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9 04:45:07蘇彩惠

西方藝術史上的*音樂*滄桑─(9)

              

音樂史書上稱莫札特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卻留下了豐富的作品。他的創作幾乎涉及了音樂的所有領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當推歌劇。他繼承格魯克歌劇改革的理想,而且更進了一步。與格魯克不同的是,莫札特主張詩必服從音樂。他的歌劇具有強烈的音樂感染力,旋律非常優美、流暢自然而深情,宣敘調也富於歌唱性。不同類型的音樂,將各種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鮮明而生動。重唱形式,被莫札特作為安排戲劇性衝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簡練、個性化,在音樂的性質上與全劇有了更多的內在聯繫。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札特在德國歌劇藝術的開拓史上立下了不朽業績。其中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最為傑出。

 

交響樂也是莫札特創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響曲是他最後的三部,即降E大調、g小調和C大調交響曲。其中《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明朗愉快、充滿詩意;《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富有戲劇性,有海頓式的樂觀主義情緒,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於海頓,被稱為莫札特的英雄交響曲;《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通常被稱為《朱彼特》)宏偉豪邁、樂觀向上,預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響曲的出現。莫札特的交響曲(尤其是最後三首),是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響曲創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貢獻在於各樂章之間的主題之間的對比性。

 

死亡之謎

究竟是誰或者究竟是什麼給予了他致命一擊?中毒、腎病、感染……這個問題至今仍然眾說紛紜,難下定論。兩位美國學者日前提出的失血說維生素D匱乏說令這位早逝的天才在死後220年再度成為學界的焦點。

 

兩個世紀以來,莫札特之死一直籠罩在重重疑雲中。據美國演藝醫學協會前會長、前整形外科醫生威廉·道森介紹,莫札特的遺體在死後三天內下葬,且從未有人提出對其進行屍檢。直到30年後,相關的證據及報告才被逐漸披露。即使如此,許多相互矛盾的細節或說法反而令莫札特之死越發撲朔迷離。更糟糕的是,19世紀的醫學水準遠落後於今天,儘管莫札特的醫生均是大名鼎鼎的學界泰斗,然而他們不知道何謂維生素,不知道何謂細菌,也不知道何謂血壓,他們壓根兒沒有足夠的知識或技術來治療莫札特

 

死於缺少維生素D

當代學者則認為,慢性腎病及其導致的繼發性感染如咽喉炎和紅眼病才是殺死莫札特的元兇。威廉承認上述說法頗具說服力,然而在仔細研究了81處原始文獻之後,他得出了一個新的結論:莫札特的主治醫生將放血作為治療手段,過多地採用該療法導致莫札特死於急性失血。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前大氣物理學家威廉·格蘭特則提供了另一種解釋:17621783年間,莫札特的感染症狀多出現在10月中旬和5月中旬。這是因為在緯度較高的奧地利薩爾茨堡,人體由於缺乏光照而無法合成維生素D,這一情況可能持續達半年之久,以致莫札特無法抵禦疾病的侵襲,大量研究表明,保證充足的維生素D攝入量是預防流感、肺炎、心血管疾病、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關鍵所在。假如莫札特能夠及時瞭解陽光維生素的功效,並適當服用保健品,那麼他留下的傳世之作將是今天的兩倍。

 

這一理論同樣適用於其他幾位英年早逝的著名音樂家。1987年,英國大提琴家賈桂琳·瑪麗·杜普雷死於多發性硬化症,年僅42歲;1911年,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死於細菌性心內膜炎,年僅51歲。科學研究表明,維生素D可有效防禦上述兩種疾病。

 

儘管一些研究者對上述結論表示懷疑,格蘭特堅持認為,莫札特之死其實是一則針對當代音樂家的警世寓言如今幾乎每種疾病都與維生素D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些足不出戶的當代音樂家尚未意識到,自身維生素D的攝入量嚴重不足。對大多數人來說,維生素D的每日攝入量不應超過600 IU,一些學者建議將上限提升至4000 IU,但患者在服用前需徵詢專家的意見。

 

死於旋毛蟲病

另外莫札特很有可能死於旋毛蟲病,這種病是吃了生的或沒有煮熟的含有旋毛蟲包囊的豬肉而引起的。旋毛蟲病的症狀是四肢腫脹、發燒,並且全身發癢。在莫札特生活的年代裏,嚴重的旋毛蟲病可以致命。而生前莫札特也抱怨說身上很癢。赫希曼是根據1791107莫札特寫給妻子康斯坦絲的一封信推斷莫札特的死因的。莫札特在信中寫道:你猜我聞到了什麼味道?豬排味!多麼好聞的味道啊,我要去吃,並祝你身體健康!寫完這封信45天后,莫札特就撒手人寰。旋毛蟲病的潛伏期一般是50天,這與莫札特的死亡時間相吻合。如果莫札特真的是因旋毛蟲病而死,這封信不就指出誰是兇手了嗎?

 

死於頭部受傷

2004年莫札特家族的一個墳墓被打開,人們從中發現了莫札特的外祖母和他侄女的大腿骨。帕爾森表示,他們把從莫札特頭骨上刮下的基因物質與大腿骨上獲得的DNA樣本做了分析和比較。

 

莫札特於1756127出生在美麗的奧地利城市薩爾茨堡。1791年去世後,被埋葬在維也納聖馬克公墓一個寒酸的墓地裏。最初並沒有人知道莫札特墓地的具體位置,直到1855年它才被確認。墓碑上裝飾著一根圓柱和一個表情悲傷的天使。據莫札特國際基金會主席史蒂芬·保利,是一個瞭解底細的掘墓者發現了莫札特的屍體,並將這塊頭骨偷偷帶出墓地。但是幾經周折,丟失了這塊頭骨的下頜,並最終於1902年輾轉落到薩爾茨堡的莫札特基金會手中。

 

1880年,由薩爾茨堡居民建立的莫札特國際基金會是一個私人非贏利組織,用來保護莫札特的遺物。長期以來,莫札特頭骨一直是眾多專家的關注焦點。1991年,法國人類學家普奇在對頭骨進行檢測後做出的一個結論儘管未經證實但卻令人驚訝不已:莫札特可能死於頭部受傷的併發症而不是大多數歷史學家所認為的風濕熱。普奇是根據頭骨左側太陽穴一處骨折得出這個結論的。普奇認為,莫札特可能是偶然摔倒受傷的,這個結論也可以幫助解釋莫札特死前一年頭疼得非常厲害的有關傳言。

 

死於情殺

關於莫札特的死亡流傳著200種說法,如今又多了第201種,在三聯書店推出的《莫札特的愛與死》中,地質學家許靖華在音樂中找尋真相,認為莫札特是為情自殺。

 

我發現所有正統的傳記將莫札特的生活忠實地記錄至1788年。莫札特在死前三年實際上經歷了相當大的變化,卻沒有記載,為什麼?許靖華說,尋找真相是艱難的,尤其是一個已經去世200多年的人,我們只能從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事件發展過程來推論。許靖華經過研究,發覺莫札特愛上了有夫之婦瑪達倫娜。他與瑪達倫娜冒死相愛,雖然不為社會所容,但他不願懺悔。

 

莫札特的死一直是一個很大的謎。我假定莫札特與他的學生瑪達倫娜的情事被她的丈夫霍夫德邁爾發覺,霍夫德邁爾與瑪達倫娜達成一個協定:如果莫札特喝下毒藥,瑪達倫娜就可以免於一死。於是莫札特喝下毒藥身亡。但是,嫉妒之火使霍夫德邁爾發昏,他沒有遵守約定,先毀了瑪達倫娜,然後自殺。許靖華認為,通過它可以解釋清楚莫札特最後三年的生活狀態,以及莫札特晚期的音樂創作為什麼那樣錯綜複雜。

 

17911231出版的《音樂週報》寫道:因為他的屍體腫大,所以人們認為他是被毒死的。後來,莫札特的第一位傳記作家弗朗茨·克薩韋爾·尼梅切克寫下了據說是莫札特於1791年秋天在維也納普拉特公園對妻子康斯坦策說的話:我活不長了;當然,有人給我下了毒!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莫札特真的講過這句話。最著名的陰謀論認為薩列裏是下毒者。1825年,尚健在的薩列裏的一份精神病診斷報告提到,他在神志不清時曾說自己要對莫札特的早逝負責。這個瘋老頭說的是負責,而非投毒。但薩列裏在清醒時明確否認了自己說過的話。

 

死於過度勞累

在電影《莫札特傳》的結尾中,莫札特因為被黑衣的男子所逼迫,必須在十天內寫完《安魂曲》,於是莫札特從早到晚一直創作這首曲子,他認為是死神來找他,心裏恐懼,在寫完安魂曲的後一天,因過度勞累而死,再後來,有人認證,那個黑衣男子是一個歐洲貴族,想把莫札特的曲子當做自己的來發表。

 

 

莫札特與瑪達倫娜冒死相愛。//右邊是日本的推理小說,以莫札特的死因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