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5 22:57:43pkl

[暑假充電書單]《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上圖為筆者在研習時展出的部分中文小說一百強收藏,有些書囿於年代或區域,實未閱訖,且留來日再覽,故下列名單實為站長的不負責任眉批註解版,論者論者,萬勿為怪。)

案:此名單由亞洲週刊編輯部和海內外十四位文學家﹐聯合評審選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名單。

這十四位文學家分別來自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北美﹐代表了不同華人地區的文學界。他們包括:

(一)余秋雨、 王蒙(案:左派思想強烈的文化學閥,他也有作品入圍)、王曉明、劉再復、謝冕―以上為大陸地區;
(二)王杏慶(南方朔,他實在有些不夠格,因為他離開文學圈實在太久了),施淑(這位資歷也不夠深,嚴格說起來應該請她的老師輩)―以上為台灣地區;
(三)鄭樹森、王德威―以上為北美地區;
(四)劉以鬯(他自己也有作品入圍)、黃繼持、黃子平―以上為香港地區;
(五)潘雨桐―以上為馬來西亞;黃孟文―以上為新加坡。

在評選前十名時輕易達成共識,但越往後,競爭就越激烈。因為多部文學作品的所得分數非常接近。一百本書的誕生也歷經了十個月的蘊釀,雖不無遺珠之憾,且略有偏頗之嫌,但仍算是具有全面性和普遍性的小說書單。
(說來慚愧,筆者以為有臺灣文學之父之稱的賴和,其作品實不足以入列,之所以能入列,蓋所謂比例原則吧.............筆者有些沒寫註解,有些是因為大家太熟悉,有些是因為並不喜愛,但更多是尚未讀過..........)


1.《吶喊》魯迅 (pkl案:必看的本世紀白話文經典,收錄《阿Q正傳》、《狂人日記》、《孔已己》等不朽的白話文早期傑作)
2.《邊城》沈從文 (pkl案:蒼涼與感懷兼具的不朽作品)
3.《駱駝祥子》老舍 (pkl案:下層人物的卑微與鬥爭的優異作品)
4.《傳奇》張愛玲 (pkl案:典型的張氏風格之作,開啟了專屬於張愛玲語言風格的新頁)
5.《圍城》錢鍾書 (pkl案:描寫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的人性百態)
6.《子夜》茅盾
7.《台北人》白先勇 (pkl案:奠定台灣都會文學的開山作品)
8.《家》巴金 (pkl案: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是描寫舊體制與新體制衝擊下的浩大史詩)
9.《呼蘭河傳》蕭紅(pkl案:描寫民初至抗戰時期的偉大史詩。)
10.《老殘遊記》劉鶚 (pkl案:寫景與諷刺兼具的世紀初經典,別開白描與狀形描寫風氣,此為清末雜纂式章回小說之「美麗的絕響」)
11.《寒夜》巴金
12.《彷徨》魯迅 (pkl案:此為魯迅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收錄《祝福》、《高老夫子》、《示眾》等十一篇短篇,是1926年魯迅四十六歲之作。)
13.《官場現形記》李伯元 (pkl案:清末的譴責小說,雖說是二十世紀之作,但風格比較像是傳統的雜纂類小說)
14.《財主底兒女們》路翎
15.《將軍族》陳映真(pkl案:收錄在洪範版陳映真小說集《我的弟弟康雄》中)
16.《沈淪》郁達夫 (pkl案:五四以後最著名的灰暗風格小說)
17.《死水微瀾》李劼人
18.《紅高梁》莫言 (pkl案:大陸鄉土文學的偉大作品)
19.《小二黑結婚》趙樹理
20.《棋王》阿城 (pkl案:描寫心理與動作的絕妙作品)
21.《家變》王文興(pkl案:文句多變,通篇以抝體成之的現代文學實驗巨構,讀起來很累……)
22.《馬橋詞典》韓少功
23.《亞細亞的孤兒》吳濁流 (pkl案:台灣文學人的低吟與自況)
24.《半生緣》張愛玲
25.《四世同堂》老舍
(皇冠新版慈禧全傳,裝箴精美,是高陽最長的晚清小說力作,這百大榜單的遺珠不少,有時作家的後出轉精之作皆未入,知者觀之,不免議論云云)

26.《胡雪巖》高陽 (pkl案:一代歷史小說大家的巨作,但個人以為他的十大本《慈禧全傳》更佳)
27.《啼笑因緣》張恨水
28.《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 (pkl案:都會家庭心理的精巧小品)
(上圖金庸小說的版本橫跨了1970年-1980年的遠景版,1980-1990的遠流文庫版,1990-1995的遠流文庫版,各位不妨比較一下。案:金老最近不甘寂寞出了世紀新修版,筆者也將部分批閱一過,得到的結論是:老來聊發少年狂,金老囈語且轉向,不知金匱藏書處,舊版當比新版強...........他的老友沈君山先生也謂:金老的修訂二版已經是公共文化財了,要修訂讀者也不會同意吧。)

29.《射鵰英雄傳》金庸(pkl案:由於是金庸大武俠觀的奠基作品方入圍,但並非金庸最好的作品,金庸小說的良窳,套一句金庸的自況可為註腳―「我的小說,一般來說,後期的比前期好些,長篇的比短篇的好些。」)

30.《莎菲女士的日記》丁玲
31.《鹿鼎記》金庸(pkl案:金庸封筆的定鼎之作)
32.《孽海花》曾樸(pkl案: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舊時代風塵故事的最後紀錄,此書多涉猥談巷議,內容多屬荒誕不經,然造語精工,對白巧妙,不得不為清末巍然聳立之寫實巨構)
33.《惹事》賴和
34.《嫁妝一牛車》王禎和
35.《異域》鄧克保(柏楊)(pkl案:描寫異域孤軍的寫實大作,文筆真誠,頗類實錄,但柏楊以化名欺人數十年,甚至親自撰文吹捧,實不足為訓)
36.《曾國藩》唐浩明(pkl案:筆者很榮幸擔任這本書的台灣繁體版校稿(黎明書局版),算是大陸大格局歷史作品的翹楚)
37.《原鄉人》鍾理和(pkl案:「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的自傳體作品)
38.《白鹿原》陳忠實
39.《長恨歌》王安憶(pkl案:大陸年輕海派作家的力作)
40.《吉陵春秋》李永平
41.《黃禍》保密(王力雄)(當年以三部曲的方式在台轟動上市,分別是《大陸內戰爆發》、《台灣生死存亡》、《黃禍反撲世界》,標題聳動,內容欠思,如今讀之,不免有些無聊……)
42.《狂風沙》司馬中原(pkl案:蒼茫與強健的北國史詩,是司馬中原最長的作品)
43.《艷陽天》浩然
44.《公墓》穆時英
45.《舊址》李銳
46.《星星.月亮.太陽》徐速
47.《台灣人三部曲》鍾肇政(pkl案:台灣客家文學的扛鼎大作)
48.《洗澡》楊絳
49.《旋風》姜貴
50.《荷花淀》孫犁
51.《我城》西西
52.《受戒》汪曾祺
53.《鐵漿》朱西寧(pkl案:朱西甯先生現代派語彙的嘗試之作,篇幅極短,但內容驚心動魄)
54.《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pkl案:朱天文為朱西甯先生之女,其作品風格與父親大異,姐妹三人(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俱為作家,亦為台灣文壇佳話)
55.《蜀山劍俠傳》還珠樓主(pkl案:奇想劍俠式武俠的巨構,劇中有趣的是,反派僅入魔的丁隱一人,卻要勞動正道所有人物圍剿他……)
56.《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於梨華
57.《浮躁》賈平凹
58.《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王蒙
59.《玉梨魂》徐枕亞
60.《香港三部曲》施叔青(pkl案:首部曲為《她名叫蝴蝶》;二部曲為《遍山洋紫荊》;三部曲為《寂寞雲園》)
61.《京華煙雲》林語堂 (pkl案:應該算是作者的自況與隨筆,不能算是小說)
62.《倪煥之》葉聖陶
63.《春桃》許地山
64.《桑青與桃紅》聶華苓
65.《藍與黑》王藍 (pkl案:曾經多次搬上銀幕和電視劇,堪稱是台灣改編次數僅次於瓊瑤作品的小說)
66.《二月》柔石
67.《風蕭蕭》徐訏
68.《芙蓉鎮》古華
69.《地之子》臺靜農
70.《城南舊事》林海音(pkl案:此為作者年少時的自況與生活,也不能算是小說)
71.《古船》張煒
72.《酒徒》劉以鬯
73.《未央歌》鹿橋 (pkl案:在綠色封皮舊版本風行近四十年後,最近台灣商務印書館也推出紀念版了(鹿橋全集版),是描寫西南聯大學生們的作品)
74.《沈重的翅膀》張潔
75.《果園城記》師陀
76.《人啊,人》戴厚英
77.《黃金時代》王小波
78.《狗日的糧食》劉恆
79.《棋王》張系國(pkl案:台灣社會派科幻小說家的優秀寫實作品)
80.《賴索》黃凡
81.《妻妾成群》蘇童 (pkl案:就是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原著,作者的原著和張藝謀頗有緣,幾乎他的主要小說,都是由這位現今已「張郎才盡」的大導搬上銀幕)
82.《霸王別姬》李碧華
83.《殺夫》李昂
84.《楚留香》古龍(pkl案:古龍的作品直到此處才入圍,可見這些學院派,心理對於武俠小說還是有些芥蒂)
85.《窗外》瓊瑤(pkl案:瓊瑤第一部言情小說。諷刺的是瓊瑤之後的作品都比這部差。)
86.《默之島》蘇偉貞
87.《白髮魔女傳》梁羽生(pkl案:繼承平江不肖生新武俠,開創硬派硬底武俠新風貌的作品)
88.《古都》朱天心
89.《尹縣長》陳若曦
90.《四喜憂國》張大春(pkl案:算是一個台灣外省老兵的自嘲之作,但筆者以為《城邦暴力團》才是他最好的作品)
91.《喜寶》亦舒
92.《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張賢亮
93.《將軍底頭》施蜇存
94.《藍血人》倪匡(pkl案:也是倪匡《衛斯里》系列惟一一部入選的作品)
9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pkl案:清末的譴責小說,嚴格說起來是十九世紀的餘波,而非二十世紀之發軔,可視為清末雜纂式小說的殿軍)
96.《活著》余華 (pkl案:以結構和收尾觀之,電影比原著感人,原著過於激憤蒼涼,使得作品少了一份人性的從容)
97.《岡底斯的誘惑》馬原
98.《十年十隱》林斤瀾
99.《北極風情畫》無名氏
100.《雍正皇帝》二月河(pkl案:以歷史小說觀之,實屬不入流的作品,凌解放(二月河的本名)從這本書就可以看出其歷史小說的功柢之差,率以雜鈔軼事入書,且張冠李戴,行文肆恣而無章法,因其電視劇的影響深遠,所以才被列入吧……,諷刺的是電視劇都比二月河的原著來得嚴謹,因為在原著中,雍正皇帝是引刃自戕,電視劇則採用積勞猝死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