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8 12:30:39魯柏

喪慟夢/蘇絢慧 著

喪慟夢/蘇絢慧 著.--臺北市: 張老師文化,民96

p.4:人必須慢慢接觸自己內心深處陰暗或否認的部份,繼而以溫柔接納的方式與之相處,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命救贖與心靈成長。
p.96:能夠將失落的關係納入生命線中,不需刻意忽略、抹滅或遺忘時,生命也會發展出一種能量,接納永遠有缺口的生命。…不再費力抵抗與否認自己身上發生的不幸時,人便能將不幸納入自己的生命,統整出包含此一傷痛經歷的生命狀態。
p.110:完形治療大師波爾斯將這情況稱為「未竟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當一些與重要他人的事件無法順利解決或完成時,言些未境之事便會持續在生活中干擾當事人。未表達出的感情也會深深烙印在記憶中,如果人無法覺察這樣的感情..那麼這些無法完成的感情便不能成形,散落在生活中,片片段段,讓人時刻受影響。
p.111:我們無法確知、也無法掌握死亡何時會發生,所能做的就是盡力避免遺憾。能好好道別就好好道別,能好好道謝就好好道謝,能好好道歉就好好道歉。盡力避免做一些和自己內心不一致的事,盡力避造成愧疚、傷害與諸多遺憾。
p.134:神經質焦慮與道德焦慮因個人內在的「動力平衡」受到威脅而產生。焦慮在告訴個體,除非做出適當的處置,否則危險將會提昇到自我崩解為止。神經質焦慮是因害怕本能失去控制,做出招致懲處的不當行為而產生的;道德焦慮是害怕受到良心讉責;具高度良心者,常在做了違背道德標準的事情後,感到罪惡不安。
p.149:我不要在生活中杜絕思念這個人,但也不需要過度或刻意想起他。我既然知道這層關係在生命裡是恆久性的,有個位置勢為此人保留下來…當你與逝者關係不再決裂,便不需要因為展開新生活而害怕將對方遺忘,好似拋棄了他,只顧過起自己的好日子。如果,你知道逝者仍舊關心你的生活,或仍舊可以向逝者分享(透過夢或儀式),甚至逝者還會給予肯定與鼓勵--那麼大步往前邁進,讓生活慢慢好轉起來,就不是背叛,也不是自私了。

上一篇:越界

下一篇:再論潛情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