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 12:55:13傾聽

轉貼:【一顆慈悲的愛心,就是快樂的來源】

轉貼:【一顆慈悲的愛心,就是快樂的來源】

達賴,流離顛沛的一生,歷經磨難與動盪,卻總能微笑以對,「我的一生,歷經了無數的動盪,但我的內心始終相當平靜。這不是因為我很愚昧;相反地,我的心智非常清明。」
每個人都渴望能過幸福快樂的人生,沒有人每天一早起床時,會希望自己整天煩惱不斷。而矛盾,也就在這裡:沒有人喜歡麻煩,但很多麻煩卻是人們自找的。原因何在?
其實,世上許多的煩惱,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而矛盾,也就在這裡:沒有人喜歡麻煩,但很多麻煩卻是人們自找的。原因何在?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缺乏對現實的認知,也可以說,缺乏全觀(holistic view);用佛教的說法,是太過執著於自己所見。另個原因,則是太過以自我為中心(self-centered)。這兩個原因,為人們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惱。
我常跟世界各地的許多科學家接觸,發現他們也無法明確地分辨感官(sensory)層次,和心理(mental)層次的意識。但我們必須學會分辨兩者的差別。
人們通常會追求歡愉逸樂的經驗,這些多半是感官的層次。例如,好看的東西、好聽的音樂、好吃的、好聞的、摸起來很舒服的,甚至性。這些感官經驗都很短暫,好聽的音樂讓我們快樂,一旦音樂停止,快樂也消失了。
相對地,人們在心理層次所發展出的快樂經驗,則可以持久,而且往往比較平靜、安詳、穩定。
另個差別是,在感官層次發生的負面經驗,例如刺耳的噪音、身體的病痛等,可以在心理層次的平靜中,獲得舒緩。但另方面,我們的心理如果充滿太多的恐懼、焦慮和壓力,往往無法藉由歡愉的感官經驗來緩解。
所以很明顯,心理層次的經驗,比感官層次的經驗更加重要。
我認為,快樂未必都來自感官的歡愉逸樂,它主要是一種內在的滿足,甚至有時候,即使我們身體所經歷的某些痛苦,也可能帶來一種深層的滿足感。所以,真正的快樂,主要來自於我們的心理層次,特別是這個層次的正面情緒,例如愛與慈悲、寬恕、包容、知足等。
大家都曉得梵文裡的karma(業),這個字的原意是行動。無論是來自身體、口頭或心理,任何的行動,只要是出自於正面情緒,例如,因為慈悲、寬恕而做出的行動,就是好的karma。它的動機是對於他人的關懷,希望讓他人受益,結果自己也因而受益。這就是正面的因果循環。
另方面,如果是出於憤怒、仇恨、猜疑的負面動機,引起了身體、口頭或心理上的行動,就是不好的karma,會得到負面的果報。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