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5 23:33:29Serena

《失控的邏輯課》──這一切合於邏輯嗎?


  因為要買別的66折的書,就一併買了上個月才出版的新書──《失控的邏輯課》。書一到手,我就迫不急待的想一口氣看完,因為這本書的廣告實在很吸引人。(這本書的廣告活動http://www.cite.com.tw/one_book.php?bnu=FR6501#5

 

  故事敘述一所位於印地安那州鄉間的「溫徹斯特大學」,新的學期即將展開,「邏輯與推理」這門課顯得相當與眾不同──沒有課程大綱、沒有講義也沒有課本,連授課的威廉斯教授也是個謎樣的人物。上課第一天,教授說明這學期他只出一道習題:一件發生在未來的謀殺案──有個名叫波麗的女孩,高中歡送晚會結束後回到家,隔天便不見人影。他要學生好好運用在課堂上或email寄送的各種線索提示,查出波麗的下落,如果沒有在學期結束前找到她的話,不僅這堂課會被當,波麗也將遭到殺害!

 

  故事出現了三條主軸,第一條是現實生活,選修這門課的其中三個學生、教授、院長和院長夫人等人之間的糾葛,及這些人所交織出的一連串事件。第二條主線是波麗的失踪事件,原本是教授虛構的人物,竟然在學生的追查下,益發顯得真有其人其事。第三條故事線來自與「波麗」這個推理題目類似的一則社會新聞──另一個高中女孩迪安娜在20年前無故失踪。三條故事線彼此交錯出現,又相互關連,因此在閱讀這本推理小說時,真的會覺得很有挑戰性,好像一不留神,線索就要在文字之間溜走,每一次線索出現時,似乎又會將故事轉向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向,直到最後真相大白那一刻,達到故事的最高潮。這本書我一拿起來看,就欲罷不能。

 

  單就故事的描寫技巧和手法,的確能帶給讀者一次有趣的閱讀經驗。不過其中有個情節安排,我不太能認同,就是作者特地把小說和社會心理學家史丹利米爾格蘭的順服實驗連結在一起(關於這部分,這本書也有摘錄一小部分米爾格蘭的大作《電醒世界的人》附在書後),認為故事最後發生的悲劇,都在於學生過於服從老師的指令;為了求取高分、為了教授的權威,或為了取悅其他的人,才會陷入「拯救波麗」的事件中。這樣的連結我覺得很怪,至少在我看來,那三個選了這門課的學生之所以會一直想要追查下去,有一部分是想要找出事情的真相才會安心,一部分是因為從線索──不管是教授給予的,或他們主動去追查出來的線索──都讓他們相信波麗真的遇上了危險,而只要他們找出波麗在哪裡,波麗就有可能得救。這和米爾格蘭的實驗目的及成果並沒有什麼關係才是吧?

 

  如果小說中的一切只是一個心理學的實驗,這其中也存在太多無法掌控的變因了,同時,為了這個實驗,動用了這麼多人力、時間和金錢,但整個實驗設計和結果的分析,卻又十分不嚴謹,問題很多。在我看來,這個部分才是整部小說的一個敗筆,削弱了故事的說服力,也讓我不由得在看完時,大大的嘆一口氣。

9999號 2009-01-03 13:22:55

喔喔..
難怪你們想撕掉書或賣掉書了..

9999號 2008-12-16 11:04:18

這本書我曾在別的部落格看過介紹
請快告訴我...
看到一半會不會想睡?
我也很想看
但文字太多的書現在對偶而言是有點負擔
因為...........我是看看停停的那種人咧.....
除非超級能吸引偶~

版主回應
應該不至於想睡,但人物之間的關聯,可能有點小亂,可以動腦推理還算有趣,但結局令人失望...... 2008-12-17 14:14:36
Serena 2008-11-17 13:25:17

呵呵,我把它賣了!比撕掉經濟一點......
這就不難想像,為什麼這本書找星光幫的偶像來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