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8 14:54:42Quiff

艾瑪的禮物:死之華中見生之舞


(原刊於2007年十月號Look雜誌)

早逝的父母只留給艾瑪一座被抵押的破落農場。農場裡雞鴨成群,好不熱鬧,艾瑪的內心卻經常感到無比的寂寞。雖然當地的巡警對她情有獨鍾、向她求婚,但卻遭艾瑪拒絕。某個夜晚,一輛名貴跑車撞進她的農場,搖搖欲墜的汽車殘骸裡竟躺著一個男人和一大袋現金。老天爺把一大筆錢直接送到艾瑪面前,甚至附贈一個她夢寐以求的男人,難道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憑著心靈相通的感應,愛情總是在不經意的轉彎處與你相遇;命運的安排捉摸不定,唯有擁抱當下才是快樂天堂。

◎死與生交迭上演

對居住在城市的人們而言,死亡是個太遙遠的想像。在機能區隔完善的城市裡,死亡只存在於醫院病床、存在於停屍間與殯儀館裡,甚或是如動物牧畜的死亡一般存在於屠宰場、菜市裡,一切與死亡扯上關連的意象都被妥善安置在特定場所,死亡衰敗就此遠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驅逐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都會之外,以眼不見為淨作最高原則。也之所以,電影等各類藝術創作中所描繪的死亡也都脫離不了這些安置死亡的場所產生的固定印象,那是冰冷入骨的哀愁色彩。

《艾瑪的禮物》卻不然。電影一開始就明白告訴觀眾男主角麥斯已染上不治之症,失魂落魄的他駕著跑車驅離身後的孤單城市,因緣際會之下他卻來到一片生意盎然的牧場。在那裡死亡是每日上演的固定戲碼,剛才還在精神奕奕啼叫奔走的健壯豬隻,在刀口的擁抱下、不需多時便成了此刻盤中熱氣四溢的香腸,吃下肚裡化作明日繼續前行的活力。親見生命自然更迭的生生不息在眼前這座破舊凋蔽的小牧場裡交替上演,也讓麥斯頓悟到人生無常輪迴的必然道理。

◎死亡的溫暖色彩

以不治之症為主題的電影其基調多半是沉重哀痛的,《艾瑪的禮物》則貴在能反其道而行,片中沒有呼天搶地的廉價哀傷,而選擇以溫暖色調來擁抱死亡的最終降臨。懷裡擁著心愛的人、聆聽她入睡時的穩定呼吸,一面躺倒在綠草上以大地為床、鳥語花香化作身上薄被,閉起雙眼感受吹拂過臉頰的徐風,跟著嚥下最後一口氣。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正如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這麼寫著,死亡本就不是生命的對極,而是作為生命的一體而共存著。電影表面上是在處理人們面對死亡的傷痛與不捨,實是藉死亡來歌頌生命的最後璀璨光華。藉由城市柔弱男與農村壯勇女這對奇異組合來進行男與女傳統社會定位的錯亂顛倒,更加上城市與鄉村兩種迥異風情的交融對映,《艾瑪的禮物》輕輕巧巧地在雞鳴豬啼、麥桿搖曳間譜出了一曲死亡關頭前最後的生命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