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7 12:15:44李董

為長者壽--文壇前輩吳漫沙

1912年出生的吳曼沙是福建泉州石獅市人,曾經擔任過小學校長,一生經歷霧社事件、228事件。

1936年,他以「氣仔姑」這篇文章,發表於日據時期的「台灣新民報」漢文學藝欄上,並且獲得當時學藝欄主編徐坤泉先生的鼓勵與激賞,促使他勇往直前朝向文學的路途一路奔來。

這樣的筆墨姻緣,促使吳漫沙成為日據時代唯一一份以漢文出版的「風月報」半月刊主編。而「風月報」更成為日據時期雜誌史上重要的的一頁。

由於看到中國被列強欺凌,深深感受到中國人唯有站起來才有未來,絕不能像散沙般,任由異國欺凌。所以吳老為自己取了「漫沙」為他終生書寫文章的筆名,並且隨時惕勵自己。

戰後,吳老在報人李萬居的引領下,由文學走入新聞,走入現場,走入生活,在台灣新生報及聯合報擔任記者,並且活躍於當時的文化界,他更以不同的筆名發表舞台劇、詩作、軼事、小說、、、等,在在呈現吳老多樣性的文學表現。

曾經問過吳老,一個不懂日文又不喜歡日本人的「外國人」,如何能忍受在日據時代,受到日本的種種文化限制,編輯「風月報」並且書寫各類行文學。

吳老慢條斯理的說:生活。

私底下吳老非常健談,一點不像在公眾場合的不太言語,他與民國同年的歲月,醉心的文學生涯,充滿驚險、弔詭的社會記者身分,在在成為他閒談故事中的一幕。

常常,吳老不但言談間充滿人情世故的回憶,眉宇中更透著當年衝鋒陷陣為文寫稿的記者本色,記憶中的人、事、物,更無一不在吳老口中活靈活現。

1927年由故鄉福建石獅來到台北的吳老,先是面臨家中事業中落,接下來是國難當頭,一直到三十歲,才在家人敦促下結婚。

吳家一直是個大家庭,伯叔姑舅很多,表姊表妹、堂姐堂妹也不少,大家都是童年玩伴,有時還一起研究學問。

從小吳老就在眾姊妹的脂粉味中,在鶯鶯燕燕的話語裡成長。說吳老看盡如雲美女,一點不誇張,尤其當年「風月報」的編輯部也是落居在那時期有名的台北「十四間仔」,天天與眾酒家女為鄰。

吳老曾經說過:黃昏時節,有收攤的花市花販,還有在華燈初上將要出門上班的酒家女擦身而過,離開編輯部的房門,走在晚風輕拂的街道上,整條街人影幢幢,整條街香氣四溢,充塞的是花香,充塞的也是女子的香粉味。

吳老生活中的女性從來不曾少過,他的母親,他的妻子,還有現在的四個出色又優秀的女兒,即連遠在紐西蘭的媳婦,可各個不容小覷,而她們鉅細靡遺的照顧著吳老---這位他們的老爸,我尊敬的文學前輩。

走過歷史走過歲月,吳老曾經愛喝一杯,在酒後聽他說話聽他喟嘆,聽他言語中不盡的欷噓,是老友多已不在人世的感傷。

日據時代編輯「風月報」的種種,是吳老最風光最精彩的年代,也是他為文寫稿最熱烈的時期,而今吳老看盡時代的更迭。

但是,
吳老95歲的歲月生命,很自在,
吳老95歲的歲月生命,很知足,
吳老95歲的歲月生命,很幸福。


民國90年0902,因為書寫「吳漫沙的風與月」書時,在「訪問日誌」中曾紀錄
寫著:

吳老九十歲生日,雖然頭上頂著縫了五針的傷口,仍精神的與大家寒暄。
宴席訂在台北富臨極品餐廳。

十點,貴賓室中一場屬於傳統古詩吟唱會,由吳老與他的瀛社十位老友共
會,在一片吟哦聲中古詩吟唱會開始,眾人齊祝吳老身體健康。

十二點正,壽宴正式開始,除了吳老的親友外,瀛社的老友,文化界的朋友
也齊聚一堂,共同慶賀吳老生日快樂。

今年,吳老九十五歲,依然神采奕奕,記憶清楚。
問他,誰是誰?

他會張開沒了牙的嘴,慢慢吐出:這麼簡單,誰都知道他是誰。

吳老很老,俗話說「老小老小」,而今,吳老也很小。

小小的吳老,坐在輪椅上,笑看大家因他而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