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5 23:32:30仲冬

醫療的報復女神

朋友的媽媽最近病的很厲害,嘔吐不止,體重掉了三分之一,打電話回台,老人家幾乎爬不起來接聽,看醫生的結果說患了腸粘連,要開刀。老人不想開,於是全家輪番出動說服她,讓她倍感壓力。後來不知道誰想起來,說聽聽老人平常看病的心臟醫生意見,看看她的心臟狀況是否可以開刀。結果發現嘔吐的原因是因為服用心臟藥物。朋友奇怪醫生為甚麼不早說?

醫生不說不稀奇,因為副作用只發生在少數個案,如果說了徒讓病人擔心,說不定因為心理作用,反而引發了副作用。

朋友沒有問的問題是:為甚麼腸胃科、外科醫生都沒有想到老人家,吃什麼藥?會不會是藥物副作用呢?抱歉,這樣的機會也不多,因為分工精細的關係,腸胃科、外科醫生可能不知道老太太服用的心臟科藥物,會引起這樣的副作用。

這件事讓我想到Illish《醫療的報復》一書說:醫療造成的痛苦、傷害已經勝過戰爭。我那時能想像的醫療傷害不外:小傷口被弄成大傷口,要不就是誤診,甚至不必要的手術、檢查等等。怎會那麼嚴重?

大家都怕遇到密醫,所以擠到大醫院。但是最近聽說,大醫院也不保險不遇到荷蘭醫。人們也怕遇到庸醫、沒醫德的惡醫。依照醫療社會學的說法,問題不在醫生個人,在當代醫學本身(品德不好,能力不足的醫學敗類,當屬少數)。當代醫療太積極,努力想把病醫好,但忘了病人不是機器,不能大修特修,也不能無休止地換零件。不幸的是:把人體當成機器正是當代醫學視觀。記得某醫生說:我們跟修車一樣,不過修車得熄火,而我們是開火修。

記得老將楊森,高齡九八時,身體仍依然健朗,每日跑步,且跳繩數百。據說他妻妾成群,兒女無數,醫學檢查結果也說他健壯如年輕人。彼時老將突患肺癌,他自己願意開刀,醫生們也樂意一搏,創醫療紀錄。結果,人畢竟是人,而且身體檢查的項目有限,是否足以代表楊森的身體真不會衰老,一如年輕人?結果是死在手術檯上。

上一篇:死的像大象

下一篇: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