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0056 ~ 0060集
.
.
.
節錄
.
因緣生法它的真實意義是當體即空、生即無生,可是這一層的意思是深一層的意思,我們不大容易體會;而往往我們聽了因緣生法,諸位從表面上體會,「一切法是因緣聚會而有的,緣散就無,緣聚則有了」,我們總是這個概念。有這種情見,對於明心見性是障礙,因此這種情見必須要把它打破,所以這個題就是「顯見超情」。
.
真正要想開悟,在念佛裡面要念到理一心不亂,要離心意識。離心意識裡頭,自己離心意識,自己不用,對別人用,對別人用是隨緣,對自己不用就是不變。要是對自己不用,對別人也不用,就變成小乘阿羅漢,變成小乘人;對別人也用、對自己也用,那是凡夫;對自己不用、對別人用,是菩薩。大家要曉得這個道理,那是真功夫,外面用,裡面不用。就跟唱戲一樣的,在戲台上扮演一個角色,扮演得很像、很逼真,到了後台是另外一樁事情,完全不相干。人生就跟唱戲一樣,一定要知道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人生的舞台上是假的,真的是什麼?不變之性是真的,萬法一如是真的,曉得萬法就是自己,這是真的。可是在用的時候,人家不承認你萬法是一如,你得隨他緣,不依,「好,你是你、我是我,咱們清清楚楚」,那是外表,不是真的。真的心是清淨、是光明,不但你的心遍十方界,你的身也遍十方界,你的慈悲喜捨沒有一樣不遍十方界,智慧德能樣樣遍十方界。那個慈悲心不但遍一切有情眾生,連這些桌椅板凳,那些塵土、微塵,全都遍滿,平等平等無二無別,他怎麼不遍十方界!像這種情形絕不是外道所能見到的,他見不到,見性的人能見到。
.
.
.
節錄
.
下面這句就是敘說外道的立義,他們所建立的大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外道所說的自然,大義是說內而心性、外而萬物都是自然而有的。這個自然,諸位要記住,就是沒有因緣的,無因的,自然而然;換句話說,不必修了,這是一種撥無因果、廢棄修證的外道。末後這兩句是說《楞伽經》,佛在楞伽會上講的《楞伽經》,《楞伽經》就是破外道的,佛廣說因緣,一切法有因有果,不但世間一切法有因有果,出世間一切法也有因有果。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世尊示現成佛,四十九年所講的就是一大事因緣而已。佛是廣說因緣來破外道自然的邪見。因,就是佛法一般所講的親因,也叫做種子習氣;緣是講助緣,凡是能夠幫助這個種子起現行的,都叫做緣。因與緣,給諸位說,並不單純,非常的複雜,如果我們冷靜一點仔細去觀察,這個道理不難體會。
.
佛今天在楞嚴會上暢談覺性、真如本性,這個地方講的覺性,也就是我們所謂十番顯見的見性,確實見性不屬於因緣。阿難的毛病在哪裡?弄個自然出來,見性也不屬於自然,觀察說不是因緣,對的,沒錯,他弄到個自然去,好像是自然的,這就錯了。在這個地方,我們先得把因緣、自然的定義給諸位說說。何謂因緣?因緣是隨緣隨變。拿植物來說,種子是因,種下去之後過幾天它發芽,種子變成芽,芽又生根,種子看不見,它會變的,隨緣隨變的是因緣。自然是什麼?自然是不變不隨緣的。譬如我們看一個石頭,石頭是自然,它永遠就是石頭,它不會變成別的花樣,那是不會變的。我們覺性,它隨緣又不變,不變又能隨緣,這個妙了。
.
時至今日,不要說是外教,佛教本身法師大德們,對於佛的經論疑惑的地方就不少。甚至有懷疑佛經裡面講的大日如來是太陽神,這差到哪裡去了?類似這種情形,我們時常聽到、時常見到,我們心裡要明瞭。見到了,諸位要記住,這要觀機,可以跟他解釋再跟他解釋,不可以跟他解釋那一笑了之。譬如像現在一貫道盛行,不必藉一貫道的目標跟它攻擊,正面發生衝突,這樣不好,佛法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不與人爭,一貫道教化的是大眾,我們也以正知正法來教化大眾,這就行了。就好像美國兩黨競選,老百姓自由選舉,你說你的好、他說他的好,大家看看究竟是哪個好,讓他去選擇,這是對的。
.
佛在前面這一卷半的經文,我們從頭看來,世尊是先破妄心,「七處徵心」,破妄心無住,無有住處當然是虛妄的。接著第二大科就是「十番顯見」。其次又藉見性來顯妙覺性,這真正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義。
.
.
.
節錄
.
這一段經文就是佛教給他甄明的方法,叫他自己去甄別、自己去觀察、自己去覺悟,觀妙明之見性,就是我們所謂能覺能緣,注意這個是「能」而不是「所」,所覺所緣是境界,能覺能緣是自體。明、暗、塞、空,這是所覺所緣。在此覺性之中,我們不說太多,就是經裡面所講的明暗塞空這四緣之內,以哪一個緣是自然之體?你說自然,把自然之體找出來,才能說之為自然。這一句話對於聰明伶俐漢就可以把他迷著喚醒。因為這幾句話正是顯示出不變的見性,所謂舉全體而隨緣,並不是局部隨緣,一部分隨緣、一部分不隨緣,沒有這個道理。正是所謂一悟一切悟,一迷是一切迷,不會說悟一半、迷一半,沒有這個道理。要是說我悟了一半,還有一半沒有悟,換句話說,根本就沒有悟。
.
既然是全體都隨緣,諸位想想,這個體就找不到,一部隨緣、一部不隨緣還能找得到,那一部沒變可以找到,全體隨緣到哪裡去找?就明暗空塞這四相上去找見性的自體,試問問能不能找到?決定找不到。為什麼?明暗塞空都有變化。自然之體不會變的,會變就不是自然之體。
.
為什麼說不生不滅?諸位要曉得,生滅一定是二相、二法才有生滅。譬如明暗是二法,明生暗就滅,暗生明滅,二法才有生滅、才有來去;明來暗去、暗來明去,它有來去、它有分別。一法裡頭,你找找生滅看看,你能不能找到?佛法是一法不是二法,六祖大師說得很好,「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
.
要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明心見性,還是要走這個路子。明心見性最好的方法,是《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的「捨識用根」。捨識用根,很容易、不難,《楞嚴經》裡面講一個字,這是一字法門,「歇」即菩提,歇是什麼?歇就是歇心意識。菩提是什麼?菩提就是妙覺明性。
.
.
.
節錄
.
這是這一科裡面最後的一段。在上一次講到末後的結論,世尊大慈大悲為我們指出來,真性是超越情識的,所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給我們說出,這樁事情不是因緣、自然,或者是非因緣、非自然,這些全都是戲論。如果我們帶著這些情見,決定見不到事實的真相。要怎樣才能見到事實真相?在這裡面有一句,佛告訴我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個一切相,所謂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都要離開,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可是我們問題就是沒有法子離相,我們最大的障礙在此地。好,我們都離了,我們名字也不執著、言語也不執著、心也不起妄念,是不是離了相?沒有。為什麼沒離?我們心裡執著「我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了」,還是著了相。如果我們套《金剛經》上一句話,言語、名字、緣慮,法相;無言說、無名字、無緣慮,非法相;法相與非法相都不可以執著,這才叫做離一切相。
.
離一切相,離則顯真非俗,所以是住一真法界而不是十法界,十法界是俗諦,真諦只有一法界。即一切法裡面,那是萬法唯心,《華嚴經》裡面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識裡面所謂「萬法唯識」。在這個境界裡面,連名相也不可得,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在佛教沒到中國來的時候也有這個境界。你看《老子》一打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是即一切法的境界;也就是六祖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的境界,這是清淨心全體顯露的境界。祖師常說「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也是這個意思,這個意思我們要是一下體會不過來,還有一句比較簡單一點,所謂「是非已去了,是非裡薦取」,這些話都是教我們實地做功夫的話,真正是所謂畫龍點睛。我們悟從哪裡悟?要從這個地方悟。
.
講到求智慧,一再給諸位說,求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之後才有後得智;沒有根本智,決定沒有後得智。就好像樹一樣,沒有根本,哪來的枝葉花果?枝葉花果是從根本生出來的。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們現在研究經典,我們天天聽經、天天讀誦,博學多聞,這就是後得智,那大錯特錯。這是什麼東西?就是此地所講的世間戲論,搞的是這個。三藏十二分教背得滾瓜爛熟,祖師的註解語錄記得一條也不漏,全是世間戲論,不是根本智,更不是後得智。根本智是什麼?我們拿六祖的例子來說,六祖得到根本智,他怎麼得到的?他是無住生心得到的。無住生心,根本智就得到,他三十七年所說之法是後得智。再給諸位說,釋迦牟尼佛也是無住生心,根本智得到了,四十九年所說之法是後得智,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
.
.
節錄
.
上一次講到,阿難尊者引用過去佛常說的因緣生法,這在上一次已經跟諸位概略的討論到,眼根當中的見性是不需要眼的,而眼根裡面的眼識是因緣生法,阿難尊者的誤會就是見性與眼識混為一談,所以才有前面一段請問的言詞。在法相當中只講是因緣生識,並沒有說到妙覺明性也是因緣生的,沒說過這個話。現在楞嚴會上佛所給我們顯示的是妙覺性,也就是講的真如本性,學佛當然是要以見性為宗,這才是究竟真實法。
.
在唯識宗裡面,講眼識要具足九個條件,第一個要有「空間」,我們眼見色,如果這個物質跟眼根貼起來,你見不到,沒有空間,一定要有相當的空間。第二要有「明」,要有光明,沒有光明也見不到;第三要有「眼根」,眼根要沒有毛病;第四要有「境界」,眼根所對的境界。第五個要「作意」,作意我們現在講注意,你要是不注意,雖然看到,沒見到,從你眼前過,你沒注意看;或者你心裡想著別的,在你面前的事物,眼睛對著,沒看見,可見得一定要注意,就是一定要作意。第六個起「分別」,有分別;第七有「染淨」,因為它與第七識有關係,有分別的時候,它與第六意識有關係,有連帶關係;第八個條件在「根本」,就是阿賴耶識;第九個是阿賴耶識裡的眼識「種子」。這九個條件缺一個,眼識都不生。
.
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你就相信玄奘大師所說的,講阿賴耶識「來先去後做主公」。一個人來投胎,阿賴耶識先來,想想諸位,眼識到什麼時候才來?眼識要到小孩出了胎,眼睛張開了才來;沒有出胎的時候沒有眼識,它緣不具足。可是阿賴耶識先來了,你看人死了以後,第一個就是眼睛看不見,就是眼識先斷。最後才是阿賴耶識去,阿賴耶識離開,人身體就冷了,沒有溫度;身體還沒有涼透,阿賴耶識就沒有離開。阿賴耶識離開,人是冰冷的、沒有溫度,所以來是它先來,去是它最後去。
.
.
.
上一篇:楞嚴經 0061 ~ 0065集
下一篇:楞嚴經 0051 ~ 005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