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0 10:31:49孤單飛行

女兒是賊?!

2007.元.7.AM10:30

雖然在家中排行老二,
上有一個姊姊,下有二個弟弟,
但從小因某個特殊的原因,最受寵的小孩應該就是我。
這當然不只是因為那個特殊的原因,
更多的理由,則是因為我大致稱得上是個乖巧又貼心的女兒,
夠會向爸媽撒嬌,也願意幫忙做家事。

高中時,我是家裡第一個外出住宿唸書的小孩,
才十五、六歲的年紀,就要一個人在外生活,爸媽對我有很多不捨,
雖然當時幾乎每個週末都回家,但爸媽總也免不了大費周章的準備我愛的吃食,
水果、餅乾、日常用品,就這樣經常大包小包的扛回租貸的宿舍。

考上台北的大學後,老爸一度心疼的不願我離家那麼遠,
寧可要我重考一年,再考考看台中的學校,
卻不知道我其實不是考不上國立學校,而是把世新排在我的第二志願。
在短暫的抗爭後,依然負笈北上,
與高中不同的是,住處多半是與同學室友合租的公寓,
有了廚房,我可以烹調些我愛的食物。
於是,每次回家帶回台北的大包小包清單中,
開始出現了香菇、肉鬆,甚至是煮好、分裝成小包的冷凍燒肉、麻油雞,
而我小到幾乎無法大不走路的鴿子籠房間裡,
也開始多了小電鍋、電磁爐、切菜板、鍋碗瓢盆等廚房用品。

印象中,當時姐弟曾發出不平之鳴,總覺得爸媽對我特別好,
每次回來都有特別待遇,甚至還秋風掃落葉,帶走大包小包的補給品。
後來當我聽到台語說的"女兒賊",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後,
還覺得很認同。嗯 ~ 確是如此。

出社會後,進廚房揮動鍋鏟的機會更多,
從台中帶回台北的貨物清單,也漸漸減少。
這時的我,已經很習慣台北的高昂物價,
有了經濟能力後,也不再千里迢迢提著重物擠火車、擠捷運。
反而希望回家能有些貢獻,上市場出錢、買伴手禮去看外婆等等,
跟唸書時期,為了省錢,寧願從家裡帶著超重的東西回台北,
心態大不相同。

這次回家,是訂婚後第一次回家,心態上也有了改變,
感覺自己好像已經不是這個家的女兒,
使用家裡的資源,好像不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堂而遑之。

爸爸在家門前種了不少青菜,經常吃不完分送親友,
雖然採了很多A菜、小白菜、青蔥,
還拔了一顆蘿蔔,以及媽媽說不愛吃的杏鮑菇帶回台北,
加上我們的背包裡,又帶了很多我的書要回台北,這次的行李超重!

好久沒有過這種感覺,我告訴媽媽:
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像人家說的"女兒賊"~
有一種失落的的感覺,悄悄在我心裡激盪,
說不出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