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03:26:50夢想家 黃湘

「他」的問題

「他」的問題

  他,是認識一年的一位青年朋友,瘦瘦的,不多話。

  他是一位生意人,我常常去吃東西,一年下來,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我也被觀察了一年。於是,今年開始,他,常常問我各式各樣的問題。有時是一些觀念,有時是我的一些行為作風,有時是他對人間的疑惑。

  聊天,會讓彼此漸漸的熟悉,在聊天中,不小心發現他的年齡比我想像中大很多,但是,跟我一比,當然還是小孩,即使,他已經不小了。

  如果是我和朋友去用餐,他都不會問我問題。但是,只要是我單獨用餐,他總是會問我一些我連想都想不到的問題。於是,為了「他的問題」,我會花上一小時甚至兩小時來解說,一個一個觀念的講,一個一個例子的舉例,於是,在這過程中,我知道,他書看得不多,很多我用的成語他聽不懂。不過,只要聽不懂,他就會立刻問。我發現,自己快變成他的老師了。

  他都稱呼我:老師。

  每次開頭都說:老師,我有一個問題想了很久,我可以問妳一下嗎?

我會說:請說。

  然後,就開始了問與答。這樣的模式,持續了一段時間了。今日,特別為這件事情記錄一下是因為他昨天問了一個我覺得值得記錄的問題。

  事情的起源是這樣的:

   小吃攤只擺了一個小桌,我一個人坐。這時候來了一對母子,問老闆有沒有位置?我環顧四周,發現沒有擺新桌,老闆忙,要煮菜還要擺桌子,於是,我自做主張的對他們母子說:「如果妳們不介意,一起坐吧!」

  對方露出燦爛的笑容,很快的回應:「好呀!」我一時間被她的笑容迷了一下,原來,這麼好約?

  看老闆忙,於是我主動去搬椅子招待客人……雖然,我也是客人。

  「妳是老師?」一坐下,她馬上問我。

  「妳怎麼知道?妳看過我?」我非常訝異的回應。

  「我看過妳和老闆聊天,知道妳是老師。」原來如此呀!其實,我曾經懷疑我的臉上可能有寫「老師」兩個字,不然,為什麼之前連不認識的,猜我職業,都是「老師」?

  我跟她說,我教全民英檢。她馬上問我有沒有 教成年人?我說「有」。然後,接著介紹了英檢中級班給她,還為她介紹了英檢班的上課內容。聽完,她說:「果然和一般的補習班不一樣。」

  「我對教書,有一種憧憬。對於如何讓大家真正喜歡來上課,有種美麗的期待。我不想只是為考試而教書。我想要營造一個氣氛奇佳的班級,和樂,上進,以及歡喜學習。」我一直在中級班這樣經營著,希望,這班能長長久久。

  她跟我說她是道清。於是,我明白可以跟她聊佛法,於是,我們又開啟了另一個話匣子。聊到用完餐,都還意猶未盡。

  道了再見後,老闆(亦即那位青年朋友),開始問問題,他說:「我剛才看到你們坐在一起,互相又不認識,很擔心氣氛會很尷尬,不知道妳們會不會相坐無言?可是,沒想到妳們可以聊這麼久?究竟怎麼辦到的?」

  我看了他一眼,反問:「你想知道我們聊的內容,還是我是如何和他們聊天的方法?」

  他說:「我看妳很久了,每個人來都能聊,為什麼?我一直想問這個問題很久了……」看著他疑惑的眼神,我正要說明時,他又補充:「我就沒有辦法!」原來他好奇的是方法。

  其實,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呀!

  我說「別人」沒辦法,不是真的別人做不到,而是別人「不想做」,「不願意做」。

  他問:「為什麼?」

  我看著他,覺得自己好像要講很久很久…

  最後,我自己歸納幾點跟他說明。但是,他還是一直追問,妳又不是別人,怎麼知道要和別人聊什麼?話題要怎麼找?

  我明白了。我又因此做了示範。

  現在,我先說為什麼我什麼都能聊,首先,我不設限自己。我不防範別人。自懂事起,我就發現我對任何陌生人,在感知上,從沒有「他們」是陌生人的感覺。對陌生人,依然可以很快親近。只要講句「嗨」,就可以完全像認識已久的人一樣,侃侃而談。我不知道要分別親疏,也不在意認識很短,就可深入聊天。至少,在感覺上,一直沒什麼他們是陌生人的自覺。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就是有一種「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覺,大家都是平凡人,都在這人間短暫遊走,都是坐同一條船的。所以,只要是人,我都覺得很親切。

  我看我的解釋,好像無法讓他聽懂,於是改口說:「我自小個性就是這樣。沒有辦法認出臉孔,因為,每個人對我而言,都是一樣的,都叫人類。所以,認不得人,不會阻礙我們的溝通。也因為都一樣,所以,都能聊。」

  看著他皺緊眉頭,完全不知道我在講什麼的感覺。第一次,發現口才似乎不夠好?

  「以今天的那位女士來說,老師怎麼知道要跟她聊什麼?」他又再問一次。

  我嘆了口氣,說:「首先,先觀察。當我請她一起坐的時候,她對我笑了。笑容燦爛,語氣愉悅,完全沒有扭捏之感。我判斷,這個人是可以聊天的對象。再來,她先問我職業,我又可用職業的話題,在自己的領域上說清楚。之後,她跟我說她是道清。我知道她學佛,所以,我知道可以跟她聊佛法。」

  「可是,其他人呢?妳怎麼有辦法聊?」又問。

  「聊天,要聊的起來,要有「說」與「聽」雙方。只要聽者不會不耐煩,說者可以自己提問一些問題,讓對方有興趣,就可聊天了。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職業、小孩、喜好等等。」

  開啟聊天模式,最簡單的是先給對方一抹笑容。這是國際語言,世界通用。然後,最保險的開場白,就是「天氣」。雖然,這是老梗,但是,好用。現在天氣都怪怪的,很好聊的。再來,社會現在流行什麼?譬如寶可夢。雖然我沒玩,可是,我也可以聽聽別人是怎麼玩的?

  最好的聊天方式是要有互動。而這些互動,來自於「用心聆聽」,才有辦法讓別人覺得你是尊重對方的。「尊重」很重要,「用心」,也很重要。聽進去了,才能適度的回應。而如果發現自己知識淺薄,平日可以多多看書。增長見聞。

  於是,話題聊到「他的」另一問題。

他說︰「老師,我沒有再整夜去打電玩了。我一直在想你之前跟我說的,要找出自己的興趣。我現在還是沒找到,但是,已經減少打電玩時間了。越打越無聊。」

  我很驚異的看著他,因為,他進步了。之前曾經規勸過,也為此事花了很多時間在引導他去找自己的興趣。雖然,他還是沒找著,我又建議他先嘗試「閱讀」書籍。因為他不愛讀書,所以,我念了自己的幾篇文章給他聽。聽完之後,他下了一個評語:「寫這些要人生歷練很豐富的人吧?」我笑笑說:「多讀書,也可以彌補人生的歷練不足,以古為鑑!」

  當然,他又聽不懂「以古為鑑」,又再做了一番解釋。

  他有很多問題,譬如,和父母親相處時的態度問題。和長輩講話的態度問題。他曾經很生氣的問我:「為什麼一個長輩做錯了,我還要尊敬他?長輩自己都沒做好,叫我怎麼聽他的?」

  看著他的怒氣,我想,我現在講什麼,他可能都聽不進去。而我,能不能講得好,我也不確定。因為,這還要牽涉到我們從小的教育及儒家的觀念。對自己有恩德的父母,再怎樣錯,畢竟是父母,勉強還要他感恩養育之情。但是,若這個長者跟你沒有生養及教育關係呢?

  「為什麼都要我改變?一定都是我錯嗎?」

  「為什麼……」

  他的問題,還在持續著。一直,一直……

  而我,有心理準備跟他慢慢耗。

  我不一定可以幫到忙,但是,看他對我的信任,好像

,我可以幫到他。

  有次我問他:「為什麼一直問我問題?」

  他深深的看了我一眼:「我以為,你都知道。」

  是這樣嗎?

  黃湘於2016.10.20

上一篇:驚喜

下一篇:老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