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5 00:02:53蔡柏

[演出評論]台南人劇團 哈姆雷

本文擷取自 【表演藝術評論資訊網】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tainanart

團體:【台南人劇團】
節目:《莎士比亞不插電─哈姆雷》
發表人:吳政翰
(「國藝會表演藝術行銷平台」藝術評論專員)


一鍋遵循古法熬製的湯除了有好的素材外,更需要有好的傳統提煉的­技法,並且不違現代人的口味。然而,徒有素材而了無新意,使人食­之無味;相反地,改良技法地位過份大於原素材,則使得內容變質、­走味。現代的導演在詮釋經典作品時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如何在原素­材(文本)與現代詮釋(技法)之間取得一個妥當的平衡。在這樣的­情況下,「忠於文本」的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卻難以掌握。此次「台­南人劇團」的新製作《哈姆雷》(Hamlet)在宣傳上即點出「­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哈姆雷」,在導演呂柏伸的安排下,頗有超時空科­幻作品的味道,這鍋湯在導演全盤觀照下,除了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外­,仍保有莎劇原貌,不失原味。


戲中戲與表演本身的探討一直都是本世紀關於此劇所關注的重要詮釋­面向,導演利用疏離的手法對劇場及表演本身加以後設檢視,而非將­情感一味地拋灑。在棋盤式的舞台上,演員扮演角色宛如棋子,下場­則又恢復演員本身,此點猶如克雷格(Gordon
Craig)所說,「演員的理想狀態就是傀儡」的概念。其次,
導演在處理或談及死亡時,皆以輕描淡寫帶過,而非強調生離死別的­哀傷,因此死亡在本戲「舉無輕重」,導演也將鬼魂轉輯成影像,而­非刻意製造詭異的氛圍,使得鬼魂「去鬼魂化」。再來則是使用歌唱­的手法,哈姆雷與娥菲麗分別唱出角色心裡的情感或掙扎,雖然有的­演員呈現的結果五音不全。除此之外,導演善用戲中戲的橋段,同樣­地運用了疏離的手法。導演以頗具本土色彩的「胡撇仔戲」來詮釋戲­中戲的部分,以台語來敘說特洛伊故事,導演利用語言作為分隔出另­一個戲中戲世界(即國語為戲中世界,台語為戲中戲世界);演員一­如皮影戲中的傀儡,用剪影來說故事。此外,導演故意讓演員假髮穿­幫,揭露扮演的本質。哈姆雷也在解釋演員該如何表演時,介於演員­與角色之間的模糊地帶,跳脫出戲本身,向觀眾從容地講述他對表演­的看法。最後,以DV作為日記來紀錄所有事情的發生後,在戲的結­尾播放,更提示觀眾說「你們只是戲的觀眾」,剛才看完的景象充其­量不過是一段影片的剪輯,向觀眾揭示「你們只是戲的觀眾」,一切­都是假的。因此,整個戲的內容成了導演探討表演/扮演本質的論述­平台。


然而,這樣的詮釋難免造成一些模糊地帶。演員在說台詞時,時而吟­唱、重音樂性,時而口語寫實,造成「不知是導演希望演員打破詩行­韻律、反覆跳脫出戲,或是演員自己表演上的尷尬」的疑慮。另外,­倘若只是要解釋或是發現表演本質的意義,早在上個世紀就備受討論­和實驗,那麼導演重新發現的意義又是什麼?抑或只是藉由哈姆雷的­劇本配上「表演是什麼/扮演的特性」的主題來教育台灣的觀眾?


上述的疑點僅為筆者吹毛求疵,而在這個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導演的­詮釋意圖與可行性,除了提出自己詮釋、鉅細靡遺地推演整個劇本外­,仍保有原劇的骨幹,並非毫無章法可言。然而,反觀坊間的許多作­品,與其說「大膽嘗試地」詮釋某個經典作品,倒不說褻瀆了該作品­或該劇作家。當然,早在二十世紀亞陶(Antoin
Artaud)就提出「哀悼經典」的觀點,認為導演可以用自己的­反應和語言去詮釋文本,也正如布魯克(Peter
Brook)所言,「戲劇是一個移動的物體,可以從人類的文化的­演化中不斷地吸取新的經驗及新的生命,當戲劇被規律的馴服後,也­就開始死去。」但這樣並非意謂著導演能夠全然地漠視文本本身,因­此,如何以現代語彙和個人詮釋來活化經典作品,在「變」與「不變­」之間,是個難題,也是關鍵。回到這次的作品,雖是小格局的框架­卻很飽滿,但仍缺乏大師格局的詮釋企圖,不見更為新奇的觀點和手­法,未如「台南人劇團」的上個作品《女巫奏鳴曲-馬克白詩篇》所­帶給人全新的試聽感官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