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3 00:55:25仲冬

死的像大象

美國居,大不易的是保險。美國醫療支出世界第一,費用高貴眾所周知。朋友患甲狀腺毛病,在長庚檢查只需台幣千元左右,在美國看醫生、做一次穿刺、抽血檢查,外加超音波,自己付了一千多元美金,保險公司支付四千多元。貴的令人咋舌。

保險公司付那麼多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可想而知保險費會貴。我投保時候,保險公司詳細詢問健康紀錄,我自認對自己的健康相當負責,在職場拼命時代雖然有血壓高,但目前已經控制良好好。服藥按時,且自行定時量血壓。我在醫學院服務多年,自信醫藥常識足夠負責自己保健。大概由於年齡,以及二十年前的某項癌病紀錄,他們要求加高四倍保費。

評價健康狀況促成保費決定者,必定是醫療專家。醫學不是告訴我們癌病治療後只要存活五年就算治愈,五年過後每年的復發機會遞減,過了二十年,同一病症發生的機率幾乎等同常人?為甚麼計算保費的時候,這樣的說法似乎不算數了?

由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出醫療的兩手策略,標榜成功治療的時候用一套標準(低標的五年),抽取醫療(保險)費用的時候用高鏢(二十年也不算數)。難怪眾多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他們買不起。華人當然亦復如此,聽說很多人台灣人回台治病,甚至到了某些在地人擔心他們拖垮健保的地步。更多人在此擔驚受怕,怕自己健康出問題。其實大家忘了台灣有健保不過十多年,沒有健保以前的日子還不是照樣過,許多老人一輩子沒上過西式醫院。傳統華人沒有保險觀念,保險業推銷要用儲蓄方式。風險概念是比較中產的,擔心沒有保險,是因為這些人大部份是中產階級?還是台灣人近年漸漸開始對醫療(健保)過度倚重/賴?或因為在國外比較沒有安全感?

我打算自力救濟,靠自己保養,雖然多年人生拼鬥,落下一身戰傷──四肢壞過三隻,好在沒有五臟壞了四臟。近來托福一切安好(knock thewood!),未來老機器經不起大修,還是自己好好珍攝,最後死的時候要像大象,安靜尊嚴的衰老死去。

上一篇:過去導向

下一篇:醫療的報復女神

蒼子 2009-09-04 09:24:22

商業保險本質上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