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7 00:30:07小草N號志工

創作路上的「陪跑者」2014.11.6江衍疇老師北藝大

 

  

五年前﹝2009﹞在大學老同學許旆誠地推薦下,開始嘗試旁聽江衍疇老師的課。才一聽,套個武林的說法,我覺得我碰見了一位內力深厚的真正藝林高手,但是江老師又極其低調。所以這幾年下來,雖然我美術系畢業離開學校許久,卻十分樂得每個禮拜到江老師的課堂,彷彿重新重頭從藝術最基礎觀念學習﹝感覺就像是每周仍固定上山拜師學功夫﹞。另一方面當然也是因為江老師安排同學們上台報告創作的設計,藉機貪看著年輕藝術家如今究竟都在搞些甚麼?同時也聽聽老師怎麼深入細膩地觀察、解析並鼓勵這些創作。

今日有一位在創作上已獨具自我風格且極為成熟完整的同學報告﹝真是有天份才氣的創作者,從老師以降大家都可看得出,未來絕對備受矚目不可限量﹞,所以報告暫告一段落後有同學提問:「很好奇研究所還能教你甚麼、或者你還要學甚麼呢?」﹝報告完後底下同學要提問或發表感想,是老師的課堂設計﹞哈!這問題的言外之意似乎也同時等於逼問著江老師,因此繼過往曾聽老師鼓舞同學說:「沒有什麼比藝術家喪失信心或退卻,更令人感到悲傷」與「  自許成為當代藝術的始終觀察者,而非美術史研究者!」後,今天又聽到老師提出了「陪跑者」的講法。﹝有時間、有興趣的話,請聽看看江老師這段約九分半的課堂錄影。「陪跑者」的說法從第32秒開始﹞

說是「陪跑者」,高手的江老師當然是極度謙虛、客氣了!但也就因為江老師始終抱著「陪跑者」之心來上課,是否足以解釋為什麼五年了,我仍興致盎然、收穫豐厚地繼續旁聽江衍疇老師的課呢‧‧‧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   《小草書籤43》:關於江衍疇老師的旁聽彙整連結:

http://mypaper.pchome.com.tw/peter19711017/post/132641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