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9 09:25:59粟子

無鬼驚悚---從夜半歌聲到瓊樓恨

馬徐維邦是中國早期最成功的恐怖片導演,他所執導的〈夜半歌聲〉(1937),雖脫胎自〈歌劇魅影〉,卻以獨特的拍攝手法和劇情安排,開創出屬於華語片的特有驚悚類型。在他所執導的電影中,「鬼」是籠罩全片卻不曾出現的主角,詭異的人物關係、畫面黑白的強烈對比與精心設計的劇情配樂,是構成電影的重要素材。

無鬼鬼片?
馬徐前後期的兩部作品---〈夜半歌聲〉與〈瓊樓恨〉(1949)就是典型的「假鬼」電影,眾人所恐懼的對象,是一個共同塑造的鬼魅幻影。〈夜〉中被陷害毀容的男主角宋丹萍、癡等他的白衣女子,在雷聲、大雨、狂風的渲染下,成功營造恐怖氣氛;〈瓊〉中雷電交加的夜晚,一頭亂髮的老爺步履蹣跚、來回走動的剪影,嚇人指數不下於真正的鬼魅。馬徐是營造「無鬼驚悚」的能手,和蒲松齡的想法類似,電影裡謀害主角的惡人,似乎比鬼更可憎。

倒敘劇情~觀眾的解謎體驗
在多數的戲劇創作中,最瞭解前因後果的人往往就是觀眾,因誤會而分開的情侶、被養父母污衊偷錢的可憐孤兒,時常讓洞悉全劇的戲迷恨得牙癢癢。但,這樣的痛苦不容易出現在馬徐的電影裡,他慣用的倒敘手法,總會讓沒看電影本事入場的觀眾,對劇情摸不著頭緒。

十月台北光點【鬼魅影展】播出的〈瓊樓恨〉可算是箇中翹楚,其劇情的迂迴程度更勝於〈夜半歌聲〉。飾演看護的王丹鳳進入被迷霧籠罩的大宅院,觀眾和她一樣,對房子裡的秘密一無所知。隨著她的眼睛,觀眾成為參與劇情的偵探,和王有著相同容貌的小姐是「自殺?他殺?殺人犯是誰?」是馬徐維邦電影的最大賣點。

然而,比較可惜的是,長達121分鐘的〈瓊〉片,受制於當時殘留話劇表演方式的影響,演員在講話和動作上顯得緩慢而誇張,使電影的緊湊性打了折扣。此外,該片是由左派控制的長城公司拍攝,也讓這部純粹的懸疑片,染上中共「前進」的政治色彩(註)。

註:劇末,謀害小姐的表少爺和大丫嬛葬身火窟,憶女成狂的老爺在得知實情後恢復正常,在與女兒相戀的鋼琴老師幫助下逃出火海。坐在燒成廢墟的大院旁,所有演員看著左前方,反覆地說:「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政治意味不言而喻。
不知道 2009-06-06 10:39:30

我想看鬼片

版主回應
馬徐作品多是恐怖片,要看鬼可能得另覓高明。 2009-06-06 11: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