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9 15:22:57一二,說話!

書籍介紹:寂靜之外

博客來簡介:
聾人以文字書寫:你是我做好朋友,其實是說:你是我的好朋友,這是因為語言會影響文字書寫,而手語有獨特的語言學結構,不是隨意的手勢,因此手語是一種正式的語言。失去聽覺的人並不是殘障,事實上,他們可以用手語表達他們任何所想、所見的感覺,有障礙的其實是「聽人」主流文化對「聾人」文化的誤解所造成的。

  當聽人以「慈善」和「科技福音」為名,研發人工電子耳與助聽器時,並沒有考慮到這些科技產品植入或配戴在聾人身體的風險。聽得到或聽不到不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因為植入電子耳之後是一連串的復健,要重新學習解讀新聲音的訊息,「聽得到」不代表「能聽得懂」。如果因為聽人迷信高科技電子耳,強迫聾人放棄手語學習,用殘存的聽力學口語,學讀唇語,回歸「主流」常道,不僅使聾人無法融入原有的聾文化,更只能是聽文化的邊緣人。

  這不是一本個人突破聽障,終獲社會認同的勵志類書籍,而是從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層面,深刻地切入主流文化的偏見,當我們試圖瞭解其他文化的時候,對照之下,會意外地發現我們的位置,和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狀態。

書籍介紹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0231

我的一些感想:
對聾人文化主體性闡述的最清楚書籍,我看過的就是Oliver Sacks的<聽見聲音>,然則畢竟奧立佛自己便是個聽人,在體驗部分究竟是不足的.雖然並非一定要有體驗才能理解,因為許多有過親身的經驗的作者,未必能好好闡述自己,或提升其經驗到較客觀的層次.所以我看過的書籍,多半是上述提到”個人突破聽障,終獲社會認同的勵志類書籍”.
畢竟,獲得社會認同雖然是重要的事,但是能一個生命有其深層的思想與感受,能否受到自我的認同,能夠了解並接受自己最細微的情緒,才是一個人得以完整的最重要因素,心靈的平靜與否,常常不是外來條件可以完全制約的.
所以,這本書的作者便是朝著反思自我之為一個聾人的主體性去書寫自我經歷的,當然其中一定無法不涉及自己私人的經驗,難得的是他可以更進一步思考這些經驗的影響,擴大而及當今的社會結構與教育等諸問題.
我當然願意看一些勵志類的書籍,那些故事鼓勵我們突破一些難關.但是,我們要再追問的是:這些難關或障礙來自何方?那是必要的嗎?或那是人類社會的不足呢?
我想我在這本書的描述中看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