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2 13:33:31urasenketw

2016年第三回珠光茶會

                                                                                                      by珮瑄
今年第三回珠光茶會開催,適逢台灣的春節,我正好有旅行計畫,於是特地安排了兩天,從東京跑去奈良朝聖。茶會以開創「わび茶」的珠光為主題,同時也推廣古都奈良的文化財,因此也伴隨著許多工藝展覽和活動。
 
在手水鉢左右淨手、漱口之後,客人們魚貫進入和敬清寂的世界。
雖然也想觀摩其他流派的做法,但初來乍到,還是保守地選擇了自家的初心者體驗。體驗地點在吉川家,是當地的裏千家教室。雖然網站上說要事先寄明信片預約,但當天我提早到教室時,現場依然可以報名。
 
 
進入四疊半的茶室,半東先送上大福茶暖身、然後食用濃茶席的主菓子。23日節分已過,對日本人來說,就是春天的季節了,主菓子選用了糯米皮、小豆餡的椿,甜而不膩,表現地還不錯。席間的日本人其實也不太懂規矩,推派主客時,大家一片茫然。而我一是外國人,二因旅行簡便也沒帶道具,便決定讓自己當個從零開始的「初心」客人。
 
整體而言,濃茶席與薄茶席十分流暢,兩者都選擇了最基礎的爐點前。因為最近才在教室練習過,還算熟悉流程,於是有了餘裕,可以一面觀摩細節,一面聽解說。
 
薄茶席的乾菓子是「東大寺」落雁糕和黑豆,呼應了「奈良」這個主題。茶道具部分,床間的掛軸據說是15代家元執筆的一行書「直心是道場」。
                                                                                                          (菓子的圖片來自網路)
 
水指是信樂燒,主茶碗是樂燒,次茶碗之後就各式各樣,直到末客都不一樣,沒有使用成套的茶碗,我想展示意味頗為濃厚。茶杓據解說是14代家元淡淡齋的偏好,有特殊的兜巾型的露。
 
流程部分,省略了前炭、後炭,我想爐下應該是電熱器,畢竟才收費一千,光買炭都不夠了吧。因為沒露地,休息時間仍然待在茶室裡,但送上了煙草盆和灰吹,僅僅象徵而已。
全程約歷時兩小時,我也乖乖跪了兩小時,跪到不知腳麻,結果右腳輕微扭傷了。
 
日本的茶道教室相較台灣還是完備許多,四疊半、八疊的茶室規格,以及躪口、手水鉢、突上窗、床間、水屋等等一應俱全,大概就差在沒有露地,而我想這唯有參加名園或寺院的茶會才有機會看到吧。這次的珠光茶會是面向普羅大眾的,部分場地選在元興寺、高林寺、名園大乘院,以後若還就有機會,希望能看看這些庭園。
 
同場加映奈良的百年菓子店鶴屋徳満http://www.tsuruyatokuman.co.jp/
等待茶會開始的時間,我在店裡挑選菓子,店主是一位佝僂的老太太,一度還離店十幾分鐘,徒留我一個外國人傻愣愣地看店。奈良的純樸實在令人喜愛。這次選了「曲水宴」帶回教室跟大家分享,據說是念平城遷宮1300年限定菓子,以奈良寺院的五色幕為設計概念,紫、白、赤、黃、青,象徵了佛教地、水、火、風、空之五大的宇宙觀。


回程經過奈良工藝館,正展出古赤膚燒。裡面也有工藝品販售中心,進去繞了一圈之後,我拎著野點籠走出來。(真適合敗家)


珠光茶會網站:http://jukotea.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