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宗教信仰與人文關懷
WK,
曾到佛道思想課演講的是許原泰老師,他的博士論文是研究新加坡的佛教與道教傳播,是一部有貢獻的論文,畢竟目前要找到有系統研究新加坡佛道思想的書不易,加上若要找較學術性的書,更難上加難。其實從許老師這二次演講,你可以把握新加坡的宗教發展與狀態。十年前的新加坡,道教信徒是最多的,但這十年來,尤其是台灣佛教在新馬一帶的積極傳播,加上80年代曾受中學宗教課程影響而已長大的「少年們」,目前許多是佛教組織的核心人物,在推動佛教投入很大精力,他們不只鼓勵弘法,也辦文化、慈善活動等,吸納了許多年輕人的參與。
而道教徒有感信仰者下滑,遂覺須提昇道教文化素質來提高社會對道教的認知,像新加坡道教學院就積極請許多著名道教學者前來授課。我前日出席一個道教研究者講座,該教授來新加坡講授「道教神學」,一共十二堂課。該教授在演講中,不斷提到道教文化的沒落,道士職業化,許多道士甚至不懂老子道德經或道教重要經典,他們只懂舉行科儀的經文,陳教授說:那是吃飯的經文。這儼然成為不同地方道教發展的共同問題。不是說佛教在現代社會發展較沒問題,像中國佛教對僧人有嚴格的規定:(1)要住廟;(2)要獨身,不能娶妻;(3)要茹素,但真實情況是,中國不少廟的大和尚其實是不住廟,他們在外頭有家庭,只要妻子同意他們落髮,早上穿僧服到廟(去上班),就可以了。所以我們要問到底宗教是什么?僧人與道士扮演什么角色,其實與不同地方社會環境有極大關係。
其實我覺得無論那一個宗教信仰都是「合而不同」,「合」指的是他們都提供了一種生命與精神安托之處,同時讓人們對死亡有一個想像的基礎。每個宗教好像有不同的世界觀、導師或智者、不同的經典,但他們有著共同關懷,提供一個超越世俗的精神力量,甚至你說的人文關懷。佛陀從來沒有叫人跟隨牠,他講的是依法不是依人;佛陀是個引導者,不是權威真理的化身,所以少了教主的味道與形象。可是一門宗教在傳播過程,信徒為了與其他宗教競爭,往往走到權威化或神話這地步,失去了親切感,又讓人增加壓迫感,這也是我對這種強壓性的傳教方式有所排斥的原因。況且如你所說,宗教它也是一種人文關懷,具有對人類一種普遍憐憫與慈愛之心,教義終極關懷原是相同,只是它在世俗世界仍避不開人與權力問題,所以神反而成為人類追逐權力的籌碼,犯上了捨本取末的毛病。基督教強調神性,確是要人們泯除自我的主體,以讓神可以存活在身體裡;但有趣的是,這樣的一致性與服從性反而造就更強大的紀律性與宗教認同。又因為可以在日常生活見證上帝的力量,進而產生深信不疑的心理狀態。佛教不是沒塑造宗教認同,你和YH近來頗活躍參於慈青活動,可以從中了解一些。如何建立認同感跟該宗教如何創造認同對象,以及維持與凝聚這種認同感方式有關。
你提及身邊不少人不理解宗教,動輒冠上非理性、迷信的名號,主要是新馬的宗教信仰確實有些只停留在一些形式與表面的儀式或祭拜,而且信仰者往往無法解釋他們的宗教行為,或者那些祭拜儀式背後的意義。當然有些人是自己沒有嘗試去理解,對宗教持有刻板印象,認為有宗教者都是狂熱、偏激、非理性、有強迫性等負面印象。另外,則是無法把宗教和當代生活關聯起來,看不見宗教在現代社會被需求的理由,便不屑一談。不需要過於在意,有機會可以嘗試引導他們開啟對宗教思想的認識,了解它的關懷,而非只是功利性要壯大教徒的人數。誠如你所說,宗教的情懷可以提煉出人文關懷,甚至可以形成一種社會互助機制。如果是這樣,像茹素就不是佛教的專利,因為不殺生與儒家講的普遍仁愛也有關連。對「茹素」標籤化只能限制它。只是在這個現實社會,人們對精神形式的興趣遠低於物質,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去理解宗教與人的生活的所有關聯,就只能靠因緣。作為佛教徒的我,也不特別標榜這層身份,在於體悟名號只是一種區別,在真正實踐上,是以一名修行者進行實踐。要能夠感染別人,是需要長久的時間,而去除對宗教的偏見往往是起點。現今大學生進入高消費與高科技時代,被外在物欲影響很大,加上年少氣浮,不易穩住自己,更失去了付出與給予的能力,這其實是很可怖的事。人的念頭會形成某種願力,好的念頭會聚善緣,不好念頭會惹惡緣,一切看個人造化。我們盡自己力量來促成這些因緣。
至於在學校感覺基督教徒比較多,主要是學校團契活動活躍,他們的傳教或在維持彼此的宗教認同其實有較強的凝聚力。許老師曾經由宗教局的數據,了解新加坡宗教信仰的分佈,以後他的書出版了,可以提供我們對新加坡十年來宗教分佈與興衰提供解的基礎。
不好意思,我也囉嗦談了許多,也許沒有真正回答你的問題,而是從你的問題中有所感發。謝謝你寫信來,也讓我可以檢視自己對宗教的想法。我喜歡這樣的談話方式。再談。
山人
下一篇:村上春樹,普林斯頓,偽地方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