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6 23:06:52

最初的錯落 — 青春電幻物語觀後感

最初的錯落 — 青春電幻物語觀後感
文/希

偶爾被勾起的記憶才是心中的瑰寶。

那年十四,是一個重新思索大人觀點與渴望塑造個人性格的萌芽期。為求另類,我終日窩在租影碟店內租看日本電影。須說明一下,我是一個崇日者,十分欣賞日本的人文發展與先進思想。

起初,媽會因為我終日寄居看電影,出外只是為了歸還影碟,別無他因,擔心得很,恐怕我會變成自閉者。她的呢喃頻密,但隨著時間的過去、我的不理會,她最後不再發言。


終日流連的租影碟店,新片排架日漸失去吸引力。某天,我特意蹲在放置舊日本影片的架子搜尋珍寶。記得那時拿著《青春電幻物語》的包裝,我猜測這電影該是探討日本青年人問題吧?

電影由一幕又一幕的BBS留言畫面貫穿,正好反映網上聊天的流行,襯托出青年們當時的寂寞。主角包括叫Lily Chou Chou的搖滾女歌手及兩男一女。兩男的,於真實上定不能融洽相處,一是成績不好、孤僻極了;一是學校優才生,被父母予以很高的期望。他們跟當年的我一樣十四,初見成人世界的不完美、那兒是華麗殘酷混和、複雜的纏結裡帶著揮不掉的哀傷。成人灌輸的道理 —弱肉強食、瞞騙、拜金主義、出賣靈魂,原本思想純潔的他們想著面對它們、想著擇善、想著宣洩,但現實就是要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僅可以相約朋友集體於天橋上撒尿,又或者開始做些犯法的事(如搶劫、強姦、聯群結黨)來表達他們對大人的失望。

尤記得一幕,晚間黑暗吞噬林野,幾輛摩托車亮著剌眼的車頭燈。車上的青年們逕自於燈光下圍繞欺凌一名青年,帶點黑社會的味道。無疑,過了五年後,這幕以及女主角被其他青年強姦的一幕仍令我深刻印象。這是因為於我腦海內那些車頭燈映照的不只是一個欺凌畫面,更是照映著青年的無力感,黑暗(成人的偽善、暴力、不講道理)迫使他們離開純真的境地,踏上沮喪、邪惡的路途上。

十四至十九,是一段難以熬過的時光。

在這期間,我談過戀愛,也見過身邊的朋友與男/女朋友離離合合,哭笑不得。關於性,我最疑惑的是知道朋友G在做愛後被人拋棄,但G仍深愛那人。也許套用《黑夜之後》的一句話:「我以前跟很多男人做過,可是想起來,那終究是因為害怕吧。因為如果沒有人抱我的話會害怕,或者人家要的時候沒辦法明白說不要。只是這樣而已。那樣的做法,沒有任何好處。活下去的意義之類的東西,只會一點一點耗損掉而已。」那人也許踏入成年階段,沒有例外地擁有難以抑制的所謂性衝動的惡魔,不是不知何是好,就是積極地去發洩。於這成人世界,灰色地帶太多,是非難以判斷,選一嗎還是選二嗎,矛盾始終產生。暫時成長到此刻,朋友G,我希望妳多多珍重,謹慎選擇。

這齣電影帶給我的是一個啟示,是醒覺這成人世界的不完美。五年的過去,讓我累積許多感受去回應這個啟示。大多的香港人或多或少會認為香港人一代不如一代。為何他們不想一想,他們口中的「下一代」是誰培養出來的,又是在什麼樣子的社會環境下長大的呢?這種社會環境的形成,他們敢說跟自己完全無關嗎?

根據梁文道《弱水三千》所講:「這一代香港人中的精英陳冠中,在他非常自省非常犀利的《我們這一代香法人》一文裡如是說:『我們這批人不知道自己的運氣好到什麼地步,其實並不是因為我們怎麼聰明,而是因為有一個歷史的大環境在後面成就著我們』。『我這批人開始以為自己有多厲害、多靈活、多有才華了。我們不管那個行業都是很快就學會了,賺到了,認為自己了不起了,又轉去做更賺錢的。』『在出道的1970和1980年代,我們在經濟上嘗到甜頭,這成了路徑依賴,導致我們的賺錢板斧、知識結構、國際觀都是局部的、選擇性的,還以為自己見多識廣。』」

踏入成人世界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世界可否溫暖我心一點?若此刻有些人會不分親疏走到面露疑惑的我面前,突兀到盡頭,都始是一個給予我走遍這世界的忠告。為什麼要那麼冷酷?為什麼要欺騙我?為什麼不能像《挪威的森林》中的漁夫般慰問傷心的渡邊君?告訴或分享成人自身的經驗?





延伸閱讀:
http://www.wretch.cc/blog/en7854&article_id=6094574

photos adapted from:
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CoverStory/2004/11/05/co33403.jpg
http://333ruby.belebala.com.hk/UserFiles/303/sensun.jpg
http://www.amazon.co.jp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