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8 10:40:46首府

大小朋友同一班因材施教沒問題

大小朋友同一班因材施教沒問題

台灣立報 [mailman@mx.udnpaper.com]

【編譯謝雯(人予)整理報導】12歲的盧卡斯.威瑟瑞爾以前上數學課總覺得很無聊,常在底下偷讀課外書,因為他老早就學會乘法和除法。現在,他很期待和高年級學生一起上代數課。他沒有跳級,學校的「因材施教混齡教學」計畫,讓他可以挑戰自己智力的極限,不必受到年齡限制。

美國聖安學院正在實施新的混齡教室計畫,打破年級分班制度,讓孩子依照自己的程度學習。盧卡斯與和他能力相當的學生一起上課,而不是同齡的孩子,他可以挑戰難度更高的功課。

台灣偏鄉小學同樣面臨因人數過少而產生的裁併危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混齡教學或許可提供教學現場更多靈感與解決方法。

根據美國《新海芬紀事報》報導,美國麻州羅馬公教哈特福主教教區與聖安學院從去年暑假起,重新設計教室分級計畫。一名教區神父表示,由於經濟衰退和學生註冊人數縮減至97人,嚴重威脅學校生計。

新的分班計畫是依程度分級,而非依年齡分班學年制。這在這樣的班級中,教師可以「因材施教」而非依年紀施教。新學制實施一年後,學生家長和教師都十分肯定這個改變,哈特福教區開始思考推廣到其他小校的可能性。

「大家關心聖安學院所招收的學生是否足夠開班。如果按照過去年齡分班,一個班級裡可能只有一到兩名學生。」該教區天主教學校的督學戴爾.荷伊特表示:「我們尋找的是一種提供高品質的教育方式,這樣我們就不必被強迫關閉學校。」

打破同年齡的學習

聖安學院上學年開始啟用新學制,幼稚園生的班級維持原樣不變。然而,一年級生和二年級學生統一被分為「初級組」;三、四年級的學生則是「初中級組」;五、六年級學生被分為「中級組」;七、八年級生則是「中高級組」。學生會跟同一名導師學習達兩年,然後再進一級,由新老師帶領。導師的任務是追蹤確定學生的程度,提供協助。

由於教導同一批學生達兩年,教師們對學生的能力和程度發展會有比較好的掌控。每一組有自己的導師室;每一間導師室裡的學生視自己的能力分小組來上數學、科學、語言、閱讀、歷史和地理等科目。能力相當的同學則一起上課;在數學課和自然課上,若是程度與整個導師室不同,可以換到程度相符的導師室去上課。

像盧卡斯這樣的學生能接受進階的教導,在過去是不可能的。盧卡斯和另一名學生,12歲的艾登.波頓,這學年開始上7年級數學課。兩人通過考試,等9月的新學年開始時,就能去上8年級的數學課。

當他們與另一個老師學習準代數時,其餘的同組同學則留在原來的導師室裡上另一門課,或是學習原本程度的數學課程。如果學生跟不上進度,可以回到原級的課程學習;如果學生在某一科目勝過其他人,就能夠往上升級。

迪莎貝拉老師解釋,依學生的程度調整升降級,比跳級制度更有效,因為科目升降級不是固定的。學生能挑戰自己擅長科目的高級課程,不用全部升上高一級的課程。

「即使學生是往下修習,他們也很喜歡重覆學習的東西,他們還是與和他們同程度的學生在一起。」迪莎貝拉說。盧卡斯和艾登說,他們喜歡在混齡教學的班上學習,通常,班上同學的年齡差異是兩歲。

「我覺得這個課比以前好。」艾登喜歡新的分班制度。「我不覺得自己被逼著前進或說被別人阻礙。過去,在年齡學年制之下,我不能夠更上一級。現在,我可以視自己的程度升一級或降一級學習,因為各個年級都混合了。」

雖然許多人讚揚這項新制度,但有4位學生在學校管理者宣佈這項新制度後,選擇離開學校。有4名老師轉往別的學校任教,因為各年級合併後,擔任教學的教師人力比過去精簡。

混齡教學的挑戰

麻州教育部的發言人湯姆.莫非表示,學校常把混齡教學或合併年級當成是節約經費的手段,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速度不盡相同。他說:「混齡教學可能會帶來相當正面的效果,然而對真正推動執行的教師來說,是一項挑戰。」

他說,不能斷定混齡教學的教室就是完美典範;要成功還要靠其他因素配合,像是教師的教學風格、將學生分組的方式、如何帶動不同年齡層的學生共同學習、還有如何給學生機會來達成這個目標。

只有76名學生的迷你小校聯合國小,因為學校規模,在過去數十年來都是採用混齡教學。「從管理的角度來看,要讓混齡教學成功,要密切追蹤學生的表現。」聯合國小校長兼78年級導師表示:「你必須知道,學生們應該進步到那一級,這樣他們才能學到東西。」

南康乃迪克州立大學的初等教育教授克莉絲汀.維拉尼是混齡教學的擁護者,因為學生發展和學習的程度不一。「在我的理想中,美國公立教育系統都應該往這個方向前進。」她說:「施行這套系統,過去留級和降級的制度就會消失,因為我們給予需要更多時間學習的學生一次機會,讓那些表現突出的同學有向上挑戰的可能性。」