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2 21:56:28種子

讀書心得:楊照--我想遇見妳的人生

    楊照新書<我想遇見妳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於20118月遠流出版社出版。自就讀音樂班的女兒小學三年級起,楊照將有些對女兒說過的,以及只在心中轉過的念頭記錄下來,前後記錄三年,這本為她而寫的生活筆記就結集成書。

  推薦人張大春說的好﹕這是一本情書。楊照明目張膽地背著老婆和另一女孩傾吐心事、反思現實、墾抉記憶、期許未來﹔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悵,非墮入情網不能辦。既揭露著自己的青春身世,也辨認著女兒的成長軌跡,才是「遇見」的真諦。

  楊照是一位很不一樣、與眾不同的父親。他,每天六點即起,幫女兒準備新鮮的午餐便當,陪女兒練琴、說音樂裡故事與靈魂,每晚女兒睡前,伴著講悄悄話....。他呵護伴引她音樂、生活、閱讀、壯遊裡的大小事,訴說著熱情、包容、自尊、夢想的寬闊景致、點滴絮語、情懷足跡,教養無處不在。書中楊照就像開一扇窗,讓我們看見他如何當爸爸。

  本書由七十二篇文章結集,每一篇文章都有短短數行摘要,這些文字濃縮成意象最豐富,情感最濃烈,而且深富哲理。摘要讀來很像座右銘。例如第一篇文章標題為<為生命做好準備>,摘要如下:人的生命有什麼沒什麼,往往不是取決於我們去了那裡、看了什麼,而在於去到看到時,我們的內在感官與記憶有多少準備。我只希望妳早早準備好。

  做為一位作家的小孩,要有成為書中人物的心理準備。簡媜、廖玉蕙、張大春、楊照皆如此,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應屬郝譽翔,她從懷孕時就開始書寫,目前在中國時報副刊,仍陸續可讀到她從懷孕、小孩出生、到日前剛滿周歲孩子的育兒週記文章。很難想像這些小孩如何面對書中的自己,包括生氣、頂嘴都被寫下。

  書中有篇文章提到李其叡(楊照的女兒,楊照本名李明駿,她是一位極具音樂天份的孩子,小學時就已發表多場鋼琴獨奏會)有一個偶然的機會,可以上臺代替一位臨時取消回台演出的鋼琴家,演奏蕭邦的輪旋曲,女兒斷然拒絕了,因為這首曲子從沒練過,而且距離演出只剩二十天,楊照試圖改變女兒的想法,她激動地說出:「我都不能睡覺不能吃飯,一直練一直練嗎?」因為這緣故他寫下一篇文章<挑戰一下自我極限吧>,摘要如下﹕我是個喜歡試驗自己極限的人,也藉由這種挑戰,讓自己多一些原本不以為自己可以擁有的能力。或許妳也會想想這個龐大挑戰,感受一種小小日常英雄的興奮。文中楊照並舉了兩個親身經歷的例子來證明自己成功挑戰極限。看到這裡,心想當一位傑出父親的小孩還蠻累的。

  讀這本書的同時,會不時地自省,是否在教養兒女上愧對他們。看到一位對生命、對生活如此用心體會的父親,並將自己所學、所讀、所思之精華傳授灌輸在女兒身上,有這麼一位父親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點。看到一位父親與就讀小學的女兒,從半夜十一點暢談到深夜一點,有著聊不完的話題,一位崇拜父親的女兒,極感興趣不斷探索父親對事物之見解看法知識,真羨慕這種父女關係。

  書末寫到<取消了的畢業旅行>。摘要如下:畢業旅行應該有一點人生階段的紀念意義,但為什麼單調的遊樂場可以這樣佔據了小孩的遊樂想像,讓他們失去了對自然與人文的好奇。文中提到畢業旅行有兩個方案,一是遊樂場,一是作者推薦的行程—花東知性之旅,結合生態人文歷史之旅;結果班上同學大部分都想去遊樂場,最終,遊樂場的畢業旅行取消了,因為畢旅行程不在周休二日,太少家長能陪同,兩位老師無法照顧全班,於是取消了。讀到這裡終於鬆了一口氣,平平凡凡未必不是福。我當然同意深度人文之旅豐富內涵優於遊樂場,但是我也能理解小學畢業生的想法,畢旅369(劍湖山六福村九族文化村)三大熱門遊樂場常是首選,小孩就讓他們當小孩吧,大人不須操之過急。再說我所知的畢業旅行多選擇非假日,遊樂園人少不須排隊可以玩個痛快,而且在遊樂園裡小朋友採分組自由活動,時間到了定點集合即可,大人根本不需在旁陪同照顧。不必人人想當天之驕子,平平凡凡也是福,著時鬆了一口氣。

  為人父母者必須學習如何當一位稱職的的父母,教養這件事是非常重要,是一門學校沒教的困難知識,如果只憑直覺思考,只憑以前父母教養方式如法炮製,肯定是不足的,這本書值得大家閱讀。


皮厚 2011-09-13 09:58:40

好書分享點滴心上
人生有的以往
有的無語筆難
步道無常
生活甘甜
回憶品嚐
如意欣賞
中秋共賞

版主回應
閱讀好書是一趟愉悅的知性之旅
豐富了感官想像、深刻了理性思維、擴大了生命體驗
2011-09-14 0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