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7 17:11:32踐實山人

【專欄】日常與底層:族群互動的兩種調子


朋友告知說,目前其所在之大學,有一位西方學者正著手進行一項地方性的族群研究計劃,考察大馬群族得以融合相處的「底層」原因。該學者認為各族群能和平相處,不只是菁英協調的結果,應該也是彼此於日常生活中已建立起一些「什么」,才得以減少衝突與矛盾,而這「什么」就是掘發重點。所以該學者試圖以大馬族群互動模式作為一種範式,解釋何以自五一三事件後,就不曾發生族群衝突流血事件的因素。

這樣的訊息大抵是令人興奮與好奇的。族群關係的研究,除了探討政策與制度面的因素,實也不該忽略來自「日常生活」(daily life)的族群互動經驗。日常生活是一個憑藉傳統、習慣、經驗及天然情感組成的天然共同體。特別是具強烈宗教意識的族群,宗教與傳統與道德習慣常是緊密聯繫。尤其是宗教,它對日常生活的組織與調控,往往是采取:一與同道德規範的結合,成為調整人們行為和人際關係的規範;二、通過儀式,直接組織和干預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說,日常生活常成為傳統與習慣的寓所。

這讓我想到,不同族群間的生活史的比較研究,顯然也是極其重要。倘若能夠從存在方式,內部結構與活動圖式三個面向,找出不同族群日常生活主體的構成,必更能進一步了解構成私領域的一般思想與觀念。而這個由日常生活所構成的「天然共同體」,與經由族群身份為基礎的「想像共同體」之間,究竟存有怎樣一種關係?共同體的形成,有沒有心理定式的因素?

注重底層的一般思想

突發此想,是了解到各族群間的理解基礎,必須建立在相互認識的條件之上。而這個條件不只是上層的精英思想,也應該包涵來自底層的一般思想。把視野拉到日常的一般思想,挖掘那些壓抑在底層的聲音,也許更能觸及一個族群的深層精神結構與心理情緒,而這一些正是構成了社會的思想底色。「深層結構」指的是一種文化潛意識,它表現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文化行為與行為法則。也唯有回到日常脈絡當中,才能抽繹出心底對一些事物,持有所謂「敏感與不敏感」的二分結構形成的原由。

像長期被禁錮並被列入敏感議題的「五一三」,向來被官方形容為動輒可引發族群衝突的黑色記憶。我們縱然了解禁錮背後是一種自我合理化的政治修辭,卻始終無法突破於媒體現有的尺度,發揮一種集體療傷的作用。然而,情感上的傷口如何彌合,除了維繫於重修破缺的歷史記憶,使過去的歷史經驗趨向完整外,它或許更有賴於日常生活中成熟互信態度的培養。

日常的生活經驗與情感,可以培養出自我的判斷能力,以致於較不受一些制度性政治話語的影響。而這一切,是無法經由一個族群即能辦到,而是需要長時段的交流與了解。不同族群對五一三的態度如何,它被轉化至怎樣一種歷史知識,皆必須采以比較的視野,才可以跨越本身的族群立場,不再以華人的單視角去看待其他的族群,從而建立理解的基礎。

於是如何回到日常生活的思想語境,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形成一股具自發性的調控能力;同時對族群間的互動與歷史經驗,自覺並清楚的辨析其中的糾葛,以便能解開為政治所綁架的族群情感,都值得我們思索。要在生活經驗基礎中,建立一套族群互動的日常法則,不是易事。但一旦此法則得以建立,並延伸至歷史空間,或許就能為搶奪民間歷史發言權儲存更多的能力。並讓最底層的聲音,也有能力去詮釋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關係,而不是由官方論述來界定彼此間的關係狀態。由此可見,族群互動的研究,不只是一種學術實踐,它也是生活經驗裡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