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8 17:00:37陳維苓 中西醫師

中醫治療流鼻血比較人性化

流鼻血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出現於各種年齡、時間和季節。流鼻血的量可多可少,少到鼻涕裡面只夾雜一點血絲,多的話可以引起休克,反覆出血會造成貧血。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局部病變,以及全身性的因素;流鼻血的局部病變,以鼻中隔前下方的血管網破裂出血最多,大部分的兒童或成人,其流鼻血發生的部位絕大多數都在此處。因此流鼻血的原因,從不當的挖鼻子、外傷、感冒或鼻過敏過度擤鼻涕造成,到鼻或鼻咽部的良、惡性腫瘤,甚至高血壓、血管硬化、凝血機能障礙等全身性的疾病皆有可能。一般西醫的治療方式是在鼻中隔的血管區,用電燒或以硝酸銀等藥物局部腐蝕,這種方式雖也能暫時性止血,但治療過程的恐懼與疼痛,常令流鼻血的小朋友終生難忘;相對的,中醫的治療方式就比較人性化,只要吃吃藥,擦擦藥膏,注意飲食及改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習慣,大部分的流鼻血都可以在短時間治愈。
流鼻血在中醫診斷上還可再細分為火熱型、肝腎陰虛型、脾不統血等型:
1.火熱型的特徵除了流鼻血外,還可表現出身熱煩燥、口乾口苦口臭、大便硬小便較黃深、舌紅脈數有力等,治療上可選用清熱涼血等藥物如龍膽泄肝湯、銀花、連翹、梔子、龍膽草、仙鶴草等。
2.肝腎陰虛型的特徵除了流鼻血外,還可表現出口乾、頭暈眼花、耳鳴心悸、舌紅絳脈細數等。治療上可選用滋陰涼血等藥物如知柏地黃丸等。
3.脾不統血型的特徵除了流鼻血外,還可出現任何種形式與部位的失血、常合併口淡無味、食後腹脹、食欲減退、大便溏薄、面色無華、神疲懶言、身體消瘦、舌淡胖嫩有齒印、苔白少津,脈細弱。治療上可選用健脾益氣止血等藥物如歸脾湯等。
在保健及預防上,火熱型、肝腎陰虛型,應減少攝取辛辣油炸及高熱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萬一已經流鼻血該怎麼辦?由於大部分的流鼻血都發生在鼻中隔前下方的血管網,因此流鼻血時應先壓迫止血,即用兩隻手指頭捏緊鼻翼數分鐘,如果這樣做,仍無法止血,就應送醫處理。假如病人反覆於鼻中隔前下方的血管網發生出血,那麼治療上除了須根治其原本的鼻病外,還可應用外用的中藥青珠膏,局部塗抹於有病變的粘膜區,並戒除不當挖鼻子的壞習慣,當可大大改善病情。

  
作者:陳維苓 中西醫師     現任:仁美中醫診所院長      
院址:台中市文心路三段138-20號3樓   電話:04-23138067

※本文章內容智慧財產權,屬於陳維苓醫師,請整篇完整轉載。
※對於本文章內容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洽詢陳維苓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