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變大收穫
在二技二年級也就是大學學程的最後一年中,發現事情真的還不少,每個科目的老師對我們要求的東西也特別不一樣,老師們不外乎都會說,我們是大四生了,不能再像以往那般的渾渾噩噩度過每一天,所以呢報告變多了,但考試卻沒因為報告的增加而有所減少,有時還真給它有些吃不消,不過我常會覺得就算報告這麼多對老師有所批評,但上課的態度還是要有。
隨著升上了二年級後,發現班上一些同學們的出席率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遲到已變成了家常便飯,許多同學多半都會遲到而且還是以一種不怎麼在意的態度慢慢進到教室來,這點讓我覺得憂心且驚訝,難道自己真的老了嗎?還是現在的小朋友多半都是如此呢?
我常覺得有些老師進到教室一看到如此不堪的出席率時,多半會深吸一口氣然後以一種蠻無奈的態度開始每天的課程,或許某些同學會認為這並非是件壞事,不過當老師對於班上的感受是不積極在於這堂課的話,多半也學不到甚麼專業的知識與其精隨,對於授課老師來說這不算甚麼損失,但對於同學們的學習來說其實無形中就是一種失去,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或許很多時候的缺席、遲到多半都有其原因,但要是長期下來都是如此的話就會淪為為自己不積極所找的一種藉口,這樣就算期中或期末考每個科目都能獲得高分,其實在於一種學習的態度上都已經是不及格了,我想好的學習態度不該全部建立在所謂很僵硬的學科分數上,出席率我想是對自己負責以及對於授課老師的一種尊重,這會比區區一個考試獲取高分要來的重要吧,畢竟考試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測試但出席率卻是長期的一種負責。
隨著每年大考錄取人數增加,每年在社會上會出現太多太多的大學生了,如何在芸芸眾大學生中能被企業所喜愛,這種對於小細節自我學習態度的要求就會變成自我加分的一環,職場的面試錄取機率有時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並非全部都要歸咎於社會經濟的不理想化,不景氣或許只是個原因但不能被拿來當擋箭牌。小小一個出席率對課堂尊重的自我要求絕對在日後入社會是會受用無窮的。
立意很深刻,態度決定了很多細微的部分,那也是致勝的優勢,我非常認同你的論點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