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在台灣
──陳乾原〈台灣醫學史上最慘烈的一場疫病──日據大正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台灣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摘要
這場全球性的大流感又被稱為西班牙感冒,是發生在日據時代,前後共兩波,第一波是大正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第二波是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零年),那流行的方向則是由北往南蔓延,而流行的季節則是由春到秋。
而流行感冒的臨床病理總共分為三種,分別是:呼吸性、消化性以及神經性。由名稱上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知道這是以病發時的症狀來區分的。呼吸性流行性感冒主要的症狀是:流鼻血、鼻竇炎、三叉神經痛、咽喉炎、氣管、支氣管炎;而消化性流行性感冒則是:嘔氣、嘔吐、食欲不振、上腹有壓痛感、便祕、下痢,最後一個神經性流行性感冒的症狀則是:有神經衰弱症、未稍神經炎、昏睡。在併發症的部份,第一種容易併發肺炎,而第三種則是可能引發腦膜炎。
數字會說話,注意到大正七年以及大正九年,流行性感冒的死亡數的確大約一萬多人,而肺炎的死亡率也攀升,會在此特別提出肺炎是因為這是流行性感冒所常見的併發症,所以不能夠忽視。而這兩者死亡數也使得大正七年以及九年,兩年的死亡人數創下新高。
而這次的流行性感冒並不是憑空而來,乃其來有自,此病毒有其曲折的歷史。在西元一八九二年時,拜菲爾從分離出了致病源,但是在這次的大流感卻不見其蹤影,在台灣只有少數幾個病例從患者的分泌物中分離出此菌。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元一九一八年,堀內次雄提出了一嶄新觀點:從濾過性病毒才能找到病源,這在當時是相當有見地的。事實上關於此病源,要一直等到西元一九三零年,分離出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才算有所突破。而十三年後,也就是一九四三年,人們才從電子顯微鏡底下直接看到了病毒的樣貌。
但是人們對此的追索並未到此為止。西元一九九七年,陶賓伯格比對了紅血球凝集素基因、神經胺酸酸酶基因、非結構基因、基質基因,證明一九一八年的流感病毒是屬於哺乳類的亞型,可能由鳥類傳染給哺乳類的病毒,才證實一九一八年的流感病毒屬於H1N1亞型的A型流感病毒。
而這場疾病留下了許多的報告書,同時展現了日本殖民帝國深入民眾生活、或者是學科部份的一個「成果」,例如醫院對於殖民政府的問答書,裡面就提到了政府要求各醫院回答出下列幾個問題:「臨床上是否定名為流感」、「是否檢驗出拜菲爾氏菌」、「症狀與癒後的關係」、「治療及預防的經驗」、「與春季流感的異同」。
而這場大流感,對當時的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關於知識份子的反應可從報紙上看出;在台灣日日新報方面分別以「不思議的熱病」、「基隆的奇病」為標題報導。而台灣醫學會也在例會中討論此一疾病:
而值得注意的是,1920總督府中央研究院及日本的星藥株式會社發展出預防藥劑,提供免費施打。但是因為此時病毒實際上是未被找出,所以此疫苗應該是不具效果的!
在社會現況的部份,百業蕭條,唯獨藥房、冰店、火葬場為最景氣的行業。退燒藥的價格、冰的使用量以及價格高低都會隨著病情的升溫而增加。另外火藏葬場的使用情況也值得注意。
從本文最初至此,通篇無非是要讓眾人可以更清楚這場全球性的大流感對於台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鑑往以知來,從此為立足點、記取經驗,再反觀SARS。陳乾原此篇期刊就是在闡述防範SARS的再度流行及發展治療方法是當前醫界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