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4 23:38:26寶兒

法國:中國圖書比例不高

http://news.sina.com.tw/global/xinhuanet/cn/2007-01-22/082212311259.shtml
新華網 (2007-01-22 08:22)

  巴黎的圖書館數不勝數,有著豐富的文本資源,其中自然不乏中國圖書。就這一問題,記者近日專門採訪了法國國立圖書館中國圖書負責人傅傑女士。

  規模龐大的法國國立圖書館分為新館和老館兩部分,老館坐落在巴黎歌劇院附近,藏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代書籍;新館從上世紀80年代初在密特朗總統的提議下開始籌辦,因此也叫做密特朗圖書館。這兩個館都有大量的中國圖書,雖然數量可觀,但與圖書館本身囊括世界各國圖書的龐大規模相比,所占比例並不是很高。

  從內容上看,法國國立圖書館總體的藏書方向偏重文史哲,因此,雖然近年來法國社會對中國經濟的關注在加強,但一直以學者和研究人員為目標人群的法國國立圖書館從不追風趕時髦,館里採買收集的大部分中國圖書仍以文學歷史為主。具體來說,老館收集有中國古典文學和鴉片戰爭前的許多史料,其中包括當初伯希和從王道士手中買走的部分敦煌經書,現在已成為一份寶貴的世界遺產。新館藏書則以中國近、現、當代歷史,文學及其他人文科學為主要方向,從老舍到賈平凹的中文原版書,都可以找到。

  由於所處的特殊地位及其藏書的寶貴價值,法國國立圖書館的所有圖書都概不外借。讀者辦好閱讀証後,在圖書館的閱覽室里尋找、閱讀所需資料。老館接待的基本都是研究人員和學者,且需事先提交特別申請才可能查閱像敦煌經書這樣的寶貴收藏。新館根據讀者的不同方向和需求,又分兩個層次:一般讀者部和研究讀者部。一般讀者部提供的全部是開架圖書,前來翻閱中國圖書的既有中國留學生、旅法華僑,也有不少學中文的法國大中學生和一些對中國感興趣的法國人。這一部分的譯文書較多,占中國開架圖書總數的50%,其中包括《紅樓夢》等一些古典名著的法語譯本。研究讀者部面向的則是更高層次的學術人員,包括研究員、大學教師、翻譯工作者等。他們不僅可以瀏覽更為豐富的開架書,還可以預訂寶貴的庫存圖書,覆蓋的領域除了文學,還有社會學、民族學等。

  無論是老館還是新館,都設有獨立的亞洲圖書部門,主要涉及的語言除中文外,還有日文、印地語、韓文、越南語等,每個語種都有專人負責。根據法國法律規定,任何在法國出版的書籍,都必須上交數冊樣本給法國國立圖書館。因此,法國上市的所有中國圖書法語譯本都可以在國立圖書館找到。而中文原版圖書則需特別採集購買,還有一部分是與華人地區很多圖書館交換獲得的。

  除了法國國立圖書館,巴黎蓬皮杜圖書館里也能找到中國圖書。另外,巴黎政府在全市20個區都設有社區圖書館,其中地處13區中國城附近的梅爾維爾社區圖書館針對居住在周邊的華人華僑讀者群,把中國圖書作為主要收錄對象。現在,這已成為其獨有特色,除了華人讀者,很多學習中文的法國人也成了館里的常客。▲駐法國特約記者 陳 靜

  《環球時報》 ( 2007-01-19 第2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