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7 14:33:54張小寧

我在亞齊的日子(四)

二月十六日星期三:高溫乾熱,傍晚雷雨外加停電
昨天張小寧從Banda Aceh搭七人坐的小飛機到Meulaboh,從兩千英尺的高度往下俯瞰,許多沿海地區在海嘯過後一片狼籍,許多原本該是住屋的地區夷為平地,黃土與淤泥取代原本的綠蔭,景況淒涼。

張小寧一進入Meulaboh地區,發現Banda Aceh更慘,小發財車開了將近二十分鐘,看到的仍是斷垣殘壁、住家全毀、樹木傾倒的景象。美慈在Meulaboh的辦公室有二十來位當地員工,加上外籍美慈人員,約有三十來位。美慈在雅加達的field office算是最有規模的,目前印尼境內共有九個辦公室,像這次海嘯發生,雅加達辦公室便陸續派出它的計畫人員、財務與行政人員到Banda Aceh, Medan 和Meulaboh三地協助運作。

西岸的Meulaboh是漁村,海嘯中許多船隻被沖毀。美慈的重建計畫中有的是針對害海嘯中毀損漁船的托運和修補、學校清掃與道路重建,還有就長期經濟發展的大型鋼板鑄造。

今天中午張小寧和Firlana到Meulaboh海濱實地看了災區狀況,目前有部分已有印尼軍隊駐紮。據司機說,海浪捲起有數十公尺高。近海濱區有個村莊,張小寧到的時候根本就是廢墟一片。地上有的土堆是屍體集中掩埋處,還有其他有旗子或布條做記號的,聽Fir說可能是下面還有屍體待挖掘。

車子繞了快半小時,張小寧看不見一棟完整的房子。被沖毀的車子、生鏽的廢鐵、家具、衣物全都埋在土裡,沿海的椰子樹被連根拔起,許多大石塊四散,很難想像海嘯發生的清晨是怎樣一幅人間煉獄的慘狀,或許只有古龐貝城一夕被火山掩埋的情狀可比擬。

Meulaboh還是有小生意存在,但多以攤販和小本生意居多。水果、食物或其他民生用品一如Banda Aceh,全比往日漲了兩、三倍,尤其是外地人去買的話,更會被敲竹槓,我們都請司機或house keeper幫我們買水果,避免多花冤枉錢。

即便家園毀損,還是有許多人回到廢墟撿拾廢鐵賣錢,美慈在當地進行cash for work計畫,招募當地人清理學校或進行道路清潔,每天每人能領到3.5塊美金(35000Rp)的薪資,本來張小寧還覺得這樣的薪水,相較印尼一般薪資水準似乎過高,但在物價飆漲的亞齊待過後,我發現這樣的薪水主要還是反映物價的需求。工人數目視計畫而定,像今天的工人數便有二千七百多人。這種「以工代賑」
的計畫除了提高當地就業率外,也讓人們加速重建家園,同時讓他們保持忙碌(keep them busy) 也是遠離哀傷的方式。否則整天坐在廢墟裡憑弔家人,對身心來說都不是太健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