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鄉的國度裡】訪小說家柯品文
*柯品文,一九七六年生,高雄左營人。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並兼任大學講師。曾獲高雄市文化局文學創作獎助、高雄市文化基金會獎助出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版獎助以及多項文學獎等。著有小說集《漩渦》(聯合文學)、《異鄉人》(遠景),另著有教育書《創意作文寫作魔法書》、《作品與儀式》等。
●在異鄉裡飄蕩:從高雄出發
在法國小說家卡謬(Camus)的經典小說《異鄉人》裡,開場這麼寫著:「今天媽媽去世了。也許是昨天,我不能確定。我接到養老院來的電報說:『令堂過世。明日出殯。深表哀悼。』沒有別的說明。或許就是昨天。」
或許。不能確定。也許。「沒有別的」。凡此種種,皆宛如太空漫遊中失重之不知所終,終究指涉《異鄉人》墜入無從挽回之黑洞結局。為此,面對柯品文新近出版之短篇小說集《異鄉人》,總不免使人揣想,是否意味著向卡謬致敬抑或有所關聯?
柯品文說:「無需做此聯想。」他說:「人的生命都是流動性的,因而可能此刻你人身在高雄,心卻留在台北。」說這話的柯品文坐在高雄一家堆疊裝飾、燈光鵝黃的咖啡館中,他戴著棒球帽,麥色的臉龐有著燦爛的笑容,卻遮掩不住一絲絲或疲憊或憂鬱之感。
相對於求學時期寓居台北,出生地高雄無疑是現世認定的柯品文的「故鄉」,然而自台北重返高雄,四年來的時光,柯品文突然意識到:「故鄉其實已經遺失了。」遺失於記憶的變造之中,太多的追索讓故鄉成了夢中之地:美好並且安靜,豈料一歸返現實,「寶變為石」(《大唐西域記》語),原本隔了迢遠距離的朦朧之美,而今全然無法與彼時的從前接上線頭,不再使人憧憬,也難以令人溫暖,不免令柯品文興起重返台北的念頭,但:「台北是否也變成了另一個『古都』?」
於是,異鄉人是永遠的飄蕩。
於是,異鄉人已遺失了自己。
於是,異鄉人成為一場夢境。
此刻,身處於高雄的柯品文,在南國乍暖還寒的天氣中,面臨著日常生活之壓縮,兼課(柯品文說:上學期兼了二十五學分!)以及博士班撰寫論文(柯品文說:正著手進行「論散文裡的家國意識」)之壓力,那總讓人忍不住想起捷克籍猶太裔小說家卡夫卡(Kafka)曾說:「一旦不寫作,我就立刻被擊倒在地,像一堆垃圾……」當然,這是一句豪語,其中所切中的恰是作為一名創作者,如何「進入」生活、「抵抗」生活,以及,如何成為「全然自由」之作者。
而這恰是柯品文重新面臨高雄的全部。
●在漩渦裡冥思:從自己出發
大學、研究所、博士班分別唸了三個不同領域的科系,柯品文以為這都是日後寫作素養的來源。他解釋當初之所以就讀藝術所,是為了補足自身對於近代文藝思潮之理解。以藝術家侯俊明(編按:相關訪談曾刊載於本刊二○○八年十月號)為碩士論文的探析對象,柯品文聚焦於侯俊明如何成就儀式與作品間的連結,他如斯寫道:「侯俊明以此一系列靜心的創作過程,已從早期居處異鄉那位強烈求索愛慾的飄迫靈魂,到返鄉回歸故鄉母土,以持續靜心做為自我收攝內探的探勘,且轉而為內在心靈的誠實自我以對的召喚。
對照柯品文從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漩渦》,乃至第二本作品《異鄉人》,恰可以此作為註解,那對於內心「誠實自我」的召喚,也流露在此二本作品中:「解決自己的問題。」柯品文說,在大學時期他內向而不喜與人互動,因而書寫成為自我溝通之不得不,他在序言<不斷書寫的必須>裡這麼寫著:「確實,我害怕遺忘這東西,不斷書寫是我對抗遺忘的手段,也是我鞏固回憶必然的工具。」
柯品文解釋:「許是經常活在回憶之中,因此對於記憶之事總是感到分外惶恐。」因此書寫成為必須,也成為記住的可能,儘管文字所涉及的歧義性,也將使得記憶的真實更形交錯,但面對遺忘,柯品文仍舊奮力以書寫拚搏之。
相對於第一本小說主題或多或少涉及自身經驗,第二本小說《異鄉人》無寧是對當代人際處於空間時間皆流動下的省思。柯品文說,處在異鄉裡,內心的孤寂感是強大的,然而即便投身故鄉,也未必解除孤寂,於是無論去到哪裡,都是心靈景觀上的異鄉人:不知所終、不明所以,在同名小說<異鄉人>中,柯品文描述了來自南部的青年阿偉落腳台北,透過阿偉之眼、之心思索:「究竟,玲子姐在台北這城市尋找什麼?」
究竟,我們在異鄉裡追尋什麼?
●在問號裡凝視:從理論出發
柯品文以為,作品要能夠面對這個時代、呼應時代之問題,「我的寫作多以議題作為導向,透過它們來表達我的意見,並藉以擺脫自己。」橫跨於小說、散文、詩創作等領域,柯品文表示創作是一場打散自我面貌的過程,「虛中帶實、實中帶虛」,重點在於是否有能力去面對那個「破碎的自己」?他說散文容易上手,但「易寫難工」;小說則可以「隱藏作者」,讓作者置身事外;至於寫詩,「那是一種接吻經驗的快感,」柯品文說:「我藉著它來訓練自己凝聚意象。」
被問到欣賞哪位作者?柯品文說,面對此一問題,他經常在心底升起巨大之問號:誰會被某位作者帶著走?亦即每位作者都有
談到對於年輕有志於寫作者的建議,他以為:「更核心的概念是:能否誠實地面對自己?」柯品文說:「讀者也需要看到真誠的東西。」他強調,寫作是一場「美感距離」的拉扯過程,包括作者與作品的距離、自己與創作的聯結等等,「如何離開自己的象牙塔、如何淨化自己、盡可能地分析自己的問題?」柯品文以為,寫作應是對時代、對自己的交代,「而非對文學獎交代,甚至致力成為『獎金獵人』。」他建議年輕一輩,試著沉澱心緒,正視自己的問題,「要有辦法寫出自己的東西,而非文學獎的東西,甚至是某某人青睞的東西。」
●在文字裡鍊金:從自身出發
在柯品文新近獲得府城文學獎首獎作品<三口之家>裡,描述早年守寡的母親,如何與二伯互動、進而戀愛,「從門的間縫我看見母親很自然的偎靠在二伯的肩上,臉頰隱隱泛出酡紅的豔麗,目光也顯得有些情意綿綿,且母親身上所散發出來那種屬於我所陌生的戀愛氣息,竟微微發甜的在空氣中四處飄盪,使原本家裡的日常空氣更顯得複雜難聞。」這樣幽微而又令人無法直視的人與人之互動、愛與被愛之難以捉摸,除了讓人感到驚豔,也感到巍顫顫地彷彿下一刻將面臨一場空前的災難。
「所以說,這是真的嗎?」身為多年來的訪談者,話一出口,我和柯品文都笑了,畢竟這是何其不專業的提問,卻也是普遍讀者恆常追索「真實」的執念。
柯品文說,無論真實與否,那都是自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的書寫基本上是有點小悲觀的,這許是來自家庭的影響,」柯品文說:「不過這些影響只存在於寫作之上,未必能夠代表我的性格。」這不免使人聯想到他出版的兩部小說作品,封面都是以黑色為主色調,暗黑與危險的氛圍油然而升。對此,柯品文自剖在大學之前,他是比較被動的觀察者,大學畢業之後,才積極地去接觸親情等面向。他期許自己明年能夠順利畢業,在未來的日子裡,透過文字來展現研究與文學之意涵。
我想著從前年輕的時候,和他在陽明山上有過幾面之緣,當時有一個畫面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那是一次舞會的中場休息,柯品文汗流浹背地在自動販賣機前投幣,他紅著一張臉,光裸的臂膀冒著汗,笑容燦爛,那一形象對照此時此刻戮力於拚搏生活、拚搏學術、拚搏寫作的他,讓人感到一絲絲預言式的驚動。
而那正是異鄉人柯品文隨時隨地面對自己的全部。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造型穿搭」
上一篇:始終相信「愛情」:訪吳念真
下一篇:一生只過一種生活:致黃宜君
品文
這本雜誌常常令我感到納悶的是
究竟誰在閱\\\讀呢?
我不知道
我只覺得它的調性很怪
總之
很高興我的訪談稿喚起了你的一些什麼
待我新書出版後
再奉寄一本
abner
你有來聽我的演講嘛?
還是要多讀書
多讀書是王道
其他者
餘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