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9 02:05:01Amélie

【試讀】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

 




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

大衛‧蒙納許 David Menasche

 


 大衛‧蒙納許從一開始實習當老師時,就已經顯露出教學的才能,畢業後他在邁阿密的珊瑚礁高中教榮譽英文課、大學預科英文(從內容來看是文學課,感覺蒙納許教學生的根本是人生課題,也為學生們點破了很多盲點),年紀與學生相差沒幾歲開始教學,卻不顯生澀,以幫助學生成長、學習而不是權威的教導方式,贏得學生們的愛戴,但是老天爺總是會找上善良的人來考驗,2006年蒙納許三十幾歲,發現了罹患腦癌的事實,從此無止盡地承受痛苦的化療,仍堅持要繼續教學。


 因為癌症治療的副作用,造成他身體漸漸凋零,左手廢了,跛著腳,眼睛幾乎全盲,只能認命地離開教職,就在各種身體不適的影響之下,在生活上跌跌撞撞,也造成身心靈的創傷,不願意就此與命運妥協的蒙納許,毅然決然決定不再繼續治療,想要完成旅遊美國的夢想,去拜訪從前教過的學生,重啟人生學習之旅,所謂教學相長,不只是在課堂上,也在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當然過程中不可能有多順利,但是他教過的學生們熱情接待,還有那種得知此事的陌生人,也伸出友善的手,在外旅行的過程中也讓他卸下自尊心,讓別人幫助他。


我作的決定是趁著還有一條命,好好活著。


 我覺得這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學生對他念念不忘,感謝他也回饋給他真摯的情誼,有些學生已為人師表且承繼了他的理念與教導。為人師表,最開心的應該是學生在學習時信任你,之後的人生也覺得當初有你真好;每個章節都有學生談蒙納許對他的影響與對蒙納許的感謝。


 比較可惜的是,他的妻子寶拉沒有陪在他身邊一起走過腦癌帶來的折磨,後來也有了自己的規劃,我想他的遭遇也跟他致力於教學不倦有關,你在某件事上傾注心力的多寡,也會影響其他方面,他跟妻子寶拉的關係,確實遠遠比不上與學生的關係,你叫寶拉情何以堪,而且我會有疑問的是,書出版後,寶拉會不會因此受到了傷害。


 人一旦發現生病,與他人關係就會變得不同,有人會變得更好,大部份的人可能就會開始漸漸失去最親近的人,身邊的人在初期可能還會因為情感而努力相伴,但長期下來的壓力可想而知,我常覺得生病的人脾氣都會變得很差,無法控制住情緒(也不想),身體影響心理,造成照顧的人痛苦不堪;人最怕的是在生病的時候喪失尊嚴,不想麻煩別人,需要關愛又需要空間,有時候你只是覺得不要拖累別人,卻漸漸失去對方的心,你選擇了什麼終將獲得什麼,卻也會失去了什麼。


 讀作者自身痛苦的經歷是難了一點,不是內容難,是心容易太難過而無法繼續,
有時候你雖然只看到作者似乎是雲淡風輕地提及困境,仍然可以知道那種情境的痛苦。


 關於蒙納許在此書說的「優先清單」部份,可以用在人生道路的選項,也可以用在工作、生活上,有興趣的人可以列看看,不過,我這人比較怪,只要是列下來的就比較不容易去看、去實踐,還有就是常常無法決定先後次序,所以我就不列了,就算列了也不是先後順序,而只是有那些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