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5 20:44:00ming

觀紀錄片「我們的孩子」有感

看林正盛導演紀錄的「我們的孩子」,他比較一南一北的城鄉差異,回到他小時就讀的「泰源國小」紀錄一支等待展翅高飛的棒球隊,另一個則是在都市競爭激烈中打滾的同齡(國小六年級)學童。

貧富差距拉大,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教育資源在鄉下短缺,在都市也靠著家長汲汲經營維持著高度競爭力與緊張的情緒,整個台灣從南到北都有問題,從頭到尾都沒人輕鬆過的樣子,台灣的政府管不好老人家的問題(『思念之城』)、難以創意照顧青少年的問題(『飛行少年』)、對於建設與美感推動也疲於乏力(『種樹的男人』),現在連教育的問題也還是浮出檯面來(『我們的孩子』)....人民公僕要加油阿!
 
我們在教育最前線跟孩子接觸,洞悉了問題關鍵後,可以設法做到教育上的損益平衡,我們重視升學與競爭力,重視國際觀,強化本土意識卻也注重與大陸或國際接軌,拋除了政治鬥爭的迷失,我們給學生的刺激與鼓勵是不可以少的、不可以立場偏頗的。政治的惡鬥在不停止,教育、民生問題與經濟發展都會更慘。
 
影片沒有太多批評,只有企圖盡量呈現片段記錄,我覺得林正盛太客氣了,他應該可以更集中火力,編輯或剪輯,後製出更具衝擊思維的論點,但他這麼客氣是不是因為多年來看多了,也吵累了,所以乾脆把問題留給要想要辯的人去弄就好,或許他只想單純拍這一兩個孩子,他不想要當救世主解決什麼問題!~但,我覺得這樣就太可惜了。
  
影片最後花絮導演訪問孩子們以後長大想做什麼,有人說「我要幫媽媽賺錢」「我要當一個平凡無奇的上班族」「我要當一個球員」「我要開一家店」「我要賣鞋子」....都不錯,但是缺少「國際觀」缺少「宏觀願景」~我跟老婆看完後異口同聲覺得:「這樣最後好像也沒太大的差別,都市小孩忙了老半天、讀那麼多書,栽培那麼多結果只是要開一家飲料店」「他爸媽會不會很失望」?更慘的狀況或許是,雖然教育過程中有城鄉差距,但是最後縮短差距的共同特色是「教育失敗」導致全國上下競爭力弱化的悲劇!
 
如果悲劇下場一致,沒有城鄉差距,那就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