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台北】之一‧二
在我居住的眷村是隸屬海軍的『影劇五村』,如今整合數個眷村成一大片的國宅。當時內湖到處都是田地,與眷村一街之隔的是當地大戶-林家。阿嬤與阿公是典型的本省人,幼時受過少許的日本教育,對我們這些外省人或心裡老大不歡迎,但開的雜貨小舖倒是這一帶唯一茶米油鹽醬醋茶的總批發。
家父初期還在軍職時薪資微薄,當時家裡還以煤炭生火煮飯燒水呢!夏日雷雨過後,所有大小臉盆擺滿庭院,夜晚摸黑在院內以雨水洗澡,在物力維艱的時期,這些甘苦回憶起來頗感時代變遷之快。家母不分寒暑總是雙手勤於打毛衣,不光為我們增添暖衣,更是賺點些微薄金以換取小舖提供的生活所需。阿嬤很能幹,舉凡蘿蔔糕、米糕、年糕、碗糕、湯圓.....都跟阿公兩個磨糯米自己做來賣。家母很快的學會台灣話,也幫著阿嬤一起做,多少我們家也有的吃。記憶裡每一口都充滿著蘿蔔絲的蘿蔔糕,香味還在我腦海裡充斥著,如今在市面上已遍尋不到這樣濃郁的鄉愁。
阿嬤還有賣很多小朋友的東西:紅紅的魷魚乾、紅紅的糖、紅紅的酸梅.....家母不在眼前的時候,阿嬤就會用胖胖的手伸進圓圓的玻璃瓶中,拿幾個糖果塞進我手裡。如果當天家裡吃麵,我就會去小舖買5元的魚鬆回去給狗狗拌飯吃,阿嬤拿出農暇時用報紙折的小小三角袋,裝上魚鬆,封口一折,走回家1分鐘的路上,往往被我小心翼翼拆開來偷吃了一口。Puppy,時隔數十年,我至今才承認我曾經對你小小的欺負,已經在天國的你,是否會原諒我這小小孩的貪心呢?!你知道我有多想念你溫厚又忠誠的雙眼嗎?!
晚餐過後散步是永遠不變的行程。後山(現名公館山)走去不用30分鐘,山上都是竹林,偶而我們會去採竹葉回家包粽子,再往後走是大大的魚塭,現今已改成高速公路了。魚塭大的像個湖,夏天我們常常帶著Puppy到那裡散步,然後冷不防的把牠丟進魚塭裡洗澡。夜晚很美,路邊草叢裡滿滿滿滿的都是螢火蟲。走一圈回來了,大人們聚在小舖門口乘涼,阿嬤手邊的竹扇人手一支撲打著飛舞的蚊蠅;孩子們聚在旁邊的路燈下,男生捉著青蛙、飛蛾戲耍,女生在一旁看著笑鬧;一旁田裡的蟲鳴鳥叫,天上星光燦爛.....這樣不用錢的背景音樂、舞台,現今都市裡早已不復存在。至今有時我還是會推開落地窗,站在陽台望著夜晚的天空,想像童年時盛夏的繁星、耳邊的蛙鳴、心裡的嬉笑.....可是回應我的,只有樓下的冷氣轟隆隆與不遠處的煞車聲。
上一篇:【記憶‧台北】之一‧一
下一篇:【記憶‧台北】之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