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3 03:00:00丹尼爾

老子書- 安民非愚民

【原文】

 

不上賢 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爲盜

不見可欲 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恆使民無知無欲也 使夫知不敢 弗爲而已 則無不治矣

 

【白話文】

 

不推崇傑出的人才,人民就不會競爭

不注重稀有的商品,人民就不會淪為盜賊

不展示會引起欲望的事物,人民的心就不會被擾亂

所以悟道、有智慧的王在治理天下時,

要簡化人民的心思、填飽他們的肚子、

削弱他們的意志、強化他們的筋骨

讓人民不需使用知識、也不會有貪心欲望

並且使那些耍小聰明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只要遵行這種無為的治理原則,

那麼天下就沒有治理不好的地方了。

 

【說明】

 

賢有卓越、傑出、超過的意思;

在德行上卓越稱為賢良、

在能力上傑出稱為賢能、

在智慧上超過稱為賢明。

 

如果推崇傑出的人才,人民就會互相競爭、仿效

如果注重稀有的商品,人民就會為了擁有而偷竊

如果展示了會引起貪念的事物,

人民的欲望就會被挑起

因此,悟道、有智慧的王在治理天下時,

要淨化人民的心思

不論世事變遷、仍保有赤子之心

自然就不會有複雜、非分的欲望

要填飽人民的肚子

使人民生活無慮、安居樂業,

自然就不會抗爭、造反

要弱化人民的意志

因為人若過於主觀自我、

就會自負、自高、專好問難、爭辯言詞,

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

要強化他們的筋骨

使人民個個身強體健、國家自然富強安康

 

認知有三個層次:區分、避難、啟明

一般人的知都只停留在區分,因此

認知越多,欲望就越多、煩惱也跟著多、

智慧就越少

這也是為什麼物質的進步

沒有為人類帶來幸福感的增加

反而使人更加焦慮

因此,

人民可以生活無慮、不需要知道世間的不完美

人民只要安居樂業、不需要複雜、非分的欲望

並且要讓那些耍小聰明的人明白

誘惑正直人行惡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裏.

讓他們沒有製造事端、煽動百姓、

滿足個人欲望、破壞社會和諧的機會

 

只要遵行這種不推崇不注重不展示的治理原則,

那麼天下就沒有治理不好的地方了。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