一個自己」。






威爾剛 2020-01-10 03:20:54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11-11-18 22:12:40

凹嗚……

學生 2011-11-17 22:24:32

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