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17 16:10:18Rainny

轉載: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旅行的女人

這是今天(20040917)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的文章,我很喜歡。我覺得某種程度來說,它解釋了為什麼女人喜歡旅行;也佩服在文章中提到的女性旅行者,在那樣不方便旅行的年代,仍有眾位女性先驅們只為了旅行而走遍世界。我很羨慕那樣行走世界的勇氣,也願自己能成為這樣的人。


旅行的女人 原作:陳玉慧

男人喜歡冒險,女人喜歡旅行。冒險是肉體的,旅行則是心靈的凝視,很多旅行中的女人相信,只有離開,你才能發現,只有出走,你才會明白自我之家。

倫敦傳記博物館最近策畫一個有關女人旅行事紀的展覽,展出三世紀以來旅行中的英國女人以及作品,包括書信、日記、水彩、素描及攝影。原來三世紀以來,有那麼多位女性對擴展疆界版圖和貿易經商並沒有興趣,但是她們走遍世界,發現自已。 這些女人多來自英國中上及高階家庭,多半受不了維多利亞時代社會風氣和家庭觀念的束縛,也不喜歡重複無聊,選擇離開島國,過起異族生活,她們不祇前往義大利、東歐,她們去南美、澳洲、中國、印度或日本,她們騎馬走在撒哈拉,在金字塔前留影,她們到了中國乘坐轎子,或者在西藏剔光頭髮靜坐修行,她們在非洲照顧土著,在巴格達為建立新伊拉克盡力,為當地人蒐集古物成立博物館。

譬如一九一六年的貝爾(Gertrude Bell),就是她當時人在伊拉克,那時一些英國男性軍官和官員也在那裡從事「外交」及「軍事」事業,但只有她才與伊拉克人建立真誠的友誼,她那些年寫信給她的兄弟,一八九二年從中東必須返回英倫時相當惆悵:我得放棄這無拘無束的自由,回到牆壁和花園了。

而氣質高雅長得有點像維吉尼亞.伍爾夫的庫明女士(Constance Gordon Cumming)從印度一路航行到中國日本,又從西太平洋南下往澳洲,她沿途記錄捕捉心靈影像,毫不以移動遷居為苦。一八三二年出生的柏德 (Isabella Bird)甚至在一八六○年那年直截了當地寫信給朋友:我一騎上馬背立刻覺得舒暢,我在帳棚裡反而好睡多了,只要一接近城市,譬如到檀香山或舊金山這樣的地方,我就立刻沮喪憂鬱起來。她後來到了亞洲,她繼續寫:我跟亞洲人相處二個月後,覺得英國人的生活哲學實在太辛苦了。

柏頓夫人(Lady Burton)在一八六九年和她的丈夫前往大馬士革,她穿著阿拉伯男裝持著步槍走過沙漠,她寫日記:旅行者經常談論危險,而我喜歡狂風怒吼,因為那總是使我憶及可貴的帳棚生存經驗。

一八二○年的簡.迪格比(Jane Digby)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女人,她離開家和一位奧地利王子到各地旅行,幾年後又搬到大馬士革和一位敘利亞貴族男子在一起,那年輕男子年紀可以當她的兒子。而布朗絲威克公主被當時丈夫也是未來的喬治四世拋棄,她脫離了英倫貴族生活和年輕男子一起漫遊鄂圖曼帝國,從此反而過起愜意充實的生活。

我歸納這些女人旅行的動機:健康、好奇、追尋、宗教、婚姻和醜聞。她們之中有人與丈夫同行,有人獨自旅行,有人離開丈夫,有人為了情人,有人為了自由,更有人為了天氣,她們在旅行中意識到自己,她們都是先行者,甚至女性主義者。

然後當然會想起自己為什麼旅行。當年為了藝術去巴黎,為了工作到紐約,為了感情來德國,就像村上春樹說的,早年如果尋求脫離母體社會,但是脫離太久,有一天就會想到要做點承諾;於是像漂泊的旅行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