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閱《孤獨六講》-「語言孤獨」之思~之悟~之美
<<前記>>
之所以用「聆閱」二字
那是用耳朵聽覺代替眼睛閱讀
那是自己一種用「心」的閱讀方式
" 蔣勳 " 這二字
在過去對這學工科的我而言
那不只是陌生
就是聽也都沒聽過
「肉體覺醒」這四字入我眼簾時
有一種"震"的感覺
自然有關「蔣勳」這二字的事物
也就開始進入我的思想
~~~~~~~~~~~~~~~~~~~
在《孤獨六講》是蔣勳的著作
論述六種孤獨的思想---
「情慾 語言 革命 暴力 思維 倫理」
以往接觸"孤獨"二字
心中總有一些"灰灰的"感覺
或許這是從小所接受"孤獨"二字的主觀意識吧
但不知何時開始
(模糊地說應該是從高中開始吧)
喜歡用「享受孤獨」這字眼
在那個青春狂妄的年代
喜歡在週六晚上
一個人在書房
(其實書房也就是家中走道旁的小凹區)
(凹區就擺個書桌)
(書桌抽屜就上把鎖)
(鎖著屬於自己的密秘)
做自己想"做"的事
想自己想"想"的事
眾人皆睡 唯我獨醒
整個空間感覺就是我
我就是整個空間
「語言孤獨」
說話或文字也是一種「語言」的型式
使用語言主要就是要表達與溝通
儘管那是多麼直接與快速的方式
但有時真的感覺那「距離」好遠~~~
而是在前些日子
為了某些事
與好友在MSN發生一些議題上爭議
論議題也就是彼此觀念的差異
突然感覺「溝通」的距離是如此地遠
如果是以往過去我的個性
一定會一往一來的爭辯不休
然而
在那個當下時刻
心中突然覺得一種孤獨感
一種表達與溝通的孤獨感
此時的語言文字成為溝通的一種障礙
甚至會成為負面的溝通。
開始沉思
要如何回答螢幕一直跑出來的文字
一種壓迫感的質問式文字
我需要回應嗎
此時
一種念頭由生而起~~~
「我要讓自己的心情一直壞下去嗎」
「我要讓自己的心情隨文字起落嗎」
「我要如此一來一往無止境回應嗎」
「我能把這事轉成自我內在正念嗎」
我想到阿Q
決定來個短暫的「阿Q思想」
我回應了
「很謝謝你的話(文字)
我會銘記那些屬於我的缺點
謝謝你讓我看到真相
感恩」
當然螢幕仍一直質問式的文字出現
……
其實所謂的真相
就是在那個當下
讓我~~
看到我過去的"執著"
看到我過去的"爭辯"
看到我過去的"理直"
然而這些動作
最後就算都成為我的勝利
那又真的勝利嗎
在蔣勳的「語言孤獨」文章中
談到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並不認識文字
但從生活中悟出「空性」的真理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後記>>
在寫完此Blog之際
心念一轉
「語言孤獨」也是一種另類的聆聽方式
這種聆聽不一定是耳朵在聽
也可能是用"心"在聆聽
聆聽自己內心在述說的一些事
當我們坐到台下聽一場精彩的演講
我們一句話也沒說
在那個當下
但我們和演講者如同一體
心神是如此地契合
「聆閱」也是一種孤獨
就像一粒鹽
這種「孤獨」溶入人海中(猶如鹽溶於水)
但鹽的本質沒有變(鹽還是鹹的)
既溶入與水的溝通
又保有屬於自給的本性(鹹)
「語言孤獨」是一種『美』
上一篇:《我在7-11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