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22 07:29:00PDA-Note

你需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你不快樂嗎? 你知道快不快樂,自己要負責任嗎?

上一篇談到「讓工作熱情保鮮」,是以「重建工作的價值」為主題的第一篇,本文以「你需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為第二篇,主要是因為,一個人若不能夠快樂地生活,終將失去熱情。

我認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需要做到以下

1.你無法期待改變環境,但是你的改變遲早會帶來環境的改變
你週遭是否充滿太多只會抱怨,自己卻沒有任何改變的人? 你是否是一個遇到事情,就充滿負面思考的人?上一篇提到,人的心智模式,是由信念(belisfs)→想法(thoughts)→感覺(情緒)(feelings,emotions)→行動(行為)(actions,behaviors),亦即B-T-F-A鏈在運作。當你一直陷入期望環境改變時,你的心情最後就會陷入沮喪當中。

一個懂得認清現實的人,是不會讓自己陷入環境的現實之間。例如,你一定看過許多人常常為混亂的交通環境生氣,不論是開車過程中塞車、或是氣一個闖紅燈的駕駛人等等,等到辦公室時心情已是非常糟糕。問題是,交通不是今天才這麼糟糕的啊!闖紅燈的人也常有啊!可是還是有人沒幾天就被這種事情氣得莫名奇妙。所以,是否應該考慮從自己早點起床出門這麼簡單的改變開始,是不是就不會產生焦急的心情呢?車上再聽幾首好聽的歌曲,一到辦公室笑臉迎人,沒多久大家都可以趕到你的改變。陷入熱戀的人,即便外面塞車,車內兩人的眼神不時交會,臉上充滿幸福的表情,不就是這樣嗎?

又例如,有些上班族明明就需要這一份工作,卻又不好好做。常常跟著同事數落主管的不是,好像不數落一下主管就不舒服,如果再看到一些說主管是豬頭之類的電視飲料廣告,似乎是講出他們的心情,說不定趕快去買幾瓶來喝喝。問題是,這樣有解決自己的問題嗎?主管的要求真的是非常無理嗎?還是自己根本不成熟,只是想挑簡單的是來做,不太動腦筋?或是自己的工作表現需要改進?如果自己的態度不改,即便再換幾個工作,情況仍不會改善的。

聖經上有一句話,「所思所想要謹慎,因為生命是由思想定型。」所以,不要期望環境改變,要從自己改變起。你的生命將因此改變,進而影響週遭的環境與人們。

2.你是否活得快樂,取決於你選擇的思想與態度
我們常有許多錯誤的信念,是造成我們不快樂的主因。例如,「別人應該公平對待我」、「如果這次我沒有表現好,我就完蛋了」、「別人對我不好,應該得到懲罰」、「當我想得到某一件東西時,我一定要得到」、「別人應該覺得我很可愛」、「只要我得到足夠的錢,我就很快樂」等等。這些不對假設或信念,都是造成我們不快樂的原因。

當自己為公司打拼許多年之後,心想升官調薪總該輪到自己,怎麼也想不到公司從外面請一個學經歷都很好的人,來當自己的主管,這種心情,誰能夠了解呢?這是典型的「公司對待我不公平」想法下,所產生的反應。問題是,自己適不適合公司的需要,才是公司所考慮的重點,這點在當事人心中,根本不重要,因為自己認為,為公司打拼多年的功勞,怎麼沒人看見呢?如果,公司的HR部門已經盡到告知與說明的責任,並已給當事人應有的安排與回饋,當事人理應作出合理的回應才對。

有足夠的錢,就一定會快樂嗎?我想未必吧!前幾天,新聞採訪一位傑出的理財顧問,根據他的經驗,他的客戶都是那麼有錢,但快樂的卻不多,因為他認為他們有的擔心錢會變少,有的覺得還不夠多,有的愛跟別比較,覺得還要超越某某人等等,這些人是不快樂的有錢人。所以,你要等到有錢以後才養成快樂的習慣嗎?

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有一句「要常常喜樂,常常禱告,在任何環境中都要禱告。」因為,不論我們採取什麼想法,許多事情常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採取讓自己活得快樂的思想與態度。所以,我們可以決定我們自己要快樂或是不快樂。

3.快樂的秘訣在於
a.立下快樂的根基,從信仰獲得滿足
筆者這裡不是要每一個人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不可,但是我們發現大多有信仰的人,能夠從信仰當中得到快樂與信心的根基。例如,在「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in Business」一書中,作者Scott W. Ventrella表示,信心是驅動一個人有正面思考的力量之一,信心可以讓個人的能力、才能與潛力得以發揮。例如信仰基督的人,常常能夠從聖經當中,提醒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進而使自己恢復信心,Scott自己就常有這樣的經歷。

b.釐清自己的需要,並平衡地照顧自己的身心靈
在緊湊且忙碌的工作之外,應該試著讓自己落後的靈魂趕上。有一則故事說到,一個科學家在叢林中研究,在連續趕路幾天後,他所請的原住民拒絕在趕路,原住民表示經過幾天的趕路,他們的靈魂已遠遠落後,他們需要休息才能讓靈魂趕上。回想一下,我們是否每天忙於各種一個接著一個會議與專案、長時間加班,或是各種私人活動,把自己的行程塞得滿滿的,忙到好像是自己都沒有了根基,生命好像空空那樣。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靜下來思考,倒空內心的一切煩憂,好讓自己重新在面對下一個挑戰?

另外,現在的都會生活,太讓人沉溺於物質享受,適度的物質不是罪惡,重點是不斷地以物質來滿足自己,何處是盡頭呢?許多上班族,除了物質享樂之外,並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因此釐清自己的身、心、靈狀況,平均地照顧到這三樣,才能過一個健康的人生。除了工作上的報酬以外,有沒有可能參加一些慈善機構,讓自己的愛心有發揮的地方。也可以多關心一些需要幫助的人,讓自己也盡到世界公民的責任;許多當過志工的人,對人生都有另一番體會。所以,自己心靈的成長應該不定時地檢視一下,同時自己的價值觀也需要跟著調整。

c.發現生命的目的,並投身於自己專長的工作
要能快樂地生活,還有一項就是發現生命的目的,並且從事自己專長的工作。這聽起來有點八股,卻是很基本的道理。認清你活著的目的,會讓你生活比較能忽略一些小的不愉快,因為你正視著是前面的道路。小時候,我就對來台灣的傳教士、修女,一直很好奇。長大之後,才明瞭他們是一群知道自己生命的目的,並投身於自己專長工作的人。這些人在台灣,有的一待就是幾十年,對他們的付出與決心,你不受感動嗎?

因此,了解自己生命的目的,並努力發揮自己的專長,這樣才能對得起上天所賞賜的生命、天賦與才能。想想世上還有多少比我們不幸的人,就知道我們還是幸福的人。

你還在埋怨環境嗎?你還只是在追求公司配股嗎?除了配股之外,你認清你的生命目的嗎?你已經發揮自己的專長嗎?你不一定要離開現在的公司與工作,但你可以檢視這些基本的原則,相信對你的快樂一定有所幫助。最後請記住,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