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5 00:44:35李董

吳漫沙以九五高齡 無憾風雨一生(一)



接到電話,和明月姐倆在電話中對泣。

早在今年三月,吳老開始進出醫院,醫生曾經提醒,年紀大的吳老,身體各方面著實「老了」,所以隨時都有可能要離開我們。

但是,吳老終究是又好好的過了七個月。

八月21日,吳老的女兒們為他在台北市歐華飯店二樓,舉辦一個「仲夏文學賞析饗宴」,一個很不一樣的九十五歲壽宴。

與會來賓除了吳老的親戚,另外就是像我這樣跟他很熟很熟的朋友。

吳老的兒女及孫輩,在饗宴中一個個上台,有的朗讀著自己寫的對吳老作品中的心得,有的說著與阿公吳老的文學心事。

大家在愉快的壽宴氛圍中齊唱生日歌,看著開心但是明顯體力不夠的吳老,記憶清楚的以點頭回答著眾人的問候與祝壽,偶爾也從沒了牙的嘴裡,說出幾句話。

中秋節前夕,我提著月餅去吳家,雖然明知吳老已經無法吃過硬的固體食物,但是過節嘛!

家中很靜,吳老在睡,女兒們都不在,只有女傭守候著老人。

我在老人房裡靜靜看了好一會兒,彷彿以往陪著吳老說話的坐在他旁邊。

現在,吳老真的離開我們,以九十五歲高齡(滿九十四歲進入九十五歲),在十一月十日星期四的下午一點五十八分。在明月姐還輕輕為他按摩著腿的時刻,他安詳的像神仙般飄逝。

始終不相信吳老已經走了,直到醫生以心電儀表上那不再有曲線的心電圖證實,才讓守候在旁的兩個女兒不得不相信吳老已經走了。

醫生說,吳老有福,走的安詳極了。

(第一章圖片為吳漫沙年輕時與妻子及兒女)



◎英雄出少年


1912年出生的吳漫沙,是福建省泉州石獅市人,本名吳丙丁,年輕時在石獅可是個風雲人物,辦報、演戲、演講、編劇、組劇團,樣樣全。另外還組織籃球隊,算得上文武雙全,英雄出少年。

所以他創辦「民生小學」(新湖中心小學前身),當過聯保主任,在動亂的年代裡,年輕、氣盛,經常一身雪白,行走在故鄉的街頭巷尾,連上衣口袋都還不忘放上一張香水紙。

來到台灣的吳漫沙經歷霧社事件、228事件。1936年,他以「氣仔姑」一文,發表在「台灣新民報」漢文學藝欄上,獲得當時學藝欄主編徐坤泉的鼓勵與激賞,促使他勇往直前的朝向文學的路途一路奔來。

也因為這樣的筆墨姻緣,使他成為日據時代唯一漢文出版的《風月報》半月刊主編,並成為當時雜誌史上重要的一頁。

由於看到中國被列強欺凌,曾經央求父親准許他到南京讀軍校以身報國。但是身為家中長子,最後遵循父母建議來到台灣開始參與家中事業,也因此沒能讀軍校報國卻是他終身的遺憾。

吳老的愛國一如他不願意學日文、不願意入日本籍,他更深深感受中國人唯有站起來才有未來,而不能像散沙般,任由異國欺凌,所以取名「漫沙」為其終生筆名,隨時惕勵自己。

(第二章圖片為『吳漫沙的風與月』口述歷史的新書發表會的大型海報)



◎主編「風月報」 「漫沙」為名

從《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當初的《風月》是由一群往來台北大稻埕地區,擅長舊文藝的文化人所共同集資發行的刊物。

自1937年(昭和12年)5月9日發行第一期起,原為每月刊行九次(以三、六、九日為發行日),但第四十四期延宕二十天隨即停刊;一年半後復刊為《風月報》,後來再度更名為《南方》,但是始終為半月刊,共刊行到一八八期。

最後又因為經費困難,再度延宕五十五天發行成為第一八九期更名的《南方詩集》月刊,但無奈的也僅僅只刊行到第一九○期(西元1944年昭和19年3月25日),在經費與人事再加上二次大戰末期,日治台灣的日本軍事窘迫與強硬的皇民化下,宣布正式停刊,是為日據時代唯一漢文的綜合文藝雜誌。

身為主編的吳漫沙,曾經兩度因故由《風月報》出走,但是自第五十期起一直到第一九○期《南方詩集》的結束,他自始堅守著《風月報》到停刊。

問吳老,一個不懂日文又恨日本人的「外國人」,如何能忍住種種異族欺壓與對雜誌內容無理要求或更改?

吳漫沙說:「生活」。

所以我們在任何和日文、日語有關的場合中,當然也包括他所鍾愛的文學情事,看到吳漫沙的「退場」。

這樣的「退場」,相對成為他被認為「倨傲」的某種象徵,尤其以一個「外地」來的年輕小伙子,沒有任何背景任何人事下,居然能夠主編唯一的漢文雜誌!

但是,實在是吳漫沙迫於生活需要的另外一種打從內心底層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