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2 23:12:38踐實山人

《海角七號》,與過去握手的一種方式。

第一次看電影有如此的經驗,每一個場次幾乎滿座,觀眾魚貫進場。

看了《海角七號》,才知道什么叫「多元敘述」的電影呈現方式。一個關於愛、戰爭與諒解的簡單主題,或可以說有一點的老套,竟然可以開展出多元聲調的敘事結構。好久沒有看到那樣的中文電影,被戲中人物的濃烈情感所牽動。

不久前,一位朋友曾經問:你覺得哪些主題的內容,可以吸引各年齡層的觀眾入場呢?是啊,在馬來西亞拍中文電影不容易,要拓寬觀眾群更是難上加難。不過看了《海角七號》,在想關鍵的原因,也許不在於拍攝技巧或資金,最重要是故事要能「觸動人心」。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實踐起來可不簡單。很不容易一點,《海角七號》導演,非常細膩去捕捉不同世代間的情感意識與交流的方式,並給予每一種情感理解與尊重。那不只是「劇中人」的情感凝聚,也是作為「劇外人」的情感結構。於是乎,看見進場的觀眾,不少是青少年,更多是大學生,也有上班族、年長者,另外則是一家大小的家庭組合。

劇中不同年齡層的人物都被賦予一套自己的演繹與說話的方式。各種的情感形式,老年、少年、青年等,在同一個的時空裡碰撞,有期盼有等待有憤怒有思念有壓抑有體諒,等等,豐富與多元的情感元素流轉在電影鏡頭前。我想,導演欲追尋的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情感形式,如何得以擺脫歷史的困綁而獲得解脫,同時亦跨越世代的鴻溝,不但彼此握手,也擁抱彼此。拆疊在信中的戰爭愛情,一如旁白般,道出愛的真誠與它的超越性。而諒解,是要從情感的理解開始。

難怪導演魏德聖被喻為最會說故事的導演。多元複聲的敘事,近來已不復見於電影,特別是中文電影。其實擺脫這些惱人的電影解讀辭彙與理性的眼光,也許看電影會更快樂一些。如同導演自己所說:進戲院尋找共同的歡樂,我得再加上一句,聯繫彼此的熟悉與親近。實在期待馬來西亞中文電影能邁向這一步,尋找一個能恰當表現馬來西亞人情感結構的敘事方式,哪怕是具有激烈與矛盾的衝突也好。

很巧,今天到中研院文哲所,活動看板上貼著一張海報,原來是魏德聖即將到文哲所演講,題目是:「殖民歷史、本土意識與現代性」。很吸引人的題目,但我當下的念頭卻在想著,要如何找到與過去握手的方式,化解歷史積累的怨恨與創傷,實在不容易啊,《海角七號》也許給予我們一些提醒。
佩芩 2008-12-05 13:39:11

考試前觀看了《海角》的首映禮。我們在看的過程中不斷的解構這部電影,好過癮! 而且看的過程中不斷想起楊德昌的電影, 感覺《海角》也能成為台灣的’國族寓言系列’之中.
儘管電影背後沉重的政治目的, 每一次鏡頭轉向那片大海的時候, 卻又化解了那沉重的情緒. 於是,我愛上了那片海.

哦對了,首映會上還有旅居新加坡的台灣人手持台灣國旗入場. 整個戲院的氛圍相當亢奮,所以這部電影也看得特別’有味’.

山人 2008-11-13 05:23:59

謝謝您的看法與補充。

魏得勝 2008-10-20 23:44:17

這是一部召喚日本殖民美好記憶的電影,去國民黨化,把外省族群空置化.並強調絕對本土的一部通俗性電影.換一句話,它以通俗的情節,隱匿的將政治意識置入電影之中,以本土情緒所形塑的情感結構,去展現電影中隱微的政治符號.

電影開始,男主角面受生活的挫折後將吉打摔壞,並騎著機車回到故鄉--屏東.棄離的台北(中心),回歸邊緣,回歸有山海大自然的故鄉懷抱中,就已具有某中政治的指涉,而在這裡,有日本女孩,有在日殖時受過日本教育的老人(茂伯),有原住民,有本省的年輕人,只有外省人,或老竽仔在這部"多元身份"的電影中缺席了.所以,這部電影不是這麼單純的"多元敘述"(如果只看到平面性的愛與諒解,就看不到它背後深層結構了).電影中還有很多地方,都涉及到導演的政治意識,包含那七封情書,具有非常強烈的政治隱喻.在這裡就不加以贅言了.瞭解台灣殖民政治和台灣人的歷史情感結構,大致上可以看出導演在攝影鏡頭下的政治目的.

就電影而言,除了以那七封情書貫穿整部電影的主題外(情書的內容華采並茂,情感真執),其他都非常平庸(不論是男女主角的演技和愛情故事,生硬而不協調).這部電影的賣座(甚至大出意料的大賣座),不能不歸功於網路的影響,以及媒體的推波助瀾,再加上台灣的"國民性",不看,就落伍了.所以只要媒體一鼓動宣傳,十之八九,不論是電影或書籍,都會大賣.因此,當這部電影票房一越過兩千萬,就會引起更多人追著想看,破了五千萬,就引更多人好奇,一旦破了一億,它的票房於是成了一種集體情緒,或國族欲望,要破外片在台的票房記錄,在這些情緒和欲望的推動下,於是票房遂如滾雪球般的推到四億多.(這是台灣人的驕傲,也是台灣人一直所追求的)

不然,以這部電影的水準,真的可以達到四億的票房嗎?(兩千萬台幣已經是超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